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命运.崛起(共3篇)
人物.命运.崛起 篇1
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高效的关键。好的问题设计应该体现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集中度。本文以《孔乙己》中“人物命运的分析”为例, 谈谈在问题设计中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慧。
一.思维的纵深:孔乙己叫什么?
教学《孔乙己》之前, 学生对教材有个熟悉的过程。在他们自己读了这篇课文后, 我和他们有过一段随意的谈话:《孔乙己》课文看了, 觉得孔乙己是个怎么样的人?同学们的回答简洁多样, 有说“懒”的, 有说“好喝酒的”, 还有说“迂”的, 甚至有一个同学说:好玩。为什么一篇用作者的话说“反映苦人儿命运”的文章, 最后只能让学生留下这些只鳞片甲的印象?我觉得除了时代的迥异让孔乙己的脸孔在我们的眼里渐渐模糊外, 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能力不够是最关键的因素。
于是在引导学生赏析了描写孔乙己外貌的文字和被人嘲笑的两个场面后, 我提出了一个看似荒谬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 孔乙己叫什么?课堂里先是平静了一会, 学生仿佛觉得老师在拿他们开心。后来我指名一学生回答, 那个学生一脸疑惑:“他不就叫孔乙己吗?”许多同学的眼光都看着我, 好像在附和他:是啊!不就叫孔乙己吗?我不动声色:书上怎么说的?
学生连忙翻书, 有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他不叫孔乙己!孔乙己只是别人从描红簿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里给他取的绰号。等大家意见统一后, 我不慌不忙地说:每个生命刚出世的时候都承载着父母甚至家族的希望, 孔乙己的父母在孔乙己刚生下来时, 一定对这个新生的生命, 寄予了无限的期待和美好的祝愿, 同学们想一想:怎么孔乙己到中年后反而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了呢?为什么又偏偏是从描红纸上给他取个绰号呢?课堂上的热闹立即沉寂下去, 同学们陷入沉思。通过思考和小组交流, 同学们终于明白:孔乙己是那么的清高、那么的自尊, 然而连一个堂堂正正为人所知被人认可的名字都没有, 他的地位何其低下, 他的命运何其悲惨!他的绰号又是从小孩子练字的描红纸上截取的, 既是普通民众识字不多, 只能从这样的“通俗读物”上为主人公“就地取材”的取名的缘故, 也让孔乙己的名号与“上大人”相连, 显得不伦不类, 滑稽可笑, 同时, 也让封建教育衍生的一出活剧在生活里生动地上演。多么富有讽刺意味啊!
这里设计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一组追问, 表面看来很浅显, 甚至有些无聊, 然而这样的问题旨在引发学生积极的纵深思考。当我们用发现的眼光, 拂去课文中的尘烟, 还原出一个本真的孔乙己, 我们才发现这个“苦人儿”的“苦”, 不只是受人欺凌, 被人侮辱, 在人世间茕茕独行, 他连个属于自已的正儿巴经的名字也没有。即使和圣人攀上一点关系, 那又如何?只不过在戏谑中更见他命运的悲凉罢了。
二.思维的发散: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
《孔乙己》的故事高潮一般被认为是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爬来咸亨酒店喝酒的部分。这里有个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即文中描写的“穿一件破夹袄, 盘着两腿, 下面垫一个蒲包, 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孔乙己是那么在意自己的读书人身份, 而“长衫”也成了他固守自己读书人身份的最后一块阵地了, 以至于他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他“穿的虽然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 似乎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可是现在孔乙己的长衫被换成了“破夹袄”, 那么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呢?这个问题一提出, 同学们马上兴奋起来。有同学认为, 孔乙己腿被打折了, 要在地上爬行, 穿长衫实在不方便, 因此只好“割爱”。有的同学依据书上交代的时令季节回答, 说是:中秋过后, 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 看看将近初冬, “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可见秋凉如水, 孔乙己要“温度”不要“风度”了。博得大家会心一笑。也有同学说孔乙己对他的长衫“情有独钟”, 那样不肯脱下, 他是不会怕冷的 (该同学十分有趣, 还举了曾在我校任教的外籍老师冬天只穿衬衫的例子来类比, 证明孔乙己未必怕冷, 全班大笑, 连教师也忍俊不禁) , 而让他脱下长衫的唯一理由就是:丁举人让人毒打孔乙己, 孔乙己的长衫被彻底打烂了, 实在无法再穿, 所以换成了“破夹袄”。待他说完, 大家也觉得有理。更有同学大胆的推断, 是丁举人下令让人扒了孔乙己“又脏又破”的长衫, 还模拟丁举人的口吻说:“你, 这种人, 也配穿长衫?”课堂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老师这时作了简要的总结:孔乙己一生想守住他“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 可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不管是怕冷穿上了“破夹袄”, 还是腿打折了无法穿长衫, 还是长衫被打烂或者让丁举人叫人给扒了, 他残余的“理想”终究完全让位于冰冷的现实。哀莫大于心死, 这样一个“心死了”的孔乙己又能走向何方呢?
这里通过自然生发的思维发散训练,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合理想象有了一个放飞的平台, 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让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提升。
三.思维的归一:孔乙己真的会“时来运转”吗?
在讨论课文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交代了孔乙己怎样的结局时, 有同学提出不同意见, 他认为孔乙己如果得遇贵人相助, 也不是没有“柳暗花明”的可能。因为教师预先曾经看过一篇想象作文, 内容与这一观点吻合, 课堂预设比较充分。于是教师顺势提问:孔乙己真的会时来运转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看法。许多同学摇头, 却一时说不出自己的理由, 于是我引导学生联系全文, 从本句话透露的信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孔乙己自身的性格来加以思考。同学们发现, “大约”虽然表示不确定, 但这里的不确定是因为“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 也就是说孔乙己不仅没有再来过酒店, 就是有关其生死的只言片句的消息也没有。在那样一个人与人之间“没有好生气”的社会氛围中, 孔乙己时时被人嘲弄, 即使被打折腿也无人关爱, 最后还是在人们的笑声中爬出咸亨酒店的。一个本无谋生本领, 现在更无谋生能力, 而又守着他最后的那么一点点清高 (让他要饭恐怕打死也不干, 即使要饭他内心如何安宁?) 的孔乙己如何可以活下去?况且他嗜酒如命, 如果没有死, 又怎么会二十年不来咸亨酒店喝酒?就算有那么一个善人, 偶尔发善心, 不计名利的救治孔乙己、帮助孔乙己让他命运有了转机 (其实孔乙己恐怕也没有那样的潜力) , 以孔乙己的性格, 他一定会回咸亨酒店显摆一通, 在过去那些嘲弄他的人面前扬眉吐气一回。要知道:孔乙己当初在被短衣帮嘲弄得无法辩白时, 还通过一个“排”出九文大钱的无声的动作炫耀了一下, 想借此挽回一点面子呢!最后大家终于达成了一致: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命运悲剧, 也是那个社会与时代的悲剧, 无论是从他自身的逻辑还是从生活的逻辑出发, 都注定了这个“苦人儿”最终悄无声息的从那个“冷酷如铁”的社会中消失。尽管我们很愿意相信, 但是他不会有“时来运转”的那一天!
虽然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但是不少时候最好、最合理的答案却真的只有一个。这里的设计依据的是生活的逻辑、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 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 在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上, 追求思维的深度、广度和集中度,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是语文教学走向高效的重要一环, 也是一个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闪烁与积累。《孔乙己》人物命运探究的这三个问题, 恰好代表了课堂教学学生思维培养的三个指向, 因此写下来与同行们一起分享, 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人物.命运.崛起 篇2
现代经济中,没有什么技能比学习能力更为重要。从全球来看,学习是对未来收益的高度预测。通过学习,我们会学到一种成长思维模式,即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困难任务,通过商业运作,可以让财富激增,通过德行修养,让自己对家庭、社会做出贡献。学习帮助我们如何运用更缜密的思维模式去实现目标。
导师简介:孙立群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现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吕不韦》《李斯》《范蠡》等人物系列讲座,深受观众喜爱。易中天称赞他的主讲风格是“满腹经纶,胸有成竹,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7月14-15日,博海国济·崇简人文企业家国学班迎来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人之一——孙立群教授,两天课程中,武大国学班孙教授以《史记》为文本,从政商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梳理了范蠡、李斯、吕不韦、子贡等历史人物命运际遇背后的政治风云和人性特点,他将历史故事和背后的哲思讲得深入浅出,孙教授对待史料旁征博引、如数家珍,他用洪亮的天津普通话,为学员剖析这些政商人物的成败得失为后人带来的启迪和教训,揭示了现实社会运行规律,帮助大家提高历史思辨能力,增加历史智慧和人生智慧,获得学员一致好评。
《史记》塑造我们的大局观
孙教授认为《史记》是一部伟大的、极富魅力的史学名著。他说“读中国书,不读《史记》等于没读中国书“。《史记》是奠定中国史书体例的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叙事简练生动。记事始于传说的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包括上下3000年的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600多字。该书以人为中心,描绘了许多人物的事迹,其功过成败,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孙教授认为《史记》的生动性、可读性是史学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他提出,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即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冯仑、马云、任正非等优秀的企业家都爱读《史记》等历史类书籍。
武汉大学国学班孙教授特别提到,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的过程中,惨遭“腐刑”,极度痛苦中,他以先贤激励自己,“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孙教授高度称赞司马迁在逆境中完成《史记》这一历史著作的伟大成就,尤其在精神层面,司马迁给我们许多启示,在人生最痛苦的时刻,在深陷逆境的时候,司马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货殖列传》为中国商人点赞
在中国文化中,重农抑商,十商九奸,投机倒把……等形象是对商人的描述,孙教授告诉大家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篇为商人点赞、为商人叫好的文章,就是司马迁的《货殖列传》。
《货殖列传》记录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富人,连同当时的物产、商业活动、经济活动一一做了描绘。歌颂了春秋至战国一批著名大货殖家:范蠡、子贡、白圭、卓氏、巴寡妇等这些商人典范,孙教授指出这是第一部为商人树碑立传的史书。司马迁在文章中将市场和商业的道理说得极透。首先是承认人的欲望,认为这不可压抑,一个社会的贫富差别是客观存在的,鼓励人们劳动致富。求富,理所当然。“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次说明社会需要因势利导。“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两千多年以前,司马迁就给人们规划了致富的道路,“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同时对利润、分工等都有极精辟的论述,“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也讨论商业伦理和精神,从范蠡说到 “富好行其德”的观念。从地域之差别引出商业的必要,提出商业竞争中的无常,“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这些理念是和今天的市场经济等非常接近的思考。孙教授认为司马迁对人性的深入理解、对商业的深入把握都值得在做企业家细细体会。
孙教授在《货殖列传》中选出了富豪排行榜:
先秦富豪排行榜
范蠡,中国古代富豪第一人。对商业精通。发财致富。富好行其德。
儒商子贡
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在《货殖列传》里列在第二。中国的第一个儒商。喜欢过富足、体面的生活。传载:“子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粥财于曹鲁之间。”“七十之徒,赐最为饶益。”子贡能言善辩,善于经营,喜欢过排场生活,他经商不单是为了发财致富,而与政治目的相联系。他所到之处,结交名流,到处宣传他的老师孔子,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经济上的支持者。“待价而沽”就是讲的子贡,司马迁评价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就是贱则买进,贵则卖出,掌握时机,从中转易。子贡做珠宝生意最成功,多年来,他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时刻把握市场行情的变化时机,处处立于主动有利的位置,所以笔笔交易有盈无亏。子贡是很早提出理解商品价值的人。
博海国济武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崇简人文教育中心特别推出。
精明的商人——白圭
战国商圣级别的商人,他对市场观察非常细致,认为经商如孙吴用兵。审时度势,对经商时机把握恰到好处,靠贱买贵卖获取利润。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经商理念。他把道德观念融入经商,不唯利是图,应当有“智、勇、仁、强”四种秉性,具备姜尚、伊尹的智慧、计谋。这一经营准则,直到今天仍为商界广为运用和提倡。他很低调,不怨天尤人,代表中国商人的正面形象。
多面手猗顿——畜牧起家
山西人。猗顿向范蠡求教如何致富,范蠡教他养殖畜牧。为当时晋商一带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乌氏倮畜牧
少数民族首领。经商发展畜牧,乌氏倮“比封君”是秦始皇对他的优待。
巴(蜀)寡妇清
巴寡妇清是四川重庆人,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她与秦始皇关系非常好,为富能仁,秦始皇封她为“贞妇”,诏她进宫,给以公卿王侯的礼遇。巴寡妇被奉为代表重庆地区巴国、巴郡时期工商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人物。
解读商圣范蠡
自从武汉国学培训孙教授在央视讲解范蠡之后,社会各界对范蠡的关注越来越热。“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是对范蠡的最高评价。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范蠡精神,确实值得企业家们学习和效仿。孙教授认为春秋战国是最活跃的时代,中国有老子、孔子,世界范围内,同时期出现了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大师级人物,这是个群星闪耀的时代。范蠡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司马迁把最好的赞美都给了范蠡,评价范蠡“富而好行其德”。
25岁以前,范蠡待在南阳。年轻时代,他是个不循规蹈矩的人,史书记载范蠡的用词,都显示他是个常人眼中的“问题少年”,“被发佯狂不与于世”“一痴一醒,时人尽以狂。”文种慧眼识范蠡,认为“狂夫多贤士,众贱有君子。”范蠡的人生中,文种是个重要人物,他独具慧眼地看出了范蠡的才能,像伯乐一样发现了他。范蠡审时度势,认为吴国已经有伍子胥和孙武辅佐了,不如去更能发挥特长的地方,于是和文种一起投奔越王勾践门下。
范蠡在越国待了42年,越国强大以后,他激流勇退,离开了越国。他敏锐地认识到形势的变化,对越王勾践的为人看得非常透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喛,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不为名利所扰,范蠡做事非常有计划,有谋略。
孙教授指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就是范蠡,第一个慈善家也是范蠡。范蠡师承计然,计然是老子的弟子。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范蠡对治国有着高超的智慧,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认为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
他在齐地务农,又短暂出仕,后弃官而去,陶地经商。做官,务农,经商……范蠡适应各种角色,样样成功,宠辱不惊,他一生奋斗不止,境界极高。“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孙教授认为,现代中国人尤其需要学习范蠡的这种精神,因为人生不满意处十有八九,遇到坎坷,范蠡精神教育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和淡定,成功不唱高调,不讲大话。失败不怨天尤人,永远尽职尽责。
孙教授特别为学员们总结出范蠡精神和他经商的成功之道。
范蠡精神
不断进取,艰苦奋斗
儒道互补,健全人格
脚踏实地,勤谨务实
真诚经商,智慧经商
富而好德,回报社会
范蠡经商成功的秘诀
做事有备,把握时机——范蠡对商机的感悟是超前的。“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范蠡认为经商跟打仗有相似之处,要抓时机,要提早准备,要快。“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之为灾”。
贵出贱取——“贵出如粪土“贵上极则反贱”当商品价格很高的时候要及时售出,高到顶点就是变贱的时候。“贱取如珠玉”。当商品价格跌落到最低点,要像珠玉一样买进。“贱下极则反贵。”当商品的价格贱到底的时候,就会开始往上走了。
待乏积著——“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要合理地储存商品,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货物质量。
“三八”价格,薄利多销——“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也。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农末俱利,农民和商人都可以获利。“逐十一之利”,主张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范蠡的商业理念渗透着人文精神。
富而好行其德——“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
志在定立国君的吕不韦
与范蠡不同的是,《史记》中也记述了一些功高显赫却下场悲惨的人物。孙教授以吕不韦的人生经历为例,指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金钱改变历史进程的人,靠金钱进行政治投机,能量极大。他以“一千金”的成本,赢得了“一个国”的收益。孙教授侧重在人性上解读吕不韦,认为他聪明反被聪明误。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吕不韦不满足于家有千金,而是弃商从政,追求既富且贵的人生,将人生的赌注放在培养国君身上。《战国策》中记载的吕氏父子对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吕不韦是个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吕不韦问:“耕田之利几倍?”其父答曰:“十倍。”又问:“珠玉之赢几倍?”答曰:“百倍。”又问:“立国家之主赢几倍?”答曰:“无数。”吕不韦在邯郸发现机遇,秦国的公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在赵为“质人”,郁郁不得志,吕不韦发现异人是“此奇货可居!”吕不韦精心设计,敢于冒险,将异人辅佐成了秦国的国君。吕不韦通过“说服异人、邯郸献姬、游说秦国、定立太子,进入政坛”实现目标的“四部曲”,显示了他步步为营,办事周道,想问题全面的特点。吕不韦当上了秦国的相国,封文信侯,实邑河南洛阳十万户。权倾天下。
孙教授总结吕不韦的失败并非因为经商和处理国家政事有误,而是错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一错再错,酿成大祸。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是经商、管理国家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李斯的跌宕人生路
孙教授对李斯的剖析,也是鞭辟入里,让人深思。
李斯出生卑微,“仓鼠一叹”表明了李斯的志向:“人之贤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他在厕所的老鼠和米仓的老鼠上,看出人与老鼠的状态十分相似,就看身处什么地位。李斯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实现三级跳:拜师求艺、入秦、帝国大厦的搭建者。他实现了由舍人——郎——长史——客卿——廷尉——丞相的人生巅峰。然而,李斯的人格非常低劣,为了荣华富贵,他不仅害死同学韩非,还不断迎合秦始皇,策划焚书坑儒,造成了中国文化专制,彻底沦为专制制度的附庸。李斯的后半生,理性丧失,原则丧失,晚节不保,自私低劣,被赵高拉拢、恐吓,沦为小人。面对赵高的政变,屈从赵高,仰天而叹,哭自己的老命没处安放。这种放纵,不但没有自保,还加速了自身的灭亡。72岁的李斯被判死刑,死的非常惨,“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孙教授评价李斯的人生大起大落,既有荣华富贵,又结局悲惨,认为他的人性太黑暗,迎合、屈从、为恶导致了他最后被杀。孙教授指出,李斯的经历对现代人很有启迪性,很多人从普通人一路奋斗到高官显贵,达到人生顶点后就发生异化,与他们在名利上,只知索取、自私自利密切相关。
司马氏与西晋兴亡
课程的最后,孙教授还给学员讲解了司马家族的成功史、西晋政权坍塌的原因。对今天的社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西晋第二次统一了中国,走了51年。这个政权的奠基人就是司马懿,孙教授评价司马懿头脑清楚,不跟曹操闹翻,同时还保有自己的个性,让曹操感觉他“软中有硬”。”司马懿一生很会审时度势,何时出山,何时隐居,为人处事不显山露水,韬光养晦。通过司马家族几代人的努力,司马炎当上了皇帝。司马炎当皇帝的时候很清醒,建立晋国,励精图治,提倡节俭,发展经济。司马炎提出的五条治国原则“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孙教授指出西晋是最有可能进行社会大一统的,可惜最后腐败,上行下效,奢侈挥霍,比富斗宝。皇帝带头卖官捞私财。清谈虚浮之风,社会风气腐化,司马家家风败坏,司马炎培养了个白痴接班人,司马衷。选了贾南风做儿媳,勾心斗角,策划“八王之乱”,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激化,西晋灭亡后,中国进入混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孙教授指出:西晋缺少一个较为稳定、连续统治群体。在中国古代,一个政权能够平稳过度最初五十年至关重要,西晋统治者骄傲自满,陶醉于胜利之中,不思进取,导致政治腐败。唐太宗评价西晋的失败是“居治忘危,则治无常治。”
课程总结
《边城》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 篇3
然而在这个风景如画、人情美好的世界里, 人们的内心深处却蕴含着辛酸、悲凉和孤独。如有评论者指出:沈从文的《边城》, 使人读后总在获得美的感觉的同时, “感到一种忧伤、悲凉和惆怅, 总感到他所描绘的明丽景物和温暖人情, 笼罩着一种似雨似雾、挥之不去的阴湿与愁苦, 总隐隐地感到作者在有点强作欢笑。”原因是他以诗人的敏感和情绪, 编织着一副与现实人生完全不同的“优美, 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同时又担负着一个思想家的担子, 想为我们的民族寻找一条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 他感到力不从心, 感到痛苦、寂寞, 感到前途的无测。他的这种心绪辐射到他笔下的人物身上, 于是就产生了老船夫的“一切要来的都得来”的无奈心声, 产生了少女翠翠“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的不测的等待。
《边城》中主要人物都是纯朴善良的好人, 但这些好人没有一个能够逃脱悲剧的命运, 或是爱情破灭, 或是非正常死亡, 或是离家出走, 无一如愿。
翠翠是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是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化身。她天真善良、美丽乖巧、善解人意、温柔恬静。留给读者的是她“天真灵逸、羞怯中见娴雅的气质, 是她如鱼戏水地融合于大自然之中诗一般的神韵”。然而, 她又是很不幸的。虽有慈爱的爷爷关怀备至, 生活表面恬淡而平静。但因为自幼父母双亡, 内心有着无比深沉的孤独和忧伤, 她会在无人的时候独自垂泪。爷爷虽然一心想把她交给一个可靠的人, 但她的爱情仍以悲剧告终。爱她的大老和二老一个意外溺水身亡, 一个黯然远行, 不知所踪。而和她相依为命的爷爷也心力交瘁而死, 只留下她孤寂、凄凉地守着渡船, 在迷茫与无望中等待心上人的归来, 但没有人能告诉她要孤独地等到什么时候。
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一辈子尽忠职守、轻利重义、宽厚仁慈、豁达爽直。他生活虽然清贫, 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 却从不索取, “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 却不图别人一丝报答。他因为女儿婚姻的悲剧, 在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他害怕女儿的悲剧重演。他爱护、疼惜孙女, 为孙女的亲事担忧, 为孙女能有个好的归宿而日夜操劳, 在大老、二老和顺顺面前奔波, 而最终不能如愿, 他又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诉说, 带着深深地忧虑、遗憾在雷雨交加之夜心力交瘁溘然逝去。
大老、二老两兄弟, 勤劳能干, 性情豪爽、慷慨。大老爱翠翠, 糊里糊涂地陷入爱情的矛盾中, 最后他感到希望破灭, 爱愿难成, 只能孤独地外出闯滩不幸而亡。二老也爱翠翠, 他为追求爱情, 和哥哥“决斗”, 夜半唱情歌, 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 远下桃源。
《边城》中的每个人都在孤独中挣扎着, 尤为可悲的是, 翠翠本应处于悲剧的中心, 可实际上她却一直处于悲剧之外。她不知道大老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后落水身亡的, 她不知道二老离家远行也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 她甚至也不知道爷爷猝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亲事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只有这一切都已发生, 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了之后, 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夜晚”。
【人物.命运.崛起】推荐阅读:
命运·周瑜历史人物作文05-25
从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性格探究其悲剧命运07-09
命运论文05-22
女性命运07-23
人生命运08-01
民族命运08-02
英雄命运08-09
命运主题08-15
命运抗争08-16
不同命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