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命运

2024-12-11

知识分子命运(精选8篇)

知识分子命运 篇1

“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

我是一名有着33年糖尿病史的老糖友。在这33年来, 我走过了许多弯路, 正如有位医生曾讲:病人大多数不是死于病, 而是死于无知和愚昧!

1976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做了肾上腺切除术后, 医生曾经断言我最多只能活5年, 同年回到北京后在协和医院被确诊为“隐性糖尿病”, 医生为我制定了食谱, 每月主食18斤, 而当时为了工作需要, 谈工作往往要在饭桌上解决, 我仍旧“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 血糖控制非常不好。我自认为切除肾上腺这样的大手术都“奈何”不了我, 何况这小小的糖尿病?

1989年一次体检报告, 显示我的血糖为19.8mmol/L, 医生告诫我如果不加控制, 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这时我才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 开始服药治疗。但是由于我的抗药力特别强, 一般的降糖药2~3个月还有些效果, 到第4个月效果就不明显了。医生开始劝我使用胰岛素治疗, 而出于无知, 我以各种理由谢绝了医生的建议。往事不堪回首, 我走过了一段非常痛苦的非正规治疗之路。

“喝尿治疗糖尿病”

接下来的日子, 我开始着急了。哪里有治疗糖尿病的偏方, 我都急着去尝试。当听人说自己的尿能治疗糖尿病, 我信以为真, 每天小便后, 虔诚地将自己的尿液当药一样饮用1000~1200毫升, 这一喝就是125天啊。后来又有人告诉我, 有位气功大师发功点穴治疗糖尿病, 只要吃经过气功大师发过功力的大西瓜会有特效。在那个数九寒天的冬季, 我心中默念:下定决心, 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 争取胜利!在55分钟的时间里, 我一口气吃掉10斤重的大西瓜, 并且受到了气功大师的表扬。一个月下来, 我吃掉了3个10斤重的大西瓜, 用掉了当月工资的五分之三 (当时月工资8 0 0元) , 而糖尿病不见好转, 反而加重……每次到医院检查血糖时, 我不坐公交车, 不骑自行车, 总是以车代步,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就可以测得一个较低的血糖值, 这个指标给医生看后, 就可以为拒绝打胰岛素有个数据说明了。而27年来, 我甚至连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是什么都不知道, 可见我的知识匮乏到了什么程度!

“知识改变命运”

2001年, 在医生和病友的建议下, 我参加了一次糖尿病知识大课堂, 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糖尿病, 其危害在哪里, 那些日子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糖尿病知识, 买书定报, 只要有糖尿病的讲座我都去参加。由于对自己走过的弯路深有体会, 我开始帮助更多地新病友, 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解糖尿病知识, 劝他们用健康的理念和良好的心态来与糖尿病对抗。而我自己, 不但真正地认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更加体会到了知识的可贵!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促进健康啊。我主动找到医生, 要去接受胰岛素治疗, 医生开玩笑地说, “您不走钢丝了?”, 注射胰岛素后, 我的血糖控制得不错, 自己还购买了血糖仪, 随时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各项相关检查也按时去做。

退休以后, 闲暇时间我自学医学知识, 尤其推崇祖国中医学。如今, 我掌握了按摩、推拿、刮痧等等疗法, 和家人、朋友互相帮助, 不但起到强身健体, 舒筋活络的功效, 还能增进感情, 其乐融融。

如今我血糖控制的不错, 而我也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 那就是5、6、7、8, 即空腹5.6mmol/L, 餐后7.8mmol/L, 希望并发症来得更晚一些吧!

知识分子命运 篇2

大众文化的发展,抹平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改变了知识价值标准,从而使知识分子的地位发生转变.面对大众文化,知识分子角色正在多样化.但要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必须遵循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逻辑,在先进文化的指导下,构建适合我国国民心理需要与身心健康的多元文化.

作 者:郑祥福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28(6) 分类号:B089 关键词:大众文化   知识价值   知识分子  

★ 不同强度情感的表达

★ 先进文化背景下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论文

★ 反应工作情况范文

★ 输液反应登记范文

★ 高原反应是什么原因

★ 向上级反应情况范文

★ 不同适应水平小学生情境投射反应比较--小学生自我调节机制的一项研究

★ 略谈情感教育下体育教学论文

★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背景问题及解决方法

知识改变命运 篇3

就像是穿越海洋到达彼岸,我们需要一座桥梁;就像是越过荆棘到达对面的灯塔,我们需要一个方向;就像是翱翔蓝天俯视群雄,我们需要一双翅膀。同样,到达梦想的远方,书会带我飞翔。

各种各样的知识犹如细小繁碎的水珠,而人类的智慧在于集中这些水珠于一体,于是我们看到了其实恢弘的瀑布。我们在领略瀑布之壮美时也无时无刻不汲取着水珠的甘甜。而这些水珠在我们心中不断累积,成就了我们心中的全部海洋。

海伦凯勒,你是我的眼

也许是物质的丰厚与条件的优越,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形成应有的观念。我们拥有的是窗明几净的教室和温室一样的家,健全的人格和完整的身体,可我们从未珍惜。当我们静下心来,去思考理解这个现实社会,也可以将这些归结为我们的不珍惜。也许我们应该去读一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去看一下黑暗的世界,才会明白我们现在拥有的光,是多么得难能可贵。海伦,在你失去光明后,你也曾悲痛绝望,可你却从未放弃。我看到的是你用指尖去触碰字母,用身体去感知物体,用全身的力量去融入生活。当看到你第一次理解了“水”的意义,我也不禁为你发出内心的赞歌,你是在用心,去创造光明。后来你理解了什么是“爱”,明白了什么是“书籍”与“知识”,明白了生活。你是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与不公的命运去抗争,而结果是,你赢了。你用自己诠释了那句话:“如果你所处的是黑暗,请成为你想要的光。”

你不仅成为了自己的光,也成为了我的眼,让我看清迷雾,带领我,踏上征途。

贝多芬,让我为你唱支歌

当我们沉浮于纸迷金醉的物质生活,浮躁与虚无攀占了我们整个心灵,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看一看深空中的星宿,听一听澄净的心灵之歌?当我们身处逆境,又是否省察自己,我们从未坚忍过。而你,贝多芬,缓缓向我走来,带着坚定的步伐和桀骜的眼神,将我拉出虚空的世界。我听得到,我听得到多瑙河在激荡,它闪烁着迷人的蓝色光波,晶莹剔透,出神入化。是的,我听得到,我也听得到你内心的呐喊,你在用你的所有,发泄对命运的谴责,你的《命运交响曲》如同一座钟,敲动了你的心灵,也敲醒了我们的沉睡已久的灵魂。罗曼罗兰,用纸笔为你谱写了一支英雄之曲。贝多芬,也让我为你唱支坚忍的赞歌!

我从你身上看到了希望的光,我也明白如果不改变,总有一天,岁月会扭头数落我的肤浅和狂妄。

陶渊明:你是一盅茶

我生活在安宁和平的年代,你生活在尔虞我诈的时空。我被现实蒙蔽了眼,你却走出现实蔑视权贵。你来到与世隔绝的仙境隐居,过着真正想要的生活。纵使别人说你逃避现实畏惧挫折,我还是欣赏你敢于抽身于此的行为。你知道你不应该被生活所累而应该享受生活跟着自己的心走。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心境也让我迷恋其中。你像一盅清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你坚定,离开得毅然决然;你淡泊,行走得义无反顾;你直率,真正做到了与世无争。你教给我宁静与淡泊,做一盅茶,在热气氤氲中得以释放。

也许突然间的悲伤如同巨大的黑色花盘将人吞噬包围。也许那些细小伤口在一瞬间丝丝发疼。有时候我们会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而这时候,书就成为我们最好的疗伤剂。在温暖的午后,捧一杯清茶,品味另一个,能安抚你心灵的世界。我捧起《追风筝的人》,它告诉我:“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他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去追。”我捧起《幸福了吗》它告诉我:“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我捧起《基督山伯爵》,它告诉我:“世上没有幸福和不幸,有的只是情况的比较,唯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感受到无上的幸福。必须经历过死亡才能感受到生的欢乐勇敢活下去并且生活美满,我心灵珍视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忘记,直至上帝向人揭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我捧起《人生》,它告诉我:“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是否有勇气在矛盾中做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一个人的时候,我就躺在自己的洞穴中,书可以为我疗伤就如同我可以舔舐自己的伤口。而它所带给我的,不仅是短暂的消去疼痛的美好幻觉更是无限光明的希望和梦。

知识为何难改“硕蚁”命运 篇4

硕士研究生也成了“蚁族”?这或许让很多人感到莫名惊诧。毕竟, “好工作、高收入、命运改变”, 向来都是硕士研究生的表征。不过, “硕蚁”已经在大城市中出现的现实, 却不仅成为“蚁族”年龄和学历正在向上延伸的侧证, 也让一些身在其中的人禁不住哀叹一声:“读书无用!”

当年, 李嘉诚曾有句名言, 叫“知识改变命运, 奋斗成就未来”。这句话, 激励过几代人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奋争。可“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当人们心目中“学富五车”的硕士研究生也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 毕业即失业, 甚至成为“硕蚁”一族时, “知识改变命运”的奋斗箴言, 便很容易面临“读书无用”这种价值崩坏的现实。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每天坐在电脑前, 我们很容易找到诸如“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之类的新闻。知识“投入产出比”严重不匹配, 让“读书无用论”沉渣泛起。当大学越来越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教育扩招粗放式繁荣的背后, 是流水线生产导致的人才通胀, 是一些办学条件并不成熟的学校、专业、教学点的野蛮扩张与生长。这种情境下, 人力资本普遍贬值, 包括研究生在内的生源、教学质量, 不可遏制地下滑, 造就一些高学历者“毕业即失业”, 甚至产生“读书无用”的论调, 便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教育高中化, 研究生教育本科化”, 让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拿到手上的, 只是一张贬值的文凭。人才通胀之下, 社会经济结构却依然偏向劳动密集, 这使得就业市场缺少足够的所谓“体面、含金量高”的岗位, 去吸纳高学历人员, 令研究生就业率甚至不如本科生。当通过知识学历向上的渠道被阻塞, 那些在城市中无资源、无背景的寒门研究生, 便只能被城市高涨的房价远远甩在身后, 成为新的“蚁族”。

知识改变命运作文 篇5

早期的解海龙虽然在摄影方面获得许多奖项,但还是迷茫的。自从他看到《九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后,他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定要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苏明娟,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神里散发出求知若渴的欲望,“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都是渴望得到知识的孩子,而由于贫困,条件艰苦,求学困难。解海龙老师拍照后,这些孩子得到社会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找到满意的工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其中的“大眼睛”苏明娟,成为希望工程的代表图片,解海龙老师也一举成名,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他们的经历验证了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年轻的一代,也要用知识自己的头脑。

就从我本人讲吧!小时候,我在老家河南生活,学知识并不是很多,又不懂得讲普通话,常常被人笑话。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识,白天努力学习,晚上的努力阅读,我的成绩逐渐呈上升趋势,刻苦练习也造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现在我小学六年级,我的背后不再是无限的讽刺,而是别人对我的赞叹,我逐渐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含义了。而我的亲身经历也在对我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虽然现在我还小,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学习,幸福的生活就会离你不远了。

知识不再改变命运? 篇6

北京城的繁华与我无关

拥挤的北京环线,车流不息,空气中潜藏着被压迫感包围的窒息。

东四环外的朝阳区青年路,一个仅4平方米左右的半地下室,没有窗户,卫生间是公用的,放下床和一点点行李就已经非常拥挤了。范丽在这间小屋住了快一年了。

2006年夏天,范丽从武汉大学毕业,拖着行李箱独自来京城找工作,跟人合租下这样一间小屋,月租280元。她像马达一样奔波出没在偌大北京城的角角落落。

“还贷”成了范丽毕业后生活的一个主题词——她从大二开始借国家的一万多元助学贷款必须要在2010年还清。

刚到北京那会儿,她和几个朋友合搞了播客网站创业项目,在苦苦坚持两个月后,由于资金和核心技术不过关而夭折了。

之后她到了猫扑网站工作,但不久网站调整,员工失业,范丽拿着三个月的工资补助回家过完年,只好又投入新一轮艰辛的求职与面试。这是2007年初,她离开校园已经半年。

还贷的压力就像一块磨砂纸,在心上砺砺地擦过来擦过去。

仅3月份,她就面试过新浪、腾讯、人民网和中国新闻网等北京各大网站的相关职位。“面试越多剩下的机会就越少,压力越来越大。”

4月开始,范丽进入慧聪做专业性很强的内容编辑,“虽然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但至少稳定下来了。” 从此,不熟悉的“IC防盗”成了她每日接触的词汇,许多网络专业知识需要从头补起,而期间生病,无助和迷惘,她都一个人挺下来,没有告诉家人和任何朋友。

范丽觉得,如今在北京的生活交织着忧虑和希望,4年前那个重要的人生关口——高考——似乎变得有些遥远了,“尽管当时也觉得苦,但生活的主题词只有学业一项,很简单。”而现在,工作、还贷,甚至家庭负担都困扰着她。

范丽家在湖北的一个小镇,家中三个孩子。除了还贷外,她现在还得负责妹妹每年4000元的学费。作为小城镇普通家庭的长女,现实并没有给范丽太多的选择权利,出国、考研、双学位,任何更进一步深造都需要大笔经济和时间支出,而只有工作才能尽快挣钱。

现在范丽与新同事租住了一个条件更好一些的房子,拿着每月三千块的工资,开始与在外地做自由职业的男朋友计划以后的生活。然而北京城的繁华喧闹似乎与她没有太大关系。

高考前范丽为了荣誉和命运拼尽一切努力,而在毕业后的北漂生活中,当年以地区第三名的分数在家族第一个考上名牌大学的那份荣耀,早被消磨殆尽了。

热门专业的迷茫与烦恼

广州大学城的一间宿舍,窗外天气有点阴沉。林谷(化名)正眉目紧锁地对着电脑赶毕业论文。工作尚未落实的压力时刻敲打着她紧绷的心弦。

“手上其实也有两三个offer(机会),但都不是自己理想的,还在犹豫到底要选择哪个。”

林谷是华南理工大学2007届毕业生,也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据她透露,班上34名学生除4人考上研究生,个别同学去了电视台外,80%的同学都去了企业工作。真正按照专业方向去媒体工作的反而极少。

新闻专业是近年高考中的热门专业。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2006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估计约在13万人左右,而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才约为15万人。

“我们在学校里都是学习基本新闻理论,和接受采写技能的培训,但现在很多媒体更愿意录用具有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而且知名媒体接收毕业生时,明确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林谷手上握有的几个offer都是一些私企宣传或媒体策划等小职位。她和她的同学们也曾向知名媒体投递过简历,只是初试就被刷下来了。

四年前,刚刚考来广州的林谷原本对自己的职业预期是,成为一名报社或电视台的记者,实现政治抱负,晋身白领精英阶层。而现实景况却让她感到很无奈。

但林谷对于专业设置的问题批评并不多,她更愿意认为是专业的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现在大学对我们的培养,仍然是按照‘无所不能’的精英模式,新闻专业尤其如此,杂而空,内容很泛化。其实,高等教育更多的应该是培养一种专业素养,等去找工作时才意识到,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恰恰就是做专业工作的素质。”

林谷感到困扰的并不在于能不能找到工作。“现在国家经济高度发展,机会很多,而且华工每年都有大企业来校园宣讲,真要想找工作,还是能找到的。只是关于是否专业对口是否有发展潜力的考量,折磨着我们每一个人。”

是原点,还是新起点?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一个农村孩子,如果不想留在家里种地,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靠读书考出来。到今天,这条路依然存在。

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7级博士生刘郁琪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刘郁琪出生在湖南邵阳,家里非常穷苦,有三个孩子。按他的话说就是“家中五个人常常同时有三个人在生着大病”。15岁时母亲去世,哥哥因为要负担家里的生活,把继续念书的机会留给了刘郁琪。

1997年,刘郁琪参加了高考,那正好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20个年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没有表现出来,绝大部分人都相信高考一定能改变命运。

“当时分数还可以,原始分590多分,第一志愿本来填的是人民大学新闻系,但是因为考虑到没钱,学费付不起,就把志愿改成了广州大学。97年的广州大学(当时还叫广州师范学院)是不要学费的,每月还有130元的高额补贴,并且还有政策规定说4年毕业后留广州工作,离开广州的话还要罚款。”

贫困家庭的孩子总是更善于和现实妥协,就这样他来到了广州。而之后的求学生涯,对他来说,其实就是个城市化的过程,他也逐渐熟悉并喜欢上了城市的生活。

在广州,他一直从本科读到了硕士、博士,从广州大学到暨南大学再到中山大学,而目前十年读书生活就要结束,他却不得不离开这座熟悉的城市,回到他的家乡湖南。

其实这也是迫于现实压力的无奈选择。“广州的房价太高,回湖南当老师首先就可以分给我一套150平米的房子,虽然小地方房子不值钱,但毕竟解决了生活问题。”

十年前,他寄望于通过高考来到大城市生活,而十年后的今天,他决定到位于湘潭的湖南科技大学任教,一路兜转回到湖南。

这个看似原点的位置如今却被刘郁琪看作是人生的新起点。他坚持认为这十年书读得值得。“我觉得我的命运在高考那个节点上是个转折。当年和我一起参加高考但没考上的人,现在都是在家种地,或者出外打工。在这十年里,我的生活还是变化了,我从一个彻底的乡巴佬变成了一个非乡巴佬,我完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失去了安全感,却赢来自由

2002年秋天,当冯丰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四年以后自己会成为职业动画师。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学生,摆在面前就三条路:做市场,做研发或者维修。但这些都不是冯丰的兴趣所在。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只是家长的安排让他在高考的时候转换了自己的专业方向,看上去,现在的专业方向与他的个人兴趣毫无关联。

站在命运的岔路口,就在冯丰犹豫着应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之际,他有幸通过朋友结识了国内著名年轻漫画家翁子扬。“我拿自己的素描本给他看,他对我说,你是有天赋的,不要放弃。”翁子扬对冯丰的鼓励唤醒了他心里埋藏已久的那份憧憬。

即便如此,入行的门槛看起来仍旧高不可攀。

犹豫了一阵,冯丰最终来到深圳寻找机会。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关外一个工厂做助理工程师。“那里对文凭要求低,但是工作环境和管理非常混乱。我当时就只想着能把自己养活就成,至少对得起家长。”

闲来无事,冯丰登陆深圳人才网,看到了绘画类人才的招聘广告,顿觉眼前一亮。“投简历太慢,我立刻打了电话过去,预约,面试,上班。”

前后不过几天时间,冯丰成了怡景国家动漫基地一个幸福的艺术工人。“我觉得很轻松,工作就是玩,非常有兴趣。”

现在冯丰每天忙着学习新的东西,还接受了系统的职业培训,参与了正在播出的动画片的制作,开始有了自己清晰的人生规划。

“心里还是对画画有梦想吧。我一直喜欢画画,在初中时就模模糊糊地梦想做个漫画家。”而这个几乎完全幻灭的人生设想,现在竟变成现实,“真感觉像梦一样”,冯丰感叹。

或者他更应该感到庆幸,他不是在30年前参加高考,当时的国家分配制度一定会按照他所学的专业——通信工程——给他安排一份工作,然后他会慢慢成为一个工程师,但也会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远。

知识分子命运 篇7

关键词:《日瓦戈医生》,俄罗斯知识分子,悲剧,人性与社会

俄罗斯历史是一部读不完的历史,俄罗斯文学是一部读不完的文学史。19世纪这个优秀作家“成群诞生”的国度为世界所瞩目。到了20世纪,俄国进入了异常复杂的社会动荡时期。列宁在1902年写道:“俄国的历史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现在的一年有时要超过平静时期的几十年。” (1) 这句话反映了20世纪的俄罗斯的思想文化领域新旧思想的对立、冲突、融合的激烈的文化氛围,而此时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更加突显出他们的个性。

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帕斯捷尔纳克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之一。1958年,帕氏因其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以“现代抒情诗和伟大俄罗斯叙事文学传统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被瑞典科学院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由于时代的原因,该部小说的获奖在冷战的两个阵营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西方舆论界的盛赞和苏联官方的否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因而,这部小说在苏联被禁止出版多年,作家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被迫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但小说主人公日瓦戈形象的价值是历史掩盖不了的,他代表了20世纪俄罗斯一代知识分子,也代表了整个俄罗斯文化,是俄国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本论文试在俄罗斯历史语境下探幽作家和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展现知识分子人性的尊严和社会的冲突。

第一章20世纪俄罗斯与知识分子

20世纪的俄国多次发生了大革命事件: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卫国战争……改变了俄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生活,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自然而然的和革命联系到了一起。

《日瓦戈医生》就是在历史的语境下,对知识分子在革命时期命运沉浮描述的一部作品。作家真挚地叙说了知识分子与十月革命的复杂而真实的关系,反映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某些本质的、重要的方面。作家亲眼目睹并经历了俄国这一连串骚动不已的政治斗争与变革,对时代、对人生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作家曾借小说人物之口阐述了自己的历史观点:“人不是生活在自然界,而是生存于历史之中。” (2) 同时,作家还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思想来对十月革命以来苏联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作哲理思索和深刻反思,还原真实的历史,给后人以深思。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知识分子”呢?俄语大辞典下了这样的定义:“由知识渊博、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和职业上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 (3) 但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知识分子不能单纯以职业来划分,这一时代使得他们表现出了一定的独特性。20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结构复杂,阶级矛盾不断激化,知识分子自我意识和社会使命感不断增强,他们竭力思索俄国的发展道路并不断的探索,具有强烈的济世救民的意愿。因此,那些放弃自己的立场,失去了人最基本的个性和本真,只知道随波逐流的人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这就是“知识分子”一词的俄罗斯文化意义。从日瓦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所具有独特的人生体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而此时,作者笔下的人已不仅仅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了,而是生活在20世纪俄罗斯背景下的一类人,这类人涉及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章日瓦戈的迷茫:人性与现实的冲突

在知识分子群中,毫无疑问,日瓦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有思想,广泛地接触文学、艺术、哲学,是一个学识丰富的人,他的学识让他的思想更加鞭辟入里,也比平常人多了一份敏感,所以他对不断变化的历史事件难以适应,始终处在现实和人性的交叉路口上冲突、徘徊、痛苦,从而造成其命运的悲剧性。

在严酷的现实生活中,日瓦戈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底线也不能达到。他也曾为革命的到来欢呼过。可是,当革命到来时的严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不仅没有给日瓦戈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反而摧毁了他的理想。日瓦戈曾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革命使得“男人的精华全在战争中被杀害”。 (4) 态度的转变是因为知识分子的自由、民主、人道的思想和残酷的现实相冲突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从现实中看不到未来的道路和美好的希望,这是知识分子的共同性。因为血腥的战争,日瓦戈失去了事业,失去了家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所爱的人,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这都是特殊的时代所导致的知识分子不得不经历这种种的苦难。此时的日瓦戈敏感的神经被现实强烈的牵扯着,他内心深处知识分子的个性和尊严已经不能让他平静地做医生、写诗歌,他的精神追求使他每时每刻都饱受现实的煎熬,成为孤独的精神流浪者。日瓦戈是让人佩服的,生活的苦难和精神的折磨未能摧毁他,任何恶劣的环境未能改变他对自我的保持。也许支撑他活着的力量就是他的信念,他是知识分子的典型,更是人性的象征。

帕斯捷格纳克就是以这样一个气质非凡的人物形象,从人性的角度向我们揭示了不一样的历史,并表达了他对人类精神的一种独特而崇高的追求。

第三章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历尽沧桑的悲剧命运

我们再来看作家帕氏的命运,不难发现作家和主人公之间的相似之处。知识分子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创始人,精神高度活跃,在当时的社会处于高压政策之下,言论、著作受到严格的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牢狱之灾。索尔仁尼琴、阿赫马托娃、布哈林等社会知名的人士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在肉体上遭遇了苦难,但依然保持灵魂的清醒,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人格的独立和高贵。而这批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就是经受了混乱时代的考验真正的知识分子。

帕氏的信念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在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遭到迫害,正面临着驱逐出境的危险。不得已的他公开发表声明:“我的出生、成长和工作都和俄罗斯联在一起的。我不能设想我的命运可以离开它而独立存在。……让我离开我的祖国,对于我来说等于让我去死,因此恳求对我不要采取这种极端的措施。” (5) 不久在外界压力下,作家又第二次写信给赫鲁晓夫:“被放逐异国他乡在我是不可忍受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苏联作家被驱逐出境并不让人陌生。在万般无奈中,作家第三次写信给赫鲁晓夫:“对我的攻击仍在进行,并且开始带有吹毛求疵和报复性……我已从思想上告别了我的独立工作,我所写的一切,今后再不会重版,青年人也将永远不会知道它们。这对一位作家来说是一种巨大损失,而我甘于牺牲这一切。” (6) 最终,为了祖国,他牺牲了个人的荣誉,拒绝了诺贝尔奖。作为一名作家,要告别他的深爱的事业,有多么的难,唯有对祖国的爱才能使他断下如此的狠心。正如写这篇小说也是源于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对祖国的感情,按作家自己的话说是一种“负债感”,直到去世时,他仍然坚持说:“我认为有责任用小说讲述我们的时代。”

在这样残酷的现实下,作家迷惘了,绝望中,他写下了诗作《诺贝尔奖金》:“我究竟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我是杀人犯还是坏蛋?”通过他声嘶力竭的呼唤,我们可以领会到作家内心的痛苦。在现实面前,一些自命正派的人违背自己做人的道德准则,疯狂地抨击帕氏。而在苏俄时期,这样的命运不是个别现象,他们的悲剧命运被颠倒黑白:“自愿”放弃诺贝尔奖金的帕斯捷尔纳克,“自愿”流放的札来亚京,得了重病以剪鞋垫谋生“罪有应得”的左琴科等众多知识分子。官方给他们定位的“自愿”现在看来实在可笑。但是,从深层的角度看,这些作家的悲剧命运是知识分子内在的人性和现实社会双方面的冲突造成的,就如同日瓦戈的个性与现实的冲突一般。

帕氏在谈及《日瓦戈医生》曾说:“我要在作品中勾画出俄罗斯近45年的历史面貌,同时这部作品通过沉痛的、优伤的和经过细致分析过的主题的各个方面,成为我对艺术、对圣经、对历史中人的生命以及其它等等事物的观念的作品。” (7) 由此可见,《日瓦戈医生》这部作品是一部与历史现实紧密联系的书,而书中日瓦戈的个性不同程度上就反映了以帕氏为代表的一代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现实社会的冲突,完成其精神的蜕变,直至重塑的过程是历史和人性冲突的悲剧。

经过半个世纪的尘嚣,《日瓦戈医生》日益显露出它无与伦比的经典品质,小说及作者在祖国得以重见天日。历史证明,《日瓦戈医生》以其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的精神内涵深刻洞察成为研究俄罗斯文学不可逾越的一个课题;帕斯捷尔纳克以他博大精深的学识和作品为上个世纪的俄罗斯乃至全世界的文化档案记下了辉煌而又深沉的一笔。

参考文献

[1]周尚文.《苏联兴亡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

[2][4] (苏) 帕斯捷尔纳克, 蓝英年, 张秉衡译.日瓦戈医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年.

[3][俄] (德) 李哈乔夫, 陆人豪译.《谈谈俄罗斯知识分子》[J].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7年.

[5]高莽.帕斯捷尔纳克——历经沧桑的诗人[M].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9年3月.

[6]一夫译.苏联《文学报》, 1990年5月9日.

知识分子命运 篇8

关键词:理念人 知识分子 西方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22-01

《理念人》是一部论述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学名著。按照本书作者刘易斯·科塞的说法,“本书致力于追溯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背景,努力揭示,社会与政治的状况如何支持或阻碍着这些男士和女士们的理念,而他们又是如何在巨大的困难中影响和铸造了西方的理念世界。” ①古往今来,知识分子总能以一种独树一帜的豪迈在浩瀚史海中熠熠生辉,至少在中国,还有人无比怀念风云激荡的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精英。而刘易斯·科塞的这本《理念人》也会让人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命运陷入沉思。

科塞在本书中所指的“理念人”即是西方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从来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名称,但科塞认为“知识分子是为理念而生的人,不是靠理念吃饭的人。” ②理念即是思想。科塞所指的“知识分子”应与我们熟知的通晓某一领域知识的“技术专家”区别开来,“大多数人在从事专业时,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一般只为具体的问题寻求具体的答案,知识分子则感到有必要超越眼前的具体工作,深入到意义和价值这类更具普遍性的领域之中。” ③作为理念守护者的知识分子,他们还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其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常常抱有自己的想法。

本书的逻辑结构十分清晰,语言叙述也明白晓畅。书的内容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知识分子生活的场所”。作者认为知识分子的职业要在社会中得到承认,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知识分子要有听众,并对其表示出认可。二是知识分子要通过与同行的接触建立起关于方法和优劣的共同标准,以及指导他们行为的共同规范。” ④这两个条件同时实现是在17、18世纪,所以接下来作者探讨了知识分子活动的八种环境:沙龙和咖啡馆;科学协会和月刊或季刊;文学市场和出版界;政治派别;波西米亚式的场所和小型文艺杂志;书报审查。是近代产生的这些环境塑造了西方的近代知识分子。第二部分是“知识分子和权力机构”。最后一部分是“美国当代知识分子”。

中国古代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通过科举考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可以以此踏入仕途,走向权力。西方的知识分子也能以某种方式走向权力,依据知识分子与权力机构的关系,作者划分了五种知识分子与掌权者的关系类型,依次是“掌权的知识分子、内部穿孔、帮助权力合法化、权力的批判者、向国外求助。”本书虽是一部论述知识分子的社会学著作,但科塞在本章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论证其说法,因而产生了令人信服的倾向。科塞认为“知识分子涉入政治领域,通常都是以灾难告终。” ⑤所以他觉得知识分子应与权力保持一种疏离感。知识分子因处于权力中心之外而可以演绎出近乎完美的政治制度,在政局动荡之时便是知识分子施展抱负的好机会。但知识分子一旦当政习惯之后,便变得与一般的技术官僚无异,在真正具有技能的政治实干家出现时,知识分子便再也保不住自己的权力。关于这五种知识分子与掌权者的关系类型,我认为科塞更加倾向的应该是“权力的批判者”,这种类型的知识分子既表现出了捍卫真理的理想,又不致因靠近权力而导致悲剧性的后果。书中列举的19世纪的废奴主义者和德雷福斯派就是这种典型的权力批判者,他们用激进的方式对惯例和传统发出挑战,成功利用舆论的力量向当权者施加影响,终于取得了正义的胜利。

或许本书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关于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关系的例证。在读到“权力的批判者”这一章节的时候,浮现在我脑海中的却是明末的“东林党人”。且先不论“东林党人”是否符合科塞定义的那种“知识分子”。1582年张居正病故,一个铁腕式的政治人物离去,再也压不住明朝宫廷积蓄多年的“弊病”。明神宗亲政后,明朝政治日益黑暗,宦官专权乱政、军事废弛衰败、财政拮据、横征暴敛。面对这江河日下之局势,以顾宪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东林书院讲学以宣扬其政治主张、抨击时政。东林党人的言论对扭转当时的不正之风有积极作用,却因其清议朝政之事引发宦官魏忠贤的不满,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遭到大肆迫害。中国16、17世纪的知识分子没有西方的“废奴主义者”和“德雷福斯派”那样幸运,捍卫了真理却不能保存自身,是时代造就了东林党人的悲剧。如果要写作一本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书,科塞对知识分子与权力作出的划分或许可以提供某种参照。

本书第三部分论述的是“当代美国知识分子”,实际上是科塞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的知识分子作出的分析,是前两部分内容的延续。但作者却率先坦承了研究当代知识分子的难度,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知识分子”。

在现代美国社会,或者说可以推广到整个世界,一个突出的时代特征便是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导致的一个后果便是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数量剧减,而各种脑力技术人员、技术专家的人数增多,我们的时代再难出现像达芬奇、牛顿、莱布尼兹这样的全才。面对这种情形,有人叹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因为他们遭受了各种专家的冲击,已退居到社会边缘化的位置。但是也有人认为现代社会的“机构分化”和“功能专门化”给了个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知识分子仍然可以利用这些新机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距离科塞的这本书除此发表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社会分工依旧在不断加剧,时代在变化,知识分子似乎也面临着某种转型。既然现代知识分子不可避免要被吸收进体制内,那么他们就应永远坚守为“理念”而献身的信念,保持某种批判精神,坚守道德。任凭时代条件如何改变,知识分子内在的精神气质保持不变才是其立身之道。

注释:

①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序。

②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2页。

③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2-3页。

④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3页。

⑤刘易斯·科塞:《理念人》,郭方等译,第147页。

上一篇: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下一篇:高中计算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