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

2024-07-09

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共2篇)

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 篇1

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

何燕

内容摘要:《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曹雪芹笔下所钟爱的人物之一,她历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和争议,林黛玉的才华横溢,多愁善感,身世之悲使她的人物形象可以用“凄美”二字来概括,她的敏感多疑,善良纯真,缺少心计的性格又使得她在贾府无法长久的留存,加之自身体弱多病,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给她的人生蒙上了许多阴影,再加上当的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他和贾宝玉爱情的失败,人生走向了悲剧的命运。本文试图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入手,去探究造成她悲剧性格和命运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林黛玉;多愁善感;悲剧命运

众所周知,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曹雪芹笔下所钟爱的的人物之一,她的身世和命运凄惨迷离,令众多的读者所感叹惋惜,本文试图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入手,去探究她悲剧性格的形成、以及造成悲惨命运的原因。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被美化成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相当于神仙转世来到了凡间,让人多少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似乎也是机缘巧合,神仙都要经历许多磨难才能得道升天,《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方才取得真经,列入仙班,《红楼梦》中林黛玉也是命运如此多作弄。她的形象特点可以概括为“凄美”二字。“凄”主要表现在林黛玉“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气质、才气内涵”。这两者相加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总体性格可以概括为聪明伶俐,悟性极强,内向多疑、敏感善变而又孤高自诩,同时又带有自卑自怜的成分。比如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得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她的敏感是因为她寄人篱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也因此养成了多疑的性格特点,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她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她把贾宝玉当做一颗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方面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林黛玉这种猜疑和消极的性格,结果一方面伤害了自己,另一方面又伤害了自己的心上人。这类性格就是心理学家定义的内向型性格。其心理特点上往往具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她们的行为孤僻,寡言,但又常为一些别人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动感情。表面上看,她们有时似乎很坚强,但内心世界却充满自卑和怯懦。当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林黛玉也是一个有新思想的女子,她一方面担忧自己的命运和与宝玉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又坚持和宝玉自由恋爱,不喜欢仕途经济,因此在她的内心里还是有一股敢于反抗和冲破封建社会的内在精神。

形成林黛玉这种悲剧性格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林黛玉的身世遭际和多变命运有密切的关系。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出生于封建社会一个书香望族和钟鼎之家,她是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生有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林黛玉本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1]。所以,林家在封建社会里既是富贵之家,又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后因黛玉母亲早亡,贾母疼爱,于是她被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宝玉同吃同住。再后来黛玉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孤高傲世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她可以说是曹雪芹笔下作诗最富灵气的才女。林黛玉又因与贾宝玉有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爱,《红楼梦》中绛珠还泪的神话更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的色彩,同时也奠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基调。最终结局是: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争。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历尽风刀霜剑,最后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一、具体分析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美可以用“凄美”二字来概括,作品中,黛玉出场,读者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之嘴和宝玉之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作者着墨写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2]”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落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而《红楼梦》中,林黛玉又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的为人处事,“生怕走错了一步路,生怕说错了一句话”本是大户人家出身,“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让她变得外表孤高自诩,内心则倍感自卑和怯弱;另一方面,她的兰心慧质和女孩儿特有的小心眼儿又为她增添了些“灵慧与可爱”之处,这样一来,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便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同时林黛玉性格又是温柔善良的,我们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多少有点争风吃醋的嫌疑,甚至有些磨擦,但到后来两人谈心后,黛玉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的话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从“香菱学诗”我们可以看出她教别人“诲人不倦”的态度,还可以从她葬花之举等事看出她内心的细腻温柔。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正是因为她的心灵有内在之美,她的真诚善良的性格被曹雪芹所最钟爱,她的单纯善良与热衷世俗名利的薛宝钗相比,也是赢得读者由衷喜爱的原因之所在。

本是天外飞仙,兼具内外之美,何故黛玉结局却如此凄凉?曹雪芹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致,另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形象——凄美的林黛玉便至此塑造而成,活生生的站在读者面前,让人们为她尽情的感伤痛心,耿耿而不能忘怀。记得鲁迅先生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美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林黛玉的形象正是如此,她越是美,毁灭后形成悲剧给人们造成的心里反差和感受也越大,越让读者为她同情和叹息!尽显“凄美”二字。

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有旷世才学上,才华横溢又有浓郁的诗人气质。黛玉从小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能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葬。[3]”的诗句,到头来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可惜了,天妒英才,红颜薄命。她成了《红楼梦》中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人格色彩的悲剧人物,两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过同情之泪,又为她的艺术魅力而心醉神迷。在大观园里,百花斗妍,美女如云,为什么独有林黛玉能那样的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为她而痴狂、为她而伤叹呢?我想,是因为她从骨子里透射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美、敢于无声的与所处的时代反抗的精神让所有人痴醉。黛玉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一颗折射世事的泪珠。她有着绝代的风姿,更有着满腹的诗情,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一个王朝里,她的美貌只能对镜自怜,她的才情只能寄笔于纸,最后化为灰烬,成为一种绝世的“凄美”。在读者心目中,林黛玉的形象就像一个路过人间的天使,她的翅膀在人间被折断,以“凄美”的悲剧形象生命走向了终结。

二、林黛玉的人物性格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习惯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4]”芸芸众生,每个人的性格是不同的,性格决定了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一个人的反映及处理方式,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自然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影响,也就是命运。那么,林黛玉有着怎样的性格呢?她的性格与命运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首先,林黛玉的性格是敏感、多疑、多愁、小心眼、爱生气,爱耍小性子。长期以来,说到林黛玉的性格人们都习惯性的用多疑、敏感、爱生气,目无下尘等等这样的评价用于黛玉。《红楼梦》中第八回写道:“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宝钗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是天天有

[5]人来呢?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通过《红楼梦》中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黛玉看见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时,心里是不高兴的。她本想找宝玉泄气,可又不好直说,于是用了一个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让宝玉也明白是在说他,宝钗问起来,她给的回答也可以自圆其说。人们都说爱情是自私的,如果换了别人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反映,至于是否处理的比黛玉好就不得而知了。再看《红楼梦》第十七回:“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宝玉身边佩物一件不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必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黛玉听说,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没有,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就不能够了!’[6]”说起荷包之事,还得从“大观园试题对额”说起,宝玉得以大展其才,贾政的小厮们上来闹着玩,将宝玉身上的佩物一起解了去讨赏。黛玉以为她送给宝玉的荷包也被人拿走了,所以生气。也许有人会不理解,宝玉身上的佩物又不差一个小小的荷包,就算是真给别人拿走了,谁都不会放在心上,偏偏黛玉生气,不是她爱生气是什么。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归根结底,是一个“情”字了得,也许除了宝玉,她还没有给别人送过自己亲手做的小饰品,虽然荷包谈不上什么定情信物,但按照常理来理解,黛玉有可能是借荷包来试探宝玉。荷包虽小,情意深重。如果宝玉真将黛玉看来如此贵重的试情之物转送他人的话,那么黛玉有什么理由不生气呢?她气宝玉,更气自己。她说这话言下之意是“你连我送的东西都不在乎,对我的人也就更不在乎了!”所以敏感、多疑、小心眼、爱生气,在黛玉这一角色中多有体现。可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用一种世俗的眼光去评点经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样对人物角色本身是不客观的,也是对作者的不尊重和对作品的曲解。分析人物还要和当时的环境相互联系起来,让我们看看来黛玉的生活环境,她是独身女,聪明可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原来生活的非常幸福,但她的幸福生活在她母亲病逝后就意味着结束了。父亲认为女儿在外祖母身旁能有个照应,即使黛玉不愿意去,她仍安排住进了显赫一时的贾府。黛玉小小年纪,单身外出,又寄人篱下,那种害怕、孤单、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再加上贾府又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大户人家的仕宦家族,人多眼杂,处事更要小心谨慎,她时刻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来要求自己。在这种压力下,她的这种复杂矛盾的个性也就形成了,所以黛玉性格的形成与贾府的环境和个人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其次,黛玉性格率直纯真、实话实说、缺少心计。在贾府那样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环境里,每天都会发生“借刀杀人”、“坐山观虎斗”的事情。小姐探春说得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都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等级森严的家长专制氛围中,能保持一片纯真之情、玉洁之心的恐怕要数黛玉最能代表了。如《红楼梦》中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写道:“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遍老杜的七言律诗„„’ [7]”在这一回中黛玉的纯真率直,实话实说表现的非常充分。香菱原本是个十分可爱的姑娘,无奈命运的无情使她嫁给了“呆霸王”薛蟠,被玩弄于股掌当中,在大观园学诗的一段日子,她的生活才充满了一丝明媚的阳光。在“香菱学诗”中有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宝钗让香菱给她做伴,香菱每天和宝钗见面,而宝钗的才学又不在黛玉之下,为什么香菱没有拜宝钗为师呢?原因很简单,《红楼梦》中写到,当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宝钗说出心中所想时,宝钗不但没有支持,反而给她泼冷水,讥笑她是“得陇望蜀”,“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为做诗着了迷,乃至“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在宝钗看来可笑透顶,与宝钗相比,黛玉对香菱的态度就显得可亲可近,随和多了。香菱来到潇湘馆,将她的这一迫切想法告诉黛玉,黛玉立刻以诚相待。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并将自己的诗集借给香菱,点拨说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此外,她还耐心地批改香菱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习作中好的地方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当场指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她不像宝钗评香菱的诗那样说话说半截“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你别害臊,只管拿了给她(黛玉)瞧去,看她(黛玉)怎么说。”好像还留了一手,从中也可以看出宝钗的富有心计、黛玉的纯真无私,黛玉的性格透明如一泓清泉,有这样一位老师,有才气而富有灵性,知无不言,诲人不倦,香菱自然愿意请教了!其实,黛玉的才华在大观园里是有目共睹的,她是个不折不扣的诗化了的才女,这和她的家世是有关系的,父亲是前科探花,母亲是侯们千金,出身于书香门第,黛玉又自幼充养子看待,受到过极好的文化教育。在元妃省亲宝玉做诗时,眼看宝玉就要江郎才尽之时,黛玉略一思索,便欣然替他作了首《杏帘在望》向元妃交了作业。没想到这道诗竟成了宝玉所做四首诗之冠,深得元妃赞赏。结合黛玉的一生来看,诗一直陪伴着她,她也用诗来发泄和悲愤,用诗去抒发欢乐和爱情。是诗歌让她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迷人气质,如果没有诗,黛玉留给人们的形象也将大打折扣。从这里我们仍可看到黛玉的纯真率直的性格。再如《红楼梦》中第七十六回,黛玉和湘云在凹晶馆赏月,无拘无束即景联诗时。沉浸在创作冲动中的黛玉忘了自己孤苦伶仃的处境,兴致极好神采飞扬之时,每每张口先笑。当湘云对了一句好诗,她便真诚的回应“好对!比我的却好。”对到忘情之处“又叫好又跺足”这些夸张的举动正是黛玉纯真可爱性格的真情自然流露。当她集中思维,全力以赴对出“冷月葬诗魂”的好诗句,湘云拍手称赞时,黛玉也十分自然坦率的笑道“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总之,在黛玉的生活里找不到半点虚假的成分。如果将那位人见人爱、懂得来事、讨得贾府上下一片赞赏的薜宝钗相比较的话,薜宝钗是圆滑和虚伪的象征,那么林黛玉便是纯真实在的化身了!

第三,黛玉心地善良、待人真诚。黛玉的善良,我们可以从她与宝钗的相处便能了解到。在刚开始黛玉对宝钗是存有敌意的,因为她们同时爱上了同一个男人。在才貌方面,“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的薛宝钗与黛玉也不相上下,再加上宝钗又有黛玉最为忌讳的“金锁”,更是让黛玉心存警惕。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的金麒麟事件写道:“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象是我看见了的史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她才是留心呢。’[8]”这样的场合相互斗心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宝玉、黛玉、宝钗三人在一起,黛玉便会找机会打趣对方,不是宝玉便是宝钗。可越到后来,宝钗黛玉的关系却越好,直到最后甚至像姐妹一般,就连宝玉也感到吃惊,这全在于宝钗对黛玉的略表关怀,善用心计的宝钗分二步实现了她的计划。书中第四十二回,黛玉在行酒令时,一时不甚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脱口而出,被宝钗记下,闹着玩的要审她,将黛玉羞的“满脸飞红,满口央告”。宝钗见时机已成熟,便不往下问,款款的告诉她道:“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9]”聪明的宝钗找到两人的共同爱好,一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逐渐瓦解黛玉对她的敌意。再以一种长者的口吻规劝黛玉“咱们女孩儿不认字的倒好。”可怜的黛玉顿时感受到亲人般的抚爱和温馨,虽说她在贾府里一直也有外祖母的疼爱,可外祖母身边的人毕竟太多,与人交际又不是她的强项,要让黛玉挤入那个是非之处,也是不可能的事。再说黛玉姓林,不姓贾,所以平日里黛玉很难听到这样暖人心的话。不仅如此,宝钗还仔细分析了她的病,认认真真提供了进补的方法。心地善良的黛玉不由感叹起来“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有心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谢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怪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若不是前日看出来,今日这话,再不对你说。[10]”宝钗的几句软话、几两燕窝便滋润了黛玉的心田,她将平时里对宝钗的陈见一一推翻,一枝烛光般的温暖竟化开了她心头的薄冰。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我们实是在感叹黛玉的痴情之余,更欣赏她内心的单纯、天真和善良了。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前面所提到的她教香菱学诗以及她的葬花之举中同样看出她内心的善良。

就是这样一个敏感多愁、多疑而又小心眼、爱生气,爱耍小性子,率直纯真、心地善良、待人真诚、缺少心计的林黛玉在当时的贾府那样一个是非之地又怎能长久的留存下去呢?更何况她与贾宝玉的爱情岂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三、探究林黛玉的命运

林黛玉的人生和命运最终走向了悲剧,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除了她多愁善感,单纯善良的性格之外,还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首先是身体虚弱、体弱多病,抑郁性的气质对她命运的影响最为关键。林黛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道:“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11]体的健康状况不佳,给她的性格着上了灰暗的底色。从她作的诗《葬花吟》中就可以看出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在《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由此可见:黛玉用诗词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诗词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如此,对她也就逐渐走向了疏远,这些姐妹们大多喜欢宝钗,每次湘云来到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就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更促成了她忧郁的性格的形成。而《红楼梦》中薛宝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性格大方,“温柔敦厚”,“会做人”,这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试想,作为封建家长的贾母等人怎么会让一个身体虚弱、体弱多病,性格抑郁而又“不会做人”的黛玉、去做他们贾府未来的继承人贾宝玉的媳妇“和贤内助”呢?

其次是封建社会的婚姻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在封建社会里,有着森严的门第等级观念,对于望族大户人家来说,家庭和门第对一个家族心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红楼梦》来看,尽管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祖上曾袭过列侯,业经五世,林如海又从科第出身,是前科的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系钟鼎之家,亦是书香之族。但后来林如海身染重病而亡,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林黛玉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在封建社会那样一个充满人情世故的家族中,人的价值是与其家族地位是联系在一起的。试问: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娶一个一身是病的,又家道中落的,死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对整个家族没什么利用价值的儿媳妇呢?相比而言,薛家对贾家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薛宝钗办事井然有序,处世圆滑、八面玲珑,且喜欢讨好奉承,很得贾母、王夫人等荣国府掌权者的喜爱,所以宝玉娶宝钗可谓是顺理成章。

再次家道中落、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对林黛玉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起到了不利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个体性格的形成,在一个相对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来说,可能性格中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可能会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红楼梦》中林家家道的中落直接冲击和影响着林黛玉心灵和性格的形成,还间接地影响着她爱情的成败。而黛玉父母相继而亡对她的影响甚至更大。人们经常说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黛玉7岁丧母,11岁丧父,这两件事,分别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和少年期,此时正是她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来说是两次重大的冲击。父母的相继辞世,使黛玉从小形成了孤独无依,怯懦内向的性格。由于父母双亡,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可以看出来,黛玉是极不愿离开自己的家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在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这其实就为她的悲剧命运留下了伏笔。

第四,林黛玉的人生命运走向了悲剧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有密切关系。尽管林黛玉的性格多愁善感,敏感多疑,怯懦内向,但在面对外界时又显得孤高自诩、有才华、有进取心、争强好胜、特别是面对与贾宝玉爱情时,追求自由恋爱,有抗争精神,这些优点太现代,在当时的社会便是缺点,与古代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清规戒律显得格格不入,她的追求和向往、性格和人生,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男权社会里,只能以悲惨而告终。同时,等级制度的森严,寄人篱下的处境,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代表着宗法思想、家族势利和代表着神的意志的“金玉”之说,象一座座无形的大山横亘在宝黛爱情之路上,使她很快意识到环境和自身、现实和理想的距离,意识到爱的历程的艰难与渺茫。相比而言,薛宝钗性格古板守旧,逆来顺受,看似识大体,但其本身而言并不快乐,尽管在与林黛玉争夺贾宝玉的事情上赢得了贾府上下的支持,占得了先机,和贾宝玉实现了结婚的愿望,但最后悲惨的结局也证明了以她为代表的古代女性悲惨的命运,所以林黛玉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封建社会里那样一个时代的悲剧。

总之,我认为《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薄命佳人。她聪明美丽、多愁善感、天真率直,不谙世事、孤标傲世、追求真爱、至死不渝,却又纤弱多病,活像一朵在秋风中不胜哀愁而摇摇欲落的木棉花。在那种重权势、重钱财、重封建礼教的宗法社会里,她这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来到贾府,寄人篱下,身不由己,虽有贾母的爱抚慰藉和贾宝玉的情投意合,但前途末卜,人生渺茫,精神上有沉重压力。所以她很早就哀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后来病情渐重,处境更加艰难,她预感到寿命不久,发出了“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拾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的悲吟。因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和其自身的弱点最终使她淹没在了那样一个时代,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最终也被扼杀在了那样一个封建王朝,她的命运悲剧既有内在的因素,又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她最真实的写照。感谢曹雪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成功的艺术典型,在他的笔下,黛玉的形象显得有血有肉,立体而真实。他既没有把林黛玉写成一个完人,更没有过分夸大她的缺点,我想这可能是《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为什么都给人以真实感的原因吧!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心,使得黛玉的形象穿越古今,显得既真实而又虚幻,她是我们的一个美好理想,她代表着我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寻,她代表着我们心灵深处时时会响起的一个声音。若不是林黛玉,我们又怎么会在在如今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静下心来去寻找那么一份古典的情思。林黛玉的悲剧是她性格的悲剧、更是当时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它产生着巨大的反封建力量,尽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死了,但她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她的高雅的品位,锋利的诗词,脱俗的情趣,敏捷的文思,甚至她的一颦一笑都闪烁着真实而质朴的光芒。她这样一个美丽、真挚,为爱情理想而生的叛逆女性的典型形象,会被世人永久的牢记。她在读者心目中形成的思想感情的沉淀,相信时间愈久,停蓄愈厚,魅力也会愈大!

注释:

[1]百度百科—林黛玉;

[2] [3] [5] [6] [7] [8] [9] [10] [11]见岳麓书社《红楼梦》P47,P23,P36,P285,P76,P43,P337,P211,P67页;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P121页,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语; 参考文献:

1、《红楼梦》

2、《红楼梦研究》

3、培根《习惯论》

4、百度百科—林黛玉

5、中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网 《悲哀的林黛玉》

http://tv.com

后 记(致谢):

做自学考试本科论文答辩还是第一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没有一个组内与其他同学们的交流与沟通,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首先我要感谢兰州大学我的导师庆振轩老师。庆老师在工作繁忙之余,从开始见面列写作范围和参考书目,从论文检查确定和修改过程中都给予了我们悉心的指导。才使能我完成了自己的作业,提交上了毕业论文。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设计的其他同学们,她们在我的毕业论文设计给了我许多启发和有益的指正。如果没有她们,此次完成毕业设计也将变得非常困难。对你们的支持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 篇2

刻意曲解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简称DMI)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 是指语言的使用者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而利用话语语境的特殊性, 或对方话语中的含糊性、不确定性, 有意地歪曲交谈对方的话语意图, 以实现语言使用者的话语意图。例如,

(1) 和珅:纪晓岚, 你好大的胆子, 见了皇上为何不跪?醉成这样成何体统!

乾隆:我看纪晓岚没醉, 他是装的。

纪晓岚:我没醉 (罪) ?

乾隆:没醉!

纪晓岚:没醉 (罪) ?!皇上, 您是金口玉言, 这可是您说我没罪的。我没罪干吗罚我?

最后, 乾隆皇帝只得让纪晓岚官复原职。

纪晓岚是中国有名的正直机敏官员, 号称“铁齿铜牙”。在这个小故事中, 他故意把乾隆认为他“没醉”的意思曲解成同音的“没罪”, 从而逃过皇帝的惩罚而恢复了自己的官职。

(2) 有一次, 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 一个外国外交官向他走来说:“总统先生, 您竟擦自己的皮鞋?”“是的, ”林肯诧异地反问, “难道你擦别人的皮鞋?”

外交官想侮辱林肯, 认为林肯当上总统还要自己擦皮鞋是很没面子的。而林肯却故意曲解他“擦自己的皮鞋”的言外之意, 而是刻意转移了话题的重点, 反问外交官不擦自己的皮鞋难道擦别人的么, 从而维护了自己的面子。

2 当前研究状况

对于刻意曲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80年代以前, 刻意曲解被归为歧义的一种。徐思益 (1985) 、王建华 (1987) 和王建平 (1989) 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这种歧义或歧解的产生与语境的密切关系。自王希杰指出“误解是无意为之。曲解则是有意为之” (王希杰, 1993:230) 。并从修辞学角度分析了由“飞白”和“歧义”所造成的误解和刻意曲解的区别, 这一领域的研究有了崭新的视角。宗世海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研究“误解”, 并明确地区分了“曲解”和“误解”这两种语言现象。何自然、申智奇 (2004) 在探讨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及其正负影响, 填补了语用学领域的研究空白。丛日珍 (2007) 从关联理论出发总结出刻意曲解的实现所凸显出四个过程性的特征。刘琴 (2012) 运用侯国金 (2005) 的语用标记价值论, 分析了刻意曲解的语用标记价值体现, 从而探讨了如何进行相应的等效翻译。由此可见, 国内学者对刻意曲解的研究分别从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方面、翻译理论等视角在刻意曲解与误解的区别范围内探讨, 为将刻意曲解的应用拓展到其他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常淑丽 (2010) 根据《红楼梦》中林黛玉刻意曲解重新分析林黛玉的话语, 从而总结人物特点, 将这一语言交际策略的语用功能成功地运用到文学分析中。基于前人研究, 本文选取《红楼梦》中林黛玉刻意曲解的话语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从会话策略的语用功能这一角度来探讨其人物形象的刻意塑造效果, 深究话语刻意曲解和人物形象刻意塑造这两有意之为的相关性, 并尝试以解释前者对后者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贡献。

3 刻意曲解的语用分析

3.1 语料可行性说明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塑造之精到, 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之多样, 是古今其他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所体现出来的鲜明个性和艺术特点是其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红楼梦》一号女主角林黛玉, 其语言特色突出,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多, 对其人物形象的研究更是不胜枚举, 但多数是通过分析语言特色来归结人物形象特点, 而缺乏从语言学的角度深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林黛玉话语特点之一是经常刻意曲解, 单从语用学中的面子角度来说, 她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或增加自己的面子;同时她还是在损别人的面子。综合其他语用功能来说, 刻意曲解实现林黛玉的多种语用目的, 但这些刻意曲解的消极影响也是明显的, 至少黛玉在贾府不得人心, 同辈人嫌她自恃过高, 下人怨她尖酸刻薄, 事事忌她三分。即使宝玉能理解她、包容她, 但在相处中也不时因为黛玉常使小脾性, 过于敏感, 不时刻意地曲解旁人的话, 而导致两人间经常出现小矛盾。本文希望通过对林黛玉这种惯用的刻意曲解所产生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 从而试论其话语中的刻意曲解与悲剧性形象的刻意塑造的相关性, 并希望借此探讨从语言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适用性。需指出的一点是, 本文语料选取于《红楼梦》1-80回, 主要是因为文坛上普遍认为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的作者不相同, 对人物刻画的风格有异, 而且林黛玉在108回时去世, 文本中不再有她的话语。

3.2 林黛玉话语中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3.2.1 讥讽挖苦、损面子

贾宝玉去看望薛姨妈时, 与薛宝钗互看他们佩戴的通灵宝玉和长命金锁, 闻到宝钗的香气便闹着要吃“冷香丸”, 刚巧黛玉进来撞上了这一幕。

(3) 一语未了, 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 黛玉已摇摇的进来, 一见宝玉, 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让坐, 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 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笑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 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 明儿我来, 间错开了来, 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于太冷落, 也不至于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曹雪芹, 8:98)

林黛玉的一句“哎哟!我来的不巧了!”明显表现出她因为看到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很亲热, 而从内心产生一种嫉妒情绪。宝钗或许听出了她的话外音而借以问个究竟, 但黛玉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再一次含糊其词, 刻意掩饰自己的行为, 好像她不愿意和宝玉一起来。对于宝钗的追加询问, 黛玉居然反其道而行之:“来呢一齐来, 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 明儿我来, 间错开了来, 岂不天天有人来呢?”黛玉一口气用了八个“来”字, 巧妙自然地解释了前面说的“来的不巧”, 真可谓拍案叫绝, 但实则刻意曲解了宝钗对其话外音的理解。最后一句反问“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更是在刻意转移话题, 在肯定自己这一刻意曲解是理所当然的同时, 更是在挖苦宝钗不解这“明显”的道理, 尽显一副得意的神态。薛宝钗因见贾宝玉要吃冷酒, 劝了一番话, 宝玉听着有情理便命人把酒暖了再饮。在一旁的林黛玉则边磕着瓜子儿边抵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专来与黛玉送小手炉:

(4) 黛玉因含笑问他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 叫我送来的。”黛玉接了, 抱在怀中, 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 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 比圣旨还快呢!”宝玉听这话, 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他, 也无回复之词, 只嘻嘻的笑两阵罢了 (曹雪芹, 8:100) 。

林黛玉这话表面在责备紫鹃, 实则责备宝玉对宝钗言听计从。她没有直接表现内心的嫉妒和醋意, 而是巧借雪雁因关心主人而送手炉一事, 通过刻意曲解雪雁的话, “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 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 比圣旨还快些!”, 从而变相、含沙射影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态。宝玉明知这话是冲着自己来的也没有办法去回敬, 宝钗也知话外音, 遂禁口不言, 内心尽是被嘲弄奚落的感觉。

3.2.2 诙谐幽默、增面子

黛玉因见宝玉和宝钗玩笑而满是醋意, 没说几句就和宝玉吵起嘴来, 完全没听进去宝玉的解释, 尽自在房里赌气流泪, 宝玉会完湘云后又重返潇湘馆试图劝慰、挽回, 掏心与黛玉解释。

(5) 二人正说着, 只见湘云走来, 笑道:“爱哥哥, 林姐姐, 你们天天一处玩, 我好容易来了, 也不理我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 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 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 又该闹么‘爱’三了。” (曹雪芹, 20:238)

史湘云咬舌子, 说起话来有些字咬不清。黛玉一听她说“二哥哥”便俏言戏谑说湘云在叫“爱哥哥”。一方面, 在黛玉看来, 湘云的轻俏娇媚表现出来的是和宝玉的亲密无间, 所以她将湘云的“娇音” (“二”) 刻意曲解成同音的“爱”;另一方面, 也是她深知湘云性格直率天真, 而刻意借发音的不准来打趣湘云, 以制造幽默的效果。

因宝玉建议起诗社, 黛玉提议各自起个雅致的别名。探春因宝玉提议可借用梧桐和芭蕉取名, 探春便由此想到一个。

(6) 探春笑道:“有了, 我却爱这芭蕉, 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来燉肉脯子来吃酒。”众人不解, 黛玉笑道:“庄子说的‘蕉叶覆鹿’, 他自称‘蕉下客’, 可不是一只鹿么?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 都笑起来 (曹雪芹, 37:445) 。

当众人都夸探春所取的“蕉下客”别致有趣味, 黛玉却标新立异, 从探春的话出发结合典故, 她先给出一个似乎毫无相关的预设来调动大家的好奇心, 众人对探春的夸奖瞬间转化成对黛玉将给出的解释的期待;而后她就在这种期待中解释探春为鹿的结论。黛玉充分利用了空间指示语“下”, 将“鹿”于蕉叶下与“客”在蕉下联系起来, 并借“鹿”与“人”皆为高雅动物的共同性, 刻意将“蕉下客”曲解成“鹿”。将人刻意比拟成鹿, 这种跨越式所造成的落差, 是黛玉在给自己增面子;是她恃才傲物的表现, 是她刻意巧言打趣以活跃气氛。

(7) 史太君携众人带刘老老参观大观园后, 凤姐于缀锦阁大设宴席予众人共餐。宴后, 箫管悠扬、笙笛并发, 这乐声穿林度水而来, 使人心旷神怡。

当下刘老老听见这般音乐, 且又有了酒, 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宝玉因下席过来, 向黛玉笑道:“你瞧刘老老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 百兽率舞, 如今才一牛耳。”众姐妹都笑了 (曹雪芹, 41:503) 。

海棠社因惜春要告一年的假画院子图而讨论起来。惜春正为不会画人而烦恼, 黛玉却问能否上虫, 刚被李纨驳回她是在说不通的话。

(8) 黛玉笑道:“别的草虫儿罢了, 昨儿的‘母蝗虫’不画上, 岂不缺了典呢?”众人听了, 都笑起来 (曹雪芹, 42:521) 。

这两个例子中都是在说刘老老。黛玉姐妹都明白刘老老是个地位低下的村妇, 言行举止粗俗不堪, 取笑讥讽她成为姐妹们取乐的一个途径。前一个例中黛玉引用经典古文将百兽与刘老老相提并论, 刻意将刘老老手舞足蹈的姿态曲解成如牛在圣乐中跳舞。一方面是在通过引经据典卖弄自己的学问;另一方面是通过混淆高雅和鄙俗, 在鲜明强烈的对比和讥笑讽刺中制造幽默的效果。后一个例子中, 黛玉刻意为刘老老起的一个形象绰号—“母蝗虫”, 主要是因为刘老老的样子“土的掉渣儿”, 与地头那些黄褐色的飞蝗差不多, 而对于大观园的姑娘来说她既不懂礼教规矩、也浅薄经常闹笑话, 实属低于“蛐蛐”的下等人。再说, 一进大观园的时候刘老老在凤姐那儿“打油丰”、求“赏赐”, 就像蝗虫啃麦粒一样。黛玉将刘老老的形象刻意曲解成“母蝗虫”, 能使众人根据刘老老的形象、行为、俗态进行有效的联想, 是为了奚落嘲笑、刻意制造诙谐幽默的语用功能, 也是借此表现自己的形象思维和巧言解说的能力。

3.2.3 解除威胁、保面子

(9) 在清虚观, 张道士捧来给宝玉的小玩意, 里面有一个金麒麟, 贾母看到捡了出来, 笑道:

“这件东西, 好像是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 比这个小些。”贾母道:“原来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她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 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 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 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 他才越发留心呢。” (曹雪芹, 29:351)

根据Levinson (1987:401) 的会话信息原则, 听话人要遵循扩展规则, 即总是在扩展说话人所说话语的信息内容, 找出最合适的理解, 知道该理解是说话人发话意图为止, 这也就为说话人在此过程中有机可乘, 做出刻意曲解。原文中探春的话本是对薛宝钗记忆力强的一种由衷的赞美, 但黛玉却将这种赞美刻意曲解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似乎宝钗只会留意别人身上佩戴的装饰之物。湘云的金麒麟在某种程度对“木石姻缘”构成了威胁, 黛玉有感而发, 于是借题发挥、旁敲侧击以讥讽蔑视“金石之说”, 维护面子。

又如黛玉责怪湘云糊涂, 不将礼一块送来省事, 湘云详解这是为求清楚明白。

(10) 宝玉笑道:“还是这么会说话, 不让人。”林黛玉听了, 冷笑道:“她不会说话, 就配带‘金麒麟’了!”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 幸而诸人都不曾听见, 只有薛宝钗抿嘴一笑 (曹雪芹, 31:379) 。

此处林黛玉的冷言, 是将贾宝玉对史湘云会说话的赞美刻意曲解成认为湘云因有金麒麟而博得宝玉的喜爱, 与上例中她讥刺薛宝钗记得史湘云有个金麒麟的那番话有异曲同工之处。宝玉在众人面前夸奖湘云而引起多心且敏感的黛玉的警觉, 她立即故意接着宝玉的赞美并转移强调的话题, 而再次挑出矛盾的重点“金麒麟”, 进而旁敲侧击, 那带刺的话儿的矛头直指着史湘云, 以示自己不卑不亢。

4 从话语的刻意曲解到悲剧式人物形象的刻意塑造

通过对上述林黛玉话语刻意曲解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她在语言运用上有杰出的才能。她善于辞令、巧于辩解, 而且语言凝练, 形象生动, 极为贴切准确, 个性十足。正由于此, 她的话往往能实现预期的语用功能。她语不忌惮, 说话不肯饶人, 经常性地刻意曲解他人的话。或是冷嘲热讽刻意以奚落他人, 或是含沙射影巧妙地绕着弯来责备他人, 或是一心制造诙谐幽默的效果取悦众人, 或是恃才傲物有意展示自己的才华, 或是为解除对姻缘的威胁, 旁敲侧击、尖锐露骨地来表示讥讽轻蔑。

她对语言进行刻意曲解, 通过润色和形象化使其言外显意、滴水不漏。然而, 那“一句是一句”的话, 似乎过度使用了这一语用策略, 毫不考虑语用策略和制约条件, 在别人看来她的话语常常是尖酸刻薄, 是有意陷他人于窘境;是其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表现。湘云说她“再不放人一点儿, 专挑人的不好”, 是见一个打趣一个;探春责备她“用巧话来骂人”, 李嬷嬷感慨说她“说出一句话来, 比刀子还尖”。她的伶牙俐齿“叫人恨又不是, 喜欢又不是”, 虽然她的刻意曲解不时制造了幽默的气氛, 融洽了姐妹间的交谈, 但她那不饶人的话难免撕裂了别人的颜面、伤害了别人的感情, 她很难博得别人的好感, 只会让众人特别敬畏她以免遭其讥讽, 因此她在贾府的地位自然日益显得孤危。即使宝玉能理解黛玉这性子, 常常能包容她、对她的刻意曲解一笑而过, 但她明目张胆地对“金石之说”的再三冷嘲热讽、旁敲侧击, 全然不理会宝玉的苦心, 既让宝玉难堪, 也使人觉得他们二人难以和睦相处。所以后来贾母道:“林丫头那孩子倒罢了, 只是心重些, 所以身子就不大很结实了。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 要赌宽厚待人里头却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了。”如果说宝钗是识大体, 明大理, 那黛玉便是宏才而缺雅量, 不懂人情世故。

5 结语

语言使用者在作出语言选择时, 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的需要选择、协商和调整语言策略 (Verschueren, 1999)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 充分体现了语言使用者有意识通过该策略的使用以达到特定的语用功能, 而刻意曲解语用功能的实现同时意味着听话人能体会曲解发生的机制。正因为此, 在文学作品中, 该语言策略既是听话人揣摩归结说话人特点的重要参考, 也是读者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 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种类是多样, 而且各功能的积极消极影响也是相对而言的。《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林黛玉悲剧形象的刻意塑造可以从两个方面在林黛玉话语的刻意曲解中找到痕迹:首先, 小说中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几乎集中于达到自身利益上, 如上例子中所述损的他人面子、为自己增面子以及保面子;其次,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话语中刻意曲解的明显过度使用, 已经从使得该语言策略的功效由积极走向消极。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分析为读者理解人物形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解读、体会小说人物以及作者的有意之为, 为读者深入文学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综上所述, 林黛玉的悲剧形象是她生命是主旋律, 其话语的刻意曲解是曹雪芹刻意塑造其人物悲剧式的形象重要铺垫, 为她在炎凉世态中越发孤寂, 渐渐香消玉殒, 最终爱情幻想破灭惊梦而亡, 魂归离恨天的悲剧画上浓重的一笔。

摘要:刻意曲解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 是指语言使用者有意利用某种特殊的语境或对方话语中的模糊性等特点, 歪曲对方的话语意图。话语的刻意曲解在交流中能产生特殊的语用功能, 而话语能形神兼备地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 是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两者的关联性值得探讨。《红楼梦》中林黛玉惯用刻意曲解, 一方面实现了她的多种语用目的,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她的命运遭际。本文从语言学语用功能角度对林黛玉话语的刻意曲解进行分析, 以考察语用现象与人物悲剧式形象刻画的关系, 经研究表明, 林黛玉的刻意曲解层层铺垫出曹雪芹笔下刻意塑造的潇湘妃子悲剧式的形象。

上一篇:自主学习的策略包括下一篇:筹办营销与策划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