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报道

2024-10-23

艺术报道(精选12篇)

艺术报道 篇1

摘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电视都是普通大众了解和接收社会新闻的重要平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视新闻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出现, 极大的提高了电视新闻的竞争力。相较于以前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现场报道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要发挥出它的优势, 还需要报道记者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本文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以及报道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报道艺术,传播优势

现场报道, 是指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主要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 一般表现为记者手拿话筒面对着镜头对现场观众进行采访, 并加以适当的解说。现场报道相对于其他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更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 尤其是直播的报道方式, 只需要稍加处理便可以将其直接进行播报。但是, 要做好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记者从幕后走到镜头前, 对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更高, 因此, 现场报道对记者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要做好现场报道, 必须要掌握现场报道的技巧, 驾驭好新闻现场。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一) 真实性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较多, 有文字性报道、单纯语言性报道、文字与语言相结合的报道、语言文字图片结合的报道, 以及现场视频与语言文字结合的报道等等。这些报道方式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一般以前的新闻报道较多的采用文字报道形式, 主要以新闻发言稿为主, 这样的报道人们后期加工的成分较多;后面逐渐有了图片与文字语言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相对于单纯的语言文字报道, 这种报道更具有真实性, 有现场图片能够反映新闻现场的场景;近年来, 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主要以现场报道为主, 现场报道实现了画面与记者语言的同步性, 新闻记者通过现场播报的方式, 给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新闻现场, 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对现场所发生的事情加以播报, 后期的人工处理成分相对较少, 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增加。但是这对记者的要求较高, 记者必须要能够驾驭新闻现场, 并且要具有现场应变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些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故的报道, 记者必须要现场斟酌自己的一字一句, 避免因言语上的失误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传递不良影响。

(二) 时效性

时效性, 是事实发生与事实以新闻的形式被报道出来之间的时间差。可以说, 时效性是新闻最重要的特点, 如果失去了时效性, 新闻便不再能够称作“新”闻。在网络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 网络信息的快速传递给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现场报道则能够最快的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播报, 记者们以其专业的嗅觉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现场发生的事件, 并以专业的角度直接进行现场播报, 这样的速度不亚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也只有这样的新闻报道方式才能够与网络媒体竞争。在现实中, 我们发现很多媒体总是争相发布信息, 即使早了几分钟, 该家媒体的信息点击率也会相对较高。如果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较差, 总是播报网络媒体已经播报过的新闻, 收视率便会大大降低, 新闻的价值也会降低。现场报道能够让记者及时的掌握第一手资料, 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播报他们不知道的新闻事实, 并结合现场的气氛通过自己的语言对观众产生影响。

(三) 亲切性

由于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直接面对镜头, 对现场的环境进行报道, 对现场的群众进行采访, 这样能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让他们感觉更加亲切, 更加真实。比如在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一次现场报道中, 记者站在一片废墟中, 对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看望受灾民众进行现场报道, 对灾区的人们进行采访, 当人们看见这样的报道后, 内心产生了共鸣, 自身的情绪受到了影响, 对于这样的报道深信不疑, 增加了亲切感。

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艺术

(一) 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对于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前, 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尽可能的掌控全局, 对现场环境气氛都有深入的了解, 对事件发生的背景也要有相应的了解。这样才能够为现场报道做好准备。可以说, 现场报道是对记者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 它不仅要求记者要合理选材, 还需要他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开场白, 介绍事件背景, 采访相关人物, 把握报道的重点, 掌握好报道的时间, 同时还要能够通过解说和串联将整个报道统一起来, 使之连贯而完整。这要求记者必须要具有掌控全局的能力。除此之外, 记者要对报道中的事件进行解说, 可能还需要发表自己的看法, 做到夹叙夹议, 且自然流畅, 层次分明, 这都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 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需要报道记者准确选择报道对象, 并能够驾驭整个报道现场。记者进行现场报道时, 必须要能够在现场快速的准确的找出关键点, 然后对特殊的情景进行特写, 对关键人物进行采访, 同时通过自己讲解或者采访他人的方式给观众展现现场新闻事实。除此之外,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具有驾驭现场的能力, 新闻现场报道其实就是一次直播, 几乎没有后期处理加工的成分, 记者进行现场播报时, 一定要能够驾驭现场, 对报道的题材、报道的对象、整场报道的开始、结束, 时间的把握等等都需要进行整体掌控, 同时要保证图像与语言之间的配合度, 保证镜头能够与语言协调一致。

(三) 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

现场报道记者即使在报道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测的局面, 因此现场报道记者必须要能够进行临场发挥, 做到随机应变。一般来说, 现场报道的记者包括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 摄影记者主要负责幕后, 而采访记者是需要直接面对观众的。因此摄影记者和采访记者要相互配合, 遇到突发情况要随机应变, 尽可能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对于突发情况要临场发挥进行救场, 尽量避免因自身报道引起观众的负面情绪。

(四) 注重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和语言, 掌握语言艺术。现场报道记者的形象与语言能力对于观众的影响极大, 对于报道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一名负责报道火灾现场的记者, 穿着华丽喜庆的服装, 面带笑容的报道这次火灾中有多少人死亡, 将会激起多少民怨?现场报道的记者必须要根据报道的事实调整自己的服装、妆容等, 要保持自身形象大方得体, 深得观众喜爱, 这样才能够增加报道的成功率。同时, 现场报道记者还需要掌握语言艺术, 对报道的语言仔细斟酌, 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避免因用词不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同时, 在现场报道中语言要富含情感, 切不可单调苍白。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相对于以前的报道方式具有较大的传播优势, 主要表现在真实性、时效性、亲切性三个方面。当然, 现场报道虽然有一定的传播优势, 但是它对于播报记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也更高。要做好现场播报, 必须要掌握好相关的现场报道艺术, 具体来说, 需要记者做到充分准备, 掌控全局;准确选择, 驾驭现场;临场发挥, 随机应变;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形象, 掌握语言艺术。这样才能够保证现场报道的顺利进行, 真正发挥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优势, 提高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莹.论真实性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体现[J].魅力中国, 2014, (22)

[2]薛天.浅析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3]韩婕.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存在的误区和解决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4)

[4]王俊.如何把握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7)

艺术报道 篇2

2015—2016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庆典展示圆满结束 2016年6月29日上午9时,海师附小五年级全体师生在阶梯教室举行了“秀出我的精彩——五年级期末庆典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我们爱阅读、我们爱运动、我们爱艺术。尽管不大的阶梯教室容纳我们五年级近三百号人显得有些拥挤,但因为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在位子上观看表演,整个活动又显得那么秩序井然。参加活动的同学精神焕发,一个个环节进行得有条不紊,节目更是精彩纷呈:充满节奏感的跳绳,激烈的转呼啦圈,声情并茂的诗朗诵,行云流水般的舞蹈,悠扬动听的各类器乐,刚柔并济的武术,惟妙惟肖的英语舞台剧„„真让同学们应接不暇。本次活动最为突出的是五(1)班的宋乐威同学表演的武术了。当强劲有力的背景音乐响起,宋乐威身着红色武术服,瘦小精干的身影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几个高难度的前滚翻更是博得了台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五(3)班的三人吉他弹奏《童年》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郁浩博、屈嘉何、朱睿涵三人各手持一把吉他,放开了动听的歌喉,那熟悉的旋律引起了台下小伙伴的齐声应和,欢快的歌声伴着淡淡的吉他声久久围绕着整个阶梯教室。

艺术反对艺术 篇3

地址:天津三远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主题:“艺术反对艺术”第二回展——镜子

参展艺术家:谷泉、李飒、马轲、徐赫、由甲、朱贤巍

镜子是映照自我的生活用品,也被看作是一种反省或审视自我的道具,真实的自我的艺术才可能是艺术。这是一个没有策展人的展览,每个艺术家都是策展人,也都是这个展览的批评家。所以叫“艺术反对艺术”。

这个展览的五个艺术家并不是一个艺术小组,他们因为对于当代艺术的观点偶然碰在一起,一拍即合。对于三远当代中心也是如此,想做一些真实的推进当代艺术的工作,与五个艺术家共同推出这个展览。可以说,这个展览有称为“业界良心”的品质,没有商业介入,没有评论家、策展人、研讨会,只有艺术家和观众,是一个完全敞开的当代艺术的展览。

作品——艺术何以反对艺术

五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有水墨、装置、综合材料、油画,大家没有强调形式,展厅大块留白,作品与作品完全融入一个当代艺术的范畴,便于大家去观看反思关于艺术本体的问题。参展艺术家中,李飒和马轲是记者曾经采访过的,他们的作品本来就非常自我,具有很强的批判性。

马轲的作品一直是当代艺术中具有标杆意义的,以自我性力量感独树一帜,被称为“艺术家中的艺术家”。此次参展作品依然沿续了以往“呐喊的形象、粗野的线条、硬朗的轮廓”等元素,在对日常生活的表达中注入抽象与表现的特征,使物体的真实经过提炼变形之后,呈现出精神上的神秘感。

李飒是当代水墨领域比较活跃的艺术家,这次参展作品与以往变化很大。以粗率凌乱的笔触勾勒人物表情,给观者一种错愕惊诧之感,将材料本身的滞涩、畅快发挥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朱贤魏的作品更注重宏观感受,人物只是其中一个色块部分,苍茫混沌中强调细节的冲突。谷泉的装置《万岁山》,将不同材质的东西如蜂窝煤、红砖、碎玻璃组合一起,来传达人对物的日常的、非常的感知。

由于参展艺术家中有三位都有留德背景或本身就是德国人,在开幕式的研讨会上也展开了中国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讨论,马轲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有两种文化传统——生命体验的传统文化和作为信息的外来文化。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正在冲突、对峙、融合中,重新塑造每个人。”

而艺术家最是被精神塑造的一类人。他们的作品都是自我的镜子。正像马轲所说的:“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坚持,都是一块正在移动的陆地。我们相互的关联和渗透,都是我们的共同点,就是使我们的结构和方向成为可能的可能。”

艺术家的话——当代就是精神的在场

谷泉:1972年生于合肥,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一个时代的真实,不仅仅是那些档案、数字和一堆朽去的尸骨,更是映射在艺术作品中,永远饱含生命意识的无畏与坦诚。

马轲:1970年生于淄博,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摆脱地域文化和殖民文化这两种概念的束缚,关注自身问题和生活。艺术透露着生命的信息,不再仅仅是技艺,或者意识形态。中国当代艺术应该进一步回到真实个体的角度,进入到真正探索的时代。

徐赫:1972年生于平顶山,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是整个中国的问题。中国需要改变,包括更多的开放和交流。在一个开放社会里,存在需求会导致人们自然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道路。

由甲:1980年生,汉学家和日耳曼文学家,自2000年以来定期往返于中德两地

我们这次想把反对当作镜子来理解,而不是消极的对立。我们展示对立、回复,还有相遇,在此过程中,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相互激发碰撞,也许无法达成一致,但这种碰撞始终还是触动我们。

李飒:1975年生于郑州,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镜子有折射的意思。在相互的折射中,看到无穷无尽的空间、可能性和中国极为混乱的现状。

朱贤魏:1971年生于青岛,现生活和工作于斯图加特

了解艺术,写好艺术 篇4

洋葱头:月亮姐姐,你来得正好,我想写一篇有关“艺术”的习作,可不知怎样写呢,你能说说该如何写吗?

月亮姐姐:写有关“艺术”的习作,你了解“艺术”是什么吗?

洋葱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艺术不是很多吗,它可以是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甚至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

月亮姐姐:是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比如我们许多同学也加入到了艺术学习的行列,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摄影、雕塑、手工制作……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艺术形式啊!

洋葱头:哇,这么多啊,那么我的习作不缺素材了。可是,我的一篇习作不可能把这些内容全部写进去呀!我究竟写什么好呢?

月亮姐姐:这就涉及精心选材了。在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形式的艺术?你欣赏过哪些艺术?那些艺术作品是什么样儿?你学过哪一门艺术?在学习中有哪些快乐?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学习过程中有怎样的感受?学会后是什么心情?哪一方面给你的感受最深,你就写什么,如一位同学写《神奇的“福娃”》——

今天,我在上海艺术展览馆看到了一块神奇的石头——“福娃”,跟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一模一样。她的头部中央生有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显得灵动传神;两条小腿挺立于行云流水中,又透出一种自信与坚定的神情;两条小胳膊仿佛握着一条白色飘带,那是她手持彩带当空舞呢!纵观整幅画面,自然天成,形象逼真,显得十分和谐与统一,令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块奇石是属于典型的画面石种,因它产于金海湖附近,所以命名为“金海石”。

洋葱头:哇,作者了解得多透彻呀,写得多专业呀!

月亮姐姐:是呀,写某一门艺术,首先就要了解这门艺术。不管你是介绍一件艺术品、记叙一次艺术欣赏,还是写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你都必须对这一艺术有所了解。否则,不仅写不真实,有时还会闹出笑话。试想,如果有人把学小提琴写成“弹琴”,你是否觉得可笑呢?

洋葱头:嗯,写艺术就要了解艺术,这是必须的。那么,如果我不想写艺术品,而要记有关艺术的事情(如学一门艺术、一次艺术欣赏等),我又该怎样写呢?

月亮姐姐:这就需要你把事情叙述清楚了。比如,你是怎样学习这门艺术的?老师怎样教,你怎样学?学习过程中发生过什么值得回忆的事?再如一次艺术欣赏,你先看什么,后看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艺术品?艺术品是什么样儿?欣赏后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习作中要把事情叙述清楚,特别要注意抓住感受最深的地方细致描写。比如一位小作者写《我学小提琴》——

先拉“Do”,我紧张地拉了起来,还真吃力,手指好像不听使唤,有时都按错了!“DoDoDo……”就这样来了20遍。再拉“Mi”,“MiMiMi……DoDoMiMi……”又是20遍,脖子麻了,手酸得动都动不了……幸好表姐说:“妹妹已经练得不错了,我教你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吧!”“好!”刚出山就可以拉好听的曲子,我激动极了!经“师傅”指点,我先一句一句地练,最后把整首曲子连接起来。足足练了上百遍,我才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搞定。

洋葱头:哇,写得多么细致啊!拉小提琴,总是一个“拉”字,多枯燥啊,我怎么也写不到这么生动。可作者详细描写了反复练习的情景,让我也感到了她学琴不容易!

月亮姐姐:是啊,这就是叙事清楚、抓重点细致描写所产生的效果。当然,你在叙事的同时,还可以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或兴奋,或喜悦;或懊恼,或沮丧;或引起联想,或产生想象……只有感受真实独特,才更能感动人。

洋葱头:嗯,我刚才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如上一段学小提琴中,作者感受“脖子麻了,手酸得动都动不了”,我也体会到了一个“苦”字,最后把我也带到了一种“成功、兴奋”的境地。

月亮姐姐:洋葱头,你的悟性不错啊!

洋葱头:哪里,全靠你的指导呢!我记住了,写有关“艺术”的习作,一要了解艺术,二要精心选材,三要叙事清楚,四要突出重点,五要感受真实,对吧!那么,我先去起草,然后再请你指导吧!

艺术报道 篇5

(一)“印象北京”专业考察报告,不少于3000字,图片不计字数(满分60分)要求:自行确定主题,用自己的考察照片,结合文字阐释,以word文档形式进行汇报,从选定的主题面展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酒店、商业、餐饮、商业街、古建筑、新建筑、园林景观等等,(网上下载不计分)。考察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期研究成果(拟解决的问题和实施方案)。

(二)参考资料来源:电子相册图片不少于50张(满分40分)

1、博物馆类要求:选择一座博物馆,对其外观和内部空间进行图像采集,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2、商业空间类(饭店、专卖店、酒吧和美容美发店等任选)要求:针对饭店、专卖店、酒吧、美容美发店和其他商业空间进行资料搜集。一共不少于3个店面的考察,并分类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3、商业街(座椅、垃圾桶、路灯、公交站牌、电话亭等)要求:针对考察内容,分类分项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4、景观类(公园、广场、街道、校园)要求:针对考察内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景观设计,进行图像采集,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备注:电子相册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并建立详细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5、上交形式:各班以光盘形式上交,目录要清晰。

特殊情况不能外出考察者的作业安排(不含家庭困难学生)

(一)缺席考勤请假条需院长或书记签字认可。

(二)学生自行专业考察报告,不少于3000字,图片不计字数(满分30分)

1、自行确定主题,以word文档形式,从选定的主题面展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酒店、商业、餐饮、商业街、古建筑、新建筑、园林景观等等,(网上下载不计分)。

2、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好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每篇日记不少于400字,记录一周时间考查内容。(满分10分)

(三)电子相册图片不少于30张(满分20分)

1、博物馆类要求:选择一座博物馆,对其外观和内部空间进行图像采集,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2、商业空间类(饭店、专卖店、酒吧和美容美发店等任选)要求:针对饭店、专卖店、酒吧、美容美发店和其他商业空间进行资料搜集。一共不少于3个店面的考察,并分类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3、商业街(座椅、垃圾桶、路灯、公交站牌、电话亭等)要求:针对考察内容,分类分项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4、景观类(公园、广场、街道、校园)要求:针对考察内容,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景观设计,进行图像采集,建立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备注:电子相册按不同类别进行分类,并建立详细的文件夹进行保存上交。

5、上交形式:各班以光盘形式上交,目录要清晰。

在装饰公司考察学生作业要求,(满分60分)(不含家庭困难学生)

(1)公司规模与组织机构的设置情况;(2)公司设计流程与项目运作;(3)客户提案定位与草图方案的确立;(4)设计方案与设计实施。

林小淇 为艺术而艺术 篇6

大约十年前的2005年,林小淇还是中央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偶然的机会,栏目组要录制一档艺术家访谈的节目,主持的任务就落在了她的头上。当时,这类节目在电视圈里几乎没有,制片人的这一决定可谓开行业之先河,但是对于林小淇来说,她之前对艺术界几乎没有了解,因此在筹备阶段,她便开始逛美术馆、看展览,并且购买相关的书籍阅读。随着节目的启动,她开始广泛地采访艺术家,这促成了她与艺术最初的结缘。

整个节目录制了两年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林小淇采访了200多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也涵盖了油画、雕塑、国画、书法等多种媒介。其中不乏以今天的眼光来看的一些大牌艺术家,像杨飞云、王沂东、艾轩等等,但林小淇因为对艺术接触时间尚短,而且背后有编导团队进行撰稿工作,所以她对这些艺术家并没有太过深刻的认识,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单纯工作性质的采访。

但是随着节目的进行,无论在采访中还是私下里,艺术家们的人生经历和作品正在摇撼着林小淇的心灵,一扇艺术的大门正在悄悄向她开启。

一颗平常心

这段经历让林小淇留下了她对艺术的第一印象,但是要成为收藏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需要阅历和眼光,还需要机遇和资本积累,而这一切正在她身上慢慢变成现实。

2009年,林小淇开始创业,很快就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而隔年之后,她又结识了圈内的资深经纪人W君,二人很快就成为了闺蜜。在W君眼中,林小淇是一个骨子里喜欢艺术的人,所以无论是参加拍卖还是看展览,都愿意叫上她。渐渐地,这样的生活开始成为一种常态,二人几天不见,甚至把约会的地点都选在展览现场中。有时候,二人也会到冷军、郭润文等艺术家的工作室,近距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

对于艺术,林小淇是单纯而好奇的,就像那时候做节目,尽管面对都是一些知名艺术家,但是她却保持了一颗平常心。主持人的工作是辛苦的,有时候一天要录四五场嘉宾,她记得特别清楚,有一次忻东旺作为嘉宾很早就来到了录制现场,但是因为另一个嘉宾要赶飞机,只能把他的场次往后排,结果,忻东旺在候场区一等就是8个小时。林小淇一方面感动于艺术家的好脾气,但是于她而言,每位嘉宾都是平等的采访对象,也是因为那时她对这些艺术家不甚了解,所以也不会因之厚此薄彼。艺术家在她的眼中,更多的还是一种神秘感,她记得当时采访王沂东,并因此有了一些私人交往,尽管别人告诉过她王沂东的画很贵,但是林小淇并没有把他当成大腕儿。一次两人聊天,王沂东说可以以她为模特画一张肖像,林小淇问有多大,王沂东说两张A4纸那么大。林小淇当时心说,两张A4纸能有多大,也就没当回事。采访时,她还半开玩笑地说到:要是换作今天,情况肯定会不一样。但也正是这种平常的心态,让她在进入艺术的大门之时,并没有携带太多的功利心。

收藏从写实油画开始

当种种条件成熟之后,林小淇也开启了自己的艺术品收藏之路。一方面,她已经与不少艺术家有了私交,同时W君也在不断为她介绍更多的朋友。2011年,林小淇第一次出手就一口气买了郭润文的三张作品,之后便是冷军等更多学院派的写实艺术家,她的收藏便以写实油画为基础拉开了序幕。

林小淇对写实油画的收藏可以视为她收藏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即收藏作品并不是为了赚钱,只要不赔钱就可以了。因为喜好为先,这也可被称作一种感性的阶段,但因为有了W君在市场和学术定位上的把关,这也为她的收藏提供了一种双保险。

但艺术是一种爱好,而在很多人眼中也被看作一种产业和投资。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入,林小淇不仅看到了其中的艺术价值,也慢慢窥见了艺术背后所蕴含的巨大的商业价值,她忽然意识到,艺术不仅可以经营,而且完全可以当作个人的事业来做。

从写实到抽象

新的事业是以收藏的转向为转机的。2013年,W君策划了艺术家谭平的个展,并以好朋友的身份,邀请林小淇前去捧场,去之前林小淇只是抱着看一看、了解的心态,但是看过展览之后,感觉特别好。紧接着参加了几场展览的对话活动之后,她对谭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发现抽象艺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和高高在上。

林小淇将收藏的谭平的作品挂在家里慢慢欣赏,越看越有味道,随后又找到W君陆续收藏了一些谭平的作品。一次午后,两人在亚洲大酒店喝下午茶,在聊谭平艺术的时候,W君偶然提到自己在学术和市场上非常看好抽象艺术这个版块,目前这个版块还处于市场的相对低点,但应该很有前景。林小淇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个机会,加之自己对艺术行业的热爱,之后很快就决定将创业的重心转移到以抽象艺术为主的艺术品投资公司上面。按照规划,公司的业务将分为商业和公益两个部分。其中,商业部分将完全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作,主要通过收藏的时间来换取未来的利润,同时在此过程中帮艺术家做一些推广。而公益部分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利用现有的商业、展览、场地、艺术家以及企业家资源,每年帮助那些有潜质的年轻艺术家做一个纯公益性的展览。为了能让这个项目持续下去,林小淇特别创办了一个非盈利的艺术基金,通过成立理事会并捐赠的方式维持其运营。哪怕没有一个理事捐款,她也會每年自己捐赠资金,以自我施压的方式来固化这个项目。

信用担保背后的商机

如今,无论作为投资还是文化传承,艺术品收藏已经成为很多财富阶层的共识,但是摆在眼前的问题则是,这个行业对于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有些人只能通过跟风或者单纯的投资来收藏作品。林小淇身边就不乏这样的朋友,想入行却找不到正确的门路,甚至有些人只能通过砸钱来一窥艺术品收藏的门径。当然,找专业人士咨询可以视为一条捷径,通常的情况下,咨询的对象越多,得出的结论可能更明确。但是国内的艺术市场有其特殊性,有时候验证得越多反而得出的信息更不一致,当事人往往在这样的犹豫中错失了购买的先机。说到底,这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而林小淇的特殊身份,恰巧为其规避了这一矛盾。

之前创业的经历,使她的身边聚拢了一批企业家和商界资源,亦即潜在的客户群体,双方多年的合作和交往已经使他们成为朋友,加之其自身就是收藏家,这便有效地解决了信用担保问题。更重要的是,林小淇还想更大限度地将艺术生活化,通过个人这个纽带或平台,将艺术家和藏家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聊天、谈艺术,让艺术与生活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经过这样的融合之后,很难说林小淇究竟处于一种工作状态还是生活状态,这便与传统画廊的经营模式拉开了距离。

艺术的社会责任

艺术品投资只是林小淇未来事业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她也非常看重基金会的项目,因为这代表了一种社会责任。

有关社会责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她只是力所能及地做她所能做的事情。不只是艺术基金,从刚开始收藏的时候,林小淇就认定——艺术虽然有很多题材和门类,尽管美不一定是好艺术的标准,但是好艺术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技术功底,同时还要表达正面、健康的思想。这构成了林小淇第一阶段收藏的情感主线,不仅如此,她还推而广之,用自己的经历、体会去诱导、影响身边收藏艺术品的朋友。也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朴素的社会责任。

而在更为现实的层面,林小淇除了自己的事业之外,还希望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点什么,这便是她在创办艺术品投资公司的同时,便成立艺术基金的初衷。她不求轰轰烈烈,只希望力所能及,通过个人多年积累的艺术和商业资源,搭建一个桥梁,帮助那些有天赋的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相辅相成的,除了财富的积累之外,林小淇也将借此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的艺术——“艺术”随想 篇7

艺术是人创造的, 它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艺术”所意指的内容低等动物是绝对不能创造的。原始先民有了对美的认识与追求后, 生产、生活用品开始趋向于他们认为最合理的 (即美的) 方向发展。把石器和饰物打磨得非常光滑除了使用方便外, 就是当时对美的追求。捕获一只猎物后的激动心情、狩猎前对猎物的诅咒、对狩猎成功的期望、祈祷等等各种心理用记录 (绘画或雕刻) 或其他的方式 (舞蹈) 来表现, 对猎物的描绘越接近原形、或最能表现他们情感的活动也许就是他们对今天“艺术”意义上的追求。

艺术在漫长的时空交错中以各种形式满足着人类的精神需求, 听觉的、视觉的等。从狩猎维持生命到粮食的出现, 再到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今天, 物质生活的保证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艺术在社会的每个发展阶段都会产生相应的审美标准, 它总给人以独特的精神享受, 让人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本质。

史前人类在寻求延续生命时的生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大量器物, 今天的人类看作是最早的艺术雏形。那时的人类面对生命难以健康延续的现实表现出了对自然界的顺存态度, 将生命的存在与运动作为最古老的美的标准。在此之后,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而得以形成。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 审美性成为艺术独特的个性。

从原始先民制作陶器的风格变化过程来看, 由简单不规则的素陶到绘有精美图案的彩陶的变化就是人们对美的不断理解与追求。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 如很多洞穴壁画、岩画、雕刻等, 不但再现了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 也表现了人们对艺术的创造力。这些遗存下来的大量的早期艺术作品, 可以让人感觉到远古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人们的物质条件。随着人类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良,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对于自然不断有了较清楚的认识。科学、哲学、文学的逐渐发展同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 使得古希腊能够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 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从而成为欧洲文化的发源地。物质水平的不断丰富, 产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艺术形式, 这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 也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 艺术的门类在不断丰富、发展, 艺术的社会功用也随着人们对生活不断追求的广泛认同逐渐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顺着艺术无限拓展的历史足迹来看, 它既能从精神上陶冶人, 提高人的素养, 还能反映现实生活, 也能体现艺术家和大众对生活的态度。

时间推移到20世纪, 衣食住行基本得到满足的现代社会, 人们开始对艺术的本质进行追问, 开始怀疑它对人类的有用性, 并且开始破坏艺术的审美价值, 这种现象难免会引起人对诸多艺术问题的思考。有人说, 多数人没有艺术照样生活得很幸福美满 (布鲁克) ;没有艺术也可以照样生存, 人类在没有艺术的情况下将不会失去很多 (杜尚) ;艺术固然美好, 而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伟大艺术家在贫困中废寝忘食, 勤奋工作, 为的是让少数人在他们死后变得很富裕, 让一些疯子把他们的作品储存在仓库里 (布鲁克) ……

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 主要是艺术与哲学对历史与文明、社会与制度的批判性构建。这就是艺术从审美功能转向社会学功能的新蜕变。艺术自身处于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 艺术的本质如同文明人的本质, 其最高级的一面是最不稳定的层面。其原始面貌也不再是本质的主体。艺术发展到当代, 审美成为当代艺术最低级功能, 它进而复杂到对自身的批判与颠覆。艺术的本质是文明人的精神存在现象, 是文明抽象的总和。人作为意识存在的主体, 他所对肉体与自然依赖不再是绝对的被动, 自由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自然力的绝对性。这种意识存在的精神现象虽没能彻底颠覆自然的规律秩序, 但对人的本身存在是逐渐意志化。

美学家们一再强调, 艺术难道会烤出面包吗。似乎在向人们说明艺术可有可无的道理。从20世纪初发生在艺术界的变革中, 人们又似乎隐隐约约感觉到, 物质生活越是发达, 人的精神却越来越空虚;人类进化的程度越高, 却变得越来越无聊。艺术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艺术的说法影响着许多努力探求艺术的人们。终于有人举办没有一个旋律的钢琴演奏会, 却有人喝彩;有人把自己的大便储存起来公开出售, 却有人买。艺术在今天人类的眼里再也不是以往成教化、助人伦、追求探索“美”的东西了, 人人都是艺术家, 人人都能创造出艺术作品, 艺术生活化了。人类绞尽脑汁地想要弄清楚艺术到底是什么, 自己却离艺术越来越远;说着生活就是艺术的话, 却不会把普通人的生活当作艺术;说自己是在以生活的行为让别人理解什么是艺术, 而自己却以艺术的名义出卖行为。艺术到底怎么了!

虽然艺术无法成为拯救生命的诺亚方舟, 但它能为人类提供一块精神的栖息地;虽然艺术不能制造出可供人类填饱肚子的面包, 但它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人类可以不必要求艺术为我们做什么, 应该注重它可以不做什么。艺术因此也能受到我们自觉不自觉的认可和有意无意识的欢迎。优秀的艺术能让人们赏心悦目, 拙劣的艺术似乎也能让大众开心。今天, 真正的艺术创作被商业主义征服, 艺术家们似乎成了卖笑者, 以审美为中心的艺术在面对残酷的现实时,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并且几乎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但这种现象不可能使艺术价值彻底崩溃。

艺术在人的生活中已经根深蒂固, 它成为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需求。它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看不见的精神世界, 可以帮助塑造一个完整的人生。人类不能没有艺术!

物欲横流的现实生存环境, 造就了人们对物质的狂热追求。精神世界极度匮乏的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艺术的何去何从, 反而想从艺术的地盘里掘取更多的物质利益。艺术家们抽走了艺术本来属于自己的审美价值, 使艺术遍体鳞伤, 让艺术丧失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 毁掉了它给人带来视觉盛宴的点线面。艺术的躯壳仿佛已经徘徊在“艺术”的悬崖边。无聊的“人”啊!

艺术报道 篇8

一、电影艺术的特点及独特魅力

电影显然是一种艺术。这种20世纪诞生的艺术类别, 以现代科技为手段, 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 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 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不仅如此, 电影还是一种由纯视觉艺术发展而成的视听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太奇, 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 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 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 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电影还可称为时空艺术, 它兼有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性质, 能将各种形式的时空组合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 再现物质世界的时间、空间关系。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

一直认为电影里的艺术是最美的, 那些美仑美奂的画面, 那些看似无意却是精心安排的场面, 那些委婉动人、荡气回肠的情节……总之, 电影里所有美的一切都令人着迷。有人认为电影像文学, 有人认为电影像戏剧, 也有人认为电影像绘画, 还有人说像音乐, 等等。其实电影既像它们又不像它们, 电影就是电影, 因为电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艺术的因素、集它们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它通过画面和音响, 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银幕形象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直接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

作为艺术的电影, 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 如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之后最年轻的艺术。它和古老传统的艺术相比, 只能算是小弟弟。可它后来居上, 最年轻的艺术———电影, 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 闯进了世界艺术之林, 一跃而成为最富群众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巨人。其所以能如此, 恰恰是由于它年轻, 有它自己的优势。电影不仅是诞生于古老传统的艺术之后, 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这些艺术的所长而又扬弃了它们的所短, 有机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 综合性是电影美的本质所在。

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 就其实质来说, 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它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 克服了纯视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听觉形象的审美需求和纯听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审美需求的局限, 而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 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二、艺术名义下的“暴力和色情美学”

综合电影的种种, 电影里的艺术的确令人着迷。可慢慢地发现, 越来越多的非艺术的东西充斥进了大家所热爱的电影, 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变得越来越混乱, 它们之间的界限似乎模糊了。如果说好莱坞电影曾以歌颂人性的善良、博爱、自由、平等而赢得世界的尊重的话, 那么现今充斥着色情、暴力、犯罪等所谓社会问题、探讨人性扭曲的电影在对人们的感官进行猛烈的刺激之后, 留给人们的无疑只剩下躁动、恐慌和心灵的迷失了。

前段时间从报上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某天凌晨1点, 杨女士刚刚参加完聚会, 往家里走。这时街上人流稀少, 当杨女士独自一人走到一条寂静无人的小巷子时, 两个黑影突然从背后向她袭来。一人冲上去把她按倒在地, 另一人伸手要抢她的皮包。杨女士慌了手脚, 想到自己随身携带着的5000多元现金和一部刚买不久的手机, 倒在地上的她尖叫着本能地护住了自己的手提包拼命挣扎。这时, 一把锋利的尖刀架到了她的脖子上。在冰凉的疼痛中, 杨女士无力地松开了手。两个人趁机夺过皮包后飞奔逃跑, 转眼就消失在黑暗中。后来在看守所中, 这些孩子告诉记者, 他们羡慕电影里人物的生活方式, 并且决定要像电影中演的一样一起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他们商量着在外面混到20岁, 希望能当上电影中所谓的“老大”。

同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陆良县某中学初中生李高敖与同学在教学楼前遇到闲逛的王某。因李高敖曾与王某的弟弟打过架, 王某在辱骂声中用脚踢了李高敖。被殴打的李高敖不是找老师反映或报案, 而是回宿舍找到一把弹簧刀, 并喊了3个同学助阵。4人返回教学楼前找到王某理论。对骂中, 李高敖拿出刀就朝王某胸部刺去……庭审中, 充满幼稚的被告人说:“我和同学们现在最爱看的就是那些江湖恩怨、打打杀杀的影片, 只要你够狠, 谁还敢欺负你呢?”

这样的案例并非孤立事件, 电视电影中到处都有宣扬暴力、色情的镜头和画面。一些中学生被充斥暴力和色情的电视电影所误导, 暴力倾向也就有了愈演愈烈的可能。一位初一学生说:“不是我喜欢暴力, 是因为暴力整天围绕在我身边!电影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看着这些鲜活的事例, 听着这些令人揪心的话, 我开始思考电影的艺术到底怎么了, 忽然想到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救救孩子!

再来看看国外, 《环球文萃》曾登载的有关消息说, 美国动作巨星、银幕英雄施瓦辛格的传记出版时, 一个美国女孩极其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就是喜欢看他杀人。是的, 我就是喜爱看他杀人!是的, 喜欢看杀人!是的, 喜欢杀人!是的, 杀人!”我想这个女孩如果真有机会目睹一场真的凶杀场景, 会很冷静且极有兴趣地旁观。

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的影片实在是多的无法列举。像《天生杀人狂》、《杀死比尔》等, 由于影片大量运用了蒙太奇、黑白与彩色互换、MTV的手法, 对视觉极具冲击力。看完后我已是一身大汗, 朋友突然问我:“有没有杀人的感觉?”这些宣扬所谓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 为了取得理想的票房收入, 无不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制造出大量残酷的凶杀和爆炸场面来冲击人们的视觉。电影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丑恶人性的张扬对人们有多么负面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

那么, 试着有理性地命定它是“艺术”的, 可这明显还是无法说服我们自己。实际上很多的影片让人实在无法把它与艺术二字联系起来, 那的确是活生生的、血淋淋的暴力或色情的场面, 最可怕的还就是那种所谓艺术化了的、夸大的场面。一部有关越战的片子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镜头:一把刀架在一个美国士兵的脖子上, 因为他勇敢地不透露一点消息, 刀开始向上运动, 还是慢镜头, 然后有力而缓慢地向下砍去, 人头缓缓地与脖颈分开, 鲜血冲天而起, 殷红了整个银幕, 这时编导及时地打出片名。

这又怎么能让大众理智地、努力地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这些光怪陆离的电影呢?电影, 你究竟怎么了?曾经令人砰然心动的艺术, 似乎越来越模糊。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听到“暴力美学”这个词汇。电影评论中, 一批新锐导演的作品被认为与“暴力美学”相关, 如美国的昆廷·塔伦蒂诺、中国香港的吴宇森等。一些武侠电视剧, 以及原本单纯可爱却被加入暴力内容的卡通画, 被联系至“暴力美学”;一些新推出的电子游戏产品, 也争先恐后以“暴力美学”作为卖点;一些新闻类作品, 如犯罪实录电视采访、展示残酷场面的新闻摄影作品, 也被贴上了“暴力美学”的标签。如今, 它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实实在在地存在。它是以美学的方式、诗意的画面, 甚至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的。昆廷·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是近几年暴力美学的典型代表, “拿斧子削尖脑袋挤进江湖”这么血淋淋的事情是暴力, 但又被冠以“有美学倾向和美学目的”。而这种美学, 被不断地扭曲, 甚至有些支持人士声称“暴力程度与票房收入成正比”。于是越来越多的暴力和色情场面贯穿在电影里, 艺术与非艺术似乎也越来越模糊。

这究竟是艺术还是纯粹的暴力和色情?以艺术的名义, 色情和暴力, 在心理禁忌的最后限度下, 似乎还在全方位地探索着。

请还电影一片纯洁的天空吧, 我们爱电影, 也爱艺术。

摘要:作为艺术的电影, 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等之后年轻的艺术。它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 就其实质来说, 它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 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 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 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暴力、色情等非艺术的东西充斥着电影, 艺术和非艺术之间变得越来越混乱。充斥着色情、暴力、犯罪等所谓社会问题、探讨人性扭曲的电影在对人们的感官进行猛烈的刺激之后, 留给人们的无疑只剩下躁动、恐慌和心灵的迷失。

艺术报道 篇9

众多说法不免引发出人们对艺术的思考, 包括了以技艺为中心的思考, 以美为中心的思考, 以表现为中心的思考等等。其中以表现为中心的思考怀疑了美是否为艺术的唯一信条。那么艺术家想要表现艺术作品, 应该具备哪些艺术修养呢?

深厚的理论知识功底是艺术家所必备的, 因为即使一个人拥有再高超的专业技术, 表现出的作品再精湛, 若没有知识的积淀, 那么作者充其量也只能称为一个“匠人”而不能称为“家”, 其作品也不会对外界有深刻影响。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是整个世界, 所以需要涉及的知识应该是全面的, 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 从日常知识到艺术理论都应涉猎。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各项活动中, 艺术也不例外, 科学技术既是艺术家表现的对象, 又是艺术家创作的工具。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艺术家还需具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自身才能对生活对社会对人有着更深刻的体验, 所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更加优秀。各种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虽不尽相同, 但艺术作品都是具有共同性的, 艺术家融会贯通这些知识, 才能够打破束缚, 开创新的局面。

艺术家的情感对其表现艺术作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情感是艺术的特征之一, 艺术美需要感人的情感, 需要激发受众的共鸣。对艺术家而言, 情感贯穿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 它是多种情感的积淀, 是受众的心声, 是日常生活情感的升华。高尚的情感才能体现作者的人格魅力, 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 产生更久远的影响。艺术形象的感知总会受到情感的影响, 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任何艺术形象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内涵。艺术活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活动, 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通过感染情感而改变人的内在心理。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 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的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具体的说, 情感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 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他们相互影响,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艺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 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正是因为艺术创作是一种情感的表现, 所以同一题材的艺术作品才会千姿百态, 而艺术家对题材, 技术的选择, 往往也是由情感表现的需要而定的。

艺术家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 拥有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在艺术创作时才能全面提高, 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拥有更高深的意境。经常性的进行社会实践能断增长才干, 想要真正做到使作品反映生活、揭示生活、歌颂生活, 需在进行社会实践时不断加强生活修养、艺术修养、思想修养与道德修养, 这样艺术作品才会具有更深刻的社会生活内涵。

人们认为一些艺术家是天才, 并认为天才的能力是先天的、神秘的。虽然天才和一般才能的确存在区别, 但是, 所谓的天才就是具有优良的创造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而这些全都是需要以一般艺术才能作为根基的。天才的出现, 绝不是偶然, 是艺术家艰辛求索, 刻苦练习的结果。缺乏自身在艺术上的艰辛求索和刻苦练习, 是不会获得成就的。先天条件可能会给艺术家一定的条件, 但是后期的学习, 自我提升和社会实践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否认人们在天赋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不对的。由于先天遗传方面和后天生活条件方面的不同, 人们在生理上, 都或多或少有着差别。这些差别, 在表演艺术家身上表现得特别显著。但优越的天赋也只是给了他们艺术创造的一切有利条件, 并不代表天才就是自然的产物, 而应该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艺术家创造作品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 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天才的艺术作品虽然不是按照一种已经制定的规则制作出来的, 但是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循。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即使是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不会去违背, 如前文所说, 刻苦勤奋才是真理。一个具有高度艺术才能的艺术家, 只要努力扩大自己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范围, 不断提高自己感受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从生活中发现前人所不曾发现的新的美, 并且在艺术上找到了适当的表现形式, 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相反, 一个有天才的艺术家, 如果放松了思想和艺术的修养, 失去了对生活的不断更新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的能力, 在艺术上又简单地重复着原有的东西, 那么他的艺术天才就会衰退, 江郎才尽。

艺术工作者需要相应的理论作为指导原则, 要将其融入到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拥有了丰富的艺术知识后去面对艺术作品时, 需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 去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甘苦及个性, 要拥有对社会现实再把握的能力。时代要求的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不应该只是空谈, 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摘要:从事艺术专业活动, 不仅要有敏锐的艺术观察力和良好的感性能力, 也要有理性能力。运用理论来提供视角, 来作价值判断, 从而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小到个人的审美, 创新能力, 人生境界和个体人格, 大到一个国家辉煌文化的继承, 科学技术的创新和思维的变革, 艺术文化修养无疑都在起着积极的作用。

艺术报道 篇10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从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思想与艺术的个性特点。它不只是思想上的特点,也不只是艺术形式上的特点,而是从创作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在思想与艺术相统一的个人独有或作品独有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既包括艺术作品在技法、形式与结构等方面的与众不同,也涵盖着艺术作品在思想、情感上的卓然不凡。它整体性地凝聚于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为人所识别、所铭记的主要依据和标志。

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动因在于艺术创造者本身,更进一步说,就是在于人本身。艺术活动作为一种人的活动,方方面面无不显露出人的复杂而独特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不仅是艺术家个体精神的显露与张扬,同时也是其个人生存境况的凝聚与缩影,它们随着艺术创造活动而渗透进了艺术作品的每一个角落。从对艺术形式、艺术技法的选择和应用, 到艺术作品所传递出的思想情感,个体化特征的烙印随处可见。正因如此,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在他的文章《论风格》中提出了“风格即人”的著名论断。布封指出,“文章的风格仅仅是作者放在他的思想里的层次和气势”,“要写得好,就要构思得好,感觉正确,表达清楚,也就是说要有思想, 灵魂和趣味”。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亦不乏类似的论断。 “文如其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等等,这些论述在理论上与布封的“风格即人”是相通的,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艺创作及理论发展。

二、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于某些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主张、艺术方法和艺术思想相近或相似而形成的集合体。一个艺术流派往往有其代表风格、 代表人物和一定的艺术创作成果。

艺术风格的相同或相近,是艺术流派形成的先决条件。 艺术流派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群体,一般必然要体现该艺术家群体共同的艺术风格。一个艺术流派的生成和壮大,固然与流派内共同的艺术理想、艺术追求乃至社会政治理想密切相关,但在根本上维系一个艺术流派的稳定发展的依然是该流派中艺术风格的大体相同或相近。一个在艺术风格上存在较大分歧,甚至南辕北辙的流派,是难以稳定、难以有所长足发展的。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弗罗伦萨画派,其成员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共同推崇重视透视法、重视明暗效果的具有文艺复兴特色的艺术技法和风格 ;较晚的威尼斯画派,如乔尔乔内、提香等画家则在吸收文艺复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色彩,艺术风格更加明快生动 ;而德国表现主义画派,从先驱性的蒙克,到基希纳,再到康定斯基、贝克曼等人,虽然流派的艺术阵地、艺术社团屡有变更,但在总体艺术风格、艺术思想上却一脉相承。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一个艺术流派虽然保持着艺术风格的大体相同或相近,但同一流派中艺术家的风格毕竟不可能千人一面。艺术流派中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所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和不同,这也正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特征。艺术流派中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和吸收新的技法、思想,不仅推动了艺术家自身风格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对其所属的艺术流派的发展、变化和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岭南画派,日本的圆山派、四条派,都是在不断吸收借鉴和学习西方绘画技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流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想, 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

三、艺术思潮

艺术思潮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反复出现的文学艺术现象。它是由于一定社会历史运动与变动的推动,或社会思想潮流的影响,在一代文艺史中,一些文艺家出于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追求和艺术趣味,或对现实的感受大体相同,反响大体相似,进而形成的带有广泛社会倾向性的潮流或运动。艺术思潮侧重于社会思想、历史文化、时代风尚等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从影响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来看,艺术思潮都远甚于艺术流派和单一的个体艺术风格。

1.艺术思潮与社会思潮

艺术思潮同社会思潮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艺术思潮的形成和兴起,往往受到当时流行的文化思潮、哲学思潮乃至科学思潮等社会思想领域思潮的启发和影响。社会思潮作为一个时代里思想领域中影响深远的大潮流,必然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生存于其中的艺术家们产生群体性的影响。由此,社会思想领域的潮流便对艺术领域产生了影响。 同时,在从自己时代中流行的政治思潮、文化、哲学、科学思潮总汲取养料后,艺术思潮在获得理论支持与补充的同时,也随之具有了本时代的鲜明特色,被打上了当时社会思想环境的烙印,成为整个社会思潮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如十八世纪末的浪漫主义思潮,其发端和发展,就受到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和民族解放思潮的带动和影响,吸纳了诸如自由精神、契约精神以及积极乐观的民族主义、民族独立精神等社会思想。

2.艺术思潮与艺术流派

艺术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固然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 但就艺术自身的发展要求、发展规律而言,对艺术思潮的产生和发展起着更为重要影响的却是艺术流派的发展与创新。

首先,艺术流派的发展壮大,会推动艺术思潮的产生。 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扩大影响的艺术流派,其标榜的艺术风格、追求的艺术目标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艺术领域,为整个艺术界所推崇和学习,并最终形成一种艺术思潮。如唐代以韩愈、柳宗元为核心发起的古文运动,亦是从韩、柳等人组成的文学艺术流派为中心,以其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想逐渐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形成艺术思潮。二十世纪中叶以特吕弗为代表的法国新浪潮电影,以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起一种崭新的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此外,艺术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也与某一时期的艺术流派打破成规、锐意创新有关。如宋代以江西诗派为代表的艺术思潮,便产生于黄庭坚等人走出唐诗阴影、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努力 ;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则与艺术家们打破僵化的古典主义艺术规范的诉求努力有着密切关系 ;现实主义艺术思潮则既要打破古典主义的保守陈腐,又不满于浪漫主义的脱离现实,故而要以全新的视角正视现实。

结语

艺术风格侧重于从个体的角度,即从艺术家个体及所创作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 ;艺术流派则侧重于从群体的角度,即从某类艺术家群体及所创作的相似相近的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 ;而艺术思潮则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即从更为广泛的社会思想、历史文化、时代风尚等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

通观中外艺术史,艺术风格的形成往往是艺术家创作成熟的主要标志 ;艺术流派则主要指一批思想倾向、艺术倾向和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群体所创作的风格类似的艺术作品。与相对个体化的艺术风格相比,艺术流派往往以其群体化特征而产生更为广泛和持久的影响 ;而艺术思潮则是在特定历史时代,受当时社会思潮、文化心理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所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某种艺术趣味、艺术风格或艺术风尚的总体特征。与艺术风格的个体化、艺术流派的群体化特征不同,艺术思潮所波及的范围更加广阔,具有社会化、时代化、历史化特征,因而透过艺术思潮的嬗变发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艺术发展变化与社会时代发展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摘要: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是理解艺术家、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史发展流变的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艺术风格为艺术流派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艺术流派又推动了艺术思潮的发展。艺术风格侧重于从个体的角度,即从艺术家个体及所创作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艺术流派则侧重于从群体的角度,即从某类艺术家群体及所创作的相似相近的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而艺术思潮则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即从更为广泛的社会思想、历史文化、时代风尚等角度来理解和描述其艺术状貌和审美特征。

红学的艺术 艺术的红学 篇11

在我上述的这个基本认识的标准下对去年的红学艺术论作一番“巡礼”,我不能不首先列举王朝闻同志的《论凤姐》。我举它,并非因为它的作者有名气,也不是看到它的本头厚,足有五十来万字。当然,作者的名字我会注意到的;但在“名下有虚士”的历史情况下,我并不总是崇拜名气;但读《论风姐》,确实感到了他是“名下无虚士”的一位老艺术家。他以如此的篇幅来专谈《红楼梦》(实在还是只集中谈了一个人物),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论凤姐》全书,“结构谨严”。它共分四十章,而每章分为七节,一丝不乱。作者自谦,说这是一部读书笔记的整理稿,这话我倒是也信也不信的。说信,是指这部书的体裁。说不信,是说王朝闻同志读书札记不可能如此整齐奇巧。这种安排(再加上他的大小标题一律采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本身便是艺术家别具匠心的表现。

四十章、章七节,二百八十则札记,所记何事?是拿凤姐作示例,剖析曹雪芹写人物的艺术。曹雪芹的艺术,论起来方面很多,但毕竟他写人物的手笔最高明,而人物中确实以写凤姐写得最全面、最系统、最完整、最精彩——也最活。取这个例子来论述红楼艺术,可说“探骊得珠”。

王朝闻同志怎么写这部笔记?有何特色?我以为,第一他颇通唯物论辩证法,所以他懂得世界万物现象的复杂性,从不把本来是复杂的看得简单,因而把事情弄得除了一个“简单化”之外再也没了别的。第二他懂得艺术这个东西除了要讲共性,最是要讲个性,即特殊性,没有了后者,就根本不再是艺术——也就再不见了《红楼梦》。第三他能精深,又能浅易,他最厌恶装腔作态,矫揉扭捏的“艺术”,所以他自己的“笔记”虽然随处都有名言至理、精言要义,却无“学者气”和卖弄腔,当然更不摆登台“训众”的派头。我以为,必须是这样子的,庶几可以谈艺术乎。由于我所见到的不都是这样,因而觉得他这部《论凤姐》格外可贵。

大艺术家和能谈艺术的大家,必须是一位真正的通人(而不是摆出架子而并不真通的那种,这是不时可以遇到的假通家)。他在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和素养,而且了解这多方面之间的关系。他细心敏感,渊览精思,高瞻远瞩,而又平等待人,谦虚克己。一句话,绝对不同于某些狂妄人,因为他论艺术是为了大家休戚相关的一件大事,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王朝闻同志的精通古今中外的艺术对象和理论,并不使我惊奇,使我最惊奇的是我一读其书,发现他对红学的一切竟然是如此地谙悉,实在大出我之意外。说实在的,我甚至想象他是不会对那些红学知识感兴趣,也不会去读的。这完全说明我所“见”之不广,——这“见”是指思想方法。

不通红学是无法真正懂得《红楼梦》的,《论凤姐》的实例证明了此一要义。他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但没有象有些“评红家”轻看讥嘲红学的意义(以为“掀开红楼梦,就书论书”才是文艺批评家的“纯洁性”和高明之处),他反而于首章以一个专节(第五“虽死亦当感涕也”)来着重指出:“事实方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红学研究的许多成果,“为了弄清楚被人弄得很乱的关于《红楼梦》的历史背景”,确实“说明了这部小说的产生原因或社会依据”,确实有助于“了解曹雪芹创作素材的来历,了解他对于贵族地主阶级丑恶现实的态度,了解他思想上与艺术上的特点”。这就是通人大方家的见地。他强调“特点”,就是我上文说的那个意思的实例。他说:“没有雍正这样的统治者,也就不会形成《红楼梦》那种奴隶语言式的写作方式”;他能看到:“曹雪芹的读者和亲友脂砚斋,既要揭示《红楼梦》的政治内容,又要替作者打掩护,因此他的批语往往自相矛盾。”他说这是“用心良苦的产物”。

这些,正就是只知道“一般小说学”的艺术评论家所不能理解,甚至是不肯承认的。

王朝闻同志在开卷部分,一次提到《红楼梦》时,用的是“这一部小说”,特别在字的下面有着重点三个。这就不是无所为的。他通部书的一个突出点就是剖析这部特殊小说艺术上的特殊性。他说明“我喜欢读这部小说,不只也着眼于它那巨大的历史内容,主要目的是了解它在艺术上的成就”,而他更注意的是“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特点”。这就看得出他是不同于一般小说学家了。

作者在四十章书中,用了三十二章——即从第四章直到第三十五章,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论析了曹雪芹写凤姐的艺术手法。他从“对立统一与典型化”“典型的两个普通性”……谈起,谈小说人物的性格,从人物心理一直谈到人物的思想方法。其中特别令我个人感兴趣的是他看到也说出的一个重要道理:

“……这个人物形象不仅具备与其他人物相对立的鲜明性格而且她的性格本身也具备着各种对立的因素,形成性格的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作者对她那做什么和怎样做的描绘,在人物行动中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而这一切,都是通过‘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融合体现出来的。……’她的性格的阶级性时代性,性格的个性和共性,如果不是依靠凤姐与其他人物之间,那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生动的丰富的描绘,那么人物形象的典型化难免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没有为了暴露凤姐而把人物性格简单化,脸谱化,漫画化,也没有故意加上一些多余的令人生厌的论证性的语言,以表示所谓的主题明确。曹雪芹暴露凤姐的用意并不含糊。它的说服力不在形象之外而在形象之中。不论读者是否接受作者的思想,都不感到他自以为比读者高明。”

这简直太好了!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我在不止一个场合表示过这种见解,从他得到了不约而同的印证,实深欣幸。

上面引了两段话。其最后一句,更是特别重要之极。对此,如感兴趣,可以在书末找到更细致的解说,就是第三十七、八、九这三章,专门论说“创作与欣赏”——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

说老实话,我看此书,对这三章最佩服,最得味,比专论凤姐性格什么的更加爱看。王朝闻同志在论《红楼梦》艺术的专著中以此为“结穴”,他指出:创作与欣赏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欣赏也是一种主动性的积极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高明的艺术家的魅力的来源之一就是他对读者的态度的一个基本点是尊重和信任。我们不时遇见一些好心的同志,他们的口语中的一个喜用的词是“懂吗?”这种人,实际上把自己看成是群氓傻瓜中的唯一的聪明者——这种人如果当“作家”,就和曹雪芹不大一样。

“只有把读者读小说时不只有所发现而且有所补充的作用估计进去,才能全面理解《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创造性,也就是它在社会作用上的能动性。”

他为了说明这一艺术重大问题,没有忘记举出两个在“红学”上关系极端重要的“特殊读者”,一个是脂砚斋,一个是高鹗。关于这,我特别对王朝闻同志心折。因为在这两个“试金石”上才真正验出评红家对红学是真精通还是假内行,对红楼艺术的特点是自具眼还是徒有目。你听他是如何评论脂砚的:

“在我看来,《红楼梦》所用的艺术手法,不只在于塑造出生动的形象,用它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而且在于它的运用,同时产生了一种可能启发诱导读者,靠他们自己认识小说所再现的生活的作用。……〔此处举了凤姐初见黛玉时的一番言辞作例〕脂砚斋认为,这些描写是对凤姐也是对黛玉的传神之笔。这是符合事物互相联系的规律的话。脂评还着重指出:凤姐所说‘真有这样的标致人物’,‘这方是阿凤言语。若一味浮词夸语,岂复为阿凤哉?’这些议论不只说出了作者的长处,……一笔写出凤姐和黛玉这两个人物,同时也说出了读者自己的长处,——能够欣赏艺术美。”

如此佳例,不能尽举,说明对脂砚的赏识是艺术家的眼力高的证据。对于高鹗,他的删、改、篡、添……,王朝闻同志完全用“红学专家”校勘版本的做法,揭出了他的“艺术”上的远远不能与雪芹同日而语,而且严词指明:

“但是(高鹗)这种把读者当笨伯的作法,自己正是一个笨伯。经他一改之后,他自己认定的主题明确了,但形象的‘神韵’没有了,作品的丰富内容被简单化了。可见在艺术观方面,他不是曹雪芹的‘个中人’。”

“《石头记》的续者高鹗,对《石头记》的修改,仿佛只是文学上的,其实正是高鹗在政治思想上和曹雪芹相矛盾的表现。”

“从这种删削可以看出,续者高鹗与作者曹雪芹在艺术和思想倾向方面的对立。”

“而且表明文艺创作与文艺欣赏的矛盾,是一种复杂的思想斗争。”

王朝闻同志并特别举了尤三姐这个例子,分析评批了曹雪芹原作与高鹗改造的是非高下(对此我是完全同意的,我曾在一个会上说:曹雪芹无意给封建妇女立“贞女”“烈妇”牌坊来“旌表”之)。他结论说:“文艺欣赏的思想斗争是够复杂的。……高鹗的改书,至今仍得到一些读者的支持。读者与作者的矛盾永远存在,读者与读者的矛盾也永远存在。”

这真是,既为一位艺术老辈的慨乎言之,又为一位严肃学者的清醒认识。这两者的结合,就表明了本书的一切特色。——例如他科学地论析了脂砚的一处批语之后,说出了一段话:

“俗话说的‘给死人治病’或‘对牛弹琴’,用来理解创作与欣赏的矛盾,不是不尊敬某些自以为高明的读者。看来脂砚斋还不象是这样的‘死人’或‘牛’,《红楼梦》对他不完全是‘东风吹牛耳’的。”

王朝闻这位艺术大家的慨乎言之,却又是十分谨严而朴实的。他的好文风,充分表明了他的好学风。

在结束语中,他指出:

“《红楼梦》所取得的超越前人作品的成就,依靠作者不能‘任陋人支借’的‘心灵’。”

“……因而应当说,《红楼梦》艺术值得借鉴的方面,主要仍然在于艺术与群众的关系。”

我们对此,不是可以当作“晨钟暮鼓”而发人深省吗?

王朝闻同志之著此巨编,并非“为谈红而谈红”,是有所为的。我对他的评凤姐这个人物的见地,并不一定非要“完全一致”不可;我对此书也有我自己的“解味”与犹感不足之感。东方艺术——特别是中华民族艺术上的特点而表现于曹雪芹笔下的,有些点、面,似乎王朝闻同志此次尚未来得及遍涉详谈。但他也交代过了的:“我觉得《红楼梦》的形式和风格,有一种区别于西方艺术的中国特征。它近似中国画或戏曲舞台艺术,不以造成逼真感的幻觉取胜,而是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为主,……因而我阅读它时,觉得发现多于直感,读起来觉得它是常新的。”这段话,最极重要。(他只提到中国画和舞台艺术,我则还提出了“诗”的因素这个要点,见《曹雪芹小传》第十九章,以及周策纵教授为此书所作序言中有关部分。只这一段话,就使我对他异常钦佩倾倒。对此,他谦虚地表示了正在深入探索和拟出续篇(论黛玉)的打算。我相信,我的“不足”会得到满足。

一九八一年夏挥汗草

艺术报道 篇12

五岁时, 当林怀民看到了英国芭蕾舞电影《红舞鞋》后, 便开始对舞蹈产生了兴趣。在初中时, 当他看到美国荷西·李蒙现代舞团的表演时, 就立刻到舞蹈教室上课。林怀民的曾祖父是清朝秀才, 父亲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 从小对他寄予厚望。从政治大学毕业后, 林怀民又前往美国学习。然而从美回台后, 林怀民决定再也不按照父母及世俗所规定的成功之路前行, “因为我碰到了一些写音乐的人还有一群舞者, 我就和他们和在一起了。”林怀民就这样走上了舞蹈之路, 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1988年, 云门舞集由于财务等困难, 舞团宣布暂停。云门暂停期间, 旅行成为林怀民生活的全部。在旅途中, 他游访了许多世界文化古城, 还翻译了由印度史诗所改编的剧本《摩诃婆罗达》。三年后, 林怀民再次出现的时候, 不禁令人想起“休息, 只是为了走更远的路。”如今, 林怀民可以说是功成身就, 无数的荣誉与称号成为他举世瞩目的光环, 然而在那些充满无数现实、矛盾、冲突的坎坷岁月中, 又有谁能真正体会舞蹈在他生命中的意义是什么呢?

二、林怀民与云门舞者

“常常有人问我, 如何坚持走过云门三十多年的岁月。我沒有坚持。三十多年來, 是舞者喂养我。”在林怀民的作品中, 没有炫丽的舞美衬托, 也没有华丽的服装修饰, 云门的舞者身材不高挑, 面容也不娇美。或许, 无论是作品本身, 还是他们的演员, 都不具备传统艺术上的美感。然而, 就是这样的一群看似不起眼的舞蹈演员, 真的像小说中的人物, 饿着肚子跳舞;每天跳舞七小時;旅行时自带毛笔练字。林怀民与他的舞者们, 艺术的交流与激情都来源于心灵之间的相互碰撞, 一股强烈的凝聚力将他们“绑”一起, 坚守信仰, 追求希望。这种力量来自他们内心深处共通的“舞蹈精神”, 从气到心, 从心再到灵魂。他们之间这种无形的微妙情愫, 是编导与演员, 也是父亲与孩子, 更是心灵的知己。这一切鼓舞着林怀民, 并与他们共同走过如此不平凡的三十年。

即使是成为当今世界一流的舞团, 他们的演出身影不仅在剧场、剧院等高雅场所展现, 还遍及到乡下、广场, 甚至是地震灾区。林怀民及他的团队之所以能一直走下去, 被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的观众所欣赏、喜爱, 正是来源于与观众的这种“亲密无间”的交流方式, 即是以人类共同的肢体为载体, 进行着人性的沟通。这是艺术家内心深处一种“大爱”的传递力量与感动所在。因此, 林怀民的作品, 无论是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 辛勤朴实的农民, 亦或是天真无邪的儿童, 都能在即使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场所坚持观看演出, 而演员也能拖着生病的身体, 一如既往地登上舞台, 展示他们自己的艺术。这样无言的举动, 本身就是一种“舞蹈之外”的艺术交流, 是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 它看似简单自然, 其中却蕴藏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舞者在台上光燦的形象, 神乎其技的表达, 往往使人忘了他们是凡人。”不知是由于云门舞者们不具备传统意义上演员的“条件”, 还是他们出神入化的演说, 或者是作品本身冲击力的强烈, 每每观看林怀民的作品, 未曾意识到台上的是演员。林怀民在谈及《水月》中说, “他们不是在表演, 而是一种呼吸的旅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林怀民的作品似乎可以说并不是舞蹈, 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舞蹈。他们没有讲述某一情节, 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 没有展示高超的技巧, 没有抨击社会现象, 而是身体自然而然的流动与转换, 一种随心所欲的肢体运动。然而,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生命运动”中, 分明体会到了一种哲理, 这样的哲理既是生命本身的诉说, 也是身体内在的潜能。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时刻, 都是一种舞蹈与自然、生命浑然一体的融合。人体在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冲击的情况下, 有高度激动或者感动的生理反应不足为奇, 而在观看一场音乐低沉、节奏缓慢、舞台色彩单一的演出后, 出现无比激动、甚至是感动流涕的反应, 便不再是那么自然的事情了。但是在林怀民的作品中, 许多观众都出现莫名的激动与感动。而真正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便在这“莫名”二字。莫名, 本是无法表达、难以言说的意思, 无法表达的概念通常是隐藏在内心深处中最细腻、最微妙、最纠结的那部分情感, 或者说是心与身体成一体的最自然、最贴近, 易被忽略的思想意识, 能传达出这样的情感, 能引发人们最初始、最本质的哲思, 这可算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了。而林怀民最大的艺术价值便是在挖掘人体潜能的同时, 所反射在他内心、舞者的内心以及观众内心的生命意识和思想共鸣。

三、从作品中看林怀民

《行草》是一部从书法中汲取灵感的抒情舞作。以舞者的身体象征毛笔, 挥洒着中华汉字的气韵和神韵, 用肢体来展现汉字中的一撇一那以及顿点, 流畅自如却不失坚韧有力, 将中国书法的精髓刻画得出神入化、惟妙惟肖。特别是舞者用身体在屏幕的白纸上书写“永”字的那一场景, 舞者肌肉的一颤一动牵动着观众的一呼一吸, 内心充满了紧张感却又沉醉其中。这一画面的呈现, 使人仿佛走进了一种字舞合一、人舞合一的奇妙境界, 身体的韵律与汉字的气韵融合得天衣无缝, 以人体的“气”带动汉字的“神”, 舞者的每一丝肌肉, 每一寸皮肤都流淌着中华汉字那行云流水而又峰回路转的风采!

作品中另一个亮点是将名家书法以舞美的表现手段作为背景, 打在演员的身上, 出现了字在飞, 人在舞的画面。此时汉字不再是印在纸上的“静止物”, 而是随着身体的流动迸发出生命的气息, 舞蹈不断, 生命生生不息。是舞蹈赋予了汉字以生命, 还是汉字赋予舞蹈以精神, 早已分不清楚。舞蹈与汉字的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是一种完美中的极美, 使心灵震颤, 令思绪飞舞。整个舞台就是一幅最动人心弦的书法画卷。可以说, 《行草》达到了生命的一种极致, 创造了神话般的艺术!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 “中国艺术都贯穿着舞蹈精神。”唐朝大书法家张旭看公孙大娘的剑器舞而悟书法, 当他在墙壁上挥洒出书法的瞬间, 他的身心已凝聚了书法与舞蹈的激情碰撞, 他的行为本身就是“舞蹈”。无论是舞蹈与书法, 舞蹈与音乐, 舞蹈与戏剧以及其他艺术表现方式, 它们之间融会贯通的那部分就是“舞蹈精神”, 即以生命本身为载体, 以动传神, 以身传心。

四、林怀民的个人追求

无论是刻画求道者虔诚渴慕流浪生涯的《流浪者之歌》, 挖掘人性情欲的民间传说《白蛇传》, 亦是被称为“开启后云门时期关键之作”的《九歌》, 林怀民都用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眼光来诉说他的人生感悟与艺术追求。虽然如今的他已年近六十, 但我依然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一种无比深沉的感动与淡定。这样的感动背后隐藏着他对生命、对艺术的沉着与宁静。这份宁静, 也许来源于他年轻时的奋斗, 来源于他在舞蹈之路上的坎坷与坚持, 或是与云门舞者在风雨中相互支持的情感力量。这份宁静渗透着多年来他在艺术旅程中的体验, 在岁月中的生命沉淀, 在现实与矛盾中的挣扎与坚持, 在历史时代中的辗转与奋起。

“因为打拼了, 就有骄傲。”林怀民说, “我记住那些不知姓名的脸孔, 记住他们的自信和生命力, 在泄气丧志的时候, 拭亮他们的影像来唤醒自己, 而重新找到面对现实的力量。”林怀民曾因与一个出租车司机交谈而感动, 曾经从建筑工人的言语中获得人生的一丝感悟, 曾经从满脸皱纹的老人的眼神中找到艺术的希望, 他就是一次次从最平凡的生命个体中获得艺术的重生, 创造了艺术的奇迹!

创作灵感的贫乏与工作奔波的疲惫, 使林怀民曾经有过放弃舞蹈的念头。而当他看到舞者们在练舞时所坚持训练的身影, 他情不自禁走进练舞所给学生上课。就是在那个多风的夜晚, 林怀民由此重新燃起了舞蹈的激情, 他在无人的黑巷里狂奔, 泪流满面。舞蹈对于林怀民而言, 不仅仅是舞蹈本身了, 也就是说, 不只是身体的一种表现与展示, 也不只是对一个作品的编创能力, 而是他毕生的事业与心血, 是他生命的全部与所有, 是他今生今世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更是他成为中国人的一种责任与信念。就如同玛莎·格莱姆的一句话:“我没选择成为舞者, 是舞蹈选择了我, 就这样舞蹈变成我生命的全部。”

林怀民具有一种淡定而大无畏的气质, 这种气质的背后就是他那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使命感。这种气质赋予了他不平凡的气场, 使他无论在怎样的艰难险境都能傲然挺立。他对艺术的追求是站在世界与民族的自强与拼搏的意义上而言的, 即是一种“中国人作曲, 中国人编舞, 中国人跳给中国人看”的精神与信念, 这种信念贯穿在他的舞蹈与人生中, 支撑着他在艺术道路中产生了坚不可摧的“革命力量”。

无论是作品, 还是他的艺术征程, 其中的美与精华都凝聚在他的眼神中:深邃沧桑却安详宁静, 就像是演唱一首生命赞歌, 又像是完成生命仪式与使命。林怀民最大的价值归点在于他生命本体的一种艺术创造!是他在自身的生命轮回中所刻下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烙印——艺术就是他的生命, 生命就是一种最完美的艺术!

摘要:他, 是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大师;他, 是六七十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他, 是年过六十的“年轻老人”;他, 是把舞蹈与多种文化因素相融合的舞蹈创作家;他就是《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

关键词:生命,艺术,舞蹈精神

参考文献

上一篇:种植义齿修复下一篇:音乐教学: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