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报道

2024-07-11

现象报道(精选10篇)

现象报道 篇1

体育报道中运用战争隐喻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些体育报道将体育竞赛比喻成人类战争。比如有这样的体育报道标题:《不筑铁桶阵何谈闪电战, 热火距离完美究竟差多远?》 (《体坛周报》) 、《骑士替补席折损大将, 穆恩至少将休战三周》 (ESPNSTAR中文网) 、《中国冬奥军团低调难掩强势》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直击:阿联鏖战12分钟暂休息, 太空易替身上演重扣》 (新浪体育) 、《霸气十足遇强更强, 天津女排主场兵不血刃胜江苏》 (北方网) 、《火箭溃不成军麦迪偷着乐, 惨败却成新三号复出良机》 (商都体育) 、《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 (《新京报》) 等。

经初步统计, 在体育报道新闻语言表达中战争隐喻的修辞手法运用几乎贯穿于体育比赛的全过程, 如:某场体育比赛就是某个战役或战斗, 被称为世纪决战、德比之战、闪电战、保卫战;教练就是指挥官, 被称为名帅、少帅、主帅、掌门人, 上任叫挂帅, 解职叫罢免兵权、走马换帅;队员就是将和兵, 被称为大将、枪手、射手、杀手、狙击手;整个运动队就是部队, 被称为军团、战车、战舰、战船;赛前准备叫做“备战”;比赛开始被称为开战、揭开战幕、燃起烽火、交战、交火;比赛过程被称为宣战、挑战、迎战、鏖战、激战、混战、偷袭、复仇、伏击、歼灭、血洗、绝杀、厮杀、短兵相接、一剑封喉、排兵布阵、单刀直入、防守反击等;比赛获胜犹如战争胜利, 被称为战胜、击败、力克、轻取、旗开得胜、兵不血刃;比赛失利犹如战争失败, 被称为不敌、败北、全军覆没、溃不成军、俯首称臣、举手投降等。

更有甚者如199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英格兰队与德国队相遇, 英国小报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言来报道这场比赛, 出现了这样的言辞:“我们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德国鬼子。”又如2004年8月15日, 有两家市级报纸在报道奥运会我国女篮与韩国女篮小组赛比赛结果时, 使用的标题分别是《外封内堵, 整死韩国》、《双截棍困死韩国》。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过程

隐喻是一种比喻, 即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 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隐喻又称暗喻。1980年美国的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提出,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根据他们的观点,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 (mapping) , 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抽象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 (source domain即喻体) , 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 (target domain即本体) 。通过映射, 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 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2) 隐喻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 对人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常规的隐喻映合关系应该在语言使用者的头脑中得到表征, 存储在语义记忆中。 (3) 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做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 是语言装饰手段, 因而只是修辞学和文学研究的对象。近期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隐喻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现象, 里面还包含着一种人们赖以思考、表达甚至行动的思维方式。当读者在体育报道中看到战争隐喻时, 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联想, 将喻体和本体的特征联系起来并在大脑思维中形成一种映合关系, 产生认知欲求和阅读欲望。人们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已知事物的经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之上, 而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其精华正是将所熟知与未知的概念作一对照。事物间的相似性 (常规性的或创造性的) 是建立起这种概念间联系的基础, 有助于读者扩展认知范围。理解隐喻之喻体和本体特征相似性的过程实际上是两个不同语义领域或认知范围的互动过程, 源领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 后者通过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源领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具有单向性、放射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经验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范畴。 (4) “隐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思维和推理的过程。其中语言是第二位的, 两域间的映射是第一位的。通过映射, 我们可以运用源领域的语言和推理的形式结构来构建目标域中的概念。” (5)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生成过程。战争的概念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认知之中, 人们对战争、冲突、争斗的特征已经形成了一种有形的熟知的认知模式。体育报道语言把战争作为体育竞赛的喻体正是抓住了体育竞赛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特征:都有矛盾对立的双方, 且有强烈的时空争夺概念并以获得胜利为最终目的;都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束的过程, 且都充满激烈的情感并具有强烈的竞争性;结果都存在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且具有功利性和排他性;背后都有斗争的拥护者和支持者。在战争隐喻生成过程中, 战争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a, 体育竞赛概念系统组成输入空间b, 两个空间共有的元素形成了一个类属空间c。以类属空间c为制约, a、b内的共有元素通过跨空间映射建立起对应关系。这些对应元素连同一些战争概念特有的元素和体育竞赛概念中特有的元素被投射进合成空间d。合成空间d里的所有元素并非简单地组合在一起, 而是通过层结构合成体育竞赛和战争都不具有的新结构——隐喻概念e, 最后隐喻得以实现。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运用的功能

语言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使文字更简洁生动, 更有吸引力, 增强形象性。读者对于战争专用词汇较为熟悉, 而对体育竞赛的专业术语比较陌生, 用战争专用词汇来形象地描述体育竞赛可以加深人们对赛事的理解和领悟, 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体育比赛具有休闲娱乐的性质。

美学功能。报道语言中使用战争的词语可以增加体育报道的可读性, 使行文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上文“《费德勒打得哈斯举手投降》 (《新京报》) ”的例子, 语言生动形象, 如果去掉标题中的隐喻词语改成一般的词语, 那么体育报道就丧失了可读性, 显得枯燥乏味。

社会学功能。关于隐喻运用的社会学功能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关于战争的概念能够引发人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关注, 但是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 如在我们的一些体育报道中, 《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 (6) 等标题, 给人一种血腥和仇恨的感觉, 如果我们是失败的一方, 看了这些标题恐怕也不会无动于衷, 而会产生厌恶感和仇恨感。体育比赛不仅是各国力量的对抗, 更是一种文化和友谊的交流, 如果过度使用战争的词语, 这种隐喻就会慢慢控制人们的思维, 极易造成“体育就是暴力”的错觉, 或至少给这种错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直接导致大众理性思考机能的退化, 从而不同程度地诱发人性本能中的攻击性。

结语

战争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体育报道之中, 报道者和阅读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地借用战争的概念来思考、谈论体育赛事。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运用的实质是将战争中的参与实体、各实体之间的关系、战争的特征以及关于战争的知识映射到体育报道的语言中。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的运用具有语言学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 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出发, 在概念隐喻理论的框架下对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战争隐喻修辞的广泛应用现象进行研究, 揭示了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生成过程, 并总结出在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手法运用的三大功能, 即语言学功能、美学功能和社会学功能。

关键词:体育报道,战争隐喻,修辞,研究

注释

1 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价》,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3) 。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3 Gibbs, Jr., R.W.Taking metaphor out of our heads and putting it intothe cultural world In R.W.Gibbs Jr.&G.J.Steen eds.Metaphor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4 MacC ormac, E.R. (eds.)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Cam-bridge, MA/London:MIT-Press, 1985.

5 Lakoff, George.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A.Ortony, ed.Metaphor and Thought.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肖鸿波:《体育新闻中的语言暴力》, 《新闻知识》, 2006 (3) 。

现象报道 篇2

大家好!我方认为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媒体在报道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社会现实,而不是人为地去选择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或多报道负面的社会现象。

显而易见,当今的社会现象正面是多于负面的。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们也应该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此外,我国新闻媒体坚持的报道方针是 “以正面报道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但不排除适度负面社会现象的报道。负面信息的报道一小部分是能带来正面的效应的,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这就好比如一个人身体病了可以医,但如果灵魂陷入了黑暗的话就无药可救。这就需要媒体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以事物的光明面、积极面来引导社会更好的发展。

那么就让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认识媒体为什么要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吧!

一、以现实为基础,弘扬真善美,以榜样的力量引领社会风尚。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节目中对“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小岗村干部沈浩,无臂钢琴师刘伟,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人物的宣传和弘扬,发挥了榜样作用,形成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共讲道德、共创文明的社会风尚。可见,正是多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促进了这些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二、以现实为基础,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在社会现有情况下进行报道,媒体有针对性的多对正面的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让群众喜闻乐见,通过正面信息陶冶人的情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引导大众精神面貌的建设。

三、以现实为基础,以正面的角度报道社会现象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信心。04年印尼海啸,08年中国汶川地震,媒体在如实报道灾情的同时着重把政府的救灾措施,各地的支援,灾民的自强不息等正面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激发了人们对社会的关怀,提高了灾民重建家园的信心。显而易见,正面的社会现象能给人带来鼓舞和信心。

四、能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以现实为基础,实事求是的报道正面的社会现象,有利于国家安定,团结,发展。

媒体是大众形成一种价值观的导向标,媒体为受众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更是对形成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影响深远。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尊重社会的现实,从社会的现状来决定多报道正面或者负面的社会现象。

新闻报道的模糊语言现象初探 篇3

【关键词】模糊 准确 新闻 顺应理论

一、词语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

宏观世界中的各种客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绝对精确的界限,个体的边缘存在的相似性,使其互相关联,个体之间又存在不同的特质,使其互相区别。在自然界中,宇宙的广袤,事物的无限可分以及渐变性,使人们难以明晰地确认某一事物的性质,更难明确表示一些事物约定俗成概念的外延,这就产生了模糊现象。

1.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词语的模糊性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

所谓词语的模糊性是指,词语的内涵不够稳固,而外延又没有明显的界限。 由于大千世界是動态的,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的,而语言虽然也在变化,但是其速度却远远跟不上世界的变化速度,这就导致了词语不能明确指示的现象的发生。比如,“电脑”一词,在最初刚刚出现时,指的就是1946年 ,毛琪利与爱克特发明的叫做ENIAC的机器。但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个词的外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不再单指一种机器,而是包括了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等等在内的一个集合体。这种情况下,“电脑”就不再是一个确指的词,而变成了一个模糊词了。

2.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新闻过程中,其思维过程也同样具有模糊性

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导致反映这些事物的信息本身也是模糊的。根据模糊信息形成的概念是模糊概念,由这些模糊概念做出的判断是模糊判断,模糊概念和模糊判断又导致了模糊推理,因此,新闻写作过程中,思维的模糊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报道是一种主客观相结合的劳动过程。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虽然尽力尊重事实来进行,但是不可避免地会参杂个人的观点、看法、倾向在其中,而一旦涉及的主观判断,所形成的新闻,思维本身的模糊性就决定了报道也必然带有模糊的成分。

综合上述两点,词语本身模糊性加上写作过程思维的模糊性,主客观因素叠加,就导致了模糊现象在新闻报道中的客观存在。

二、新闻报道自身特点决定了模糊现象的广泛存在

新闻报道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新闻报道中模糊现象得以存在。

1.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由于采访时间、采访内容、采访环境等客观因素的种种限制,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来的作品,不可能做到语言表达的百分百精确,必然存在模糊现象。

2.新闻报道要求准确、严谨

准确、真实是新闻价值的两大核心要素,在日常报道中,记者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对事件无法做到全面掌握,了解到所有细节,此时,采用模糊词语是非常必要的,这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新闻失实。

3.新闻报道要简洁、生动

有人说,新闻如果只有具体生动的事例,而无精炼的概括,也会像水中的浮萍,看来茂盛,实则根底很浅,没有深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模糊形容词的存在不但不影响报道内容的真实客观,而且还能让文章简洁、生动,是新闻报道所必需的。

三、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语言模糊现象

顺应理论是由是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 在20 世纪80 年代开始酝酿的。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人类使用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顺应理论从更深的层次解读了模糊现象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意义,即:可以更好地满足精神世界需求、客观世界需求和社会需求。

1.顺应精神世界需要

新闻报道要同时顺应读者的精神世界和记者的精神世界。新闻报道的对象是读者,因此报道内容要为读者所喜闻乐见,要有读者意识、群众观点。读者需要及时、生动、严谨的新闻报道,模糊语言的存在正是读者这一需求得以实现的要素。新闻报道还要顺应记者的精神世界。记者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当客观条件或主观能力有局限时,记者需要通过语言选择,顺应这些“局限”,达到报道目的。

2.顺应客观世界需要

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政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记者如果要完成报道,就离不开模糊语言。例如,在灾难发生,死伤人数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只能使用模糊词,才可以严谨地表达。模糊语言的存在,使报道及时进行、内容更加严谨。

3.顺应社会需要

社会有自身的运行规则、道德标准、行为准则,新闻报道不能违背这三方面。新闻报道中,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顺应人们所共知的社会准则,例如:新闻报道对于未成年人、法院尚未宣判的犯罪嫌疑人,要保护其隐私。国家机密信息,在报道中要严格把握。模糊语言使这种社会需要得以实现。

模糊词语在自然语言中比比皆是,在新闻报道这个追求语言真实、准确的领域中同样如此。 它们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只要加以合理运用,反而可以达到简练、生动、避免争端效果。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各有其道、在不同的范畴发挥作用,相得益彰,综合运用起来,既可以保有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又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指出:“准确性在一种情况下要求更大的精确性,在另一种情况下则要求容忍一定的模糊性”。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模糊与精确之间的辩证关系。

新闻模糊语言的运用是一门艺术,运用恰当可以让报道严谨、生动,运用不当则可能削弱新闻价值,恰当处理模糊与精确的关系,该模糊时模糊,该精确时精确,这样才能使新闻报道既准确客观 ,又具备可读性。

参考文献:

[1]李国英: 《新闻模糊语言初探》,《湖北社会科学》.

[2]刘宁:模糊性词语及其语用功能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06期.

[3]金朋荪、焦亚楠: 《新闻模糊语的语用学解读》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194期.

[4]何光先:《基础、创新与价值》,《新闻学论文集》.

[5]维索尔伦: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国语教研出版社 2000.

[6]刘保全、贲慕琴:《细节的魅力》 ,《应该这样写》.

现象报道 篇4

一、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及其泛化

标签理论源于犯罪学。标签指的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和产生。[1]近年来, 80后、钉子户、留守儿童、犀利哥、贫二代等标签通过新闻报道被广泛传播。在新闻报道中, 记者通过对新闻人物及新闻事实的核心要素进行提炼概括, 套用流行用语、网络热词, 以“贴标签”的形式加以揭示, 使得新闻特质以“关键词”的方式得以呈现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

附庸于存在争议的公共事件、行为及敏感词汇等社会热点事物的取向是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泛化的表现。媒体在短时期内对同类型、同题材的公共事件“围攻”的过程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并使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影响。在搅动民众情绪的同时, 媒体的报道对当事一方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媒体似乎有意、实则无心的报道对公共事件存在过度解读的倾向。被媒体裹挟的受众在与新闻报道的互动中将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向了不利于化解社会问题的一端。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泛化是媒体利益和受众需求谋得最大满足的过程, 也是传媒消费主义倾向及商品经济影响新闻生产过程的集中体现。

二、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存在的问题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存在诸多问题。首先, 标签无法呈现新闻事实的全貌。在贴有标签的新闻中, 标签的局限性及准确性影响新闻报道对逼近社会真实理想的追求。这些标签中, 有反映事物真实情况的一面, 有反映事实局面特征的一面, 也有增强新闻影响的一面, 但是始终存在无法全面涵盖新闻内容的嫌疑。新闻报道对一个或几个标签的强调无法真实呈现事实。

其次, 标签的“放大效应”歪曲人们对社会真实的认识。新闻报道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 是人们获取信息, 认知周遭的重要途径。“贴标签”之后的新闻要素得以强调和放大, 我们不否认这种“标签化”处理是对社会真实的反映。但是, 标签的放大效应挤占了其他事实在整个新闻中应有的比重和影响力。经过“标签化”处理的新闻报道从一开始就提供给人们一个与客观、真实的事实背道而驰的言说框架。新闻报道中, 标签滥用、使用不当是媒体“妖魔化”社会现实的帮凶。记者利用事实中可标签化的因子, 无视事实肆意拔高或放大是其重要表现。

最后, 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对社会现实产生不良影响。新闻报道是建构社会现实的参与者, 对社会事物的发展产生影响。标签的片面性及错误导向致使其无法正确反应社会现实。以此作为参照系, 指导社会实践是不科学的。借助标签的作用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同时也将一个不真实的事实传播给受众, 尤其是网络的转载、受众的“二次传播”更是加重了误读的可能性。媒体和受众关注的力度和方向显然超过了当事人及事件本身的承受能力, 进一步影响事件的良性发展。

三、新闻报道“标签化”现象的应对策略

“标签化”现象的蔓延对记者坚持客观真实报道新闻构成威胁。“标签化”现象是媒体社会责任缺位的表现。为此, 媒体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首先, 客观真实, 持平执中。新闻报道的标签使用必须与事实相符, 标签涵盖的内容及所占比重符合实际情况。使用标签必须掌握好分寸, 避免出现不顾事实滥用标签的现象。新闻报道还要做到持平执中。在新闻报道中, 事实材料的选择及新闻言说框架的建构必须做到“无过与不及”, 不偏不倚地对新闻要素进行呈现。

其次, 独立思考, 理性发声。为了“抢新闻”, 一些媒体采取拿来主义, 对已刊载的新闻稿件简单处理后便刊发出去。媒体必须独立思考, 对标签加以选择和重置, 避免“标签化”现象泛化产生的危害。此外, 理性发声是媒体参与社会讨论, 解决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不顾事实乱贴标签, 无限联想, “标签化”处理的背后是媒体对社会现实的过度解读。

最后, 专业精神, 责任意识。在新闻报道中, 标签的滥用、误用是媒体专业精神匮乏, 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无中生有强贴标签, 对一些网络热词、流行用语的附庸则是媒体追赶流行, 迷失自我的表现。标签在吸引受众注意的同时分散了受众对其他内容的关注。此时的标签只是噱头, 破坏了其他新闻要素平等呈现的机会。

此外, 要避免新闻报道附庸于存在争议的公共事件、行为及敏感词汇的现象无异于媒体不良干预社会事务。在公共事件形成之后, 媒体集中“围观”, 过度解读, 这种同题材、同标签新闻集中见诸媒体的现象是媒体追赶流行、标签成瘾的表现。消除“标签化”现象对新闻报道的伤害, 必须加强培养媒体及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及责任意识。■

注释

现象报道 篇5

郭某某,男,32岁,干部。主诉:失眠伴乏力6个月。现病史:6个月前因工作忙,电大学习紧张,入夜难眠、多梦,重时彻夜不眠,心悸健忘,乏力,精神不振,饮食无味。曾服中、西药治疗不佳,于2002年9月16日来我院按摩治疗。既往史:无特殊可载。查: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印象:失眠‘心脾血亏型’。治则: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选穴:百会、安眠、内关、肩井、心、脾、肾俞、足三里、失眠穴(足跟部正中)。

仰卧位

①按揉三线健脑法:按揉印堂至百会一线:鱼腰至头维二线;太阳至角孙三线;按百会。

②拿颤眼球清爽法:拇指与食、中指轻拿眼球并微微颤动。

③推揉三脘健脾法:推揉上脘至下脘一线。

④揉拿四肢养血法:揉拿四肢屈肌面(下肢俯卧位),同时,愈揉双内关,足三里、失眠。

俯卧位

①按揉夹脊宁心法:按揉华佗夹脊胸1至腰5段。按揉心、脾、肾俞。

②压揉颈项安神法:双手中指端自中线向两侧分别按压枕骨下缘,重取安眠1,安眠2,单手多指拿揉颈肌。

③双手敲击提神法:两手侧指敲击,多指抓拿,指关节对击头部、额、顶部。拿肩井。

用上述治疗2周后,失眠消失,伴随症状相继消失。出现了每晚8点半左右无法克制的睡眠、无梦、睡眠量近11个小时(早7点半左右觉醒),清醒期无异常不适。这种周期性睡眠持续了8天。后转入正常睡眠。

2个月后失眠再度出现,经原方法抬疗3天后失眠消失。又出现了入眠时间和睡眠量同前一样的周期性睡眠。此睡眠现象持续了1周才告缓解。睡眠基本恢复正常。

体会

心伤则阴血暗耗,不能养神。脾伤则无以生化精微,以致血虚,不能上奉于心。彼此影响,使心神不安,夜不能寐,健忘心悸;血不上荣于面,故面色少华而舌质淡;脾伤,则饮食无味,生化之源不足,血少气衰,故体倦而脉细弱。在祖国医学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我用健脑、清爽、健脾、养血、宁心、安神、提神等手法和腑脏俞穴及其它要穴来调整脏腑气血之功能,以达治疗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失眠是功能性神经衰弱,由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失调所致。按摩疗法的刺激作用反射性的影响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达到相对平衡以获疗效。

探讨与假说:

上述治疗1例失眠后出现的周期性睡眠现象.过去尚未见报道。

失眠消失后出现了周期性睡眠,这种现象使我不解,但我认为这是种异常睡眠。人的睡眠与觉醒的周期是受体内生物钟控制的,人体生物钟,我认为就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对平衡的功能。失眠与周期性睡眠均为生理功能紊乱而不能自控的症状。为什么一个极端(兴奋高)转向另一个极端(抑制强)?假说:手法的刺激作用于脑干尾端,向上传导于大脑皮层(上行抑制系统与上行激动系统对抗从而调节了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之关系,使睡眠(抑制系统)占优势,形成了失眠后周期性睡眠的现象。在人体自身的调节下,神经中枢功能恢复正常,异常现象消失。

现象报道 篇6

一、电视新闻在反映社会冷漠现象方面的优势

(一) 具有时效性

从电视新闻的定义可以看出, 对时间的限定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属性, 尤其强调新闻的新近和正在进行的两个方面, 也就是说与其他新闻传播媒体相比, 电视新闻的突出特征在于——现在的新闻现在播报, 几乎可以说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传播载体。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时效性可以对新闻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时效性越强烈, 新闻播放效果就会越好。东方卫视曾对2011年10月20日发生的碾压女童事件进行了多窗口的现场连线报道, 将女童的救治场景直观、及时地反映出来, 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取得了良好的新闻效果。

(二) 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

电视新闻作为党的喉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与党中央的思想传播路线密切配合, 对大众舆论起到引导作用。近年来, 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上的一些道德缺失、社会冷漠现象, 并在国家的多次会议中将这些问题当作是国家思想建设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希望有关部门加强整改。鉴于此, 电视新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窗口, 必须要对社会热点问题中的道德冷漠现象加以重视和反映, 并通过对这些新闻的报道对社会大众的素质培养与人格塑造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这样电视新闻从正面对社会冷漠现象加以报道, 不仅可以强化人们在社会认知、家庭伦理与主体审美结构方面的正向认识, 还能通过这些报道引起社会的反思, 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 同期声技术的运用

将同期声技术应用于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中, 不仅能够极大地凸显电视新闻在传播形式上的显著优势, 还能够对整个新闻传播进程起到促进作用。同期声作为能够对新闻产生直观反映的原生态新闻传播技术, 能够将新闻反映更加真实具体, 也让相关信息在传达过程中更为明确, 进而让受众群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引发读者对社会冷漠现象在贬斥上的共鸣和强烈的认同感, 并通过这种贬斥心理对自身行为加以反思, 进一步减少社会冷漠现象的发生。

(四) 连续性报道效果强

电视新闻连续报道, 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追踪, 逐步深入, 为观众提供详尽的事件分析。连续报道一般以事件自身发展的纵向时间为轴而展开, 要求记者能够通过新闻追踪来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 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并阶段性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新闻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 并对这一过程中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映加以论述, 为观众提供完整、客观、公正、真实的新闻报道。在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映方面, 电视新闻通过连续报道向观众呈现了冷漠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有利于社会大众形成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正确认识, 进而取得良好的新闻效果。

二、电视新闻在报道社会冷漠现象时的旁观者表现

电视新闻报道在对社会上的冷漠现象加以反映时, 最主要的缺陷就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新闻媒体没有表现出对社会冷漠现象的痛心和对和谐社会的期望, 而是经常以旁观者的态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报道, 体现了新闻报道者自身的人性冷漠。

(一) 调侃

天灾人祸本应该是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巨大悲痛的事件, 在对这类新闻的报道中应该展现对当事人的人文关怀, 但是现阶段我国地方媒体常常以一种调侃的口气对这些事件进行评述, 将原本沉重的新闻事件看得轻如鸿毛, 对社会舆论产生不良影响。电视观众在看到这类新闻时常常会被媒体引向对事件的调侃, 而对事件本身的悲剧性有所忽视, 不仅使观众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 还会对当事人产生巨大的心理伤害, 例如某农民工因为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在铁路沿线触电身亡时, 一些媒体就以“像烧焦的烤鸭”对其加以形容, 并在论述中庆幸其死亡并未对当时的铁路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十分不利于帮助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

(二) 渲染

在电视新闻的社会冷漠事件报道中, 常常会运用渲染的方式对社会上的冷漠事件或天灾人祸加以反映, 直接在新闻中表现出人性的畸形与社会的病态, 这容易将观众的思想引向新闻主题之外, 不利于对受众思维意识产生正面的影响。例如, 在对城管与小贩产生矛盾这一事件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通常不会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根源以及可能会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反而将这一事件产生后事件双方以及现场众人的丑态大肆地在新闻中加以渲染, 将小贩头破血流的暴力性图片没有限制地直观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 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产生不正常的影响, 尤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是对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的极端讽刺。

(三) 冷硬的客观

以社会旁观者的态度对社会冷漠现象加以论述, 以冷硬的客观求取社会大众对新闻所反映出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同, 是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在反映社会冷漠现象方面的一大弊端, 极度缺乏相应的人性关怀。就如在报道某男子跳楼事件中, 新闻先是客观地表现了男子在跳楼过程中的矛盾和犹豫, 然后细致地刻画了男子在犹豫时大众的大声哄笑, 看似是对社会冷漠现象的真实客观记录, 但是实际上, 社会大众的行为固然有错, 但是记者在跳楼之人走向生命尽头的时候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只是以旁观者的态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记录, 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电视新闻为了受众心理需求而追求猎奇的观念, 应该受到社会伦理层面的质疑。

(四) 被物化的社会人性

现阶段, 我国一些电视新闻媒体在对社会冷漠事件的报道中, 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对人和物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 并最终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 例如前几年出现的“人乳宴”和“胎盘宴”两个表现出社会道德缺失现象的事件, 新闻媒体在对这类事件报道时, 从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单纯地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合法性, 并最终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报道中, 新闻媒体将事件完全当作物化事件去论述, 忽视了人的思维意识在其中的导向作用, 以及事件对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 也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首先是一个道德问题, 对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产生了错误的影响。

(五) 直观展示了人类对动物的残害

人类对动物的残害是一种社会冷漠现象, 但是在这类新闻的报道中, 有些电视媒体甚至对这种残害行为持认同意见, 这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错误影响。例如, 在云南地区接连发现狂犬病患者后, 当地兴起了一种打狗热, 当地的电视新闻媒体不仅没有对这一行为加以谴责, 甚至还对这种残暴行为表示了一定的肯定和赞赏, 表现了对生命的冷漠, 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闻媒体的人性冷漠。

三、电视新闻社会冷漠现象报道弊端的改善措施

避免电视新闻在对社会冷漠现象报道时以旁观者的态度向社会大众传达出错误的思想导向, 电视新闻媒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 坚持救人优先, 新闻其后的报道理念。新闻传播媒体应该帮助在职记者树立救人优先的采访观念, 在采访当事人身处险境的时候应该自觉履行社会救援责任, 在完成救助后再进行新闻采访。近几年, 随着社会各界对社会冷漠现象的反思, 救人优先的采访理念在众多电视新闻媒体的重视下已经得到推广,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所以各地电视台更应该对这些媒体进行效仿, 在关注新闻的同时注意电视新闻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例如, 江西电视台的记者就曾在火灾现场的采访中, 放弃采访, 冒火救人,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其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电视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报道原则, 在实际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 也应该对事件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以及可能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加以重视, 表现出对社会冷漠现象当事人的人性关怀, 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的精神状态与思想情感加以考虑, 避免因为报道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也应该通过报道中的人性关怀向社会大众展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 进一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电视新闻在反对社会冷漠现象的报道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是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身份对这些冷漠现象进行阐释, 不但不会引起社会大众对冷漠现象的反思和改进, 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错误的影响, 进而加剧社会冷漠问题的发生。所以, 电视新闻媒体一定要正确看待自身位置, 通过优质的新闻报道对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产生正向的影响, 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亚男.大学生课堂冷漠现象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2 (3) .

[2]刘江虹, 陶柱标.关于当前社会冷漠现象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 2 012, 26 (4) .

[3]王志远.社会冷漠的博弈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4) .

[4]王鑫, 李秀芳.论道德冷漠症的产生根源——兼析体制性因素的道德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41 (3) .

[5]鞠鑫, 余鹏彦.社会转型期道德冷漠背景下高校道德教育探析——基于社会工作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 .

[6]张丽丽.社会冷漠现象原因及对策探讨[J].学理论, 201 4 (30) .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网络选题现象 篇7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网络选题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使网络成了名副其实的信息集散地。受众成了传播者, 而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传播者又成了受众———从网络中寻找新闻选题。当“记者从××网站获悉”成为新闻报道一个固定句式的时候, 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 发现眼下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很多来自网络, 一如春晚小品的很多“包袱”都来自网络。深究下去, 这固然是信息化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 但是也暴露出了目前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选题瓶颈。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内容的网络选题表现形式

官方新闻来自官方网站。网络高速发展之前, 时政新闻无一例外会来自官方, 因此, “记者从××获悉”成了时政新闻一个“出镜率”极高的句式。而如今, 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 并把网站作为自己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 一些重要的文件、公告、通告等不再为媒体提供“请柬新闻”, 而是第一时间发布到自己的网站上。因此, 官方网站成了对口记者的新闻线索源, “记者从××网站获悉”也成了又一固定句式。比如新华社2008年奥运报道《从央视网获悉全国九成网站可转播奥运》。又如不胜枚举的“记者从商务部网站获悉”、“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网站获悉”、“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记者从××政府网站获悉”等。

重大新闻来自微博。2010年8月8日, 甘肃舟曲县爆发严重的泥石流灾害, 因道路被严重破坏, 传统媒体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19岁的舟曲籍大学生王凯用手机通过微博发布灾情, 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数千名微博网友转发, 由此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 《楚天都市报》率先实名报道后又引起全国各大媒体关注, 各地记者纷纷给王凯打电话, 了解灾区情况。而在灾情发生后的5天时间里, 王凯共发布300多条舟曲抢险救灾现场的图文微博, 被多家媒体转载。因此, 王凯被媒体称为“公民记者”和“一个人的通讯社”。

社会新闻来自网络论坛。从最早的“芙蓉姐姐”到后来的“天仙妹妹”、现在的“凤姐”等这些网络炒作的所谓红人, 都经历了跨越网络论坛进入传统媒体视野的转变, 她们的炒作也因此而得以更加成功,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传统媒体成了她们“成名”的铺路石。而从天涯社区网友贴出的《史上最牛的团长夫人莫高窟前丑陋一幕现形记》, 到百度贴吧里的《开封县县招办把我的大学梦毁了》, 这些事件也最终进入了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段, 并推动了此类事件比较圆满的解决。还有“贾君鹏”、“犀利哥”、“西单女孩”等都被记者从网络移至传统媒体。不难看出, 从网络论坛获取新闻线索成了当下记者的必修课。

娱乐新闻来自博客、微博。网络选题趋势最严重最彻底的当数娱乐新闻。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抢夺艺人资源, 邀请其开博客、微博, 这些平台也顺势成了艺人的新闻发布场———省去了记者的围追堵截和尖酸刻薄的问题, 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全由自己定夺。年初的姚晨离婚、大S的闪婚无不是通过博客、微博发布, 甚至大S一再强调低调的婚礼现场拒绝了传统媒体, 却没能堵住张朝阳的微博报道, 而媒体只能紧盯博客、微博。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内容的网络选题趋势原因

网络时代记者信息来源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新闻理论课堂上被告知, 作为记者应该成为一个“legman”, 即一定要腿勤, 要深入基层、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寻找新闻、挖掘新闻。然而, 当新闻传播历史推进到网络时代时, 这些受传统新闻教育的记者面对网络信息的爆炸和快捷, 顺势把自己变成了“fingerman”———手指点击鼠标, 就能轻轻松松发现新闻。而一些建立自己网络发布平台的个人和机构, 也习惯于用这种以一对多的方式应对不同媒体的采访。当下的新闻实践也证明, 网络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一个主要的新闻发源地。

网络时代受众的角色变化。在网络未成气候之前, 就传统媒体而言, 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条件限制造成的区域间信息匮乏, 也就是空间阻隔使民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只能是传统媒体;二是传统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集团优势和专业技术装备、专业技术人员, 可以从各地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然而, 当网络超越了空间界限、当先进便捷的技术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后, 这种优势便荡然无存。原来被动等待从传统媒体获知新闻的受众拿着DV、手机, 敲着键盘点击着鼠标, 也成为新闻的收集和传播者, 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者都是业余的, 有些时候, 受众因天时和地利优势, 反而成了最直接的信息采集者和传播者。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最突出的特点是:任何一个人既是新闻的传播者也是新闻的接收者, 即借助互联网作为新闻信息传输、流动和展示的载体, “一切人对一切人的传播”这一人类最新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实现。如吉尔默在他的《我们的媒体:民治、民享的草根新闻》一书中所论述的, 个人电脑的出现、BBS的发展, 才大大改变了人们被动接受新闻的状态, 而Blog的兴起真正开启了新闻的“开源”运动。 (1)

网络时代受众的心理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接触媒体的心理比较单一, 无非是获知信息、认识世界, 获得认同、求得归属心理等, 而传统媒体也因其新闻发布的独占性和权威性所产生的公信力对受众心理有很强的影响力。但当网络传播颠覆了传统的一对多的新闻传播模式后, 当网络频频触及传统媒体所“不为”的新闻报道时, 受众的心理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更愿意从网络获取信息, 并参与这些信息的传播过程;而且一次次的网友曝光揭丑事件的成功, 让受众更愿意相信网络的舆论监督力量。

传统媒体的迎合趋向。网络时代, 带来了媒体竞争的空前加剧, 不仅同质化媒体间互相抢夺受众眼球, 而且异质化媒体间也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此外, 近年来网络语言一再“出位”, 不断引领着“语言时尚”的潮流, 网络似乎成了时尚的代名词。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网络选题的负效应

网络选题使传统媒体将话语权拱手相让。在传统媒体时代, 受众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的地位, 难以实现信息的反馈以及话语的表达。而在网络时代, 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公众话语权提供了技术支持。当传统媒体从网络中寻找新闻报道选题时, 得到的是鲜活的选题, 但是失去的却是手中的话语权。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不仅掌握了网络媒体上的话语权, 更是间接掌握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影响力从网络延伸到了传统媒体。尤其在娱乐新闻方面, 传统媒体一再“围观”艺人们的博客、微博, 其实就是把手中的话筒和笔完全交给了这些艺人, 把自己的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拱手相让了。

网络选题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新闻失实和新闻炒作。网络是把双刃剑, 我们不能否认其为新闻传播带来的革命性的跃进, 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网络也因其隐蔽性、虚拟性, 让人们在众多的信息中真假难辨。《甘肃日报》关于西安将成为全国第五个直辖市的假新闻报道就是该报社记者将从网上搜索到的信息不加调查地核实后刊发的。一些以“造假”、“灌水”为职业的网络写手、“网络水军”趁机大肆凭空编造、以讹传讹, 使一个个虚假新闻、炒作新闻粉墨登场, 愈演愈烈。一些不明真相、迷信网络的传统媒体记者不自觉地充当了这些虚假新闻、炒作的推手。

网络选题致使新闻呈现出滞后性。先出现在网络上, 再进入传统媒体记者的视线, 被其加以报道, 这种选题模式不可避免地导致此类新闻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对于很多网民而言, 传统媒体的网络选题报道不再具有及时、新鲜等新闻最主要的特性, 只是一个二道贩子甚至三道贩子而已。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报道如何突破选题瓶颈

慎重对待网络选题, 在深度和信度上做文章。网络时代, 信息垄断几无可能, 网络是任何媒体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当传统媒体不可避免地依赖网络资源时, 必须要做到慎重对待网络信息, 仔细甄别虚假新闻和炒作新闻, 避免为此类新闻推波助澜, 更避免被这些网络推手所利用。

对于甄别后的可用信息, 一定要做差异化报道。众所周知, 网络新闻一般更新速度快, 多以“碎片式”的零散报道呈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网络上发现重要新闻选题后一定要在深度和信度上做文章, 而不是转载网络内容;要始终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 避免被网络观点所左右;要动用采编力量深入采访调查虚拟世界背后真实的人和事, 力求挖掘出网络新闻背后的新闻。此外, 对网络推手、网络水军在网上的炒作、渲染, 要主动肩负起“铁肩担道义”的媒体使命, 揭露其炒作目的、程序等,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引导受众在信度上向传统媒体回归。

完善自身网络平台, 形成第一手的新闻选题。近年来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挑战, 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 但是除了人民网等少数实力雄厚的媒体网站外, 其他传统媒体网站的影响力很有限。虽然在“打造全媒体”的口号下不断进行改进, 但很多传统媒体网站仅仅是突破了媒体内容电子化的模式, 很难在论坛、博客、微博中与商业门户网站形成对决。在博客、微博新一轮的挑战中, 传统媒体应该加大对自身网站建设的投入, 不断引进新技术, 网罗一大批网民在自家网站讨论、发帖, 提供新闻线索, 并由专人及时整理反映网络民意, 形成来自本媒体的第一手的新闻选题。

坚守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同信息爆炸的网络新媒体相比, 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职业化、系统化采集和发布新闻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其长期以来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网络信息发布队伍没有新闻采访权, 而无规范的新闻把关机制信息往往呈现出“无序化”、“碎片化”、“浅薄化”等先天不足, 此外, 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混迹其中, 致使信息真假难辨, 也使网络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传统媒体应该对自身优势有清醒的认识, 并珍惜历史积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以“legman”的勤奋敏锐地发现新闻, 并加以真实、深刻、全面的报道。

网络时代, 论坛、博客、微博一再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出挑战, 也一再成为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选题, 甚至有网络万能论者“预言”传统媒体的消失。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应看到这种挑战, 更应看到网络选题带来的种种负效应, 坚守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特点, 立足新闻采集、发布的专业化优势, 突破网络选题的瓶颈, 获得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法制新闻报道中的八卦现象 篇8

八卦的正规称谓是“流言蜚语”或“闲言碎语”, 在英文中, 八卦就是gossip, 是“轻浮”的意思, 指无根据的传言。八卦新闻的内容大多与性、暴力、死亡有关, 而且可以归入奇闻轶事和个人隐私两大类。考证“八卦”之意何来,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认为, “八”字代表了琐碎庸俗的贬义, 比如香港有“八婆”一词。八卦新闻侧重于衣食住行方面的世俗化信息, 乃至茶余饭后的花边新闻——即港台所称的“八卦新闻”, 其核心在于服务与赢利。

网络上关乎娱乐圈内涉嫌侵权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生于斯自然也带上了戏耍和八卦的味道。面对娱乐报道“升级”走样而导致的对各种文化、法律、社会的问题乃至对媒体应该选择何种内容进行报道的大讨论, 或许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的话会给出一个更开阔视野的回答, “那些正面宣传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传播内容, 那些敢说大事、会说大事的传播内容, 那些涉及社会“热点”、“难点”、“敏感点”的传播内容, 它们不仅代表着我们时代的新闻传播的发展水平, 而且代表了我们民族精神的高度和心灵的深度。它们的市场就在人民中间, 它们的价值更具历时性与穿透力。”笔者也试着根据时先生所言的媒体理应承担宏大叙事的价值取向对法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某些八卦倾向进行批判式阅读, 试着为其寻求“理性的回归”。

法制新闻是法与新闻的共生体, 其报道资源要从社会存在的法制现象、法制问题、法制事件之中寻找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报道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也得益于法制建设这个社会宏大命题而存在和彰显。一件事实能否成为法制新闻的素材, 首先得考量它的法制价值, 其次要判断它的新闻价值。好的法制新闻应当是两者的统一。

在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代社会, 媒体的作用不可低估, 法制电视、广播节目一直在受众中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收视、收听热情, 各电视台除了专门的法制频道外, 其他频道也播出各种类型的法制节目, 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法制新闻都是各自报道的重点板块, 这也促使法制新闻报道市场呈现了激烈竞争和争相仿效的现象, 在传播过度的环境中形成了喧嚣的市场, 法制新闻报道的娱乐八卦韵味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这一庸俗化的倾向需要媒体人和学人共同关注。

近年来由于娱乐新闻的遍地开花结出媒体利润的丰厚果实, 法制新闻报道也借用过来进行炒作式报道。所谓新闻炒作, 就是新闻报道在新闻价值判断上追逐猎奇、俗艳和反常, 即所谓的“看点”和“卖相”, 在报道方式上采用高频度“狂轰滥炸”式的曝光。对女性嫌疑犯的单从性别角度的报道更是违反了法制报道所应该秉承的人生而平等的理念, 单从性别意识角度进行猎奇、夸大式报道极尽庸俗之能事, 这股歪风实不足取。当然, 法制新闻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犯罪和社会丑恶现象, 关键的问题是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对犯罪现象进行剖析, 挖掘犯罪的根源, 分析犯罪的危害, 总结教训, 告诫世人, 警钟长鸣, 而非以纯客观的态度来对犯罪现象作“透明”的展示, 或者更进一步将犯罪现象当作商品精心包装后“出售”和“拍卖”, 这让我们的传媒深思。

在我国目前的法制新闻策划与报道中, 电视法制类节目的种类最多, 影响最大, 存在的问题也就亟需看清并改进。电视法制节目的高收视率很大一部分来自案例本身的吸引力, 法制节目在题材选择和处理上为了追求收视率会过多地追求案例的故事性、曲折性、悬念性。电视表现手段的进步使得电视再现案例成为可能。正如时统宇所言, 八卦的内容必然要有八卦的形式, 而当大家比着八卦时, 实际上便构成了对传统新闻报道方式的颠覆。新闻的基本属性和功能不是娱乐, 那么娱乐化的电视新闻播报方式便值得怀疑。这里, 娱乐与轻松、幽默、诙谐还不能完全画等号, 另类的、搞笑的、戏说的之类的新闻主持人也仅适合于特定的新闻节目, 法制类节目要慎行。

所以法制新闻报道从它自身属性来看有着特定的逻辑和报道必须注意的问题不能跟娱乐媲美, 更不能跟八卦结缘。那么首先, 在指导思想上不能迎合某些观众猎奇心理, 走出法制报道多猎奇的误区。正基于此我们要唤醒传媒责任, 做真正有责任心的媒体。在我国,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说明, 新闻媒介不能将信息传播的公共权力变成一种媒介私权, 如果舍弃这些责任, 那就是一种背叛职业道德的行为。因此传媒要做到: (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树立传媒的责任意识。新闻媒体是舆论的引导者, 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新闻舆论是否健康, 直接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 (2) 加强记者职业修养, 做好法制报道。法制新闻是法制宣传的重要工具, 是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以案说法, 以事带法是其常用的表现形式。借案说法离不开事实和倾向, 法制新闻常常渗透了作者的意向、情感、态度、观点, 是事实和倾向高度统一, 紧密融合的共生体。因此法制新闻的倾向只能通过精心选择事实和不动声色地把态度、观点融化在事实叙述中而体现出来决不能将事实和倾向割裂开来, 离开事实去借题发挥, 驾空议论。法制新闻的严肃性, 还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在事实的准确性上严格把关。传媒工作者要多学习法律法规, 获得相对广泛地法律知识, 树立正确地法制观念, 坚持正确地引导舆论、依法行使监督权利、合法守序进行报道、规范使用法言法语等原则。只有坚持上述原则, 才能真正维护法律权威, 促进司法公正, 有利国家的安定, 推进社会的文明进程。

最后引用时统宇先生的话, 理性的出口是传承文明、人文教化的出口, 是社会责任与世界担当的出口, 是真善美的出口。传媒理性之回归应基于此。传媒构造的世界有如万花筒般的缤纷和迷乱, 历史就是在这种缤纷和迷乱中前行, 社会正是在一系列的八卦中完成着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慕明春.法制新闻的法制属性与原则[J].当代传播, 2006 (2) .

[2]时统宇.是朝闻天下, 不是“朝闻八卦”[J].青年记者, 2006 (19) .

[3]时统宇:八卦的入口和理性的出口青年[J].记者, 2006 (19) .

现象报道 篇9

一、辨析新闻伦理

新闻伦理是业内适应新闻活动特点而形成的要求自己“应当如何”的自律规范, 以及公众认为该业在新闻活动中“应当如何”的观念和舆论约束。[1]新闻伦理当由业内自律规范、公众的观念和舆论约束三个方面共同构成, 其核心内容是“应当如何”, 自律规范由此而设定, 公众的约束由此而展开。“应当如何”是由业内人士约定的, 体现了传媒从业者的责任、良知与操守, 它同时也是公众的带有共识性的认知。“应当如何”即可为和当为, 其对立面是“不应当如何”, 即不可为和不当为。主体做出了“不应当如何”的行为, 则属于违背新闻伦理, 会招致同行的批评指责和公众的舆论谴责。[2]媒体从业人员不仅要遵从新闻伦理, 同时还要遵守记者职业道德准则以及媒体领域的行业规范。

二、新闻报道缘何频出新闻伦理失范现象

(一) 媒体过分追求独家报道

市场经济的发展, 让媒体业迅速崛起, 各路媒体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因此媒体之间开始争抢独家新闻。2015年1月16日16时55分, 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不治去世。56分, 《深圳晚报》官方微博发布了姚贝娜逝世的独家快讯, 此条微博的评论数目达到40万。17日凌晨, 姚贝娜经纪人发微博谴责《深圳晚报》的记者伪装医生助理未经允许潜入病房偷拍遗体。接着有微博大V在微博上发消息证实此事。此消息一出, 舆论大哗。作为记者, 记录发生的事实是职业要求, 但是若像这样完全不考虑当事人的隐私以及感受, 完全违背了新闻伦理。相似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戴安娜王妃之死。1997年8月31日, 黛安娜王妃为了躲避狗仔队的追赶, 与男友Dodie Fayad在一场严重的车祸中丧生。记者记录事实无可厚非, 但是伤及当事人的利益甚至性命时, 就是滥用了记者、新闻人的身份以及权利。独家是否真的重要到不惜一切手段去争取, 这是媒体需要扪心自问的问题。

(二) 眼球经济与过分迎合受众的心态使媒体人忘记新闻理想

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缩短了受众的阅读时间, 移动终端的发展又使线上的自媒体应用快速崛起。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 不少媒体不惜采用过分夸张的配图和新闻标题。标题党的出现深深地印证了这一点, 不少新闻标题夸张, 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以及时效性的特点使很多媒体迷失了自我, 过分追求点击率和速度, 疏于核实新闻的真实性, 导致在一些问题上犯错误。

(三) 受众日趋增长的窥探欲

受众日趋增长的窥探欲也是新闻报道中出现伦理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媒体报道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众的喜好。如今, 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已经弱化, 反而是受众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产生影响。2015年1月22日, 因出演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的曾小贤而出名的演员陈赫在微博中承认自己已与妻子许婧离婚, 引起轩然大波。网友分成支持方与谴责方, 此条微博的评论数达到292万, 转发达到79万。随即万能的网友找出陈赫早期对妻子表白的文字、微博以及视频。针对陈赫离婚的原因, 媒体也将陈赫与演员张子萱交往的视频公布于众。作为公众人物,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保持好形象是理所当然。但是离婚这种事属于艺人的隐私生活, 虽然对欣赏的艺人感到失望情有可原, 但是部分网友收集陈赫前妻的资料、打扰陈赫朋友以及家人生活的做法, 并不是伸张正义, 这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窥探欲。受众日益增长的窥探欲促使媒体不惜采用一切手段去挖新闻, 新闻报道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解释了。

(四) 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记者在媒体中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记者采访、写稿, 但记者的稿件能否公布于众需要媒体的各个部门把关。一些伤害当事人利益和隐私的报道能够公布, 媒体内的相关部门同样要肩负巨大的责任。新闻伦理、新闻道德是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需要遵守的信条。2015年1月1日, 上海外滩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在这次事故中, 媒体报道了一名复旦大学的学生, 该生不治身亡。只是, 媒体不仅报道了这名女生的学校、家庭等详细信息, 甚至还挖出了该名女生的前男友, 并对其进行采访。这些报道并不会对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与意义, 只是为了满足受众的窥探欲, 并且对其家人与朋友带来二次伤害。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于2015年1月1日22时55分发表微博称对此同学表示无比沉痛的哀悼, 并希望受众转发呼吁媒体尊重与保护该名学生, 不要再挖掘她的隐私。这个案例中, 进行采访的记者违背了新闻伦理, 也没有坚守职业道德。但是作为媒体, 不仅发表了记者撰写的稿件, 并且还支持继续采访, 同样应该承担责任。如果没有上级的许可, 记者的稿件也不能够随便刊登于众。媒体新闻伦理的失范, 监管部门要对自身进行反思, 同时媒体中的把关人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认真对待把关工作。

三、改善中国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现象之建议

(一) 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 加大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

对于初踏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学生来说, 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初学者, 可塑性强并且对行业中出现的境地两难的情况经历尚浅, 容易对自身的职业道德进行塑造。同时, 学生比起拥有多年媒体从业经验的工作者来说, 对新闻传播业更有理想、热情与期待。并且, 年轻的初学者是整个行业未来的希望, 从一开始就培养此群体的新闻伦理、道德的相关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准则, 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优良作风建设。

(二) 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门槛, 并定期召开思想教育大会

媒体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选拔人才的准则。在招纳新人的考核中, 加大对新闻伦理道德以及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考察力度。提高媒体从业者的门槛, 使媒体中整个团队的素质得以提高。在媒体从业者的考核制度上, 可采用多级审核制, 并实行匿名审核。与此同时, 媒体内部要经常举办思想教育大会, 相互批评改正, 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作风。

(三)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让受众知晓过分的窥探欲是不道德的行为。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需要从提高舆论领袖的媒介素养开始。由于网络受众的分散性和隐匿性, 直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无法短时间内高效完成。舆论领袖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提高舆论领袖的媒介素养, 让舆论领袖在纷杂的信息中理出理性的、真实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使受众不再单纯追逐低俗新闻, 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媒体环境, 改善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的现象。

(四) 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 建立监督机制与惩罚措施

媒体中的各个部门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与详细的惩罚措施。对于违背新闻伦理的人员要严肃处理。并且, 各部门之间要有监督, 可以设定一定的奖惩措施。部门内部要坚持新闻工作者的原则, 上级要充当“领头羊”的身份。

(五) 建立新闻行业的行业规范

我国现行的新闻行业规范不少, 但大多是原则性条文, 可操作性较差, 职业特点也不够鲜明。也正因如此, 一些媒体以市场竞争为由, 主动放弃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 大肆炒作明星绯闻, 渲染色情暴力, 注重感官刺激, 迎合猎奇心理。[3]针对这种现象, 可以建立新闻评议机制, 如记者协会, 报纸协会等, 对新闻行业进行监督。这些机制同样需要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和会员录入制度, 从而更好地对新闻行业进行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媒体新闻伦理失范现象。

摘要:如今, 新闻报道中出现伦理失范现象已不足为奇。本文从三个方面辨析新闻伦理失范现象。探讨新闻报道失范现象出现的四点原因:一是媒体过分追求独家报道。二是眼球经济与过分迎合受众的心态使媒体人忘记新闻理想。三是受众日趋增长的窥探欲。四是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同时针对改善媒体伦理失范现象提出五条建议。

关键词:新闻伦理,失范,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丁柏铨.论新闻伦理对新闻活动的制约[J].江苏社会科学, 2007 (5) .

[2]陈月飞, 丁柏铨.对新闻伦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新闻传播, 2008 (10) .

[3]黄峥.新闻报道中的道德失范现象[J].传媒观察, 2008 (03) .

[4]罗哲宇.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现象报道 篇10

一、模糊概念与模糊性

“模糊”一词最先是由美国数学家L·A·Zadeh提出来的。当时, 他把这一概念融入到了数学当中。这不仅为当时的数学领域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同时这种理论还被后人慢慢应用到了其他领域当中, 特别是语言界, 这一理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模糊语言源自于自然语言, 它具有着自然语言所特有的本质性。其中, 模糊语言当中的“模糊”二字所指的是词语或是信息所涉及的范围不确定。不过, 这个“模糊”与我们常常提到的含混不清不同, 它更多地是根据语义的模糊性来映射出相应的模糊概念。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它所具备的功能与精确语言等同。

总的来说, 模糊语言的模糊概念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指的是那些边缘界限不明朗、不分明的信息或者是词汇等。比如“最近”、“当前”、“目前”、“很快”等;也有一些概念模糊的数次, 比如“大多数”、“群体”、“一些”、“众多”等;也有一些用来表述程度的信息或者是词汇等, 比如“附近”、“大约”、“周围”、“大概”、“或许”、“很可能”等。

第二类:这一类是相对概念而言的, 也就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一件事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进行表述的时候, 其程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出现变化。其中, 这一类的描述当中主要有“颜色”、“身材”、“年龄”、“性格”等。其中, 利用模糊语言的模糊概念, 还可以对这一类词汇或事物进行模糊解读, 比如“高大的山峰”、“苗条的身材”、“美丽的相貌”、“温柔的性格”等;而一些代表抽象概念的信息或者是词汇当中则包含有“爱”、“恨”、“自由”等;对方位或者是距离的信息进行表述的模糊词汇则包含有“东南方”、“西北方”、“上面”、“很近”、“不远”等。

第三类:这一类泛指某类群体, 比如“某些人”、“相关人士”、“目击者”、“个别群体”等。

总的来说, 模糊语言具有着非常强的范围概括性, 常常会被应用到背景交代, 或者是一些情节概括当中。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 合理地利用这些模糊语言, 规范地根据其语境所表达的含义给予信息传播, 这是当前新闻报道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二、模糊语言的合理性应用

1. 遵循新闻传播规则:

新闻报道的内容一般都是当前社会变化的内容, 而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原则便是及时客观, 要让群众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到社会上的一些变化。因此, 这便需要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真实性、快捷性以及时效性等特点。而另一方面, 因为新闻事件是社会动态的一种真实反映, 所以它具备着可变性和随机性, 这便使得它的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模糊性, 而这一特点恰恰导致记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做成精确的判断, 因此这时便需要利用模糊语言来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了。

比如:我国周边地区国家表示对大陆友好。

这则报道便是应用了模糊语言的表达方式, 没有将这些国家一一列举出来, 因为这是不必要的。

2. 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因为新闻报道所涉及的一些内容都源自于社会实事, 因此其具备了可变性和随机性。所以, 当记者无法全面对一些事件给予了解 (某个人, 某位目击者等) , 或者无法对一些新闻事件的结果给予明确的判断时, 记者都会很避讳将话说得太满, 因为这会造成新闻的真实性缺失。因而, 在这里融入模糊语言, 利用模糊性与真实性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加以解说,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事件的本身, 提高其真实性。

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美国FBI会提供“任何的援助”的共享信息, 或是相关技术。

这则报道中巧妙地运用了模糊语言的概括性, 它不仅让“话语”脱离了绝对化的桎梏, 同时还提高了新闻的真实程度。

3. 让新闻内容客观真实:

新闻的中心原则便是真实, 而报道的中心原则便是客观。因此, 为了避免主观和自信等情况的出现, 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常常会利用一些无定量等模糊词将那些表面正确、但无法彻底肯定的新闻事件给予传播, 从而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贴近事件本身, 满足真实性与客观性要求。

比如:某位金融学家声称我国国民经济能力可能于2013年开始上涨。

这种报道方式明显地将记者对事件的不确定性表现了出来, 暗示了这则新闻的客观性存在, 并且还降低了记者所需承担的某些义务。

4. 降低新闻的负面影响:

在对一些灾难性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的时候, 假如传播内容过于精确, 这会对受害人的精神心理带来严重的影响和打击, 虽然这类报道更加贴近真实。其次, 对于一些罪犯的犯罪细节, 或者是警方破案的具体经过都不应精确解说, 不然将会成为日后的一些罪犯的教学案例, 从而带来更大的危害。因此, 我们可以说,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那些可能会对群众或者是事件主体带来心理刺激、精神影响的事件, 都不应该精确传播, 因为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对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

比如:印尼海啸过后, 遇难人数众多。

这则报道不仅揭示出了这场海啸的严重程度, 同时也模糊地交代了人员伤亡程度。其中, 虽然记者没有将具体的伤亡人数和灾难细节给予解说, 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这则新闻的了解。因此, 这在规避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达到了传播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模糊语言是真真实实, 且合情合理地存在于新闻报道当中的。其中, 有时之所以加入模糊语言, 是逼不得已, 而有的时候则是为了让报道能够变得更加有效且准确。不过事实上, 新闻报道是受益于模糊语言的。因为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 有些模糊的概念必须要模糊语言才可以加以诠释。所以, 我们可以说模糊语言和精确语言是彼此对立, 又彼此统一的。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相互依赖。只有将这两种语言巧妙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 从而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具备准确性, 进而让新闻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晋楠.新闻语言中的模糊现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1]晋楠.新闻语言中的模糊现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2) .

[2]马自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积极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5) .[2]马自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积极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5) .

[3]邢伟晶.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0 (05) .[3]邢伟晶.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0 (05) .

[4]杨永霞, 千河.新闻报道中尽量少用模糊语言[J].今传媒, 2010 (03) .[4]杨永霞, 千河.新闻报道中尽量少用模糊语言[J].今传媒, 2010 (03) .

[5]黎品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6) .[5]黎品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6) .

【现象报道】推荐阅读:

特权现象07-17

精神现象07-20

旅游现象05-10

故障现象05-18

插话现象05-20

现象解析05-24

现象对策05-26

虚假现象05-26

现象剖析06-08

恋爱现象06-13

上一篇:断路器拒合下一篇:建筑总承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