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2024-08-31

李清照的人物形象(共9篇)

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篇1

李清照的词现存六十多首,诗现存十几首,包括存疑和残句。这些诗词充分反映了李清照作为两宋之际最杰出女性的特殊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李清照的特殊情感历程,勾勒出作为女性作者的自我形象。

多情而婉约的词女形象

李清照是古今公认的“词坛才女”,从青少年一直到老年,都表现出了天才的创作才华。她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感情决定了她的不同的女性自我形象。

活泼多情的少女形象。李清照生活在一个诗书之家,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父亲李格非是一位著名学者,在史学方面很有建树,被人称为“太史公后,一人而已”,并且在文学、书法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父亲对文学的喜爱影响了李清照,她在幼年时就显示出了特殊的文学天赋,诗词曲赋,无所不通。特别是填词方面,更是“擅名闺阁”,待字闺中时就已经非常有名气了。例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代表作品,写的是作者在后花园里的一次游玩。荡罢秋千,纤手也懒得洗干净;早晨的秋风轻轻吹来,露水正浓,花朵正含苞欲放,作者感到内衣被薄汗浸透了。“露浓花瘦”一笔两写,物人双关,借花喻人,极为传神。正在歇息之时,一个生人进来,作者来不及躲避,光着脚,满面含羞地跑了,连头上的金钗都溜掉了。因为对来人好奇,作者跑到门口时,趁机倚靠在门框上,顺势把着青梅枝佯装嗅闻青梅的香气,回首偷看来人。这一连串的动作,真是美妙至极。《古今诗余醉》中说:“‘和羞走’下,如画。”评得中肯,的确是一幅画,像现代电影特写镜头一样,表现了人物的动作,同时也通过动作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娇嗔多情的少妇形象。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婚后幸福美满。赵明诚酷好金石书画,李清照也有同趣,夫妻志同道合,情趣盎然。例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婚后不久的作品,写的是昨晚细雨狂风之后,作者对酒惜花;夜深之后趁着酒意熟睡,早晨醒来酒意还没有消失。对酒惜花,也有惜人之意,因此就问早起卷帘的丈夫:门外花如何?没想到丈夫很快回答:海棠依旧,没有凋零。作者的这一问,有两层含义:花如何?人如何?丈夫只理解了第一个含义,所以回答得很快,让作者很不满意。但是作者知道丈夫是爱自己的,因此转而娇嗔地说: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叶子繁茂,花儿清瘦!这一句又有两层含义:花儿清瘦,人儿也清瘦!估计丈夫还是只理解了第一层含义,但是,作者在这个句子里所包含的对丈夫的嗔爱是非常动人的。一问一答,显出丈夫的温厚老实,更显出妻子的娇嗔幸福。

温柔多情的思妇形象。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外出做官了。小别可以忍耐,久别就渴念难忍了。李清照是个多情的女子,她把自己的才华通过小词表现出来。久别相思令作者更加清瘦,此情此景,化为词作,就是著名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婚后与丈夫离别经年后的作品,写的是金兽里的檀香像薄雾浓云,相思之愁,永日难消。况且今日又是重阳,去年不见,今年不见,此愁何限?枕着玉枕,罩着纱幔,一个人孤独寂寞,半夜里还是衾内冰凉,难以成眠。在菊花篱畔,黄昏时分,阵阵暗香沁入衣袖。谁说相思不销魂?西风卷帘的时候,相思的人儿比那菊花还要清瘦!本词三处用典而无痕迹,真是神来之笔。化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表示思亲之切,化用“采菊东篱下”表示自己的孤独,化用“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表示亲人远别不闻而相思愈甚。最后一句说相思之结果,最为精彩。《古人词论》说:“可谓雅畅。”《苕溪渔隐丛话》也说:“此语亦妇人所难道也。”男子写女子相思是不可能写出来这样好的句子的,因为男子毕竟是男子,与女子究竟隔了一层;即使是女子写出这样的句子,也是极为难得的!

哀怨多情的弃妇形象。后人多以为李清照夫妇是恩爱夫妻,其实二人之间的感情也曾经出现过重大裂痕。李清照是个多情的女性,这种裂痕对她产生了重大伤害,她在感情上非常痛苦。例如《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是李清照写于丈夫变心之后的作品。赵明诚之父赵挺之迫害“元”党人甚力,而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正是“元”党人的骨干。父辈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夫妻二人的感情,李清照被迫与丈夫分居两地。丈夫是官员,少不了有“秦楼楚馆”(寻妓纳妾)之事,因此,本词中才有“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之句。李清照在丈夫去世后写有《金石录后序》一文,其中有“殊无分香卖履之意”的句子,这是用曹操死后安排姬妾生计的典故来委婉说明丈夫来不及安排后事就去世了。这证明赵明诚是有姬妾的。因此,对爱情一向忠贞的李清照心中的苦痛是难以言传的,故有“新来瘦”和“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之句。

孤苦多情的寡妇形象。随着公公赵挺之在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丈夫赵明诚罢官后又回到了李清照的身边,多情的李清照又恢复了往日的幸福。但是好景不长。金兵入境,北宋灭亡;南宋在逃亡中建立起来了,赵明诚又恢复了官职。这样,李清照在动荡中品尝着爱情的滋味,还算是幸福的。1129年,赵明诚在赴任途中中暑病逝于江宁,无子无女的李清照开始了噩梦般的流浪生活,直到去世。在长达20多年的寡居生活里,李清照一直怀念丈夫的情意,生活越清苦,怀念越浓烈。例如著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丈夫去世后的作品,写的是作者遭到浩劫之后,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受煎熬的情景。开篇十四个字,用叠字法表达了自己劫后余生的精神状态:先写动作,精神不定,百无聊赖,寻找寄托;次写感觉,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倍感冷清;最后写心境,凄凉、惨痛、悲戚一齐涌上心头,万千言语,难以表达!这十四个叠字极具表现力,艺术性极高,历来受评论家的激赏。

清秀而豪放的诗女形象

李清照不但能词,而且能诗,自有“学诗谩有惊人句”的评语。李清照的诗虽然只有十几首,但是其塑造的女性自我形象与词大有区别,大体风格是清秀而慷慨豪迈的。这种风格在词中只有一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题为“记梦”,这个梦让这首词的意境壮阔雄奇,豪气干云,却又迷离恍惚,虚无缥缈。这样的词,五代没有,北宋也不多见。

在李清照的诗中,清秀的诗例如《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又如《春残》: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发长。梁燕语多终日伴,蔷薇风细一帘香。这种诗风与她的词风比较接近。但是令后人惊异的是,她还写出来几首慷慨豪迈的诗,例如著名的《乌江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如《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种豪迈风格不但在女诗人中绝无仅有,就是在男诗人中也丝毫不逊色。其他还有早年的《和张文潜二首》、晚年的《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三首》,都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杰作,或奇崛如韩愈,或沉郁如杜甫,莫不令人惊叹。

因此,在欣赏李清照婉约词的同时,决不能就认为她仅仅是一个婉约多情的女性;我们还要看到在婉约多情的一面之外,还有一个具有与男子特别是英雄一样的坚强豪迈的女性存在。这样,一个婉约的存在、一个豪迈的存在,二者结合为一体,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篇2

李清照被后世称为“婉约词宗”, 她把婉约词推向了一个顶峰, 现存词50首左右。一般来说, 人们通常把她的词以金兵攻占汴京为分界线, 分为两个时期。其实, 在读清照词的时候, 感觉她的前期词还可以分为两段来看, 就是婚前的少女时期和婚后的少妇时期, 这样更加细致的来划分她的词作, 更能从词中去感受她的成长与成熟。特别在她的早期词中所塑造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 其实就是词人自己的自画像。那就让我们随着清照清丽自然、流转如珠的语言去追寻那些远逝的青春背影, 和她一起去感受成长带给她得快乐和忧伤。

在封建社会, 一般的女孩子都应该过着一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待字闺中, 专攻女红的生活。因此, 在那样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 李清照的出现, 绝对是一个精彩的意外。正因为如此, 说明李清照才华横溢的文学修养, 必定和她与众不同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所以要去体会和探讨清照词中那些多姿多彩的少女形象, 我们就必须要走近李清照, 走入她的家庭和生活。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饱读诗书, 精通儒家经典的才学之士。后来, 因为他的诗文创作和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苏轼的赏识, 还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并且进入了《宋史》的人物传记。在李格非的传记结束的时候, 提到清照的母亲王氏, 说“妻王氏, 亦善文”。清照的母亲也很善于写文章。我们都知道, 第一, 李格非能进入到《宋史》里边, 这是不寻常的。第二, 连他的妻子也能被当时的史官记录到这个传记里边, 这更不寻常。那就说明她这个“亦善文”不是一般的善于写文章, 甚至可以说她很精通文章, 而古代的所谓的“文”它的含义是很广泛的, 诗、词、文都可以叫“文”。所以, 她的母亲应该是一个在诗书世家里长大的一个女子, 这对于李清照的影响是很大的。由此可见, 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对李清照的心智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清照的父母除了在文化教育和个性发展上对她言传身教之外, 也为她创造了一个远比当时的女孩子更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正是这样, 清照少女时期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多姿多彩, 幻化于笔端, 带给我们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 有血有肉的少女形象。

一、活泼豪爽, 天真单纯的少女形象

在李清照的少女时代, 她的生活是有色彩的, 充满了愉快与生机, 也充满了乐趣。看她的这首《如梦令》便能感受到她的那份单纯与豪爽。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顾名思义, 喝酒尽兴而作。看词义, 这应该是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常记溪亭日暮”, 我经常想起那一天的傍晚, 可见, 那个傍晚在清照的记忆当中是多么地深刻, 多么地让她不能忘怀。因为在那样的傍晚, 词人命舟备酒, 和友人畅游于清溪, 因酒酣而不知日已夕矣。可想是喝了多少酒, 而且是豪饮。连夕阳西下都没察觉。以致“沉醉不知归路”。喝醉了。也玩得十分尽兴, 所以说“兴尽晚回舟”, 天色渐暗了才一边唱着歌, 一边划着船, 一边欣赏着灿烂的夕阳和晚霞划船而归, 可是喝醉了, 那船就“误入藕花深处”, 沉沉暮霭中, 回舟误入曲港横塘, 藕花深处, 这里却又是另一番风景。这是一个清香流溢, 色彩缤纷, 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可能那一点因天晚回家会被责骂的小担心都已被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就尽情的来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这份精彩的意外吧。沁人心脾的花香, 醇厚浓郁的酒味, 志同道合的玩伴, 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大家闺秀的沉重束缚。凸显出她开朗, 活泼, 好奇, 争强好胜的少女的天性, 于是才有争渡之举。一时之间, 呐喊声, 欢笑声, 借着酒兴的嬉闹声, 回响在翠绿欲滴的荷塘。当轻舟穿行于粉红娇羞的荷花之中, 看着栖息在花汀鱼浦的鸥鹭惊飞, 一股强大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这就是年少轻狂的李清照, 在她十六七岁如花般的年龄, 她是那样的快乐, 没有负担, 在她所描绘的这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情趣盎然的图画里, 让我们穿越千年后看到了那样一个活泼开朗, 简单快乐的李清照。

二、情窦初开, 娇俏腼腆的少女形象

清照是幸福的, 在父母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正值豆蔻年华的她, 不再是那个单纯无忧的小女孩了, 除了与伙伴们无忧无虑游玩的乐趣之外, 小小的心房开始装满了酸酸甜甜的心事。在她的《点绛唇》里, 一个情窦初开, 娇俏腼腆的少女朝我们走来。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 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少女时期的一个生活片段。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身材娇小、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 刚从秋千上下来的如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我们可以去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画面:在春末夏初的一个清晨, 明媚的阳光斜照着幽静的庭院, 花木扶疏, 掩映着一架秋千, 架上彩绳还在悠悠地晃动。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 穿着一身轻衣绣绔, 长得纤弱柔美、娇小玲珑。她刚刚荡完秋千, 也许刚才玩得太尽兴了, 感觉有些酸软无力, 于是懒懒散散地斜倚在小池边的绿杨树上, 低垂着双手, 轻轻地抖动着, 以消除疲劳。在她身旁, 浓密的花枝上还绽放着稀疏的花朵, 春天渐渐地远了, 和暖的夏日即将来临, 这些即将凋谢的花朵上, 点缀着晶莹剔透的朝露, 就像她玉额上的汗珠, 身上薄薄的罗衣, 已被涔涔的香汗渗湿了。花瘦映红颜, 人便显得格外的娇美。她侧首看了看自己映在池面上的倒影, 见云鬓略为蓬松, 插在头上的那支金钗也有点乜斜, 可能是刚才荡秋千时弄歪了的, 回头一看脚上, 绣了花的罗袜也松褪了下来, 露出雪白的脚踝。这是一幅多么宁静祥和的画面。

接着, 词人笔锋一转, 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蓦然间, 院门外传来一阵步履声, 少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 还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郎, 一时之间, 猝不及防, 忽然想起自己狼狈不整的仪容, 立即羞红了双颊, 匆匆忙忙地连鞋子袜子都顾不上穿, 害羞地朝屋里跑去, 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她跑到门前, 却没有进去, 芳心扑通扑通小鹿乱撞, 所以忍不住回眸偷偷地向那俊朗的少年郎望去。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 她顺手抓起一个青梅嗅着, 边嗅边看, 正是娇羞怯怯, 昵人无奈。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欲说还休, 含情脉脉, 又有些俏皮小心思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大胆率真, 勇敢追求爱情的少女形象

清照是幸运的, 她没有像其它的女子一样被束缚在“三重四德”的藩篱里。随着时间的流逝, 青春的脚步渐渐地把她从懵懂少年变成了一位多情的妙龄女子。她又是如此的率真, 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她的词中时刻流露。比如, 这首《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少女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 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 而且也展现出她大胆天真的性格, 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上片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衬香腮”是说这个女子天生丽质, 娇美的面容宛如出水的荷花, 光艳明丽, 再加上她精心的来打扮自己, 戴上漂亮的头饰, 那就更加美丽动人了。“一笑开”三字之妙, 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 其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诗词之妙, 在于炼字炼句, 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开”字, 字面指的是芙蓉花开, 但其深层次的含义未尝不可理解成为女主人公心底的爱情之花正在绽放。接下来才有“眼波才动被人猜”的神来之笔, 这个少女美目流盼, 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 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和怕人发现自己小秘密的紧张。越是害怕被人猜, 偏偏会被猜。

下片进一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这个对偶句, 摹写出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 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 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种, 都从她的一颦一笑的面部流露无遗。终于她大胆的铺开半张素笺, 舞动一只彤管, 把满怀思念、娇嗔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最后“月移花影约重来”写的是实况?是希冀?还是幻影?好像都是, 又好像不是。但这却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 花影下, 玉人双双, 倾诉这生死相依的情话……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 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时代, 我们抛掉世俗的偏见, 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是多么的可爱, 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

如果一首浪漫温馨的《浣溪沙》, 是清照用来传达自己对未来爱情的无限憧憬。那么, 这一首《减字木兰花》就是对美好爱情生活向往的更加大胆直白的表达。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妙趣横生地描写了一个少女天真美好的心愿。上片写买花、赞花。词人用拟人的手法, 刻画了含苞欲放的春花形象——轻施素粉, 腮染红霞, 面挂晓露。人们习惯用鲜花来比喻少女, 词人却用少女来比拟鲜花, 别开生面, 绝妙传神。

下片首句便直吐痴情:怕情郎看了会觉得娇艳的春花比自己的面容美丽, 但又不肯甘拜下风, 于是便把鲜花簪在鬓边, 同春花比美, 要让情郎品评一下, 自己和鲜花究竟哪一个更漂亮。“徒要教郎比并看”一句, 写出了少女的心理活动, 做到了率真与含蓄的和谐统一, 口中说要与春花比美, 心下又暗暗欲以春花添丽。这样, 花衬人, 人扶花, 少女与春花的形象交相辉映。整个下片四句中, 无一句是直接描绘少女的容貌, 但通过间接描写, 却出神入化的表现了她那闭月羞花的美貌和娇憨纯真的情态。统观全篇, 笔法虚实相映, 直接写花即间接写人, 直接写人即间接写花。春花即是少女, 少女即是鲜花, 两个艺术形象融为了一体。一个大胆率真, 渴望爱情的形象呼之欲出。

四、柔婉娴静, 闲愁难释的少女形象

在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家庭环境中无忧无虑成长的李清照, 对美的事物有一份独特的敏锐和细腻的情感, 这一切同时也培养了李清照感情的丰富细腻。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的觉醒, 少女李清照少了一些天真烂漫, 多了一些难以言说的心事。面对春来秋去的景色, 李清照渐渐变得娴静而更多一份婉转的情思。

闺中生活是自由的, 但也不能免除少女内心深处的寂寞。而这样的寂寞却无从排遣。《浣溪沙》说:

小院闲窗春色深, 重帘未卷影沉沉。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云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独处小院, 独对闲窗, 春色深深, 词人领略了一份不可捉摸的寂寞孤单。“重帘未卷”, 是词人没有心思、没有情绪的结果。而重帘遮挡之后, 闺中光线越发昏暗, 词人的寂寞又更深了一层。这样无言的寂苦, 只好通过“理瑶琴”来排遣。词人倚楼之际, 还看见室外薄暮时候缕缕缠绕于远山的云絮, 微风吹拂下的蒙蒙细雨。敏感的少女立即联想到:春色已深, 春光将逝, 在这风雨之中, 梨花恐怕要纷纷飘谢了。户外景色的逐渐暗淡, 春天美景的逐渐凋零, 使少女心头那一丝丝飘忽的愁绪更加拂之不去了。一味的天真烂漫, 反而显得肤浅。有了这一缕缕说不清楚的愁绪纠缠, 少女李清照显示出安闲宁静的一面, 李清照成熟了。

待字闺中的清照, 莫名的忧伤时刻缠绕, 没来由的惆怅常使她不知所措。这一首《浣溪沙》就是她少女心境最真切的写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词的上片写长日难遣。醇酒醉人, 聊以解忧, 醉酒不成, 百无聊赖。日暮时钟声与风声相互应和, 声声入耳, 更觉深闺沉闷与寂寥。下片写长夜难熬。暖香催梦, 聊以消愁, 然愁思盘旋而梦寐不成, 更觉闲愁难遏。中宵不寐之人与闪烁的烛花无言相对, 一个“空”字牵出少女多少的幽怨和孤寂。全词以“琥珀浓”、“瑞脑香”、“辟寒金”、“烛花红”点缀闺房, 色泽秾丽, 气象华贵, 更反衬出闺房的空寂和冷清, 于是陡增了少女心中情感无所依归的悲凉。小词把无形迹可求而又难以言说的幽闺之情表现得极为含蓄、深沉。而那种幽怨与寂寞无人能解, 只能自己无奈的去承受的楚楚可怜的少女形象如在眼前。

千年之后的今天, 词人已香消玉殒, 但她笔下血肉丰满的少女形象, 却留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可以说一部易安词可以折射出李清照丰富而深刻的一生, 所以其中的种种, 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去思考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惠娟.导读《李清照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2]贺新辉.全宋词鉴赏辞典 (第六卷) .中国妇女出版社.

[3]康震.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 2007.

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篇3

关键词:李清照 《漱玉词》 率意 另类 自我意识

封建社会,女性一直处于被压抑的从属地位,她们很难有一个独立的自我,更谈不上独立自我意识的展现与抒发。而李清照则以一枝独秀的风采绽放于词坛,她用女性的双眼和心灵去审视世界,感受人生,她以强烈自我意识对自由生活进行大胆追求与体验,并用她的词毫无遮掩地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心扉,无所顾忌地倾吐身为女性的内心情怀。她无视封建礼教,蔑视传统意识,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她狂放无忌的个性肆意地挥洒和张扬,在众多的被压抑的女性群体中傲然地走出了一个另类的自我,活出了一个率意的人生。

李清照在不少词中都鲜明地彰显着她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率真无忌的个性,她的词是她人生最好的注脚。关于李清照词中的“另类”,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一个嗜酒成性的“酒虫”

李清照的一生基本上都沉醉在美酒中。从她的《漱玉词》里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她的词有半数以上是写喝酒或与醉酒有关。

如她青年时期的作品《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试想在那么一个封建时代里,一个大家闺秀在外边喝酒聚会,本身就已经“出格”得够可以了,竟然还一定要喝到“兴尽”,以至于“沉醉”而“不知归路”,真是喝得天昏地暗。这位小姐还真是一种“放浪形骸”的做派。

中年时“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老年时“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声声慢》)。从她的生命历程上讲,青年时喝,中年时喝,老年时还是喝。从一年四季来讲,无论春夏秋冬,一个字:喝!菊花开了:“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梅花开了:“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清平乐》),茶花开了:“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慢》)。一年四季花事次第,这位才女只有一年到头都泡在美酒里了。我们现在称一天到晚泡在网上的人为“网虫”,那么,李清照不是一个典型的“酒虫”吗?

二、一个爱花成癖的“花仙”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女人花”,她一生爱花成痴,以花自喻。她写了许多关于“花”的词,创造了一系列的“花”意象。这些“花”意象总是和她自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喻和象征关系。达到了花亦人,人亦花,物我一体的绝妙境界。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丰富多彩情态各异,随着词人不同的人生历程,这些花依次呈现出“娇”、“瘦”、“残”的不同情态,这便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花”意象系列,而这恰好系统而又鲜明地体现出这朵“女人花”在不同的人生时期的生命状态和情感历程,体现着她绚丽和凄婉的人生。

词人青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娇花”,含苞乍放的,透漏着一种娇艳之美,映衬着词人花一般的年华和生命状态,体现着词人对青年时期美好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如她青年时期的《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里词人以梅花自喻,“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娇艳的梅花就是词人娇艳的生命状态。“雪里已知春信至”, “玉人浴出新妆洗”,寒梅凌雪开放冰洁玉清,正是这位才女高洁孤傲的品性象征。“此花不与群花比”既是对梅花品性的热情赞美,又是对自我品性的赞誉,体现着词人自视甚高的狂傲个性。青春娇艳的词人就是这枝娇艳贞美的寒梅。

词人中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瘦花”, 明显地带着憔悴和忧伤,流露出来的是不尽的忧思和难以排解的闲愁,体现的是她作为一个闺中人在夫妇离别的相思之中饱受的情感折磨。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本词借重阳饮酒赏菊委婉曲折地表达闺中的寂寞和离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词人运用动态描写,借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的人儿相互辉映,“莫道不消魂”,花瘦人更瘦。这里花人一体,“瘦黄花”就是词人的自喻与象征。

词人老年时期词中的“花”多是“残花”,流露的是词人南渡后孤身飘零的凄惨与悲伤,体现的是在国破、家亡、夫死的生活境遇中词人残破的心灵和凄厉的哀愁。

请看她《声声慢》中的残菊意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黄花意象和“人比黄花瘦”大不相同了,那只是一个“瘦”字,而“憔悴损”却是一种“残”,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生命状态。“憔悴损”的残菊意象体现的是词人破碎的心灵迸发出来的深愁巨痛。词人正是“憔悴损”的黄花,而黄花亦是“憔悴损”的词人。这“憔悴损”的黄花意象分明就是词人晚年时那饱受摧残的生命状态和凄楚惨怛的情感物化。

可见,词人的一生似乎都与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词中的这些“花”是她人生的隐喻和象征,是她的化身。花亦人,人亦花,物我一体。因此,说她是一个“花仙”。

三、一个无所顾忌的“情色女”

由于封建思想意识的束缚,古代女性从心理到行为都是深受压抑的,“爱”与“情”往往是她们最羞于启齿的两个字,她们似乎只能把自己的男女之情苦苦地压抑在心底。她们往往不愿,也不敢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爱情冲动和追求。而李清照是一个特例,她把自己对爱情甚至是对性的追求都写在词中向世人予以大胆地展现与描述。

她反映少女生活的词有《点绛唇》一首: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好一幅绝妙的少女怀春图!这不分明是故意摆个姿势在对来人传情吗?也难怪后人对此处多有非议。而词人全然不以为意,把这些道学家认为“有伤大雅”的一面予以尽情的展现。

再如她的《綄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自由爱情大胆地展现与追求。“一笑开”三字使词中的这朵芙蓉——女主人公显得光彩照人。这个“开”字,既是指芙蓉花开,亦是指词中女主人公心底爱情之苞蕾的绽放。“眼波才动被人猜”,生动细腻地表现她的多情与诱人。“月移花影约重来”,表现她对爱情追求的大胆无忌。

还有《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新婚的早晨,女主人公买得一枝含苞欲放的春花,便把鲜花簪在鬓边,同春花比美,一定要让情郎品评,自己的容貌与鲜花到底哪一个漂亮。其实这里的女主人公(即词人自己)是在借鲜花点缀映衬自己的美貌,冲着情郎卖弄风情借以邀宠。

再看《丑奴儿》对情爱的追求与表露简直教人肉麻: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晚上一场风雨,把白天的炎热一扫而清,夏天里一个难得的凉爽夜晚啊。词人冲着情郎又是吹笙,又是弹琴,卖弄了半天风情,但不见回应。于是便又对着菱花镜描眉点唇,精心施妆。“薄冰肌莹,雪腻酥香”,以色相诱。一个“笑语”,表现其极尽温柔的语气,很有点巴结逢迎的意味。“今夜纱厨枕簟凉”,这里明明白白地向情郎提出性要求。妻子向自己的丈夫提出这样的要求,原本是合理的,绝对无可厚非,可偏要写出来并使之流传于世则过分了一点。因此,笔者说她是一个“情色女”毫不为过。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绝对是一个另类,如果生活在今天她仍然是一个另类。但在女性受压抑的封建社会里,她无视封建礼教,蔑视传统观念,说人们不敢说的话,做人们不敢做的事,她的这种率真无畏的精神和独立自我的意识在当时乃至今天仍是值得称道的。率意的人生,另类的自我,这就是永远的李清照!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新传[M].北京出版社,2001.

[2]周尚义.易安词意象及其审美意蕴[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张治平.宋词的花朵—宋词名篇赏析[M].北京出版社,1985.

平凡的世界人物关系及人物形象 篇4

长子孙少安,小学毕业,一队队长,妻贺秀莲,山西人,(孙少安与父母分家后,迁至金家湾);

次子孙少平,高中毕业;小女孙兰香,198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田福堂一家:

田福堂,双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

女田润叶,孙少安青梅竹马之好友,高中毕业后在原西县城教书,后调至黄原地区团委工作;

子田润生,高中毕业,与孙少平同学。

孙玉亭一家:

孙玉亭,孙玉厚之弟,双水村大队党支部委员、农田基建队长、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主任;

妻贺凤英,大队妇女主任;三个女儿,

长女孙卫红。

田海民一家:田海民,大队会计、党支部委员;妻银花。 靠近哭咽河另一面,是金家湾,除了少数几家杂姓,大都住着金姓人家。

金俊武三兄弟:老大金俊文,妻张桂兰,儿子金富、金强,老母亲金老太;老二金俊武,大队党支部委员、二队长,妻李玉玲;老三金俊斌,妻王彩娥(后金俊斌“牺牲”后在母亲撮合下改嫁)。

地主成分的金光亮三兄弟:老大金光亮,妻,三子大锤、二锤、三锤;老二金光明,在原西县供销社工作,妻姚淑芬为双水村小学教师;老三金光辉,妻马来花。

金俊山一家:

金俊山,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子金成,双水村小学教师、负责人。

金俊海一家:

金俊海,黄原地区运输公司汽车司机;妻在家务农;

子金波,孙少平之同学、好友;女金秀,孙兰香之同学、好友。

王世才一家(第三部出现):在少平最后一次复查矿工血压体检的前一天,他从一个女医生嘴里得知喝醋能使血压正常,于是就在当夜在一个矿工家里要了点醋。在最后一次血压复查少平终于符合了矿工的资格,后来就与矿工王世才一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王世才为了挽救安锁子的性命,被钢筋从腹部穿入,从背部穿出,当场死亡。这给孙少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惠英:王世才的妻子。

王明明:王世才的儿子,活泼可爱。

人物形象

孙少平:小说中人如其名,这个人物的内心从未平静。生活在偏远山村,渴望知识,注重精神,希望在外面的天地证明自己。一个20出头的少年,能够走出农村,向命运挑战,试图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改变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并能够不悲不叹,直面现实,脚踏实地,真诚待人。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哪怕被生活击打的遍体鳞伤,我们也应把他当英雄崇尚。但这样的人,在春天受伤,在夏天一定会好。没有文凭,没有漂亮衣裳,没有一切软硬件包装,经受生活的洗礼,在现实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坚强而自尊的活着,这就是生活的强者。作者笔下的孙少平,跟随作者的笔,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下大牙湾矿井,成为一名普通矿工,在了解我国矿业落后,煤矿资源珍贵的国情后,滋生了责任感。没有接受调动,没有自己创业,当个80年代的万元户。这种人只有在“公家”才会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用一个普通的生命诠释着对国家的意义。象沙漠中的绿洲,珍贵、美丽、止渴。

孙少安:提起这个人,首先我们要赞叹的是: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开始和父亲共担生活重担。这种勇于承担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为那些所谓的智者所不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已明白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是亲情。当然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精神支柱会扩大为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个没有理论指导的生活中的实干家,一个改革中的先觉者,更是优秀农民的代表。在承包了砖场,成了“农民企业家”后,为自己的村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样一个“农民企业家”已经能够这样支配金钱,使我们感叹真正的素质、能力、金钱观只有生活的课本来的真切。

孙玉厚:人如其名。我们不提这个朴实的农民一生怎样的不畏艰辛,这在中国农村很多人也具备。这是特质,但不是他的“专利特质”。这个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也没有改变贫穷的老人,他的贫穷是社会体制造成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和能力。他的“专利特质”在于,他懂得怎样做一个父亲,看到儿女的成绩,他会比儿女更高兴,儿女痛苦时,他比他们更痛苦。当一个父亲把自己的全部爱抛洒给自己的`儿女,已己身来示范做个善良真诚的人时,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父亲。他的儿女,也因为成长在爱中,本身也有接受爱和赋予周围人爱的能力。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的优秀和他们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孙玉厚他贫穷了大半辈子,他的财富就是他的子女。

田润叶:象一个在班里成绩中上的学生,知识给了她一个稳定的工作,却没有给她一个明确的人生观。因为外公的劝说,出于对二爸的关爱,她嫁给了李向前。一方面她还没有很高的素质,足以来判断和把握自己的命运:一方面她又顽固的不肯接受自己造成的婚姻,于是她和他的丈夫都成了这场婚姻的牺牲品。在她的身上有中国妇女的善良、热情、朴实也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当然后来李向前失去了双腿,他们过的很幸福,这里不做评论。

刻画人物形象的作文 篇5

说起诸葛亮的智慧过人,那绝对是如假包换,每当魏国士兵听到诸葛亮这个名字时,就会闻风丧胆。

空城计就能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过人。司马懿派兵攻打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城内只有大约2500名士兵在搬运粮草,诸葛亮派了几十个士兵装成平民在城门口卖东西,城门大开,自己在城门上喝茶弹琴,气定神闲。诸葛亮利用了司马懿生性多疑的特点,果不其然,司马懿看见城门大开,以为诸葛亮在城中埋下了重兵。于是不敢攻城,只好带着大军离开了,诸葛亮不用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战胜了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泰然自若,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吓得屁滚尿流,飞奔而去了。

诸葛亮不仅智慧过人,还神机妙算。就拿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来说吧。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10万支箭。诸葛亮派了十几只草船向曹操的营地进发,诸葛亮算到了那一天,会有大雾,也算到了曹操性格多疑,在弄不清虚实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兵,他也算到了鲁肃为人忠厚,不会将自己的计划泄露给周瑜,他也算到了回来时会顺风顺水,曹兵根本追不上。就这样船上插着十万多只箭回来了,他知天文,识人心,他的神机妙算让我膜拜。

诸葛亮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他教会我遇到难题时要多动脑子,再难的事也能解决掉。

描写人物形象的作文 篇6

传说,孙悟空当初只是一座大山上的一块石头。但经过长久的吸收日月精华,才变成一只猴子的。

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有着嫉恶如仇、不畏强权的,而且善恶分明,不像唐僧黑白不分。在《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诡计,打败了白骨精,却被执迷不悟的唐僧和八戒批评。结果孙悟空敢做敢当,回到了花果山。他这种敢做敢当的精神令我十分佩服。

我喜欢孙悟空一身的装扮。他身穿金甲,头戴金冠,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箍棒,脚踏祥云,就像一个威武的大将军。

我喜欢孙悟空的忠诚。在这一路上对唐僧诚诚恳恳,一心只为保护唐僧,最后成功取到了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神,也完成了他原先想长生不老的心愿。

浅探人物形象的塑造 篇7

关键词:背景,手法,主要特征,推敲

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很多的方法, 我们在平常的写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 在生活中善于积累, 在阅读中注意借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人物做大致的描摹, 怎么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呢?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

有人说谈到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不能不说起朱自清, 谈起朱自清的散文就不能不说起他写的背影, 背影通过多种表现方式, 表现了这样的一位爱父形象。在车站的时候, 父亲不顾路途上的不顺, 用尽全力来照顾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儿子却嫌他讲话不够漂亮, 非要自己插话不可。在买橘子的过程中通过了许多形象的动词描写表现了父亲的困难。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普通的场景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在于故事的发生有特定的社会背景还有作者经过了人生经历之后的沉淀对父亲有了更深层次上的认识。首先, 作者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就是回家奔丧, 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军阀割据, 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 知识分子朝不保夕, 广大的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当中。背影中的我20岁, 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在作者写背影的时候已经28岁, 自己也成家, 当父亲了, 即使自己是一个清华大学的教授家中的生活也是入不敷出, 社会的动乱不堪, 家庭的入不敷出, 生活中的琐碎使他对父爱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父亲到中年的时候还在为找工作东奔西跑。家里还有一家老小需要父亲来安置。就是这样, 还为自己的儿子的小事奔波劳碌, 心中的苦不必言说。把父亲这样的人物形象放到这样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中来写, 同时融合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二、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对人物的塑造过程中, 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首先我们说人物要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特征。这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比如在《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 :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只是简单的人物形象描写, 我们的眼前就栩栩如生地出现了这样一个泼辣大胆主事的“凤辣子”形象。我们在诸葛亮写的《出师表》中, 通过诸葛亮的诸多言谈, 谈了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先帝的赤胆忠心 ;讲了汉朝成功的原因是“亲贤臣, 远小人”, 后汉失败的原因是“亲小人, 远贤臣”对皇帝提出自己的看法 ;请求皇帝“开张圣听”。通过诸葛亮的言谈,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为国鞠躬尽瘁的忠臣形象。我们还可以通过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比如《乱世佳人》中对女主人公有很多地方的心理描写, 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知道她心里的语言, 而这时她的语言也不能表现她的心里话。我们也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西游记》中塑造了这样一个疾恶如仇、本领高强的“猴哥”形象。他的七十二变, 筋斗云, 和妖怪打斗的场景多有体现表现了他的本领高强。而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 对师傅的忠诚, 都通过和妖怪斗智斗勇的场面中体现了出来。

三、人物形象的塑造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千人一面, 要写出人物自己的特色来。刻画人物的外貌不能够面面俱到, 而是应该细致准确的描摹人物形象中最有特征、最传神的部分, 即鲁迅说的“画眼睛”。我们知道在《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单八将这样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都有各自的鲜明的特色。如武松, 他的形象就是武艺高强、为人正直、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的人。比如武松打虎, 他在景阳冈上, 首先是层层铺垫手法的运用。刚开始时是渲染酒的有力, 说是飘了一面旗上面有三碗不过冈的字样。等到了武松喝了十八碗之后, 我们的心就悬了起来, 但是武松却还是不省心, 要上岗去。武松也是凡人, 当他听说岗上有大虫的消息后, 还是不愿歇息。乘着醉意上了景阳冈上, 还是睡着了。这时我们的心就揪了一把汗, 但是武松真的不愧是艺高人胆大, 还是最终制服了老虎。对于武松的描写还有表现了他的正直, 其中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片段。我们知道武松的哥哥娶了一个美女潘金莲, 但是就是这样的美女也不能打动我们的英雄好汉武松的心。在最后跟随着宋江出生入死之后, 不同意招安的决定, 最后再寺庙里出家了此余生, 表现了武松淡泊名利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对人物的描写都要专注于主要特征, 这样才能使一个人形象丰满、栩栩如生。

四、“推敲”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李清照的人物形象 篇8

【关键词】形象设计 影视人物 形象塑造 意义

1.影视人物形象设计

人物形象设计,主要是指对人的造型和外观的视觉形象的传达性设计和塑造进行的研究,它用造型、轮廓、色彩、质地、风格等要素类似表达整体的感官效果,反映了其象征性、装饰性和审美性的特征,除了包含服饰、发型、体态、化妆等外观的具体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文化、精神等要素,使人物形象达到衣、形、神的和谐统一。它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计划与构思,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这种计划和构思的过程。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的形象设计,应该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还能满足足剧本发展的需求,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不断的变换人物角色在剧中的造型,使人物在剧中的造型角色不断的得到完善,一切以剧本需要为中心,使演员能和剧中的角色形象很好的融为一体,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影视人物塑造中形象设计的意义

宏观上讲,形象设计是一种设计艺术,它把二维平面设计和三维及所谓立体空间设计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使审美的效果大大增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设计的重点是人物的造型和外观所能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是设计的中心问题。因此在设计人物形象时,还要对人物的整体形象,如职业、年龄、体型等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只有全方位的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贴切的人物形象,从而被社会大众所认可。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现实生活中人物形象走向艺术化的一种视觉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的目标基本一致,都是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把人物的形象充分的展示出来,以满足剧情发展的需要。因此形象设计师应该具有熟练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要尽量的满足导演和剧中对演员的要求,结合剧本的实际需要,深入的分析各方面的要素,借助于对影片宏观的理解,设计出契合影片需要的人物形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国影视作品逐渐冲向国际市场,而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的扩大,使得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我国的影视作品。早期,因为受到认知和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导演和演员对影片的各方面要求比较单一,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对影片的各方面要求也逐渐呈现多方位和多样化的趋势,我国的影视作品也逐渐形成视觉和情节并存的局面。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以金黄色为电影的主打色调,把中国古代建筑富丽堂皇的形象展示的淋漓尽致。巩俐在影片中雍容华贵的造型也经典雅致的妆容,使其女主角的风姿充分的展现。

3.影视人物形象塑造中形象设计的作用

3.1能诠释人物的性格特征

每一部影片都有各种各样形象鲜明的人物,说人物的形象鲜明主要是因为该人物的性格特征比较明显,能使观众根据其形象给其准确的进行定位。为了能把这种效果很好的表现出来,形象设计师在设计影视形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人物角色的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并结合多种要素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饱满。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女主角周冬雨的形象设计更接近于纯洁,她的造型以白色为主,加上淡雅的妆容,让其单纯的形象表现的一览无余,迎合了大多数观众的审美需求;再如纪中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著名影视美术指导叶锦添给周迅设计的造型就和当年翁美玲扮演的黄蓉迥然不同。他依照作者多黄蓉描写设计的同时,还发现了演员自身的特点,造型上力求突出周迅精灵机巧的气质,加上清纯淡雅的妆容、服装色彩的合理搭配,人物造型也更加的时尚和青春,使周迅版的黄蓉让人们眼前一亮,比较贴切年轻观众的审美需要。

3.2能塑造人物的形象特征

影视作品设计中的色彩设计是情感和功能相互融合的表现,色彩不同,人们产生的心理联想也不同。色彩的感受中,人们感受色调的冷暖比较鲜明,红、黄、橙等是暖色,能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使人兴奋;青、蓝、紫等是冷色,能使人联想到水、冰、夜空,使人安静。另外影视观众对时尚也越来越关注,使影视服饰色彩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广。影视服饰艺术的成功,能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被其服饰的色彩、款式所吸引。如电影《英雄》,主要用强烈的色彩变化给观众带来实际的冲击,使观众被其深深的吸引。从另一方面讲,理论层面的影视形象色彩设计是把色彩学作为基础,来进行创作,能很好的反映影片的效果。很多影片中使用色彩元素为其增添了许多客观的价值,能起到很好的展现人物性格和推广影片的作用。

结语

人们的审美价值随着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对影视作品中设计人物形象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设计出优秀的人物形象,要理解设计的形象,掌握服装设计的理念,保证设计出的形象符合影视作品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把艺术和技术结合起来的影视人物的设计能使视觉的效果得到增强,对影片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轶博.三形、六劲儿、心已八、无意则十——戏曲形体动作与塑造人物形象探究[J].戏曲艺术,2011(04):45-49.

[2]赵京树.“栩栩如生”是影视作品的持久生命力——从《亮剑》的成功看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2(10):85-92.

赏析《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篇9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呐喊》收录了《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孔乙己、阿Q、夏瑜、华老栓、七斤嫂、方玄绰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众多,身份复杂,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的形象,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和思考。

【关键词】鲁迅

呐喊

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杂文、散文三个方面。在小说方面,鲁迅先生用力透纸背的笔力,简洁朴素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他所处的黑暗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缺失,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思考;杂文是鲁迅先生与反动力量相抗争的有力的武器。他以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的语言,以发自内心的无比激动的呐喊,唤醒在睡梦中迷失自我的中国民众。鲁迅先生的散文,很多是蕴含着温情的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战斗的呐喊,是对残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痛斥,是对中国民众沉睡不醒的人性的悲伤。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的形象,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和思考。

《呐喊》是一部巨作,虽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对中国人的劣根性的揭露却是针针见血。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将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原因指向了传统文化,深刻地指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先生对国民的卑劣性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托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这些压迫、压榨都是忍辱受屈逆来顺受。他们虽然面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有过不平和抗争,但最终都屈服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鲁迅认为国民的卑怯是国民劣根性的主要病根之一,他以决绝的姿态予以抨击。我从鲁迅笔下的人物身上不仅看到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命运,而且看到整个社会的病态,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中国人民的缩影。我对《呐喊》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做以下具体赏析。

一、精神的胜利者——阿Q

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究其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混战的时代。未庄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小镇未庄作为写作背景,它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典型的农民形象——阿Q。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他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他的可悲之处主要不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接连不断地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我安慰。有人说阿Q这是乐观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认为这实在是要不得的,这是驼鸟心态。实际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它并不会使他变得更强,反而使他自暴自弃。这种“精神胜利法”不仅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境遇,而且使他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许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统治者仍然自称“天朝”,鼓吹中华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是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看看今天,仍有许多的“阿Q”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些人既可怜又可悲可叹。

鲁讯用“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赵太爷父子,他们自己可以三妻四妾,却以封建礼教的捍卫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吴妈求爱的阿Q。在某种程度上,赵太爷和阿Q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会是个十足的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一个活脱脱阿Q。

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深深地影响着阿Q。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对女人却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的蔑视,欺侮女人,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体现了阿Q身上的宗法家族思想,尽管到处流浪,却还想着传宗接代。

阿Q这样不觉悟的农民也真心向往革命,但是革命在阿Q的眼中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的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阶级地位决定阿Q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小说的这一点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

阿Q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形象着实让人感到可悲。鲁迅先生是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写阿Q的,这其中包含着唤醒民众的热情,也包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鲁迅先生不是厌恶中国人,而是为了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揭示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进而改造中国的社会。

二、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没落文人——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的读书人形象。开篇便表明孔乙己身份的尴尬。“长衫”是读书人,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能坐着喝酒;“短衣帮”则是只能在散工后,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的人。但孔乙己则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身份定会遭受人们的讥笑,不光“长衫”瞧不起他,连“短衣帮”也嘲笑他。他不被社会所接纳,这注定了他必然是悲剧性的。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他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好吃懒做,相当于一个废人。当有人揭发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一方面表明了他死要面子,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连辩解都要带上“之乎者也”。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塑造了无数个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孔乙己穷因潦倒却自命清高,被人们当作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他最好的解脱也许就是死,这是多么的讽刺!这一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文章中多次写人们嘲笑孔乙己的场景。在他用“之乎者也”来辩解窃书一事时;在别人问他是否识字时;在孩子们向他要茴香豆时;甚至在他被打断腿之后,仍然被作为取笑的对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原来他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这些场景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表现了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从他教“我”写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很喜欢小孩的,这也体现了孔乙己内心的善良。但是作为孩子的“我”却对他爱理不理,瞧不起他,吃茴香豆的小孩也嘲笑他,这也为孔乙己增添了一丝悲凉气息。“我”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孔乙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喜剧人物,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遭受了那么大的欺侮。但是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同情,受到的仍是讥笑。人们对于丁举人的凶残行径没有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冷漠到了何等程度,真是触目惊心、令人颤栗!

“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句话耐人寻味同时大有深意。通过这句话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人对死亡是多么的冷淡,就连孩童都如此的麻木无情。人们关心着的是自己的腰包,就像老板想起了孔乙己,也只是因为那十九文钱罢了。“大约”是表估计的,“的确”是表肯定的。按语法来说,这个句子是有毛病的。“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在他腿未打折之前,他的生计已经很难维持了,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饿死,别无生路。

三、《药》中的夏瑜和华老栓

在城市中 , 一位青年华小栓得了肺痨 , 其父亲向刽子手买来一个传说中用革命烈士鲜血所作的馒头 , 华小栓吃了还是死了!同时 , 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边-古轩亭口 , 鲜血的来源者是一位叫夏瑜的青年 , 因为参加推翻满清运动而被斩首。在凄凉的坟场上,只剩两个失去爱子的母亲,无限的伤痛„„

夏瑜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形象。他家境贫寒,以致使红眼睛阿义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意志坚定,甚至劝牢头造反。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慷慨就义了。

夏瑜为社会而牺牲,希望能换来人们的觉醒。但茶客们却说他“疯了”。他为社会,为自己,有改善社会的强烈愿望。他追求过,奋斗过,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与几千年的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相比,他的力量太弱小了。人们因为麻木太久,没有能从中觉醒过来。但他并不孤单,“再往上一瞧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著那尖圆的坟顶”,他的同伴们还在继续努力。鲁迅先生同情这些革命人士,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人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什么“革命”“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华老栓迷信、麻木、毫无反抗意识,只图家庭平安便心满意足了。为了医治儿子的病,他糊里糊涂地与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交易。

华老栓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人民的代表,是在长期封建重压下变成这样愚昧、麻木的。为了突现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作品还描写了一组群像:在杀害夏瑜时,有“一堆”看得起劲的观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他们除了看热闹的好奇心外,毫无别的感觉,在议论夏瑜之死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听说夏瑜在狱中的表现后,把他当成“疯子”。烈士的母亲也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她觉得儿子被杀,是无脸见人的事,上坟时“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些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辛亥革命前夕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

四、毫无人情味的泼妇、怨妇——七斤嫂

鲁迅笔下的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她的动作中带着一股凶悍之气:对婆婆:“„„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摔”;对丈夫:“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对女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对八一嫂:“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一个“摔”、一个“搡”、一个“扎”、一个“指”,四个典型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十足的悍妇形象。她的语言粗俗不堪,对婆婆愤愤地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吗?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秤,十八两秤;用了准十六,我们的六斤该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许是十四两„„”;对丈夫一顿训斥,“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哪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还是快吃你的饭吧!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吗?”“你这活死尸的囚徒„„”;对女儿破口大骂,“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如果不知道泼妇是什么样子,只要听听七斤嫂说话就足够了。

然而这样的一个悍妇却是欺软怕硬。七斤嫂对自己的亲人和好心人是横眉冷对,非怒即怨,非怪即恨,胆气冲天、霸道无比;然而对待仇人却小心翼翼、客气有加、竭力讨好,见到赵七爷“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竭力陪笑”,性格扭曲,奴性十足。这种亲痛仇快的事,她做起来那么的自然,仿佛天经地义。

七斤嫂品性低劣,无情无义。没事的时候,七斤嫂给自己的丈夫以“相当的尊敬”,可当听说七斤可能要出事时,竟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先急着把自己撇干净,还不忘记显摆自己怎么能耐,却把丈夫推出去。“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危难关头,不想着与丈夫共患难,却是怕丈夫连累自己,嫌丈夫连累自己。

七斤嫂的外表是丑陋的,内在品德是低劣的。她上不敬老人,下不疼孩子;对丈夫恶语相待,对仇者笑脸相迎,集愚昧自私粗俗刁蛮于一身。她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在情感上是苍白的。总之,七斤嫂是个令人厌恶的丑女人、恶女人形象。

五、疯癫文人——陈士成

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鲁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陈士成的“颠狂症”“幻想症”。在遭受了十六回落榜的打击后,陈士成的精神最终崩溃了,成为了实足的疯子、神经病,最后悲惨的死去。究其原因,实质是封建科举制度要了他的命。陈士成的祖先是巨富大户,家族败落后,他想凭自己的努力恢复昔日的荣耀。这种上进心是值得肯定的,他不满足于当塾师,想改变他无聊、平凡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是错误的。陈士成知道科举仕途这趟水有多深,但社会现实把他逼入了绝境。如果他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般人肯定是不能坚持考十六回的。每次的失败他的内心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煎熬。但正因为他这种“上进”的性格成为了他变成疯子的诱因,陈士成是在极度的失意中变得颠狂。面对一次次考试的失力他不仅要承受自身的谴责,还要承受旁观人鄙视的目光。在双重压力下,陈士成用一次次的幻想来抚平他千疮百孔的心灵。然而创伤越大,幻想的程度就会随之加重,最终变疯也是必然结果了。最终陈士成仅凭曾祖母说过,祖上早在地底下埋葬了“无数的银子”,是留给“有福气的子孙”。这显然是他祖母的无稽之谈,但这随意的无稽之谈也变成了陈士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到处去寻找白光,到处去发掘探宝,最后在疯癫中迷迷糊糊的丧了命。

六、无助、可怜的寡妇形象——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一个年轻的寡妇。丧夫之后,单四嫂子恪守妇道,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明天”带给她的却是绝望,是更大的不幸——丧子。

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痛心。精神的麻木、世人的冷漠是导致她悲剧原因。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以防老送终。当单四嫂子因孩子陷入凄苦时,她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帮助。等待她的却是迷信、庸医的欺骗,欺骗她纺纱的可怜积蓄,害了她的儿子。“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更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明天等待着单四嫂子的就只剩下死亡了。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在封建社会,单四嫂子的生活是十分悲苦的,不管她怎样挣扎,都逃离不了社会给予她的枷锁。更令人为之为痛恨的是卑怯者的恃强凌弱。鲁镇上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对单四嫂子的欺凌。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也是底层民众,也是需要帮助和同情的,但是对于更弱势的人群,他们却是缺乏真诚的同情,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性,真让人心寒。鲁迅先生希望单四嫂子这悲惨的人生,能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七、表里不一的方玄绰

在《端午节》这个作品中,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跻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他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笔者按不同的类型做了以下简要归纳:

第一种:压迫者。

《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里的赵七爷等,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既占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对于这类人物,鲁迅先生是十分的鄙视和憎恶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

第二种:是革命者。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表现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

第三种:帮闲者的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闲人。帮闲就是帮凶,也是庸众。他们没有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造成了“压迫者”随从众多的假象。

第四种: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的形象。

华老栓、单四嫂子等,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社会。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人物。

第五种: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陈士成、方玄绰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事物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思想迂腐陈旧。

第六种:阿Q们的形象 “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是这一类人物形象的特点。在当时的社会,阿Q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其他的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阿Q的特点。在鲁迅先生略带嘲讽的语调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

《吶喊》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名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他犀利的言语像刀刃一般刺向敌人的心脏;他的感情深刻又沉重,包含无尽的对中华民族的爱。鲁迅想喊醒封建社会人们麻木的灵魂!在新世纪里阅读《吶喊》,它更是喊醒了我,如当头棒喝一般让我警醒。在看到了种种带有劣根性的民众的丑恶嘴脸之后,我开始明白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陈秀玲、张洁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3-7-1;

2、《中国当代文学主潮》,陈晓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3-9-1;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1998年7月1日;

4、《试析《呐喊》集中的两类人物》,杨红鹰著,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浅析《呐喊》中旧中国丑陋的国民性》,迟宝明著,《时代文学》2011年第5期;

6、《以《呐喊》《彷徨》为例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张文珊著,《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10期;

上一篇:初二说明文范文 植物下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筷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