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精选7篇)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1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内容
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2]。
从2007年起,免除杂费标准按省定“一费制”标准执行,即农村小学年生均160元、初中年生均235元;县镇小学年生均190元、初中年生均265元。免除杂费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承担60%,其余部分,省根据2003—2005年三年平均人均可用财力在全省排名情况制定分担比例,在全省排名前三十位的县,省、市、县分担比例为15%、10%、15%,在全省排名后五十位的县,省、市、县分担比例为25%、10%、5%,其他县分担比例为20%、10%、10%。
2. 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1)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央向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2)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除中央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外,省级确定使用的地方课程教科书也全部免费提供,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3)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中央财政每年按照循环使用教科书书款的一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循环教科书的补充更新。
3. 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1) 2007年,各级政府按照分担比例和小学年生均15元、初中年生均25元的标准足额落实公用经费。(2) 2008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即小学年生均300元、初中年生均500元。分两年将基准定额落实到位,2008年和2009年,每年落实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与基准定额差额的50%。
4. 补助贫困寄宿生基本生活费。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给予补助,基本补助标准:小学每生每天2元,初中每生每天3元,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从2008年春季开学起,享受面为寄宿生总数的23%。所需资金中央负担50%。
5. 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逐步对中小学校舍进行维修改造,并建立长效果机制,所需资金省级政府按照1∶1的比例与中央资金配套,不足部分由县级政府负担。
二、实施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一件事关民生的大好事,为了扎扎实实的将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廊坊市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统筹安排,组织落实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1. 严格预算管理,确保资金足额落实。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足额落实,廊坊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要求,2008年,全市教育支出26亿元,增长45%。各级财政共投入2.15亿元,保障了城乡中小学正常运转,对13 032名农村贫困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对25所中小学实施了校舍维修改造,并免除了43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投入2 538万元,支持了市第十五小学建设;投入4 774万元,对625所农村中小学实施了取暖设施改造工程,共改造取暖面积79万平方米;投入2 184万元,用于购买取暖用煤,保证了广大农村中小学生安全取暖,温暖过冬;投入1 200万元,对21所学校实施了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通过各级努力,使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范围,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来源得到了根本保障,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消除了农村孩子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的现象。
2. 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使用专款专用。
为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高效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廊坊市先后下发了《廊坊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廊坊市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廊坊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管理办法》等,并在县级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专项资金专户,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有效地防止了截留、挪用改革资金现象的发生。
3.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了逐县的督导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财政部门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上做到了公开透明,把落实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免收杂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确保免收杂费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审计、物价、监察等有关部门,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强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收费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制止和纠正各种违反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确保经费管理的规范、安全和高效。
总的来看,廊坊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中央、省有关通知精神,市县两级配套资金都足额落实到位,并按进度将保障资金拨付到位,没有发生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问题,保证了此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同时,农村义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财力的原因,廊坊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几年来,虽然廊坊市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与自身相比,是大踏步的前进,但与经济发达地区仍相差甚远。二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欠账较多。截至目前,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负债数额很高,特别是个别困难县,负债已严重影响到财政的正常运行。三是由于学校规模及办学条件不同,还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例如,靠自己烧锅炉供暖的学校和已经开通远程教育网络的学校维持运转方面,仅靠市以上的经费补助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等[3]。
三、实施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面对当前廊坊市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更需进一步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体现教育优先,支持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经费管理,为“建设教育强市、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依法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平均的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预算支出的增长,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进一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稳妥地化解教育债务。在科学确定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条件水平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校的新增债务,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消除农村义务教育存量债务[4]。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要使农村中小学的各项收支都要统一编入县级财政预算, 并由县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资金支付。实行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每个学校都应编有一个预算文本,在资金上给予充足保证。四是进一步深化和强化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机制。严格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各县应建立县级教育集中核算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经费实行由县级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方法,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的高效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根据现实发展与需要,提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思路和办法。推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六是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积极推行并不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等制度,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坚决制止挤占挪用教育经费,规范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的征收管理工作,切实做到足额征收,合理使用,规范管理。
摘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关系重大、意义深远, 其可以惠及亿万农民群众, 可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提高办学质量, 并有力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归纳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 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 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谢旭人.切实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 2007-06-21.
[2]常锡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软预算约束——基于贫困民族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 .
[3]丁延庆, 薛海平, 王莉红.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J].教育与经济, 2008, (4) .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2
一、全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进展情况
(一)领导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措施
1.确定总体原则,下发实施意见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精神,中部地区从2007年起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认真研究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的具体措施、意见,确定了“全省同步实施、标准相对统一、经费分级分担、逐步实施到位”的总体原则,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2.加强组织领导,依法推进改革
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各地成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发改委、教育、财政、监察、人事、农业、扶贫开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出台了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办法、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贫困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及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等,印发了《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学校收费问题的通知》《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实施管理办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配套文件,从政策上对城乡义务教育机制改革实施进行了规范。
(二)实行“两免一补”,实现“四个同步”
1.实行“两免一补”
2007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省委、省政府决定,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即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教科书,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在确保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我省还结合实际,进一步把城市义务教育纳入改革范围,使全省城乡义务教育同步实行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了569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为13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春季教科书,为569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费提供秋季教科书;并补助3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维修改造中小学危房约80万平方米,其中D类危房约60万平方米;巩固和完善了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等。
2.实现“四个同步”
我省深化改革工作开展以来,不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覆盖范围,实现了“四个同步”,即:
“城市与农村同步”——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城市职工子女与农民工子女同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与所在地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免交学杂费,免收借读费;
“免除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步”——2008年,我省在继续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又扩大到为全部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公办与民办同步”——比照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费标准,对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人补助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四个同步”使国家这项惠民政策惠及到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健全配套机制,规范收费行为
1.提高补助标准
在扩大“两免一补”覆盖范围的同时,2008年,我省调整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有关政策,提高了“三个标准”:
一是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将年人均补助标准由300元提高到小学生均500元、初中生均750元;
二是提高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即小学生均300元、初中生均500元;
三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单价标准,由每平方米300元提高到400元。
总体来看,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人民群众、广大师生等反响较好,成为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2.提高教师待遇
各地在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体制改革过程中,坚持依法办事、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解决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为稳定教师队伍,促进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如南昌市政府2007年在市财政原负担教职工人均6600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对未达到公务员平均水平的学校最高增加3600元,而在2008年就实现了教师各种政策性津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的目标。武宁县在做好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水平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2001年9月以来,该县已实行教职工工资上卡发放。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该县着力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等方面下了功夫。
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统筹和推进力度,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推进城区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统筹城市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学校师资。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城市义务教育质量。
3.规范收费行为
按省政府的要求全面清理了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全面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种行业性收费,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并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同时,在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后,对学校收费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式的督查检查,对发现的乱收费行为进行了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费问题
1.部分县区经费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杂费后,财政补助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到位,事关中小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2007年全面实行义务教育经费改革开始,财政的经费便按季度开始拨付。各地每个季度末或者是第二个季度初经费才能到位。2008年上半年,由于年初雪灾,有些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4月份才到位,所以学校开学初的经费非常紧张。财政补助资金到位的时间,最好是在每个季度之初,因为学校没有其他任何收入,主要依靠该项经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如每月的水电、通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费用都是必须按时缴纳的。
2.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正常运转问题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点的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2008年我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提高到了小学每生每年30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同时取消了各项收费。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绝大部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有少数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由于学生数少,按学生数计算所得到公用经费总额较少,难于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
3.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问题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生均公用经费尽管有所提高,但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存在很大压力,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教学设备设施(如实验室、微机室、信息技术设备更新等)建设资金缺口很大,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
如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2007年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情况:水电费30万元,编外教师代课费40万元,其他费用(维护费、办公费、差旅费、业务培训费、交通费、印刷费等) 156.4万元,学校硬件配置等占的比例很低。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一些教育教学必需的经费开支,如教研活动、观摩教学、教师培训等费用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教育事业需要,一些校本教研活动难以开展,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4.学校预算编制问题
由于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经费管理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县(市、区)的学校试编了预算,但由于县(市、区)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学校编制部门预算处于起步阶段,学校财务人员普遍业务素质不高,学校预算编制和执行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一是预算收支项目比较粗,编制依据不科学、程序不规范等;其二是经费实际支出没有按照预算执行,导致学校预算编制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公用经费支出随意性较大,没有充分发挥效益。据调研,各校在公用经费预算方面存在很大差别,随意性较大。如九江市第十一中学2007年度学校开支情况如下:办公费9%,水费3%,电费7%,邮电费5%,取暖费2%,差旅费3%,房屋维修(护)10%,培训费6%,专用材料费9%,劳务费(招待费)5%,福利费3%,其他支出38%。九江双峰小学2007年公用经费开支情况是:水电、通讯费18.7%,教师培训费11.1%,校园文化建设费用18.7%,物业管理(含临时工)15.6%,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7.5%,自筹教师工资28.4%。
(二)教师待遇问题
1.政策性开支如何解决
根据要求,学校应承担的政策性开支有教师基本医疗保险(由学校负担教师基本工资的3%)、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学校负担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2%)、住房公积金(学校负担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5%)、工会经费(根据《工会法》规定,按教师年基本工资和津贴的2%上交),加上教师大病医疗保险每人每年42元,养老保险、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基金每人每年120元。这些政策性开支总计为教师年基本工资的13%左右。以教师年工资12000元计,13%为1560元。新机制实行以前,大多数学校是从收取的学杂费和财政拨给的学校公用经费中开支。新机制实行后,按规定公用经费不得用于这部分开支,导致部分地区和学校这部分经费没有开支来源。
2.教师津补贴问题
义务教育学校的公用经费明确规定不得用于教师的津贴补贴发放。当前,我省各县(区)财力十分有限,要落实“教师的津贴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的政策,单靠本级财政在短时间内解决还有一定困难。根据调研,中小学教师工资按国家标准都会按时足额发放,但教师的地方性津贴、补贴发放出现了不少问题。我省现行的地方性津贴补贴,每人每月平均348元。由于有些地方县级财力不足,原来这些地方津贴补贴,都转由学校自行解决。新机制实行前,我省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存在用公用经费开支教师津贴补贴的现象。新机制实行后,按照规定公用经费不能用于教师津补贴发放,导致部分地方教师津补贴没有经费来源。另外许多学校为激励教师设立的岗位津贴,如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考核奖励等,原来都在公用经费中开支。实行新机制后,这些都不能开支;即使从中支付,学校也难以承担这笔费用。
(三)规范收费问题
1.体检防疫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疾病的易感人群,而且是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定期体检可以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早防治疾病。所以,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检防疫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保险费
购买学生团体平安险,既可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对学校也是一个有力的保护。此项费用虽然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但总有个别家长不理解,导致学校工作上的被动,以至于造成了现在媒体及网络上所说的“看管”学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发展。
3.关于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读物
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有一定的教学辅助资料,学生也必须阅读丰富的课外读物。当前,由于收费政策的限制,广大学生,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学生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辅助资料和课外读物的渠道也随之受限,会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资金管理,确保经费需求
加强资金的统筹,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加强对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职责和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督导评估,提高经费保障的评估分值,将乡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估分值适当提高;同时,确保补助资金应在春、秋季开学前拨付到校。如省补资金未能及时下拨,各级财政予以垫付。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落实不到位、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和向学校非法收取或者摊派费用的实行“一票否决”。
合理编制预算,依法强化管理。学校预算编制工作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省各地编制了中小学预算,但由于这项工作业务性强,预算编制总体水平参差不齐。各级财政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切实加强指导,帮助各地做好学校预算编制工作。同时,科学、合理使用生均公用经费,要对教育教学必需的费用进行倾斜,既要考虑当前的日常教学支出,也要着眼长远,规划学校硬件建设资金以及校园建设等费用,保障各项经费有合理的比例。建议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教学设备专项经费,确保学校的持续发展。
调整网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由于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就读,造成城镇热点学校资源紧张,而农村学校空置浪费。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中小学校网点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布局调整,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乡镇中心小学,有计划地撤并村小;以创办优质学校、缓解入学压力为重点,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均衡公办民办教育资源。统筹整个教育资源,在考虑教育网点布局的过程中,将民办学校纳入其中。否则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重复建设,不光是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临近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均因生源不饱和而变成薄弱校。民办学校在义务教育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果听任民办学校自生自灭,将会留下许多后遗症,给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影响。
(二)提高教师收入,确保教师待遇
制定统一的分配制度。按照新机制的总体要求,将教师合理收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省、市、县(区)的分摊机制,将教职工应享受的津补贴项目纳入绩效工资核定范围,纳入财政统一发放范围。协调各级人事、财政、教育等部门做好工资改革方案,做好教职员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工作,确保各地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系统解决教师津补贴发放及资金来源等问题。制定统一的、合理的、有利于奖勤罚懒的收入分配制度,使教师收入得到有效保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规范收费行为,满足群众需求
在现有基础上,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将目前未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且原来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与国家课程教科书相配套的音像课程教材、地方课程、图册教材、文字作业本等教学用书尽早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目前不能办到的,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在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协调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由学校或有关部门对上述教学用书集中代为定购,以利于教育教学正常开展。
建立优质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的推荐选用制度。为了更好落实素质教育,学生在完成课业后,丰富课外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允许学校推荐经省教育厅教辅材料目录中认定的优质教辅资料和课外读物,由新华书店或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的服务机构向自愿订阅的学生收费。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3
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它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学校违反政策,就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使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让社会及人民群众对我校各项工作满意,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各项收费依据标准,并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按照“一费制”标准,只收取作业本费,没有收取服务性收费和变相收费。
二、收费管理做到规范
通过橱窗宣传和会议传达,讲明各年级学生收费项目和标准,然后由各班及时收取作业本费,及时开出收费收据。
三、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
公用经费支出能够严格遵守规定。各项收支均有主管领导签字,会计做收支帐,票据真实,手续齐全。寄宿生补助资金等专项经费能按照确定的对象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没有截留和挪用。
四、校务公开情况。学校按县局文件要求,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每学期结束由理财小组对本学期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审查,并利用宣传栏、例会向教职工公布财务状况,做到学校财务公开、透明。
通过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自查,我校没有发现各种问题,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执行,符合上级文件的要求。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4
工 作 简 报
第20期(总第44期)
安徽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9月16日
目 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维芳听取义务教育法执法情况汇报会并做重要讲话
省教育厅: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省编办: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并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
省人事厅: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省发改委: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省建设厅:加强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为中小学生打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工资的逐步增长。这是一条刚性要求,各级财政在编制预算和财政决算中应按照规定的口径,依法落实。二是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各项开支,把财政拨款与项目编制紧密结合起来,如期拨付、规范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三是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不得向学校非法收取、摊派经费,不得向学生乱收费。四是县级以上政府应尽快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省教育厅: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以来,省教育厅狠抓义务教育投入、师资建设、均衡发展和学校安全等关键环节,立足依法办学,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四项机制”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实行义务教育经费单列,依法保障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的安排和执行。2008年,全年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共需资金46.3亿元,其中中央承担31.4亿元,省级承担11亿元,市县承担3.9亿元。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900多万名(农村785万人、城市116.9万人)在校学生从中受益,生均受益额达500多元。目前这项改革推进顺利,成效明显,社会各方面反响良好,受到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义
督促和激励各地切实开展工作,我省将保障义务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作为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也作为省教育厅对各市教育局重点工作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2007年,启动了安徽省义务教育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指导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工作。
四是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机制。全省教育系统坚持“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原则,做好校舍安全、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事故防范工作。我省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普遍建立了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安全事故通报制度、安全工作考核制度和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这些制度的建立对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科学应对突发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财政厅: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以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为基础,以提升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师资力量和改善办学条件为重点,以加强经费管理和提高办学效益为抓手,积极支持义务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在做好原有经费保障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继续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工作;完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体制,统筹各级
一是执行国家编制标准并实行合理浮动。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高中、初中、小学等不同教育层次和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区域,根据师生数的一定比例核定,同时结合省情,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和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在国家编制标准的基础上下浮2个点。
二是对山区农村中小学实行政策倾斜。在制定具体核编政策时,对山区农村中小学采取了增加3%附加编制、分精简人员和各地在总编内重点照顾农村山区中小学等三项倾斜政策。同时要求各地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在方便学生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扩大校均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三是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随着近年来我省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区段发生的变化,原核定的编制已不太能适应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省委、省政府已将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列为2008年重点工作任务。新一轮核编将重点解决当前中小学学段结构、区域分布、山区农村教学点、特教学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是推进中小学配套改革。把核编与配套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在核编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和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省中小学初步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完善了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和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
教育学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确保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省发改委: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近年来,省发改委按照义务教育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的要求,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安排投资,加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推动义务教育加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基础教育建设工程:
一是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自2001年到2005年,会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一、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投入危改资金36亿元,改造危房840万平方米(其中改造D级危房627万平方米),新建校舍823万平方米。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争取中央补助和省级财政配套共18亿元,再改造校舍357万平方米(其中改造D级危房304万平方米)。目前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282.2万元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完成目标任务的92.8%。
二是开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2OO3年到2007年,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下,由中央、省、县三级配套,计划共投入资金64322万元,为我省105个县(市、区)的中小学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先后共建设了8382个光盘
一是统筹规划,科学选址,保障校舍工程场地安全。省建设厅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制定规划过程中统筹考虑学校设施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凡新建居民区需要设置学校的,做到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进行。在学校的规划选址方面,注意避开地震断裂带、低洼地、滑坡地段、泥石流地区、洪水沟口或泄洪区等自然灾害频发地段,并且远离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贮藏易燃易爆物品的车间库房、物理化学污染源地段以及高压架空输电线路附近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
二是严格标准,精心设计,保障校舍工程建设水平。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在校舍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贯彻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要求承担校舍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要求设计单位在学校建筑设计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标准规范要求,确保校舍质量。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5
全县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是我县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同志们从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的高度,认真领会这次会议精神,深刻认识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这次改革的实质,按照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全面地把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扎实有效地把改革政策落到实处。这里,我强调几点: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是提升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法宝。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力,教育的发展将影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孕育和催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一个国家和民族广阔的前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教育事关各项建设事业的成败,事关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多年来,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科教兴县”、“人才兴县”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过全县各级组织和全体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县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同步发展,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体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教育战线全体同志呕心沥血和辛勤努力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多年来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当前,教育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从形势发展来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增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加速到来,以综合国力竞争为本质特征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要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育,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加快现代化人才的培养,为扩大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其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来看,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牢抓住人的素质这个核心。人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教育来实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县拥有88万人口,其中76万人是农民,如果素质不高,劳动技能单一,必然是沉重的人口负担。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全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财富,才能为构建和谐平罗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第三,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来看,广大群众对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明显增强,“上好学校,找好老师,受好教育”的愿望日益迫切。家长对子女在未来社会中的成长和发展寄予了极大希望。许多家庭省吃俭用不惜代价在为子女读书提供条件,不少家长不辞艰辛地为子女奔波劳苦。这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长幼亲情、崇尚文化的传统美德,体现了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和需要。我们要充分理解学生家长的心情,把群众的愿望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推进教育公平发展,使更多的人接受均衡良好的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二、强化责任,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尽快展开工作
党和国家一直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将农村义务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中,始终将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纳入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局。但是,农村学校管理落后,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投入相对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城乡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农民教育负担较重,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是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义务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中央和省作出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让公共财政更多、更广地覆盖农村,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根据中央、区、市的总体安排,从今年春季开学起,我县按照经费保障新机制运作,新机制的各项政策要落实,资金要到校,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参加会议的同志回去后,务必抓紧组织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要迅速把今天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广大干部职工、乡村队干部群众、学校广大教师等各个层面中去,通过学习加深对改革的理解,准确把握改革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落实各项改革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财政局、教育局、各乡镇及各中小学要紧急动员,立即部署,强化措施,尽快组织开展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改革政策,突出宣传免收学杂费的重大意义,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要边宣传学习,边启动实施,边落实任务,边完善措施,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必须按倒计时来安排,倒排日程,将任务落实到每一天、每个人,切实把这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
三、加强管理,切实落实资金保障
这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和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家和省拿了大头。但是,由县人民政府负担的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县城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杂费差额部分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字,县财政局要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县配部分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同时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这次建立新机制的资金是专项资金,县财政要在预算中单列,从今年新增财力中安排,不要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这次改革各项经费管理以县为主,建立专款专户,资金由省财政通过县财政直接支付到学校帐户,专款专用,集中支付,提高资金的保障能力。财政部门要更好地承担起管理责任,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将各项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切实加强对改革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决不能将教育专项资金用于还债、发放工资和教职工福利,对挤占、挪用、截留改革资金的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将给予党纪政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教育体育局、发改局、财政局、各学校要抢抓这次改革中关于建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的有利机遇,积极争取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项目,加快全县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步伐。各学校要尽快做好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凡是没有总体规划的学校,一个项目、一分资金也不投入。在争取项目、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要将中小学危房改造、学校布局调整和优化教育资源结合起来,将资金捆绑使用,严格按学校总体规划建设,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重复建设,要建就把学校建的科学合理,秩序井然,给人耳目一新,充满生机活力的感觉。各乡镇和各中小学也要通过“手拉手”结对帮扶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到**年全面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
四、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这项改革实施后,需要上上下下高度重视管理的问题,既要抓教育资金的管理,也要抓教育内部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这里我主要想讲一讲校长的问题。温家宝总理2003年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要有好校长、好教师”。有了一名好校长,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因为有了好的校长,就会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和好的校风。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能只见物不见人,既要讲增加投入又要讲严格管理。在新机制下,学校的经费有了基本的保障,这为校长、教师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管理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从教育系统内部管理来说,最重要的要选配好校长。中小学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受益的主体,学校预算制度的建立,办学成本的节约和降低,乱收费等问题的切实解决,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推进,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新制度的探索,都离不开学校特别是校长的努力。一个好的、合格的、优秀的校长,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懂教育、会管理。教育局要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使他们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这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规定,落实各项政策。同时,要大力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公开竞聘、竞争上岗,使更多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走上校长岗位。校长要勤于学习,悉心钻研,扩大知识面,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一名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加强学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6
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 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统称“两免一补”) 。民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按照中央确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执行。免费教科书资金, 国家规定课程由中央全额承担 (含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字教材亏损补贴) , 地方课程由地方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 贫困面由各省 (区、市) 重新确认并报财政部、教育部核定。
二是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统一确定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 (含民办学校) 按照不低于基准定额的标准补助公用经费, 并适当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补助水平。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 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 (市、区) 为8∶2, 中部其他地区为6∶4, 东部地区为5∶5。提高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和北方取暖地区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所需资金, 按照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分担比例执行。现有公用经费补助标准高于基准定额的, 要确保水平不降低, 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中央适时对基准定额进行调整。
三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支持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中西部农村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机制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分担;对东部农村地区, 中央继续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给予适当奖励。城市地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由地方建立, 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
四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中央继续对中西部地区及东部部分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 省级人民政府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县级人民政府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教育部门在分配绩效工资时, 要加大对艰苦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同时, 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 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实施步骤分三步。
一是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中央确定2016年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中西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0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00元;东部地区普通小学每生每年650元、普通初中每生每年850元。在此基础上, 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 继续落实好农村地区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和北方地区取暖费等政策;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同时, 取消对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中央奖补政策。
二是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在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 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 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中央财政适时提高国家规定课程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篇7
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健全
【关 键 词】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近三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递增,教育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二是投资主体已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崭新格局;三是投入重点开始转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央和县以上各级政府对贫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大。但源于多种因素,我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拨款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缺钱花”(“虚增”)和“乱花钱”(“滥用”)现象并存,并有形成新的恶性循环的危险。又鉴于历史欠账太多,2012年实现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无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因此,地方政府增大教育投入,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统筹机制,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一、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有效增长
国家《纲要》明确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并规定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0%出自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是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这一规划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为此,在强调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应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同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现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提高保障水平。这里说的是“全面落实”,并非“部分”或“虚假”落实。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要求,实现“三个增长”
为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落实“三个增长”是现阶段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法律保障和可靠基础。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督导办和地方督导机构的报告都揭示,中西部尚有相当数量的市(州)、县(市)未做到“三个增长”。有的地方居然把学校门前修一条路的数千万投入也计入“三个增长”。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应坚持从“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中央预算”等方面促进教育投入到位。
(二)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依法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有于实施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已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比例,全面、足额征收后,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有效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重大举措,执行中应不折不扣。从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在“一足两严”(足额征收、严格管理、严格使用方向)三个方面不断努力。
(三)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专用”。吉林省根据《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印发了《吉林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已从2011年起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比例征收;同时,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有效拓宽了教育经费渠道。应防止教育投入“挤出效应”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基数“缩水”现象。
(四)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
吉林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入提取教育基金后年增加教育投入29亿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增加6亿元,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增加11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增加12亿元,长春市仅土地出让收益可提取7亿多,但与教育实际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社会投入是各国(包括各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重视。我国近年来教育社会投入绝对数不断增加,但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亟应采取措施应对。一是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三是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实行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企业捐赠、出资教育的支出,按一定比例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捐赠教育。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和调整自身发展理念,增加社会捐赠幅度,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地方政府增加投入
《纲要》实施以来,国家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学校创新提升行动、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等。地方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一方面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与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申报,做好项目;另一方面采用配套资金等方式增加本级政府所必需的财政性教育投入。省本级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民族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六)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终点目标而是底线目标
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是国家为保证教育事业发展规定的一个硬指标。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予以落实。财政部门应妥善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筹集教育资金的关系,在采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因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按照政策规定,努力完成教育资金筹集任务,保障教育投入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全力。尤其还要明确,实现财政性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教育投入的终点目标,而是2012年底的底线目标。各地应在此基点之上,围绕“两基本、一进入”的教育事业发展总目标,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健全科学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国家《纲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我认为应抓住有利机遇,通过各种实验,使有效政策固化,突出“一个建设、三个完善”,抓紧建立健全更为科学有效的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使之成为公共财政体制和政府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经费保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依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尽快实现“标准化”建设。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完善地方教育投入机制的必解之题。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首先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依据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具体标准,按照比例每年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实行了免收学杂费政策,是固化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的基础建设。我这里呼吁国家层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实施《纲要》,按照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尽快完善已出台的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抓紧制定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以及其他类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学校内部岗位的某些标准,如班主任津贴等也应及时调整。一些地方已展开这项工作,为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奠定基础。
第二,完善国家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纲要》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仍是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据吉林省调查,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500、700元的标准,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千人以上规模学校可基本满足,500~800人规模勉强运转,500人以下则运转困难。东北冬季供暖长达5月(中小学校去除假期也有4月),由于燃煤涨价等因素,目前生均取暖费90元远远不足,应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高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提高均衡水平与提高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的60%以上。我国应尽快出台城市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具体标准相关政策。我省历史形成的农村“普九”债务,经多方努力已全部化解;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坚决遏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债”。
第三,完善非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既增大政府投入,又完善成本的合理分担以及捐赠教育激励等机制,充分鼓励社会资本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在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应尽快启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工作,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规则;支持公办普通高校减轻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吉林省将通过省财政加大投入、建立奖励机制等,在2012年底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债务风险降至合理区间,浙江省已将高校银行贷款转为省财政的借款(实为减免贷款利息),同时建立健全防范高校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债务化解办法。
第四,完善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投入机制。这应当是国家教育投入的大政策。少数民族学校(班)、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切实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施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扶持贫困学生就业、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当务之急是在已有的资助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提升资助水平。首先要扩大资助范围。目前,资助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逐步扩大资助范围并建立相应学段的资助制度。其次,要提高资助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扩大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寄宿生覆盖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完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显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美国《卫生保健和教育协调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取消运转40多年的联邦家庭教育贷款项目,所有的联邦学生贷款从此转向由联邦直接贷款项目提供,意味着学生贷款机制向偏向政府调整。这很值得关注。从长远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纳入社会资助体系。这既可使政府教育投入更“物真价实”,又能促使地方政府统筹发展与民生,实现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食堂就餐补贴应走“低保渠道”管理。
三、完善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正以教育法律法规为遵循,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逐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尤其是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较以往有很大改观。但一些地方办学基础弱,地方公共财政对教育的保障能力有限,没有建立科学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使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因此,必须健全省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机制,作为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重要部分。综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的“省级”都在国家教育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主张现阶段着力强化“五个统筹”。
第一,统筹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落实好各级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各级各类教育已经按政策标准落实了的如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原渠道教育经费等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应相对固定下来,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对还没有实施的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要积极落实,切实保证国家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学校。
第二,统筹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公用经费的基础水平必然存在差距。如,一些地方城镇化程度低、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生源规模过小,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这里发展的难题。省级政府应按国家颁布的学校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区别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合理确定学校办学经费底线,并在保证落实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做到逐步增加公用经费标准,加快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公平;完善高等学校财政预算拨款办法,细化学生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体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办学成本差异,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改变除义务教育之外各类教育政府投入责任模糊的状况。
第三,统筹学校经费预算制度。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由相关政府分项目、按比例承担,保证按规定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学校教师培训、设备购置、取暖费等支出,保证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预算制度是个新事物。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应按照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按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将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预算管理专题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与经费管理制度政策解读、中小学预算编制与相关软件培训及操作、审计案例等。吉林省中小学已全部按要求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基本达到依法理财、勤俭办学、预算执行到位的目的。
第四,统筹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基础信息管理,逐步分级建立中小学校资金拨付数据库。健全中小学校舍安全数据库,定期更新校舍数据,及时掌握校舍安全情况。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及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财政部门按比例落实免学杂费资金和及时拨付资金,并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严禁截留、挪用或占用。强化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注重检查环节,加大责任追究和整改力度。
第五,统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管理。强化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建立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考核制度、教育投入检查报告制度和年度公告制度,健全教育经费全过程监管制度,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纳入三个体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绩效评估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事业单位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体系,其结果应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经费管理的依据,作为资金分配和动态调整的依据,作为政绩考核、评级选优的重要依据。
四、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实现教育投入最大效益
国家教育经费审计发现,由于受地方财力困难等因素影响,个别地方存在未严格按照规定的分担比例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或滞拨、滞留;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性经常收入增长比例;未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财政教育经费增长不实;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中职学生学籍管理不够规范;经费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说明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是科学有效使用教育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第一,全面强化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要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使用好教育经费。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取消择校后的投入体制问题,努力使财政资金使用得更加规范、安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尽早制定国家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严格教育收费审批管理,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教育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力度,督促地方取消和纠正与国家规定不符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政策;及时查处各种教育乱收费行为;搞好政策调研,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调整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在投入项目上,尽可能改“专项”为“经常”,既可使投入更经济,又利于廉洁从政。
第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内部监督制度。突出重点,强化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和内部审计;切实做好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985工程”、“211工程”、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审计,保证专款专用。认真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指导和监督。高校将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列为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审计增强执行预算的严肃性,科学分配资金,控制支出、减少节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在重大经济决策及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力度,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开展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将审计控制和审计评价相结合,评价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对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使经费监管工作日常化,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应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并保持其工作相对独立性。
第三,抓紧建立高素质的教育财务管理队伍。严格来讲,我们的教育管理大军存在“三少”:能进行财务分析决策的人少,能用财务为学校创造价值的人少,能履行财务总监的人少。应充分认识加强教育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队伍整体水平,造就一支“政策强、业务精、敢探索、作风正”的队伍。教育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做到爱业、敬业、专业、精业。坚持知识更新,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认真落实财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和人员岗位资格制度,抓好后续教育工作,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业务能力。领导干部应增强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观念。
第四,提高教育经费管理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政府首要目标,决定了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的第一责任。我们建议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占GDP比重正式列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约束性指标,将全社会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作为预期性指标,定期公布、督查、评估其实施情况,向各级人大报告,并接受审议,强化人民政协和媒体对教育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上级人大应负有监督本级和下一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职责,重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各种诉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教代会、职代会作出报告,自觉接受监督,逐步理顺政府相关部门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强化政府督政、督教、督学的力度。
目前我国教育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各项改革实验工作正在落实,但是发展不够平衡,改革还不深入,人民群众企盼的诸多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而新情况、新问题却大量出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经历着艰苦的转型,因而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体,这就使每种教育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不同视角的人们的审视,甚至引发相异的反响和评价,而教育政策(包括规划)本身又需要一个臻于完美的过程。此种社会转型期的困惑,无疑对我们如何正确回答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上结合对《纲要》的学习和对实践的调研,提出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建设的“一个全面落实、建设三个机制”的构想,意在引起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探索,更希冀通过探索使我国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真正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和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的世界第二大教育投入国家。愿我们大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
[2]胡鞍钢,王磊.全社会教育总投入: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J].新华文摘,2010,(18).
[3]吴水澎.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会计之友,2012,(2).
(作者为国家督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
【双龙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荐阅读:
双龙实验小学少年宫卫生管理承诺书08-17
重庆双龙湖12-18
双龙游作文12-21
双龙可行性报告07-02
双龙村摘草莓作文09-07
记金华双龙洞课堂实录06-26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设计07-21
游金华双龙洞500字作文10-02
游双龙洞的写景作文300字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