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环境

2024-07-25

报道环境(精选11篇)

报道环境 篇1

摘要:环境问题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敏感性强, 影响面大。环境问题报道对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引导其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环境问题报道要结合环境问题特点, 尊重环保科学性, 重在深度剖析, 把握好报道尺度。

关键词:环境问题,科学性,深度报道,尺度,危机报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媒体报道的热点。环境问题是民生问题, 环境问题报道是危机报道的一种。环境问题报道的目的在于震慑环境违法行为, 促进环保问题的解决, 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使人们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

如今问题性批评性报道难搞, 涉及到公众利益和领导责任的环保问题更难报道, 主要是因为媒体批评曝光太少了, 整个舆论氛围是唱赞歌, 有关方面人士特别是有些领导同志对媒体曝光批评的承受力退化、弱化和异化了, 以致于“一批即跳”, 甚至对某些不算批评的提问题报道, 也难以接受。所以, 新闻媒体及其采编人员如何做好环境问题报道, 值得深入探讨。

一、环境问题专业性强, 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环境保护是在科学认识和总结环境问题产生发展规律基础上形成的, 是一门专业性强综合性强的科学, 涉及到很多学科领域。环境问题报道的题材专业性强, 专业术语多, 数据多。目前公众对环境保护认识模糊, 概念不清, 环保意识薄弱, 因此, 环境问题报道须尊重科学性, 写出内行文章, 以科学性揭开事实真相, 为民众答疑解惑[1]。差之毫厘, 谬之千里。2011年“紫金山铜矿污染”事件发生后, 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新财经》杂志刊登的《紫金矿业之祸》文中错将“9100立方米”和“500立方米”分别写成“9100万立方米”和“500万立方米”。此外, 把污水中含铜说成是剧毒物质氰化钠。这样的报道, 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反而会扩大事态, 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给政府工作增加难度。

环境问题报道的科学性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新闻工作者本身要有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环境意识, 能准确向公众传递正确的生态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倡导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引导民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尊重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不但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 而且要注意从总体、本质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事物的真实性。这就需要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认真核实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发生的原因。对同一环境问题要多方求证, 不能偏听偏信, 要多听不同意见[2]。对存在分歧的问题应注重科学探讨, 不能断章取义或者妄下结论。三是文字表述上力求准确, 多体现环保专家意见, 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增强报道的可信度。

二、环境问题成因复杂, 报道重在有深度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三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与日俱增, 成因复杂, 很多问题交织共存。比如饮用水源污染可由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多种因素造成;农村环保问题与环保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业污染的转移、环境监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海洋环保问题不仅包含陆源污染, 还有海上养殖污染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旦形成就需要长时间的修复, 甚至难以修复。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 也是各级政府及其多个相关部门的份内事, 部门相互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解决任务艰巨。因此, 对某些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应注重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仅具有新闻性, 又有调查材料, 更有理性的分析和评点, 而且可采用通讯的笔调, 包涵有丰富的信息量, 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理清说好, 问题的严重性、解决问题的紧迫性甚至破解难题的对策, 也显而易见, 可以更好地引起有关方面的反响和关注, 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

深度报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 去审视整个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 不但要有“点”还要有“面”, 使其向纵横两维度拓展, 整篇报道呈现立体化。重视报道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特别是重大环境事件和突发性环境事件的批评报道, 应作好跟踪采访和系列报道, 从政府部门、污染行为主体、民众反映等各个侧面去反映问题。二新闻背景和细节的挖掘。深度靠事实来支撑, 背景材料挖掘筛选并与现实材料的对比分析, “深”在其中。甚至拿过去的数据和现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对比, 就增添了一份说服力。细节决定成败。新闻细节特指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场景、新闻背景中出现的最有特点, 独具特色的事物和人物的具体描写。在环境问题报道中通过事件描述和民众对环境变化的感受, 凸显新闻形象性。三是文章立意新且深刻,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新意是新闻永恒的主题, 要把报道触角深入到环境保护领域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做法、新鲜事, 把制约环境保护的机制、体制、投入等深层次问题作为报道的重点[3], 提出符合科学规律的预见和建设性的对策, 作为决策部门参考依据。比如, 2011年笔者随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对九龙江水电站最小下泄量进行检查, 如果仅是对检查结果作例行报道的话, 文章显得苍白无力。笔者从下泄流量检查的动因效果探究, 通过对九龙江流域沿线的龙岩、厦门、漳州三地市展开调查采访, 揭示了“小水电的疯狂”、“等水喝的被动”等现象, 深度剖析“治水难的纠结”, 警示九龙江疑似人工堰塞湖的问题, 写出《九龙江流域疑似人工堰塞湖》一文, 使得文章更有深度, 引起较大反响。此稿获得2011年度福建新闻奖二等奖。总之, 深度重在综合与分析, 分析重在调查与研究。只有深入采访, 掌握大量第一手的素材, 才能分析得好, 写出有深度有份量的文章。

三、环境问题影响面大, 报道应把握好尺度

环境问题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的特点, 与民生利益密切相关, 社会影响面广, 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跨区域的污染事件时有所闻, 可能引起公众的恐慌, 引发公共危机。所以, 环境问题报道也是一种危机报道。倘若一味批评曝光, 环境新闻或许变成了“环境污染新闻”报道, 最终只能使公众谈污色变, 宣传效果并不好。记者如果只是简单地出于道德义愤去观察和报道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舆论监督就可能引导受众产生极端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思维方式, 最后使得宣传效果走向极端[4]。把握好尺度, 可为事件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引导民众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危机, 主动配合政府工作, 阻止事情向不良态势发展, 将危机对社会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

把握好尺度, 应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问题报道。掌握其度, 应注意两点。

首先,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既要提问题, 又不能同国家政策撞车;既要曝光批评, 又不能给政府工作添乱;既要揭露矛盾, 又不能影响社会稳定。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要理性、客观、准确地看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 看待当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压力。例如,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 人人谈核色变, 并质疑我国核电站建设及核能安全。在这个事件的报道上, 不但要让公众知晓日本核辐射事件的前因后果, 还要对核能及核电站建设进行科学解读, 科学引导, 消除人们的顾虑。

其次, 环境问题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 要立足民生, 体现人文关怀。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群众的环境诉求, 同时应将晦涩的专业术语、数据转换为与公众利益相关的信息。不能为了猎奇心理或获取轰动效性, 放大或刻意渲染问题严重性, 误导民众对环保事业失去信心, 而应引导他们理性思考, 使其认识到, 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是不可能一蹴而就,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我国发展长期面对的突出矛盾,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 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瑞农.环境新闻的走势及报道路径[J].中国记者, 2007 (7) :16-18.

[2]张隽波.环境新闻如何走出负面误区[J].青年记者, 2009 (22) :42-43.

[3]刘友宾.新时期环境新闻的三大突破[J].中国记者, 2007 (4) :32-33.

[4]魏靖, 邓力平.环境新闻报道的不足及改进[J].青年记者, 2008 (19) :59-60.

[5]王润泽.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J.国际新闻界, 2003 (3) :22-24.

报道环境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建设秀美宜居乡村的战略部署,对标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要求,大力营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良好社会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

一、宣传重点

重点宣传我镇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攻坚的决心与毅力;重点宣传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重点宣传我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重点宣传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

二、宣传安排

*、创新宣传方式。各村(居)开展好假日课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各村(居)多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精心策划一批报道,使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社会效果更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开设专题专栏。在微信平台等新闻媒体开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在行动”专栏,及时报道各村(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有效措施、整改进展、成果变化。

*、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各类负面信息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

*、加强素材报送。各村(居)要主动与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对接,要明确一名新闻素材报送员,积极报送有价值的新闻素材。

三、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村(居)要深刻认识此次行动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抓好新闻素材报送和典型挖掘工作;新闻素材报送员要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宣传计划,切实抓好宣传报道,确保宣传工作取得实效。

*.多方联动,形成合力。上级媒体和镇属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要相互呼应、形成联动,重点稿件要相互转发,扩大传播效应。各村(居)要指定专人配合新闻采访,并提供相关材料,确保宣传报道高效顺畅,形成合力。

公民环境报道时代或将到来 篇3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是一个被说烂了却不见被真正做好的口号。

2008年4月发布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中国环境意识项目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承接)显示:中国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均有显著提升,但公众仍处在“被动接受环保阶段”,主动了解环保知识、参与环保活动行为显得不足。

《报告》首先从公众对环境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人手,通过选取白色污染、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7个环境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询问被访者是否听说过上述概念。结果显示,越是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科学知识了解越高,听说过“垃圾分类”的占全体被调查者的66.3%,其后依次为世界环境日(62.6%)、白色污染(56.9%)、有机食品(52.2%);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相对较远的环境科学知识,则公众对其的了解程度偏低,如环境污染中的三废(45.5%)、温室效应(41.4%)、生物多样性(27.8%)。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经历看,接受大众传媒中的环保信息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环保经历,而公众主动参与环保活动不足是目前环境保护宣传中的主要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最主要的环保经历为收看有关环保的电视节目、纪录片(82.9%),阅读报刊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47.3%),看到户外的环保公益广告或标语(42.4%),收听有关环保的广播节目(25.3%),收到宣传环保知识的传单或手册(17.9%)。在主动性环保经历中,仅有参加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的比例相对较高(18.1%),而参与环保宣传仅为4.2%,成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员仅为2.1%,有12.9%的人没有任何环保经历。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看,《报告》显示,公众实际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与降低生活支出及自身健康无关或须增加支出的环境保护行为则相对较少。

环保部门、环境学者和环保人士普遍认同的一个事实是,做好环保必须要公众参与。著名环境记者冯永锋在一篇题为《规划环评给“公众参与”上了堂什么课?》的文章中写到: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利益相关方”,……其实公众不是指其他人,而是所有的人;不是指别人,就是指自己。在我们列出“群众”、“公众”、“社会”这些通用词语的时候,经常把自己置身事外。官员们会这样,学者们会这样,企业家们会这样,受到伤害的人会这样,而环保组织、公益组织、媒体、法律,似乎也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摘择出“公众”之外。

“公众”的成长

“环保”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时,一些活跃的民间环保组织、几个知名的民间环保人士,似乎便是中国环保公众参与的缩影。好在这种状况正在逐渐改善。

根据2007年召开的第六次中国信访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信访总量较上年下降15.5%,但环境信访和群体事件近几年来却以年均30%的速度上升,成为中国信访的“五个重点”之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众环境意识、权利意识的大幅提升构成了强烈的反差。公众参与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事实,并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厦门市围绕“PX项目”建设的风波,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某种标志性的公众参与事件。

2007年初“两会”期间,105个政协委员联名签署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反对腾龙芒烃(厦门)有限公司拟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的“对二甲苯”石化项目(简称PX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高达108亿元,建成后,有望为厦门市增加800亿元的产值。但是,“PX项目”距离厦门市中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鼓浪屿都只有7公里,而且海沧区已经成为一个新开发的居民生活区。因为该项目所处位置敏感以及存在极高危险性,引起了全国政协委员们乃至厦门市民的极力反对。成千上万的市民走上街头,表达心声。

2007年5月30日,厦门市正式宣布缓建“Px项目”。6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就“PX项目”对厦门市进行全区域总体规划环评。12月,厦门市公开摇号产生市民代表参加厦门海沧南部地区环评座谈会。49名与会市民代表中,超过40位表示坚决反对上马PX项目。此后,有关媒体报道说福建省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停止在厦门市海沧区兴建该项目,将迁至漳州古雷半岛兴建。

北京也发生了一起影响较大的环境抗议事件。北京市计划在海淀区西北旺镇六里屯依托垃圾填埋场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后每天焚烧生活垃圾1200吨,制作堆肥400吨。由于六里屯一带已经建成了许多居民小区,社区居民担心环境污染,连续上访反映焚烧厂选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6月12日,国家环保总局建议地方政府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论证,在完成论证之前,该项目应予缓建。

这两起群体性事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市民的理性维权,也显示了正在崛起的公众参与的力量。而政府的克制、理性、顺应民意、择善而从,体现出新的执政观,受到舆论的高度评价。但其肇因,都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缺乏更大范围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项目本身的评价也缺乏开放的程序和公众的广泛参与,这都凸显了规划环评的重要性。环保部副部长潘岳表示,正在制定中的《规划环评条例》将引入程度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序,坚持加入关于“公众参与”条款。按照条例规定,规划编制单位应该向公众公布信息,征求公众意见,重大意见比较集中的情况必须听证。

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仍然有一些星星之火能够让人看到光亮:有个小区的居民起来反对修建一条劈开小区的高速公路,最后逼得政府准备召开“全民公投”;有些居民为了反对身边的垃圾填埋场继续施放毒味,千方百计让法庭接收了其中一位为主的申诉书,要求垃圾场业主赔偿排放臭味导致此业主昏倒而到医院急救所花的两三百元药费,以校验法庭的能力,观望政府的诚意;有位在深圳打工的湖北人,当他回家探亲时,发现村庄边的森林正遭受砍伐,急忙起来向林业部门反映,并联合大量同乡,开始调查那家砍树公司的背景、调查主导此事的政府官员的作为。

谁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

WEB2.0时代,有了技术做靠山,似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民环境记者。形势真的如此乐观吗?一位国内知名的环保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着上述种种事例能给人以信心,和十几年前相比,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但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家乡的河流和森林,很多人看到伤害天天发生却从来没想过要对它进行记录和传播,更多的人不是伤害的主力军、就是协作伙伴或望风者。成为公民环境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环境责任感的问题。

5月9日,国内著名的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组织了第一次公民报道小组沙龙活动,邀请了自然之友会员、著名媒体人林谷担任主讲。这个活动意在“对会员自觉的行动做有意识的引导,形成合力,培养一支公民记者队伍,通过沙龙的形式提高公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使这支队伍的每位成员拥有较强的新闻自采、对外发声的能力。”活动负责人告诉记者,培训只是一种技术上的支持,关键还在与参与者有持续关注环境问题的热情和恒心。

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王石说:“第三届阿拉善生态奖非常重视内生性和合作能力。内生性是指作为一个公民,你有责任关注当地的环境,并起而行之;合作能力是考量你在运行项目的过程中,与社会各种资源的对话能力和匹配能力。环境保护是一个共同的事业,那么你就要有能力在过程中把社会有效能量融合到你的理想中来。用这两个指标去衡量,我们发现,中国内生的环保项目的合作共赢能力越来越强。”

报道环境 篇4

关键词:环境报道,“APEC蓝”,《中国日报》,《纽约时报》

一、研究缘起与概述

2014年11月5日至11日, APEC会议在中国首都北京举行, 为了给会议的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中国政府采取了诸多举措, 如车辆限行、污染企业停工等。这些措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直生活在严重雾霾之中的京津冀人民享受到了久违的蓝天, 网民称这样的蓝天为“APEC蓝”。但是综观中外媒体中关于“APEC蓝”的报道, 因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思维差异、新闻采编和呈现习惯等原因, 其报道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在2014年11月关于“APEC蓝”的报道, 从内容呈现、新闻用词与标题、图像运用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对其新闻文本进行异同点比较。通过对比分析, 发现中美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在均陈述客观事实基础上, 又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与倾向性, 其中, 《纽约时报》在环境问题报道中体现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以及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等方面也为中国媒体在环境问题的报道方面提供了借鉴。

二、多角度对比分析中美的新闻报道

(一) 内容呈现

移动互联网语境中,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作为传统媒体的《纽约时报》坚持用理性的报道赢得读者的注意力,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同《纽约时报》读者群体的特点相吻合, 这些读者的特点是关注重大议题、受教育程度高、阅读思辨能力较强。这也说明受众的特点常常影响媒体对报道风格等的选择。在其关于环境的报道中不仅有以数据为支撑的专业知识角度的解读, 还有对环境问题的产生机制等方面的分析。

《中国日报》的环境新闻记者大多没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多学科专业知识背景, 虽然其能够在对已有的环境问题进行报道的基础上挖掘一些极易被公众关注的话题, 然而专业知识的缺失也易使这些记者对于环境问题的报道流于平面化, 即难以较为深入地剖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日报》作为政府的发声筒之一, 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报道内容不仅包括新近发生的事实, 还包括政府加强保护环境的措施, 即此类报道不仅承担着呈现事实的功能, 还担负解读、宣传政府政策并引导社会舆论的职责。

(二) 新闻用词与标题

《纽约时报》一直标榜自身对于客观公正呈现事实的追求, 但在报道中国为营造“APEC蓝”而采取措施的新闻中却出现了较多负面形象的词汇, 例如“pollution shrouded” (污染笼罩) “overreaction” (过激反应) “for the convenience of dignitaries” (为高官之便) 等, 这些负面词汇通过突出强调中国“APEC蓝”之前雾霾的严重性以表达中国短时间内营造出“APEC蓝”的不合理性即暗指中国采取了“不合理”的措施, 且该措施只是为了方便官方而非民众。“APEC蓝”报道的新闻标题也暗示了《纽约时报》对于“APEC蓝”形成的偏见。如2014年11月3日的“Preparing for‘APEC War’in China”, 在文中作者解释“APEC War”是由中国节能服务网提出, 但是该网站于2014年11月2日所发的新闻稿中意为“preparing for‘APEC’”, 而非“APEC War”。中国一向坚持以和为贵, 《纽约时报》在标题中宣称中国认为“APEC”是一场战争, 明显带有偏见色彩。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 《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国“APEC蓝”这一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时, 虽然也呈现了客观事实, 但是其内容和标题用语也隐晦地传达出了一种对中国营造出“APEC蓝”消极甚至批判的态度。

《中国日报》的标题则多为客观陈述事实类、反思类或者具有积极宣传意味的语句。如“Improve green steps to a blue APEC sky”“‘APEC blue’prompts pollution control pledge”等。前者属于对客观事实的报道, 而后者属于通过反思进行陈述的报道, 具有引导舆论的意味。这些是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众心理的一种标题设置形式, 对于“APEC蓝”的形成予以恰当的评价, 同时也对中国为保持“APEC蓝”和保护环境而采取行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 图像运用

相较于文字来说, 图像能够更加直观地将内容呈现给读者, 其趣味性和立体化也能够为读者营造一种视觉冲击。除此之外, 图片具有比文字更高的可读性, 这一特点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速度也可以帮助读者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获得较为整体的信息。在肯定图片优势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由于图像呈现的有限性, 其只是展示了主干信息, 读者在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图片所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 图像的选择与运用不仅暗含着媒介的报道倾向与价值取向,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信息获取与自主判断。

《纽约时报》在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报道时相对较为重视图文结合, 其配发的图片来源大多集中于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等外国媒体。在本文选取的《纽约时报》关于“APEC蓝”的报道中, 其在描述中国空气质量转好时仍配发由美联社之前拍摄的描述中国雾霾严重的照片。

《中国日报》相对来说更注重文字内容的呈现, 对于图片的运用较少, 且其图片运用多是出于丰富报道形式的目的, 读者对新闻图片的二次创作空间较小。除此之外, 中国在对“APEC蓝”进行报道时, 选取的照片多具有积极意义。如新闻“Changing for clear skies”中, 其图片展现了“APEC蓝”之下的北京城中, 一群老年人跳广场舞的情景。这样的图片通过平民化的角度展示了“APEC蓝”出现的事实, 体现了干净空气对于普通民众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 消息来源

在新闻报道中, 指出消息来源的行为能够使新闻报道更具客观性, 使报道本身所传达的信息显得更加真实可信。这种做法可消解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介入主观因素的嫌疑, 体现了媒体力求客观全面地将新闻事实及其内涵以一种公正的立场呈现给读者的愿景。

通过对《中国日报》新闻的分析可以发现, 其消息来源多为官方新闻发布会或对政府工作人员、专家等关于政策解读评价的采访, 相对较为单一。

再观《纽约时报》, 由于其首先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 《纽约时报》较为重视报道平衡以便为自身营造客观负责的媒介形象。通过对“APEC蓝”报道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环境报道中引用的消息来源具有多样性, 既包括了记者的独立调查、中美双方官方人员的言论观点, 同时也有对普通民众的个案采访与各方观点汇总。《纽约时报》在中国的主要新闻消息来源为中国的官方新闻发布会和官方媒体两种, 如新华社、CCTV和《人民日报》等。然而, 在其将中国媒体作为信源时却总会先声称“the state media or the state news agency”而非“Chinese media or Chinese news agency”等一般陈述性的表达, 这样具有强调意味的表达看似是为了显示其因消息来源为政府而具有可靠性与真实性, 实则暗含“民众却不这么认为”“这只代表官方态度”的意味。

三、研究总结与建议

通过多方面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媒体在关于中国环境新闻报道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一方面, 《纽约时报》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呈现出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图文相互引申和多学科角度对问题进行解读的特点, 但是其报道的倾向性及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 基于自身的性质的考量, 《中国日报》在为人民呈现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发挥着解读政府环境保护与治理政策并号召社会大众关于环境问题舆论引领作用。

对我国媒体来说, 《纽约时报》环境报道中的注重科学性、强调调查性及立足全球视野的写作模式在提升我国媒体环境传播能力方面是具有借鉴意义的。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纽约时报》中带有偏见意味的环境报道所潜藏的风险。

为此, 中国媒体在对环境问题进行报道时, 不仅要努力改进报道方式与呈现方式, 增加图文并用或以数据材料为支撑并进行文字详述等形式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与丰富性, 同时更要努力提高记者跨学科的专业知识素养, 使其可以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环境类新闻进行解读与报道。对于媒体来说, 这样的措施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呈现事实, 使其写出有理有据有质量的报道,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媒体在环境传播方面的广度与深度。也只有这样, 中国媒体才能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环境问题现状与政策措施等, 才能促使读者形成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 使中国媒体在环境传播中更具话语权, 从而逐渐削弱外媒所发表的关于中国环境问题有失偏颇的报道对中国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推动中国国家形象的维护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魏世传.浅析《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报道的特点和启示[J].今传媒, 2014 (9) .

[2]李畅.“煮蛙效应”—中国环境新闻报道的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 (4) .

报道环境 篇5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严重,气候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公众一直是坚持倾向于发达国家的立场,对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态度。本文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在对环境进行报道时美国媒体不够客观,尤其是针对气候变化的归因问题和责任分配问题对西方公众产生了误导。

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严重,气候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美国公众一直是坚持倾向于发达国家的立场,对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公平和不公正的态度。以下几点是美国媒体对我国环境进行报道时的特点:

一、对中国的污染程度进行夸大,并借助多媒体进行报道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自8月至12月,针对中国的环境“危机”《纽约时报》做了长达10期的系列报道,下面是对这些报道特点的总结:大力度的运用了多媒体,包括地图、博客、文字、照片等各种各样的媒介,最突出的是其幻灯照片的选择,都是一些极端恶劣的场景,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具有较强的互动性,针对读者的提问,该报道请来了不少专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解答;具有很强的读者针对性,该报道不仅面向于国外读者,其有意引起中国国内读者反映的意图十分明显,例如邀请了很多来自于中国大陆人或港澳台的专家,并且对报道进行了包括文字和音频在内的中文翻译;报道内容涉及较广,做到了点面结合,例如在其10期的报道中选题涉及多方面,包括水危机、卡车污染、渔业资源枯竭等等,几乎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各方面都进行了报道。从报道立场而言。

该报道似乎是在呼应“中国威胁论”,无论是报道的标题还是稿件内容和专家的言论,都似乎在有意的为中国戴上因环境污染以致出现危机的枷锁;在整个报道的过程中,“极端的”、“污染危机”、“致命的”、“环境危机”等负面词语出现的频率极高,以报道中有关中国卡车污染的问题来看,记者指出中国的卡车拥有量很高,这就造成了中国每年能够消费掉全球年增长耗油量的一半。既引起了油价的快速上涨,也使得中国成为当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对于中国卡车污染环境的客观事实我们不能否认,但是,反观美国截止其汽车拥有量就达到了2亿4千6百万辆,远超过中国的卡车数量,不难发现对于全球环境的污染,美国汽车要远甚于中国,仅就这一点,其将全球油价上涨归咎于中国的报道就是不切实际的,这样的报道也就显示了其别有用心的意图。

二、简单化的理解高度复杂的气候变化议题,对舆论产生误导

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研讨是建立在长期的观察研究和采集并分析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因此像一般大众和新闻媒体这类缺乏专业知识的群体很难对其进行理解。基于这一点,西方媒体借助了简单化的报道策略,在读者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手段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单化,使得读者更易接受。虽然这种做法从新闻写作角度而言是无可非议的看,但问题就是在过程中该报道却出现了过度简单化的问题,以致最终对大众产生了误导。

例如在20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前,一西方媒体曾肆意的建议运动员要佩戴防毒面具来中国参赛,以抵抗北京的污染。又如, 美国有一个“明天全球研究所”(the Global Institute for Tomorrow),在《耶鲁全球在线》英文版上,其CEO Chandran Nair在对资源利用的问题上,将西方和亚洲进行了明显的区分,认为西方人理应享有当前的资源利用权利,而亚洲人不应有与西方人享有平等权利的奢望。也就是说,它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享受当前的生活方式是理所当然的,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必须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限制,并要承担起对全球环境进行改善的责任。这是一种十分荒谬、不公的推理,但是却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并且与“中国威胁论”产生了呼应,很容易得到一般西方读者的接受甚至支持。

Gavin Schmidt是美国NASA Goddard太空研究中心的一名博士,就气候变化问题,包括CNN在内的西方媒体经常对其进行采访,在采访中他曾提到对于新事物,媒体总是以自己理解的角度进行解释,当出现一些气候现象时就会自然与气候变化联系。而就是由于这种自以为是的.过程,媒体的报道与事实出现了严重偏离的现象,对读者产生了很大的误导。尤其是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西方媒体在报道时总是会运用这种简单化的逻辑,宣扬中国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来保持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即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但中国并不觉的有什么不妥。媒体借助这样的报道模式,掩盖了西方国家对地球长达百年污染的事实,轻松摆脱了应承担的责任,转而将气候变化归罪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却将自己在气候变化责任的辩论中置于“道德高地”的位置。

三、对概念进行混淆,对数字进行操纵,只报道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报道环境 篇6

摘要:以社会责任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系统地实证研究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动态关系,探寻企业外部治理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良好的法律环境,相应提高了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水平;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媒体报道对公司的监督效果增强,反映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显著增强。

关键词:媒体报道;法律环境;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5-0071-09;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经济飞速发展引发的食品安全、劳工纠纷、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频频发生,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成为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衡量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标准之一。美国学者Bowen和Johnson(1953)将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应当以自愿回报社会为原则,并且有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进行经营获取利润。各国政府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在披露经济情况的同时对社会责任进行揭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响应各非政府组织和舆论的号召,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数量达到1526份,约是2006年报告数量的48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得到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重视和披露。然而,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偏低,差异较大,未达到预期的要求和效果。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载体,社会责任报告向资本市场及各利益相关者传达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极大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尽管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并不完全等同于其真实水平,但仍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企业对社会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担当。

而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媒体力量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和网民数量的上升,媒体传播信息、舆论引导等功能不容忽视,公众获知企业信息更加及时和透明化。学者们从审计师行为(Miller,2006)、经理人声誉(Dyck和Zingales,2002;Dyck等2008)、董事会决策(Joe等,2009)、资本市场压力(于忠泊等,2012)、行政机构介入(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和约束大股东行为(贺建刚和魏明海,2012)、资本定价(汪昌云等,2015;Wang and Ye,2015)等方面证实了媒体报道的治理作用。且企业价值越高,社会关注度也就越高,社会责任信息的社会意义就越发重要。而媒体对上市公司商业道德行为的曝光,使社会公众及时做出价值判断并做出积极响应。公众的舆论力量和行为反应迫使企业勇于主动承担其社会义务。另外,“法和金融学”强调了法律对金融主体施加了一定的影响。学者们从投资者保护(Dyck和Zingales,2004)、信息披露(Bushman等,2004)以及股票市场(沈艺峰等,2004)等方面研究了法律环境的公司治理作用。法律环境通过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或声誉来影响公司行为。因此,法律环境和新兴市场上有效替代司法的媒体报道(Dyck等,2008)作为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共同影响着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及披露。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媒体负面报道、法律环境以及在不同的法律环境下媒体负面报道分别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媒体有意识地迎合读者的需求、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其作为公司治理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不能忽视;加之中国是一个“新兴+转轨”经济的国家,幅员辽阔且各个地区问的法律环境水平明显不同(樊纲等,2010),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此,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相关实证检验模型,深入分析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媒体报道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近年来,媒体力量的崛起提高了企业的可视化水平,多种媒介多种形式的报道使得企业信息在短时间内被更多公众所知晓,形成公众舆论,使得企业的影响被无限放大。媒体在我国公司行为的各个层面都有非常重要的监督治理作用(孔东民等,2013)。

媒体作为信息传递的中介,通过信息采集、加工和各种媒介的传播,向大众提供多元化且有价值的信息(Besley和Burgess,2002)。杨继东(2007)认为媒体在经济市场中的角色是多重的,可能同时是公司信息的公开者、市场导向的预测者、社会事件的监督者或新闻观点的传播者。Dyck和Zingales(2002)指出在外界舆论的压力下,公司管理者倾向于为自己的形象负责而做出决策。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于忠泊等(2011)验证了媒体关注的市场压力假设,媒体关注通过资本市场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认为在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下,媒体监督在我国是有效的。李明和叶勇(2016)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能够促进控股股东掏空减少。

媒体以公司外部监督者的身份发挥着其特有不能复制的作用。Zyglidopoulos等(2012)将社会责任区分为积极和消极的社会责任,并指出媒体关注可强化公司积极的社会责任意识。徐莉萍和辛宇(2011)研究媒体治理對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时发现,高度媒体关注和良好的治理环境能够保证社会责任的信息环境和信息质量。沈洪涛和冯杰(2012)借助新闻学的议程设置概念,指出媒体有关企业环境表现的报道能显著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随着媒体对公司报道的增多,公众获得更多的企业特有信息,受监管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压力,企业乐意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来迎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黄辉(2013)研究表明,媒体负面报道主导了其公司治理职能的实现。媒体负面报道会导致公司价值的损失,于是为避免损失的加剧,公司管理层会做出相应的措施。Kang和Kim(2013)研究指出,负面新闻会强化公司内部的社会责任表现。由此,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力引发了对公司持续发展的恐慌,较于正面或是一般性质的报道,更能促进公司行为的改正。

基于以上学者的研究,我们认为,国内媒体主要通过声誉机制、市场机制和行政机构介入机制来影响公司治理,促使公司及时做出积极的反應,从而起到媒体监督公司行为并督促其进行改正的作用。当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质量或数量达不到公众的需求或认可,或者受到媒体的负面报道时,管理层会采取行动去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从而缓解社会的舆论压力,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媒体负面报道越多,管理层的行动就越积极,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就更高。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b:媒体的负面报道越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越高。

(二)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法律环境通过决定公司的控制权结构影响公司治理,进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La Porta等(1998)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投资者权益的有效保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国的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和会计信息质量。Epstein和Freedman(1994)从法律角度提出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与立法,并认为遵守信息披露法规是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因之一。

在“新兴+转轨”经济体中,政府干预是我国重要的制度环境之一。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引发企业的寻租行为,破坏市场的资源配置,弱化企业的社会责任。魏志华和李常青(2009)研究指出法律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高,且法律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推动家族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沈洪涛和冯杰(2012)发现,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同导致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也不同。周中胜等(2012)表明企业通过社会责任表现向社会传递正面信息并获得竞争优势,而政府干预会削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

樊纲等(2010)指出,中国各个地区在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等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从政府、市场等层面对上市公司的行为形成强约束环境,对信息披露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从而达到保护利益相关者,维护市场秩序规范的目的。相反地,法律环境不完善使得有关社会责任的立法、执行等多方面不规范,弱化了政府机构的监管力量,使得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社会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可能会基于自利原则或资源配置等原因,降低或无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法律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

(三)媒体报道、法律环境与社会责任报告

外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报道、法律环境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存在怎样的动态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

目前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法律建设进程也不统一,法律环境的差异导致媒体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市场制约的程度不同,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也就不同。Dyek和Zingales(2002)表明媒体能够弥补国家法律的不足,在法律之外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法律环境较好的条件下,媒体声誉和竞争得到充分保护,更促进媒体监督作用的发挥。李培功和沈艺峰(2010)认为,由于法治水平不完善等问题,在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下,媒体监督是有效的。但政府的介入需要强调一个度的问题。周新军(2003)研究表明,政府的过度干预会使媒体丧失其独立性,媒体的监督效果会大打折扣。由此,媒体作为法律环境的替代或补充,影响企业治理的多个方面。

从公司及其管理层的角度来说,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市场环境下,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较少,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较好,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公司经济行为和非经济行为的透明度是公司竞争的有利保证,媒体信息给予公众对公司更高的认可度,同时良好的法律环境有助于提高媒体信息的公正度。媒体的监督效果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逐步提高,公司管理层基于声誉、市场压力等方面会主动披露更多的企业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说,在市场化制度比较完善的地区,利益相关者需要更多的公司信息来进行决策,媒体报道提供了公众获得公司信息的平台。相反,在法律环境较差的地区,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等考虑,会过多的插手媒体,同时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会影响到媒体报道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媒体报道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在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更为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2012年期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被润灵环球纳入评价系统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剔除财务数据不全、数据异常、数据极端和金融类样本,最后确定有效研究样本1451个。

浅谈环境报道的新路径 篇7

关键词:环境报道,绿色新闻,新路径

目前, 环保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话题, 环境报道在任何一家媒体, 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广播、互联网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纵观近几年的环境报道, 报道数量不断增加、质量逐渐提高、报道层面也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当环保越来越受大众关注、环境报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的时候, 探讨环境报道的新路径, 找出环境报道的新出路无疑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拓展环境报道的领域

随着环境报道的日益发展, 受众阅读口味的日益提高, 早期局限在环境卫生、工业污染等领域, 内容相对单调的环境报道越来越不能反映社会变化和满足受众的需要, 而今越来越多的领域进入环境报道的视野。城市噪音、近海污染、乡村污染、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环保现状等以前不被关注的内容也逐渐被挖掘。“从报道内容的性质看, 过去环境报道主要集中在环境政治领域, 近几年则向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绿色教育、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环境哲学、环境文学等领域拓展, 基本上涵盖了环保运动的方方面面。” (1) 以《南方周末》为例, 200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开创了集环保、能源、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绿色新闻板块, 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分类模式。《南方周末》的绿色新闻报道视角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法制等多方面。其报道选题也呈现出全球化的视角, 主要集中在国际间交流合作与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营造了别具一格的绿色舆论空间, 给广大新闻媒体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2)

二、利用多种媒体互组实现信息扩容

最先进入环境报道领域的媒体自然是最传统的平面媒体报纸和杂志。1973年, 专业杂志《环境保护》创刊;1984年《中国环境报》正式创刊, 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上下的诸多报纸杂志都争相开辟了关注环境保护的专栏。目前, 大到党报、都市报, 小到各个城市的早报、晚报无一不把环境报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报道系列。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 电视进入环境报道领域。1996年民间环保人士廖小义在中央电视台自费推出绿色专栏《环保时刻》, 随后, 各地的环保电视专栏风起云涌, 如广西电视台的《生存空间》、中国教育台的《环境聚焦》、山东电视台的《家园》、河北电视台的《绿色家园》、湖北电视台的《幸运地球村》、北京电视台的《绿色经济》、江苏电视台的《绿色报告》等等。 (3)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 真正的社会教育不在学校和社会, 而在传播那里, 尤其是电视这基本上打破了“知沟理论”的媒体, 更对广大的观众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由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环境网站大量出现, 并成为环境报道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环境网站无以计数, 博客、微博的发展更是为环境报道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

各种媒体在传播环境报道的时候各显神通, 目前更积极的一种探索是利用多种媒体互组, 实现传播的最佳效果。《南方周末》的绿色工作室与腾讯网“深度对话”栏目联手推出高端人物访谈栏目“绿色对话”, 使有限的资源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 利用多种媒体的合作实现了信息的扩容。

三、环境报道舆论功能的深度挖掘

首届中国地球奖的获得者《人民日报》副总编李仁臣是这样评价中国新闻传媒在影响环境保护发展趋势中的三项功能的:导向功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可以说近些年来我国环境保护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是和新闻媒体工作者分不开的, 我们时常听到的关心环境保护、关心人类生存和可持续的呼声, 众多环境保护措施得以出台, 都离不开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奔走呼吁。许多新闻工作者已经把环保宣传看作了自己的神圣责任和使命。《新闻晨报》副主编马笑虹的一席话准确道出了广大媒体工作者的心声和目标:“作为媒体形象, 晨报有意愿、有能力、有热情去做一个价值观建设的领导者, 做环境责任担当的推动者, 并且通过传播效应来扩展绿色的影响力。一份负责任的都市报, 有义务和责任与读者一起去建设新的道德标杆。” (4)

舆论功能的深度挖掘首先表现在报道内容方面。首先要增加与受众相关的信息, 给受众增加信息压力, 使其意识到环境保护和自己的行为息息相关, 从而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不要把责任都归咎于政府和企业, 而是全方位地阐释环境问题的危害、归结环境问题原因。其次要更理性而深入地批判, 更好地引导舆论。“显示出一种哲理思辨、文化启蒙、历史反思和显示批判的交融。” (5) 环境报道要从环保宣传向培养社会环保意识、树立社会环保文化方面演化。

舆论功能的深度挖掘也体现在媒体的自我能动性方面。以前我国大规模的环保活动多由政府牵头组织, 像“中华环保世纪行”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14部委联合组织, “聚焦森林”大型林业采访活动, 由生态环境建设的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组织。此后, 1994年我国首个非政府环境组织“自然之友”诞生, 1996年以新闻记者为核心的“绿色家园志愿者”成立, 以媒体力量为核心的组织终于诞生了。新闻媒体要更为主动地发挥自我能动性, 积极参与到社会环保事业中, 不是守株待兔地等待事件的发生。2008年11月《新闻晨报》在上海的崇明东滩湿地主办了“东滩论坛”, 政储环保部门、跨国公司、环境学术界代表纷纷与会。论坛发表了《东滩宣言》, 并成立了绿色公民俱乐部。2009年12月第二届“东滩论坛”如期举行。以《新闻晨报》为代表的媒体显示出了我国媒体在环境事业中的带头作用和发展趋势, 给全国广大新闻媒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媒体要在环保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

四、与当下时事的紧密结合

在新闻传播中, 因为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 受众自然会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投入更多的关注度。新闻媒体的本质也是对新近事实的传播, 这两者的性质决定了与当下时事的紧密结合既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也能更多吸引受众眼球。当下时事又分为两类, 即受众生活周围的小时事和大环境下的大时事。全国性的媒体和地方性的媒体可以因地制宜, 发挥各自的优势。全国性的媒体以新闻联播为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关注环境报道, 新闻联播对三峡大坝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 台湾的塑化剂事件进行连续报道, 得到了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凤凰卫视的新闻大都简明扼要, 其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像《凤凰大视野》近日对转基因食品和塑化剂进行了深度的解析报道, 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条分缕析, 既是对大众相关科普知识的普及, 同时也培养了受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地方性媒体以秦皇岛电视台为例, 海边的湿地保护、周围县区的绿化情况、街道垃圾乱倒隐患等等琐碎的小事儿都是地方台关注的焦点, 毕竟地方台的受众比较少, 跟这部分受众紧密相关的环境新闻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全国性媒体和地方性媒体在环境保护报道中理当各司其职, 发掘各自范围内的有价值的环境新闻。

综上所述, 环境报道在很多方面还有可供探讨的新路径, 传播媒介在环境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已是不言而喻。“议程设置功能理论”表明人们对于各项大事重要性以及解决的优先顺序认识通常都来自大众传播。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传播媒介对报道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各种传播媒介应该在环境报道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一份新闻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注释

1中国环境新闻的现状及趋势.高李鹏等.采编谈艺[J], 2002.09.

2环境报道的新尝试.张海峰.传媒个案[J], 2010.06.

3绿色新闻与中国环境记者群之崛起.张威.探索经纬[J], 2007.05.

4自觉担当都市报的绿色使命.马笑虹.前沿关注[J], 2010.04.

石油企业报环境类摄影报道初探 篇8

关键词:环境,摄影,报道,角度

笔者这里所探讨的环境类摄影报道, 说的是大环境, 既指生存环境、社会环境、企业环境、生产环境等宏观方面, 也指采油环境、作业环境、施工环境、工作环境等微观方面。采访拍摄宏观环境类摄影报道, 一定要站在油田企业行使社会责任的高度, 注重主题的把控和背景的表现, 要求新闻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采访拍摄微观环境类摄影报道, 一定要站在打造环境友好型企业的高度, 注重全景、中景、近景的有机结合, 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从“关注”的角度入手

作为一名企业报摄影记者就应该始终用摄影镜头反映油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场景、新成就和新举措。大家知道, 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 必须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实现, 所以摄影记者应该是油田企业环境保护的见证者、关注者和宣传者。 这些年, 笔者从关注的“角度”入手, 不论是到内蒙锡林郭勒草原腹地的二连油田采访, 还是到山西沁水地区的华北油田煤层气田采访, 镜头在聚焦员工拼搏风采的同时, 始终聚焦环境保护的新做法、 新动态和新景致。

所谓关注,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关注油田在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的新举措和新亮点。

2从“监督”的角度着眼

笔者在拍摄报道油田企业环境题材时, 既注重油气单位勘探开发和发展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拍摄改善施工环境的场景;又注重美丽矿区的文化环境, 拍摄维护矿区环境的情景。摄影镜头不仅要从宏观上, 反映油城大的环境、反映居民的环保意识;还要从微观上, 反映施工单位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如何维护改善环境的, 在这里不妨戴一副有色眼镜。

一是定格油田矿区。这些年, 笔者随着华北油田公司致力于美丽矿区建设的坚实脚步, 聚焦永丰园、定格会战道、讴歌新变化, 一方面颂扬油城的软件建设和文化建设, 另一方面讴歌矿区环境方面的硬件建设和环境建设。

会战道拓宽改造后, 居民的出行变得便利、油城的品位变得高雅, 然而, 随着大量生意人的涌入, 一些不文明习惯比比皆是,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写乱画等等, 会战道的环境令人堪忧, 同时, 也加大了会战道保洁员工的劳动强度。

于是, 笔者就萌发了以《“红马甲”的呼唤》为题, 运用专题摄影的形式, 呼吁人们热爱油城环境, 树立环境意识, 尊重劳动成果。实际拍摄中, 笔者通过抓拍、跟拍和偷拍等手段, 真实反映了会战道保洁工的辛勤劳动、深刻鞭挞了极少数居民的不文明行为, 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所谓监督,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监督”油田矿区那些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格格不入的不和谐音符。

二是定格开发新区。每年, 笔者每到一线采访, 摄影镜头始终对准刚刚投入勘探开发的新探区, 始终对准油田企业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举措, 始终对准新区开发与环境建设同设计、 同施工、同使用的新成就。

2011年初春, 地震队正在任丘城区进行三维地震勘探, 这是自会战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记者在采访时, 没有像以往镜头始终对准施工场面, 而是独辟蹊径, 确立了“油地一家亲”这样一个和谐施工的主题, 选取了夜间施工、文明施工、油地互助、关爱孕妇等几个情节, 以《油地一家亲, 咚咚听‘春雷’》为题, 在报刊发表后, 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所谓监督,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监督”油田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过程中一些需要改进、改善的地方。

3从“客观”的角度切入

其实, 不论是摄影报道油田企业周边的社会环境, 还是聚焦定格油田施工场地的生产环境, 都必须遵循客观报道的宗旨, 既不能故意拔高, 人云亦云, 又不能藏着掖着, 唯唯诺诺, 一定要始终坚持真实报道、正面报道和持续报道, 唱响油田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进行曲。

一是反映社会环境。按照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的要求, 油田企业更加注重行使社会责任, 环境建设坚持与当地政府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 努力构建和谐油田、和谐矿区, 随着油田矿区环境的改善, 油地居民都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变化。

2009年初, 一项“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希望工程, 华北油田从上到下慷慨解囊, 尽自己微薄之力。当时, 位于河北省献县临沂乡东尹官村是贫困农村, 全村没有一户像样的房子, 偷油盗电之风在这个村比较严重。当村民得到华北油田要为他们村兴建希望小学的消息后, 一时间, 全村竟然没有一家再去油田偷油盗电, 风气有了显著的好转。从那时起, 笔者就经常利用前往采油小站采访的机会, 一是用镜头关注希望小学的建设, 二是用镜头监督村民的行为, 既拍摄了不少建设、建成和开学后的一些趣事, 也拍摄了村民帮助采油站服务的好事, 并拍摄了《孩子们的希望》新闻图片。

所谓客观, 也就是说, 照相机镜头要始终真实、客观地反映油田企业行使社会责任方面的新动向和新成就。

二是反映开发新区。石油人足迹在遍及黄土高坡、沙漠腹地、大漠戈壁等生态环境相对比较恶劣、比较脆弱的探区、地区和区块, 实施勘探开发的同时, 十分注意戈壁、沙漠和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卓有成效的好做法、好举措, 或恢复原有地貌植被, 或防止污染液排放, 或保护水土流失, 达到保护环境之目的。

2010年夏天, 笔者远赴正在黄土高坡的长庆油田闯市场的华北石油项目部采访, 转遍陕甘宁地区的庆城、志丹、西峰、靖边、乌审旗等井队施工现场, 深切感受到所有井队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都特别强, 他们珍惜黄土塬和毛乌素的生态环境, 不论是施工废料, 还是生活垃圾都实行定点堆放、定期运走, 表现出来中石油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次, 正好赶上井队正在往泥浆池铺设防渗漏帆布, 如何表现才能更好, 笔者环顾四周, 快步爬到井架二层平台, 抓取了井队员工齐心协力呵护环境的新闻图片《黄土塬上环保曲》, 远处连绵起伏的黄土塬衬托出井队员工矫健的身姿, 也交代了黄土高坡脆弱的生态地理环境, 场面宏大而动人。

网络环境下的消防新闻报道分析 篇9

1 网络媒体消防新闻报道的特点

1.1 突发性,传播速度快

微博、微信、博客等都是网络媒体的载体,网络媒体可以实现由“点到面”向“点到点”的传播方式的转变。由于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消防突发事件有了更加快捷的传播手段,当消防新闻信息在网络上发布之后,就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网民点击和留言,从而实现新闻报道的快速传播,其传播的范围及速度是传统媒体达不到的。对于消防新闻报道,所有人都是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意见,提高了人们对新闻的实时参与性,以及对新闻的关注。消防新闻报道大多具有突发性和冲击力,主要对事故现场进行报道,这样的新闻,能够快速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

1.2 逆反性,非理性

由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使很多受众的建议以及要求都无法实现。然而在网络中,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并且少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约束,从而导致很多的言论具有强烈的逆反性。大多数人都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感受来下结论的,缺少一定的理性思考,从而会使一些负面新闻等呈现压倒性的态势,此外,也会传出很多不真实的报道,从而对事故造成一定的影响。

1.3 开放性,交互性

网络媒体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平台,没有任何时间及空间的限制,任何的新闻报道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播给受众,而受众也同时可以对新闻报道给予反应,这就是网络媒体强大的交互性。对于网络消防新闻的报道,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在事故发生之后,很多人都会使用手机等将图像以及言论上传到网上,并且能够得到快速的传播。

2 消防新闻报道在网络媒体语境下存在的问题

2.1 引发负面报道

由于一些事件,如火灾等属于突发性事件,一些受灾者往往会出现不知情等状况,也没有看到扑救的过程,仅仅在看到自己有损失或者亲属有伤亡时,受到一系列外界的干扰,就会将灾难怪罪于救火不力等,就会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偏激误解的看法和言论,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负面报道,给整个事件带来一定的影响。

2.2 扩大事件影响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风俗和信仰,如果在处理事故时没有注意到这些,往往就会引发激烈的矛盾,从而就会产生一些不好的言论,通过传播,使事件影响扩大。

2.3 滋生事端

在一些消防事故发生之后,一些单位以及个人由于财产等受到损失,而且怕赔偿,就会拒绝承认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就会找很多借口,甚至将责任推到其他人的身上,从而滋生其他事端,导致事件变得更加恶劣。

2.4 缺乏正面引导

在消防事故发生之后,一些消防部门没有及时从正面引导舆论,也没有及时发布“官方”的声音,而且有的部门依然还是习惯用传统媒体来开展工作,不重视网络平台,很难实现与网民的有效交流,从而导致事件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3 网络媒体语境下做好消防新闻报道的措施

3.1 提高报道能力

可以通过建立采访报道权,将信息公开的途径拓宽,从而使人们获取更充分、更快速以及更人性化的信息报道。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网络媒体的开放平台,有效提高消防新闻信息报道的透明度,使网络媒体的作用能够在消防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出来。

3.2 完善新闻报道发布制度

消防部门一定要完善消防事件新闻报道发布制度,以能够在面对一些突发事故时,及时站出来,将消防新闻事件的信息及时正确地发布出来,以免产生谣言等。另外,还可以与网络媒体平台相结合,选出网络新闻发言人,及时为人们解答各种问题,从而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3.3 注重运用新媒体

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将事件的视频以及图文直观地展示在受众面前,消防部门也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以及官方微博等,这样能够广泛、深入地与公众接触,更有利于消防新闻事件的信息快速分享传播。

4 结语

在现在这个网络化的社会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将消防新闻报道实时的情况展示给受众,通过人们的分享等提高新闻传播的速度。对于在消防新闻报道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从而促使消防新闻报道在和谐健康的网络媒体语境中进行。

摘要:互联网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消防新闻的报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在网络媒体语境下,如何实现对消防新闻的报道,以期促使新型语境之下新闻报道的有效进步以及良性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消防,新闻报道

参考文献

[1]路用全.网络媒体语境下消防新闻报道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6):76.

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要素 篇10

1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优势

新媒体以信息传播速度快、传统范围广、互动及时、传播内容丰富等优质,远远胜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传播。新媒体给传统新闻报道带来诸多可能,将实现了新闻报道的快速传播、多样传播等,让新闻报道的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六要素”为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客观、及时的报道,要求新闻报道关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如何等,追求在事实基础上的新闻及时性与有效性。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给新闻报道的诸多要素挖掘与使用,带来了新的便利,丰富与挖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整体水平。

1.1 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增强

新媒体依托的是传播快速的互联网平台,消息的传播经过转发与评论,就能在很快的时间内影响到最大范围。这跟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模式比起来,有着非常鲜明的优势,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加工与印发,但新媒体的存在,让新闻报道能够做到第一现场发布与第一时间报道,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新闻事件,往往新媒体最先发布新闻事件,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在互联网上形成碎片化的内容传播。传统媒体依据新媒体的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挖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然后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方式,增强新闻事件传播的速度与范围,将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及时推送出去,增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

1.2 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更广

传统新闻报道依托有限的传统途径,新闻内容的传播范围有限,产生的影响力也比较局限,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广泛传播后,比较容易产生较大的影响。新闻事件在新媒体的传播中,依托新媒体的快速转发与评论功能,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得到转发,增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范围。新闻报道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的成本比较低,新媒体用户只需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就可以实现新闻报道的转发,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新媒体具有海量信息存储的功能,可以给新闻报道的发布与传播,提供便捷的途径,方便新闻报道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

1.3 新闻报道的互动性更强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经过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互动性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与新媒体用户产生积极的互动,听取用户对新闻事件的评价。新闻报道在转发与评论的过程中,又可以产生大量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的重组与加工,又可以产生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新媒体传播带来的互动,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立体化传播,让传播过程更加灵活,增强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驾驭能力。

2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挑战

2.1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受到怀疑

新媒体环境下,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报道中,这一方面给了新闻报道充足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也带来新媒体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混杂,信息的真实性遭到了挑战。新闻报道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会有更多信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增添进来,这些信息会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造成干扰。尤其在重大突发灾害事件中,各种各样不同来源的信息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充斥在新媒体的舆论空间,给谣言的滋生带来条件,更是使消息的真实性遭到挑战。如果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基础的新闻职业专业能力,没有对这些消息的来源和真假进行核实,非常容易被新媒体中各种各样的消息误导,从而降低了新闻报道的严肃性与真实性。

2.2 新闻报道的专业能力需要提高

传统新闻报道方式,要想与新媒体的报道方式接轨,尽快适应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不仅需要具备传统新闻报道中的职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能力。面对新媒体带来的诸多压力和挑战,新闻工作者要尽快熟悉和利用新媒体传播工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自身对新闻信息的辨别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将传统新闻的内容优势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更好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

3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3.1 新闻报道要素的核实,坚决杜绝假新闻

新闻报道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时,要注意辨别新媒体信息的真假,按照新闻报道的五要素,严格去适合新闻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新媒体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比较快,一旦假新闻经过新媒体传播,将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后果,甚至威胁社会稳定。一些传统媒体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公信力,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及时有效地对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各种谣言进行辟谣,维护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发挥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新闻报道的审查与核实制度,加强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充分利用制度手段,让假新闻无处生存,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3.2 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挑战,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更是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应对各类新闻事件的能力,更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中,除了要继续提高传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还应增强自身的互联网思维意识,积极吸取当前先进的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政治修养,坚持到新闻现场去挖掘新闻,增强自身对新闻真实性的尊重态度,在新闻报道的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问题,做一名符合当前媒体环境需要的优秀新闻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刘坚.深度报道中一般新闻要素的意义拓展[J].传媒观察,2002(1):29-30.

[2]吴秀娟.试论新闻报道亲和力的要素构成[J].新闻世界,2012(10):176-177.

报道环境 篇11

一、新闻报道与司法公正的矛盾

(一) 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新闻舆论监督往往以道德的标准来评判案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 也使每个人都成为监督者。这些传播者都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报道的训练, 只是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发帖, 这样就使得有些案件的信息来源有很大的倾向性。而网民的理性思维还有待提高, 看到这样的信息就很容易受到鼓动, 对司法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司法审判要求司法人员以法律的标准来进行审判。这种不同导致二者互相不理解, 两者之间的矛盾无法逾越。

(二) 法律事实的认定与新闻事实的认定不同

新闻事实往往是个别采访所得, 虽然经过一定的考证, 但毕竟是个人的片面之词。而法律事实必须具有规范的证据来源和经过严格逻辑推敲的证据链条才能认定的。媒体的报道往往倾向于受害者, 而法院必须听被告人、被害人、公诉人三方的陈述之后再结合证据认定事实。

(三) 新闻报道具有倾向性, 而司法则必须中立

专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 更不要说在这个全媒体的时代, 发布信息的一般网民不但没有新闻专业知识, 更没有法律专业知识。网民往往对审判过程和审判结果发表具有较大倾向性的意见或评论。而司法程序要求平等地对待诉讼双方, 为诉讼双方制造平等参与表达意见的机会。而在互联网的时代, 即使新闻媒体秉承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但网络评论和发表意见自由的特性使得大量充满个人偏见的舆论充斥舆论空间。当这些情绪形成强大的社会公意合流时, 就会给法院、法官带来压力。

(四) 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功底相对比较薄弱

司法活动是一项专业性活动, 司法人员有着较高的法律素养。而新闻从业人员在这方面有较大的缺陷。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 不懂司法程序的规律, 正是这方面的差异使媒体监督司法活动时难免有所偏差, 这对司法独立造成消极的影响。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 在报道过程中难免以世俗的伦理代替国家的法律, 造成媒介审判。

(五) 网民素质不高

在互联网的时代,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网民中间不乏理性的人, 具有专业法律知识的人, 但毕竟是少数, 很多网民都是没有法律知识的人, 甚至没有法律常识。更不要说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他们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的角度知识从个人出发, 从道德出发。并没有想到这个消息是否客观, 是否真实。当这些缺乏理性的言论在网络上汇集成巨大的舆论洪流的时候, 势必会影响司法公正。

二、平衡二者的对策

(一) 法院要积极主动地依法公开信息, 以实现司法审判工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法院和法官应该欢迎媒体的报道, 法院提供给媒体的信息够公开、够透明, 媒体和网民也就不会捕风捉影, 从而使报道失实。人民法院的发布机构要加强与网民的联系沟通, 可以开通自己的微博或微信公众账号, 及时向社会各界公开案件的进展情况。通过这些公众账号在第一时间把真实可靠、准确无误的新闻发布出去, 就能抢占先机, 把握主动, 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这同时也有利于公开审判制度的落实, 有利于增强法院审判工作的透明度, 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和媒体的心理诉求。

(二) 法官的综合素质应不断提高

法官的法律知识过硬, 审判实践经验丰富, 敢于并且善于独立行使审判权, 无论媒体制造的舆论压力有多大, 法官都能无所畏惧, 依据法律办事, 独立行使审判权。就如张二江受贿、贪污一案, 一审判决张二江有期徒刑18年。按照我国有关的规定和惯例, 受贿贪污10万元以上就可以判处死刑, 单位超过100万元一般不判处死刑。而张二江经法院认定受贿69万元, 贪污10万元。如果将其判处死刑并无违法之处。在媒体和公众一片喊杀声中, 法庭并没有判处张二江死刑。可见, 审判公正, 关键还是在于法庭、法官能够不受舆论的影响, 坚持自己对案件事实公正的认识和对法律的正确运用。

(三) 不断完善法律, 增强法律意识

一方面, 国家要不断完善法律, 特别是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行为进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虽然目前有一些法律约束网络行为, 但还不是很完善;另一方面, 要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 使人们能够懂法、用法, 这样才能在网络舆论的洪流中保持清醒, 意识到什么对的, 什么是错的。

(四) 建立司法记者资格考试制度, 促进司法报道的专门化、专业化

在案件的报道中, 由于报道的记者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 不懂专业的法律术语, 常常用世俗伦理的语言代替法律语言, 造成司法活动的舆论扭曲, 这对当事人和法院乃至法律的权威造成极大的损害, 甚而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司法记者资格考试制度,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素质, 让一些素质高的记者专门或主要负责法律方面的报道, 没有司法记者证的记者不得进行这方面的报道。这既有利于对司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又可以尽可能地不影响司法独立。

参考文献

[1]张红林.以司法理性化解强势媒体对司法独立的不利影响[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荣获全国法院第二十一届学术讨论会二等奖) [C].

[2]徐娟.网络环境下社会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冲突与协调——以李某某案为例[J].鄂州大学学报, 2014 (21) .

[3]索站超.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与司法公正[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1 (20) .

[4]首席大法官肖扬“解读”司法与媒体关系[D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2006-09-12.

上一篇: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下一篇:动态组合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