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比较

2024-06-21

报道比较(通用8篇)

报道比较 篇1

中西人物报道的比较

摘要:在我国,人物报道多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出现,人物之所以被选择进行报道,是因为他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时代主题,成为众人之中的典型,具有代表性、指导性、思想性。这也成了我国的记者选择人物的一个标尺和传统。在西方,人物报道常以政要人物为主。中西在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也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中西人物报道写作的差异: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不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关键词:人物报道

手法

侧重点

正文: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由于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在新闻写作报道这方面也有各自的不同和特点。人物报道以多种体裁报道新闻人物,反映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性个体的事迹和思想,通过个人问题揭示广泛、深刻的社会问题,记录下从个人这面镜子所反射出的时代精神和历史风貌。尽管中西历史发展轨迹、政治、经济、文化存在较大差异性,但人物报道写作技巧方面各有特色,通过比较分析,互相借鉴,优势互补。中国人物报道的体裁有人物消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等。《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名篇为社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烙印。而在西方国家,只称“新闻”或“报道”,并无“通讯”这一体裁,按照他们的划分,除了消息、社论之外的所有文章,都归为特稿,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阿伦森在《特稿写作与报刊》中写道:特稿,通常指报刊上篇幅较长的某类稿件,这类稿件没有正规的新闻导语,写的是有关某人、某机构的一桩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

第一、中西人物报道的报道对象即新闻人物的选择侧重点不同。中西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在人物报道中所选取的新闻人物侧重点不同。我国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强调党性,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重要任务,因而报道人物趋向于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宣传好人好事,弘扬共产主义精神,如焦裕禄、孔繁森、等。近几年,我国的人物报道逐渐把视角移向了普通百姓。《“爸爸妈妈,昂起头来”——一个女中学生鼓励下岗父母再创业的故事》中的女中学生尹嵩琦,《我是“蜘蛛人”》中的高楼清洗工作者,通过这些普通人的生动形象宣扬了新时期的社会风貌,而很少出现关于反面人物的劣迹、丑闻的报道。西方的新闻价值包含五个因素:时效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其人物报道也体现了新闻价值的取向。《“老报童”罗伊去世了》中体弱多病,却认真工作,偶尔出错的卖报人罗伊;《生为南非黑人》中,作者在政府的限制与监控下,走仿南非黑人居住区报道在那里遭到拘禁、侵扰、杀害的南非黑人们,其中有许多人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中,甚至社会的最底层,还有些新闻人物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争议性。

第二、中西人物报道所反映的主题不同。中国人物报道通过新闻人物突显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我国的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反映过不少英雄、模范人物,革命时期所宣扬的是爱国志士们舍身取义的高贵情操和革命必胜的信念,鼓舞全国人民联合抗战,建国后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宣传,引导和推动群众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他们为榜样,广泛开展学先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我国人物报道的主题,仍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西方人物报道以时代为背景,反映的主题多是新闻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198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者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

第三、中西人物报道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不同。我国人物报道强调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围绕着所要表现的个性特征组织材料。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多面且复杂的,而我国人物报道一般选取其中一个能反映报道主题的个性品质重点渲染,并在众多材料中截取某些最精彩,最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产生影响。中国侧重于抽象思维,这种抽象思维以既定的思维形态反映报道者对新闻人物的认识,注重概括性内容,忽视表象和细节性的内容,形象性较弱,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抽象思维体现在人物报道中,新闻人物的个性特点便具有概念性和较强的主观色彩。西方注重于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事物的直接映像,运用形象思维使事物的表象运动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加深人们对新闻人物的认识。同时,西方形象思维的多元性反映在人物报道中,使新闻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多面性,人物形象丰富、立体化。通过形象描写,使新闻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刻画表现出客观和理性。

第四、中西人物报道表现手法的差异。

中国人物报道的表现手法一般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常用的有人物的行动,语言,景物,细节描写,以及议论。用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就是用人物富有特征的具体行为来揭示其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并在人与人,人与物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时代的社会面貌;用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和对话做到“由说话看出人来”;景物描写在人物报道中常用来烘托、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主题,显示时代背景;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精彩的细节迸发出人物思想的火花,强化人物个性,使报道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议论在人物报道中用来表达作者对新闻人物的主观感受,加深读者的感性认识,增强报道感染力。西方人物报道在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刻画新闻人物性格的同时,更注重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强调一种故事性,使读者在轻松、好奇的心理状态下接触到报道所要反映的严肃主题。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开篇先设置一个个悬念,引起读者兴趣,让人们带着疑问来寻找答案。

通过中西新闻人物报道的写作特点比较,不难看出,中西新闻人物报道在写作上的差异,受到双方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但都有各自的写作特色,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不断促进在人物报道写作上的创新程度。

报道比较 篇2

1.1 中国政府对危机报道的控制

中国对于突发事件和很多危机事件的报道有明确的规定,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规定危机信息由特定的政府部门统一发布。对于危机事件的统一发布有利于保证危机相关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但危机信息在政府组织内部的多级传播也可能导致危机信息的滞留、变形或者被隐瞒, 这样一来媒体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权威信息, 也无法及时组织危机报道。[1]比如在“非典”时期, 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严重滞后, 使人们没有提前预防的意识, 有关卫生部门也未提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后来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从这里可以看出, 政府对媒体的“控负”政策与公众的知情权形成了一对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媒体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通报机制, 保持通畅的信息联系渠道, 培养相互信任的关系。当然, 从长远角度来说, 危机信息的通报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 这样媒体的报道也可做到有法可依。[1]

1.2 一哄而上的危机报道

随着中国的信息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政府对媒介也相应地放宽了信息的控制, 人们对危机事件有了更大的知情权。这标志着我国传播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也造成了一个困惑, 当各家媒体都在报道各种危机消息时, 受众的心理能承受的底线有多大;新闻轰炸式的危机报道为我们营造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是媒体的把关人应该思考的。尽管现在由于信息的爆炸, 我们处于无注意力经济时代, 网络受众的培养和普及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因而人们对媒体和信息选择面更宽了, 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易碎性更加明显, 阅听者不会因为某个新闻事件而驻足停留, 但受众分众化和小众化在中国还没有发展成熟, 特别是在公信力极高的中央级媒体, 当他们都把聚光灯照在某个危机事件上时, 人们也开始关注此危机, 近而产生恐慌, 造成了人们心中真正的危机。

一些地方强势媒体在危机事件报道的数量上也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 特别是地方平面媒体有关危机、灾难性报道的消息一般都占据了所有消息条数的三分之二, 同时编辑充分运用版面语言, 把很多与我们接近性不大的消息用同题集中的编排手段安排在了同一个版面上, 形成了强势, 给受众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危机报道中的肆意拔高事件的政治性、思想性

我国新闻媒体由于政策取向的影响, 历来认为负面报道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因此在新闻视角的选择上, 多以正面鼓舞士气为主, 把暴露和批评放在其后, 有时候“灾难新闻成了救灾新闻”。[2]当危机发生后, 中国媒体报道的重点往往是人们怎样齐心协力, 团结互助, 众志成城地战胜危机、灾难。最后升华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对危机报道深层次的挖掘并不多, 没从制度上找原因。比如矿难它不属于自然灾难, 完全有办法避免发生, 可为什么发生频率还是这么多, 到底是哪个安全环节出了问题。媒体往往没有涉及这些问题, 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本身。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 媒体作为新闻舆论引导者应该做到两方面的转变:1) 报道角度从领导的角度开始向灾难事件中的受害人转变。2) 报道视角从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开始转向处于灾难中的人的现实情况和不幸遭遇。[3]

2 西方媒体关于危机的报道

2.1 过度重视危机报道的新闻价值

西方媒体的所有制和经营体制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就广播电视来说就分为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五种形式。[4]因此, 西方新闻媒体的竞争非常激烈, 各家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眼球。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可视性的新闻事件就成为了媒体趋之若骜的对象, 危机事件便符合了这样的特征, 当一个重大的危机事件发生时, 各家媒体的记者们仿佛如获至宝, 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渲染、炒作, 出现了失之偏颇甚至引起巨大争议的报道, [5]危机事件的新闻价值被肆意地夸大了。

2.2 危机报道中更注重对受众的正确引导

新闻媒体在作为舆论载体的功能方面, 具有6种作用, 这就是代表舆论、反映舆论、组织舆论、放大舆论、引导舆论和制造舆论, 而引导舆论是最高层次的功能, 它既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 又是新闻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6]因此新闻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成为新闻传媒在实践中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危机发生后, 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恐怖气愤的影响, 媒体对危机事件的连续报道应该本着平衡人们心态的指导思想, 通过舆论缓释的方式解决社会情绪冲突, 防止不良社会情绪爆发。

2.3 危机报道中更注重危机背后的深入挖掘

对于西方社会来说, 在一个危机事件发生后, 媒体不仅仅是停留报道在危机事件的表面, 他们往往会去思考造成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有关部门工作的不利, 还是相关的预防机制不健全, 如果对他们造成了损失和伤害, 媒体会帮助公众分析原因, 为他们找到法律解决的途径, 获得赔偿等。不管事后领导怎么重视和关心, 西方媒体都基本不涉及这样的相关报道, 更多地是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为他们讨说法, 报道中体现出西方公民的自由意识及个人权利意识, 对于危机事件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全面、立体感更强, 理性色彩更浓。不是单单停留在对受害者的同情、关心、帮助上, 而是更多地从制度上去追根溯源。

综上所述, 中西危机报道各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能够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必然会相得益彰, 做到负面信息正面引导, 最终起到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的作用。

摘要: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危机、灾难就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各种新的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加剧了危机发生的频率。而危机发生后, 媒体该怎样报道就成为引导人们心态的关键。媒体对危机报道应该把握怎样的度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媒体对待危机的报道应该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不至于给受众带来恐慌。本文就中西危机报道的差异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中西,媒体,危机报道

参考文献

[1]赵士林, 彭红.现代危机意识与危机报道[J].新闻记者, 2004 (10) .

[2]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3]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4]郑超然, 程曼丽, 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6.

[5]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6]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122-126.

新闻类周刊、周报之文化报道比较 篇3

文化价值取向

文化研究产生之前,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观是阿诺德提出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思想和言论”以及其后的以利维斯主义为标志的精英主义文化观。“他们基本都采用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二元对立观,把通俗文化视为对高雅文化及道德的一种威胁”。①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人之一雷蒙得·威廉斯提出了一个对文化的现代用法影响深远的定义。第一,文化可以用来指“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②这是一种传统的定义,秉持的是精英主义的文化观。第二,文化可以指“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无论它是一个民族的,还是一个时期的,或者是一个群体的”,③在这一层面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都被纳入了文化的视野。第三,文化还可以指“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④这是一种可能是精英文化也可能是大众文化、通俗文化的表义实践活动。大众文化、通俗文化通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第二和第三种含义。

按照这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我们来考察所研究刊物的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

《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报道一直是杂志内容的重点,报道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内涵的第二和第三个层面,其中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文化的报道更是重中之重。杂志坚持“大文化”概念,这与它的办刊理念——“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密切相联系,纯粹传播“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不符合其办刊理念,因此,该杂志文化报道的选题以大众文化为主,秉持一种市场导向和文化导向综合的价值取向。它关注当下社会文化热点,以此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写作上又以文化为本位,阐释其深层文化内涵。比如2007年3月12日的封面文章《从黛玉到妙玉》,不仅报道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出家为尼的新闻事件,还就佛学对个人及社会的功用和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解读,并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个人心灵的皈依问题进行了反思。一个被众多小报炒得沸沸扬扬的女明星出家事件在《三联生活周刊》的报道中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新民周刊》的文化报道在整个杂志的篇幅里占了三分之一左右,题材比较集中,主要从对“文化”的第三种含义即“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来进行题材选择,雅俗并举,坚持的也是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综合的价值观。以2007年3月16日《新民周刊》为例,封面文章《少林少林》关注了少林寺文化的生存之道,这是以文化为本和以市场为本的结合;“文化”板块里,《许鞍华:我就是“姨妈”》、《网络红人=现实明星?》关注了大众关注的焦点,而《Art Deco:来上海开派对》、《后现代与现代性的交响》、《埃科:那人,那书,那话》则偏重于精英文化的价值取向。

《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是其内容的重要一脉,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从它的题材选取上看,它对“文化”的理解更多地集中在文化的第一和第三种含义上,即“智慧、精神和美学的一个总的发展过程”和“智慧、特别是艺术活动的成果和实践”,在这两个层面之上更关注精英文化。但对于动态性文化新闻,《南方周末》体现了大众情怀,比如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电影”板块是关于当下热播国产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报道。对于静态文化现象,《南方周末》则坚持以文化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偏重于历史的钩沉和思想的传播,将精英文化通过报纸的转述传播给普罗大众,再以2007年3月15日的《南方周末》为例,《看哪!艾柯这个人》系列文章介绍了蜚声全球的意大利作家、学者艾柯的背景、学术历程及其思想,《读〈周思聪与友人书〉》介绍了当代画家周思聪的著述并剖析了书中的画家心语,《南通访张謇遗迹》对清朝末年在家乡南通开创了惊世事业、惠及后人的状元实业家张謇进行了解读。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与文化本位、市场本位之间并没有高下之分,“曲高不和寡”、“大众不庸俗”是3家刊物做文化报道的共同追求。它们都注重挖掘文化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内涵,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形成自己独到的文化

视点,但由于刊物理念、内容定位、读者定位的差异,它们在文化报道的价值取向上各有侧重。

题材类型

按时差性和事件性来划分,文化报道的题材可以分成动态和静态报道。动态文化事件自然是新闻周刊、周报应关注的对象,但社会上有些文化现象并不单纯表现为一个事件,而是在一段时间里阶段性地表现出来,对于这种时效性不是很强的文化现象,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研究才能揭示表象下面的实质问题,这种静态文化报道正是新闻周刊和周报的强项,符合其长于做观点新闻的特点。

《三联生活周刊》文化报道的动态和静态题材分布比较均衡,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46.7%和53.3%,一方面对当下发生的文化进行深度解读,另一方面对社会的某种文化现象进行深度剖析。这种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的均衡与杂志本身作为一本生活文化类期刊的定位相匹配。在“大文化”价值取向下,与同类期刊相比,《三联生活周刊》可以用更多的篇幅来进行静态文化报道。其封面文化专题较多,且多以静态题材为主,对当下环境中的文化现象和命运进行深刻思考,从而与其他同类期刊的文化报道形成明显差异。

《新民周刊》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60%和40%,可见其虽然重视文化报道,但在题材选择上趋向于动态报道,注重新闻由头。封面文化专题较少,更多的是社会新闻专题,这与周刊以时政社会经济报道内容为主的定位相匹配。

《南方周末》文化板块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动态性新闻报道,选取时效性较强的文化事件、人物和作品,这类题材主要在“文化”主版上登载;一类相当于静态性副刊,注重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对精英思想的传播,专版“地理”、“建筑”、“阅读”等就是这种精英文化传播的载体。动态和静态文化报道分别占文化报道统计总量的37.1%和62.9%,可见静态文化报道所占比例更大,这与《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一向注重思想的传播相关联。

总的来说,《三联生活周刊》和《南方周末》在文化报道上较为重视静态题材,这与两家刊物的文化传统相联系,二者都重视“精神食粮”对于人的启迪作用,注重人文关怀,也力图在时代和文化的结合中窥探人的命运走向,做到人自身的自省。而《新民周刊》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主办,初创之时大部分成员是从报纸记者转为周刊记者,更多地秉承了新闻人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其文化报道更偏向动态,静态文化报道还有待于加强。

报道形式

结构。深度报道有单篇形式和多篇形式。

单篇形式是将公众熟而未察但具有普遍意义和深层意义的问题提出,形成提出问题型,或对众多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对比,成为对比综合型。在文化报道上,除去“封面文章”、“专题”、“特稿”之外,文化报道多采用单篇报道形式。《三联生活周刊》的“文化”、“娱乐”板块,《新民周刊》的“文化”板块,《南方周末》的“地理”、“阅读”、“艺术”等板块多采用单篇形式。

多篇形式有三种:第一,对事件和人物采用跟踪式、反应式、追溯式不断地进行连续报道;第二,对同一报道内容进行探究式、多侧面的并列式系列报道;第三,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和不同内容加以组合形成组合型。这种多篇形式主要用在周刊的封面文章上,对于《南方周末》则用在“文化”主版上。但总的来说,进行连续报道的不多,更多采用的是并列式系列报道和组合型报道。比如《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3月26日封面报道《斯坦因:学者或贼》,由11篇文章组成系列式报道,对敦煌文物的流失经过及对我国文物研究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多侧面多层次的解读。《新民周刊》4月6日封面文章《王朔“人来疯”》由4篇文章组成,报道并剖析了重出江湖的王朔的思想及著作。

多篇报道形式的运用在几家刊物中《南方周末》的运用率最高,每期“文化”主版都有专题,至少由两篇文章组成,通常3到4篇,其次是《三联生活周刊》,一组封面文章动辄5到6篇,多则达到十六七篇。比如2007年3月19日封面文章《一起跑》由16篇文章组成,《三联生活周刊》在封面文化报道上的不遗余力成就了其文化报道的深度,使之在同类期刊里因文化报道的出类拔萃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体裁。从文化报道的体裁来看,形式多样,有综述体、对话体及综述加对话、口述等形式。3家刊物在体裁运用上不尽相同。新闻周刊和周报出版周期比较长,时效性不及日报、广播和电视,也不易做出独家新闻,其长处在于向受众提供观点,而综述体(包括评论)是最能体现记者和撰稿人观点和立场的体裁,记者采用这种文体,可对文化事件和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在报道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3家刊物在文化报道上多采用综述体(包括评论)这种体裁,其中《三联生活周刊》更为突出,达到了文化报道总篇幅的95.1%,这体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文化报道上更具有主动性,更强调“记者的观点”,《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文化报道上对综述体的运用分别占各自文化报道总篇幅的80.6%和80.8%。

综述加对话、对话体、口述这几种体裁都尽可能保留了被采访者的言谈,比起综述体,记者在其中表现出的倾向性大为减少,更多体现的是被采访者的观点,报道的客观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呈现,《新民周刊》、《南方周末》近20%的文化报道采用了这些体裁,不能不说这与两家刊物长于做新闻的传统有关,对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也落实到了文化报道的体裁上。

注释:

①蔡骐、谢莹:《文化研究视野中的传媒研究》,《新闻与传播》,2004(10)。

②③④约翰·斯道雷[英]:《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篇4

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常常是以消息类新闻的形式播出,从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的每一条新闻来看,它不是深度报道,但是从整体报道来看,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对事件、事态的报道做完整的有前因后果的阐述,每次报道在内容、思想层层递进,这些又都具有深度报道的特点。

一、什么是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及所追踪事态所做的及时而又持续的报道。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连续报道的题材通常是重大的新闻事件,它往往追踪事件的最新动向进行深入、详尽的报道。

二、连续报道的取材

连续报道的题材应是广大观众密切关注的重大事件,一般取材于不可预知的事件性新闻,整个报道大体上与新闻事件相始终。

三、连续报道特点 1.时新性

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应是对新近发生、正在发生或进展中的事态的连续报道,在时效上要力争做到最新报道,讲求时新性。

2.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播出的连续和内容的连续。连续报道的根本特点不在于报道次数的连续,而在于报道对象事态本身的连续性,在于各次报道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内容上承上启下的连续和衔接。连续报道对正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每条新闻都有内容上的同一性和由此而产生的时间上的连续性。连续报道的连续性与新闻事态的空间、时间都是紧密不可分的。

3.完整性

连续报道从事态的产生一直追踪报道到事态的结束,从总体结构上它具有完整性,而这一结构上的完整性又是通过对新闻事态发展过程中的多次及时传播而最终完成的。因此,连续报道的完整性需要随着事件发展的最新动向而逐渐展示,而不是如系列报道那样在报道构思之初就已形成,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展现的。连续报道的完整性和报道事态持续的时间跨度有关系,如果事态本身持续时间短,其完整性就能显现出来,如果事态旷日持久或者事态进展的结局为期尚远,则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可能会因观众兴趣的不持久而影响报道的完整性。

4.递进性

连续报道从报道层次来看是逐渐递进的,它以事物发生发展为依据层层递进地报道事件的全过程。不论是事件性连续报道还是非事件性连续报道,各报道都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逐步递进,最终完成整个报道。

5.广博性

连续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的多次报道,在信息传达上比单条新闻具有更多的容量,因此其信息量更广博。从广博性这一点来看,连续报道的每条新闻都应以事件进展的新动向为主要内容,后一次报道在内容要承接上一次报道但又不能过多重复前一次报道内容,重点放在事件的新进展上,尽可能把事件的时间上的纵向进展与内容上的横向开掘联系起来,向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6.显著性

由于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做多次报道和多单元的集合,在传播效果上容易造成一定的声势,因此连续报道在一定时间内容易引起观众注意。报道的显著性是连续报道的重要特征与优势。连续报道的显著性决定了它的选题宜精不宜滥,一般的题材采用连续报道的方式会给人们以小题大作的感觉,从总体上反而会削弱连续报道的作用。连续报道选题一般选择重大的题材或者选择社会上大多数人注意的、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题材。

7、未知性

连续报道是与事件发展同步的,在最后结果出来之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未知性质。如申奥报道、入世报道等。

四、什么是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作的多次、连续的报道。与连续报道一样,系列报道也是新闻多次报道的集合,播出有连续性,因而也有信息传播的广博和传播效果的显著等特点。

与连续报道起源于西方新闻界不同的是,系列报道是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创造。系列报道起因于我国新闻报道的特定传统,题材多为成就报道,大多配合宣传需要而做,它以集中强大的声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成就,以期引起社会舆论关注,产生显著宣传效果。

在很长一段时期里,系列报道存在较浓的宣传味,形式多是画面加解说的模式,解说词大多比较概括,往往是罗列数字、铺陈经验,就成就说成就,内容比较乏味,198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报道《改革在你身边》改变了这种情况,为系列报道走向成功作了有益的探索。《改革在你身边》是一组反映我国改革初期改革成就的系列报道。在这组报道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力图改变以往这类报道居高临下宣传的冷面孔和画面加解说的老套路,从大多数人密切相关的事情入手,从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入手,讲百姓挂在嘴边的话题,说百姓看得到的实惠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社会、人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改革在你身边》以沟通交流的方法代替强硬宣传的模式,用现场报道、现场采访的手法与群众交流,在表现形式上力求自然生动,在亲切的交流中宣传改革的成就,播出以后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五、系列报道特点

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都是连续、多次报道的集合。与连续报道追踪事件发生、发展的最新走向作有序报道不同,系列报道各条新闻之间的次序看起来没有明显的事件顺序,但是在系列报道的各部分之间又有内在的规律可循。系列报道与连续报道有共性特点,但是两者又各具特色,系列报道的个性特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题同一性。

系列报道大多是主题性新闻题材,它着重于通过多次报道突出体现某种主题思想、挖掘某种共性、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状况或趋势,以引起社会舆论的重视。可以说系列报道是各集报道贯穿起来的“主题新闻”。系列报道的各集之间以同一主题为轴线贯穿起来,因此系列报道在开始运作时必须首先确立主旨,主题同一性是系列报道的鲜明个性特色。系列报道有很强的计划性,多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而进行的成就性报道,常常需要详细酝酿制定报道计划,明确报道思想,协调报道步伐。系列报道的成败与事前有无严密、正确的报道策划是密切关联的。

2.信息密集化。

系列报道就整体来说,同样具有深度报道的信息广博、密集的特点。与连续报道的各条报道体现时间上的纵向联系不同,系列报道各集之间主要体现事件横向的、内在的逻辑关系。

六、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由多个独立报道构成的播出形式,都是持续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材选择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如《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广东警方迅速破获“东星”轮千万元劫案》等等,这些事件影响重大、需要做集中显著的连续追踪报道。连续报道反映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连续报道的关键在于时间上的连续性和表现新闻事态变动过程的连续性,离开了事态运动连续变化的过程、离开了对事态的追踪,连续报道也就失去了意义。

系列报道大多为典型经验报道和成就展示等非事件性新闻,多是就某一新闻主题或者某一典型事物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报道。它着重于挖掘报道事物的共性,反映其普遍意义,以多次报道突出主题思想。系列报道围绕同一题材、同一主题进行,各集报道之间没有事态内容的连续性,没有时间次序的连续性,也没有事件本身的追踪连续性,只是每次播出有所侧重,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反映事物的共性和本质。

2.报道时效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作为消息类新闻播出,都要注重时效性。但由于题材不同,两者在时效的侧重上又有所差异。

连续报道注重时新性,报道的时间都是“今天”、“刚刚”,即每条新闻都是时间上的最新报道,而系列报道的时效所注重的是时宜性,即新闻是适合当前形势需要的报道,系列报道在采制时也要选好新闻由头,寻找恰当的新闻根据,通过它反映事实的最本质特点。

3.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都是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报道。但在连续的次序排列上有根本性差异。

连续报道中的每条新闻都围绕同一新闻事件展开,报道要反映事件从发生到结果的流程,要不断地反映事件发展的进程及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反响。虽然连续报道在事态的变化过程中有时也会从不同角度来拓宽题材,但是其总体结构仍然是按照事态发展的次序排列的,每条新闻之间存在着事态发展的连续性,甚至是因果关系。事件追踪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连续报道的结构是有序的,各报道之间的次序不能任意变动。记者、编辑在采摄新闻时无法预知事件的进展,第一个报道开始后下面各条新闻的报道内容要随事态进展而定。连续报道结构上的有序性由新闻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而定,不以记者、编辑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相比较而言,记者、编辑对系列报道的次序排列有较大的主动性。新闻工作者在系列报道方案中围绕同一新闻主题可以主观拟定选题、设定新闻播出次序排列等。系列报道在制作时多数事件已经是完成时,播出时各色材料也已准备齐全,只待按照最佳选择顺序排列。系列报道的各条新闻之间不存在上下连续或互为因果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4.传播功能的差异

连续报道多是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这类报道主要是满足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信息的要求,报道不仅要有结局,还要有对事件的深层次思考,需要记者以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在新闻价值中讯寻找其宣传价值。

报道比较 篇5

操作与实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系列报道逐步成为成就报道的重要手段,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在节目中开展一系列深入系统的报道,以加强宣传效果。电视系列报道把电视专题片乃至于记录片的优势引入新闻节目,使电视新闻能够全景式、多侧面地报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成就。

1、史诗风格:成就报道的高境界

《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也是全国新闻战线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正确引导舆论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排头兵作用。因此,每当中国进入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时刻,《新闻联播》就吹响强劲的号角。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10月1日《新闻联播》开始隆重推出系列报道《历史的跨越》。开篇《中国改革开放20年》以高屋建瓴的气势,旗帜鲜明地总结了2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拉开了改革开放20年宣传报道的序幕。在其他媒体尚未形成浓厚舆论氛围的时候,中央电视台即以饱满的激情和透彻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引吭高歌,随后陆续播出的系列节目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报道了20年跨越式进步的具体事实,从而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壮丽画卷,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组系列报道将宣传目的和新闻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并努力做到在稳健基础上有较大创新。特别是难度较大的综合性报道部分,既要避免空洞说教,又要充分地展示20年的成就、历程与变迁,并给人以启迪,这对于编辑记者们是空前的挑战。系列报道之一《中国改革开放20年》八易其稿,几番审定,方才与观众见面,基本达到了总体上评价改革开放20年的要求,体现了高视角、深层次和大力度的特点。该节目以国庆节的天安门广场所洋溢的喜庆气氛开头,导入19中国所经受的严峻考验(亚洲金融危机、特大洪灾),正面赞颂改革开放20年所带来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然后通过国内外人士的访谈,叙述中国的巨变,从而层层推进,将20年的主要成就和改革开放的精神内涵予以展现和揭示,具有昂扬的基调和鼓舞人心的气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的画面比较流畅,大大增强了内容的可视性和信息的丰富性。系列报道之二《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的20年》,运用世界银行专家几次预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赶不上中国的实际增长速度这一形象的事例,令人信服地理解了改革开放20年中国所发生的奇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不容置疑的。在综合性报道中以典型的事实说话,这为《历史的跨越》系列报道增色不少,使宣传意图能够巧妙地得以实现。综合中有典型,以典型性来烘托综合性,这应该说是成就报道的基本规律。《教育甘露洒人间》这一节目是回顾和透视2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与轨迹的,开始记者便从山东省的一个由“文盲村”到“状元村”的典型事例切入,很快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历史背景简略带过,重点描述已取得的成就和正在改革的态势,并展现了教育与21世纪的前景。整个节目新闻性较强,内容充实而不空泛。其他节目也大都遵循了新闻“用事实说话”的规律,在叙事和陈述的结合点上努力创新。

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重要年份。《新闻联播》播出了大型系列报道《丰碑》。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与巨大成就,比起改革开放二十年更加厚重。历史感要强烈,节目可视性要求更高。这组系列报道每集节目都配以小片头,统一使用新闻节目不常用的“非线性编辑”,画面好看,美工制作水平也得到加强。内容上进行大跨度的历史对比,理直气壮地宣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事实。应该说,《丰碑》是具有史诗风格的电视系列报道。

2、推出精品:成就报道的生命力

成就报道不是应景之作,需要精心制作才可能出精品。特别是那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大报道,更要策划到位、采访到位、编辑到位、点题到位,经得起推敲。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从8月26日开始播出系列报道《伟大的实践》(共8集),相继推出《深圳特区今天20岁》、《高科技托起新深圳》、《把城市建在花园里》、《特区劲吹文明风》、《深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党旗红、特区兴》、《深圳: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大开放带来大跨越》,在一段时间内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报道比较 篇6

(一)、报道思路的调整。

这是报道策划中最大的调整。报道思路的改变意味着对报道选题的重新认识,并且相应地要改变报道范围和重心、报道规模、报道方法等。由于这几乎是对原来报道策划的全盘否定,所以实际工作中采用并不多,除非确实遇到与原来设想大相径庭的情况,或遇到无法抗拒的阻力。它同时也说明,原来的报道策划不适合实际要求、不现实,在最初设计中有很大的疏忽和漏洞,考虑不慎重、不细致。如1988年,曾有一家报纸组织过一场《如何看待收入差距》的讨论式报道。当时,经济改革还不成熟,严重的分配不公是人们议论纷纷大发牢骚的热门话题。这个报道披露了小车司机和公共汽车司机、医院医生和宾馆医生等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反响。然而,报道只进行了两期就停下来了,原因是分配不公问题虽在社会上严重存在,也和“群众脉搏”贴得很近,但它涉及到体制、政策、部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一时还没法解决;从当时中央精神看,对于这类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一时也不可能拿出成型的方案和措施,所以,在宣传报道中也不宜强化。此外,关于大城市的房改、交通等问题,也出现过报道上操之过急的情况,于解决问题无益,还激化了矛盾。后来,客观条件成熟了,这类报道再抓起来,效果就比较好。

报道思路的改变,可能是全盘推翻正在进行的报道,也可能是改变原来的报道选题,如由报道A主题转为报道B主题,还可以是报道态度的变化,如由褒或贬变为中性的讨论,等等。

(二)、报道内容的调整。

报道比较 篇7

不同的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密集报道时, 受各自不同的媒介形态、内容定位等所限, 所提供的报道带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次是中国媒体第一次面对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所以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共性。

纸质媒体 (报纸、杂志等) :对纸质媒体的分析, 本文主要是选取三份富有代表性的报纸:《人民日报》 (党报) 、《现代快报》 (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财经专业类报纸) , 选取雷曼兄弟破产后一周的时间, 对三份报纸对金融危机的报道量做了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 不同属性的报纸虽然在报道的数量上有差异, 但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很及时, 都在第一时间就报道了雷曼兄弟行破产的消息, 并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报纸媒体对金融危机反应的及时还表现在:在危机爆发的最初一周, 报纸上不仅出现了对金融危机客观信息的报道, 还包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预测性、策略性的评论。2008年9月19日, 《人民日报》刊登的两篇关于经济危机的报道分别是《美国经济危机, 我们如何应对》和《敲响风险的警钟》, 都是针对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警与应对策略;这一点在专业性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该报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数量较多, 几乎在该报纸的各个版面都有相关的报道, 既包括更为细化、翔实的客观事实信息, 也有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危机所做的评论性报道;代表都市报的《现代快报》虽然主要报道客观内容, 但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预测也有所涉及。

报纸的历史要久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而后两者的崛起与发展对报纸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报纸是通过印刷在纸面的文字进行传播的, 在感官冲击力上无法与广播电视媒体“声色兼备”的传播优势相抗衡, 也不能如网络媒体般便捷地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区域, 但文字的传播却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更具理性深度的剖析。金融危机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议程, 虽然危机在本质上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在解释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都需要理性层面的深度剖析, 而报纸媒体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不同的报纸也结合自身定位的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内容:《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党报主要是从全局性的眼光出发, 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报道与分析;《现代快报》这类都市类报纸则侧重于结合市民的实际生活进行报道, 报道更具贴近性;专业的财经报纸则从财经方面全方位解析危机, 在专业深度和广度上均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广播电视媒体: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伴随频道专业化而来的内容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 有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中央电视台2套增播的栏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该栏目是2008年10月11日开始, CCTV-2每天傍晚增播的, 此外, 该频道的常规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和《全球资讯榜》都将金融危机作为重要的报道内容。经济频道实现了全天四大时段密集编排播出, 重要新闻不间断滚动, 最新信息及时播报的播出状态。这一点是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媒体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金融危机零散的信息, 还要随着势态的发展, 能够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 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经过信息的整合和编排, 使得受众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更加清晰。” (1)

电视媒体在这样的重大议题中显然并不满足于实时提供最新信息。一些针对金融危机的专题类节目已经向深度化发展且颇有成效, 《直击华尔街风暴》每期都邀请到一位专家对当期话题进行解析, 并且配以适当的图像, 使电视观众更易理解。除了作为国家级媒体的央视外, 作为省级媒体的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也在其栏目《头脑风暴》中播出了关于金融危机的专题节目, 邀请专家、财经记者、业内人士等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时,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 文广集团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 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 及时、充分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 为国内经济界人士准确把握危机进展提供了最及时、全面、权威的资讯”。 (2)

面对金融危机这样的新闻议程, 电视媒体也以内容的专业性和理性深度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网络媒体:金融危机期间, 虽然网络媒体上也充斥着关于危机的各种消息, 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没有新闻的采访权, 所以门户网站上的相关新闻、视频都是转载自报纸、杂志或是电视栏目, 不具备新闻报道的原创性。作为新媒介的网络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充当的更多是一个意见交流平台的功能, 其对于金融危机报道的最大贡献主要在于一些个人通过网络平台 (博客或论坛等网络社区) 发表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感想, 即为相关新闻信息的采集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的资源, 也提供了来自不同身份的网民个人对金融危机的各种观点。“一个名叫‘我叫梁山泊’的网友, 发表了《东莞:‘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网文报道 (广东媒体的报道——笔者注) 就是由此开始:显示报道此网文引发网络轰动这一感性事件, 从而吸引读者关注东莞产业现状;然后, 媒体跟进, 通过政府官员和专家回应网文, 进一步报道官方态度;接着, 再跟进网友和读者议论, 来完善报道。” (3)

根据以上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简要概述, 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 笔者认为, 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不同媒体视角的差异性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对于同一个议题, 不同媒体选择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 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如《人民日报》这类的中央级媒体虽然在金融危机初期报道篇幅不是很多, 但主要是从社会全局出发, 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进行报道并提供整体性的指导意见;而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则利用与海外电视媒体合作的资源优势, 对国外的金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有助于普通观众以及经济界专业人士对金融危机的了解与把握。尽管在视角上存在差异, 不同媒体在报道的舆论导向上却保持着较为统一的态度, 侧重引导受众树立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2008年9月24日, 温家宝总理在纽约提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句话可看作是国内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的共同的舆论导向。

二是理性与深度成为共同的追求。专家意见的普遍介入。在不同媒体的报道中, 对专家的访问与专家意见的引用成为突出的共同特征。金融危机一方面因为其专业性而不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 另一方面也因其危害性而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由于中国专业财经记者的缺乏, 专家意见成为各个大众媒体在报道金融危机时加深报道深度的重要选择;同时, 因为专家的专业性也提升了其意见对受众的说服力。专家的意见具有理性深度, 可以帮助受众以更为理智、冷静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 避免受众陷入盲目的恐慌状态。

三是媒体专业化进一步发展。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 内容上具有专业性的媒体在报道中的优势更为突出。如报纸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的财经频道等。一方面, 财经专业的媒体对该专业有着一定的资料和人才的积累, 对本专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更为敏感, 报道起来也比较容易操作;另一方面, 专业性的媒体对相关专业问题的报道、评论等都比较全面、深入, 对事件的解析更为透彻。在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的时期, 财经专业性的媒体针对的主要是一些特定的受众,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财经专业媒体的受众群扩大, 这也是媒体通过优质的报道扩大受众面的有利时期。

注释

1[1]孙玉双、路国顺:《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策略》, 《新闻战线》, 2009 (4) 。

2[2]时统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媒体的世界眼光》, 《青年记者》, 2008 (34) 。

报道比较 篇8

今年7月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十年前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香港之死》的文章在国际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本次对外报道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报道香港成就的绝好机会,是中国各地对外传播媒体的重大任务,中国各主要对外媒体都策划和组织了专题特稿,国际媒体驻军机构也纷纷对此做了重点报道,成为国际传播中的一次重大题材报道竞争。

策略一:体现内外差别,学习对内报道

内外有别是外宣传播工作老生常谈的策略了。国内和国外受众的差异决定了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的形式、内容取舍和重点等,都应该体现相应的差别。曾在新华社工作多年的翟树耀先生在其著作《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中,总结出我国对外报道工作“内”“外”不分的几大问题:第一,内外报道雷同多,差别少;第二,仍按国内报道重点考虑对外报道;第三,对外报道的政治色彩和宣传味仍比较浓厚。①在本次香港十年的报道中,通过考察国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可以发现这几个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首先,对内对外报道策划大致相同,均涉及庆典活动、领导人致辞、香港发展、观点访谈、香港概况等内容,其中有些媒体的对内对外版本就是翻译转换,例如中国政府网站、新华社、《今日中国》等,在报道方式、内容上几乎没有区别。而《北京周报》、《人民画报》和中央电视台则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内对外报道的差别。例如,中央9台在对外报道中增加了香港政策及历史记录的内容,《人民画报》在英文报道中增加了对香港基本法的详细解读。其次,对内对外报道的重点差异也没有明显区分。国内受众对庆典报道、各界評论及香港十年辉煌成就肯定比国际受众更为关注,而香港历史背景、现代制度、经济文化、民生人文、旅行信息则应该是国际受众的兴趣所在和对外报道的重点。本次报道中能体现这种报道重点差异的媒体不多,对庆典过程的长篇报道与对外报道一样,占据了对外报道的主角,人民网、《中国日报》、中新社对香港背景和实用信息的报道,还不及新浪网、《新京报》等国内媒体,人民网英文网站的香港背景信息,也只涉及了香港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没有任何实用或文化旅游信息。最后,本次对外报道的宣传味也仍然存在。领导人致辞仍是各对外媒体报道重点的头条。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问题所在也就是答案所在,本次对外报道如果能够重视内外受众的差别,将国际受众关心的香港背景、制度经济、文化民生、实用类信息作为报道重点,多用数据事实来展示香港,则传播效果会更加有效。

除了真正体现内外有别这个原则,做好对外报道的另一策略是向对内报道的媒体学习。与对内报道相比还处于发展相对稚嫩阶段的对外报道,在香港回归这一重大题材的同题报道中往往可以从实力强、经验丰富的对内报道中获得有益启示。分别考察对内对外两类媒体的本次报道,对外媒体至少可以从对内媒体的报道中获得三点经验:第一,内容丰富,策划全面。以新浪网为例,除了其他媒体的常规报道内容外,新浪还增加了着重民生的香港脸谱,港人故事会,人物访谈;着重文化的香港符号,香港电影,香港旋律;着重经济的港人北上,同舟共济,两地交流;着重实用信息的互动地图,入境指南,旅游手册,实用信息等。第二,标题灵活,角度有趣。多数对外媒体的香港报道中规中矩,标题和报道角度跟对内报道相比都显得缺乏创意。例如,《新京报》的“香港辞典”、新浪网的“香港符号”,用代表性的流行词汇来引出香港的文化介绍,新颖特别,比多数对外报道中直接用“香港文化”更能吸引受众。第三,推陈出新,创意独特。在同题报道大量媒体策划雷同的情况下,新浪网的几个小创意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新浪推出的“电子书”、“香港回归知识问答”、“休闲游戏”通过阅读、问答、拼图、填色等多媒体互动小游戏来推广香港,创意独到。试想如果这些策划能用到对外报道中,也必将使我国本次对外报道更加有趣、有效果。

策略二:细分受众需求,发挥媒介优势

对外传播媒体的媒介特征和受众定位有交叉也有差异,在策划对外报道时也需体现各媒体本身的特征和各自受众的需求。中新社定位于全球华人受众,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则是针对对中国感兴趣的一般受众,期望能得到有关中国的综合资讯。《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中国报道》等刊物的受众对中国的兴趣集中在经济、文化、旅游、人物等方面。针对不同的受众,本次对外媒体在香港报道的策划中基本做到了细分受众需求。其中,新华社、中新社和《中国日报》针对其综合受众提供了庆典过程、香港资料、香港背景、今日香港介绍、内地与香港、港人看港、海外关注、图片视频等全方位详尽的香港资讯。《北京周报》、《人民画报》、《今日中国》等则是针对其目标受众对中国文化、经济、旅游和人物的兴趣,策划了着重报道各类香港人十年生活故事、香港的旅游、饮食和文化、香港名人专访等深度报道。

中国的对外媒体已经形成了印刷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同步报道的局面,因此充分发挥各自的媒介优势,互补配合,才能形成更强更有效的整体对外报道力量。在这次报道策划中,各对外媒体在利用自身媒介优势,形成对外媒体的互补和配合上也显示出了独到的匠心。中央9台制作出大型经典纪录片《香港十年》,从历史、现状、文化等各方面记录香港十年过程,以纪录片的形式向其受众展示了香港影像。而《人民画报》与《今日中国》则利用杂志媒介的特性,策划了香港十年图片故事和香港十年人物故事专题,精雕细凿,充分呼应了其特点受众对图片和普通人生活的高度关注。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虽然都不同程度体现了网络的信息海量、多媒体结合和互动特色,但中国日报网这一次更加出色地体现了网络媒体的优势。它不仅通过文字、影像、声音、幻灯等形式分别提供了有关香港的各类信息,还独家创作了E-ZINE(多媒体信息)这个板块,直接制作了有关香港的多媒体报道,这个板块虽然内容还不够充实,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国日报网络已经开始尝试真正结合网络媒体的“多媒体”优势,原创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报道,而不是仅仅成为其他媒体报道的容器。这个板块最能体现网络媒介的特性,代表着网络媒介报道的发展方向。此外,中国日报社还通过论坛、专栏、香港重要政策文件、观光信息、今日香港等板块,体现了网络信息海量和互动的特色。

以上分析虽然表明中国的对外媒体在区分受众需求,发挥媒介优势方面已经取得明显进步,但如果能够进行系统的各地区受众调查,建立定期国际受众反馈调整机制,就能更深入区分各媒体的受众特点,因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报道;虽然网络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日益加强,如果对外媒体能在技术上更加充分凸现网络媒体的海量、即时、多媒体、互动的特征,更加普及中国日报网上E-ZINE(多媒体信息)的新形式报道,则对外报道就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受众。

策略三:分析国际媒体,重构传播策略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媒体加大了对华报道的力度,这些报道成为大多数国际受众获取中国信息的来源。由于背景、制度、立场等种种差异,许多国际媒体对中国均以负面报道为主,加上中国对外媒体习惯“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生搬硬套到对外报道,使得中国的对外媒体声音微弱,在应对负面报道时尤其显得要么集体回避、要么急于补救,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对此问题,著名传播学者陈力丹认为如果对外媒体总是以负面报道会给国家抹黑的心态,就容易让国际媒体先发制人,而最后的结果是我们担心局部问题而导致全局丢分,对外传播整体效果不好。他认为,报道只是手段,效果才是目的,无论报道正面与否,只要效果最后是正面的,就是成功的对外传播。因此,中国对外媒体应该把“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变成“以正面效果为主”,把“后发制人”变成“先发制人”,重新设定对外报道的传播策略。②

在本次香港报道中,通过搜索和考察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俄国、日本、新西兰等国的重要媒体,例如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英国《每日电讯》、《英国独立报》、《今日美国报》、澳洲全国广播公司、日本在线、《新西兰先驱报》等媒体,发现它们虽然报道立场、重点等各不相同,但和中国对外媒体相比,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首先,本次报道中大部分国际媒体承认了香港在十年中取得的成绩,美联社、路透社还着重解释了“一国两制”政策和详细描绘了香港的经济发展;其次,几乎所有媒体都报道了回归庆祝当日部分香港群众的合法旅行,表达他们呼唤更民主和更繁荣的意愿,其中法新社对此做了专稿,《每日电讯》和《英国独立报》则既采访了旅行者的愿望,也报道了参加庆贺的普通民众对香港政治经济和生活现状的满意;再次,对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关注是部分国际媒体的报道重点。

考察及总结国际媒体本次香港报道的意义在于其对我国对外报道的影响。对于香港成就的肯定既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本次报道与我们的立场和利益最為一致的部分,此部分也是我国对外媒体着重策划和展示的;对于部分群众旅行表达愿望的报道则是所有中国对外媒体没有选择的内容,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国际受众都能通过国际媒体了解这个消息,从而加强他们已有的对于中国媒体不够全面的印象。因此,如果这次报道能按照力丹先生的思路,干脆先发制人,把这部分内容也加入我们的报道中,不仅说明合法请愿更加体现了香港的民主自由,并且对于塑造中国对外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更有益处。这一点和我国对疾病信息实行的传播策略有相似之处,积极负责的每日公报制度,而不是让国际媒体抢先,是更有效应对国际传播竞争的策略。对于此类信息,传播者如能控制好立场、组织好方式,重视的是“怎么报道”而不是“选择不报道”,在国际传播领域才能更有说服力,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受众,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另外,国际媒体对于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关注也应是我国对外媒体重点解释和说明的部分。已有的成绩已经取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如何解答国际社会对于香港未来的猜测的确是本次中国对外媒体的重要任务。

结语

本次香港十年庆典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宣传香港、传播中国的绝好时机,更是对十年前美国人的“香港之死”的预言的响亮回答,同时也是对中国对外报道的一次检阅。在对本次报道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对外媒体在受众分析定位、利用不同媒介传播优势等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当然也在体现内外差别,应对国际媒体的竞争的传播策略方面,在对对外传播效果进行系统评测并分析调整现有对外传播策略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如果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的研究中来,在学者和传播者之间建立互动和联系,则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发展,对中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发展,是会非常有益的。

(注:本研究得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的资助,项目号:GW2006-TB-009)

注释:

①翟树耀:《对外宣传报道与英语写作》,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②陈力丹:《我国对外传播和对外经济新闻的若干问题与对策》,中国传媒网,2005年11月29日。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山地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小狼致人类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