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命运

2024-09-28

不同命运(精选12篇)

不同命运 篇1

蜘蛛网由十分纤细的蛛丝编织而成,但在一场秋雨过后,一张张纤细、柔弱的蜘蛛网上沾满了一颗颗水珠,像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看着蛛网上那些或大或小的水珠,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弱不禁风的蜘蛛网是如何网住雨滴的?是不是每一滴雨水都能留在蜘蛛网上呢?

三种不同的命运

为了弄清这一点,韩国的研究者们在实验室里搭建起了一套观察水滴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包括一个可以不断产生固定直径水滴的滴管以及一个放置滴管的调节架,控制水滴的下落速度。调节架可以在0.5~60厘米高度之间调节。当水滴从高处落下,会击中滴管正下方的不同粗细的铜丝。整个过程被高速摄影机完整地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形态分析。铜丝下方的电子天平准确记录下残留在铜丝上的水滴的重量,以提供定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试验了不同的水滴速度以及铜丝半径之后,研究者们发现,水滴遇到细丝的表现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条件下,水滴会面临三种不同的结局。

第一种:铜丝“抓住”水滴

下落的水滴会沿着铜丝向下拉伸,仿佛要挣脱铜丝的牵绊和束缚,但最终没能成功,而是轻微向上回弹并逐渐静止,悬挂在铜丝上。

(ms:毫秒)

第二种:铜丝“抓住又放手”

水滴冲击铜丝的瞬间,会被铜丝分成两个较小的水滴。但铜丝仿佛不愿意“松手”,牢牢“抓住”两个水滴的上部。两个小水滴在铜丝的牵制下,慢慢移动到了铜丝正下方,重新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水滴,并最终挣脱离开铜丝,滴落下来。

(ms:毫秒)

第三种:铜丝将水滴一劈为二

在这种情况中,水滴直接被铜丝劈裂成两个较小且独立的水滴。与第二种情况不同的是,这两个水滴不再融合,也没有被铜丝“挽留”,而是果断地“分道扬镳”,分别朝两个方向滴落。

(ms:毫秒)

水滴的去留,谁决定?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研究者们发现,对于尺寸固定的水滴来说,最终会迎来哪种命运,主要取决于它下落的速度以及遇到的铜丝的粗细。

当水滴撞击铜丝的速度超过2米每秒时,水滴会被铜丝劈裂成两个独立的水滴,即上述的第三种命运;而当水滴的速度较小时,水滴或挂在铜丝上,或保持相对完整并滴落,即第一和第二两种命运。而最终究竟会面临这两种命运中的哪一种,则取决于铜丝的粗细——越粗,越有利于“抓住”水滴。

当然,脱离铜丝的水滴其实依然会在铜丝上留下一层水膜。水分残留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铜丝的粗细,而水滴下落的速度其实对此影响很小。

液滴与细丝材料的“相合”程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喷涂处理,研究者们分别制备了“亲水铜丝”和“疏水铜丝”进行试验。结果发现,“亲水铜丝”与不加处理的铜丝模型表现比较相似,而“疏水铜丝”由于亲和力低,很难“抓住”水滴,并且更倾向于将水滴劈成两半。

此外,研究者们还分析了液滴与铜丝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他们认为,重力和惯性力使液滴下落,而表面张力使液滴抗拒下落。因此,纤维能否抓住液滴,是重力、惯性力以及表面张力之间的博弈。液滴本身的性能,比如密度、速度、黏度、尺寸以及液滴与纤维的半径比,也都影响着液滴下落的运动模式。

从中获得应用启发

从蜘蛛网上的雨水产生灵感,研究水滴落到细丝上的物理过程,其实是个严肃的工程学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有不少应用。

在智利中北部沙漠南缘有个海边小渔村,极度缺水,但雾气很重。因此,那里的人们仿照蜘蛛网收集小水珠的方式,采用筛网状的不锈钢网布,从潮湿的雾气中收集水分。雾气中的水分在不锈钢纤维上冷凝,形成越长越大的小水珠,然后滴落并被收集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纤维会交织在一起,呈现更为复杂的编织状或筛网状,而不仅仅是单独的一根。因此,研究人员未来还将研究当纤维复杂排列时,液滴撞击后将呈现的运动模式,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际应用。

不同命运 篇2

神用手一挥,两只小猫如愿以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颜色。

一天,一个富翁经过,看见了可爱的白猫,就把他带回了家精心饲养。天冷了,用毛衣给他搭窝;天热了,有人为他打扇;饿了,喂他鱼、肉。白猫每天除了吃就是睡,没过多久,白猫就被养得肥肥壮壮。

而黑猫却因为黑不溜秋,无人问津,被抛弃了。黑猫只好靠自己生存下去。他每天练习捉、捕、盯、爬,训练灵活性和耐性。慢慢地,黑猫学会了捕食猎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黑猫静静地注视着老鼠的出没,只要一有目标出现,他就猛的一下子扑过去,把老鼠收拾得动弹不得。

时间飞快地流逝,原本两只幼小的小猫长大了。

后来,富翁家出现了老鼠,就叫白猫去捉。白猫根本不知道怎么捉鼠,而且也肥得跑不动了。老鼠常常肆意地在他身上跑来跑去,白猫也无可奈何,谈什么捉老鼠呀!主人一生气,就把白猫逐出了家门。

“翻译腔”的不同命运 篇3

我们并非没有将洋腔洋调化为氓语村言的能力,不信翻翻杨绛先生翻译的《唐·吉诃德》:“曼查有个地方,地名就不用提了,不久前住着一位贵族。他那类贵族,矛架上有一支长矛,还有一面皮盾、一匹瘦马和一只猎兔狗……”;再看看李一安先生翻译的《百年孤独》:“很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信、达、雅,无一不具,无一不备。

文学书籍的翻译困境,除了急功近利的现代出版业难辞其咎,老一辈翻译家们认真朴实的工作态度没有真正得到传承和坚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再者,推行多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客观上大大促进了国民外语素质的提高,使得部分人具备直接阅读、掌握外文材料的能力,投机取巧的译著和译者随之无所遁形,拖泥带水的翻译腔自然难逃人人喊打的下场。

与之对比,历史上的译制片也有过极为辉煌的时期。译制后的外语片是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极度匮乏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唯一途径,那些精彩的配音台词,成为几代中国人共享的民间语文。而邱岳峰、童自荣、丁建华等声线突出、演技卓越的配音大腕,也堪比电影明星,地位丝毫不逊于当今日本、韩国影坛中的大牌“声优”,得到了大众由衷的热爱。甚至,“上译经典”到了今天,依然被年长影迷津津乐道。

不同于书籍,译制片“翻译腔”中裹挟的文化陌生感,往往可以让影片的喜剧或悲剧效果被加倍放大。而我们的父辈一代,往往更熟悉、也更懂得欣赏其中滋味。“让列宁同志先走”“我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以及像高仓健(毕克 配音)一样说出那个年代罕有的台词“我喜欢你”,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影这种大众娱乐方式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而80、90一代也从央视电影频道播放的译制片里学会了“噢,天哪”、“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天哪,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这样的翻译腔常见短语,当时未觉深意,现在再看则喜感十足。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的译制片,配音大腕们在其中倾注的感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那部电影。我们所喜爱、所倾慕、所追求的角色幕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审美的对象已经在悄然之中发生了替换。例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以前每到晚上会播送译制厂译制的电影录音剪辑,刘广宁(《生死恋》、《魂断蓝桥》)就曾用她那高贵华丽的声音惹得无数男人浮想联翩,只是苦了上译厂门房老头,老大爷每天都要用麻袋装来自全国各地的情书,而刘广宁那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综合来看,“翻译腔”之所以在书籍和电影中获得两种相差甚远的命运,除了上文提到的个体原因(如翻译质量)以及历史原因,也跟两者不同的媒介属性大有关联。书籍是平面的、刻板的,老老实实摆在那里供人阅读批评;而电影配音是立体的、情感的,涉及到情绪的传达和表演的发挥。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何种文化产品,想要得到受众的认可必以“真诚”为先,否则其命运迟早会遭到反转。

有人或以为,在今日配音电影越来越少、原声电影越来越多的时候,谈论翻译腔似乎是个不合时宜的话题,而一起找一找字幕中的毛病才是大势所趋。不过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看在上帝的份儿上,请不要这么认真,干脆就把这当做布加勒斯特小酒馆的一个笑谈吧,亲爱的读者们。

两个不同命运的鸡蛋 篇4

今天来了一位漂亮的新老师,姓刘,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作文课。她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说给我们带来了礼物,让我们猜猜是什么。同学们既高兴又紧张, 有的闭紧嘴巴,有的皱着眉头,还有的不停地转动着手中的笔,都在凝神思考着答案,可是,大家都不敢举手说。刘老师见没人出声,就让一位同学上台摸一摸。马代广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他摸了一会儿,最后小声地说“吃的”,把大家都逗笑了。可是我想应该不是吃的吧。刘老师终于把礼物从袋子里请了出来,原来是一块石头和两个鸡蛋。唉,这可真有点儿扫兴!

接下来,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拿鸡蛋扔石头” 六个大字,她指着那六个字说:“我就给大家表演这个魔术,鸡蛋绝对不会碎!”大家听了这话,个个眼睛瞪得溜圆。

刘老师选了毛静当小助手,先要毛静表演。倒计时开始了,我们大声呼喊:“五、四、三……”只见毛静的脸绷得紧紧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石头,牙齿不时地上下咬咬嘴唇,手拿着鸡蛋,向上举起。咦,倒计时结束了,她怎么没扔呢?原来老师还没有下令喊“扔”呢。

老师让同学们给毛静鼓鼓劲、加加油,毛静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五、四、三、二、一,扔!”毛静把鸡蛋用力地扔在石头上,结果惨不忍睹:可怜的鸡蛋被硬邦邦的石头“五马分尸”了,蛋黄流了出来,蛋壳四分五裂。这时,大家开始质疑了:“刘老师,您不是说鸡蛋不会碎的吗?怎么碎了呢?”“刘老师,您的魔术失败了!”

刘老师看到大家满脸的疑惑,亲自出马了。只见她面带微笑,左手拿着鸡蛋,右手举着石头。同学们又是一阵热烈的呼喊:“五、四、三……”可奇怪的是, 刘老师却一动不动。这是为什么?同学们一想,噢!原来,我们没说“扔”。刘老师大声地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大家再数五个数!”“五、四、三……” 我们的“扔”字刚落音,刘老师右手把石头一扔,扔在了桌子上,而鸡蛋却还拿在她的左手里。大家看得傻了眼……此时,我心中有了一些头绪了,看看黑板上的六个字,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刘老师的魔术成功了—— 这不正是拿着鸡蛋、扔掉石头吗?于是,我举起手,向大家揭开了老师的魔术之谜。老师听后,向我竖起大拇指,夸我太聪明了!我的心里甜丝丝的,简直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两个鸡蛋,两种命运,一个“壮烈牺牲”,一个却毫发无损。谁叫第一个鸡蛋那么倒霉呢?其实,这完全取决于对“拿鸡蛋扔石头”这六个字朗读时的停顿位置,停顿的位置不同,理解自然不同,产生的结果也就完全不同。中国的文字真是魅力无穷啊!

(指导教师:刘晓玲)

开头巧设悬念, 引人入胜。

“ 有的 …… 有的……还有的……” 写出了同学们猜礼物时的神态与动作。

“可高兴啦”与 “有点儿扫兴”写出了心理落差之大。

动作 、 神态 、 语言、心理描写相结合,生动地描述了刘老师表演时的情景。

不同的命运作文 篇5

今天,我以小记者的名义去采访它。当我问到;“大树,您在这里生活得好不好?李家庄的人对您怎么样?”大树听了,哈哈地笑着说:“我在这里生活得非常好,这里山清水秀,而且村民们还常常给我浇水、施肥、捉虫呢!你说我生活在这里好不好?哈哈……”我听了,也说:“当然好了,您——”话还没说完,李家庄的人又给这棵树浇水了。其他的树也随口附和着说: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人也好。听了这些树的话后,我心里再也禁不住了,大声赞叹道:“这里的人的心灵真美啊!”正当我要走的时候,那棵大树对我说:“喂!小记者,请等一等。您帮我一个忙吧!”我听了,就跑过去问它要我帮他做些什么。它说:“我有一个弟弟,他住在南方的张家庄村口,请您也采访一下他吧!”我爽快地答应了此事。

很快,我就到了张家庄。张家庄跟李家庄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可不?我刚到这就听见了一棵树在哭泣。我怀着好奇的心去探个究竟。原来这棵树正是那棵大树的弟弟,我访问它时,它已经奄奄一息,它伤心地告诉我:“这里本来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可是近年来,附近开了许多工厂,就把这里的水源污染了。许多伙伴都是喝了这些水枯死的。还有一些工人常常来乱砍滥伐……”它的话还没说完就永远闭上了嘴,因为它也枯死了 。

两个神童的不同命运 篇6

【译文】陈韪说:“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能干。”文举(孔融)说“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非常尴尬。

历史上神童很多,东汉末年的孔融(字文举)就是其中一个。他十岁时,曾和父亲孔宙一起去洛阳拜访李膺(yīng)。当时李膺名气很大,做的是纠察百官行为的官,上门拜访的人要么是社会上有名望的人,要么是自己的至亲。孔融到了李膺家门口,根本无法进入,于是,他灵机一动,对守门的人说:“我是你们大人的亲戚。”通报后,李膺竟然让他进去了。刚坐下,李膺就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这样的回答让在座的客人都很惊奇。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有人把孔融刚才说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能干。”孔融听后说:“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非常尴尬。而孔融长大以后,真的成了一个很有名望的人。

但不是神童都能成才。宋朝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五岁就能做诗。同县的人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于是经常宴请他们父子,还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父亲见有利可图,便经常带他到有钱人家里表演作诗赚钱,忽略了学习。到了二十岁时,方仲永已经跟一个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靠种田为生。

同样是神童,命运却完全不同。可见,成才除了先天的因素,还需后天的努力。

【解读】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是不是一定有出息,还要看生长的环境和自己的努力。孔融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也很了不起;方仲永小时候很聪明,但长大了却变成了一个普通人。聪明的孩子,一定要当心哦,不要因为聪明而骄傲自满,那样的话,迟早会被别人超越的。

不同命运 篇7

1 尤苔莎与维恩的背景及命运

《还乡》的主要人物中, 尤苔莎与维恩的背景最为相似, 这是对两人的命运作比较的基础。尽管两人性别不同, 理想也不尽相同, 但是性别恰好也是两人命运各异的一个影响因素, 而各自理想是否实现, 也正是两人命运是否相似的一个体现。

1.1 相似背景

尤苔莎与维恩都不是埃格敦荒原上土生土长的人。尤苔莎出生在时髦的布达茅斯, 母亲去世后便随外公住到了埃格敦荒原的迷雾岗上。尤苔莎不喜欢这一变化, “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遭放逐的人, 可她又不得不住在这儿” (1) (P80) 。维恩曾经跟随父亲在埃格敦荒原附近办乳牛场。后来他向托玛沁求婚遭拒, 于是对自己的生活地位失去兴趣, 干起了卖红土的行当, 到处游荡。但是, “由于摆脱不了旧情的牵连, 他漫游的方向, 总离不了埃格敦荒原” (1) (P96) 。

尤苔莎与维恩都是与荒原人格格不入的人。尤苔莎在荒原上离群索居, 没有人真正关心她。苏珊·南色夫人视她为巫女, 姚伯夫人认为她懒惰不忠, 情人韦狄只对她若即若离, 外祖父老舰长对她不闻不问, 丈夫克林只看重她对其教育事业的帮助而忽略她的感受和追求。同样地, 维恩在荒原上漫游时, 荒原人从他身边经过只是点点头而已, 连货郎都对他不屑一顾。“他的职业总是让他孤立, 而他也往往显得形单影只。” (1) (P93)

尤苔莎与维恩都是情感上不尽得志的人。尤苔莎的情人韦狄并不是她最好的情感归属。在埃格敦荒原, 尤苔莎最大的欲望是被人爱到疯狂的地步。但是, “由于缺少这种爱情, 她虽然歌唱却不觉得快乐, 虽然拥有却不觉得欣喜, 虽然光彩照人却没有胜利的喜悦” (1) (P81-82) 。维恩自从向托玛沁求婚遭拒后, 像“失去了蜂窝的蜜蜂”到处游荡, 对托玛沁的情感常常吸引他情不自禁地往埃格敦荒原方向走, 饱受情感煎熬。

1.2 不同命运

尤苔莎与维恩有着如此相似的背景, 走进荒原的生活后, 各自的命运却往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尤苔莎的命运是悲剧性的。从小说中她首次出现在荒原起到她如花的生命结束才刚过去一年。在生活上, 她是空虚的, 因为她的理想是寄托在男人身上的, 没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在爱情上, 她是孤独的, 与韦狄的戏剧化爱情缺乏道德基础, 与克林的理想化婚姻又渗杂大多的非爱情目的。尤苔莎徘徊于理想追求与残酷现实中, 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维恩的命运可以说是喜剧性的。他的愿望明确而单一, 就是希望托玛沁幸福。他对托玛沁的情感始终如一, 真心帮助她。为了托玛沁的幸福, 维恩甚至设法劝说尤苔莎离开韦狄以促成托玛沁与韦狄的亲事。维恩犹如一位天使, 始终守护在托玛沁身边, 最终如愿以偿, 与心上人喜结良缘。

2 尤苔莎与维恩不同命运的成因

影响尤苔莎与维恩命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也是综合性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 分析尤苔莎与维恩不同命运的成因。

2.1 环境与人文因素

埃格敦荒原是尤苔莎与维恩共同的生活坏境。但是, 对尤台莎, 荒原是理想的冥国;而对维恩, 荒原是生活的希冀。

尤苔莎无法融入荒原。荒原这种环境, “会让心满意足的女人感到犹如一首诗, 会让一个心地痛苦的女人觉得是一种献身, 会让一个虔诚的女人觉得那是一首赞美诗, 甚至会让一个轻佻的女人也陷入沉思, 然而对一个具有反叛精神的女人来说, 它却使她变得乖戾阴郁” (1) (P84) 。尤苔莎就是这种具有反叛精神的女人, 荒原上与世隔绝、枯燥单调、毫无时间意义的生存环境与她的追求和理想冲突, 使得她一心逃离荒原。

维恩与荒原则有着融洽的关系。他走在荒原路上时, 会留心观察飞鸟, 像是在与荒无人烟的地区进行直接交流;而尤苔莎则对野鸟嗤之以鼻。维恩只要躺在荒原上, 拿两块草皮块搁在身上, 就能与与荒原的融为一体, 即使在白天也不容易让人看见;而尤苔莎走在荒原路上时, 哪怕刺藤钩住了她的裙子也很被动地就站在那儿, 一动也不动。维恩能在荒原上依靠贩买红土买下他父亲生前拥有的乳牛场。而尤苔莎则瞧不起荒原人靠割荆棘和挖草皮来维持生计, 视他们跟奴隶、跟埃及的以色列人等没有两样。

个人与荒原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 对其命运有着必然的影响。孙亚明指出, 《还乡》中“人物的命运取决于他们对荒原的感情和态度, 荒原分别对他们对待给予支持或予以惩罚”[1]。他认为, 维恩属于安于荒原类, 与荒原血肉相联、和谐相处, 因此结局最好;而尤苔莎属于漠视荒原类, 在她试图摆脱荒原时, 荒原发挥了它毁灭人的威力。

另外, 尤苔莎和维恩对荒原的人文环境持有的不同态度也是影响他们命运的一个因素。荒原上一成不变的古老习俗和落后的传统价值观念对于尤苔莎是一种无形的束缚, 导致她与村民及家人的各种冲突而酿成悲剧。而维恩却能较好地融入荒原的人文环境。在尤苔莎与命运苦苦挣扎而溺水身亡的时候, 维恩发现, 只有他一个人的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可见这些古老习俗和传统观念对维恩影响并不大, 维恩甚至还组织并参与了一年后的五朔节活动。荒原除了落后的习俗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外, 也还有其“美丽的精微之处”, 但是尤苔莎没能觉察到, 而维恩却能融入并乐在其中。

2.2 性格与观念因素

内在性格的自我矛盾与自我冲突是导致尤苔莎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尤苔莎具有非常复杂的性格特征。一方面, 她热情、反抗、不服从社会习俗。另一方面, 她又把自我实现寄托在男人和婚姻上, 缺乏独立的女性意识。龙娟[2]认为导致尤苔莎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 包括耽于幻想、游戏爱情和“女巫”个性等。关于幻想, 尤苔莎始终对巴黎式的生活魂牵梦萦。关于爱情, 尤苔莎视爱情为“驱散生活中揪人的孤独的琼浆玉液”。关于个性, 当地的居民大都认为尤苔莎自私自利, 虚荣轻浮, 贪图享受而对她避而远之。

维恩的性格和观念与尤苔莎差别甚大。他的性格敦厚和善, 心地纯真。贩卖红土意味着要定期上土坑去挖红土, 除了寒冬腊月以外, 一年四季要在野外露营, 要跑数以百计的庄户人家, 而这个行当在许多方面都很适合维恩, 可见他天性勤奋。在爱情方面, 维恩爱心宽厚, 让托玛沁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幸福快乐。而且维恩倾心呵护自己的爱人。在用大蓬车送托玛沁回荒原的路上, 他把他所有的衣服都拿了出来, 挂在小床周围, 为的是不让托玛沁碰到他卖的红色物品。凭着自己工作上的努力及对托玛沁的关心呵护, 维恩最终赢得爱情。

2.3 性别与社会因素

尤苔莎和维恩处在一个受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的社会, 但是荒原仍然保留着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荒原上, 几乎没有哪一位女性有独立谋生的能力。克林的母亲姚伯太太的积蓄来自于其丈夫的遗留下来的黑桃基尼;尤苔莎没有工作, 靠外公扶养;托玛沁结婚后哪怕是给自己买一点小东西也只能从韦狄那要钱, 韦狄去世后她就靠韦狄的遗产来维持生计和抚养女儿。在这样的荒原上, 连假面剧里都没有女性的角色, 可见女性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生存困境。而尤苔莎小时侯生活在布达茅斯, 恰恰又受过工业文明的“滋养”。尤苔莎到荒原后心灵遭受着巨大的冲击, 对金钱的追求和个人欲望的满足支配着她的价值观。由于受社会现实的限制, 她又没法在荒原上独立自主, 只能试图通过嫁给一个有钱人而逃离到繁华的都市去生活。正是这种处于女性生存困境下的盲目挣扎导致了尤苔莎的悲剧。

荒原同样赋予维恩特别的男性社会角色。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影响, 许多个体经营者都面临失业。韦狄由当工程师论落到开酒店, 克林克放弃大都市的繁华而选择还乡, 维恩由当农场工人改行为贩卖红土, 小说中三个男主角的职业选择都备受荒原人质疑和议论。正是由于这样, 维恩向托玛沁求婚遭到她伯母姚伯太太反对。工业化所带来的冷酷竞争使得男性社会角色更加沉重, 克林选择回归荒原正是体现了男性对这一生存困境的挣扎。但是维恩没有被这一角色责任压倒, 求婚遭拒后, 他承诺通过贩卖红土赚到钱后为托玛沁改行做别的工作。

与尤苔莎相比, 维恩更勇于面对社会现实, 更积极承担自己的性别角色责任, 更致力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和追求幸福的婚姻。维恩曾提议尤苔莎到布达茅斯给一个有钱的寡妇念书作伴, 克林也一直希望尤苔莎与他一起从事教育, 但尤苔莎都不愿付出努力。

2.4 偶然与必然因素

尤苔莎与维恩各自命运的转变经历了一系列的巧合事件。从表面上看, 较直接地导致了尤苔莎的悲剧的巧合事件包括:由于100基尼引起的婆媳矛盾;姚伯太太到访被拒于门外;姚伯太太于荒原上被毒蛇咬伤致死;斐伊舰长两次没能把克林写的信交给尤苔莎;尤苔莎逃离荒原时适逢狂风暴雨等等。但这些偶然事件并不能完全决定尤苔莎的悲剧发生,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尤苔莎与姚伯太太及克林的根本矛盾。姚伯太太认为尤苔莎是一个懒惰且不忠的女人;同样, 尤苔莎心目中的姚伯夫人是一个严厉刻薄的清教徒。两人相互猜疑, 最终导致了灾难。而克林和尤苔莎也有着性格及世界观的差异, 一个想要回归田园牧歌式的荒原环境, 一个渴望走往繁华都市巴黎。这些根本矛盾才是导致尤苔莎悲剧的必然因素。

同样地, 维恩最终能与托玛沁结合也经历了许多巧合事件。譬如, 韦狄与克林下水打救尤苔莎时, 维恩恰在附近赶来帮忙, 不幸韦狄与尤苔莎身亡, 托玛沁失去丈夫。悲剧发生后, 维恩与村民一起守在死者家属身边, 托玛沁与克林对维恩心存感激。在五朔节活动上, 女佣雷切尔弄丢了托玛沁的手套, 刚好遇到维恩, 维恩找到手套后一直珍藏在身边, 这一举动感动了托玛沁。这些偶然事件同样也不能完全决定维恩能与爱人终成眷属, 但是从偶然事件发生的背后同样可以追溯出必然的因素, 那就是维恩的生性诚实和对爱情的坚持不懈。这一点, 也是克林所认同的, 他认为, 维恩“跟埃格敦荒原上的许多年轻人一样, 是个诚实而信誓旦旦的人” (1) (462) 。

3 结束语

尤苔莎与维恩都不是埃格敦荒原上土生土长的人, 显得与荒原人格格不入, 且情感上都不尽得志, 但最终两人的命运各异。尤苔莎与荒原的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性格虚荣轻浮, 爱情观念不切实际, 而且作为女性有着特定社会条件下的生存困境, 在一些偶然与必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走向了自我毁灭。比起尤苔莎, 维恩更能融入荒原的人文环境, 性格上更完善, 爱情观念正确, 更有勇力挑起自己的性别角色责任, 本着诚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最终达成了自己的愿望。

摘要:《还乡》中尤苔莎与维恩有着相似的背景, 但是各自命运的转变差异很大。究其成因, 环境与人文因素、性格与观念因素、性别与社会因素、偶然与必然因素四个方面都对尤苔莎与维恩的命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还乡》,尤苔莎与维恩,命运,成因

参考文献

[1]孙予译.还乡[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80, 81, 93, 94, 96, 462

[1]孙亚明.偏激性格与古老荒原的悖离[J].零陵学院学报, 2003 (6) :51-53.

不同命运 篇8

一、相似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结局

梅贝尔和伊芙琳在小说中都面临家庭经济的困境。马贩人家出身的梅贝尔原来的生活安逸,但随着现代工业对农村经济不断蚕食,农村经济濒临全面解体,梅贝尔的家庭也开始债台高筑,最后破产。伊芙琳出身城市的贫民,家中靠伊芙琳和她外出做工的兄弟勉强支撑,生活异常艰辛。

两个人都生活在亲情冷漠和缺失的环境中。梅贝尔的母亲早逝,父亲也在小说开始时离开人世,而她的那群无能的兄弟们对她的关注还不及对小狗的关注,他们冷漠麻木,梅贝尔完全生活在亲情缺失的环境中。伊芙琳的母亲发疯而死,父亲脾气暴躁,对伊芙琳屡有暴力威胁,在外做工的兄弟很少对她有亲情的抚慰。梅贝尔和伊芙琳生活在缺乏亲情的环境中,她们最大的精神寄托都是她们逝去多年的母亲。

当两个人面临生活的困境时,都适时出现了两位拯救他们的男性。梅贝尔带着对来生的梦想和对尘世的无奈跳进冰冷恶臭的池塘之时,被医生奋力救起。伊芙琳在不堪生活重负的折磨之时,认识了一个叫弗兰克的水手。水手建议她抛弃他的家庭,同去海外开始新的生活。

但梅贝尔和伊芙琳的人生结局却是截然不同。劳伦斯笔下的梅贝尔在人生的绝境,被一种原始的爱欲所驱动,大胆地向医生示爱,并以强大的爱情攻势使弗格森医生卸下了自己全部的武装,彻底向爱投降。梅贝尔实现了爱欲的救赎,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乔伊斯描写的伊芙琳却在离别的时刻有些依依不舍,她想起了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童年的美好时光,想起了她对妈妈的承诺———“尽力支撑这个家”,就当驶向新生活的船停在她面前的时候,她却放弃了弗兰克,放弃了弗兰克所可能带来的新生活。

二、从劳伦斯和乔伊斯的角度寻找两位女性命运的答案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两位女性面临着相似的人生困境和相似的机遇,但劳伦斯笔下的梅贝尔成功地把握了人生的机遇,而乔伊斯所刻画的伊芙琳却在最后时刻选择留在那个蚕食她生命力的地方。本文试从劳伦斯和乔伊斯的角度探析造成两位女性不同命运的答案。

劳伦斯的作品关注的是现代工业对人性的异化和两性关系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他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关系是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两性之间的完美关系是建立有序社会的基础。他从生命本原出发,强调人的自然本性的根本作用。他力图表现以性心理为基础的自然本性如何受机械文明的摧残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对人与人和谐自然关系进行破坏。

《马贩的女儿》被认为是劳伦斯“性与美”哲学的经典阐释。它表达了性能唤起人的生命和活力这样一个主题。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对恋人如何在爱情的召唤下走到一起。小说从家庭会议开始写起,女主人公不堪忍受哥哥的轻视淡漠和家庭败落的打击,决定以死来解脱,而在跳水的一刹那却被医生弗格森发现并救起。两个年轻人从水中出来以后,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梅贝尔对医生示爱,而医生在经历了拒绝、彷徨后最终坚定了自己的感情,接受了梅贝尔的爱,实现了两个人的重生。

劳伦斯笔下20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极大的物质财富已经变得亲情冷漠,工业化的发展使人越来越沦为机器的奴隶,人的自然本能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受到了金钱社会的腐蚀。梅贝尔的家庭正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梅贝尔对兄弟们做法的不抗争和对父亲的依赖充分说明她被男权社会的教条和道德原则束缚住了,尽管这样做的后果是她自我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丧失。从这个角度看,梅贝尔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她又不想成为任人摆布的工具,她寻找一个突破口,她认为死亡可以结束诸多的苦难,可以使她和母亲接近,可以让她感受上帝的荣光。但在被医生从池塘中救起时,梅贝尔本能地想掩饰自己的死亡动机,由此可见,梅贝尔并不是一心寻死,这只是她的一时冲动而已。这也为下文梅贝尔恢复知觉并产生爱的力量埋下了伏笔。当意识到自己裸体展示在对方面前时,梅贝尔产生了强烈的爱欲,这是她原本被压抑的本能。受这一爱欲的支配,她变得骄傲自信,为了得到对方的欣赏和爱,她甚至对医生进行引诱,“把他的大腿往她身上靠”,那个被当时的文化和男权意识所束缚的麻木的灵魂复活了。她彻底释放了自己,并赢得了医生的爱。应该说至此梅贝尔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由原来的任人支配变成了一个大胆追求幸福的女子形象。可以看出,劳伦斯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女性通过原始的爱欲实现自我拯救的过程。

乔伊斯创作《都柏林人》的目的,就像他自己曾经说过的:“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篇精神史。我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仍是麻痹的中心。我深信,在按照现在的方式谱写这章道德史之后,我已经向我们国家的精神解放迈出了第一步。”乔伊斯很多小说都以女性为中心人物,如《小云彩》《粘土》等,在这些作品中,乔伊斯都深切关注女性的困境和挫折,从女性的角度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尽管他笔下的女性都在试图冲破这种制约而寻求自我,然而乔伊斯也似乎对她们的未来依然感到迷茫,不知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伊芙琳》反映的是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之间,很好地体现了《都柏林人》的主题:试图逃避瘫痪的社会现实,以及逃离的最终失败。在小说《伊芙琳》中,伊芙琳被弗兰克的朝气和活力所吸引,也被他所描述的美好生活所诱惑,这不仅仅是对长期以来的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都柏林生活的一种抗争,对于这个仅仅十九岁的女孩的内心而言,更是对“越来越蛮横无理,独断专横”的“父亲权利”的一种颠覆。因为当时的爱尔兰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男权社会”,女人应该心甘情愿地为男性付出一切,是没有自我的男性的附属品,也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男权中心思想的控制和影响下,女性不自觉地或被迫地扮演着社会所设定的性别角色,体现着温顺屈从牺牲奉献的女性气质。

伊芙琳把挣来的工资交给父亲,每次家里开销都得向父亲可怜的乞讨,这说明了父权对女儿的完全的控制。其实伊芙琳在选择逃离还是留下的时候,只在于把生活的寄托从一个男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男人身上。然而,父亲的那句“我知道那些水手是什么货色”对伊芙琳来说似乎有着几分根据;尤其是想到爱情时,她汹涌的思绪不由得停顿了一下:“也许,还会给她爱情。”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伊芙琳的怀疑,男权主义的禁锢其实已使伊芙琳的思想内化,即女性的幸福是依靠男性实现的。当她发觉自己依托的男性并非十分可靠时,她选择了退缩。伊芙琳没能把理想变为现实,这一方面说明了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瘫痪状态对人的麻痹和桎梏之深,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女性而言,最难挣脱的是社会男权思想在女性自身的内化作用,或者女性追求幸福的愿望不一定靠男性来实现的思想。

梅贝尔和伊芙琳在心理上都没有摆脱男权社会的意识的禁锢,但劳伦斯相信人的本能的欲望在人受压抑时可以拯救即将死去的灵魂,因此他笔下的梅贝尔获救了;而乔伊斯所展现的是爱尔兰的精神麻痹和瘫痪的状态,女性仍然把解脱的权利交给了男性,就注定了伊芙琳最终的失败。

摘要:劳伦斯作品《马贩的女儿》主人公梅贝尔和乔伊斯作品《伊芙琳》主人公伊芙琳所面临的人生困境和机遇相同, 却有着不同的人生结局。本文从劳伦斯和乔伊斯这两位英国文学巨匠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和他们对人性理解的差异出发分析导致两位女性不同命运的答案。

关键词:劳伦斯,乔伊斯,女性,命运,男权社会

参考文献

[1]卢敏.劳伦斯作品导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2]乔伊斯著.孙梁等译.都柏林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

[3]张宏薇.高度的浓缩精妙的平凡——伊芙琳的多重主题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 2007.

不同命运 篇9

《雨中猫》讲述的是在一个意大利的旅馆里, 外面下着大雨, 一位美国太太发现了一只蜷缩在桌下避雨的一只猫, 她想救回来保护它, 但最终失败了。然后她去向丈夫多次求助, 而他却态度冷淡。故事情节简单, 通过他们简单的对话, 揭示了丈夫的冷酷和漠不关心及妻子的同情、失望与难过。和《雨中猫》相似, 《白象似的群山》描述的是一对恋人, 由于他们对于是否堕胎的不同看法而导致关系破裂的故事, 但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却很委婉, 内敛含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篇文章中的女性会话揭示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拉科夫认为在传统的交际模式中, 男性话语明确、中肯, 直截了当, 但却对自己的个人感受和对方的态度避而不谈。所以语调往往是平和, 陈述或肯或否, 所用词语意义准确明了, 而女性话语则非常不明确, 给人一种不知道她到底在说什么的感觉, 但是她却十分关注对方, 非常在意他是否对自己感兴趣, 他的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 (马建军, 2002)

《雨中猫》的妻子打破了传统交际模式, 清楚强烈地表达了她的想法;坚持自己的想法, 反复提出要求使得读者认为她神经不正常。事实是当她看到困于雨中的猫, 无人照顾时, 心生怜悯。当她跑出房间去追时, 猫却逃跑了, 使她很失望, 母爱无处释放。抓猫的行动表明了她富于同情心。但是当她回到房间反复诉说“I want a cat”.“I want to have a kitty to sit on my lap and purr when I stroke her.”。这里的猫有了延伸意义, 不只是指主人公想要的那只猫, 而是暗指她无聊的心境, 自己的爱心无处寄托, 她需要丈夫的关爱。 (曾传芳, 2001) 在房间里, 她又提出一系列的要求, “I get so tired of it, "she said.“I get so tired of looking like a boy.”。她的强烈声明, 而他的丈夫却冷冰冰地回应“Yeah?”。而这只猫所激起的热情并没有马上减退, 妻子的内心受到触动, 激发了她对美丽、柔情和交流的渴望。但她的这种情感的迸发却被丈夫的冷漠无情地冻结了。 (姜淑芹严启刚, 2007) 尽管丈夫言辞犀利, 冷酷无情“Oh, shut up and get something to read, ”, 妻子毅然决然地要求近乎喊叫出来“Anyway, I want a cat, ”她在努力地引起丈夫的注意, 甚至向其宣战, 表明她需要一个家, 一份爱。

而《白象似的群山》里的女主人公, 内敛主观符合传统交际模式中女性的形象。在文中, 虽然女孩发起对话, 但却是男人控制了会话过程。在男人喝什么饮料时, 她用“we”来拉近他们的关系。讨论山像不像白象时, 他们未达成一致意见, 女孩毫不放弃, 寻找共同话题如讨论窗帘, 努力修补他们的关系。男人回答是一种饮料, 女孩用了一般用于陌生人之间谈话时, 很礼貌的话语, 如“Could we try it?”and“Is it good with water?”暗示了他们的关系正在破裂。在讨论堕胎的事情时, 男人极度虚伪地说“I don’t want you to do anything that you don’t want to do.”, 这时女孩难以忍受了他的虚伪“Can’t we maybe stop talking?”, 当男人继续伪装时, 最后女孩无法忍受地说“Would you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please stop talking?”一句话中七个please表达忍耐已达到了极限。故事最后, 女孩醒悟了, 她向服务员微笑, 平静地和男人对话, 但却内心表现了强烈的反抗。

两篇小说中的妻子和女孩都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 女人的需求和愿望被忽视。通过分析她们的对话可知, 她们都在努力打破牢笼;那位妻子采取了激烈的反抗, 发泄自己的不满;而女孩则是传统交际模式的代表, 含蓄而坚定地反抗。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海明威两篇短篇小说《雨中猫》和《白象似的群山》中女性的会话, 揭示出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哀, 依附顺从男人。两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进行了反抗, 《雨中猫》的妻子反抗直截了当;而《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女孩, 遵循传统的交际模式, 含蓄内敛地表达自己的反抗。

关键词:女性话语,传统交际模式,反抗

参考文献

[1]Hemingway, Ernest.“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A].EnglishShort Stories[C].Ed.

[2]Hemingway, Ernest.“Cat in the Rain”The Complete Collections ofShort Stories.Vol.1.Trans.

[3]Lee, Brian.American Fiction 1865-1940[M].London:LongmanGroup UK Limited, 1987:197.

[4]曹金梅.前景化理论视域下的《白象似的山峦》[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

[5]李瑾, 李琳《雨中猫》的符号学解读——厄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猫和女性[J].当代外国文学, 2009

[6]马建军.两性话语交际的滞碍[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

不同命运 篇10

关键词:无名女子,海斯特,命运,对比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 (Maxine Hong Kingston) 被誉为美国华裔文学的急先锋, 她的成名作《女勇士》自1976年发表并荣获美国全国图书奖以来, 迅速成为最受读者喜爱、在国内外学界最受关注的华裔美国文学著作之一。小说第一章节以不足15个页面的篇幅讲述了年轻的姑妈在中国大陆的悲惨遭遇, 故事主要情节从母亲口中获悉, 并适时加入作者本人的思考和评述。根据母亲的讲述, 在家里备受宠爱的独生女姑姑新婚不久, 丈夫就和其他男人一道, 启程赴美国旧金山淘金去了。好几年后, 姑姑却被发现怀了身孕。姑姑伤风败俗的消息一经传出, 全村人为之震怒。分娩前夕厄运降临, 村民们闯入姑姑栖身的娘家, 一番打砸和劫掠之后扬长而去。受尽凌辱的姑姑在猪圈产下一名女婴之后, 在无奈之中抱着孩子投井自尽。而家人谁也没有施以援手, 反认为姑姑有辱门庭, 自此决口不提姑姑的名字, 好像这个女儿从未出生。作者从长辈那里无法得知姑姑真名, 故称之为无名女子, 并以此作为小说第一章节的标题。

经典小说《红字》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e) 的代表作品。该小说问世于1850年, 取材于1642—1649年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发生的一个真实的恋爱故事。年轻漂亮的女子海斯特·白兰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富足的古老世家, 她嫁给了一个年老且身体略有畸形的医生兼学者罗格·齐灵渥斯。当时正值英国向美国移民时期, 海斯特一家也加入了移民的队伍, 丈夫先送她到美国波士顿定居, 自己则准备在英格兰处理完未了的事务后赶去团聚。两年后, 医生迟迟未能抵达美国, 而海斯特却和一个年青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犯了私通, 并生下了一个女孩, 取名珠儿。她的行为激怒了当地殖民者, 随后遭到清教徒的法律严惩, 被罚在胸前佩戴红A字以示犯有通奸罪行。海斯特母女靠刺绣维生, 终日遭受身心折磨。丈夫齐灵渥斯突然出现并最终发现丁梅斯代尔就是与海斯特通奸之人, 想置之于死地。尽管海斯特严守秘密, 但牧师却不堪忍受长达七年的内心折磨, 终于在向世人坦承他所犯的罪孽之后倒在海斯特怀里安然离世。故事终以海斯特带着继承了齐灵渥斯遗产的珠儿远走他乡, 后在女儿出嫁后戴着那个红色的A字再度回到波士顿, 并以自己的美好品行把红字从通奸罪行变成道德、光荣的象征, 一直到老死。

两个故事中的无名女子和海斯特虽然所处的国度不同, 但她们的遭遇和经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人都出生在家境较好的人家, 长得又都是清纯漂亮, 并深受家庭宠爱。但两人的婚姻生活却并不完美, 无名女子新婚燕尔之际丈夫便赴美淘金, 无奈之余暂居娘家待夫归来。海斯特婚后不久便被丈夫先行送到美国移民定居, 只身一人独守空房。接着, 两人都未能守住有夫之妇的名节, 开始与人私通, 并各自产下一名女婴。她们的出轨之举, 在当地都不被人们所接受, 四处受人唾弃。“从纯洁的少女到复杂的情妇, 再到神秘的母亲, 无名女子与海斯特在小说中惨遭相同的命运, 扮演着同样凄苦的角色。” (肖芳95) 面对同样的遭遇和来自他人的胁迫和欺凌, 两位女性都绝口不提同样肩负罪责的男人的名字, 不约而同地选择由自己一人承担因出轨而遭遇的一切痛苦和惩处。然而她们的命运最终却截然不同:无名女子分娩不久便带着屈辱抱着女儿投井自杀, 成为家人不愿提及的奇耻大辱, 遭到家人以及社会的摒弃。海斯特却顽强地忍受了所有不公和冷落, 靠着自己擅长的刺绣技艺积极重返社会, 最终被大家重新接受。

一、外部环境的深层投影酿成相似的悲剧

无名女子所处的环境正是封建思想大行其道的旧中国, 虽然村里的人们有了外出淘金见世面的机会, 但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等教化观念依旧在人们的心底里根深蒂固, 难以一时消除。长期以来, 旧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受男权统治, 妇女地位相对不高, 在遭受男性压迫之下处于边缘化地位。她们被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严格遵守“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规训, 并要做到德、容、言、工兼备, 就是说做女子的, 第一要紧是品德, 能正身立本;然后是相貌 (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 不要轻浮随便) 、言语 (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 能理解别人所言, 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 和治家之道 (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①在这样的束缚和限制下, 女性很少能得到人性化的关爱和理解, 她们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更是无法得到满足。无名女子生性爱美, 备受宠爱, 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新婚燕尔之际, 却要面临夫妻分别, 独居空房之苦, 这在社会看来天经地义, 却无法使无名女子身心满意。小说中并未指明造成无名女子怀孕的男子的姓名和来历, 但作者也从中做了一些自己的推测。不管是出于爱慕、感动, 或是不敌引诱、强迫, 无名女子都处于受害者的不利地位, 片刻的肉体欢愉带给她的是毕生的痛苦。对于为何没有告发那个男人, 让他也来承担自己的罪责, 我们从小说中不得而知。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 纵使男人的姓名被如实供述, 恐怕无名女子的悲惨遭遇也无从避免。因为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当中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主宰之下, 妇女的权益根本的不到丝毫保障, 她们只能默默承受遭受屈辱。

海斯特所处的美国, 时值英格兰向北美殖民地的移民时期, 清教思想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最高道德原则。清教徒认为“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 ②他们主张在在新大陆殖民时期的日常生活中, 清教徒们要始终保持严谨和克制。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由于受到基督教原罪思想的影响, 他们对于“通奸”行为深恶痛绝。而海斯特却因敢爱敢恨的天性所使, 在婚姻生活明显不对称、丈夫年老、阴沉、畸形的情况下, 勇敢追求真正爱情, 年轻的牧师私通并怀了身孕。在那个清教思想异常浓厚的时代, 这种行为立刻惹恼了主张“清心寡欲”的清教徒, 海斯特随即被投进了监狱, 无法继续其在殖民地的正常生活, 甚至于连分娩都是在狱中进行的。在被逼讲出与她私通的男人无果后, 海斯特被迫佩戴绣有A字的标志以儆效尤, 住到了一处滨海的棚屋, 与其他人隔离开来, 遭受到痛苦的折磨。至此, 海斯特因为违反圣经中的规约而被惩罚, 被清教徒们边缘化。而她的被边缘化, 也恰是她自己勇于站在清教主义的对立面, 敢于挑战清教早已戒定的男女关系准则而被压制的具体体现。在北美殖民地, 男尊女卑的思想虽然没有旧中国封建时期那样强烈, 但女性权利的被剥夺和地位的被边缘化却是相似的。

二、内心深处的挣扎反抗造就不同的命运

无名女子和海斯特两人所遭遇的外围环境拥有很多相似之处, 这些共同的因素导致了她们拥有类似的悲惨遭遇。在追求自身幸福和爱情的同时, 因为触犯了传统的规训或者宗教的教条, 而被迫站到了主流社会的对立面, 成为不可饶恕的罪人。但是她们两人命运的结局却是大不一样。一个投井自杀, 含恨九泉;另一个却委曲求全, 安享余生。两个女人, 因为性格特点和自身选择方面的不同, 最终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牺牲与反抗的真正内涵。

无名女子出生于旧中国广东省, 那里的人们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思想中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 讲求天地万物与人的完美结合, 推崇人的个体意志要顺从于社会整体意志之中, 个人的言行举止更是要局限于社会的伦理纲常与天理天命之中。跟她所代表的那一代人一样, 她们从小在潜意识里就被要求放弃个人利益的诉求, 而应该成为封建礼教的践行者和卫道士。女子无权选择自己的爱情与婚姻, 只能认命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封建伦理。在她们的心目中, 个人是无法和庞大的外围体系作斗争的。无名女子在家里是独生女, 也因此备受宠爱, 这使她养成了敢于追求自己的喜好的性格和习惯。在寂寞难耐或者遭受诱惑之时, 也能做出一些有违常理之举。但是在事情败露, 村民闯入家中非难之际, 个人的性格弱点也就暴露无遗。长期的封建思想的潜移默化和亲人的袖手旁观, 使她再也没有勇气继续活下去, 即使村民们并没有直接带走她的生命, 女儿的出生也使得她充满自责, 彻底丧失了生活的信心。她以两条生命的代价, 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抗议。但这种牺牲, 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 相反, 她成了家人羞于启齿的反面教材。

而深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的海斯特, 一向表现得顽强和独立, 在初到北美的时候就已经靠自己的双手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即使在身陷囹圄的时候, 她也没有被击垮, 充分显示出她那勇敢坚强、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霍桑在小说中将她与狱门外的野玫瑰相提并论, 并在笔下把刚走出狱门的海斯特描写成一位高雅的贵妇人。从野玫瑰到贵妇, 充分显示出恶劣的监狱生活并未打垮傲然怒放的“野玫瑰”, 反而让她愈发充满生命力。海斯特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 违背了清教徒的清规戒律, 在独自承受惩处的同时, 她强忍着人们蔑视的眼光, 把对情人丁梅斯代尔的小爱升华成对世人的大爱, 她摆脱了对他们的仇恨, 用自己擅长的刺绣技艺维持母女俩的生计, 同时通过行善和对社会做出贡献来进行自我救赎。她的性格特点和最终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因为人们慢慢地重新接受了这个曾经“犯错”的女人, 她胸前的“A”字从“通奸”的涵义慢慢转变成“能力”、“和蔼”与“天使”。海斯特用她的坚持与无私积极地应对宗教与世俗的压力, 成功地战胜了清教社会对她无情的打压。 (肖芳96)

相似的外围环境, 相同的故事情节, 但是却走向不同的命运结局。无名女人和海斯特, 这两个美国文学作品中广为认知的形象, 因为她们自身的性格特点和自我选择的差别, 最终拥有了不同归宿。无名女子的牺牲自我和海斯特的委曲求全, 本无根本性区别, 但是对于所面对的遭遇而采取的相异态度, 以及对于未来生活所持的不同信念, 使得其中一个令人扼腕痛惜, 另一个却让人肃然起敬!

参考文献

[1]霍桑著, 熊玉鹏译.红字.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6

[2]汤亭亭著.李剑波, 陆承毅译.女勇士.桂林:漓江出版杜, 1998

两类国家的不同命运 篇11

采取何种模式实现国家富强?有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两种模式。

一个普遍存在但又令人困惑的现象是:几乎每个国家都在竞逐富强,赶超别国,但最终结局却有天壤之别。国际经验显示,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很多国家会面临两种前途:要么进入“黄金发展期”,顺利实现现代化;要么掉入有增长无发展的“拉美陷阱”。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恰好处于这一阶段。

从理论角度看,导致各国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是发展思路的差别。进一步说,这主要涉及两个彼此相关的重大问题:首先,什么是国家财富基本来源?对此问题,西方经济学史上曾出现过重农主义、重商主义和重工主义之争。重农主义已日渐式微,但类似重商主义(重视外贸和赚取外汇)与重工主义(注重本国产业发展)的思路分野则一直延续至今。其次,采取何种模式实现国家富强?这主要涉及两种模式,一种是经济自由主义,各国根据本国条件进行国际分工,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中自由流动;另一种是经济民族主义,强调独立自主、国家干预和民族产业保护。

发达国家成功的共性

英国率先成功的秘诀就是“先保护,后开放”。16~17世纪,欧洲重商主义流行,但英国率先突破观念束缚,认识到本土制造业才是国家富强根基及衡量国家战略能力的有效尺度。从17世纪末开始,英国多次颁布法令,扶植本国工业,排斥外国商品竞争。以纺织业为例,1699年,英国勒令爱尔兰羊毛只准运往英格兰; 1720年,英禁止印度棉布进入不列颠;辉格党内阁调整关税,鼓励本国工业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入,甚至在国内实行限制性消费政策。这种强力政策,促进了英国本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英国首个实现工业化。待英国工业强大到足以同外国竞争后,英国才由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取消所有贸易和关税限制,以便从世界范围获取原料、市场,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英国几百年称霸的经济基础。

美国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从自己利益出发,不允许北美从事任何工业。1770年,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声称,在北美殖民地连一颗马蹄钉也不准制造。但美国开国领袖强调要发展本国工业。华盛顿就职当天特地穿了一套国产衣料制成的服装,告诉国人美国应发展本国工业。他提出,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促进购买国内商品,美国人的利益应置于首位,每个公民都应不失时机地购买美国商品。他还提出“给美国的产品以及织物以明确的优先权,无论这些产品出自谁手,只要不是过度的昂贵或极不方便。”华盛顿甚至提出用国家的款项来经营制造业。美国总统林肯说得更简单:“我对关税知之甚少,但我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如果我们购买进口产品,我们得到商品,外国人拿到钱;如果我们买国产商品,那么我们不仅得到了商品,而且拿到了钱。”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这种强调关税保护和产业保护的主张和势力在美政坛一直占据上风。

法国开始迷信自由贸易,不重视产业保护,1786年与英国签订《伊甸条约》,用本国农产品换英国工业品,结果没几年就使许多农民破产,国家动荡,最终在1789年爆发大革命。拿破仑后来反思:“在当前情况下,任何国家要想采用自由贸易原则,必将一败涂地。”为此,他对内扶植和保护本国工业发展,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防止英国工业品流入欧洲大陆。波旁王朝复辟后,英国首相坎宁亲自到法国游说,企图让法重蹈“自由开放”覆辙。但久经世故的法国大臣维莱耳答复道,“法国的工业还没有达到充分发展的地步,法国的利益是使工业获得保障。”法继续实行产业保护,直待其强大后才开放市场。法国后来像英国一样,成功跻身发达国家之列。

19世纪40年代,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指出,为维护本国经济发展,德国必须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他认为,相对落后的德国同发达的英国通过自由贸易进行竞争,无异于让一个小孩同一个成年人去角力。但当时德国主流推崇经济自由主义,不重视本国工业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陷入萧条,并牵连到德国,德最终认识到自由贸易模式的弊端,对外实行高关税,对内保护民族工业,到1900年,德国钢铁、煤炭、铁路等领域均赶上英国。1850年~1913年,德国GDP增加五倍,人均收入增加250%。二战后西德经济快速发展,

同样是坚持产业保护政策。

即使到今天,西方发达国家仍设置种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其他国家产品进入,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尤其是对高附加值产业领域(如高科技和金融行业)。2004年~2006年期间,法国规定对11个重要产业和20家大公司给予特别保护,限制外资并购。2007年,美公布《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要求对外资收购“重要基础设施”进行国家安全审查,并将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数量由1988年的8个扩大到2003年的11个。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工业法、外汇及外资外贸等相关法律中,对外国投资影响国家安全事宜也进行了规定。

有潜质的强国成了依附国

不重视本国产业保护和发展,一味实现自由开放,使许多有潜质的强国陷入依附性地位。

西班牙曾是欧洲制造业中心,纺织业、冶金业和造船业等一度十分发达。但西班牙统治者信奉重商主义,把金银货币视为国家财富,并致力于到海外掠金夺银,而对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重视不够。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被用于从英国购买工业品,结果使本国制造业在17世纪日趋衰落。西班牙沦落到依靠低附加值产品和殖民地财富维持生计的产业链下游位置,最终成了“中心区国家与西班牙殖民地之间的一个相当被动的传送带”。

奥斯曼帝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生产力水平低下。奥斯曼统治者先后与西欧多个国家签订经济协定,给予贸易特权,结果使奥斯曼成为西方廉价工业品倾销地,本国工业发展无从谈起,而只能靠棉花、染料等低附加值产品与西方交换。这种不合理的交换虽然得到国内获利的强大买办阶层支持而得以维系,但到19世纪后期,奥斯曼财政完全被西方控制,政府每年仅向西方支付年金、利息和偿债的基金,就相当于总收入一半。最终的结果就是帝国国力被逐渐掏空,成为人见人欺的“病夫”,直至彻底解体。

拉美国家早在19世纪就开启现代化进程,但这些国家与宗主国经济联系密切,始终扮演着欧洲经济外围角色,而始终未真正实现崛起。二战后,拉美国家是“华盛顿共识”(主张减少国家干预、私有化、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等)典范实践者。20世纪70~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等)走“外资主导型”开放道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开放市场等比较优势吸引西方资本进入。外资进入虽使这些国家GDP短期高速增长,但一有风吹草动,就有大量资本外逃,这些国家便出现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数据显示,在过去20年间,尽管拉美付出艰辛努力,但该地区情况比20年前并没有明显好转。阿根廷已爆发了九次金融危机,并因此元气大伤。墨西哥曾是第三世界发展最快国家之一,但1981年和1994年金融危机使其一蹶不振。西方资本巨鳄则借机掠夺其国家财富。由此有学者用“拉美陷阱”形容这种瓶颈现象。还有人将拉美形容为“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

对中国的启示

两类国家不同的发展命运告诉我们,那些真正认识到民族产业在国家富强中的重要性,并竭力扶植其发展的国家,最有可能跻身发达国家俱乐部;而那些不注意保护民族产业,错误地将GDP和外汇理解为国家富强之源的国家,可能在某个时期发展速度较快、风头强劲,但最终却始终在低水平层次徘徊,成为西方国家的依附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靠房地产业或出口低附加值产品实现国家富强。

不同命运 篇12

《半生缘》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这样写到:“他和曼桢认识, 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种以叙述人对往事的追忆为引子, 情绪的宣泄先于情节的跌宕, 嗟吁感叹的语调浸润着人物成年后的彻悟及对年少时光的戏谑调侃, 这使得悲剧过程本身成为我们进入文本的第一视点, 对故事结果的关注退而其次, 以此奠定整个文本淡漠凄凉的基调。

小说从第一到第十一回主要围绕曼桢和世钧恋爱这一线索叙述, 内容显得平稳、集中, 只是从第十二回开始才由于曼桢被害使故事陡转, 紧接着才发生了顾家迁往苏州, 曼桢难产, 世钧为父亲奔丧, 叔惠出走, 曼璐病死, 祝鸿才破产等一系列巨大情节转变的。而曼桢与世钧的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断痕的呢?好像正是从世钧在误以为曼桢和慕瑾结婚之时, 却正好传来父亲病危的消息, 因此世钧不得不立刻赶往南京。也正是这一走, 才注定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只可能越来越远……

作为小说的女主人公, 曼桢是近乎完美的, 她美丽、善良、能干, 而且有头脑。像这样的一个可人儿, 她理应得到世界上所有人的爱护与祝福, 成为最幸福的新娘。然而她却遭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磨难与痛苦, 姐姐的欺骗, 姐夫的强暴, 还有就是恋人的背叛。这一切的一切, 对于原本简单的她来说是何等的打击, 她从一个原本生活在阳光明媚的世界跌入了永是阴霾的深渊。她的青春腐朽了, 她的期待破灭了, 她的世界坍塌了, 她的悲剧开始了……

在《啼笑因缘》中, 与家树产生关系的女子共有3位:以卖艺为生的秀姑, 家境富裕的丽娜, 还有就是唱大鼓的凤喜。但是, 缘分就是这样奇妙。家树在初次相识凤喜时, 一下子就被她的少女青春魅力所迷住:“来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 面孔略尖, 却是白里泛出红来, 显得清秀——虽然十分寒素, 自是有一种清媚态度, 可以引动看的人。”他被她所吸引, 这种吸引应该不仅仅是因为凤喜的美, 更多可能还是她身上所散发着的一股灵动、清新的气息。因为凤喜家穷, 家树在第一次去时几乎觉得无可坐之处, 然后也正是在他的资助下才搬进较好的房子, 并且凤喜还如愿以偿的入学做了女学生。可以说, 小说到这里应该是很完满的, 如果没有刘将军的出现, 但也仅仅是如果。也正因为刘德柱的出现, 家树与凤喜之间那维系着缘分的线有了松动的迹象, 以至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终于还是断了……

刘德柱对凤喜可说是一种赤裸裸的占有, 正如小说中写道的:“刘将军道:‘有主儿要什么紧, 漫说没出门, 还是人家大闺女, 就算出了门, 让咱爷们爱上了, 会弄不到手吗’?”他利用手中的权利及金钱轻易地霸占了凤喜, 而后又选择金钱和暴力两种手段, 软硬兼施, 最终让凤喜接过了刘将军的家私账本。如果是真心的喜欢, 我们也许稍微觉得有些安慰, 但是他对凤喜却只是一种近乎变态的占有, 他不允许任何人前来窥探他的“私人财产”, 因此当他发现凤喜和家树还有来往时, 便对凤喜进行了无情的蹂躏和残酷的毒打, 哪里还有一丝丝情意, 最后凤喜不堪忍受这种鞭打, 成了一名“疯妇”。她遗忘了自己的过去, 自己的遭遇, 以及和家树这一段美好的缘……

缘不可求, 缘如风, 风不定。云聚是缘, 云散也是缘。

曼桢和世钧、凤喜与家树, 他们也曾刻骨铭心的相爱, 但是最终都没能成就这段缘, 成为真正的眷属。虽然他们所遭受的境况不一样, 所身处的漩涡也不一样, 但最后却都是以悲剧来收场。对此, 我一度觉得不能理解, 但仔细想来, 这虽在意料之外, 却也是情理之中的结局。毕竟他们不能单靠一份爱来维持所有, 他们所要面对的除了自己还有家族和社会。

在当时那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 女子只能作为一种附属物隐身于男子的背影之后, 即使像曼露那么强悍、有主见的女子, 到最后也要唯祝鸿才那样唯唯诺诺的小人以是从, 甚至为了维系自己的婚姻, 不惜去陷害曼桢, 因此也毁了她人的一生。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应对曼露表示以同情, 因为她也是这个时代悲剧下的产物。

曼桢的悲剧不单是从曼露的设计开始, 在世钧的猜疑与不信任时就已经有所体现。如果两个爱人之间连简单的信任都谈不上的话, 那他们之间所存在的问题就不只是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了。而曼桢自己呢?她尝试过去努力吗?如果说在曼露的“囚禁”期间, 曼桢的挣扎徒劳无益是可以理解的话, 那么曼桢在逃出祝家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与祝鸿才结合, 便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因为她的确还是有机会的, 她还有许多选择去过相对幸福的生活。总之, 这一选择并不明智, 但细究之下, 便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母爱的牺牲精神与当时社会境况的无奈、心酸, 着实使人觉其悲壮, 并为其扼腕。对于世钧, 我们会更多一份指责, 因为他不敢直面窘境的怯懦, 缺乏坚持的勇气, 对他人的轻信, 性格的优柔寡断, 对与翠芝婚姻的随意等, 都使人语噎。是她的委曲求全, 也是他的软弱胆怯, 才有了后来的不幸。当这一切都尘埃落定之时, 曼桢再一次与世钧相遇, 却已经走过了十八年……

家树之所以“输”, 输在他没有刘将军的权势与地位, 凤喜之所以“疯”, 疯在她没有何丽娜、关秀姑的执着与坚定。因为凤喜所生长的穷苦环境, 让她对上层人士的生活有着向往与期盼, 刘将军的出现, 正是对她的一种实质性的诱惑。她爱家树, 但又不能舍弃权势, 在这场爱与势的较量中, 爱终究是输了, 凤喜放弃了这份求知不易的情, 这份得之不易的缘。我们有遗憾, 更有愤慨。但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凤喜的立场去考虑与选择, 也许我们也不能逃出这种世俗之气。就像当我们最后看到她被刘德柱逼疯时, 我们对她的那份生气基本上已经转化成对她的同情, 毕竟她也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应运而生的悲剧人物呀。

特定的时代, 特定的环境铸就了他们特定的性格, 导致了他们特定的选择, 成就了他们特定的悲剧。《半生缘》中的喜喜悲悲、凄凄惨惨、分分合合让人颇为感慨, 人与人之间的相爱、相知与相伴、相守的确是需要缘分的, 相识的早晚、容貌的美丑、家境的贵窘、年龄的大小并不是相爱的前提, 爱情——这种情感的极致是需要缘分的, 所以曼桢才会与后到的世钧, 翠芝才会与相对窘迫的叔惠一见钟情。然而, 缘如果只限于开始的瞬间, 便是悲, 不如无缘。曼桢与祝鸿才、世钧与翠芝、叔惠与富家女, 这种种婚姻均是对缘的讽刺。而《啼笑因缘》中丽娜与家树, 他们珍惜了这份缘, 成就了这段缘, 真正完成了圆“缘”。关秀姑这一奇女子, 她敢爱敢恨, 为了成就何樊这段缘, 她选择了退出, 也许有过失落, 但却没有任何的埋怨, 只有真心的祝福, 因为她懂得缘分是不能强求的, 只能让它顺其自然。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 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我们不能把握的东西很多, 但是却可以好好珍惜, 比如缘。曼桢与凤喜都没能成就自己的缘, 徒留下一种遗憾与悲情。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397, 403.

[2]张恨水.啼笑因缘[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243.

[3]张冀震, 李晓丽.擦肩而过的爱情——张爱玲《半生缘》之我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6) .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全新挑战下一篇:甲苯氧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