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意识

2024-06-27

现象意识(共5篇)

现象意识 篇1

引言

毫无疑问, 我们将触碰一个宏大的命题, 这不仅使这次写作会变成一次艰难的行进, 而且非常可能出力讨不到好来。这些不甚重要, 重要的是总得有人想事情, 发现事情, 然后说出来!这样, 事情距离结论, 理论上就近了一步。

一、网络颠覆了文体, 考试却又“文体特征鲜明”

没错, 我们讨论的事情是关于文体的。

比如, 怎么向学生表述文体问题?再明确些说:还要不要向学生表述文体问题?时至今日, 我们还要不要把文体问题当做一个问题来讨论?“文成体具”还是不是一条审视文章的标准?我们讨论文体问题的平台又在哪里?

追根溯源肯定要追到网络, 博客, 进而微博, 进而手机小说等等。那么这个命题就很世界。网络, 这个肩负了颠覆使命的家伙, 它率先消解了作家的神圣性, 话语权从此不再可能把持在某些人、某些集团的手中。但网络写作中的绝大部分是即性发言, 其目的很单一:被知道。这种发言具有绝对的任意性:当什么人, 在什么时间, 以什么方式, 就什么问题, 禀持什么态度, 讲什么句子, 都是个人行为, 那文章, 这种我们写了千百年, 在形式上形成的诸多规矩也就倾刻间被瓦解了。问题就这样一天天发生了:这一代的孩子们是看着电脑长大的, 他们接受网上传播的东西比接受父母、学校刻意传播给他们的东西要自觉自愿得多, 于是, 他们认识字不久就会发言, 发言就要写文章, 于是他们很快就以自由的方式学会了写作。但突然有一天, 有一些他们想去的地方说接纳他们是可以的, 但要考试, 而考试的众多内容中有一个科目叫写作。学生们本不害怕写作, 因为他们从会打字就会写作了, 这不成问题。但问题还是在这一刻被制造成了问题:那些在各个重要关卡看门的人说有些学生写的东西不符合标准, 不给分。分可是要命的东西。有诗为证: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有据可查:前一个阶段被人们当成搞笑段子看的几本《高考零分作文》就是对这些学生的当头棒喝。其中一部分学生何止是委屈呀, 还有青春!

二、写作不是简单的写字, 更不应当变为痴人说梦

我们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平台。

比如说, 你去水果店买水果, 你一定得指出你要的具体水果的名称, 而不能给人家一个“水果”这类的大概念。那么, 你也不应该只把你写出来的东西叫做文字, 它还应该有一个比较具体的归类。

写作无论如何应该区别于在万人的广场上自由地呼喊, 理不出谁的声音更响亮, 谁的理由更值得信服。在博与微博等等的人就好比是在这个广场上参与呐喊, 怎么让自己的声音区别于其他人是他们各自的努力与造化。如果我们有力量, 我们本来应该给这个万人的广场做个规划, 如:呼喊此类口号的人站左边来!问题是, 走上广场的人就是以不受约束为走上广场的最大诱惑的, 他们最要打倒的就是组织他们的人。然而, 我们学生写作应该不是自由呼叫, 应该遵循我们古人的训导, 从基本的做起, 在求学的历史阶段亦步亦趋, 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先研究老师的评分标准, 为你将来成为鲁迅和曹雪芹铺就第一阶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在计划好的条件下抬腿的, 至于走出去之后的遭遇就不在掌控之中了。

写作不是简单的写字, 更不应当变为痴人说梦, 说的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而听的想怎么听就怎么听。传道授业解惑的同行们, 不要首先自己就惑掉了, 我们应该负责地把想飞的学生们的翅膀给训就了, 把体能注入, 把规则建立, 只有这样才会最有效地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

三、规矩从来就不是刽子手, 没有规矩往往会丧失方向

规矩的建立需要长期艰苦的劳动。这个劳动的主动权还操纵在我们从教的老师手中。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学生最喜欢的是随意的涂鸦, 信笔而行。写完了之后你如果问他:你写的是一页什么文体的文章?他最有可能回答你的是“不知道”。如果被你逼急了, 他就急中生智, 告诉你他写的是杂文或散文。如果他表述了观点, 他说他写的是杂文;如果他抒发了大量的情感, 他会告诉你他写的是散文。而在他的心目中无论“杂文”还是“散文”的概念都等同于“随便瞎写, 只要用汉语”。这样的学生当中也许将来有文学文字大师出现, 也会有社会各类精英诞生, 但由于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天才是人才, 而人才就应该走学而知之的路线, 那么, 你不去给他一定的规范, 也许他将来在冰上滑得很快, 但他不能做任何动作, 玩不了任何花样, 他没有扎实的脚下功夫, 一做动作不是摔得很惨就是动作很难看。那么这个扎实的基础应该由我们的老师约束出来, 训练出来, 这应该是我们从业者的责任。

就高中的作文这样具体的事例来看, 特别是我们辽宁的高考作文, 这些年来一直以考查学生的思想性为出发点, 那么以议论文为平台也是很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学生平时过于缺乏训练或缺乏约束, 他的作文会形成:说理了, 但说得自由任意。说白了, 就是极没逻辑。一页以说理为主的文章, 本身没有逻辑就会极乏吸引力, 甚至根本无法有效阅读。再加上考场阅卷, 没有任何一个考官是带着“在一个闲适的下午欣赏着美文的心态”去的, 那么, 结论可想而知。

所以, 首先要强调学生注意论点的核心性, 不要杂, 要单一。无论我们面对的问题或材料能生发出多少值钱的人生感悟来, 甚至我们书写了这些感悟之后就能拯救这个世界, 你都不要杂。你可以捡重要的先说, 你一篇文章中就阐明一个论点, 把一个问题说清楚, 你就是完成任务了。

也就是, 在开头的部分把“是什么”阐述结束, 阐述好。

其次, 为了让自己学习着有逻辑, 也为了别人阅读时在逻辑的导引下变得更顺畅,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就一个问题寻找到合适的分论点来。而且最好有三个分论点, 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把“为什么”这一主体阐述明白。这是学生最困难的位置, 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分割, 它更是基于对问题的认识, 没有认识就没有观点。但是, 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 它一定是一种较长期训练的结果, 所以, 日常带着学生不断地去写作、去分析, 认识终将建立。

这一部分你完成好了“为什么”你也就完成了重大的任务。

最后, 我们都知道, 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是为了拯救国人的灵魂。我们不要忘记议论文的使命, 它是以“警世”为己任的。一般情况下文章最后应给出“怎么办”来。

至此, 一篇文体规范, 逻辑清晰, 观点鲜明的论文就完成了。

当然, 有人立刻会说:这不是很僵化吗?这不是新八股吗?没错, 你很有眼力, 很僵化, 很八股。但, 你同时想一想, 论文考查的功力从来都是学生的认识能力, 而这一点, 只要问题一变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 文章的内涵全部改变。如果学生能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又能使教师在一个较统一的标准下完成对他们的筛选, 实现较大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规矩从来就不是刽子手, 它不会扼杀什么, 而没有规矩往往就没有方向, 学生不知向哪里行进, 老师也不知怎么指路, 这才是比较可怕的事情。

规矩, 方圆。

文体还是要坚持;

文体还是要把握;

文体还是要追求!

如是而已。

摘要:时下语文教学, 文体意识已渐趋淡化。针对这一现象, “文成体具”的标准是不是还要坚持?本篇文章探究文体边缘化的几点社会原因, 并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的生活需求来明确文体意识的重要性, 重塑文体规范。与此同时, 列举几点举措, 以兹共讨, 企盼规矩的方圆永远都在, 企盼方圆里的思想, 百花齐放。

关键词:文体,颠覆,规范

参考文献

[1]金振邦.文体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2]黄浩, 黄凡中.报告文学:文体的时代尴尬.《北方论丛》出版社.

[3]进一步做好当代文学创作研究工作.中国作家网.

[4]杨洪承.政治文化理念与现代文体的生成取向.齐鲁学刊.曲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沈金浩.文体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学术研究.2001, 4.

[6]吴承学.文体形态:有意味的形式.学术研究.2001, 4.

现象意识 篇2

她提及自己先是通过听英文歌曲,爱上歌曲中的旋律,于是乎自己想要跟唱,接下来就去关注歌词,就这么听着、跟着。忽而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的英语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在她描述完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之后,她提到一个概念:“无意识学习”。巧合的是,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英语中的意识学习现象,以及这个意识学习对于学习者学说英语这门语言到底产生着怎样的作用。

起初,我是同时从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入手来钻研的。当我观察到自己对于意识学习的这个部分找到的阅读材料越来越多;而对无意识学习的这个部分,所搜寻到的材料少之又少时,我就干脆不再纠结于对无意识学习的这个部分的探索了,而是将重心放在对意识学习的钻研上。

就在我几乎要淡忘无意识学习的时候,在这么一个时机里,和朋友的这样一通电话,以及朋友无意间提到的无意识学习这个概念,重新激发了我去了解无意识学习的这个部分,想要一探究竟。

一切看似偶然与巧合,然而,我相信“There are no accidents.”这是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一句台词,意思是“世间无巧合”。

于是,我开始运用自己的直觉,去寻找可能跟无意识学习相关的素材和实证。

我在其中肯定是绕了一些弯路的。不过,现在看起来是弯路的一些探索,放在以后,某一个时机之中,很有可能就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素材了,谁知道呢。总而言之,我这七绕八拐的,最终回归到了一个概念:语感。

再从语感搜起,搜到了一个我非常熟悉的概念:韵律节奏。这次,我乖乖地,把韵律节奏这个概念一个点一个点的看明白。

有关于韵律节奏的具体概念描述我在此处不赘述,大家可以到BBC Learning English,Rhythm这个主题中去看。

韵律节奏是一个无意识的学习。它并非是一个意识学习的结果,换句话说,它不是教出来的,或者学会的。它是学习者的无意识在不知不觉间吸收到的。只是,这个无意识学习的过程,看起来很像是教出来的结果,或者是意识学习的作用。

想起一个男孩,他的发音非常之漂亮,当我们学习歌曲时,他总是吸收得非常快。有一次,碰到一句歌词,我总是卡住,而这个男孩听了两三遍就能够唱出来了,然后他教我怎么唱。

要知道,这个男孩是第一次学唱这句歌词。而我在备课之时,已经专门学过这句歌词。并且在备课之前,我已经听过几次。然而,当我在学唱这句歌词的时候,我总是在这一句上卡住,哪怕我把歌曲的语速调慢到原语速的0.2倍,并且在当时确确实实是学会了这句歌词的。结果,在教学的时候,遇到这句歌词,又卡住。

我就感到好奇,咦,怎么就卡住了。而最后,我之所以能够被那个男孩教会,是因为我当时完全就放弃了用意识去关注歌词,直接把意识丢在一边,不去想歌词,只唱出自己听到的音,才唱出来的。

然而,当我又用意识去分析,我所唱出的音和歌词是否对应时,我又开始卡了。

这是我自己最近学习的一次无意识现象的经历。借此,我再一次体会到了,儿童学习英语的那个强大的无意识,真的是太酷了。

这种无意识学习的现象,在我教授发音时,我常常观察到。一个单词的发音,或者是一句话的发音,学生在当时学习的时候,常常是卡住的,舌头绕不过弯来。练习三遍和练习三十遍的效果,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有时候你甚至能观察到,这三十遍的效果反而不如最初那个三遍的效果。

这就像,一个杯子,已经被装满了水,再往里面倒水,水只会溢出来。

当我观察到这种现象时,我就在感到那个水杯快满了时停下,进行下一项教学。等到一周后,学生再来学习时,教授一周前学习起来很困难的发音练习。

结果,这样学下来,学生的吸收是很快的。不仅仅是发音的部分,在其他部分的教学亦是如此。

这让我想起《启动大脑》这本书中,提及过将学习教给无意识的这个描述,遇到一些很难的部分时,我们先绕过它们,进行别的比较简单容易的部分,最后再返回去,进行这些比较难的部分时,发现答案往往就解开了。

我想起自己学习字母“r”的发音的一段经历。从几年前一个外教同事指出我的“r”的发音有误,到我开始专门关注这个字母的发音,再到有一段时间,我大约是每天都会用几分钟时间去学习“r”的音,可是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这个发音始终和讲解者的发音不同,于是干脆将这个部分的学习放一放,改而去学习其他学习起来更加容易的发音,再到最近,观察到自己在“r”的发音的这个部分有了明显的改善。

回忆自己的发音为什么有改善时,发现那个真正起作用的,恰恰是自己不再用意识去分析发这个字母的音的时候,嘴型是怎样的,舌头位置在哪儿,而是就让自己的耳朵就那么听着,听到了也不去分析,听完了就完了,反正我总是会听到这个音的,就这么听着呗。

结果,不知不觉中,这个字母的发音明显改善了许多。

无意识学习的这种现象,让人非常的着迷。

现象意识 篇3

关键词:最美现象;耻感意识;浙江人;境遇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008-03

引言

近一段时期以来,浙江大地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姑娘”“最美警察”等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这些“最美人物”的不断涌现而成为“浙江最美现象”。“浙江最美现象”所折射的真善美人性的基本品质秉承了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共同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社会主流思想道德的真实写照。

开展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研究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研究“浙江最美现象”的需求。当今一些社会领域存在着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现象,一些社会成员理念信念淡漠、是非观念颠倒、善恶标准扭曲、荣辱美丑混淆,这些问题不断挑战着社会的伦理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以致损害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1]。这意味着,将把以道德模范为代表的“最美现象”的宣传和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耻感意识对于人的存在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耻感意识淡化甚至错位问题。通过在“最美现象”视域下对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调查,其意义就显得尤为重大,它有助于破解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的失序现象和道德精神断裂问题。

一、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的境遇与成因

(一)最美现象与耻感意识的概念厘定

从词义上看,“耻”本意为耻辱、可耻。《说文解字》曰:“耻,辱也,从心,耳声。”“从心,耳声”,表明耻是一个会意词,意思是人们闻过耳赤面热,羞愧之意。可见,耻与羞相关联,二者的关系是耻以羞为前提,羞为耻提供存在论的依据。耻指的是有关不合乎、甚至违背了社会以善所指称的那些肯定性价值标准,从否定性的方面规定了善,同时本身又是要被否定的东西。对于耻的现象与事物本身并无值得称道的地方。耻感则不同,它是依据内心所拥有的善的标准对特定行为、现象所做出的否定性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的感知和心理情感体验[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知耻是人性的标志,人若没有羞耻心与禽兽没有区别。耻感不在,良知和道德责任无从谈起。

宣传和研究“最美现象”不仅仅需要从“美”的人、“美”的事出发,而且还应该从“耻”的人、“耻”的事出发。只有把“美”与“耻”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量,才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层面揭示出倡导“最美现象”的社会意义及其所蕴涵的伦理价值。耻感意识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属于底线伦理,知耻是道德教育的最低层次的底线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是人的道德底线。孔子将“知耻”“行己有耻”作为君子理想人格的基础,先哲们认为知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知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提,人只有耻感意识,才能对是非、善恶、荣辱有明确的概念,才能做到明是非,辨善恶。朱熹提到:“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卷十三)知耻是一种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它是一切美德的发端。底线伦理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自觉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只有守住作为道德建设的动力的底线伦理,才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

美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离开了具体事物,美就无法依托,也就无法显现。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这里的理念指的是对具体事物组成的抽象。也就是说,美不是美的具体事物,美是美的具体事物包含的抽象事物。在此,可以推论出“最美”是对美的现象或事物的温暖感受与感动。温暖的感受传递出来的是一种美德,从这个意义上说,“最美现象”所折射出的价值观属于美德伦理,对“最美现象”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和凝结的价值观的剖析,旨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使其成为全社会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守住底线伦理需要美德伦理的支持,而去实现美德伦理也需要受到道德底线的规范限制。底线伦理和美德伦理是紧密联系的,可以实现互补的。“知耻而后美”,守住底线伦理,看齐美德伦理,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塑造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人格,营造风清气正、合宜有序的社会风气。

(二)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等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于耻感意识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耻感意识问题日益凸现,工业化、现代化对耻感意识的破坏造成“有德性的生活”被边缘化,助长了人心耻感的消退。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淡漠甚至出现缺失的现象,分别体现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中。

1.政治领域中耻感错位。在政治领域中,耻感错位主要体现在官员思想意识中。例如有些官员工作作风表里不一,没有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为自己谋私利,贪污腐败现象较多。在对群众对当前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状的调查中显示,①38.5%的人认为政府官员大部分腐败,小部分是好的,35.5%的人认为官员整体式好的,腐败只是一小部分,13%的人认为腐败和不腐败的各占一半,还有13%的人对于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现状说不上来。这说明政府官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是清正廉洁的,群众对政府官员的信任也是不足的。

2.经济领域中的耻感缺失。在经济领域中,不以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为耻,以获取利益最大化为荣,企业为了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企业的经营中缺失诚信,而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调查显示,20.1%的人认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缺失诚信很正常,67.5%的人认为企业缺失了诚信就没有未来了,还有12.4%的人对于企业追求利润而缺失诚信这一做法说不清楚。

3.文化领域中的耻感缺乏。在文化领域中,耻感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学术界著书者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放弃了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精神,缺失了作为学者的职业道德;媒体为了获取利益,帮助他人制造假新闻或是不发布新闻等现象;学生作弊现象也比较常见,调查显示,33.4%的学生在考试时,如果你有机会作弊而且又不会被抓住会选择作弊,并且有37.3%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被抓自认倒霉和无所谓。

4.社会生活中耻感下降。在社会生活中,耻感下降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见义勇为、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的鄙视,以及好吃懒做、见死不救、是非善恶不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调查显示,在街上看见有人摔倒需要马上送医院救治大部分人(64.8%)并不愿意直接提供帮助,小部分人(10.3%)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有部分人(24.9%)愿意直接提供帮助,将摔倒的人送到医院。10.1%的人认为金钱利益高于一切,80.7%的人认为道德价值高于金钱利益,道德底线不能逾越,还有9.2%的人认为事不关己。在金钱与亲情的选择中,绝大部分人(65.1%)选择的是亲情,小部分人(10.5%)认为金钱利益高于一切,还有一部分人(24.4%)无法做出选择。

(三)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现状的成因分析

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道德体系,社会上道德滑坡、耻感缺失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耻感缺失、道德滑坡的局面不采取措施进行遏制,那么耻感意识的淡化将继续加深,将更加强烈冲击社会道德体系,人们的道德观念将陷入一种失控和混乱的局面。具体来说,造成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3]。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浙江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利益追求的冲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的思想,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唯利是图、置羞耻心于不顾,不讲信用以及破坏市场机制,践踏伦理道德和法制,这些糟粕的存在对当代浙江人的道德观念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2.对传统耻感文化的忽视。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和法家都非常重视“知耻”在指导和制约人的行为、引导社会风气、治理国家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以“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其中又以“耻”为最。两千多年来,“知耻”作为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淀于人们的思想深处,但是长期以来,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而未对传统耻感文化进行深层挖掘,并且当代浙江人对国学修养匮乏,由此可发现,当代浙江人对传统耻感文化的了解是不足的,对于继承和发展就无从说起了。

3.道德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缺陷。道德教育作为一种主动培养人类德性的活动,是促进受教育者对社会认可并倡导的道德价值原则的选择、认同和践行的实践过程。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道德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和过于重视道德知识的现象。道德教育目标定位过高,忽视了道德的低标准,过于强调理想人格的塑造,而忽视了耻感教育。过于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品德的培养,这种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的道德教育,会导致人们懂德而不守德,知德而不行德的局面出现。

4.社会转型期道德评价标准的混乱。对社会上出现的“耻行”“耻理”没有加以正确引导,甚至出现新媒体对耻感问题的放大效应。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模糊了人们的道德判断,一些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传统耻感文化被冲毁,扭曲和混淆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在新兴媒体的带动下,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使新媒体在传播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中发挥正能量。当新媒体对耻感问题的报道出现了放大或误导效应,这对人们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最美现象视域下当代浙江人耻感意识建设的理路

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冲击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場经济的消极作用,缺少对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精髓的深层挖掘和合理运用,道德教育的缺陷以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出现混乱等等因素的存在,人们的耻感意识呈现出缺失的局面。为了扭转道德失控的局面,控制人们耻感意识缺失的倾向,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吸取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精华,使耻感意识内化为人们自我道德标准。继承传统耻感文化的精髓,遏制当前耻感缺失的现象,开展一系列荣辱观教育,加强人们的荣辱观,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我们要有意识地挖掘、吸取传统耻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培养民众“知耻”“求荣”,树立心中的耻感意识,把它内化为做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

其次,发挥新媒体在构建和维系耻感意识的传播作用。随着科学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也在不断增强,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与日俱增,所以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新媒体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加强舆论监督,敢于揭露、批评那些触及和跨越耻感底线伦理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为传播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形成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的良好社会风气。

最后,加强知耻环境建设,营造一个“行己有耻”“有耻且格”和“养民知耻”的良好社会环境。一个民族耻感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的大环境理想与否。官僚腐败,吃喝成风,上行下效,民众也就渐渐地把耻感意识抛在脑后了,不以耻为耻了。为了扭转耻感缺失的局面,国家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利用外力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不良行为,进而内化为道德自觉。除此之外,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应该建立起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为培养人们的羞耻感造就一个健康良性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章越松.耻感伦理含义、属性与问题域[J].伦理学研究,2014(1):12-16.

现象意识 篇4

十年磨一剑, 汉语十年的学习, 最后却需要“反哺”。要用一门陌生、初学、入门的语言来帮助解读, 这不但是学习者的悲哀, 也是教育者的悲哀, 更是使用、研究这个语言的所有人的悲哀。这样的现状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中学语文教学淡化语法趋势明显

汉语的词语没有格的变化, 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没有人称、时态;很多词语具有多类词性, 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灵活地变更词性。并且汉语的语法历经时代的变迁, 它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势必在今后的学习中造成障碍。新课程标准在初中和高中对语法的教学要求上进行了不同的区分。初中阶段:“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 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中阶段:“ (现代文)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 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内容可发现初中教学阶段淡化汉语语法知识的趋势明显。由于对“不作为考试内容”, “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字眼, 于是一线教学对“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的理解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导致教学随意性大, 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 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必要语法基础的夯实的现象。而高中阶段却转而对语法知识有一定的要求。这其中存在明显的断层。在基础知识未能夯实的前提下, 要达到高中标准的飞跃难度可想而知。

二、高中语法教学的尴尬

虽未系统地接触汉语语法知识, 但是考试内容却不容避免地涉及, 如病句、句式的压缩、扩展, 句式的选择等等, 甚至到文言文的学习, 语言表达与写作都或多或少地必须利用语法知识来解决问题。因为没有系统的语法知识的帮助, 在面对这类考验时, 学生更多地倾向于记住几种常见的类型, 然后照葫芦画瓢。方法治标不治本。

三、培养汉语语法意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供试验用)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同时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说明在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不应该忽略它重要的人文性的属性。对比大纲的要求, 单纯地掌握个别的应试技巧, 这不单单是对工具性的极端曲解, 而且也直接抹杀了语文能够起到的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汉语作为母语的地位不单单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它还担负着传承文化的重大使命。要掌握好其母语, 应重视汉语语法意识的培养。

1. 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 构建母语语法二次习得模式。

研究表明, 孩童时期人们对语言已经开始有所区分。随着年龄增长, 人们会调整自己的语言架构来适应周围语言坏境, 最终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面貌一致。所以在语言使用不断成熟的时期, 应该利用学习手段进一步了解语言的构成。可利用精选文本、词类标注、仿写结构、同类型自主等方式总结不同语境条件以及语法功能, 实现对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了解。在此基础上, 口语、写作、阅读等形式也能不断强化巩固语法知识。

2. 在教材的编排上突出汉语语法的重要性。

语法在现今的教材中的地位, 以高中语文粤教版为例, 可窥一斑。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语法知识包括:《文言实词 (1) 、 (2) 》、《文言虚词 (1) 、 (2) 》和《文言宾语前置句式》。教材里总结的实词知识点包括文言文单音节词语现代汉语双音节词的区分, 古今异义词及其类别;虚词知识点包括若、乃、者、乎、何、所、与的意义和用法。书中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知识与课文的不对应, 知识点与考试内容、深度的不对应等仍值得商榷。另外教材的编写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所选课文的重点、难点, 及时总结、疏导。针对内容应考虑加入一些相应的训练。现代汉语的如:不同句式的表达, 连句成篇章, 相同句子结构的仿写等。文言文也可利用古今表达的对比, 多义词, 翻译等多类形式进行巩固。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编排不是单纯地为了掌握概念而设计教学环节, 而应围绕语言的表达与实际运用。

3. 语言的学习, 应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时期, 不同语言的异同, 学习发现总结语言的特点。

例如对比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异同, 可发现古代汉语特色的语法结构, 虚词的重要辅助作用, 某些固定的表达结构等等;对比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异同, 帮助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避免语言学习的负迁移, 而利用语言存在的普遍规律达到更有效的学习目的。

本文从文言文教学中的语言“反哺”现象, 反思作为母语的汉语语法教学的缺失。从汉语语法的复杂性, 中学语文学习的现状, 高中语文教学遭遇的尴尬局面, 论述了培养构建汉语语法意识的必要性, 目的是要表明语法在中学语文学习中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 应当明确语言学习中的基本概念, 并用于实际的语言学习。浮于表面的肤浅认识只会将语文学习引入旧途, 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悖。扎实的基础是构建高层次学习,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第一步, 语法是语言学习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请切勿将“淡化”革为“乌有”!

摘要:本文就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反哺”现象, 即用外语知识辅导理解母语的词性, 从汉语语法本身的复杂性, 中学语文教学淡化语法的趋势, 语法教学的困难局面等, 探讨母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并提出中学语文应强化汉语语法的意识的观点。

关键词:语言学习的“反哺”,汉语语法,中学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润.建国以来中学语文语法意识变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7.

[2]饶丽军.构建母语语法二次习得模式[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现象意识 篇5

一、高校周边“日租月租”现象概论

近年来,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各高校周边的广告栏或者是比较显眼墙壁上贴满着“日租月租”的广告, 然而, 大学生们在旁边路过也都是若无其事。对于这些日益增多的“日租月租”广告, 大学生们内心都很清楚这些广告的用意, 但是对于具有较强包容心的80后、90后来说, 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 觉得很正常, 长此以往, 他们都渐渐地少了因己身的不善而羞耻, 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的心理, 没了羞恶之心。《孟子·公孙丑》一书中曾这么记载过:“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当代大学生面对大学周边的“日租月租”广告时, 应该怀有一种羞愧和憎恶之心, 具有一种敢于揭露这种丑恶的风气的勇气。

此外我们也可以看到, 在男女交往中, 很多大学生只是注重感情体验、生理需求, 而忽视男女双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甚至有个别学生对学校严令禁止的婚前性行为的做法置之漠然, 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的确, 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倾向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他们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道德意识正在不断地恶变。对此, 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道德意识扭曲的原因探析

(一) 市场经济的影响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可分为个体道德意识和群体道德意识。道德意识受一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制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西方的一些开放思想也不断传入, 这必然会引起道德意识的巨大变化, 传统的道德意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挑战而被怀疑、否定, 从而失去了对社会成员有效的约束力。特别是对于思想正处于社会化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的道德意识也变得越来越混乱。我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 它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是非观, 价值观。有些现象过去认为是错误的, 现在被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所提倡的, 现在反而要批评。由此使得当今的大学生们无法找到一种约束自身行为, 评价各种社会现象的一致性的道德标准。于是这种道德困惑使他们的自制力下降, 道德意识发生恶变, 从而引发了种种不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二) 繁杂的信息的影响

在当代世界, 报纸、书刊、广播、电视每天都以新闻、通讯、评论、小说、文艺节目、连续剧等多种形式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这些传媒信息给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扩大了道德观教育的覆盖面。但是, 大众传媒在为人们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影响, 对大学生成长带来新问题, 对他们的道德观的正确形成造成诸多干扰, 如近年来, 就出现某些道德水准低下的网络操纵者把一些不良的“段子”大肆地传到网络当中, 如一些“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色情信息”等, 这些网络上的繁杂信息, 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态度、行为趋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心理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力差、好奇心和可塑性强、过滤信息能力弱的青年大学生来说, 是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误导的。这样, 繁杂的信息既增多了大学生选择信息和观念的机会, 道德意识也在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扭曲。

(三) 道德教育地位的扭曲变形

伦敦大学已故专家、科学家、哲学家约瑟·劳韦里斯在1978年曾经这样论及德育:它是“值得注意与研究的教育上第一号战略问题”。在我国, 传统文化都是以政治学和伦理学为核心, 学校以德为先, 以德为重的传统使重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最鲜明的特色。然而, 重德教育逐渐为重科学、重技术教育所取代, 道德教育的地位发生了扭曲变形, 使得道德水准在不断地下降, 这就引发种种不道德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另一方面, 传统的德育也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提出的德育要求。传统的德育课过于重视形式, 而忽视内容的充实改革, 疏忽了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 而仍以单向性的灌输方式为主, 达不到最好的效果。又由于当前社会现状的变化, 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传统的一些理论教育课产生了抵触情绪等原因, 使得德育课更难顺利地进行, 这样不利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

(四) 教师不能为人师表

部分教师单纯传授知识, 育人意识淡薄。在教学工作中, 只是单纯传授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不仅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也忽略学生的人格培养。

另外也有部分教师本身道德不过关, 给学生灌输一些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的思想, 运用社会上的一些“潜规则”思想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占少数。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学习无用思想, 而道德之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 如果大学生自身知识缺乏的话, 那么就不可能产生好的道德行为。愚昧和无知是孪生姐妹, 所以无知的学生见到“日租月租”广告, 懂得广告背后的真面目时也会觉得是正常现象, 认为大学生同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除此之外, 他们更容易把这些不良的品德思想转化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去, 慢慢腐蚀原有的道德意识, 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五) 大学生从众行为突出

大学生心理不稳定, 理论思维方式不成熟, 易受外界影响, 而接受各种各样的暗示, 心理变化起伏大, 情绪容易冲动, 行为容易越轨。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 容易受各种社会势力的鼓动, 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有失偏颇而片面化、孤立化。所以, 尽管当代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 强调主体意识, 但他们从众行为表现突出, 道德意识往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思想容易跟着别人走, 而使自己原有的道德意识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面对高校周边“日租月租”广告, 如果多数人都是若无其事地走过的话, 剩下少数具有羞恶之心的人也会慢慢地被同化, 久而久之, 也会变得若无其事了。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路径探析

(一)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个重点内容。2006年5月19日,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 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教育者要对青年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 他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兴趣、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说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论语·述而》一文中有记载道:“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者在实际中所形成的道德榜样或典型, 比书本上的道德知识更直接、生动, 容易给学生带来更深刻的感受。

(二) 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它通过内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人是文化的产物,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人所接受的文化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也就不一样。在先进的文化影响下, 人的道德意识会不断提高;在腐朽的文化影响下, 人的道德意识会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 为了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看待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德育环境论为指导, 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 使大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在营造健康的文化环境当中, 除了对其进行主文化的引导之外, 我们教育者也要注重对大学生亚文化的引导:所谓亚文化是指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如网络文化等。亚文化的多样化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 但要注意亚文化与主文化可能存在方向上的偏离。我们要引导大学生对亚文化进行主动的选择、正确的选择。此外, 教育者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 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为大学生建立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这样大学生就不会受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影响, 思想也就不会变得那么开放, 当他们看到“日租月租”广告时也就不会对很多违背伦理的事情都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再变得那么的若无其事。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因为在校园里,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道德教育, 它是新形势下做好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来扩大传统美德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从而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水平。

(三) 加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古代希腊人认为“知识即美德”, 把知识本身就看作是一种美德。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首先可以通过学习知识特别是伦理知识来使自身的灵魂得到净化。因为有了伦理知识, 才能懂得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才知道如何去修养自己, 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 不至于迷失方向。此外, 加强学习的同时也要经常省察克治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发挥大学生主动精神, 在自己内心深处用道德标准检测、反省, 找出坏毛病、坏思想、坏念头, 并加以克制。通过抑制自己的恶来助长自我的善, 有改恶从善的勇气, 进行不断地自我更新。这样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了, 面对再多的“日租月租”广告时, 也不会被其所迷惑, 不仅如此, 还会大胆地指出其中的不道德行为和现象, 使大学生当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 大学生应该坚持价值导向的一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的统一

从社会个体成员来说, 道德价值取向是多种多样的;从社会整体来说, 道德导向必须是一元的。在当代网络时代, 大学生受网络信息的影响非常深刻, 这就大大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主流意识, 使得价值导向一元化不断受到侵蚀。受网络的影响, 大学生的传统思想正在不断地开放化, 对各种事物接受能力也逐渐加强。在过去, 他们如果了解“日租月租”广告背后黑暗的部分, 肯定会痛恨之极, 但是现在却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的确, 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社会中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现象, 不然价值观教育就会脱离人们的思想实际, 以思想谈思想, 最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 若长期找不到一个统一、协调的价值观, 或自身陷入多种价值标准交织中而不能自拔, 势必导致价值迷失。所以, 必须寻找一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的主导价值取向。

大学生应当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 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利用科学的世界观、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正确对待文化 (价值观) 传统和一切外来文化 (价值观) , 做到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既要拿来又要扬弃。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道德意识模糊混乱现象日益明显, 而高校周边的“日租月租”广告却乘虚而入与日增多, 给大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目前学术界从法律制度建设、高校校园建设等外部力量来分析这种现象, 把“日租月租”现象与大学生本身的道德意识联系起来分析的却较为少见, 故文章以此为视角, 透过高校“日租月租”现象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扭曲的原因, 探析了提高大学生道德意识的路径, 以期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日租月租,大学生,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 2007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8

[3].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李世新.大学生道德意识式微及其应对方略研究[J].学理论

上一篇:辅导员班主任下一篇:改革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