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人物形象

2024-10-12

诗意的人物形象(通用12篇)

诗意的人物形象 篇1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三者是不可分离的。如何分析、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任务。而分析人物形象, 则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任务。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思想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 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 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鉴赏人物形象, 可以从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 来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 (外貌) 描写、语言描写、行动 (动作)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在这些描写方法中, 学生最容易弄混淆的是肖像描写和神态描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共同点在于都可以描写人物的面部, 不同点在于肖像描写反映的是静态的五官, 而神态描写表现的是一种动态。除此之外, 肖像描写还包括人物的形体、衣着、打扮等。

从肖像描写上分析, 肖像描写, 就是描写人物外貌特征, 包括容貌、声音、表情、身材、神态、服饰以及风度、气派等。通过肖像描写, 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请看《一面》, 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肖像作了多次集中描写:“我又仔细看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竹枝似的手指”, 这三次集中肖像描写, 不避重复, 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 抓住“瘦”的特点, 突出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同时也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文章中心也因之而得以具体表现。

通过肖像描写, 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德。例如在《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 彩场辉煌, 恍若神仙妃子;头土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 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 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碟穿花大红洋缎银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作者浓墨重彩, 写出了她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地位, 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 因此博得贾母欢心, 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 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也突出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

从肖像描写看性格。俗话说, 人如其面, 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如《孔已己》中的孔乙己, “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 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这些肖像描写, 刻画出孔已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二十年后的闰土肖像描写, 说他的脸上有了很多的皱纹, 原来紫色的脸庞也变得灰黄;他的眼睛也由于海风的吹拂变得通红;身上只穿着一件棉衣, 冻得浑身发抖。透过这段肖像描写, 我们依稀可以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是当时残酷剥削的社会制度已经将老百姓残害到了何种地步, 我们可以读出当时的农民在这种社会制度之下, 生活是多么艰难。

小说中用的肖像描写类型通常有两个:一个是静态的肖像描写, 另一个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最常用的还是以静态描写为主, 但动态描写更能够展示人物身份的变迁、思想感情的起伏, 他所带给小说人物的震撼更大。大家看这样的一个动态的肖像描写:一:“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 手脚都壮大”;二:“头上扎着白头绳, 乌裙, 蓝夹袄, 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 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三:“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 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 仿佛木刻似的。”这个动态的肖像描写是鲁迅的《祝福》一文里对祥林嫂肖像描写的一个动态展示, 其肖像变化生动得写出了祥林嫂悲苦的一生, 逐步沦落潦倒的一辈子, 反映了当时地妇女在社会中的悲惨命运。

《爱的教育》中有一篇《卡罗纳》, 写的是四年级学生卡罗纳的母亲因病去世, 老师、同学和乡亲们安慰、同情、帮助他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有几个细节, 作者描写卡罗纳“面容灰白, 眼睛哭红了, 好像大病了一场似的。”这样的外貌描写, 足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内心巨大的痛苦。当卡罗纳的同桌看到了这个不幸的孩子时, “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 这同情和怜悯, 是同桌对卡罗纳的爱。

总之,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仅在读者的面前展示着这个人物的外在形象, 而且还可以透过他的衣着反映他的地位, 透过他的言谈彰显他的教养, 有时还可以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一定的铺垫。人物思想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 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 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鉴赏人物形象, 可以从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入手, 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诗意的人物形象 篇2

唐僧是一个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虽然他并没有本领,但是极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终却自食其果,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因此,与其说唐僧是个师傅,倒不如说他是个地道的领导者。他胸怀天下,惠及黎民百姓,为了求取真经而不惜远行,并在所到之处宣扬佛法和亲民敬君的思想。至于唐僧虽然经历诸多磨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的原因,一则唐僧是金禅子转世,有佛祖如来和 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二则唐僧能够领导好他的三个高徒,能让他们臣服于自己,告状搬来观世音菩萨或是念那 紧箍咒,让徒弟们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胆敢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严惩。

唐三藏在书中虽然是以取经为责任的师父,但是实际上他却是个性懦弱,伪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的人。他虽然为人善良仁慈,却不能够明辨是非,反而屡屡听信猪八戒的挑拨,误会能识破妖魔诡计的孙悟空,并且总是在落入陷阱之后,才大喊:“悟空,救我!”唐僧身上集中了封建儒生的迂腐和佛教 信徒的虔诚,他成天念叨着对一切“妖魔虫豸”讲仁慈,“行恕道,”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正邪不清, 人妖颠倒,自己对恶势力一味的屈服,软弱,却对忠心耿耿保护他安全,肃清西行路上障碍而“除妖灭怪”的孙悟空不能容忍。

其实唐僧的形象可以说与传说中的白面书生不谋而合,虽然满怀理想主义,却手无缚鸡之力,当困难发生的时候,总是束手无策,坐待外援。

品味语言,把握形象,回归诗意 篇3

一、把握语言,以读促悟

诗歌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精练含蓄,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学习诗歌,应先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真正地去品味鉴赏,通过反复朗读去领悟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感情,领会意境。那么,教师如何指点学生读诗呢?

1.激发读趣

教师在指点学生读诗时,需凭借自身教学的魅力,进行富有情趣而生动活泼的导读,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使其带着探究的心情去读诗。例如,在学习婉约词与豪放词前,笔者就引用了南宋俞文豹《吹剑录》里所记载的故事:苏东坡在翰林院的时候,有一次问一位善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幕士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笔者此时问学生:“那么,‘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又是怎样的两首词呢?我们不妨来读一读。大家也想一想‘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如何歌,‘关西大汉拿铜琵琶’如何唱。我们不如来一次新‘星’大赛,看看谁最能读出(唱出也行)这两种味道?”通过激趣,学生自觉主动地进入朗读,在探究中悟出诗意。

2.读出诗味

朗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反复吟诵玩味的基础上使诗味得以显现。学生在熟读成诵后,情感、想象、经验值得以提升。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与联想,再创诗境,再现形象,读出诗味,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课后,让学生学习李白的《将进酒》,笔者就让他们吟诵涵咏。在学生读后,请其他同学点评,或教师示范朗诵。通过吟诵涵咏,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理解了诗人的情感起伏,在“天生我才必有用”中再现了诗人一身傲骨的形象,体会了诗意。所谓“诗言志,歌咏言”,读出了诗情诗意,才能读出真正的诗味。

二、抓住关键,以点带面

诗人们写诗作词,讲究锤炼字面,往往都有关键字词。例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所写景色原也平淡无奇,但“闹”、“弄”二字,使诗境全出,令人刮目相看。在诗歌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点,对于诗歌的理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抓住关键字

古人作诗注重炼字,所谓“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等,都道出了古人对炼字的重视。所以,炼字也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之一。例如,对于王维的《过香积寺》,只要抓住“诗眼”,即“冷”、“咽”二字,就可以把握诗人所构筑的幽静孤寂的意境。这说明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抓关键字词来把握诗歌。

2.抓意象词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个术语。教师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注意这种意象词,学会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也就帮助学生找到了一个诗歌阅读鉴赏的突破口。

读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可抓住“寒蝉”、“长亭”这两个意象。“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因为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所以曹植《赠白马王彪》中有“寒蝉鸣我侧”;而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叔同《送别》诗中唱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3.抓典故

理解典故是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古诗词讲究用典,因为它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该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外,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这些典故,才能准确地理解诗歌。

三、授人以渔,指导鉴赏

诗歌教学要实现真正的突破,达到最终不讲不教的境界,教师除了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指点学生学法。古语云,“授人以渔,可享一生”。

1.将古典诗歌的一些基本常识教给学生

例如,古诗词的特点、古诗词鉴赏的常见范围和内容、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术语等。要让学生知道诗歌的语言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沉郁顿挫之分;表达技巧主要指艺术特色、表现形式。有巧用修辞的,有运用描写的,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还有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鉴赏时,要让学生了解诗人的风格,把握诗歌的特色,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评价。

2.为学生提供经典诗词学习范例

众所周知,现在的诗歌鉴赏题往往都要求学生自行组织语言,进行阅读评价。但是,笔者发现,如果不进行相应的示范与训练,很多学生是不知道如何写此类文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时,笔者主要运用唐诗宋词等鉴赏词典和《名作欣赏》等书刊中的鉴赏文章作为范文,帮助学生理解、把握、鉴赏、评价作品。

3.指导学生进行专题阅和比较阅读

笔者在讲解李白、苏轼、李商隐等人的诗时,采用了专题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通过对诗人诗作及相关材料的大量阅读,形成自己对诗人及诗作的独特观点和看法,写成鉴赏文字,然后在班上交流。鉴赏时,笔者强调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人文内涵,让学生在学诗时也窥探到诗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受到灵魂的洗礼。

四、运用网络,优化课堂

课堂是诗歌教学的载体。当前,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为优化诗歌教学课堂提供了可能。现代信息技术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要合理运用,一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诗歌鉴赏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感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就是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因此可以多学。网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为教与学提供了便利。在学习李商隐《锦瑟》诗时,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录像资料,搜索因特网上的相关网站,然后根据课文的知识体系,寻找课文的亮点,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专题学习网站,从而实现课程的优化组合。另外,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平台构筑李商隐无题诗专页,让学生自由评论、交流感受。多媒体课件等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走进课文内容深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上,教师要积极探索,寻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语文课堂的诗意空间。只要教师要善于挖掘、善于探索,一定可以使诗歌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篇4

一、冷漠、丑恶的人物性格刻画

冷漠、丑恶是余华前期创作在人物刻画中展示较多的,尤其是对施暴者的人物刻画较为常用。在余华的小说中,冷漠、丑恶更多的是人物本质的一种刻画形式,在他的世界中,人的本质是丑恶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这样的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男人的身上,其中主要有:受伤的父亲、心灵扭曲的青年等。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其表现出的主要行为有:冷漠、变态、暴力等。这类人物的主要代表有:《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现实一种》中的山岗、山峰兄弟《,一九八六》中的疯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难逃劫数》中的广佛、东山等。余华将这些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赋予他们男人的权利,给予了他们男人应有的尊严。但是,在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主要讲述他们的暴力、冷漠、无情等特点,由此将现实的男性人物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广,它的风格也在不断改变,余华开始逐渐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中,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述,赋予了人物全新的个性和命运。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人物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展开刻画,使人物在特定的情节中,经过艰苦的磨练,最终拥有顽强的意志,从而让其超越自我,达到全新的境界。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光林,长期生活在暴力下,缺乏一定的父爱和亲情,不断忍受着生活带来的苦难。但是,孙光林经过长期磨练和挣扎,成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在小说的结尾走向新的生活。余华在小说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将人物无法摆脱命运,面对苦难的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人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三、人生经历对写作的影响

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是决定他写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余华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形式和文学之路的时候,经常说“一个作家的人生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式”。余华的童年在医院里度过,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从小到大,鲜血、死亡和哭声在余华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是个医生,母亲是个护士,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只有哥哥与其终日相伴,但只大过余华两岁的哥哥无法给他成年人的安全感。被父母锁在家中时,小哥俩经常打架,一打架他就吃亏。从这些回忆中我们可以体味余华当年的无助与孤独。所以,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充满着血腥、暴力和死亡,小说中的人物孤独、痛苦、无助。但是在后期,他在刻画人物时多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增加了对人性的反思与思考,将人物放到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无论其所承载的是血腥还是苦难,都是对人性的反思与救赎。如《活着》中福贵和家珍对县长的态度反映出重情重义的民间道德,他们对县长的死充满同情,展示出对死者的宽恕与敬畏,这种对死者的同情与尊重,也是余华童年体验的再度升华。

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 篇5

金师傅,是在乡下的石坦医院担任外科主任的金师傅,是凭借高超的医术挽救无数生命的金师傅,也是在医学界拥有神之手美誉的金师傅。但剧名叫浪漫医生金师傅,那么金师傅浪漫在哪呢?浪漫就浪漫在他的手术和他的疯狂。

尽管金师傅有着神之手的美誉,但他却被很多人当成疯子。因为他做过许多疯狂的举动。比如:把有手术恐惧症的人带到自己身边,再或者是自己也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却在抢救患者但最能说明他是个疯子的证据还是在手术室发生的事情。

那是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正在更衣室换衣服的医生们突然接到急诊电话,便立刻赶了过去,没想到病人是个重量级人物——国防部长。原来是因为在前往开会的途中司机突然心脏病发作,汽车失控发生了车祸。司机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同车的国防部长和随从人员也受了重伤。你说巧不巧,事故地点就发生在石坦医院附近,于是金师傅和他的徒弟们展开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他的徒弟建议先做CT确认出血部位和情况,但金师傅觉得已经来不及了,直接割开了他的胸腔用手捏压心脏。站在外面的人被吓得半死,他们都觉得这个人疯了,于是便坚持说要把他送到首尔医院。金师傅讲明国防部长必须马上手术,否则会有性命之忧,那些人只好作罢。总医院的教授却赶过来了,是因为会长命令他来操刀,但他却说这个手术不可能成功,明明就是不想做这个手术嘛。金师傅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那是怕你身上溅污水,所以才后退一步吧。这个教授被金师傅怼的哑口无言,便带着他的团队回到办公室谈论他们该怎么做了,经过好几个小时的抢救,终于,国防部长在第二天下午脱离了生命危险。

诗意的人物形象 篇6

【关键词】形象设计 影视人物 形象塑造 意义

1.影视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主要是指对人的造型和外观的视觉形象的传达性设计和塑造进行的研究,它用造型、轮廓、色彩、质地、风格等要素类似表达整体的感官效果,反映了其象征性、装饰性和审美性的特征,除了包含服饰、发型、体态、化妆等外观的具体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文化、精神等要素,使人物形象达到衣、形、神的和谐统一。它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计划与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这种计划和构思的过程。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设计,应该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还能满足足剧本发展的需求,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变换人物角色在剧中的造型,使人物在剧中的造型角色不断的得到完善,一切以剧本需要为中心,使演员能和剧中的角色形象很好的融为一体,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影视人物塑造中形象设计的意义

宏观上讲,形象设计是一种设计艺术,它把二维平面设计和三维及所谓立体空间设计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使审美的效果大大增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设计的重点是人物的造型和外观所能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设计的中心问题。因此在设计人物形象时,还要对人物的整体形象,如职业、年龄、体型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全方位的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贴切的人物形象,从而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走向艺术化的一种视觉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把人物的形象充分的展示出来,以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因此形象设计师应该具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尽量的满足导演和剧中对演员的要求,结合剧本的实际需要,深入的分析各方面的要素,借助于对影片宏观的理解,设计出契合影片需要的人物形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国影视作品逐渐冲向国际市场,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使得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我国的影视作品。早期,因为受到认知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导演和演员对影片的各方面要求比较单一,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对影片的各方面要求也逐渐呈现多方位和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形成视觉和情节并存的局面。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以金黄色为电影的主打色调,把中国古代建筑富丽堂皇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巩俐在影片中雍容华贵的造型也经典雅致的妆容,使其女主角的风姿充分的展现。

3.影视人物形象塑造中形象设计的作用

3.1能诠释人物的性格特征

每一部影片都有各种各样形象鲜明的人物,说人物的形象鲜明主要是因为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明显,能使观众根据其形象给其准确的进行定位。为了能把这种效果很好的表现出来,形象设计师在设计影视形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人物角色的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并结合多种要素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女主角周冬雨的形象设计更接近于纯洁,她的造型以白色为主,加上淡雅的妆容,让其单纯的形象表现的一览无余,迎合了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再如纪中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给周迅设计的造型就和当年翁美玲扮演的黄蓉迥然不同。他依照作者多黄蓉描写设计的同时,还发现了演员自身的特点,造型上力求突出周迅精灵机巧的气质,加上清纯淡雅的妆容、服装色彩的合理搭配,人物造型也更加的时尚和青春,使周迅版的黄蓉让人们眼前一亮,比较贴切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

3.2能塑造人物的形象特征

影视作品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是情感和功能相互融合的表现,色彩不同,人们产生的心理联想也不同。色彩的感受中,人们感受色调的冷暖比较鲜明,红、黄、橙等是暖色,能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使人兴奋;青、蓝、紫等是冷色,能使人联想到水、冰、夜空,使人安静。另外影视观众对时尚也越来越关注,使影视服饰色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广。影视服饰艺术的成功,能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被其服饰的色彩、款式所吸引。如电影《英雄》,主要用强烈的色彩变化给观众带来实际的冲击,使观众被其深深的吸引。从另一方面讲,理论层面的影视形象色彩设计是把色彩学作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能很好的反映影片的效果。很多影片中使用色彩元素为其增添了许多客观的价值,能起到很好的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广影片的作用。

结语

人们的审美价值随着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对影视作品中设计人物形象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设计出优秀的人物形象,要理解设计的形象,掌握服装设计的理念,保证设计出的形象符合影视作品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把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影视人物的设计能使视觉的效果得到增强,对影片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轶博.三形、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戏曲形体动作与塑造人物形象探究[J].戏曲艺术,2011(04):45-49.

[2]赵京树.“栩栩如生”是影视作品的持久生命力——从《亮剑》的成功看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2(10):85-92.

浅探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7

关键词:背景,手法,主要特征,推敲

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很多的方法, 我们在平常的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 在生活中善于积累, 在阅读中注意借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人物做大致的描摹, 怎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呢?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

有人说谈到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说起朱自清, 谈起朱自清的散文就不能不说起他写的背影, 背影通过多种表现方式, 表现了这样的一位爱父形象。在车站的时候, 父亲不顾路途上的不顺, 用尽全力来照顾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却嫌他讲话不够漂亮, 非要自己插话不可。在买橘子的过程中通过了许多形象的动词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困难。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普通的场景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于故事的发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还有作者经过了人生经历之后的沉淀对父亲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首先, 作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就是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军阀割据, 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 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广大的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当中。背影中的我20岁, 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在作者写背影的时候已经28岁, 自己也成家, 当父亲了, 即使自己是一个清华大学的教授家中的生活也是入不敷出, 社会的动乱不堪, 家庭的入不敷出, 生活中的琐碎使他对父爱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父亲到中年的时候还在为找工作东奔西跑。家里还有一家老小需要父亲来安置。就是这样, 还为自己的儿子的小事奔波劳碌, 心中的苦不必言说。把父亲这样的人物形象放到这样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写, 同时融合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二、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对人物的塑造过程中, 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首先我们说人物要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特征。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比如在《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只是简单的人物形象描写, 我们的眼前就栩栩如生地出现了这样一个泼辣大胆主事的“凤辣子”形象。我们在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中, 通过诸葛亮的诸多言谈, 谈了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先帝的赤胆忠心 ;讲了汉朝成功的原因是“亲贤臣, 远小人”, 后汉失败的原因是“亲小人, 远贤臣”对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 ;请求皇帝“开张圣听”。通过诸葛亮的言谈,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为国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乱世佳人》中对女主人公有很多地方的心理描写, 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知道她心里的语言, 而这时她的语言也不能表现她的心里话。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西游记》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疾恶如仇、本领高强的“猴哥”形象。他的七十二变, 筋斗云, 和妖怪打斗的场景多有体现表现了他的本领高强。而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 对师傅的忠诚, 都通过和妖怪斗智斗勇的场面中体现了出来。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千人一面, 要写出人物自己的特色来。刻画人物的外貌不能够面面俱到, 而是应该细致准确的描摹人物形象中最有特征、最传神的部分, 即鲁迅说的“画眼睛”。我们知道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单八将这样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都有各自的鲜明的特色。如武松, 他的形象就是武艺高强、为人正直、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的人。比如武松打虎, 他在景阳冈上, 首先是层层铺垫手法的运用。刚开始时是渲染酒的有力, 说是飘了一面旗上面有三碗不过冈的字样。等到了武松喝了十八碗之后, 我们的心就悬了起来, 但是武松却还是不省心, 要上岗去。武松也是凡人, 当他听说岗上有大虫的消息后, 还是不愿歇息。乘着醉意上了景阳冈上, 还是睡着了。这时我们的心就揪了一把汗, 但是武松真的不愧是艺高人胆大, 还是最终制服了老虎。对于武松的描写还有表现了他的正直, 其中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片段。我们知道武松的哥哥娶了一个美女潘金莲, 但是就是这样的美女也不能打动我们的英雄好汉武松的心。在最后跟随着宋江出生入死之后, 不同意招安的决定, 最后再寺庙里出家了此余生, 表现了武松淡泊名利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对人物的描写都要专注于主要特征, 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四、“推敲”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论《雪国》叶子的人物形象 篇8

关键词:叶子,年少回忆,生存,烛照

一、对于叶子形象的先行研究

对叶子的研究有王阳从《雪国》的叙事技巧出发重新审视叶子形象, 对叶子的真实身份所导致的岛村主观视角的转换, 以及通过岛村主观视角曲折表现出来的表层叙事的潜故事的悲剧性内涵进行了论述[1];邢心乐指出了叶子的无奈形象与川端康成式的对于叶子无奈的解决方式[2];林坡则认为叶子的形象是彻底、绝对地洁净,保持了完美,半隐半现的寂寞的冰寒的令人心颤的美,驹子的善良的内心,驹子的灵,火中的莲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瞬间化为永恒的纯美,佛家境界[3]等成果。其他对于叶子形象也大多耽于爱情、 虚幻、空灵美进行的研究[4]。综上,就叶子的总体研究而言, 对于其照顾弟弟、倾心好好独立生活这些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通过对文本里叶子的有血有肉的具体形象的研究来指出叶子的形象的具体特征,从而拉近作品[5]与读者的距离,揭示出叶子形象的穿越时空的价值。

二、出于天然之心,注重手足亲情,关心、疼爱弟弟, 勾起人年少回忆的叶子

作品里叶子将身子探出窗外仿佛害怕站长听不见似得喊站长先生,感谢他对弟弟的照顾,说他还是个孩子,拜托请站长先生常指点他。站长先生表明了答应她照顾他弟弟后,她看到站长先生穿的很多,又联想到自己弟弟还没穿西服背心的情况,进行对弟弟嘘寒问暖。当听说遇上大冷天小伙子们一个劲喝酒,一个个都得了感冒时,叶子马上问弟弟喝酒了没有。了解到弟弟没喝酒时,最后她有再一次拜托站长帮忙照顾弟弟。叶子喊驹子姐姐,驹子也不大,可见叶子更小。这么小的叶子竟然懂得拜托站长照顾自己的弟弟,对弟弟嘘寒问暖。这出于天然的姐姐对弟弟的亲情犹如温暖、 嘹亮的声音久久地在雪夜里人的内心深处回荡,勾起了多少人年少的回忆啊,读来令人热泪盈眶。

三、竭力争取生存的叶子

叶子是竭力争取生存的女子。叶子的竭力争取生存表现在认真照顾、陪伴病人行男上,她照顾他时,忽略了男女间的界限,像慈母般地照拂比自己岁数大的他。她的心全用在照顾病人身上,侍候的那么认真,那么亲切,看了让人感动。 作品里后来讲到,这真挚的感情后面可能还隐藏着少女的竭力争取生存的看护人的职业理想。

叶子的竭力争取生存还表现在劳作上,如叶子头上包着毛巾,一边打红小豆,一边唱歌。

无论是照顾行男,还是职业理想,还是劳作,都体现出了一个少女的对待生活的认真的态度,这认真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女子竭力争取生存、努力生活的状况。让人难以忘怀。

四、叶子的烛照拯救价值

一想起叶子在这家客栈里,不知为什么,岛村对找驹子也就有点拘束了。对于这种拘束,读者可能会认为,也许岛村看到善良的叶子就想到了驹子的善良而对找她有点拘束, 不好意思。岛村可怜善良的驹子面对生存而为艺妓的处境, 在善良的叶子面前,自己的拘束无处遁形,所以他可怜自己。 于是岛村似乎觉得叶子的慧眼放射出一种像是看透这种情况的光芒,从而被这个女子所吸引了。在这里,叶子就犹如一个蜡烛一样,照亮了岛村的内心,从而让其显得有点拘束。

叶子的烛照价值还表现在与驹子的情感上。谈到驹子时,叶子说驹子是个好人。可她也许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 帮不了驹子。当岛村说要回东京时,她说她也要去,希望在东京能做点什么,如女佣,护士。可是在谈到想当护士时, 她又可能想到自己只有护过一个人的经验,有点不现实, 马上说再也不想当护士了。可能是怕给岛村添多想的麻烦吧。 在岛村谈到他不能为驹子效劳时,叶子的泪水从眼角簌簌涌了出来。叶子说驹子说自己快要疯了。这可能是叶子听到岛村的话语后,她觉着她应该帮帮驹子吧。可可能她一有类似想法时,驹子就说她快疯了。然后她忽然走出了房间。这言外之意让人联想起叶子特别想帮驹子,而不是成为她的累赘,原以为岛村能帮,可岛村却说不能帮,这令其很失望。 这种一心为别人着想的品格感动人心,彰显了其烛照拯救价值。 从驹子与岛村的对话来看,驹子说叶子若碰上岛村这样的人,因为有岛村这样的人疼,所以才不至于发疯,并因此要求岛村替其背这包袱,可见驹子也是疼叶子的,为叶子着想的。

浅析《赤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篇9

一位得到“平反”的将军

该片最大的一个贡献是为周瑜“平反”,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美化演义第一男主角诸葛亮, 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 如:诸葛三气周瑜;草船借箭;赔了夫人又折兵;智激周瑜;借东风。这些事情把周瑜刻画为一个气量狭小、智勇不如诸葛的人, 但正史上周瑜却是与此相反的, 《赤壁》中依据历史人物的原貌来写, 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周瑜, 塑造了一个有勇有谋、“器量广大”、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 并承认了他在赤壁之战中是第一功劳的地位, 相比于《三国演义》就更接近正史中的人物形象了。但梁朝伟饰演周瑜在外形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身高不够, 虽然他内敛的表演很适合表现性格深沉的人, 但是还是不太接近历史人物的原型。

两大谋臣变喜剧人物

关于诸葛亮没有太多需要申辩的, 只需继续展现他的足智多谋就够了, 但历史上孔明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 只出使了东吴促使了孙刘联盟的形成, 而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是孙权的谋臣鲁肃, 但影片中把鲁肃和周瑜的很多台词加给了他, 使他有了更多展示才能的机会, 使人物更为饱满了, 降低了鲁肃的作用, 沦为“导游”带着诸葛亮游走于各个重要人物之间, 把所有的功劳都让给了诸葛亮, 失去了他政治家的真正身份。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到演员选择问题, 鲁肃的演员很适合他的年龄, 而且表演水平很有造诣, 比较符合人物形象。关于诸葛亮, 赤壁之战时期的孔明只有27岁, 而且应该是很有风度翩翩的, 从外形上来看让金城武来演也不是不可, 但演员本身的气质跟剧中人物的不相符, 找不到足智多谋、深谋远虑的感觉, 且片中的诸葛还有点女人的做派。

这些台词只能起到另外的一个作用, 即“搞笑”, 将两大谋臣刻画为喜剧人物。诸葛亮的“略懂”、“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以及给鸽子洗澡让人不由自主的发笑, 这些不仅没表现出孔明的谦虚和高明, 还极为不符合人物形象;另一位谋臣鲁肃也是笑料百出, 如:介绍诸葛亮时说“这是诸”停顿后又说“这是诸葛亮”;孙尚香摔下马, 以及在孙尚香点刘备穴道前说“坏了坏了”, 这些跟诸葛亮的台词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这些台词的设计让人物形象大打折扣, 不易于让观众接受。

三位肤浅的君王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许劭在《魏书》说他是“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臣”, 可见他一位是极具才华和能力的领导人物, 这样一位大人物首先应该是极具威慑力的, 而张丰毅版曹操不够威严, 不能给人诚惶诚恐的感觉, 在影片一开始出现在汉献帝的大殿上时, 皇帝和大臣都表现出恐惧状, 但看张丰毅这张脸、听他说话的声音和语调, 感觉不到丝毫让人恐惧的地方, 也并不觉得他有何威严, 可以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晃晃。其次演员身上没有人物作为诗人应具有的才气, 在剧中除了他在船头朗读了一段《短歌行》, 再无任何展现人物才华的画面。而更多的是曹操整天惦记着攻陷柴桑、拿下柴桑、喝小乔煮的茶。发动一场战争竟为了一个女人, 这是何等的可笑?根本没有分清曹操不是董卓那么肤浅的人, 他是一代奸雄, 战争不是儿戏, 做任何事情都该是有伟大目标的, 这根本是偏离了人物的原型和历史的依据。

让尤勇演刘备, 就好比让他演西毒一样有创意。刘备是一个低调的人物, 只是因为皇叔的身份标榜自己名正言顺, 每次落荒而逃, 而且总是要抛妻弃子, 虽然对百姓仁德, 舍小家顾大家, 但总觉得没什么英雄气概, 不太像一个君王, 还有尤勇是演军人和正派人物出身, 外形和刘备极为不符, 更糟糕的是影片中的刘备刚死了两位妻子, 见到孙尚香时便又起了续玄之心, 实在是有损一个正面君主的形象, 让人觉得这个君主也太过肤浅了, 事业上还没有取得成就, 怎么整天想着娶老婆啊?

关于孙权, 在外形上张震还是比较接近人物的。资料记载孙权的容貌是“紫髯碧眼, 容貌甚伟, 异于常人”, 张震还是比较符合“异于常人”这四个字的, 但影片中的孙权有点懦弱、瞻前顾后、不够利落, 思想不够成熟, 有点儿肤浅, 这与历史的“少年大志, 十五而立”、27岁稳固江东、剿抚山越人、灭黄祖占夏口称霸一方的武侯的形象不符。最关键的是口音问题, 张震的普通话不标准, 带有浓重的港台口音, 听他说话总让人回到《天下无双》中那个出宫寻妹却借机谈情说爱的李隆基身上, 使得人物所承载的历史深刻性全失, 人物形象比较肤浅。

四个可有可无的人

小乔、孙尚香、赵云和关羽、张飞, 个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因为他们这几个所展示的内容都不必是他们也可以换做其他人, 只是由于他们都是三国中著名的人物, 缺少了他们, 三国就不是三国了, 而影片给他们几个安排的戏份和情节都是可以换做其他人来完成的。

首先, 小乔是最没必要的出现的人物, 在影片中是只是起到了花瓶的作用, 在选择林志玲来饰演这个角色就更加决定了这个角色的花瓶功效, 因为林志玲不论从身高还是样貌都不符合古代江浙美女的标准, 足见导演深受好莱坞式明星制作模式的影响, 别无他论。其次, 做为刘备未来媳妇的孙尚香也是大可不必出现的, 毕竟现在讲的孙刘联盟和赤壁之战, 孙尚香是战争之后孙刘两大集团的联合的牺牲品, 现在根本没有必要出来, 不过孙尚香的出现倒是给影片增加了些轻松愉悦的气氛, 一句“匹女有责”使观众感觉赵薇还是清朝的还珠格格, 没有突破性, 多了些无厘头。第三, 赵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 毕竟他是刘备的一员大将, 况且《三国演义》里长坂坡救主一段也已经家喻户晓了, 确实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好桥段, 胡军先生也因为这一桥段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普遍认为他的表演比关羽和张飞出彩, 塑造了胆色十足的英雄形象。最后, 关羽、张飞, 我把他们二位看成一个人来解读, 从扮相上来看他们二位都很接近大家印象中的形象, 只是不见关二哥耍他的青龙偃月刀, 却能听到关二哥说“我们的鞋破了都是大哥亲手编的;读书将来才能有饭吃”, 令人很费解, 这个人物还是不是关羽?张飞还是比较符合人物原型的, 声音洪亮, 脾气暴躁, 还写的一手好字, 说明胆大心细, 但值得说明的是:在影片中张飞写的好像是楷体, 而楷体是在唐宋才出现的, 这应该是影片制作细节上出了问题, 值得创作人员好好思考一下。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10

莎士比亚只活到五十几岁便与世长辞了。在短暂的几十年的生命中,他创造出了辉煌的成就,其戏剧上达到的高度,在后世中几乎也很少有戏剧家能超越他。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几乎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他的戏剧中除了经典的“四大悲剧”外,还有耳熟能详的《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冬天的故事》等等。这些戏剧都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一、《哈姆雷特》内容简介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eyes.”这句经典的名言的汉译为“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这部作品的精彩程度显而易见。《哈姆雷特》是四大悲剧之一,戏剧中的主人公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留学期间,突然遭遇他的父王因病不幸驾崩的状况。噩耗传来,哈姆雷特立刻回到祖国参加父亲的葬礼。回国后的的情形却给哈姆雷特带来很大的打击。他父王驾崩后,他的叔叔克劳迪斯顺势即位成为新国王,而她的母亲也改嫁给了他的叔父。这些变故,给哈姆雷特带来非常大的打击。他情绪消沉低落,乃至郁郁寡欢,甚至对生活都失去了兴趣。

适逢新国王登基和大婚双重大喜,他的叔父和他的母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丹麦臣民也举国欢庆。他叔父和母亲的新婚之夜,自然是城堡里的狂欢之夜。突然,哈姆雷特的父亲的魂魄出现在了城堡的上空,他向儿子吐露出了自己死亡的真正原因,是克劳迪斯在他睡觉时用毒草汁滴入了他的耳中,从而使他中毒身亡,而且父亲的魂魄还要求哈姆雷特一定要为他报仇雪恨。

哈姆雷特暗地里决定要为父亲报仇。于是,他开始装疯卖傻,希望借此来让别人尤其是他叔父打消对他的防范之心,以便能确定他父亲死亡的真相。他的叔父既然能弑兄篡位,当然不是泛泛之辈。他派出人去试探哈姆雷特,结果没有得逞。后来,哈姆雷特安排了一个戏班子,特意给他叔父演了一场关于杀兄的戏剧。在戏剧的演出过程中,哈姆雷特发现他的叔父看得面容失色,还未演完变便中途离场。由此,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正是被叔父谋杀的。

而哈姆雷特的这个行为引起了克劳迪斯的怀疑。克劳迪斯指派他的母亲去询问哈姆雷特,然后还安排雷欧提斯偷听他们母子的谈话内容。王后指责哈姆雷特对他的叔父失礼且不敬,哈姆雷特对母亲的话不屑一顾,甚至还出言讽刺母亲,结果两母子闹得非常不愉快。母亲被他气得大声呼救,偷听的人随之发出声响,然后被哈姆雷特误认为克劳迪斯而被杀死。

后来克劳迪斯为了永绝后患决定把哈姆雷特送到英国,想借英国国王之手斩草除根。而哈姆雷特发现了叔父的阴谋,并设计让克劳迪斯的手下做了替罪羊。而他自己通过海盗的帮忙回到了丹麦。后来,哈姆雷特的恋人奥菲利亚因为父亲的惨死和哈姆雷特的遭遇受到刺激不幸溺水身亡。而她的兄长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当然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进行决斗。决斗的结果是惨烈的,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纷纷中毒身亡,王后也不幸喝了毒酒死去了,而哈姆雷特在死之前也杀掉了操纵整个事件的罪魁祸首———克劳迪斯。

二、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这部戏剧中,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设计得非常生动、形象。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复杂多变,总是充满矛盾。这个人物的设立背景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因此这个人物形象就比较有深度,不仅是代表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性的一个缩影。这部悲剧中表现出来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对哈姆雷特的描写中也涵盖着他的影子,而戏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的冲突其实也是人文主义思想与当时英国社会现实的冲突。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哈姆雷特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变化过程。

1. 从单纯到忧郁

当初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单纯又快乐的王子,他没有任何的烦恼,在威登堡大学享受着学习的过程,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乐观的有抱负的他期盼着能早日学成归来辅佐他心中的伟人———他的父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王竟然被兄弟给谋杀并篡了位,而他的母亲却认贼做新夫,朝廷群臣也不顾老王骤逝,而对新国王阿谀奉承、极尽谄媚。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对父亲的背叛和大臣们的见风使舵让他无法接受。亲情、爱情、友情的这人世间最美好的三种情感也让他失望透顶。世态炎凉,人心不古,让哈姆雷特陷入了悲痛中,从而他的性格不再是单纯快乐,而是变成了郁郁寡欢。

贯穿整个戏剧的始终,哈姆雷特一直在洞察、解剖这黑暗的社会现实,结果他发现了一些更加深重的罪恶与黑暗,这让他从始至终都摆脱不了忧郁的“落魄”王子形象。

2. 从萎靡到振作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人生悲剧之后,哈姆雷特变得萎靡不振。但是,这只是个很短暂的过程。很快他便振作了起来。他能够放下昔日王子的身价,在王宫里装疯卖傻,通过他的足智多谋和无所畏惧,在力单势薄的情况下,他看穿了他的杀父仇人克劳迪斯的一个个阴谋,发现他情人的父亲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对他的监视,摆脱并用计除掉了克劳迪斯的走狗,并最终将毒酒和毒药奉还给了一切罪恶的始作俑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是完全可以改变人的性格的,那个单纯、忧郁的落魄王子完全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斗志和智慧的勇士。

在哈姆雷特和这些黑暗的、邪恶的势力进行斗争时,他给人以高大威猛的形象。在这部戏剧中,无不透露出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怀有美好的信念。

3. 从斗争到自负

在斗争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哈姆雷特的卓越超群的才能。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他孤身一人斗争,并最终除掉了他们。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因为他最终是和敌人选择了同归于尽。其实,作为正义的这一面,哈姆雷特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悲惨的结局,然而他性格存在一些负面特征却让这种结局必然会发生。那就是他骨子里的自负的性格。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以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他虽然很得民心,但是却并没有与人民站在统一战线上。独木不成林,一个人再勇猛但个体力量终究是有限的,最终哈姆雷特处于了孤立的境地,于是就有了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这种局面。

三、《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首先,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在这部戏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对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将自己心中的理想及对社会的不满表达出来。其次,这部作品的结构非常复杂,情节跌宕起伏,生动形象,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丹麦王室内部的王位之争,丹麦与外国间的邦交,哈姆雷特及波洛涅斯家庭内部的关系,两家的冲突,哈姆雷特与各色人等的交往、周旋等等。错综复杂的剧情结构和人物关系,被莎士比亚天衣无缝地安排在戏剧中,使整个戏剧更加具有现实性,也通过各色人等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加了戏剧的深度。再次,莎士比亚为这些各色人等,都配有非常多的独白,这就使人物表现得更加丰满。在对哈姆雷特进行描写时,一共有六个重要的独白,这些独白对整个戏剧情节发展,人物的内心想法的表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这些独白为这部戏剧锦上添花。第四,这部戏剧刻画出了非常多的人物形象。但是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色,每个人的语言风格都是独具一格的,甚至同一个人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情况的语言风格都有所不同。例如,哈姆雷特有时候说话一针见血,有时候又婉转晦涩,有时候温和,有时候又粗俗。通过复杂多变的语言风格,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哈姆雷特形象。

四、总结

莎士比亚这位英国戏剧文学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戏剧可以说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通过他的戏剧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更可以从中深刻地看到当时英国的社会全貌。他的作品更是在中国风靡,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他的作品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回味过去,感知未来。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文学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进行形象分析,并具体阐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艺术分析

参考文献

[1]岑莉.哈姆雷特形象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7).

[2]杨晓峰.英美文学精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施咸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4]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 篇11

一、冷漠、丑恶的人物性格刻画

冷漠、丑恶是余华前期创作在人物刻画中展示较多的,尤其是对施暴者的人物刻画较为常用。在余华的小说中,冷漠、丑恶更多的是人物本质的一种刻画形式,在他的世界中,人的本质是丑恶的,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这样的人物性格主要体现在男人的身上,其中主要有:受伤的父亲、心灵扭曲的青年等。他们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其表现出的主要行为有:冷漠、变态、暴力等。这类人物的主要代表有:《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现实一种》中的山岗、山峰兄弟,《一九八六》中的疯子,《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广才,《难逃劫数》中的广佛、东山等。余华将这些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下,赋予他们男人的权利,给予了他们男人应有的尊严。但是,在整个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主要讲述他们的暴力、冷漠、无情等特点,由此将现实的男性人物特点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力的人物性格刻画

在20世纪90年代,余华小说的读者范围越来越广,它的风格也在不断改变,余华开始逐渐开始关注人物的命运,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中,对小说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进行了详细的刻画和描述,赋予了人物全新的个性和命运。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主要还是围绕人物悲苦命运、强烈生命展开刻画,使人物在特定的情节中,经过艰苦的磨练,最终拥有顽强的意志,从而让其超越自我,达到全新的境界。例如:《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孙光林,长期生活在暴力下,缺乏一定的父爱和亲情,不断忍受着生活带来的苦难。但是,孙光林经过长期磨练和挣扎,成就了他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生命力,最终在小说的结尾走向新的生活。余华在小说人物刻画的过程中,将人物无法摆脱命运,面对苦难的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人物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体现。

三、人生经历对写作的影响

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是决定他写作形式的重要因素。余华在谈及自己的小说形式和文学之路的时候,经常说“一个作家的人生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式”。余华的童年在医院里度过,住在医院的宿舍里,家的对面就是太平间,从小到大,鲜血、死亡和哭声在余华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他的父亲是个医生,母亲是个护士,父母整日忙于工作,经常不在家,只有哥哥与其终日相伴,但只大过余华两岁的哥哥无法给他成年人的安全感。被父母锁在家中时,小哥俩经常打架,一打架他就吃亏。从这些回忆中我们可以体味余华当年的无助与孤独。所以,余华的早期作品中充满着血腥、暴力和死亡,小说中的人物孤独、痛苦、无助。但是在后期,他在刻画人物时多了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增加了对人性的反思与思考,将人物放到广阔的历史环境中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中,无论其所承载的是血腥还是苦难,都是对人性的反思与救赎。如《活着》中福贵和家珍对县长的态度反映出重情重义的民间道德,他们对县长的死充满同情,展示出对死者的宽恕与敬畏,这种对死者的同情与尊重,也是余华童年体验的再度升华。

本文对余华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手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其实在余华小说中,不仅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一种展现,更是当时社会状态在他眼中的缩影,他在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和写作手法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人物性格,以敏锐的艺术感觉深入人性最黑暗的地方,淋漓尽致地描写出人物的冷漠、丑恶,揭露出人性最本质的东西,用犀利、冷酷的笔调为我们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世界。

诗意的人物形象 篇12

一、显型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

所谓“显型”的人物形象原型, 也就是指在《白鲸》中直接以《圣经》故事一些人物的名称命名的人物形象, 比如说主人公以实玛利、捕鲸船的船长亚哈、船东比勒达、预言家候补水手加百列等等就是属于显型的人物形象原型, 在《圣经》中能够根据《白鲸》小说里面的人名直接找到对应的原型人物, 并且小说人物与原型人物之间还存在着非常惊人的相似点。

(一) 以实玛利与亚哈

最为《白鲸》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 以实玛利与亚哈是整部小说的灵魂, 这两个人物与《圣经》原型中的人物特点有非常高的相似点, 甚至直接可以认为他们就是《圣经》中的人物。比如, 小说中以实玛利的生活遭遇就和《圣经》中的以实玛利有惊人的相似, 《圣经》中的的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与夏甲的所生, 但夏甲并不算是亚伯拉罕的原配妻子, 当其原配妻子生下以撒之后, 就将夏甲母子赶了出去。而与此相对应的是, 在《白鲸》中, 以实玛利从陆地走向海上, 也就相当于从家里走向野外, 和原型人物的生活遭遇几乎如出一辙。而小说中最后的结局为以实玛利凭借一块棺材板作为救生圈在海难中活了下来, 也和原型人物在快要渴死的时候上帝赐予了一口井相对应, 作者几乎是将《圣经》原型人物的经历通过适当的外界环境背景加工之后直接复制到小说中, 使读者在通过以实玛利的口吻了解整部小说时, 能够非常容易联想到原型人物, 并根据原型人物带给人们的宗教哲理来分析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而除了主人公以实玛利之外, 捕鲸船船长亚哈的经历也和《圣经》中的原型人物非常相似, 表现出了作者通过塑造以圣经故事为原型的人物来表现小说主题的深层目的。在《圣经》中, 亚哈是北以色列国的一位国王, 在他作为国王期间, 通过软硬兼施的外交政策, 与犹大国建立和平外交, 并以迅雷之势战胜了亚兰人, 是一代非常杰出的君王。但从《圣经》教义的角度来看, 亚哈娶腓尼基人为皇后, 背叛了犹太教的信仰, 残害耶稣的先知, 是一个代表着罪与恶的异端君王, 最后死于战争之中。而与此相对的, 在小说《白鲸》当中, 亚哈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捕鲸船上的船长, 在数十年的捕鲸生活中, 与海浪和鲸鱼做搏斗, 将商业效益放在第一位, 是一位出色的称职船长。但亚哈船长却严重违背了《圣经》中的教义, 并且十分崇拜电与火, 充分表现出了其邪恶的一面。而亚哈船长最后死于大海之中的设定, 也与原型人物亚哈国王死于一生征战的疆场非常相似, 以《圣经》中的人物所代表的罪与恶, 深化了小说中反派人物的罪与恶, 并对这种罪恶进行了深入骨髓的批判。

(二) 比勒达与加百列

《白鲸》中的比勒达与加百列代表着这部小说的一系列显型人物原型中的配角, 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表现起着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比如说船东比勒达的原型就是《圣经》中的“守财奴”比勒达, 这个整天都在研读《圣经》的虔诚基督徒, 却在面对金钱的时候难以挪步, 将钱财作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小说《白鲸》中的比勒达同样是这样一个人物, 作为捕鲸船的船东, 以及虔诚的基督教信徒, 却一生都在做着捕鲸这种生灵之间自相残杀的事情, 并长期享受着捕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边研读着《圣经》教义, 却一边做着与教义完全相悖的事情, 和原型人物几乎一模一样, 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这样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人物形象。将宗教信仰与功利主义自欺欺人地结合在一起, 正是比勒达带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 让人们对亚哈那充满复仇欲火的罪恶与比勒达这唯利是图的罪恶有非常鲜明与深刻的理解。

而加百列的人物形象与比勒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社会地位与思想境界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小说《白鲸》中, 加百列是一位基督教新教的预言家, 在捕鲸船上做了候补水手。信仰虔诚的加百列在教派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他以“海上的拯救者”自称, 认为“白鲸是神灵的化身”, 阻止亚哈船长与其船员进行捕鲸工作。这种罪恶“审判者”的形象与基督教神话中的大天使长加百列十分相似, 通过该形象的塑造, 以神的名义净化了世界上存在着的邪恶, 代表了作者对罪与恶的批判。

另外, 老水手以利亚的人物形象塑造则是以《圣经》中的先知以利亚为原型, 这个人物形象促使《白鲸》的叙述方式更偏重于预言的应验, 和《圣经》中的预言形式的叙述方式相符。

二、隐型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

在小说《白鲸》当中, 出现了许多以《圣经》中的人物为原型的人物形象, 除了上文中几个直接借用《圣经》人物姓名的主角及主要配角之外, 还有许多人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所对应的《圣经》人物, 需要对《白鲸》以及《圣经》都进行非常深入的阅读之后, 才能够将两部作品的人物借用关系找出来。比如说《白鲸》中的重要人物, 大副斯巴达克以及“假先知”费拉达就是非常典型的隐型“圣经”人物原型。

(一) 大副斯巴达克

捕鲸船上的大副斯巴达克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代表着善良的正面人物, 也是小说中少有的能够有能力对抗亚哈的人物之一。但斯巴达克却缺乏着阻止亚哈带领捕鲸船走向毁灭的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就是他反抗亚哈的勇气。在小说中, 斯巴达克一直试图通过情谊来感动亚哈, 从而阻止其疯狂的行动, 但他软弱的感召却并不能对亚哈起到一丝的效果, 最后只能随着亚哈一起走向大海的罪恶深渊。大副斯巴达克这个人物形象和《圣经》中亚哈国王身边的俄巴底十分相似, 作为亚哈国王身边的人, 俄巴底虽然十分抵触亚哈国王的异教徒行为, 但始终没有抵抗亚哈国王的勇气, 身为一个有着善良的内心的虔诚教徒, 却对罪恶的代表有着深深的恐惧心理。因此, 斯巴达克这个形象的塑造代表了作者对现实中邪恶势力的无力感, 以及人们对邪恶势力的普遍畏惧心理。

(二) “假先知”费拉达

《白鲸》中的“假先知”费拉达可以看做是亚哈船长最终走向毁灭的“帮手”, 正是他对亚哈船长预言说捕鲸行动不会造成意外, 才使亚哈更加坚定了出海捕鲸的信念。而这个人物形象和《圣经》中亚哈国王在出征之前寻求占卜的数百名先知十分类似, 先知们都预言亚哈国王的出征必将凯旋, 使其坚定了出征的信心, 但最后却导致了亚哈战死。同样是先知, 同样向各自作品中的“亚哈”传达了错误的预言信息, 《白鲸》中的费拉达与《圣经》中的先知们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而“假先知”费拉达所代表的正是现实中在面对邪恶时的一些助纣为虐的人, 或者是一些随波逐流的人, 许多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费拉达”, 作者借此人物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现实中罪与恶的厌恶与批判罪恶的力量不足的失望。

三、结束语

通过对《白鲸》中的人物特点分析可以发现, 几乎小说中的所有人物都是以《圣经》故事中的经典人物为原型来塑造的, 因此小说的主题与《圣经》中相关故事的主题密切相关, 都是对罪与恶的批判。而读者在阅读《白鲸》的时候, 将其中的人物与《圣经》中的相关人物结合起来分析, 可以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白鲸》丰富的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安祥.论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中的救赎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徐艳艳.《白鲸》中蕴涵的宗教意义[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 05:152-153.

[3]罗迎春.《白鲸》的生态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4]秦璇.《白鲸》的和谐文化理念[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1:39-42+46.

上一篇:治理平台下一篇:记者职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