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024-09-04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精选8篇)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1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改革专项检查情况通报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在2007年秋季开学前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教财函[2007]40号)的要求和省里有关的工作部署,各州(市)教育、财政部门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在此基础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委托昆明华信华昆会计师事务所、云南云达会计师事务所和云南银信鼎立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对16个州、市进行了抽查,对各州(市)30%~40%的县(市、区),以及每县50%~60%的中心校及中学进行了重点检查。同时,审计署特派办对镇雄县、澜沧县、富源县、沾益县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省审计厅对红河、德宏2个州的12个县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调查和专项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前,我省农村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教科书费等的情况较为普遍,基层财政部门由于财力所限无法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或很少安排公用经费的情况大量存在。学生上不起学,学校难以为继的情况长期制约着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

2007年,中央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由财政对学校提供免除学杂费补助,并按较高标准安排公用经费补助。省里配合中央政策于2007年大幅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并扩大补助范围。

两年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全省129个县(市、区)已有121个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省610.2万名农村学生免除了学杂费,近2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得到了生活费补助,261万名贫困学生享受了免费教科书政策,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运转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多数县公用经费投入比改革前增幅达2倍以上。党中央、国务院这项惠民政策深入民心,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社会反响巨大。同时,各级政府及教育、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改革政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在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保障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为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领导,云南省成立了由省政府高峰副省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具体指导和协调。各州、市都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统筹组织领导全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二是为让新机制的实施有章可循,规范运行,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各州(市)、县结合各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确保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三是有分担任务的州(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配套资金基本到位。

四是开设专户,资金直拨到县,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为加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提高资金支付效率,省级要求各县在财政部门开设了“中央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专项资金”两个特设专户,中央和省的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通过国库直接拨付到县级专户,实行封闭运行,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和及时。

五是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工作。各县(区)、乡、校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建立了公示牌(栏、墙),将学校的收费项目、标准、批准文号、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示,严格执行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

六是各州(市)、县教育、财政部门都按照全国保障办和省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做好保障机制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让人民群众都了解、熟悉政策。同时,多次组织保障机制落实情况的检查,确保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实处。

二、目前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审计署、省审计厅的审计调查和此次检查中实地抽查的结果来看,全省保障机制实施的各个环节中不同州(市)、县(区)存在不同问题,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整改完善。

(一)部分州(市)、县(区)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不规范

1.玉溪市未到位2007年春季免杂费补助资金192.37万元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164.8万元;西双版纳州未及时拨付2007年春季省级免杂费补助资金99.45万元及公用经费补助资金98.72万元。

2.大理州的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公用经费中列支教师补助费、超课时补贴、代课老师补助、接待费等。陇川县、盈江县教育局分别从各学校的“一免一补”资金中抽取31.05万元和25.51万元,用于偿还由县教育局统一购买的计算机款。

3.昆明市寻甸县羊街教育管理委员(中心校)2006年各校的教职工补助在义务教育专户中列支了0.62万元;2007年各校的教职工补助在义务教育专户中列支了2.4万元。昆明市安宁市草铺中学从代收学生资料费中支付纸款0.64万元(学校说明为学生用);用乡财政拨入补助中支付教师考察费4万元。

4.福贡县第一中学和福贡县第三中学存在学校购买的复印机、打印机等仪器设备未通过正常的政府采购进行。

5.资金拨付程序不符合规定。文山州西畴县、麻栗坡县、富宁县、广南县、砚山县,普洱市江城县,红河州开远市、石屏县将免学杂费、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由县财政局(或教育局)拨付到乡镇财政所,再下拨学校。

(二)部分州(市)、县(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落实不到位,存在擅自降低标准,扩大补助范围的现象

1.分担资金未到位情况

根据《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省、州(市)共同分担。省级和各州(市)分担比例如下:昭通市、文山州、德宏州、怒江州、临沧市全部由省财政承担;保山市、丽江市、思茅市由省与州(市)按8:2分担;楚雄州、版纳州、大理州由省与州(市)按6:4分担;曲靖市、红河州由省与州(市)按5:5分担;昆明市、玉溪市由市级财政全部承担。

经检查,玉溪市未到位分担资金714.52万元(除红塔区外,玉溪市尚未执行新标准);普洱市未到位分担资金278.16万元;西双版纳州未到位分担资金104.31万元;临沧市应由市财政配套的244.41万元,仅落实了94.08万元; 大理州州(市)、县级分担资金753.89万元尚未落实下达;丽江市明确市、县分担比例为:古城区、华坪县由县(区)承担,永胜县、宁蒗县、玉龙县由市、县级承担。市财政局年初预算已安排50万元,但资金尚未到位。宁蒗县分担资金未到位。

2.补助资金发放不规范

(1)迪庆州:将生活费补助资金范围扩大到高中和中专,超出义务教育补助范围;补助资金未及时发放给学生。

(2)普洱市:澜沧县2所学校违规使用生活费,一是县民族中学将22.61万元生活补助费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二是糯扎渡镇中学2007年向4名政府干部子女发放贫困生生活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

(3)文山州:为了巩固普九成果,保持学生稳定,文山县将小学生活费补助标准降低到了150元/每生每学年。

(4)大理州:从抽查的乡、镇中心学校所辖初中、小学反映出的情况来看,2006年,部分小学存在对补助标准进行调整的情况;最高200元,最低84.8元。

(三)部分州(市)、县(区)资金拨付不及时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德宏州陇川县教育局会计核算中心滞留资金90.02万元,德宏州潞西市财政会计核算站滞留资金86.86万元。昭通市镇雄县、曲靖市富源和沾益县共滞留义务教育资金1202.35万元。

(四)部分州(市)、县(区)多报补助学生数 2005-2006学年,昭通市镇雄县多报学生数15553人,造成多申领专项资金228.05万元。曲靖市富源县2006年秋季多报学生数4367人,多申领经费79.91万元。

(五)免费教科书未按规定发放

丽江市宁蒗县存在免费教科书“先收后退”的现象,个别学校将教科书免费指标在所有学生中平均分配,红桥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1372人在所有学生中分配,大兴镇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858人按班级进行分配,宁利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826人剔除干部子女后按班级平均分配,新营盘中心学校免费教科书1695人,免费教科书2006年528人、2007年532人平均分配。

(六)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存在的问题 1.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下拨到乡镇

大理州的云龙县、迪庆州的香格里拉县将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下拨到乡镇,未按国库管理制度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2.项目延迟、变更未及时办理手续

玉溪市峨山县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专项资金158.9万元,用于峨山县化念中学学生宿舍的建造。项目资金下拨后,玉溪市接省移民局通知,将在峨山县化念镇安臵昭通市电站移民,因居民增加,化念中学将重新规划建设。经县领导向玉溪市教育局反映,此项资金暂存县财政教育专户,待新中学规划后,再用于学校建设。

普洱市2006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由于2006年年底才下达计划、拨付资金,加之2007年普洱市自然灾害较大,故大部份项目至今未完工,也存在个别项目至今未实施的情况;墨江县2006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共319.2万元,应排除11所学校的危房面积4520平方米,因学校撤并导致部分项目已不需要实施,为了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结合集中办学的实际,经墨江县人民政府以墨政复[2007]16号文批复,对建设地点和规模进行了调整。调整后,项目学校增至14所。

(七)部分县挤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

昭通市镇雄县、普洱市澜沧县、曲靖市沾益3县中小学校挤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2127.92万元,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发放代课教师工资等。镇雄县各中小学从公用经费中列支基建资金1019.29万元,列支代课教师工资933.7万元,沾益县借用教育资金100万元支付办公楼工程款。

(八)部分学校存在乱收费现象

审计署在镇雄、澜沧、富源、沾益4县审计调查的60所学校均存在“一边免费、一边收费”现象,违规代收教辅材料费、保险费、体检费、校服费等3346.27万元。

三、整改措施

(一)根据中央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相关政策,请各地按照中央和省的有关规定,认真修订和完善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相关制度规定,全面落实保障机制的各项政策要求,明确规定州(市)、县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资金管理的权力和职责,从政策约束性上强化州(市)、县(区)级教育部门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开支、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二)州(市)政府应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视,对地方配套资金尽快做出合理安排,及时划拨相关经费,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保证学生补助能及时发放。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县(区)级财政要视情况采取预拨资金等办法,确保学校运转资金及时到位。

(三)各州(市)教育、财政部门应加强对县(区)教育、财政部门业务培训和指导,督促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对各学校深入调研和检查,制定县教育局和中心学校一级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开支、使用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统一模式,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各县(区)教育、财政部门应加强财务人员会计基础规范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加强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学习,保证学校财务状况真实、完整。促进会计核算的合规、合法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五)各级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食堂监督管理,加强对食堂采购、烹制、质量、安全等各环节的监督检查,不得在开办食堂过程中将不必要的费用转嫁到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身上;同时应加强食堂的会计核算工作,纳入学校预算管理。

(六)学校要按照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的原则安排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从严控制接待费等费用的开支数额,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学校应将学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补助到学生手上,不得滞留在学校。

(七)多报学生数套领专项资金的县要做出检查。在下达2008年保障机制资金时,将扣减多报学生数及相应资金,并扣回2007年套领的资金。

(八)对已经安排但未拨付到学校或学生的各项经费,要及时按程序拨付到位,对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被挪用的经费,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在3月份以前负责归还。

(九)各州(市)、县教育、财政部门及学校应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于2008年3月1日上报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二OO八年二月十三日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2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存在不足

各级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问题是该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机制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中央与各省以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制定的责任划分模式基本相同,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方式,没有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各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反而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一般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配套分担,但有些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为了减少配套资金,故意低报生均杂费和公用经费标准,造成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较之前普遍减少。其次,地方各级政府不落实或未能足额落实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尤其是不能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各项经费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机制”中要求各级政府在每年新学期开学前,将其承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拨付到账,但从实际情况看,各级县财政滞留义务教育各项经费而导致不能按时拨付学校的现象较为严重。

(二)定额定项的学校预算制度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学校预算是在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编制,即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事先确立了学校生均拨款定额和经费支出项目,学校所做的收支预算都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展开的。由于省级核定的生均杂费和公用费用普遍较低,按照这个标准向农村学校拨付,导致学校公用经费不足、债务化解难度加大、自主发展缺少经费支持、绩效管理缺少激励资金。

定额的学校经费分配机制使得学校发展缺少资金支持。实行学校预算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维持运转的可支配资金主要是财政补助资金和公用经费拨款,但这两项在当前保障机制下并未显著增加。另外,学校预算将在校人数作为公用经费拨款的唯一依据,忽略了学校规模、原有办学条件和基础、地理条件等差异因素,使得部分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公用经费来维持学校正常运转。

定项的学校经费使用机制使得学校缺少自主发展制度。首先,缺少债务化解机制。农村学校债务主要是“普九”债务和危房改造债务。而学校预算支出项目中除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外,尚没有学校债务偿还方面的预算,沉重的债务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学校自主发展也无从谈起。其次,缺少绩效管理机制。绩效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农村学校运行效率,是发挥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预算支出范围中缺少灵活机动的绩效管理激励资金,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建设。从长远来看,这不仅造成了农村学校效率低下,也会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外流。

二、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的建议

(一)明确各级政府主体投入比例,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

在中国教育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当转变办学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用于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要建立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适应的各级政府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即中央和省级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共同承担80%左右的经费,地(市)和县级政府各承担10%的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委托县级财政进行一并管理,由县级政府视实际情况安排使用。

县级财政在安排义务教育经费时,首先要确保全年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对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增教育经费和执行中超收安排的教育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切实做到公开透明,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强化县级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主体责任。

(二)加大公用经费筹措力度,规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根据农村学校的具体情况,统一各类公用经费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方便农村学校编制年度预算,统筹计划公用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可以依此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减少挪用公用经费的现象。国家要根据农村教育教学的需要,加大公用费用筹措力度,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不断提高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在制定经费拨付标准以及实际拨付过程中,应首先确定维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运行的最低基本开支,避免出现虽然公用经费达到按生均标准、却难以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现象。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是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缺口进行补偿的制度,其接收对象一般为县级政府,是中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规范当前的转移支付制度,把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增加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数,减少税收返还形式的补助金额。同时要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决策过程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在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县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支出的监管,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和运行效率。一是要高效地执行义务教育经费年度预算,使教育经费发挥有效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三是要严格落实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保证中小学健康运转。着手构建义务教育经费财政监督体系,目的是加强“三个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加强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对行政机关和学校内部的监督。在监督中互相配合,确保义务教育经费用到实处。

(四)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水平

对于那些地理位置偏僻、生源较少、规模较小或办学成本高的村办学校,可以考虑将其撤并到就近的其他学校,同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每年拿出一定经费来逐步扩建校舍。要进一步做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资格考核,合理配备教师。这样,既节约了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同时也可建立教育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减轻财政投入的压力。

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师支教工程,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解决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象。通过城市教师到农村代职教学和城乡教师交流互换,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等活动,切实解决农村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问题。考虑到农村义务教育底子薄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尽快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要的音乐、体育、美术、图书馆和配套的实验室等相关软硬件建设,同时改善学校食堂、厕所、活动室等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五)实施绩效管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根据国务院2009年发布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的带动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要将教师津贴和绩效工资按照一定比例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的预算,同时要明确规定中央和各级政府所负担的比例。

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首先要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将改善教师住房所需资金纳入学校校舍改造项目范围。其次要提高工资水平,实行城乡教师同工同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甚至向农村教师适当倾斜。要为农村教师解决其家庭生活、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立足农村,安于本职工作,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何广前.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思考[J].中国财政,2009,(22):39-40.

[2]熊晓花.关于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业会计,2007,(2):20-21.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经费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5-01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长期发展的战略国策,经费保障又是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本文拟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不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尽管政府教育投入总量持续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已连续几年呈现上升趋势,但距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国家统计局有数据显示,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32% , 2008为3.5%,2009年达到3.59%,离4%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际相比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偏低。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 ,发达国家为6.2% ,发展中国家约为4.0%。[1]因此,我国目前的水平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差距。

(二)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存在不足。

各级政府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划分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决定机制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而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中央与各省以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制定的责任划分模式基本相同,正是这种整齐划一的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方式,没有考虑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属性和各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反而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2]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第一,校务公开推行不力。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不透明,学校教师对于上级拨给学校的义务教育经费有多少,用了多少,用在哪些方面都不清楚。

第二,各职能部门监督力度不够。一方面,校长在任期内对经济责任审计不及时;另一方面,纪检、财政、审计、物价、税收等部门监督检查也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二、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进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一方面,强化政府功能, 保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趋势。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 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力的增强, 又都体现出教育的重要性。虽然我国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为更好地发展义务教育,不断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教育投入仍不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因此,迫切需要从经费总量上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另一方面,改革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人口基数又大,教育经费跟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可鼓励和提倡社会捐赠,对参与社会捐赠单位与个人进行税收优惠,推动厂矿企业、私营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界友好人士对教育事业提供资助和捐赠。[3]

(二)加强教育经费监督管理,提高使用效益。

1.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建立教育经费监督组织,对政府、学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管理等进行多方位监督。目前我国教育管理部门虽然设立了教育督导机构,针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教育督导机构大多设置在教育部门内部,没有政府机构编制,不能拥有其应有的独立性,难以执行对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监督。因而,保持监督组织的独立性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督机构的关键问题,这样才能真正避免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可能存在的公正缺失问题。

2.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化制度。政府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媒体平台,公布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拨付、使用等信息,吸引广泛的社会监督。同时,家长、捐赠单位等教育利益相关方的监督也可以成为义务教育经费运行的重要监督方式,共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监督机制有效运行。[4]

(三)建立科学的义务教育经费经费分配制度。

在义务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要逐步体现均衡和公平。

一方面,统筹管理部分公用经费。县教育主管部门按一定比例统筹管理中央、省(市) 补助的公用经费,将统筹的这部分资金,用于全县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和教学硬件条件的改善。

另一方面,制定科学使用方法。一要科学分配统筹后的公用经费,经费的分配应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学生人数和班级数的一定权重作为测算依据,实行学生人数和班级数的双向控制。二要科学制定补助方案,对薄弱学校的补助,不能只凭学生的多少简单划定补助标准,应结合学校实际理财情况实行奖励补助、奖励扶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要科学配备教学仪器设备。制定教学仪器设备配置计划,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解决中小学急需的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在仪器品目的安排上,要结合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际需求汇总选择,按需配置,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效益。[5]

三、结束语

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涉及到千家万户。只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高效、规范运转,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人才,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农村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赵艳立,赵洪浩,朱锦龙.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分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

[2]焦树国,张勇,王闯.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3]石利芳,王爱华,孙乐为.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J]. 教育研究,2011(9)。

[4]薛海平,丁延庆.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 教育科学,

2009(4) 。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4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构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巩固“普九”成果,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制定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甘政发〔2001〕111号)、《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04〕3号),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提高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设立省级“两基”攻坚专项经费,促进“普九”工作;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制度,解决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就学问题。市、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要求,加强领导,积极筹措经费,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认真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落实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等,使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促进了全省农村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十五”期间,全省全面完成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10个县区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全省实现“两基”的县达到68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83%,比2000年提高了近13个百分点。

但是,随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是: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缺乏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经费保障水平较低;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供需矛盾突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费上学,农民负担较重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进程和已有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化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关键时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做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决定和部署,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这不仅是对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极大支持,而且对提高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更好地发挥农村义务教育在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充分考虑到我省市、县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决定省级财政全额承担由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免学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资金,统筹分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各市州、各有关部门必须切实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把中央的这项惠民政策和改革任务贯彻落实到位。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中央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省、市、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经费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

(一)全部免除农村地区(含县镇和民族自治州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市州和县区市不再承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资金。

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市州、县区市政府承担,具体分担比例、补助对象和补助方式由市州人民政府确定。补助标准要在2005年“两免一补”省定标准的基础上逐年提高。鉴于省级财政已全额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学杂费、补助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省级不再承担,市州、县区市政府原承担的“两免一补”资金要全部用于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各市州、县区市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经费,足额落实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免费提供教科书实行政府采购,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

(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在免除学杂费的同时,要落实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甘财教〔2005〕47号)规定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80%,省级财政承担20%。

(三)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央将根据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校舍生均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测算确定我省每年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并由中央和地方按照5∶5比例共同承担。

(四)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继续加大对财力薄弱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步骤。

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农村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起全面实施,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一)2006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各级财政部门要科学合理调动资金,采取预拨资金等办法,保证运转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

(二)2007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改革工作,巩固2006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2008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下达甘肃省中小学公用经费和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通知》(甘财教〔2005〕47号)规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四)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我省2005年制定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低于基准定额的差额部分,当年安排50%,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按照8∶2比例共同承担。

(五)2010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按国家制定的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城市义务教育也应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式由市州人民政府确定,所需经费由市、区承担。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和紧迫。各地、各有关部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局出发,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地把各项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到位。

(一)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见附件),以加强对这项改革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负责各项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市州、县区市政府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切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定要把主要精力用到抓好此项改革上,精心组织,靠前指挥,认真实施。各级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承担相应的改革任务,并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按照本意见的要求,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二)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省政府统筹辖区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具体内容包括:统筹确定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统筹落实中央安排的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政府应承担的资金;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和配套管理办法及措施。市州政府负责确定市级以下各级政府分担经费的具体责任,落实省级安排的转移支付和市、县政府应承担的资金,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和配套管理办法及措施。县区市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要按照改革的要求和省上确定的比例承担经费,并根据中央和省上的政策规定建立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学校经费预算、公用经费管理等各项制度,管好用好各项义务教育经费,具体内容包括: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清理现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政策。学校按“一费制”规定收取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代收费项目和寄宿学生住宿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坚决杜绝乱收费。乡镇也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履行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应职责。免收杂费和补助公用经费政策实施后,市州和县区市财政原来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要继续保留,并加大对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防止发生经费投入上的“挤出效应”,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同步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

(三)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加快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完善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农村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严格控制农村中小学教科书的种类和价格,推行教科书政府采购,逐步建立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秩序;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教育公平,防止教育资源过度向少数学校集中。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改革实施到位。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时要切实做到公开透明。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与投入情况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布,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各级财政、教育、物价、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界定、中小学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积极推行农村中小学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要改进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教育督导部门督政、督学的职能。通过齐抓共管,真正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5

工作情况的汇报

根据省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安排,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建立新机制的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新机制改革组织保障有力、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学校正常运转,新机制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所作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我市市委、市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成立了以市长田喜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高厚任副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制定出台了《朔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山西省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 1

学生学杂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就新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四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确保新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2010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落实情况

2010年,我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市、县配套专项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和落实,各部门履行职责,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加强了对学校经费使用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未出现挪用、挤占、截留情况,保证了学校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

我市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含特教)每生每年400元,初中(含特教)每生每年600元。取暖费补助标准:生均60元。根据朔财文[2010]22号和朔财文[2010]100号及《关于追加2010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通知》(朔财文【2010】202号)文件精神,2010年,全市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含取暖费)11832.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335.33万元;省级资金2325.803万元;市级资金868.638万元;县级资金1302.88万元。安排2010年税费改造转移支付资金1804.52万元。2010年共安排公用经费13637.17万元。

(二)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寄宿生家庭困难学生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所需资金按中央地方5:5负担,地方负担

部分省市县按5:2:3分担,中央负担比例为寄宿生的23%。考虑到当前农村家庭消费水平较低,贫困家庭分布不均匀。为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或影响身体健康,我市市政府决定将寄宿生生活补助扩大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且不再以贫困家庭生活补助名义发放。扩大补助范围后,资金缺口由市县按非贫困县3:7,贫困县7:3比例分担。

2010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5028.48万元,其中:中央1108.29万元,省级554.19万元,市级1168万元,县级2198万元。

(三)城市免杂费补助资金

我市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全部免除学杂费,根据晋政办发[2008]81号文件精神,执行标准为:小学250元.生/年,初中310元.生/年,特教310元.生/年;资金分担比例中央与地方为5:5;省、市、县为5:2:3。2010年共安排免杂费资金2235.05万元,其中,中央1117.52万元,省级558.77万元,市级318.22万元,区级240.54万元。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营养餐”工程资金

从2008年,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营养餐工程”,免费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生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不少于250克)或一颗鸡蛋,预算资金每生每日1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政府按照3:7的比例分担。2010年共安排营养餐工程资金1666万元,其中市级资

金536万元,县级资金1130万元。

三、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落实情况

2011年春季义务教育经费仍然按照2010年标准执行,我市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已全部纳入预算。中央文件下达后,各级财政部门将按比例足额配套并及时拨付。

四、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在资金的拨付上,按照“校财局管”的基本要求,各类改革资金均按进度拨付到设在财政部门的特设专户,财政部门将专户资金拨付县级教育部门,县级教育部门按照按照年初制定的各类资金详尽的分配方案,拨付各学校。在资金分配中,关注各县区薄弱学校。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6

落实及规范教育收费情况汇报

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调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领导小组,将其工作纳入到每年工作计划之内,进行安排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现将2013年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每年我局都要组织各中小学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上级关于教育收费工作政策精神,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研究布署各项政策的实施办法和行动步骤,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为确保这一工作的有效落实,我局每年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法制宣传日活动,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学生家长充分了解这一政策,使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群众的深切关怀。

(二)严格经费预算,按时足额划拨经费,确保经费落实到位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央财政拨款;二是自治区财政拨款;三是市财政配套资金。按政策规定,这些经费均用于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经费。2011年,我市共有###名学生享受免课本费,资金###万元。有###名贫困寄宿生享受到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万元。有###名学生,享受免城市杂费共####万元。这些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基本上解决了我市贫困家庭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问题,巩固和提高了我市九 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同时我们对以上款项都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有关规定,依据学校上报的经费预算,经教育局审核后,根据各学校实际,足额拨付给农村中小学,并组织领导小组人员对经费的落实情况认真进行自检自查,杜绝挪用、挤占、截留经费的现象发生,确保专款专用,使各项经费的运行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经费管理,完善监督机制,经费使用透明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和使用,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各专项资金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不得用于偿还以往债务,不得将公用经费用于学校人员工资、津贴、奖金等,要求学校要及时作好公用经费的预算、决算、报表等工作,决策民主、经费使用透明,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的监督,我局按时对各学校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发现有违规现象,坚决查处,责令改正和补救,并追究当事人及主管领导的责任。我局开通了举报电话,受理学校及社会人士举报,同时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把经费拨付使用等运行情况及时通报各学校,以便大家了解情况,履行监督职责。

(四)严格收费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责任制度 根据自治区有关教育收费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创建教育收费示范县市活动,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规范教育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各学校开展经常性督查指导,各学校开学初都能严格遵守收费许可证制度,能按照“一费制”标准要求进行代收费(注:实行两免一补之后,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全部为代收费),没有出现超项目、超标准收费现象。

1、全面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增强教育收费透明度。各学 校都悬挂安放了由市计委规范内容、我局统一制作的教育收费公示牌,通过收费公示牌,将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范围、收费依据、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全市实行校务公开的学校达到了100%。在坚决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此项工作,规范收费办法和收费行为。坚决纠正将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列入“一费制”,以及“一费制”范围定得过宽,标准定得过高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及其家长的经济负担。

2、建立健全治理中小学乱收费责任制。我局与各中小学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把“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落到了实处。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纳入年度纠风工作计划之中,并通过各种措施抓好落实。凡违规收费的学校,年终不能评优、评先。做到了目标明确,责任分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以纠风工作为抓手,将治理乱收费工作贯穿始终。教育局成立了教育收费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学校教育财政拨款情况、学校收费收入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禁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严禁滥印、滥发教材、教辅读物;严禁利用服务性收费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学校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

1、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学校布局普遍存在着点多、线长、面 广的客观事实,削弱了教育资金的有效投入,对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见效甚微,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城乡教育教学硬件设施间的差距。

2、教育资源不平衡。目前,农村学校学生出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而城区学校学生越来越多,教育资源紧张,教学场所不够,城区学校班额人数增加,为开展标准化建设增加了难度。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7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国发[2005]43号) 要求, 黑龙江省从2007年3月份开始,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并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改革相关政策, 2009年全面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政策目标。目前保障的范围已经覆盖县以下 (含县)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 (包括小学、初中、职业初中、九年制学校、特教学校) 和学生。保障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包括:一是免除学杂费, 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6:4承担。二是学校运转暨公用经费, 按中央和地方6:4承担, 地方承担部分, 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地市、县 (市、区) 及国家、省扶贫工作重点县, 由省级财政全部负担;其他地市、县 (市、区) 由省级财政分担80%, 市县分担20%。三是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 中央和省级财政按1:1比例安排资金, 不足部分, 市县安排;四是贫困寄宿制生生活补助经费, 由中央和地方按5:5比例分担, 地方分担部分黑龙江省由省级财政和地市、县 (市) 财政按照7:3的比例分担。五是向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 由中央财政负担。六是教师工资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按现行体制予以保证, 及时足额发放。

通过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做到: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结束了农村教育农民办的历史, 使2001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后逐步建立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终于有了政府财政投入的明确保障和支撑。二是新机制规定的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办法, 明确了各级政府投入保障责任, 解决了多年来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的问题。三是把农村义务教育所必需的基本保障经费, 包括用于学校运转所必需的公用经费、硬件建设急需的校舍维修改造经费, 用于教职工的工资和用于学生的教科书和贫困寄宿学生资助等都纳入了保障范围。除教师工资以外, 每一项都有各级政府具体分担的比例和办法, 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长期稳定和增长。仅就公用经费情况看, 2008年, 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小学为840.23元、初中为1 055.46元, 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前的2006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361.7元、初中425.24元相比, 生均小学提高478.47元、初中提高630.22元, 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1.32倍和1.48倍。四是强化了省级政府统筹责任, 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机制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资金, 主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承担, 提升了政府财政保障的级次, 强化了省级统筹权。2009年, 黑龙江省共投入免学杂费并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免费教科书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8.2亿元, 市县仅负担4 380万元, 占资金总数的2.4%。同时, 2007—2009年, 省级财政投入资金1.9亿元, 为农村中小学校采购课桌椅, 更新改造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购置图书资料, 更新锅炉、修建围墙、平整操场、改造厕所等外部环境, 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同时, 投入1.8亿元, 引导市县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 整合教育资源, 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这些极大地引导和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五是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水平。改革后, 在继续实行教师工资统发制度的同时, 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大宗物品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基建项目招投标制度、资金专户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中小学校财务公开制度。实行了财政、教育、审计、物价、监察等部门联合监督机制, 切实加强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学校经费管理及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 基本保证了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和安全高效。六是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改革前, 学生须普遍缴纳学杂费 (含信息技术和取暖收费等) 、教科书费, 寄宿学生还须缴纳住宿费。改革后, 首先免除了学杂费, 并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 这两项直接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减负:县镇小学生277.5元/年、初中生411.7元/年, 农村小学生157.5元/年、初中生281.7元/年。2009年, 又免除了寄宿生住宿费, 寄宿生每人每年减少住宿费支出250元。同时, 贫困寄宿生每年还可以得到生活费补助小学500元、初中750元 (目前已分别提高到750元和1 000元) 。目前, 除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需缴纳伙食费外, 面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收费项目已经全部取消。这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农村负担, 而且让广大农村学生直接沐浴了国家公共财政的阳光, 有效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权益。七是巩固了“普九”成果, 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 提高了入学率。2008年底, 黑龙江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辍学率0.22%, 比2006年的0.36%下降0.14%;初中辍学率0.78%, 比2006年的1.31%下降0.53%。小学净入学率99.39%, 比2006年的98.89%提高0.5%、初中入学率99.86%, 比2006的98.93%提高0.93%。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政府财政保障机制的建立, 尤其是分项目、按比例分担责任的合理明确,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逐步建立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提供了引领、示范和借鉴。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 在稳定、长效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取得了很好成效, 但就目前看, 还存在一些需要在进一步完善机制中解决的问题。

一是从保障的项目内容和各级政府责任分担来看, 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 教师工资虽然纳入保障范围, 但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间的分担比例并没有明确。各地工资差异较大。同时县级统发, 干好干坏一样, 学校难以用经济手段调动教师积极性, 绩效考评结果在工资收入上难以体现。第二, 学校硬件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所需的经费, 如校舍及其附属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 目前只有校舍维修改造, 纳入了机制保障范围。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的初中校舍工程、校安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 在校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都有投入, 但都是属于阶段性的项目, 缺乏长效性。这些阶段性项目, 中央和地方投入责任如何划分, 有的明确, 有的也不明确, 即使明确的比例, 有的已超出地方财政承受能力。第三, 取消住宿费后, 没有明确资金来源和各级政府负担比例办法。2009年, 按照国家要求, 黑龙江省取消了住宿生住宿费, 将相应开支纳入公用经费支出, 但没有安排相应的资金来源和各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和办法。

二是从保障标准和水平看, 存在着保障水平不高和没有体现地区办学成本差异两个方面的问题。如公用经费, 改革伊始, 国家是按各省2004年实行“一费制”时出台的公用经费标准平均数给予补助的, 2009年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统一为小学300元/年, 初中500元/年, 2010年生均提高100元。2004年实行“一费制”时, 黑龙江省财政、物价、教育三部门依据《中小学公用经费实物消耗定额》测算和实地调研并通过广泛听证, 确定的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标准为县镇小学390/年、农村小学305元/年;县镇初中500元/年、农村初中470元/年。与2009年 (5年后) 国家确定的小学300元/年、初中500元/年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生均标准相比, 县镇和农村小学分别高于国家标准90元、5元。考虑到时间跨度和物价上涨因素, 再加上取消农村义务教育住宿生的住宿费后相应增加公用经费开支等因素, 应当说, 目前的标准还是偏低的。同时, 国家在确定公用经费标准和对地方的补助中, 还没有充分考虑各地办学成本的差异因素。如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 冬季取暖期长达6个月以上, 特别是近两年原煤价格连续涨价, 已由2006年平均400元/吨左右, 涨到800元/顿以上, 同时, 司炉工 (平均每校2人以上) 工资支出也由2006年500元/月, 涨到1 500元/月以上, 致使取暖费支出已经占到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的50%以上。据对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4个市地所属8个县的41所农村中小学抽样调查, 41所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64 891平方米, 在校生36 701人, 2010年公用经费支出2 253.32万元, 其中取暖费支出1143.77万元。每平方米取暖费支出43元, 生均公用经费614元, 其中生均取暖312元, 取暖费支出占公用经费支出总额51%。除去取暖费开支后, 学校用于教育教学的公用经费开支十分紧张,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进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从经费管理情况看, 存在政府管理层面部门职责不明确和学校层面管理水平不高问题。第一, 各级政府财政、教育部门等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 运转机制不规范, 存在越位和缺位问题。中央下达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资金, 有的是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下达的, 有的是财政部单独下达的。省级部门基本上是上行下效, 资金 (指标) 文件到县级后, 有的县级财政与教育部门共同协商, 按照规范的预算、支付和采购等制度去管理, 有的财政部门不与县级教育部门协商, 直接对学校行使经费管理权, 预算、支付、采购等都直接对学校, 导致了县级财政部门教育财务管理越位和县级教育部门财务管理缺位的现象, 致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事权与财权脱节, 影响了有限资金的整体效益。第二, 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不高。一方面表现在, 学校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 很多是非财会专业毕业或兼职作财务工作, 业务水平不高, 又没有很好地进行培训提高, 致使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有的甚至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另一方面是,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后, 改革框架内的管理办法多是约束确保资金及时足额投入到位和规范资金的管理使用的, 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一些规定, 还不够健全、规范和精细, 上级工作指导也不够及时、到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 扩大新机制保障内容范围,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分担比例和办法, 落实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责任。

一要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均衡发展的要求, 把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均衡发展的发展性经费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范畴。目前, 国家正在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初中校舍改造、校园安全技防等工程项目, 应当说对改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促进均衡发展, 都有极大的推进作用。但这些工程, 内容比较分散, 又有交叉重复, 而且都是阶段性的, 资金分担责任也不尽明确合理, 不利于发挥整体长效作用。应整合起来, 按照保障机制的办法, 统一起来, 设定为农村学校标准化暨均衡发展资金, 纳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并按照保障机制中已明确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资金中央、省和市县分担比例和办法, 确定资金分担比例和办法, 由县级政府按照“以县为主”的体制, 统筹安排用于标准化学校建设, 促进均衡发展。二是明确取消住宿费取消后, 各级政府财政应承担的资金比例和办法。建议按照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的分担比例和办法, 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比例和办法。三是对教师工资, 应结合教师绩效工资改革, 充分考虑各级政府财力情况, 分不同地区合理明确各级政府财政分担比例和办法。同时, 完善工资统发制度, 给学校一定自主权, 建立奖励制度, 以教师工作量和所取得的业绩为奖励依据, 进行奖励, 调动教师积极性。

2. 考虑地区办学成本差异, 建立价格联动机制, 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在保证目前保障水平的基础上, 根据目前各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现状和建设成本、教师工资水平、学校运转所需公用经费、保证学生最低营养生活费需求等情况, 认真测算纳入经费保障机制的各项经费地区差异, 提高各项经费保障标准和水平。二是建立经费保障与价格上涨指数联动机制, 保证纳入机制保障的各项经费年度增长幅度明显高于物价上涨指数, 做到“三个增长”, 为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提供殷实保障。

3. 规范政府部门管理行为,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 提高理财水平。

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篇8

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健全

【关 键 词】

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财政性教育投入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近三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年以超过23%的速度递增,教育财政状况大为改善;二是投资主体已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崭新格局;三是投入重点开始转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中央和县以上各级政府对贫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大。但源于多种因素,我们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拨款体系与财务管理体系,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缺钱花”(“虚增”)和“乱花钱”(“滥用”)现象并存,并有形成新的恶性循环的危险。又鉴于历史欠账太多,2012年实现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目标,无疑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因此,地方政府增大教育投入,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和统筹机制,显得格外紧迫和重要。

一、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确保教育经费有效增长

国家《纲要》明确要求:“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并规定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0%出自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是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关键指标,也是衡量这一规划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为此,在强调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的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应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投入政策,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同时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实现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提高保障水平。这里说的是“全面落实”,并非“部分”或“虚假”落实。

(一)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要求,实现“三个增长”

为保障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落实“三个增长”是现阶段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法律保障和可靠基础。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保证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国家督导办和地方督导机构的报告都揭示,中西部尚有相当数量的市(州)、县(市)未做到“三个增长”。有的地方居然把学校门前修一条路的数千万投入也计入“三个增长”。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应坚持从“预算和决算”、“地方预算和中央预算”等方面促进教育投入到位。

(二)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依法专项用于教育事业

《教育法》规定:“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有于实施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已统一了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按照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比例,全面、足额征收后,专项用于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有效提高教育保障水平的重大举措,执行中应不折不扣。从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在“一足两严”(足额征收、严格管理、严格使用方向)三个方面不断努力。

(三)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专款专用”。吉林省根据《财政部关于统一地方教育附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及时印发了《吉林省地方教育附加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已从2011年起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统一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比例征收;同时,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有效拓宽了教育经费渠道。应防止教育投入“挤出效应”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基数“缩水”现象。

(四)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途径

吉林省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土地出让收入提取教育基金后年增加教育投入29亿元,其中教育费附加增加6亿元,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增加11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增加12亿元,长春市仅土地出让收益可提取7亿多,但与教育实际需求仍有较大距离。社会投入是各国(包括各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高度重视。我国近年来教育社会投入绝对数不断增加,但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却逐年下降,亟应采取措施应对。一是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二是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调整学费标准;三是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实行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扣除,对企业捐赠、出资教育的支出,按一定比例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捐赠教育。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和调整自身发展理念,增加社会捐赠幅度,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五)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地方政府增加投入

《纲要》实施以来,国家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高等学校创新提升行动、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等。地方各级政府应抓住机遇,一方面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与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申报,做好项目;另一方面采用配套资金等方式增加本级政府所必需的财政性教育投入。省本级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民族院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六)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终点目标而是底线目标

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是国家为保证教育事业发展规定的一个硬指标。地方各级政府要采取一切有力措施予以落实。财政部门应妥善处理好结构性减税与筹集教育资金的关系,在采取措施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因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按照政策规定,努力完成教育资金筹集任务,保障教育投入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全力。尤其还要明确,实现财政性投入占GDP比例4%,不是教育投入的终点目标,而是2012年底的底线目标。各地应在此基点之上,围绕“两基本、一进入”的教育事业发展总目标,保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健全科学的教育投入机制,切实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国家《纲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职责,完善各级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目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我认为应抓住有利机遇,通过各种实验,使有效政策固化,突出“一个建设、三个完善”,抓紧建立健全更为科学有效的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使之成为公共财政体制和政府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育经费保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依据国家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尽快实现“标准化”建设。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完善地方教育投入机制的必解之题。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首先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和地方财政依据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财政拨款具体标准,按照比例每年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也被纳入公共财政保障,实行了免收学杂费政策,是固化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的基础建设。我这里呼吁国家层面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实施《纲要》,按照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尽快完善已出台的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并抓紧制定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以及其他类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学校内部岗位的某些标准,如班主任津贴等也应及时调整。一些地方已展开这项工作,为建立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奠定基础。

第二,完善国家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纲要》已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仍是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据吉林省调查,目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均公用经费500、700元的标准,学校正常运转学校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千人以上规模学校可基本满足,500~800人规模勉强运转,500人以下则运转困难。东北冬季供暖长达5月(中小学校去除假期也有4月),由于燃煤涨价等因素,目前生均取暖费90元远远不足,应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高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提高均衡水平与提高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美国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的60%以上。我国应尽快出台城市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具体标准相关政策。我省历史形成的农村“普九”债务,经多方努力已全部化解;应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坚决遏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发生“新债”。

第三,完善非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既增大政府投入,又完善成本的合理分担以及捐赠教育激励等机制,充分鼓励社会资本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在农村应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应尽快启动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工作,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规则;支持公办普通高校减轻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吉林省将通过省财政加大投入、建立奖励机制等,在2012年底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债务风险降至合理区间,浙江省已将高校银行贷款转为省财政的借款(实为减免贷款利息),同时建立健全防范高校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尽快出台普通高中债务化解办法。

第四,完善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的投入机制。这应当是国家教育投入的大政策。少数民族学校(班)、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高于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切实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全面实施残疾学生免费义务教育,完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比例,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五,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施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和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的生活费)、扶持贫困学生就业、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当务之急是在已有的资助政策基础上扩大资助范围、提升资助水平。首先要扩大资助范围。目前,资助体系尚未完全覆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逐步扩大资助范围并建立相应学段的资助制度。其次,要提高资助水平。提高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扩大享受生活费补助的寄宿生覆盖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完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显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美国《卫生保健和教育协调法》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取消运转40多年的联邦家庭教育贷款项目,所有的联邦学生贷款从此转向由联邦直接贷款项目提供,意味着学生贷款机制向偏向政府调整。这很值得关注。从长远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应纳入社会资助体系。这既可使政府教育投入更“物真价实”,又能促使地方政府统筹发展与民生,实现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食堂就餐补贴应走“低保渠道”管理。

三、完善省级教育经费统筹机制,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正以教育法律法规为遵循,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逐步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例,尤其是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学校办学经费不足问题较以往有很大改观。但一些地方办学基础弱,地方公共财政对教育的保障能力有限,没有建立科学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使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因此,必须健全省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统筹机制,作为完善教育投入机制的重要部分。综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的“省级”都在国家教育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主张现阶段着力强化“五个统筹”。

第一,统筹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渠道。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落实好各级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各级各类教育已经按政策标准落实了的如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原渠道教育经费等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应相对固定下来,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对还没有实施的经费项目和保障渠道要积极落实,切实保证国家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学校。

第二,统筹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公用经费的基础水平必然存在差距。如,一些地方城镇化程度低、学校办学条件差、学校生源规模过小,经费问题仍然是困扰这里发展的难题。省级政府应按国家颁布的学校公用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区别不同地域、不同规模、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合理确定学校办学经费底线,并在保证落实国家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做到逐步增加公用经费标准,加快缩小区域间、校际间的差异,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公平;完善高等学校财政预算拨款办法,细化学生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体现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办学成本差异,并随着财力的增长逐步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改变除义务教育之外各类教育政府投入责任模糊的状况。

第三,统筹学校经费预算制度。保证教师工资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由相关政府分项目、按比例承担,保证按规定标准的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保证学校教师培训、设备购置、取暖费等支出,保证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转。义务教育学校实行预算制度是个新事物。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应按照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按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科学合理分配资金,将各项公用经费支出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预算管理专题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政策与经费管理制度政策解读、中小学预算编制与相关软件培训及操作、审计案例等。吉林省中小学已全部按要求编制年度经费预算,基本达到依法理财、勤俭办学、预算执行到位的目的。

第四,统筹教育经费管理使用办法。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资金管理法律制度和财经纪律,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基础信息管理,逐步分级建立中小学校资金拨付数据库。健全中小学校舍安全数据库,定期更新校舍数据,及时掌握校舍安全情况。加强财务资产管理及监督检查。督促各地财政部门按比例落实免学杂费资金和及时拨付资金,并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严禁截留、挪用或占用。强化教育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注重检查环节,加大责任追究和整改力度。

第五,统筹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管理。强化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建立健全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考核制度、教育投入检查报告制度和年度公告制度,健全教育经费全过程监管制度,将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纳入三个体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绩效评估体系,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事业单位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体系,其结果应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经费管理的依据,作为资金分配和动态调整的依据,作为政绩考核、评级选优的重要依据。

四、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实现教育投入最大效益

国家教育经费审计发现,由于受地方财力困难等因素影响,个别地方存在未严格按照规定的分担比例落实义务教育经费或滞拨、滞留;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低于财政性经常收入增长比例;未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财政教育经费增长不实;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中职学生学籍管理不够规范;经费管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说明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监管机制,是科学有效使用教育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益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第一,全面强化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增加财政教育投入的同时,要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统筹安排使用好教育经费。坚持促进教育公平,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取消择校后的投入体制问题,努力使财政资金使用得更加规范、安全、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尽早制定国家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严格教育收费审批管理,继续加大对地方政府教育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力度,督促地方取消和纠正与国家规定不符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政策;及时查处各种教育乱收费行为;搞好政策调研,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调整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体系;在投入项目上,尽可能改“专项”为“经常”,既可使投入更经济,又利于廉洁从政。

第二,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内部监督制度。突出重点,强化对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和内部审计;切实做好专项资金审计,加强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985工程”、“211工程”、重大对外投资、合作办学、教育收费、科研经费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的审计,保证专款专用。认真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加强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指导和监督。高校将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列为年度常规工作。通过审计增强执行预算的严肃性,科学分配资金,控制支出、减少节余,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大在重大经济决策及效果、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审计力度,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促进科学决策、推进依法治教、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开展高校教育资金效益审计,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将审计控制和审计评价相结合,评价投入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一步促进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基建项目投资效益。对学校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使经费监管工作日常化,形成长效监管机制。应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并保持其工作相对独立性。

第三,抓紧建立高素质的教育财务管理队伍。严格来讲,我们的教育管理大军存在“三少”:能进行财务分析决策的人少,能用财务为学校创造价值的人少,能履行财务总监的人少。应充分认识加强教育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极端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队伍整体水平,造就一支“政策强、业务精、敢探索、作风正”的队伍。教育财务管理人员严格遵守《会计法》和修订后的《事业单位会计规则》,做到爱业、敬业、专业、精业。坚持知识更新,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认真落实财务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和人员岗位资格制度,抓好后续教育工作,实行自学与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业务能力。领导干部应增强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的观念。

第四,提高教育经费管理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政府首要目标,决定了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公共教育服务是政府的第一责任。我们建议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占GDP比重正式列入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约束性指标,将全社会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作为预期性指标,定期公布、督查、评估其实施情况,向各级人大报告,并接受审议,强化人民政协和媒体对教育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上级人大应负有监督本级和下一级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的职责,重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各种诉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严格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教代会、职代会作出报告,自觉接受监督,逐步理顺政府相关部门财权与事权的关系,强化政府督政、督教、督学的力度。

目前我国教育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各项改革实验工作正在落实,但是发展不够平衡,改革还不深入,人民群众企盼的诸多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而新情况、新问题却大量出现。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教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变化而经历着艰苦的转型,因而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对众多的利益相关体,这就使每种教育政策的出台都会引起不同视角的人们的审视,甚至引发相异的反响和评价,而教育政策(包括规划)本身又需要一个臻于完美的过程。此种社会转型期的困惑,无疑对我们如何正确回答现阶段中国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上结合对《纲要》的学习和对实践的调研,提出了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保障与统筹机制建设的“一个全面落实、建设三个机制”的构想,意在引起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探索,更希冀通过探索使我国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真正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体系和内部结构较为合理的世界第二大教育投入国家。愿我们大家为此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7.

[2]胡鞍钢,王磊.全社会教育总投入:教育发展的核心指标[J].新华文摘,2010,(18).

[3]吴水澎.对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会计之友,2012,(2).

(作者为国家督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参事)

上一篇:学校预防食物中毒方案下一篇:商业空间设计方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