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典型报道

2024-10-31

反面典型报道(共3篇)

反面典型报道 篇1

典型报道可以说是党报的一种独创。它兴起于抗日战争晚期, 兴盛于新中国建设初期, 时至今日, 仍然在中国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经由典型报道所推出的很多先进模范人物, 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到相应的模范带头作用, 其中不少突出代表也将汇入历史。

但在新的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 典型报道也面临着种种新的考验。因此, 研究典型报道的兴起背景、正反得失以及未来趋势等发展历程, 不但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典型报道的定义

对于什么是典型报道, 很多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其中, 陈立丹教授的定义言简意赅:典型报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循着鲜明的主观意识 (主要是党的方针路线的需要) 去发现和报道适于推动工作的典型。这个定义强调的重点是, 典型报道一开始就具有较强的宣传色彩, 新闻性考虑较少。

而通过借鉴甘惜分、刘建明、汪植培等的定义, 可以认为, 典型报道就是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或中心工作的需要, 对一定时期内产生的能够推动工作的突出事物进行的强化报道, 是一种宣传报道方式, 较少甚至没有新闻性。其作用是通过典型, 指导一般, 带动全局。

二、典型报道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的典型报道出现之前, 中国的报界也有类似的先进人物报道。早在1898年9月8日, 《国闻报》上曾刊登的《谭烈妇传》, 记述谭嗣同之妻的一生, 着重叙述她在丈夫捐躯后, 在祭台上痛斥当朝奸臣, 气绝而死;1909年10月,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民立报》曾连续刊登黄花岗烈士的英勇业绩。

但这些还不能算是典型报道。首先, 这些报道只是报纸的偶尔为之, 并非经常出现。其次也是最重要的, 尽管这些报道在客观上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报社并不一定在报道之前就有“指导工作”的明确目的。

较为成型的典型报道出现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我党自觉地运用典型来指导工作的首个范例, 是1934年,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 用江西省兴国县长岗乡、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的先进典型和汀州市的落后典型,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重要性, 并发出号召:“我们一定要用切实的办法来改善我们的工作, 先进的地方应该更加先进, 落后的地方应该赶上先进的地方。要造成几千个长岗乡, 几十个兴国县。”

而我党党报的典型报道可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是1942年-1947年, 是党报典型报道的产生阶段, “吴满有”是这一阶段的一个典型代表。1942年4月30日, 《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吴满有多开荒、多打粮的消息, 并配有社论《边区农民向吴满有看齐》;毛泽东在西北高干会议上提出“吴满有式的生产运动”概念;艾青写诗《吴满有》。多方宣传下, 吴满有成为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 成为党报树立的第一个典型。后来, 类似的典型报道还有在工业上开展的“赵占魁运动”等。

这一阶段的典型报道也可谓成绩卓著。到1947年3月《解放日报》停刊, 该报共树立各方面的典型个人和单位约600个, 除吴满有和赵占魁外, 还包括:南泥湾大生产、南区合作社、狼牙山五壮士、王克勤等。而这一时期典型报道的主要特点是正面典型、推动工作、朴实无华、真实可信。

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 典型报道进入新的高潮。1953年, 毛泽东提出要“重视典型报道”, “许多材料, 都应当公开报道, 并发文字广播, 三五天一次, 方能影响运动的正确进行”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包括抗美援朝时期塑造的上甘岭英雄、黄继光等“保家卫国”的典型, 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推出的鞍钢、王崇伦、郝建秀、耿长锁等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60年代到文革前, 典型报道逐步走向成熟, 涌现出焦裕禄、吴吉昌、大庆、大寨等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典型报道, 尤其是1963-1966年对雷锋的典型报道尤为成功, 影响深远。但这一时期典型报道也开始暴露出一些弊端, 如图解政治、公式化、绝对化等。

第四阶段是文革期间:典型报道达到顶峰。白卷英雄张铁生、反潮流的英雄黄帅等一系列为了政治需要, 随意塑造的“典型”也出现, 典型报道在这一时期遭到了扭曲, 突出特点是用“假大空”的方法塑造“高大全”的形象。

第五阶段是文革结束到现在, 典型报道风光不再, 进入相对沉寂的时期。但在党的指导和新闻工作者的努力下, 仍出现了一批较为成功的典型报道, 如罗健夫、蒋筑英、张海迪、任长霞等等。特点是以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形象打动人心。但无须讳言, 在越来越多的信息源冲击下, 典型报道的影响力甚至公信力已经大不如前。

三、典型报道由盛转衰的原因

典型报道从最初的产生、发展、成熟, 到现在的相对沉寂, 都具有现实的原因。简要地概括, 就是新闻报道的形式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典型报道也不例外。

典型报道产生和初步发展的1942年到1947年, 边区小农经济占主体, 农民的视野封闭, 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很小, 吴满有在内的最初树立的这些典型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公众的心理需求, 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因此用党报来指导工作成效显著。而建国之后到文革期间, 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然以计划经济为主, 毛泽东仍然要求报纸发挥“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典型宜多, 综合宜少”。党报的新闻队伍以来自延安和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为主, 随着他们成为各级领导干部, 仍然延续了以往的办报观念, 上面宣传什么政策, 下面就请出什么样的典型, 因而“图解政治”、“高大全”、“绝对化”、“公式化”等弊端逐渐显现。但当时的典型报道仍然完成了它被赋予的任务, 一是当时公众的价值观和目标就是完成党和国家分配给个人的任务, 二是当时信息渠道少, 公众对信息的选择和辨别能力有限, 容易接受并能立刻反应。

这也解释了文革结束到现在, 尽管典型报道力度不减当年, 却再也掀不起如当年一样的高潮的原因。

首先,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 个人拥有了决策权, 经济地位的崛起带来思想上的变化, 价值观念和目标不再单一, 而是日益多元化, 原先那个目标一致的大集体正逐渐细分为一个个小的集体。但典型报道却没有感受到这种变化, 或是感受到了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改变, 仍然把公众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教育, 必然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新闻界对媒介“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属性的确立, 媒介格局发生变化, 原来党报党台一统天下的局面变为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专业类等报纸并存, 党台与地方台并存的局面。这些后来兴起的媒体更加重视受众的需求, 增强时效性、可读性, 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而典型报道的主要阵地党报党台, 却在这一方面相形见绌, 也使典型报道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再次, 网络媒体以及交通通讯的发展, 使公众有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 对信息的选择和辨别能力都在增强, 不再盲目信服典型报道所塑造的“高大全”形象。

最后, 党报的主流读者群往往以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层、具有大专学历的知识分子等为代表。这部分读者拥有较高的文化政治素养, 善于独立思考, 看问题也较全面而尖锐。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他们对典型报道也不是盲目的信服进而学习, 而是先会辨别其可信程度, 在内心中作出价值判断, 从而决定如何行动。以往典型报道那种盲目神化, 夸张单一的笔法很难再令他们信服。而新闻信息的权威发布, 新闻报道所透出的深邃性和洞穿力比典型报道更有作用。

分析以上原因可以看出, 典型报道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挥指引作用, 就必须摒弃以往公式化的操作方式, 要符合时代特征、符合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心理需求, 具备真实可信、权威深刻、丰富多元、贴近现实等特点。典型是时代的典型, 只有站在时代的角度的典型报道才能引发社会大众的共鸣, 才能够紧紧抓住公众的心, 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反面典型报道 篇2

认真用好人民赋予的职权

近日,媒体曝光了一起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相互推诿扯皮的反面典型案例。据报道:南昌县有在编在岗的7500多名教师,自他们从入职以来,从未领取过高温、取暖补贴。而相关部门却相互推诿扯皮,不作为。这起拖欠教师工资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当地教师的正当权利,而且影响了我县政府部门的形象,更伤害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这起发生在我县的反面案例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全县上下一定要以这起反面典型案例为警示,认真履行好人民赋予的职责与权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作风,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服务意识

全县各级部门要以此事为警戒,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和职工进行思想和业务素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牢固树立“师生在我心中”理念,强化部门服务学院和服务师生员工观念,想师生之所虑,急师生之所难,谋师生之所求,积极、主动、热情为学院和师生员工做好服务工作。

2、明确服务要求,转变工作作风

全县各级部门认真履职履责,善于引导党员干部和职工强化服务工作的时间和效率观念,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情况发生。急事、急件要马上办,文件、电话、事务要及时处理;难事、疑事不推诿,涉及相关部门的事,要及时协调、及时解决;突发事件和重要事件要及时报告,认真妥善处理;对不能办的或因各种原因一时办不了的事,要耐心解释,对超越责权范围的事要及时、逐级上报。各部门要对党员干部和职工提出明确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3、严格执行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反面典型报道 篇3

一直以来, 《山东理工大学报》非常重视典型报道, 先后开展了“我爱我师——我心中最爱的老师”、优秀科研创新团队、优秀辅导员等。通过深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一线、基层, 积极宣传报道富有时代气息、代表师生主流、具有广泛认同的先进典型及其感人事迹, 不仅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和激励鼓舞作用, 也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人人学习典型、人人争做典型”的良好氛围。

一、“典型”的挖掘贵在“深”

发现、挖掘先进典型, 需要凭借一定的“眼力”, 即观察力, 洞察人物“典型”在哪里, 深入挖掘其与众不同、出彩的地方。注重挖掘典型人物的内心、事件的背景, 以细节感动人, 以感情吸引人, 以事迹激励人, 展现一个个真实生动、平易近人的典型形象。

《山东理工大学报》近期推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典型”报道, 通过正确选取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 注重加强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叙述, 在对人物进行深度刻画的同时, 使人物形象更丰富, 报道内容更具可读性。如, 同是一线教师, 有为事业无怨无悔、以付出为快乐的年轻教师, 也有为学科专业建设呕心沥血、几十年兢兢业业的老教师;同为服务一线工作人员, 有每天围着锅台转、与柴米油盐打交道的“饮食老兵”, 也有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保卫人员、校园绿化者;同为管理人员, 有事无巨细、把简单工作做到极致的办公室科员, 也有为学校建设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的部门中层干部……虽然他们岗位不同, 身份各异, 事迹有别, 但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敬业乐业,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崇高品德诠释着时代精神, 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典型”的采访贵在“真”

毋庸置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尤其是高校提倡树榜样的典型报道, 都是师生员工身边的人或事, 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了解, 有的甚至非常熟悉, 所以更要坚持真实性原则。采访内容必须贴近校园, 贴近实际, 把握有度, 既不能凭空臆造, 也不能随意夸大。只有人物及其事迹真实可信, 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从而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

《山东理工大学报》推出的系列典型报道, 记者在采访中, 注重挖掘人物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 摈弃以往惯用的“高大全”模式, 用平视的眼光和客观的心态去挖掘典型, 从“造神”回归到“写人”。这样, 先进典型才不会让人感到陌生或高不可攀, 师生才能从内心深处接受典型, 学习典型。

例如, 《饮食老兵的一天》, 讲述了食堂经理谢加友平凡、忙碌的一天:“凌晨4点半, 谢加友因为油条颜色问题急急忙忙往食堂赶去;6点, 谢加友穿梭在各个操作间, 检查早餐的品种、质量以及设备使用情况;7点半, 谢加友带领食品安全管理员认真翻检运来的蔬菜、鱼肉等原材料;9点, 谢加友与师傅们终于可以吃早饭了, 很快又将为午饭而忙碌;正午时分, 谢加友与就餐同学交流, 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下午3点, 谢加友还在四处查看设备情况及餐具卫生;下午5点半, 晚饭时间, 谢加友及时将学生反映情况与做菜师傅沟通、改进;晚上10点, 值完夜餐的谢加友准备回家……”这只是谢加友参加工作29年来普通一天的缩影, 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 却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而心生敬佩, 因为他对食品安全兢兢业业的维护而打动人心。

三、“典型”的写作贵在“新”

如何把采访对象写出新意, 写得生动感人, 一要靠“脑力”, 即观察力。二要靠“笔力”, 即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 通过观察思考, 找到一个恰当的角度, 新颖的视角。俗语说, 劈木找到节骨眼, 四两即能拨千斤, 就是这个道理。通过采访搜集了大量必要的素材后, 动手写作前要先设计一个大体的思路, 根据思路进行角度的选择、材料的取舍。在写作过程中, 避免平铺直叙, 只是现象的罗列、材料的堆砌, 让人感觉平淡乏味, 毫无新意可言。写作时要注重用平实的语言讲述真实感人的故事, 以生动的细节刻画一个个有血有肉、更具立体感的典型。

其次, 集中一个主题, 开口要小, 肚子要大。或以场景开头, 或以细节开头, 然后将内涵丰富的背景材料、典型事例等装进“肚子”, 顺着已有的主线串联成篇, 酌之成文。采写典型报道, 我们常说, 只有感动了自己, 才能感动别人、感动读者, 使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典型也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体, 要使先进典型打动人、教育人, 就要善于抓取他的个性特点、闪光点和动情点, 描写他平凡中的不平凡之处。同时, 要创新写作手法, 注重细节描写, 每一篇精彩的典型报道, 都是作者精雕细琢、字斟句酌完成的。由此, 增强典型报道的影响力, 让报道的典型真正成为可信可学的“典型”。

例如, 《山东理工大学报》刊登的《把简单做到极致》, 主人公是法学院办公室副主任科员徐秦, 她平时的工作繁杂琐碎、事无巨细, 就是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中, 她的耐心是出了名的, 她的真诚打动过许多人, 她的执着感动过很多人, 她以实际行动为师生树立了可信可学的榜样。这也是《山东理工大学报》不断创新、实践, 推出系列典型报道的初衷。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新形势, 高校校报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 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新挑战, 加强典型报道不失为良策。《山东理工大学报》通过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典型报道,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周琳华.想打动读者先感动自己[J].青年记者, 2014 (8下) .

[2]王金.新媒体时代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J].青年记者, 2014 (5下) .

上一篇:城市旅游功能下一篇: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