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2024-07-06

媒体报道(精选12篇)

媒体报道 篇1

如果说奥运会是各国运动员的竞技赛场, 是地球人的狂欢盛宴, 媒体报道就是这场饕餮大餐的烹饪大师。那么, 媒体在报道奥运赛事上都有哪些烹饪技法呢?本文结合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以媒体报道中的重中之重——奥运金牌报道为切入点, 分析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在报道奥运赛事上的不同策略。

1 平面媒体报道奥运金牌的策略

1.1 反向传播, 偏重本土

为了了解文本分析的结构以满足读者的阅读, 反向传播在接受、传播和分析观众的基础上, 通过对观众的主要选择的能力建设满足观众阅读需要, 并将这种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

奥运会的各平面媒体报道, 都以当地居民关心的奥运夺金赛事为中心, 最大程度的报道本地参赛队员的报道深度, 加大奥运赛事的明确性、互动性以及尽量拉近距离感。与之相竞争的其他同地区的媒体, 要尽量避开本地平面媒体报道奥运赛事的锋芒, 把报道的重点放在更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上, 例如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展。

分析赛场下的故事。当了解到又有新的金牌获得时, 观众最希望得到的信息是关于选手的成长故事, 而这些东西在电视媒体上还没有来得及报道。因此报纸等媒体可以开辟有关金牌得主成长故事的专栏或者特稿, 专门报道有关选手训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故事, 满足观众的需要。而最不适合的报道方式就是对赛事过程的重复、白描。报纸在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中要想具有一席必须把关注点放到赛事的幕后, 把幕后故事讲精彩。

运用赛事评论的方式进行金牌报道。与电视等相比, 报纸的一大优势就是评论性, 可以将评论者独到的看法分享于读者。可以开展关于金牌产生过程、有哪些意义或者会有哪些后果等方面的评论。在这方面开展最好的是羊城晚报对奥运金牌的报道, 其中涉及的赛事外的故事很打动读者。

1.2 新颖的视角

在信息传播手段多元而快速的今天, 真正独家的信息并不多。于是, 在信息源普遍趋同的情况下, 一个奥运记者如果能够运用相对独特的眼光、立场、价值判断标准, 即新颖的视角, 发掘同一信息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从而也帮助受众拓宽对信息的理解和把握, 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注重锻炼这种能力, 增强新闻敏感性, 一事当前, 习惯于从不同角度审视, 选择最佳的切入点, 打破思维定势, 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认识、新观点, 从而达到深化报道, 争取传播最佳效果的目的。

如何更好地用合适的形式展现出奥运新闻的独特魅力, 是新闻传媒追求和探索的一个现实命题, 这无疑与新闻的叙事视角有着密切的关系。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 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在文本中, 我们看到的始终不是本来状态的事件, 我们所接触的总是通过某种方式介绍的事件。而视角决定了什么被看, 也决定着什么不被看, 它既是读者进入文本, 打开作者心扉的钥匙, 又是文本给读者何种“视野召唤”的关键。所以, 叙事视角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它的新颖性则源于多元、独特、或者相向的思维。

多元视角是若干角色视角和叙事者视角在动态中的结合, 或者说是由不同人物所承担的观察、叙述故事主体的不断变换, 以对事件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描述。它使观察事物、思考世界中的角度多元化, 反对以单一的、同质的角度面对丰富的世界。从一元的视角到多元视角的变化, 是一个复杂的开拓变化过程。这里既有奥运新闻事件本身复杂的原因, 也有对于多元视角边界问题的多重考虑。如何把握这种变化过程, 对于记者提出的要求使用多元化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报道, 能够让新闻事件更客观更全面地呈现于受众的面前, 让受众在这种多维空间里对事件做出自己的思考。

因此, 在对奥运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 如果是个赛报道, 除对每场赛事进行报道外, 还应该将今天的比赛同昨天进行对比, 今天的球队与以往的球队进行比照, 既阐明新闻事实, 又揭示新闻背景。从时间上说, 有过去有现在也有未来;从事实上说, 有表象有本质, 有原因有结果, 有主干有细节;从人物上说, 有当事人, 也有“旁观”者。如此一来, 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事件的台前和幕后、前因和后果, 从而体现奥运新闻的深度意义。

1.3 渲染情绪, 与读者共鸣

夺金, 既是运动员的高峰体验, 也是读者的情感体验, 更是奥运报道的高潮。平面媒体在报道奥运赛事时, 最好可以将比赛的精彩过程、惊险时刻与读者们分享, 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其心理产生共鸣。好的报道可以将比赛的高潮迭起不断地呈现给读者, 充分让读者了解到奥运会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落、激情与落寞、悲喜交加的情境。报道要尽量达到读者心理的情感吻合点。读者越感觉到符合心理的诉求, 关于奥运的这则报道才会是越成功的, 而媒体要积极需求的吻合点常见的有。

(1) 意外之喜。夺得金牌那一刻的惊喜是奥运赛事报道与读者心理的诉求相吻合的一点, 对夺金点的描绘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当然, 不同选手夺金后的表现也有一样, 有在意料之中的喜悦, 也有出乎意料的大惊喜。不可测的、未知的夺金点是新闻价值的所在, 对这种大惊喜的关注必须高于意料中的新闻。

平面媒体报道的惊喜可以通过三种策略:第一是放大夺金事件的意外性。如伦敦奥运会上, 16岁的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 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随后在女子200米混合泳比赛中, 两次打破奥运纪录, 以2分07秒57夺冠, 成为双冠王, 创造了中国游泳个人两项奥运冠军的历史。当日新闻中最有分量的部分就是这种出乎意料的亮点, 平面媒体都会把这种惊喜当作足有分量的报道。第二就是比赛过程的戏剧性。例如雅典奥运会时, 中国射击选手贾占波非常具有戏剧性的获得一枚宝贵的金牌。最后一环时, 贾占波之位居第二, 第一名大幅度领先且基本已经锁定金牌。但是就在这最后一环对手竟然脱靶, 贾占波趁势夺得金牌。赛后媒体用《天上掉金贾哥笑纳》、《天上掉下金馅饼》、《金牌自己飞回来了》等报道来形容贾占波这枚金牌的戏剧性。第三种是对夺金惊喜的延续, 使故事不断精彩下去。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赛后挖掘夺金前后的故事, 使读者的兴趣持续。

(2) 悲情。在丰富多彩的奥运赛事中, 有惊喜也不乏悲情。悲剧色彩是很容易引起读者内心感动的情节。在大规模的奥运赛事报道中, 媒体可以很好地利用、对比惊喜与悲情, 用这种反差的差距震撼读者的内心。

中国选手在奥运赛事中的悲情故事不在少数, 其带来的遗憾、叹息以及沉痛非常深刻。平面媒体在报道这种新闻时, 可以用文字渲染悲情情节, 使读者感同身受把感情推向高潮。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上的刘翔, 在主场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因伤退赛, 使亿万观众伤心不已。赛后媒体们全方面的报道了刘翔的各层次事件。甚至从花絮到专家分析, 全面解析这种现象。本次的伦敦奥运会上, 刘翔再次因伤退赛, 使这种悲情推向了高峰。媒体在赛后再次进行了深入报道, 甚至将刘翔形容成一种现象, 很好地挖掘了悲情事件。

(3) 自豪。奥运会是各国选手在一起竞技的平台, 受到各国观众的极大关注。奥运不仅展示了人类运动的不断进步, 更是国家之间相比较量的舞台。民族自豪感在奥运中得到了很充分的展现。如果媒体对奥运的报道缺少了对民族自豪感的分析和解析, 显然是没有感召力的。

要使这种报道具有感召力, 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是要抓紧事件中的自豪点。比如40岁王义夫夺冠的老而弥坚, 张国政抵住伤病勇夺第一, 冼东妹秒杀日本选手的畅快, 还有本次奥运会上孙杨在游泳赛场上的崛起等。报道中要充分挖掘这些自豪点, 使读者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还有就是可以报道选手夺冠过程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 将中间的艰苦过程展现给读者, 可以深深触动读者的心弦。

(4) 愤怒。愤怒是人类的极端情绪, 与大悲、大喜一样, 都是正常的情绪宣泄。体育报道可以不必忌讳对极端情绪的涉及, 相反下好可以反映比赛的激烈以及选手的内心活动。好的媒体报道可以通过报道愤怒等事件, 让读者也感受的这种情绪。

例如本次伦敦奥运会上外国媒体记者对混合泳冠军叶诗文的偏见和刁难;体操男子吊环决赛选手陈一冰尽管完美完成了整套动作, 但最终仍以0.100分的微弱劣势不敌下法站立不稳的巴西选手扎内蒂, 饮恨金牌。这些类似事件都可以成为有力量的新闻。

2 电视媒体报道奥运金牌的策略

奥林匹克精神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 包括历史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在奥运赛事中, 加强对奥运精神和理念的推广是符合发展要求的。奥运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国国力的不断壮大。中国的国家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举世瞩目, 已经不需要在赛事上证明。在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下, 中国的传媒产业也处于改革进程中, 电视媒体走在市场化道路上。历次奥运会, 中国选手都会有出色的发挥, 在金牌榜上的地位也稳中有升。国内的电视媒体逐渐开始思考拓宽报道的范畴, 不止关注中国选手, 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奥运会。

随着奥运体系的发展, 观众已经不再单一的关注金牌榜。与此同时, 奥运报道的实践得到奥运报道理念深化的支持, 得到了富有逻辑的祭奠。原来的“唯金牌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人文奥运”, 奥运赛事的去政治化进程加快, 人文色彩的文化得到极大关注。中国的电视媒体报道在这种环境下也完成了重要的转变, 从国家政治体制支配的叙事报道发展到现在的人文价值叙事报道, 这种改变与经济发展、国家政治文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中央电视台在奥运赛事报道中起到领航的作用, 一直探索奥运报道发展的规律, 具有前沿的报道理念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受众奥运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关于奥运的报道, 电视媒体必须遵守与时俱进的推广理念, 才能转变固有的报道思维, 才能适应新媒体传播的冲击, 在奥运报道竞争中发挥最大的功能。电视媒体报道的具体策略主要是。

2.1 淡化金牌观念, 回归奥运精神

我国电视媒体报道奥运赛事和选手的理念是随着对奥运精神的不断认识和不断理解发展起来的。从洛杉矶奥运会到悉尼奥运会, 电视媒体对奥运的报道形成了以金牌为主线的报道模式。金牌的相关信息贯穿从赛前到赛后报道的全过程, 唯金牌论的特色非常显著。这段时期的电视报道主要宣传的是国家差异、国家特色。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电视媒体逐渐突破国家的局限, 不在聚焦金牌成绩, 将报道的重点放在了人文价值上。奥运金牌得主也不再单纯是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英雄, 而变成了观众熟悉的有血有肉的个体。媒体对选手的报道不再局限于体育赛事本身, 而开始开展到生活、事业、感情等全方位的报道模式。

2.2 人文关怀得到重视

电视媒体报道奥运的策略转变, 一大特点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内电视媒体开始报道奥运赛事。在当时环境下, 受爱国主义体系的影响, 报道以金牌有关信息为核心内容。发展到今天, 竞技赛事已经不在单纯是为国争光, 而更多地体现出历史发展的痕迹和人文色彩。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理念由原来的体育强国过渡到了体育大国, 加大力度发展全民健身活动, 开始关注体育健身的传播。

受电视传媒报道的影响, 受众的奥运价值观也逐渐从关注国家形象过渡到了关于体育本身。电视传媒对受众奥运观的改变起积极作用。回顾每届奥运赛事的报道, 都离不开对历史环境、社会发展的侧重, 这是媒体报道的发展趋势。在关注强势项目和金牌选手时, 也同样关注起到弱势项目和运动员。其中对比赛失利选手的报道、分析, 更能很好地促进受众对奥运精神的理解。

2.3 奥运报道趋向故事化

早期的媒体报道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较大, 主要是受到当时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现在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 为拓展奥运报道提供了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传媒产业推进, 对于体育媒体报道理念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报道对象不止是比赛结果, 报道层面不只是比赛本身, 报道深入到方方面面, 故事性和趣味性明显加强。

3 网络媒体报道奥运金牌的策略

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 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特点和优势。以2008北京奥运会网络门户搜狐为例, 其在报道奥运金牌的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3.1 网络媒体偏重海量信息和及时性

网络媒体在媒体报道中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利用好奥运报道可以极大的提高网站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例如搜狐对奥运的报道就受益良多。搜狐网凭借赞助商身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评价系统等技术支持, 可以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并能进行海量信息处理、储存、发布。搜狐的奥运频道平均每30秒自动刷新一次, 大约5分钟就有发布新的奥运信息, 使广大网民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获得赛事报道。

3.2 规划个性化报道, 满足受众个性需求

搜狐网的奥运报道通过明星访谈的方式, 挖掘金牌选手的生活故事, 全方位的为网友展现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这种变化很好地吸引的网民的眼球, 取到了不错的效果。

3.3 网络媒体比较容易实现多媒体合作, 形成奥运报道联盟

本次赛事中, 搜狐网就采用了媒体合作的方式, 形成强大的报道团队, 其中包括43家电视台、35家报纸、35家网站。

4 媒体报道奥运金牌的策略思考

近几届奥运会, 中国都在金牌榜上位居前列。单看金牌数, 中国是名符其实的体育强国。但是很多外媒也有不同的声音, 引发我们的思考。美国《时代周刊》就曾说到:中国人参加奥运就只是为了金牌, 而我们美国人是在享受比赛的乐趣。我们办体育是为了发财致富, 而中国则是举全国财力物力搞体育。俄罗斯《莫斯科时报》提到:“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帮助中国建立起来举国体制, 并在雅典奥运上击败了俄罗斯。如果不是举国体育体制, 中国的体育运动是非常弱的。历史发展规律证实了不能创造物质的事物是要灭亡的, 运动员没有盈利能力就没有持续发展能力, 因为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会得到广告商的青睐。”

运动员夺得金牌肯定是令人高兴的, 没拿金牌让人感到遗憾, 但有时观众们展现的过度遗憾的表现却恰好反映了浮躁的心态。夺金就是一切吗?我们要知道, 体育的本质不是功利, 金牌只是竞技的副产品, 只证明了运动员的阶段表现。作为中国, 更不应该过度追求金牌数量。我们要清醒的看到中国人均收入还很低, 国家实力还不够强大, 应该稳定心态, 经济发展的大计。

公共的关注会带来积极作用, 但是也会使得其反, 给运动员带来巨大压力。运动员的表现同样也影响观众的心态。媒体宣传奥运会时应注意侧重竞技方面和人文方面的宣传, 减少对金牌的多度看重。让运动员能够真正享受到参加奥运会的乐趣, 不要让金牌的压力约束了选手, 也影响了观众的心情。

摘要:从雅典、北京到伦敦奥运会, 中国金牌总数都位列前茅。各个媒体应该树立一个怎样的奥运观金牌观?报道奥运金牌应该执行什么样的策略?本文从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方面做了奥运报道的不同策略分析。

关键词:奥运,媒体报道,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梁朝晖, 王力军.浅析我国媒体对奥运的传播导向.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3) .

[2]王艳艳.我国网络媒体奥运报道的特色.青年记者, 2008 (32) .

[3]关妮, 张英.中西媒体对北京08奥运首金报道比较.新闻知识, 2009 (10) .

[4]王永治.腾讯伦敦奥运报道执行策略.青年记者, 2012 (15) .

[5]杨玉洁, 孙琳.一场永不落幕的奥运盛会——全媒体时代的奥运报道.影视制作, 2012 (06) .

[6]苏健.从新闻价值角度看地方媒体的奥运报道定位.新闻窗, 2008 (05) .

[7]汪文斌.伦敦奥运新看法:全媒体时代的新传播方式.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 (07) .

媒体报道 篇2

报道称,在日本防卫省正在加强的人道支援及灾害救援领域,与会者对日本支援东盟培养相关能力一事纷纷表示,“希望日本能在地雷处理、国防医学等领域也给予协助”。日本防卫事务次官中江公人回应称:“将考察各国情况,考虑日方能做些什么。”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国军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打着航行自由的幌子插手南海争议。

创业新锐如何吸引媒体报道 篇3

这篇文章会很长。过去几个月,不断有人来问我怎么才能让媒体更好的报道自己的企业。我可以只回他们一封邮件,但我总觉得那样不太合适。所以,我决定写攻略。

在过去的6到9个月里,我特别感谢技艺高超的科技媒体写手对Buffer的报道。这段时期,Mashable报道了我们6次,TechCrunch 2次,The Next Web报道了十多次,ReadWriteWeb、GigaOm、LifeHacker、VentureBeat等媒体也报道了很多次。算上纸媒和其他媒体的,我们被报道了40多次。我们所有经验都是基于这些报道得来的。

这些攻略的好坏需要由您来评判,也肯定有人比我做的更好。而且直到现在,我也没能让公司被诸如CNN、福布斯之类的主流媒体报道。但我还是愿意和别人分享我的经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首先要说的是,Buffer是一款社交应用工具,能帮助用户更有效率的使用Twitter、Facebook和LinkedIn等社交媒体。这样的产品自然很容易被科技媒体报道,因此我需要特别强调,我所说的任何攻略技巧都是基于产品的特点。其次,别被文章的长度吓到,每个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错过每个字可能都会让您误上歧途。

自开博客 学会讲故事

我甚至无法用言语形容这第一点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创业伊始,什么都还一片茫然的时候。最开始我们之所以能被报道,全因为博客上有许多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学会讲故事会的人就会明白为什么头条会获得更多关注,什么样的故事会吸引读者。您就会知道,没人喜欢听你描述自己产品,除非直接说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

一旦学会写博客,你就和博客作者是一个级别了。他们不会关心你的产品有什么用途,只关心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明白了这点,你就知道怎么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而不是求着博客作者报道你的企业。

学会了写博客,你就给自己的产品一个平台。举例来说,最近我们在LinkedIn中加入了Buffer,写在博客被分享了将近500次,结果我们在没有邮件联系的情况下搞到了4家知名博客的报道。

所以,媒体攻略的第一步就是开好博客,讲好故事。

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写手

这是我犯过的错误。最开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的博客写得好,自然有诸如Mashable或TechCrunch之类的博客来报道我。后来我才明白,不是媒体报道我,而是写手来写我。所以,为了让我的企业能被报道,我必须深入的了解这些写手。第一是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关注他们,然后去网站上看他们的作品,找出最适合报道我的产品的写手。

与他们进行一些互动和交流,他们问问题我就答,他们发我就转,表现出对他们的兴趣。这样,我就了解了他们的喜好。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比直接一封电邮要好得多。

别找大牌写手 他们很忙

开始的时候,我把自认为有意思的故事发邮件给Alexia, Ben Parr, Sarah Lacy和MG Siegler等科技大牌写手,邮件发出后回音全无。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愚笨。他们这些人一天到晚忙的要死,估计有几百个人给他们发邮件,提供线索,因此自然是轮不到我。

所以别去找大牌。找那些专门报道你这个领域的希望之星,他们年轻,不会一天就收到几百封邮件。

注意,发给他们的邮件一定要强调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而不是你的产品怎么样。

与写手联系时注意方式和时间

每当有新情况,很多企业觉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联系记者尽快发布还等什么?要等一等。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竞争,不止是你的竞争对手,还包括企业形象,营销方式等等。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处理方式是,先通过Twitter给想要联系的写手发布一条试探性的消息:“我有一条独家新闻你是否感兴趣?”众所周知再没有其他方式比Twitter的反馈来得更快更真实,因此你能很快得到回复。此外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先透露出消息的大概,吸引目标写手。

如果怕自己的邮件淹没在众多的爆料者信件中,那么有必要花心思给你的邮件标题和呈现方式做上一些个性化的处理。

时机也非常重要,我的经验是周二、周三和周四三天,周一时记者的收件箱里往往堆满邮件,能不能发现你的那一封只好听天由命。一般周五记者的安排也比较繁忙。

还要记住的是,无论选择周几,都应该在当天的中午十二点之前发送联系邮件。

报道见报后及时回复 再炒一把

通过一系列努力和尝试,理想的媒体终于报道并刊出了你公司的选题,这个时候先不要着急庆祝,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你完成。

用最快的速度回应读者中有价值的评论、咨询和回复;针对报道自己写出一篇评论,感谢媒体报道,同时呈现出事件的多个层面;邀请撰写文章的记者一起参与讨论;回复读者和消费者对新文章的评论,统计反馈信息和文章的影响力;对报道记者以邮件等形式发去特别的问候,表示你诚挚的谢意。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把一篇报道操作成让读者及消费者更加了解公司、建立品牌信任的良好契机,在将来可以收获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多的新闻报道。

四招写作必杀技

要想持续的占据新闻热点,巧妙借势宣传固然重要,但根本还是产品“拿得出手”更能吸引消费者眼球,也更容易被记者选取报道。那么怎样才能呈现产品的多方位优势?这里提供四个角度,企业方也注意从这些方面寻找新闻线索。

1、说你的产品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恨不得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你的产品是可以顶上用处的。

2、过人的数据。媒体喜欢数据,把数据罗列在上面,肯定没有坏处。

3、用户体验绝佳的新功能。

4、里程碑式的产品,真正的优秀企业不止领跑于行业数据,更应重塑行业规则。

建立长久联系 成为一种习惯

媒体报道 篇4

一、山东疫苗事件及其相关传播

2015年4月28日, 山东济南警方向全国20个地级市发出协查函, 并于2016年2月2日向社会通报了案情。2016年3月11日, 济南市公安局侦破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 作案者庞某与其女儿孙某自2010年以来, 非法购进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 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全国24个省 (市) , 涉案金额5.7亿元。随着庞某母女特大非法经营疫苗案的公开, 一个以庞某为中心编织的非法贩卖人用二类疫苗的“黑色利益链”也逐渐暴露。

2016年2月2日, 央广网最早报道本次事件。在《济南查获大宗失效人用二类疫苗案, 涉国内24省 (市) 有疾控人员参与》[1]中报道了济南公安食品药品环境侦查支队查获了大量非法经营的人用疫苗, 这些疫苗虽为正规厂家生产, 但由于未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运输、保存, 脱离了2~8摄氏度的恒温冷链, 已难以保证品质和使用效果, 注射后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

而山东疫苗事件得到全国的关注却是在澎湃新闻爆料后。澎湃新闻在3月18日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 山东广发协查函》, 舆论一片哗然。百度指数显示, 从3月18日起, 关于“山东疫苗”的搜索趋势开始不断上升, 并在3月22日达到顶峰, 如图1。[2]

3月22日, 微博网民“和菜头”的原创文章《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3]引发了网络刷屏, 各大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纷纷转载, 朋友圈也毫不例外地被文章刷屏。3月23日, “王五四”在网上发表《有免于恐惧的疫苗吗? 给我来一针》, [4]针对“和菜头”对疫苗的观点进行评论。IDo News专栏文章《和菜头vs王五四:争不出输赢的是智商》认为, 从《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和《有免于恐惧的疫苗吗? 给我来一针》两篇文章的论点上看:“和菜头”说自媒体是“文盲”, “殇”字的用法是错的, 在操控公众情绪, 可能造成恐慌;“王五四”则说“和菜头”在洗地, 民众没有免于恐慌的自由, 但有情绪宣泄的自由, 而服务于情绪宣泄的自媒体没错。由“和菜头”和“王五四”为代表的个人评论文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自媒体上。22日~23日, 围绕着疫苗事件的专业性讨论开始全面展开, 包括二类疫苗、失效疫苗的科普和“这是在杀人”的情绪形成讨论局面。

3月24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与控制局、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为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结果召开了发布会。29日, 国务院调查组成立。随着官方调查的不断开展和深入, 山东疫苗事件在舆论场逐渐走向了平静。从这个方面来讲, 媒体的不断曝光推进了事件的解决。

二、部分媒体的情绪化报道

抛开新闻评论不说, 本文暂且只看媒体关于山东疫苗事件的报道。在澎湃新闻未参与本次议题前, 山东疫苗事件并未引起全国对疫苗的再次聚焦 (以前也曾出现疫苗问题, 也曾引发公众关注, 如山西疫苗案等) 。澎湃新闻在3月18日的报道《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 山东广发协查函》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尽管该案件在2月份已经有媒体报道过。“澎湃新闻”作为新媒体, 将一则旧闻冠以“杀人、致死”等危言耸听的字句, 当成重点新闻进行发布, 这种情绪化的报道很快引发了网络中的病毒式传播。目前, 澎湃新闻已经将原文链接中的该文下线。新华网则以《涉案5.7亿元问题疫苗流入18省份专家:这是在杀人》[5]为题进行报道, 《济南日报》以《山东破获疫苗案:母女涉案5.7亿贩黑心疫苗你心可安?》[6]为标题进行报道, 而财经网2013年的文章《疫苗之殇》也被重新翻出来, 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刷屏。这些情绪化的报道都加剧了社会公众的疫苗恐慌。

媒体的情绪化报道不仅表现在报道的标题上, 也表现在报道的内容中。关于此次问题疫苗, 部分媒体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疫苗到底是失效还是有毒抑或是致命。媒体在报道的时候, 并未重点陈述事实性的部分, 如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更没有强调这是失效疫苗, 而失效疫苗并不一定能致死。事实上, 问题疫苗的主要问题在于可能出现“无效接种”, 从而无法有效预防相应疾病。[7]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 无冷链储运, 不代表“失效”。为了保证疫苗安全, 各国都将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定为2℃~8℃。但事实上, 疫苗也可以在25℃或37℃环境下短期保存, 而且这个短期比普通人想象的要长很多。世界上对温度最敏感的疫苗是脊髓灰质炎减活疫苗, 该疫苗在37℃保存48小时仍可正常使用。第二, 即使已失效, 不代表“致命”。澎湃新闻原文中提到“安徽无为县狂犬疫苗致死”, 事实上, 无为县狂犬疫苗事件中涉及的是“假”疫苗, 而本次问题疫苗是“真”疫苗, 两者并无关联。目前为止,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涉案疫苗“致人死亡”, 甚至没有证据证明这些疫苗“已经失效”。而正规疫苗接种后, 也有一定比例可能失效。如果按照澎湃新闻的逻辑, 岂不是正规疫苗失效, 也等于杀人?类似的逻辑有让人“不要开车” (因为可能发生严重车祸, 致人死亡) 、“不要吃饭” (因为可能呛入气管窒息, 致人死亡) 。拿小概率事件危言耸听, 似乎并不符合新闻的规范。第三, 其他可能不良反应多为“短期”, 多不“致命”。此外, 疫苗因为储存、运输不当, 确实可能导致变性 (“变质”) , 从而出现两类不良反应, 第一类是接种局部的红肿热痛、发烧, 第二类是过敏。但事实上, 普通疫苗也可能出现类似不良反应, 且多半出现在接种后48小时之内。既往接种如果没事, 那就无须过于担心。

媒体的这些报道, 用有冲击力的、情绪化的字词挑动着公众关于疫苗的恐慌神经, 用诉诸恐惧的办法使得整个社会都关注疫苗。这些情绪化报道在获得关注的同时, 也为自己埋下了负面影响, 使自己成为后来舆论转向批评的对象。例如, 后期一些网络意见领袖, 如微博大V“和菜头”认为, “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 直接将批评的矛头对准财经网曾经的报道, 以及这次关于山东疫苗的部分不当报道。

三、反思情绪化的新闻报道

诚然, 媒体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考虑和报道疫苗, 在公共事件中关心公众的人身安全, 一心从公众利益出发, 希望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促进事情解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从标题到内容上的情绪化报道, 尽管能够短时间获得公众的关注和聚焦, 但不容忽视的是, 网络语境下的情绪化报道往往会引发更多的歪曲解读和断章取义, 从而引发社会恐慌。既然已知网络传播的特点, 新闻报道自身就应该要有意识地从源头上进行避免。纵观网上的舆论, 那些家里有孩子的公众, 不是在担心已经注射的疫苗有害, 就是因为担心疫苗质量而不敢去接种疫苗, 赴国外或香港接种疫苗之声不断。从对问题疫苗的社会恐慌中, 很多人又会产生出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 甚至会加剧对医学界的不信任。

目前, 网络传播的环境的确不太乐观, 尤其是面对公共事件时, 网络上的片面解读、歪曲解读几乎成为常态, 这种土壤容易滋生谣言。而媒体报道为了更多地获取网上的关注, 往往也是以迎合的姿态, 用噱头标题、用情绪化带动整个社会, 而不是理性地报道和发言。这一切不利于形成公共说理的社会秩序。

媒体在报道问题疫苗的时候, 没有专业、客观地陈述。媒体情绪化的报道带给公众的不仅是社会恐慌, 更加剧了公众对官方的不信任, 导致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对立。而当今社会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公众对官方的不信任产生的。媒体要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为公众与官方重构信任发挥作用。

而在具体操作上, 要避免情绪化的报道, 首先就需要记者对事件进行客观陈述。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要避免在标题上采取故意吸引人眼球的字词或者网络低俗词等。在内容上, 要将事件所涉及的当事人观点都进行报道, 而非只报道某一方的说辞。新闻要做的是信息的呈现, 而不是替受众进行选择和判断。公共事件中, 情绪化的新闻报道往往不利于受众了解真相, 作出判断。因此, 媒体需要反思新闻生产和编辑的过程, 真正做好新闻报道, 避免情绪化, 努力创造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界。

参考文献

[1]济南查获大宗失效人用二类疫苗案, 涉国内24省市有疾控人员参与[DB/OL].央广网, http://dwz.cn/30ut If, 2016-02-02.

[2]百度指数[DB/OL].http://dwz.cn/30uvxf.

[3]和菜头, 每个文盲都爱用一个殇字[DB/OL].http://dwz.cn/30uun5, 2016-03-22.

[4]王五四.有免于恐惧的疫苗吗?给我来一针[DB/OL].http://dwz.cn/30uun5, 2016-03-22.

[5]涉案5.7亿元问题疫苗流入18省份专家:这是在杀人[DB/OL].新华网, http://dwz.cn/2Vsw0O, 2016-03-18.

[6]山东破获疫苗案:母女涉案5.7亿贩黑心疫苗你心可安?[DB/OL].济南日报, http://dwz.cn/30uyn9, 2016-02-03.

新闻媒体报道有关母亲的故事 篇5

1、《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带她的女儿去滑雪,她们太兴奋,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亲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用鲜血写了“SOS”使她的女儿获救,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她的女儿

2、三月份《青岛早报》报道:一个16岁的女孩患了一种怪病,至今身高才1米左右,她母亲到处求医,终于找到了一家可以医治孩子的医院,但费用太高。这位母亲为了救她女儿,决定卖肾筹钱。

3、韩红的歌《天亮了》是为下列事件而唱的:某省一旅游景区内,一满载游客的缆车突然从高空坠下,就在转瞬即逝的生死关头,年轻的母亲和父亲一起,奇迹般得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结果,缆车内30余名游客除这个小孩存活外,其余全部遇难。

媒体报道 篇6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而Web2.0带来的微博与博客又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变革。在人民网日前举行的首期传媒沙龙中,腾讯网常务副总编辑李方提出,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SNS形态的出现,是人类自有媒体以来的一次决定性革命。它让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可能,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应运而生。

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各方面与传统媒体迥异。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与传播正面临着跨平台的变化。原先的平台都是以纸媒、电视媒体、电子媒体为中心,而现在媒体议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媒体互联网决定。因此像互联网引起议题,然后纸媒和电子媒体跟着跑的状况,如今已经越来越稳定化了。

在过去,有《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权威媒体为人们指引方向,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们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李方表示:“我们面对的是碎片化的,像盲人摸象一样的,甚至多棱镜一样的信息传播和信息的集成。你看到的这个微博和所有人看到的微博其实都不一样,我们就像看一个多棱镜,因为你关注的对象不同,所以你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这是自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新媒体从“玩事”到“玩人”

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上的优势突出,首先它在新闻“音视文一体”、“保鲜集纳”和获取便利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次,新媒体降低了受众参与言论的门槛,大众可随意浏览海量信息,即时表达自己对时事热点、各种事件的言论。因此,在SNS、微博阶段,虽然信息整合能力依然是王冠上的明珠,但是它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从前以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为主导的媒体形态,在今天或者未来会变成一个以聚合人,特别是聚合意见领袖、高端人群的媒体形态。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SNS形态的出现,经历着从‘玩事’到‘玩人’的转变。”李方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内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门户网站阶段,另一个是SNS或者微博阶段。门户网站阶段以信息为核心,它要求快速、海量、准确、便捷,尽量多地去占领用户的信息分发渠道,这是“玩事”。而在SNS、微博阶段,更多的是整合信息之外的整合读者、整合用户,这可以看做是“玩人”。

报网融合 平面媒体玩转新媒体

相较于新媒体的优点,其缺点同样明显。早在丹·吉尔默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新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屏障。

正因如此,传统媒体目前不会被新媒体掠走江山,并且依靠新闻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为自身所用,扩大影响力。那么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有效的途径就是“报网融合”。《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介绍说,《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就一直积极探索做到报网互动、报网互补、报网一体,在机制建设、资源共享、渠道保障、平台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其中,报网互动是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报网融合才是报纸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快速的市场变化使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了竞合,最终寻求融合发展。例如中国经济网近年来注重使用新媒体推动报纸向全媒体转变,大力发展视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为报社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做积极探索。二是有效实现信息整合,促生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

丁士认为,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和创新传媒文化。对新媒体而言,要尽快确立责任意识,学习传统媒体信息严格把关的长处,借鉴其舆论引导的方法和技巧,在有效利用网络传播时,保障网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传统媒体而言,应加大对网络的支撑力度,深化报网联动,将网络平台打造成自身的新平台和放大器。

媒体报道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篇7

从安然到世通, 从银广夏到雷曼兄弟, 众多例子表明媒体在揭露企业违规行为并促使企业纠正该行为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不对称的信息披露情况下, 媒体监督成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一环, 媒体充当了会计信息挖掘者和填补者的角色。随着资本市场的多元化纵深化发展, 媒体在公司治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日益凸显, 越来越重要。

目前关于媒体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媒体对资本市场定价的影响 (Fang and Peress, 2009;张雅慧等, 2011;游家兴和吴静, 2012) , 二是媒体对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影响 (徐莉萍等, 2011) , 三是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监督功能的实现 (Dyck et al., 2008;李培功和沈艺峰, 2010;罗进辉, 2012;杨德明和赵璨, 2012) 。由于媒体在发现、处置安然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学术界再一次掀起对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的热潮, 并相继出产了一批重要文献。如何发挥, 以及怎样更好地发挥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已然成为当下学术界讨论的一大热点。

二、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动机

媒体的角色主要是信息传播者, 媒体监督属于外缘监督, 具有介入早且监管成本低的优势, 但媒体既不是股东也不是债权人, 与公司经营风险没有任何关系, 是什么动机促使它行使监督职能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媒体行业竞争加剧, 迫使媒体从单一的信息传播者向多元化角色转型, 其中, 商业监督能够给媒体赢得社会声誉并获得更多关注, 进而从中获取商业利益, 这是媒体监督的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媒体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播, 媒体能够降低公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 向公众提供多元化的观点 (Besley and Burgess, 2002) 。媒体对一家公司进行报道既可以传递正面的信息, 也可以传递负面的信息, 在对一家公司进行负面报道时, 媒体也会衡量其成本和效益, 当收益大于成本时, 媒体通常会作出进行负面报道的决定, 反之, 就会放弃该报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媒体既是 “社会公器”又是具有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济法人, 正是这种双重身份, 使得对媒体报道动机的分析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 媒体既不是股东也不是债权人, 既不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也不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 从这一点看, 媒体并没有足够的激励去监督上市公司;另一方面, 媒体的报道是否能够吸引一定数量的读者并引起反馈, 这具有不确定性。事实上, 媒体是否能够主动发挥对公司治理的监督作用, 一方面取决于媒体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否有利于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取决于监督和揭露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能否为媒体赢得社会声誉并赚取商业利益。 (Miner, 2006;醋卫华和李培功, 2012) 。在不存在政府管制或者在政府管制逐渐放松的情况下, 媒体是否会主动发挥监督作用则主要决于媒体对成本和收益的权衡 (Miller, 2006)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边际报酬递增模型可知, 媒体具有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特征, 以报纸为例, 因为事前需要调查采访等做大量工作, 这些成本是固定成本, 因此单独生产一份报纸的固定成本极高, 但是生产一份报纸的可变成本却很小, 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成本, 因此随着产量的增加, 生产的报纸数量越多, 平均每一份报纸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不断降低, 即多生产一份所需花费的边际成本越低。正是由于这一特征, 媒体可以通过报道社会大众普遍感兴趣的话题来扩大需求, 摊低成本, 提高收益。这也使得媒体主动关注企业违规行为以提高报道的吸引力从而提高销售量 (Dyck et al., 2008) 。

此外, 政府部门的行政管制也会对媒体监督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保障媒体正常的言论权利, 也可以遏制媒体虚假、夸大、恶意中伤的不法或不当言论, 同时也能够通过立法来规范媒体同行之间的竞争, 从而在根本上保证媒体言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管制来对媒体施加影响。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 媒体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 具有外部性。当市场失灵时, 政府管制介入市场, 这不仅会影响媒体的言论自由, 增加信息生产成本, 还会造成市场信息失真。因此, 政府管制的力度与媒体发挥监督作用的动机成反比关系。

三、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前提与机制

媒体通过搜集、筛选、整理、包装信息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并通过降低边际成本的方式使信息使用者获知该信息的成本也大大缩小。虽然公众非常乐于接受并传播这种成本极低却包罗万象能够带给受众多种类多方位信息的媒体产品, 但是企业却未必因与自身相关的媒体报道而自愿改善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那么, 究竟是什么机制确保了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发挥呢?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来看, 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主要有两条路径:第一, 行政介入机制。媒体报道能够促使政府通过立法规范公司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规范高管人员及财务人员的行为;第二, 声誉机制。媒体报道能够促使董事会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努力维护在股东和雇主心目中的声誉和形象。道理很简单, 即使不能“留名青史”, 也很少有人愿意“遗臭万年”。为了保住现有的职位并在未来职场中获取更优厚的薪酬, 董事会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很可能会改正违法违规行为。

然而, 李培功和沈艺峰 (2010) 提出,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未完全市场化的处于转型期的国家而言, 声誉机制在约束企业不法不当行为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 因为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而促使行政机构的介入, 进而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而实现的,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及控股企业比重较大, 上市公司也尚未形成完善的经理人聘任机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 职业经理人市场不稳定, 因为在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两者之间的转换成本较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不可否认, 在媒体的呼吁下, 政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修正行政治理机制的某些内在缺陷, 但是政府的介入不论对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同样都会引发巨大的压力。

四、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成效

检验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成效实际上就是检验媒体公司治理作用机制和实现途径是否有效。由于数据搜集和处理的限制, 早期的研究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1992 年Monks在《华尔街日报》以刊登了一则声明, 宣称希尔斯百货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是不良资产。这则声明犹如一记重锤使希尔斯公司董事会猛然惊醒, 此后希尔斯公司采取了非常全面的大力度改革措施。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媒体在监督公司治理方面的显著作用。然而, 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能体现媒体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正效果。贺建刚等 (2008) 对五粮液集团的研究发现, 公司大股东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在媒体进行大量负面报道后也并未停止该不当行为。这些相互矛盾的案例显示,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是一个实证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积累的经验证据做实证分析才可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Dyck etal., 2008) 。

李培功、沈艺峰 (2010) 对我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证实了媒体对公司治理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媒体监督有助于发现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并及时督促其改正, 从而保护股东及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第二, 媒体监督的内容、监督的方式, 以及监督的手法也对企业改正违法违规行为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第三, 媒体监督能够加大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度, 通过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从而最终有效地提高企业纠正错误的效率。

五、总结及评价

从以上研究的不同观点和最新文献来看, 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作用是一直存在并且将越来越显著的。学术界在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机制和条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达成了诸多共识。然而, 由于忽视了经济理论对信息传播作用的影响 (Dyck and Zingales, 2002) , 在理论研究中, 学术界一直没有针对媒体对公司的影响做深入研究。在媒体发挥公司治理作用的动机和效果方面, 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在上述理论原因之外, 媒体报道偏差则是造成媒体公司治理作用不被重视的另一项重要原因。从微观层面看, 媒体报道偏差所造成的经济后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社会公众在阅读媒体产品时会受媒体报道偏差的影响做出次优选择, 若报道基于事实没有偏差则会做出最优决策;第二, 如果媒体报道偏差长期存在, 社会公众就会将这种偏差视为媒体报道的常态, 这将产生“柠檬市场”问题。即使某一次媒体报道是真实的, 公众也会怀疑报道内容的真实性, 同时降低对媒体报道的需求 (Baron, 2006) 。如果真的是这样, 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根据以上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 笔者认为, 关于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后续研究可以重点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第一, 就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而言, 应加强对转型经济国家 (如俄罗斯和中国) 的关注, 根据转型经济国家特有的制度背景切合实地情况进行分析, 建立适合该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第二, 就研究设计而言, 应从媒体报道偏差的度量方法入手, 对于媒体报道偏差是否影响其公司治理作用, 以及影响的程度这一问题展开实证研究;第三, 就研究框架和逻辑体系而言, 目前针对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应该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地展开研究, 争取建立一个对媒体公司治理作用研究的完整框架。

参考文献

[1]李培功, 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数据[J].经济研究, 2010, (4) .

[2]辛宇, 徐莉萍.媒体治理与中小投资者保护[J].南开管理评论, 2011, (6) .

[3]李培功, 徐淑美.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共识与分歧[J].金融研究, 2013, (4) .

[4]贺建刚, 魏明海, 刘峰.利益输送、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五粮液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 2008, (10) .

[5]罗进辉.媒体报道的公司治理作用——双重代理成本视角[J].金融研究, 2012, (10) .

[6]杨德明, 赵璨.媒体监督、媒体治理与高管薪酬[J].经济研究, 2012, (6) .

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 篇8

新闻报道的地域歧视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 违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对某一地域的人区别对待或是带有明显歧视的报道行为。目前, 媒体新闻报道中普遍存在着地域歧视的问题, 如歧视河南人、东北人, 看不起安徽人、贵州人等。新闻报道中的地域歧视不仅严重地损害了被歧视地区的形象, 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发展, 更妨碍了社会的公平性,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005年11月25日, 中国法院网的《聚焦》栏目中有篇名为《作恶江苏丹阳“贵州帮”16人涉七罪被判刑》的报道, “贵州帮”三个字明显带有地域歧视色彩。又如2006年3月8日, 北京卫视《身边》栏目播出了一期关于黑心商贩制作、出售严重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毛鸡蛋的节目, 节目最后一句“这12户商贩是河南人”的画外音带有浓郁的地域歧视色彩。不仅如此, 一些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对一些地区贴上歧视的标签, 如皖北小偷村, 安徽小保姆、新疆小偷、贵州帮、河南骗子、东北保安等词语, 这些词同样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色彩。

二、媒体报道中出现歧视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户籍制度的影响

首先, 媒体报道中被歧视的地区大部分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如河南、四川、贵州、安徽、新疆、东北地区等等。历史上, 这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 人们不得不背离故土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讨生活, 而大规模的移民常常对移居地造成文化和习俗上的冲击, 针对这些地区的偏见大约始于此。新中国建立后, 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后, 这些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横向一比, 他们仍然贫穷落后, 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上世纪90年代初期, 一些农民开始到发达的地区打工, 当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到相对发达地区, 对当地人的生活造成冲击的时候, 这种地域偏见开始发酵, 尤其是一些不守法的人在打工地惹是生非被媒体报道以后, 人们对这些地区的歧视现象便不断加剧了。

其次, 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引发的地域歧视现象也十分普遍, 比如高考中的地域歧视, 对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高考录取率比较高, 录取分数线也相对较低。而对于人口基数较大的省份, 如山东、河南、四川等地, 由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 录取分数线长期居高不下。全国最著名的大学北大、清华在北京的招生指标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据统计, 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 是广东考生的37.5倍, 是贵州考生的35.4倍, 是河南考生的28倍, 这种招生指标分配制度明显地存在着地域歧视。此外, 由于户籍制度引发的地域歧视还表现在城市人对农村人的歧视, 大城市居民对小城市居民的歧视, 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歧视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一些城市在招工时规定某些行业和工种必须持有所在城市的户口的人才能被录用, 报考公务员也只能是城市户口者, 许多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2003年之前, 一些外地打工者甚至因为没有办理当地城市的暂住证而被收容、遣送、关押、虐待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 遭歧视地区的负面新闻频发

地域歧视现象并不是偶然发生的, 而是由很多有损于地区形象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后, 经过一些媒体集中报道而逐渐发展而来的。如上世纪90年代末, 河南频发恶性事件, 如洛阳大火事件、郑百文事件、驻马店爱滋病村、原阳毒米、郑州抢银行案等, 这些事件在媒体的集中报道下, 公众对河南的印象形成了刻板效应, 最终形成了对河南、对河南人的偏见。而近几年来媒体频频报道东北人打架、抢劫、杀人的新闻, 这些新闻的报道逐渐使人们在心目中把东北人的形象与匪气、彪悍联系在了一起, 东北的形象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其实, 很多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并不是这些被歧视地区的专利, 而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将这些地区的负面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逐步刻板化。由于这些地区的负面新闻频发, 他们作为新闻源头被反复关注, 人们很容易把一些全国都存在的普遍性的负面问题放到这些地区来进行观察, 甚至是放大。

(三) 媒体的恶意炒作

对于地域歧视现象, 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为通过一些媒体标签化的报道, 在人们的大脑里, 就形成了思维定式, 只要是坏事, 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地往这些被歧视的地区联想。现在很多媒体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和广告份额, 他们更加倾向于制作一些有轰动性的新闻, 通过轰动效果吸引读者的眼球, 而负面的甚至是批判性质的新闻是他们炒作的最好的方法。

媒体是社会公器, 在报道的过程中, 如果不注意自己报道中的不公正或是无意中流露出的那些歧视性话语, 必然会对报道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例如, 一些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皖北小偷村”、“甘肃乞丐村”、“艾滋病村”、“新疆小偷”等这样带有地域歧视性的词语, 其实“小偷”、“乞丐”、“爱滋病”只是这些地区的个别现象, 而媒体的报道却给整个地区都贴上“小偷”、“乞丐”、“爱滋病”的标签。媒体这样的炒作虽然能博得读者的注意, 但这样很容易引导和暗示公众对这些地区和这些地区的人形成集体性的歧视。

三、消除地域歧视的对策

(一) 发展地方经济, 创建良好人文环境

地域歧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 因此要想消除歧视地域歧视现象, 首先要发展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仓廪实而知礼节, 只有经济发展了, 人文环境优越了, 地域歧视的现象才有可能被消除。正如前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人民网时所说, 落后地区要靠发展来赢得尊重, 靠发展来树立地区良好的形象。

然而, 地域歧视的“刻板印象”来自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沉积, 扭转外界的偏见和误解, 除了致力于地区经济发展以外, 还必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改善和提升本地区的形象。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需要政府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媒体的大力宣传, 把本地区优秀的人物和事迹向人们展示, 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展现给人们, 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与此同时, 还应该加强法治建设, 创造安定团结的人文环境, 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变坏事为好事,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那些危及地区形象事件的发生。

当然, 在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同时, 还需要促进不同地区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 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二) 加强法制建设, 构建平等和谐社会

我国是法制国家, 反对地域歧视也必须依靠法制。宪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为反对地域歧视、实现平等权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由于各种原因, 我国现实生活中的地域歧视现象还相当普遍和严重, 这些地域歧视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有效防止类似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应该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 制定反地域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另外, 政府应当消除由于户籍制度带来的各种不平等, 制定就业平等、教育公平等各种有效措施, 从制度上遏制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地方政府还需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地区新形象。地区形象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起各自的责任。首先, 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和教育, 对于外出务工人员, 政府应该定期举行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 定期开展各种活动, 让他们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为维护家乡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 全面开展各种法律宣传活动, 向社会发布行业诚信状况, 揭露违法违规行为, 曝光典型案件。第三, 不管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在本地工作的市民, 都要自强自立, 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改变自身形象, 用行动去改变人们对自己的偏见。消除地域歧视不能光靠别人来改变对自己态度, 只有不断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本地区人民的素质, 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地区环境, 才能逐步改变被歧视的地位。

(三) 充分利用媒体力量, 塑造地方形象

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提升地区形象离不开媒体的支持。对于省内媒体而言, 首先要担负起正面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的重任, 对于不断涌现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其次, 省内媒体要开辟专栏维护, 通过议程设置, 在全省展开各种提升地区形象的大讨论。同时监测舆论环境, 抨击不实报道, 维护地区形象、遏制各种地域歧视现象的发生。

地区形象的提升, 同样也离不开省外媒体的支持。省外媒体公正报道是提升被歧视地区形象的一种很好的途径。这是因为一方面, 本地的媒体的影响力毕竟有限, 除了基本覆盖本地区之外, 对外省的辐射能力比较弱, 省外媒体公正的报道, 有利于更多的人来了解真实的自己。另外一方面, 外省的读者了解一些地区的信息都是通过他们当地的媒体来获知的, 借别人的口来宣传和报道, 这样的效果和说服力都要好得多。因此, 加强与全国各地重要的媒体的合作对于消除地域歧视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媒体作为社会公器, 在报道的过程中, 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报道对社会产生的后果, 谨小慎微地权衡报道用语。尤其是媒体在进行批评的报道过程中, 更应避免因为报道中无意中流露出的那些歧视性话语, 对报道对象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摘要:媒体报道中的地域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屡见不鲜, 造成地域歧视的原因既有地区经济落后、负面新闻频发等方面的原因, 也与某些媒体的炒作和省内媒体失语有关。要想消除地域歧视现象, 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塑造地方良好形象。

关键词:地域歧视,和谐社会,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孙玉双, 史倩.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地域歧视现象探析[J].记者摇篮, 2011 (8) .1.孙玉双, 史倩.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地域歧视现象探析[J].记者摇篮, 2011 (8) .

[2].黄国平, 姚本先.地域歧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4) .2.黄国平, 姚本先.地域歧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4) .

[3].刘顺义, 李正春.中国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与反歧视体系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7) .3.刘顺义, 李正春.中国地域歧视的集中效应与反歧视体系构建[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7) .

后媒体时代的建筑媒体与媒体建筑 篇9

今天,媒体的内涵已经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书本、绘画等,还可以通过影视、网络了解世界建筑,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周游世界,然而媒体却似乎并非一定表达图像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也似乎进入了一个媒体建筑与真实建筑界限模糊的时代。

B·克罗米娜曾在媒体上做过一次实验,她故意在评论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文章中把资料图片进行了修改,使其成为仅仅具有图像意义的媒体建筑,没想到由此引来人们对这一虚拟建筑的大量“认真的”评论。经典建筑图像的明信片化和明信片化的经典建筑,早已使建筑史中的经典媒体化了,或者使建筑史中的图像成为具有建筑的考古学意义的记录。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工作室曾经在网页上刊登过一个美术馆的方案,为了提高显像速度,把图片的分辨率降低了,画面因此有些粗糙,马上就有人指出:“这个美术馆没有细部,简直无法使用,根本无法与贝聿铭在京都建的美术馆相比。”看来,广大网民已经有意无意间将建成与未建成放在一个平台上解读了。

目前建筑媒体的时间性发生了转变,建筑媒体不仅报道已经完成的设计,还作为一种向不同“公众”展现设计企划的媒介,甚至还可能成为寻找甲方过程之中的一部分。在21世纪媒体将扮演非常主要的角色,不管是否喜欢,必然受到影响和冲击。过去,往往认为只有建成的或至少是可建造的建筑,才是真实的具有意义的,但今天,媒体特别是电脑和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在这里,建筑和建造是可以完全分离的,一项建筑作品实现在设计完成时就已经全部完成了,在通过各种手段展示给观看者时,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实现,至于这个成果能否物化则并不重要了。

从这样一个过程来说,媒体建筑师所作的工作似乎已经不是“造房子”这样一个实在的字眼了,而是更类似于“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者,他们的成果是以各种媒体的手段展示出来的建筑空间、形式的可能。这里要提到三个人,国内的张永和,国外的库哈斯和哈迪德,无论他们被冠以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在建筑媒体化的表达上比他们的建筑实践要多得多,特别是库哈斯和哈迪德,他们事实上是在媒体建筑的创作中获得了一定地位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建筑实践。

先说张永和,他的建筑实践一直是强调概念的,甚至在他研究“建造”的时候,重点也是放在“建造”的逻辑上。谈到密斯的砖住宅,他说,建造在图纸上已经实现了。

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方向——概念,而且是在实际建造之前便已经可以在观念上完整呈现力量的概念(这种力量的呈现恰恰是在现在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能力下实现的。如果还是印刷术以前,旅行学建筑的时代,这种“概念”的力量就小得多了),使张能比较容易绕过中国相当低的“建筑实现力”,突现在西方学术界视野面前。能面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持续做出这样的策略选择,反映出张的智慧、选择的眼光和机运(“机运”一部分是指张较早有机会深切接触到“某些美国建筑的想法和中国建筑的想法之间的差异”)。

在几个月前的一个讲座中,张的两个举例涉及到中国和日本在施工水平上的差异,介绍深圳戏台工程中,他谈到施工质量比在日本做的工程差是“没关系的”,因为“概念已经很充分”。

前几年对雷姆·库哈斯有一种贬意的称呼,说他是“媒体建筑师”,这么说是有它的道理的。因为库哈斯就是上报、上电视、上杂志。前几年网络还没有那么发达,所以这些东西比他盖完的房子还多,这就使他成了媒体建筑师。但是他现在能够拿到普利策奖,就说明他已经脱离了这个状态。同样的,哈迪德也是如此,大大小小的竞赛奖项拿了不少,实际建成的却不多,受众往往折服于它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达,却不能接受它的实物化,可同样哈迪德也获了普利策奖。似乎今天对于媒体建筑师的评价转变了。是不是当时库哈斯或哈迪德做媒体建筑师构成一个问题呢?或者说媒体建筑师的出现是否有一个社会背景?

在《后媒体时代的建筑理论与批评》一文中,阐述的重点就是当今时代一方面媒体的手段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后媒体时代审美有着十分明显的视觉化倾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而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

“在各文化产业中,视觉符号被大批量生产出来。视觉形象的生产和传播,并不只限于艺术领域,艺术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泛化了,审美过去是艺术家的专利,如今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建筑也不再是建筑师的专利,业主、公众都有参与、评判与选择的权利。”

“随着后媒体时代的来临,语言的张力逐渐让位于形象的狂欢,语言的批判能力逐渐疲软。从现代主义的大纛——《走向新建筑》(柯布西耶)到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再到当代西方的建筑理论文本,我们会发现语言力量的逐渐消解。”(《后媒体时代的建筑理论与批评》李东)。

与此同时,电脑自从军事转为民用,它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这种速度迫使建筑师不得不反思过去的思考方法和表现手段,这是由于整个社会的变动触动了建筑师,现在那种软体建筑形态成为一种流行,甚至一些建筑师已经采用了数字化的设计手法,他们首先是已经不再使用铅笔、橡皮,而是在电脑平台上漫游,画出一些线条,然后加以取舍,在根据打住的框架选择墙面,荷兰青年建筑家奔·凡·贝鲁克(Ben van Berkel)就是采用这种手法成功地中标奥地利格拉茨剧场案,成为前信息时代的数字化建筑的前卫作。这种创作方法本身已经和媒体接轨。此外,一些虚拟现实的设计已经运用于部分网站的浏览中,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媒体建筑则会成为建筑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总之,媒体建筑的产生和存在是有着其合理的原因和社会背景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建筑可以作为一种媒体表达人的思想,如果去看西方建筑的历史就是这样,人们觉得好的建筑应该是表达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又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只有一种。不是只有美学的观念,不是要把它在比例上漂亮,颜色上协调,把它作为建筑的目的。同样媒体也可以是一种建筑的存在形式,网络时代下,并非完全物质化的东西才具有实用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美]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M].胡冰,范海燕,译.北京:生活.读书.求知三联书店,1999.

媒体报道与广州城市形象传播研究 篇10

关键词:媒体报道,广州,城市形象

一、媒体报道对广州城市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要想通过媒体报道来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 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市民的面貌、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的外在面貌, 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这几方面都需要全面和谐发展。众所周知亚运会是在广州举办的, 在亚运会举办期间, 媒体对广州市的报道对于广州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至关重要的。亚运会的一系列报道中, 对于广州市的报道大多是正面积极的报道, 市民对外来人员大多热情开朗, 运动员比赛时的奋勇拼搏, 这些对于广州市正面形象的塑造是有好处的。

二、媒体报道如何更好地传播广州城市形象

在和城市常规报道的比较中, 我们发现了亚运报道和城市常规报道走很大的不同。亚运报道的记者一般通过自己采访, 挖掘素材来进行新闻报道, 其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常规报道。而城市常规报道则通常通过官方渠道获得新闻素材进行新闻报道。这样的报道形式使得广州的城市形象比较单一, 而其主题又比较集中。除此之外, 因为报道以政府新闻为主, 不能充分表达广州市民的心声, 更不利于广州城市形象的展示。为了提高城市常规报道的质量, 我们可以学习亚运报道,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为了改进城市常规报道, 笔者列出了以下几条解决方法。

1. 从文化入手, 打造城市形象的吸引力

文化是城市形象最核心的部分。城市的独一无二之处就是城市的文化, 也就是人们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 每个城市之间都发展的极为相似, 差异越来越小。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当中, 随处可见高楼大厦, 步行街等等。然而, 这些建筑虽然可以复制, 但是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精神是无法模仿的, 因为那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亚运会期间, 广州的城市形象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概括, 那就是“敢想、会干, 为人民”, 与此同时, 广州人民可以用“弄潮儿”来形容, 这些词展现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更传扬了广州的城市文化。为了更好的展现广州的城市文化, 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人民的作用。政府在宣传城市文化中付出了很多努力, 而市民并不是十分积极的参加。这不利于市民形象的树立, 也使得城市形象有所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应该学习亚运报道的, 多进行一些优秀人物的报道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不仅如此, 我们还可以走进民间, 传播民俗文化, 学习民间技艺, 来更好的展现广州的城市文化。

2. 在市民形象的塑造上, 更多的突出公民的形象而非仅仅是市民形象

城市和市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城市的定义更不单单就是市民的居住地而已。对于城市, 所有市民对其应该有一种归属感, 以及对其产生依赖感。很多人都问陈扬, 为什么能够一如既往, 津津有味, 乐此不疲地说着广州的各种大事小事, 说着广州的方方面面, 批评着广州的缺点, 他的回答从来只有一个, 是爱啊。正如我们知道的, 一个市民对他所在的城市往往有浓厚的不可名状的爱, 这种浓烈的爱是建立在他涉及这个城市的广泛度, 当他真正与这个城市牵扯在一起的时候, 他就真正爱上了这个城市, 成为这个城市的公民, 这个情况也叫这个人拥有了公民意识。当一个人真正有了公民意识, 他才会成为这个城市合格优秀的公民。于是, 城市形象传播需要体现公民意识, 媒体应该发挥其传播能力, 大力倡导市民培养公民意识, 从而提高市民的素质, 建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3. 在消息来源上, 用多元化代替单一的政府声音

《广州日报》, 和其他都市类的媒体相比较, 具有不一般的地位和赋有特殊的使命。在性质上, 《广州日报》不是普通的报纸, 它是党报, 其使命是大力宣传党的各种利国利民的政策, 向人们传达党的声音, 因此, 《广州日报》的信息来源是各个政府机构。然而, 在当代社会的人们, 更加倾向获取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信息, 即使《广州日报》已经在传统模式上有所改善, 信息的获取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 开始获取和传播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 突破了传统的形式, 但是还是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也不能完全实现它的价值。因此, 类似这样的党报应该进一步扩大获取信息的范围, 而且要给予人们更多的话语权。只有这样, 市民才能更加全面地去感受这个城市的一切, 才能提升这个城市的形象。

三、总结

我们非常希望广州能够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佼佼者, 在未来的日子里, 广州能够拥有文明和清明的政治, 良好素质的市民, 繁荣的经济, 舒适的城市环境。这些目标的实现, 需要政府和所有市民的努力, 唤醒公民意识, 打造和谐城市。道路虽曲折, 但是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 2009.

[2]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

[3]陈扬.湿碎广州[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2011.

[4]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CNNIC) , 2012年1月16日.

媒体报道 篇11

“我现在正在雅安市芦山县,看到的情况并没有新闻报道里表现得那么严峻,至少和汶川地震相比,情况还在可控制范围内。”4月22日,本刊摄影记者程丁从采访地回电。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发生7.0级地震,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是汶川地震的三十分之一,覆盖面积是汶川地震的八分之一。但打开电视,人们发现此次的报道规模不同寻常。

除中央电视台率先将综合新闻报道改为现场直播外,各地方电视台也不约而同组建了专门报道组,在雅安驻扎,进行一日近24小时的全程直播,规模之大远超历次灾难报道。在内容选择上,大量救助现场画面搭配官方信息解说,期间穿插着震后各种“首例”个案、“最美”系列英雄楷模报道、对坚强、乐观或孤独、痛苦的被解救对象的采访,构成了媒体报道的主要模式。一种惨烈悲伤和“多难兴邦”的情绪萦绕着整个中国。

还原灾情与灾难消费

在汶川地震之前,“丧事当喜事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曾经长期主宰着我国灾难报道的模式。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忽略了对于灾情、伤亡的全面反映,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灾害反思,使得灾难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

随着资讯的发展,中国媒体人开始注意到这样的报道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探索中,他们开始希望恢复新闻报道的原貌。

2004年,印尼海啸成为世界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要点。纽约时报持续、大篇幅、多角度地对灾难本身进行报道,既有灾难发生的场景再现,也有灾后惨状的记录,既有灾难亲历者的描述,也有记者现场感受,不厌其烦地向读者传达灾情,以浓墨重彩来刻画灾民形象,渲染灾难的残酷性。同时,纽约时报有关灾难责任追究的报道,不但讨论而且明确指责灾难责任人以及救灾不力的政府,也成为当时媒体灾难报道的亮点所在。

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中国媒体开始抛弃原有的报道思路,不再忌讳报道灾难本身,从内容选择和报道手段上,越来越向还原灾情靠拢。记者赶赴灾区所做的现场报道,要远远高于对抗震抢险的英模的报道,对于其他城市的援助,在报道初期更是一笔带过,与我国传统的灾难报道相比,是一次新的突破。

“不过也能从中看出两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传媒与信息法室副主任陈根发说,“第一,在灾难性报道中,媒体担负着引导社会情绪的重要责任,对灾情的片面追求,尤其是反复播出催人泪下的镜头,实质上是在消费灾难,使整个社会陷入了情绪化的浪潮中。在那段时间里,如果不讨论、不捐款,仿佛这个人不爱国一样,社会对灾难的反应已经超出了社会正常运转的需要。第二,媒体以人为本的精神,只体现在宣传国人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上,可见媒体的理解缺乏更深刻的精神内核。而部分媒体一心爆料,挖掘灾民内心伤口、耽误灾民现场救治,更成为抹黑自己的证据。”

价值选择与有用信息

4月的雅安地震中,能看出中国媒体已经开始淡化过于煽情的报道风格,但营造“紧张、悲伤”的默认思想仍在,从拍摄手法、报道角度、配音配乐上都有体现。各地方台蜂拥而上的架势,和对同一受灾点重复的播放,亦无形中虚夸了社会对灾情的感知。而煽情类报道的缩减,也让中国媒体另一个弊端从暗处走到明处——对“有用信息”的把握较弱。

舆论界对2011年日本海啸后日本媒体职业操守的观摩,成为社会对中国媒体的新期待。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金磊介绍,日本NHK电视台是学习的榜样,因为它在灾难来临的情况下,为灾民提供了最重要的信息。而由于时间紧急且灾害多变,所以在NHK播出的相关地震报道中绝听不到任何背景音乐。对此NHK综合台晚间九点档的新闻节目《NewsWatch9》制作人表示:“受灾地区需要的信息太多了,我们反对用情绪性的音乐影响新闻本身,日本受灾民众的悲伤与希望并不需用音乐来渲染。减灾与灾民最需要什么就播报什么,完全不会以宣传谁为目的。”

据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王彩平博士介绍,在国际上,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公众利益的守护者,媒体快速、全方位和准确的报道,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守望社会,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决策信息,而且也有助于形成社会动员、科学救援,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救灾力量。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媒体发布的信息都是具体的、人性化的救助信息、服务信息,具有很强的行动价值,非常有助于日本公众的灾后行为选择,有利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比如,地震发生时,NHK电视台中断议会会议报道发布的几十秒的地震预警信息中,除了灾情信息和受灾范围外,至少提供给公众两个非常具体的行动信息,如‘请注意从上方掉落的物品’、‘请不要收拾火源’等,对急于逃生的民众来说,这无疑是最有价值的生命信息。”王彩平在2011年6月號的《新闻实践》杂志中写道。

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却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或许,这将是中国媒体要行进的方向。

媒体操守与法律规范

陈根发表示,媒体通过对灾难的报道影响社会受众,不但考验了媒体的社会意识和职业操守,更与行业规范、国家部门、法律法规的指引有密切关系。“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的经验较多,立法也较完善,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美国具有一套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行政和法律机制。在行政上,由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和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等机构分工负责。在法律上,联邦层面有《国际安全法》、《全国紧急状态法》、《反恐怖主义法》、《信息自由法》等法律可以适用,同时各州都制定有州紧急状态法,州长和市长有权根据法律宣布该州或市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对媒体的灾难报道制定了现场规则(出于安全的考虑,媒体必须遵循一些既定的现场规则)。是否遵守这些则是媒体能否进入现场采访的先决条件。因此,媒体必须事先了解这些规则并签字同意,方能获准进行灾害和突发事件的采访。违背这些规则将可能导致采访的即刻中止和勒令离开灾害现场。

日本的应急管理体制是以内阁首相为最高指挥官,由内阁官房来负责总体协调、联络,并通过内阁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由各省厅、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配合执行。在法律上有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其中1961年出台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和1999年颁布的《信息公开法》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报道中起着关键作用。

2005年,日本放送批评恳谈会官方杂志《GALAC》从行业规范角度,规定了日本灾害报道的十大准则,包含追求报道的精确度、灾害留言方式推广、受灾地的规模和范围准确传达、为受灾者提供保护、对受灾者的关怀、电视广播自觉报道、平安消息交给电信、培养灾害报道专门记者、建立报道手册、牢记为谁报道等方面。

“希望我国也能从震灾中借鉴他山之石,尽快规范行业行为,并出台相关法规。”陈根发对《方圆》记者说。

人类的震殇,让中国媒体进行反思,反思绝非是声讨,而要在反思中前瞻,使层出不穷的矛盾一一化解,让报道救灾工作出现更专业、冷静与自制的精神追求,或许这才是反思的价值。

媒体报道 篇12

关键词:港澳台媒体,中日关系,国防部例行记者会

近年来, 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温, 中日关系成为媒体持续关注的涉及军队、国防的热点议题。国防部2011年4月27日首次例行记者会以来, 几乎每月都会被问及有关于中日关系的问题。考察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舆情反馈, 能反映出国防部记者会新闻发布是否有效传达了我方关于中日关系的立场, 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了解媒体对于中日关系的态度。

港澳台媒体是华文媒体中一类特殊的媒体。三地媒体出于对市场利润的追逐等考虑, 均重视媒介经营管理策略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和客观性, 体现在具体的报道中对新闻价值的追求。港澳台三地均属于中国领土, 我国军事的发展、国家主权与三地的和平和发展休戚相关。通过总结港澳台媒体对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舆论反馈, 了解其关心哪些议题, 报道口径是否与国防部发言人口径一致, 可以反映其对我国军事的态度和立场, 评估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在港澳台地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为今后发言人的表达提供参考意见。

将近两年港澳台媒体每月关于记者会报道的热点议题按报道数量排序, 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数量也总是名列前茅。

一、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问题的提问与报道

港澳台媒体在2013年的例行记者会中, 共有6次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提问, 表现出对于中日关系议题的关注。其中, 有四个提问是与钓鱼岛局势有关, 另外两个问题分别关于日军强硬表态和日对菲军事援助。由于与会媒体数量等因素的影响, 港澳台媒体中关于中日关系议题提问最多的是香港媒体。从提问的方式来看, 港澳台媒体在提问时多引用外媒的报道, 这也与其获取外媒报道渠道畅通有关。

与2013年相比, 2014年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的提问范围广泛, 有关于日方发展核武器、中日擦枪走火可能性、中日军机异常接近、中日对话等方面的问题。关注比较有轰动效应的新闻, 所提问题比较新颖。

港澳台媒体上关于国防部记者会的报道中, 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占了很大比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日军事关系

1. 钓鱼岛局势。

例如2013年4月港澳台媒体在报道例行记者会的议程上相对集中, 报道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航母择机远航”“两岸共同保钓”和“大陆保钓决心”三个议题上。这三个议题都与钓鱼岛相关, 反映出港澳台媒体非常关注钓鱼岛问题, 重视大陆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动向。

2. 防空识别区。

2013年我国划设防空识别区, 11月、12月的记者会上, 均有针对中日军事关系与防空识别区划设的相关提问, 港澳台媒体在此议题上也进行了广泛的报道。

(二) 日方军事动向

记者会上, 不时有记者提问涉及日方军事动向的议题, 例如日本防卫省宣称增加军事预算、日本炒作中国潜艇威胁、日本干扰中国海军训练、日本扩充军备、日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涉及日方军事动向的议题, 也是港澳台媒体密切关注的对象。

二、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报道特点

从报道倾向来看, 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以中立报道为主, 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上的持积极立场。表明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专业性较强, 其消息报道以传播信息为主, 立足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 同时也表明港澳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大都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发言人的原话, 媒体自身没有多少自主发挥的空间。积极报道主要体现在对“日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局势”, 这充分反映了港澳台媒体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上的积极立场。而消极报道主要来自于台湾媒体, 主要表现为对于中日冲突危及台湾利益表示担忧和批评。

在发言人口径引用方面, 港澳台媒体对发言人的间接引语较多, 直接引语主要集中在一些精彩发言上。2013年11月的例行记者会上, 在回答记者关于“日本联合美国等一道要求中方撤回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一问题时,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回应称, 日本早在1969年就设立并公布实施了防空识别区, 日方根本无权对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说三道四。他说:“如果说要撤回的话那么我们就请日方先撤回自己的防空识别区, 中方可以在44年以后再作考虑。”而在回应日本不当言论时, 杨宇军接连使用的四个反问句更是成为港澳台媒体普遍直接引用的原话:“那么是谁在单方面改变现状?又是谁在激化地区紧张局势?是谁在不断激化矛盾?又是谁在破坏地区安全?我想, 国际社会自有公论。”这一系列的反问, 既有气势, 又表现了我方的态度, 给在场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到广泛引用。

在报道口径方面, 总的来看, 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军事关系问题”的报道, 均不同程度地引用了发言人杨宇军的表态, 其中直接引语占多数, 转述也基本符合事实。在引用发言人表态时, 并未添加任何评论性语言, 报道比较公正客观。部分报道引用了其他信源的观点, 其中大部分与记者会的发布口径是一致的或者只是作为报道的背景材料。例如港澳台媒体多次引用了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等的口径, 与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口径是高度一致, 相互补充的。这些报道把国防部例行记者会的口径传递给港澳台的民众, 有利于增强民众对大陆的了解, 提升我军形象。但有时也会出现口径相悖的情况, 例如在2014年4月香港《东方日报》的“北京软弱保钓得把口”这篇报道中, 媒体引用了北京大学梁云祥教授的观点, 将其解读为北京 (中方) 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软弱”, 这与发布会的口径是相悖的。

三、启示及对策

结合以上港澳台媒体关于中日关系报道的特点, 对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中关于中日关系议题的发布提出以下对策:

(一) 有侧重地设置议程, 强调日本应正视历史, 占领舆论先声

将发言内容与港澳台地区的利益关切联系起来, 容易获得港澳台媒体的正面报道、重点报道。2013年4月的例行记者会首次邀请台湾媒体参加, 通过这一形式来促进两岸在军事方面的交流, 将台湾媒体的关切与大陆军方关于台湾问题的态度对接起来, 效果较好。这次台湾媒体针对两岸军事互信、是否连手保钓、大陆军力等问题提出询问, 共同保钓就是最受关注的议题。

发言人应尽提供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方便港澳台媒体更好地了解中国军事, 提升我军形象, 增强民族认同。特别是在中日关系的议题上, 对于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民族情感问题, 容易引发港澳台同胞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因此在此类议题的发布上应提前做足功课, 以丰富翔实的内容、态度鲜明的表态, 争取获得更多港澳台媒体的报道。

(二) 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 迎合读者兴趣

从对港澳台媒体的舆情评估可以看出, 制造适合港澳台民众阅读习惯的内容, 容易有效引起其阅读兴趣, 因而获得港澳台媒体广泛报道。如发言人态度鲜明的精彩发言容易获得港澳台的积极报道。例如2013年5月当听到记者关于日本媒体称中国海军远海训练让有的国家平添一份“警惕感”时, 发言人指出“对于有的国家把中国海军正常的远海训练视为异常, 感到有所谓的‘警惕性’, 我们只能说这是疑神疑鬼、庸人自扰”。这一表态在港澳台媒体的报道中多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 呈现出较为良好的传播效果。

上一篇:微量泵肺结核下一篇:社区全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