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童教育

2024-05-18

聋童教育(精选9篇)

聋童教育 篇1

家庭, 是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 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摇篮。普通儿童入学前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而聋童因生理障碍问题入学前则极少能接受幼儿园教育, 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残疾儿童的身心素质的发展, 在经济腾飞、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 尤应引起重视。下面就聋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略谈一二。

一、家庭教育概述

家庭教育, 即在家庭由家长及成员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对培养人通过家庭生活实践与言行身带, 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 在家庭里面, 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对儿童和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六个方面里, 首当其冲就是家庭教育, 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聋童生理上的残疾, 愈发显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尽管在教育过程中比普通儿童更具有困难性, 但也不能丧失信心或掉以轻心。应根据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 施以诱导或激励, 为继续接受小学、中学乃至更高一级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使之成为残而不废的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聋童个性情况

由于聋童的家庭情况千差万别, 加上不同的环境影响, 其个性也有不同类型:

1. 溺爱型。

这类聋童一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尤其是城镇里的更甚, 不仅受到父母的怜爱, 同时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及其兄弟姐妹的百般照顾。父母们总认为没生养好孩子或误了孩子的病而有愧于孩子, 这样做既是对孩子的补偿, 又是对自己的安慰和平衡。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使这些孩子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低。在聋哑学校的招生考试中, 往往由于考试不成或能力低下而落榜, 即使一部分被招进了学校, 第一学期也往往表现为遇到困难缩手缩脚或不知所措, 有的还爱指使别人干这干那, 不易和同学搞好团结打成一片。

2. 放任型。

这类聋童的家长对生育这样的孩子很感晦气, 对怎样予以教养束手无策, 丧失培养他们成长的信心。不打算指望他们出人头地、光耀门庭、养老送终, 任其随日月的推移自便成长。这样不负责任的不管不问, 使得一部分聋童几岁就小偷小摸, 顽皮撒谎, 进入聋哑学校后, 这些坏习惯也难以纠正, 常表现为学习无目的性, 行为随随便便。

3. 自卑型。

这类聋童的个性是由父母或家庭成员长期的恶性刺激造成的。这些孩子的家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觉得生个哑巴是一种报应, 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是一团令人懊恼的阴影。平时工作、生活中稍有不顺心的事, 就发泄在这些孩子身上, 脸色、巴掌、拳头、恶言、抑郁使这些孩子敢怒不敢言, 日转星移, 形成性格分裂或内向, 具有强烈的自卑感。随着年龄的增长, 有的开始意识到父母对自己不好, 自己是家庭的累赘, 恼恨父母, 恼恨自己;有的从家庭出走, 浪迹于社会, 甚至走向极端。

4. 期望型。

这类聋童所在家庭, 成员多为干部或文化素养较高或社会活动较强者。他们并不视家庭中出现一个残疾儿童是丢脸的事, 而认为残疾儿童是更应该给予关心爱护, 更应给予科学性的教育的人。还认为残疾儿童通过努力可像健全儿童一样去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生产劳动技能, 成为残而不废的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 这类家长满怀信心, 寄聋儿以期望, 自觉咨询或学习有关聋童的生活心理知识, 学习特殊教育的方法, 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做到真正关心、疼爱残疾孩子, 孩子入学后, 还注意配合学校和老师进行教育。这类聋童往往上进心强, 遵守纪律, 学习成绩优良, 与同学相处融洽。

以上几种类型的分析, 可看出聋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受到家庭教育的直接影响, 而家庭教育也影响着学校教育。尽管聋童入校后由学校直接承担教育任务,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中止家庭教育, 相反, 此时家庭教育对学校的支持配合要比学校或家庭单独性教育更加重要、更为必要,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聋童平时在校表现较好, 但过完假期返回学校时却判若两人;也有的通过假期在家生活, 新学期会面貌一新, 上进心更强。不难想象, 这是家庭是否施行教育或再教育的结果。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聋童的家庭教育, 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只要家庭遵循特殊教育规律, 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 采取适合聋童特点的方式方法施加影响, 目的是一定能够达到的。其教育内容大致分为三类:

1. 早期教育。

生理心理学指出:聋童在发育的早期, 与正常儿童的差距比较小, 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差距就逐渐拉大。所以应该在其差距最小时期施加早期训练, 这时聋童的可塑性最强, 最易接受特殊教育的影响, 弥补缺陷最容易。

2. 社会适应性的教育。

要培养聋童对气候、对事物的应变能力以及讲礼貌、爱清洁、做事有头有尾、井井有条的好习惯。除此, 要让他们特别是有残余听力的聋童, 从家庭氛围的小圈中走出来, 走进大自然, 开阔视野, 培养他们观察社会、探索自然奥秘的能力, 从中获得较多的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经验。

3. 文化知识教育。

聋童因失聪不能正常靠听觉认识世界, 造成了很大的片面性。因此, 应针对性地实施早期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包括简单运算、人员称谓、常见事物等。

四、家庭教育的方法

需要说及的是聋童入学后, 家庭及家长的作用和使命感存在, 并且更要明确并加强。

1. 激励指正。

聋童对学习及各种实践活动的兴趣与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比正常儿童更强烈或更胆怯, 所以家长应以信任的态度激励他们由易到难努力去做去参与, 并在此过程中, 细心地发现他们的成绩和不足, 及时给予赞扬、鼓励或耐心指正, 使之享受成功的喜悦。

2. 及时强化。

由于听觉的障碍, 使得聋童在习惯一些知识或技能时, 往往需要连续重复方能出现效果。根据这一心理特征, 需当他们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时, 在短时间内重复再做, 并要求提高和完善原有的质量与标准, 这样强化的结果, 对其良好素质的形成与提高极有益处。

3. 互相尊重。

尊重、热爱、信赖和强烈地期待, 常会创造出让人出乎意料的奇迹。平时, 我们要求聋童尊重父母、长辈, 那么父母与长辈也应尊重聋童, 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二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愿, 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 家庭中的一些问题, 不妨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或是共同讨论解决, 造成家庭民主气氛, 让他们在心底里产生一种“平等”的感受, 感受家庭和社会的温暖、真诚。

五、家、校教育的配合

聋童入学前, 完全靠家长及社会的熏陶, 入学后, 他们成了家庭与学校的纽带, 需要家庭与学校的共同教育或双向教育, 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 互相依靠, 才能把他们教育得更好。

1. 建立个体家庭档案。

新生到校后, 教师首先关心的是聋童的成长过程, 以便继续因材施教, 所以, 应认真建立个体家庭档案。档案内容:家庭教育形式, 个体已掌握知识的概况, 听力的程度, 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情况, 家庭成员既往病因病史, 与家庭有联系的亲戚朋友的地址、电话号码等。

2. 培训家长。

家长虽然与自己的孩子朝夕生活在一起, 但从理论角度研究聋童还是少而肤浅的, 更对特殊学校如何对他们的孩子进行教育是陌生的, 可这些又是家长十分需要与关心的, 这就很有必要办家长培训学校, 让家长心明、眼亮、耳聪, 将原有的特教水平提高再提高。培训内容可为: (1) 了解听障儿童的身心特征。学习优生优育知识, 了解教育致聋原因及治疗保护措施;了解聋童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及其对策;对比分析自己的孩子, 思考今后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2) 了解手语。聋童入学前, 主要使用自然手势和家长不规范的手势, 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入学后规范手势的使用, 将会成为聋童和家长之间沟通的纽带。要拆除这道墙, 就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常用规范化手势语训练。 (3) 家长会及家访。家长会和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好渠道, 有目的家访, 可考察了解到更多的情况, 定期的家长会, 可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又可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映给学校, 这样的互通信息, 极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家访和家长会两个形式外, 也可书信往来, 其中包括家长与教师直接书信, 学生与家长定期或不定期的书信, 实行自我监督或家长监督, 相知相通, 以双向的动力, 促进聋童的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浅谈聋童言语的形成和发展 篇2

聋校教育的目的是使聋童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离开了对他们言语的培养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形成和发展聋童的言语,是聋校教育教学的首要问题。

一、形成和发展聋童言语的意义和任务

从聋童本身的特点来看,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言语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形成和发展聋童的言语,是矫正和补偿他们心理缺陷的重要途径

聋童由于听觉障碍造成派生的言语障碍,由于言语障碍使他们感知不完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效果差,抽象逻辑思维无法得到充分发展。由于言语障碍,使他们缺少一个社会正常成员必须应当具有的知识、技能,不能与社会进行正常接触和交往,这影响到了他们性格发展,造成了他们在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特殊性。要克服这些缺陷,必须从根本上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即,使他们形成言语,掌握和发展言语。

(二)形成和发展聋童的言语,是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

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师生间都必须以掌握统一的言语为前提。对聋童来说,缺少言语,教师只能通过直观的手势语来教育教学。这种手段只能应付一般的生活、劳动交往,使他们形成感性认识。但是要使他们真正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生就必须掌握和使用有声语言。

二、形成和发展聋童言语的途径

(一)聋童言语康复机构的系统训练

聋童在较早被发现有听觉障碍之后,有条件的家庭(或利用国家免费救助)为孩子做电子耳蜗,然后送聋儿到言语康复机构接受系统的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口语训练、看话训练等。

(二)聋校教学

1.语文教学和其他各科教学

语文课是聋校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基本任务就在于发展聋童的言语,让他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言语,具有初步的听话、看话、说话和阅读、写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是形成和发展聋童言语的基本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口语、手语和书面语,投入精力把语文课上好,最大限度地发展聋童的言语。

聋校其他学科诸如数学常识律动以及职技教学也是形成和发展聋童言语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处理好传授学科知识与发展聋童言语的关系,克服传授本学科知识而忽视发展聋童言语的错误认识和做法,自觉地将形成和发展聋童言语的任务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2.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对形成和发展聋童的言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课外活动教师应中提供丰富多彩的言语环境,有效地激发聋童的运用、学习言语的需要。因此,只要加以有意识的引导,充分利用课外活動中所提供的言语环境,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课外阅读写作

课外阅读对于聋童言语的形成和发展作用很大。通过课外阅读,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陶冶了情操,还能丰富他们的言语,提高他们的说话、写作能力,培养他们阅读的自觉习惯,为他们毕业后保持和提高语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当根据他们的知识水平、年龄及接受能力,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

聋童的课外写作,如书信、日记、作文、聊天工具等,也是形成言语尤其是书面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写作,可以训练他们用词、用句和整篇文章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指导和检查。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教师要适当向他们提出较高水平的写作要求。

(三)与健全人语言交际

聋童毕业后要走向社会,与健全人共同生活,因此,加强他们与健全人的语言交往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发展他们的看话能力,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形成和发展他们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聋生在低年级自我发展意识水平不高,并没有过多地意识到自己与正常人的差别,很容易与正常人玩在一起,很少有离群性的自卑感。因而在低年级,甚至在入学前教师就应当加强他们同正常人的言语交往(说话、看话),并养成同正常人交往的习惯。这样可避免他们到高年级后不愿同正常人交往,形成只在聋人范围内生活和用手势交往的现象。

聋校、家庭应当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同正常人在一起生活和交往,通过这种途径,可发展他们的言语。当前聋童教育领域的回归主流就有这方面的意义。

(四)家庭教育

家庭是童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家长对孩子言语方面的影响很大,无论聋童是否进入康复中心接受训练,进入聋校接受言语教育,这种影响一直很大,而且不可忽视。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这一因素的作用,调动聋童家长的积极性,聋校教师除了在学校对聋童进行言语训练和言语教育之外,还要说服家长,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学校,参与对聋童进行言语训练,并为之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定期向家长介绍有关的知识和训练方法,尽量做到学校与家庭对聋童的要求一致,使教师的教学与家长的辅导、监督协调起来。

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为孩子配适合的助听器、人工耳蜗或使用言语听觉训练仪器,利用他们在家的时间进行系统的听觉、发音、口语和看话训练。

对逆反期聋童的教育 篇3

一、逆反期聋童的表现

1.强烈的自尊心

聋童到了逆反期, 由于自尊心强, 内心的思想感情不轻易向外人吐露, 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 这种闭锁性导致了他们和老师、家长、同学之间的距离。而此时, 如果老师、家长不改变教育方式, 仍然把他们当小孩一样管教, 势必导致他们和老师、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们也不会接受老师的教育。

2.脾气暴躁

处于逆反期的聋童, 他们因为生理缺陷, 和社会之间产生了一道天然屏障, 由于家长和他们的交流障碍, 因此, 他们往往不理会家长的教导, 家长往往说不到一两句话, 孩子就发火, 甚至和家长吵起来, 在学校, 他们也常和同学发生争吵。

3.心理上渴望自由

逆反期聋童, 由于知识领域、交往范围扩大, 他们心理上渴望自由, 要求独立自主, 受人尊重, 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沟通, 他们不希望家长和老师用管小孩的方式来管自己, 他们还想结交新朋友, 而我们的家长、老师却总认为他们有缺陷, 总是对他们严加管束, 限制他们的自由。

4.疑心重、认识片面

逆反期的聋童疑心重, 他们对人际活动容易产生偏见和误解。假如你和别人说话时, 无意看了他一眼, 他就会认为你们是在议论他, 说他的坏话。如果你和别人说笑并指点他时, 更会刺激他的情感, 认为你是在嘲笑他或是歧视他。不管你怎样解释, 他也不会相信, 认为你是在欺骗他。另外, 他们对事物也看不全面, 只看表面现象。

对聋童的逆反心理, 作为家长一定要耐心疏导, 作为老师, 一定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聋童的教育。

二、对逆反期聋童的教育

1.建立民主、和谐的班集体

环境宽松、舆论正确的班集体对聋童来说十分重要, 会让逆反期聋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感到身心愉悦。我校聋七班的孩子目前正处在逆反期, 如果班主任对一些事情独断专行, 一手包办, 会影响到聋童的心理健康。因此, 班主任在一些评选活动中, 十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 让他们公平竞争。另外, 班主任还充分利用班干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聋童到青春期, 脾气暴躁, 易和同学产生矛盾。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 一般应先向班干部了解情况, 再和班干部商量办法, 如何解决。有时, 让班干部去做聋童的工作, 会让聋童感到亲近, 更有安全感。班上还可以多开展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减少学生间的矛盾, 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

2.班主任工作应循循善诱, 以理服人

许多聋童都“服软不服硬”, 这实际上也反映了部分聋童的心理特征。班主任在解决聋童之间发生的矛盾时, 应先了解事件的整个过程, 然后再来给聋童分析, 讲道理, 切忌粗暴的批评、训斥。有一次, 我校有五个聋童下午私自跑出学校去打游戏, 当我在游戏厅找到他们时, 他们非常慌张。当时, 我没有批评他们, 只是让他们付了钱回到学校。到了学校, 我也没有发脾气, 让他们坐下来, 和他们交谈。我说老师知道你们自尊心强, 因此, 刚才老师没有批评你们, 现在请你们想想, 你们这样出去对你们有什么危害。接着, 我又帮助他们分析了私自离校打游戏的危害, 孩子们懂了道理, 也乐于接受批评, 第二天, 他们主动写了保证书。

3.多亲近聋童, 多谈心

聋童进入逆反期后, 不太愿意和老师在一起活动、交流。班主任就应深入学生生活, 亲近孩子, 加强交流和沟通。平时, 我就有意创设环境和我校进入逆反期的聋生在一起, 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理想,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 让他们说说对同学的看法, 等等。从谈话中, 疏导学生的心理, 解决他们的矛盾。

4.常和家长联系, 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逆反期的聋童, 对家长来说是最难教育的。因此, 班主任应和家长常联系,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还应告诉家长, 孩子处在叛逆期, 应多讲讲道理, 不要粗暴训斥孩子。我校有一个学生, 有一次回家后, 发现父母看了别人写给自己的信。正好那天, 我给孩子们讲隐私权, 孩子非常生气, 而父母又不理解, 孩子一冲动, 就和父母打了起来。孩子回到学校后, 主动给我讲了这件事, 当时, 我没有立即说谁错。我和他坐在教室里, 还请了几个孩子旁听, 慢慢分析这件事, 最终指出他和父母都有不对的地方, 同时告诉他, 老师负责做父母的工作, 但你自己也应该向父母认错。孩子接受了我的建议, 主动写了一封信给父母, 而我也及时写信给学生家长, 希望他们能理解这段时期孩子的心理,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家长看过信后非常感动, 最终这件事得到圆满解决。

浅谈聋童数学教学的珠心算教学 篇4

【关键词】聋童 数学教学 珠心算教学

前言:

对于珠心算的学习,年龄通常集中在8-10岁之间。对于聋童,如果还有一部分听力,可以采用口语和手语相结合额方式进行教学。通常,在一年级开始,需要在数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珠心算教学。鉴于聋童的自身特殊性,在学习要求和标准上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珠心算,其在学习法则方面有别于传统的珠心算,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实现对规律的总结和降解,例如,讲故事,互动游戏等,这样,学生在游戏和娱乐中掌握了其运算和法则和规律。

1对聋童数学教学的珠心算教学指导思想的介绍

对于聋童数学教学的珠心算学习,需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重视创造性的培养,这是聋童教育思想和观念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基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聋童的主体地位,对他们学习的特征和模式进行了解,尤其是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实现珠心算教学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珠心算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例如,能够发挥算珠自身在形象上的直观特点,将抽象、复杂的计算向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化转变,目的是促进聋童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聋童教学与珠心算的结合,实现二者的双重突破,发挥聋童的智力潜能,培养非智力因素,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了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生活发展以及康复提供有力的支持。

2对珠心算与数学教学整合方式的介绍

2.1促进环境因素的结合

对于聋童的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将聋童的身心发展作为目标,教育工作者有计划、有准备地为学生提供的客观事物及环境的综合。在珠心算与环境的融合过程中,需要整改环境服务于珠心算教学内容和方向。在聋童的珠心算学习中,要将教学挂图、算盘等作为其学习环境的附属物,使得其在更加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借助珠像图,操作接龙游戏,目的是使得聋童能够更好地完成对算珠位置的明确,同时,其读数的能力也素质增强。另外,未来加强学生对珠算学习的认识,可以使用算珠作为评比栏红花的表示,使得聋童可以加强对算珠的理解,使其身处珠算的环境之中。

2.2将珠心算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珠心算教育与数学教育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者实为一体。虽然珠心算不是重要的课程,但是,在教学项目和内容方面需要做好配合,二者具有相通性。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可以形象地将其比喻为金字塔,而珠心算教学就属于最底层的基底,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整合的时候,可以将算盘划入玩具的类型,与操作器具和材料一起倒入计算课程。在最初的数字的识别的时候,就可以将珠心算作为一项内容,进行初期的启蒙。例如,在教授数字1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算盘的一个下珠就可以代替任何一个事物。在对1和5的差异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1的位置在上梁,而5的位置是下梁。这样的行为使得学生的空间感被增强。借助珠心算的学习,能够发挥感官的作用,实现对问题的探讨,同时,选择合理、合适的表达方式,进行整个过程的有效交流,感受数量关系,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兴趣提升,实现了繁杂计算向形象化和生动化的转变,突破教学程序的限制,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增强,智力潜力要得到一定的开发。在整个过程中,借助运动思维,实现了形象思维的激发,在根本上增强了抽象逻辑思想的拓展。另外,对于算盘自身而言,其具有巧妙的结构,能够件诸多图案的拼接,学生具有较高的热情,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被开发,图像概念增强,在根本上,提升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3实现与游戏的合理融合

对于孩子而言,游戏最为关键,是其向真实世界靠近的重要途径。游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机会,在游戏中学习,促进个性化的发展,想象力增强,主动性提高,因此,游戏是聋童教育的重要方式。珠心算与聋童教育的整合,尤其需要发挥游戏的作用,将游戏作为手段,在游戏中学习,在自主行为中形成认知结构。

3对聋童数学教学的珠心算教学整合价值的介绍

对于珠心算与聋童数学教学的节后,突破了其早期教育中,以计算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向,实现珠心算与教育环境和资源的整合,根本目的是发展聋童的智力、语言、动手以及创新能力。对于二者的有机结合,打破了聋童教育范畴的限制,将珠心算与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实现其均衡发展,为其将来能够融入社会大打下基础。二者的结合明确了教育思想的立体性与开放性,强调个体差异和环境的特殊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运算能力的同时,提升理解能力。

结束语:综上,对于聋童的珠心算教学,需要与数学教学进行合理整合,借助多种教学模式,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素萍. 浅谈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融合研究[J]. 珠算与珠心算,2016,01:18-19.

[2]郑丽. 浅谈珠心算教学与数学课程相融合的切入点[J]. 珠算与珠心算,2016,01:37-38.

聋童教育 篇5

1 聋童社会支持网络的概念建构

20世纪70年代初, 精神病学文献中引入了“社会支持”这一概念, 研究者认为,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身心健康, 一方面对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 即对压力起缓冲作用, 另一方面可以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3]。9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Cohen认为社会支持包括社会支持网络、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和支持行为[4]。国内关于社会支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不断增多, 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妇女、学生、灾民、农民工、老年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上, 但对特殊儿童的关注相对较少。苏霞等人的研究发现聋生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的得分都显著低于健听学生[5]。聋童自身的先天性缺陷已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上滞后于健听儿童, 倘若他们无法得到相应的社会支持, 则与健听儿童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严重时会产生心理问题。

从理论方面来看, 社会支持 (Social Support) 是指政府、社会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亲友、邻里、家庭等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6]。它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密切程度。[7]社会支持网络即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 (金钱、情感、友谊等) 的社会网络, 人们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 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8]。邱观建把“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界定为, 残疾人在社会网络结构中所拥有的网络位置, 并且在这个位置上所能获得稀缺资源的程度[9]。由此可见, 社会支持网络在特殊儿童康复与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可直接帮助特殊儿童[10]。同时, 张友琴 (2002) 将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通过将社会支持网络介入到聋童的教育实践中, 以期帮助聋童联结所需资源, 化解生活、学习和心理上的危机,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

2 聋童教育的社会支持现状及问题

2.1 正式支持在聋童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

聋童教育实践的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 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 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 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 具体地除政府外, 还指残联和学校[11]。

2.1.1 政府对聋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为保障聋童的受教育权, 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自1994年《残疾人教育条例》的颁布至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 ”的出台[12], 这些法规条例都明确地表明:普通学校不可拒绝接受具有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近两年需不断推进全纳教育的实施进程, 以使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争取到2016年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相关政策本应对聋童的受教育权起到保障性作用, 但各部门在实际操作中时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使部分聋童在教育资源上受到隐形的不平等。如对聋哑儿童家庭及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不足;聋童的受教育权很有必要进一步在法律法规中得到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并未得到落实, 政府与学校、社会、民间大众的合作度不够等。其中, 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践中存在大量问题, 除由当地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下、资源协调功能弱造成之外, 从根本上来看则与我国聋童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缺乏明确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密切相关[13]。

2.1.2 学校对聋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学校是对一个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聋童除在学校学习知识外, 还应学会如何融入群体及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接纳。这里的学校不仅指聋哑儿童教育学校, 也指聋童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 但这些学校的往往存在各种问题, 如工作态度消极, 缺乏爱心等。造成部分聋教育工作者存在消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怕班级内聋童人数的增多会形成无形的负担致使班级难以管理;二是受自身能力的限制, 无论在聋童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感到不足。

据相关资料显示, 聋童群体中学习成绩优异者较少, 大部分处于中下等水平[14]。聋童因对学校、教师和同学缺乏心理上的认同感而使其不喜欢学校生活, 缺乏学习动机并导致成绩低下。这一特殊群体大多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往往得不到老师们的重视、尊重和引导, 有时还会遭受个别教师的歧视和排斥, 从而给这些儿童的心灵带来难以弥补的损伤, 加剧他们厌学和排斥学校生活的负面情绪, 阻碍他们的身心发展。

总体看来, 学校在对聋童的教育支持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5]:

第一, 教育经费不足, 致使有些地区还没有聋校。即使已设立的设施条件也不够完善, 满足不了聋童的教育需求, 不能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缺乏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 教育水平不高。

第二, 无论是聋校还是普通学校, 师资力量都有待提升, 相互间的联系有待加强。聋校真正专业性的特教人才还比较少;获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聋童所在的普通学校则主要表现为缺乏专业化的特教老师和资源教师, 满足不了聋童的教育需求。

第三, 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聋校及随班就读学校的课程标准、课程门类同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方案是一致的, 但真正实施起来的课程设计、课程计划则相差太大。

2.2 非正式支持在聋童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

非正式支持是指亲人、邻居、朋友等初级群体提供的非制度性支持[16]。这里主要是指非政府组织、社区、聋童家庭和同辈群体的力量。非正式支持作为正式支持的坚强后盾, 能够弥补正式支持存在的缺陷, 如因系统庞杂、行政效率低下、工作人员素质有限等问题而导致的社会支持不足, 它能为受助者提供最直接、最人性化的服务。

2.2.1 非政府组织对聋哑儿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非政府组织 (NGO) 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具有一定程度公共性质并承担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 它活跃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其形式、规模、功能千差万别, 且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17]。该类组织的涉及面非常广泛, 教育则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欧美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成长得都很迅速, 几年来更是实现了它们两者间的结合即“非政府教育组织”[18]。因此, 非政府组织可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丰厚的资金、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撑。

非政府组织在处理聋童教育方面也有其局限性[19]:第一, 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对聋童的支持还处于探索阶段, 对教育这个具体模块的关注较欠缺。教育改革的推行, 急需非政府组织这支鲜活的社会力量加入, 为聋童教育甚至整个特殊教育的进步做出贡献。第二, 非政府组织内部成员繁杂, 在面对聋童的教育问题时未能形成一整套严密的运行和管理模式, 主要表现为没有制定统一、合理的规则或程序, 参与聋童教育活动的人员分工不明确。第三, 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义务性的心理咨询师等, 这些对聋哑儿童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的人员间配合不密切。他们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对聋童的教育仅仅关注其单方面成长, 反而忽视了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2.2.2 社区对聋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社区或邻里是聋童在除家庭外接触最紧密的社会活动单元, 社区能够为聋童提供仅次于家庭的最直接、最紧密的社会支持[20]。这种支持不止有物质上的帮助, 更多的是精神或情感上的关怀, 使聋童能在长期生活的社区中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心理满足。

社区为促进聋童教育发展进行了许多努力, 部分社区通过举办声乐类活动, 以感受音乐的节奏等方式来帮助聋童康复, 鼓励其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部分社区居民通过向大学生志愿者学习手语, 并利用闲暇时间主动、积极地与聋童进行交流,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每当其有所进步时, 会给予他们极大的鼓励与表扬。当然, 社区也会给予这些积极人士一定的嘉奖, 授予他们“优秀居民”的称号。这样便会使正能量在整个社区内传播开来, 社区居民投入聋童教育的行动力将会更加强大。

尽管如此, 社区在面对聋童的教育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很多聋亚儿童社区康复服务体系, 更多地还只是停留于关注聋童的生理障碍以康复为最终目的, 而不是为了他们的将来考虑去适度关注其教育困境。社区康复应转化为全面康复的新模式, 包含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21];相对于其他的残障儿童, 聋童则主要是通过社区康复实现早期干预并解决上学问题。

(2) 社区对聋童的教育支持不足, 主要表现为不能及时促进聋童及其家庭地有效聚集, 也没有关注并探讨他们在随班就读中所遇到的困境[22]。由于每个聋童在不同学校中遇到的状况不同, 若能集思广益, 就有可能找到良好的解决途径。

(3) 社区为聋童教育做出的整体性公益活动还比较少[23]。社区可以通过公益性的募捐积累资金, 为聋童聘任业余的专业性教师, 学校教师的正式教导与家长的耐心复习, 加之业余但不失专业化的个别辅导, 聋童的语言康复和学习成效会比较明显。

2.3 家庭对聋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研究表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结构变得更为复杂, 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24], 家庭对个体的非正式支持不免有削弱的倾向。但在聋童的教育问题上, 家庭这一社会支持系统依然承担着重任, 不过家长同相关的专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家庭在处理聋童的教育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家庭为聋童提供的主要是物质生活上的支持, 在精神上尤其是教育方面, 其意识不够强烈, 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激励孩子的有效策略。

2.4 同辈群体对聋童教育的支持情况

同辈群体指具有大致相当社会地位、年龄相仿的一群人[25]。儿童时代, 同辈群体大多形成于偶然, 并对聋童的教育支持发挥着隐性的作用[26]。在随班就读的情况下, 如若聋童与同辈群体能够和睦相处, 便会间接地激发聋童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的积极性。当然, 我们也会发现同辈群体在对聋童的教育支持上, 同样会出现诸多问题, 如部分正常儿童始终对聋童存在一定的偏见甚至畏惧心理, 不愿同其交流, 阻止他们参加群体活动, 甚至对其进行语言攻击和人格侮辱, 严重地挫伤了聋童的心灵。

3 构建适宜聋童教育发展的多元社会支持体系

3.1 坚持政府的主导性地位

聋童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 享有与所有公民一样的权利。目前, 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政府应在聋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要将聋童的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统筹安排, 协调发展。首先, 应当进一步完善聋童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 提高对他们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其次, 必须健全聋童教育事业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根源上依法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最后, 优化聋童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坏境也显得十分迫切, 在此可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对聋童教育事业的宣传作用, 为聋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创造更加有力的环境。

同时, 在聋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中, 政府应摆脱“父母官”的形象, 实现从控制角色到服务角色的转变[27]。再者, 政府在对聋童的教育支持上, 可以采取“政府搭台, 民间组织唱戏”的做法[28], 引导、鼓励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仁人之士的广泛参与。即由政府制定好严格、合法理的规章政策, 非政府组织按照其政策为聋童的教育事业服务。通过政府与民间的合作, 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聋童教育的社会支持模式。

3.2 努力实施全面、全程、动态的学校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问题, 培养自主性的重要场所, 为了聋童教育事业的健康成长, 学校应采取全面、全程、动态的教育方式[29]。首先, “全面”是指学校不仅要关注聋童的成绩变化, 还要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的尊重与支持”“生活状况”等全方位的关注。其次是“全程”, 即对聋童的心理陪护是个不能间断的过程, 并力图完善特殊教育学校体系, 要想完成这一任务, 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了。再次, “动态”指对聋童的教育过程应采取以个别化教育为主的模式, 根据聋童每个人发展情况的不同, 量身定制适合他们各自进步的最佳学习模式, 而这也与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密不可分。

针对聋校方面, 应当积极引进专业化的特教老师和康复治疗师, 而有关的随班就读学校则应注重与相关专业人士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和联系方式, 帮助聋童获得专业的教育和康复支持;当然, 特教老师的在职进修也十分必要, 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都应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更新, 并适时地将其运用于聋童的教育中, 细致、具体地解决其学习困难;同时, 聋童的教育要想发展得更好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使用普校的课程设置标准, 特教老师应当具备探索适宜聋童发展的课程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3.3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

非政府组织承接了政府和企业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 尤其在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 聋童作为残疾人中的部分群体, 在教育上已得到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不过,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水平不高, 存在着外部环境的制约与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因此, 首先需要从政策和法律上明确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地位, 规范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鼓励创建各种民间团体, 设立基金会以及发展为聋童群体的教育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 使非政府组织在聋童群体的教育支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 非政府组织要争取做到能够动员政府无法动员的本土资源甚至是海外资源[30], 以弥补政府对聋童教育投入的不足, 如争取到各类慈善组织、基金会等公益性活动, 来促使聋童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次, 非政府组织需要尝试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公益向善的良好氛围, 实现价值理性的回归[31], 逐渐消除社会、学校、同辈群体等对聋童的排斥倾向, 让聋童更加舒心地学习和生活。最后, 非正式组织内部的成员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灵活地应对聋童的教育需求, 并据此作出更具针对性的反应和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 在非政府组织中的两类较为特殊的群体和组织, 第一类主要为义务性志愿者。首先, 在我国由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 仍然需要大量的义务性志愿者, 因此做好对这类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 提高其工作的科学性与专业性则十分必要;其次, 义务性志愿者往往是构成非政府组织的骨干力量, 因此, 要加大对志愿精神的宣传力度, 使广大公民认识到志愿服务不仅是高尚的行为, 而且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注重引导其自觉、自愿地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当然, 制定和完善志愿活动的相关制度和激励政策也是相当迫切的, 同时要有意识地发展志愿服务品牌[32], 提高志愿服务的公信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从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格局, 以实现聋童教育服务的社会化。

第二类则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聋童在面对实际的学习生活时, 个人的能力是十分微弱的, 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不仅需要经济和物质层面的支援, 更需要得到心理、精神和社会关系层面的助力, 比如教育与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精神安抚等。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是秉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有需要的、遭遇生活困境的人士, 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调适其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进步的活动[33]。它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外力的支持, 充分激发聋童群体自身的力量, 实现外在力量与聋童群体内在力量的结合, 提升聋童群体各方面的能力, 增加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从而助其改变不利处境。在特殊教育领域, 专业社工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的要求, 且需要较为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应当着重从心理知识、康复知识以及与聋童接触所需掌握的沟通技能、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各种技能等方面来培养具备更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3.4 积极挖掘社区的多项功能

社区是聋童社会生活的主要空间, 也是社会支持资源的主要聚集地。因此, 社区力量成为聋童教育支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 积极挖掘社区的多项功能则显得十分重要, 一是要加强构建聋哑儿童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的能力, 即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生理障碍, 还必须教会他们其他学习语言的方法。二是社区应建立各种聋童与家长共同参与的组织, 以切实地解决聋哑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同时满足他们在教育中的需求。三是推进社区服务, 尤其需要增强关于为聋童教育募捐的公益性活动, 并利用这些资金为社区内的聋哑儿童做个别化的教育辅导。

3.5 充分发挥家庭的内隐优势

家庭作为社会成员的初级群体, 向聋童提供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聋哑儿童的家人, 首先应调节好自己的心理情绪, 不应对他们存有偏见和消极的看法;其次, 要努力为聋哑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 这是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条件, 即要多与聋哑儿童沟通和交流, 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把他们看做家庭的负担;最后, 作为聋童的家庭成员, 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不再将情感支持功能仅仅局限于溺爱或是充满愧疾的弥补形式, 而应尽可能的帮助聋哑儿童去接受教育, 尽早适应社会;最重要的是, 聋哑儿童家长自身也应不断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孩子的步伐, 才会用科学的方式去教育和帮助孩子。

3.6 引导同辈群体对聋童的积极关注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 聋童将会遇到各式各样、不可避免地伤害。他们被排斥于正常儿童群体之外, 几乎不与正常儿童往来, 并将自己的社会关系和群体情感投向同类群体, 形成一个不断萎缩的社会关系网[34], 对其言语、心理和学习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 注意引导同辈群体对聋童积极关注则显得较为重要。首先, 当聋哑儿童碰到学习瓶颈时, 同辈群体应该为他们排忧解难, 出谋划策, 帮助聋童渡过难关;其次, 同辈群体应对聋哑儿童敞开胸怀, 不应存有排斥心理, 试着成为聋哑儿童的亲密伙伴, 并与他们多多交流兴趣爱好, 共同进步与成长。

聋童教育 篇6

儿童游戏是儿童自愿进行的以娱乐为目的的活动。假装游戏作为儿童的主要游戏类型, 是儿童根据实际感知在非真实的游戏情境, 公开的有意识的不含欺骗目的的按照假装的属性做出的假装行为。[1]目前, 国内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假装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但是关于该游戏的聋童教育价值的研究文献却很少。从聋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看, 他们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也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假装游戏不仅适合普通儿童, 同样适用于聋童, 并且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情绪情感、社会性发展等都有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 以期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促进聋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假装游戏的特点

假装游戏依赖于第一手或第二手的经验, 用一个现实的物体代表另一物体, 或者赋予一个物体新的特征是模仿性的。[2]假装游戏一般至少有两个人参与, 通常需要语言描述、肢体表示, 并且这些语言行为要与情境一致, 此外还需要真实物体的材料和玩具作为替代物。在这一游戏过程中, 参与者通过想象和交流达成的共识也极为重要。相关研究发现, 假装游戏涉及几个重要的认知技能, 如社会参照、解读意图、分离、符号化假扮、角色扮演等。[3]由于想象成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假装游戏一般也是从相似物的简单替代发展到复杂的角色扮演。角色游戏既有独立自主性, 又有合作性, 整个过程操纵权掌握在儿童自己手中并且受儿童个体自身的经验影响。

三、聋童的心理特点

首先, 聋童认知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他们听力丧失, 无法感知到需要通过听力而获得的东西, 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统一性, 于是其信息加工的理解性与整体性便受到制约, 使其感性知识贫乏、凌乱。聋童注意力的稳定性很差;记得慢忘得快, 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思维发展水平缓慢, 思维内容具体, 多以形象性的内容作为对象, 对概念的理解不完整, 思维发展的落后。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智力的发展。

其次, 聋童的听力丧失使得他们语言发展迟缓, 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聋童的想法和需要只能通过外部表现来表达, 他人收到的信息并不完整, 因而给予的反馈也就不充分, 从而造成交流困难, 与主流社会互动方面严重受阻。就是因为与人交流的缺乏, 聋童的交流经验极为贫乏, 交流起来不自然、不流畅。同时, 由于生理缺陷, 聋童对社会认知有偏差, 对接触社会心灵上有畏惧心理, 有明显的社会回避现象, 缺乏安全感、归属感, 使其容易感到害怕与焦虑。一些专家学者通过聋童的实际表现, 总结出他们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孤僻、自高自大或自卑、急躁、主观片面、猜疑心强、自我中心等。[4]他们的情绪无法通过语言等方式宣泄, 所以聋童多易发怒好冲动, 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聋童自身社会常识的缺乏, 使得聋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欠缺。

四、假装游戏对聋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长期以来, 假装游戏在普通儿童的教育中已被广泛应用, 而将其用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研究却很少。笔者通过对假装游戏的研究以及对聋童在实际活动中游戏能力的考察发现, 假装游戏同样适用于聋童的教育, 并且对聋童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假装游戏对聋童认知发展的作用

Bergen等人指出, 假装游戏能促进儿童元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会认知等相关能力, 以及诸如读写、数学和科学的学术能力的发展。[5]但是对于聋童的认知发展该游戏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在假装游戏中, 聋童可以通过对材料与所需要的物体进行分析、比较、概括, 获得某种相似性, 最后选择代替物, 这使得他们的分析概括水平逐步提高、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假装游戏以物代物的象征过程需要思维、想象等各种心理成分的参与, 而聋童恰好在这方面较弱,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和发展聋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假装游戏对聋童情感及个性发展的作用

在假装游戏中的聋童可以相互选择玩伴和游戏内容, 准备游戏材料, 制定游戏规则, 任意摆弄物体, 表演人物形象, 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如果成功了, 他们会感到自豪, 感到自身价值得到实现;如果失败了, 他们也不会有负担和压力, 还会重新游戏。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 他们经历着各种情感历程, 由于平时他们的情感体验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他们可以通过此方式把喜怒哀乐宣泄出来。[6]这样, 他们可以体验到快乐成功的情感, 可以去宣泄压抑、悲伤的情感, 还可以学会怎样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情境中, 聋童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去完成游戏的任务, 还要克服怕羞、胆怯的心理, 大胆地去表演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信、责任感、积极的情感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品质, 这对他们今后的认识活动起到动力维持、引导、定向、强化等作用。

3. 假装游戏对聋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聋童也需要融入社会, 也要学会与他人交往、合作、生活, 他们的社会化进程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由于自身的听力障碍, 聋童在社会交往的经历就大大减少, 因此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显得木讷、被动、交往能力差、交往水平低、交往经验贫乏、交往技巧缺乏。而假装游戏对聋童的社会性、道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它有利于聋童社会常识的积累、社会情感的体验, 并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Rakoczy从集体意识的哲学角度对儿童假装游戏进行了分析, 认为假装游戏是儿童参与合作的模仿活动。[7]在此基础上, Rakoczy又指出, 幼儿早期假装游戏的出现体现了个体对社会规则的模仿[8], 他认为假装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 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协商主题选择、角色分配、场景布置、道具选择, 并克制自己服从游戏规则, 以角色的身份在想象中进行表演。这既为聋童提供了表达交流的环境, 促进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能力, 又让他们通过该游戏加强与同伴间的交流与合作, 并在该游戏中模仿生活中必要的社会技能。

五、假装游戏在聋童教育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 假装游戏可以促进聋童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对聋童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 因此, 教师对假装游戏在聋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创设适宜的环境

由于聋童的认知水平发展滞后, 认知经验贫乏, 理解的不完整性, 教师需要根据聋童的认知发展水平与游戏内容创设物质环境, 如创设较为形象的“娃娃家”, 有家具、炊具、餐具;“超市”有形象包、衣服等, 还有用于替代的物品。此外, 教师还要营造一个让聋童大胆按照自己的认识进行活动的心理环境。

2. 改编创编游戏内容

由于聋童的表达具有需要大量的非言语手段等特点, 他们对动作非常感兴趣, 多以自我为中心, 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假装游戏的内容要根据聋童的特殊需要进行创编。聋童非常强调直觉性和情境性, 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法, 所以在游戏前先欣赏他人的表演, 效果可能会更好, 但教师应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此外, 教师还要多创造使其获得成功的机会, 以增强聋童的自信心, 让他们感受愉悦的情绪体验, 充分挖掘游戏中的情感因素。

3. 观察了解, 适当参与

在聋童假装游戏的过程中, 教师要细致观察, 了解他们的活动情况, 包括对游戏的兴趣、知识经验、活动能力等, 掌握他们的游戏动机、选用代替品的目的及其创造性行为。对于聋童的特殊情况, 教师在必要时需要使用玩具、扮演角色或者选择材料, 以物代物地平行介入。

4. 启发思考, 分享快乐

在游戏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并有启发性的语言向学生提出问题, 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聋童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情绪体验不同, 因此在游戏结束时, 教师应通过组织分享快乐, 促进游戏伙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5. 对聋童假装游戏的指导原则

(1) 激发聋童的兴趣与愿望。由于聋童注意力稳定性差、不自信等特点, 教师要积极地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愿望和自信心。对于那些不敢参与游戏的孩子, 教师应该先做示范, 把游戏内容和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给他们, 让他们对内容更加熟悉, 对角色感到亲切, 创设使他们成功的机会, 激发其兴趣和愿望, 增强自信心。

(2) 让聋童掌握主动权。假装游戏是一种创造性、独立性、自主性的游戏, 参与者应掌握游戏的操纵权, 得到充分的自由。大部分人认为聋童很脆弱, 以及受教师中心观念的影响, 聋童不会掌握游戏的主动权, 实际上聋童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 他们完全有能力行使自己的主体权利。教师对游戏的指导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切合孩子的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培养他们主体性的发展。

(3) 加强聋童间的互助合作。假装游戏是一种集体活动, 每个参与者都有一定的角色, 各角色需要相互交往、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游戏。教师应让聋童在创设游戏环境、提供物质材料时就参与进来, 师生共同布置场景, 交流情感, 缩短相互间的距离, 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既能锻炼他们的表达交流能力, 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 体现假装游戏的教育意义。教师应保证游戏的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适合聋童表演;教师对游戏的评价应以正面、肯定、鼓励为主。在整个游戏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地观察了解聋童, 并在更高的层面灵活处理游戏中的偶发事件, 积极抓住任何一个教育时机对聋童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倪伟, 熊哲宏.假装游戏研究:过去、现在及未来[J].心理科学, 2007 (4) .[

[2]郭力平, 张晔.试论儿童装扮游戏与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02 (2) .

[3]陈光辉.儿童假扮游戏中的认知技能发展[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06 (12) .[

[4]林于萍.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初步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 2000, 28 (4) .[

[5]BERGEN D, COSCIA J.Brain research and childhood education:implications for educators[M].Olney: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2001.

[6]PIAGET P.Play, dreams and imitation in childhood[M].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1962.

[7]RAKOCAY H, TOMASELLO M.Tow-year-olds grasp the intentional structure of pretense acts[J].Developmentla Science, 2006, 9 (6) .

学前聋童游戏活动的开展 篇7

一、游戏在促进学前聋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尽管各学派对游戏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 但基本上大家都承认:游戏是儿童追求快乐的一种活动, 它不需要承担社会义务。游戏的这种特点适合儿童 (其中当然包括聋童) 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学前聋

1. 促进学前聋童运动能力的发展。

幼儿参与游戏必然要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身体运动, 通过游戏学前聋童的运动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如折纸、搭积木、拼图等游戏可以促进学前聋童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跳绳、攀爬、球类等游戏可以增强学前聋童的运动能力。游戏本身对幼儿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能够让学前聋童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所以他们在进行游戏时往往表现出良好的坚持性, 从而有效地达到预期的锻炼目的。

2. 促进学前聋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学前聋童的认知能力处于从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的阶段。这时期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思维过程明显需要依靠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同时, 针对聋人思维特点进行的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听觉障碍的影响, 聋人的思维活动带有明显的形象性。而在做游戏时, 学前聋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与外界发生联系, 在做中了解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丰富和发展已有的图式, 在将形象内化的同时逐渐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 在进行折纸游戏初期, 幼儿需要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在折过一定数量的作品后, 幼儿会逐渐熟悉折纸的基本折法, 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有一些思维能力发展较好的学前聋童就可以对照用彩色照片显示折纸过程的折纸书, 自己进行简单的折纸活动, 不久他们还会对照更为抽象的绘图折纸书折出简单的作品。从模仿教师的动作到模仿实物照片再到模仿抽象的绘图, 这个过程体现了学前聋童将形象逐渐内化, 并对表象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可见, 游戏是促进学前聋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十分有效的途径。

3. 促进学前聋童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

交往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而学前聋童本身固有的听力障碍及由此导致的语言发展滞后阻碍了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另外, 我国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在入学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 缺少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机会, 这些因素致使学前聋童的交往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普通儿童。当学前聋童有机会参与集体生活时, 他们之间常会发生矛盾, 由于缺少表达自己情绪的有效途径, 其中的一些聋儿在发生冲突时往往对伙伴进行身体攻击, 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行为;另一些则很少参与其他幼儿的活动, 在集体中处于旁观者的地位, 表现出退缩行为。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前聋童的交往能力, 改进幼儿的行为方式。因为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规则, 只有每个参与者遵循游戏规则时, 整个活动才能进行下去。这要求学前聋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在必要的情况下向他人妥协, 以便与其他小朋友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合作性游戏中, 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并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学前聋童必须学会分配角色、遵循规则, 并能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通过此类游戏, 学前聋童会逐渐形成克制自己、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并在最初的摩擦和冲突之后学会与他人协商的技巧, 从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二、如何指导学前聋童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要有效开展游戏活动, 根据学前聋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做合理的安排。

1. 适当指导。

因为缺少与同龄小伙伴的交往经验, 大多数学前聋童所进行的游戏种类相当有限, 所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指导。根据学前聋童主要通过视觉途径获得信息且不熟悉手语的实际情况, 教师在指导游戏时需要伴以大量的示范动作, 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学前聋童了解游戏规则。教师的指导为学前聋童更新游戏奠定了基础, 同时创造了宽松平等的环境, 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从游戏中获益。不过教师对游戏的指导要适当, 即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 要根据学前聋童自身的特点,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前聋童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后, 教师要缩小指导的范围和减少指导的次数, 逐渐由学前聋童自己选择、组织游戏活动, 给他们充足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他们在游戏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时候教师的作用是维持必要的秩序, 同时对学前聋童的游戏过程进行仔细观察, 并适时适度地提出建议, 促使游戏的生成和更新。而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教师却往往忘记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 对儿童的游戏活动干预过多, 从游戏的具体内容、游戏的方式到游戏的顺序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这种做法抑制了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游戏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

2. 根据学前聋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安排游戏活动。

游戏的生成和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儿的自身体验, 所以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前聋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事实上, 学前聋童与同龄的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这使某些游戏特别是语言类游戏在学前聋童中推广和开展时需要经过精心改编。如果教师在安排游戏时忽视了学前聋童的特点, 就会产生问题。例如, 普通儿童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 为了避免自己被捉到, 都尽量灵活地躲闪着那位捉人的儿童。当这个游戏运用到学前聋童身上时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每一个人都围在“捉人者”的身边, 争着让捉人的儿童捉到自己, 以便在下一轮游戏时做“捉人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普通的幼儿在眼睛被蒙住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听觉来寻找其他儿童, 所以被追捕的儿童为了防止自己被捉住会尽量屏住呼吸, 这样一来在游戏中每个儿童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 所有的人都参与到游戏之中。而对于学前聋童来说, 因为听力损伤严重, 他们在眼睛被蒙住的情况下很难完成捉人的任务, 其他的游戏参与者没有被捉到的“危险”, 变得无所事事, 体会不到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所以每一个学前聋童都争当“捉人者”。因此, 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前聋童的自身特点, 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游戏或根据聋童的情况对游戏规则做一定的修改。

3. 重视开展集体性的游戏活动。

聋童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前聋童的集体生活能力, 为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集体游戏要求参与者必须遵循或简或繁的游戏规则。这有利于培养儿童自控、与他人合作等多种能力, 是培养学前聋童集体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集体游戏种类繁多, 教师要根据学前聋童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年纪较小或刚参加集体生活的学前聋童要安排规则简单、等待时间短的游戏, 如跳绳、拍球等以个人为单位的竞赛活动。这时候也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简单的合作性游戏, 如“老鹰捉小鸡”。在学前聋童自控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 教师要鼓励学前聋童进行规则较复杂、合作性更强的规则游戏, 如“掷沙包”游戏。

4. 注意在游戏中充分调动学前聋童的各种感官。

人类主要靠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来接受信息。聋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听觉系统受到了损害, 但其他感觉器官是完好的。对聋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可以提高健全器官的敏感度, 并形成充分利用健全感觉器官来感知外部世界的习惯, 增加学前聋童接受的信息量, 从而达到缺陷补偿的效用。游戏是训练学前聋童感觉器官的有效途径, 在安排游戏活动时,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前聋童的各种感觉器官, 使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下, 提高综合利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如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 让学前聋童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方法认识水果。

在学前聋童中开展游戏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对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杨丽珠等.儿童个性发展与教育.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3.

[5]黄人颂等.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聋童教育 篇8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 我个人认为, 对词语的理解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阅历、知识的积累和大量的阅读。往往很多词语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审视它, 才能真正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才能真正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之美。词语虽是语文教学中比较小的一个语素单位, 但正是因为有了词语的存在, 才成就了一句句经典的句子, 才成就了一篇篇精美的文章。鉴于此, 词语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在存在听力障碍, 不能自然而然学习有声语言的聋童的词语教学中。

存在听力障碍的聋童, 因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就不同于普通教育。而这些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教给聋童的仅仅是一种表象、一种表达方式, 和词语的理解无关。目前为止, 聋童词语的教学手段和普通学生的教学手段一样, 主要是依靠《新华字典》的解释, 而鉴于聋童生理缺陷的特殊性, 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窄, 阅历也比较欠缺。所以, 许多词语的教学就成了语文教学中最最基础, 也最最难学的一个部分。在“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这几类词语中, 以“名、动、数、量、代、连、助、叹”的教学相对来说简单一些。比如:许多名词可以借助实物和图片来理解, 许多动词可以通过具体的动作演示来理解。“数词”是数字和词语的结合, “量词”是附着于数词之后, 名词之前的词……但“形容词、副词、介词”的理解相对来说就难一些。下面就形容词的教学为例,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心得谈一下怎样帮助聋童很好的理解。

“形容词”的存在在句子和文章中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它使句子理解起来更形象, 文章读起来更优美。但对于有听力障碍、抽象思维欠缺的聋童来说, “形容词”的教学就显得更加吃力一些。以“困扰”一词为例,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教会学生拼音和笔画, 以及汉字的组成结构, 不是词语教学的根本, 也不足于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借助字典的解释是这样的:围困并搅扰, 使处于困境而难以摆脱。对于聋童来说, “困扰”一词已经很难理解, 但解释里面出现的“围困、搅扰、困境、摆脱”四个新词就更增加了词语理解的难度, 将学生引领到一个更加“困扰”的环境中, 这不是教学的目的。每一项内容的教学, 其宗旨是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学会记忆, 然后正确的运用。而这个词语的解释连最基本的目的都达不到, 这样的教学手段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我认为, 对于这些比较抽象的形容词的教学, 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环境中。比如:“对于是不是继续求学, 父母很困扰。”在这个句子中, “困扰”可以理解为“不知该怎么办”;而在“他为该不该去旅游, 困扰了好久。”这个句子中, “困扰”可以理解为“思考”;“明明是该我评上优秀, 榜上却是别人的名字, 为这件事他很困扰。”在这个句子中, “困扰”可以理解为“不甘心”……这样的要求是在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阅历丰富的成长中, 才能达到的意境。所谓词语解释处的“飞白”大概就表现于此。学生是不断成长的, 成长的过程是语言表达和文字理解逐步提高的过程。而每一个词语的存在也不是孤立的、片面的, 它存在于句子中, 存在于文章中, 使句子的结构更加严谨, 文章的组成更加生动。

聋童教育 篇9

关键词:大脑神经网络,聋童,说话,语言

长期以来, 听力损失阻碍了聋童对声音信息的听取, 并严重地影响其说话与语言的学习。这种受限的语言能力, 不仅造成聋童在日常生活中听、说的沟通困难, 而且也造成他们的社会性情绪问题的形成, 以及成年后职业的选择, 从而影响终生的生涯发展与生活质量。因此, 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的聋童教育, 都始终坚持将提升聋童的说话与语言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然而, 无论是说话机制中的呼吸、发声与构音动作, 还是书面或手势语言符号的储存与提取, 都需要神经系统的运作, 才能达成听、说、读、写的功能。可见, 不论是说话, 还是语言都与大脑的发育、言语器官和神经组织的成熟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大脑神经网络连结机制特性的分析, 探讨聋童说话与语言在发展与教育上多年来的观点。

1 大脑神经网络连结

脑科学研究表明, 人脑大约由1011个神经元组成, 而其中的每个神经元又与约103~104个其他神经元相连接, 从而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元网络。这种网络连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1 后天形成性

研究揭示, 从受精卵分化出神经细胞后, 脑神经元受基因的作用沿着胶质细胞搭建的路径开始生长, 然后通过基本的感觉和行为, 接替基因的影响, 刺激神经元继续生长, 建立突触间的连接。胞突接合的产生会受是否使用影响, 常常使用的神经元, 会出现更密集的树状突分枝, 强化神经元间的连接。相反, 一些不会使用或接受刺激少的胞突接合则会慢慢地被修剪掉。而对于一个已经形成的网络, 同样的刺激会特别敏感, 每次都会比前一次启动得更快、更有力, 重复启动后, 该网络便会成为习惯或本能。

可见, 从神经网络连结的角度来说, 学习使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连接, 而练习是巩固与强化已有的连接。神经网络连结的这一特性不仅解释了用进废退的原则, 还揭示了后天信息刺激的重要性, 这些均为聋童的后天康复教育刺激-强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2 可塑性

脑科学研究表明, 大脑的成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它的结构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恰是体现在神经元连接上, 如在发育时期, 每一个神经元都处于持续的形成突触连接的竞争中。而神经元条件性活动与皮层功能代表区也具有可塑性。这些在大脑皮层的重组和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中均有表现。另外, 最新的实验研究还表明, 各种可塑性的变化在神经发育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均可出现。也就是说, 即使是在成年以后, 也有可能根据经验建立新的连接, 塑造新的连接模式, 且被阻断的神经元能够重新发现其靶位置。

这一特性充分说明了器官功能具有可恢复性和代偿性原则, 肯定了聋童教育对聋童说话与语言发展的可改变性。

1.3 时效性

实验还发现, 大脑神经网络的连结与建立是有特定时间点的。如中枢神经发育早期的可塑性最大, 这种可塑性有一关键期, 此期前神经对各种因素最敏感, 此期以后则敏感程度大大降低, 在此期间单位皮质的神经元突触数量最大。在发育期或幼年期的功能恢复情况比同样损伤发生在成年期预后要好许多。在儿童的发展方面, 表现为出生后2年内是神经元连结的全盛期。如动作反射、感官能力在出生时发展好, 并在出生半年内会快速成熟。听觉与视觉皮质区的连结, 在出生后3个月时达到最高峰, 而负责口语的则会持续到1周岁时。

该性能解释了关键期理论原则, 对聋童教育的早期干预原则也起到了支持与推动作用。

2 聋童说话与语言的发展与教育

2.1“十聋九哑”的必然与“聋而不哑”的可能

长期以来聋童一直被称作为“聋哑人”, 民间更有“十聋九哑”之言说。综观起来, 这是因为人类语言的学习首先要借助听觉器官, 让声音信号传入听觉中枢神经系统, 并与语言中枢发生联系, 然后再启动语言通路, 从而习得说话技能, 发展语言。而对于聋童来说, 因为有听力损失, 使得声音信息的传入衰减, 甚至几乎没有, 导致与说话、语言学习的环路中断。这样, 大脑负责该区功能的神经系统因得不到信息刺激, 而无法形成对应的神经元网络, 从而变成聋哑人。

但是, 随着听力学技术的发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早期发现以及言语康复概念的推广与实践, 使得许多聋童在关键期内就能接受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 再通过大量的康复训练, 重新建立了听说神经网络, 实现了“聋而不哑”, 而不再成为聋哑人。

2.2 读唇法的产生与保留

聋人因听觉缺陷, 更多以眼代耳, 导致读唇成为大多数聋人语言信息输入的基本方式。所谓读唇是指通过观察说话者嘴唇及身体动作、表情和其他环境线索, 以感受和理解其说话内容, 判断语意。它是一项复杂的视觉语言认知活动, 能通过语音编码进行语音识别, 与听觉语言认知具有相同的机理。特定区域整合模型认为聋人读唇是由特定大脑皮层加工 (如STS, 后扣带回等) 的结果。因此, 聋童之可以通过唇读来进行语音编码, 习得语言认知, 除了视觉语言的基本理论外, 也有神经元的可塑性之原理。因此, 聋童即使戴助听辅具也因不能完全靠听力参与各种活动, 在多数情况下还需借助视觉, 形成视听互补。

2.3 早期干预原则的积极推行

早期干预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 主要是指对环境不利儿童采取补救性措施进行补偿性教育, 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在丰富环境中提供刺激的教育训练活动。该原则得到很多理论的支持, 其中大脑神经网络连结理论也是其中一种解释。

事实上, 其他研究结果也早已证实, 大脑皮层上与听力-语言发育有关的神经, 其可塑性及活性, 与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伤儿童的听觉皮层具有可塑性, 早期的语言经验对言语加工神经通路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语言功能没能在听觉和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内获得, 那么, 与听觉、语言发育有关的皮层细胞就有可能萎缩, 重建语言功能就很难实现。聋童是由于听觉器官的部分损伤所致, 但他们大多数听觉器官的功能并没有全部丧失。因此, 对于聋童来说, 要利用听觉皮层发展功能差异的关键期尽早加强聋童的语言训练。必须尽早采取抢救其听力-语言发育的措施, 即通过早期诊断、早期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早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既能够充分挖掘聋童的残余听力, 发挥听觉器官的功能, 同时也利用了大脑言语中枢尚未定势的条件, 从而使这些器官功能维持并得到发展, 实现聋童的说话与语言的发展。

2.4 听觉口语法的顺利发展

本世纪初, 澳洲聋童的“听觉口语法”发展到国内并在短短的几年里, 得到迅猛发展。而所谓“听觉口语法”是利用听力损伤儿童的剩余听力, 藉由助听器的扩音系统把声音放大, 或以植入人工电子耳的方式, 帮助无任何剩余听力的孩童重新获得听觉潜能后, 将听觉、语言、认知, 依其自然发展之程序, 在自然且有意义的情境中, 透过会话式的互动, 让听障儿童学习倾听、说话及语言。该方法的运用是建立在聋童有一定的听力条件, 而这一点恰能在大脑神经连结的可塑性中找到支持。第一, 听力损伤儿童是由于听觉器官的部分损伤所致, 但他们大多数听觉器官的功能并没有全部丧失。第二, 听力学技术的发展让聋童重新拥有了听的通道。因此, 经过后天不断的刺激强化, 聋童完全可以获得听能, 并发展好说话与语言。

总之, 大脑神经网络连结理论对聋童说话与语言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笔者简单地阐述了对这些观点的认识和应用, 以期探索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法, 引导聋童说话与语言更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雁.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探析.中国特殊教育, 2000年第4期 (总第28期) .

[2]周加仙, 董奇.学习与脑可塑性的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心理科学, 2008 (1) .

上一篇:人物.命运.崛起下一篇: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