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精选2篇)
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 篇1
中国武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斗剑之风的兴起、侠士阶层的出现为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尚武”之风就开始风靡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方式,形成了一度空前的“武化世界”。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武化世界”的繁荣在“武术世界化”的战略发展目标的导引下仿佛仍在延续。但由于此时的发展目标是在世界全球化,奥林匹克运动一元化,西方体育强势威迫下制定的,传统武术发展的异化也在所难免了。对这种异化现象哲理审视后发现中国的武术既在承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责问和批判,也面临着被西方竞技体育认可和接受的艰难过程。当今,传统武术如何既能不被西方竞技体育所同化,又固守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不异化;如何把握传统武术的真实处境和历史命运是哪些热爱武术、关心武术和命系武术的人们苦苦思索、不断探寻的深沉话题,也是让他们感到困惑的一个症结所在。笔者怀着对传统武术现代处境和将来命运的极度担忧和美好渴盼认为对传统武术异化现象全盘否定或部分接纳的怀疑和反思将决定传统武术的发展程式,即保留着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要注入一些现代西方体育的内涵,才可确保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和合理传承。
1 传统武术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译成德文“hat sichgeswussert”(自杀死丧失)。费希特通过外化这个概念来揭示异化的重要含义,“自我外化为非我,从而使原来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变成异己的东西。”黑格尔认为人和由人所组成的各种社会形态及其历史作为主体,“分裂为二”、“或树立对立面的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由主体所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是一种“压迫性的”、吞食它的力量”。武术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否定武术本质的力量。
1.1 淡化技击:传统武术本质特征的偏离
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建构起的话语系统;其把几近残酷的格斗技术理想化、艺术化、抽象化,演绎成千姿百态、玩味不止、揣摩不尽的一种以技击为本质、以攻防为依托,旨在表达民族精神的东方文化技艺;其技击特性之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使其在世界武坛独具魅力。
“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1]技击自从武术诞生之初,就将技击作为其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本质特征,其技击价值是历来习武者重要的追求目标,也是传统武文化中重要的场景构筑。传统武术中大量具有攻防格斗的技术以及各家各派的独门技术都是以传统套路的形式保存下来的。这些套路将一定的传统战术理念融入具体动作招式中,且经过无数次的修改补充已形成固定的招式。尽管传统武术经过中国漫长的历史洗礼,不同时代的人对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却不应受到世人的质疑。不仅以散手和推手对抗性项目为代表的技击运动,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而且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的套路运动也应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才能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也讲到:“武术的词意可称为用徒手或兵器进行搏杀格斗以抑制对方武力的方法或技艺。它所体现的本质特征显然是攻防技击。”诚然,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武术的内涵、功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可厚非,但是其内外兼修的理念、技击的本质特性不能变异。
但是,武术作为一种俗文化曾经与市井文艺交融错蓄。在北宋时期类似于武术“使拳、使棍”的杂技表演、江湖卖艺、唱戏曲艺、舞龙舞狮等已经出现在“瓦舍”的百戏中。到明朝中后期,这种“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的民间花法武艺勃然兴起,逐渐蔚为大观,并影响到传统武艺的整体机构[2]”。面对这样的异化,俞大猷、戚继光、程冲斗、王余佑等试图对真假交融、花实参拌的民间武艺重加整合,以维持其生命力。
诚然,为了传统武术的现代发展,在逐步淡化技击属性,突出竞艺特性。客观地讲,这对武术体育化,起到了较好的规范和推动作用。但这些演练的套路中大多是“竞艺性”的,带有浓厚的主观倾向,竞技套路成了创编者和演练者主观的“意想技击”,从而失去传统武术中的注重技击的终极目标,与真正的技击格斗只能是貌合神离,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拳绣腿”。[3]从“长拳体系”我们可以管窥出一斑:攻防不足,神韵欠缺,肢体运动单一,达不到周身都有“武”的层次;特色不浓,技术雷同,技法运用与拳理相差甚远;跳跃难度过多,喧宾夺主,近似素质大比拼,破坏了套路节奏。
总之,无论习练武术的目的何在,武术本身都是以技击为核心。传统武术的本质和灵魂也在于技击,如果舍弃了武术的技击内核,它就变成了戚继光所批判的“周旋左右、满片花草”的“花法舞术”。[4]中国传统武术的精气神必然荡然无存、在世界人们眼中的魅力也会丧失殆尽。
1.2 西化改造: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泯灭
中国传统武术所具有的深厚文化积淀、独特的运动风格、博大的内容体系和复杂的功能结构,是西方体育无与伦比的。正是中国传统武术这种厚重的文化底蕴决定其发展不能离开它传统的哲学理念和整体观,不能离开它明理、悟道、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渊源。否则,就是对东方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弃、对它的民族性应有的最核心特质的泯灭。为了推广中国武术、散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使中国武术能符合西方体育的发展程式,我们对传统武术进行了西化改造,将以散手、竞赛套路作为西化改造后的代表。
传统武术面临西方体育思想和意识的渗透乃至冲击而进行的竞技化改造是一种西化模式,即企图用西方体育文化的模式来革新中国传统武术,即以那些所谓超越文化、超越民族的西方体育文化标尺作为传统武术竞技化改造标准。传统武术改造后的竞技武术能否获得西方社会的认同?能否真正代表中华武术,反映中华传统武术的神韵和文化内涵?可想而知这种践行是失败的,一方面,西方体育仍对这种顺应和柔情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传统武术改造后成了一个不伦不类、不中不西的畸形儿。显然,这种“邯郸学步”反落得个“东施效颦”的臭名应不足为奇。由于孕育涵养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方体育的母文化体系的截然不同,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千差万别。东西方的体育思想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传统武术的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简单地用西方体育思想来诠释和改造的。若用西方标准来改造不仅会导致传统武术的价值被误读和消解,还会割裂传统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缘关系,最终使传统武术成为“空洞的肢体语言”。
由此可见,西化式改造后的竞技武术仍非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充满中华文化底蕴的神秘莫测的传统武术才是其代名词。这种依照西方竞技体育形式改造的传统武术不仅不适合世界人民对武术的需求,而且也不利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更不可能使传统武术获得新生,反而泯灭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个性,甚至有可能打乱中国原有的传统文化结构与正常的发展进程。
1.3 追求融合:民族传统武术精神实质的遗弃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为了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世界扩展,与国际体育项目的接轨和融合,东西方传统文化差距的弥合,在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以武术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申请进入奥运会的漫长历程。为适应入奥的要求对传统武术的改造和设想林林总总,有时几乎令传统武术面目全非。如用“奥卡姆剃刀”对传统武术进行现代化文化手术,太极拳练习者单练“十三式”,形意拳习者专练“五行”。[5]如以套路和散手相结合的形式步入奥运会,使武术运动员做到既体会到内外双修、形神兼备,又尽量做到“更快、更高、更强”。[6]这为入奥而作的种种削足适履式的改造已经使武术的发展方向变得混乱,对传统武术的影响显而易见。诚然,按照中国武术改造的力度和速度,弥合差距的一天应该不远,只是不知道到那时中国武术是否还能称为中国武术?恐怕到那时中国武术所偏重的自我修养、整体和谐以及抽象的武德武道的追求早已被那种具有强烈的外在表现、局部技能鲜明、超越竞争和训练的具体性的西方化的项目所代替。将传统武术改造后的竞技武术将越来越远离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味汁,成为西方体育的派生品。竞技武术在发轫之时是源于传统武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传统”的一种创造,但随着竞技武术奥运战略的实施,逐渐脱离了传统武术所规定的本质,[7]偏离了民族传统武术的精神实质,异化为西方体育的另类形态。这主要缘于竞技武术在追求奥运会竞赛方法、选择奥运会竞赛模式、在追求运动技术的“高、难、美、新”的技术过程的结果。
以竞技武术的形式进入奥运会,其对中国武术乃至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可以说是冰山一角,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部分无以进入。因为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中国哲学、美学、心理学、中医学、伦理学、兵法于一体的丰富内涵;汇聚着道家、儒家、佛学等各派别的深邃文化理念。
可见,为追求融合而对传统武术削足适履的做法简直是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内质、攻防意识、蕴含的人生哲理的误解,对传统武术所要求的手、眼、身法、步与精、气、神完美结合意境的忽视,对民族传统武术依循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精神实质的异化。此举措对推广传统武术及文化的效果是值得我们国人怀疑和深思的。
2 传统武术的重构
2.1 传统回归:武术自然本性的皈依,传统文化的自然回应
一个民族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丰厚的物质积累和充足的现实财富,更取决于它能在什么样的高度上给自己的经历打上永恒的印记,而文化正是这种永恒印记的承载者和记录者,中国武术又何尝不是呢?中国武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和借鉴着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还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具有了丰富的哲理性和艺术性内涵。尤其是传统武术所体现的那种“天人合一”,“尚武崇德”的思想,此思想是在具有技击特性的传统武术的演练中内外兼修的结果。[8]传统武术在以道德理性为主体的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引下,在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天人合一”人文理念的熏陶下,一直是在沿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前行的;同时,中国传统武术也一直受着儒道两家注重主体修养伦理观、整体性的影响,武术中讲究的“阴阳合一”及其动作的动静、进退、虚实等都是明证。传统武术所蕴含的以上理念与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人文精神相契合的。而西方体育所倚重的西方哲学采取主客分离的对象性思维方式,偏重于向外探求自然,征服自然,但在开发、探索、征服的同时,其强调的功利性质的物质占有、物欲扩张使西方哲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和物化性,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完全对立、天人对立的发展模式。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西方哲学思维主导下的这种体育发展历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判。他们也开始思考和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育运动方式,而以中国哲学思想为文化内核的传统武术,便为西方人寻求疗救当今西方社会由于过度工业化产生的诸多痼疾提供了一个“药方”。
传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它将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物化在武术的本质属性中。显然,传统武术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传统武术技击性的自然本性的保留与回归,才可确保由攻防理念所衍生出的文化哲理的自然回应,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的延续和承传。
2.2 时代创新:传统武术的转型,迎接西方体育的挑战
“传统是一个发展的范畴,它具有由过去出发,穿过现在并指向未来的变动性”。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传统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着,它因原生文明因素由于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次生文明因素,永无止境地产生着新的组合、渗透和裂变。可见,传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可塑的东西,它就在我们面前,就在作为过去延续的现在”。[9]对待传统武术,我们不应孤芳自赏,不去直面现实而完全沉溺于对一个遥远过去和传统的不切实际的缅怀中,而应当丢弃早已消失的我们自己假想的文明力量的优越性情结,应当集中精力思考传统武术的现代命运,将传统武术进行一种创造性的重构,以期实现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传统武术的发展创新既要顺应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又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涵养,否则,它将因文化底蕴的浅薄而流于一种形式和空架行之不远。因为中国武术发展受到中国哲学、礼乐文化、医学养生、军事谋略、戏曲文学、审美艺术等等因素的影响,已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什么形式来承载武术的这种文化内涵?怎样将这些文化的内涵预设在项目规则和礼仪中,并赋予这些传统程式现代的意义?这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但是,传统武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保守”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带有了文化本土主义的气息。文化本土主义所造成的文化孤立和隔绝不是引向文化对抗就是引向文化衰微。同样,若照此模式发展下去,中国武术也将会在孤立和隔绝中不自觉地形成文化对抗或文化衰微。可见,为避免中国传统武术走上日渐式微的道路,唯有创新才是正途。因为创新可以使中国传统武术摆脱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性的影响,融入西方的体育文化价值理念。虽然因其源自于西方体育理念而存在许多问题,但在西方体育文化价值理念殖民式的入侵下,我们不应该采取排斥的态度而将传统武术创新改造后的竞技武术一概否定。因为竞技武术以其特有的价值追求铸就了它与社会的发展和潮流相迎合、与个性解放和自由崇尚的时尚目标相契合。由于其所秉持的现代体育价值观念、所追求的个性解放和自由等诸多现代价值理念已对或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为此自由而情愿付出代价时,应着眼回应传统武术发展中的异化问题,有必要吁清已然积淀在民族心灵中的武术传统。在传统回归和时代创新的碰撞和冲突中探寻二者的割裂和融合。
2.3 适应和融合:东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整合,实现传统武术的世界扩展
随着武术的全球化、现代化潮流的涌动,如何把握传统武术的真实处境和历史命运,如何为处于窘境的传统武术寻找其失落的尊严与厚重,如何为传统武术在文化碰撞的时代构筑起与西方强势文化交流的话语平台是哪些热爱武术、关心武术和命系武术的人们苦苦思索、不断探寻的深沉话题。这种思索和探寻是时代的警醒、民族的幸运,它表明了我们自觉服从武术真实处境和历史命运的决心和勇气;同时,它展现了我们对武术现代化走向的热切渴盼和极度担忧。这种对现代化走向是全盘否定或部分接纳的怀疑和反思将决定传统武术的发展程式。
在传统武术向现代武术改造的过程中,那些关心武术未来命运的人们心中也存在着文化错位交织的情绪焦虑、价值分裂的心态失衡、认同缺失的本体困惑、无可回避的现实冲突、理想失落的精神迷惘。这种痛苦的感受根植于东西方传统文化的迥异。
总之,在文化全球化、传统武术现代化的进程中,若以傲慢或偏见拒绝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或者说因惧怕文化财富的流失而关闭走进世界文化圈的大门,我们会被前进的时代所遗弃。显然,此背景下我们要整合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一方面,我国的武术研究者理应保留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要珍惜、研究、整合本民族的传统武术文化,真正了解传统武术的话语体系,摆脱传统武术发展的空前危机。同时,将追赶西方体育的热情用于回归传统、回归自然,重塑本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寻求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自省、自觉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坚持文化的开放性,营造一个东西方体育文化和平交流的话语平台。在时代背景下通过向传统武术注入一些现代体育的内涵,使其在保留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气派,不断融汇和吸纳其他文化元素,既体现出传统的延续性又要反映出时代性和创新性,以确保传统武术的现代转型和合理传承。
摘要:中国武术在改革发展中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因淡化技击的现代化改造导致传统武术本质特征的偏离;因适应入奥要求而进行的西化改造导致了传统武术精神实质的丧失;因追求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而进行的削足适履式的改造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个性的泯灭。对以上异化现象全盘否定或部分接纳的怀疑和反思后,为永葆传统武术的品质和形态特征,又要使其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武术的重构作出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传统武术,技击本质,武术文化,时代创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认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明达.花拳入门,错了一生.体育文化导刊[J],2004(12):71-72.
[3]王岗,赵岷,等.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3):7-9.
[4](明)戚继光.马明达点校.记效新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17.
[5]戴国斌.从奥林匹克的复兴看中国竞技武术的奥林匹克之旅[J].体育与科学,2003,24(3):19-22.
[6]曾世华.中华武术步入2008年奥运殿堂的要素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23(8):106-108.
[7]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26(8):65.
[8]王湧涛,周兵,刘苏.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7,14(9):69.
[9]叶郎.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 篇2
一、群文之“文”:以关联度为导向
“群文阅读”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拿什么样的文章进行群组、进行统整教学。而这一点也恰是许多教师无法获解、无力求解的难题。选文之难,在于既要考虑文本内容的学段性,也要考虑文本主题、语言、文体等因素的适恰性。“海选文本”对教师的阅读面是个挑战,没有宽泛的阅读和丰盈的精神,狭隘的视域必然导致文本的选择面不宽、文本的形式不丰,进而影响群文阅读的效果。那么是不是可以现行教材的“某一篇文本”为“基础文本”,遴选若干篇具备“群组因子”的文本组织群文呢?答案是肯定的。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学课文《一件运动衫》为“基础文本”,并在此基础上经历多重筛选、多重序列的文本编排组构。
第一次,以故事主题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讲的是“我”和邻居康威老先生各自舍弃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作为赠予对方礼物的故事。从主题的角度而言,属于“大爱”的范畴。按此思路筛选,《项链》《爱之链》等文本可以统整,一些名优教师也有所操练,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项链》这一类小说的言语深度和思想深度与《一件运动衫》并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对学生瞬间的阅读挑战难度明显偏大,不利于思维的打开与表达的深入。
第二次,以故事人物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以一个孩子的经历为线索串起全篇,那么“孩子”能否成为群组的结构因子呢?笔者尝试着以此为关键词进行篇目筛选,很快,《偷父少年》《擦鞋的男孩》《渡河少年》等文章进入视线。以“故事的主角”组织群文,容易建构起对一类人物的整体感知,但不容否认的是,同类小小说不是很多,且故事的差异性太大,缺乏内在紧密性。
第三次,以故事内容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通过邻里之间的生活小事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如果从生活事件的角度进行选文的筛选,可以找到《等待散场》《不卖》《谢谢你,女士》等文本,但这些文本无法形成一个相对闭合的关于生活的思考场,故事“各自为本”的味道更浓,不利于对象聚焦、内容聚焦,不利于交流的延展和思想的深入。
第四次,以文体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是一篇小小说,故事的“小说特征”非常鲜明:以情节发展带动人物塑造。以此为文本群组点,那么《世界末日》《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杭州路十号》等小小说都可以成为群文的文本。但一统整,发现,除了文体引领下的情节特征具有可读性外,几篇文章之间的关联点太散,内在联系不够聚焦。
第五次,以表达方式为视角组篇。《一件运动衫》在语言上有着鲜明的特点,作者先后四次对这是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的红色运动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一有违小说特点的表达,恰是文本最独特的描写方法——对细节的反复描写;同时这种反复又跟故事的情节发展紧密结合,推动着故事的情节变化。这个特定的语言现象,既与小说的文体特征相吻合,也与故事的主题思想相匹配;既与人物的主要情节相呼应,也与内容的整体布局相契合。如果能够找到一组类似的文本,文本之间的内在紧密度必然很高,群文的可能性就大增。经过筛选,笔者选定了《一块钱》《父亲的日记》《妈妈的银行存款》。这三篇都是小小说,都关乎“爱”的主题,都运用了反复的细节描写方法:《一块钱》反复写到了母亲的两个细节,《父亲的日记》在对比中反复写到了三个场景,《妈妈的银行存款》反复写到了四段不同的过程。
二、群文之“群”:以“结构化”为指向
群文阅读并非几篇文本的简单组合,也并非一组文本的随意叠加。群文阅读要根据选文的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合理安排文本的呈现方式,合适设计文本的组合方式,使其形成“结构化”的文本群,进而发挥文本的群体效应。
直线型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在一个常量的时间内,一篇一篇先后阅读的课堂形态。如笔者教学《“故事一组”》,先引导学生预习《一件运动衫》,再阅读《一块钱》,然后阅读《父亲的日记》,最后推荐阅读《妈妈的银行存款》。四篇文章先后呈现,便于学生逐篇阅读,也利于教师逐步引导。
点射状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先呈现一篇,再阅读一组的阅读形态。比如一位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小壁虎借尾巴》,再指导学生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童话故事中“反复结构”的表达方式。类似“举一反三”的组合方式,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但对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考验。
组合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先呈现一组,再呈现一组,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阅读。如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引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从而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类似组合对文本的篇幅、内容的难易程度要求较高,对群文聚合点的理解不能太深,否则容易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境。
重组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通过变换学生之间的位置关系,达成不同故事文本的内容、智慧共享的群组效果。如台湾陈易志老师组织群文阅读《石头汤》《雷公糕》《南瓜汤》《敌人派》《肉丸子汤》《兔子蛋糕》,先让每个小组各自阅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整理出本组所读文章中的角色、困难、结果等信息,写在便利贴上;再重新分组,使得新的小组中都有读过不同文章的学生,并让学生把自己的便利贴粘在海报上,重述自己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类似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至少读了六篇文章。当然,如何组合、如何写便利贴、如何组织交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引导、有力渗透。endprint
打包形态推进的群文结构,即课前将一组文本整体打包供学生阅读,课内借助一定的阅读策略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比较,有点类似于“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形态。此类形态,最大的优点是学生的课前阅读相对比较充分,便于课内进行充分的、深入的交流研读。
三、群文之“读”:以“能力培养”为旨归
课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因此,群文阅读则应将侧重点落脚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读懂一类文章的能力上。
1.学情前测,把握读的起点
教师的教应该以对学生学情的有效认知为前提。美国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一定的策略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哪些是学生不知道的,哪些是学生可能知道而实际又未必真正了解的。唯有把握了学生学的起点,教师的教才能有的放矢;唯有通晓了学生的现有认知,群文阅读才能提质提速。
以笔者所设计的《一件运动衫》预学单为例:
这份预学单涉及段落梳理、人物把握、内容分析、感受表达四项:第一题和第二题属于简单信息的提炼,学生初读后即可把握;第三题属于重要信息的梳理,学生读一两遍后即能获解;第四题涉及阅读的评价能力,学生基本都能把握故事的核心价值。
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能够读懂、能够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不需要再重复进行教学。那什么是这篇故事教师需要强调、需要教学的内容呢?
分析这份预学单,我们发现第二题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学生模棱两可的:故事中的“我”是不是作者本人?《一件运动衫》是一篇小说,严格意义上说,小说中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而不一定是作者本人,所以在书写“我”的时候需要加上双引号。这一点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现场予以提醒并强调的。
第三题学生都能够找到故事中描写这件运动衫的句子,但对于作者为什么要对这件运动衫进行如此细致、细微的描写,估计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对于作者为什么要不止一次地、反复地进行细节描写,是很多学生不会深思的;对于四次细节描写分别安排在故事的不同段落、不同场景,跟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没有内在关联,这是学生几乎不会考虑到的。而这些不仅是这篇故事应该教学的内容,也在无形中厘清了整个群文阅读的主线:细节的反复描写,情节的意外发展,这是群文之“文”的聚合点。
群文阅读应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以“已有认知”为基点走向对“读过却未必思考过,思考过却未必读懂了的领域”的学习。
2.缄默意会,训练读的能力
教学时间是个常量,如此,阅读提速成为必然。从形态分析,可以采用“课前阅读、课内交流”的群文阅读方式,优点在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速度、阅读遍数不受限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对文本的感知;缺点在于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进度、阅读过程无法把控,读的能力无法得到有效训练。而将“读的能力训练”挤进课堂,在一节课需要阅读几篇文章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对群文阅读中的“读”有切实的把握。
(1)默读应成为读的主要方式
默读作为阅读主体的一种内部精神活动,既便于学生快速把握一组故事的大概内容,也便于学生边读边思、潜心涵泳,是提高阅读速率、最贴近生活化阅读的主要方式。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要求,群文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多引导学生默读,而且还要追求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师理应把“具有一定速度的默读训练”作为群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2)灵活设计“默读”训练
那么如何从操作层面达成“默读”训练,使其可观、可测呢?时间量度无疑是一个重要工具。根据“默读字数要求”以及“文本字数”,设定一个默读完成的“时间区间”,引导学生在该“时间区间”内默读完毕,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训练学生默读的方式。《一块钱》共1245个字,笔者要求学生争取在4分钟左右读完,就是在进行默读训练。
当然,由于“一节课要读一组文章”,默读方式上要追求适度的变化,比如通过幻灯片自动翻页,按照每页幻灯出示的字数的多少设定翻页的间隔时间,“逼迫”孩子聚焦屏幕快速默读,如《父亲的日记》笔者就采用了类似方式,瞬间聚焦了学生的视野。同一时间内小组合作阅读不同内容的文章,由于篇幅长度有差异,默读完成的时间也会不同,于是先读完者无形中对后读完者形成触动,迫使后读完者加快默读速度,这也是可以尝试的训练方法。
(3)重视多种读的形态的训练
除了默读,群文阅读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需求,尝试多种阅读方式:快速把握文本的主要信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的方式;有目标地聚焦到相关段落或者内容的阅读,可以采用跳读……总之,要根据群文阅读的特点,“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的类生活化阅读”。
3.思维导图,打开读的空间
群文阅读,意味着教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不可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需要教师引入有效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方式,与抽象的文字进行思维链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阅读过程。
(1)概念图
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不断丰富对某一具体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往往可以借用“概念图”。笔者曾试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六个故事,初步知道“小小说”是一种怎样的文体。在黑板上呈现出有关“小小说”的概念图(如右图)。
(2)情节梯
情节发展学生往往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但若要让学生转化成语言表达出来,则难度就比较大。但若借助“情节梯”,则能非常清楚地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表现出来。笔者教学《故事一组》群文阅读时,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学用了“情节梯”。endprint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形态的情节梯,体会《一件运动衫》的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如下图)。
再在阅读《一块钱》这则故事时,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画出自己理解中的“情节梯”(如下图),既帮助学生建构起情节梯的概念,也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类故事的阅读方法。
(3)人物情节关系图
一节课里教一组文本,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独立的故事内容,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每个文本的主要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而借由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来串联,是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张祖庆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巧妙地引导学生贴画“人物情节关系图”,故事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
当然根据故事的特点以及群文的操作目标,还可以引入范恩图、意见椅等多种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故事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深入到文本深处,获得思维的启迪。
4.策略活用,启迪读的方法
除运用图式这种直观的阅读方式,群文阅读时还可以借用适当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多文本之间交互、穿越,使学生不仅获得多文本信息,还知道在什么时候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
(1)猜测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借助提供的信息进行大胆猜测;利用多文本阅读形成的前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进行结局猜想、延伸意义猜测……都是群文阅读非常好的阅读策略。如笔者教学第三篇文本《父亲的日记》时,故意隐藏了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基于显性文本内容进行结局猜想,往往能使学生在猜想与现实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进而触抵文本的价值中枢。
(2)比较
群文阅读,比较是常用且有效的策略。一组文本,为进行比较阅读提供了无限可能性。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同点,也可以比较文本之间还值得研究的不同点;可以选择比较文本的主题、故事的内容、角色的特点,也可以比较情节的发展、语言的表达、篇章的布局等。如《一件运动衫》和《爱之链》两则故事在主题、细节上有很多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能较快地把握和理解;《一件运动衫》与《一块钱》两则故事中“我”的角色形象存在鲜明差异,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品评。
(3)穿越
单位时间内的多文本阅读,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穿越提供了可能。同样都是爱,《一件运动衫》中每一个人都是“爱”的化身,而《一块钱》中的“我”却经历了由“恶”到“好”的转变,这就为“交互阅读”提供了可能。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情节想象重构:假如《一块钱》中的“疯女人”遇到的是像《一件运动衫》中的康威老先生,或者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故事的情节会不会发生改变?如此“穿越”,瞬间将两个文本关联起来,而且便于学生在互相对照中真正读懂人物、读懂主题。
【传统武术的异化与重构】推荐阅读:
传统武术课的心得与感想09-23
中国武术功能的异化09-03
传统武术与养生08-23
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09-02
传统武术的存在价值07-01
传统武术的教育价值07-25
洛阳师范学院2021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07-26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05-25
传统武术发展思考08-06
中国传统武术发展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