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艺术

2024-08-22

报道艺术(精选8篇)

报道艺术 篇1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电视都是普通大众了解和接收社会新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视新闻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出现, 极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的竞争力。相较于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要发挥出它的优势, 还需要报道记者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本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以及报道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报道艺术,传播优势

现场报道, 是指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主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一般表现为记者手拿话筒面对着镜头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 并加以适当的解说。现场报道相对于其他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尤其是直播的报道方式, 只需要稍加处理便可以将其直接进行播报。但是, 要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记者从幕后走到镜头前, 对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 现场报道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做好现场报道, 必须要掌握现场报道的技巧, 驾驭好新闻现场。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一) 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较多, 有文字性报道、单纯语言性报道、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报道、语言文字图片结合的报道, 以及现场视频与语言文字结合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方式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般以前的新闻报道较多的采用文字报道形式, 主要以新闻发言稿为主, 这样的报道人们后期加工的成分较多;后面逐渐有了图片与文字语言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文字报道, 这种报道更具有真实性, 有现场图片能够反映新闻现场的场景;近年来,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主要以现场报道为主, 现场报道实现了画面与记者语言的同步性, 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播报的方式, 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新闻现场, 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对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播报, 后期的人工处理成分相对较少, 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加。但是这对记者的要求较高, 记者必须要能够驾驭新闻现场, 并且要具有现场应变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的报道, 记者必须要现场斟酌自己的一字一句, 避免因言语上的失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传递不良影响。

(二) 时效性

时效性, 是事实发生与事实以新闻的形式被报道出来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说, 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失去了时效性, 新闻便不再能够称作“新”闻。在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 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给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现场报道则能够最快的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播报, 记者们以其专业的嗅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现场发生的事件, 并以专业的角度直接进行现场播报, 这样的速度不亚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也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够与网络媒体竞争。在现实中, 我们发现很多媒体总是争相发布信息, 即使早了几分钟, 该家媒体的信息点击率也会相对较高。如果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差, 总是播报网络媒体已经播报过的新闻, 收视率便会大大降低, 新闻的价值也会降低。现场报道能够让记者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播报他们不知道的新闻事实, 并结合现场的气氛通过自己的语言对观众产生影响。

(三) 亲切性

由于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直接面对镜头, 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报道, 对现场的群众进行采访, 这样能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 更加真实。比如在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一次现场报道中, 记者站在一片废墟中, 对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看望受灾民众进行现场报道, 对灾区的人们进行采访, 当人们看见这样的报道后, 内心产生了共鸣, 自身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对于这样的报道深信不疑, 增加了亲切感。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艺术

(一) 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对于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可能的掌控全局, 对现场环境气氛都有深入的了解, 对事件发生的背景也要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为现场报道做好准备。可以说,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它不仅要求记者要合理选材, 还需要他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开场白, 介绍事件背景, 采访相关人物, 把握报道的重点, 掌握好报道的时间, 同时还要能够通过解说和串联将整个报道统一起来, 使之连贯而完整。这要求记者必须要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除此之外, 记者要对报道中的事件进行解说, 可能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夹叙夹议, 且自然流畅, 层次分明, 这都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报道记者准确选择报道对象, 并能够驾驭整个报道现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 必须要能够在现场快速的准确的找出关键点, 然后对特殊的情景进行特写, 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 同时通过自己讲解或者采访他人的方式给观众展现现场新闻事实。除此之外,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具有驾驭现场的能力, 新闻现场报道其实就是一次直播, 几乎没有后期处理加工的成分, 记者进行现场播报时, 一定要能够驾驭现场, 对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对象、整场报道的开始、结束, 时间的把握等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掌控, 同时要保证图像与语言之间的配合度, 保证镜头能够与语言协调一致。

(三) 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

现场报道记者即使在报道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局面, 因此现场报道记者必须要能够进行临场发挥, 做到随机应变。一般来说, 现场报道的记者包括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 摄影记者主要负责幕后, 而采访记者是需要直接面对观众的。因此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要相互配合, 遇到突发情况要随机应变, 尽可能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对于突发情况要临场发挥进行救场, 尽量避免因自身报道引起观众的负面情绪。

(四) 注重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语言, 掌握语言艺术。现场报道记者的形象与语言能力对于观众的影响极大, 对于报道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名负责报道火灾现场的记者, 穿着华丽喜庆的服装, 面带笑容的报道这次火灾中有多少人死亡, 将会激起多少民怨?现场报道的记者必须要根据报道的事实调整自己的服装、妆容等, 要保持自身形象大方得体, 深得观众喜爱, 这样才能够增加报道的成功率。同时,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掌握语言艺术, 对报道的语言仔细斟酌, 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语言要富含情感, 切不可单调苍白。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相对于以前的报道方式具有较大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在真实性、时效性、亲切性三个方面。当然, 现场报道虽然有一定的传播优势, 但是它对于播报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也更高。要做好现场播报, 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 具体来说, 需要记者做到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这样才能够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 真正发挥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真实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体现[J].魅力中国, 2014, (22)

[2]薛天.浅析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3]韩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误区和解决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4]王俊.如何把握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7)

报道艺术 篇2

机械工程学院于2014年12月9 日星期二在报告厅进行首届寝室文化艺术节活动。本次活动由机械工程学院主办,学生会舍务部承办。本次嘉宾有魏院长、刘老师、马老师、、苏老师、楼长阿姨。主持人是邱天、许立飞,场外主持人是吕添伊、冯伟超。本次活动工作人员有学生会舍务部、质保部、生活部成员组成。

寝室文化艺术节开始前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游戏。下午5:10活动正式开始,瞬间灯光熄灭,主持人上台宣布寝室文化艺术节开始。各个节目依次开演,节目有歌曲串烧、小品相亲、小品西游记之女儿国等等。在节目中间有场外主持人进行游戏,场外游戏有奖品赠送。在节目接近尾声时颁发了终极大奖给最出色的节目----毛绒玩具。最后所有演员、工作人员同台演唱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最终寝室文化艺术节闭幕,演员、工作人员、嘉宾合影留念。

创新成就报道的形式和艺术 篇3

应当肯定, 成就报道在报道方式上, 各级媒体都较好地做到宏观把握、微观出彩, 都能把焦点与解读结合起来, 把回顾与展望结合起来, 把成果展示与经验启示结合起来, 把“用事实说话”与“用数字说话”结合起来, 在正面宣传的“大合唱”中起到了“主声部”的作用。但是, 要使成就报道方式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 还需不断创新。

比较之中找“反差”。新闻界常说“比较出新闻”。对比是凸显现实的好方法。说到成就报道, 不可避免地就会提到过去的情景, 报道中如果一味铺陈现实, 大唱赞歌, 就会让受众产生厌烦心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最好是以史为镜, 纵横对比, 折射变化, 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来加以显现。比如, 我们要报道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了, 如果只是摆出了当前人均收入多少、人均消费水平多高, 留给受众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若同时列举几年前的这两种数据进行对比, 增长的意味就大不一样, 就能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现在。这种手法可以说比比皆是。如中央电视台2008年1月3日播出的《广西工业重镇再造“碧水蓝天”》中昔日“天上黄龙飘, 地上黄龙跑”的城市环境, 与今天工业与山水和谐共舞的对比描述;居民尤大妈过去在自家阳台上总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种的花草也不长, 与现在空气清新、花开茂盛的对比语言等, 无不折射出柳州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主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一要选准“对比点”, 从甲乙双方互相对比中找出二者之间相吻合的可比之处;二要调清“对比度”, 防止反差太大、太小或没有反差。

巧让数字变新闻。据有关专家分析认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的普遍应用, 越来越多的媒体要求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数据的分析方法和表达方法, 并通过对社会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新闻事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这些一方面促使越来越多的数字新闻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另一方面数字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 数字新闻可以避免新闻事实的模糊和偏见, 使新闻更精确、客观、深刻和精彩。尤其用形象的数字说话, 可使数字“动”起来;用鲜明的数字说话, 可以传达一种信息, 反映一种情况或思想倾向;用典型的数字说著的数字说话, 可以为人们所关注, 更显其意义;用积累的数字说话, 可以反映总体态势, 看到事物的内核。有时还可以把反映成就的数字, 从新闻事实中“拎”出来, 用图表的形式反映, 起到“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动”中寻找新变化。成就报道是非事件性新闻, 工作特点明显, 时效性差, 基本上是“大综合”、“大总结”、“炒剩饭”。其成就不能不报, 但可在“动”中寻找变化, 激活“旧闻”。首先要抓由头。成就报道如果不注意抓由头, 总是罗列“近年来”的成就, 就会给人以陈旧感。报道时可由近溯远、由小到大, 既可以找到一个最新的时间概念或最明显的事实作由头, 也可以以一种事物最新的变化为由头, 还可以通过凡人小事或一部相关联的电影为由头, 让人们从中管窥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重板块。像一些媒体运用的“经典页面”、“记者感言”、“和谐相册”、“链接”、“心声”、“聚焦”、“新视角”、“新起点”等手段, 无不使成就报道少了枯燥, 多了生动;少了说教, 多了例证。再次要找突变。任何事物都有一个随着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种过程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变化, 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 其表现为不明显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其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 是对原有度的突破, 就是突破关节点的变化。成就报道就要善于寻找突变, 抓住突变, 也就抓住了成就报道的契机或枢纽, 就会使报道“增值”。最后要看巨变。巨变, 即前进中的最大变化。

跳出“庐山”看“景观”。报道中不能就成就论成就, 要跳出成就看发展, 通过热点追踪, 将其亮点合并“同类项”, 并用历史的眼光, 既可以向历史要原因, 也可以向历史要经验, 又可以向历史要教训, 从历史中探究出“大成”与“小成”的原因, 以及经验和教训, 发现规律, 总结过去, 揭示趋势, 昭示未来, 寓新于深, 还可以用理性的思考, 向人们提炼出成就背后的“真经”, 让人们跳出“庐山”看到成就背后的“景观”。

校园艺术节活动报道稿一 篇4

---同合九义校第十一届文化艺术节报道

4月29日,同合九义校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喜庆日子——同合九义校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本届艺术节围绕“饮水思源·爱国荣校”这一主题,以育人为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以艺术作品展评和文艺节目汇演为两条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为了能在汇演活动中呈现艺术精品,学校政教处积极筹划了这次艺术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准备中,作品通过19个班级逐层选拔,最终选出书法、绘画、摄影共计100余件作品进行展出;选定23个文艺节目进行汇演。整个汇演中秩序井然,无一提前离开会场。

舞台上,群舞《中国功夫》活泼可爱的表演展现出当今中国孩子们的幸福快乐;一曲《我是山里小歌手》一下子把观众带进了淳朴自然的大山之间;踢踏舞《小青蛙》风趣盎然。

汇演结束,学生们纷纷走到操场四周参观艺术作品,面对小作者们精湛的绘画艺术,流畅的书法技巧,同学们啧啧称赞。

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 篇5

叙事视角是构建一个文本内容的前提条件, 是叙述者怎样讲故事的角度。对读者来说, 叙事视角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的眼光, 也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时赖以凭借的工具。顾名思义,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含义从此可以看出, 新闻报道叙事视角是指记者写新闻内容时所考虑的角度问题, 怎么写新闻内容, 叙述时观察新闻内容的角度。视角是记者和新闻的心灵结合点, 是指记者把他体验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基本角度, 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 记者必须精心选择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决定某一个事实, 因此, 可以说叙述视角在叙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尤其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 会有不同的结果, 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会变成几个不同的事实。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叙述视角决定新闻事实, 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 结果所叙述的事实不同, 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的事物也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想要写好一则新闻, 那么必须精心选择叙述视角, 因为叙述视角决定新闻的客观事实, 决定在新闻世界里的地位。

二、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种类

(一) 全知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全知视角, 顾名思义就是指记者全部知道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是记者利用传统的叙事角度, 对于他体验到的世界万物无所不知, 记者能说出对事物的任何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 只有叙述者知道一切。叙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记者熟悉人物内心的感情、思想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叙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 还能同时了解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几件事情, 所以说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对叙述的内容无所不知。

(二) 限制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限制叙述视角又分为外聚焦和内聚焦。外聚焦叙事视角从非人格化的视角来叙述人物真实的情况, 但是叙述者的叙述只限于对人物外部言行, 不对人物内省进行任何叙述。外聚焦视角的叙述者叙述从来不露声色, 对人物的叙述只追求一种客观的模仿效果。外聚焦与全知视角有所不同, 不能对人物做内心的分析和评论, 像一架摄影机一样, 只追求达到戏剧化的显示。内聚焦与外聚焦都同样具有叙述的真实性, 从新闻中的人物视角来展开叙述, 叙述只限于叙述者的视域, 只能对自己的所感所想和所见所闻进行叙述, 不能分析和评判别人的内心世界。内聚焦叙述视角中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 但是人物没找到对某一事件的解释之前, 叙述者不能给读者提供。

(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 纯客观叙述视角的叙述是指记者只能叙述自身的所见所闻, 只能叙述人物的外部言行, 不能直接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更不能评价事件和人物。

三、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概述

(一) 记者首先选好叙述视角

上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了三种叙述视角类型, 写一则新闻之前, 新闻记者必须考虑应该选择哪一个视角方法。叙述视角的选择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描写和叙述的内容是否都写出来, 是否可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等等因素。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准确、客观和真实, 因此, 新闻记者将新闻与文学作品相区别, 注意新闻叙事与文学作品叙事的不同之处, 必须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准确。

(二) 全知视角的叙述艺术

全知视角的叙述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除了要求记者述评的言论体的新闻文本外,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分析和评价事件和人物。

全知叙述视角提倡的是新闻报道应遵守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 记者千万别介入人物的内心, 新闻中准确、真实地叙述客观的事实。

2. 记者应该主动放弃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全知视角的最大特点就是记者有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 但是记者进行采访时应该避免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否则对被采访者产生不利影响。总之, 全知叙述视角必须注意叙述的客观性, 不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

总之, 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新闻的事实内容, 影响新闻的表达和审美效果, 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上文所提到的三种新闻叙述视角有效丰富了新闻叙述的表现手段, 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必须掌握好新闻叙述视角的艺术, 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指记者讲述新闻内容的角度, 对一则新闻报道选择适合的叙事视角极其重要, 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灵魂, 决定新闻报道在新闻世界里的独特地位的高低。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新闻媒体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 与此同时, 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 对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 怎么写新闻报道已经变成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对于现代新闻记者怎么写新闻比写什么更显得重要。因此,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对叙事视角进行精心选择, 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新闻世界里独家新闻的地位。本文旨在分析叙事视角的含义, 探讨其特点, 指出相关新闻报道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事视角,选择艺术

参考文献

[1]张松.简论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02) .

浅谈写活典型人物报道的艺术 篇6

一、脱离虚幻, 创造真实美

电视报道中塑造的人物是真实的, 她 (他) 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 这是人物可以在受众面前站立起来的必备条件。我们在电视创作中把典型人物塑造得尽善尽美, 突出完美的戏剧性, 就会丢掉真实的感觉, 这是不科学的。我在报道生活在爱的集体中的残疾少年纪岩时就深有感触。

一次, 在海铁二校采访中无意间听到刘淑艳老师和她所教班级的学生帮助残疾少年纪岩的事。我通过采访了解到, 这是一个充满爱的集体, 从小患脑瘫, 生活自理困难的纪岩上学后就在这个班级, 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爱护, 使他克服了自卑, 成为身残志坚的好少年。采访后, 我制作了专题片《真爱无价》, 片子中, 我没有一味地唱赞歌, 那样观众会认为你报道的不是活生生的人, 而是神。我看到了纪岩脆弱的一面, 身体残疾、智力比同龄孩子低下等等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他, 纪岩也产生过悲观、厌世的心理, 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才使他摆脱桎梏, 走出自卑的阴影, 这也真正地体现了本片的主题———真爱无价。真实的报道, 使该片真挚、感人。使该片产生美感。

二、脱离浮华, 创造感人的美

记者采访典型人物时不能仅满足于事实加上概念, 而应力求做到对其有一种情感上的体察, 细心体会人物所具有的情感、所有过的感受。有的记者作风不深入, 不了解报道对象的情感世界, 采访片面、不深入, 他的报道将如同嚼蜡, 索然无味。记者带着感情去采访, 典型人物才能将他的真情传递给你, 记者为真情所动, 心灵受到震撼, 才能将自己的情与人物的情糅合起来, 创作出感人的作品, 向广大电视观众传递, 使人们受到感染, 其教育意义不言而喻。

同时要注意, 记者在报道正面的情感时, 不能忽视了负面的情感, 尤其是所报道的人物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 一点不涉及人所难免的情感曲折和情感世界中的负面东西, 会令人难以置信。报道全局十大杰出青年、全路青年岗位标兵、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青年列车长王春霞时, 我就被她那种无私奉献, 用真情书写人生的感人事迹所感染。在王春霞的一次乘务中, 我踏上了列车, 我从王春霞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哪怕是一个眼神中都感受到了这种真情, 在写这部专题片的稿子时, 笔端饱含深情, 一气呵成。以情感人, 打动千万人的心, 这才能恰如其分地起到用优秀的电视作品鼓舞人的目的。同时, 报道中我也没有回避情感世界中负面的东西, 我看到了王春霞事业辉煌的背面, 她给予家庭的毕竟太少了, 从这一点看, 观众对王春霞更会叹服。该片被编入哈尔滨铁路局党员电化教育教材中, 在全路好新闻评比中, 获专题类三等奖, 在全盟好新闻评比中获好新闻一等奖。

三、脱离从众, 创造个性化的美

报道艺术 篇7

1) 新闻背景在新闻深度报道中运用的意义, 会引起社会关注。一般情况下, 我们所做的新闻报道要深层挖掘主题, 剖析新闻事实真相, 就需要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所谓的深度报道, 就是充分表达新闻报道更深一层意义, 针对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和受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进行报道。透过新闻背景揭示事物的实质, 用背景深刻反映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态度, 用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舆论, 起到了新闻媒体做为党的宣传喉舌作用。

深度报道关注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 是对现实生中人们最关心, 最敏感的问题, 全方位、多角度报道, 也就是对背景材料的分析和阐释。往往这种深度报道会受到众人的喜欢, 因为它会抓住群众关心的问题, 真实迅速地给予解答, 根据背景介绍, 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从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例如在聂中林所写的《心血汗水换绿荫》这篇报道, 就很好地交待、穿插新闻背景, 使报道事实深刻明了。在这篇报道中, 他一开始就交待了背景。仓库勤务连往在一个‘十里长沟不见树’的光秃秃的山坡上。“干沟八面坡, 坡坡都是青石窝”。在这里栽棵树, 要挖一立方碎石, 垫进一立方沃土, 浇水要到2.5公里的地方去拉, 真是“一斤汗水一棵树”啊!这一新闻背景运用, 对于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和理解这一篇报道的主题作了铺垫。

当前, 我们国家群众的文化水平在逐步提高, 受众对于作品写作题裁, 写作风格、技巧等方面更加关注, 提高了审美需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 不断加强学习与积累, 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背景, 从而写出一篇好作品。

2) 运用好新闻背景材料, 使新闻报道更有深度是新闻记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用背景衬托新闻事实, 可以清晰看到事实发展变化, 突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 用背景材料对当前情况与过去情况作对比, 更能体现出新闻价值, 吸引受众的观看兴趣。例如, 有这样一篇报道, 说是一个湖中有一个渔船在打鱼, 水面上有一群野鸭子在游戏, 这在常人看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色, 这又能体现出什么新闻性呢。但是你接下来再往下看:“几年前这里还是水草不长、螺蚌不生、水鸟不停、鱼虾绝迹的鸭儿湖, 现在复活了!记者亲眼看到经过治理的湖面碧波粼粼, 渔舟点点, 成群的野鸭在湖里嬉戏。”明白了吧, 以前的湖是什么状况, 经过改善治理后, 现在变成如今这样鲜活的景象时, 前后一对比、衬托, 就自然表现出了这条新闻报道的自身价值了, 新闻背景也突显出了存在的价值。

在生活中, 有些新闻报道由于人们文化素质的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有些受众不能看明白, 这时就需要用新闻背景材料来发挥自身解释、说明的作用了。例如:1978年, 英国科学家在试管婴儿试验中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心。那时, 多数人对试管婴儿很好奇。《时代》周刊在长达万言的专题报道《第一个试管婴儿》时, 就对有关问题做了详尽的回答, 这篇章文章旁征博引, 从16世纪欧洲中古代的传说, 到现代科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 至试管婴儿试验原理、过程的技术都一一介绍。可以说, 新闻记者如果没有广博的生物、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篇演义报道的。

3) 在新闻报道中, 作者对任何一件新闻事件, 一般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及倾向性。在表达的时候, 或明或暗, 或是作者有感而发, 或是用事实“说话”, 这就要求记者善于运用新闻背景加以暗示, 来表达作者心里不便明言的观点。例如:聂中林所写的《心血汗水换绿荫》这篇报道中, 他发出这样的感叹:“汗水不会白流, 心血不会白费。”文稿的新闻背景这样写到:勤务连5年植树100多万株, 每人每年2 000多棵。1981年, 他们在全军植树造林先进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共青团中央、国家林业部命名为“绿化祖国突击队”。这种把作者的感叹和新闻背景结合在一起的叙述, 不仅有助于烘托作者的观点, 而且对于新闻事件又有了深入了解, 为进一步升华主题埋下了“伏笔”。在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时要注意依据新闻事实, 把握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从而突显出新闻事件的意义;新闻背景应用要做到少而精, 不能喧宾夺主;背景材料运用恰到好处, 新闻背景必须添加在关键处, 文字精练, 防止冲淡主题。在涉及到理性知识时, 要把背景与主要新闻事实熔于一炉, 夹叙夹议地进行表述, 以使受众准确地理解新闻事件所蕴含的意义;必要时, 还要对新闻报道中的专业名词和科技术语等作必要的介绍。总之, 新闻背景材料是新闻重要组成部分, 交待、穿插新闻背景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写作技巧问题, 而是一个为受众着想, 为受众服务的原则问题, 切不可忽视。

摘要:所谓的新闻背景, 就是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发生、发展条件和环境的说明, 包括历史背景、人物背景和事件背景等。背景往往是用来对新闻事件中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做以补充、说明, 以使新闻报道完整、事实准确。

关键词:新闻背景,新闻报道,深度报道

参考文献

[1]聂中林.新闻采写艺术[M].军事科学出版社.

报道艺术 篇8

主持人兼任记者, 有很多的优点:

一是增加可信度和亲切感, 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因为许多观众都希望在电视上“讲话的人”就是采制节目的人, 这样的人对节目有更多的发言权, 有更高的可信度。

二是建立记者——主持人主体地位, 在整体策划、采访、评述过程中, 不会因为前期后期个体不同而“跑调”, 节目的逻辑性更明确。

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 分别是深度报道中作为“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和作为“记者”的语言艺术。

一、深度报道中作为“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深度报道中, “主持人”角色的功能主要有两点, 一是叙事, 也就是“讲故事”;二是引导, 也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舆论。这两点要求主持人既是节目的“旁观者”, 又是节目的“驾驭者”, 客观的陈述事件以及带有主观色彩但公正的评论, 这一切都是不简单的语言艺术。

1、语言的叙事艺术

主持人就好比是电视媒体的“嘴”和“笔”, 传播的过程是最终要通过主持人的行为和表述来外化出来。

新闻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就是讲故事。将一个故事拆开, 再按照某种规律重组, 使得故事的叙述变得有趣或者充满悬念。那么如何发挥好这样一个“讲故事”的角色的作用, 便是主持人的叙事艺术了。

(1) 构建全篇报道的主线的作用

“主线”, 可以理解为是“新闻报道人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认知、取证、评论及传播的过程”。记者型主持人融调查、采访、评论、报道等行为于一体的语言传播行为构成了叙事的主线, 而主持人是报道的重要角色之一。

(2) 承载悬念的作用

悬念是整个节目的关键所在, 一个优秀的节目, 只有在一个小悬念解开的同时创造另一个小悬念, 让悬念环环相扣, 才能吸引观众一同身临其境地去见证和完成整个调查的过程。

其实, 在承载悬念方面做得非常精彩的节目时央视的《新闻调查》。在新闻调查《艺校学生陪酒事件调查》这期节目中, 央视—索福瑞公司提供的收视曲线图中可以看到, 从主持人采访艺校学生, 并提及陪酒事件开始, 悬念设置在“到底是谁将学生送入虎口”, 收视率有了明显的上扬, 当艺校校长将陪酒事件解释为“只是安排学生到‘大漠风铃艺术公司’实习表演而已”时, 节目收视率再次上扬, 接着, 主持人为了了解是否真的存在这间公司, 到网上寻找该公司的网址, 发现公司并不存在。又一个悬念抛出, 节目的收视率达到了最高值。由此可见, 悬念的设置使得受众被节目深深吸引, 跟着主持人一同深入探寻事件的真相。

2、语言的舆论引导艺术

深度报道节目大多以揭露社会现象里的“黑暗面”为主, 但却绝不能为了揭露而揭露;我国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但很多人包括一些媒体工作者也对此存在错误的理解。事实上, 很多人认为媒体是“党的喉舌”不假, 而所谓“人民的喉舌”只是说说而已。“这是因为我们的广播电视在反映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正义呼声方面, 还有不小的差距。”面对一些社会的“黑暗面”, 深度调查节目中的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在遵循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 进行具有“倾向性”的舆论引导。所谓“倾向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是“越隐蔽越好”, 不要太直白, 也切忌生硬和强迫, 不妨以柔克刚, 用“和谐”的方法去引导。

在某次一个某省级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零点在热线电话节目中, 接进了一个自称日本留学生的恶意电话, 此人在电话中肆无忌惮地谩骂中国人是最低劣的民族, 把中国人称为“支那人”。主持人怒不可遏, 与之对骂三分多钟, 既无力遏制对方, 也没有挽回影响……节目后, 还试图播放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以发泄怒气。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主持人不恰当的情绪使整个节目失控, 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这时, 一个懂得语言艺术的主持人就会掐断热线, 马上做出实事求是的述评, 如果事后主持人是用大方得体的语言举出中日友好的事例, 予以反驳的话, 节目的影响不会如此恶劣。

记者就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领航员, 一旦你们失职, 这艘船的命运就令人担忧。

二、深度报道中作为“记者”的语言艺术

深度报道中, 记者作为撑起整个节目的人, 要接触被关注事件的所有相关人, 不同的被采访人, 他们的文化素养, 性格和世界观都各不相同, 因此接触起来的难度也不一样。那么, 要与形形色色的人都打交道, 扮演“记者”这个角色时应该如何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准确顺利的完成工作呢?

1、语言的平衡艺术

(1) 什么是语言的平衡艺术

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影响公众舆论。采访时, 对于被访对象必须有一个公正的、全面的采访, 才能达到客观描述事件的要求。因此, 掌握语言的“平衡艺术”相当重要, “平衡艺术”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准则, 更是引导舆论所不可或缺的态度。这一点在全世界的新闻媒介中都达成了一种共识, 美联社曾对新闻报道制定了明确的平衡方针:

“我们尽可能努力去获得与我们正在报道的新闻有利害关系的人的观点——尤其是, 如果那个人是一次攻击或指控的目标, ……假如有人拒绝评论, 我们会说明:他拒绝评论。假如我们得不到某个人的观点, 而这个人的观点在报道中是必不可少的, 那我们将在文章说说明我们为了获得这种观点而采取的措施……无论何时, 我们还应该核实我们的文件, 看看那个人是否过去说过与这些指责有关的内容, 如果有的话, 将过去的观点写进报道或许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平衡和内容。”

(2) 如何才能拥有语言的“平衡艺术”

记者型主持人在采访中是否做到了“平衡艺术”, 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对采访对象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明确自己要从被采访对象身上得到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又准备以何种方式转化成自己想要表述的内容。简单的说, 就是要让受访者的语言与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相互补充, 要让记者型主持人从第一现场了解到的客观事实和受访者的解说或者评述能够完整的表述中心思想。在一个完整的采访中, 对于采访对象应该是力求全面的, 有市民, 有网民, 有当事人, 有官方发言者, 最好还有相关政策辅助。在采访中, 记者型主持人语言平实最好不要加进任何评论性的内容, 而对于采访对象的言论也应该做到不失真;另外, 在报道中如果大量引用专家的解析和科学数据将更有说服力。

2、语言的灵动艺术

央视“名嘴”敬一丹在采访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一次, 敬一丹来到陕北一个偏僻的农村, 采访这里的养猪产业。当她采访当地养猪产业负责人时, 敬一丹说:“您是养猪合作社的负责人吗?”“啊?!你说什么人?”原本一句平常不过的采访开场白, 没想到却遇到了尴尬。敬一丹根本没有想到, 这位养猪场的负责人, 居然连“负责人”这三个字都听不懂。用敬一丹的话说:“我当时一时间脑子一片空白, 居然找不到另外一个词来代替。”好在这时一旁的村领导解围, “他啥负责人啊?他就是一养猪的头儿。”一语道破梦中人, 此时敬一丹才缓过神来, 就着一句“那你这个猪倌, 养了多少头猪啊?”这样一句话不仅让那个村民听懂了, 而且拉近了主持人与受访者的距离, 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

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 灵动的语言将为记者的采访排除阻碍, 为节目增色不少。那么, 如何才能让语言变得灵活起来呢?这就要求记者型主持人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了:

1、扩大知识结构, 只有不断的了解更多的信息, 广泛涉猎各行各业, 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才能应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采访要求。

2、积累生活实践, 一切成熟的记者型主持人都是从不成熟开始的, 一次次的碰壁并不可怕, 只要认真去体验每一次的失败, 总结经验, 才有可能做一个应变自如的优秀“交流者”。

三、总结

当然, 笔者所感悟到的这些关于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艺术理论解析远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水准, 可是学术就是这样, 只有在实践中无尽的探索和追求, 才能将学术理论一步步完善。在深度报道日益普及的今天, 记者型主持人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随之对他们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学会如何应用语言这门艺术, 将会让我们的能力向前一大步。

摘要:透过深度报道节目实例来浅析关于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深度报道节目中, 分别扮演“主持人”角色和“记者”角色时, 如何充分发挥语言艺术, 为节目增色。在“主持人”角色中, 应当充分发挥语言的叙事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 在整个节目中处于中心领导地位;而在“记者”角色中, 应该对于自己的多个采访对象展现出平衡意识, 并灵活地运用语言应对不同被访对象, 达到采访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深度报道,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季宗绍.电视深度报道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袁正明, 梁建增.用事实说话——中国电视焦点节目透视[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 译.华夏出版社, 2003.

[5]张颂.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味与导向[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7.

上一篇: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下一篇:西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