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异化

2024-10-25

教育的异化(精选12篇)

教育的异化 篇1

一、教育的功用

教育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我想,其一,是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贵贱的差异;其二,矫正社会成员行为的乖离率。

有人说,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这话有些绝对,但道理还是有的。旧时的科举制,让那么多贫寒子弟进身仕途,改变命运,不能不归功于旧式教育的缩贫功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社会贫富贵贱的差距。

无论是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孟子的“性善论”,都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人的行为总有乖离的时候,及时的教育,正确的教育,它的矫行功能,可以使这种乖离率缩小到最低限度,从而使社会成员成为对社会和人类有益的公民。

二、教育的异化

说起近些年的教育,时时想起“异化”一词。

重点中学的存在,实际上是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着教育的不公平。不少贵族学生(收费生)的存在,客观上剥夺了一些优秀贫寒子弟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这在本质上是与教育的缩贫功能相左的。

作为独生子女而存在的“80后”“90后”,生活优裕,受宠有加,行为乖离本身就多,却又从幼儿园开始,一直享受着赏识教育,在他们身上,自私、偏执、任性,成为舆论批评的中心,殊不知,教育中他们身上发挥了巨大的助推作用,教育的矫行功能无力而苍白。教育从来就不是迁就的事情。突然想起栽树的事情,小树长歪了,人们是用棍子夹住强行矫正的,这似乎对今天的教育应该是有些启示的。

三、悲剧的重演

有些传统的学校,名为认真,实际是再坏无比。他们把无所谓的功课排得满满的,使得学生对民族前途和别的大问题一点也不能想,并且周考、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弄得大家忙个不了,再也没有一点空闲去传达文化、唤起大众。

没想到,上世纪30年代的事情,到了今天仍然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哲学上“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命题成立的话,那么,一定是陶先师当初批评错了,悲哀。

四、角色的错位

学生是上帝,那么家长是上帝的爸爸?

这是把教育等同于售货服务。教育要有这么简单就好了。

五、人文的缺失

众所周知,语文是软科学,没有数据,不可统计;没有公式,不可推理演算。人文性才是语文课的关键所在。多少年来,它被遗忘在不知什么地方的角落里。

有人曾这样发问:“语文老师,你会讲什么?”面对这个问题,每个语文工作者都不免沉思。的确,我们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曾做了什么。那么,是我们不知道人文性的重要吗?是我们没有能力上人文性的课吗?也许都不是。关键问题是三个字:有顾忌。与其戴着镣铐跳舞,还不如呆在囚笼里散步。于是很多语文课便变了味:习题味,应试味。

语文课难上,这几乎是公论。原因之一是本身条条框框多。有大纲,不就不行;有教参,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有语法的束缚,平常说的人话,在考卷上可能要判病句。原因之二是谁都听得懂,谁都来指点,于是教师便少了主张,没了创新,跑了信心。原因之三曰“祖宗”厉害。“祖宗”者,高考也,它是什么模样,小的们便要争相效仿,真恨自己不是被“克隆”出来的。这样一来,人文性哪有立锥之地。学校要的是分数,家长要的是分数,孩子要的还是分数,那么,老师何去何从,可想而知。面对高考,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样苍白。于是,充斥语文课的是段落分析,好词妙句分析,思想大意分析。分析,分析,还是分析,真恨不能像物理学那样分到原子、中子、质子、介子方肯罢休。殊不知,一篇好文章之所以好,并不是因为一个字、一个句或一个段,它是一个整体,它是作家完整的艺术构思的凝结,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我们应该尊重其整体性感悟。切切割割,条分缕析,本身已违背了文章的章法,又有何合理性好谈。这种完全不顾及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忽视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至今仍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不得不让人痛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好处是悟出来的,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是建立在相当的阅读量之上的水到渠成的结果,又哪里是教师凭一张嘴讲出来的。思如泉涌,汩汩滔滔。好的文章是有感而发的,绝不是凭空想象附会杜撰出来的。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写文章的方法也罗列条条,俨然就是一文章大家,正在给小的们指点迷津。可小的们的大作却依然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砌。他们不敢说自己的话,怕犯思想错误;不敢表露真情,怕不登大雅之堂;不敢出格创新,怕离题丢分。我们本着好意却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培养出来的是出乎意料的平庸之辈,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六、金矿、银矿、铜矿及其他

我想,“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这一理念的提出,一是本着教育者的良知,二是本着教育者的理想。

但是,金矿的比喻似乎还是过于理想化,因为矿石的品位差异客观存在。

其实,只要是矿就好,即使是泥土,也有其应有的价值。但如果是被污染的泥土,种出来的庄稼会害人,这样的泥土就难言价值了。

学生中出过一个马加爵,他就是我所说的被污染的泥土。教过马加爵的老师肯定不少,他们当中肯定有不少人后悔曾经有过这么一位学生吧。虽然马加爵的堕落可能原因多多,但学校、老师责无旁贷。作为教育者,我们恐怕更应该做的是反思。否则,谁敢担保不出第二个,第三个?当初,凭什么把马加爵界定为富矿?我们判定矿石的标准是不是错了?如果当初发现他压根不能算是一块金矿石,而是一块有点毒素的泥巴,假以时日,好好改造,滤去毒素,除去渣滓,兴许,他会成为一块有用的泥土。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什么?教书育人。今天,我们很多学校,不管承认不承认,中心工作是考分数,犯的是本末倒置的毛病。

任何时候,育人永远比考分数重要。

今天,我们很多中学都以出过多少名人为荣,大加宣传,殊不知,一个马加爵,就足以让所有的宣传变得苍白乏力,教育岂可不谨之慎之,慎之谨之。

七、未来的天空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的考核应着眼于未来,而非高考的分数和名次;应着眼于对社会和未来的贡献,而非本科率或高分率。

高考卷其实只要出两张就可以了:一张文科综合卷,一张理科综合卷。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喊破嗓子也难解决的问题。

对教师的考核不应是分数,而应是教学经验、教学能力、人本理念、职业道德,让有志于教育的人当教师,让行业名流、成功人士到学校兼职、义教。

教育的异化 篇2

摘要:差异化教学即因材施教,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天赋和能力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后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身的教育,进而保证整体教学的同步和学生的共同进步。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学进行研究,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孩子们凸显其个性,从而达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教学方法

一、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框架,加上这时期的好奇心较强,求知欲望较强烈,在课堂中喜欢表现自己。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差异化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讨论,同时在小组中竞赛。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及需求,能够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最终优化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小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但每一位学生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及个性特点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并不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需求,不能够真正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但采用差异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开展的教学方式,在此教学模式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了解中不断改变教学策略,在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的时间已久,这种教学法是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灌输,并没有充分将学生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往往是教师“自导自演”,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而开展差异化教学可有效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差异化,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一)为学生制订差异化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教师在为学生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时,首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依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教师才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因此,要求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同时,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学习“运算律”时,我依据学生的情况,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设置,针对基础扎实、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我根据教材大纲的要求,设置了要让学生灵活掌握运算律的应用,学会根据生活中的情况验证运算律。针对基础知识一般,成绩中等的学生,我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算公式,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开阔。而针对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能力不强的、成绩欠佳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就可以,目的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差异化。差异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在原有的数学教学基础上对数学教学进行改进和发展,差异化教学突破了数学教材在内容上的限制,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创新精神,这样才可以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般认为数学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以理解,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厌烦情绪。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学习的现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帮助学生开展数学学习。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经验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对小学生来说经验主要是指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起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就能把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拉近,让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萌发探究欲望。但是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就造成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生活经验,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材料,适应自己的学习。

(四)关注个体,合理分层。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分层是差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与学生交流、课堂观察等途径,调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基本情况,按智力、技能、个性特点等进行分层,可分为学优生、中等生、潜力生三层。当然,对学生的分层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采取隐形分层的方式,即只分层不分班。分层是相对的,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生在各方面也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层还可以分成几个小层次。分层也是动态的,分层并非固定学生,学生会发生变化,有些学生会往上跃进,而有些学生则会下滑,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要重新对学生分层。分层的比例不是固定的,每个层级的人数并非一定要相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五)设置差异化的作业练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不同要求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差异化的作业练习,既有数量上的差别,更有难易上的差别。有时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还可以通过必做题、选做题、挑战题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合理的区间内得到最大效益的练习。

小学一年级“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分别布置了“完成书后练习”、“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向家长或到超市里兑换零钱”这三项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完成。这里既有基本作业,又有补充练习;既有课本练习,又有实践操作。学生兴趣很浓,人人都选择了力所能及的题目,还提高了生活能力。

(六)差异评价,均衡发展。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结果的判定,更是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主要方法。故而教师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后,都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评价环境给予针对性的差异评判。如:批改作业时,虽然有些学生的解题错误较多,但教师也应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学生字迹工整则可以于作业本后用文字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如批“字迹工整,但是在习题解答上面还需继续努力”,等等。

这些差异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优点的同时完善学生的不足之处,保证学生各种能力得以均衡发展。但是仅仅是差异评价并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对此,笔者认为,可在差异评价增强学生信心之后,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辅导,保证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数学知识。

语文德性教育的滥觞与异化 篇3

语文教育内容长期以来就在“文”与“道”、“工具”与“思想”的争议中左右摇摆,忽而偏向语文知识与能力,忽而偏向思想道德教育。只不过是在每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内容有不同的内涵而已。古代语文教育阶段体现为对“礼”与“道”的重视;现代语文教育重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当代语文教育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我们把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统称为“德性”教育。

“德性”是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教育是立人的教育,立人需要利人,包括利己、利他人、利社会,因此,人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性的教育,“德性”教育与教育相伴相生。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都具有德性教育的品性和任务。但是,把“德性”教育当作语文教育的全部目的,把德性教育内容当作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就走向了解构语文教育的极端。因此,教育如何能够实现德性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何以担当德性教育的大任,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育与“德性”教育

我们所谈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由此可见,教育不可能不受当下思想政治的影响,诸如信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影响、国家利益等的教育,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育能够完善人格,能够完善人的生活。儒家学派的泰斗,不论是持性善论的孔孟还是持性恶论的荀子,都认为教育有可能使人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要培养能够治理国家的智者和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他要学会控制感情,变得有节制,勇敢,宽宏大量、公正”。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性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子却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用他的才智来衡量的,而是用他的意志来衡量的。”“纯粹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认为知识是事实的供给和贮存,一个人可能有知识也可能缺乏知识,但不管他有没有知识,他同样是人。”

正是教育的教化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认为教育可以完善人格,可以提升人的生活,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见教育与德性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融为一体的关系。真的教育就是有德性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是培养具有智慧、美德、正义、善良、责任、信仰等品格的人的教育。

二、语文“德性”教育的滥觞

语文德性教育源头同样离不开教育。古代教育中很重视“礼、理、道、德”等内容的教育。如孔子教人以“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是首要内容,行有余力才学文。也就是说首先要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有才者必有德,有德者不必有才”,可见“德”是立身之本。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也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学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朱熹称其为“三纲领八条目”。其实也主要是道、德、真、善等,德性教育的内容。

汉代儒学董仲舒提倡的“三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是道德规范,五常是道德准则。

朱熹主张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以达到穷理的目的。

现代语文教育的德性内容,除了仁义礼智信的教育,还赋予了语文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如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对教科书的选文要求是“不背本党主义,或足以奋兴民族精神,启发民权思想,养成民主观念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同样提出选文的标准是:“包含党的主义及策略,或不违背党义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国语文教育开始强调民族精神的教育,如1932年的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教学目的,初中是:“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高中是:“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深切了解固有的文化,以期到大民族振兴之目的。”1936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儿童从阅读有关民族等的文艺中,激发其救国图存的意识和情绪。”之后1941年、1948年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教育。

1949年建国后直到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德性内容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主要表现为“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感情”等,从教材选编的课文来看,总体上文学作品少,外国文学作品更少,文学作品的选文以政治为标准,文学作品的分析以阶级斗争为纲领。20世纪后半期的语文教育也有人称为“革命文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学的泛政治化”。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新世纪的语文德性教育的内容多了许多人性的教育,诸如爱的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等。

三、语文德性教育的异化

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历史上,文道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似乎此起彼伏。1950年3月份使用的新《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主要是政治标准,课后习题也以政治教育为主。1958年大跃进,语文课主要以领袖语录、社论为学习内容,语文成为政治的工具。1961~1963年历时两年的语文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大讨论,期间发表了一篇文章《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纠正了大跃进以来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左倾错误,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确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基础性和思想性并重。但紧接着的十年动乱,语文课几乎又变成了政治课,各地所编写的教材以领袖语录和文章为主,其他课文也是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章。即便是到了1978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仍然强调:“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性强,历来都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地贯彻毛主席的思想体系,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80年代后开始注重语文双基教育,但是1989年以后,中共中央又颁发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的文件,并补充了相关的政治性强的课文。90年代语文教育大讨论,集中在工具性和文学性的讨论上,很多人批判过分的工具性,导致题海训练,模式化标准

化的教育把学生当成了没有个性的零件,而忽略了文学对人的情感的熏陶,灵魂的塑造,主张重视文学教育,为学生打精神的底子。21世纪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语文课开始重视挖掘文本中思想感情、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新中国的语文教育80年代以前注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80年代以后注重的是思想品德价值观的教育。

纵观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语文教学内容徘徊在语文与德性的两极,而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行走在德性一极,把语文教学当作德性教育的手段,使语文教学出现失重现象。不同的是传统的教育是在读经中感悟德性,现代的语文教育是以文本为例子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当我们把语文教学推向德性教育的顶峰的时候,语文似乎包揽了政治历史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语文被异化为政治的工具、思想的工具、德育的工具,却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没有了自己存在的空间。

四、结论

1德性教育与教育相伴相生,它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德性教育是寻求个人的发展前途与社会的发展之路的和谐共融的主要途径。

2语文教育是教育的构成部分,语文教育离不开教育的总体目标,因此,语文教育不可能不带着德性教育的内容。

3语文因其内容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而更具有德性教育的优势。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以及它所带给师生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无形中都带有特定的德性教育的内容。

4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为之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不受到当下政治的影响,语文同样也不可能不受时代、社会、政治的影响。但是语文异化为政治的工具便是语文的堕落。教育包括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它应该超越狭隘的集团利益。

5语文教育中的德性教育应该遵循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脱离文本的告白和宣泄,而是在经典的文本中流连忘返、情感体验、审美求善、悟道求真,以达到心灵的涤荡、灵魂的净化、修养的提升,去寻求“道”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威廉·博伊德,埃德蒙·金合,西方教育史任宝祥,吴元训译Ah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4]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别让“特色”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篇4

“创特工作”也被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列为对学校管理进行考评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该项工作在某些地区变了味, 一些教育管理者急功近利, 把“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当成一项可以“速成包装”的面子工程, 异化了教育的本质, 损害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对一所学校而言, “特色是生命”。但学校办学不能唯“特色”, 不能刻意追求“特色”。不论是学校管理的、课程的、环境的特色, 还是学校整体的办学特色, 都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产物, 是学校“内在力量”的体现。用“想当然”的思维方式创办“特色学校”, 只会给孩子带来痛苦和伤害。任何“刻意为之”的短期功利行为, 只会弄巧成拙。

众所周知, 要成就一所“特色学校”, 得秉承“教育要给人智慧和勇气, 而不是痛苦和伤害”之底线;得依靠勤于研究、善于发现、关爱师生的管理者和拥有满腔热情的反思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教师;得践行“人性化管理”理念,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得高扬“尊重个体、尊重教育、尊重创造、尊重客观”的旗帜, 将阳光和希望播撒在孩子的心田里, 让孩子感受到温暖, 对自己充满信心;得实现学生的差异发展和个性发展;得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和学会发展”。如此, 不经意间, 一所“特色学校”会立于天地间。

教育的异化 篇5

(一)班级授课弊端日益突出为了满足了工业时代“快出人才”的社会需求,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这一制度为普及教育,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班级授课制忽略学生个别差异和个别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教学进度整齐划一等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越小的孩子受到的社会观念的影响越小,他们身上具有无限的好奇心和独特的个性,整齐划一的班制授课制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尤其不科学,甚至是一种灾难。一对一教学、个别化教学都是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个性较好的方式,但由于我国受教育人数众多,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

如何在班级授课的条件下实施差异化教学?这成了当前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每孩子都有“多元智能”。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在各种文化背景中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孩子都是都有着聪明之处,都具有在某些领域成才的特殊天赋。有的幼儿具有音乐天赋,有的幼儿却特别擅长舞蹈,有的幼儿喜欢与人交往,有的幼儿喜欢逻辑推理,有的喜欢体育运动……多元智能理还认为:人的八种智能彼此独立,可能其中一种智能很好,另一种却可能很差,很少有人能样样突出;每一种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要去发展就很难,所以要抓好教育时机;对儿童多元智能的评价,不是为了区分儿童的优劣,而是为了发现每个儿童的智能潜力和特点,识别并培养他们区别于他人的智能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一条建立自我价值感的有效途径,从而帮助他们去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通过评估找出智能强项,可以帮助人们找出最佳学习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为幼儿舞蹈差异画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既然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天赋或特长,教育就必须尊重这—规律。幼儿舞蹈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尊重其个体差别,培养幼儿兴趣爱好。

(三)必须重视儿童的性别差异孩子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智能”和天赋上,性别的不同也会让孩子变得千差万别。孩子在婴儿时期几乎没有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性别角色会逐渐明显。男孩和女孩在兴趣爱好方面有显着的不同,同理男女幼儿在舞蹈学习活动中的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差异。有学者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男女幼儿在舞蹈活动中在舞蹈动作,表现主题,动作表现的创意、方式、幅度、和身体部位以及舞蹈道具的选择、动作美追求的重点等方面都有极大不不同男女幼儿喜欢的舞蹈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男孩大多喜欢动感活力的舞蹈,女孩则大多偏爱优美细腻的舞蹈。

鉴于男女幼儿的性别差异,幼儿教师应当实施“性别化”舞蹈教学,为男女幼儿提供不同的舞蹈动作图式,并施以不同的启发和引导。

二、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策略

所谓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就是指在承认智能差异及性别差异的前提下,通过设定不同的舞蹈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舞蹈学习资源,采取不同的舞蹈教学方式来辅导幼儿学习舞蹈,并对学习结果进行不同的评价,以帮助幼儿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舞蹈主要与“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密切相关。这两种智能的差异,导致幼儿舞蹈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动机兴趣的不同。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强、学得快,对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弱,学习速度慢,对舞蹈的兴趣也较弱。这就要求幼儿舞蹈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例如能力较强的孩子要求其动作到位、流畅还要美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只能要求他做到动作准确、完整,然后慢慢逐渐提高要求。

忽略孩子的能力,盲目制定过低或过高的学习目标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为孩子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成长。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是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选择不差异化教学方法智能的差异也决定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语言智能强的孩子喜欢通过老师口头或书面讲解来理解舞蹈知识并进行学习;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孩子喜欢教师进行示范,自己通过模仿进行学习;音乐智能强的学生则喜欢通过对音乐的把握来促进舞蹈的学习。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成长。常见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游戏法、故事法、音乐情境法、实物演示法等等。

示范法。示范法是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在前跳,学生在后学的模式。随着媒体教学的发展,还演变出了视频示范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传统、较枯燥,幼儿容易产生疲劳,学习兴趣也不高。

游戏法。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孩子最正当的活动。儿童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应该以游戏的方式呈现。

把舞蹈和游戏结合,使舞蹈教学游戏化,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舞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丢手绢》是一个小游戏,教师可以将其改编为儿童舞蹈,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儿歌和舞蹈了。

故事法。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儿童这一心理把舞蹈故事化,将儿童舞蹈变成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小故事。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数鸭子》《拔萝卜》等歌曲就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很适合创编儿童舞蹈。

音乐情境法。舞蹈和音乐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就像1对孪生姊妹。我国古代就有“舞者,乐之容也”的说法。有人这样论述其二者的关系“乐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舞蹈是音乐的形,音乐为舞蹈的容。音乐和舞蹈在节奏、旋律、结构、抒情性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②因此教师应利用音乐为幼儿创设舞蹈情境,增强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促进其舞蹈的学习。

实物演示法。儿童舞蹈大多是模范生活中的事物而创,例如《蝴蝶》《毛毛虫》《大树》《鲜花盛开》等舞蹈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特点,舞蹈中就能更好地表现它们的特点。

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千差万别的孩子的需求,才能激发和保持儿童的好奇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儿童舞蹈差异化教学的有力保证。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舞蹈道具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受社会角色要求的影响,幼儿在小班时就有了性别认同能力,他们已经理解了“男女有别”的道理。性别不同直接造成幼儿在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选择、舞蹈道具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兼顾男女幼儿对音乐、动作图式、舞蹈道具各方面的不同需求。

音乐选择的差异。女孩多喜欢轻柔、优美、缓慢、甜美的音乐;男孩更多喜欢节奏欢快、气势恢宏的音乐。音乐的风格决定了舞蹈姿态的不同,男性幼儿通常喜欢有力、快速的`舞蹈,而女性幼儿则喜欢柔美、婉转的舞蹈。

舞蹈动作选择的差异。女孩多喜欢表现鲜花、蝴蝶等优美的形象,因此女孩多选择碎步、移步、垫步、手腕转动、兰花指等优美、细腻的舞蹈动作;而男孩则更为喜爱怪异、新奇好玩的动作形象,如毛毛虫、航天飞船等,他们常常选择跑、冲等较大较激烈的舞蹈动作。幼儿教师尤其应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动作图式,了解女性舞蹈和男性舞蹈的异同,以满足不同性别幼儿学习需求。

舞蹈道具选择的差异。有学者指出在玩具的选择上,幼儿在小班时已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④。舞蹈道具也是玩具的一种,男女幼儿对舞蹈道具的选择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孩更倾向于选择自然的、简洁的道具,如棍子、圆圈等;女孩则更喜欢那些装饰美观、点缀物较多的道具,如扇子、装饰美观的草帽、手巾等。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舞蹈资源和不同舞蹈道具,确保兴趣各异的幼儿都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舞蹈道具和舞蹈资源,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促进其更好地学习舞蹈。

(四)采取差异化评价和检测既然幼儿的“智能”各有不同,欣赏的舞蹈风格、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的舞蹈资源及道具都有很大差异,那么其学习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差异化的评价和检测。

首先,在评价时要考虑到幼儿领悟能力的强弱、学习速度的快慢、舞蹈天赋的高低。不能一味地批评学得慢的孩子,也不能一味表扬跳的好的孩子。只要和之前的自己相比有进步的孩子都应该得到鼓励、受到表扬;凡是态度不认真、有所倒退的孩子都应该给与警醒。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评价语言都应该是积极的、具鼓励性的。

其次,要考虑到幼儿的性别差异,进行“性别化”的评价。

幼儿教师以女性为主,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状况,女性教师应当尊重男性幼儿的舞蹈特点、学会欣赏男性舞蹈动作图式,尽量避免用女性的眼光评价与否定男性幼儿的动作方式,避免使用女性舞蹈的标准评价男性幼儿的学习成果,而应改善于发现男性幼儿的优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三、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一)尊重个性,培养特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幼儿教师如果能敏锐地发现、并顺应学生的天赋,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必定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才华的施展。幼儿教师在实施舞蹈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严厉地要求那些具有舞蹈天赋的幼儿,能促进其舞蹈才能的发挥;同时应适当放松对那些缺乏舞蹈才能的幼儿的要求,以便留足空间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差异化的教学不仅尊重了儿童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特长。

教育的异化 篇6

一、统一的教育目标要求已逐步成为阻碍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投入巨资大力实施教育惠民政策,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客观地讲,城乡学校硬件设施距离是缩小了,可是教育质量特别是初中教育,城乡初中学校的差距却有拉大的趋势。以百色市T县为例子,T县是百色市最早通过“两基”达标验收的县份,可是,全县目前农村初中在校学生巩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县委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投入巨资实施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之前,该县从2009年起就投入资金实施“鸡蛋工程”,到2013年当年投入的“鸡蛋工程”专项资金就达500多万元,让全县农村学校学生每天都免费吃到一个鸡蛋。之后,该县又实施“温暖工程”、“热水工程”、“学校食堂大会战”、学校营养餐工程等等,对全县农村学校每年投入的经费达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教育项目,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农村适龄学生都能够上好学。可以说,经过多年来的大力投入,目前全县农村学校各种硬件设施与县城区学校已相差无几。可是,在乡镇初中,每年在校学生的巩固工作却是困难依旧。为了控制辍学率、动员流失生回校,从县到镇、从镇到村、从村到组“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从主管部门到学校、从学校到任课教师也都“层层签订”了责任状。于是就出现了为动员一个流失生回校要组成一个县、乡、村、组、学校等多层次多部门的工作组上门动员的情况,而结果却往往是事倍功半,或者动员回来一阵又再次流失,甚至出现一个现象:每年去动员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原来曾经逃学、辍学过或者有逃学、辍学念头的那些人。

为了弄清根源,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县委还组成了由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牵头、部门参与的“教育问题”大调研活动。各调研组经过长时间登门入户与逃学、辍学学生及家长面对面深入交谈,全面了解了全县农村初中学生逃学、辍学的主要原因。经全面走访调查,造成这些农村初中学生逃学、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五种:一是认为初中课本的内容太难学,学不会,这类人员占83.6%;二是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这类人员占6.3%;三是认为家里经济困难,即使以后考上大学,家里也不可能供得起,这类占5.2%;四是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对上学没兴趣4.1%;五是急于外出打工自己挣钱自己支配,这类占0.8%。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目前使用的初中教材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难度偏高,学生学习难度大,已成为学生逃学、辍学的主要原因。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并及时寻找解决办法的问题。

二、过高的教学目标要求容易导致农村初中教育失去信心

近年来,政府经过多次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各地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下一代特别是对“单独一代”的教育更加重视,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是对于成绩较为好一些的农村学生,读完了小学六年级,家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子女到县城以上初中学校读书,可以说,目前各乡镇的初中生大多数是在小学水平测试中语文、数学两科总分在100分左右的学生。而目前,各地所使用的初中教材以及每学期所使用的考试试卷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城乡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一致的。用相同的教学目标要求来衡量不同基础的学生,容易导致处于劣势的群体失去信心。

一是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当今初中教材里那些大纲要求,什么英语语法、数学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语文的主题思想或之乎者也等对于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城里孩子或基础较好的农村学生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这些从小就玩性较大、父母忙于农活而疏于管教的基础较差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或许真的是觉得“困难重重”。在调研工作中,那些受访的学生都表示:在小学,学的内容还不算太难,也不算多,因此,加把劲儿考试还可以得个60多分。可到了初中,一下子增加了那么多门功课,每个任课教师都强调该科目的重要性,每门功课都是那么的难,一看就像天书一样,使人望而生畏,每次考试也都是那么的难,让人一点信心都没有,因此,上课更加没兴趣听课了,就想睡觉。如此的恶性循环,在心中就存在一个字——怕!怕进校门——校园的生活枯燥无味!怕见到教师——教师提问的问题不知如何回答!怕上课——课本上的重点难点太难理解!怕考试——每次都考不好真丢脸,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因此,只能选择避而远之——逃学、辍学!

二是容易使家长失去信心。在调研中家长们反映,现在农村经济得到较好发展,教育惠民政策力度那么大,农村孩子因贫失学的现象应该是很少的。可是子女接二连三的甚至是差得离谱的成绩,也容易使家长失去信心。常言道:知子莫如父。意思是最了解子女的还是父母。农村学生的家长尽管平时对子女学习上关心不够、帮助不够,可实际上他们对子女还是比较了解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家长们对子女在学习上的要求其实还是十分理智的,他们认为,正因为子女基础差,因此对子女的求学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力所能及地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快乐成长。可是每次每科考试都是二三十分,有的甚至几分十几分,难道真的那么难学吗?到底子女在学校认真学过没有?如果整天呆在学校里无所事事,钱也花了,可什么都没学到,那还不如不去也罢!有了这种想法,那么对子女逃学或辍学也就听之任之了。

三是容易使教师失去工作的激情。试想,学生对上学不感兴趣,上课无心听课,考试成绩差,家长对教育子女也不积极配合,在这么一个教育环境下,再有豪情万丈的教师也将很快被消极的工作环境消耗殆尽!endprint

三、差异化教育模式,或将推进农村初中的素质教育

为了帮助农村初中学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和克服“学不会、没兴趣”等难题,T县委县政府大胆进行尝试,提出“让每个学生学会一门艺术或擅长一项体育运动”的特色教育,县财政投入启动经费近500万元购买篮球、足球、羽毛球拍、葫芦丝、口琴、笛子、画夹、调色板等等艺术体育器材免费发放给农村学生。在全县教师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依然通过特岗教师招聘、事业单位招聘等渠道招聘艺体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整合人力资源,加强有艺体基础的其他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以确保各学校的艺术体育课程得到科学有效地开展。此外,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开展一乡一品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县教育主管部门把每年开展学生文艺汇报展演、学生运动会等艺体活动常态化……客观地说,这些措施为具有文体潜能或爱好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注入强大的活力。该县艺体特色教育实施以来,各乡镇初中学生的逃学、辍学现象大为改观,在某镇一个已外出打工一周的初二阮姓学生,听在校的同学说能够发到乐器并有教师教学时,立即返回学校,领到了一管葫芦丝。之后,凭着一股痴迷劲儿,仅过一个月,他还真能完整地吹奏一两首歌曲,虽然指法不那么娴熟,演奏也还谈不上什么技巧,可这对于一个经过工作组几次三番地动员最终还是逃学去打工的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听说他还在当年挂点单位到该村开展与群众春节联欢文艺演出上演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得到了挂点单位领导的赞扬,也为该村村民和他父母争了光,父母逢人便夸他没白学。另外,还有那些去参加运动会获奖的、在当地举行文体活动中崭露头角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对实施艺体特色教育表示极大的支持。而教师们也反映,实施艺体特色教育以来,由于不少艺体教师是由有相关艺体基础的主科教师兼任,在教学生一些艺体技巧过程中,由于加深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使这些本来很厌学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们对教师不再是那么的“避而远之”,而是怀着更多的敬仰和钦佩,于是也逐步有兴趣地去学该教师所教的主科科目。主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意地强调一些基础的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淡化一些教学大纲突出的难点知识。

应该说,通过这些教育手段,农村的初中教育有了很大的起色,无论是那些厌学逃学的学生本身或者是他们的家长,还是站在这些学生面前的教师,都或多或少地拾回了教和学的信心。但是也有许多不容我们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一是我们这些艺体兼职教师毕竟不是该专业出身,当学生入了门,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时,我们怎么办?二是那些没有艺体潜能或者对艺体教育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们怎么引导他们、评价他们,如何让他们留得住、学得下?三是对于那些不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回避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师工作如何评价?这些问题若没有一个长效机制来配套解决,那么还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初中教育发展中学生逃学厌学等诸多问题。

孔子的“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针对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这些学校量身订制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材和评价机制,对这些学生进行“分槽喂养”,实施差异化教育,其实就是“因材施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让这些基础知识不坚实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学校教师都在教育教学中逐步树立信心、构筑希望,或许能够为农村初中学校开辟一条新的办学路子,率先在农村初中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文学教育的异化与本体回归 篇7

关键词:文学教育,功能异化,本体回归

文学之所以能提升人生境界, 让人更成为人, 是因为我们对文学的接受绝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学的语言质料、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等表层感知上, 而是要透过浅表对文学形象的深层体悟。在这过程中, 我们获得的不是对世界的认识, 也不是为了获得某种教益, 而是将接受者植入到文学作品中, 置身于另一世界里, 获得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提升, 从而丰富和拓展人的精神内涵, 远离“蒙昧”和“野蛮”。然而, 文学这种作为“教育者”的身份在当下却越来越变得可疑。文学教育虽仍“在场”, 但未取得合法“身份”而处于异化倾向。

一、文学本体异化为教育手段

文学所发挥影响人、教育人的作用原本生成于文学自身, 是文学内在精神内涵的自然显现, 也才使文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区分。一般学科的教育往往根据一定时代和社会诉求, 培养合乎一定规范和标准的人, 即“上所施, 下所效也”。在这一点上, 教育体现出先在规定性、内容系统性、行为目的性和价值上的功利性, 而文学教育的本体是文学, 文学具有自身的审美性、形象性以及精神品格, 它所体现的教育目标不是根据一定先在目标的预设, 而是对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的把握;也不是为了一时的实利, 而是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然而现行的文学教育却忽视了文学自身品行, 文学教育不是“文学”的教育, 而是一种将文学作为某种“手段”的教育, 文学教育作用的发生不是来自文学本身, 而是根据外在意志强加到文学上来, 最为典型的就是将文学作为道德教育、伦理教化, 使文学肩负起另一种教育目的。

将文学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表现尤为突出。被朱自清誉为中国“诗学”开山纲领“诗言志”的诗学命题, 从一开始就打上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烙印, 而被清人刘毓嵩认为是“千古诗教之源, 未有先于言志者”。“诗言志”语出《尚书·尧典》, 曰:“诗言志, 歌咏言, 声依永, 律和声。”而托名子夏而作的《诗大序》则是对“诗言志”德教意蕴的最好注本。《诗大序》曰:“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故正得失, 动天地, 感鬼神, 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这一段的前半段明显来源于《尧典》的“诗言志”, 而后面只是对诗的道德伦理教育的进一步发挥, 凸现了诗在社会伦理道德教育中的突出作用。真正对“诗教”观念进行全面阐释当属孔子。他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孔子把诗的功能归结为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多识七个方面, 几乎囊括了后世文学的审美、认识、教育的所有功能, 从而奠定了我国文学教育发展的走向。由此也说明了“诗言志”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文学观念, 而是以对人的道德品格教育作为逻辑起点, 最终将《诗》演绎成道德教育的载体。后来中国古代文论在“文以载道”文学观念的主导下, 文学注重道德教育并以道德标准衡量文学的价值就显现得更加清晰, 最终致使文学背离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而将文学作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的手段, 即使到近代, 文学在民族自强和救亡图存的召唤下, 文学又在救亡图存中肩负着神圣使命, 其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可以说一直影响着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学教育走向, 到五四时期的新人说, 以及建国以后的四有新人等, 都依稀可见文学教育中的道德因素和思想教育的影子。这样的文学教育过多的承载着社会道德形态的宏大命题, 必然导致文学这一本体异化为教育手段和工具。

文学教育的本体是文学, 文学自身特性规定了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性灵教育、精神教育, 而不是道德教育。袁振国曾对美育和德育进行了区分, 其实也揭示了文学教育与德育的不同。他认为:道德是社会的意志, 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确定性, 美却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是理性的, 而美感是非理性的。因此, 德育重在说理和模仿, 美育重在感受和领悟。道德在本质上是一元的,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 美的生命力来自于审美对象的与众不同, 来自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道德的社会性意志决定了德育的规则性与强制性, 而美育在本质上是反规则的, 它鼓励人们自由想象。德育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它总是和一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统治需要紧密联系, 而美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外在目的的力量[1]。这种对文学教育中强调思想道德教育最终致使文学教育远离了文学本身的特点, 只能导致文学教育的沦丧。

当然, 我们说文学教育异化为思想道德教育, 但也不否认文学教育具有道德影响。不过这种道德影响绝不是事先的一种预设, 一种强制灌输, 更多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 是文学接受主体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内在精神境界提升的自然体现。

二、审美特性异化为科学认知

文学的基本属性是审美属性, 文学教育作用的生成离不开文学接受主体的审美体验和感悟, 而这种审美体验、感悟又无关功利, 是超越现实的。德国古典美学创始人康德曾从鉴赏的角度揭示了文学教育这一特性。他说:“美是不依赖概念而作为一个普遍愉快的对象被表现出来的。”因为在审美鉴赏中不关涉阅读主体的利害关系, 而具有普遍性, 同时他还对由美、善、快适三种对象所引起的愉快进行比较, 认为“在这三种愉快里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因为既没有官能方面的利害感, 也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感强迫我们去赞许”, 因而, “判断者在他对于这对象产生愉快时, 他感到自己完全是自由的, 于是他就不能找到私人的只和他的主体有关的条件作为这愉快的根据, 因此必须认为这种愉快是根据他所设想人人共有的东西。结果他必须相信他有理由设想每个人都同感到此愉快”, 亦即在审美阅读中消解了人与他者的界限, 有的只是对人心灵世界的影响, 最后他还谆谆告诫我们:“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鉴赏的关键, 因此值得十分注意。”[2]也就是说, 文学教育是通过阅读鉴赏实现的, 是一种审美性的接受, 在审美体验中摆脱现实的限制, 进入到精神自由的心灵空间, 形成一种“对于对象的存在是淡漠的”, 这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将审美作为沟通“现象界”与“物自体”, 使人从一种“感性的人”上升到“理性的人”。

康德揭示了文学教育的审美特性而不关涉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科学认知。深受康德影响的席勒继承了这一思想, 提出自己的审美教育理论。他指出:“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自身之外或观照世界的时候, 他的人格才与世界区分开, ……观照 (思索) 是人对他周围世界的第一种自由的关系。如果说欲望是直接抓住它的对象, 那么观照就是把自己的对象推到远处, 使其不受热情的干扰, 从而把它变成自己真正的和不会丧失的财富”, 通达到人的精神世界, 因为“只有美, 我们才同时既作为个体又作为类, 也就是作为类的代表时才能享受到它。感性的善只能使一个人幸福, 因为它是以独占为基础的, 而独占总是排他的。……绝对的善只有在一般无法假定的条件下才能使人幸福, 因为真理只是忘我的代价, ……只有美才能使全世界幸福, 谁要是受到美的魔力的诱惑, 他就会忘掉自己的局限。”[3]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学教育发挥精神的价值, 进入到精神自由的世界, 使人的精神得到了陶冶和提升。

因此, 文学教育的实现是以审美为前提的, 如果本着认识论的思维, 对文学进行肢解而作为对社会、世界的认识途径, 其结果只能是对文学教育的扭曲。

然而, 在当下文学教育中, 基本上还是以道德载体和工具理性而建立起来的文学教育模式。温儒敏曾指出:“讲语文课特别是文学作品, 阅读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者朗读, 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世界, 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 提升审美能力。”但是, “以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讲, 而且往往是一背景, 二词语, 三段落大意, 四主题归纳这样一类老办法, 学生难以产生兴趣。”[4]在这样文学教育方式驱使下形成了强大的阐释体系, 以致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格式化”的话语权威, 将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全方位地分解和阉割, 生硬地将文学教育分解为道德内涵、思想认识、知识结构和表现形式等几个部分, 并根据一定教育目标的预设, 在文学中抽象出文体知识、段落大意、写作特色和主题思想, 最终文学在阐释中“削足适履”, 比附其中“微言大意”, 形成一套规范化的话语形式, 如本文“通过什么, 反映什么, 说明什么, 揭露什么, 赞扬什么, 认识什么”等行之有效的套话、空话和假话。本来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在抽象概念、知识标签的规范下, 我们无论如何都难以进入到多姿多彩的文学世界, 甚至我们一看到文学作品就会想到她能给我们有怎样的思想影响, 能给我们怎样对世界的认识。

这种科学认知思维异化了文学教育, 我们从文学中感受到的仅仅是作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社会人”, 不但不能使接受者灵魂高尚起来, 精神崇高起来, 反而导致受教育者的精神空间停留在假大空的抽象理性层面, 自由的灵魂被禁锢在简单、教条、单向的宏大话语体系中, 不但丧失文学接受者, 也使文学教育沦丧。

三、价值理性异化为工具理性

如果将文学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和认识世界、获得某种确定性知识的途径, 那么文学教育所固有的价值理性必然被工具理性所支配。

理性在西方哲学中是一个核心概念, 由古希腊的“逻各斯” (logos) 概念引发而来, 现在则指称观念、判断、概念、定义等。这种由“逻各斯”演变而来的理性在近代西方被推从到极致, 甚至成为检验和评判一切存在和事物的标准、尺度, 并且其内涵还在不断变化。霍克海默指出,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性概念又演变成一种新的概念, 那就是技术和理性相结合而成为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这种工具理性就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去选择达到自己目的、满足自己需要的最有效的手段, 关注实现目的的适用性, 只追求一种知识、一种工具的效用性和行动方案的选择。这是一种追求实用至上的最高准则, 其价值尺度就是效用, 一切对象只是作为有用性而判断其价值。崇尚工具理性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促使人们只注重追求功用、效益, 而放弃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 人自身被贬黜为对象, 人只是按照社会这架机器要求在培养和塑造人, 人的主体性则成为这架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 就如他所说:“这种支配不仅仅为人与其支配对象相异化付出了代价, 而且随着灵魂的对象化, 人与人的关系本身, 甚至于个体与其自身的关系也被神化了。个人被贬低为习惯反映和实际所需的行为方式的聚集物。”世界在这种工具理性的统摄下并促逼着人只能听命于理性的摆布, 更为可悲的是艺术也将成为工具理性的附庸。他进一步指出:“具有整体表现性的艺术, 在各个细枝末节上都效仿科学, 并重新迎合着世界, 成为意识形态的复制品, 成为一种温顺的再生物。”[5]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 文学价值也成为工具理性统摄下的再生物, 丧失自身所固有的价值, 那么, 文学教育就体现出仅仅把文学看着是达到切合自身的某种目的的中介, 完全忽视文学的对象性存在。

而价值理性是一种传统理性, 它追求的是人的意义、理想、信仰以及人的终极指向, 以人的生存论为皈依的一种精神关怀。原本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中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但是作为文学教育更应该注重人的价值理性, 而且在当今社会由于过分注重工具理性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问题更需要价值理性去制衡。因文学在对人的精神守护、心灵陶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 重新认识并确立文学的教育作用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主题。

文学教育必须回到文学固有的价值理性上来, 恢复其艺术符号———价值载体上来, 挣脱理性和功利的樊笼, 将文学教育切入到人类灵魂的深处, 求解人类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 探索人类生存的精神情怀, 从而将匆忙与庸碌的人们带入到文学的世界中, 有可能重新清醒和从容地审视心灵感受, 体悟到人生的真谛和人类的精神生存的本真生存状态。就如卡西尔所说:“我们在艺术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哪种单纯的或单一的情感世界, 而是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6]从而引导人们避离肤浅狭窄的庸常世界, 返回到人生的原初状态, 重塑人类的精神世界。

四、文学教育的本体归位

长期以来, 文学教育就是在这种认识理性和科学认知的规约下一路走来, 将文学作为实现某种外在规定性的手段和工具, 而作为文学教育的文学本体一直游离于文学教育之外, 用一种“他律”的规定性强制渗透到文学中来, 文学教育所固有的价值却被异化。文学教育的真正实施, 必须回到文学教育的“文学”上来, 体现文学自身的品性, 让接受主体主动参与、自我构建,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文学教育应有的作用。

文学教育首先是审美性教育。文学教育作用的生成离不开对文学的审美阅读, 而审美阅读是一种超功利的文学欣赏活动, 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际的知识, 而是一次精神之旅、灵魂漫游。特别在近现代美学中尤为注重文学活动中这种审美的非理性特性, 把审美作为一种生命的体验。接受者进入文学情境中, 完全是一种忘却自我的超越现实的审美境界, 将主观的情感投射到文学作品中, 与作品、形象甚至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 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灵魂的升腾, 就如力主“移情说”的立普斯所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 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身上的直接的价值感觉, 而不是一种涉及对象的感觉。毋宁说, 审美欣赏的特征在于在它里面我的感到愉快的自我和使我感到愉快的对象并不是分割开来成为两回事, 这两方面都是同一个自我, 即直接经验的自我。”[7]布洛的审美“心里距离”说也揭示了文学教育的这一特点。心理距离作为审美生成的条件, 只有在主体同实际对象世界保持适当的距离之后才能发生。这种现象在文学教育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因为,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 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世界, 而是通过语言的形式才使文学形象在我们的视界中得以呈现。在我国美学界流行的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认为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对象不再是预先存在的等待审美主体去认识的美, 而是强调主客体在审美活动活动中共同建构起来的审美意象, 从而在审美活动中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情感上的超越和升华, 是一种对人生、生命的体验。

文学教育依据审美活动得以实现, 但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这过程中, 文学形象则是其基础。文学的形象性是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文学正是借助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文学创作中的形象是作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特定的事物, 根据自己的情趣、思想、情感以及审美爱好等对事物的一种独特感悟和理解, 因此, 作家往往有着与一般人不同和独到的感悟力与理解力, 能够敏锐的观察到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事物独特之处, 只有这样, 作家才能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并给人以生动、直观和新鲜的艺术形象。

文学正是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 传递情感, 是具体直观的、也是可感的, 与科学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根本的区别。其他社会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抽象的概括, 运用逻辑、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的, 直接让人们从中得到规定的、确定的、可实证的知识或道理, 即使在社会科学著作中也有形象, 但是这里的形象只起到证明、说理、论证的作用, 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阐述事理, 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而已, 它本身并不揭示什么, 而且在这类著作中的形象本身就是理论家思考的对象, 他们在思考时, 不会投注任何主观情感因素, 仅是作为客观的分析和理性的论证。

如果文学教育中不把文学归位, 而是将文学看成是没有生命的知识和道德的载体, 将某种外在的目的凌驾于文学之上, 对文学中的形象进行人为、片面的解构和分析, 必然丧失文学教育应然作用。正如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劝友诗》中所说:“大自然给人的知识何等清新 / 我们混乱的理性 /却扭曲事物优美的原形———/ 剖析无异于杀害生命。”[8]他虽非论及文学教育, 但文学作为有生命的有机体一经冷静的理性剖析, 文学就失去了应有的活力。这种冷静、理性是文学教育中的大忌。因此文学教育要把握文学审美属性,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 对艺术形象的把握, 进入到作品所营构的境界中去完善自身, 在以艺术形象所营构的文学世界中忘掉现实世界, 从现实中“离去”, 进入到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精神世界中与作者、形象、历史、古人或大师对话或沟通, 从而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形成“形而上质”, 实现文学对人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3]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 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4.

[4]温儒敏.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5]霍克海默等.启蒙辩证法.渠敬东等,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6]卡西尔.人论.甘阳,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7]彭锋.美学的意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高校的差异化素质教育分析 篇8

一、心态决定命运

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 缺乏自信,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豁达的心态和自信心呢?

(一) 每天清晨做好每一件小事, 使自己保持微笑

没有多少信心的人, 眼神总是呆滞的, 而信心满满的人, 眼神总是闪闪发光的, 人的面部表情与人的内心是联系的, 笑表明快乐, 笑也能使人充满力量, 笑会使人忘记不快乐的事。学会笑, 学会微笑, 学会在受挫折时笑的出来, 就会提高自信心, 自我怀疑和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是常见的, 任何人, 无论表现得的多么自信, 也难免对他面临的挑战缺乏自信心, 这常常是对压力的一种自卫性反应, 长期自信心丧失, 会影响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压力就产生了, 许多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焦虑, 沮丧等神经失常是因为自我形象和别人对你的看法有矛盾而造成的, 因此提高自信, 培养良好的心态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对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 使自己永久保持清醒

现在的大学生尤其是刚上大学的新生, 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很差, 而大学又是锻炼他们自己的时候, 一旦他们遇到事情, 通常是做不好, 或是知难而退, 经常会迷失自己, 特别是失败时, 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 而放弃一切。这也就导致他们不会及时使自己清醒, 会不理智地做一些事情, 也难以找到自我。所以我们做的不但要使他们保持冷静, 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去做, 如何做好每一件事, 这样才能锻炼好他们, 使他们遇事保持冷静, 这样他们才会成长。才能在这个机遇与竞争同在的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教育他们得有方法, 不能盲目地应对, 就比如前一段时间我们班选班委, 是公选, 很公平的。一名在班级当负责人的同学, 他负责班级一个月, 结果没选上, 导致他一度失落, 对什么事情都能没有激情, 一段时间后, 我看他没有好转, 就把他叫到办公室, 帮他开导, 给他讲了几个故事, 又把人生规划给他讲解一下。从他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我知道他已经觉悟了, 他又重新找到了自信。所以使自己保持清醒很重要。只有这样生活才不至于萎靡不振。

(三) 学生的准备加上家长的鼓励以及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人建议, 做事情的时候多准备一些, 对即将面临的东西多了解些。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 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 不应该是勉强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 做事的时候先实现小目标, 再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有经验可能自信多一点, 多参加集体活动,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多拿奖学金, 在评价自己的时候, 多注意纵向比较, 看的是现在的自己比过去的自己进步了多少, 而不是横向比较, 多想想自己的长处, 优点, 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觉得自己比别人不行的时候, 就给自己打气, 然后暗自努力。

现在独生子女很多, 家长关心孩子甚至是溺爱, 但在培养孩子自立能力方面则投入很小, 孩子从小就缺少锻炼, 以及发展自信心的常规教育。而孩子感觉到应该自立时, 孩子自己都感觉没法树立起来, 离不开别人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 认真的进行一次生涯规划, 确立好目标, 因为目标是行动的源泉, 只停留在思想阶段而没有行动, 自己的信心是提不起来的, 而对青少年来说“自信是自己创建出来的”, 应该永远停留在心中。

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就应该对孩子多进行鼓励, 少一点责难, 鼓励孩子并不难, 难的是对孩子心理变化和需求的掌握, 把握好批评和鼓励之间的尺度, 有一点特别值得家长注意, 即批评孩子的时候, 应该注意时间, 地点, 场合, 比如在人多的地方千万别责骂孩子, 在孩子同学面前更不应该责备孩子使之感觉“丢面子”, 孩子情绪低落及情绪激动时, 更应该进行鼓励, 不应责骂, 不要火上浇油。

在学校教育方面, 如果要让大学生摆脱缺乏自信的弱点, 必须实施自信教育, 即优势教育, 让孩子在比较中找到优势, 在学习中积累优势, 在实践中展现优势。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 请记住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自己是最棒的。

(四) 学生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身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 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明确自己的身份。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言行举止要随时符合一名大学生的形象。一个人只有受到别人给予的尊重才能更加的自信。甚至可以说自信建立在自尊之上, 所以受到他人的尊重是极为重要的。而获得他人尊重的最好方法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 拥有良好的人品和道德修养, 这样自然而然会受到他人的尊重, 也就会表现的更加自信, 拥有自信是实现成功道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五) 化埋怨为感激, 学会换位思考

人的一生中总会存在大大小小的困难与磨难, 这是最考验人意志力与为人处世的时刻。当我们面对老师与家长施加的压力时, 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抱怨, 而应该是感激。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 我们才能分辨孰是孰非, 孰对孰错。老师与家长永远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 他们一直不求回报的付出, 目的只是让我们能够健康积极的成长, 能够虚心受教, 在知识和生活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使自己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所以学生们应该化埋怨为感激, 这样我们会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的每一个事物。

(六) 面对事情沉着冷静, 凡事三思而后行

面对很多困难或者突发状况, 学生可能很难处理好或者直接选择逃避, 不会正视问题的所在, 他们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或者侥幸的心理, 这些都是对他们的自身成长有着一定危害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 应该有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能力, 遇到事情应该沉着冷静, 不应该慌慌张张, 手忙脚乱, 应该正视问题的所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不应该冲动, 应该沉着冷静, 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拥有面对事情泰然处之, 谨慎思考的能力, 这将会使你更加自信。

二、习惯决定未来

有专家分析, 人的成功有20%的概率是智商, 而80%是非智商因素, 包括行为习惯, 人生观, 心理状态, 价值观。身体素质等。有些行为习惯养成使人受益, 而有些会使人受害的。当行为形成习惯时, 人今后的发展状况也就有定性。所以哲人说, 习惯能造就人生。教育的过程具有阶段性, 但教育的责任和影响力是无限的, 我们的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时, 也应该交给他们怎么做人。

做最简单的事情, 才能看出每个人的做事态度。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做起, 这样可以培养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心理素质。小事育人, 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小事都无法做好, 那么自然而然也注定是做不成大事的, 所以学校的重点在育人方面。

学校每周都会检查卫生, 只有检查那天, 所有的寝室才会收拾的特别好, 有一次我自己到宿舍看看, 没有通知学生, 但进入宿舍真让我大吃一惊, 宿舍和收拾后简直是天壤之别。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态度问题, 也知道态度的重要性。学校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 把小事, 简单的事做好, 才能显现教育的效果:否则, 大事做成小事, 小事越做与小, 直至做没了, 不做了。

学生家长经常会有人说, 自己的孩子很聪明, 但学习成绩就是不好。我想知道, 你为什么说自己孩子聪明, 而聪明的地方在哪?我敢说, 玩游戏很棒, 不学都会。那么聪明学习成绩怎么上不来?一定是懒, 不学习, 管不了自己。我听到过一个幽默话:聪明的司机一定会给愚蠢的司机让路, 这句话足以说明聪明的含义啦。聪明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聪明的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 能够以大局为重。聪明的大智慧, 不是只会玩电脑游, 而是体现在各方面素质上, 比如为人处世的能力, 工作与学习上的合理分配, 自己计划的合理布局等等, 这些全部体现在有什么好习惯上。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学生自我意识, 而学校呢, 自己定的规章制度很重要, 正所谓家有家法, 国有国规, 一个学校也一定要有严格完善的规章制度, 严格的规章制度会对学生们的成长起到一个限制和促进的作用, 它使学校一切事物正常有秩序的运转, 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 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 使学校有规律的正常运转, 这是身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总体上说, 本科大学和重点大学, 每个学校教育学生的重点都会有所不同。除了大学该有的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知识, 一般大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们情商问题, 应该多鼓励学生, 严格约束自己。正确的培养方向:都应该培养积极向上的能人。我认为重点大学的学生素质上应该大体上没有太多问题, 而所以主要应该放在情商问题上。应该培养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与意识。都培养成有爱心的超人。当然, 个别特例在这里是除外的。还有应该提倡小班型上课, 这样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会有所提高, 也会很方便教育人员管理。素质训练课程是根本, 其余课的都是分支, 然而一般高校根本都打不好根本, 自然而然分支再好也总会有折的一天。

摘要: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国际认可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壮大, 但很多学校的素质教育问题不小。大学应该把素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然后进一步转变观念, 做到以人为本, 增强服务意识, 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把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了解清楚。现在高校有很多, 层次也不同。素质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差异化培养学生。

关键词:素质教育,差异化教育,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嘉奇, 段世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树立大教育观.内蒙古教育, 2010.3.

[2]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外文出版社, 2010.1.

论职业教育科研评价的异化与复归 篇9

学校科研多是根据自身实际,开展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探究活动,常常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情景性。因此,标准统一化的科研评价难以胜任学校科研评价的具体任务,也不可能作出全面、客观、合理的评价结论,其结果是诱使教师将自己活生生的科研实践向“标准”看齐,对他人“标准化”科研进行简单模仿。

学校科研评价的错位与偏向,在实践中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后果,使学校科研远离了教育实践,陷入了追求形式(写论文、出著作)与贪图功利(获奖、评职称)的误区,背离了其原初的价值期待与理想追求。走出学校教育科研的病态现状,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繁荣,必须更新评价思路,转变价值立场,实现评价机制的根本转向。

1 由管理、控制型评价转向服务、发展性评价

引领学校科研的健康发展,必须首先实现评价职能的彻底转换,改变评价的管理、控制角色,树立评价的服务指导意识和促进发展提升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是立足于评价对象的过去、服务于评价对象的现在、面向评价对象未来的评价。”(2)学校科研评价,应当吸收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精神,确立发展性科研评价的基本立场与价值追求。坚持以师为本、以校为本、面向发展和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树立以发展为本,以促进改善为实的评价目的观。立足于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现状,注重发现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教师教育科研意识的培养、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实践的改进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的帮助、建议,为学校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服务。

2 由一元评价主体独白走向多元评价主体对话、协商与共建

教育科研评价,既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也是一种提供信息的手段,更是一个共同建构的过程。它需要作为科研主体的教师、学生、教师同行以及专职评价者等多元评价主体的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是一个多元评价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协商与合作建构的过程,不仅是要(下转第19页)(上接第15页)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收集评价信息,对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科研做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定,而且要注重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多元主体的交流与对话实现其认识的提升与能力的建构。因此,必须注重教师(科研主体)在评价过程中主体意识的展示和主体精神的发挥,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对于自身科研活动连续不断的叩问与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探寻改进策略,为进一步的发展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这也有助于教师养成一种反思、追问与探究的主动生活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由注重形式化的结果评价转向全面关注过程的系统性评价

学校科研评价,不仅要关注成果本身,更需要关注结果的生成,在强调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要全面关注科研过程,是对学校及教师科研全过程和各个科研阶段的系统性评价。“教育科学研究的复杂过程决定了教育研究质量评价的基本范围以及评价系统具有的系统性、连续性特点。”(3)系统性的科研评价,首先是对科研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的全面审视与追问。学校和教师的科研课题直接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其研究的结果必然指向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和教育实践的改进,它不是对他人研究的简单模仿,更不是写论文。其次,强调对于教师教育研究具体过程的全面关注,包括研究活动的组织和监控、研究方法的运用、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和研究结论的获得以及研究过程中的感悟等等。最后,在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中,在关注物化科研成果(诸如研究报告、科研论文)的同时,应强调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所取的“现实效益”。

4 由简单进行数量化衡量走向多元综合化方法的评价

学校科研评价,需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量的方法与质的方法相互结合和实证化评价方法与人文化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实证化方法的客观、准确、高效、说服力强与人文化方法注重过程、强调人际交流与沟通、针对性强的优势互补。在保证科学性、客观性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观察、访谈等质性方法,全面收集评价信息。在进行量的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质性的分析和判断,把握“本质特征”,给出定性评论,对学校科研活动作出全面深刻的描述与理解。同时,注重非正式评价的运用,随时随地对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状况做出评价,及时地发现问题与不足,并将这些信息迅速地反馈给科研主体,启发研究主体的自我反思,促进研究实践的调节与改进。

5 由统一化、标准化评价走向个性化、特色性评价

学校教育科研导源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对教育生活实践遭遇与困惑进行自我反思的“延伸”,“反思是其起点,问题的求证是其本质,教育意义的实现是其旨趣所在”,(4)因此,学校和教师教育科研,通常带有强个性化与情境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教师个体的知识经验水平以及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不同,其科研的参与程度明显不同,我们也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定个别化的教师以及他们各具特色的科研活动。学校科研评价,应当正视和尊重差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和特色性评价。依据研究课题、科研主体、科研过程、科研对象和研究成果以及学校传统的具体实际,通过多元主体平等协商共建多元化、区别化和层次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的规范性与针对性的统一,在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基础上,注重标准的适宜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从而对具体教育科研实践给出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并彰显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本真的价值和意义。

摘要:职业教育管理本位的评价目的观;主客对立的评价过程观;强调形式的评价内容观;追求统一的评价标准观,这些都对职业教育科研评价机制产生一定的异化,因此职业教育科研评价的理性复归,由管理、控制型评价转向服务、发展性评价,由一元评价主体独白走向多元评价主体对话、协商与共建,由注重形式化的结果评价转向全面关注过程的系统性评价,由简单进行数量化衡量走向多元综合化方法的评价,由统一化、标准化评价走向个性化、特色性评价。

关键词:职业教育,科研评价,异化,复归

参考文献

①潘国清.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②刘志军.发展性教育评价探微[J].基础教育课程,2005(2).

③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375.

教育的异化 篇10

异化是指, 人类创造的东西反过来控制人类的状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异化劳动, 但随着自媒体时代蓬勃发展, 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对于技术的过度依赖使劳动异化有了新的解释, 网络异化开始成为控制人的工具。

二、自媒体异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现状

(一)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 传统教育观念。

自媒体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信息传播环境, 由于信息发布的多样性, 使传统媒体新闻机构失去了对新闻传播的垄断权。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政府和学校的控制, 高校大学生也有了独立的传播平台。随着自媒体异化现象不断增多, 大学生对其依赖不断增强, 舆论的冲击使我们必须正视这种新的思想观念合流。因此,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必须要保证公众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 以此建立公信力,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

2. 传统教育过程。

新兴媒体已经深入的影响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自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使个体传播者更自主、信息传播更便捷。思政工作已经演变成社会、校园、家庭环境、个人以及自媒体传播载体“五个维度”的思想深加工的过程。这种教育过程的变化要求思政教育者必须从各个层面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 传统学习方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教育环境下, 进行具有明确导向的主题教育活动, 以达到明显教育效果。而自媒体平台它的双向互动功能使得大学生对教育内容有了自己的认识, 并通过相同传播路径再次发声。在这个平等交互的平台上,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来, 他们在尊重权威的同时决不盲从。

4. 传统教育队伍。

教育工作者对使用自媒体平台缺乏了解, 忽视大学生使用自媒体平台的心理、行为, 低估网络舆情的影响, 将会深刻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与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脱轨。自媒体平台可以有效的进行实时互动, 思政工作者既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的价值倾向, 也能及时发现危机事件的诱因, 降低风险。

(二) 高校大学生成长

1. 盲目从众化。

高校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意见和行为的趋同性, 目前尚有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的特点。虚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相同群体更易产生共鸣。大学生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 使用传统的思政教育进行舆情监控, 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 责任缺失化。

部分传播者并不遵守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 将错误途径当作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道德失范比比皆是, 推崇或者不齿往往呈现各执一词的局面, 高校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 极易受到信息的干扰并影响自身的价值观, 忽视自身责任。

三、如何利用自媒体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 社会应完善自媒体网络环境, 加强舆论监督

1. 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和文明标准。

国家应形成完整有效的网络法律规范, 对散布不实信息以及虚假谣言者进行追责, 肃清自媒体环境。同时出台文明行为准则, 约束个人行为, 在自媒体平台不断崛起发展的过程中,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2. 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执行力度。

政府加大自媒体监管投入, 完善监管体系, 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实现监管人员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进一步保障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并依法执行, 净化网络环境。坚持党性原则, 树立正确的思想导向。

(二) 高校积极运用自媒体技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 高校积极运用自媒体平台,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作为大学生受教育以及生活的重要环境, 加强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利用自媒体平台有方向、有目的的引导学生, 积极运用当前大学生感兴趣、有共鸣的话题指导大学生形成对事物正确的判断与认识。

2. 发挥高校机构的主体能动性, 树立正确政治价值观。

大学生的培养需要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与所在高校的政治环境紧密配合, 以此形成的教育合力共同完成这个长期的复杂过程, 需要循序渐进, 稳扎稳打, 形成长效的保障机制。

(三) 开展家庭政治价值观培养, 强化高校学生政治价值观树立

1. 家长正视自媒体平台信息, 预防子女思想误区。

家长应接受自媒体平台这一新兴媒介传播方式, 与子女同时接触实时信息, 及时交流观点与看法, 避免子女暂时被不实舆论迷惑, 纠正思想。

2. 家长运用自媒体平台, 引导子女行为。

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自媒体平台, 构建与子女在新的传播途径上的联系。及时进行有效沟通与建议, 打造和谐、轻松的教育环境, 从家庭角度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

(四)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自身正确价值观

1. 通过自媒体平台, 深化课堂理论知识。

有效利用自媒体平台将课堂理论知识合理构建, 通过个人平台宣传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引起广泛共鸣。达到学生从个人角度出发, 积极与社会“正能量”协同配合, 以增强传播效果。

2. 树立崇高信念, 践行“中国梦”。

大学生应树立崇高信念, 进一步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发挥自媒体优势, 共同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伟建.自媒体的文化缺失及其传播环境重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147-150.

[2]王珂旭, 夏波.单向度的人在自媒体环境下的延续与突破[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13) :86-87.

文凭成为奖品映射教育异化 篇11

人们感兴趣的,并非是奥运冠军成为运动队第一位现役运动员硕士,而是在常年训练和参加国内外比赛之余,他是如何成功拿下硕士学位的。对此,该大学回应称以教师上门授课等方式保证现役运动员完成学业,其间,并不存在为这些运动员降低学习要求的现象,但就课程、学分、毕业论文等具体细节则拒绝回应。奥运冠军获得大学文凭,大学花名册上屡现明星校友,这看似“双赢”的结果背后,却让人不能不对文凭成为奖品或礼品这一现象心生忧虑。

文凭是现代社会的通行证,靠寻求“捷径”谋取文凭进而获得就业和升迁的机会,践踏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导向,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败坏了社会风气,滋生了学历腐败。由此出发,治理部分高校借文凭充当奖品、降低学习门槛的不当举动,关键在于如何建立社会信用系统。作为探索真理、传播真理的场所,大学理应唯“真”唯“实”,克服弄虚作假、实用功利、顺从迎合的教育弊端,不以获取名誉、地位和物质为目标,不应沦为明星镀金的名利场。

莫让“教育”异化为“活动秀” 篇12

然而, 据笔者了解, 不少中小学校过多地关注活动的开展, 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承受度”;过多地注意活动的“宣传”, 而较少注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过多地考虑活动的“创意”, 而较少考虑活动的实效。过多的“教育活动”俨然让中小学生面临“难以承受之重”的处境:今天搞一个讨论, 明天听一场报告;今天开展一次征文, 明天举办一次演讲;今天捐一次款, 明天写一封信等等。显然, 对中小学生而言, 这种“一窝蜂”的“教育活动”不仅容易让学生背负“不堪重负”的精神枷锁, 而且会让学校陷入“活动秀”的怪圈。

笔者认为, 教育是一种科学, 而科学的机理在于遵循规律。开展任何一项教育活动, 必须充分考虑学校实情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思维程度、个性差异等因素;要充分酝酿, 制定翔实方案, 完善活动评价方式;要在活动的针对性上下工夫, 在科学性上做文章, 在实效性上出实招。既不能“作壁上观”, 也不能“名目繁多”。殊不知, 作业式的讨论、征文只会让他们徒生倦怠。

上一篇:下有对策下一篇:心理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