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形象(精选12篇)
知识分子形象 篇1
蒲松龄是我国古代的短篇小说巨匠, 是塑造艺术形象的杰出大师, 他用生花的妙笔, 在《聊斋志异》数百篇作品中, 描绘了众多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 至今仍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 吸引着广大读者。知识分子形象是《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群体, 各类知识分子在他的笔下须眉毕现, 被塑造得栩栩如生。
一.蒲松龄借知识分子形象浇胸中块垒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刻画了许多知识分子形象, 对他们浇注着非常浓重的感情, 这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生于书香门第之家, 世代攻读诗书, 但祖上的仕途际遇都不佳。蒲松林虽然早年参加童子试, “以县府道三第一, 补博士弟子员”, 但以后“入棘闱, 辙见斥”, 直到七十二岁高龄时, 才得到一个岁贡。在他六十一岁数次入闱失败后, 曾写下一首《自嘲》诗:“骥老伏枥壮心死, 帖耳嗒丧拼终穷。”蒲松龄的一生久困科举场, 在失意的痛楚后, 授徒之余, 孤灯之下, 直面严峻的社会人生, 借狐鬼言志传情, 撰写成一篇又一篇令人感叹唏嘘的志异奇文。我们从《聊斋志异》很多描绘知识分子的篇章中, 看到了作者的心血和泪水, 看到了作者在生活道路上留下的艰辛的脚印, 看到了作者从切身体验中所熔铸的人物形象和富有人生哲理的主题。如《叶生》中主人公叶生的痛苦经历, 读之使人不禁潸然泪下。他“文章词赋, 冠绝当时”, 但却久困名场, 贫病交集而死, 而他的魂却从知己丁成鹤而去, 悉心培养丁成鹤之子, 以生平所拟举子业, 悉录教授, 使得丁子连战皆捷。叶生聊以自慰地说“借福泽为文章吐气, 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 非战之罪也, 愿亦足矣。”这不正是蒲松龄设帐授徒, 舌耕为生, 并借以说明屡试不第, 并非才智不足, 实为“时数限人”的写照吗!《司文郎》《考弊司》诸篇, 也都明显地有作者的影子。
二.《聊斋志异》中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聊斋志异》诸多知识分子形象中, 蒲松龄给予最大同情, 饱蘸着辛酸的泪水所描绘的, 是那些品格端正、不务钻营之术的屡试不第的正直的知识分子。这部分知识分子, 他们虽然看到了科举考试的黑暗, 却还没有挣脱功名利禄的绊羁, 但他们以文章立命, 宁肯落第, 亦不趋时, 因此终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于去恶》中的于去恶、陶圣俞、方子晋, 他们虽然人鬼殊途, 性格迥异, 但落魄的境遇是共同的, 为人正直、洁身自好是共同的。其他, 如《叶生》中的叶生、《司文郎》中的王子平、宋生, 《素秋》中的俞洵九、俞谨庵, 都是这类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其次是抛却了功名利禄、自食其力的人物。蒲松龄在塑造《黄英》中陶生的形象时, 采取了与马子才相对照的方法, 歌颂了陶生“卖菊亦足为生”的自食其力的立身行事哲学, 打破了那种品评为雅、列花成肆为俗的陈腐观念, 揭示了马子才一类人的“清白”的虚伪性。
再次是不顾自身安危, 敢于抗暴、为民请命的人物。《席方平》中的席方平, 是蒲松龄理想化的人物, 席方平不畏冥司的黑暗, 赴汤蹈火, 终于告倒了冥王、郡司, 得以为父伸冤。蒲松龄通过席方平所留给后世的财富, 其主要点已不是“忠孝志定, 百劫不移”, 而是百折不挠的抗暴精神, 在这样的人物面前, 酷吏贪官都不寒而栗。
蒲松龄对于那些混迹于闱场、利欲熏心的名利之徒, 则作了辛辣的嘲讽和揶揄。《司文狼》中的余杭生, 在蒲松龄的笔下, 通过宋生对他文章“有何难解, 但不佳耳”的评论和瞽僧嗅其文章而恶心的态度, 毕现了骄矜而又无知的俗态;《王子安》中对禄蠹王子安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 他终日幻想着如何登上高位, 作威作福, 在幻觉中出现了报马临门的盛况, 连中进士, 殿试翰林, 出耀乡里, 大呼长班, 但结果却纯系幻觉, 其妻笑谑他说:“家中只有一媪, 昼为汝炊, 夜为汝温足耳。何处长班, 似汝穷骨!”
在蒲松龄笔下, 还有一类无所事事、不学无术、而又骄奢狂妄的读书人。《嘉平公子》中的嘉平公子, 风仪秀美, 温姬慕其风流, 愿奉终身。当嘉平公子的父母得知温姬是鬼, “百术驱之不能去”, 但当温姬看到公子的谕仆帖上错字连连, 留下“有婿如此, 不如为娼”, 飘然而去, 嘉平公子的谕仆帖, 居然比“驱鬼符”还要灵, 这笔正刻画了一个锦绣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的形象。此外, 《仙人岛》中的王勉, 《韦公子》中的韦公子, 《黄九郎》中的何子萧等, 或出于惊人, 而不务实际;或自命风雅, 而实际上庸俗不堪;或虚有其表, 而实际上不学无术;有的甚至有某种恶习或劣迹, 贻害于社会。
三.《聊斋志异》中各类知识分子独具个性的形象塑造
如上所说,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知识分子形象, 其中不乏性格、背景相近者, 也有诸多知识分子同时存在一篇作品的情况。使相近的人物个性化是对作家生活根底和艺术功力的严峻考验, 只有对人物性格有很深的理解和把握, 对人物性格的底蕴和表现形式都非常熟悉, 而又能握惯自如的作家, 才能够做到。蒲松龄在对相同类型的人物描绘上, 是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的。
《于去恶》中的于去恶, 《贾奉雉》中的贾奉雉, 《叶生》中的叶生, 均为落拓失意的知识分子, 但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性格。于去恶在人世闱场失意, 死后还矢志于冥间的考试, 最终在桓侯纠正试场弊端, 于去恶得中, 被授以南巡海使。于去恶的善良、正直、重义的性格, 是在他经历人鬼闱场磨难中表现的;贾奉雉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 但却闱战屡败, 在朗生的反复说服下, 以戏缀之文, 在闱场搪塞, “竟中经魁”, 但他为此感到无颜见同人, 遁迹山丘;再度出山后又因获罪权贵起家出世。贾奉雉的高洁正直、不趋炎附势的性格是在坎坷的仕途道路上表现出来的。叶生的悲剧性格更加令人凄然, 他虽文章词赋冠绝当时, 但却久困闱场, 困顿而死, 死后还把心血花在知己者的子弟上, 以借别人福泽, 为自己吐气。
《司文郎》中写了三个知识分子形象。登州宋生、平阳王平子和余杭生是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加以表现的。在诚恳、朴实、谦虚、博学的宋生、王平子面前、余杭生的轻浮、骄横、无知, 便活灵活现的勾画出来, 读之令人喷饭。而最难得之处, 还在于写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宋生、王平之二人的相互映衬, 于细微处见其性情。宋生、王平子志趣相投, 互相敬慕, 但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则显示出不同的性格。对待骄横的余杭生, 王平子的态度是“交往遂绝”, 可见其耿介。宋生对余杭生也非常厌恶, 但他却从容待之, 对其狂妄之谈嬉笑怒骂, 讥讽揶揄, 使余杭生当场出丑;因王平子尝求教于宋生, 并招待宋生吃水角子, 余杭生轻薄的讥笑王平子的文章大似“水角子”, 诚笃朴讷的王平子无言以对, 而宋生则想方设法“必当以报之”;王平子在考场以犯规被黜后, 已尚无言, 而宋生却大哭不止。
纵观《聊斋志异》中关于知识分子形象的描绘, 我们可以看到, 由于作者的出身和经历, 及其敏锐的洞察能力, 使他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体察得非常透彻、细致, 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千姿百态, 生动感人, 真切地展示了各类知识分子的立身行事和灵魂, 为我国古典文学艺术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聊斋》人物塑造艺术研究.盛瑞裕.武汉出版社.1991
[2]《聊斋志异欣赏》.吴组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蒲松龄研究集刊第四辑》.齐鲁书社.1982
[4]《聊斋志异》.蒲松龄.齐鲁书社.1982
知识分子形象 篇2
(一)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二)吕纬甫之类——苟延残喘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是一个觉醒者,青年时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以至和别人相打起来,他在反封建和神权的时候态度鲜明、敏捷精悍的,但他在十多年后,由于对社会前途的绝望,变的行动迟钝,处事敷衍,神态也变的颓唐了。于是,成为了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独行者,只能做些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来消磨日子,消磨意志。他为死去数十年的幼弟迁葬,在衣服、骨骼、头发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包一包黄土装进棺材,以骗取怀旧的迷信和母亲的安心。一个那么勇敢坚定、敏捷精悍的战士成为了一个敷衍偷生的庸人。
(三)魏连殳之类——自暴自弃型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类中的典型,他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饿教育和新思潮的洗礼,有比一般民众较多的自觉自主意识。他对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强烈不满,经常以无所顾忌的言论和举动,对传统的封建意识和习惯势力进行抗争,对宗法社会里的制度和习俗表示极大的轻蔑和愤慨,也对青年一代、对未来怀有信心。但是,在现实的逼迫和环境的重压下,他的孤身反抗越来越无力,精神上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望,一方面找不到改造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为社会所不容,终于一反常态,采取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当了军阀部队里的一个师长的顾问,自己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他从此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排斥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最后在孤寂和冷漠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四)子君、娟生之类——爱情悲剧型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男女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远大目标,他么只能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严酷打击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五)丁举人、鲁四老爷之类——封建走狗帮凶型
《孔乙己》中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形象,都这种类型的代表,鲁迅先生并没有详细的刻画,只是一笔带过,但对于这些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的。他们代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礼仪。孔乙己偷丁举人建立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表现了丁举人一类封建统治者对孔乙己这种下层知识分子的野蛮摧残。鲁四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封建礼教的积极维护者,非常迷信,虽然他从未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祥林嫂的工资,但是,他所信奉的和宣扬的理学,却是从灵魂上拷问并处死祥林嫂的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力量。
二、塑造知识分子时所抱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鲁迅在谈到他怎样做起小说来时曾说是:“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出于此,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说,他小说的主人公多选取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生活十分不幸,鲁迅希望儆醒人们起来改革这痛苦的人生。毫无疑问,鲁迅对赵大爷、假洋鬼子、赵七爷、丁举人以至鲁四老爷、高老夫子、四铭这些人,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揭露和批判的,因为正是他们代表了吃人的社会制度,批判的矛头不指向他们又该指向谁呢?就是对那些保守愚昧的人,诸如未庄的男女和城里围观阿Q杀头的“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吉光屯那些怕自己变成泥鳅的老小,鲁镇上又冷又尖的人们,《示众》中爱看热闹的小市民……,虽然他们并不是统治阶级,但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观点看,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旧的社会秩序,所以鲁迅抑制不住愤懑的情绪,对他们也给予了严厉的鞭挞。至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即便是对待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类思想毛病比较严重的知识分子,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
三、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划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史志谨
对教材中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思考 篇3
而对于教材中作为作者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则较为缺乏,有关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徐晓华在对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士人群像进行研究后,认为中国古代的士兼道、佛、儒三家思想之上发展出了审美诗意的人格境界。程然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陶渊明、王维、苏轼的作品进行梳理分析,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徘徊于官与隐的古代知识分子进行类型学解读。张毅则从语文学科“育人”的本质出发,指出无论是教材中的作者还是作者笔下的人物,其知识分子形象都具有文化示范和人格导向作用,鼓励教师和学生从现代人格建构的角度对语文教材中知识分子进行多维解读。
一、中学语文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不足
在新课标人教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形象占大多数,近代现当代知识分子次之,而外国知识分子多以作家、科学家的身份出现,如托尔斯泰、藤野先生等,总数不超过十人。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仍然是以古代的传统知识分子为主体。固然古代知识分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但当下不多的关于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研究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古代知识分子,我们的研究范围应进一步扩大,延及现代知识分子及外国知识分子。
在现阶段,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过度地社会化解读课文中的人物,滥用“知人论世”,如烛之武是一个虔诚的爱国主义者,在国家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李白的《蜀道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戴望舒的《雨巷》反映了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并把知识分子的形象与社会大背景捆绑在一起,过度阐释。特别对于近代的知识分子群体,二元对立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接受儒家教育的传统知识分子就一定是反动的、落后的,反之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就一定是先进的、革命的。其次就是教材选编的国外的知识分子形象科学家占绝大多数,这就让学生造成了外国的知识分子多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呆板印象——他们拥有严谨、高效、惜时以及高度自觉的治学精神,但却缺乏一种对世界的普遍关怀。
当下学界对教材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种种论述虽不乏精辟之处,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总的来说,一是以批判为主,破而不立,陷入了重解构轻建构的怪圈;二是流于个别解读而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分子形象谱系;三是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大部分还局限于文本中的人物,较少外延至文本创作者本人。
二、语文教学应通过知识分子形象研究构建理想的人格范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这种“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与促进“价值追求”的倾向恰好说明了语文教育是以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为最终旨归的,通过对教材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解读,为学生构建理想人格的范例也就成为每一位语文教育者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义务。
1.扩充谱系——外国知识分子形象的异质补充
现代意义下的知识分子概念多半来自于俄罗斯,在西方文学史上,从歌德的《浮士德》、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到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描写知识分子在痛苦中上下求索的作品不在少数,讴歌知识分子的英雄形象成为了西方小说中的一个常见主题,到了后期即使知识分子群像由英雄向零余和虚空者转变,以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代表的俄罗斯作家通过自我剖析与自我忏悔却从另一个角度挖掘出知识分子的灵魂深度。西方文化把超验世界看作人的终极目的,与此同时,西方知识分子对形而上的内在精神世界深刻的反省、忏悔,勇于向灵魂进行严酷拷问等精神,都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欠缺的。特别是在知识分子形象正处于拆解与重塑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借助西方文学的“伟大的传统”为学生做出人格指引。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西方文学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异质补充,进一步丰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谱系,以更广阔的知识分子视野鼓励学生对形而上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让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成为引领学生心灵世界的指路明灯。
2.摒弃偏见——对复杂人格构成进行多维解读
2007年“该不该把《出师表》删除出中学课本”一度成为了甚嚣尘上的文化话题,支持删除者指出诸葛亮是“愚忠”,而且《出师表》与现代社会的反战意识是相悖的。正如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知识分子一样,诸葛亮并非完人,他固然有“愚忠”的一面,也有对皇权的高度依附,但我们也不能忽略他与刘备之间英雄惺惺相惜的一面,诸葛亮的身上依旧流淌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澎湃血液,以及“亲贤臣,远小人”的浩然之气。在建构主义已走入中学课堂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摒弃偏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有着全面而深刻的体认,进行多维的个性化解读。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语境,对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就此因噎废食,将这些知识分子身上的人格闪光点一概抹杀。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尽量避免用模式、精准的知性分析取代学生对教材人物的生动感受,鼓励他们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把握知识分子人格构成的复杂性,深入探索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为个人的人格建构寻找有益借鉴。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奠定了我们对知识分子认知的文化基因,他们是意气风发的社会责任主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人生本职。正如学者许纪霖所说,中国的士大夫通常把价值实现和国家改造看作是“少数人的责任”,从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种优良传统使得他们考虑的问题不再是个人,更多的是自己能给予天下人的福祉。同时这种精英身份又使得知识分子的独立主体意识异常强烈,一旦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受到政治裹挟时,“流亡”就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在语文教材中知识分子,为了维护价值理想与人格独立,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我放逐。知识有其自由意志,知识分子亦然,正如孟子所言,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屈原的蹈死不顾、苏轼流放时所作的诗篇,甚至是鲁迅的荷戟彷徨,他们承受了一个民族在历史裂变中的巨大疼痛,在俗世的流亡中艰难跋涉,砥砺人格,成为了知识分子群体中的殉节者。
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更需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多维解读,突破当下的价值界限,将知识分子人格价值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当中,获取其超越性价值。唯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育才能为学生构建理想的人格范型,促进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在漫漫的育人之路上负轭前行。
“一地鸡毛”中知识分子形象解构 篇4
关键词:刘震云小说,《一地鸡毛》,知识分子形象,蜕变,异化
知识分子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重要的表现对象, 知识分子经过世俗生活的挤压、熏染而日益蜕变异化的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性作品。作品通过描写主人公小林的日常生活, 生动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在和“单位”、社会的紧张关系中对人生做出的一定程度的调整, 极力表现了以小林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这一调整过程中的痛苦、彷徨和挣扎。
小林在大学时曾经是有远大抱负的人, 小说写他在大学时喜欢写诗、加入了文学社, 爱好看足球, “讲奋斗, 一股子开天辟地的劲头”, 然而结婚之后, 在日常世俗生活的重压之下, 他逐渐的蜕变异化了。他的妻子小李也曾经是一个“文静的、眉目清秀”、人“见了从心里怜爱”、有“淡淡的诗意”的女孩, “哪里想到几年之后, 这位安静的富有诗意的姑娘, 会变成一个爱唠叨、不梳头、还学会夜里滴水偷水的家庭妇女呢?”小林的同学“小李白”更是从一个有才、勤奋, “一天写三首诗”, 豪放洒脱的青年才俊变成了粗俗、现实、混世甚至有些浪荡的贩鸭商人。作者对他们蜕变异化的心理流程描述道:
都是大学生, 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 大家都奋斗过, 发愤过, 挑灯夜读过, 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 单位的处长局长, 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 都不在眼里, 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 他们也跟大家一样, 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 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 什么宏图大志, 什么事业理想, 狗屁, 那是年轻时候的事, 大家都这么混, 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
小林又想, 如果收拾完大白菜, 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 让他喝瓶啤酒, 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从热血青年、诗人才子异化成“把老婆孩子热炕头弄好”的世俗之人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堕落为罔顾伦理亲情、甚至人性丧失、一切为了最简单生存的“动物之人”, 作品用了这样一个情节来表现:小林的小学老师杜老师教过他五年, 曾义无反顾跳进冰窟窿里救了小林。但当杜老师生病来北京求医找小林帮忙时, 得到的却是无情的冷漠:“去你妈的, 谁没有老师!我孩子还没吃饭, 哪里管得上老师!”“我这里不是旅馆!再这样下去, 我实在受不了了!”后来在知道杜老师病故的消息时小林也只是“难受”、“伤心一天”, “就把老师的事给放到一边了”。对自己的蜕变异化, 小林也不是没有意识到, 但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种蜕变异化, 正所谓“忘本也就忘本, 这个本有什么可留恋的!”
为了表现小林的蜕变异化, 作品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意象, 这些意象主要有:
其一, “豆腐”。作品写小林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去排队买豆腐, 但有一天因急着赶公共汽车上班没有将豆腐放进冰箱结果馊了, “大热的天, 哪有不馊的道理?”实际上, “豆腐变馊”正是知识分子被异化的形象象征。像小林这样的知识分子在世俗环境生存久了, 也会发生异化, 难免如豆腐一样“变馊”。
其二, 大白菜。每年冬天, 小林都要站在“市民排起的长队里, 嘴里哈着寒气, 开始购买冬贮大白菜。”然而“年年买大白菜, 年年上当。买上几十棵便宜菜, 不够伺候它的, 天天得摆、晾、翻, 天天夜里得收到一起码着。这样晾好, 白菜已经脱了几层皮。一开始是舍不得吃, 宁肯再到外面买;等到舍得吃, 白菜已经开始发干, 萎缩, 一个个变成了小棍棍, 一层层揭下去, 就剩一个小白菜心, 弄不好还冻了, 煮出一股酸味。”大白菜外表光鲜, 然而经过“冬贮”, 无可挽回地变成了“小棍棍”, 煮出来还有酸味, 这也是寓指原本质地清纯的以小林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蜕变异化。
其三, 娼妓。小林帮小李白卖“板鸭”时具有非常复杂心态:“就好像当娼妓, 头一次接客总是害怕, 害臊, 时间一长, 态度就大方了, 接谁都一样。”热血青年蜕变为世俗之人也正如良家妇女堕落为娼妓一样, 这一意象的讽刺意味是非常辛辣的。
其四, 鸡毛、皮屑、蚂蚁。小说结尾写小林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梦见自己睡觉, 上边盖着一堆鸡毛, 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 柔软舒服, 度年如日。又梦见黑鸦无边无际的人群向前涌动, 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鸡毛”和“皮屑”都是细小、恶心、纠缠的废弃物, 既象征日常生活中没完没了的琐事, 也寓指人们在世俗生活中挣扎彷徨而形成的不良传统。曾经“注意言语、注意身体卫生”的小林面对世俗生活, 无可奈何, 竟然睡在鸡毛、皮屑堆里感到“柔软舒服, 度年如日”, 可见小林已彻底蜕变异化成“生物之人”, 变成了完全为生存而生存的“蚂蚁”。
刘震云早在《一地鸡毛》的姊妹篇《单位》中, 还先用过一个“烂梨”的意象来表现知识分子的蜕变异化。生活的琐碎打磨掉了知识分子所有的棱角, 往昔自命不凡的“精英”“骄子”, 早已变成了最真实的庸俗常人, 因而整个单位上自处长、下至一般的办事员无不因为分了一筐“烂梨”而愤愤不平。
刘震云选取的这些意象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物, 显得自然, 寓意深刻却又不露痕迹。
造成小林蜕变异化的当然是世俗生活, 是日常环境。在世俗生活、日常环境中, 处处可见摧毁小林原有信念的力量与人物。小说首先写到权力。
小说大体从三个方面来写权力对小林的异化。首先是反面写小林没权力时生活的痛苦和艰难。小林第一次意识到权力的重要是在老婆调动工作时, “我们都无权无势, 两眼一抹黑, 哪个单位会要你?”老领导老张的一个电话和一封信起了一定的作用, 因为领导有权力。小林从商场里买了一箱大减价的“可口可乐”、硬着头皮去到人事处长家中行贿送礼, 却毫无作用, 因为小林“还没到掌权的地步, 哪里办得?”
小林夫妇在为小孩办理幼儿园入托时再一次认识了权力的力量, 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找到了机关幼儿园园长, 老太太“人倒挺和蔼”, 却提出了让他们搞到基建指标的先决条件。没有权力的小林当然搞不到基建指标, 小孩也就进不了机关幼儿园。“小林一听就泄了气, 自己连自己都顾不住, 哪能帮人家搞什么基建指标?如有本事搞基建指标, 孩子哪个幼儿园不能进, 何必非进你这个幼儿园?”
几经周折, 孩子终于进了理想的幼儿园后, 小林夫妇仍然摆脱不了与权力的纠结。孩子逐渐习惯了幼儿园的生活, 可就在小林夫妇为此感到高兴的时候, “孩子突然出了毛病”, 原因是元旦节所有家长都给阿姨们送了礼, 只有小林夫妇给忘了, “于是迹象就出现在孩子身上”。小林跑遍了整个北京城, 以高价为阿姨买了所需要的礼物“碳火”, “第二天, 女儿就恢复了常态”。教师也会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转变为营私舞弊的权力和工具。
权力不仅与他的下一代相关, 还与他的出身相纠缠。“老家如同一个大尾巴, 时不时要掀开让人看看羞处, 让人不忘记你仍是一个农村人。”是农村人就意味着你没有权力, 没有权力就处处困窘, 这是深入到了小林骨子里的印象。“你怎么这么没有本事, 你怎么这么不会混!”
小说不仅从反面写, 也从正面写小林夫妇对权力作用的认识。小林虽然是小人物, 但毕竟是身在北京、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手上时不时也会有某种权力。小说写经常拿捏为难小林夫妇的查水表的瘸腿老头突然有求于小林, 要求他帮忙办理“一件批文”, “老家为这件事着急得不得了, 县长书记都来了”, 小林先是“吃一惊”, 然后是“能帮忙先说不能帮忙, 好办先说不好办”, 而真正的内情却是:
小林在机关待了五六年, 机关那一套还不熟悉?这事情说好办就好办, 明天他给女小彭说一句话, 女小彭抹口红的工夫, 这批件就从她手里出去了;说不好办也不好办, 如果陌生人公事公办去找女小彭, 如果女小彭正在做气功你打扰了她, 或者因为别的事她正心情不好, 这批件就难说了;她会给你找出批件的好多毛病, 找出国家的种种规定, 不能审批的原因, 最后还弄得你口服心服, 以为是批件本身有毛病而不是别的什么其他原因。瘸老头说的这批件, 就看小林帮忙不帮忙, 如果帮忙, 明天就可以批;如果不帮忙, 这批件就仍然得压一些日子。
第二天上班, 小林找到了女小彭。果然, 谈笑之间, 两人就把那个批件给处理了。
小林的权力使他得到了他曾经想不太敢想的微波炉, 微波炉又迅速地为他的生活带来了色彩, 可以“烤白薯, 还可以烤蛋糕, 烤馍片, 烤鸡烤鸭”, 还可以让老婆“很有激情”。这一次使用权力的经历让小林更加认同了自己的蜕变异化, “看来改变生活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要加入其中就行了”。小林老婆也为之感慨:“看来以后生活会有转变!”
第三个方面写权力对小林的异化是通过写别人使用权力带给小林夫妇的尴尬。小林老婆上班非常远, 后来开通了班车, 小李非常高兴。“以为是单位头头对大家的关心, 后来打听清楚, 原来单位头头并不是考虑大家, 而是单位头头的一个小姨子最近搬家搬到了这一块地方, 单位头头的老婆跟单位头头闹, 单位头头才让往这里加一线班车。老婆听到这个消息, 马上就有些沮丧, 感到这班车通得有些贬值, 自己高兴得有些盲目。回来与小林唠叨, 小林听到心里也挺别扭, 感到似乎是受了污辱。”“谁知是沾了人家小姨子的光, 以后每天坐车, 不都得想起小姨子!”
实际上, 刘震云在《单位》一作中就已写道权力对小林生活的影响及对其性格和人生的改造。小林初到单位, 吊儿郎当, 满是孩子气。三年后, 同学都入了党、有职务, 有权力, 有地位, 也就有居室, 有实惠。只有他没入党, 还是大头兵, 也只有与人“合居”的份, 因此痛苦不堪。而当他想入党、开始追求权力时, 党小组长女老乔却可以反复拿捏他, 尽管“自己还帮他们搬家, 找他们汇报思想, ‘五一’给他们送礼, 整天低三下四看他们的脸色说话”, 这不能不让他感到幻灭, 感受到权力对他的捉弄, 促使他的蜕变异化。
蜕变异化小林的力量不仅有权力, 还有金钱。金钱的有无同样左右着小林夫妇的生活。单位发季度奖多给他发了五十块钱, 小林也“兴冲冲”。邻居印度女人也没有权力, 但他的孩子却能在机关幼儿园入托, 这是钱在起作用, 因为印度女人“家里富, 家里摆设好”, 她家有钱一下子就拿到两个“入托名额”, 她小孩的入托不仅不会有任何的波折, 而且还可以帮助小林解决小孩的入托问题。而要小林自己“到给孩子找个幼儿园, 原来比给老婆调工作困难还大”, 因为他们也没钱。看来, 金钱的力量也不亚于权力。
小林被金钱异化还有另一重要的例子, 就是帮小李白卖板鸭, 小林一开始不太愿意, “面子上挂不住”, 结果小李白训斥小林道:
我知道你是爱那个面子!你还是天真幼稚, 现在普天下谁还要面子?要面子一股子穷酸, 不要面子荣华富贵。就你小林清高?看你的穿戴精神, 也改不掉的穷酸模样。你下班来替我收账, 帮我十天, 我每天给你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的经济收入不仅得到了老婆的全力支持, 最终小林也因为能每天增收二十块钱而非常快乐, “可干了两天, 每天能捏两张人民币, 眼睛、脸就敢抬了, 碰到熟人也不怕了。回来澡也不洗了。习惯了就自然了。……这时小林觉得长期这样卖鸭子也不错, 每月可多六百元的收入, 一年下来不就富了?”小林甚至还因为小李白很快回来、只能干十天而感到懊恼:“可惜‘小李白’只出去十天, 十天回来, 小林就干不成了。如果自己早一点见到‘小李白’就好了。”“如果能长期这样, 我这个鸭子还真要长期卖下去。”
不仅权、钱对小林的人生处处制约, 更让小林夫妇痛苦不堪的是小人物也时时对他们进行拿捏, 这就是小保姆和查水表的瘸腿老头。小保姆和查水表的瘸腿老头都是小人物, 既无权, 也无钱, 地位甚至远比小林低, 可同样可以将小林夫妇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保姆因嫌小林家工资低, 家里饭菜差, 早就闹着罢工, 要换人家, 还是小林和小林老婆好哄歹哄, 才把人家留下。”不仅如此, “保姆斤斤计较, 干活不主动, 交代的任务故意磨蹭, 爱在保姆间乱串, 爱泄露家中的机密;对孩子也不是真心实意, 两人上班不在家, 她让孩子一个人玩水, 自己睡觉或看电视”, 稍不留意她就会偷吃鸡蛋, “起床孩子不弄, 自己倒先偷着做好的吃。”然而对此小林也无可奈何, 只能在“心里骂”, 因为担心“指责她一顿, 岂敢保证你走了以后, 她会不把气撒到孩子身上”。
面对查水表的瘸腿老头, 小林也时常担心“不知老头又要搞什么名堂”, 担心他随时处理自己偷了几滴水的事情, 小林对他“心里”“不耐烦”, 然而却还要经常听他“说说他年轻时候的事”, 耐着性子听他“高谈阔论一番”, “因为他是查水表的, 你还不能得罪他。他一不高兴, 就敢给你整个门洞停水。老头子手里就提着管水闸门的扳手。看着他手里的扳手, 你就得听他讲喂马。”这就更不能不让小林扼腕叹息自己的屈辱, 这也成为了小林蜕变的一个重要推力。
总之, 小说表现了人束缚在社会生活的网中, 无法反抗也无法逃脱, 只能屈从于现实中挣扎而最终走向蜕变异化的历程, 是非常具有震撼力的, 因此说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典型代表意义。
(感谢南开大学教授孙卫国博士对本文选题、写作和修改等提供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玉荣.刘震云小说的写实意蕴[J].驻马店师专学报, 1994.3.
[2]、赵霞.精神的迷失与消隐——试论新时期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克山师专学报, 2003.4.期.
[3]、李腾刚.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的重构——透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J]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1..
[4]、曹书文.生活、人物、情感的“还原”——刘震云小说简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6.
[5]、苗伟.传统人格理想中的消隐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4..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 篇5
「内容摘要」 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小说,着重于反映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具有悲剧的美学意义。他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对知识分子问题以及民主革命的出路问题和反封建反传统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概括和反映,热情的呼唤有别于旧民主革命的到来。
「关键词」 小说 知识分子 封建思想 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真正以表现知识分子生活为主题的作品有《孔乙己》、《白光》、《幸福的家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塑造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一是受科举制度毒害的,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的封建文人;二是灵魂完全腐朽的文人人渣,封建制度的追随者;三是具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封建制度的反叛者。他们虽由于所受教育和自身经历各不相同,生活和结局很不一样,但他们的命运大致相同,几乎都十分凄苦,在贫病和屈辱中悲惨死去的亦有其人。
一、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刻画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
2命运的清醒认识,所以,他通过对这类人物悲剧命运的揭示,就是要告诉读者,随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向历史行程的末尾,知识分子若还要执着于科举道路,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而要求得好的命运,就必须另寻新路。
《伤逝》中的子君、涓生以及《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家”是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他们诞生在五四运动的大潮中,一开始就受到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洗礼,在新的形势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封建礼教冲击,追求着幸福的生活。小说中的子君、涓生是五四以后的年轻知识分子典型。子君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和个人幸福,毅然同封建家庭决裂,并以示威者的姿态,昂首阔步同情侣在大街上行走。社会歧视的冷眼,恶言毒语的责骂,都不能使其屈服。“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都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可以说是五四时期妇女独立、人格自由的宣言。然而,同涓生同居之后,子君满足了,终止了斗争。爱情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沉溺在“安宁和幸福”里,停止了继续为社会的改革和解放而奋斗。这就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共同的基础而变得空虚和庸俗。于是,当社会经济的压力突然向他们袭来时(涓生失业),他们的爱情及其幸福的家庭,如沙地上的宝塔,立即倒塌了,子君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那里,最后在冷眼和悲哀中死去;涓生再痛苦中悔恨自责,思考探索。
鲁迅在自己的作品中用这么多的篇幅来描写知识分子,对他们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决非出于偶然。他既不象有的评论家所说是为了表现自己“心灵的历程”,也非仅仅为了写出知识分子生活的痛苦和无告。他对知识分子问题显出很大的兴趣,对知识分子倾注巨大的热情,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前前后后,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虽然受到新思想的冲击,仍到处充斥着腐败、落后、黑暗和贫困,封建势力顽固地占据着政治舞台,广大人民群众仍处在军阀专制的奴役之下,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知识分子在当时也是和劳动人民一道受难。子君、涓生们虽然争得了恋爱自由的胜利,但终承受不了失业和贫困的打击,他(她)们还是没有逃过封建势力施加的迫害。《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家”尽可以展开他想象的翅膀,幻想着幸福的生活,但他毕竟生活在严酷的现实当中,一时一刻也不能不正视自己可悲的人生。鲁迅正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待知识分子问题的。他在小说创作中用和对待农民问题几乎相同的注意力来对待知识分子问题,正是把知识分子生活当作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考察。他在主要是农民问题的小说《故乡》中,曾提到作为知识分子的“我”和农民闰土其实是同样的命运,如果有什么不同,那也不过一个是辛苦辗转地生活,一个是辛苦麻木地生活。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中描写知识分子生活时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重视知识分子问题。
二、鲁迅对笔下知识分子的态度
(一)尖锐的批判
鲁迅在谈到他怎样做起小说来时曾说是:“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
6和《在酒楼上》有所不同,《孤独者》在风格上显得格外冷峻,魏连殳的结局比吕纬甫更凄惨,更令人战栗。这是否由于作者对小说主人公作了更多更严峻的批判呢?的确,鲁迅对魏连殳用自暴自弃的方式反抗旧势力,对他把自己的灵魂裹得严严实实,对他思想中的冷气,都是不以为然的;在鲁迅看来,这并不能触动旧社会的根基,相反只能白白地消耗自己。但鲁迅写这篇作品的目的也显然不是为了批判魏连殳,而是通过对他命运的描述,愤怒控诉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和蹂躏。鲁迅是那样冷静深刻地剖析着魏连殳的内心,就象高明的外科医生在做着病理解剖,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死者的致命原因。世道是那样黑暗,社会是那样冷酷,魏连殳简直没有立足之地,求乞似的生活使他感到屈辱。这些都说明社会对魏连殳是怎样苛待。
(三)热情的关注
至于子君和涓生,可以说无论从作品的基调和表现方式看,鲁迅都是在为他们说话,替他们控诉。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她却是大无畏的。涓生在开始也真正是全身心地爱子君,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也是很明显的。子君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她在建立起小家庭之后,便用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她至死未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这个十分浅显的道理,涓生虽逐渐认识到生存温饱要比爱情来得迫切和实际,认识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但他最后抛开子君,要一个人去“开辟新的生路”,则未免有点自私。他的“悔恨和悲哀”,他的自责,正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批评。更何况作者还清楚指出,涓生虽然觉得新的生路很多,但还不知道跨进那里去的第一步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子君和涓生的悲剧在于他们不懂得个人的解放必须从属于社会的解放。鲁迅在写这篇小说的前两年,在说易卜生的名剧《娜拉》时就指出:“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坠落,就是回来。”这一语道破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脆弱。在《伤逝》这篇小说里,鲁迅再一次形象地表现了这一思想。但是,这能得出结论说鲁迅写这篇小说就是意在批判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思想么?这种看法显然是不全面的。从整个作品看,从人物形象提示的全部意义看,作者的意图仍然是暴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抨击它摧残和迫害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而主要不在批评涓生和子君。
总观鲁迅写知识分子的作品,他对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确有所揭露,有所批评,那也正象他把贫苦农民的弱点和缺点有所揭露和批判。其实,鲁迅写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批评他们,也是出于同情,是希望他们克服这些弱点和缺点,既没有偏袒,也没有夸大,态度上也不是冷嘲热讽,而是把这些弱点和缺点放在适当的位置,本着爱护的精神,分析缺点的影响,危害及历史根源,并着重通过表现知识分子的不幸,来解剖他们生活的环境——“病态社会”,使人们对这个罪
10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鲁迅当时写小说,着意刻划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他们的不幸遭遇和生活,是否也作过这样的分析,今日不敢断言,但从他当时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深刻认识,从他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看,他是不可能不认识到这一点的。而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更是通过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这一点,鲁迅当时是否看得那样清晰,那样深刻,我们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和鲁迅的思想实际。因为当时他一面提出知识分子的“孤独”,一面又指出“国民性”的落后,一面批评知识分子沉湎于个人情感,一面又认为旧中国是“漆黑的染缸”,从家庭走到社会是否是正途,他也没有明确肯定。正象他自己所说,他只能肯定一点,即遇着“岐路”,“不哭也不返”,遇着“穷途”,便“跨进去,在刺丛中姑且走走。”但是,作为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他真正从生活实际出发,用革命的观点认识现实,反映现实,就可能通过作品的形象写出生活的本质。
鲁迅是伟大的,他最了解知识分子,既知道他们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既看到他们的不足,也看到他们的苦难。在鲁迅看来,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一样,有很多痛苦。在旧社会里,他们和劳动人民是大体相同的。他没有在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之间划一条鸿沟,而是认为他们“只是大众中的一个人。”了解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认识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何形象地学习地球知识 篇6
我叫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地球,头顶就是北极,用N表示;因为在此上方悬挂着明亮的北极星,所以地球相应的这端就叫北极;在北极周围的海洋相应的叫北冰洋。两脚底中心是南极,用S表示;它和北极南北遥遥相对,所以叫南极;在南极周围的大洲相应的叫南极洲。腰杆皮带一圈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手摸皮带处(赤道)立刻想到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说赤道长4万千米。地球的“皮带”长4万千米,说明它很大,如果要给它穿上衣服,至少需要多少布呢?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
经纬线和经纬度经常被学生混淆,我是如下让他们记忆的:手指皮带大声说出“赤道”,同理,像这样的圆圈,边说变用双手比出这些圈,它们就是纬线圈,形状圆圈,延伸方向是左右,左西右东,所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赤道度数为0度,以它为起点,向上为北向下为南,逐渐递增到90度,即头顶北极为北纬90度,脚底南极为南纬90度。从皮带向上到头顶为北纬,这部分是北半球;相应的北极在北半球。从皮带到脚底为南纬,这部分是南半球。
把纬线牢记后再来学习经线,从我们的头顶连线到脚底这就是经线,形状为半圆,延伸方向上下,上北下南,所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经线的最北端,站在北极点,周围的所有方向为南方。同理,南极点是经线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周围的所有方向为北方。
学生在判断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时,极易出错。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面对面站着的人同时举起左手或右手,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站着,所以方向相反。当地球的0度经线面对我们时,左西右东,就是说0度的左边是西经右边为东经,西经用W表示,东经用E表示。当地球自转半圈也就是180度经线面对我们时,同理,与面对面站着的同学一样,方向相反,此时,就为左东右西,就是说180度的左边为东经右边为西经。最后归纳:0度中间站,左西右东;180度在中间,方向反之。
哪部分为东半球或西半球,学生很难分得清。我让学生边叙述边走路:站在0度经线,向左转,走20经度的路程,就来到了西经20度;回到0度,向右转,走160经度的路程,就来到了东经160度;它们所包含的范围就是东半球,我们中国就在东半球,刚才我们就在东半球飞速地观光了一遭。按此法,一边表述一边用笔画出东半球所涉及的关键经线,标出度数和半球。因为这部分的经线中有九分之八为东经,所以就命名为东半球,此半球包含了度数最小的经度——0度。在学生记熟东半球后,补充完剩下的经线,即西半球部分。同理,因为它占的西经度数是东经度数的8倍,因而命名为西半球,此半球包含了度数最大的经度——180度。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7
一、封建制度中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 主要有一生穷困潦倒、被人们奚落嘲笑的孔乙己和一连考了十六回而终不中的、最后发了疯的陈士成, 二人是封建科举制殉葬品的代表。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扮演是一个穷困潦倒, 被人处处奚落嘲笑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悲惨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生活着, 没有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 出于本能, 孔乙己其实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想与酒客们攀谈, 想在万般孤独的背后寻求一丝快乐或存在的价值, 哪怕只是在孩子的面前炫耀一下茴字的四种写法。小说《孔乙己》中有三个嘲笑他的画面, 一笑他偷书, 二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三笑他被断的腿。在反复的戏弄和嘲笑中, 他找不到半丝尊严和体面活着的信心, 他无疑是孤独的, 莫名的悲哀, 在整个社会的孤独和悲哀里, 他的努力也就无足道了。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无望的国度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受封建毒害的时代, 才让这个鲁镇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落寞的死在众人的笑声中。通过孔乙己的演绎, 他的死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一个社会苦难的集中反应, 与其无望的活着, 不如让他默默的死去。
小说《白光》中的陈士成, 是一个被封建腐朽文化逼疯的下层士人, 是封建科举制度祭品的典型代表。在陈士成的心目中, 像他这种出身书香门第, 根红苗正, 理应平步青云, 常生“今有千里马, 而伯乐不可求”的感慨, 自己的满腹才学, 为什么就不行呢, 为什么就不能中的呢?是那些个考官学识太浅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才华?一次次考场失意, 一次一次的落魄而归, 在众人嘲笑讽刺中, 他坚信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那肯定可以实现的, 下次肯定中的。希望是重要的, 虚无缥缈的希望支撑着他还可以走多远呢?无聊的塾师生活使他百无聊赖, 驱散了他美丽的梦境, 而那好梦, 却又没因此而消逝, 反而最终点燃了陈士成无穷的欲望, 在美丽的梦尽头, 陈士成最终没有醒, 他疯了、死了。他的死, 不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意识的罪恶, 而且是鲁迅给当时已属强弩之末封建王朝唱的一曲葬歌, 让人心疼, 又让人激进。
孔乙己和陈士成的社会地位与身世虽然各不相同, 但从他们扭曲了的灵魂中, 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像孔乙己和陈士成这样一批连死了也无法彻底顿悟的科举考生, 可知其毒害之深、之狠、影响之深远。他们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 鲁迅在鞭挞这类人的同时, 也怀有深深的同情,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被腐蚀了的, 是属于被吃掉的一类, 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二、封建统治的卫士
四铭《肥皂》中的人物, 是一个就是非常虚伪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十分肮脏丑恶, 但表面却伪装的十分和善和正经, 声称要摧毁世界上一切不道德的东西, 要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他一面鼓吹要拯救这个没有道德的社会, 另一面却对失去亲人的孝女的美色垂涎三尺, 对光棍调戏孝女的言语留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也潜意识地给媳妇买了香皂, 却一直淫念在心。当别人成为社会的弃儿去乞丐时, 他不是伸出援手, 而是向那两个商量着去买肥皂给孝女洗澡的一样, 在别人的痛苦中, 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他老婆的骂声和一些其他人的表现, 把四铭的内心的肮脏龌龊表现地淋漓尽致。那一声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笑声, 把那张道貌盎然的面具撕得粉碎。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作为一个女校的历史老师, 虽然为了向苏联的高尔基靠拢而改名, 平时对各种文化了解一些, 确是一个表里不一, 道貌盎然的人, 暗地里只知道喝酒作乐, 跟女人的文化流氓,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贤良女校”的老师。不过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这位“老师”来到学校的真正的目的是看女同学。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 将生活的丑陋充分展现给人看, 给这位新型“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鞭策。这位高“老师”的教学活动, 除了对自己的一些知识不足而苦恼外, 更加注重的是自己所谓的形象。但是当自己由于知识浅薄而使讲课发生失败后, 平时标榜自己是新文化的化身而瞧不起旧文化的他, 思想上的波动非常之大, 这个“老师”突然感到学校里世风日下, 为什么要整个女生学校呢, 于是就不再这个领域干了, 直接回到了麻将桌上, 这时候也就觉得世风渐渐好了起来, 也就渐渐安心了。
三、激进的圣斗士
所谓激进, 即不符合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 而是一种积极的, 前进的生活态度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斗士, 即为改革而奉献自己革命者, 敢于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宣战。这种形象也是是鲁迅小说着力刻画的“新人”形象, 是一个社会与民族的希望。但是他们在封建黑暗吃人的社会中奔走疾呼, 最终落个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个在封建的黑屋子里开始觉醒的先行者, 他惨遭命运的玩弄和世道无情的戏耍, 他孤独、莫名的悲哀, 而又苦苦的需找所谓理想的出路, 他在探索, 追寻, 以至于在梦醒了而无路可以走的境况下, 只有被迫疯狂。这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他演绎的是不甘于在悲惨的封建压迫下苟且偷生的觉醒者, 他的觉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位在黑暗而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却能够勇敢地去吹熄“长明灯”斗士。鲁迅在作品中赋予了革命伟大任务, 为了斗争, 打破封建制度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疯子”大呼“我放火!”为了吹灭庙里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的长明灯, 他尝试过许多手段, 在一次次失败中, 疯子一个人倔强的战斗, 孤独的坚持, 显示出他对黑暗腐朽社会制度的反抗和叛逆, 完全可以称为其中的“勇敢者”了。在那个黑屋子里, 正是有这样一批勇敢者站了起来, 像圣斗士不屈的战斗, 才会在封建社会的死水里, 看到了残存的阳光, 这种阳光就是希望, 预示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在不久将来的崛起。
海德格尔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鲁迅的时代却迫使他远离诗意。在鲁迅先生许多篇幅中描写、刻画知识分子形象, 描述他们莫名的孤独和悲哀, 落魄的命运, 潦倒的生活, 与之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别于当时一般作家, 鲁迅致力于以革命的态度分析问题、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同时, 也间接的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对一些不屈不挠激进圣斗士的描述, 使人们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之时, 看到些许的亮光, 在无望中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许旭英.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夏目漱石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篇8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漱石的“个人主义”在逐步走向危机。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时代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欧化思潮下知识分子对西方精神的追求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将想要调和冲突的“个人主义”知识分子逼至夹缝, 其次在于“个人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观原因, 特别是知识分子身上的软弱性。陈秀武对当时知识分子特点的概括是从总体上来说的, 但其中第三点“妥协性与包容性”在夏目漱石塑造的“个人主义”知识分子身上亦有所体现。三四郎和代助在某种程度上的优柔寡断, 宗助因为自己内心的“罪”意识饱受煎熬, 且因此举步不前, 这些都说明“个人主义”知识分子内心的不自信和软弱。
笔者认为, 漱石的“个人主义”逐步走向危机到最后的破产, 其根本原因是漱石“个人主义”理论的理想性。上文着重分析的三个知识分子形象, 实际上是一类知识分子, 即“个人主义”的知识分子。他们由漱石创造出来, 却被漱石赋予了悲剧结局,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三四郎、代助、宗助都是自我觉醒的新一代知识分子, 但又不像那些高扬自我崇拜西方的偏激知识分子, 他们内心总有所保留。随着“个人主义”在他们身上的发展, 他们受到的排挤和压力就越来越严重, 内心的坚持、自由和传统的良心起了极大的冲突。一方面想要坚持自我, 一方面又想要坚持人道主义。夏目漱石的“个人主义”理论中强调与社会、团体的联系, 强调尊重他人的自由, 看似完满, 但真正实施起来就无“则天去私”思想的研究, 也无法脱离对“爱情三部曲”中“个人主义”的分析。
通过对“爱情三部曲”的分析, 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明治时代一类知识分子的内心, 从而进行反思。“个人主义”的理论虽说有很大的理想性, 却很值得人思考:知识分子到底是怎样的群体, 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作为知识分子, 到底应该有怎样的姿态, 到底应该怎样才能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又应该怎样才能不陷入自私自利;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 而所谓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到底是怎样的。漱石所塑造的“个人主义”的知识分子, 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形态。
参考文献
[1]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构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
[3]林少华:《“文”与日本的现代性》,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日]柄谷行人著, 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三联书店2003年版。
[5]李国栋:《夏目漱石文学主脉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知识分子形象 篇9
《红岩》中的三号角色成岗、四号角色刘思扬以及叛徒甫志高都属于知识分子, 这是没有争议的。而文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江姐和许云峰, 对于他们的阶级属性仍有争议。
文中最成熟的革命者江姐和许云峰, 作者在介绍他们的身份时, 都提到他们在工厂当工人的经历。因此, 有很多学者都自然而然地将他们划入了工人阶级。但是, 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个人物的, 又会发现, 若是把他们当作纯正的工人阶级革命者, 似乎并不那么理所当然。江姐仪容端庄、谨慎冷静, 她能够长期主管地下革命者最重要的刊物———《挺进报》的刊印工作, 想必是具有一定文学功底的。许云峰气势不凡、口才了得:“我确信, 在黎明前消失的不是山城, 而是见不得阳光的鬼魅!罪恶的血手将最后被人民缚住!”从他的态度和语言可以推断, 他绝对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因此, 也有学者认为, 许云峰和江姐其实是知识分子而非工人阶级。在我看来, 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 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角色看作是由知识分子“工农化”之后的革命者, 那么他们身上出现的矛盾, 就都说得通了。
一名知识分子, 是被“妖魔化”为阶级敌人, 还是被“工农化”为无产阶级革命者, 取决于他能否克服其作为小资产阶级与生俱来的弱点, 这些弱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其一, 物质上, 对生活品质、个人进步的追求。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者来说, 革命不容许掺杂任何“个人主义”的杂质。若追求物质生活, 则不能成为一名纯粹的革命者。而想借革命来实现个人进步就属于动机不纯, 是不能容忍的。工人革命者余新江到甫志高的家里, 看到他精心布置、整洁温暖的客厅, 他“没有过多的反感”, 并不是因为他承认一定的物质享受的合理性, 而是认为甫志高作为一名地下工作者, 他追求生活品质是为地下工作做掩护。
与这些无欲无求的革命者形成对照, 作品中的大叛徒, 同时也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典型代表的甫志高, 显然未能成功克服自己在物质上的弱点, 这也是他与那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形成分化的起点。他对现在的生活方式很满意, 不愿意调离银行;他追求上进, 积极工作, 想“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 尽可能地发展自己”, 虽然因为过于急进、不够谨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但他在主观意图上从来没有想过要破坏革命工作。他的这些想法, 若放在今天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在小说中, 许云峰和李敬原却因为他不能克服这些“个人主义”的思想, 早早地给他判了“死刑”。在还没有得知甫志高叛变的消息的情况下, 他们就已经决定要将他清除出革命队伍。
其二, 精神上, 对美满爱情、家庭生活的眷恋。
作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当爱情、家庭与革命发生冲突, 应该毫不犹豫地将它们舍弃, 甚至为了预防这些“小资情感”对革命造成损害, 不如干脆将情爱观念完全抛弃。双枪老太婆与丈夫华子良失散了十几年, 当终于得到他的消息时, 她不是激动地想要立刻与他相见, 而是冷静地决定等革命胜利, 同志们都被救出监狱再见面;江姐的丈夫被残忍杀害、悬首示众, 她一时极为震惊, 小说描述了她此时的心理活动:“老彭?那活生生的亲人!多少年来朝夕相处, 患难与共的战友、同志、丈夫!”从中可以看出, “‘老彭’对于她, 首先是‘战友’, 其次是‘同志’, 最后才是‘丈夫’, 失去战友的悲痛远远超出了失去丈夫的悲伤。”
能否正确处理革命与家庭、爱情的关系, 成为了区分“革命”的知识分子与“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又一道重要分水岭。刘思扬在刚被关进渣滓洞时, 得知未婚妻孙明霞也被关在对面的牢房里, 并未丧命, 他感到安慰和幸福, “心情立刻开朗了”, 但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未经改造的知识分子, “小资情感”尚未清除。小说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描绘他在监狱中的转变, 他不断成长, 思想观念与工人革命者们逐渐趋同。我们能够发现, 在之后的篇章里, 再也没有描写过他对未婚妻的思念, 他写了那么多的《铁窗小诗》, 全部都是关于革命斗争的壮志豪情, 而没有一首献给未婚妻的情诗。在小说最后, 他已经完全抛弃了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切情爱观念, 转变为了一个成熟的、与工人无异的革命斗士。在“越狱”时, 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 在弥留之际, 他想起了很多人, 未婚妻孙明霞在这时才终于得以再次登场, 却是排在成岗、许云峰、江姐之后, 并且, 即便在这个时候, 对她的称谓也不是“亲爱的孙明霞”, 而是“共同战斗的孙明霞”, 孙明霞之于刘思扬, 早已无法称得上是恋人而仅仅是战友而已了。
与“工农化”的知识分子相反, 作为“妖魔化”的知识分子反面典型, 甫志高没能克服这些“小资情感”, 这也成为他日后被抓、出卖同志的原因之一。他深爱自己的妻子, 不忍心抛下她不告而别, 因此在被许云峰警告其身份已经暴露的情况下仍铤而走险回家看望, 结果自然是被等候多时的敌人抓获。当时, 虽然他“背心冰凉, 害怕得连心跳也停顿了”, 却还记挂着妻子的安危, 一心想给她通风报信。这样一个深情的男性角色, 如果出现在现在的网络小说里, 大概可以迷倒众多少女读者, 而在类似于《红岩》这样的红色经典小说里, 对家人的珍爱与留恋却成了不可饶恕的罪状。
克服了以上所说的两个弱点, 并不意味着知识分子已经完成了转化, 他们还要经历一场终极试炼, 这一试炼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而试炼场就是敌人的监狱。知识分子要以经历酷刑这一方式, 通过对肉体疼痛的超越, 完成精神的升华, 从此抛弃原有血统, 脱胎换骨为一名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一名顽强的无产阶级战士, 要能够以强大的精神力超越肉体的痛感。小说几乎从不正面描写革命者遭受酷刑之后感受到的痛苦, 而是大量描写他们坚强的毅力:许云峰在遭受严刑拷打之后, 第二天就可以拖着铁镣下地行走来鼓舞众人的士气;江姐被用竹签插手指之后, 还能写下“竹签子是竹做的, 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来激励自己的同志。最后, 他们一个被敌人处死, 一个为掩护同志逃脱而牺牲, 面对死亡这一对肉体的终极折磨, 他们毫无惧色, 从容赴死。
刘思扬因为家里的关系, 在被捕之初没有受到太多折磨, 但他并不为此庆幸, 因为“他觉得不经刑讯, 就不配称为不屈的战士”, 他迫切需要接受敌人的折磨, 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因此, 当他后来被带上重镣, 他觉得无比自豪, 而被家人救出监狱, 却让他倍感失落。成岗有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 连他的妹妹也说他“像个工人”, 然而再怎么“像”也终不是“是”, 他的被捕受刑则成为他由“像工人”到“是工人”的最后一道程序。那篇慷慨激昂的《我的自白书》则是他由一个知识分子完完全全地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宣言。
无论是已经完成转化的江姐和许云峰, 还是处于转化之中的刘思扬和成岗, 从这些人物的身上, 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属于知识分子的独特性, 他们特殊的生活情趣、独特的价值取向已不为时代所接受;而保持了知识分子气息的甫志高, 却无法维持其正面形象的合法性, 只能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独特性的消弭和合法性的丧失, 都昭示着, 在那个年代, 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正走向瓦解。
摘要:1950、1960年代, 描写知识分子形象只有两种方式——“妖魔化”和“工农化”。无论是哪一种方式, 其结果都让知识分子失去了作为一类人物形象的独立性, 知识分子形象经过分化、转化, 最终瓦解。《红岩》作为影响力最大的“红色经典”小说之一, 其文本中塑造的多个重要人物, 正体现了知识分子形象分化、转化以至于瓦解的这一过程。
关键词:《红岩》,知识分子,无产阶级
参考文献
①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②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如何形象地学习地球知识 篇10
我叫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地球,头顶就是北极,用N表示; 因为在此上方悬挂着明亮的北极星, 所以地球相应的这端就叫北极;在北极周围的海洋相应的叫北冰洋。 两脚底中心是南极,用S表示;它和北极南北遥遥相对,所以叫南极;在南极周围的大洲相应的叫南极洲。 腰杆皮带一圈为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手摸皮带处( 赤道) 立刻想到毛泽东的诗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说赤道长4万千米。 地球的“ 皮带”长4万千米,说明它很大,如果要给它穿上衣服,至少需要多少布呢? 要5.1亿平方千米的布。
经纬线和经纬度经常被学生混淆,我是如下让他们记忆的:手指皮带大声说出“ 赤道”,同理,像这样的圆圈,边说变用双手比出这些圈,它们就是纬线圈,形状圆圈,延伸方向是左右,左西右东, 所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度数为0度,以它为起点,向上为北向下为南,逐渐递增到90度,即头顶北极为北纬90度,脚底南极为南纬90度。 从皮带向上到头顶为北纬,这部分是北半球;相应的北极在北半球。 从皮带到脚底为南纬,这部分是南半球。
把纬线牢记后再来学习经线, 从我们的头顶连线到脚底这就是经线,形状为半圆,延伸方向上下,上北下南,所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北极是经线的最北端,站在北极点,周围的所有方向为南方。 同理,南极点是经线的最南端,站在南极点,周围的所有方向为北方。
学生在判断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时,极易出错。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两个面对面站着的人同时举起左手或右手, 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站着,所以方向相反。 当地球的0度经线面对我们时,左西右东, 就是说0度的左边是西经右边为东经,西经用W表示,东经用E表示。 当地球自转半圈也就是180度经线面对我们时,同理,与面对面站着的同学一样,方向相反,此时,就为左东右西,就是说180度的左边为东经右边为西经。 最后归纳:0度中间站,左西右东; 180度在中间,方向反之。
哪部分为东半球或西半球,学生很难分得清。 我让学生边叙述边走路:站在0度经线,向左转,走20经度的路程,就来到了西经20度 ;回到0度 ,向右转 ,走160经度的路程 ,就来到了东经160度;它们所包含的范围就是东半球,我们中国就在东半球,刚才我们就在东半球飞速地观光了一遭。 按此法,一边表述一边用笔画出东半球所涉及的关键经线,标出度数和半球。 因为这部分的经线中有九分之八为东经,所以就命名为东半球,此半球包含了度数最小的经度———0度。 在学生记熟东半球后,补充完剩下的经线,即西半球部分。 同理,因为它占的西经度数是东经度数的8倍,因而命名为西半球,此半球包含了度数最大的经度———180度。
知识分子形象 篇11
关键词:《呐喊》 《彷徨》 知识分子形象 结构艺术
《呐喊》、《彷徨》作为鲁迅的两部出色的短篇小说集,在鲁迅文学创作中乃至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成就,尤其是在一些作品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所应用的精湛的结构艺术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知识分子是时代最敏感的阶层,他们首先接受时代的先进思潮,最先反映时代的变动。但是知识分子并非一个稳定的阶层,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开始了阶级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属于知识分子一员的鲁迅经历了思想界巨大的分化,在彷徨中继续寻找革命的前程。[1]鲁迅以艺术的笔锋发掘和解剖了各种各样知识分子的灵魂,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大抵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受骗者和牺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等。他们都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封建旧式文人的迂腐气息。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其中有《肥皂》中旧的卫道派四铭和《高老夫子》中新的“国粹派”高干亭。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
第三类是辛亥革命前后反清反封建的知识分子。其中有《药》中的夏瑜,《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以及《长明灯》中的疯子。他们在反对敌对势力方面,虽有雷奋飙发的气概,但他们也往往带有远离群众,独身鏖战的色彩。
第四类是社会改革的激进派。如《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端午节》中的方玄绰这样的人。他们在辛亥革命时期曾是社会改革的激进派,但是由于敌不过强大的黑暗势力,他们自己又没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可以凭借,最终被黑暗势力吞噬了。
第五类便是有新思想的梦幻者和从痛苦中惊醒的探索者。如《幸福的家庭》中的青年作家和《伤逝》中的涓生、子君等。他们是比吕纬甫、魏连殳晚一辈的青年,他们曾经卷入过“五四”运动的时代潮流,吸取了很多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但是,“五四”落潮以后,面对封建黑暗势力的反扑,由于他们还没有找到新的思想支柱,最终都被黑暗势力战败了。
《呐喊》、《彷徨》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所有知识分子的面貌和灵魂。文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生活是无限的,形象是有限的,如何从广阔的生活领域中截取特定的生活画面,以有限的形象来反映无限的人生,这就需要作家剪裁、结构的功夫。短篇小说则要求更高,需达到以一斑而窥全豹、以一目尽传神的效果。[2]因而,这两部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作品结构的精心设计。
然而结构并非轻而易举之事,很多作家在这项工作上绞尽脑汁。被称为“短篇小说能手”的鲁迅不仅非常重视作品的结构,而且也特别善于驾驭结构艺术。
一、结构内容性格化
这种结构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即以人物形象性格化为目标,融合场景的描写。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伸展得较广,如《端午节》、《孤独者》、《孔乙己》、《伤逝》等。
这种结构虽然能表现较长的生活过程,但在短篇小说中,也不可能写太长的篇幅,仍只能截取一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画面。如《孔乙己》只选取了孔乙己在咸亨酒店里出现的几个镜头,就把这个没落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揭示出来了。《孤独者》比较全面而细致地描写了被旧社会击败了的知识分子,作者所选取的也只是与“我”交往的几个场面。尤其是“我”与魏连殳相识的始末,安排在“以送殓始,以送殓终”,这一点十分具有表现力。因为魏连殳具有叛逆性格,他蔑视旧礼教,而送殓这类“大事”正是卫道者们所重视的事。以魏连殳祖母大殓场面作为全篇开始,便于揭示他的性格,从而展开他与旧社会的冲突。如果说,在祖母大殓上,他是以孤傲的反抗性狠狠地打击了封建卫道者,那么最后在他自己的大殓上,他终于被旧礼教打败了。作者选取这样具有高度典型性的情节来组织结构,使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凸现出主人公魏连殳“孤独”的性格特征。[3]
在鲁迅的小说创作中,尾声的艺术处理则更胜一筹,更足以显示作者的艺术构造能力。如《端午节》的尾声尖锐揭示了方玄绰厌恶别人身上的弱点,却想饶恕自己身上惰性的性格特征。
二、结构层次蒙太奇化
“蒙太奇”虽是现代电影艺术的一个专用术语,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将若干分散的场景、画面和生活断片(镜头)作为结构单位,以它们之间的动态效果和内在联系,组合、剪接为一个能完整表达思想和概括社会生活内容的艺术整体。鲁迅在这两部小说集有关知识分子的作品中,也运用了这种现代的艺术来结构篇章。
如《孔乙己》,鲁迅以运斤如风的艺术剪刀,在孔乙己一生的经历中,既剪去了前半生的事迹,又剪去后半生许多片断和日常行状,只留下他在鲁镇咸亨酒店里的几个典型场面、镜头:曲尺形柜台前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受到酒客的耻笑而涨红脸争辩着、考问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和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茴香豆、最后一次“盘着双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来喝酒的惨状……这几个场面里有全景、有中景、有特写,简直像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它们一经作家的艺术衔接和缝合,就活脱脱地画出了这个封建没落文人可笑可悲的性格和命运了,这可谓“叙述的蒙太奇”。《高老夫子》运用的则是“对比的蒙太奇”,小说的结构就是用两幅不同色调和气氛的场面叠合而成的:高尔础在女校讲堂上的窘困万状、丑态百出与在黄三家牌桌上的如鱼得水、神气活现。这对比强烈的两个镜头,形散而神聚,入木三分地揭露这个封建投机派的不学无术和丑恶灵魂。[4]
三、结构内容心理化
小说要塑造艺术典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典型又不必局限于人物性格,它还可以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等等。
《呐喊》、《彷徨》就有一些作品既不注重故事情节的铺叙,也不注重人物外部性格的刻画,而着意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场面仅仅是作为一个展示人物灵魂的外壳。这些作品一反传统的线性发展格局,打破时空顺序,呈现出奇特奔放的“放射性”特点。作品提供给读者的就是人物瞬间的直觉、意念、情绪,而读者也正是通过它们去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时代折光,去理解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内心世界。《幸福的家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它打破了从外部介绍人物、描写人物的常规,把笔触伸入人物的灵魂深处,直接地、细致地披露了作品中“青年作家”心灵搏动的曲线和意识流动状态——一个辗转于生活重压下的可怜的知识分子在编织“幸福的家庭”之梦中的想入非非,他的荒唐的欲念、可笑的回忆、庸俗的烦恼、虚妄的幻觉在这篇作品中灵动地呈现出来。[5]
四、结构层次多样性
短篇小说的结构必须简短而凝炼,但是简练并非单一,结构还必须多样统一,变化和谐,这是表现主题内容的复杂丰富性和人物形象的生动典型性所需要的。利用几种对立的因素,造成鲜明的对比和反衬,借以更强烈地突出主题和人物性格,这是《呐喊》、《彷徨》在结构艺术上对于多样统一原则的一个具体运用。当然,这种对比还包括两种不同事物的外部对比和同一种事物的内部对比。[6]
如《一件小事》中不仅运用了美和丑的外部对比,通过一件人力车夫舍己为人、认真负责的“小事”,表现知识分子真诚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新思想。而作者首先将这件美的“小事”与丑的“国家大事”做对比,把这件小事的社会意义凸现出来。而且运用了知识分子“我”思想的前后变化的内部对比,刚开始“我”对车夫的行为感到冷漠与不屑,后来“我”对车夫却有一种崇拜之情,并由内心的“善”而外现为真实的外部行动。在这样对比、反衬下,作者用一种激昂的情调,渲染出人力车夫灵魂的美,进而展现出一个严于剖析自我,肯于向劳动人民学习,自觉主动地净化自己灵魂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
而有的作品里内部对比用的则是欲抑先扬的方法,即先渲染丑恶事物的美的假象,然后猛地揭开美丽外衣,使之露出丑陋本质。这类作品主要是以批判丑恶事物为主要目的。如《肥皂》中的四铭是一个假道学,作者也写他俨然道学家的模样,而后,轻轻一拨,就漏出丑恶的原形来,再加上何道统他们来做旁衬,更把这一伙假道学的真实面貌揭露无余。作品也通过四铭灵魂的虚伪肮脏与女乞丐心地的朴实善良的外部对比,将一个封建卫道士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然而,多样统一,并非专指对立因素的运用,它还指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统一在一个基调下的事物的多方面特征。如《在酒楼上》要写吕纬甫,而先写“我”的懒散和怀旧的心情,在全篇沉郁气氛的制造上,并不为多余。“我”的言行、心理与主人公的相互契合,统一在同一种基调之下,形成一个整体,反映了在敌对势力强大的旧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无法战胜强大的黑暗势力,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惨败的结局。他们曾经充满激情地投身于社会改革大潮,然而没有人能够理解与支持他们,因而他们的内心极度彷徨与孤寂。鲁迅用形象的比喻来描绘他们,“像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种苍蝇似的悲剧。
这些作品在结构层次上显得多样而不繁杂,舒缓而不散漫。多样而又统一,使结构既自然流畅,又不单调平板。
笔者从四个方面为《呐喊》、《彷徨》中有关知识分子作品的结构形态和体系勾勒了一个粗略的轮廓,管窥蠡测,难免挂一漏万。在对作品中各类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分析和灵魂的剖析中,我们领略到了鲁迅卓绝的结构艺术表现与驾驭能力。他不愧为一位成熟的艺术大师,现代文坛的佼佼者,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注释:
[1]孙中田:《鲁迅小说艺术札记》,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99页。
[2]陈鸣树:《鲁迅的思想和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4-236页。
[3]陈相伟:《论鲁迅小说的结构艺术》,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4][5]王许林:《鲁迅小说的结构形态和体系新探》,江淮论坛,1986年,第1期。
[6]吴中杰,高云:《论鲁迅的小说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第163页。
知识分子形象 篇12
1、明确知识分子责任, 完成应尽义务
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俄罗斯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品质。“地下室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现得非常强烈。1864年初,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新创刊的《当代》杂志上发表了其最有争议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主人公是一个“意识感”过于强烈的人, 他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平等的对话, 总觉得自己的高明见解优于其他人, 但又嫉妒他人的确定感。后成为没人搭理又自我迷惘的怪人走入地下室。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地下室人”形象对19世纪伴随着俄国启蒙运动而盛行的理性主义进行了解构。“地下室人”通过被人称为病态的自我分析和自省对理性主义进行了颠覆。他在自己“重新评价价值”时, 将原本占主要地位的理性与次要地位意志彻底颠倒过来, 拒绝向理性哲学低头, 得出人类是非理性造物的结论。
《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主人公彼得罗维奇在面对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时, 表现得也尤为坚定。为了捍卫自我尊严, 保持精神自由与思想独立, 在勉强糊口的生存危机中不向斯大林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献媚。主人公彼得洛维奇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 对于旧秩序的高压与虚伪, 彼得罗维奇是持批判态度的;而对于新秩序的无序与混乱, 彼得洛维奇也并不看好。因为这一切社会规约都与他个性自由有强烈冲突, 前一种秩序用集权压抑他的自由, 后一种秩序用物质意识压抑他的自由, 在对现代规约“合法性”的对抗中, 拥有强烈个性的他选择坚持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 保留知识分子的傲骨。
2、具有怀疑精神, 抗拒盲从主流
从“地下室人”生存的环境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显然不可能是主流人士。第一位“地下室人”——《地下室手记》中的主人公被看做是行为怪诞和思想复杂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以一种病态的、癫狂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表达的哲理完全是违背科学和道德的学说。他表达这一切是出于自身体验的自觉行为, 在“科学已达到非常和谐一致的地球上, 寻找着混乱和恣意妄为。因为一致与和谐在压迫着他们, 他们在自然性和规律性的气氛中窒息。”[2]这一形象曾遭到诸多争议, 很多人试图用当时的传统文学将其扶正, 证明他偏离了当时的社会伦理准则。可这一尝试并不成功, 因为这一人物创作的目的就是与主流理性思维定势论战。20世纪, 马卡宁的《地下人, 或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的出现, 不但丰富了俄罗斯文学中“地下室人”的形象, 也给这一形象赋予了新意。严格来讲, 马卡宁的“地下室人”是隐性的“地下室人”, 即意识形态处于“地下”状态, 并非生活在地下。这一人物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人”一样都是具有怀疑精神和追求自由的知识分子形象。
3、强烈的内在意识与严酷的现实的抗争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 人的精神是其专注的对象。按着巴赫金的理解《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人”与其说是一个人物形象, 不如说他是个意识活动体更准确。在《地下室手记》中, “地下室人”对人的本性做出很多的发现。他对人类理性提出质疑, 对人性进行了探索, 得出人的本性是对立的、矛盾的和非理性的结论。可很多时候, 人们往往不计得失, 对于非理性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地下室人”曾用牙痛的呻吟使别人遭罪, 从而让自己在理性的边界享受“越界”的刺激。“地下室人”甚至认为:其实, 比起创造, 人类更喜欢破坏。这一理论瓦解了人类理性活动的整个系统, 随时可以推翻完美理性的代表——水晶宫。拒绝成为理性的奴隶, 拒绝“水晶宫”的主人公对社会和哲学的思考是强有力的。“地下室人”通过内心独白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对意志和情感秩序进行了颠覆, 却没有找到对应社会行之有效的手段。作品第二章中, 在台球厅中与人冲突, “地下室人”希望别人把他扔出去以证明他的存在, 可军官只把他推到一边。他为此耿耿于怀, 只是在数年后, 他才在街上获得了得不偿失的胜利。然而他既不相信自己的报复是理直气壮的, 也不相信会真的获得成功, 而且他事先还知道这一报复给自己造成的痛苦其实比受到报复的人要大百倍。强烈的意志力导致他不明智的行为。别林斯基指出“个人的那部分作为世界机器的不协调的销钉, 整体部分、实现宇宙和谐这一目的的手段的感觉, 会导致疯狂”。[3]现实是严酷的, 非理性的“地下室人”不愿同理性的生活体制和解, 导致了“地下室人”现实生活的悲剧。
彼得罗维奇的悲剧, 同样源于此。在现实生活中, 他失去了亲人 (没有父母, 唯一的弟弟进了精神病院) , 没有固定收入, 作品得不到重视, 生活困苦。这一切没有阻止他保持个性的自由。彼得罗维奇在地下生活中还杀了两个人, 第一次杀害高加索人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尊严;第二次则是一半为了保护自己, 一半为了替同类人复仇。强烈的内在意识要他保持住个性的自由, 哪怕违背道德的准则。当然这种强烈的“意识感”给了“地下室人”坚强的意志, 可也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悲剧的命运, 或许这就是俄罗斯知识分子历史宿命。
摘要:“地下室人”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知识分子, 他们领略过西方的“理性”启蒙, 更看重俄罗斯传统的心智“信仰”。由于具备先验超拔的意识, 并因此无人能够理解。尽管看起来隐于“地下”的他们有些气急败坏, 但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们试图穿越迷雾看清事物的真相, 并顽强地以人的自由意志与外部的“理性”秩序相抗衡。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知识分子,“地下室人”
参考文献
[1]以赛亚·柏林, 俄国思想家, 彭淮栋译, 译林出版社, 2003年2月第二版
[2]M·巴赫金, 巴赫金文论选, 佟景韩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知识分子形象】推荐阅读:
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08-05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07-15
知识分子思想06-24
党外知识分子08-04
大学知识分子08-19
青年知识分子11-05
知识分子命运12-11
公共知识分子12-05
知识分子的出路08-26
知识分子的职责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