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精选7篇)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1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是以两支或两支以上冠状动脉出现超过50%以上狭窄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 其好发于老年人[1]。本病可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2]。虽然药物治疗、PCI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均为治疗本病的方法, 但各治疗方法的临床临床治疗效果间同样存在差异[3]。为可更有效的治疗本病, 本研究对我院在本病治疗中所应用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将80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PCI组和药物组各40例。PCI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51~66 (58.16±5.23) 岁;病变支数3~5 (4.05±0.55) 支。药物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52~67 (58.21±6.12) 岁;病变支数3~6 (4.03±0.61) 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PCI组所行PCI治疗为择期手术治疗, 术前予阿司匹林0.3g嚼服、氯吡格雷300mg口服、阿托伐他汀80mg口服, 同时术前30min予地西泮10mg肌注。患者PCI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并根据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给予支架植入治疗。术后给予阿司匹林0.1g, 氯吡格雷75mg, 阿托伐他汀20mg, 口服, 1次/d。阿司匹林需长期服用, 氯吡格雷需口服最少1年, 阿托伐他汀需按患者肝功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0.1g, 阿托伐他汀20mg, 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50mg, 口服, 1次/d;美托洛尔25mg, 口服, 2次/d。阿托伐他汀需按患者肝功情况及时调整, 美托洛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接受治疗后接受为期1年的随访, 随访期间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记录在1年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 对比两组随访期间MACE及MACCE发生率。同时统计所有患者入院前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随访1年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 对比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包括:周心绞痛发生次数及平均心绞痛发作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1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CI组1年随访时间内MACE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为17.50%及25.00%, 药物组MACE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为37.50%及47.50%, PCI组明显低于药物组 (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两组入组时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时间比较均未经统计学差异 (P>0.05) , 而随访1年结果显示, PCI组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时间改善均明显优于药物组 (P<0.05) 。
3 讨论
目前, 因药物治疗、PCI治疗及CABG治疗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治疗中均有着其各自的优点, 故临床尚未总结出最优治疗方案[4]。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以期为临床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参考。虽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同样存在部分患者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但此类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常需急诊行再灌注治疗[5,6], 且再灌注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由患者或患者家属决定, 无法达到随机分组, 故本研究中未将此类患者纳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了PCI治疗的PCI组患者, 在为期1年的随访时间内, MACE发生率及MACCE发生率分别为17.50%及25.00%, 均明显低于药物组的37.50%及47.50% (P<0.05) 。可见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 其终点事件发生率可明显降低。同时本研究对两组接受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虽然入组时两组的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时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 , 但在接受治疗1年后, PCI组患者的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及平均发作时间改善均明显优于药物组 (P<0.05) 。由此可见, 在应用了PCI治疗后, 不仅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得到显著的降低, 同时对于患者心绞痛的治疗也可有着显著的疗效。因本研究随访时间有限, 仅总结了患者1年的随访资料, 未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 故无法对患者的长期预后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 在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治疗中, 应用PCI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参考文献
[1]黄群英, 张高寅, 刘卫华, 等.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广东医学, 2012, 33 (3) :374-376.
[2]高晓东, 康俊萍, 吕强, 等.合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不同血运重建策略的预后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 4 (4) :195-198.
[3]郭永和, 周玉杰, 赵迎新, 等.不完全血运重建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 20 (1) :9-11.
[4]孙宇妓, 田文, 张海山, 等.药物洗脱支架与冠脉搭桥术对老年三支冠脉病变的疗效及费用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0, 18 (6) :331-336.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 (简本) [J].中国危重症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12, 5 (3) :169-179.
[6]赵献民.急诊介入联合血栓抽吸治疗44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2) :345-346.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2
临床上对于EMT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求缓解症状, 更重要的是保留及改善其生育功能。有学者提出应对EMT患者生育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即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 EFI) , 或结合输卵管功能的评分系统 (least function scoring system, LF) 。郎景和等建议对EMT不育患者应首先试行腹腔镜手术, 以明确诊断, 同时进行EFI 评估和LF评分, 并施行子宫内膜检查, 输卵管粘连松解、分离处理。总之, 对于EMT合并不孕治疗方法的选择, 临床医生几乎达成如下共识, 即:手术是治疗第一选择, 腹腔镜是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方法, 手术治疗后可尝试6~18个月的自然妊娠, 若失败应直接选择人工辅助生殖技术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RT) , 药物治疗是ART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1]。
EMT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激素治疗, 包括孕激素、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等。EMT药物治疗目的和机制为创造体内低雌激素环境, 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药物治疗对于缓解EMT所致盆腔疼痛及降低术后EMT的复发效果肯定, 因而对于EMT合并不孕患者单纯药物治疗仅限于轻度EMT不孕同时有明显症状者。由于在药物治疗期间受孕是不可能或禁忌的, 尚无证据显示轻度EMT的药物治疗的自然妊娠率好于期待治疗组, 因此单纯药物治疗对于EMT相关不孕患者的妊娠率并无益处。以下为EMT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及其应用于EMT合并不孕的效果评价。
1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GnRH-a 是下丘脑GnRH 的衍生物, 与垂体促性腺上的GnRH 垂体相结合呈现降调节反应, 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并对卵巢有直接抑制作用, 进而造成子宫内膜萎缩、出现闭经, 有人称之为“药物性卵巢切除”。GnRH-a可通过肌肉、皮下、鼻腔多种途径给药, 常用制剂亮丙瑞林、那法瑞林、曲普瑞林、戈舍瑞林, 一般每隔28 日注射1次, 共6 次。用药后两周内可因短暂性血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一过性疼痛加重和乳房胀痛 (即点火效应) , 此后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雌激素血症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 长期应用可引起骨质丢失。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规定该药单独应用于EMT 治疗时只能使用6 个月。目前临床上采用GnRH-a+反向添加治疗方案, 使患者E2 的水平保持在一低两高: 一低是指E2 的水平维持在EMT不复发; 二高是指E2 的水平维持在不出现神经症状 (146.8 pmol/L) 和维持在钙不丢失 (73.4 pmol/L) , 以减少GnRH-a的不良反应, 增加患者耐受性。
单独GnRH-a治疗可明显缓解EMT患者的盆腔疼痛及性交疼痛, 适用于轻度EMT但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使用3~6个月GnRH-a治疗后自然妊娠率为50%~75%, 与期待疗法或保守手术效果相当。同时有研究发现对于中度和重度EMT的手术治疗后使用3~6个月GnRH-a治疗可显著降低EMT的病灶复发, 提高手术后 (6~18个月) 的自然妊娠率[2]。ART正逐渐成为EMT不孕的重要补充手段, 有研究发现EMT合并不孕的患者在进行ART之前应用3~6个月的GnRH-a预处理, 可显著提高ART成功率, 机制可能在于GnRH-a预处理可造成卵巢抑制状态, 修正EMT患者的内膜病变, 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3]。由此, 对于期待疗法或手术治疗后未能自然妊娠的EMT患者在选择ART之前应选择GnRH-a预处理提高ART成功率。
2 口服避孕药 (OC)
此类药物由高选择性孕激素和小剂量雌激素组成, 周期性或连续性应用, 模拟妊娠期变化产生/假孕状态, 形成高孕激素性闭经, 内膜样种植变得相对不活跃, 使异位内膜蜕膜化, 最终萎缩, 该疗法是公认的改善和抑制EMT的常用方法。常用药物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妈富隆) 是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极小的第3 代短效口服避孕药, 每片含去氧孕烯150 μg, 炔雌醇30 μg, 每日1 片, 连续服用治疗3~6 个月, 疗效和早期假孕疗法相似。
OC药效柔和、安全且无使用期限, 患者依从性好, 对预防青少年原发性痛经发展EMT, 无明显病灶的疑似或轻症EMT患者的维持治疗疗效较好。但单独OC治疗后的自然妊娠率与期待疗法相比无优势, 且由于OC兼有避孕效果, EMT患者在OC治疗期间受孕是不可能的, 故对于EMT合并不孕的患者不宜长期使用OC治疗, 以免错失自然妊娠的机会。值得探讨的是, OC与GnRH-a相似, 亦有卵巢抑制作用, OC是否可以用于ART的预处理, 用于ART预处理时OC的疗程的长短, 以上问题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来明确。
3 单一孕激素
此类药物即使用单一合成高效孕激素, 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造成体内无周期变化的低雌激素状态, 和高孕激素性闭经及蜕膜化形成假孕达到治疗EMT的作用。常用的孕激素制剂为17羟孕酮, 如醋酸甲羟孕酮, 和19-去甲甾体类化合物如内美通。常见孕激素的推荐剂量有醋酸甲羟孕酮: 30 mg/d~40 mg/d, 醋酸甲孕酮40 mg/d, 醋酸炔诺酮15 mg/d, 地屈孕酮20 mg/d~30 mg/d, 或每周期使用5~25 天。醋酸甲羟孕酮 (Depo-provera) 150 mg 每3 个月肌内注射1 次。
内美通, 又名孕三烯酮, 具有复杂的激素和抗激素作用, 既具有强的抗孕激素作用和抗雌激素活性, 又有很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作用。在月经周期早期使用, 尚有抑制排卵的作用, 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轴减少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并可直接作用于异位子宫内膜, 使其萎缩和吸收。用法为月经第1 天开始, 2.5 mg每周两次, 持续6个月, 如中途发生突破性出血, 可适当增加剂量。内美通在治疗第1个月, 60%的患者痛经减轻和消失, 治疗4个月后90%的症状明显好转。在治疗24个月后, 妊娠率为60%。停药后复发率为12%~17%。孕激素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有抑郁、乳房胀痛、水潴留、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
由于高效孕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长时的闭经和不排卵, 治疗期间延误EMT合并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的机会, 且停止治疗后恢复排卵的时间不定, 因此该类药物不推荐使用于EMT合并不孕的患者。
4 米非司酮
为人工合成19-去甲睾酮的衍生物, 有强的抗孕激素作用, 还有抗糖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 与雌激素受体无亲和力。治疗EMT的机制为抗孕激素作用, 导致闭经, 使病灶萎缩, 目前米非司酮对EMT的治疗作用已得到公认。国内临床应用多主张小剂量, 每日10~25 mg, 疗程3~6个月, 单独应用和配合手术应用均有大量报道。
研究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疗效与内美通相同, 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小, 患者耐受性好, 停药后恢复排卵时间较孕激素类药物短, 故适用于轻度EMT并有严重症状的患者, 单纯米非司酮治疗后的患者自然妊娠率与期待疗法无显著性差异。由于米非司酮治疗可导致长时间的闭经和不排卵, 治疗期间亦可能延误EMT合并不孕患者自然妊娠的机会, 故不推荐长期使用。目前尚无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试验研究手术后使用米非司酮对于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 虽然EMT药物治疗方法很多, 且能有效地控制症状, 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同样的缺陷: 药物治疗能有效抑制排卵, 从而在治疗期间延滞了自然妊娠的机会, 单纯药物治疗不能显著提高EMT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率。且长期药物卵巢抑制不适于未生育的女性。目前的临床研究探索得出部分药物 (GnRH-a, OC) 可用于ART的预处理, 增加ART成功率。近年来在EMT的药物治疗方面进展较快, 新药不断被应用, 但目前尚无大样本、前瞻性、严格的病例对照研究, 多以患者的疼痛缓解及病灶复发率作为疗效判定的标准, 而无新药对于妊娠率的影响, 所以对于EMT合并不孕的患者而言, 在选择药物时,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 有待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Dominique de Ziegler, Bruno Borghese, Charles Chapron.Endometrio-sis and infertility: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J].Lancet, 2010, 376 (9742) :730-738.
[2]Jacques D, Frederic C, Michelle N.The efficacy of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associated infertility:arguments in fa-vour of amedico-surgical approach[J].Hum Rep Rod, 2001, 16 (11) :2399-2402.
药物与介入治疗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5例中, 男47例, 女58例, 年龄35~76岁, 平均 (48.5±2.7) 岁。经过临床、实验室及其他手段进行确诊, 全部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心脏病有2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有32例, 风湿性心脏病21例, 肺心病有18例, 心肌病有13例。
1.2 诊断标准
首先根据患者病史、临床体征及超声情况进行判断, 其次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彩超以及心肌酶的检查进一步确认。采用NYHA心功能分类法[1]对患者心功能进行分类。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治疗
日常活动方面:所有患者应适当休息, 减少户外活动量, 病情严重的患者应该卧床休息, 控制体质量, 戒烟和酒, 同时积极参加运动。饮食方面:增加饮食的营养, 养成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的健康饮食习惯。
1.3.2 药物治疗
洋地黄:首先给予1/2的规定的负荷量的, 12h后给予规定的维持量, 2次/d;利尿剂:常用量为每次1mg/kg, 对与耐受性大的患者可以每次3mg/kg, 利尿剂1次/d;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主要有肾上腺素, 异丙肾上腺素等, 一般肾上腺素以每分钟0.5~0.9μg/kg进行滴注[2]。
1.3.3 介入治疗
一般适用于3岁以上的先心病患者, 具体是在患者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和股静脉, 将预先准备的导管沿着患者的血管进入心脏病变位置而达到治疗的目的[3]。由于其不用手术, 故其保证安全的同时效果显著, 患者痛苦少、恢复快。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 9.2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2 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有21例, 占20%;高血压性心脏病有32例, 占30.4%;风湿性心脏病21例, 占20%;肺心病有18例, 占17.1%;心肌病有13例, 占12.4%。所有患者经过药物治疗或介入治疗疗效见表1。
3 讨论
心脏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全世界因心脏病引起的死亡占总人口的1/3, 而在我国, 每年死于心脏病的人也高达几十万人[4,5]。因此, 积极研究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内科治疗心脏病主要是以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1) 洋地黄类药物:小剂量既可以增加心肌收缩能力, 随着剂量加大, 心肌收缩能力也随之加强, 但是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洋地黄中毒; (2) 利尿剂:主要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伴肺水肿, 其主要机制是抑制氯在升支稀释段主动吸收, 减少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减少了心脏负担; (3) 肾上腺素:主要有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 其作用机制是可以与心脏中的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促进ATP转化为cAMP, 而cAMP加快了钙离子从肌质网的游离速度, 游离出的钙离子可以增加心肌的收缩力; (4) 血管扩张剂:主要机制是减轻心脏的负荷[2]。
介入治疗:主要适用3岁以上的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失, 室间隔缺失等患者, 由于其不用手术, 故其保证安全的同时效果显著, 患者痛苦少、恢复快[3]。
综上所述, 内科治疗对于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脏病疗效基本一致, 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药物或介入治疗不同类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05例心脏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 严重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观察疗效。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有21例, 总有效率为95.0%;高血压性心脏病有32例, 总有效率为93.8%;风湿性心脏病21例, 总有效率为85.7%;肺心病有18例, 总有效率为88.9%;心肌病有13例, 总有效率为92.3%。结论 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心脏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对不同类型的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基本一致, 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脏病,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会仙, 林峰, 李卜共, 等.妊娠合并心脏病10年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4) :241-242.
[2]夏敏, 徐爱群.妊娠合并心脏病161例临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4, 15 (5) :273-277.
[3]汪翼.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内科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15 (5) :232-238.
[4]李丽, 卢惠, 邓秀美.58例并心脏病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 (8) :970-972.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4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6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 其中PCI术治疗组 (介入组) 82例, 对照组81例为仅接受药物治疗的病人。2组性别、年龄、高危因子、并发症、心功能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1.2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标准: (1) 1个月以内发生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2) 15d以内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 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3) 靶病变血管直径2.5~4.0mm, 适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排除标准: (1) 病变严熏钙化; (2) 病变血管近端严重弯曲; (3) 左主干病变或三支弥漫性病变; (4) 再狭窄病变。
分组入选患者如果病情稳定且拒绝介入治疗者归入药物治疗组, 共81例;低危或高危患者同意介入治疗且病变适合介入治疗者, 归为介入治疗组, 共82例。
所有ACS患者入院后若无禁忌证均给予包括阿司匹林、噻氯匹啶、低分子量肝素钙、B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脂制剂和他汀类药物在内的药物治疗。1周后对照组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
1.3介入治疗策略与方法介入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一般在入院后7~14d行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的靶血管和靶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指引导管、导引钢丝、球囊, 且原则上均进行支架植入。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服用阿司匹林300mg/d, 氯吡格雷75mg/d, 连用3d。手术开始时由鞘管给予肝索8000U。术后继服阿司匹林300mg/d, 氯吡格雷75mg/d。1个月以后改为阿司匹林100mg/d。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 (abciximab, 替罗非斑) 应用与否取决于患者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小。
随访方法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 记录患者有无主要心脏事件, 包括:死亡、胸痛、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行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在82例介人治疗成功患者中, 共植人支架91枚, 干预靶血管为前降支44例, 右冠状动脉28例, 左回旋支l4例。33例单支血管病变及27例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进行完全血运重建 (处理全部病变血管) 共有60例, 占78.9%;16例患者因为病变复杂或经费原因, 只能采取部分血运重建 (处理缺血相关血管) 。急诊PCI术6例, 其中2例为补救性PTCA术, 均获得成功。介人组住院期间死亡为1例, 出院后死亡1例, 平均住院天数 (11.3±3.2) d。随访3个月, 心绞痛再发3例, 再行PCI术2例, CABG术2例,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9.5±3.2) %, 比人院时增加 (5.3±1.31) %。对照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 平均住院天数 (16.2±5.5) d。随访3个月, 心绞痛再发22例, 择期PCI术9例, 冠脉搭桥7例, LVEF为 (43.8±6.2) %, LVEF较人院时无明显变化。介人组与对照组在3个月随访结果比较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 介入组与对照组的再发胸痛、LVEF增加值 (%) 、平均住院天数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
3讨论
ACS是一组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目前, 根据患者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而将其分成ST抬高的ACS, 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和无ST段抬高的ACS, 后者包括UA和NSTEMI, UA/NSTEMI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重要临床综合征, 常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冠脉血流减少引起[2]。对UA/NSTEMI进行危险分层, 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进行适当干预, 可以减少UA/NSTEMI病人发生心脏损害与死亡的危险[3,4]。本文介人治疗的82例患者中, 大部分是肌钙蛋白阳性的的高危病人, 76例ACS患者首先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 使斑块稳定, 在发病后7~14d进行介入干预, 使介人并发症减少,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6例行急诊PCI, 其中2例是在溶栓失败后患者出现低血压等血液动力学障碍, 而行急诊PCI, 4例是在具备急诊介人条件时施行, 均获得成功。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首先积极药物治疗l周后再行介人干预, 有利于稳定斑块, 减少无再流、血栓形成、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塞, 有条件的医院在人院后早期内行冠脉造影, 以及在造影结果指导下的血运重建治疗较早期保守治疗能明显降低UA/NSTEMI患者的死亡率或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尤其是高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溶栓失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 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改善缺血, 缓解症状并使心功能得到改善, 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本文介人治疗成功的。82例患者, 近期疗效观察显示, 比药物治疗组明显降低ACS患者心绞痛发生率, 缩短住院天数, 改善左室功能及生活质量。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综上所述,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有高危特征的患者, 应积极的进行早期有创检查与介人治疗。
参考文献
[1]SinghM, Rihal CS, Berger PB, et a1.Improving outcome Over time of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s inunstableangina[J].J Am eel cardlol, 2000, 36 (3) :o674~678.
[2]Hamm CW, Braunwald E.A dassification of unstable angina revisited[J].Circulation, 2000, 102 (1) :118~122.
[3]Without ST segment elevation.Prospective registry of acuteischemic syndromes in the UK (PRAIS-UK) [J].Eur Heart, 2000, 21 (9) o1450~1457.
[4]郭静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J].中国循环杂志, 2002, 17:11~13.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洛阳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50例。年龄在32~76岁,全部有病理证实。鳞癌142例,腺癌7例,腺鳞癌1例。KPS评分≥70分,肝功能:ALT<801 U/L,AST<80 IU/L,肾功能基本正常,心脏功能正常。150例患者均有可测量指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平均年龄:(54.88±10.44)岁。鳞癌74例,腺癌5例,腺鳞癌1例。分期:ⅠB1、ⅡA1期10例,ⅠB2、ⅡA2期29例,ⅡB-IVA期41例。对照组70例,平均年龄:(53.64±9.06)岁。其中鳞癌68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IB1、ⅡA1期13例,IB2、IIA2期23例,ⅡB-ⅣA期34例。两组病情、分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人均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采用NCCN推荐TP方案化疗,化疗药物:紫杉醇135~150 mg/m2,顺铂60~80 mg/m2;栓塞剂为大颗粒明胶海绵及液态碘化油,碘油用量在5~20 mL不等。治疗前12、6 h各口服地塞米松16 mg,治疗前30 min给予肌注苯海拉明25 mg,静注西咪替丁400 mg、地塞米松10 mg后紫杉醇静脉化疗。随后或第二天在数字化减影(DSA)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于右侧腹股沟区行股动脉穿刺术,成功后放置导管鞘,酌情应用4F或5F Cobra导管行髂内动脉插管造影术,常规先左侧,后右侧,观察髂内动脉各分支开口的位置所在、癌肿主要的供血动脉、血管直径、血流丰富程度及实质期的肿瘤染色等。确认患者尿量大于100 mL/h,根据血管造影结果确定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血管,超选择给予无菌生理盐水5~20 mL+顺铂+超液态碘油5~20 mL配置的化疗型栓塞剂,使用20 mL注射器反复抽吸使三者混匀呈乳剂(配置过程中根据病灶范围及瘤体大小决定水和碘油比例);对照组采用顺铂动脉缓慢泵入(≥30 min),生理盐水与液态碘化油混匀呈乳剂状栓塞。最后均应用大颗粒明胶海绵栓塞肿瘤供血血管。病人栓塞结束后穿刺点局部加压6 h,右下肢制动24 h,常规水化,保证患者每日尿量在2 500 mL以上,及止吐、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病例均行2次介入栓塞化疗,每次治疗后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间隔2~3周重复,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2周行妇科检查、宫颈活检、影像学及相关肝肾功能检验评定效果,其后酌情行进一步治疗。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瘤治疗标准判定:①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②部分缓解(PR):病灶体积缩小50%或以上;③病情稳定(SD):无明显变化。包括:病灶体积稳定不变、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④疾病进展(PD),出现新的病灶、疾病范围增加25%或以上者。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150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CR:15例(10.0%),PR:110例(73.33%),SD:24例(16.0%),总有效率(CR+PR):83.33%(125/150)。分组疗效见表1。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以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4.29%,χ2=0.000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及栓塞综合征
150例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热、腹痛、感觉异常、皮肤色素沉着、脱发等不良反应及栓塞后反应,其中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列表对照如下。
2.2.1 骨髓抑制反应
两个疗程共300人次。见表2。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χ2=13.83,P=0.00054,<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 胃肠道反应
把300次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的化疗相关的胃肠道综合不良反应做了比较。治疗后只要患者出现恶心、腹胀、纳差,呕吐中任意一项,即列入胃肠道综合不良反应中。表3可以看出,治疗组的胃肠道综合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呕吐等重度消化道反应的差异更加显著,χ2=79.18,P<0.001。
3 讨论
该研究显示化疗药物型栓塞剂在宫颈癌介入栓塞化疗的应用中,有效率为82.50%与对照组84.29%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与周慷[4]等对72例进展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77.8%的总有效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疗效确切。但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3.75/80;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1.88/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呕吐等重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3.75/72.86,明显减轻,患者耐受性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汇总中CR病人14例为ⅠB1~ⅡA2期的鳞癌患者,1例为ⅠB1期的腺癌患者;无效组中4例为腺癌患者,进展患者1例为腺鳞癌患者,说明介入栓塞化疗疗效与病理分型、分期相关,对于期别较晚的宫颈癌患者,影响疗效及复发的病理不良因素有高危因素和中危因素[5],高危因素包括标本切缘阳性,宫旁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危因素包括肿块的大小,深层浸润和淋巴血管内癌栓[6]。化疗药物的抗恶性肿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病灶中药物浓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且局部药物的高浓度与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相比更加重要。在一定范围内,局部化疗药物浓度提高1倍,其杀灭的恶性肿瘤细胞数量可提高10-100倍。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后癌组织内的药物浓度较外周静脉化疗组升高3.75倍,化疗后0~20 min铂离子浓度(AUC0-20 min)升高2~10倍[7],近期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为了提高中远期疗效,在解决了药物浓度问题后,延长化疗药物作用时间成为研究热点。同时,在以往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给予动脉灌注,患者短期内一次性接受的化疗强度非常大,即使给予很好的解毒、对症、支持治疗和规范水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不良反应。这些反应不仅降低患者体质,使其对治疗产生恐惧心理,丧失积极配合后续治疗的信心。对于妇科恶性肿瘤,带药微球的研制是提高临床疗效,解决以上问题的理想途径[8]。现今投入临床应用的栓塞剂类型众多,特性各异,但各种新型带药微球存在价格昂贵、投入临床应用时间短、普及率不高等缺点。该院采用化疗药物与传统栓塞剂:碘化油混合成乳剂状大颗粒分子栓塞,再使用明胶海绵大颗粒栓塞肿瘤供血血管的方法治疗宫颈癌,使得化疗药物在癌灶内缓慢释放,使局部药物浓度持续提高[9],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患者对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耐受性及顺从性提高,从而可以积极配合治疗。而且化疗药物与碘化油混合成乳剂状大颗粒栓塞分子及加用大颗粒明胶海绵栓塞后,无一例出现由于液体栓塞剂的流动性以及盆腔丰富的交通血管网而导致的卵巢或肺等重要脏器的异位栓塞[7]。
经动脉介入栓塞新辅助化疗治疗早期宫颈癌显示出了比静脉化疗的优势和有效性并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10]。该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带药型栓塞剂在宫颈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从而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碘油顺铂乳剂型化疗药物联合大颗粒明胶海绵栓塞剂经济、实用、易取,适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化疗药物型栓塞剂介入栓塞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该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化疗药物型栓塞剂栓塞;对照组采用化疗药物动脉灌注后再行碘油乳剂栓塞,其后均用大颗粒明胶海绵栓塞。总结分析近期疗效、骨髓抑制反应及主要胃肠道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有效率为8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治疗后骨髓抑制反应及主要胃肠道反应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使用化疗药物型栓塞剂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易于接受,而疗效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宫颈癌,化疗药物型栓塞剂,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赫捷,赵平,万青.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2]郑珊.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Ⅱb宫颈癌近期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269-1270.
[3]刘蕊,丁晓萍,刘扬,等.多肿瘤抑制基因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宫颈癌新辅助介入化疗前后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4(1):75-76.
[4]周慷,李晓光,金征宇,等.经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进展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6):482.
[5]Plante M.Evolution in fertility—preserving options for early-stage cervical cancer:radical trachelectomy,simple trachelectomy,neoadjuvant chemotherapy[J].Int J Gynecol Cancer,2013,23(6):982-989.
[6]Rydzewska L,Tierney J,Vale CL,et al.Neoadjuvant chemoth erapy plus surgery versus surgery for cervical can cer[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2,12(1):CD007406.
[7]王卫,陈春林,刘萍,等.超选择子宫动脉与外周静脉灌注化疗宫颈癌组织内铂浓度的研究[J].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2008,21(4):390-393.
[8]陈春林,向阳.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12):881-883.
[9]Barwick TD,Taylor A,Rockall A.Functional imaging to predict tumorres ponse in 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J].Curr Oncol Rep,2013,15(6):549-558.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2例, 男24例, 女18例, 年龄21~70岁, 平均年龄 (52.4±15.0) 岁。发病时间1~15 d, 平均时间 (5.4±3.2) d。其中, 中央型14例, 混合型28例;左下肢33例, 右下肢9例。DVT发生于术后11例、恶性肿瘤3例、外伤5例, 无明显诱因23例。所有患者皆表现为患肢肿胀、酸痛。本组患者均无肾功能不全。术前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下肢静脉造影确诊。
1.2 方法
所有患者放置临时滤器或永久滤器。手术经健侧股静脉穿刺成功至患侧髂股静脉后置入6 F血管鞘, 经6 F血管鞘进行所有后续的导管与导丝交换。溶栓剂一般选用尿激酶, 常用剂量为25万U~75万U/d。以直头多侧孔导管输注。仔细记录溶栓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尿激酶的浓度与总药量。如果经造影显示溶栓效果不理想, 应持续保留导管溶栓48 h。如果随后静脉造影显示髂股静脉有残余血栓或有节段性静脉狭窄, 则行皮球囊血管成形和 (或) 置入支架治疗, 再继续保留导管溶栓48 h[2,3]。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治疗。
1.3 评价标准[4]
每段静脉 (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上段、股浅静脉下段、胭静脉) 管腔完全通畅0分, 部分通畅1分, 闭塞未累及整个节段2分, 闭塞累及整个节段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导入溶栓导管, 成功率100.00%, 42例行导管溶栓后复查造影, 25例血栓完全溶解 (59.52%) , 瓣膜功能正常;14例血栓基本完全溶解 (33.33%) , 瓣膜功能正常, 3例血栓大部分溶解 (7.14%) , 瓣膜显影差。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溶栓前, 治疗后的通畅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5~12个月, 无血栓复发病例。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因较多, 如外伤、手术等。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溶解血栓、恢复血流、防止血栓再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留静脉瓣的功能以防止血栓后综合症的发生[5,6]。
X线静脉造影是DVT诊断的金标准,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检查, 简便有效且可反复利用。DVT患者应及早诊断, 尽早治疗, 治疗时间越早, 效果越好, 后遗症越少。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拦截下肢深静脉脱落的血栓, 从而预防致命性肺动脉栓塞。有报道表明, 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可以使肺栓塞发生率下降到0~6%。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预防DVT后致命性肺栓塞被公认有效, 且使用滤器不仅可预防肺栓塞, 更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4]。
本组资料中, 作者采用导管介入药物直接溶栓进行治疗的方法, 复查造影结果显示, 25例血栓完全溶解, 14例血栓基本完全溶解, 3例血栓大部分溶解。溶栓后患、健侧大腿和小腿周径差明显小于溶栓前, 治疗后的通畅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说明导管介入药物直接溶栓治疗下肢DVT具有明显的优势。
此外, 在DVT介入治疗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正确使用给药方法也是治疗的关键, 尽量能使尿激酶广泛分布在血栓中, 避开具有引流的侧支, 减少药物过早流失; (2) 抗凝与溶栓同等重要, 正确选择抗凝剂和剂量也是溶栓的关键; (3) 溶栓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全身状况, 如出血倾向、继发感染、贫血和消化系统疾病等; (4) 治疗要适度, 避免追求完美而带来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邓成清, 唐瑞, 朱海洋.浅述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1) :512.
[2]徐克, 冯博, 苏洪英, 等.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35 (10) :768-771.
[3]刘鹤鸣, 穆永旭, 何俊峰, 等.介入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观察及疗效.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24) :153.
[4]徐贵云, 蒋厚文, 郝立俊, 等.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 (1) :28-30.
[5]张德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 26 (6) :96.
介入和药物治疗选择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年1月至2005年6月因诊断下壁心肌梗死在我院住院并治愈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肿瘤、全身免疫性疾病等, 按住院期间治疗情况分两组:介入组入选49例, 药物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入院后均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凝血四项、心肌酶、心脏彩超等。急诊介入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300~600 mg, 视造影结果对“犯罪血管”行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术后常规治疗并双联抗血小板。
1.3 资料总结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护理资料进行总结。随访内容: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数据用
2结果
见表1。
3出院指导
3.1 制定活动计划
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卧床休息, 根据情况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静滴。
3.2 改善生活方式
①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摄入低热量、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 注意少量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②控制体重 :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 结合运动和行为治疗控制体重;③适当运动 根据患者的活动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 以有氧运动为主;④戒烟限酒。
3.3 避免诱发因素
告知患者及家属过劳、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刺激等都是心绞痛发作的诱因, 应注意尽量避免。
3.4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
教会患者及家属心绞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 胸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舍下含服硝酸甘油, 若症状不缓解, 心绞痛发作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疼痛时间延长, 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3.5 用药指导
教会患者出院后按医嘱服药, 不要擅自增减药量。 外出时携带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以备急用。 如果胸痛发作频繁、时间较长、程度较重, 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差时, 提示有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应迅速去医院救治。
4讨论
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形式及住院原因之一, 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存在较大差异, 通常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症少, 预后较好, 但临床上也有一部分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程度不等的泵衰竭, 甚至心源性休克、院内死亡[1], 改善此类患者近远期预后的根本措施是尽快给予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 以挽救缺血及濒临死亡的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 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既可以是RCA, 也可以是LCX, 但如果为RCA近端闭塞, 其预后要比LCX闭塞所致的下壁心肌梗死要差。本研究所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冠脉造影明确为LCX闭塞, 通过对以上病例的长期观察和有效地院外指导, 药物治疗组的远期疗效是十分理想的, 既经济又实用, 可使患者受益更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