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报道

2024-10-14

负面报道(共11篇)

负面报道 篇1

负面报道无论在受众中还是在传媒业界内, 都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词汇。负面报道因其负面色彩常常能够引起受众的注意, 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形成社会化传播, 进而影响人们的判断, 慎重、认真地做好负面报道, 是媒体的责任, 也是媒体的一项重要工作。摒弃“负面报道”的媒体不是一个好媒体, 更不是一个全面深入地做新闻的媒体。

新闻报道的基石是客观现象, 客观现象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真实准确地反映客观现象, 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只强调正面报道而把负面报道打入冷宫, 或者给负面报道增高各种不平等的出入门槛的做法, 是对媒体进步发展的戕害, 是对公民社会知情权的戕害, 是对新闻报道汇集历史点滴、真实记录历史这一终极使命的戕害。

建国至今, 以宣传教导为本位的理念始终占据着新闻传播的主导地位, 这对于媒体的公民化进程、市场化进程是一种根本性的禁锢和阻挠。闻一多先生说, 诗歌创作是戴着锁链跳舞, 宣传教导的定位其实也是在给媒体披枷戴锁。让媒体呼吸自由的空气, 是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人为之不懈的奋斗信念与追求。

负面报道, 究其本质是一个并不科学的概念, 或者可以说, 所谓的负面报道其实是不存在的, 只有经得起社会检验和历史考验的真实报道和带有欺骗性的虚假报道, 而无所谓的正面报道或负面报道。

真实的正面报道是可贵的、有益的, 真实的负面报道同样也是可贵的、有益的, 而虚假的正面报道是可憎的、有害的, 虚假的负面报道同样也是可憎的、有害的。“正面”与“负面”明显带有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的相对性, 因此用“正面”与“负面”为新闻报道做标签, 就像是把有没有翅膀作为鸟类与哺乳动物的分类标准一样, 是粗糙的分类法, 没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学者张威在他的《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中是这样描述负面新闻报道的: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一般说来, 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往往是负面报道的报道重点。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 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 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 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 在政治上, 它往往站在与当局相反的一面来挑剔批评后者的政策, 它强调变动、反常和冲突。张威对负面新闻报道的定义在业界被普遍认同, 但笔者认为, 他的这一定义抓住的仍然是负面新闻报道的表象特征, 而没有触及负面新闻报道的实质与要害。

负面报道当中的负面二字是一个定性的说法, 这里面隐藏着谁给报道定性、定性的标准具不具有普适性等一系列可以深入探究的问题。比如说, 法院审理一起某部门要员的犯罪案件, 对于检察院调查取证、提起公诉及法院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道, 可以说是对检察院、法院工作的正面报道, 在这种报道中可以揭露出某部门要员的犯罪行径或在整个案件中暴露出来监管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失职失察, 可以说是对某部门或某一社会领域的负面报道。同一则新闻, 既可以是正面报道也可以是负面报道, 关键是要看站在谁的立场上来加以判断、站在谁的形象与利益角度说话, 不仅仅是上述那个显而易见的假定例证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所有所谓“负面新闻报道”尽可以作类似于此的忖度。负面新闻报道既不是一个体裁类型, 也不是题材类型, 因此它不是新闻理论中的科学概念, 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流行说法。

站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 一切弘扬真善美的新闻报道和一切鞭笞假丑恶的新闻报道都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只要它不是片面的、失实的报道, 就会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把弘扬真善美规定为正面、把鞭笞假丑恶规定为负面, 不过是在一个更深的、更为隐蔽的层次上暗含了阶段性的价值取向和主观立场。

新闻报道永远的求索就是客观、真实、准确, 这一求索是无止境的。我们看到了, 我们就按照客观、真实、准确这个唯一原则去表达, 不管被谁确认为正面, 或是被谁打成负面, 仍然始终坚持新闻报道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说话, 与人民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 这就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所应具有的担当与勇气。

负面报道 篇2

绝对不能冷眼相看,不予理睬。要认识此刻你面对的不仅是记者,更是记者身后的社会、公众。

第二,亮明身份;

接待媒体监督的相关负责人应该主动向记者递上自己的名片,请记者到会议室休息,期间也应主动向记者索要名片,从而掌握是哪家媒体的哪个记者。(掌握了媒体名称和记者的姓名,才有利于下一步协调上级部门地帮助。)当然如果记者受现场气氛影响不愿意接受你的邀请,你只能保持沉默,静观事态发展。有时候沉默是应急的最好方式。

第三,实话实说;

在突发事件面前,如果你越掩盖,媒体就会越炒作;你越拒绝媒体采访,就越证明你有不可告人的内幕。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想掩盖事实,千万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否则会招来更多的麻烦。只有主动向媒体传递正确的信息加以引导,媒体才有可能认为你有诚意解决问题,甚至是可以寻求到媒体的谅解和支持。

第四,统一口径;

碰到发生重大事件时,一定要统一对媒体的口径,最好用一个声音讲话,避免在媒体面前一个人一个观点,说法不一,前后矛盾,造成于己不利后果。第五,先入为主;

在媒体发稿之前尽快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办法通报给媒体记者。并在最短时间内正确引导舆论,尽快发布新动态、消息。必要时还可以主动邀请一些媒体,召开一个新闻通气会,让记者了解金融机构的态度,让他们知道金融机构是怎么做的,金融机构已经做了什么,金融机构正在做什么,金融机构将要做什么,显示金融机构是一个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机构。

第六,应急预案。

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特征浅析 篇3

在全球传播中,由于其庞大的技术,人员和财政支持,美国拥有并控制了几乎所有的全球性媒体,美国在利用媒体作为其政策放大器,操纵国际舆论等方面,拥有世界上任何国家无法想象的优势。

美国控制的全球性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是非常不平衡和体现了双重标准的,尤其是对华报道欠公正性。美国的全球媒体控制着国际社会所读到的,看到的和听到的一切,他们制造了一个有利于美国议程的国际舆论环境。

今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发生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一些不法分子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组织公安、武警,对在拉萨街头打砸抢烧的不法分子进行依法打击,迅速平息了事态,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法律尊严,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已经有充分的证据证明,“3·14”事件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3·14”事件发生后旋即成为全球媒体的关注焦点,国外媒体大多进行了客观报道。但是,CNN、BBC、《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等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却对西藏“3·14”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歪曲报道。这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完全违背了新闻的客观公正原则,进行了失实的报道。

因此我就以美国媒体CNN对此事件的报道为例来分析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一些固有特征。

一、研究方法:

(一)目标媒体的选定、分析单元与考察对象的选取:

目标媒体的选定:由于整个二十世纪90年代,美国主流媒体对华负面报道事例众多,我主要选取了今年-CNN“3·14拉萨事件”的报道为例进行分析。CNN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媒体,一直强调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新闻,但是在报道拉萨发生的暴力事件中,以CNN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媒体却出现了大量失实报道。

时间范围的选定:3.7-3.21拉萨事件发生前后的两周内。

分析单元的选定:本文的研究对分析单元的界定是CNN以3·14拉萨事件为报道的内容,包括图片等。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目标媒体进行分析,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并结合定量分析,主要对CNN自3·14拉萨事件开始前一周到后续一周的一段时间内,对其相关报道和评论等做归纳总结,以阐释其报道的特征。

二、文本分析:

(一)泛意识形态:

美国媒体在中国的选题和报道中,常常是泛意识形态,一切从政治出发,把国家及政治意识融入新闻报道中。例如,总喜欢在涉华报道中,加上意识形态符号:共产党政府、中国占领下的西藏等等。

2008年3月7日的报道“坐天空火车去西藏”里就把西藏写成是一个国家。08年3月13日发表的“印度警方阻止西藏游行者”主要描述了西藏游行者想借阻止奥运会来达到他们的要求这一行为在印度遭到阻止,这里第二次把西藏称为国家把达赖喇嘛的逃亡称为被逼迫。3月14日报道“一触即发的火药箱”(在开头就把问题归咎于中国政府对西藏的统治而引发的怨气的爆发,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在新中国的带领下,西藏如今的生活和过去相比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都是铁的事实,不容篡改的。把解放军解放西藏称为“入侵,侵占”,并且第三次提到了西藏是一个国家。整篇文章都是在责备中国侵占了西藏,歧视西藏的宗教,以及说藏汉关系如何的敌对,没有从事实出发客观地看待,而是在美国政治形态下帮助制造谎言,那天发生了那么残酷的打砸抢烧事件,这篇报道里却只字未提当时的场景。3月21日“佩罗西呼吁各国抵制中国对西藏的控制”,援引自白宫发言人的正式表态。

(二) 欠公正性:

美国自由论坛主席Charles L.Overby提出了“新闻公正性公式”:A+B+C+D+E=F,即准确+平衡+全面+客观+伦理=公正,李里、李希光在其《中国有多坏》一书中对美国媒体对华报道欠公正性也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简单化和模式化,采用双重标准,模糊新闻来源,只取对己有利的新闻报道,而且妄加评论,乱用背景材料或直接发表恶意评论,丝毫说不上全面和公正”。

3月14日报道“西藏抗议活动的时间表”,回顾了从3月10日到3月14日西藏抗议者的行动及结果,文章一开始就说明了文章信息来源于印度流亡政府举办的“西藏人权和民主中心”、在华盛顿、阿姆斯特丹、柏林、布鲁塞尔的“国际声援西藏”组织。这种信息源都是来自于一方,即支持西藏派,他们执一面之词。而没有其他的信源和声音,这本来就没有达到新闻的平衡原理。然后非常详细地叙述了一开始他们是怎么和平地游行,警察却阻止、逮捕甚至释放催泪弹来驱逐僧人。到事态真正发生到最惨烈的3·14那天时,文章却意外简短地结束了,对暴力袭击事件轻描淡写带过,甚至捏造事实说喇嘛游行者遭到了警察的阻止,而一些外人参与的暴力攻击,并且对最惨烈的攻击情况在最后一句轻轻带过,惨绝人寰的暴力袭击却只在最后一句一提了事。这就是用大量细节来模糊最重要的事实。并且不厌其烦地夸大西藏如何遭到中国政府的控制,特别是强调藏人如何抵抗中国政府的压制,而几乎没有受害者的采访报道,没有众多目击者的采访报道,这与新闻的平衡原理完全相背。3月16日发表“达赖喇嘛称中国造成西藏文化灭绝,置西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事实于不顾,反复指责中国政府“剥夺藏人宗教自由”、“灭绝西藏文化”。而德国汉学家、民族学家南因果博士4月2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驳斥了达赖喇嘛的西藏“文化灭绝”论。他说,恰恰相反,“西藏文化在中国得到了繁荣和长足的发展”。南因果最后说,“作为一个民族学家,我认为中国在某地方还有待改进,人们必要时应该提出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具体的、建设性的,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尽说些无知的话,根本于事无补。遗憾的是,这正是很多西方媒体已经做并且还在一个劲地做的事情”。3月17日,CNN网站上还使用了一张拉萨事件的图片,图中两辆军车正向两名平民驶来——事实上,如果完整展示图片的话,可以看到当时军车旁有约10名暴徒在向军车投掷石块,显然CNN网站的图片故意剪裁了暴徒向军车投掷石块的图像。恶意删改图片,乱用背景材料,CNN这都是在断章取义,混淆视听,以此来达到对己有利的目的。3月18日发表报道“100多自首者承认参与西藏冲突,来源于新华社,这是首次源用中国官方信息源。同样,直到3月20日才发表“游客录象显示拉萨暴动和火焰”,第一次提到了这个最关键暴露真相的事实,那就是游客的录象记录的真实场景。然而达赖却称他无力阻止暴行。同日发表“全文:詹姆斯英里对西藏的采访,是关于一个外国记者对这次事件的描述,同样是站在替暴力分子辩解的角度上,污蔑中国军队,歪曲事实。3月22日“中国对西藏的威胁将带来抵制的升级”,中国对西藏暴力分子合法的逮捕居然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胁,用抵制奥运来威胁中国,他们标榜的正义和人权到底在哪不得而知了。

由此可见,如果只看CNN对西藏的报道,只能看到冲突、暴力和流血,根本看不到藏汉百姓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现实。没有去过藏区的人就会形成藏汉之间矛盾尖锐的印象,就会以为“藏族人民一直生活在中国政府的残酷镇压下”。面对中国人民的愤怒声讨,CNN还拿出新闻自由当挡箭牌,继续标榜自己“秉承客观均衡报道的新闻理念”,可在对中国的报道中,CNN自吹的“客观均衡”体现在哪里呢?它报道过藏族百姓50多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吗?报道过达赖其实是农奴制的代表吗?报道过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给中国少数民族带来的优惠和创造的机会吗?报道过藏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吗?都没有。

(三)双重人权标准:

2008年3月12日发表报道“中国反驳美国的人权攻击”讲述了美国发布的一份关于中国的人权报告,尤其指出严格控制了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还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那里的许多人都反对中国统治,这些都是无中生有的指责,美国老拿所谓的人权问题来压制中国。3月17日报道“美国电影摄制组被阻止观看抗议活动,通过一个到中国拍摄电影的人,讲述他们如何被关在房里不让出去,又如何看到中国动用大量的军队,又如何让他们立刻离开,作者甚至把那些暴徒描述为神奇的,奇妙的、亲切和快乐的,并且为他们将要被抓走而怜悯。3月21日“美国白宫发言人谴责中国镇压西藏示威者”,这里把那些打砸烧杀的恶徒视做无辜者,甚至呼吁全世界热爱自由的人都来抨击中国,这就是美国的人权,一方面呼吁阻止中国政府镇压暴力活动,称是干涉人权,那么另一方面那些无辜老百姓的人权谁又来管呢,他们的人权又体现在哪呢。美国的人权难道只保护他们想保护的人?藏独分子难道就不是在公然地践踏人权?事实上,这些“抗议人士”根本不是什么“人权斗士”,而是实施打砸抢烧杀的刑事犯罪分子,是危害人权的人。同样,搞民族分裂的也是刑事犯罪分子,也和人权问题搭不上钩。由此可见美国采取的完全是双重人权标准。

(四) 措辞太随意:

在美国媒体的言论中,他们过分追求新闻的娱乐化和阅读率,有太多主观色彩和浓厚的煽情报道,他们的文章读起来常常带有一种精英阶层常具备的那种傲慢与偏见。

3月14日文章“西藏冲突中有10人死亡”,首先这里不应叫做冲突,西藏少数不法分子突然而公然地攻击普通民众和毁坏商铺,怎么能叫冲突,这就是明显而恶意的袭击。有10人死亡,是指谁,无辜人民还是攻击者本身,直代不明,混淆视听,而且根本就不止10人死亡。3月19日发表“藏人继续违抗中国的镇压” 分明是藏独分子在恣意闹事,却说成是他们在违抗中国的镇压,把事实反过来说,颠倒了是非。在其刊登的另一幅图像说明中称,一些“西藏青年”正在攻击一名“中国人”。难道西藏青年不是中国人吗?

这种倾向性明显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美国民众的对华抵触情绪,加剧了两国民意的相互对立和不信任,不利于中美关系的长远发展。

三、结论:

(一)以上通过对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美国媒体对华的负面报道是长期形成的且处于固定的报道框架之中的。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是欠缺公正和客观性的,是采取双重标准的,是有违西方新闻观念的。

(二)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媒体对华的负面报道也促使公众舆论和民意反作用与中美关系。因为从受众理论得知,媒介既可以引导和塑造民意,同时反过来也为民意所左右和推动。

(三)面对美国媒体这样歪曲事实的负面报道,我觉得有必要改善中国国际舆论环境,下面提出几点思考:

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力和信心来应对此事,心态要摆正。

其次就是重视当今国际竞争中的“舆论战”,提高我国主流媒体传播的“软实力。

第三、 打破西方媒介的话语霸权,加强我国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地位。

第四,我们应变被动为主动。

最后,我想用anti__CNN的一句口号来结束这篇论文:

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某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参考文献:

[1]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61、275页.

[2]李希光.新闻学核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一章.

[3]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南方日报出版,2005.

[4]郭可.从新闻客观性看中美两国报纸如何报道对方国家.参见2003年10月13日的http://www.sina.com.cn.

负面新闻报道之路 篇4

一、负面新闻报道为何要“脱敏”

新闻报道要报道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在传播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今天,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沟通的发展, “公民记者”的出现、新闻传播参与者的膨胀和职业新闻传播者的急剧增加, 我们进入了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 国事家事天下事, 好事坏事无聊事都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我们不禁要思考, 新闻到底要报道什么?

新闻从本质上讲是指对公众所关心的、最近发生在本国或者世界其他地方的新闻事件的事实的描述。这决定了新闻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当今世界自然界和社会的种种新闻现象, 或者同这些现象有联系的其他存在物。新闻的内容林林总总, 总体来说, 可以分为正面新闻和负面新闻。

相比于平庸的、无法撼动人们心灵的正面报道, 负面新闻往往像一颗扔向平静的湖面的石头, 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用新闻行业内的话说, 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读者心理的角度分析, 这源于读者的“阅读心理”原因, 源于读者群的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心态。负面新闻报道仅仅是为了更吸引读者眼球, 为了博得“眼球经济”, 负面新闻报道就应该成为新闻媒体的新闻追求, 新闻媒体就应该有丑闻必录吗?回答很显然, 任何一个有职业素养的新闻人都会坚决抵制这种行为, 当然, 这需要新闻人从恪守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高度严格自律, 做到“用事实说话”。

负面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回避不了的事实,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社会关注度, 但是负面新闻可能使受众产生政治心理障碍, 包括引起政治盲动, 引发政治恐慌、引起政治消极;影响政治共识 (动摇政治信仰, 改变政治价值取向, 模糊政治认识) ;影响政治关系, 影响政治局面。负面新闻的负面功能, 可以归纳为破坏功能、腐蚀功能和煽情功能 (暴力煽情, 色情煽情, 隐私煽情) 。如果新闻媒体对负面新闻不加控制、不加选择、不加引导地报道, 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乃至人们的道德规范带来负面影响, 这就需要媒体人谨慎对待, 正确引导社会价值观。但从另一层面看, 负面新闻对社会也具有能动作用, 负面新闻有明显的政治导向功能, 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改革的调整和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 是完成既定改革目标的外部推力。负面新闻还具有显著负面特征的舆论监督作用, 由于新闻的传播广泛性、及时性和公开性, 负面新闻还有宣泄情绪、缓解矛盾、促进工作的功能。此外, 负面新闻还具有逆向激励功能, 认识功能, 平衡功能等积极功能。

负面新闻本身是一对矛盾体, 既具有明显的负面效应, 也蕴含着很多积极作用, 这也是负面新闻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负面新闻的负面效应更直接的展现出来了, 而其正面效应是间接的。负面新闻的积极作用, 即在于它因揭露丑恶和缺点所彰显的警示功能和监督功能。负面新闻的“脱敏”即在于挖掘其积极作用, 通过负面新闻的报道, 传达公众的愿望与呼声, 为社会公众提供广泛参与并发表意见的机会, 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形成对权力行为的社会舆论压力, 并且借公众之力使有关责任人不得不采取相关措施或某些行动来满足公众的意愿或平息公众的情绪, 使得民意进入社会治理的决策成为可能。负面新闻可以通过适当的报道方式来传达大量的公共意志, 反映社会公德的标准, 能够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从而对社会进步起到一个正面的推动作用。

从这一层面看, 如白岩松所说, “脱敏, 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清晰痕迹”。

二、负面新闻报道之路

1. 新闻客观性原则

从事一线新闻报道经验告诉我, 记者报道负面新闻的工作量在大多数情况下要比正面报道大很多, 也更难以接近事实真相, 求证 (审核) 的难度也高很多。一些新闻工作人员工作作风浮躁, 过于强调抢新闻而没有全面调查事实真相, 或者过于强调吸引读者的眼球, 导致采编环节上出现报道失实或部分失实, 报道有失偏颇, 甚至新闻报道成了“猎奇小说”, 这样的新闻报道不仅不合格, 甚至“为害一方”。

坚持新闻真实客观性是新闻人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追求。在实践中, 新闻人需要牢牢把握事物的总体面貌与部分真实的关系。在选择负面报道题材时, 是选择以偏概全的题材, 还是选择有典型意义的题材?是选择报道本质的真实, 还是报道部分、局部的真实?有时候, 负面新闻、舆论监督新闻刊发后常常发生“失实”的龃龉, 这类新闻在采访写作、版面处理、标题制作上都有教训。

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石, 任何新闻报道都要体现客观性的原则。客观性是报道内容的客观和报道形式的客观的统一, 要做到客观地报道新闻就必须克服在认识新闻事件和选择新闻素材过程中的一系列障碍, 努力达到宏观层面的客观和微观层面的客观的一致性, 使新闻报道从根本上不偏离新闻事实本身。只有保证了负面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性, 其积极的正面作用才有可能发挥。

2.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原则

“以有利于改进工作, 促进社会进步原则”是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报道负面新闻, 开展舆论监督的动机和目的一方面是发挥其监督作用, 另一方面是发挥其警示作用。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做好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 特别是通过版面语言的适当解读, 可以通过负面报道揭示负面新闻本质, 通过监督, 促进事物的转化, 侧重对善与美的弘扬, 使受众从对负面事件的相关处理中看到光明, 增添信心。

3. 把握好度的原则

负面新闻的报道必须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如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这一时之利, 无原则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 将报道重心置于坑蒙拐骗、杀人放火等负面信息上, 这既是职业道德的沦丧, 也是对媒体责任的亵渎, 更是对社会的不负责。负面新闻报道首先是要把握好新闻的典型性。典型性的事实要具有警示作用, 能在报道后发挥其正面效应。开掘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 努力把握新闻的正面效应。更重要的是, 媒体在负面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要有大局观, 应充分考虑到新闻对社会、政治、经济及稳定大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易嘉《挖掘负面新闻的正面效应》, 《中国记者》, 2010年第9期。

[2]刘振《浅议负面新闻信息的建设性报道》, 《今传媒》, 2010年第9期。

[3]王樱洁《新闻传播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 2010年第6期。

媒体负面报道对个人产生的影响 篇5

关键词:媒体:负面报道: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05-01

一、網络媒体负面报道产生的背景

任何社会都充满纷繁复杂的矛盾。在一个和谐社会中,矛盾总是被不断地发现又被不断地解决。新闻报道通过两种报道来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一是正面报道,二是负面报道。正面的典型代表社会发展趋势,体现时代精神,具有榜样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具有榜样作用的先进人物、先进经验的报道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也是当前中国新闻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但负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中一种重要的报道方式,其比重也应该加大。现代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媒体的报道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小王今年25岁,毕业后考入A市桃李区成为一名城管。尽管小王也听到很多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但他相信自己可以扭转这种不良印象。工作后,小王发现单位气氛低沉,同事们情绪容易激动。上街巡逻,小王发现路边商贩都是打游击战,一见城管就跑,过后继续营业,和声和气并不起作用。小王变得低沉郁闷,工作失去耐心,态度强硬。小王发现商贩很害怕自己,工作虽然顺利起来,但不再和商贩良好沟通了。

在一次工作中,商贩蛮不讲理,小王也渐渐暴躁,场面渐渐开始失控。混乱中,商贩数商贩率先打人,小王也动手还击。女商贩趁势躺在地上,哭着喊:救命啊,城管杀人了!围观群众把这一段录了下来,从小王打人一段传到网上,网友纷纷回帖职责城管。该事件在当地也造成轰动,报纸、电视台纷纷报道,要求严惩当事人,还社会一个公道。迫于压力,单位领导给了小王严厉处分,责令回家反省。经过此事,同事们执法也变得文明了。然而,小王却留下了心理阴影,精神恍惚,总觉得人们对自己指指点点,夜里经常突然惊醒,失眠多梦。亲友也不重视,慢慢疏远他。谈了三年的女朋友小丽更是不关心小王,觉得小王突然陌生,每天吵架闹分手。小王去过医院,吃药也不见效。无奈之下,小王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二)案例分析。针对小王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对小王做出如下介入:

1.利用优势视角理论,帮助小王走出自己心理的困境。发现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等。小王个人对工作很积极热心,虽然自己也听到了不少关于城管的负面新闻,但是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种不良印象。小王是考入城管的,说明他的知识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多亲友还有一个谈了三年的女朋友,说明关系很稳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商贩还是比较和声和气的,对商贩的态度很不一样。让小王重新认识到这些自身的优点,帮助小王重新建立信心,并能和亲友和睦相处,关心他们。

2.对小王的日常生活进行安排,帮助他有一个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在一定程度影响他的生活。因为工作出现的压力和单位给予的处分,使得小王在夜里经常突然惊醒,失眠多梦。对小王的日常生活进行安排,使得他的日常生活可以顺利进行,包括起居、饮食、日常压力的调节等,让小王对已经发生的处分和城管的工作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安排小王去参加轻松减压班,引导小王压力处于正常的范围,不会突然感觉压力巨大而产生不安。

3.运用社会心理模式,对小王的心理进行调适和整合。工作上的问题在小王的心理留下阴影,导致神经恍惚,总觉得有人对他指指点点。用“人在情境中”理论,将小王再次放入处分的事件中,让小王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件,并引导小王试图改变事情发展的结局,观察小王对事件又有如何反应。调节小王的心理适应能力,让小王与心理咨询师交流几次,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压力,帮助小王缓解压抑在心里的压力和不安。

4.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帮助小王改善人际交往关系、社会交往问题,改善小王的社会支持方面的能力。社工引导小王,并一起绘制他的生态系统图和家庭结构图,帮助小王分析现在所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参加家庭小组,让大家都相互交流说说对小王的看法,希望他怎么改变,小王也说说自己心里的想法,从而改善小王的人际交往问题。和小王单位领导交谈,得知小王在单位的表现和领导对他的印象,告知领导小王的想法,并表示相互了解。

5.推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设,规范媒体的报道方式,尽量真实的报道获取的材料,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画蛇添足般的报道。

三、个案揭示的问题

(一)大众、个人对网络媒体报道事件的看法方面。大众对网络媒体的报道听信不疑,并对片面的媒体报道及时传播出去,导致大众对某些事物会有偏差的理解,大众应当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对看到是的事物有一个辩证的判断,并且提高自身的道德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教育。大众应形成一套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同时,大众必须承认一些网络媒体的良好初衷,他们的负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了揭露了社会上的一些丑陋现象,使一些不良分子受到了严惩。

(二)媒体从自身角度而言,媒体管理和监管机制方面。媒体应当客观对待负面报道,寻找正确的报道方式。在做好把关工作的同时提高新闻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高报道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对报道涉及的信息进行调查研究,确保报道全面客观,向受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其次,媒体要正确对待真实客观的负面报道。新媒体时代,社会的透明度较高,负面报道有助于相关部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警戒公众防范恶性事件,平衡舆论。新闻工作者在进行负面报道时选对角度,真实全面地进行报道,并做好之后的反馈工作,那么负面报道也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负面报道与新闻执政能力建设 篇6

关键词:新闻,负面报道,执政能力

1 负面新闻报道与政府新闻执政能力

1.1 负面新闻报道的涵义

关于什么是负面新闻, 国内学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1.1 将负面新闻等同于批评性报道。

1.1.2 从新闻报道效果的角度来定义, 认为负面新闻是传播后产生负面效果的新闻。

1.1.3 认为负面报道是对负面事实或者负面题材的报道。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 从新闻报道的效果来定义负面新闻却又诸多不妥之处。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传播效果是很难用正面或负面来定义的。基于此, 我们所认为的观点:即负面新闻 (负面报道) 是指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关违背法律或伦理道德, 与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相悖、损害人类利益的事实的新闻。

1.2 政府新闻执政能力的涵义

2009年3月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 提出领导干部应该努力提高“六个能力”, 其中一条就是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善于正确运用媒体、科学管理媒体, 有效引导社会舆论, 这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执政能力。

总而言之, 新闻执政能力就是运用新闻来提高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合法性, 向公众传播政府决策、方针, 以达到贯彻落实目的的能力。

2 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与新闻执政能力的关系

2.1 负面新闻报道考验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

负面新闻报道是比较挑战政府新闻执政能力的一类报道, 处理不得当, 可能会对政府名誉以及社会稳定带来危害。负面新闻信息出现后, 政府是处理事件的主导者, 发挥行政指挥的作用, 而媒体又是传播事件的中坚力量, 发挥沟通信息的作用, 二者缺一不可。然而, 向社会及时发布重要信息, 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体现。

2.2 改善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有助于提高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

负面新闻信息往往比正面新闻信息更加引人关注。消息发布的延误, 不仅会使政府自身陷入被动, 更会因此滋生谣言, 造成社会怀疑情绪的蔓延。抢占报道的先机, 以全面客观的新闻掌握报道的话语权, 既有助于缓解因消息不明, 信息匮乏带来的怀疑、不满等社会情绪, 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影响力和社会的公信力的提升。

3 目前我国负面新闻报道与政府新闻执政互动现状

负面新闻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新闻类型, 负面新闻的报道手法也在中国独特的语境里一度畸形生长。很多所谓“负面”事件发生之后, 我们的媒体或瞒报、不报, 或轻描淡写、避重就轻。自2003年政府开放对SARS疫情的报道之后, 我国媒体在负面新闻报道领域取得了很大突破, 负面新闻报道的环境也较以前宽松自由了。

2011年7·23甬温线动车是负面新闻报道的一个典型案例, 故本文选取7·23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惨烈、伤亡人数巨大, 举国震惊。而随后发生的掩埋车体、虚报伤亡数字、赔偿金额变化、事故原因调查结果迟迟无法公布等在网络上引发了排山倒海般的评论, 形成了热烈的舆论场。

实践表明, 面对突发事件, 政府如何进行信息沟通、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软任务”,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突发事件处理中维护社会稳定有序这一“硬目标”的达成。

4 负面新闻信息报道与新闻执政能力之间良性互动建议

4.1 政府应积极应对负面新闻报道

4.1.1 政府应明确新闻媒体的角色、职能, 对待负面报道要端正态度

新闻传媒以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为己任, 由此成为政府与公众间的桥梁和纽带, 它们肩负着在党和政府领导下, 代表公理正义和人民利益, 以形式舆论和利用舆论力量的方式, 监督权力拥有者和权力部门, 干预和监测社会生活的重任。

面对负面报道, 信息的透明和畅通是现代文明政治的核心,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政府掌握的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 就越能尽快引导群众从错误的信息中摆脱出来,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权威。

4.1.2 面对负面新闻, 政府的全面应对措施a.信息公开有待加强

负面报道中, 公众最想了解的信息必须尽可能及时、准确、透明地主动传达, 一旦决定采用出现负面新闻, 就应该于第一时间快速反应, 一旦错过了最佳信息公开时间, 不仅危机反应策略会大打折扣, 还给了谣言和不良信息传递的空间, 增加危机处理的难度。

例如:在“7.23动车追尾事故”中, 事故发生后的26个小时政府部门几乎失声, 事故原因、死亡人数、搜救最新进展等公众最想知道的信息大多数由媒体自发采访报道, 由于缺乏统一的、权威的消息来源, 媒体报道的数据和事故原因五花八门, 严重影响了公众对事实的判断。

b.相关机制亟待完善

对于外界的不实指控, “澄清”和“否认”是最佳选择, 但在大部分危机事件中, 政府危机策略完全被传言或谣言牵制, 谣言的预警和干预意识不强, 往往在不实信息被广泛传播后才被动澄清, 且缺乏实质性, 有说服力的证据对传言做进一步消解。

4.2 负面报道下媒体的全方位应对方式

4.2.1 及早报道、真实报道

这一点对于媒体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而当出现负面新闻时, 这一点就尤为重要, 及早、真实的报道能够消除受众的顾虑, 赢得受众的信任, 把握最好的报道时机, 进而为解决负面新闻带来的负面效应赢得先机。

4.2.2 深度报道, 重视评论

深度报道体现的是媒体的传播功力, 评论则体现的是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态度, 是此家媒体区别于彼家媒体的重要标志。用深度报道吸引受众, 以评论彰显立场, 是增强媒体传播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结束语

负面新闻信息出现后, 政府是处理事件的主导者, 发挥行政指挥的作用, 而媒体又是传播事件的中坚力量, 发挥沟通信息的作用, 二者缺一不可。因此, 无论政府还是媒体都在负面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者都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处理问题;二者要加强联系, 不可割裂;否则, 可能易造成负面信息泛滥, 公众恐慌, 不利于和谐环境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光凡.领导者的媒体驾驭能力.

[2]丁柏栓.新闻探索集-丁柏栓的学术论文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3]赵雪波.看得见的手-国际事件中的传媒[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 2007, 5, 1.

[4]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3.

负面报道 篇7

一、相同或相似题材的轰炸式报道引发“传染效应”

所谓传染效应, 是指在社会舆情方面, 由于相同的地理环境, 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 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传染”的效应, 并从一地传入另一地, 或出现多地近乎同时爆发的舆情。[2]当传播者密集地关注相同或相似题材的社会性事件, 即会带来社会舆情的“传染效应”。2009年, 媒体全力聚焦富士康连续出现的跳楼事件。2010年1月23日, 19岁的富士康员工马向前跳楼死亡。四个月之内, 又有12个富士康员工相继纵身跃下高楼, 总计造成10死3伤。富士康在短短一年内的“十三连跳”, 固然有其本身的社会原因, 但是媒体 (包括新媒体) 的推波助澜, 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二、负面消息井喷引发道德忧虑

2011年, 一条“校长性侵女生”的消息从新媒体平台发出后, 在短时期内, 新媒体不断“挖”出相似的案例。一时间, 网友“谈校长色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殿堂, 教师是我国相对高素质的群体, 其中或偶有害群之马, 但它只是, 而且也只能是极少部分。但这种“井喷式爆料”, 迅速引发了人们对师德师风的忧虑、对国家“道德沦丧”的忧虑。打开一些主流新媒体新闻平台, 大部分新闻涉及负面消息。对于一些媚俗、窥私、审丑等“猛料”, 一些新媒体平台还会相互引用, 进行“二次传播”。形形色色的丑陋事件“拉低”了人们的道德水准, 也间接“引爆”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在当下, 新媒体实现的传播功能等于、甚至远远大于传统媒体, 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之一, 新媒体理应担当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坚守新媒体报道的“底线”、防止道德失范事件发生, 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发布负面新闻报道时, 应把握好以下“五度”:

(一) 负面新闻报道应把握“真实度”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新闻发布之前, 新媒体从业者应核实该条新闻的真实性, 并注明消息来源。近年来, 新媒体发布的新闻中, 屡有假新闻出现:仅2014年, 新媒体发布的假消息中, 就有《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孤儿杨六斤的励志故事》《95后女网友用身体换旅行》等十几条之多。这些假消息的成因, 主要是疏于事实核对、记者专业素养不足、营销行为盛行等造成。在新媒体引用的新闻稿件中, 也屡有五个“W”不全等情况发生。

(二) 负面新闻报道应把握“理智度”

新闻报道必须理智, 记者在采访时要有清醒的认识, 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 不能有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来说,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他们在采写犯罪类新闻稿件时, 不能有过于细致的犯罪现场、犯罪手段, 以及侦破细节的报道, 以免引起民众的效仿及增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对于涉及被采访者隐私的部分, 应该做特殊处理;对于过于恐怖及悲惨的画面, 摄影师应用远景镜头或做特殊处理, 以免引起人们心理的不适;对于需要人文关怀的人群, 则尽可能地提供帮助而不是压榨他们的新闻价值……这些经验, 对于新媒体从业人员, 同样适用。

(三) 负面新闻报道应把握“平衡度”

新媒体报道负面新闻, 应注意“负面新闻”与“正面新闻”在数量上的平衡。新媒体编辑安排稿件时应尽量把正面、负面新闻稿件平衡穿插, 以免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以大型门户网站新闻首页为例:2015年3月16日“新浪新闻中心首页”中, 社会版 (首页) 共有14条社会新闻, 其中负面新闻报道占据12条之多, 占首页社会版总量的86%。在社会版中, 我们连续看到:车主为参加婚礼有面子伪造车牌、女子对绝症丈夫下毒获刑8年、交警正常执勤遭司机持扳手打骂、县政府网站刊登领导慰问老人PS照片……从政府、社会到家庭, 负面新闻的触角无孔不入。新闻中充斥的负面能量使人产生沮丧、悲观的情绪体验。

(四) 负面新闻报道应把握“警示度”

报道负面新闻, 不能一报了之, 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的本末, 还要分析问题的根源和症结, 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不仅要报道“是什么”, 还要报道“为什么”和“怎么办”, 最终起到警示社会、惩恶扬善、安抚人心的作用。根据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 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 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而自己的意见与大多数意见不同时, 便会采取沉默。最终,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 另一方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发展过程。同理, 若新闻从业人员只报道形形色色的“恶”, 那么便会造成群众对社会道德现状的悲观认同。而如果在报道“恶”暂时得逞之后, 又报道了“善”得到扶持、“恶”得到惩治, 那么, 这则负面报道就起到了“警示社会”的正面作用。

(五) 负面新闻报道应把握“客观度”

所谓新闻客观性, 就是新闻发布人在采写新闻时应该遵守客观事实、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主观倾向。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相比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 它具有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等优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布在事实上已发生了极大变化, 不仅是传统的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这项工作,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编码者及译码者。在此情况下,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客观性遭受越来越大的挑战。在发布新闻时, 新媒体从业者应摆脱自己主观意识的控制, 不情绪化, 不作煽情描写, 善用新闻语言, 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勃兴, 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捷。每天打开腾讯、微信, 铺天盖地的新闻信息扑面而来。其中, 最为吸引眼球的是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信息”。不可否认, 海量信息、包括负面信息的发布, 使新媒体用户最大限度地享受到“知情权”。但另一方面, 为博得传媒领域的“话语权”, 一些新媒体发布的负面信息数量呈井喷式增长, 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令人忧虑。

关键词:新媒体,负面新闻报道,传染效应

参考文献

[1]高美, 胡泳.对外传播中的负面新闻报道[J].新闻记者, 2012 (2) .

负面报道 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新闻报道,负面效应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乌尔里希·贝克1986年在《风险社会》一书中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1]现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进一步加快, 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法律供给不足, 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凸显, 产生了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我国也进入了“风险社会”。从“3·23福建南平事件”到“广东雷州事件”再到“5·12陕西南郑事件”, 短短两个月时间连发六起恶意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笔者结合着这六起事件,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媒体在此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应扮演的角色。

一、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的共有特征分析

纵观这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虽然犯罪者的身份以及造成的结果各不相同, 但是犯罪的方式、犯罪的过程极具相似性, 是巧合还是媒体新闻报道的“示范效应”使然暂且不论, 笔者首先分析六起事件的共有特征:

(一) 行凶原因均由深层社会问题引发

人们常说,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行凶者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和报复社会的动机都是有一定的诱因的。随着市场经济程度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利益趋向多元化, 而政治体制改革的速度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使攸关社会民生问题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没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最终酝酿成了深层的社会矛盾。“3·23福建南平事件”中的行凶者郑民生是被社会边缘化的“失败者”, 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关注, 最终产生了报复他人和社会的病态心理, 他向警方供诉自己的犯罪原因:一是与单位领导不和, 辞职在家;二是与女友感情出现问题;三是受到周围人的讥讽嘲笑。“5·12陕西南郑”事件中的行凶者是因为身患疾病未能治愈, 对生活失去信心, 从而产生了报复他人的想法。

(二) 行凶深层目的均呈现出媒体相关性

六起事件中的行凶者都是为了报复社会, 然而社会是一个无边界的概念, 行凶者无法真实把握社会这个对象, 在报复社会的动机驱使下,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选择一个特定的群体作为其行为对象。在六起事件中行凶者都选择孩子作为其报复的对象, 首先是因为这些孩子不具备反抗暴力的能力;其次是因为伤害孩子最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 最能给社会造成痛感。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把这种案件定义为“个人恐怖主义行为”, 作案人伤害最无辜的孩子, 选择最能让全社会产生痛感的极端行为, 就是要让所有人对社会生活感到不确定的恐惧。[2]行凶者这种心理需要新闻媒体的关注才能达到。新闻媒体要获得更大的发行量或者赢得更多的受众就必须面向受众的需求, 其新闻报道也就要更加社会化, 新闻报道的对象也必然的倾向于弱势群体, 学校的孩子作为社会中天生的弱势群体, 一系列的针对孩子的犯罪事件也最能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只有新闻媒体对这一系列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了, 才能在普遍意义上给社会公众造成痛感和恐慌感, 最终达到行凶者行凶的深层目的。

(三) 行凶者均有扩大事件影响的心理

六起事件中行凶者一方面是想通过伤害孩子来达到自己报复社会病态心理的满足;另一方面, 是想通过信息的传播扩大事件的影响, 从而给整个社会造成心理上伤害和恐慌, 在更大范围上达到其报复社会的目的, 具有这一强大功能的是新闻传播媒介, 媒体通过对此类事件持续集中的报道, 既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事件本身的关注, 又扩大了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二、媒体在应对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中的做法

笔者选取《中国青年报》这一代表官方声音的权威媒体和《扬子晚报》这一发行量达148万份都市报为分析样本, 从新闻报道机制、新闻报道的内容等角度深入分析国内媒体在报道此类校园暴力事件时的做法。

(一) 新闻报道机制分析

新闻报道机制最直接表现为反应速度和报道规模两个层面。《中国青年报》和《扬子晚报》均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 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报道规模上, 从3月23日到5月15日, 共发生六起恶意侵害校园师生安全的事件, 《中国青年报》进行了跟踪报道, 共有稿件23篇, 其中评论8篇, 消息15篇。《扬子晚报》共有18篇稿件, 其中评论5篇, 消息8篇, 图片5幅, 特别是在“福建南平事件”、“广东雷州事件”中分别辟两个专版对事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二) 新闻报道内容分析

对于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犯罪的过程、造成的结果以及政府应对举措媒体在报道中都有所涉及。但是作为机关报的《中国青年报》和都市报的《扬子晚报》在报道重点上又呈现出明显的分野, 《中国青年报》侧重于对事件的评述和政府应对之策的报道 (如表一) , 《扬子晚报》侧重于对事件发生过程和发生原因的报道 (如表二)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的机关报, 学生是其一个很大的受众群体, 因此在对此类恶意侵害师生安全事件进行新闻报道时, 考虑更多的是代表主流媒体传递政府的声音和维护社会稳定。《扬子晚报》2009年的发行量是148万份, 作为一个以发行量求生存的都市报, 其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以自己的报道吸引受众的眼球从而赢得更多的受众, 因此在报道这六起事件时把重点放在普通市民都比较关注的犯罪者的身份背景、行凶的过程等方面。

三、媒体在报道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中的负面效应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媒体的新闻报道也不例外。媒体在对此类事件进行及时公开报道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同时, 也会引起他们的恐慌, 对于那些具有潜在犯罪可能的人来说, 媒体的报道又为他们提供了“榜样”。

(一) 社会恐慌效应

1. 媒体在面对六起侵害校园师生安全事件时, 都坚持信息公开的原则, 第一时间集中进行了报道, 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但是犯罪性事件的报道不同于地震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犯罪性事件中行为主体的主观目的性更强, 被复制的可能性更高, 一系列犯罪性事件的报道容易使受众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恐慌心理, 这与新闻媒体意在通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来消弱受众的恐慌心理的初衷相违背。

2. 新闻报道中对行凶过程的详细报道和过分渲染容易使公众产生恐慌心理。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认为刑事案件的报道是把双刃剑, 通过报道一方面可以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和防范, 另一方面也摆脱不掉它消极的负面效果:客观上帮助行凶者扩大了影响, 还会在社会上造成恐慌。[3]在新闻标题上表现为, “追砍”、“砍杀”、“血案”、“惨案”等刺激性字眼的多次使用, 虽然吸引了受众的眼球, 但是给受害人家属心理上造成了“二次伤害”, 同时使受众心理上产生对暴力犯罪的恐慌;在新闻报道的主体上表现为, 全景式的记录了行凶的整个过程, 如有些报道按时间顺序详细记录了行凶者砍杀孩子的经过, 有些报道讲诉行凶者是如何从六楼追砍到五楼, 这些报道或许是媒体按照真实性的原则对行凶场景的再现, 但是客观上却帮助行凶者扩大了他希望达到的恐怖效应。

(二) 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又叫模仿效应, 是指媒体在犯罪事件报道中通过对犯罪过程的逼真描述, 会使一些人深受启发, 进而模仿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新闻出版物引发的示范效应最早引起学者的关注是在1774年, 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之后, 社会上有不少青年效仿小说主人公维特饮弹自尽, “维特效应”从此被认定为引发自杀模仿行为的学术名词, 由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新闻出版物确实能在公众中引发示范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斯通过对1947年到1968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发现, 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 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58人, 特别是在媒体报道了玛丽莲·梦露的自杀新闻之后, 那一年全世界的自杀率增长了10%。针对暴力犯罪性事件中的新闻报道, 示范效应同样作用明显。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心理研究所马皑曾经关注过以跳楼为要挟讨薪的相关案例, 第一起成功后, 这类案件呈递增趋势。[4]对于福建南平案, 他认为对其他行凶者有效仿效应。行凶者是采取何种方法进入学校, 行凶时的作案工具, 采取何种方法完成砍杀过程, 行凶后又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等等这些详细的行凶过程被媒体完整地呈现在了受众面前, 对于受众来说满足了信息需求欲, 但这些信息呈现在那些本身就有反社会人格的人面前会诱发他们报复社会的“灵感”, 进而模仿这些事件的行凶过程, 从而引发一系列具有共同特征的犯罪案件的发生。“假如没有3月23日的南平血案, 很可能就不会有合浦、雷州、泰兴、潍坊和南郑校园血案”。[5]

四、规避负面效应媒体应采取的“冷处理”方式

众所周知, 美国社会也经常发生类似校园枪击案的校园暴力犯罪事件。笔者对美国《华盛顿邮报》这一主流媒体进行分析, 发现面对此类校园暴力事件时, 《华盛顿邮报》采取了一些与我国媒体截然不同的做法。这对于我们有效地规避新闻报道产生的负面效应有一定的启示。

(一) 注意新闻报道的方式

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上, 应该避免“砍杀”、“血案”、“惨案”等刺激性的字眼, 避免对受害者及家属心理上的“二次伤害”;在新闻图片的选择上, 媒体应该主动地过滤掉事发现场带有血腥场面的新闻图片;在专题或者专版的策划设置上, 应该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谨慎严肃的作风, 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 都是一个极大的悲剧事件, 不能以调侃的口吻进行此类新闻报道, 曾有媒体出现过这样的报道《又一起校园惨案!这会是个举刀的》,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明显呈现出调侃的口吻。

(二) 转换新闻报道角度

加大对犯罪原因的关注, 减少对犯罪过程的渲染。新闻记者是站在船头的“瞭望者”, 新闻报道是为了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而存在, 如果过分的渲染犯罪过程, 会引发新闻报道的“社会恐慌效应”和“示范效应”, 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校园暴力事件时, 关注更多的是酿成此类事件的社会原因, 通过对犯罪者的身份背景、周边人际关系的报道, 深度挖掘造成犯罪事件的社会根源, 尤其是社会民生问题, 通过集中的报道, 把受众的注意力聚焦在这些问题的根源上, 进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舆论上的支持。

加大心理干预方面的报道力度。心理干预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犯罪者的心理干预, 是新闻报道通过解决容易产生矛盾冲突的社会民生等问题, 从而避免一些人形成反社会人格, 最终有效地降低犯罪事件的发生率, 如果媒体及早地关注到了被社会边缘化郑民生, 或许就不会有“福建南平事件”, 或许也不会有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对受害者及家属、暴力事件的目击者甚至整个社会的恐慌、畏惧心理实施干预, 在此类事件发生之后媒体应该及时介入, 通过适时的心理干预, 缓解整个社会公众紧张情绪。

加大对政府应对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报道力度。《华盛顿邮报》在面对校园枪击案件时, 重点报道了国会采取何种行动、通过何种相应法规来保护校园内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中国青年报》在后期的新闻报道中也是采取了这种做法, 《校警上岗重庆斥资十二亿》、《违法侵害师生安全将将坚决严打》等等这些报道都鲜明地表现出了政府对待此类事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 2004.

[2][3]李丽.学者呼吁:媒体应冷处理“江苏泰兴案”[N].中国青年报, 2010-04-30.

[4]惠铭生.少报道或者不报道校园血案如何[N].中国青年报, 2010-05-14.

负面报道 篇9

1 注重稿件的社会价值

美容整形手术失败一稿, 反映的是山东青岛的赵女士, 为了更漂亮, 经过反复咨询, 最终在当地一家大型美容整形医院做了鼻子整形手术。经历了难熬的五天五夜后, 赵女士的鼻子终于可以拆线了, 她却惊讶地发现, 整形后的鼻子与她期待的效果差距非常大, 鼻子不仅向右歪, 眉心处还明显高出一块, 鼻梁右侧鼓起一个包, 左鼻翼上也有一个包, 两个鼻孔也不一般大。这一结果让视自己的容貌比生命都宝贵的赵女士痛不欲生, 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多次和美容医院协商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赵女士的爱人和母亲采取了过激的行为, 拉着横幅来到医院门前讨要说法, 后被制止;赵女士痛苦不堪, 欲跳楼轻生, 后被救下。

针对赵女士整形手术出现的问题, 院方几次出尔反尔, 最终也没有拿出解决意见。这起医疗美容纠纷, 是由于医疗美容机构不适当履行相关约定或其他原因造成了消费者财产及人身受到损害而产生的纠纷。

这篇稿件采写详实、客观, 从社会影响而言, 它既有新闻时效性, 又有社会警示意义。当下, 整形美容市场风生水起, 已然成了商家竞相争夺的“大蛋糕”, 种种天花乱坠、神乎其神的广告也随处可见。实际上, 这其中暗藏着种种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生命健康的失败案例, 甚至骗局。如今, 美容整形已成为继房地产、汽车、旅游和电子通讯之后我国第五大家庭消费投诉和纠纷热点。因此, 曝光这一美容纠纷事件,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它提示消费者, 美容有风险, 消费需谨慎。同时, 稿件对美容医院回避问题、推托责任的行为也给予了客观的批评, 对该行业也是一次警示, 促使其闻过则改, 发现并查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闻媒体, 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曝光, 提出批评, 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是其重要职责, 也是媒体权威性的具体体现。此外, 这一报道也为对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次消费警示。因此, 予以刊发适逢其时。

2 重视稿件的连锁效应

另一起纠纷事件, 事发吉林白山。一个12岁的男孩被狗抓了一下, 家长领他去注射狂犬疫苗, 打了四针后, 男孩的胳膊腿就不听使唤了, 继而陷入昏迷, 大小便不能自主, 并最终呈现出植物人的状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就在这个男孩出现了异常状况的一个半月时间内, 当地又接连出现了三起类似的“疫苗事件”, 其中两个男孩, 一个7岁, 一个10岁, 还有一名妇女, 他们都是在注射了狂犬疫苗后, 身体出现了异常状况, 都出现了植物人的状态。后经医生诊断, 四个人全部患的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尽管暂没有权威鉴定机构认定, 这四名患者出现的异常症状与注射狂犬疫苗有关, 但患者家属通过上网查询及咨询医学专家后得知, 播散性脑脊髓炎存在着由注射狂犬疫苗导致的概率。家属报案后, 当地疾控中心也给出了一个说法, 称这些症状不排除与注射疫苗有关。然而疫苗生产企业资不抵债, 在负担了四人的前期医疗费用后, 表示无力承担后续治疗费用, 患者如何索赔成了难题。四名患者的不幸谁来买单?相关责任单位如何处置?后续事宜谁来接管?这一连串的疑云全部待解。

虽说我国弘扬的是正面宣传的新闻报道观, 但这篇负面新闻同样具有社会价值, 它反映的是公共卫生事故, 是一个反常的事件, 它极具眼球效应和轰动性, 一旦刊发出来势必会引起广泛关注和反响, 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促使当地政府高度重视, 媒体也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这起公共卫生事件里面, 有许多疑问并没有得到破解, 相关部门还没有做出定性。此外, 这一公共卫生事件, 容易引发一定范围内的猜测和恐慌, 也容易在不同的地区引发社会骚动, 甚至激化矛盾, 使政府工作陷入被动, 其连锁效应不容小视。

因此, 在事件没有最终定论之前、在许多疑问没有得到确切的答复之前, 甚至在相关部门还没有拿出恰当的处理办法之前, 媒体不便渲染, 以免造成社会上一部分人的恐慌, 或给好事者造谣生事制造空间和土壤。毕竟, 新闻媒体不是法院, 不是检察院, 也不是政府, 媒体不能越俎代庖, 一方面要遵守宣传纪律, 顾全大局, 一方面应对政府的工作帮忙而不添乱。最终, 此稿被“毙”掉, 不做公开报道, 而是以内部交流的方式向当地有关部门提交了采访信息, 并真实客观地传递了受害家属提出的诉求。同时也表示, 稿件不刊发不等于不关注, 报社还是会继续关注事件进展, 做好后续报道。

3 负面报道要有正向思维

两起纠纷, 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看似有软有硬, 有悖新闻媒体的监督性和权威性。但以理性的思维, 负责任的态度处理这两篇负面报道, 体现的恰恰是媒体人真正的担当。针对负面新闻, 媒体要有理性, 有选择, 有正向思维, 不一定要有文必发, 逢黑必报。

1) 在政治敏感上, 只有牢牢掌握报道的根本出发点, 有大局观, 才能正确认识报道的真正目的。对读者来说, 一个具有负面效应的新闻题材比正面题材的新闻具有“更大的”兴趣。但负面报道不只是博取眼球或获得市场效益, 而是要推动社会进步, 维护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美容整形失败的报道给了当事双方均等的话语权, 客观、公正, 且警示意义重大;以内参的形式向相关部门呈现疫苗事件的来龙去脉, 传递百姓的诉求, 寻求最恰当的解决之道, 这样的报道处理方式也并没有背离舆论监督的初衷。

一个媒体在读者心中、在市场竞争环境下, 能否坚挺存在的条件, 并不是以负面报道数量多而取胜的。正面报道鼓舞人心, 负面报道也有教育作用, 两者平衡才是科学的、积极的。

2) 在报道角度和批评分寸上, 首先明确报道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报道促进问题的解决, 缓解紧张情绪, 化解尖锐矛盾, 并为更广泛的群体提供借鉴。“疫苗事件”之所以不公开报道, 也是出于分寸, 如果报道过于仓促和草率, 一是让人看了产生一种灰色的、失望的情绪, 二是给政府部门着手处理带来不可避免的被动。新闻舆论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推动地方政府的良性工作发展, 真正为一方百姓谋利。简单化的批评, 也未必能达到有效的监督目的。

3) 处理负面报道需要绷紧几根弦, 一是报道原则上要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违背, 要反映百姓的根本利益;二是在热点的把握上, 要有平衡意识, 对一段时间内出现的负面新闻, 在关注程度上不能太热, 也不能太冷;三是在报道时机上要恰当, 既有利于解决问题, 又不影响正常工作运转;既要考虑群众的承受力, 又要考虑领导的压力, 尤其是要学会根据不同时期党和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来确定批评监督的主调。

负面报道的处理不能凭一时的激情和冲动, 应当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处理负面新闻的能力, 也反映出一个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及职业操守。

参考文献

[1]美国负面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及其启示.

[2]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负面报道 篇10

一、意外爆发,具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突发性,人们往往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有的事件的发生尽管有一定的事前预兆,但也因各种原因,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矛盾集中,具有冲突性。无论是哪一类突发事件,都是各种矛盾的尖锐对立,它的发生都表现得十分强烈和极端,或者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冲突,或者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激化。人和自然抗争主要表现为抢险救灾,社会各种矛盾的对立、冲突主要表现为正与误、对与错、违法与护法、正义与邪恶等互不相容的力量的较量。

三、后果严重,具有破坏性。灾难之所以称之为灾难,就在于灾难的严重破坏性,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损坏,对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四、现场惨烈,具有震撼性。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突发性、破坏性和冲突性,致使灾难事件的现场往往十分惨烈:人的伤亡、伤痛、流血、挣扎;财物的毁坏、损失;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这些都具有极强的震撼性,特别是急救人员与时间赛跑去抢救伤亡人员,救灾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在与灾难的搏杀中抢救生命、保护财产,公安干警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等等,都给人以无比的震撼。

五、影响广泛,具有社会性。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危害性大,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甚至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它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大家都比较关注这类事件。

毫无疑问,由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反常性、震撼性等原因,灾难性新闻事件是各种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但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因为观念、立场、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一些媒体对于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从非人性、猎奇角度出发,只关注灾难本身,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与灾难事件伴随的往往是人身的伤害,如:洪水中漂浮的尸体,大火中烧的面部,车祸中残缺的肢体,被犯罪分子烧伤、砍伤的面孔、躯体,等等。这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一些记者片面认为,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令人毛骨悚然。

二、“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用尽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

三、追求“纯客观主义”,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四、用词轻薄,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伤亡严重、影响广泛,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如受伤、死亡、悲痛、绝望等等。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所以,媒体在报道用词上,应该庄重、客观。然而,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用词轻薄,玩弄辞藻,对受害(受伤)者缺乏起码的同情,甚至幸灾乐祸,浅薄、低俗、下流,对生命极不尊重。

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对当事人及其亲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媒体不报道灾难性事件,是媒体的失职;媒体违反新闻伦理道德报道灾难性事件,是媒体的失败。如何把握好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度”,是新闻学界、媒体和广大新闻从业者应认真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媒体来讲,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是新闻作品的“生产者”,受众看到怎样的灾难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由新闻从业人员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决定。所以,规避灾难性事件中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根本上要从新闻从业人员抓起,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自律,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观念,从而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其次,必须加强对灾难性新闻事件报道的管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出台简便易行的准则,新闻媒体内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守则。例如,可对新闻画面、措词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作一些规定。媒体内部“把关人”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严格把关,严禁有违新闻道德伦理的字词、画面、影像和大众见面。

再次,要选取恰当的报道角度。我们进行灾难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信息、公布事实、澄清视听、释疑解惑、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警戒后人。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尺度,把公众利益、受害(受灾)者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选择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与此相背离的报道角度,必须坚决抛弃。在图像表达方面,要谨慎、严肃,对血腥、恐怖的图像,宁可舍弃,而改用文字方式表达。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媒体及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一定程度浮躁心态,以及信息日益公开、社会正处于剧烈变动时期的情况下,提出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我们应当认真解决好这个问题。

负面报道 篇11

所谓“负面报道”集中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行为, 以及像犯罪、丑闻、性攻击、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类似的反常事件。[1]很多所谓“负面”事件发生之后, 国内媒体或瞒报、不报, 或轻描淡写、避重就轻, 甚至“负面新闻正面报”, 对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目前, 负面新闻报道的环境比以前更加宽松自由。随着新闻理念的进步、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以及新媒体如博客、微博、论坛等异军突起对媒体格局造成的冲击, 对传统媒体负面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本文以2016年初的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为例, 探讨如何做好民生领域负面新闻的报道。

所谓山东疫苗案件是指2016年3月, 山东警方破获案值5.7亿元非法疫苗案, 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所涉地区包括安徽、甘肃、福建等20多个省份。这一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引起民众对疫苗安全的强烈担忧。

1 民生领域负面新闻的报道角度

此类负面新闻的报道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包括事件的发生、发酵、质疑、处理与反思等多个阶段, 报道周期甚至会长达数月。

从报道内容上, 可以将山东疫苗案件的报道分为4类: (1) 关于案情本身的报道, 包括案件的侦破进展、涉案人员控制、疫苗流向追查进展等; (2) 关于政府措施的报道, 包括领导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态, 处分相关官员、疫苗监管体制的完善和新法规出台等; (3) 社会各界反应、大众科普以及事件反思。

1.1 关于案情本身的报道

负面新闻频出的现状, 使对于此类新闻的甄别和判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 此类事件刚刚曝出时, 时效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记者要有自己的判断, 对事件保持高度关注, 并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此前, 奶粉致婴儿早熟、乙肝疫苗致死事件等, 都最终证实是最初报道不准确导致的乌龙。因此, 在最初报道, 记者一定要慎之又慎, 避免被采访对象或者此前的媒体报道所误导。

就山东疫苗事件来说, 在最早事件被揭出以后, 应该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核实, 采访新闻发布方和相关人士, 对案件的基本性质进行最初判断。

此后, 犯罪嫌疑人被控制、涉案企业被查处、药监部门公布上下线名单等, 需要记者对公安机关、食药监部门官方网站、卫生和疾控部门官网以及相关媒体保持高度关注, 争取第一时间采访, 选取重要节点进行报道。

1.2 对于政府措施的报道

在这一事件发生以后, 记者需要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以及权威专家保持密切的联系, 严密关注事件的进展和相关各方的表态。同时, 也要对这些庞杂的信息进行梳理, 并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1.2.1 主动寻找采访机会

与民众的期待相比, 政府部门的反应往往显得有些滞后, 在等待的过程中, 记者可以主动出击。例如:这一事件恰好发生在博鳌论坛期间, 有一些有经验的记者在博鳌分论坛上遇到相关部门负责人, 在会后围堵提问, 第一时间得到主管官员对该事件的表态。

几乎同时, 在一个关注度显得并不高的小型新闻通气会上, 新闻发言人突然公布了中国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相关信息, 让到会记者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

1.2.2 重视发布会

(1) 发布会:事件发生以后, 记者应该第一时间与相关部委进行积极接触。在这一阶段, 有可能部委的媒体负责人也对事件并不清楚, 也正在了解和研判过程中。虽然记者有可能没有直接的采访机会, 但是可以表明对事件的关注度, 为下一阶段争取主动。值得一提的是, 对这一事件的首场联合发布会, 由于关注媒体众多, 发布会名额显得极为有限, 因此积极争取发布会名额就显得更加重要。

(2) 争取提问:一般来说, 现在重要的关注度高的发布会都有网上直播, 但记者还是要争取去现场。最重要的是, 在现场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和宝贵的提问机会。

在发布会上提问最好事先沟通, 便于发布人做相关准备。疫苗问题有相当高的专业度, 一些素材和数据, 发布者必须提前做好准备。记者在会上要争取坐前排, 提高提问的概率。

1.2.3 新规出台

这次疫苗事件的最重大的影响, 就是中国彻底修改了二类疫苗的监管, 疫苗监管体制得到完善。对于新规出台, 在及时报道的同时, 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解读和分析。

1.3 社会各界反应、大众科普以及事件反思

对于负面新闻来说, 如果新闻媒体对负面信息过度渲染, 往往会产生危害。有时不仅仅会造成社会上恐慌情绪的蔓延, 甚至还可能进一步激化原有的矛盾, 扩大事态的严重性直至变成失控的局面。因此, 把握好负面新闻的尺度是必要的[2]。

对于山东疫苗案来说, 脱离冷链的疫苗, 其最大的危害是疫苗失效, 不能提供应有的保护。但是与此相比, 更大的威胁是民众对疫苗失去信心, 预防免疫接种率下降, 导致本来已经控制甚至消灭的疾病重新抬头, 造成更多孩子受害。因此, 记者在报道中, 及时关注了民众对疫苗的担忧, 科普疫苗的相关知识。

类似事件发生后, 除了政府主管部门之外, 记者还需要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保持联络, 及时报道国际组织对疫苗危害的判断、对家长的疫苗接种建议以及对中国政府应对处置的建议等。

2 民生领域的负面报道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平衡时效和准确性关系

首先, 负面新闻报道要注重时效性。负面新闻往往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对于媒体来说, 要占领新闻舆论引导先机必须“更快捷、更亲近、更主动”, 在舆论公开多元的环境中, 越主动就越有利, 越主动就越有为。而涉及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对时效性的要求会更高。此类事件偶发率较高, 一旦出现问题, 它的影响便是迅速、广泛的。因此新闻媒体在处理食品安全报道时一定要把握好报道的时机, 及时还原事件真相, 防止谣言惑乱人心[3]。

但是与此同时, 与速度相比, 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必须是第一位的, 要避免被其他媒体的报道所误导, 要力求获得第一手资料, 认真核实, 谨慎报道。

2.2 密切联系消息源保持质疑精神

新闻事件发生后, 记者需要和官方权威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 获得第一手和及时的信息。但是, 作为记者也要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 报道要力求深度, 避免成为传声筒。

2.3 与同事和同行密切协作

此类事件报道由于专业性强, 时间跨度大, 应该由负责该领域的记者进行连续性的报道。但事件涉及多个部门, 比如:山东疫苗案所涉政府部门包括国务院、公安、司法、卫生、药监等多个部门, 还需要多个记者的通力合作。此外, 也要与同行保持密切联络, 互相交流信息, 避免遗漏重要新闻。

2.4 注意传播效果避免添乱

在这次疫苗事件发生以后, 某媒体推送的一篇图文报道获得了广泛的转载, 这篇报道讲述了多个孩子接种疫苗后致死致残的悲惨故事。从专业记者的角度, 会发现这篇文章存在严重的硬伤, 混淆了疫苗不良反应和异常反应的不同概念, 有的孩子甚至很有可能只是疫苗偶合反应, 也就是说发病刚好赶上接种疫苗, 实际上和疫苗并无直接关系。然而这篇报道被广泛转载后, 直接造成了公众的恐慌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疫苗的更大质疑。作为负责任的媒体, 在发出此类报道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不能以博眼球为唯一目的。

3 新闻产品类型和发稿平台

民生领域的负面新闻, 一直是国内外普遍关注的焦点。根据新闻事件的不断展开和深入, 需要选择报道的侧重点和发稿平台, 提高影响力和扩大传播范围。

3.1 传统媒体平台

2016年3月18日, 山东疫苗案被曝光后, 传统互联网对该案件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信息更新量在周末期间也延续了持续增长的态势。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 3月22日当天, 新闻更新量已经超过7 900条, 总信息更新量已经超过1.2万条[4]。这表明传统的媒体平台依然在议题设置中占据主导地位。

就报道类型来说, 传统网站更多的是报道新闻, 包括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 以及进行发布会直播等。

3.2 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

与传统网站报道态势有所不同, 微博、客户端及微信等新媒体和社交媒体对该案的关注度趋势有所波动。有些时间点均与传统的网站报道具有较高的协同效应, 出现了信息更新量的高点, 但一些时候却出现波动, 相对偏低[5]。这种差异, 或表明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 新媒体和社交媒体正在走向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 有助于激发网民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动力和活力, 但是议题设置能力仍然较弱。

就报道类型来说, 除转载以外, 社交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还更多地有针对性地策划一些事件来龙去脉、科普背景的报道, 以及良莠不齐的评论。值得一提的是, 一些以吸引眼球为目的背离新闻事实的报道也在这一媒体平台持续发酵。

3.3 传统媒体

通讯社、报纸、电视与广播等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但在负面新闻的报道上仍然保持着天然的优势。由于记者更加专业, 分工更加明确, 在消息源获得和新闻分析上, 有的时候显得更胜一筹, 但是这些报道被网站和新媒体转载后, 影响力得以提升。

4 结语

通过对山东疫苗案为代表的民生领域负面新闻报道的研究梳理, 可以看到, 此类负面新闻报道周期较长, 包括事件的发生、发酵、质疑、处理与反思等多个阶段, 而在每个阶段, 报道的重点都有所侧重。同时, 在报道此类新闻时, 核实事实是最重要的, 要更加注意平衡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不能以吸引眼球为唯一目的进行报道, 避免造成比事件本身更加严重的不可控后果。此外, 在报道的类型和平台方面,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信息获取、议题设置、受众参与等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欠缺, 传播内容和范围的相互影响日渐加深, 传播力得以加强。

摘要:在新媒体崛起和信息来源日趋多元的大背景下, 负面新闻报道更加成为媒体传播能力和报道水平的试金石。本文拟通过山东疫苗案件这个广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来说明负面新闻报道的采写角度、注意事项和传播特点, 试图探讨如何做好民生领域负面新闻报道的一般性问题。

关键词:负面新闻报道,民生领域,山东疫苗案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负面报道的概念释疑[J].新闻与写作, 2008 (7) .

[2]郭伟.让负面新闻传播出正能量——以食品安全报道为例[J].中国报业, 2013 (14) .

[3]郭伟.让负面新闻传播出正能量——以食品安全报道为例[J].中国报业, 2013 (14) .

上一篇:干部形象下一篇:普通高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