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危机报道比较(精选3篇)
中西危机报道比较 篇1
1 中国媒体关于危机的报道
1.1 中国政府对危机报道的控制
中国对于突发事件和很多危机事件的报道有明确的规定,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规定危机信息由特定的政府部门统一发布。对于危机事件的统一发布有利于保证危机相关信息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但危机信息在政府组织内部的多级传播也可能导致危机信息的滞留、变形或者被隐瞒, 这样一来媒体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权威信息, 也无法及时组织危机报道。[1]比如在“非典”时期, 权威部门公布的信息严重滞后, 使人们没有提前预防的意识, 有关卫生部门也未提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后来疫情在全国蔓延开来。从这里可以看出, 政府对媒体的“控负”政策与公众的知情权形成了一对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媒体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信息通报机制, 保持通畅的信息联系渠道, 培养相互信任的关系。当然, 从长远角度来说, 危机信息的通报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 这样媒体的报道也可做到有法可依。[1]
1.2 一哄而上的危机报道
随着中国的信息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的透明度也越来越高。政府对媒介也相应地放宽了信息的控制, 人们对危机事件有了更大的知情权。这标志着我国传播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也造成了一个困惑, 当各家媒体都在报道各种危机消息时, 受众的心理能承受的底线有多大;新闻轰炸式的危机报道为我们营造的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等问题都是媒体的把关人应该思考的。尽管现在由于信息的爆炸, 我们处于无注意力经济时代, 网络受众的培养和普及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因而人们对媒体和信息选择面更宽了, 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易碎性更加明显, 阅听者不会因为某个新闻事件而驻足停留, 但受众分众化和小众化在中国还没有发展成熟, 特别是在公信力极高的中央级媒体, 当他们都把聚光灯照在某个危机事件上时, 人们也开始关注此危机, 近而产生恐慌, 造成了人们心中真正的危机。
一些地方强势媒体在危机事件报道的数量上也存在一哄而上的情况, 特别是地方平面媒体有关危机、灾难性报道的消息一般都占据了所有消息条数的三分之二, 同时编辑充分运用版面语言, 把很多与我们接近性不大的消息用同题集中的编排手段安排在了同一个版面上, 形成了强势, 给受众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1.3 危机报道中的肆意拔高事件的政治性、思想性
我国新闻媒体由于政策取向的影响, 历来认为负面报道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因此在新闻视角的选择上, 多以正面鼓舞士气为主, 把暴露和批评放在其后, 有时候“灾难新闻成了救灾新闻”。[2]当危机发生后, 中国媒体报道的重点往往是人们怎样齐心协力, 团结互助, 众志成城地战胜危机、灾难。最后升华为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 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对危机报道深层次的挖掘并不多, 没从制度上找原因。比如矿难它不属于自然灾难, 完全有办法避免发生, 可为什么发生频率还是这么多, 到底是哪个安全环节出了问题。媒体往往没有涉及这些问题, 只是停留在就事论事本身。在危机事件的报道中, 媒体作为新闻舆论引导者应该做到两方面的转变:1) 报道角度从领导的角度开始向灾难事件中的受害人转变。2) 报道视角从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开始转向处于灾难中的人的现实情况和不幸遭遇。[3]
2 西方媒体关于危机的报道
2.1 过度重视危机报道的新闻价值
西方媒体的所有制和经营体制与中国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就广播电视来说就分为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五种形式。[4]因此, 西方新闻媒体的竞争非常激烈, 各家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眼球。具有戏剧性、故事性、可视性的新闻事件就成为了媒体趋之若骜的对象, 危机事件便符合了这样的特征, 当一个重大的危机事件发生时, 各家媒体的记者们仿佛如获至宝, 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挖掘、渲染、炒作, 出现了失之偏颇甚至引起巨大争议的报道, [5]危机事件的新闻价值被肆意地夸大了。
2.2 危机报道中更注重对受众的正确引导
新闻媒体在作为舆论载体的功能方面, 具有6种作用, 这就是代表舆论、反映舆论、组织舆论、放大舆论、引导舆论和制造舆论, 而引导舆论是最高层次的功能, 它既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工具的功能, 又是新闻事业的主要目的之一。[6]因此新闻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成为新闻传媒在实践中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7]危机发生后, 我们每个人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恐怖气愤的影响, 媒体对危机事件的连续报道应该本着平衡人们心态的指导思想, 通过舆论缓释的方式解决社会情绪冲突, 防止不良社会情绪爆发。
2.3 危机报道中更注重危机背后的深入挖掘
对于西方社会来说, 在一个危机事件发生后, 媒体不仅仅是停留报道在危机事件的表面, 他们往往会去思考造成危机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是有关部门工作的不利, 还是相关的预防机制不健全, 如果对他们造成了损失和伤害, 媒体会帮助公众分析原因, 为他们找到法律解决的途径, 获得赔偿等。不管事后领导怎么重视和关心, 西方媒体都基本不涉及这样的相关报道, 更多地是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为他们讨说法, 报道中体现出西方公民的自由意识及个人权利意识, 对于危机事件西方媒体的报道更加全面、立体感更强, 理性色彩更浓。不是单单停留在对受害者的同情、关心、帮助上, 而是更多地从制度上去追根溯源。
综上所述, 中西危机报道各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能够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必然会相得益彰, 做到负面信息正面引导, 最终起到稳定社会、安定民心的作用。
摘要: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危机、灾难就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同时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各种新的技术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加剧了危机发生的频率。而危机发生后, 媒体该怎样报道就成为引导人们心态的关键。媒体对危机报道应该把握怎样的度就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核心问题。媒体对待危机的报道应该做到既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又不至于给受众带来恐慌。本文就中西危机报道的差异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中西,媒体,危机报道
参考文献
[1]赵士林, 彭红.现代危机意识与危机报道[J].新闻记者, 2004 (10) .
[2]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3]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4]郑超然, 程曼丽, 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36.
[5]夏海君.灾难报道的新闻视角[J].当代传播, 2005 (3) .
[6]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122-126.
[7]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 2005 (2) .
中西危机报道比较 篇2
【论文关键词】 体育赛事;新闻报道;个案比较
【论文摘要】 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都遵从了新闻报道的规律,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取长补短,还需向西方学习。要尽量做到客观报道,同时,要注重运用写作方式与技巧,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创作出新颖而又适应国际发展的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不仅是对有关体育赛事的报道,还涉及到体育背后的社会文化。西方以竞技体育为主的冲突性、搏击性的体育文化与中国平和的养生体育文化在意识观念上有明显的不同。为了更好地融进世界大家庭,我们应自己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随时去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报道理念、模式和笔法,接受西方一些成熟的技法。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之处,尽快提升报道的制作水准,提倡有创意以及创造出可以媲美西方的体育新闻报道。下面以两则报道为例作一比较。
其一,中国网球:中国女双组合晏紫、郑洁苦战三盘,击败经验老道的女双组合帕斯奎尔/苏亚雷斯,为中国赢得了首个温网女双冠军。作为大赛4号种子,晏紫、郑洁分别以6:
3、3:6和6:2的比分击败对手,为中国女网谱写了新的历史。此次冠军争夺战历时128分钟,冠军奖金为205,280法郎。赛后,郑洁总结了她们这场比赛:能成为中国首个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双打冠军,我们很高兴很骄傲。她说,“这(冠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一年,我们希望在今后的比赛中能继续这个势头。”郑洁完全有理由感到高兴和骄傲—温布尔登的胜利为她赢得了超过1百万美金的职业奖金。在取得温布尔登比赛胜利之前,早在今年一月份的澳大利亚公开赛上,她们就成为了首个拿下大满贯冠军的中国选手。国际上冉冉升起的中国网球选手并不是只有郑洁和晏紫,李娜也曾成功地打入了女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只不过后来输给了比利时的Kim Clijsters。似乎有迹象表明:在赢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金牌后推动了中国的网球的发展尤其是女网。来自上海电视台的顾珏(音译)对此分析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女子网球加大投入力度,因为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方式去提高比赛成绩,但是男子网球的竞争更加激烈,女子网球更容易出成绩。随着今年六名女子选手出现在温布尔登的赛场上,相信男子取得同样的成绩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其二,大杨扬为中国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第一个项目女子1500米比赛失利之后大杨扬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可以说大杨扬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的最主要的希望所在。进入决赛的五名选手中只有保加利亚的拉达诺娃是最强劲的对手。此前,拉达诺娃一直是女子500米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幸运的是大杨扬今天抽到了最有利起跑的第一道,只要起跑时占据第一位,拉达诺娃就基本上没有了追回的机会。发令枪响了,大杨扬果然跑在了第一位。这一次杨扬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她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也穿破了所有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尘封已久的心。王春露也获得了宝贵的一枚铜牌,两名中国姑娘紧紧拥抱,主教练辛庆山与两名爱徒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杨扬:今天最后我战胜了自己,赢了以后我还在喊:杨扬我不是别人。刚才冲刺,我还在喊:我是杨扬我不是别人。我要冲刺!我要冲刺!此时,杨扬终于可以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一周了。第一次冬季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因金牌而升起了五星红旗。何振梁:咱们参加了六届冬季奥运会,前几次六块银牌,就差一块金牌。有几次就差手指头这么粗的距离,与金牌失之交臂,这次终于实现了我们冬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
小杨扬:从她一出发,我就觉得她能拿冠军。
主教练辛庆山:盼这块金牌已盼14年了,从1988年到现在已努力14年了。作为我们冰雪项目来讲,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杨扬:它应该是最辛苦的,我想说,现在感觉非常灿烂,但我觉得(拿这块金牌)是最辛苦的。
比较这两则消息,体裁不同但赛事新闻对新闻要素的要求来说都是一样的。
一、相同点
都属于硬新闻——体育赛事报道,结构安排上都用了“倒金字塔”结构以及赛后或赛中教练员、运动员的点评,消息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围绕各自主题都具有由重到轻,层次分明,条理性强的逻辑特点。
二、不同点
1、主题不同
西方报道就赛事而论,紧紧围绕运动员而写,突出选手的个人成绩。也报道了赛事奖金。即使有对中国网球发展的预测也依旧以赛事为主,不脱离运动员。
中方以夺金牌为中心,紧紧围绕金牌的意义而论,运动员是叙述整个事件的线索。运动员角色在赛事报道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赛事数据的使用不同
西方报道以赛场的运动员为主,紧紧围绕赛事进行写作。有关赛事的数据交代详细。中方以运动员为线索,但更多关注的是赛事的意义。大杨扬的赛事数据交代不明,她的比赛成绩做了淡化处理。
3、客观性
《中国网球》,标题客观,不带有主观性的语言。内文以温网女双冠军引出赛事背后的新闻,预测中国网球的发展。以逻辑推理证实“似乎有迹象表明”的可信度。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引述中国上海记者的分析,使读者看到双方的声音,增加客观性。《大杨扬…》的标题以热情的笔调赞扬赛事的结果,报道中“不会再有任何闪失,不会再给对手任何机会,她一路流畅地第一个冲过了终点,也穿破了所有中国人期盼已久的、尘封已久的心。”主观性的语言富有情感煽动性。
4、语言使用上的区别
《中国网球》击败经验老道的女双组合,“经验老道”与“苦战”的“苦”,形容词的使用凸显了中国新手的胜利。此后就鲜有形容词了。没有使用“激烈的冠军争夺战”、“兴奋地总结了”等形容词性主观词语。《大杨扬…》的报道全篇洋溢着激情,形容词使用较多,抒情性很浓。导语中动词的使用,“组合”、“苦战”、“击败”、“赢得”与“失利”、“背负”、“是”相比,《中国网球》的动态性要强。
5、结构安排上的区别
《中国网球》采用断裂式结构,把材料分散形成小段落,角度多变,一段落一个意思,简洁明了,信息量大,显得结构松散但又紧绕赛事而论,文章富有跳跃性,起伏波动,既把多重的信息传递出来又让受众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不沉闷。《大杨扬…》讲究结构的完整,层次分明,严谨、稳重但缺少流动感,缺少变化,概述性的语言多。
三、中西赛事新闻报道的区别给我们的启示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都遵从新闻报道的规律,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还需向西方学习。
1、做到客观报道
西方经过了多次的新闻改革,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入商业报纸与大众化报纸时期,强调报纸是纯粹的新闻工具。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的要求促使西方的新闻报道注重新闻的客观性。具体操作上,从上面例文就可看出,(1)对中国网球的预测,在事实做论证的基础上,再用中国记者的语言证实,主客双方的意见都表明,显得中立客观。(2)引语的使用上多采用直接引语,因直接引语具有可信性和历史性,尽量避免间接引语,因其具有修饰和重编的可疑。(3)多用数据说话,因数据的引用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显而易见,他们充
分运用写作技巧尽量表现的客观些。
尽管西方标榜其新闻的纯客观性,但新闻毕竟是上层建筑,有其意识形态。纯新闻是不存在的。“报纸的新闻方针并不是贴在布告牌上或印在工作手册上的,它是通过种种办法加以贯彻的。称职的把关人和记者受到奖赏,懂得方针的记者委以重任。不符合方针的新闻报道受到修删以至被扣押。报纸的实际做法,就是雇员对新闻的方针是什么心领神会了。”西方的新闻工作者是深谙新闻报道宣传的,每篇报道后面都有其引导作用,只是其尽量表现的隐晦不明罢了。西方注重个体意识,赞扬并鼓励竞争,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个人自我价值为荣,肯定奖金的获得。商业经济带来的对金钱的追求也就毫无遮掩的成为正当的目标,也就难怪用充满羡慕与肯定的语气报道通过竞争角逐获得高额的奖金了。
中国则注重群体意识。《大杨扬…》开首就提到“中国代表团…希望”,以后的官员、教练、队友等反映出群体的力量。这样一对比,西方新闻突出客观性与我们的舆论引导和宣传的表面性截然不同,一目了然。
2、注重写作方式与技巧
从《中国网球》的写作结构上分析,基本不脱离西方赛事写作的惯例。(1)导语,最重要的内容。(2)对导语的支撑,细述赛事经过,各局比分。(3)点评,运动员或教练员的直接引语。(4)细节,跳跃性地选择与赛事相关的细节描写。(5)背景,与赛事相关的背景介绍,(6)相关的事件等。一场赛事要写的内容非常多,而不论何种媒体,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要压缩,因而形成这样断裂式的写作方式,富有跳跃性,显得轻松、活波,易于随内容而改变形式。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使其具有求异、创新的特性,而这点也就促使他们在写作方法上与众不同,不断创新。过去在创作手法上我们太强调新闻的写实性以致放弃了文学的许多创作手法,现在看来是不对的,文学中的一些手法也可借用,正叙、倒叙、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侧面烘托等都可借鉴,有广博的中国文学作基础,我们一定可以创作出新颖而又适应国际发展的体育新闻。
【参考资料】
[1] 程道才.《西方新闻写作》.新华出版社.2004.
[2] 唐•彭伯.《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新华出版社.1992.
[3] 马建国 马桂花.《新闻英语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中西危机报道比较 篇3
不同的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密集报道时, 受各自不同的媒介形态、内容定位等所限, 所提供的报道带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次是中国媒体第一次面对一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所以在一些方面也存在着共性。
纸质媒体 (报纸、杂志等) :对纸质媒体的分析, 本文主要是选取三份富有代表性的报纸:《人民日报》 (党报) 、《现代快报》 (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财经专业类报纸) , 选取雷曼兄弟破产后一周的时间, 对三份报纸对金融危机的报道量做了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 不同属性的报纸虽然在报道的数量上有差异, 但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应很及时, 都在第一时间就报道了雷曼兄弟行破产的消息, 并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持续的关注。报纸媒体对金融危机反应的及时还表现在:在危机爆发的最初一周, 报纸上不仅出现了对金融危机客观信息的报道, 还包括对金融危机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预测性、策略性的评论。2008年9月19日, 《人民日报》刊登的两篇关于经济危机的报道分别是《美国经济危机, 我们如何应对》和《敲响风险的警钟》, 都是针对美国经济危机对中国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预警与应对策略;这一点在专业性财经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该报对金融危机的报道数量较多, 几乎在该报纸的各个版面都有相关的报道, 既包括更为细化、翔实的客观事实信息, 也有从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危机所做的评论性报道;代表都市报的《现代快报》虽然主要报道客观内容, 但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预测也有所涉及。
报纸的历史要久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 而后两者的崛起与发展对报纸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压力。报纸是通过印刷在纸面的文字进行传播的, 在感官冲击力上无法与广播电视媒体“声色兼备”的传播优势相抗衡, 也不能如网络媒体般便捷地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区域, 但文字的传播却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更具理性深度的剖析。金融危机是个专业性极强的议程, 虽然危机在本质上与普通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但是在解释危机的成因、影响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都需要理性层面的深度剖析, 而报纸媒体在这一点上是占有优势的。不同的报纸也结合自身定位的不同组织不同层次的内容:《人民日报》这样的中央级党报主要是从全局性的眼光出发, 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报道与分析;《现代快报》这类都市类报纸则侧重于结合市民的实际生活进行报道, 报道更具贴近性;专业的财经报纸则从财经方面全方位解析危机, 在专业深度和广度上均可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广播电视媒体:电视媒体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伴随频道专业化而来的内容的专业性和特色化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 有很多研究者都提到了中央电视台2套增播的栏目《直击华尔街风暴》, 该栏目是2008年10月11日开始, CCTV-2每天傍晚增播的, 此外, 该频道的常规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和《全球资讯榜》都将金融危机作为重要的报道内容。经济频道实现了全天四大时段密集编排播出, 重要新闻不间断滚动, 最新信息及时播报的播出状态。这一点是纸质媒体所不及的。“媒体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满足向公众提供金融危机零散的信息, 还要随着势态的发展, 能够从各种杂乱的信息中, 挑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经过信息的整合和编排, 使得受众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更加清晰。” (1)
电视媒体在这样的重大议题中显然并不满足于实时提供最新信息。一些针对金融危机的专题类节目已经向深度化发展且颇有成效, 《直击华尔街风暴》每期都邀请到一位专家对当期话题进行解析, 并且配以适当的图像, 使电视观众更易理解。除了作为国家级媒体的央视外, 作为省级媒体的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也在其栏目《头脑风暴》中播出了关于金融危机的专题节目, 邀请专家、财经记者、业内人士等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时, “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 文广集团利用自己与全球最大的财经电视媒体美国CNBC合作的资源优势, 连续在《今日期市》、《今日汇市》、《公司与行业》中, 及时、充分报道次贷危机的蔓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危害, 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这场危机的方方面面, 为国内经济界人士准确把握危机进展提供了最及时、全面、权威的资讯”。 (2)
面对金融危机这样的新闻议程, 电视媒体也以内容的专业性和理性深度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受众的目光。
网络媒体:金融危机期间, 虽然网络媒体上也充斥着关于危机的各种消息, 但是由于网络媒体没有新闻的采访权, 所以门户网站上的相关新闻、视频都是转载自报纸、杂志或是电视栏目, 不具备新闻报道的原创性。作为新媒介的网络在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充当的更多是一个意见交流平台的功能, 其对于金融危机报道的最大贡献主要在于一些个人通过网络平台 (博客或论坛等网络社区) 发表自己对金融危机的看法与感想, 即为相关新闻信息的采集提供了直接的感性的资源, 也提供了来自不同身份的网民个人对金融危机的各种观点。“一个名叫‘我叫梁山泊’的网友, 发表了《东莞:‘风暴眼’中的世界工厂》网文报道 (广东媒体的报道——笔者注) 就是由此开始:显示报道此网文引发网络轰动这一感性事件, 从而吸引读者关注东莞产业现状;然后, 媒体跟进, 通过政府官员和专家回应网文, 进一步报道官方态度;接着, 再跟进网友和读者议论, 来完善报道。” (3)
根据以上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报道的简要概述, 比较不同媒体的报道特点, 笔者认为, 不同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不同媒体视角的差异性和舆论导向的一致性。对于同一个议题, 不同媒体选择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报道, 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如《人民日报》这类的中央级媒体虽然在金融危机初期报道篇幅不是很多, 但主要是从社会全局出发, 从国家宏观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等进行报道并提供整体性的指导意见;而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则利用与海外电视媒体合作的资源优势, 对国外的金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有助于普通观众以及经济界专业人士对金融危机的了解与把握。尽管在视角上存在差异, 不同媒体在报道的舆论导向上却保持着较为统一的态度, 侧重引导受众树立信心, 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2008年9月24日, 温家宝总理在纽约提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这句话可看作是国内媒体报道金融危机的共同的舆论导向。
二是理性与深度成为共同的追求。专家意见的普遍介入。在不同媒体的报道中, 对专家的访问与专家意见的引用成为突出的共同特征。金融危机一方面因为其专业性而不易为非专业人士所理解, 另一方面也因其危害性而容易引起社会公众的心理恐慌。由于中国专业财经记者的缺乏, 专家意见成为各个大众媒体在报道金融危机时加深报道深度的重要选择;同时, 因为专家的专业性也提升了其意见对受众的说服力。专家的意见具有理性深度, 可以帮助受众以更为理智、冷静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 避免受众陷入盲目的恐慌状态。
三是媒体专业化进一步发展。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报道中, 内容上具有专业性的媒体在报道中的优势更为突出。如报纸中的《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的财经频道等。一方面, 财经专业的媒体对该专业有着一定的资料和人才的积累, 对本专业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更为敏感, 报道起来也比较容易操作;另一方面, 专业性的媒体对相关专业问题的报道、评论等都比较全面、深入, 对事件的解析更为透彻。在经济运行相对稳定的时期, 财经专业性的媒体针对的主要是一些特定的受众,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 财经专业媒体的受众群扩大, 这也是媒体通过优质的报道扩大受众面的有利时期。
注释
1[1]孙玉双、路国顺:《媒体对金融危机的报道策略》, 《新闻战线》, 2009 (4) 。
2[2]时统宇:《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媒体的世界眼光》, 《青年记者》, 2008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