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现象(精选3篇)
造假现象 篇1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 我国白酒产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2007年白酒销售总额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 达到1241.96亿元, 同比增长了32.27%。但酒类流通市场一直比较混乱, 制售假酒的现象依然严重, 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损害了被仿冒厂商的利益;另一方面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使消费者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本文基于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的白酒造假现象层出不穷的原因, 以制定科学的打假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二、造假者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
1、模型的基本假设
(1) 模型只有两个参与人, 一方为生产假冒白酒的厂家, 另一方行使打假权利的工商监督部门。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 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 厂商造假时的生产成本是C1, 不造假时的产生成本是C2 (C2>C1) ;造假与不造假在市场上销售都能取得收益R;如果造假者被监督部门查处, 对其进行的罚款为F;设C是监督部门的成本, 指监督部门在打假时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支出;A是监督部门对不法分子进行打击时, 可能获得的收益, 这里可以理解为净化了市场环境, 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等。假设A+D>C。
(3) 假设每个参与人都对博弈的结构、规则和得益有完全的了解, 即博弈是完美信息博弈。造假者和监督部门同时做出决策, 即博弈是静态博弈。
2、博弈的构造和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 博弈的支付矩阵可表述如下:
通过分析发现, 这是一个混合战略的博弈。用支付最大化方法求解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假设监督部门的混合战略为 (r, 1-r) , 即监督部门以r的概率选择打假, 以1-r的概率选择不打假;造假方的混合战略为 (i, 1-i) 即造假方以i的概率选择造假, 以1-i的概率选择不造假。那么, 造假方的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对上述效用函数求微分, 得到造假方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求得r= (C2-C1) / (R+F)
同理可以得到i=C/ (2A+F)
这说明, 在博弈双方的混合均衡下, 造假方以C/ (2A+F) 的概率选择造假, 监督部门以 (C2-C1) / (R+F) 的概率选择检查。这个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在白酒市场上, 有C/ (2A+F) 比例的厂商选择造假, 有1-C/ (2A+F) 比例的厂商选择不造假。
3、结果分析
从上述博弈的均衡结果看, 造假者的最优概率取决于C和F, 且与F其成反比, 与C成正比。从打假成本角度看, 尽管打假是政府职能部门分内之事, 但由于机构重叠、部门扯皮、财力不足等诸多原因, 打假成本相当巨大。很多制酒窝点藏匿在民宅内, 而工商执法人员仅能对市场内部的假冒案件行使处罚权, 无权对市场外的民用住房实施入室检查, 监督部门要进行摸点、侦查、取证等前期工作也要消耗不小的人力物力。
三、造假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者之间的博弈
1、模型基本假设
(1) 博弈有两个参与人, 假酒生产者与消费者, 均符合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2) 消费者对白酒真伪并没有完全的信息 (这事符合实际的) , 只能以一定的概率就产品进行识别。设消费者识别出假酒的概率为P, 没有识别出的概率为1-P。即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博弈。
(3) 造假者首先做出决策, 决定是否造假;消费者随后以一定的概率对产品进行识别。即博弈是动态博弈。
(4) 如果消费者识别出假货, 则造假者损失为-c, 消费者没有购买因为支付为0;如果消费者未识别出假货, 造假者获得a的暴利, 消费者相应损失为-a。如果不造假, 消费者购买支出为d。
2、博弈的构造和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 构造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对这个博弈问题进行求解, 当-cp+ (1-P) a>bp+b (1-P) 时, 即造假收益大于造真收益时, 厂商会选择造假, 此时有P< (a-b) / (a+c) 。
3、结果分析
在现实中, 白酒造假者的成本费用c很小, 而造假可能获得的非法利润a很大, 因此 (a-b) / (a+c) 比较大。现在不法分子不但利用真瓶装假, 而且千方百计进行勾兑使假酒的口味达到逼真效果, 一般消费者很难鉴别, 即P比较小。这表明, 在市场上, 一旦政府和消费者放松警惕, 那些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假冒白酒将会充斥着各种市场。
四、规范白酒流通市场的政策建议
1、对于监督部门来说, 加大对造假者的惩罚力度,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努力降低监督成本。同时, 要根据新情况完善相关的法律, 尽可能避免让造假者利用法律的漏洞。各监督部门内部要明确分工, 还应通过改善技术装备水平, 提高办案效率等手段将查办成本尽可能降低。
2、对于消费者来说, 要倡导更加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 同时要增强维权意识。购买白酒时要通过正规的渠道, 面对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的促销产品, 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造假现象 篇2
孟 庆 栋
【导言】:《中国青年报》报道,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仅呈现出 “1+1>2”的局面,而且有递增的趋势。2009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3.2万亿元;2010年31省区市GDP超出全国总量3.5万亿元;2011年31省区市GDP总和超出全 国总量4.6万亿元,而2012年地方GDP之和竟然超出全国5.76万亿元之多。地方GDP总和高于全国数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持续多年,可谓“中国特色”。针对统计数字造假现象,笔者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思考,仅供借鉴。
一、原因分析
1.相关法规缺失。现行《统计法》基本上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是法律缺少约束性。现行《统计法》没有规定“向国家统计机关提供相关数据、接受统计机关的调查是每个公民、法人及其他单位的义务”,“国家统计机关必须保护公民的隐私和企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有些公民、法 人不愿意提供相关数据或者提供不真实的数据。二是管理体制不合理。《统计法》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领导和监督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本法和统计制度。而在现实生活中,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干部本人或者授意属下搞数字造假。三是违法行为处罚轻。《统计法》对统计对象的违法行为只有罚款,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只有行政处分和通报批评。数字造假的成本很低、风险很小,回报却很大,实事求是吃亏,弄虚作假得利。
2.体制存在弊端。目前,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数字虚报现象数见不鲜。一是唯上负责的干部体制。由于领导干部的任命主要由上级决定,普通干部决定不了领导干部的命运。导致领导干部只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下级必须服从上级,按照授意造假成为必然。二是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目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以GDP指标为主,“唯GDP论”,把乌纱帽与数字挂钩,实行末位淘汰制。导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不得不采取造假、虚增、空报等手段玩“数字游戏”,统计数字注水,GDP层层加码。三是官本位体制的存在。领导必然考虑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考虑自己的政绩需要。官员自己统计自己的成绩,自己填写自己的政绩单,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领导好大喜功。由于政绩考核导向,与GDP有关的统 计数据成为衡量党政干部优劣的“政绩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某些领导干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速度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数量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简单归结为GDP的增长。中央定9%的发展速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会定15—20%的发展速度,各地级市、县就会定20—25%的发展速度,各乡镇就敢定25—30%的发展速度。可谓“上级压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骗上级,层层掺水,水到渠成。”
4.缺少舆论监督。目前,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主要是为上级、为各级领导服务的,除部分数据公开外,大部分是不对百姓公开的,平民百姓无法监督数据造假问题。新闻舆论监督在揭露官员违法乱纪、贪污腐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党内规定,批评和揭露党政干部的新闻必须经过领导批准,同时新闻媒体对官员的监督缺乏法律保障。因此,很难对统计数据违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二、具体表现
1.造假指标数额较大。西部某区公布的GDP增长20%,是全国的2倍多。某乡镇企业实际产值400万元,上报6,061万元(注水15倍);实际营业收入600万元,上报5964万元(注水9.8倍);实际纳税30余万元,上报88万元(注水2.9倍);亏损近百万元,却上报盈利365万元。2.互相攀比之风较重。各地之间、各部门之间、同行业各企业之间在上报统计数字时左邻右舍、左顾右盼、相互比照,进行横向对比,搜肠刮肚想办法把指标赶上去,唯恐指标下滑,影响县域经济考核等级。“注水”少了吃亏,“注水”太多了出格。
3.虚报与瞒报并存。既有“注水”虚报,也有缩水“瞒报”。数字造假并非都是“注水”,也有“缩水”的,体现政绩、成绩的数字“注水”的多,诸如GDP、发展速度、产值产量、税收、利润等;反映问题的数字“缩水”的多,类似生产伤亡事故、环境污染、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企业亏损等。
4.根据需要变换数字。有的地方和部门,同一件事情预备多种数字和版本,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和官员政绩的需要,就用哪个数据。有些地方政府在统计GDP时搞“双轨制”:向有关方面摆政绩时一个数字,向国家要补贴的时候则是另一个数字,所以就出现同一个县既是“百强县”又是“贫困县”的怪相。
三、造成危害
1.宏观决策失误。统计的目的是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基层提供的统计数据是全国统计数据的基础,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怎么保证全国统计数据的准确?全国统计数据失真,势必造成国家宏观决策失误,造成人力、物 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2.造假风气盛行。数据造假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某些官员“升迁寻租”的手段。虚报浮夸者大行其道,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惩治,反而飞黄腾达,必然促使众多官员仿效。弄虚作假的小人得势,坚持原则的人孤立,败坏了党风,加重了腐败。
3.群众利益受损。虚报浮夸的数字、官员的政绩都是通过加重人民负担来完成的。有的地方靠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有的地方挪用扶贫款、救济款、救灾款,有的地方提前征税,有的地方从银行贷款缴税。总之,官员的政绩最终由百姓买单,群众幸福感不升反降。
四、对策之道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统计人员从事统计业务必须忠于事实,只对法律负责,不受党政领导的干预;各级政府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保证统计机构的正常业务开展和行政执法;公民、法人及其他单位有依法上报相关数据和配合统计机关的义务;统计机构及其统计人员有保护公民隐私和企事业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
2.改革政绩考核体系。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由单纯GDP、发展速度、税收、利润等内容扩展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就业率、失业率、物价水平、居住条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科技投入、扶贫、文化建设等社会的全面进步;改革干 部考评方式。由官考官、官评官改为民考官、民评官,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在考评干部工作中的主要作用。
3.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制定出台政务公开条例,明确要求政府决策、统计数据应当依法公开,便于接受群众监督,让统计数据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实行科学民主的决策,集思广益,建立专家独立论证、公众听证、人大会议辩论与审批等周密的制度安排,保证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造假现象 篇3
实验记录是学生探究的足迹, 是学生表达、推测、分析得出结论的事实依据, 是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度和探究能力, 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科学学习的重要依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随堂听课, 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探究时的记录存在着造假现象, 使搜集的信息不真实、不全面, 直接影响了学生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结论进行解释的有效性。因此, 教师要重视“实验记录”这一环节的教学, 积极利用各种策略提高实验记录的质量, 促进学生对科学现象深刻地理解, 以保证学生的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一、小学生实验记录造假现象的原因
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出发, 对小学生实验记录造假现象进行探索和剖析, 发现造成小学生实验记录造假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实验时间不充分
由于实验研究过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往往会造成科学探究时间不充分。如果实验探究不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 草草收场, 不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调查发现:在科学课中, 教师始终把实验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部分, 而忽视了对实验结论的分析, 草草了事, 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记录的不重视。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的完整性, 很多实验探究活动刚开始就喊停。学生刚进入探究氛围, 教师就急于要整理材料, 没有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记录时间。实验时间不充足, 匆匆走过场, 使得探究只表现为一种外在的形式, 这必然促使学生为了完成探究任务, 对实验记录进行造假。
2. 记录方法指导缺失
在课堂上, 教师对学生实验记录缺少有效性的指导。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过于繁琐、复杂, 记录冗长无味;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要求过于笼统、简单, 让学生无从下手。这些因素往往使学生在记录时不按记录单的要求记, 有时记录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 甚至出现涂改、捏造实验记录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学生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3. 小组分工不合理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 学习小组成员往往进行相应的分工, 记录工作由小组记录员来完成。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时兴趣盎然, 对实验记录不太关心, 因此记录常常成了记录员个人的事, 其他成员参与太少。长此以往, 学生将会漠视记录, 懒于动笔, 在对待科学问题上容易轻信他人, 记录员记错、记漏也得不到及时纠正, 直接影响着学生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4. 学生盲目从众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制约, 缺乏追求真实、尊重证据的意识, 他们大多希望实验出现和自己的假设相一致的结果。如果结果与期望不相符, 他们也宁愿否认自己的实验所得, 而以得出与自己期望相符合的答案为荣, 对科学现象视而不见, 或者夸大其辞, 任意更改实验记录。当自己的实验现象或者结论与别人不同时, 这些学生往往倾向于别人的结果, 特别是一些优秀学生的结果, 很容易因从众心理而改变自己的实验记录。这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心理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此外, 还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学生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如教材中的范例, 学生的实验习惯、生活经验和原有认识, 教师自身对实验记录的认识和实验器材的选择等。这些因素教师如果处理不当, 往往会使学生在主观心理的诱导下, 为了完成实验任务而对实验记录进行造假。
二、对小学生实验记录造假现象的教学对策
实验记录是学生表达探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是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为了防止学生的实验记录造假, 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引领学生实事求是地面对实验中的现象和发现,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证意识。
1. 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记录
实验是学生探究新知、发现规律、解释现象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实验记录的重要性, 并指导学生善待实验记录。这其中也体现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当学生自觉珍藏实验记录时, 那便是科学教育的成功时刻。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验记录, 因为实验记录在其探究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功能。这些功能主要包括:
(1) 实验记录能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可能仅靠教师的讲解获得, 必须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学生在实验后形成实验记录的过程中, 演绎、推理、归纳、分析、判断等能力都能得到训练。
(2) 实验记录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记录本身就是探究的一种证据。学生将看到的现象如实记下来, 这就是证据。实验记录是将研究对象所蕴涵的丰富信息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知识的有效载体。学生通过实验, 再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梳理并记录下来, 这就是主动探究新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3) 实验记录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逻辑性。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想到了什么, 能够通过记录保存下来。学生将在实验中形成的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或图画形式, 再在交流汇报中反馈成口头语言, 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得到更加完善的处理。
(4) 实验记录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实验活动的进程和学生的操作能力。例如, 可以了解学生观察是否全面, 方法是否正确, 测量是否准确;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如何;学生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 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等等。由此, 教师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或者改变指导策略。
同时, 实验记录也是评价学生的一种依据。所以, 我们要充分发挥实验记录的作用, 用明确的评价目标引领学生向理想的探究境界进发。
2. 留给学生充足的实验时间
时间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一个指标。在实验探究活动中, 教师要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 把课堂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实验时间, 让学生有时间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实验, 有时间沉思, 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记录研究成果, 感受研究的收获, 这是做好实验记录的必要条件。
3. 适时指导学生做实验记录
实验记录是学生思维的再现, 是探究的一种证据, 能有效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促进学生加深对科学现象的理解。实验记录是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形成科学概念的重要途径。可见, 实验记录在实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不能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 要加强实验记录填写方面的指导。
一份完整的实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想法, 学生提出的假设;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实验的过程;学生得出的结论, 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教师要在具体的记录中给予指导。教师可以从实验记录的规范、记录内容的选择、记录的方式、记录语言的提炼等方面进行指导。记录的方法可以多样, 例如对那些有事实根据的、体现探究证据的信息, 可以采用文字表达、画图表示、图文结合、录音等方法进行记录。
4. 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分工合作是科学课程改革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在实验教学中, 注意科学构建学习小组, 提倡人人记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各人的见解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达到信息与思维共享。当全班性的探讨展开之后, 学生进入了第二次交流碰撞, 并再次修正自己的记录, 也适当保留个人见解。
在一个学习小组中仅设一名记录员是不够的。教师应注意定期调整组员分工, 让小组的每位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小组记录员, 使实验记录不再成为小组里个别人的事情, 从而有效提高实验记录的质量。
5. 采取积极评价
实验记录是过程性学习的体现, 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 对于学生过程与方法的养成、良好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是一种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材料, 也是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见证材料之一。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记录单进行整理, 这也成为老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一个依据。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验记录的兴趣, 应该将其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中, 让有效的实验记录成为学生科学能力评价的主要依据。通过对记录进行评价, 让每一个孩子都在记录的同时获得激励, 体验记录成功的喜悦, 拥有记录的自信心。
记录不仅是学生学科学的记录, 也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因此, 教师应重视实验记录, 应当适时评价学生的实验记录, 根据记录的信息及时纠正错误或者改变指导策略, 并评定相应等级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增强科学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