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2024-10-10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通用8篇)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篇1

论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

在小说作品中,人物和典型(亦称人物、典型形象、典型性格)这两个概念,虽然有些区别,但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小说中所有的典型形象(不论它是正面典型还是反面典型,也不论这个典型是主角还是陪衬),都是人物,而写的成功的人物又都有典型意义。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典型化的程度低一些。有人把典型这个概念弄得很神秘,认为一般读者无法读懂,将典型人物说的高不可攀,这是不正确的。

创造活生生的典型形象,是小说作者最重要的创作任务,也是伟大作家对人类、国家、民族、地区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发展史上,中外的优秀作家们为我们创造了贾宝玉、诸葛亮、李逵、关羽、张飞、孙悟空、阿Q、吴荪甫、堂·吉诃德、保尔·柯察金等一系列不朽的活生生的典型人物。这些典型人物和作家的名字一起,活在广大读者的心里,对他们起着或正面或反面的思想启迪,给他们以无穷无尽的艺术感染和美学享受。

为了读懂典型人物,欣赏典型人物,从而理解小说反映的主题,就必须把握典型人物在艺术创造上的基本特征。

那么,什么是典型人物呢?典型人物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是长期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之一,评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但一般认为,典型是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有个性的人物,典型是个性和共性的高度统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也可以说,典型有这样两个基本特征:

一、典型人物必须表现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这里所说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就是人们常说的典型性格的共性(普遍性、代表性),它反映一定的阶级本质和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例如,《水浒传》中晁盖、宋江、三阮(阮小

二、阮小

五、阮小七)、武松、李逵等典型人物,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起义农民的共性:“除暴安良”的革命性和“替天行道”(亦即维护最高统者的利益)的局限性,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先进阶级的革命要求,也是一股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力量。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是一个活波可爱的孩子,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他的生命是有活力的,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的心底是善良的。而成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闰土的这一变化是封建礼法观念长期强制性的压力下逐渐形成的。社会压抑了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也压抑了他的自然的生命力,他习惯了消极的忍耐所有外界的压力,忍耐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痛苦。“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哭得他像个木偶人了”。他已经没有反抗现实的不幸的精神力量,他把所有这一切都视为根本不能战胜的。他他的思想干瘪了,他的感受力萎缩了,他的表现力衰弱了,他的精神一天天地麻木下去,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感受力,没有思想能力和表现力的木偶人。只有宗教还能给他带来对未来的茫远的、朦胧的希望。成年润土体现的是当时社会中“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人的共性特征。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中的高觉新无疑是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因为他不能跟相爱的人在一起,而是听从父母之命跟别人结婚。她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毫无主见,这也是就中国的悲哀。在那个时代的人没有权利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好像一切都是父母安排好了,只是为了他们而生活。

鲁迅的《阿Q正传》,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民的劣根性。阿Q是愚弱国民奴性人格的典型,他所折射出来的正是当时社会的人性的扭曲和国民的愚昧无知。在那个时代,有多少像阿Q这样的人受到毒害,他们的客观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无产无业,处处失败,常常受人欺侮,但在精神上却时时感到胜利和得意。他们不正视现实,妄自尊大,自欺欺人,自轻自贱,对屈辱非常健忘。作品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为背景,通过阿Q的悲惨遭遇,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农村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等级分明的阶级地位,表现了农民强烈的革命愿望和自身弱点。而阿Q所表现的就是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他是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我们可以透过阿Q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描写,看到当时的国民是多么麻木无知,阿Q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胜利法和麻木健忘,是那个历史阶段多少人的精神弱点。阿Q精神胜利法的实质,是生活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广大众奴性人格的集中表现。鲁迅正是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强大弱点,他明确地指出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灵魂来”,意在“暴露国民的弱点”。所以主人公阿Q是从作者的生活原型中演化而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

再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最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从小说中我们看到,孔乙己完全生活在一个敌对的异己环境中。不仅社会权贵与统治阶层专以弱肉强食、欺压百姓为能事,即使是同属被压皮阶级的不同成员之间,也是那么寡情与淡漠。当我们把这篇小说放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来解释其意义,孔乙己是典型的旧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当我们不把这篇小说局限于中国封建社会中来解释时,它就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种苦人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这个凉薄的社会,全世界都一样,古代和现代,今天和明天都不会消失。鲁迅表面上写发生在中国清朝末年的社会与中国人,实际他也同时在表现人类及其社会中永恒的一个悲剧。表面上孔乙己是一个受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他也是普遍性的代表了个人与社会之冲突的多种意义的象征。在任何国家人和社会中,多少人就像孔乙己那样,不为社会所接纳,被群众嘲笑、欺凌和侮辱,只是原因不同而已。从东方到西方,多少人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理想、幻想和价值观而生活,而自己又不了解和醒悟他是生活在梦幻中,他生活着的社会根本不能容纳像他那样的人。离开科举的框框读《孔乙己》,我们更能感到这篇小说的意义丰富,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性的意义。孔乙己和卡缪的《异乡人》中的罗梭同样是属于具有全人类意义的代表人物。

应该一提的是,在小说创作中,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具体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有些典型人物确实明显地代表了他所属阶级的本质特征,读者闻其言,听其声便知它代表什么阶级或社会集团,如《水浒传》中的李逵,《红楼梦》中的贾政,前者具有封建时代农民阶级的本质特征,后者具有封建社会当权阶级的本质特征;这些人物体现了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特点,即使他们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也是和本阶级的阶级本质高度统一的。但是,小说作品中还有与此不同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的共性并不完全体现他们所属阶级的本质的主要特征。如《阿Q》中的阿Q,他的性格特征显然没有反映、至少没有完全反映当时中国农民的主要本质,也就是说,这类典型人物的共性并不完全是阶级性,起码是不等于阶级性;虽然这类人物身上也有出身阶级的某些烙印,但它的共性却不仅仅是阶级性,而大大超出了他所属阶级的阶级性;从艺术上说,作家概括了的更大范围的某一类人的共同特征。这类典型人物的性格也就不再是其所在时代、所属阶级所独有。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社会生所决定的。因为现实生活的人物,本身是复杂的、多样的,而从实际生活概括和创造出来的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也就多种多样;加上作家生活感受的独特性,他所接触的人物的特殊情况,以及他掌握的艺术手法的多样等等,也造成他小说中的典型人物不可能时间淡化、单一化,而必然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对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必须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身上的共性,阶级本身占主导地位,有的典型人物则不是这样。鲁迅先生说得好:“一定都带着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鲁迅全集·文学阶级性》)。在小说的人物创作中,必须抛弃“一个阶级一个典型”的错误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生动、多姿多彩的典型人物来。分析小说中典型人物的特征,必须了解小说创作中的这个特点。

二、典型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征。人在社会中生活,在他与周围的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具体的生活条件、生活道路、社会阅历、文化教养以及生理状态等等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独具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体态风度等等。这就是人物的个性特征。所以,小说创作中,塑造人物典型必须使人物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小说的重要特点是通过个性表现一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是独特的生动的个性,而不可能是抽象的、概念化的。革命导师恩格斯阐述他对小说人物塑造的见解时,特别强调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他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个单个的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恩格斯非常反对将“个性”消溶到原则里去。可以说,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必须有个性,没有个性就不成其为典型人物。小说创作中所表现的这种个性,是人物身上独有的、具体的,不同于他人的种种个性特点。这种个性特点是通过人物独特的语言、行动、心理、气质、习惯、动作、作风、气派、爱好、外表、服饰等来显现的。

个性是独特的,不可能重复。当然,现实生活中,人物那么多,又常常被划分为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人物个性的某一点或某一些有相似或相近之处是存在的;但认真分析起来,个性完全相同的人则是不可能有的。生活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个性,正如同自然界那么多树木,其叶子没有完全相同的一样。既然生活中人们的个性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那么小说创作必须把这客观存在真实地表现出来。不但要写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不同个性,还要写出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民族、同一阶级的不同个性。事实说明,小说中凡是成功的艺术典型,其个性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个伟大的艺术典型,其个性就很独特,他的外表,他的语言,他的行动,他的经历,他的心里状态,他的思维方式,都是他独有的。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境地,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他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面对一次次的屈辱和失败,阿Q别无选择,只能靠一种自譬自解的方式进行解脱,得以在想象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他麻木健忘,保守愚昧。阿Q面对残酷屈辱的现实,往往表现出惊人的麻木。在遭受外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以后,借助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他总能够神速而完全的忘却过去的种种不幸,心安理得地照常生活下去,麻木和健忘成了他生活中积久难改的痼疾。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他妄自尊大,畏强凌弱。虽然不名一钱,但他并不佩服有钱有势的赵太爷和钱太爷,还敢于对假洋鬼子采取“怒目主义”。他对强者怯懦卑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对比自己弱的,却蛮横霸道。

阿Q这一人物不仅和鲁迅其他小说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不同,就是和《阿Q正传》中同一阶级或同一类型的人物如王胡、小D等也不同。关于阿Q这一形象的塑造,鲁迅先生是有他独出新裁的设计的。他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样子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在上海,从洋车夫和小车夫里面,恐怕可以找出他的影子来的,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只要在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这是一种黑色的,半圆的东西,将那帽边翻起一寸多,戴在头上的……”。(《鲁迅全集》第六卷117页)由于作家紧紧抓住并赋予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独特个性,所以阿Q这个人物,也就给读者以独特而深刻的印象,成为小说中创作上不朽的典型。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又一典型人物,他自命清高而又可怜可笑,他“站着喝酒”已说明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像那些身穿长衫的阔绰者一样,踱进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以“短衣帮”为伍;但他却始终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明他是多么迷恋于自己头脑中虚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满口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那“窃书不能算偷”的歪理谬论,那见缝插针地向“我”卖弄学识的沉醉神态,都足以显示出他对自己读书人“身份”近乎疯狂般的固守和痴迷。但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这就决定了他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就连加入“短衣帮”的资格都已失去,成为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同孔乙己自明清高的特点不同,《范进中举》中的典型人物范进面对周围人的侮辱、轻蔑和嘲笑,则表现得低三下四,默默地接受,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例如,在他中了秀才之后,胡屠户依旧说他是“现世宝”,他居然拿“唯唯连声”,不做辩解;为参加乡试去借盘缠,又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个狗血喷头”,他听着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又仅止于“摸门不着”而已,如此低三下四,简直到了麻木的地步!可谓卑怯之至,屈辱之至。

同为读书人,同样在考取功名的道路上历经“磨难”,但由于各自的个性不同,所以,孔乙己自是孔乙己,范进也自是范进,他们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自然是分明而深刻的。

在小说创作中,典型人物不但应该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个个性还应该突出鲜明。还以阿Q为例,如前所述,他的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但其中又以他的精神胜利法为主要特点。“精神胜利法”在阿Q这个任务和其他典型人物相比较,这个“精神胜利法”又是阿Q所独有,因而也就构成了他和其他典型人物不同的个性了。由于有了“精神胜利法”,使得阿Q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而突出。同样,《水浒传》中的李逵,其个性特征也表现在多方面,如性格火爆,在战场上杀起人来不分良莠,性格率直等等,但其中革命坚决、心地善良、知错就改又是他个性的主要方面,给读者以突出鲜明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探讨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将两者分别加以论述,是为了更方便的说明问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领会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实质。并不是说,典型人物的共性和个性是有机的高度统一在一起的,是不可能割裂开来的。小说中完美的成功的艺术典型,其共性和个性往往辩证地胶合在一起,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密不可分。个性是共性的存在形式,共性又寓于个性之中,共性只有通过个性才能表现;反之,如果个性不表现共性,小说中的典型也就不存在了。总之,小说作品中的典型是小说家从生活实际出发,运用艺术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人物形象,它既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又概括了某一类的共同特征,从而反映出一定的社会力量的本质,以及生活的发展规律。只有具备这些条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才称得上是艺术典型。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篇2

一、人物形象纵向比较的意义

1. 增强文本探究的兴趣

除了平时教学时课堂的分析、讨论与归纳外, 笔者以为在期末或者中考复习时, 把人物集中起来“开个会”是个好办法。通过人物的比较, 可以使学生留下鲜明的印象。由平时的一课一分析的方式演变为整体比较与纵向联系, 由新旧知识想到关联,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增强探究兴趣。

2. 提高阅读鉴赏的水平

通过比较, 文学知识形成一条脉络, 人物形象也成为一个体系, 学生在理解和记忆上可以相辅相成而减少思维加式的负荷, 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与鉴赏水平的综合提升。

3. 拓展课外阅读渠道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内, 而应该通过阅读量的加大, 让学生从课外书中提升智慧。通过教师引领下的人物比较, 学生学会了对不同类别的课文进行分析, 学生就能很方便地分析类似课外读物中的作品, 为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方便。使语文课堂教学得以举一而反三, 实现自动阅读、快乐阅读与高水平阅读。

二、小说人物形象比较的基本策略

在复习教学时,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分析比较人物形象的:

1. 抓住人物肖像比较

肖像描写即描写人的面貌特征, 包括人物的容貌、打扮、表情、手势、身材等特点, 优秀的肖像描写往往通过人物的“形”来反映人物的“神”, 达到刻画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

比如同是“小市民”的形象,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里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 有着本质的区别:杨二嫂, 人们都叫她“豆腐西施”, 喜欢擦白粉;她凸颧骨, 薄嘴唇, 两手搭在髀间, 没有系裙, 张着两脚, 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而菲利普夫妇, 他们每个星期日, 都要穿着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笔者通过引导学生比较, 大家明白了杨二嫂的描写, 表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衰败萧条的情况下, 又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小市民的地位有了一个直观而显著的变化;而菲利普夫妇的外貌却折射出他们强烈的虚荣心。

2. 分析人物语言的不同

“话从口开, 言表心声”, 语言是一个人的心灵名片。语言描写是小说人物塑造的有力手段, 一段成功的语言表达给人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 使读者产生关于人物的深刻记忆。在分析人物时, 我们要透过作者对人物的语言描写, 管窥人物的典型个性。

比如《智取生辰纲》中的杨志和《范进中举》中的范进, 他们两个人的的共同特点都是想成为让别人欣赏的人, 竭力追求成功与名利。但透过杨志的语言, 我们能够看到杨志既有办事稳固、老道、有过人的智慧的一面, 又能看到他性格暴躁、蛮不讲理的一面。而通过范进的口头语言, 我们看到的则是一个在功成名就前有三分自卑, 总是想巴结别人, 实现自己的目标的那种人, 而中举之后则表现出非常圆滑与世故, 本性非常明显。

3. 体会行为表现的区别

我们将一个人长期的行为表现中流露的固定的特征称之为一个人的性格。行为描写包括对一个人的动作、举止和神态等的描写, 所以是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的极佳途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中行为描写的分析与品味, 窥见人物的个性, 从而分析人物的形象。

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 是个比较私利、随风倒的那种人。课文中能表现这一性格特征的描写主要有两段:其一, 当范进在中举前回家时, 胡前来祝贺并吃饱喝足, 作者写道:“屠户横披了衣服, 腆着肚子去了。”这里的一个“横披”、一个“腆”字足可以看出胡屠户对范进还没有中举时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是那么的清高与不近人性;其二, 当范进功成名就以后, 范给了胡老爹六两多银子, 胡的表现则是“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去了”, 给人感觉范进就是他的财神爷, 他的贪财与私利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以上三个方面比较的是人物形象的三个主要维度。从文本上看, 要进行有效的人物比较, 其比较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比如可以在一个学期中对一册书的内容进行比较, 也可以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物进行比较, 还可以将课外阅读时看到的人物与课内阅读时看到的人物进行比较。从学习的主体上分析, 比较的两个人物可以是教师提供, 让学生来比较;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 让教师来进行分析;还可以由学生提出, 让另外的学生进行比较, 最终归结出人物的个性。从比较的答案上来看, 新课程提倡个性化阅读, 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权, 所以不必教师提供标准答案, 而只需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提示即可。

小说人物分析的比较方法最大的优势是联系了文本的前后关系, 让学生形成一条可以辨别的脉络和可以纵向联系的线索, 使人物个性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使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也避免了零散复习的那种无序与低效的教学状态。

摘要:小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而人物形象分析更是小说学习的重点。本文重点说明了进行人物形象复习时的一种比较策略, 使学生从不同人物的比较中提升对语言文字描写的敏感度。比较主要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和行为的分析来实现, 而且比较分析也应该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以阅读为本的基础之上。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篇3

摘 要:典型人物是文学作品中最具吸引力的人物,典型人物给人以独特的陌生而熟悉的感受,这些典型人物从现实生活中提炼而来,又经过文学创作者的头脑加工。这样的陌生而熟悉能给读者以最准确的传达作者的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而典型人物必定出现于典型环境里。典型环境是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环境。泰国言情小说《?????》是由泰国作家?????????? ??????在佛历2523年即公历1980年所著的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小说一经再版,在泰国众读者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典型人物;型环境;?????;《?????》

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是文学作品中塑造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典型人物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典型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表现为非常复杂的状况,究竟哪种性格成分会成为人物的共性,一方面受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作家创作意图的影响,只有直接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和要求,又引起作者特别注意,并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的性格成分,才能成为典型性格中反映某些社会本质的东西。因此,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典型环境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本质的特定环境,它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一方面,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典型环境也只有通过典型人物的活动才能呈现出来,同时,人对他所处的环境又具有某种能动的反作用。

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况和背景。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不能与环境相离。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具有较大概括意义和普遍性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的现实,再从现实生活中人们身上提炼出具有高度概括意义的人物,集中代表了那个时代、那个阶级的人们的面貌和心理。

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的性格形成的关系最早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阐明的。恩格斯在与创作《城市姑娘》的作家玛哈克奈斯的通信中就涉及到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文学创作,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典型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 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两者是有机的统一体。

二、《?????》

在小说《?????》中,男女主角性格典型,特点突出,情节跌宕起伏,结局令人唏嘘。泰国某网站曾评价这部小说:“年少时最美的遇见,从此便刻入了余下的生命里”“再次看这本小说,时间已过了十年,你会发现,时间它并未将小说中的美丽忧伤 寂寞痴狂和令人颤栗的凄凉消失殆尽”

泰国杂志《HAPPENING》20111122期评论此书:“这部并不太长的小说一经再版,表明了这是一部留在读者心中的关于初恋和一个如午夜梦回带着笑却又含着泪的柔软的少年的作品……作品的另一主线是关于过去清迈风貌的描写,让人们再次回到那有爱的年少时光和那些记忆中的美好,那些需要感受甜蜜的忧伤的心情的人会喜欢它并且会长久的留在那些喜欢它的人的心中”

泰国网站“a thing book”曾介绍过这部小说:“30年过去了……这部小说里描述的爱情仍旧会对在这个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少年少女产生影响,即使千百年过去,经过了千百年,爱情仍然就是它原来的模样……”

三、典型人物——?????

?????是这本小说灵魂性的人物,是小说的女主角。?????是小说中的典型人物,是在小说典型环境下成长出来的典型人物。面对小说男主角的痴情,她表现出了在当时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反应。小说中未曾正面写出过 ?????的父母,但是在她与男主角的聊天中可以得出以下两个信息:1.?????透露过许多关于自己为何会来到清迈及自己的为何会有喜爱弹吉他的爱好的原因。直接事件发起者是?????的母亲。2.在?????的谈话中从未出现过提及父亲的信息。即?????有可能是在一个父亲角度缺失的家庭中长大。

继而可以看出在整部小说中?????与男主角的恋爱中,她一直处于一种接受状态即被动状态。?????被动的接受母亲为她选择的学校,被动的接受母亲觉得她应该有的爱好,继而被动的接受母亲为她安排的结婚对象及将来的人生。这样“不作为”直接导致了故事最后的悲剧。

这样被动而沉默的内心的人物与自身活泼大方的外表形成了巨大的角色反差。而造成这样反差的原因是?????生活的家庭环境。我们能过推测出?????生长于一个父爱缺失的家庭环境,这样的环境在人的性格塑造中极易出现极端化。

四、?????的典型性格与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典型环境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本质的特定环境,它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创造者——作者皆是处于当代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中。作者所处的年代即上个世纪80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整个世界格局处于一个大动荡的前夕,许多矛盾在不断酝酿着、积聚着。东西方两大板块在不断地碰撞、交融、渗透。由于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不同,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差异,使整个世界的格局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状态。价值观的西化,强调个性将是人类社会的主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是以新教伦理、自由意志伦理和市场伦理为最基本的基石的,这是从人的价值观出发来规定了人的基本行为,主要是强调人的本性,即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作为社会基本的生活单元。在每个独立的人所组成的社会中,由于受组织的自然规律支配,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形态。在人实现其个人价值的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 由于,在受传统文化的主导的东方国家这逐步受到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影响,被迫逐渐的的接受改变,泰国也在此之列。

作者处于这样的大环境下,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反应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及典型环境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小说中成长在父爱缺失的家庭,不断接受母亲被动要求的?????便是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杨昌年《现代小说》三民书局.

论余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征 篇4

——以《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徐福贵与许三观为例

【摘要】余华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出色的先锋作家。他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运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和民间叙事技巧,表达出了中华民族对生命、人性、世界和历史的独特感受,也在作品中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的形象特征进行分析对比,更进一步的去解读作品,探求作品所反映人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从人物本身出发,揭示出描写了近半个世纪来中国城镇社会中低层人民所遭遇的苦难与种种的不幸。【关键词】余华

命运

现实

特征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属于余华后期创作的作品,与他前期的作品在内容和写作手法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两部作品,所有在形式上带有装饰意味的东西都消失了,叙述的重心倾倒在了人物的命运上。这个时候的余华,看起来像是一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余华的叙述也就变得老实而含情脉脉起来。而这两部作品,也被众多的批评家和媒体评选为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活着》主要讲主人公徐福贵是地主家出身,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经常去城里的一家妓院吃喝嫖赌。后来他中了别人的套,把家里包括田地、房产的全部家产输了个精光,于是全家一夜间从大地主沦为了穷人,福贵的父亲郁闷而故。这个打击如当头棒喝,亦如一瓢冷水,使福贵清醒过来,决定重新做人。从此,他成了租种过去属于他家的田地的佃户,穿上了粗布衣服,拿起了农具,开始了他一生的农民生涯。不久,福贵的母亲生病了,他拿了家里仅剩的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可是在城里发生了意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辗转两年,最后他被解放军俘虏并释放了。这时回到了家乡,他的母亲早已故去,女儿凤霞也在一次高烧后成了哑巴。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动荡,如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制度、大炼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等等,都通过男主人公的眼睛和亲身经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生动的再现。而在此期间,福贵也经历了与每个亲人、朋友的悲欢离合:为了让儿子有庆上学,他把女儿送给了别人,不久后女儿跑了回来,全家重又团圆;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输血,结果儿子被一位不负责任的大夫抽血过量致死,后来发现县长竟是福贵在国民党军队时的小战友春生——春生在后来的文革中经不住迫害,悬梁自尽;几年后,凤霞嫁了个好女婿,可不久死于产后大出血;两个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去世了,只剩下他和女婿二喜、外孙苦根祖孙三代相依为命;几年后,二喜在一次事故中惨死,福贵便把外孙接到了乡下和他一起生活;可是好日子没几年,小苦根也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后,福贵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也给它取名叫“福贵”,一个人平静地生活下去。

《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后来在自己家乡农村得知,卖血可以换钱,也是身体强壮的表现。虽然卖血可以成为他生活的经济来源,但是,他没有用卖血来维持生活,除非在非常无可奈何或者无助的时候,他才会卖血来解决。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十五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小说的最后一节尤其精彩,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许三观想吃猪肝,身边又没钱,他决定为自己卖一次血,但是到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血只能卖给油漆匠漆 家具,在这时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他坐着,哭了。这两部作品,从内容看起来有着天壤之别,而作品主人公徐福贵和许三观之间好像有着某种联系。表现了在当时那种社会大背景下,低层人民对生活的无奈,为了活着而活着的希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一、盲目的乐观主义

福贵和许三观他们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对自己身上的伟大品质也没有任何发现,他们只是被动、粗糙而无奈地活着。他们不是生活的主人,而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的人。无论是徐福贵,还是许三观,他们都是被命运俘虏的人,他们没有任何能力承担命运的变幻无常,也没有任何一刻有“痛苦的清醒意识”。福贵对于苦难的承受是被动的,他的乐观主义也是盲目的,他虽然学会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也仿佛有着和那头老牛一样的超然,但是,存在的幸福并不会因此而到来。小说开始就写到:“赌场里的先生龙二,他常赢少输,可那天他载到了我的手里,接连的输给我。每次输了还嘿嘿一笑,两条瘦胳膊把钱推过来时一百个不愿意。我想龙二也该惨一次了„„龙二和另外两个债主拿出帐薄,一五一十的给我算起,我才知道半年前就欠上他们了,半年下来,我把祖辈留下的家产[1](P19-21都输光了。”福贵认为自己可以把爹先前输的一百亩地赢回来,光宗耀祖,可没想到龙二一开始就在算计他,最后使他倾家荡产。福贵是没有抗争,没有挣扎,对自己的痛苦处境没有意识的。自己倾家荡产、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他已经麻木了,没有知觉了,只是被生活卷着往前走。《活着》到最后写到:两个福贵脚上沾满了泥土,走去时却微微晃动着身体,我听到老人对牛说:“今天友庆,二喜耕了一亩,家珍,凤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还小都耕了半亩。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说了,说出来你会觉得我是要羞你。话还得说回来,你年纪大了,也是尽心尽力了。”[1](P194)福贵主动将那头老牛称 为福贵,与自己同名,主动将自己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而这种乐观所表现出来的平静,实际上只是一种麻木之后的寂然而已。

到了许三观,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这个人,好像很善良,很无私,身上还带着顽童的气质,但他同时也是一个讨巧、庸常、充满侥幸心理的人,每次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除了卖血之外,就没想过做一些其他事情,当他生活极其槽糕时,因为别人的生活同样槽糕,他也会心满意足。说白了,这就是许三观的平等思想,他不在乎生活的好坏,但是不能容忍别人和他不一样。他自己做了乌龟,许一乐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他卖血养大儿子,时刻想着的是儿子将来如何报答他的养育之恩,因为以后可以来报答我,所以就去卖血„„这些就是许三观乐观的“平等”思想又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而最终表现出的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

二、人物自身的“执著”

关于余华笔下人物的“执著”,可以说既是人物本身具有的非理性本质的造成,又有整个社会、文化的大环境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福贵和许三观这两个人物形象来看看他们的“执著”。

在《活着》一书中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2](P4)《活着》中而当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的离开自己:凤霞成了哑巴、友庆抽血致死、凤霞难产死亡、二喜在施工中意外死亡、苦根活活的被毛豆胀死,一系列的死亡对福贵来说是始料 未及的。在读者看来,是上天不公,让一个人承受这么多亲人死亡,经历如此多的苦难,福贵承受了这样命运的无常,他也学会了平和坦然的接受,不然他不会在晚年和老黄牛超然相伴。直至最后剩下自己一个人,这里面的惨烈是不亚于余华小说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但余华成功的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忍耐。这使得整部小说的叙述也因这种宽阔的忍耐,变得沉郁,悲痛而坚定,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一切,以至于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缓解在忍耐之中。最终,福贵真的是达到了与孤单相依为命的地步。而作者本身也说:“《活着》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2](P8)确实是这样的,福贵到了最后还是孤独而执着的活着。

在《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主人公许三观同样也是这样“执著”地活着。“执著”首先突出表现在许三观对“血液”的非理性的疯狂崇拜,应该说有一种“血液情结”在其中。我们看许三观不论是他要娶媳妇也好,还是在面对三年自然灾害,许一乐得病亟需救治等一系列困难,需要救急的时候,他都是依靠出卖自己的血液来维持着家庭的运转,这使得他的“血液情结”越来越死,使他无法自拔,“执著”已极。我们可以看到书的最后,当许三观年过六旬再去卖血时,年轻的“血头”拒绝的了许的请求,甚至讥笑道:“你身上死血比活血多,没人会要你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你的血„„”[3](P247)这令他感到恐惧万分,因为一旦没法再卖血意味着人的身体已经“败”掉了,尤其回想到过去四十年中,家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依靠自己卖血,现在不能再卖,今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怎么办?于是许三观不由得悲从中来,在街头痛哭。“灾祸”来临时的支柱没有了,人立即处在了崩溃的边缘。作者显然将这一份“执著”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许三观在各种行为中对自己的妻子许玉兰也有着一种“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并不是像“血液情结”那样十分明显地表露 在外,而是较为隐性的。我们知道许三观对绰号“油条西施”的许玉兰是一见钟情,然后采取一步到位的手段得到了许玉兰。应该说这样的感情基础是极不牢靠的。但是就在发生了“许一乐”事件以后,许三观仅仅是采取了打骂、体罚、最多自己去偷情等手段,他没有进一步采取离婚这样的激烈手段。这说明他还是放不下。在文革中,许玉兰被诬陷而遭批判,许三观对许玉兰依然很好,在家里给许玉兰倒热水烫脚,给她送饭,甚至偷偷给她做了红烧肉,看到许玉兰由于长时间弯腰接受批斗“脊背弯得就像大字报上经常有的问号一样”时,“心里一阵一阵得难受”。在那个荒诞的时间,他们的儿子都已经不再理自己的母亲。家庭批斗会上,许三观说了自己曾去偷情的事情,教导儿子说:“其实我和你们妈一样,都犯过生活错误,你们不要恨她„„”[3](P173)这份“执著”是在生活和患难与共中生出的。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 韩文版自序》中说:“许三观一生追求平等”。[3](P6)的确如此,许三观还有一份对平等的“执著”。但是他追求的平等是非常简单和表面的,就是生活上的平等,吃穿用这方面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几千年来国人共有的一份“执著”。

三、人物的非理性

余华是善于描写暴力的,也是善于描摹苦难的,更是善于塑造暴力和苦难中隐忍着的悲剧人物和他们荒诞的命运。他所塑造的人物通常都是冰冷的,有着偏执怪诞的思维方式,如他在《细雨中呼喊》中胆怯、冷漠、绝望的孙光林,在《许三观卖血记》中麻木、隐忍与命运抗争的许三观,在《现实一种》中的冰冷的山峰、山岗两兄弟。这些人物不仅性格怪诞还有着独特的审视世界的眼光,有着超出常人的生命体验。

最典型的就要数《活着》这部小说了,一个农民在草地上平静的叙述一家人是如何一个一个的死去。小说在一开就写到:“我年轻的时候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我常去的那家妓院是单名,叫青楼„„里面有个肥胖的妓女,我经常让她背着我去逛街,我骑在她身 上像是骑在一匹马上。我的丈人,米行的老板,穿着黑色的绸缎站在柜台后面。我每次从那里经过时,都要揪住妓女的头发,让她停下,脱帽向丈人行礼:“近来无恙?”我丈人当时脸就像松花蛋一样„„”[1](P10)福贵面对自己的丈人时,表现的是不恭不敬,没有晚辈对待长辈的理性态度,而表现出的是一种无知的,地痞流氓式的态度,甚至有一点调戏的感觉。这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的确是罕见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非理性的。在小说写到福贵的妻子家珍去找正在赌博的福贵时:“家珍又扯了扯我的衣服,我一看,她又跪到地上。家珍细声细气地说:“你跟我回去。”要我跟一个女人回去?家珍不是存心出我的丑?„„我对她又打又踢。我怎么打她,她就是跪着不起来,我就在赢来的钱里抓出一把给了旁边站着的两个人,让她们把家珍拖出去,我对他们说:“拖得越远越好。”家珍被拖出去时,双手紧紧捂着凸起的肚子„„”[1](P19)面对自己的妻子已经怀孕七个多月,福贵对妻子又打又踢,最后被拖到了大街上。我相信世界上很难在找出第二个这样的丈夫,对于福贵这种非理性的表现,也只能是一种丧失了人性的悲剧。福贵的爹是被他气死的、娘是病死的、儿子死于给县长老婆献血、乖巧的哑巴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女婿又死于工地事故、只剩下一个小外孙却竟然是吃豆子涨死的,写遍所有离奇的死法。显然,余华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余华的文字是最煽情的,却又是最抽离人物冷峻旁观的。当一个人承受着所有亲人都离奇死亡,而自己还能坚强的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

《许三观卖血记》中,我们看到余华已成功地将他的“非理性世界”本质与看似传统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许三观卖血记》讲述的是一个出身于农村的丝厂送茧工许三观三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回乡探亲的许三观偶然得知乡人们“卖血”的习俗后随同前往医院,并以换取的三十五元钱在城里娶下了“油条西施”许玉兰。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每有家庭变故,许三观就以卖血来挽救危机。直到三个儿子终于各处组建家庭后,他才恍然发觉岁月已夺去了他的健壮,“卖血救急”的好时光一去不返,对未来灾祸的忧虑,使他在街头痛哭起来。《许 三观卖血记》无疑是一个家庭故事。这个家庭在中国最近的三十几年的戏剧性极强的政治、经济变故中,取得了理所当然的戏剧性效果。然而正是在这个曲折但并非离奇的家庭故事之下,随处埋藏着“非理性——荒诞”的影子。

小说的开头就具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我不能嫁给你,我有男朋友了,我爹也不会答应的,我爹也喜欢何小勇,„„于是许三观提着礼物来到徐玉兰家里。许三观对徐玉兰的爹说:“你只有一个女儿,徐玉兰嫁给了何小勇那家就断后了,生出来的孩子不管是是男是女,都得姓何。要是嫁给我,我本来就姓许,生下来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姓许,你们许家的香火也就接上了。”[3](P14)许三观娶妻之举也并非在理念计划之中,而是在拿到钱后的突发奇想,并采取了怪异的求婚方式——请素不相识的许玉兰吃饭,饭后计算出给许玉兰花用的钱数“总共是八角三分钱”,紧接着就理所当然地提出“你什么时候嫁给我。”而玉兰父亲的允婚则基于两点原因:首先,许三观的钱比何小勇多;其次,双方都姓许,女方的香火亦可以延续。许玉兰父没有考虑自己女儿的主观意愿,然而这一非理性方式又恰恰是中国传统的成规惯例,没有人会对这一情节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无论是对于求婚过程,还是求婚的原因,都将是非理性的。小说中不是写到:“许三观把徐玉兰带到那家胜利饭店,吃了一笼小笼包子、吃了一碗混沌、吃了话梅、吃了糖果、吃了半个西瓜。”[3](P17)最后把吃剩下的半个西瓜给了许三观。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购买的食物的量是很足的,一个二十多岁年轻的少女,是不可能吃掉怎么多东西的,何况在对徐玉兰的描写中写到她的身材婀娜,有“油条西施”之称。所以非理性贯穿了整部小说,小说的处处表现着非理性。

在许三乐受到欺负时,作为大哥的许一乐给自己的弟弟许三乐报仇。因为打破了别人的头,要出医疗费,他自己做了乌龟,他替何小勇养了九年的儿子,如今还要替何小勇的儿子还债务,自己没钱家里 东西也被别人搬走了,他感到不公平就教导许二乐和许三乐长大后去强奸对方的女儿,想到这里他笑了,决定自己可以去卖血了,他觉得公平了,也乐观了。他知道妻子曾经和何小勇有过私情后,在林芬芳病的时候也搭上一腿,他觉得这是公平的,所以他很乐观,觉得没有对不起妻子最后他甚至发现长在自己身上的毛都不平等,于是抱怨道:“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余华两部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人物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小说中人物所表现的种种特征。

参考文献: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篇5

抓住抢修一线的典型人物,结合其特别的抢修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专人负责跟进采写报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范例:

1、浙江日报2013年10月12日4版

电力党员服务队——

抢修:再脏再臭也心甘

通讯员 吴桑桑 记者 张帆

本报杭州10月11日讯

通讯员 吴桑桑 记者 张帆

大水中,人们记住了一支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他们是一线的电力维修工人,又是抢修突击的尖兵。

“终于可以换双鞋了”

“四天没洗澡、换鞋,快被自己臭死了!”这般调侃的杨刚,是宁波供电公司供电抢修服务平台班长、国网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今天终于有一点空闲时间可以脱掉整整穿了4天的球鞋,换上一双透气的拖鞋。而就在昨天,他还接着纷至沓来的抢修工单,电话打到爆,声音嘶哑,完全没有力气再多说一句话,根本顾不上洗澡、换鞋。

“我们这儿停电了,快来看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电?”这样的工单已经让平台所有的工作人员接到手软。“一个小区停电,同小区的住户会不停地轮流来电话。”10月9日零时,杨刚看着满屏900多张无法回复的工单,无奈地告诉笔者。好在,随着抢修的加快,“无奈”开始逐渐消退。从10月7日到10日,供电抢修服务平台共接到2181张工单,处理了1000多张,只要一有小区送电,平台就立马一一回复给报修的居民。也许,明天还是不能回家,但是只要给用户送上电,杨刚的心就放宽了。

“闻得到臭味不?”

“同事都嫌弃我臭,你闻得到臭味不?”宁波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配电运检三班的小伙朱剑明是服务队新兵,一边闻着自己的衣服,一边还在“照顾”周围人的感受。为了排摸灾情比较严重的江北范江岸一带的所有“遇难”或“涉险”电力设备,10月9日,朱剑明和两个同事还蹚了一天的粪水,一般的小伙谁受得了,可是朱剑明却没有半句怨言。

范江岸一带积水严重,都到膝盖了,沿街小区的几个环网单元都可能受灾了,必须挨个蹚水摸进去查看设备的受损情况,对一些渗水严重的环网站必须拉闸停电,保证居民的安全。“今天真是幸运,让我们遇上了臭粪沟,还走了一天,人生也算圆满了!”面对困难,朱剑明总是抱着乐观的心态。

“脚都已经麻木了”

连续四天,宁波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配电一班的年轻员工李鑫都相当于赤脚泡在水中,前两天没有套鞋还穿着拖鞋蹚水,好几处都被脏得看不清的黄水里的石子、玻璃等各种硬物刮伤,留下不少疤痕。

为啥不穿防水的“捕鱼服”?这样就不会进水了。李鑫说:“这衣服好虽好,不进水,但穿了一天就憋坏了,太闷!而且穿着这身装备在水里走一天,外面压强大,挤得脚生疼,也吃不消!”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又是到处奔走抢修送电的一天。“脚都已经麻木了,感觉不到疼,每天回去用酒精消毒一遍就行。”回到单位,李鑫脱掉已被浸湿的鞋子,开始用棉签沾上酒精涂到脚上,这双脚像是浮肿了,又红又皱。

2、浙江日报2013年10月13日4版

“硬汉”徐晓进

本报余姚10月12日电(通讯员 陈潮洋 记者 张帆)“三江口新村小区积水还很深,变压器进水了!”今天上午10时许,在余姚梨州街道中山桥附近的抢修现场,徐晓进扯着沙哑的喉咙,一直忙碌着。

随着积水退去,全省各电力抢修支援队伍赶到余姚,投身电力抢险恢复工作。身为余姚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梨州运检班班长,徐晓进从事线路工作24年。

“徐班长,我们打算进小区排摸配电设施进水情况。”台州供电公司的支援队伍负责人找到徐晓进。这两天,他的手机也一直忙个不停,支援队伍找不到路、没有图纸材料、不了解现场情况,都直接打电话问他。哪里有需要,他就第一时间跑到哪里。

徐晓进离家5天了,一直没时间给家里打个电话。徐晓进父亲前几天去世,出殡第二天一早,他就蹚着水到了单位,投入到抢修中。

连续5天来,他白天协助支援队伍抢修,晚上汇报抢修结果、配合制定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往往到次日凌晨2时才能躺在桌子上休息,早上5时多又要起来工作。同事们非常佩服这位“硬汉”班长。截至今天下午4时半,徐晓进所负责的22条停电10千伏主干线已全部恢复送电。

3、浙江日报2013年10月16日8版

党员服务队细致服务暖人心

“师傅,你们来啦?正好我有问题想问一下。”10月14日,国网浙江电力钱海军党员服务队走进余姚城区受灾最严重的小区之一——花园新村,为小区居民宣传安全用电时,用户徐林江拄着拐杖走出来询问道。

原来,花园小区送电之后,该用户家里的灯也亮了,但是考虑到先前积水达到一米多高,徐林江便把插铅拔掉了。但又想着能早点用上电,于是询问是不是可以把被水浸过的线路剪掉,把楼上的电先送上去。

徐林江的一只脚在之前扭伤了,现在脚上还打着石膏。钱海军赶忙让他坐下,并安慰道:“你不要着急,我们先查看一下。”说着便走进屋里,发现室内有两条插线板的线路是用钉子固定在墙上的,从开关处一直沿墙壁延伸,插线板已经老旧不堪。钱海军拿出漏电检测仪和绝缘电阻表对室内的线路进行一一查看,发现存在严重的漏电现象。

看到墙上还未消除的水渍,在得知浸过水的确认后,钱海军和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仔细测试和排查,发现插线板浸过水以后,里面电子的绝缘已达不到要求,现在只要一通电整个插线板都带电,如果用户不小心碰到就会导致触电,后果不堪设想。

听钱海军这么说,徐林江的妻子很快从隔壁小店买来插座,她说:“师傅,我们不会弄,你们可不可以安装一下啊?”二话没说,钱海军接过插线板便忙活起来。他们动作麻利地剪掉原来的接线板,把新的换上,并重新放了线,前后总共花了不到10分钟。

完成这项工作后,钱海军他们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带着工器具继续排查。当发现用户的熔断器是用铜丝连接的时候,钱海军建议他安装漏电保护器,并跟徐林江讲解其中的原理,还帮着处理存在的隐患。

在钱海军他们离开的时候,徐林江不停地道谢,说:“师傅,辛苦了”。

当天下午,钱海军他们沿着到处都是淤泥和垃圾的小巷子,挨家挨户查看用户家中的用电设备和用电情况,提醒他们注意用电安全,并向一些暂时通不上电的住户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用户解决用电难题。

3、浙江日报2013年10月16日8版

生日愿望就是及时给百姓通上电

“祝你生日快乐,老江!”“来,我们一起给江队长唱一首生日歌!”还没等江汉杰反应过来,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已经送到他眼前。

连续几天夜以继日的抗洪抢险,已经让江汉杰忘记了10月13日是自己的生日,“江队长,你女儿有话要对你说!”江汉杰接过队友递来的电话。“爸爸,今天是你生日,祝你生日快乐,我知道你在余姚帮助那里的人们抗洪抢修,你要早点回来,我给你准备了生日礼物!”

听着女儿稚嫩的声音,看着身边刚蹚水抢修回来,还穿着湿漉漉的防水裤、戴着安全帽的兄弟们记得自己的生日,这个身高1米8的男子汉感动得红了眼眶。

10日凌晨接到单位赶赴余姚参与抗洪抢修任务的通知后,身为安全稽查队长的江汉杰来不及多想,便换上衣服出门了。抵达余姚后,看着满目疮痍的城市,他便随抢修队员一同挺进灾区重镇。水浅的地方蹚水前行,水深的地方乘坐皮划艇进入,时刻督促抢修队员们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操作。

细心的后勤人员得知今天是他的生日后,临时买了一个蛋糕,利用中午大家吃完饭休息的时候,给他办了一个简单又温馨的生日会。

小说人物经典语录 篇6

一部好的小说总是有很多的语句,你还记得那一本的哪一句吗?看看下面吧!

1.本侯爱慕公子无双。—《倾尽天下乱世繁华》

2. 白子画,今生所做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是若能重来一次,我再也不要爱上你。—《花千骨》

3.你怎么可以这么残忍。 让我亲手杀了你之后,留我一个人?想要什么,你说就是了。不管对的错的,我都给你。爱给你,人给你。六界覆灭干我们何事?这些人是生是死干我们何事?我带你走,去哪里都可以,你想怎样都行。只是不要离开我……—《花千骨》

4.我将她好好地放到你手里,你却将她打碎了。 —《华胥引》

5.玲珑骰子安红豆,相思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

“你死了,我就来陪你。”—《华胥引》

6.我不能像一位公主那样长大,却像一位公主那样死去。 —《华胥引》

7.“我要你记得,有些错误,就像你刚才的那道伤口,一开始什么都发现不了,时间久了,便要令你疼痛流血。” —《扶摇皇后》

8.不许盖棺,等我一起,谁敢质疑这个决定,格杀勿论。—《王妃十三岁》

9.他生,她生;他死,她跟 —《墨舞碧歌》

10.在我看来,你本就什么都不是,只是我的女人。—《帝王业》

11.从今往后,你是我的王妃,是与我共赴此生的女人,我不许你懦弱!你在我眼里本什么都不是,你只是我的女人!我所生子女,必为王儇所出,即便永无子嗣,终此一生,亦不另娶。以血为誓,天地同鉴 —《帝王业》

12.七七,我再也不会抛弃你 —《奴儿七七》

13.“小奴才,若有来生你一定不要遇见我。”

“爷,若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爱上你。” —《奴儿七七》

14.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奴儿七七》

15.你可曾听见过心碎的声音,哀伤而绝美,很动听。—《夜妖娆》

16.在这九重天上,他是我的唯一 。我一直想着 ,想着等孩子生下来之后。 要和他牵着孩子的.手 ,看十里云海翻腾。 万丈金芒流霞 ,他不知道光明对于我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17.我的生死,我的爱恨,皆是我自己抉择,我不后悔,也不痛苦。 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我不需要怜悯,亦没必要动摇。 生也是我,死也是我。 胜固欣然,败也从容。—《凤求凰》

18.贵公子定律就是:永远不会有面目可憎的时候;不生气的时候会笑,生气的时候还是会笑;叫人滚的时候总是要加“请”字;在想骂一个人的时候,要把这些词统统自动替换为“阁下”。

于是,综合以上条例,上官透微笑道:

“请阁下滚吧。”—《月上重火》

19.“你能伤害我,能要我做许多我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是因为你知道我爱你。”上官透淡淡说道,“但是从今以后,任何人都不会再伤我。” —《月上重火》

小说中的典型人物 篇7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 常常是自孩童时起便与读者相见的, 细品金庸的小说, 我们可以参与书中主人公的成长。常常在他们褪褓时期我们就已结识了他们, 从八岁十岁到十七八岁, 每一成长阶段金庸都为他们细心着墨。这群金庸笔下的宠儿, 细数起来, 当有郭靖、杨过、张无忌、胡斐、韦小宝、郭襄、周芷若等等。郭靖是从一生下来就跟读者见面的, 他的母亲李萍在战场上生下了他, 九死一生, 好不容易在大漠中熬了下来。他母亲依着丈夫的遗言, 给他取了郭靖这个名字。他学话甚慢, 有点儿呆头呆脑, 直到四岁时才会说话, 好在筋骨强壮, 已能在草原上放牧牛羊。母子两人相依为命, 勤勤恳恳, 牲口渐繁, 生计也过得好些了, 也学会了蒙古话。只是李萍看着儿子憨钝的样子, 常常黯然神伤。

但这郭靖却是憨人有憨福, 其种种遭遇, 可以说是因拙而得福, 简直就是中国版的“阿甘正传”。江南七怪远赴大漠寻找他, 倾心尽力传授他武艺。但他最大的福分, 是结识了黄蓉, 虽然黄蓉出场时也仅是个初及笄的丫头, 但她在书中的重要性, 却是谁也比不上的。除了她的聪明机智, 更主要的是作品里的一些“大人物”都与她有很深的关系, 正是有了她的存在, 才有了这部小说的多姿多彩, 热闹非凡。东邪黄药师是她的父亲, 南帝一灯大师段智兴是他的救命恩人, 北丐洪七公是她的师父。人小鬼精的黄蓉对郭靖的帮助甚是不小, 不仅一路相伴相随而且极尽自己的聪明才学来帮助他, 尤其是用美食诱得洪七公教郭靖阳刚威猛的降龙十八掌, 从此三人演化为师徒, 义伴终身。

金庸在作品中会把武林中人的卑鄙龌龊写得入木三分, 但这些无疑是为了衬托出童真世界的天真善良。记得才六岁的郭靖就凭着一股孩子的天性, 救了蒙古勇士哲别, 他与哲别根本不认识, 只不过见他在战阵中英勇异常, 激发了幼小心灵中的一股纯良之气, 便想办法去保护他, 即使被术赤用马鞭抽得遍体鳞伤, 痛彻心肺, 宁死也不肯供出哲别的藏身之处。

只有心地纯真善良的孩子才会不计后果地去保护别人罢, 他甚至都不问那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桑昆的两头猎豹纵起要咬铁木真的小女儿华筝时, 他不顾危险的“着地滚去, 抱起了华筝”。事后铁木真问他怎么那么勇敢, 他只说了一句:“豺子要吃人的。”多么纯洁而高贵的赤子之心。每一个孩子, 在刚刚坠地的时候, 对于世间是毫无成见的, 及至稍长, 宇宙万物在他们看来都是平等的。他们会与狗为友, 对猫说故事;他们会想着追星摘月, 要唤回飞去的小鸟, 要叫醒已死的小鸡。他们不知昼夜, 不懂生死, 不晓阶级, 不问界限, 却独有天地之灵气。郭靖就是一个好例子, 在大漠的时候, 他是多么的无拘无束, 虽然没有文化, 缺少灵感, 也不懂思辨, 但他却有一颗健全而通透的心。那苍苍茫茫不分天地的环境, 那辽阔豪迈无遮无盖的氛围, 无疑加固了纯良的天性。他后来的大智、大勇、大圣、大贤, 跟他在大漠里射雕的经历不无关系。正是他的出生地, 教会了他正直勇敢, 善良朴实。在很大的程度上, 他与生俱来的刚毅木讷纯厚忠诚的大侠性格真正是得自天然。

金庸很注意描写孩提时代的启蒙, 那一段童稚无邪的阶段, 无论在思想上, 体能上皆是最可塑之时, 浑如璞玉, 纯净无式, 可任人雕琢而成理想之模式。可以说, 那是关键时刻, 向好向恶, 往往系之于此。与郭靖的向好相似, 杨康的向恶也是从小开始的, 外在的环境可以影响人之一生, 这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金庸是借对童稚纯朴的无限憧憬, 去抗拒、否定成人权术世界中的虚假、伪善与无趣无味, 去否定江湖世界中的你争我夺, 尔虞我诈, 腥风血雨, 他希望善良的人们能有一个安静祥和的人间乐土。在这一点上, 可以说金庸是伟大的。

2赤子之心——周伯通

除童心外, 金庸还擅写赤子之心,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小顽童还有老顽童, 这就是既风趣幽默又活泼可爱的周伯通。周伯通年纪很大, 其行为举止却犹如孩童, 人称老顽童, 他天生是个乐天派, 喜欢无拘无束的玩, 逍遥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周伯通之成为“老顽童”, 鹤发童颜, 行事不知所谓, 武功却登峰造极, 一一都是拜赤子之心所赐。

周伯通童心很盛, 其赤子之心始终不失, 虽然年纪很大, 可说话办事仍然像个顽童。他无拘无束地尽情展现其童心童趣, 即便有人呵斥他, 他也不着恼, 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看到一个好玩的东西, 就会旁若无人地玩起来, 待到玩过头了, 郭靖和黄蓉批评他耽误正事, 他却一点也不生气, 嘻嘻一笑过后, 会乖乖地按照他们的指派, 老老实实做事去。周伯通不通人情世故、胸无城府、幼稚顽皮, 无法像一般成年人那样理智地调控自己的言行举止, 经常不讲分寸地乱开玩笑, 性情所至, 见到谁都想嬉闹一番, 却毫不理会别人的感受, 他把嬉闹当成生活中的一大乐事。

周伯通虽已年近百岁, 却丝毫没有疲态, 健康状况良好, 整个人神采奕奕的, 好似返老还童了似的, “其实世间岂真有返老还童之事, 只因他生性朴实, 一生无忧无虑, 内功又深, 兼之在山中采食首乌、茯苓、玉蜂蜜浆等大补之物, 须发竟至转色。即是不谙内功之人, 老齿落后重生、筋骨愈老愈健之事, 亦在所多有。周伯通虽非道士, 但深得道家冲虚养生的要旨, 因此年近百龄, 仍是精神矍铄, 这一大半可说是天性使然。”周伯通性格开朗, 胸襟开阔, 从来没有争武功天下第一的想法, 更没有一统江湖的野心, 他一生逍遥自在, 不争名, 不逐利, 无忧无虑。周伯通还是乐观豁达之人, 性格开朗, 爱好多, 精神有寄托, 不仅喜欢调养蜜蜂, 还喜欢到处游走, 广泛的兴趣爱好既陶冶了其情操, 也振奋了其精神。周伯通没有敌人, 也就没有怨恨, 整天快快乐乐的, 心中没有任何不良情绪;周伯通常到户外走动, 户外阳光充足, 空气好, 常散步还可活动筋骨, 疏通经络。周伯通喜欢笑, 整天笑嘻嘻的, 笑是最好的情绪调节剂, 笑不但能缓解人的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 还可使人容光焕发。周伯通平日里闲闲的, 不必因为做事而忙得焦头烂额, 其情感也能得到合理宣泄, 这种收放自如的情感特点, 使他在晚年也饱受爱情的滋润。也许, 周伯通从内心深处并未刻意追求长寿, 但他却长寿有道, 比一般人更能享受到长寿给人带来的幸福吉祥。

3童心童趣——金庸

金庸笔下的人物知趣可爱, 他本人也像个孩子, 始终充满童心童趣。有人说“幼年的金庸宛似‘天山童姥’:童稚的躯体包藏一颗世故沧桑的心。”, 其实, 金庸身上还有‘天真、顽童’的一面, 至老也没改变。因为金庸商业上的成功, 人们往往注目于他的精明世故, 而忽视其天真、朴拙。一个通身精明世故的人, 不会费尽心机去刻画石破天、虚竹、狄云、周伯通、李文秀这类毫无心机之人的。

并不是每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都会考虑到写一本书指导小学生如何考入初中自己从中赚取钞票, 也不是每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都会因为对学校训育主任的奴化教育不满而在壁报上撰文把主任比喻成‘眼睛蛇’的。第一件事金庸是1939年做成的, 第二件事则是他1940年的丑恶历史。第一年, 他是世故老人, 第二年, 又成了黄口小儿。这张自发的大字报, 最能表现少年金庸的勇气与狂气, 更多是‘傻气’。金庸晚年追忆此事, 没有把自己拔高成‘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而是坦言“只是少年人的一股冲动, 没有考虑到严重后果”。

年已高龄的金庸常常会给人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 在杭州举行的一次演讲中金庸穿着粉色竖条纹的短袖衬衫, 坐在椅子上, 爷爷一样慈祥地笑着。说起话来, 像个孩子, 嘴角一直往上翘着, 所有的问题都不拒绝回答。当时, 大家都知道这个80岁的老人还在兴致勃勃地修改旧作, 硬要把专情的黄老邪改成个有故事的人——和自己的弟子梅超风有段师生恋。问他这个问题, 他显得特别喜欢, 就像孩子被问为什么得了个大红花一样, 回答得特别响亮, 谈起爱情什么的恍若年轻人一般:“人生最理想的是专一的爱情, 但不专一的爱情常常有, 这样改更现实。道德上看, 如果把不专一的情感快点收回, 当然就比较好了。”看大家听得认真, 他更是得意了, 还把杜甫拉出来做个对比:“过去的诗人, 比如杜甫, 他可能觉得自己的一首诗不够好, 但流传出去了, 就没法动了。我现在有机会改, 多好啊。”接着, 他还得意洋洋地透露了自己下一步的修改计划:“韦小宝这个人做了那么多坏事, 结果却娶了那么美的七个老婆, 让人觉得坏人可以有好报。这个在小说中可能合适。但在现实中, 那个说‘狼来了’的孩子, 最后被狼吃掉了, 才是合适的, 所以我要修改。”待大家追问具体怎么改时, 这个老人突然孩子一样耍赖:“我还没想好。”

晚年金庸, 世故滑头得很, 但在某些方面, 却也‘不失其赤子之心’。对于央视版《笑傲江湖》和评点本《金庸作品集》, 金庸开初都是赞赏备至, 过了不几日, 又贬到一无是处, 整件事金庸接近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实在大失风度, 更谈不到精明。我们可以将此事解释为金庸利令智昏, 不过我总感觉:说话不负责任, 几分钟之前说的话, 过一会儿就不记得了并且认定别人会像他一样不记得, 这, 是儿童的特权与特长。“我在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 人家说我学问不好, 不够做院长。别人指责我, 我不能反驳, 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我向浙大请了假, 来这里读书。”这分明是赌气, 在愤怒之外, 听口气却有些个童趣盎然。所以金庸在高龄之际还到剑桥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可见其求学精神可嘉。

孟子说过:“大人者, 不失其为赤子之心也。”所谓赤子之心, 就是孩子的“原我之心”。这心是从世外带来的, 不是经过世间造作后的心。这是提醒我们, 要培养孩子的纯洁无瑕, 天真烂漫的真心, 使他们成人之后, 还是用这原来的心去观察世间, 矫正世间, 不至于盲从于人世的约定俗成, 而被世间的罗网所羁绊。所以朱熹对此的注解是:“大人之心, 通达万变;赤子之心, 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 正以其不为物诱, 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充之, 则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而极其大也。” 我们并不否认金庸是借他作品中的人物去完成他的一种心愿, 去树立他的人格理想, 他是多么希望这尘世间都是这种具有赤子之心的人啊, 这也许就是金庸喜欢写儿童, 写童心、写赤子之心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由得想起金庸写于五十年代的一篇散文。他曾经这样说过:

“如果你到过江南, 会想起那些燕子, 那些杨柳与杏花, 那些微雨中的小船。”

五十年代, 金庸才刚到而立之年吧?他已那么深情地想起他的故乡, 他的童年。江南不仅是金庸的出生地和创作的源泉——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就是取材于自己从小听到的乾隆皇帝下河南的故事而写成的, 而且还是他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这分对家乡缱绻眷恋的情感, 这份对童年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化为一种创作的感情张力, 外化为文艺创作的动力。这样的事例在中外文学史上并不少见:福克纳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奥克斯福镇, 开拓了属于全人类的神话世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哈代在他家乡英国的威塞克斯小镇, 挖掘出带有十八世纪乡村文化色彩的“威塞克斯主题”。萧红即使不能回归故土, 心也永远朝向故乡。她在香港病逝前, 完成了充满忧伤和温馨回忆的《呼兰河传》。

许许多多的作家都曾将其审美视野投向出生地, 在那里打一口深井, 挖掘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世界。金庸也不例外, 他写了那么多的孩子的故事, 更是以童年作为昔时故园的一抹表征, 而寄寓其怀旧乡思, 让人感叹不已。

但金庸在江南过的却是幸福的童年——雄伟的海潮, 茫茫苍苍;宽阔的田野, 青青翠翠;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富饶的土地, 迷人的景色……谁料在轻轻挥一挥衣袖之后, 竟成了永不褪色的回忆。

他只能把他的童年情结, 家国情思, 在一本本的小说中汩汩流露出来。

参考文献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篇8

关键词:典型人物;分析;塑造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33-01

小说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塑造了许许多多独特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物典型化的深与浅是衡量一篇小说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小说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了解小说要素和明白中心思想等基本层面上,而应通过掌握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来把握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如何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外貌描写入手

人物的外貌,涉及的范围很广,一个人的身份、身材、面容、衣着打扮,乃至一个细微的眼神,都是外貌描写的范围。这种描写不但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而且能够以“形”传“神”。

鲁迅先生在《孔乙已》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年没有洗,也没有补。”文中的孔乙已已经风烛残年,按理说科举制度下的“仕途”对他来说已经毫无希望,但他却依然画饼充饥,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另外,“又脏又破”的“长衫”长期不“洗”也不“补”,可见他的确很懒。简单的几笔外貌描写,就传神地向读者揭示了一位在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思想腐朽、爱慕虚荣、好逸恶劳、落魄穷困的清代末年读书人的形象。又如《故乡》中作者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外貌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深重苦难。

二、从语言描写入手

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最直接的反映,是展示人物性格的纽带、桥梁。从语言入手,能快捷了解人物的身份、教养、性格、经历以致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孔乙已》一文,自欺欺人、执迷不悟是孔乙已悲剧性格的核心。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子曰诗云,之乎者也”,迂腐不堪地死守着陈腐的孔孟之道。以“君子固穷”来标榜自己却不知当肚皮喊着危机的时候,自己也“挡不住诱惑”而干了“偷”的勾当。明明偷了人家的书,却硬是跟酒客争辩,“窃书不能算偷”是他最为“著名”的辩护词,也是他自欺欺人、执迷不悟性格的折射。积贫、积弱、积弊,却从不肯正视现实,总是在幻觉中寻求精神和心理的安慰,这就注定了他悲剧的根本性,形象地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普遍心态。

三、从动作描写入手

特定背景下的人物都会有特定的动作,且人物的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如《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中,作者只用一个事例,通过一个相同的动作“摸”就揭示了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面对陷入困境的金氏父女,鲁达是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他的豁达、豪爽。李忠呢?此时的他虽口袋殷实,但面对铁杆好友的请求,只是“去身边摸出二两银子”,一个典型的吝啬者形象跃然纸上。如《孔乙己》中前面写孔乙己付钱,是“排出九文大钱”,而后面则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一个“排”字,写出了孔乙己的虚荣和穷酸气;一个“摸”字,则写活了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两相对比,前后遭际命运之别尽显。文中“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这个“走”字也十分贴切,“走”本来只适用脚,而孔乙己却用手“走”,说明孔乙己只能用手支撑身体的全部,腿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惨重,这就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孔乙己此时哪还有人的尊严可言呢?这样写更突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四、从心理描写入手

情节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具体实践和矛盾冲突构成的,人物的性格就是在这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情节就是人物性格形成的踪迹。要准确地掌握人物性格的本质特点,就必须分析情节发展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情节时,我这样分析:小说从“马谡具状守街亭”、“诸葛亮周密部署”开始(情节的开端),从中可见诸葛亮“用兵谨慎、部署周密”的心理特点。接着写“失街亭”一事(情节的发展),可以说,这件事对诸葛亮的打击是相当惨重的,因为这使他统一天下的大业毁于一旦。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拍案大惊”“跌足长叹”,一方面“布疑兵”、“修剑阁”、“安置三郡吏民”。诸葛亮的“沉着冷静”是惊人的,他“对吏民的爱护、对部属的体谅”更是难能可贵。最后写“挥泪斩马谡”(情节的高潮和结局),诸葛亮对马谡是有感情的,所以他“掉泪”、“流涕”,但他“绝不徇私情”,即使蒋琬再三劝阻,他也“毫不动摇”,反映了他“依法治军的思想”和“严肃执法的精神”。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诸葛亮的形象越来越鲜明,性格越来越丰富了。虽然,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我认为,只要对准了直接描写这一关键处,也就能快速找到分析人物的切入口和突破点。

上一篇: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下一篇:送梓州李使君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