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现象

2024-08-04

异化现象(共11篇)

异化现象 篇1

消费异化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特有的消费形式, 也是难以克服的社会矛盾之一。异化消费过程中, 消费行为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的需要、不是为了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 而成为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谋利的手段, 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手段。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利润, 需要人们大量消费, 人们的消费受社会机制、商品生产者、商人和媒体的诱惑、支配, 人们购买和使用某种物品可能对消费者自身并无益处, 人们为消费而消费, 为占有而消费, 人成为商品物的工具、奴隶, 产生了对身心不利的结果。因此, 消费背离了本来的意义, 消费异化了。

异化是指人自身的行动, 对于他来说, 成了一种陌生的力量, 监督并反对着他, 而不为他所控制。也就是主体由于自己的活动而外化出自己的对立面, 这种对立面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支配主体自身。在近现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中, 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异化问题, 黑格尔曾阐述过客观精神的异化, 费尔巴哈论述过宗教的异化, 青年马克思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活动——劳动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所带来的非人化的后果。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理论也深刻论述了商品作为外在的物对人们的统治, 实际上是商品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异化现象。卢卡奇借用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表达自己的物化概念, 认为商品拜物教现象正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 它使商品结构中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 它使人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物的关系。凡勃伦提出的炫耀性消费是异化消费在某种程度上的表现, 通过消费来表现自己拥有的财富和权力, 从而博得荣誉、获得自我满足的有闲阶级的消费就是炫耀性消费。

科学、合理的消费是客观力量的主观化, 客体对象的主体化、劳动创造物的人化。马克思曾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 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在消费活动中, 客体转化为主体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养分, 使主体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得到补充和恢复, 从而使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而异化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异化消费是指消费的过程不仅没有导致客体对主体的肯定, 促使主体更好地生存发展, 提高人的主体性, 反过来客体支配主体、阻碍主体自身的生存发展, 也就是消费客体导致主体本质力量的丧失和对主体的否定, 消费成了同主体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异化消费不再是满足人们需要的手段, 不再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过程, 和人的真实需求和长远发展失去了联系。

一、异化消费的形成

从本质上说, 消费的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 而生产又是为了满足消费。也就是生产——消费——需要。但是, 现代社会的消费方式却使目的和手段发生了颠倒:现在不是生产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 而是消费却成了满足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需要的手段, 这就是目的和手段的颠倒。在商品经济中, 生产者和经营者所追求的并不是消费者要求的使用价值, 而是交换价值, 最终是剩余价值, 即利润, 这就使生产和经营的目的与消费者的需要发生了分裂:经济的增长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健康生存的需要, 而是完全按着为经济增长而增长的目的和规律运行。商品经济增长的规律就是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的效率, 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 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生产经营者要实现自己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 就必须获得消费的支持, 即必须把生产的东西卖出去让人们消费掉, 否则, 利润的获取便无从谈起。生产经营者靠广告这个制造消费的机器使消费者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消费品。这就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活动背离了自己的需要, 按着生产经营者设计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对象进行自己的消费活动。于是, 随着生产对需要的背离, 消费也与需要相背离:消费完全是在生产经营者的诱导下进行的。消费已不是满足需要的手段, 而是成了满足生产经营者获得利润的手段, 成了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

二、异化消费的价值尺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任何东西, 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都成了交换和消费的对象。人们以财富和金钱来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这样的一种“市场法则”成功地使得每一个人都服从金钱、市场和大众媒介的支配。这就是物的依赖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现象, 可称之为“接纳倾向”与“市场倾向”的结合。人的接纳倾向要接受、吸收, 时时刻刻占有新东西, 永远生活在对商品的垂涎中;市场倾向是按市场价值观满足人的接纳倾向。这些都体现在消费中, 以消费作为不断扩大市场的基础, 作为个人得到满足的主要方法。由于人们的消费欲望越来越强烈, 于是商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和观念通过广告控制了消费。广告通过自己的宣传创造一种消费时尚, 制造一种虚假需求, 使消费时尚成为社会消费的价值尺度, 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 并通过它领导着消费的新潮流。它使消费者的目光集中在消费时尚上, 于是消费时尚就成了社会消费的价值尺度。“消费品的整个现实主要是广告竞赛制造出来的虚构之物”, 人们“是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

三、异化消费的心理机制

现实社会中, 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仅是它的使用价值, 而主要是消费它们的形象, 即从形象中获取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 因此, 影象就代替了使用价值, 成为使用价值的代用品, 消费具有了一种符号和影象意义。人们获得某种消费品根本就不是出于使用的目的, 只是为了占有它们, 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就成为一种消费动力。即使对无用的有也会感到满意, 只要它们有炫耀作用, 表现了拥有者的身份。人们实际上只是在消费一种幻想, 消费成了对人为激发的幻想的满足, 成了与人们具体的、实在的自我相离异的幻想行为。弗洛姆说, 事实上, 我们在吃一个幻想而与我们所吃的物品没有关系。我们的消费行为根本不考虑我们自己的口味和身体, 我们在喝商标, 因为广告牌上有漂亮的青年男女在喝可口可乐的照片。我们在喝那幅照片。我们在喝“停一下, 提提精神”的广告标语。我们只能通过消费来与客体和世界建立联系, 来获得一种身份和建构意义, 借助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来确定我们是怎样的人, 正如西方的一则广告所言“我买故我在”。

四、异化消费的本质

生产经营者追求利润与金钱的“销售意志”同消费者追求地位的心理满足感碰撞的结果, 就是这种异化消费方式的形成。其结果, 是人们物欲的无限膨胀、对物质享受的无尽追求, 对资源和财富的挥霍和浪费, 生态环境的破坏, 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和社会道德失范的加剧。物欲的过度膨胀往往导致许多对于人的健康生存不利的消费, 而且, 导致人们满足于物质享乐而失落精神追求;生命价值意味着对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的关怀, 而异化消费作为一种享乐主义的消费形式, 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 很容易使人们在消费上忘却真实需要。由此容易造成对生命价值的遗忘, 生命价值被日益边缘化而让位于虚假的所谓“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们的享乐欲望得到满足, 可是生活的品质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 也没有自我实现带来的幸福感受;异化消费助长了社会上铺张浪费、骄奢纵欲等不良风气, 特别是对简朴、自律、勤俭等优良传统的蔑视, 客观上加剧了社会道德的滑坡, 消费上的攀比和心理的失衡更会加深社会道德危机。异化消费导致主体本质力量的丧失和对主体的否定, 消费成了同主体对立的、异己的力量。异化消费是消费上的悖论, 它不利于人的生存发展。

五、消费异化的克服

生产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从而造就和谐发展的社会。面对消费异化现象, 应该采取措施, 克服异化消费。

1. 消费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对物欲的过分追求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通病, 它会导致对经济增长的永不知足的追求, 从而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暴虐的掠夺, 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不可遏止的破坏, 从而将人类引入深重灾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消费是免除灾难的必由之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评价社会生活中一切现象的终极的价值尺度, 人的最根本的东西, 就是人的本质, 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就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合理消费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和确认, 也是人的本质的不断升华、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消费需要时指出:“在社会主义前提下, 人的需要的丰富性, 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因此, 我们要在价值观、人生观上进行彻底的革命, 使人们从过去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转变为把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生的重要追求, 使人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2. 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理念。

科学、文明的消费, 是指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要求、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消费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生态文明的观点分析, 合理的消费必须有利于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人能够合理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正反映了人类本性, 反映了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不仅反映消费层次、消费质量的提高, 也反映社会文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 注重精神文化消费。

人们要在除了财富的积累与物质上的消费享受外, 在对人的生命目的的解释方面, 精神上的追求能够提供更实质性的内容。人生的最重要的东西、能够反映其本质的东西就是通过其个性、独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上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固然需要以一定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为依托, 但是当必要和合理的生活水平一旦达到之后, 物质消费在数量及质量上的持续提高与人的自我实现就毫不相干了。因为自我实现所涉及的完全是无法用金钱、物质来衡量和表达的, 如探解奥秘的喜悦、理想目标的激励、对自然独特的审美体验、对生命价值的反思性感悟、对宗教、哲学、艺术等终极关怀的追求, 以及由快乐、幸福与充实之感受等精神现象, 这一切都远远超越了那种简单短暂的享乐欲望。我们不仅要提高人类物质消费水准, 而且要改善通过精神生活品质的优化显示出来的人类的精神消费质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消费的异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经阶段。在物的依赖社会中, 个人的劳动及其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和消费才能得到社会承认, 他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价值转化为物的价值, 人与人的关系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的关系, 物对人的支配和统治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消费的异化、人与其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就会仍然存在。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彻底克服异化,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克服异化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目的是为人的发展和消费异化的最终克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

[3]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异化现象 篇2

竞技体育异化现象-技术至上主义的反思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至上的竞技体育异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认为技术至上主义造成竞技体育主体与客体的错置、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道德责任的消解以及技术专制的出现等消极后果.

作 者:赵长征 乔飞跃 赵均  作者单位:赵长征,赵均(江苏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江苏,镇江,21)

乔飞跃(江苏常州金坛市体育局训练科,江苏,常州,213200)

刊 名:福建体育科技 英文刊名:FUJIAN 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8(5) 分类号:G811.4 关键词:竞技体育   异化   技术至上   技术专制  

棋牌及其异化现象研究 篇3

1 棋牌的特征与本质

棋牌是棋类和牌类的总称,在这里的棋类,主要是指中国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牌类主要是指扑克(点符牌-玩法很多,甚至可以自制规则)、麻将等等。围棋、象棋、麻将牌、点符牌乃是中国古今各阶层人民生活化与世俗化的反映,是娱乐性情与磨练人生智慧的一种工具。由此,棋牌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符号文化。

1.1 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差别

作为精通围棋和桥牌的聂卫平,曾说过非常精辟的一句话:“围棋需要思维更精密,而桥牌需要逻辑性更强。”牌类是排列组合和彼此配合的游戏,偶然性是牌类的本质(相对棋类而言)。牌类既有七分牌运、三分牌技之说,也就乐于被大众所接受。牌类特别强调策略、应变与逻辑推理。玩牌的人有喜欢领导别人的企图或有领导之才能,因而它是一种“暗战”;而棋类是纯净升华了的,在超现实的抽象中,在存在次序的虚拟空间里的斗智,是属于一种独立的追求和探索,是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不被引导所左右的游戏。有时也伴随巧合与偶然,正如有牌运一样,也有棋运之说,但这种棋运是建立在变化莫测的基础之上的,甚至不被对局者所认识与发现,有时又允许旁观的高手指点,因而它是一种“明战”。由此,牌于戏中,系于偶然;棋则于博弈,归于人智。偶然性在一圈麻将或是其他牌局中所起的作用,完全会抵消甚至压倒任何牌手的智慧、技巧和努力,也就有了天意难违之说。而下棋,则无此顾虑,高手不出意外都能够有把握性地胜出。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棋类游戏是具有完全信息的博弈,牌类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棋类游戏的博弈求解(寻找最优策略)一般与概率论无关;牌类游戏的博弈求解是与概率论密切相关的[5]。这也就成为现代人惯用牌类游戏来试试运气的内驱力。这也是导致社会在普及棋类活动时凸显其软弱无力的真实原因。了解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不同本质,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并区分棋牌与体育的异同性,理解棋牌异化现象是有很大帮助的。

1.2 棋牌的共性特征

体育与棋牌都具有竞技性、竞赛性、娱乐休闲性(游戏性)、非生产性、终身性、成瘾性和表演性等共性特征,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既重叠又交叉的一些关系,加之体育的博弈求解又具有两面性,在认识上造成混淆与误解也就难免了。因此,对棋牌共性特征的认识,是研究棋牌归属问题和异化现象的核心。

1.2.1 智力竞技性特征

从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存在的差别,可知棋牌主体是以脑力活动为主,以身体活动为辅(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高度技艺性,是建立在心智基础上的博弈。对弈双方通过心理的技、战术的对抗,从智力上击败对方。智力因素和经验知识是决定棋牌胜负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尽管竞技性强,但与体力、体能的强弱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智力竞技性特征是棋牌的本质特征。

1.1.2 自律竞赛性特征

第一,棋牌其竞赛组织、结构、评分形式与方法,与竞技体育运动规则的规范化、可操作性特点相近。比赛规则严谨,双方比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中进行,双方对规则习以为常,于自觉、自律之中,比赛无争议,尽显“大将风度”与“君子动心不动手”的儒家和谐思想精髓。正如围棋大师吴清源所言:“围棋是一种和谐的艺术。”这种和谐呈现在棋之内外。

第二,按照严格统一的规则进行竞赛,以棋牌为工具,营造虚拟的搏杀场面,直至胜利,成绩得到社会的认可;棋牌手的级别晋升规范、合理、科学。棋牌手的级别是根据其比赛成绩来累积计分的,若赢得某种级别的比赛,就能获取相应的称号。国家棋牌各协会制定的运动员等级办法,如表1 所示。

表1 竞技棋牌运动员的等级、称号

1.1.3 娱乐休闲性、成瘾性特征

娱乐休闲性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一种业余生活。体育的娱乐休闲性是建立在强身健体基础之上的娱乐休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炼筋砺志的方法,就是一种在“痛苦”中产生快乐的体育运动形式;棋牌在客观上存在强身健体功能,且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棋牌的娱乐休闲特征使身心所产生的快乐呈单一性发展,并不因快乐的出现而出现疲劳、疼痛,反之,也不会因疲劳、疼痛的出现而出现快乐,彼此并无紧密联系。棋牌娱乐休闲性快乐占优势时,成瘾性的产生和形成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娱乐休闲性、成瘾性是棋牌本质特征作用的结果。娱乐休闲性是棋牌的本质功能。

1.1.4 棋牌的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特征

棋牌所具有的智力竞技性、自律竞赛性与体育所具有的竞技性、竞赛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二者在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特征方面,又存在共性。所谓非生产性,是指棋牌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的特性;所谓群众性、终身性特征,是指棋牌这种易学易懂、寓教于乐的特点,它不受年龄、性别、身份的影响,一生都能享用的特性。棋牌的非生产性、群众性、终身性和成瘾性这四种特征,既是棋牌的共性特征,也是体育的共性特征。这四种特征同时存在于棋牌和体育中,并不影响棋牌和体育的独立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二者的模糊性。这也是导致棋牌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1.3 棋牌不能归属体育的理由

将传统的棋牌划归到体育中,似乎是受其体育概念界定的有限性和模糊性的影响所致。就人类生存发展而言,体力与智力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切身体活动,客观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对健康的有益影响和作用。现代体育的价值不断被文明社会中的人们所认识,文明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显突出。但是,棋牌在维护人的原始本能方面(走、跑、跳、掷、攀爬)却显得并不明显。由此,依据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差别和棋牌的共性特征,我们认为,棋牌不能归属体育。

1.3.1 在本质、功能上不同:体育主要围绕身体运动这条主线,表达着身体健康与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展示;棋牌主要围绕博弈这条主线,表达着智力的发展与展示。2000年2月2日,聂卫平在吸着氧气的条件下而创造的一项围棋车轮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四川雅安市碧峰峡杯“聂棋圣”挑战吉尼斯围棋赛:以1 对150人,用时13 小时,取得136 胜11 负3 和,胜率为92%的战绩),与越南的象棋(俗称“人棋”)相对比,似乎跟体育才有点沾亲带故的资格(人在棋中,棋在人中——体力、智力皆有所养。不过,这只是一种畅想而已。如果二者合二为一,那么,彼此特有的功能、作用或许将被弱化)。因此,棋牌归属体育既不妥当,也不科学。

1.3.2 在目的上不同:体育是指向和基于健康为宗旨,重在“身行”;棋牌则以益智为本,重在“心行”。牌类异化现象的产生,不仅背离了体育为健康服务的旨意,而且有损健康。

1.3.3 在价值观念上不同:虽然社会过去有过那种对棋牌和体育是“不务正业”和“闲人耗时”的谬论,但是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体育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促进健康方面,还体现在人的自然化上。就这一点而论,棋牌恰恰与体育相悖。社会偏爱“劳心者”,致使“劳力者”和劳力本身处于地位低劣,使其“劳心者”急需强化生物性的一些功能和本能。由此,人们认识体育的价值在不断升温,对棋牌的认识反而迷惘了。

1.3.4 在形式上不同:体育是身体处于主动的动态之中,棋牌则是身体处于被动的“静态”之中。前者是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强化,也可以认为是生命质量的创造;后者仅仅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方面的重复出现或表现形式而已。棋牌相对于体育的形式而言,就如同坐在电脑、书桌旁边,长时间地打字、写字,对健康的意义、作用甚微。

1.3.5 在过程上不同:体育是实践主、客体为同一,主要反映体力即个体或集体的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与他者以及自然的关系,技术、战术、感知、动作思维和预判在运用上的瞬息性、合理性、准确性;棋牌的实践主、客体不同,反映智力即个体的经验、想象、领悟、计算、偶然与必然的关系,逻辑推理、判断、抽象思维所达到虚拟精密的高度。再说,高超的体育竞技,会自然地进入到人们的眼帘,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被它的直观、形象、惊险、表演所吸引。在这些方面棋牌则难以做到。从这点来讲,体育较之棋牌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总之,棋牌是智力因素依赖生命物质基础而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亦然,且体育还是一种作为个体人的心智与自身身体运动(大、小肌肉群)亲密无间对话与和谐统一之下的外化。因此,棋牌不在体育范畴之内。棋牌属于电子、航模、模拟赛车、网络游戏等这一类的智力游戏。

2 棋牌异化现象的反思

作为棋牌中的牌类,几乎构成了现代一些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一方面为人的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平台,另一方面则为滋生不劳而获和弄虚作假提供了空间和机会。这又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也是我们拒绝牌于(学校)体育之外的另一个特殊的理由吧。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从事体育实践的条件越来越优越,但机会却越来越少。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和形成,是当前大学生从事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在较短时期内能否顺利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目标。当前有些条件优越的大学把棋牌类列入到了体育选项课中,试问,二者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和意义到底有多大。棋牌“耗时”和“静态”的两个特性,也并不符合学生成长的天性,同时,背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不利于当前阳光体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实施与贯彻。而体育学院或体育专业则不同,体育专业学生是出于学习的目的,而非娱乐。因此,棋牌特别是棋类可作为社会体育专业选修课程的资源,以期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者,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承担其应有义务和责任。(参考表及说明:表2,围棋未进入全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程;表3,西安体育学院正在走围棋教学课程化探索之路。)

表2 2012年排名靠前的15 所大学中提取6 所大学为对象

表3 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或休闲体育棋牌选修课程设置

体育的产生,原本不是为了实现人和社会在经济、政治上的功利性目的的,而是为实现人的享受和发展无功利性目的的。这是人类体育原本应该的方向[4]。提倡非功利性,实现人生幸福的终极目标,也是棋牌的初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牌比棋矮一筹,有琴棋书画之说,牌则难得入流。作为近邻的日本,将来自于唐朝的围棋发扬光大,日本棋士几乎没有“玩物丧志”的意识,曾历经孤独,也曾有过生而忘死的围棋态度,从而换来了近现代日本围棋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当代中国的一些地方,这种现象反而被颠倒过来了。那些宾馆茶楼、商业性棋牌营业厅室比比皆是,而真正提供棋类服务的又有几家,参与棋类活动的又有多少人呢。就围棋而言,其固定人群是以学棋的孩子和休闲的老人居多,棋类不可避免地走向小众化。而牌类在拜金主义风气簇拥下,越来越趋于大众化,甚至,变异地上升至所谓的生活化的高度,公民文化生活境界令人担忧。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6]:我国城乡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中(分为15 类),排序在前六位的就有棋牌且高于体育。十多年过去了,可以大致推断我国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在从事牌类和网络游戏活动两个方面的人数,将有较大增幅。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部分日本人当年活在棋中的“惨烈”与现代部分中国人活在牌中的“安逸”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正如卢元镇先生所言“中国的‘礼文化’与日本的‘耻文化’反差下的两条(体育)道路”[7]。由此,如何把握和协调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对于中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就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参考表4,2001年城乡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 前6类)。

表4 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喜爱的余暇活动

3 结语

棋类与牌类在博弈求解上的内在差别,棋牌智力竞技性、自律竞赛性共性特征,是棋牌区别于体育之所在;棋牌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棋牌在本质上、功能上、目的上、形式上、价值上和过程上与体育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同之处,是棋牌不能归属体育的根本理由。

棋牌异化现象的产生,一方面,受棋牌博弈求解特征差别的影响,这是棋牌产生异化现象的内部原因;另一方面,牌类在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作用下,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其社会环境、风气的影响,这成为棋牌异化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

[1]张洪潭.体育释义[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2).

[2]张峰.体育是什么:本体论视角[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

[3]陆作生.我国体育概念的界定[J].体育学刊,2010(12).

[4]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从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说起(2)[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1).

[5]徐心和,郑新颖.棋牌游戏与事件对策[J].控制与决策,2007(7).

[6]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M].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2.

当下作文异化现象种种 篇4

其一:空心化

表达是作文的基石, 这块基石质地如何, 决定着作文大厦的高度和结实度。回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 可以隐隐看出一条作文表达悄然异化的轨迹:平实化———华丽化———拟古化———恶俗化。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未量化、细化之前, 作文表达的主流是朴实无华的;在内容和表达分项评分后, 特别是“有文采”兴起后, 作文表达一下子变得“乱花渐欲迷人眼”, 满天星的修辞堆砌成为一种常态, 改头换面的包装技术大行其道, 作文蜕变为“玩语言”。当人们终于对这种“无骨的华丽”产生不可抑制的审美倦怠时, 作文随即转向———回到古代, 抱住古人的大腿不放。一时间文人墨客强势复活竞相登场, 担起了“弘扬国学”“彰显底蕴”和“去浮躁”的重任, 一篇篇满分作文充当了拟古的范本;当这股“借古人博取高分”之风被呵止尘埃未定之时, 一类由无厘头写作、网文写作、批判现实写作等构成的所谓“新人类写作”现身高考, 网络化、山寨化、娱乐化使得作文变成街头杂耍, 表达变得不伦不类, 以致很多省份规定:高考作文使用网络语言要扣分。

叔本来是一个种地的, 在南阳有一亩二分地, 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 叔不想砍人, 只希望不被人砍。你爸不嫌叔怂, 三天两头地往叔屋里跑, 问我如何管理帮派, 我感激得眼泪哗哗的, 从此跟着你爸四处砸场子抢地盘。

这是一篇改编自《出师表》的文章。且不论其观点, 仅用词粗鄙这一点就让人感觉像吞了一只苍蝇。

客观地说, 语言是自由的, 也是平等的, 对作文用什么语言进行约束实在是无奈之举。作文语言是一种在特定背景下指向明确的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的真义是“写诚实的自己的话”, 故而简明、诚实、纯粹应该是作文表达的基本定位, 而透过近些年作文表达的变化, 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下的作文表达离这个基本定位越来越远——作文表达变得越来越矫情, 越来越负重, 本色越来越模糊。

作文表达畸变有其深层的内因。

首先是生活体验的匮乏与苍白。独生子女的出身让90后生活在云层之上, 网络让他们流连于虚拟世界, 而快节奏高频度的社会节拍、两点一线的刻板生活模式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又将他们牢牢锁定在象牙塔中。他们普遍缺乏与最真实最丰富的底层、与土地的亲密接触, “生活在别处”, 沉溺于幻想而内心空洞孤独, 激情、感动与担当意识淡薄, 而写作离开厚实的生活积累无疑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所以写作中只能倚靠所谓“华丽”“有个性”实则苍白的表达掩饰同样苍白的生活体验。

其次是快餐文化的浸淫渐染。在这个多元杂陈的时代, 由于价值失范和指导缺位, 学生的审美取向和甄别能力堪忧。当下学子具有强烈的模仿性和猎奇心理, 当80后、90后作家作品成了学生阅读的首选, 娱乐性杂志成了学生课余休闲的调味品, 武侠言情、奇幻剑仙以及卡通作品等成了学生阅读必修课, 港台、韩日青春偶像文化化身精神救赎的时候, 所有这些“浅阅读”的价值内核连同“表达风”也深入阅读者的灵魂并体现于写作中。与此同时, 中外经典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那种洗练得体、简约有穿透力的文字不但难得一见, 在“时尚表达”一统天下的格局下反而成为“另类”。

此外, 市场化、写作的技术化以及片面追求分数等的错综熏染, 使得学生的作文表达越来越媚俗, 越来越势利。

一千二百年前的白居易曾言:“诗者,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与元九书》) 。当语言脱离了真情真意这一存在之根而附带上很多额外的欲望, “为语言而语言”“为分数而语言”时, 语言就变成了“皇帝的新装”, 它不但掩盖不了思想的贫弱, 连自己也证明不了, 作文于是陷入万劫不复的空壳化的深渊。空心化使作文的个性尽失, 作文正面临“我是谁”的尴尬。

其二:趋时化

作文与时代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作文是时代的投影, 但作文与时代走得太近未必就好, 作文之根在于其独立性。当下作文趋时之势日显, 主要表现:泛政治化、泛道德化, 套用官话和贴近热点。不少作文内容简直就是大报社论的克隆, 官话连篇, 拿腔捏调, 虽句句正确, 却什么也没说。尽管现在的作文命题特别是高考中考作文命题有意无意避开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 但是作文中追逐附和热点、焦点以求所谓“观点正确”却成为一种自觉。似乎不谈点“民生”“公平与正义”“和谐”就缺少“生活气息”, 不关注“就业问题”“循环经济”就没有与时俱进, 不批点“贪腐”“很黄很暴力”“贫富两极分化”主题就不够旗帜鲜明。作文趋时由来已久, 惯性强大, 当下它非但没有刹车的迹象, 其手法反倒愈来愈高明巧妙, 并呈现低龄化的趋向。不妨看一段作文片断:

不知不觉中, 传来一股香气。没错, 那一定是外婆在烧菜了。顺着香气走进厨房, 外婆正在灶上忙乎呢!你以为外婆在用煤气灶烧菜吧, 那就大错特错了。外婆很少使用煤气灶, 她用的最多的是用枯枝作燃料的柴火灶。外婆能烧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来。在柴火灶的旁边, 还有一个不锈钢做成的开水炉。开水炉像一只小锅炉, 也是用果树的枯枝作燃料的, 一下子就能烧五六壶开水呢!

这是一篇出自小学生之手的题为“外婆家的低碳生活”的作文。看罢, 读者在钦佩小作者眼光敏锐的同时, 是否也会暗生疑团:“枯枝作燃料的柴火灶”对环境的损害果真就低于煤气灶?“低碳生活”是否就是拒绝文明回归原始?稍有常识的人对上述问题自会有自己的判断。

作者未必知道什么是“低碳经济”, 未必想写“低碳经济”, 但在某种氛围或暗示下他 (她) 还是写了, 正像套用官话一样, 尽管未必懂未必想用, 但不能不用。2009年10月30日《报刊文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赫然是“撒谎从作文开始!”作文热衷于“真实的谎言”个中奥妙无非几条:

一是命题诱人说高调的套话。现时的作文命题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 留给学生写作的自由度其实有限。比如, 2009年有这样一道高考作文题, 就蔡铭超致兔首、鼠首铜像流拍一事评论其行为。尽管题目有“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 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这样的似乎很大度的提示, 但此前关于此事的舆论导向几乎是“一片倒”, 学生很难不先入为主, 加之顾忌“批评”的后果, 可想而知作文内容只能“尽入彀中”。僵化的命题思想必然产生拙劣的命题, 在有形无形的语境暗示 (钳制) 之下, 学生不但要“戴镣铐在跳舞”, 而且镣铐之外, 还要加上面具。

二是规则逼人说堂皇的官话。当下作文评价标准分层级论高下, 基础层级有“思想健康”一条, 发展层级中要求“深刻”。“思想健康”“深刻”可不是一道可以轻易越过的坎, 每年高考“零分作文”十有八九是栽在这道坎上。为求万无一失, 部分学生就把转述官话和道德宣誓作为救命稻草。关于作文立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几句耐人寻味的话:作文与做人应该区分之。不可以片面强求思想性, 片面追求文章之立意高。不知那些作文规则的制定者对圣陶先生的教诲作何理解。

还有一点, 有着三千年专制史的中国, 国人骨子里对权力是既敬畏又神往的, 官话走红也有威权崇拜的影子。

作文之所以趋时, 看中的是话题的时髦、题材的鲜见、立意的官方化和效应的立竿见影, 以短平快的突击获取分数的最大化成为最通常的动因。趋时让写作在无形之中变成一种作秀和投机, 自我让位于权威, 政治术语代替真实表达, 流行结论消弭独立思考。正常的写作在层层拨弄之下一步一步被边缘化, 作文由此患上失语症。

其三:伪文化化

“文化散文”的走红, 振兴国学的呼吁、张扬人文的要求使得“文化”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在各地争修炎帝祠、大禹祠、伏羲祠, 祭诸葛亮、祭包公、祭武则天、祭柳下惠的喧嚣中, 作文与“文化”进行了适时对接。《文化苦旅》《赤兔之死》等的横空出世给学子们以很大震撼。很多人忽然发现, 五千年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资源, 在他们看来“文化”就等于“历史”。此后, 作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以古为美”的乱象, 经典、箴言、锦句, 圣贤、先哲、文豪被追捧被滥用;穿古人衣, 说古人话, 借古人浇今人块垒俨然成为一道风景。多年主持高考阅卷的南京师大何永康教授形象总结道:“一到6月7日, 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汨罗江, 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 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延续至2009年, 高考作文中不仅文言文写作依然高歌猛进, 甚至还出现了甲骨文写作。

文化, 承受着不能承受之轻。中国文化如果仅仅是学子们把玩的几句唐宋诗词, 几个文人隐士, 几种书法字形, 几许明月清酒, 中华文明岂能历尽沧桑走到今天?以为只有回到古代才深邃, 才有文化味则未免偏狭愚陋。譬如, “文言即文化论”就极为荒谬。黎锦熙先生在《国语教育上应当解决的问题》一文中以幽默的言词说道:“以前女子用布来‘缠足’, 我们可怜她伤害了天然的体肤, 不得不设法解救她;现在儿童用文言文来‘缠脑’, 我们可怜他伤害了天然的灵性, 所以也要设法解救他。”时过境迁, 今天的黄金一代却哭着喊着要作茧自缚, 只能感叹世事弄人。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这是一首产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歌曲。平白如话, 洗净铅华。在浅浅的追忆中, 一缕淡淡喜悦糅合一丝莫名的忧伤沁入心间, 心为之砰然。这何尝不是一种文化?

除此外, 当下作文还有小女人化、恶搞、反传统、低级趣味化等种种不良表现。所有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醒。

作为主要当事人的教师, 置身其间该如何作为?

恃才放旷命运多舛的吴宓先生, 在弥留之际大叫:“我是吴宓教授!”斯人已去, 但吴宓先生那份对自我的尊重、对职业的敬仰委实让人感动。作为“体制内”的人, 如果我们能够多一线对职业的仰视和底线的坚守, 多一点王佐断臂的果决, 我们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

正本清源, 让作文找到回家的路。这是期待, 更应是行动!

论《梦幻屋》中的主体异化现象 篇5

关键词:凯特·格伦维尔;《梦幻屋》;异化;主体;非家幻觉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2-0038-05

一、引言

凯特·格伦维尔(Kate Grenville)是伴随着当代西方女权运动成长起来的,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早期作品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鞭挞男权社会与历史,塑造了一群异化与分裂的主体景象。《长胡子的女人》(Bearded Ladies, 1984)单从标题上看,就可知这里描写的是一群另类女性——不同流俗、行为怪异,异化贯穿整部短篇小说集。《梦幻屋》是在《长胡子的女人》13部短篇小说的最后一篇“乡村之愉”( “Country Pleasures”)的基础上扩展而成,可以称得上是异化现象的经典,因此,一经发表,就受到评论界广泛关注。澳大利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称其为“闪烁着才智的火花”。洛杉矶时报评论道:“这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小说,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它,就是异域风情(exotic)”。澳大利亚星期日邮报评论说:“凯特·格伦维尔带着她的人物角色跳着缓慢而怪诞(grotesque)的舞蹈度过她精心设想的塔什干潮湿闷热之夏”。纽约时代书评认为,从心理学上来看格伦维尔的语言敏锐又紧凑,具有强烈的动觉能量[1]。这些评论不仅表明这部作品在澳洲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还突显了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怪异。文章从精神分析视角入手,阐述小说中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自我与他者的冲突,呈现出分裂和异化,通过非家幻觉实现她对父权象征秩序的拒斥,对完整自我的追寻,以及作者通过描写异化的负面情绪所产生的美学思想。

二、主体异化

《梦幻屋》在体裁上与作者早期代表作《莉莲的故事》(Lillians Story,1985)一样属于反女性成长的小说(anti-female Bildungsroman)[2]120,与后者塑造的积极反抗传统的女性角色相反,《梦幻屋》中的女主人公露易丝消极被动、缺乏自我,为了陪同丈夫雷诺德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写作,他们不远万里一路颠簸来到意大利塔什干,度过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夏天。在这远离现实的梦幻世界里,属于成人的传统、理性与常规被颠倒、异化。弗洛伊德指出的成人的生殖器性交阶段在这里退化为婴儿期的口交或肛交阶段,同性恋、乱伦与手淫盛行。而这一混乱的异域世界映射露易丝被压抑的分裂的主体欲望,体现了露易丝的异化焦虑。

(一)自我误识与分裂

露易丝异化焦虑首先来自对自我的误识(misrecognition),即拉康指出的主体拥有镜像阶段完整自我的错误或者幻象。露易丝企图通过各种途径保存自我的完整幻象。她是个美女,身材高挑,像个模特,走在大街上会不住引来啧啧称叹;在家是个贤内助,不仅掌管一切家务,体贴入微,轻手轻脚,以免分散丈夫做博士论文的注意力,还兼当秘书,为他打印论文稿,必要时还帮他梳理字句,理顺逻辑[3]24-25;甚至在危急关头,还充当保护者的角色,驱走侵入屋内的山羊[3]26和钻进屋子里的毒蛇[3]50-52,“手臂环绕他的肩膀,耳边响起安抚的话语” [3]41。她试图通过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完美的女性角色来获得完整的主体性,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正是这种主体性导致她被男性亲密者排斥、否认。表面上男性魅力十足的高知丈夫,面对年轻貌美的妻子却丝毫不感兴趣,不是冷若冰霜,置之不理,就是热衷于肛交,常常来个出其不意,突然袭击,让她疼痛难忍,尴尬不已。露易丝连正常的性生活都不能满足,每晚躺在丈夫的身边仿佛她根本不存在,渴望难当,到最后只好自慰,与结婚前没什么两样,甚至更糟,因为他躺在身边她还不能不有所顾忌[3]13。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在塔什干,她发现丈夫不爱美女爱老头,与自己的导师关系暧昧,还是个隐晦的同性恋者。性暴力和性创伤是露易丝放弃追求正常的主体性的催化剂。她表面上百依百顺,绝对服从,内心受压抑的欲望不断浮现,呈现多重心理分裂。她在履行女性的职责时,仿佛是个局外人(outsider),从小说的开篇就可以看出。

“我的丈夫留着浓密的淡黄八字须,一脸自负地走在大街上,爱着他身边这位美丽、高挑如模特的娇妻。看!人们用肘相互轻推,看看她!他喜欢看他们对我的美貌的反应,他喜欢隔着桌子或者从房间另一端端详我,对他那浓密的淡黄八字须和他妩媚动人的妻子洋洋得意。”[3]1在这里,露易丝是个沉默的客体,是一个物化的女人。作为叙述的主体,她正观看着她自己。她既是一个主体也是一个客体,一个被观察的客体,一个正在观察的主体。从人称代词“我”(I)和“她”(her)然后“他的妻子”(his wife)之间可以发现,她在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转换位置。这样,在开篇的几行中,叙述人露易丝已经作为相对于她自己的他者建立起来。梅洛尔(Mijiolla—Mellor)指出:异化发生在“我和他者的对立之中,它描述了主体的状况,即他无法再认识自己,或者说只能通过他者认识自己。”[4]露易丝与自我已经发生分离。

相形之下,与格伦维尔塑造的莉莲一个叛逆反抗的形象不同的是,露易丝是个消极的、传统的女性形象,长期的内心压抑只是通过臆想的方式复现出来。“过去的压抑,以焦虑不安等负面方式为复现方式。”[5] 113露易丝夫妇一路颠簸,几经周折才找到目的地,入住的具有哥特式的破败不堪的别墅,老鼠和蛇出没、飞鸟被丝网缠绕的恐怖氛围[5]2-14影射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不安。一方面她对丈夫遵从驯服,另一方面,她幻想使用暴力挥刀家禽[5]17、树木和活人,剥掉她丈夫的胡须[5]11,看着他正在被毒蛇撕咬[5]51,想象摇摇欲坠的房顶坍塌下来,粗壮的木椽像砸向一只螳螂一样把他砸成肉饼[5]15。她手上为丈夫打印文稿,耐心辨别潦草字迹,心中却充满怨恨,厌倦了这枯燥繁杂的工作,恨不能“把打字机摔向屋墙,看其五脏六腑碎片零落在鼠粪堆中”,想象凭着她那一双迷人的长腿,根本不需要做个出色的打字员[5]24。就这样,她完整的主体性的自我拥有和表达被否决了。她信赖的男人主宰的性暴力导致了她多重自我异化。

(二)非家幻觉——回归理想界

露易丝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发生分裂,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异域环境却映射了她内心世界的混乱。在《梦幻屋》中,露易丝虽然有个临时的居处,但她却是名副其实的外(国)人(foreigner)。小说背景安排在意大利塔什干一个破败不堪的农庄里。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她是英国人还是澳洲人,但可以确定的是她不是意大利人,不会说意大利语。塔什干的荒废的别墅不仅破败不堪,而且危机四伏。雷诺德的导师,人们眼中的正人君子丹尼尔道貌岸然,表面上与雷诺德谈论论文写作,探讨学术问题,背地里却与新婚的得意门生关系暧昧,同性相恋。不仅如此,丹尼尔的儿子雨果和女儿奥维拉也是性变态者。雨果不仅与自己的亲妹妹维欧拉乱伦,而且对露易丝图谋不轨,垂涎三尺[5]67。老实巴交的驼背弓腰的老农多米尼科也不安分守己,与山羊兽交[5]46-48,也对露易丝色眼相看,经常躲在暗处对她加以窥视。寺庙本是六根清净的地方。露易丝却偶然撞见附近寺院里一心皈依佛门绝尘向善、形象圣洁的和尚亵渎墙上的壁画,一个僧人在墙角如痴如醉地手淫自慰。这种肛交、乱伦、自恋等各种各样早期、原始欲望,对应着弗洛伊德关于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的生殖器之前的口唇期、肛门期和男性生殖器崇拜期欲望[6]343。如果长期停留在“生殖期”以前的早期阶段,便叫做“执着”,若是返回到早先某个阶段,便是“倒退”。执着和倒退都会造成病态人格[6]344。这种倒退的性欲表现在文明社会中必然受到压抑与控制,以达到文明社会里所形成的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之间能量的综合与平衡。弗洛伊德说过:“文明控制个人反抗的欲望,方法是削弱这样欲望,使之解除武装,并且在他内心里设置一个看管他的机构,就像在沦陷的城市里驻扎一个警备部队”[5]108。用拉康的镜像理论解释,这种倒退回到婴儿期是主体进入象征秩序和语言维度之前的镜像期。镜像期标志着自我的诞生,形成自识,认识到自我的完整,同时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完整,自我既是我也是非我。然而主体总是渴望回归完整,回归在母体中物我不分的混沌。但是主体也必需接受这样的事实:自诞生之日起它就是碎裂的。异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无法超越的。异化的主体是能指的主体,它是由象征界和语言所确定的主体,他的构成就是分离或分化”[7]。

露易丝主体“只有在幻想中回归想象界才能见证自我的生发和完整”[8]。这具有暗恐的氛围为露易丝追寻完整的自我提供了一个异域空间。在塔什干,露易丝是个陌生人,她被偷窥,被观察,她的异性恋行为被视为天真无知。作为一个异化的人物,她对周围的各种性倒退表现感到惊愕,产生了惊恐、嫉恨。自从导师丹尼尔来到塔什干,雷诺德与他形影不离,夜不归宿,他们在凉亭中喝酒谈笑,他们从丛林中走出来,衣冠不整,笑容诡秘,“我看到了一个陌生人,一个与我同床共枕却不想碰及我的男人。他和他(丹尼尔)手挽手肩并肩地从丛林中走出来。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我的丈夫属于男人而不是女人” [8]79。露易丝本想跟随他们看个究竟,丹尼尔的儿子雨果却拉着她的胳膊好似“有意”[8]70把她引开,而且不断向她挤眉弄眼,亲密地挽起她的胳膊。在雨果与摊主的共同劝诱之下露易丝喝得有些头晕目眩。丹尼尔与雷诺德窃窃私语,几乎鼻子碰着鼻子,胳膊揽着对方,含情脉脉[8]81,露易丝对自己这段婚姻彻底失望,悄然离开,似乎感到雨果伸过来环绕着她的腰部的手臂不再太让人厌恶了。他们五人一同去附近参观修道院、泡温泉。丹尼尔和雷诺德理所当然单独行动,露易丝撞见赤身裸体的雨果,他正在丛林中等待妹妹欧维拉的到来[8]92。之后,露易丝和欧维拉一起游泳来到芳草萋萋的河岸,俯视下方的修道院,发现一个和尚在如痴如醉地手淫[8]98。露易丝欲哭无泪,暗暗骂道:“这些低俗的人们,这些狡诈的把戏!”[8]89,但是她的愠怒逐渐平息,尤其是当维欧拉指着丹尼尔、雷诺德和雨果说,“看这些男人,懦弱得像一只只小猫!” [8]97她与维欧拉渐行渐近,心灵相通,并忽然发现维欧拉的肌肤有一次偶然与她的肌肤相接触的奇妙感觉。

与此同时,在非家幻觉中,这里既是陌生的,也是熟悉的,是家的,也是非家的,外人即是自我心理的外在表现,是自我欲望压抑的复现,我们也是我们自己的陌生人。露易丝开始逐渐理解他们话语中潜在的性文本,明白他们之间操作的潜规则,分享雨果与维欧拉之间隐蔽模糊的快感。他们入住修道院附近的客栈被告知男女分开居住时,露易丝异常兴奋。

丹尼尔对我微微一笑,脸上放光。

希望你不介意我偷走他(雷纳德)过夜。当然了,你还有维欧拉嘛。

维欧拉和丹尼尔两人同时密切观察我的表情。我兴奋异常,感觉像某个人第一次成功学会了另一门外语。

好!听起来很美妙。[8]107

这里,露易丝明显地把她性文本中作为局外人的身份与一个不会说当地语言的地地道道的外(国)人联系起来。她的激动与兴奋源于她找到了最终的归属感,她已经知晓并进入他们谈话中潜在的性文本中,这正如成功说起了地方话。本地人在露易丝面前展现出“多形态的变态性欲”(polymorphous perversity)[9],这些是露易丝内心的一系列女性的性幻想的外在投射,在这个异域环境中,露易丝内心充满暴力、色情和难以展示的欲望得到释放。半夜醒时,露易丝和维欧拉都觉得一张薄毯子阻挡不了寒气,露易丝起床在过道上寻找可以御寒之物时,瞥见浴室里丹尼尔与雷诺德两人放纵的身影,露易丝全身颤栗,嘴角露出狰狞的笑容(a wild grin) [9]114,回到房间后,她把自己床上的毯子和垫单都抽出来盖在维欧拉身上,她们躺在一张床上,“维欧拉蜷缩着紧贴着我的后背,就像两只合在一起放在抽屉里的汤匙那样”,“她的手心触摸我的皮肤就像没有印刻的硬币那样柔软顺滑” [9]115。她们开始形影不离。雷诺德好似幡然醒悟,觉得这种环境不适合他们,“这里的和尚臭名昭著” [9]120,执意要离开,“一刻也不能待下去了”[8]125但是露易丝已经对此地念念不忘了,“就像忘不掉童年一样” [8]125。他们来到米兰,但是往日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变化,雷诺德完成了博士论文准备回程时,露易丝毅然决然离开了他和“代表一切社会与文化的机制”[10]的象征界,要回到塔什干投向雨果与维欧拉,露易丝走向她自己真实的欲望。

一旦她的欲望与她描述的行为方式融合起来,她的内心不再分裂了。世界与自我浑然一体。露易丝通过语言在短途旅行中找到一个叫做家的地方。作者把作为叙述者的人称代词“我”融入作为被观察的主角“我”。在小说结尾,露易丝给维欧拉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亲爱的维欧拉,我就要回来了,再没什么我能想到需要说明的了”[10]170。这里没有分裂的意识和分裂的叙述者。露易丝的欲望已经与叙述意识融为一体了。露易丝逃离象征文明与父之法的象征界,回归想象界,实际上是对象征秩序的抗拒或对想象界的依恋或回归,企图获得镜像阶段完整统一的自我。所谓“抗拒”,就是“对抗象征秩序入侵的想象反应”[11]。主体总是企图重新获得完整自我的快感,而对于“那些已经臣服于象征秩序的人来说,有一种方便的获得快感的途径,那就是回归想象界。”[12]

三、作为负面美学的异化现象

以弗洛伊德和拉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理论突出人的无意识或者镜像阶段的欲望、厌恶、苦闷或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研究,有别于传统美学关注美丽、漂亮与崇高的研究。心理分析理论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发展不谋而合。现代文学日益看中与恐惧、扭曲、焦虑、异化相关的负面情绪而形成的美学,称之为负面美学(negative aesthetics)[5] 111。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变成甲壳虫的故事就是异化现象的典范。尤其是20世纪动荡的60年代之后,荒诞小说和戏剧表达了人们普遍的心理紊乱和痛苦绝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卡内蒂(Elias Canetti)认为:“人们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去表现这个世界……只有拿出勇气,揭示这个正在崩溃的世界,才可能反映出他的真实面貌”[13]。只有关注负面情绪的美学才是完整的美学。负面美学会让我们积极地反思问题背后的原因,从而走出不成熟阶段,走向真正的自主。

作者格伦维尔在欧美工作学习多年,并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拿到文学创作硕士学位,深受欧美现代主义和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熟稔于心。作者1986年发表《梦幻屋》这部小说时,正值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西方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经济秩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文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与高度文明同生共长的种种强大的异化力量和否定力量对现代人及其自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年轻气盛、思想激进的她“初登文坛就用手中掌握的理论武器向后现代着意要消解的所谓中心、传统、价值体系发起挑战”。[14]136但她“对男人的愤怒”[15]没有直抒胸怀,否则会被当成精神有毛病[14]140,而是利用现代心理学理论通过文学作品展现一个倒退、混乱、异化的世界,映射女主人公的病态心理,泄露被压抑的历史的记忆。把疯狂与病态和家联系起来通常被女权主义理论家看作是展现女性主体性的基本方式[2]126。正是因为女性拒绝遵守传统,违背社会期待角色引起男性健康专家诊断她们为疯狂。有权认定她们为疯狂、病态的都是丈夫、父亲、医生的男性形象,他们是掌控象征秩序、维持现状的代表。卢卡奇指出,“疯狂是先验之无家可归的客体化,是在社会关系的人类秩序中某一行动的无家可归和在超个人的价值体系应有秩序中某一心灵之无家可归的客体化。每一种形式都是对生活的基本不和谐的化解”[16]。作者通过露易丝病态表现,在异域环境中她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外(国)人找到一个象征意义上的家,实现了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四、结语

格伦维尔在《梦幻屋》中展现了女主人公露易丝在经受性创伤后分裂和异化的主体景象以及在异域混乱颠倒的性欲发展环境中实现主体的完整性。作者其实是想通过非家幻觉实现她对父权象征秩序的拒斥,对完整自我的追寻。我们不确定这种建立在口交、肛交、乱伦和自恋的性退化阶段是否能真的给他们带来快乐,是否是作者乌托邦式的想象,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作者撑着梦幻与想象的翅膀,通过颠覆传统的知识、权力和性欲阶段来表达对社会所期望的女性社会、心理和性别角色的愤懑,通过对异化的世界和负面的情感的描述,表达作者对心灵获得自由和性别平等的诉求,这种非家幻觉毕竟是作者“激进情绪的表达” [17]。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澳大利亚文化的多元化,作者逐渐告别激进的女权主义[18],对后现主义进行了反思。

参考文献:

[1]http://kategrenville.com/Dreamhouse_Reviews,July, 7, 2015.

[2]Kossew,Sue.Lighting Dark Places Essays on Kate Grenville[C].New York:Rodopi, B.V.,Amsterdam,2010.

[3]Grenville,Kate.Dreamhouse[M].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1986.

[4]Mijiolla-Mellor,Sophie de.“Alienation.”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 Ed. Alain de Mijolla. Franington Hills: Gale, 2005:43.

[5]童明.暗恐/非家幻觉[J].外国文学,2011,(7):106-116.

[6]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Homer, Sean. Jacques Lacan.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71.

[8]Mansfield, Nick. Subjectivity: The Theories of the Self from Freud to Haraway. New York: New York UP, 2000: 49.

[9][美]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M]. 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38.

[10]Moi,Toril.Sexual/Textal Politics:Feminist Literary Theory[M].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64.

[11]Lacan, Jacques. Ecrits: A Selection. Trans. Alan Sheridan[M]. London: Tavistock, 1977: 34.

[12]McGowan, Todd. The End of Dissatisfaction: Jacques Lacan and the Emerging Society pf Enjoyment[M]. Albany: State of New York UP, 2004:18.

[13]瞿世镜. 当代英国小说[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71.

[14]陈正发.格伦维尔《梦幻屋》中知识叛逆与颠覆[J]. 当代外国文学,2012,(1):135-141.

[15]Turcotte, Gerry.The Story-Tellers Revenge: Kate Grenville Interviewed By Gerry Turcotte[J].Kunapipi,1994,(1):147.

[16][匈]卢卡奇.小说理论[M]. 燕宏远,李怀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55.

[17]Gelder, Ken & Paul Salzman. The New Diversity: Australian Fiction 1970-88. Melbourne: The Book Printer, 1989: 163.

高校校名译名的异化现象 篇6

译坛先驱严复曾感慨道“一名之立, 旬月踟蹰”。长期以来在汉名外译方面, 对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姓名等多有论及, 但是在我们习以为常的高校校名的英译中, 却鲜有人问津。最近几年, 一些学者开始研究高校校名英译的现状。

马俊波在2003年研究高校校名英译现状, 指出八类乱象, 强调译名标准化的重要性和解决对策 (马俊波, 2003) 。此后12年里, 有17篇文章从六个方面研究高校英译名。一是高校译名混乱的现状及对策;二是大学名的英译探究, 如广播电视大学。三是揭示university、college、institute和school混用与人为“升格”的现状;四是关注大学的英译名, 如“理工大学”、“师范大学”;五是关注中西文化差异与高校英译, 寻找英译名的最佳结合点;六是运用翻译理论探讨更好的高校英译方法。

有些学者将校名异化音译视为一种乱象进行批判, 认为其造成交流障碍 (马俊波, 2003:李健, 2010) , 而丁夏林认为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是灵活的变通 (丁夏林, 2009) , 也有绍斌和黎昌抱持中立观点, 认为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 无可厚非 (绍斌, 黎昌抱, 2007) 。在此研究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高校译名的异化现象虽有弊端, 但在时代日新月异, 互联网一日千里的背景下, 有其存在的原因及合理性, 值得进一步客观的深入分析。

因此, 本文研究高校校名英译的异化现象, 对目前的异化校名进行分类和分析原因, 讨论其优劣势, 并提出建议。

2 异化策略

1813年, 德国翻译学家Schleietmacher在一篇关于翻译的不同方法的演讲中指出:“有两种翻译方法: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 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 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 (Schleietmacher, 1992) 受到他的启发, 翻译学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指遵守目标语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 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 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异化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因此, 高校音译名属于异化策略。

韦努蒂认为翻译与权力、意识形态和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传统的归化翻译, 虽然使译文变得通顺易懂, 但是以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价值观来塑造外国文本消除了文化间的差异性, 实际上是对原文的歪曲, 是主导文化对边缘文化的掠夺。因此, 韦努蒂是异化派的代表人物, 他支持异化策略的理由有三:1) 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2) 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 异国文化可以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表达方式。当然, 归化作为传统主流的翻译方法, 能尽量实现功能、信息的对等, 使译文流畅、自然。在具体翻译中应该采取哪一种策略, 应该是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3 校名异化现象

笔者共统计出60所使用异化翻译的学校, 并对其分类, 在此每类仅选出四个有代表性的学校, 共28所, 如下图所示。

4 原因分析

1) 减少外国人根据归化译名断章取义, 避免他们对大学的性质和内涵造成误读, 形成片面的第一印象。如人大, 原来“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给外国人一种“谁都可以读的大学、普通群众上的学校, 类似于“函授学校”、“夜大”那一类的学校。另外如北航, 原来的校名BUAA可能被外国人理解为北京大学的一个学院。

2) 随着大学的发展, 学科门类更加齐全, 综合实力不断上升, 为了弱化原先的专业类别向综合性大学发展而改名。如北航, 原先BUAA表现航空航天专业的特色, 但北航已经发展成为有着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的综合性高校, 现有29个学院, 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 改名更能适应其发展现状。王栋指出, 专业院校随着发展早已突破校名所述的领域, 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在这种情况下, 其译名中的专业名称就可以用拼音代替, 而不必一定按字面翻译 (王栋, 2009) 。改后的译名通俗易记, 体现了翻译的灵活性, 也利于学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3) 归化英文译名太长太难。作为大学英译名应该力求简单, 方便记忆和使用, 汉语音译翻译比较明快, 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 较为朗朗上口, 不容易含混。诸如北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原英文名, 不仅长且有生僻词, 不方便记忆和使用。改为Beihang University和Xidian University后简洁明快。

4) 归化翻译缩写的网络域名已被注册, 并行使用易造成混淆。如贵州民族大学原英文名缩写GUN, 其注册域名与广西民族大学一样。

5) 同类性质的院校之间的效仿。比如说交通大学, 最早前身是1896年建立的南洋公学, 后来1921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 后来英译名为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此后西安、北京、西南等九所交通大学沿用类似译名, 如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贵州民族大学英译名更名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老大哥——中央民族大学的改名, 形成从上到下的示范效应, 可参见其学校主页2012年五月21日发布的更名通知。

6) 为了更好地传递学校校名内涵, 异化的音译部分能代表该大学在文化上的内涵和积淀。在英文中要么找不到校名中文对应的简洁明快的词语, 要么对应英文词语缺乏内涵意义。丁夏林指出西方校名中不存在或还未被接受的学科部分属性必须去救助于音译, 而当完全找不到对等词的时候, 可以用汉语拼音来表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 且拼音在校名翻译中的应用也颇具中国特色, 是必要时启用的填补词汇空缺的手段 (丁夏林, 2009) 。比如说复旦大学,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的名句, 意在自强不息, 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如果使用英语来翻译复旦, 那么其效果就像红楼梦归化翻译为The Dream of Read Mansion一样索然无味。还有比如交通大学校名中“交通”一词的涵义来源于中国古汉语, 具体涵义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寓意着在交通大学内, 存在着科学之交通、艺术之交通、文学之交通, 非常生动形象地表明了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本质, 而不是英文transportation仅仅指运输或运输工具。清华大学的“清华”, 其所在地原为清代皇家园林——清华园, 代表了一种校园文化精神追求。类似的例子还有同济大学等。

7) 异化的拼音音译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在英语名称中加入中国元素。使用归化音译名容易使外国人造成误读, 不如直接使用拼音音译, 让外国人先是好奇, 而后逐渐理解其音译代表的含义, 在其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该大学和中国汉语文化的了解。这种方式就如中国人了解Harvard University一样。丁夏林认为可以以“异化”为武器, 推广中国文化 (丁夏林, 2009) 。这种原因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强大, 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化, 日趋明显。大学英译名的变更是需要教育部同意的, 而这种逐渐发展的异化音译名说明社会、政府对其存在采取更加开放, 包容的态度, 也进一步说明高校校名异化翻译在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有所发展。

5 优缺点

1) 在翻译中传播中国文化, 加入中国元素。事实上, 采用异化 (主要为音译) 法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文化自觉”, 因为在中西语言文化的角力场上没有客观中立的裁判, 只有赤裸裸的权力之争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生死搏斗。如果在外国人后面亦步亦趋, 拾人牙慧, 那么就会失去话语权, 永远接受被动挨打的地位。丁夏林认为可以以“异化”为武器, 推广中国文化。从微观层面看, 也有助于高校向外国传播自身的校名内涵、历史和文化。

2) 化简为繁。因为异化翻译简洁明快, 容易记住, 方便使用。可避开一些生僻词, 让译名朗朗上口。

3) 适应高校的发展, 避免片面误解。改名后有利于高校在多个学科领域开展对外合作交流, 促进高校校名的个性化发展。同时, 也避免了外国友人从自身文化背景出发, 对号入座, 断章取义而误解高校的类型和特点。

4) 填补词汇空缺。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文字上就是“词汇空缺”。音译的产生往往是基于填补“词汇空缺”的需要。如道教文化的“道”、“阴”和“阳”分别音译为Tao、Yin和Yang。

当然, 异化翻译也会带来缺点。

1) 异化翻译造成高校英译名缺乏统一的规范, 杂乱无章, 如“理工”一般译为Technology而不是Ligong, “东北”一般为Northeast或Northeastern。甚至有的雇主还以为求职毕业生英语欠佳。

2) 翻译信息不完整。异化翻译造成了信息缺失和交流障碍, 国外人士看到英译校名会不知所云, 未能完全达到英译校名所应起到的作用。

6 结论

在中国改革开放, 逐步深化国际化经济、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 校名异化翻译逐渐发展。然而, 音译应该有选择地使用。应该意译的先意译, 应该归化的先归化。另外, 现今校名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或异化, 而应是多维度分析, 做出适应性的翻译策略选择。综合起来, 译者应该结合具体高校情况, 综合多维度来选择适应度较高的译名。可表现为以下模型, A点可以理解为某一个大学的英译名, 通过多维度的分析, A点可以落在维度三角内某一个位置, 体现了校名翻译的多维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Schleietma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C]//Schulte R, Biguenet J.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36-54.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Routledge, 1995.

[3]丁夏林.中西文化差异与高校名称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 2009 (3) :99-103.

[4]马俊波.论中国高校校名英译的标准化[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3 (3) :8-12.

[5]于思湘.中国高校校名语言特征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66.

[6]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 2000 (l) :49-52.

[7]何自然, 麦胜文.中国高等院校英文校名刍议[J].外语教学, 2005 (3) :7-9.

高职艺术教育异化现象 篇7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育,异化

前言

长期以来, 我国高职艺术教育中, 一直存在异化的现象, 在艺术教育中, 没有认清艺术教育的本质, 这不仅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造成极大影响, 还对艺术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 在新环境下, 规避艺术教育异化现象, 突出艺术教育特点, 是十分重要的。

1. 加强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艺术教育,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陶冶学生的情操, 还能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 丰富学生的世界, 让学生明辨是非, 学会用自己的角度去欣赏、品读艺术作品,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因此, 对学生而言, 加强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艺术教育中, 通过文学艺术教学, 能提高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学会创作文学作品; 通过绘画艺术教学, 能让学生更加合理的运用色彩, 并提高学生的空间构造能力, 这对提高学生的绘画鉴赏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通过音乐艺术教学, 能让学生学会用耳朵聆听世界, 用耳朵体验世界之美, 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目的。由此可见, 在高职教学中, 加强艺术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当前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

( 1) 德育教学思想。在高职艺术教育中, 教育异化的具体表现为德育化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学者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德育教育, 他们认为艺术教育其实就是通过艺术的形式, 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提高学生综合水平。德育教学思想使得艺术教育的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 2) 技能化教学手段。在当前的高职艺术教育中, 存在技能化教学的现象, 也就是在艺术教学中, 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水平, 不管是理论教学, 还是实践教学, 都是围绕着提高学生技能操作能力进行, 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艺术教育忽略了审美的本质, 从而导致学生的艺术思维片面化, 错误的认为学好艺术技能就是得到了良好的艺术教育。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健美操的相关动作时, 教师仅为学生讲解了健美操动作的表演形式、表演手段, 如何结合音乐展开健美操动作, 并没有为学生讲解健美操动作中蕴含的青春美、活力美, 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健美操的精神之美。

( 3) 功利性教学。在高职艺术教育中, 学生经常会感到艺术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没有什么差异,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在教学中没有突出艺术教育的特点。由于当前的艺术教育中存在功利性特点, 使得艺术教育本身的审美特性难以突出, 最终造成艺术教育异化。目前, 有一部分高职院校通过艺术教育来告知外界, 其可以培养很多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是艺术教学的天堂, 这种功利性的包装, 严重的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降低了人们对艺术教育的信心。

3. 预防艺术教育异化现象的措施

( 1) 转变艺术教育观念。在新环境下, 为有效地预防艺术教育异化现象, 首先要转变艺术教育观念, 真正的将艺术教育看做是审美教育。高职院校要意识到艺术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 而不是在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的价值、功能是在审美的基础上实现的, 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才能真正的体现出艺术教育的价值, 才能提高艺术教育效果, 因此, 在高职艺术教育中, 必须明确审美教育观念, 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 从而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 2) 优化艺术教育手段。对于艺术教育中的德育, 不应该直接通过德育教育实现, 而应该在审美教育中体现出德育, 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实现德育, 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艺术教育的作用。在高职艺术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艺术教育手段, 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艺术教育中。在传统的艺术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通过口头讲述进行知识讲解, 整个教学活动以理论教学为主, 忽略了实践教学, 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审美培养, 在新环境下, 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采用自主探究、团队合作、情景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开展艺术教学活动, 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作品中的美。例如教师在开展健美操教学时, 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段健美操比赛的视频, 让学生通过视觉感触, 来直观的感受健美操之美, 激发学生潜在的健美操艺术精神。对于重要的动作, 教师可以 “一步一放”, 每进行一个动作, 教师暂停一下, 让学生观察清楚, 最后教师在亲身示范一次, 让学生就会更加容易的掌握动作要领, 从而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健美操审美水平。

( 3) 创新艺术教育模式。在艺术教育中, 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独自领悟艺术作品的能力, 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艺术教育中, 学生会在领悟艺术作品及其内涵的过程中, 找出艺术作品的精神, 并从中得到德育教育, 以此, 高职艺术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创新艺术教育模式, 激发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热情, 让学生在感知美中提升自身。

4. 总结

在当前高职艺术教育中, 存在德育异化、功利异化、技能异化等现象, 严重的影响到艺术教育的效果, 因此, 在实践教学中, 必须转变艺术教育观念、优化艺术教育手段、创新艺术教育模式, 有效地规避艺术教育异化现象, 从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出发, 全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储军锋.论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J].经营管理者, 2014 (31) :102-103.

[2]高洪.高师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回归[J].教育探索, 2014 (03) :114-115.

[3]曾俊蓉, 王兴, 窦继涛.浅谈当前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20) :167-168.

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异化”现象 篇8

一、高中作文教学目标的模糊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总目标的第八条明确提出作文教学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是,这个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语境中被“文章立意”这个无形中的标准扭曲了,变成了“不准或不鼓励说真话、说实话,要求说好话、套话、假话”。许多一线教师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反复叮嘱学生要表达“健康、积极”的观点,要弘扬社会的“真、善、美”。于是,在高中生的作文中,充斥着一些空洞的赞美、无力的褒扬、虚弱的呼吁。在日常的课堂写作中,学生尚且不敢畅所欲言,更何况是在掌握着他们生杀大权的考试作文中。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的发生本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者要鸣出内心的高兴”。[1]所以,在课标和高考这两根“指挥棒”的指引下,高中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写作都在背道而驰,与人们语言表达的初衷相违背,无怪乎作文教学成了无的之矢、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教师作文指导方法偏位

“一切以考试为中心”的思想导致作文指导方法的偏位。很多一线教师只看重实效性,把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归结到考试拿高分上,于是绞尽脑汁地研究高中生考场作文的写作套路、写作模式,甚至是写作公式,让学生读范文、讲范文、背范文。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场作文,教师往往只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谋篇布局的技巧。为了让学生在考场写出一篇能吸引阅卷教师眼球的文章,甚至不惜教学生放弃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一味地去虚构情节。这些偏离中学生写作宗旨的作文指导思想和方法导致高中生习作中出现大量的套作,文章中感觉不到学生的真情,看不到学生的思想,也触不到学生的个性,大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了“自我”。这些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以分数为目标造成的,所以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必须从思想根源上下功夫。

三、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积极的“教”

在长期的高中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作文教学始终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考作文所占比例的巨大与实际作文教学所占比例的微小。二是大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计划,存在非常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的写作教学缺乏有效、积极的“教”,这样的作文教学现状使得高中作文教学陷入“两难”的境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这与高考语文的考查存在严重矛盾。作文在语文高考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是高中作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当中的从属地位仍然没有改变,甚至有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写作根本就不需要教师的过多引导,只要学生自己平时多阅读、多练笔自然就会写好。还有些教师认为,写作教学的症结就在于“教”。有位一线教师曾这样倡导:“改革作文教学现状,一要取消集中辅导和训练;二要取消内容、文体及字数的限制,仅作数量的要求。”[2]作文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作为一门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课程,在现实的教学中,却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被孤立化、被边缘化到连“教学”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有效性都成为了一个问题,作文教学“异化”现象之严重由此可见一斑。高考的作文评分出现过相同的一篇作文不同的老师给出了差距很大的分数。这些因素造成许多一线教师觉得教作文没有确切的成效,因而将作文教学变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敷衍了事。一个学期选几个题目让学生写,完了以后挑几篇范文读一读、讲一讲,然后就算完成了本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从而使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大大的缺失。

四、高中作文教学文体选择的局限性

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以三大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作为课程内容。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至于写作,最好在实用方面下工夫。说清楚一点,就是为适应生活上的需要而写作。”张志公先生说过:“要把‘文以致用’的教学原则上升、提高为具有先决性和根本性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3]在此思想指导下,我国的写作按照功能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用文写作,主要承担社会交际与服务功能;另一类是非实用的写作,也叫文学写作,主要承担社会认知与自我发现的功能,包括小说、诗歌、剧本和散文等四大文体写作。”[4]然而,在实用性取向下,许多一线语文教师观念上有一个误区,认为应用文仅限于启事、合同、简历、通知、电报、请假条等,对于这样一类文体只需要简单地掌握它们的格式就可以了。正是长期以来这种“三大文体包打天下”的错误观念使得“三大文体”成为我国百年来中小学写作教学的课程内容。“三大文体的写作训练,导致写作教学‘两头落空’———学生在12年的写作训练后,既不能应付生活、工作中的实用写作,也不能应付文学创作。”[5]高中作文教学只训练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可是,走出了校园,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文体几乎不会再涉及。所以,这样的写作课程内容造成作文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而这种脱节又导致教学的展开受到束缚。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

[2]周玉林.关于文体的思考[J].江苏教育,2001,(23):22-25.

[3]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63.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的异化现象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而全面的发展,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逐渐丧失了自觉获取直接经验的主动性, 越来越依赖于大众媒体来获得各类社会信息。网络以其迅速、深入、广泛以及强劲有力的传播优势, 引导着人们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认识和把握, 大众媒体因此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舆论导向甚至生活方式。

2. 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2.1“异化”的基本内涵

关于“异化”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至拉丁文, 其本义是指转变、疏远、脱离等。后来, “异化”一词经常出现在哲学领域。着名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用“异化”来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分裂和对立, 并提出了“人的异化”这一哲学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 异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指的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 并认为异化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以及社会分工固定化, 在异化中人因丧失能动性而得不到全面发展, 同时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程度最为严重, 这种异化最终将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而消失。

2.2 新闻传播中的“异化”案例分析

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是指大众媒体在对某一社会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中, 自觉或不自觉地背离了初始的传播意图, 导致广大受众越来越关注新闻事件的外延而不是新闻所表达的意义本身, 从而走向了新闻传播预想的相反方向, 产生了不良的传播效应和社会影响。

关于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反思的案例。例如, “南京彭宇案”。2006年末, 一位南京老太太在公交站台等车时被撞摔倒, 经医院确诊为骨折。事后, 老太太指认肇事者就是送自己去医院的年轻人彭宇, 并向彭宇索赔13万余元。2007年, 南京鼓楼区法院先后三次对“彭宇公交车撞人案”做出判决。虽然, 事实真相因缺乏相关证据不得而知, 但最后双方经调解达成一致。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强烈的社会关注,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 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性报道, 过分渲染老太太对彭宇的“冤枉”, 让关于彭宇案的谬论广为流传。直到现在, 人们往往鉴于“彭宇案”的影响, 出于避祸心理, 遇到老人摔倒的情况时, 多数人选择避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由此可见, “彭宇案”中出现的新闻传播异化, 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传统道德相背离, 引发了不良的社会效应。

3. 对新闻传播“异化”现象的反思

3.1 当今公众过度依赖于大众媒体获取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大众媒体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 人们逐渐告别依靠传统方式来获取信息、了解事件真相的接受模式。广大受众越来越缺乏主观的能动性, 更多地依赖于大众媒体来获取各类信息。由此可见, 现代的大众媒体无疑承担着采集报道事实真相、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当某一社会事件发生时, 第一时间搜集、报道事件真相, 跟踪事件动态, 让受众及时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这样的报道和传播的过程中, 媒体自觉或不自觉的臆想和猜测、分析和判断, 都有可能影响到广大受众对事件的认识和把握, 甚至有可能误导舆论导向, 形成负面的舆论浪潮, 从而引发不良的社会反响。

3.2 现代媒体的运作方式极易引发传播的异化现象

当今, 大众传媒的运作方式并不具备自主性。媒体的传播权不仅仅属于媒体本身, 更多地隶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 这就造成大众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时被它所隶属的社会组织所左右, 传递着该组织一定的观念、主张、思想和意图。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可能为实现某一社会组织的特定目的而选择特定的报道方式、从特定的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性解读, 从而影响了大众对事实真相的认知, 导致新闻传播异化产生。

与此同时, 当今市场条件下的大众媒体并不是纯粹的“精神贵族”, 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因此,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众媒体需要追求一定的发行量或收听收视率, 需要追求包括广告利润在内的整体经济效益。广大民众既是大众传媒的受众, 也是传播活动中的消费者, 为大众传媒提供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因此, 大众媒体只有迎合大众口味, 才能拥有固定的消费群, 才能获得生存的物质基础。在这一迎合的过程中, 有可能远离事实真相, 背离新闻传播的预期目的, 从而造成传播异化。

因此, 如果大众传媒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置媒体的主旨精神和社会使命于不顾, 将“新闻”作为可以随意捏造、任意交易的“商品”来占据传播市场、获取知名度或商业利益, 那它必将背离新闻传播的神圣宗旨, 导致新闻传播的异化, 最终失去受众而走向自我毁灭。

摘要: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 网络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 成为当今最强劲有力的新闻传播活动形式, 日益影响着社会舆论以及大众生活。在传播过程中, 随之而来的是有悖于大众传播初始意图的“异化”现象的出现。正确认识并深刻反思新闻传播中的“异化”现象, 有利于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语境。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体,异化

参考文献

[1]张立颖, 网络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J], 考试周刊, 2013 (37) :114-115

异化现象 篇10

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文艺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马克思哲学观点的制约,较为典型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通过韦伯理论的中介,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精神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主体结合起来,形成了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批判。异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体现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深刻性和预见性。

异化已经被运用到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然而并不是每种运用都恰如其分。由于对概念理解的误差,如把异化简单化地理解为事物发生了违背初衷的变异,把异化批判为堕落和腐化等,使得其运用范围被夸大,内容琐屑。虽然对异化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泛滥,但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的许多社会现象确实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异化,值得我们运用理论进行反思。

一、经济领域

全球化趋势将各国纳入了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之中,然而,它对各国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却大有不同。西方社会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了所谓异化现象减弱的趋势。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处在劳动产业链的低端,不断涌现的血汗工厂成为异化大本营。工人与外商签订不平等的工作合同,承受漫长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极低且没有医保覆盖,工作过程受到监视器监控,行动自由受限甚至被禁止……这些都无疑是工人与劳动活动、劳动产品的异化在当代的延续。另一方面,在风险性极高的国际市场中,不仅廉价劳动力被国际资本榨取,经济的波动也造成工人和企业雇员财产和职业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加剧了主观异化感。

二、政治领域

当今中国的行政领域异化由曾经的腐败现象转化为官场潜规则,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社会运行。行政权力原本具有公共利益性,它的存在和行使绝不是为了追求行政权力主体自身的利益,而是要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来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时考虑了不应当考虑的因素,如人际、人情、金钱等因素,导致行政决定的偏离,使得行政权的本质目的发生偏离。这种偏离由于长期的存在和发展,不断垒砌了庞大的既得利益体系,从而使潜规则独立成一套未浮出水面的“规矩”,规训着资历尚浅者使其符合这套规矩。这正是人作为有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主体创造出来的力量外在于人以至于支配人的表现。

三、社会领域

随着中国社会的结构转型,农民工群体成为新兴的社会人群之一。然而,反观该群体的形成,是由于绝大部分农村的生产力仍然非常落后,不具备发展农业的现代化机器生产,因而缺乏集约性,产品附加值极低。在这种状况下大部分农民放弃了自己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而进入城市受雇于其他产业。他们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了,或只是为他人进行农业生产服务工作。成为农民工并没有缓解异化的状况,因为在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权安排中,农民工无缘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问题。资本产权至上的非公有制企业,资本的所有者或者其代理人实际上控制着企业产权,而将劳动力产权的所有者(农民工)排除在外,使资本产权处于强势地位,劳动力产权处于弱势地位。在这种状况之下,农民工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并且关系到农业和工业两大产业的发展。

四、文化领域

在全球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背景之下,出于主流文化价值和社会规定,人们很难就某些议题达成一致意见,这就常常迫使人们放弃对民族国家原有的忠诚和对其利益的维护而转向寻求世界公民的身份。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价值体系开始受到主流文化符号的操纵,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追随,或者是无意识的反抗。这种文化的异化在当今中国主要表现在休闲和消费的异化。举例而言,奢侈消费实质是对于品牌的象征意义的夸大化,消费者被一种“国际名牌能够体现自己的文化资本”的幻想所操控。又如,当下热门的对于主流文化的反抗形式就是“草根”“山寨”等网络话语的兴起和90后对于“非主流”的热烈追捧。与其把这些现象看作是表达个性的行为,倒不如说它们只是基于现有文化权威的语境之中,对于自身的异化进行的一种揶揄。他们可以创造出非主流的亚文化,但是如果没有主流文化对他们的深刻影响或控制,他们的亚文化就不可能有生存的养分。

总之,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随着私有制的废除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而消失的。正如他所言,“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别以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结果罢了。”然而,在当代社会错综复杂的发展路径中,对异化问题的缓解却远不如理论所述的那样明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能够为我们分析社会问题和寻求解决途径提供一个清醒的视角和各种不同的假设。在当下我们或许应该从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入手,如运用法律手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从生产的角度遏制奢靡、病态的需求,努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监察行政权力行使的运行过程、建立制约监督机制等,不断协调社会关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局势。

异化现象 篇11

2010年6月2日, 在北京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显示, 2009年是中国休闲发展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 我国休闲及相关产业逆势增长。同时预示着2010年我国休闲发展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我国休闲业将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居民的休闲质量得到极大的改善与发展。同时人们可以选择的休闲方式日益趋于多元化。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国的休闲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良现象, 值得关注。这些问题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不利于社会主义各力量的和谐发展。我们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文明和科学的休闲方式。

二、休闲方式的异化现象

(一)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趋向于室内休闲

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变化, 城市居民家庭硬件条件日益丰富, 随之而来的即是人们足不出户依然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休闲生活。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科技的普及更是极大地促进了室内休闲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曾对北京市女性不同年龄段休闲时间分配的调查显示, 15-19岁的女性休息日用于看电视的时间为251分钟, 而用于游园散步的时间居然是0。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来说, 看电视、上网等室内活动作为休闲的主要方式也同样是一种常态。此种现象对我国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带来的隐忧是显而易见的。

(二) 城市居民休闲趋于消极失范性

合理而健康的休闲对于恢复学习和工作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 对于陶冶人们美的气质与情操, 对于促进人的个性自由和多维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当前中国的休闲已出现很多偏颇。比如放纵性休闲、炫耀性休闲、颓废性休闲等等。现代人一想到休闲便是吃喝玩乐, 累的团团转, 喝的天昏地暗, 沉迷于庸俗娱乐等等;还有一些人通过金钱消费进行休闲, 追求高档奢侈豪华的休闲方式, 把休闲当做是一种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成功和所谓的品位的标志和象征, 自觉只有如此才能带来满足感和优越感, 从而带来休闲的快乐;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钱财与时间用于既不利于身心健康, 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休闲行为, 比如赌博、酗酒、吸毒等等一些没落的倒退性行为。这些行为, 小则影响身心健康、生活方式腐败、道德品质沦丧, 大则祸害社会, 引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 误导休闲,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 城市休闲趋向于高级化、奢华化

如今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到处都是豪华商场, 到处都是度假中心、温泉会馆、酒吧、娱乐城, 处处筹划高尔夫球场, 试问有多少普通百姓可以将打高尔夫球作为日常休闲方式, 这样的设施是否能普及城市大众, 人人是否都能得而受益。这种模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休闲设施只能满足极少数的特殊人群。大多数城市平常百姓依然在为吃好、穿好、买车、买房而努力拼搏奋斗, 时时刻刻想着如何提高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像上述的休闲场所在他们眼中近乎摆设。真正意义上的休闲, 应该是彻底摆脱工作状态, 彻底放松心情, 全身心投入到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中, 而不是刻意追求那种用货币堆砌的强盗休闲。当然“花钱买快乐”本身无可厚非, 可是如果风靡“只有花钱才能买快乐”的休闲风气, 这无疑是扭曲了休闲的本质。

(四) 城市居民的休闲观趋于货币化

随着各种奢华休闲场所的出现,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 休闲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还需要金钱做后盾, 再加上现在社会的不良现象诱导以及种种历史原因, 使休闲披上了一层贵族化的外衣。其实休闲对于平常百姓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休闲有很多方式, 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可以选择不同的休闲类别。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有享受休闲的权利, 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贵族家庭打高尔夫喝咖啡属于休闲, 平凡家庭扭秧歌串门唱戏也属于休闲, 一样放松身心, 有益健康。

三、引导城市居民选择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所说休闲方式的异化现象, 事实上, 除了休闲设施和休闲活动场地的落后与缺乏, 严重束缚和压抑着居民户外活动的意愿之外, 人们对健康休闲的认识不足, 觉悟尚浅, 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和引导。

(一) 政府应该积极倡导健康的休闲方式

政府要重视居民休闲方式, 通过各种力量倡导人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休闲意识, 重视休闲质量, 认识到休闲质量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人们形成合理有效的价值判断能力, 树立正确的休闲观。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休闲设施和休闲场地的投入, 比如公园、文化展览、艺术展示、社区活动、街道休闲广场等, 这些投入即能体现政府对居民休闲方式的积极引导。政府只有建设休闲设施休闲场地, 为人们提供多种休闲服务, 才能正向引导居民的健康休闲意识。

(二) 借助媒体广宣健康的休闲观

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受众广泛、时效性强。所以这些媒体对健康休闲的广泛宣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思想、价值观、审美观等等, 并能促进人们对健康休闲的正确认识和积极追求。所以大众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广宣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让人们认识到休闲对于人们是唾手可得的, 而不是奢侈品, 同时还要使人们认识到休闲会使自身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充满情趣。

(三) 加强社区建设, 发挥社区功能, 为休闲方式创造良好的氛围

社区是城市居民闲暇时间活动的主要场所, 也是他们享受美好时光的乐园。应该充分运用社区这样的有利空间来引导居民追求健康的休闲观。所以加强社区休闲设施的建设, 比如社区要完善健身设施, 建立体育场馆、图书馆、公共娱乐场所等, 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全民积极参与, 使物有所用。利用闲暇时间多编排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节目, 如文艺比赛、体育比赛、知识竞赛等等, 丰富社区活动。以此为基础, 促进城市居民积极向上的休闲价值观,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

(四) 加强休闲主体的自身修养

休闲主体的自身修养程度是健康休闲的主观因素, 加强自身修养就是要人们在心中树立一种是非善恶的标准, 确保在没有外物正向因素强制引导的情况下, 依然能够择是避非, 弃恶扬善, 追求积极健康高雅休闲的方式。所以休闲主体要不断学习和不断反省以加强自我修养, 塑造少有偏颇的自觉休闲观。自古以来, 文明、理智、高尚总是需要知识文化的铺垫;不明事理、粗俗、野蛮, 总是离不开愚昧无知, 古希腊人甚至就认为“知识即美德”。此外, 还要经常自我反省, 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休闲活动中, 重视休闲主体自我塑造和自我约束, 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而且对良好的休闲风尚的形成也有积极的作用。

四、健康的休闲方式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物质的丰富和发展, 人在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后, 便会向往和追求更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所以社会要丰富休闲的内涵, 端正休闲主体的休闲价值观, 使人们在休闲中享受自由和创造的快乐。

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 休闲活动有益于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首先, 休闲是人类物质生活水准达到一定水平后的精神文化追求, 必然要实现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其次, 休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常言说得好, 工作是学习,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仅如此, 开展积极健康的休闲活动的同时就是将休息和学习集于一身, 所谓寓休于闲、寓学于游、寓教于乐。最后, 休闲是促进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健康休闲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广阔交往等功能, 既可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 也可以产生和拉动更大的社会需求,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风笑天, 赵延东.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闲暇生活质量——对武汉市1008户居民家庭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 1997.

[2] (美)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3]马惠娣, 张景安主编.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王琪延.城市居民的生活时间分配[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7月.

[5]王雅林, 董鸿扬.闲暇社会学[M].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 1992.

上一篇:新型社区城镇化发展下一篇:语文综合实践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