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2024-09-22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精选12篇)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1

一、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 (2006—2010年) 》中, 云南计划从全省30户以上的13万多个自然村中, 重点选择5万个不同类型的村, 分为典型示范村、重点建设村、扶贫攻坚村整村推进, 其他8万多个村也要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其面貌明显改变。规划中也提到:到2010年, 全省农业总产值超过1880亿元, 其中农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 年均增长7%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55%;粮食产量力争达到1600万吨;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超过80%;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平均预期寿命≥75年;城镇化水平≥35%。

现在看来, 截止到2009年, 全省农业总产值为1770亿元, 预计2010年可以实现规划的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3元, 粮食总产量1634万吨, 均提前1年多时间超额完成目标。其他的各项目标均能够基本超额或按时完成。

二、云南新农村建设成效

(一) 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自2005年不断增加, 从2005年的人均2041元, 增加到2009年的3369元, 增幅39.41%, 年均增幅7.88%;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 云南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

(二) 农村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 实施的村内道路硬化, 安居工程、村内美化亮化, 人畜饮水工程和农村沼气“一池三改”等的建设使得云南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公益性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村民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环卫设施、防灾减灾设施和环境面貌的治理与改善等项目的建设, 部分具有新农村小村镇的雏形基本形成, 农民生活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变。

(三)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

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保障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 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保障机制的实施, 办学条件的改善,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截止2009年, 云南省参加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居民人数达到了3369.5万人, 参合率达到了93.00%;农村养老保险156万人, 占云南省农村人口比例的5.17%;云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自2005年的2.6万人增长至2009年的338.6万人, 增幅十分巨大。到2010年底, 云南全省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覆盖率将分别达到95%和96%。

(四) 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

通过新农村建设, 群众看到自己祖辈居住的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居民的凝聚力日益提高, 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巩固;“一事一议”等村务决策制度得到推广;各村都设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栏, 村级事务和村级财务实行公开。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 建设资金不足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实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 仅靠有限的财政资金是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同时建设资金多头管理, 分散使用, 难以形成集中和规模扶持的局面。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农机、国土等多个部门, 这些部门都掌握着一块财政扶持资金, 由于各自为政, 各行其是, 致使资金分散使用, 效益低微, 没有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 没有起到财政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应有作用。另外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的支付方式为层层划拨, 短时间内难以投入使用, 影响工程进度。

(二) 产业化发展程度低

云南广大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是农村的最大问题,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 种植业又以水稻、玉米、甘蔗、马铃薯等为主, 收入来源单一, 长期处于“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率”恶性循环的怪圈。近年来, 虽大力发展药、花、茶、果等特色产业, 但是由于受市场、信息、劳动者素质、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 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于优势特色产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未能正确对待, 特别是这些产业还没有完全投产, 效益尚未显现, 难于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之自我积累能力弱, 农户缺乏再投资扩大产业化生产的资金支持。

(三) 规划管理不到位

部分规划没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村庄规划没有因地制宜。规划时没有有效结合当地人文景观、历史传统、民族习俗、自然景观等因素, 民族特色、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逐渐雷同。一些村庄规划建设成本过高, 除政府资金补贴外, 还会造成农户过高的建设负担, 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发展。

(四) 后续管理有缺失

加快建设乡村公益事业的同时, 加强管理也不容忽视。如果管理跟不上, 建设成果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造成很大的投资浪费。比如村内道路、饮水设施、水利设施、文体设施等, 上述为建成后只能投入不能产出的福利型公益事业项目, 存在需进一步明确管理主体和增加管护投入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像云南这样乡村两级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欠发达农业地区, 村级公益事业管理、维护方面的资金缺口比较大, 光靠“一事一议”筹措管理资金还很难一下解决问题, 因为农民筹资能力有限, 况且搞建设本身也需要农民通过“一事一议”拿一出一部分资金。要求农民多拿不仅违反政策, 也加重农民负担。但如果管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有些公益项目就得不到及时维修和管护, 甚至几年内就达到瘫痪、报废的程度, 农民不可能长久受益。

(五) 重形式轻实质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长期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调研中发现, 在新农村建设中, 部分地方受时间、意识、信息、农村居民素质等的影响, 认为“生产发展”显得任务艰巨, “乡风文明”需要长期积累, 因此更多重视“村容整洁”等短期见效快的硬件建设, 导致新农村建设中, 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的出现。

四、对策思路

(一) 强化以农田水利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

云南省农田水利设施脆弱的问题依然比较严重, 这次的百年一遇的干旱更暴露了这一问题;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还不稳固、民生水利建设依然滞后。应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领导, 精心部署,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的积极性, 以农民群众为主体, 充分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项目储备工作。

(二) 加快结构调整培育优势产业

善抓机遇, 乘势而上, 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努力培育、做强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开发好农业资源, 使云南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绩。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 以传统种养植业为基础, 以发展药、茶、花、果等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为目标, 努力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升。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要克服农业结构调整中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矛盾, 瞄准优势特色产业长期不动摇。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多方筹措和整合资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研究和建设符合现阶段实际的覆盖广泛、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与社会发展水准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完善和促进盈江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

(四) 推进城乡统筹加大投入力度

引导和拓宽资金渠道, 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 引导更多城市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实施基础建设、产业发展、能源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将各部门分散的资金进行整合, 发挥资金乘数效应, 带动农村基础实施的发展, 改变云南农村贫困面貌, 建设符合云南实际的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秦海燕.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0, (03) .

[2]马晨辉.浅谈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河学刊, 2005, (02) .

[3]徐新林.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支撑[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2) .

[4]李文政.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J].黑河学刊, 2006, (04) .

[5]房爱坤.日、韩探索农村建设新思路[J].当代世界, 2006, (12) .

[6]徐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 2006, (01) .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2

2006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由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帮扶办具体负责,抽调省直机关干部,组成了193个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入驻155个试点村和38个艾滋病防治救助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各省辖市、县(市、区)参照省里做法与省工作队一起组成一支庞大的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队伍,全面开展为期3年的驻村帮扶工作。经过持续帮扶,使帮扶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呈现出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良好态势,驻村帮扶工作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为了全面了解我省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解决突出矛盾,不断推进帮扶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省帮扶办组织人员采取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2006年以来我省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省抽调机关干部进驻农村开展帮扶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我省抽调机关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从2001年开始,连续开展至今。2001年至2003年,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原省委书记陈奎元提出从全省抽调4万名干部到10000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工作;2004年至2006年,为发展县域经济和扶贫攻坚,原省委书记李克强指示在全省开展“联县驻村帮扶”工作,抽调500余名省直机关干部到42个贫困县的96个贫困村和38个艾滋病防治救助重点村开展帮扶工作;2006年8月至今,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原省委书记徐光春部署在全省开展为期三年的“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近年来,驻村帮扶工作在我省广泛开展,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各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广大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帮扶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真正使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为了进一步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深层次问题,省委、省政府连续抽调机关干部开展了为期9年的驻村帮扶工作,通过驻村帮扶这一载体,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村基本实现了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形成新风尚,村庄面貌呈现新变化,基层组织发挥新作用,因病致贫得到新保障,驻村帮扶工作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欢迎。

二、近年驻村帮扶工作成效

1、高度重视,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省委、省政府领导历来心系“三农”,始终把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作为推动我省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来抓。省委书记卢展工上任之初,就深入到郑州、洛阳等省辖市进行实地调研,看望了省委办公厅驻新安县工作队,并作重要指示:“帮扶工作要突出为民,人民群众既有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也有现实利益、具体利益,我们要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事情着手,要认真走访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做到情系人民、发展为民。”原省委书记徐光春多次深入各省辖市、县乡村进行调研,并把固始县万岗村作为自己的工作联系点。省委、省政府还成立了由原省委副书记陈全国为组长,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叶冬松和副省长刘满仓为副组长的省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帮扶办、各派出单位和工作队员高度重视,想方设法,全力以赴搞好帮扶工作。

2、精心组织,努力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齐抓共管帮扶工作的格局。为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开展,省委、省政府下发了驻村帮扶工作《意见》,省直工作队员入村后,省帮扶办及时跟进,针对帮扶工作情况,印发了工作《要点》,制定了《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考核细则》和《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建立了检查制度、工作通报制度、总队长工作会议制度等,使驻村帮扶工作有章可循,管理规范。对涉及帮扶工作队员生活补助、政治待遇、照顾子女上学、职称评定等问题出台措施,解决队员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在日常管理中,省帮扶办组织人员,深入帮扶村,督促指导帮扶工作。各省辖市、县(市、区)抽调得力人员,采取“帮扶目标责任公示”等多种方式,对帮扶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激励队员积极投入驻村帮扶工作。据统计,2006年以来,省、市、县(市、区)帮扶村4700多个,三级驻村帮扶工作队员20000多人,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驻村帮扶工作格局。

3、创新形式,驻村帮扶工作特色鲜明。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广大帮扶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新形式、新方法。一些省辖市结合自身实际,分别组织开展了“百村帮建”、“项目建设年”、“农业产业化推进年”、“温暖工程”、“连包帮建”、“111工程”等主题驻村帮扶活动;有的帮扶工作队坚持以“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科学调整当地农业结构;有的帮扶工作队坚持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分别开展了扶贫帮困活动,助学活动,清洁家园活动等,为群众排忧解难;有的帮扶工作队坚持以村民自治为主,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开展智力帮扶,加大对农民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民自身发展能力;有的帮扶工作队坚持示范带动,积极培育扶持一批致富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努力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营造新环境、塑造新风貌、形成新机制,不断增强帮扶村可持续发展能力,驻村帮扶工作使中原大地在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特色农业村、特色经济村、特色文化村、特色产业村和生态环保村等先进典型。

4、多方支持,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和派出单位的坚实后盾作用。在与有关省辖市帮扶办的领导、工作人员座谈时,参加座谈的人员反映,近年来,省发

改、财政、水利、电力、通信、交通、农业、林业等涉农部门,资金项目持续向新农村建设帮扶村倾斜,支持农村发展。各省辖市、县(市、区)财政也安排了一定规模的配套资金,加大对帮扶村的资金投入。各派出单位认真落实“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帮助工作队理思路、定措施、谋发展,为所帮扶村选项目、筹资金,多渠道、多层次争取道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沼气建设、生态林业、农田水利、学校危房改造等各类项目资金。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驻村帮扶工作队共为帮扶村协调和引进资金20984万元,引进项目905个;投入生产生活设施建设资金8006万元;帮助当地调整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3.7万亩,调整优质粮食面积27.7万亩;帮助新建乡村道路1228公里,新建学校51所,新打机井1860眼;推广优质畜禽155万只,发展优质果品面积2.4万亩,培养养殖种植专业户7990户;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093期,受训群众211395人次;举办党员培训班1829期,培训党员37326人次,发展新党员951人,帮助协调民事纠纷5036件,驻村帮扶工作解决了困扰农村群众行路难、通讯难、吃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难题”,帮扶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深入人心;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稳定,新村建设日新月异,全省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趋势。

5、防治救助,艾滋病重点村驻村帮扶工作和谐稳定。紧紧围绕“落实制度,扩大成果,搞好结合,营造环境”的帮扶任务,把艾滋病重点村防治帮扶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在疫病防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驻村工作开展以来,省直工作队为38个艾滋病重点村引入资金2亿多元,新修道路239公里,帮助新建学校33所,新建村卫生所38所,打机井412眼,解决了34个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帮助3000余户患者家庭用上了沼气,培训群众2万人次,2006至2009年年人均增收400多元;组织开展了“艾滋病重点帮扶村农民运动会”等活动,展示了患者的良好精神面貌;工作队主动邀请省、市、县农牧专家到村里开展讲座、咨询活动,现场指导和传授技术,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村经济。目前,艾滋病防治重点村大部分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患者死亡率已接近正常人群,致孤人员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实现了免费上学、免费就医,适龄初、高中毕业生得到了基本免费的中专职业教育,患者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活信心明显增强。

6、搞好宣传,积极营造驻村帮扶工作良好舆论氛围。为激发广大驻村队员和所驻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省帮扶办不断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宣传典型、交流经验、推动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宣传报道工作的意见》,搞好经常性新闻报道工作;编辑印发了《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简报》238期;组织中央驻豫、省、市主要新闻媒体70多家,对18个省辖市36个县(市、区)55个新农村建设帮扶村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期间,召开座谈会30余次,采访干部群众1000多人次,各大报纸、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共发稿1800多篇、图片1200余幅,制作专题网页20多个,网民点击量100多万人次,发表评论、网民跟贴13000多条,互联网上兴起了聚焦“河南新农村建设帮扶”的热潮。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帮扶工作的新成果,展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景象,展示了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展示了帮扶工作队的新风采,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推进驻村帮扶工作营造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座谈和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尽管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帮扶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还有一些帮扶村存在农业发展速度过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当一部分农民还不富裕,文明程度不高,村容不整洁,基层党组织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公共事业和综合保障不健全,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创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有的派出单位对驻村帮扶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上有偏差,有些派出单位的领导和工作队员认为,只要给点钱物、联系几个项目就算完成了帮扶任务,对如何为帮扶村理出长远发展思路、建立长效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对帮扶村的整体发展和帮扶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工作队员有浮躁情绪,抓手少,工作不够扎实,脱不开、驻不下、帮不实,不善于做农村工作。二是帮扶资金缺乏,争取项目资金难度大。有的帮扶工作队的反映,由于帮扶资金没有单列,申请帮扶资金项依据不充分,争取帮扶项目资金非常困难;有的项目资金从省里下拨到市里、县里时,被拖延、挪用;有的工作队对项目资金的申报程序、审批政策不熟悉,争取项目资金有难度。三是有的帮扶村群众有较为严重的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借力发展、奋发自强的精神不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四是有的省辖市组织机构不健全,弱化了帮扶工作职能。

四、工作对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搞好驻村帮扶工作是加强社会义新农村建设,兴农富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针对驻村帮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要求,高度重视,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及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新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多策并举,真抓实干,全面推动驻村帮扶工作。为此,提出以下对策:

1、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推进生产发展。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耕地的抗灾、增产能力,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农村道路、安全饮水、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探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引导各种类型人才投身农村建设,为农村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智力保障;着力提高农村科技应用水平,引进和推广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扶持一批科技示范户;实施项目带动,引进和援建一批技术成熟、市场广阔、前景良好、风险可控,能促进所驻村持续发展的产业项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和帮助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动帮扶村生产发展;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扩大农业生产集中经营规模和比重,引导农民成立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比例达到60%以上,提高农业生产的协作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2、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民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稳妥组织劳务输出,逐步减少农村劳动力在农业生产初级阶段中的就业比重,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发展个体经济,引进一批带动面大、见效快、进入门槛较低、适合农民个体经营的致富项目,帮助农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农户创业并发展壮大,吸纳农村劳动力家门前就业;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开办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知识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农机操作能手、信息管理能手、农业生产能手、技术创新能手、创业致富能手、普法教育能手,增强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增加农民农产品销售收入,帮助建设一批农村商业流通项目,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鼓励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销售利润,增加农民收入。帮扶村80%以上的劳动力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要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3、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文明新风。扩大先进文化普及范围,让农民共享先进文化成果,以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发展方向。深入挖掘所驻地区文化资源,进一步充实传统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扶持一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主题鲜明的“特色文化村”,弘扬特色传统文化;通过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送城市文化下乡、迎农村文化进城”活动,推动城市先进文化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双向交流,实现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良好对接,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文明村户创建”等评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科教普法服务团定期到帮扶村开展科教普法服务活动,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知法守法,营造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的良好氛围。每村要建成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文化书屋,一个信息网络站点,一支文艺宣传队伍,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4、加强资源保护和卫生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要求,加强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大环境保护政策和知识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倡导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为核心的绿色生活方式,切实保护好当地土地、水、森林、矿产、渔业、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帮助引进推广一批资源节约和污染防治应用技术,扩大新能源和新材料在农村的使用范围;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发动群众,清除村内及周边垃圾、污水、路障、淤泥;通过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实现村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培养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指导帮扶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完善村镇建设规划,逐步推动农民居住由分散的村庄向相对集中的社区转变,使村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对于已经完成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村庄,引导和督促农民按照规划落实;帮助帮扶村建立一套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组建一支卫生保洁队伍。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民主进程。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农民民主权利,逐步建立健全村级管理新机制。选准配强村两委班子,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政策、学技能、学先进,争当政治上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党员,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

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增强基层党支部带领农民发展致富的能力;通过搭建舞台、正确引导、创业扶持,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调动农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共同决策村级大事,加快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6、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延伸公共管理和服务,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向帮扶村覆盖,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内容,使帮扶村农民的参合率达到85%以上;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和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农村社会保障建设项目,争取支持,加快建设农村基本保障设施;积极开展“劳务推介”、“医疗下乡”、“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农村民生改善。每个帮扶村建成一个就业指导服务站、一个卫生所、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一支照顾孤残人群服务队。

7、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分类指导。在驻村帮扶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农民参与制定发展规划,引导农民自主发展、科学发展,发挥主体作用,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立足现实,循序渐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办好事。对贫困村,工作重点放在理清发展思路、培育主导产业、逐步改善基础设施、发展劳务经济上;对条件一般村,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上;对条件较好村,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公用事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庄、带动周围村庄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突出特色、量力而行,不大拆大建、破坏生态,不强迫命令、盲目攀比,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如何为海南省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建设资金,保证高效、贯穿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资金支持,是决定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海南省农村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对支持农村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

一、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现状

海南是有着600万农民的农业省,其中绝大多数土地在农村。全省GDP的38%来自农业,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海南省政府于2008年5月下发《关于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意见》(琼府办〔2008〕58号),充分发挥金融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海南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引导投资;产业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村庄连接城镇之间的公共服务建设。

(一)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不断发展。近年来,海南省金融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各家银行下沉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改善县域网点环境,截至2015年末,全省共有10大类6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此外,全省有18家村镇银行,成为全国第一批实现村镇银行市县全覆盖的省份。全省已批设小额贷款公司51家,覆盖7个市县。至此,海南省已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邮政金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增强了全省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的拓展,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提供了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成为沟通城乡的主要桥梁。

(二)小额信贷业务不断发展创新。自2007年首个小额信贷在琼中县试点以来,海南省小额信贷运作模式逐渐完善,小额信贷产品趋于多样化。目前,已形成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为主,政府提供的扶贫专项为辅的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同时,国家助学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扶贫贴息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的开发,也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为提升普惠金融覆盖率,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三农”信贷投放,海南省从2010—2016年连续七年,对金融机构发放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小额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小额信贷已经成为海南省农户的重要融资渠道,同时也吸引和调动了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贫困地区。作为本省地方金融企业的海南省农村信用社,通过金融服务创新,成功开启“一小通”小额信贷支农模式,有效打通农民增收的通道,实现农民致富和自身发展双赢。受惠于省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农户有60多万户,占海南全省农户总数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省农信社小额贷款对海南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了20%。

(三)针对农村地区的普惠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近年来,海南省主要涉农商业银行开发了多个针对海南农村地区的普惠型金融产品。农行海南省分行采用信用村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户小额贷款推荐人模式、专业担保公司模式、农业产业链农户贷款等模式,为农户发放贷款;省联社开发“一小通”循环贷款,向符合要求的借款人发放无抵质押担保50万元以下小额循环贷款,优质客户可以实现24小时放贷,提高贷款效率;邮储银行发行“绿卡通”福农卡,除具有普通借记卡的基础金融功能外,还向持卡人提供农村社保医保身份识别及费用代缴代付、农村公用事业代收付、财政补贴代发、涉农特惠商户消费优惠等多种特色服务。

(四)农村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创新活跃。作为支农惠农的重要金融工具,农业保险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保障。 2015年,海南省由政府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实施险种共15个(中央补贴险种7个、省级财政补贴险种8个),其中农房保险在文昌、澄迈、万宁3个市县试点,其他14个险种在全省推广。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按“低保障,广覆盖”原则,选择有本省特色、存量规模大且稳定、对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作为试点,探索地方特色险种,省或市县财政给予适当支持。如2015年11月,陵水县圣女果种植保险在光坡镇落地,这是我国首例圣女果种植保险,保险费由陵水县财政补贴80%,参保农户仅需自缴保费的20%,并于2016年2月4日完成首笔赔案的赔款支付。

(五)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一是从2010年起,安排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对符合政策的农民小额贷款按不低于5%的利率贴息,对经办金融机构按当年新发放农民小额贷款金额的2%给予风险补偿和奖励。二是从2011年起,财政部将海南省纳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试点省份。财政部门对年度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存贷比高于50%且涉农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占比高于70%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类金融机构,按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补贴。三是从2013年起,将农业保险列入为民办实事十大事项之一,对各险种给予60%—100%的财政补贴,对保费年增长7%的保险机构给予奖励,对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每个给予2万元的奖励。四是从2014年起,财政部将海南省纳入财政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省份。财政部门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位于县及县以下区域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海南银监局将涉农贷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其市场准入挂钩,对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的机构,在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辖内机构将信贷资源向“三农”倾斜,加大对农产品、农田水利等领域投放。这一系列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上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场配置机制的不足,有效调动了相关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nlc202309081458

(六)改善农村基层金融服务环境。海南省金融管理机构引导机构下沉服务网点和基础金融服务,加大对县域农村金融网点投入,大力改善网点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供给能力。目前,海南省有县域金融机构网点868家,占全省金融机构网点的61%,实现202个乡镇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全覆盖和2569个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截至2015年末,海南省农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等3家涉农金融机构的538个营业网点和18家村镇银行,均加入了人民银行跨境支付清算系统,基本实现银行网点跨行支付全省乡镇全覆盖。推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和银行卡惠农支付服务,农信社373个营业网点全部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农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共布设银行卡助农取款点6453家,覆盖所有行政村。

(七)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2014年7月4日,印发《关于转发海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琼府办[2014]84号),在文昌市、澄迈县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主要任务包括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构建政策支持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实施农村金改试点后,文昌市的农村金融支付工具配置不断优化,已实现ATM机所有乡镇全覆盖,POS(EPOS)机所有自然村全覆盖,第一批76个金融服务站挂牌运营,完成了44.3万农村人口的基本信息采集工作。在人行海口中心支行和金融办的积极争取下,东方、屯昌、文昌获得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文昌、琼中获得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为海南农民贷款拓宽新的融资渠道。

二、海南省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支持不足,优惠政策匹配不够细化。与农村金融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在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税收优惠、农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上仍然支持不足,力度不够。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土地制度改革、投资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建设等未到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优惠政策匹配不够细化,各市县对农民小额贷款贴息政策的理解和推进力度不一致,有的市县贴息推进的力度比较大,在贴息利率、贴息广度、贴息覆盖率、预拨机制等方面比省里的政策更惠农;有的市县则政策落实不到位,贴息推进相对迟滞。

(二)农户贷款风险难控,导致金融支农的内生动力不足。近年来,海南省各商业银行加大了支农投入,但是涉农贷款比重仍然较低。信贷资金有偿、有期、有息的本质要求,决定贷款发放必须以有效防控风险为重要前提。目前海南省农村综合改革还刚刚起步,仅在两个市县进行试点单位工作,全省还缺乏相应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抵押、交易机制,存在产权归属不清、变现难、处理费用高,或处理价值抵偿所欠本息不足等问题,整体的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规模发展较迟缓,交易量小。金融机构从风险层面考虑,存在“慎贷”、“惜贷”现象,额度上也往往难以达到农户的需求。商业金融的趋利性,导致金融支农的内生动力不足。

海南省地方政策性或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受担保资金额度小、缺乏担保风险补偿机制等制约,对农村企业贷款担保力度很弱,目前针对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几乎没有。

(三)农业保险覆盖面小,商业保险公司独立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在广大农村,农业生产仍然是“靠天吃饭”,虽然政府大力推动农业保险,但多数险种投保率仍然很低,最低的甚至不到2%,商业性保险更鲜有介入。海南每年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共数百亿元,其中农业损失占绝大部分。据统计,2015年海南财产险市场实现保费收入44.28亿元,而农险保费收入仅为3.6亿元,保险防灾防损作用显然未得到应有发挥。由于大灾风险多层次的分散机制不健全,现有的政府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机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到位。现阶段,海南省农村地区近60%的农户从事种植、养殖等,而现有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对于农户的贷款仍以小额信贷为主。有些农业项目必须有一个较长的生产周期,例如农村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业、林果种植业,大多在半年以上,一些非生产传统种养业生产周期超过一年甚至更长,目前的贷款期限与当地经济发展不适应,并且受自然、政策、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小额信贷在支持“三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沉淀,形成不良贷款。加上海南农村地区地域广阔,部分偏远农村地区缺乏设立物理网点及自助终端的电信通讯条件,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大多市县行政村一级的金融服务尚未实现全覆盖,以现有的网点分布、服务渠道、管理能力等条件,金融服务能力有限。

三、完善新农村建设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组织体系,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是海南省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要通过正在进行的农村综合金融改革,初步形成业态丰富、竞争适度、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

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快海南农村综合金融改革工作,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贯彻落实好人民银行、银监会各项支农支小贷款差异化监管政策,积极运用支小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运用财政资金杠杆,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套联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整合运用,充分发挥金融业发展资金、资本市场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农民小额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补贴等专项资金作用,注重向普惠金融、创新型金融、互联网金融倾斜,对金融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进行重点奖励。通过政府引导,吸引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完善政府主导、实体承贷、财政性资金与政策性信贷资金合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模式。探索开发性金融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从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改建、基础设施建设到养殖设施提供金融支持,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nlc202309081458

三是加快改制组建各市县农村商业银行进程,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支持创建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网贷机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加大涉农投入。

四是组建政府全资或绝对控股的省级农业担保机构,专注于服务“三农”领域的信贷担保。以此为基础,打造服务功能齐全、覆盖全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有效缓解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完善“担保机构+企业+银行”的联动担保机制,鼓励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及担保与保险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担保机构的融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融资担保性担保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尽快出台贷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帮助担保机构减轻“三农”融资担保代偿压力。建立政府全资或控股的再担保机构,支持鼓励各市县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为农民小额贷款提供抵押担保,支持海南省融资担保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完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保险密度和深度。支持、鼓励和引导保险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保险服务体系;鼓励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针对贫困农户的保险保障体系,全面推进贫困地区人身和财产保险业务,缓解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等问题。 同时加强宣传引导,不断提高农民投保意识,合理引导、扩大政策性保险的参保范围,进一步发挥保险对农村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生产活力。要尽快在全省各市县全面推进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注重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将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提高生产集约化程度;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全省农村产权管理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政府融资平台作为主体,发行涉农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商业银行作为小微企业扶持债券的主承销商,所获得的资金可全部委托银行以委托贷款形式发放给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以此增加农村地区涉农小微企业资金供给。

四、新农村建设中海南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策略

(一)发挥商业银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海南省农行、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等3家涉农商业银行的主力军作用。不断创新金融支持“三农”和扶贫服务模式和产品,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色资源和优势主导产业、新型城镇化项目、县域旅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5个重点金融支持方向,推进海南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带动农户走上致富路。二是商业银行要针对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求,积极关注涉农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 借助龙头企业产业链条模式,以订单生产、劳动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贫困地区农户增收。通过“政府增信”模式,解决各县当地特色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大力拓宽电子渠道等举措,让更多农户实现贷款不出镇、还款不出村,确保农民普惠金融上的便捷性得到实现,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在加大农村金融其他支付渠道建设的同时,以客户为中心,及时进行电子银行产品的体验与创新,特别是手机银行的推广和改进工作。

(二) 强化政策性银行支农力度。海南农村发展银行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支农力度:一是主动对接海南“多规合一”、海洋强省、生态立省、扶贫攻坚等战略部署,主动对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综合运用“投+贷”融资模式,用好区域性和专项抵押补充贷款(PSL)政策,加大支持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充分运用信贷优势领域,加大对重大水利建设及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整体城镇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地下管廊、海绵城市、“五网”建设、旅游扶贫等主流业务和“投贷结合”项目支持力度。三是承接易地扶贫、改善人居环境、农村路网、水利等专项特惠信贷产品,发挥基础扶贫的战略支撑作用。四是着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将支持粮油收储作为农发行履责政策性的一项重大任务,做好粮油购销储信贷资金的供应和管理,服务海岛粮食安全建设。五是支持增储、仓储设施建设,支持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六是着力服务农业现代化。用好农村土地流转等信贷产品,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项目和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助推海南热带果蔬、海洋产业、橡胶产业等热带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农副产品市场、现代物流、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耕农村保险市场,探索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一是加快网点铺设,升级服务手段。保险企业要加快“线上+线下”的网点铺设进度,在线下网点持续提升服务门店覆盖率,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柜面服务;线上利用“互联网+”新模式推进远程服务点的建设,有效解决县域和农村地域广阔、居民居住分散,实体门店难以全面覆盖的难点,让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统一、优质的金融保险服务。二是优化产品体系。开发设计低、中、高档缴费和保障水平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农村客户对缴费水平和保障深度的选择。提供针对意外、医疗、重疾、教育、养老等不同需求层面的多样化产品,灵活满足农村客户不同偏好的风险保障需求。针对特定重点人群订制差异化产品,定向解决保障需求,如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和留守儿童保障需求开发的保险产品,以此弥补针对县域及农村市场专属产品的产品线空白。三是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农村保险购买流程,引导客户服务式营销,按需提供专业化售前、售中服务。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售后服务。利用保单贷款等服务,灵活便捷地解决农村客户资金周转需求。同时,依托保险公司运营平台,为县域及农村客户带去更综合的服务,成为客户的生活助手。

参考文献

[1] 汪慧. 海南银行业主动求变,迎接互联网金融“黄金时代” [N] .证券导报,2015—07—23

[2] 文达. 深度解读《海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N] .证券导报,2014—07—16

[3] 林丽娟. 海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 [J].当代经济,2016(2)

[4] 古洁. 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扶贫策略研究——以海南省为例[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16(2)

[5] 郑晓玲. 海南农业保险发展研究 [J]. 《金融经济》,2008(9)

[6] 邱立军. 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 [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9)

[7] 陈怡. 为农村发展铺就“金光大道” [N]海南日报,2014—07—16

[8] 单乐. 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 [D] 贵州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3(4)

[9] 王铁民.关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扶贫开发的思考[J].海南金融,2013

(作者单位:海南省广播电视大学)

责任编辑:欣文

新时期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篇4

1 河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按照新时代的要求, 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 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2]。河南省有“中国粮仓”之誉, 面对六十年一遇的冬春连旱等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 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9亿kg, 再创历史新高[3]。河南种植业产量虽然高, 但是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比重却很低, 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这只是其现状的一部分, 河南的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1.1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基础设施, 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然而河南省的乡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 与其他地区相差甚远。

1.1.1 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抗灾能力差

据省地调队对17个省辖市144个行政村的农田水利设施的调查表明,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 农田水利设施在建设和管理当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老化严重;部分工程标准低、质量差, 利用率低;重建轻管, 毁坏严重。被调查的现有农田水利设施当中无专人管护的占47.4%。由于其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 要使这些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任务仍相当艰巨[4]。

1.1.2 道路质量低下

河南乡村道路质量普遍低下, 道路技术等级整体偏低, 路况较差。2009年全省四级及以下农村公路还有10.9万km, 占总里程的86%;县乡公路路面已铺筑柏油 (水泥) 路4.2万km, 其中路况差的里程为1.8万km, 占43%, 道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5]。

1.1.3 信息化建设落后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普遍没有网络接收的条件, 上网费、建网费比较贵, 很多农民获取信息难度大。由于不能掌握信息, 对外部市场的情况不够了解, 农业生产经常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新观念和新技术也不能及时接受, 给推行农村现代化带来一定阻力。

1.2 农民收入水平低

1.2.1 种粮收益仍然偏低

近年来, 国家为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和逐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保护收购价。但是, 从省地调队2009年对全省40个县 (市、区) 种粮成本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农民种粮收益仍然较低。以户均种植 (5.3×667) m2夏粮和 (4.8×667) m2秋粮 (被调查农户平均粮食种植面积) 来计算, 如果不计种粮补贴, 那么每户农民全年种植粮食的收入是2494元, 大体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2个月的务工收入, 靠种粮增收困难重重[6]。

1.2.2 农民持续增收困难

近年来, 农资价格快速上涨。2009年1—6月, 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较上年同期上涨10.9%, 其中农用化肥上涨16.2%, 农用种子上涨20.9%, 农用机油上涨9.8%。目前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资投入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在35%~40%, 如果不计人工成本, 那么所占比重更是高达70%左右[7]。农产品提价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所抵消。尽管政府取消农业税, 实行粮食补贴, 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实际收入增加困难。

1.2.3 城乡收入水平相差大

河南城乡差距较大, 2009年河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07元, 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4472元, 农村人均收入不到城市的1/3。此外, 农村人口中的困难户也相当庞大, 河南的新农村建设任务尤为艰巨[8]。

1.3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差

改革开放以来, 河南省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 其发展仍显落后,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不足。据统计, 2008年, 河南省拥有乡镇企业23.4万家, 仅为浙江、江苏、山东水平的42%~44%;乡镇企业从业人员525万人, 仅为浙江、江苏、山东水平的38%~49%。从行业分类看, 河南乡镇企业中吸纳劳动力最强的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小。2008年, 河南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占26.1%, 全国为45.8%, 高于河南19.7个百分点[9]。

1.4 农村乡风文明水平低

乡村文明, 是农民素质的反映, 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然而河南农民素质普遍较低, 文化水平不足。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近80%, 文化素质不高, 使大多数农民致富无门, 在农闲时间, 经常可见以打牌消磨日子的农民。素质的低下, 更造成一些农民目光短浅, 只注重眼前小利, 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农村存在的种种陋习, 不仅与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不协调, 也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0]。

2 新时期河南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2.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力量薄弱, 从根本上讲有两大原因:一是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 同时又缺乏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 致使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需求。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主体和受益主体不明确, 其管理与维护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 “只用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 导致农村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较高, 利用效率低下。针对河南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一方面,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 有计划, 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交通、水利、电力、信息、农田改造、健身设施等进行科学的建设。另一方面, 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行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只有农村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 才能确保粮食的增产增收。

2.2 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一方面, 在种粮收益中, 粮食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2009年种植每667 m2小麦或玉米为例,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 每千克收购价格若提高或降低0.1元 (幅度分别为5.9%和6.2%) , 那么小麦和玉米每667 m2收益就分别增加或减少38.7元和38.0元 (幅度分别为16.7%和13.6%) 。因此, 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仅是种粮农民收益的基本保障, 而且也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在逐步提高, 但还不够, 应当继续稳步提高粮食价格。另一方面, 种粮生产成本上涨同样会抑制种粮农民增收。因此, 稳定农资价格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农资价格的监测, 防止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和劣质农资坑农事件的发生, 保障粮农收益和权益。

2.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针对目前河南第一产业内部的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比重偏大, 牧业、渔业和林业发展不足问题, 可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 并根据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产品供求的现状, 加快林业和畜牧水产业的发展, 提高其在农业中的比重。

2.3.1 加快高效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市场对设施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 因此, 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可望成为河南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一种有效手段。以种植蔬菜为例:据农业部门测算, 每667 m2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 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而每667 m2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 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 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20倍[7]。

2.3.2 大力发展畜牧业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 也是畜牧业大省, 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畜禽品种众多, 养殖传统悠久, 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近年来河南省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 但对农民增收方面的拉动作用还嫌不够。2009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牧业的收入仅占9%, 通过发展牧业增收还有着较大的空间。专家指出, 通过畜禽养殖可以大大促进粮食转化增值、农民增收。以生猪饲养为例, 每生产100 kg的生猪可转化粮食300 kg, 比原粮增值2倍多, 如果加上后期屠宰、分割、猪肉及皮毛血骨多层次加工, 增值幅度更大。资料显示, 河南省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的产值就可以吸纳转移当地3000个农村劳动力, 如果把畜牧业所带动的食品、兽药、饲料、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计算在内, 创造的就业机会是非常可观的。据测算, 畜产品加工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可以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11]。因此, 要抓住目前国家扶持养殖业发展的新机遇, 着力抓好生猪、奶牛等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把畜牧养殖业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强势产业。

2.4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亿万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近三分之一, 安排了1.5亿农民就业[12], 2008年对农民增收贡献达到35%以上。从山东、江苏、浙江等农民收入高的省份来看, 农民在本地务工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2009年河南省农民在本地企业得到的收入只占农民纯收入的13.3%。河南省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省, 农村内部转移、就地转移潜力很大, 应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努力使河南农民在本地务工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22%[13]。

2.4.1 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

在确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 要考虑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 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较多的现实, 引导乡镇企业的技术选择把劳动密集型技术放在重要位置, 以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4.2 促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针对当前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企业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差、技术落后等问题, 强力推进乡镇企业产品上档次, 质量上水平, 企业上规模, 加快技术更新步伐, 增强竞争能力。

2.4.3 引导和鼓励返乡人员创办乡镇企业

河南省大量的在外务工农民工既得到了劳务报酬, 提高了自己的收入水平, 也开阔了眼界, 学到了生产和管理技能, 为返乡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积累。尽管目前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的比例不大, 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只要引导得当、扶持到位, 农民工回乡创业将成为农民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新突破口。

2.5 推动信息服务下乡

在2010年的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统战部部长宋晨光呼吁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 服务三农发展。针对农村信息化水平不足, 应加大信息补贴, 大力推动信息服务下乡, 这可能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信息服务下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应特别着眼于农业、农村、农民目前迫切需要的信息服务: (1) 商贸信息下乡, 搭建信息化平台, 为农民及时提供农资价格、市场供求、金融信息等咨询服务。 (2) 管理信息下乡, 建设农村信息化管理平台, 提供村务管理、法律政策、防灾防害等信息服务。 (3) 医疗信息下乡, 向农民提供普及防疫信息、医疗保健、新农合医疗报销等信息服务。 (4) 招工信息下乡, 结合当前部分地区的缺工现状, 加快促进务工信息下乡, 帮助农民就业。 (5) 培训信息下乡, 为农民提供免费的电脑、手机等信息化平台和产品的培训, 普及信息化知识, 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促进乡村文明, 是人们的期盼,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河南省在农村文化建设中, 可以根据当地实际, 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基础, 以村级文化大院建设为重点, 以文化先进县、文化先进乡 (镇) 创建为抓手, 以适应时代要求和农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 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努力构筑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例如, 加大对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信息共享、社区舞台建设的投资,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2.6 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

针对河南劳动力素质低下, 急需加大农村成人教育投入, 可以开设成人学堂, 引导并树立农民的市场意识,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科技带头人教育阵地建设,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农村骨干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社会支持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建设, 农民素质得到了提高, 农民收入增加了, 那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14]。

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河南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普及, 并连续多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去年公布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实施方案》, 对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规定, 河南省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 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学费[15]。那么, 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即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是否可行呢?如果财力有问题, 建议可以先从农村开始, 即先普及农村高中义务教育, 这样河南的农村教育事业必上一个新的台阶。

2.7 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

河南是农民工大省, 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河南的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应进一步优化农民工进城务工环境, 尽快消除制约农民工转移就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各级政府在改善城市农民工生活环境上还应加大力度, 努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居住、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的问题,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 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 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健康发展[16]。

摘要:作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 河南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对农业的稳定、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都具有长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河南新农村建设现状和主要难点的分析, 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信息服务下乡、教育和农民工问题等方面, 浅谈新时期河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5

2009-09-26 22:47

海南作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来琼游客2008年已突破20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游客构成中来琼自驾车游、自助游、休闲度假游等高消费群体和海南本地休闲度假的城镇居民占有相当比例,并且保持持续增长;还有海外侨胞探亲团和商务会展团队等。这些游客中,相当部分是海南乡村旅游的重点目标市场。抓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海南将通过制定乡村旅游规划,统筹空间布局,指导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景点建设。针对不同村镇发展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等进行准确定位,根据乡村不同的资源和产业特点,创办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观光、特色休闲、特色娱乐等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差异化的特色乡村旅游。按照规划,乡村旅游区将发展成国内外游客和本省居民回归田园生活、体验热带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使其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新的旅游亮点和品牌。

按照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加快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将有利于推进海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的农村第三产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享受稳定的土地收益、旅游项目经营收益和旅游从业收益;有利于促进海南新农村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生态村为综合载体,以乡村旅游为抓手,配套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提出在海南全省范围内尽快实施“千村万旅”计划,近期打造10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村庄,远期打造1000个特色村庄,为发展乡村旅游业创造环境条件和人文基础。其中集中建设100个旅游型重点村庄,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支撑点。

根据海南省区域特征和农业资源分布特征,《规划》将乡村旅游分为三个功能区。

滨海旅游景区和城郊地区:将乡村旅游与旅游景区、城区联动发展,吸纳农民参与旅游服务接待,提供特色商品和农副产品,建设一批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特色村庄。重点发展农业公园、教育农庄、花卉观赏园、垂钓乐园、休闲渔业、农家乐、乡村高尔夫等观光体验型项目,配备和完善必要的餐饮、交通、娱乐设施,逐步发展成多样化的大型乡村旅游基地。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6

摘 要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式与任务。加强与改进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的素质迫在眉睫。培训模式的创新对于增强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云南农村党员培训模式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从理念、类型、机制、内容与方式方法5个方面提出了农村党员培训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党员;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3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受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及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一直处于薄弱的地位,发展党员程序不严、质量不高,党员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掌握新知识新技术不够,缺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等问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来抓,加强农村党员培训阵地建设,拓宽农村党员培训的渠道与途径。创新农村党员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着力在全覆盖与务实管用上下功夫,把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抓紧抓实,提高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需要。

1 云南农村党员培训模式现状及问题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云南省一些相对发展滞后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关于农村党员培训模式研究的成果比较少,各地关于培训模式创新见诸媒体网络报道的很多,其中不乏较为科学可供借鉴推广模式,如元谋县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学历教育、党课教育、观看电教片、组织外出参观、党员一帮一结对扶贫、一对一传帮带和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做法;如牟定县整合资源,开办“乡村讲坛”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做法;如凤庆县创立“农村家庭党校”,搭建教育培训新平台的做法等。总的说来,在农村党员的培训工作上,创新方式方法,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培训的意识已树立起来,对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的格局正逐步形成,培训模式日渐丰富。但在培训模式的理性思考、体制机制束缚、支撑保障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加以研究解决。

1.1 对培训模式概念内涵把握不准

根据模式一词的定义及学术界关于农村党员培训的研究情况,我们将农村党员的培训模式作如下定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针对农村区域的农民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技能培训或短期再教育活动的标准样式和理论体系。可见,农村党员培训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由培训目的、目标、主体、客体、内容、规则和评价体系等要素构成。农民培训模式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各个构成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1]。但长期以来,由于专业知识与精力所限,各级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建工作人员对培训模式缺乏理性思考与专业探讨,把模式等同于方式、方法,将通过不同渠道与途径、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的农村党员培训都称作模式的创新,形成的经验材料或媒体报道材料都冠以“农村党员培训模式”的标题。从培训模式的定义内涵来看,这种将“模式”泛化滥用的利弊确实值得商榷。在此,我们认为,要让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在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上步入正轨,对培训模式概念与内涵的把握必须回归到理性、专业与科学的轨道上来。

1.2 体制机制的束缚

任何一项工作的创新要取得突破,具备创新的空间与动力是关键。现行的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激活了农村发展的要素,但也造成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管理与组织上的松散,给党员的教育培训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再加上由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特殊性,体制内的各项规定与要求较为严格,在整合社会培训资源上有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在领导体制与职能归口上,实行的党委领导、组织部门具体落实的做法,由于工作力量、保障上的局限,对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在深入与落实上存在很多问题。据调查,各地针对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的不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对农村党员培训工作规律把握不足,需求调研深入不够,使创新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亟待健全、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在运行、保障、激励、考核和管理等方面体制机制,解除存在的束缚,方能为创新营造更好的条件[2]。

1.3 对培训理念与机制的创新注重不够

纵观云南省各地现行的农村党员培训做法,可谓形式多样,近年来的探索成绩斐然,对提高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理性地看,普遍存在过于注重培训方式方法、载体手段及内容的创新,对培训理念与机制的创新重视不够,致使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水平难以迈上更高的台阶,工作长效机制的完善与健全推进滞后,各地的做法与经验大多是自弹自唱,更多地停留在对培训方式方法的介绍上,不具有培训模式所要求的标准样式与理论体系的内涵特征,能够在很大范围内推广借鉴的价值相当有限。就培训机制而言,以考核评估机制为例,由于尚未建立起可行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考核监督、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未得到有效地开展,造成工作的随意性较大,若不加以重视,农村党员培训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将日渐突出。

1.4 支撑保障不足制约了创新步伐

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模式创新支撑保障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人,就是缺师资,制约了培训效果与质量的提升;缺有较强培训专业理论水平、懂培训业务的人才,使培训工作始终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缺抓具体培训工作的业务人员,导致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抓一阵放一阵,时紧时松,有的地方搞培训完全出于完成指标任务,做表面文章应付考核,工作上的被动难以催生创新的思想与热情。二是缺钱。据调查,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经费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但客观地说,目前的经费投入与培训工作任务相比,实在是太少,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要做好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是不可能的。况且在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经济为特征的背景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培训模式的创新,取得务实管用的培训效果,就必须从渠道、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着眼,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解决经费投入保障不足的问题。

2 加强培训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创新农村党员培训模式,要以理念创新为前提,从培训机制、内容、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模式优化与转型,把农村党员培训的改革创新落到实处,为提高农村党员培训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3]。

2.1 创新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在培训工作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目前,云南省农村党员在年龄、学历、收入、生活水平、存在困难和发展需求等方面差异较大,而现行的培训较多采取的是“大锅饭”“一刀切”式的做法,培训的组织实施机构对农村党员的成长规律和培训需求把 不准,致使培训在供求上存在脱节的情况。对此,唯有将培训工作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与个人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开展“菜单式”“模块式”培训,尽可能做到“干什么学习、缺什么补什么”,这样才能激发农村党员参训的热情与动力。要树立提升能力的培训理念。农村党员培训工作不同于学历教育,要切实避免知识灌输的倾向,突出能力提升;在增长其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政治素质,树立起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注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增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2.2 创新培训模式

按照培训工作实施主体的不同,我国目前开展的党员、干部和农民等培训大致可分为政府主导、政企配合、市场运作三大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有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模式有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动作模式有合作组织型、产为促进型等。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集中、示范、就地、异地和远程培训等模式。培训环节有研训一体、学习研究实践一体和课题引领等模式。就农村党员培训而言,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各地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效果明显的做法与模式。目前,农村党员培训进入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在培训模式的探讨与创新上,要着力在理念、机制、内容与方式方法四个方面上下功夫,形成“政府主导、多元运作,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进村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的运行机制[4]。努力在农村党员培训工作上取得新进展。

2.3 创新培训机制

一是要建立各级党的“一把手”负总责,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党政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多方联动抓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建立“政企合作、市场运作”抓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的机制。注重整合企业、社会团体及农村现有的合作组织、协会等方面的人才、技术与资源优势,用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与途径。三是区县以上党委要以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门和县委新农办为主体成立农村党员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对基层培训工作的指导力度,做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三位一体,逐步实现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化。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农村党员真学、真懂、真用。五是建立农村党员培训工作投入保障机制,将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改善培训条件,逐步实现农村党员培训工作现代化。

2.4 创新培训内容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要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带领群众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围护农村稳定开展培训。一是要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积极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二是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农村党员法治观念,提高农村党员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三是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农村党员自觉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腐朽思想和其他落后观念的影响;四是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培训内容适应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精神,推动和促进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党在农村各项工作与时俱进。

2.5 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日益丰富的内容只有通过更加实在的方式,坚持实际、实用与实效的原则,努力适应农村党员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和科技服务相结合,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在培训方法上,围绕农村党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要求及思想教育规律来加以创新。一是要尊重农村党员在文化水平、年龄结构、就业方式、思想状况与学习需要上的差异,做到分类分层施教;二是要把农村党员就业、致富情况纳入视野,发现和捕捉党员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实际困难与问题,不失时机地进行渗透教育;三是虚实结合,注重运用就事论理、由感性到理性的方法,使他们从自己看得见的人和事中,悟出正面的道理;四是要情理交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教育、引导和激励所产生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力量,更好地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持农村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发其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式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薛俊楠.关于农民培训模式与培训体系的研究综述[J].才智,2011(1).

[2]陈新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12).

[3]梁玉红.新形势下创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7).

[4]张艳,赵晓莹,张默. 辽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业经济,2010(9).

[5]梁玉红.新形势下创新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7).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7

一、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河南省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相对滞后,农村的金融供给总量提高缓慢,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我省农村市场资金需求增长迅速,尤其是与农民增收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需求增长力度更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远远不能满足。从资金满足程度来看,除政策性收购资金能得到较大满足外,其他各类资金需求满足率普遍较低,一般在30%以下。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信贷满足率较高,但也大都在50%~70%之间。除此以外,河南省金融资金外流现象严重,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信贷服务的供需矛盾,金融服务农村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

现阶段,河南省农村虽然存在多种金融组织,但是这些金融组织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向到工业。同时,各种形式的非正规金融部门,由于政府的严厉打击,游离于正常的金融市场之外。于是,农村信用社就成了农村金融市场上唯一的正规金融组织。这不但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流动性大大降低,而且也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的体制改革和业务创新。省内非正规金融组织相当普遍,农村民间借贷非常活跃,其借贷规模也很庞大,虽然民间金融作为非正规金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的不足,对河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零散的或者小额的民间融资根本无法对正规金融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

影响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就是法律环境因素,目前,河南省农村金融法制环境不完善,金融债权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缺乏保护,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从而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第二,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差,金融信用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和群众诚信意识淡薄,甚至采取各种手段逃避金融债务。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又缺乏有效的信用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农村企业和群众缺乏守信的动力。这些都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二、河南省农村金融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河南省政府对农村金融的重视力度不够,政府把从银行里贷出的资金大多都投入到利润较高的二三产业,其金融职能和财政职能的混淆,导致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不断完善涉农扶持政策,在加大农村金融资金投入的同时规范政府行为,明确区分银行的金融职能。另外,政府还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这些举措可以逐步减轻农民增收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无形中加大对其他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体系的吸引力度,进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缓解河南省农村金融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

(二)逐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改善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首先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尽快建立农村企业和群众的个人信用系统,建立、储存、管理其信用档案,为他们获得信用贷款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要完善立法制度、严格执法力度,保障金融机构和企业、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手段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为农村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最后,相关政府或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积极稳步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实行分类引导

尽管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存在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我省农村金融供需的矛盾,甚至在有些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鉴于此,政府有必要对民间金融组织加强引导,而不是一味的打击。要既能保证民间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又能将其纳入到正规监管体系之中,防止农村地区出现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也就是说,要允许农村民间金融的正常发展,并逐步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中来。同时,坚决取缔以非法集资为目的的民间金融组织,而对于小额、分散的、用于满足农户基本生活需要的民间自由借贷,则任其自由发展。最后,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加大对高利贷、地下钱庄等非法融资行为的惩处力度,净化民间金融市场,降低民间金融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以河南省为例,从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失衡等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8

1 成立领导组织, 广泛宣传发动, 政企合力创建

荥阳市电业局主动与政府沟通, 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纳入荥阳市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荥阳市政府和荥阳市电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 各乡镇、办事处也成立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协调小组, 形成了“政府发动、乡村主动、电力推动、百姓互动”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同时, 荥阳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会议, 层层发动, 明确任务, 落实责任, 并多次召开协调会, 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各级、各层合力创建, 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2 坚持典型引路, 统筹协调兼顾, 点面结合推进

为确保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能够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荥阳市电业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标准》, 逐条逐项认真核对, 集中力量进行高标准建设改造, 及时纠正施工中的各种不良习惯和工艺, 统一施工标准, 规范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质量, 真正做到了“完工一个、验收一个, 整改一个、完善一个”。同时, 在工程建设期间, 荥阳市电业局与乡镇政府紧密结合, 确保电气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 与电气化建设体系紧密结合, 与日常工作管理紧密结合, 确保各项指标满足体系要求, 确保电气化县建设任务顺利实现。

3 巩固成果, 精益管理, 企业发展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荥阳市电业局把打造坚强电网作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按照“高点定位、稳中求快、改善民生、全面跨越”的工作方针, 科学规划电网, 超前建设电网, 积极争取电网建设项目, 加大资金投入, 先后建成了110 kV成皋变、京襄变、邵寨变3座变电站以及相关配套工程, 并对110 k V坛山变、苏砦变、新店变进行增容改造。19座变电站全部实现了“五遥”, 达到双电源供电, 实现了无人值班。主变压器有载调压率、节能型主变压器比率、10 k V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均达到100%, 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比率达100%, 设备完好率100%。目前, 荥阳电网已形成以市内3座220 kV变电站为电源点、110 kV为主网架、35 kV为环网的电网架构。

在河南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 荥阳市电业局投资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升级, 实现了状态估计、网络拓扑、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短期负荷预测、电压无功优化等功能, 并做到了日常化运行。投资建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 荥阳城区8条10 kV主干线路全部实现配网自动化, 形成了两纵四横的接线方式, 实现了“三遥”、故障段自动隔离及非故障段自动恢复送电功能, 提高了城区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建成了配电图资料维护系统, 实现了设备管理图形化, 数据统计分析多样化, 分层电网显示, 配电网供电范围、停电范围分析等功能, 电网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加强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局域网升级为负载均衡的双节点交换网络, 确保了信息网络的安全稳定性。通过实施“SG186”农电管理项目, 建立了“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实现了企业门户、数据整合、应用集成、辅助决策等功能。目前, 全局19座变电站、27条10 kV配电线路和1 100个台区实现了远程抄表, 城镇小区和农村居民用户有22 560户实现了集抄, 占总户数的12.7%。通过表计功能的拓扑, 实现了电能量采集、漏电监测、预付费、负荷控制和线损计算等功能。建成了95598数字语音交换平台, 实现了可视电话、GPS车辆定位、网上派单、电话报装、短信预告供电信息等特色功能。在接到客户报修电话后, 可通过GPS卫星导航系统, 根据客户地理信息实时查找最近抢修车辆并进行视频派单, 提升了优质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4 真诚服务, 共谋发展,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成效显著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9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型农民,培育,云南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我国小康社会, 新农村建设是关键。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农民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共命运, 农民素质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步伐, 是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1 培育新型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 党中央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新型农民的培育问题,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培养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目前, 我国大部分农村仍属于粗放型发展方式, 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高消耗、低产出,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科学的指导,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将粗放低效、封闭式、自给自足型传统农业改造为集约、高效的开放式现代化农业。因此, 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以往农村改革的经验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能够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保证, 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力量。对于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有着巨大现实意义。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但是, 从整体上而言, 农村发展速度仍然相对缓慢, 农村中农民的发展仍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 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2.1 云南农村教育相对落后,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民素质水平越高, 对农业发展的推动力度越大;同样, 农业发展越快速, 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就会越高。目前, 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因素等, 云南地区农民的素质现状具体表现是:农村师资队伍严重滞后, 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文盲半文盲比重比例偏高, 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情况更为突出。仅2004年云南农村居民受教育基本情况统计显示, 云南地区贫困地区人口文盲率为19.02%, 比全省文盲率15.44%高出了3.58个百分比。在全省接受各种教育程度人口当中, 12岁及以上人口接受小学文化程度的只占50%, 云南地区农村受教育程度远远低于城镇, 是全国各省区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省份。

2.2 农民自身身体素质状况较差

传统和现代农业生产劳动, 都需要农民大量的体力劳动, 而且很多农业劳动耕作都需要在户外进行, 工作条件简陋, 工作时间长, 并且在农忙季节经常会有超负荷的劳动。因此, 农民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劳动生产率。虽然, 云南地区农村的发病率和人口死亡率有了大幅度下降, 但长期以来, 贫困农村存在缺少先进的卫生设施, 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较差, 没有先进的药物、卫生设施不先进、农民就医不方便等现象, 这些都是导致农民身体素质较差的主要因素。云南省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地区共有残疾人口246万人, 其中山区农村就占197万人。73个国家扶持重点县有64.33万人, 占农村丧失工作能力人口的68.15%, 。这在主要靠人力的农村中, 农民的身体素质偏低,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与发展。

2.3 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够, 教育基础薄弱

1985年, 我国实行“分级办学”的教育体制, 这从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但相关资料显示, 云南地方政府对人力资源投资的积极性不足, 从而使得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基础建设都很薄弱。云南地区的教育经费大部份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而农村的中小学办学经费却十分缺乏。很多地方文化设施落后, 一部分民族县、民族乡没有实现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 (站) 的目标。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图书馆和文化馆有名无实, 只挂牌子而无馆舍。严重阻碍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

2.4 农民思想素质落后, 自身观念的抵触

许多农民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社会管理薄弱, 传统小农意识普遍存在;重经验、轻知识, 对新技术不易接受, 小富即安、不求进取, 缺乏扩大再生产, 怕风险, 迷信思想较严重;不愿接受新鲜的事物, 重复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不关心生产效率, 不关心市场, 更不关心国家大事, 云南省农民长期以来就处在一个封闭、落后的系统当中, 这种情况极大限制着云南农村经济和建设新型农村的发展。

2.5 农民不愿意接受教育, 培训热情不高

农民对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决定着培训新型农民是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云南地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 大多数农耕进行手工劳动, 很少接触农业机械设备, 甚至是云南贫困地区的农民, 很大程度上会排斥高效率以及先进的机械器具。主要原因是这种带有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对农民文化素质及科学技术素质的要求不高, 因此, 在狭隘封闭的经济下, 农民自身缺少对认识新事物的积极性, 小农思想明显。长期以来, 受经济条件制约, 云南省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处于设施落后, 方式单调, 内容枯燥的状态, 不健康的生活陋习泛滥, 农民用这种狭隘落后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教育, 农民对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一直处于低潮, 严重影响了该省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3 培育新型农民的途径

3.1 政府要加强文化骨干、专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

新农村文化建设队伍是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农村文化重要的力量。一个体系健全的农村文化队伍, 为新农村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提供了保障。所以, 要加强对云南地区乡、镇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范围,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文化水平。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培养一批农民文化骨干队伍,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 稳定和发展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文艺骨干力量, 逐步提高队伍中农民的整体素质。

3.2 加强农民基础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质量, 因此必须加大农村农民教育力度。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教育, 预防以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低下的局面。其次, 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等素质, 同时, 云南政府要把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并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相对增加, 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成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农民的基础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3 加强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

农村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不得力, 农业科技推广就会相对落后。以农业科技推广为方向, 在农村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增强农民科技文化知识, 让农民从简单的经验型劳动者转变为知识型、科技型的劳动者。按照“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业”的方针办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做好各类实用技术的培训、推广应用工作, 提高农民科学方法种田的技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带动榜样作用, 提高云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3.4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的学习, 转变农民价值观念

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状况, 决定农民社会经济行为, 是农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云南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组织应加强云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教育农民。用先进文化熏陶农民, 以节日文化、农闲文化为重点渠道, 将思想道德教育恰当地融入农民文体活动中, 改变云南省农民以往听天由命、求神问卜等封建落后思想观念。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扶正祛邪, 扬善惩恶, 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

3.5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农村卫生、医疗条件

省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 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 特别是对“老、少、边、穷”山区加大经费投入。发展农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对贫困农户建立医疗救助体系。给予基本生活补助津贴。解决农村看病难的问题, 让农民有地方看病。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10

一、河南省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发展现状

(一)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河南省借鉴中外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 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景区。在2004年国家公布的首批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 河南省共有12个单位入围。2006年, 为了配合“中国乡村游”的旅游主题, 河南省又推出了“十大乡村旅游热点”景区, 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休闲, 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农业观光型, 以参观社会主义农村为内容的特色旅游, 进一步带动了省内乡村旅游的发展, 逐渐形成了一批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包括洛阳市南村、临颍县南街村、临颍县龙堂村、林市太行大峡谷、新乡市北站区耿庄村、新乡小冀京华园、乡七里营刘庄、新乡七里营龙泉村、鹤壁市三兴康乐村等。然而, 从整体上看, 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景点质量良莠不齐, 景点数量不多且类型较为单一。

(二) 河南省新农村发展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河南省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开始进入统筹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 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加大对农村投入。仅2008年, 全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就分别高达895.5亿元和102.3亿元。全省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农业生产能力、农民富裕程度和村民自治能力都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但是河南省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乡村数量大、农村人口多;二是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条件较差, 公共服务体建设“欠账”较多;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 农村贫困面大;四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服务能力有限;五是基层组织服务能力较弱农民综合素质不高。

二、乡村旅游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 在支持方面, 做好保障与协调

1. 加强市场监管

由于旅游业的需求方是分散的个人, 相对于旅游供给方就显得势单力薄, 成为谈判力较弱的一方, 当遭受损失时, 也较难获得正当的赔偿, 这就对市场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乡村旅游, 农村居民要参与进来, “社区参与式”的发展模式要求当地居民在决策、利益分配、培训三方面参与其中, 居民参与决策的权利、利益分配权利的保障都要求河南省旅游主管部门从各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监管。主要集中于旅游组织者和开发者。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统一的基本评级标准, 使得各个经营者的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并对经营者实行每季定期披露信息、重大事件随时披露的制度。对那些可能危害旅游者、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居民生活社会环境的行为应该及时公布。还应建立对经营者的跟踪评级制度, 规定每隔一定时期必须接受一次重新评级。二是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监管。行业协会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 拥有自己的自主权, 非隶属旅游行政管理系统, 但旅游部门有义务对行业协会是否在法律范围之内运作进行监督, 避免行业内为数较少的几个企业联合起来控制整个行业协会, 致使行业协会代表所有企业利益的目的无法发挥。行业协会也可以制定自身的评级制度, 并对企业实行“进出自由”的原则, 实行行业自律, 建立行业协会按其鉴证信誉竞争淘汰的机制, 使其切实成为会员企业利益的维护者和监督者。

2. 改善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农村经济, 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 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长期以来, 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 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 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 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 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 垃圾污染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 都会给乡村旅游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必须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进行村容村貌整治。还要加强旅游专用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旅游食宿设施建设。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农村家庭旅馆的建设与管理之上。农村家庭旅馆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的旅游接待设施。然而, 资金投入不足、卫生条件参差不齐、室内设施落后成为当前家庭旅馆普遍弱势。因此, 在农村家庭旅馆的建设中, 要活化投资渠道, 不能单凭农民自身的投入, 同时要以村为基层管理单位, 建立家庭旅馆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

3. 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来说, 发展旅游不仅能够有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卫生水平, 向农民传播生态保护意识, 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农民脱贫致富指引出新的道路。生态旅游涉及多方面、多领域, 需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发展乡村旅游应当建立生态旅游联合管理和执法检查的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落实。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 联合旅游、建设、林业、文物以及国土资源、水利、农业等部门, 争取发改、财政等综合部门的支持,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总之, 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旅游大环境, 形成如图所示的资源节约型乡村旅游管理体系及乡村绿色旅游产业体系。

4. 加强行业协作

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村旅游具有关联性强、综合程度高的特征。在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条件下, 必须要加强行业间的协作, 完善乡村旅游的产业链, 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促进其向高级化方面发展。在行业协作上, 做到促进与农业产业协作, 丰富乡村游产品;促进与旅行社业协作, 促进乡村旅游产品销售;加强与现代商业协作, 推动乡村游目的地经济发展

(二) 在运作方面, 做好引导与指导

1. 因地制宜, 推广成功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 对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河南省农村还有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开发资金短缺、旅游人才稀少的现实,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创新发展思路, 积极实践探索, 根据已有的乡村旅游成功或失败的典型总结经验教训, 采取不同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对策, 有效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一些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 在实际推广中,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采取三种典型模式:农旅结合的复合型开发模式、参与式度假农庄开发模式和综合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2. 注重特色, 弘扬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社会经济效益地良性发展, 需要坚持挖掘乡村特色、弘扬乡村文化的原则, 不断发现和发掘农村地区的科学、美学、历史、文化价值, 提高和深化其科教、游览、体验和参与的水平。除了有形文化 (如民间手工艺品、建筑、饮食、服装等) 外, 还有无形的行为、观念文化 (如手工艺、建筑艺术、宗教信仰等) 也可以进行开发。特色是乡村旅游避免恶性竞争, 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 各地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的资源和民族特色, 形成当地鲜明的乡村旅游形象, 开发系列旅游产品, 构建自己的品牌。

3. 依靠农民, 发挥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民的主体地位是谁都无法代替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农村人口的脱贫。实践证明, 旅游使农村人口受益和获得发展机会的最佳模式就是让其直接参与旅游业的开发。从旅游的角度来看, 当地居民是与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关系最密切者, 他们参与到旅游服务中, 渲染的是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 还增强了旅游吸引力。参与式乡村旅游强调社区和居民的全方位参与, 从旅游产品的生产到销售、从开发到接待均有社区和居民主动参与, 从经济上保障了乡村居民的旅游收益, 从根本上避免了传统旅游开发中只有部分农民受益或受益少的问题, 避免旅游开发后因土地和资源被占而使农民返贫的现象。当前要做的是培养农民的旅游意识, 使他们不仅是旅游产品的提供者, 更要成为旅游活动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许韶立.论河南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业, 2007 (4) .

[2]尤瑞玲, 于丽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 2009 (5) .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11

眼下,由确山农村商业银行累计投入3300多万元信贷资金支持建设的该县三里河乡“秀水尚城”已建成入住,李新店镇的“新民社区”和瓦岗镇的“邢店新村”社区正在紧张施工。已有10多户农民得到了该行200多万元、为期10年的新型社区住房按揭贷款。

确山农商行的这一创新举措,为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入了活力,受到当地政府、开发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由于各种原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不足和农民按揭购房担保难的问题,成为困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确山农商行行通过深入实际调研,从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入手,推出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家园”专项贷款品种,制订出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贷款和社區农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管理办法及操作流程。对经过县政府批准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项目,根据建设规模、开发商的资金实力和信用等级,自愿签订银企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项目资金需求、偿还能力和风险保障措施等,确定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并聘请有资质有实力的第三方参与担保和履约监管。对在新型农村社区购买住房资金不足、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户,采取由开发商为购房户提供按揭贷款担保;如购房户不能按期还款,由开发商将其房屋回购,并负责偿还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2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10年。通过把项目建设贷款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两项贷款有机结合,使贷款在“建、售、购、偿”环节,形成链条式的资金流,突破了过去农村社区开发贷款无抵押、无担保、融资难、风险大和农民购置住房贷款不能按揭的问题,有力促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云南省新农村建设 篇12

一、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

(一)河南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发达

河南省地处我国的中心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紧紧抓住交通建设不放松,不懈努力,河南省的交通条件有了很大进步。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尤其是近些年,河南省加快发展的步伐,大部分乡村都修建了公路,增加了乡村旅游的可达性。现代的京广、京九、焦柳、陇海四大铁路干线,交错东西、纵横南北。民航事业快速发展,现在河南省已经有三个民用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已经跻身成为国内一类航空口岸,这些优越的航空条件为中远程游客提供了方便。

(二)河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前景广阔

从资源特色发展的角度看,河南省西部及南部的大部分地区,由伏牛山、太行山、大别山和山前丘陵组成,自然环境优美,是河南省众多知名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其中融合了数量众多的乡村农家乐项目。在黄河、淮河沿岸地区,拥有众多的水体景观,并且处于渭河一级阶地,便于发展大面积的观光农业及渔业观光体验活动。这些地区拥有大量的特色农副产品,可以深度研究其价值,多元化发展。同时这些地区又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可以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民俗的旅游吸引力,特色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河南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推进城市化建设,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从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风物来看,河南省农村的诸多优质资源分布在广阔的平原与山区,各种类型的村庄互相交融,互相补充。各种资源搭配不同,各地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其中,京广线沿线地区以特色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农业庄园等都市农业为主要特色;沿黄地区有少林寺、龙门石窟等世界级的人文景点;豫东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又可依托黄河、淮河的水域风光;伏牛山、南太行、大别—桐柏山等地自然环境优美,崇山峻岭中还分布有寺庙、道观、特色手工艺、民俗文化等人文资源。

从主要地市的资源状况来看,洛阳、三门峡、南阳等地由环山公路串接,依托伏牛山丰富的森林资源、多样化的优质环境,具有发展线路型乡村旅游的绝佳条件;新乡、开封、许昌、商丘、周口等平原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通过人工构造的农业景观,具有开发中高档次的乡村旅游产品及人造农业景观的优质条件,可形成城郊型乡村旅游;郑州、安阳、焦作等地拥有少林寺、殷墟、云台山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景点,具有形成景郊型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三)河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

中国有八大古都,一半在河南省。全省有诸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也很多,在我国首屈一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河南省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这些村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乡村建筑风格古朴独特,多年传承下来了独特的节庆活动、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此外,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在中原大地上出现了一些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四)河南发展乡村旅游客源丰足,市场广阔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发展乡村旅游客源众多。近些年,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城市喧嚣,选择到乡村去旅游,放松心情。加上河南省居民自身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出游有了经济保障。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恰好满足了人们放慢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需求。这样就出现了一批城市依托和景区依托两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此外,与河南省相邻的山东、河北、湖北、安徽等也是人口大省,而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天津距离较近,这些为河南省的旅游市场提供了较优越的客源条件。

二、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不利因素

河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总量很大,但是优良资源较少,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跟风模仿,整体缺乏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现有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以自然山水和农家乐为主,缺乏一些更深层次的开发,组织形式单一,乡村民俗类旅游项目的开发明显不足。这样很难突出一个地方的特色,造成现存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化,无差异化,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视觉疲劳。除了个别规划较合理的乡村旅游景点外,其余的乡村旅游景点普遍知名度偏低,多数效仿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模式,致使这些景区缺乏专业的规划布局,本地特色不鲜明,尤其是乡村民俗类和乡村土特产类项目的开发明显不足。有些乡村旅游景点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文化保护和环境保护,造成了本土化的民俗传统一步步流失,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口味,扭曲了原本的民俗传统,过分商业化开发,珍稀的地方传统文化逐渐退化甚至处于消亡的边缘。此外,一些乡村随意建造现代化建筑,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民居特色,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旅游地居民自身缺乏经营意识,致使许多外来商户入驻本地进行商业活动,带走了本地的大量经济收入,致使本地经济收益大部分流失。

本文根据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各方面条件,综合分析了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更好更全面的分析河南省自身发展乡村旅游的各种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河南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实力,而且潜力巨大。这就为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做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正因河南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和优势,所以以河南省为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的影响就更具有代表意义。

笔者通过对开封李长庄(具有发展潜力但发展相对较慢)、中牟草莓园(依托草莓采摘发展乡村旅游且发展较快并有待调高)、郑州樱桃沟(位于城市周边的典型城市依托型区域,发展较早,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洛阳重渡沟(依托农家宾馆发展起来且初具规模和一定知名度)、焦作云台山(发展较快、景区发展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并形成了相应的“焦作效应”,)五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景区实行调研,采用随机抽样拦截方法,现场填写问卷,结合当地居民进行深层访谈。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85份,剔除一些信息不完全样本后,获得有效问卷266份,问卷有效率达88.6%。这些有效问卷构成了本文研究分析的基础性信息。(参见表-1)(调研时间:2012年)

三、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乡村旅游发展提升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对旅游的认知能力

通过问卷中提到的当地居民是否希望政府及企业在本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象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由表-2和表-3中两组数字可以看出来,李长庄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明显没有云台山居民高。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村民可能会对新的经济形式以及外来人员的大量进入产生反感抵触情绪,但随着发展,更多的村民看到了乡村旅游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商机,因而渐渐接受了这种发展模式,态度也变得温和、持欢迎和乐观态度。

开封李长庄,当地大部分居民种有葡萄园,适合发展大面积的观光葡萄园,举办大型葡萄采摘和摄影节活动,对参与活动并且作品优秀的参与者进行精神和物质鼓励。但是当地迄今尚未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农产品还处于自产自销的局面,主要还是以第一产业——卖葡萄为主要增收方式,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以及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滞后。通过对比发现,乡村旅游发展滞后地区居民对旅游的认可度普遍偏低,观念比较落后,对旅游认识较少,信息闭塞,收入偏低,对旅游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同意发展乡村旅游的仅占被调查总人数中的36%,支持率并不高。为了安于现状,甚至还有20%的被调查居民排斥集体规划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焦作云台山发展旅游较为成熟,成绩显著,是河南省乃至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视野不断拓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通过调查数据显示:有76.08%的居民同意在当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反对在当地发展旅游的居民仅占被调查者的8.69%,明显少于李长庄。

综上,乡村旅游的发展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排斥到接受再到支持的过程,只有旅游地居民了解乡村旅游,并且从旅游中获益,就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这也是社区参与的宗旨所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致富增收。

(二)乡村旅游发展能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的收入和幸福指数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成熟,参与旅游开发的乡村日渐增多。如:焦作市依托旅游业成功转型,从以煤炭为主的工业化城市发展为以旅游为重要产业的城市,是全国城市经济转型的模范,也形成了独特的“焦作效应”。云台山不仅在省内享誉盛名,大批外来的游客进入焦作云台山,甚至海外游客也纷纷慕名而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景区内的岸上村,由于处于景区内部,发展旅游服务区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云台山景区内最大的一个旅游服务区。走访中得知:岸上村原是一个落后小村,2000年以前,当地居民以种地为生,生产条件落后,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但自从发展旅游服务业后,农家宾馆数量不断增加,生态园、采摘园不断涌现,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条件改善,精神面貌改观,以2000年至2006年的收入为例:

另一个发展乡村旅游较早的地区——中牟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并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彰显农业园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走出了一条兴办工业助农、投资农业兴农、农工联动富农的新路子。据估算,新兴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5万元。尤其是近几年内大力发展起来的中牟县草莓采摘乡村旅游项目,“大棚草莓”成了中牟县的一个代名词,尤其是处于环中心城市这样的地理位置,毗邻河南省省会郑州和七朝古都开封,为近郊一日游项目提供了可及性。加之河南省以采摘项目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本就不多,这样中牟草莓采摘园就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以前的传统农业创收方式外,还可以吸引游客到自家的草莓大棚进行草莓采摘活动,不仅有入园费的额外收入,游客还可购走所摘草莓。由此,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升高。

(三)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比如说一些基础的健身器材,公共的可供休憩的小花园以及其他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以调查走访的云台山岸上村为例,当地未开发旅游之前,就是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当地居民以种地为生,住的是石头小屋,走的是崎岖山路。自从云台山岸上村发展了旅游服务区以后,居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旅游交通日益通畅。另外,游客到景区旅游带动了当地的住宿业、餐饮业等产业;政府支持当地居民修建管理标准、整齐划一的农家宾馆。到目前为止,岸上村95%的村民都拥有自己的农家宾馆,房间配备电视、电脑、空调等设备。当地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居民的环保和文化意识

景区的大力发展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村民意识到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获利更多。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并且给旅游者创造出高质量的旅游环境,村民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

随着景区知名度的提高,游客的大量进入,旅游地居民的思想观念逐步更新和开放,促进了居民和游客之间的互动交流,居民对本地历史文化也会产生求知渴望,一些传统的工艺业得到传承创新。一些居民还担任宣传使者的角色,主动学习,关注时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尽管身在村庄,但居民的思想日趋先进,观念日益开放。

在岸上村的走访过程中,据当地的老一辈说,以前的时候村子经济落后,没有几个孩子上过学,现在不一样了,外来游客的进入拓宽了当地居民的视野,提高了村民们的思想,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走出了村子,上了大学。当地居民不仅没有因自己是农村人而感到自己的地位卑微,反而以自己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山村而骄傲。

走访中牟草莓采摘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当地的居民原来只是种地收庄稼,对别的技术方面的事情没有关注过,自从增加了草莓采摘园的项目后,为了提高自己家草莓的口感和知名度,村民开始主动学习一些栽培种植技术,利用现代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品种,培育出了更加美味可口的草莓,自己的栽培技术也有了很大提升。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倍受学界推重。很长一个时期,木版年画一度被忽视,几近失传。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朱仙镇作为文化古镇重新恢复活力,木版年画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在朱仙镇建设了木版年画博物馆,当地居民也开始自觉珍藏、传承、发展这项传统工艺。

综上可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旅游地居民的生活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正因为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地居民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在以后的开发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更好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实现其开发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专业职业素养下一篇:青海牦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