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命运有感(精选11篇)
读命运有感 篇1
我渴望走过花絮影
——读《命运之上》有感
西屯中学九二
乔建龙
他用病弱的躯体,支撑着智慧的大脑;他用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他用残缺的人生,演绎着华美的篇章;他用不屈的信念,谱写着动人的励志。可命运未曾料到,这样鲜为人知的痛苦,却塑造出一个热血的灵魂,他向生活发出呐喊,阐述人性的真谛。他,就是站在命运之上的强者——刘大铭。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划破年华的脸庞,那深深的痕迹停留在时光的尾巴上,清晰可见,不可磨灭。匆匆相见,匆匆离别;亦匆匆相聚,有匆匆散场,留下的只是一片流连,一场回忆。
花
花开花落,年华也似水流般淌过青春的岁月。
我喜欢老师的谆谆教诲。人生的哲理或大或小,或深或浅,都由他们教授;让我们在如花的人生中展开无限的遐想,用知识美德来装扮自己。我喜欢同学们舒展的笑声,无限美好都有朋友来点缀。赢过“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欢悦,我们风华正茂;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们意气风发;悉心装点如花的青春,让他伴着飞逝的流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
絮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梦醒时分,它便消失地无影无踪。六月的暖风吹遍了山峦,已逝的青春如漫天飞舞的柳絮一样美丽。在转瞬即逝的时光中,我们学会了珍惜和利用,尽情挥洒辛劳的汗水去浇灌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梦,成就一个个难以忘怀的辉煌。当拾起青春的回忆,就如同回首观望那楚楚动人的飞絮。
影
青春是跌落的喧嚣,在没有生机的夜晚开出朵朵淡雅的花。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的精彩,就如同大海中的漂流瓶一样上下起伏,并有那接踵而至的风浪伴随前行。考场的失利,学习中的挫折,不间断的向青春的小道袭来,将一个个小小的美梦敲击的支离破碎。
过往的一切都已经如烟雾散去,未来的每一天都那么值得期待,走过花絮月影,又是柳暗花明。
我渴望走过花絮影,走过那如花似絮像月般的青春岁月。即使如刘大铭般,我也要站在命运的巅峰之上,做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读命运有感 篇2
海斯特·白兰性格叛逆, 勇敢, 有魄力, 所以当她面对自己的罪恶时, 冷静, 坚强, 敢做敢当。当她面对法律和宗教的惩罚时, 不怨天尤人, 也不畏畏缩缩, 而是勇敢地面对和承担眼前的这一切。
海斯特·白兰在之后的七年里煎熬着, 忍受着法律和宗教对她的惩罚, 虽然被剥夺了权力, 但她别无所求, 继续以她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她不羡慕别人有人所应得的权力, 没有因为受苦而要求补偿, 也不企盼别人的同情, 而是心平气和地在现有的条件下, 过着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他没有因受到迫害而仇恨社会, 也没有因为那些人对她的侮辱和蔑视而报复。相反, 当别人有难的时候她总是毫不迟疑, 帮助了别人后, 她从不企盼别人的感激。这就是她人生的价值, 也是她的美德, 深受别人的佩服。
与狄梅斯迪尔一同犯下了罪恶, 白兰受尽了苦难、折磨, 而狄梅斯迪尔却依然被人们崇拜、敬慕。对此她没有觉得不公平, 心里没有不平衡。狄梅斯迪尔还能拥有如此好的名声, 完全是受到了她的保护。这是她对爱情的忠贞。当她知道狄梅斯蒂尔正受到原来丈夫的折磨时, 她心疼不已, 因自己为答应齐林沃斯而隐瞒身份感到内疚。一方面对原来的丈夫许了诺, 另一方面欺骗了所爱的人, 面对矛盾, 她很清醒如何抉择是正确的。于是她一定要把真相告诉狄梅斯迪尔, 并希望他们能逃离所居住的小镇, 寻找新的生活。面对这个不能接受他们罪恶的社会, 面对这种不幸的人生, 海斯特·白兰没有绝望, 没有向那些邪恶的势力投降, 而是决心打破传统的观念, 挣脱宗教和法律的束缚, 寻找通向他们美好生活的出路。这也正是她叛逆性格的体现。惩罚没有把她打垮, 罪孽没有泯灭她美好的人性光辉。她这种勇于赎罪, 敢做敢当的态度, 决定了她人生的结局, 至少要比自我折磨或是折磨别人要好。
二、忏悔藏于内心, 自我折磨致死的狄梅斯迪尔
如果说海斯特·白兰是有魄力, 敢作敢为的人, 那么狄梅斯迪尔就是个胆小怯懦, 虚伪, 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他看到白兰承受着教会的残酷惩罚, 看到所爱的人受尽世人的侮辱唾骂, 却不敢挺身而去保护她。他怕自己昔日的地位和名声在人们心目中动摇了, 他怕一切公开后别人对他的指责和唾骂。他心里想和白兰一起站在刑台上接受惩罚, 但最终还是被怯懦、畏缩的力量拽了回去。他痛苦, 挣扎, 但也只能埋藏在心里, 面对世人还是装着一副牧师神圣的模样。就这样他越是把痛苦和内疚埋藏在心里, 他自我折磨的就越深。
在他不知齐林沃斯的身份之前, 视他为好朋友, 可是他宁愿自己痛苦不堪, 也不愿像朋友透露一点风声。他对白兰和女儿珠儿感到内疚和思念, 却不去表白, 而是埋在心里。既然能帮别人忏悔, 为什么不能让自己得到心灵的减压呢, 他为了维护一点好名声, 宁肯把与海斯特·白兰的关系长期埋藏在地下, 让两人各自承受着痛苦, 也不愿去承受事情一旦公开后的后果。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虚伪、怯懦, 教条, 不敢打破传统的封建世俗。
狄梅斯迪尔无一刻不在忏悔, 但是这种埋藏在心中的忏悔永远也不会让他有精神上的解脱, 反而对自己的折磨更加至深。一个人如果什么事都埋在心里, 没有听众, 没有分担者, 那么久而久之, 自然会产生心病,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没有真正的赎罪, 就没有真正的解脱, 狄梅斯迪尔最终还是死在了自己的性格的弊病之中。
三、没有同情心, 为复仇而折磨别人反被折磨的齐林沃斯
小说中两个犯下罪恶的人面对罪恶, 一个是勇于面对, 接受惩罚;一个是畏缩怯懦, 退居幕后, 而受害者海斯特·白兰的丈夫——齐林沃斯又是怎么来面对这件事情的呢?
当齐林沃斯历经千辛万苦找到自己妻子想过上那种企盼已久的幸福生活时, 却发现自己的妻子站在绞刑台上, 佩戴者象征耻辱的A字, 怀中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面子, 他没有站出来说那就是他的妻子, 因为这样做也只能让那些人说自己无能。齐林沃斯没有意识到幸福是需要呵护的, 不是因为两个人结了婚, 有了宗教和法律的规定就会自然幸福, 而是需要两个人经心去维护。如果说他同情白兰犯下的罪恶, 想办法分担她的痛苦, 也许会有希望让白兰回心转意;或者如果他爱妻子, 就该成全他们, 因为妻子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 这才是真正爱一个人的意义所在。当然他也有保护自己权益的权力。可是他没有选择一种恰当的方式, 而是选择了复仇。
齐林沃斯小肚鸡肠, 心胸狭窄, 当他感觉到狄梅斯迪尔就是他想揪出的那个男人的时候, 他真正的向他实施了那具体又狠毒的计划, 他每天都跟着他, 不断地挖掘着狄梅斯迪尔的罪恶, 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他犯下的错误, 一次次地打击他的心灵, 蓄意在火上浇油, 在伤口上撒盐, 就是想活活折磨死他。这就是齐林沃斯作为被害者对罪恶的态度。他身体天生畸形, 从而产生了自卑感, 他一直希望有个幸福的家庭, 可是他的妻子并不爱他。于是他以知识的天赋弥补身体的缺陷。通常情况下当人有自卑感时, 都希望别人尊敬他, 容忍他的缺陷, 而恰恰相反的是一个英俊潇洒的神圣牧师竟然跟他争夺所爱, 从相貌来说他跟狄梅斯迪尔根本就不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另外又是一个令人敬佩的最不可能发生的人, 这使他无法承受, 瞬间性格扭曲, 从治病救人变成暗刀杀人。通奸事情的出现, 使得齐林沃斯以报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可以说他也是被动的, 作为被害者,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他没有克服邪恶对他的召唤。齐林沃斯对别人犯下的罪恶没有同情心, 折磨他人反而自己也犯下了罪恶, 最终也是以死亡收场。
小说中的三个人物三种性格, 三种对待罪恶的态度以致不同的结局。的却, 性格决定命运, 白兰公开接受惩罚, 敢于赎罪, 结果得到心灵的安慰, 最终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而那一个自我折磨和一个折磨别人的人最终面临的都是死亡。
摘要:同样面对同一件事情, 由于性格的不同, 态度和思想行动就不同, 自然结果也不同。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不乏实例的。《红字》当中的三个人物海斯特·白兰, 狄梅斯迪尔和齐林沃斯正演绎了三个不同性格的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以致命运不同的故事。
关键词:性格,决定,命运,有魄力,叛逆,自我折磨,复仇
参考文献
[1][美]霍桑.《红字》, 熊玉鹏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2000年12月第一版
读命运有感 篇3
※虽穷益坚※
不坠青云
我与蔡金华的认识是因为工作原因,第一次在办公室见到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谈吐儒雅。让我纳闷的是他在办公室还带着墨镜,是因为高傲而不愿视人吗?从他当时待人的谦和来看,他并不是高傲得不可一世之人,出于礼貌也没敢多问。后来走时,蔡金华把放在案头的一本《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以下简称《昂首名流》)送给了我。通过这本书我才知道,他带墨镜是因为一次意外,造成一只眼睛失明了。那时正是他风华正茂的时候,但意外的打击并没有对他造成什么影响,除了多了副摘不下的墨镜,他的精气神依旧风采照人。
《昂首名流》与大多数传记相比才气横溢,激情燃放,全书不涂脂抹粉,更没有掺假兑水,完完全全是货真价实的一部励志好书。它虽没有人物辐臻的情景描写,却以细致的点滴描写再现当时的场景,笔墨所致,如同人生经历跃然于纸上,撼人心魄,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卷,读来让读者叹为观止。
冥冥中我觉得“人与群分”的说法是有道理的。隔着相去甚远的时空,我虽没有经历过蔡金华那段苦难的岁月,但我的父母也来自偏远的贫困农村,也曾带我回过几次偏远的山村,他们也总和我说起曾经他们经历过的苦难,因此对蔡金华的那段岁月,我似乎也能感受一二。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过去己是今非昔比,而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也并不好,在同龄人中也算吃过一点小苦头,这本书所讲述的人和故事,让我发自内心的感动,而他的经历着着实实的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的精神世界深受其浸润,在浮躁和世俗如云烟掠过后,惟有好的精神食粮才可以双倍教人依傍。
在众多名人传记作品中,我何以倾心于《昂首名流》?因为其他传记大多写的都是世界传奇性的人和时间久远的事,距离我的时代和生活已经遥不可及,而《昂首名流》中的蔡金华与我共同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而我觉得还是《昂首名流》有鲜活的感染力。在同一片天空下,蔡金华活跃在社会精英人群中,他的故事给予我的是最有力的榜样,以至于读他的小传记让我深受鼓舞,从中可以让我获得给养和积极的动力。
《昂首名流》所写的是二十世纪70年代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蔡金华,他从小生活在苦难中与困难搏斗。在困难面前,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通过学习逐渐实现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的人生勇敢去开拓事业的疆土。
蔡金华擅长文学写作,《昂首名流》中自然少不了对他作品的品评。读到他作品的节选部分,诗歌一如其人,笔墨铺张扬厉,笔走龙蛇,汪洋恣肆,言之有情,无半点阴柔做作、卖弄玄虚和媚俗媚雅。他的文字尽可让人领略到一个从贫困农村走出来的热血青年的激情、朴实、沉郁,领略那激扬文字,璞玉浑金,掷地有声的不凡气势。他以诗歌、文字写实生活经历,以血的感知、肉的体验纵横捭阖,论人生哲理,生活体验,道出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向往。字字句句流露出来的都是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乡下村庄》诗中铿锵的文字,是他内心的呐喊;一首《爱情规则》体现了他也是血肉之躯,他的情感也需要爱情的滋养。
蔡金华的诗歌作品直白袒露襟怀,即是作者的工牟造化、师法自然的“寻常语”,读来犹如与之剪烛西窗、围炉品茗,谈笑之间趣味盎然,因为全是动情于中而型于言者。仅仅从他的诗歌了解蔡金华,这还不够,不足以令人折服。了解一个人不可能一叶知秋,这要从他的家,他身边的人,他的故事说起。
在那个年代,贫苦是个普遍现象,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山坡上蔡家台子的村民蔡树名家面临同样贫苦的处境,蔡金华就出生在这个家庭里。蔡树名的妻子袁晓芝因儿时患有天花而双目失明,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夫妻二人还要养育4个儿女,困难不言而喻。在当时,多数家庭的收入主要靠挣工分维持生计,他的妻子失明,小的又还很小,指望家人挣工分纯属奢望。担任治保委员的蔡树名每天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来维持养家。
袁晓芝虽然双目失明,但这并没有成为她生活的障碍,蔡树名一心扑到工作上,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她打理,她虽眼睛看不见,却坚强地支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光明。她每天准时起床,挑水烧饭,打扫卫生,清洗全家的衣服,穿针引线纳鞋底、缝补衣裳等等家务活,多少年如一日的每天重复着这些动作。这个女子在蔡金华心中留下了光辉的形象,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上学后,蔡金华完全沉浸在快乐的学习中时,由于家里条件实在太困难,父母也年迈多病,家里需要一个顶梁柱撑起这个家,蔡金华大哥作为家里的长子,主动放弃学业选择回家挑起大梁,大哥虽然选择离开了学校,但他鼓励蔡金华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有出路。那时的他不解大哥为何不读书,大哥的退学在他年幼的心上留下了一道伤痕。这道伤深深的影响了他,以至于他的成绩由第三名迅速滑落到倒数第二,后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努力才扭转了局面。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蔡金华上初一时,母亲的病情加剧,家里的经济困难再次加剧,这迫使与蔡金华最亲密的小哥蔡金辉继大哥辍学之后又不得不辍学帮扶家里。蔡金辉的努力和汗水再次撑起了这个家,并承担了蔡金华的从高中到大学毕业前的学费和其他费用。他的两个哥哥接连辍学迫使蔡金华的心智超于同龄人。
蔡金辉对蔡金华的影响首先从物质开始,当蔡金华以蔡家中学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市里的中学,为方便他上学,小哥花了80元给他买了辆自行车,那是蔡金辉辛苦2个月的工资所得,他为了节约钱从昆明骑着这辆自行车走了近200多公里的路程回家送给蔡金华。200多公里,对于如今处处通高速,开汽车而言不算什么,但道路不便、夜晚没有路灯还骑自行车的情况下,这需要多少体力和毅力不言而喻,这更体现了哥哥对弟弟无限的爱。
nlc202309082257
高考前,有人因为不服蔡金华学习成绩好而欺负他,蔡金辉冒着丢掉工作的风险千里迢迢回来为他保驾护航做贴身保镖。在他人生道路上的每次抉择、失利时都给他鼓励和支持;在他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助他渡过难关;在他获得成功时,与他分享成功的喜悦。
亲人虽亲,但没人能够理解他的内心。很长一段时间蔡金华因为条件因素,他控制情感,拒绝爱情,他心里的孤独,对温暖的渴望,小哥也填补不了。蔡金华生命中另一个更重要的人——李玉萍,李玉萍给了他温暖的照顾,心灵上给了他情感的寄托,他们的姻缘也许是早就注定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他们了吧!
书中提到,蔡金华与李玉萍结缘于2000年的世界杯,那时的他全力以赴的做着《云南民族报》的足球专版和“足球文学”栏目,工作让他成为一个地道的足球迷。 因为足球,他与人生伴侣李玉萍相识、相知并相爱了。与大多数女子相比,李玉萍是个真性情之人,她没有小女子的市侩与偏见,对来自偏远贫苦农村的蔡金华,只有才情的欣赏和心心相惜。对他也是理解、支持和付出,从不与他计较钱的问题,以至于结婚的婚房都是她准备的。后来当他决定辞职创业,创业失败后收回股份独自承担亏损,办杂志巨额亏损的几件大事中,作为妻子的李玉萍并没有指责更没有横加干涉。换作任何一个男人,得一妻如此,夫复何求。
以上这几个人,是蔡金华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为蔡金华的付出,才构成了一幅具有生命力的蔡金华的人生画卷,蔡金华的故事也因为他们而更加丰满。
※砥石磨砺※
化钝为器
当蔡家台子别家都有了电灯时蔡金华家依然只能点煤油灯,蔡金华可以吃的除了洋芋和火塘上的玉米粑粑,再别无其他。这个家只有到了过年才稍微吃上点“丰盛”的年夜饭。对于现在尝尽美食的人而言,烤洋芋、火烧玉米粑粑都是可口美食,属于大鱼大肉之后的调剂品,但在蔡金华小时候却是仅有充饥的食物。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蔡金华那个赤贫如洗的家里,小小年纪的他也要尽他所能的为家里付出,儿时他牵着母亲的手走下山坡挑水,上山砍柴、捡煤炭,在地干里农活、捉蚂蚱卖钱贴补家用。
在村里相较于同龄人蔡金华有着长远的追求,读书才有出路是他学习的动力所在。之所以,每天晚上,没有明灯他就点着散发着刺鼻浓烟的松香灯照亮读书夜。到了高中,学校规定了时间熄灯,他就在路灯下看书,学校不允许他就点着蜡烛,但他经常手头拮据,善良的班主任成了他长期的“债主”,这也给他种上了感恩的种子。
上大学后,由于他是来自生源综合素质较差的云南,蔡金华为了改变老师这样的观点,他除了努力别无选择,图书馆成了他乐土。度过学习的难关后,文学写作又成了他生活的乐趣,文学社成为了他的欢乐天堂,文学社使他的写作能力快速提高、组织能力得以发挥,为了办好文学社他想尽一切办法邀请于沙老师做讲座的举动,他敢想敢做的性格得以体现。曾经的这些苦难和经历,对如今事业有成的蔡金华而言,就像是时间里的刻刀,把他这块璞玉打磨成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玉。
1991年,蔡金华上大二,当他觉得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时候,当他憧憬着能够给父母一个美好的晚年而勤奋学习时,一封“母亲病危速回”的电报让他始料不及。为了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他接到电报参加完最后一个学科的考试,直奔火车站买了张站票,一路上没顾得上吃什么直奔着回家。即便如此,他还是没能见上老母亲最后一面。当从哥哥口中得知母亲离世前对他万般不舍,这应该是蔡金华生命中不可弥补的遗憾。
《昂首名流》书中有一段话,“感谢折磨我的人,感谢折磨我的生活。蔡金华如今的成功就是昔日生活的顿悟?回顾艰难的人生经历,能够在理智的角度客观看待苦难、贫困、迷茫、需要大彻大悟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而之前,需要积淀、需要心智与心魔的斗争。”似乎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收获和成功,都必须要经历困难的洗礼、选择的挣扎、过程的煎熬、迷茫时的困顿,才能完全地大彻大悟。蔡金华的经历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苦难的磨砺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稳健基石。
蔡金华由喜欢读书发展到文学创作,书和文学创作成为他生活中相依相伴的“伴侣”。 大学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在学校的文学社——《冶苑文学》积攒了丰厚的文学底子,也锻炼了多方面的才能。毕业之后,他选择回到家乡,继续他的文学梦。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蔡金华毕业回到云南后,拥有校刊工作的经验,他自信满满一心想进入党委宣传部工作,但由于第一专业是化学分析,被分配到一家大型的冶炼企业。对于别人而言,这家冶炼企业是大型的国企,能在这样的单位上班,也是风光无限。在这家企业,他退而求其次的想进入企业宣传部,却被安排到了车间工作。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车间工作都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工友之间讨论的话题无非就是奖金、分房与结婚等,与之前的激扬文字、憧憬人生格格不入。 一年多的时间,大家的志趣不同,他与工友间都彼此疏远。由于和工友之间的疏远,也因为他从没有放弃文学,车间三班倒的工作制度,让他有了更多空余时间继续他的文学创作,并不断往各大报社投递,投出的稿件也很快见诸报刊。
书中讲到,他在参加了一高中女同学的葬礼后,一个正青春的生命骤然离去,这给了他很大的震撼。参加完葬礼蔡金华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他不想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虚度人生,他应聘了《云南经济信息报》(原用名现为《云南信息报》)的兼职记者。勤奋的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采访、写稿、发稿、编校的工作表现优异。他的文学底蕴得到发挥,他的潜质也被报社领导王万里看在眼里,当时《云南民族报》正急需他这样的人才,王万里为他亲笔写了推荐信。
蔡金华到《云南民族时报》上班后,正式辞职离开原工作的大型国企。在这的工作,他撰写了大量的时政类文章、言论稿、社论、评论文章。并不断从名著、经典、大家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文学造诣上进一步提升,作品也不断被发表。1998年,他不仅把新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还出版了十年心血的诗歌结晶——《情感地带》。《情感地带》收录了他的98首诗歌,并于第二年获得全国第六届骏马奖,那一年他也成为了获奖者中年龄最小的诗人。站在聚光灯下的风采,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场景,而他做到了。
nlc202309082257
1999年,在蔡金华获奖的同一年,报社开设了“足球文学”专栏,为了做好该栏的可读性,保证文章的质量,蔡金华想尽办法使出浑身解数。足球专栏不仅是工作,同时也拓宽了他的文学之路——动感地带。“动感地带”让他再次获得成功,又一次以最小年龄作家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十年磨一剑,尽管蔡金华在文学上的造诣不断取得成就,文学的成就让他自豪精神富足。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上的他常常是被一文钱难倒的英雄汉。与女朋友在一起大多对方付账的尴尬,结婚买不起婚房的穷窘,让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
蔡金华的事业,可谓是多难兴邦。第一次创业,因为合伙人的决策不当盈利不佳,第二年又因为合伙人失误导致原本盈利的项目亏损了30余万元,面对巨额亏损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他选择自己承担所有亏损。亏损欠债,对他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压力。经过这个惨痛的教训,他在之后的工作细节上保持事必躬亲,任何项目都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为他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都说好事多磨,但磨砺对他而言已好像永无止境。2005年他成功赚取他人生的第一桶金40万元。之后接洽的被公认硬骨头的生物制药公司,蔡金华以专业、实力、品质赢得与他们的合作机会。随着接洽的项目增多,他在事业上越走越顺坦,也逐渐在业内形成良好口碑,不少客户慕名找他。到这里很多人都认为他的事业应该走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可世事难料,别人都在为他取得成就而欢呼时,他在事业上再次出现了“意外”,又亏损了。这次的亏损比之前的有过之而不及,达到了160万元之多。这次亏损对他而言不仅不是拦路虎,反而在他事业的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效果,助他拓宽了发展思路、培养了人才,并强化了他的“四刊一网”的事业格局。在不久后还为他赢得了骏马奖颁奖策划的机遇,蔡金华以曾经此奖项获得者的身份参与新一届颁奖活动的策划,这其中的骄傲、自豪和成就感是其他人所不能体会的。
蔡金华的精神与本质是高大的,做事风格高质高效,对朋友的友谊、对家人的关爱,都付出了真情实感。蔡金华是诗人、作家,他的灵魂徜徉在书籍和文学的殿堂中,他是文人更是个劳动者,劳动者生命的流溢以磁铁般吸引着他,他用劳动改变命运,用智慧谱写生命的诗歌。蔡金华一个根植于贫苦家庭的血肉之躯,他的灵魂因为苦难不断得到升华,个人不断得到历练,他的人生也因为苦难而改变。一个人出一本书就像结籽一样,给读者读后种下的是思想的种子。读《昂首名流》的感动在于蔡金华困难不屈不挠的拼搏,他在苦难中积极向上的努力,书中道出了他心底对生活的向往、拼搏和努力。
蔡金华的人生可谓是充满了坎坷与传奇。早年吃尽了苦头的蔡金华一路走来,困难没有压折他的腰,苦难的打磨,把蔡金华历练成了一把利剑,他一路披荆斩棘,开拓自己的人生。出生贫寒,蔡金华就紧紧抓住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努力读书。在贫苦这个“强敌”面前,他以狼道的精神,坚持不懈与之奋斗,工作战胜不了贫苦,他就大刀阔斧地创业。与困难狭路相逢,他以“弹簧”的姿态面对,你强我愈强的战胜一个个困难。对文学爱好的执着,蔡金华敢想敢做,任文学社社长期间大胆邀请于沙给社团做讲座,毕业后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他鼓起勇气放弃大型国企的铁饭碗去报社工作。在人生的道路上,蔡金华从未向命运低头,他做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舵手。
责任编辑:陈 宏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篇4
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哪个人不希望?但现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设想一下,当你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医生告诉你患上了“脊髓侧索硬化症”,至多只能再活两年半,你会作何感想?是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接着就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还是„„
我们在24课《向命运挑战》中找到了答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著名的科学家霍金患上了“脊髓侧索硬化症”后,手不行了、脚不行了、嘴不行了„„但他依然坚强的活着,坚持科学研究。后来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写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这些使他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现在,让我们看看大科学家霍金是怎么看的。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剩下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虽然,霍金—这朵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但他依然坚强地活着,一直坚持他一生热爱的科学研究。而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小青年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去自杀„„
这不禁令我回想起同学对我说过的一件事:据说,以前有一个叫黄华的学生因为考试考砸了,被父母狠狠地训了一顿。结果使得他情绪低落,一时想不开。就登上了学校门前的大楼,纵身一跳。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这种死是毫无意义的。当人们知道这件事后,只会叹息到:“可惜啊!这么一个花季少年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唉~。”
生命只有一次,一去不复返。不要为了一点小事拿生命开玩笑。例如:现在有一些中学生因为失恋,而一时想不开,就想去死。有一些同学给别人没收了手机,觉得没脸回家见父母,哭着喊着要死。有一些考试没考好,被父母狠狠地教训了一顿„„以上这些困难对霍金遇到的困难而言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霍金遇到了这些困难依然坚强地活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还成为了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而我们呢?我们一遇到挫折,从来没想过怎样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是哭爹喊娘的,要生要死的。在这一方面,发明大王—爱迪生也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好榜样。
在爱迪生60岁那年,一场大火无情地烧毁了他家,家里珍贵的科学材料也毁于一旦。但爱迪生没有放弃,从头做起。后来还发明了留声机。
所以,当我们面临失败的时候,第一时间做的不是哭爹喊娘,要生要死。应该是冷静下来,回想一下,自己错在那里,总结一下这次的教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篇5
霍金17岁时考取了牛津大学,21岁时不幸患了“卢伽雷氏症”,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不久又因患气管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但霍金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读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主动向命运挑战,战胜挫折,超越极限。因为“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霍金的体重只有40千克,但他却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征服了世人,登上了科学高峰。尽管霍金常年坐在轮椅上,但他的思维却早已脱离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闯进了几百亿光年的宇宙深处。虽然霍金全身只有两根手指能动,但他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却风靡全球,每年的发行量达10000万册。
比起身患重病的霍金,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人有着无可估量的优势,但又有谁能比得上霍金呢?又有谁17岁就考上牛津大学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每当遇到困难就退缩,还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给其他人,现在想起来真是羞愧,觉得自己跟霍金相比真是太渺小了。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篇6
我在电视报纸上经常看见一些高材生自寻短见。他们有的攻读完某某著名大学或博士,可在向另一高峰挑战时,却失败了,,本来踌躇满志,把握很大,没想到到却出乎意料的失败了,有的便自杀,他们认为着对他们来说不是不是现实,但他们的自暴自弃却不会赢得大家很多的痛惜,因为这些痛苦完全可以克服,完全可以“这次不行总结经验下次再来”。这是我母亲在我面对失败时常说的一句话,也许他们也了解霍金便不会如此。
相比较,霍金不也考上了学子们梦寐以求的牛津大学,他刚毕业,准备施展抱负时,命运却对他是极不公平的,甚至是残酷的,,他自己措不及防的患上了骨髓萎缩症,这可是比癌症更可怕的绝症,他逐渐脚不能走,手不能动,讲不出话,可他不仍旧为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做出了常人都做不到的事,忍受这常人体会不到的痛苦,体现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坚强的毅力。这样,他都能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何况那些身体健全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压力,没有痛苦,高不成,低处就那么不能将就吗,不能从另外很多条路走吗,可以,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假设他们也患上绝症,他们岂不是更受不了,或者虚度余生。霍金却奇迹般地如正常热一般活着,走上正常人的道路,踏上半场努力为人类作出惊人贡献的道路。我也曾惊挑战过,比赛、考试、同学,一次两次三次,有失有成,有好有坏,成功是快乐的,失败也是值得纪念的,那一种都那么让人回味无穷,不论成功与否,总夹带着一丝快乐和淡淡的辛酸。挑战近视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读《园冶》有感 篇7
我国明代不仅造园活动有较大的发展, 造园理论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特别是计成所著, 并于崇帧七年 (1634年) 刊版印行的《园冶》 (1) 一书, 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计成, 字无否, 江苏苏州吴江县人, 生于明万历十年 (公元1582年) 。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 而且能诗善画, 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共三卷, 第一卷卷首冠以《兴造论》和《园说》, 是全书的纲领和立论所在, 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兴造论》突出强调“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 《园说》阐明园林用地、景物设计与审美情趣。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 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 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 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 可归纳为“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两句话, 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 经过艺术剪裁, 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 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例如在园林中叠山, 就“最忌居中, 更宜散漫”。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 但“安亭有式, 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 如何建造, 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 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 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 “耸起高高三峰, 排列于前”, 那就是败笔。长廊是游览的路线, “宜曲宜长则胜”, 要“随形而弯, 依势而曲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 可“立半山半水之间”, “下望上是楼, 山半拟为平屋, 更上一层, 可穷千里目也”。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 再现原物, 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 又高于自然, 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 达到有机地统一, 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园林有的似山林, 有的似水乡, 有的庭院深深, 有的野味横溢, 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 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 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 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 真可谓“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佳作。“巧于因借, 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 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 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 随基势高下, 体形之端正, 碍木删桠, 泉流石注, 互相借资;宜亭斯亭, 宜榭斯谢, 小妨偏径, 顿置婉转, 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 园虽别内外, 得景则无拘远近”, 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 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 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 使视线越出园垣, 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 古寺凌空的胜景, 绿油油的田野之趣, 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 为我所用。这样, 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 随机因借, 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计成所阐述的造园理论与具体经验, 不仅对研究古典园林非常重要, 而且对于今天的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卷一《兴造论》里, 开篇作者就提出:“世之兴造, 专主鸠匠, 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强调了“主人” (即相当于今天的建筑规划设计师) 的重要性。其后又说:“半间一广, 自然雅称, 斯所谓‘主人之七分’也。第园筑之主, 犹须什九, 而用匠什一, 何也?园林巧於因借, 精在体宜, 愈非匠作可为, 亦非主人所能自主者;需求得人, 当要节用。”更是强调了主持造园规划设计人的重要性。
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计成做规划设计的过程。
计成说:“相地, 立基。”首先对项目要进行定位, 对基地各要素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规划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依据及设计的理念。
园基可分为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计成说园地只有山林地区为最好, “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深, 有峻而悬, 有平而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但也各有偏好———“古之乐田园者, 居于畎亩之中;今耽丘壑者, 选村庄之胜”, 且不同的园基有不同的情趣———“宅傍与后有隙地可葺园, 不第便于乐闲, 斯谓护宅之佳境也”, “江干湖畔, 深柳疏芦之际, 略成小筑, 足征大观也”。
“相地”是从卜邻、究源、察地等几个方面考虑。卜邻就是选择园地时, 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地貌条件、林木植被及周围的构筑物等多种因素。主要考虑“因借”的因素。“倘嵌他人之胜, 有一线相通, 非为间绝, 借景偏宜;若对邻氏之花, 才几分消息;可以招呼, 收春无尽”。
究源, 指探究水的源头———“卜筑贵从水面, 立基先究源头, 疏源之去由, 察水之来历”。水也宜合理利用, “临溪越地, 虚阁堪支;夹巷借天, 浮廊可度”, 且“架桥通隔水, 别馆堪图”, 隔水接以桥梁可以另建馆舍, 从而形成很好的对景关系。
察地亦包括植被。“多年树木, 碍筑檐垣;让一步可以立根, 斫数桠不妨封顶。斯谓雕栋飞楹构易, 荫槐挺玉成难”。
作者最后强调“相地”的原则要因地制宜, “相地合宜, 构园得体”。
先相地, 后立基。先要布置厅、堂、阁、室等屋宇的位置, 然后因地制宜, 考虑“宜亭斯亭, 宜榭斯榭”, 再后“开土堆山, 沿池驳岸”, 间杂植物配置。植物配置不但讲究“栽培得致”, 随季候的不同有所变化, “曲曲一湾柳月”“遥遥十里荷风”“编篱种菊”“锄岭栽梅”“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桃李不言”, 而且强调了植被随季节变化的重要功用性, “一派涵秋, 重阴结夏”。
对于局部小地形的构筑, 作者提倡“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才能达到“适兴平芜眺远, 壮观乔岳瞻遥”的境界。
立基的顺序, 要按重要性。接待客人的地方, “厅堂”先定, 必须正中, 光线要好。“古者之堂, 自半已前, 虚之为堂。堂者, 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 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然后可以布置“室”等起居用所。一般“书房”也比较重要, 应优先选择位置。要满足幽静、优雅、敞亮等要求, 要能激发灵感。“书房之基, 立於园林者, 无拘内外, 择偏僻处, 随便通园, 令游人莫知有此”。
沿这些重要建筑布置游“廊”, 设计观景路线及视点。“廊基未立, 地局先留, 或余屋之前后, 渐通林许。蹑山腰, 落水面, 任高低曲折, 自然断续蜿蜒, 园林中不可少斯一断境界”。
考虑路线时要依据景点位置, 景点位置要考虑视点及观景路线, 并互动调整。“寻幽移竹, 对景莳花”, “高阜可培, 低方宜挖”, “围墙隐约于萝间, 架屋蜿蜒于木末。山楼凭远, 纵目皆然;竹坞寻幽, 醉心既是”。
游廊、亭、榭、花径构成了游园的路线与节点。“花间隐榭, 水际安亭”, 这是造园中构成风致的要素, “斯园林而得致者”。但“亭安有式, 基立无凭”, 选地立基并无准则, “惟榭只隐花间, 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 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 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 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中, 非歌濯足”。说到游廊, 或蟠山腰, 或穷水际, 通花渡壑, 蜿蜒无尽, “斯寤园之‘篆云也’”。
厅、堂、书房等建筑应考虑窗的位置, 确定对景。“桃李不言, 似通津信;池塘倒影, 拟入鲛宫”, “疏水若为无尽, 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 按时架屋。房廊蜒蜿, 楼阁崔巍, 动‘江流天地外’之情, 合‘山色有无中’之句”。
同时设计园林构图布局, 这两者相辅相成。在构图中, 作者始终强调造园要追求画的意境。“园说”篇中提道:“窗牖无拘, 随宜合用;栏杆信画, 因境而成。”在“村庄地”中作者描绘:“桃李成蹊, 楼台入画。”在“掇山”中作者又重申:“深意画图, 余情丘壑。”从而最终达到“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景观专项设计是对于规划内容进行深化的阶段, 与施工紧密结合, 如屋宇的做法 (包括门楼、厅、堂、斋、室、书房、亭、台、楼、阁、榭、轩、卷、广、廊等) 、花径做法 (乱石路、鹅子地、冰裂地、诸砖地等, 还包括具体的很多花样) 、装折做法 (栏杆、屏门、仰尘、风窗等装饰物件) 、门窗、墙垣、掇山、叠石等。还有一些诸如匾额、对联、题词等由文人游园时有感而发完成, 如红楼梦大观园题词等。
规划设计的过程, 最有价值的有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方面是怎么做。规划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作者以中国古典诗画为底蕴, 以实践为基础,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 为后世的园林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及可供模仿的范本。
摘要:《园冶》集中体现了中国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 影响远及海外。本文旨在对其造园精髓思想加以提炼, 力图变换一种视角, 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将其加以剖析、引申, 希望有益于我国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园冶》,精髓,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园冶注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年5月第2版.
[2][美]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年7月第1版.
读《小学科学》有感 篇8
刚翻开这本杂志,我就被它所吸引。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新闻和故事,如《日本沉没》,《斯芬克斯的谜题》,《漂移死亡谷》和《地球降温有奇招》等等。像《日本沉没》这篇文章讲的是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让人们由此联想到《日本沉没》这部电影,电影中因地震而引起的火山爆发、海啸等恐怖灾难性的场面,让人在感叹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的同时,也应深刻反思人类在有意或无意中对大自然的破坏。而地震的深刻影响,以前我并不了解,但从《小学科学》中,我慢慢地理解了大自然的力量,知道了地震会使地球每天的自转时间减少,就如这次日本大地震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减少了1.6微秒(1微秒=1/1000000秒)。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危害。大家想想,大自然这么多的灾害与我们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小学科学》告诉了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有限的资源,不是给我们浪费和破坏的,不善加利用,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节约资源,热爱环保,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去保护地球妈妈吧!
《小学科学》中有许多道理还需要我去慢慢理解,但我已从中知道了要多多去观察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多思考,多接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一起去解开呢!
《失去才知珍贵,六处即将消失的美景》
曾经有六处绝色美景放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没有好好珍惜。人往往就是这样,越难得到的越想得到,而越容易得到的,却越不知道珍惜。
“水上都市”威尼斯,从地图上看,仿佛就是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
还有南极和北极!这里曾经是人类无法征服的禁区,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类!
还有世界上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岛国马尔代夫等等。由于人类的破坏,气候的变化,以上美景都在逐渐消失。
曾几何时,我们为这个美丽星球的如画诗篇所陶醉:碧绿,是那翻滚的草原;青葱,是那浓郁的森林;绿波,是那荡漾的湖水;高耸,是那险峻的山峰……
可由于过度放牧,碧绿的草原变成了不毛之地;乱砍滥伐,让葱郁的森林只剩下了令人战栗的树墩;污水的过度排放,使本来明澈的小溪令人作呕;过度排放的温室气体,亦使高山雪景不复存在……
不!我们不能这样!让我们种草,阻挡漫袭的风沙;栽树,扼制住酷热夺人的沙漠;净湖,让小溪重焕勃勃生机;减排,让高山雪莲永远盛开。
读《向命运挑战》有感 篇9
<<向命运挑战>>这篇文章记叙了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霍金,不向厄运低头,不仅活下来,还成为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的事迹,赞扬了霍金顽强拼搏、孜孜不倦探索的精神,告诉我们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我是带着无比崇敬、无比钦佩的感情去读这篇文章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其中霍金说的这样一句话使我感受最深、感悟最多: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是呀!这既是霍金活着的目的,又是他生命追求的目标,最终他还是实现了这个目标,这句话充分地反映了他不向厄运低头的顽强精神。
每当回想起霍金那不向厄运低头的精神,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们还是小学生,应该向霍金学习,不能因怕苦怕累而轻易放弃。生活是大海,我们只是在海中航行的一艘小船,船在海中行驶,不可能不遇到风浪,但谁也不能轻易让船沉没,应想到那些在彼岸上为我们照亮的灯塔啊!每当我们遇到困难,在斗争时,就应多想想成功的自豪和喜悦。上帝是一位精明的生意人,它给予一个人几分天才,就会加上几分苦难,只有战胜苦难,才能成为天才。
命运与信仰——读《名人传》有感 篇10
《名人传》描写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小说家托尔斯泰这些名人的人生经历。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是相同的。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离成功越来越近时,灾难又一次的降临,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贝多芬以他坚强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抗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米开朗琪罗表面看上去是比贝多芬幸运的多,他不残疾,也不贫穷,他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是他在精神上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更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祖国多灾多难,他眼见外族侵略;自己国家的土地被侵占却无能为力,他与贝多芬同样孤独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安慰,只是在他身上谋取利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更悲惨的是,他所处的环境与奴隶没什么两样。贝多芬从精神上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米开朗琪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唯一幸运的是,至少教皇还承认他的天赋,并且不止一次的保护他的艺术成就不遭破坏,但是他们却剥削了他的自由,拿他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七十余岁的高龄还得爬上脚手架作画。如果米开朗琪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他就不痛苦了,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了,然而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更不满足于宗教艺术,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之一,这就决定了他和那些只关心为自己树碑立传的教皇们永远不能达成一致,决定了他将终生为理想无法实现而痛苦,虽然他的本质性格是骄傲自信而且固执的,只是他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的光宗耀祖思想和“长子”的责任感,使他不能置身家姓名于不顾,这就决定了他在关键时刻必然会逃跑,或者选择明哲保身,向权力屈服。特定的时代条件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与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情况完全不同的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从小在名门贵族长大,地位优越,无忧无虑,亦不会像米开朗琪罗和贝多芬那样终身忙碌,身体健康,有着幸福的家庭,有着很高的文学天赋,在别人看来,已经是非常的完美,但是他的忧虑和痛苦正是由此
而生。他厌倦了优越的环境,藐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文学声誉,只有生命的真谛才是他未知的亦惟独渴望的,于是他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求索和探寻,他所拥有的幸福感成为了他精神上的沉重负担,如果他只是平庸的亦心安理得的享受他所拥有的这一切,烦恼是不会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正是由于对真理的追求和不肯虚度年华的精神才使他的烦恼接踵而来。
读《斐多》有感 篇11
读者本书之前,我也充满疑惑,生命被剥夺,苏格拉底以不悲反笑?老师说不要将先入为主的观点带入书本,要尊重作者的情感。于是,阅读到后面,我就发现苏格拉底是将自己视为真正的哲学家,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勇敢、节制、公正、智慧是哲学家共有的品质,灵魂是得到彻底洗礼和净化的。
一、哲学家面对死亡
苏格拉底说,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快乐是正常的。以正确的方式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愿为死亡做准备。死亡是将灵魂从肉体中释放出来,从而使灵魂拜托一切烦扰,进行最好的思考而获得纯粹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哲学家终身企盼的,真正的哲学家为了他的信念而死。苏格拉底将自己比作预见死亡后欢乐歌唱的天鹅,因为相信死后能够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
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和想法贯穿着整本《斐多》。从等待死亡知道他泰然赴死的那一刻,苏格拉底都没有恐惧和悲伤,仿佛他即将奔赴一场盛宴一般。献身哲学的人毕生都在追求一中脱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强调精神的富足和充裕的只会。他们相信人是有除肉体以外长存世间的灵魂的。人们通过灵魂来述说情感,产生思考和意识。思考的越深,就越发觉得灵魂被身体禁锢了,无法得到完全的施展。
我一直认为,哲学家就像一个挖掘者,他们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承认曲折的道路,并相信和探寻光明的前途。他们总能行走在众人的前面,开拓新的思想。可是我也觉得他们如此敏锐,睿智,挖掘得越深,就越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哲学家也是“人”,人固有一死,生命的尽头,也是肉体的消逝之日,他们丰富的内心和伟大的灵魂是有限的生命无法承载的。于是,他们要冲破对死亡的恐惧。就像虔诚的基督徒一样,相信死亡是进入天堂见到上帝。而哲学家也认为他们要跳出对死亡恐惧的牢笼,相信自己的灵魂在死亡后能寻求到负荷得了它的载体。苏格拉底是人,也是哲学家,他逃脱不了终有一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他也有着泰然自若面对死亡的哲学家气质和勇气。
二、灵魂永不枯竭
《斐多》一书中,我们随处可见苏格拉底提到的灵魂是不朽的。是的。他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他用各种方法,借用各种比方,反复论证这一观点,巧妙地化解了门徒们对死亡和灵魂之间关系的疑惑。
首先,他認为灵魂是先于肉体存在的。他用了几对相反的事物来证明它们经历着变化,相反又变为相生。他说,一切事物,凡是有着相反的一面,它一定就是从相反的一面产生的,而且只是由相反的一面产生。如此生死相成,转世轮回存在。接着他又说,假如生生死死的一代又一代只是直线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来回回的圆转循环,那么,你看吧,到头来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同一个形式,没有别的变化了,也不再代代相承了。这也是为了证明生死循环因承,转世回生存在。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人生而有感觉,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比较被置于绝对概念中,所以绝对概念存在于感觉之前,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他做的一切辩论,都是为了让大家信服生死轮回,从而得出灵魂是先于肉体存在的。
第二,他认为灵魂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这一点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苏格拉底无论怎么辩论,都脱离不了这个中心。他说,灵魂在我们出生以前已经存在了。一切生命是从死亡里出生的,因此灵魂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接着,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理由来论证,他问,什么东西生来是容易吹散的?什么东西的散失是我们当然要担忧的?又有什么东西是不怕吹散的?然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问问:灵魂属于哪一类。我们对自己灵魂的希望和忧虑,不就可以根据以上种种问题的答案来判断吗? 这样步步逼近,环环相扣的论证,正是门徒们后来为之信服的依据。他后来有回答到,与肉体比较灵魂具有“神圣的、不朽的、智慧的、一致的、不可分解的、而且永不改变的”品质,因此不会在彻底脱离肉体后被风吹散。哲学(智慧)保障灵魂不会在脱离肉体后被风吹散。他一边承认生命和肉体的脆弱和渺小,一边强调灵魂和哲学的强大。这样的理念让他更加不畏生死。
第三,他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灵魂的伟大和不朽。他说,你们注意啊,人死之后,看得见的那部分是肉体,肉体还留在看得见的世界上,我们叫做尸体。尸体自然会分解,不过也并不是马上就消失。而灵魂是看不见的。它离开肉体到了另一个地方,那地方和灵魂同样是高贵、纯洁而看不见的。灵魂其实是到了另有天神管辖的世界上去了。那边的天神是善良聪明的。假如灵魂是处于这个状态,这纯洁的、看不见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就到了那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上去了。灵魂到了那里,就在幸福中生存,脱离了人间的谬误、愚昧、怕惧、疯狂的热情,以及人间的一切罪恶,像得道者说的那样,永远和天神们住在一起了。
上面的话摘自《斐多》,是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其实是三段话组成的。我把他编到一段,是想再次体会苏格拉底这样连贯的思维和富有哲理的抒情。仿佛窥见作者的灵魂不朽,生命不朽。
苏格拉底用“记忆论”、“生死轮回论”、“形式与存在论”来证明灵魂不朽的观点,可谓精彩至极!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被世人所接受,但大家都惊叹于他作为哲学家的思维和辩才。
苏格拉底在辩论完以后,不忘交代如何善待灵魂。他认为,如果灵魂是不朽的,那么它就要求我们要在所有的时间照料它。“照料灵魂”成为了最重要的人类的利益。不朽的希望就这样被作为一种道德目标来利用灵魂在去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能带去的,只有它受到的教养和训练。对于这种不朽的灵魂,在无形中对于我们形成了一种教养和约束。我们会发自内心的用美德,善和爱来照料它,使之保持纯洁,不被肉体所掌控。我们不妨把人生看做一个照料灵魂的旅途。让自己的心灵接触到美,接触到善,得到超脱于物质富足的精神供养,让它能够纯洁的离开前往另一个世界。当灵魂选择在我们的身体里停留,我们就承担了照料它的责任和义务,而在照料它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得到教育,成为高尚的人。这个照料的过程是纯粹而充满意义的。
三、以喝下毒酒谢幕
书中写道,克里就对站在旁边的一个男孩子点点头。那孩子跑出来呆了好一会儿,然后带着那个掌管毒药的人进来。那人拿着一杯配制好的毒药。苏格拉底见了他说,唉,我的朋友,你是内行,教我怎么喝。那人说,很简单,把毒药喝下去,你就满地走,直走到你腿里觉得重了,你就躺下,毒性自己会发作。那人说着就把杯子交给苏格拉底。他接过杯子,非常安详,手也不抖,脸色也不变。
这时候,他已经冷到肚子和大腿交接的地方,他把已经蒙上的脸有露出来说,克里,咱们该向医药神祭献一只公鸡。去买一只,别疏忽了。
如果说精彩的辩论的全书的高潮,那上面的两段话无疑也是整个事件的另一个高潮。当喝毒药的动作完成和话语的结束,就说明这个故事以这样的方式落下帷幕。
对于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句遗言,有人认为是服毒后的一句呓语,但杨绛先生采用的是世界认为最普遍合理的解释,即苏格拉底不愿疏忽当时希腊人的传统信仰,同时又表示他从此解脱了一切人间疾苦。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视死如归,对哲学无比信仰的形象相呼应。
漫长的对话篇结束了,苏格拉底用理论和自己的实践,践行了灵魂永存不朽的观点。有人说,要想哲学入门,必须看着本书。然而这本深奥而难懂的书本,我看第一遍的时候确实一头雾水。后来掌握了一定的看书技巧,并做好笔记,慢慢地,找到阅读和学习哲学的感觉。学习哲学让我思考得更多,更深刻。心里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对于了解事物本质的渴望与追求。这是一个经历成熟的过程,然后仅仅拥有哲学知识而不加以实践的话,这些先人挖掘出来的道理最终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毫无意义。所以,我想在悟出一些哲学道理后,好好地、纯粹地照料灵魂。让内心也充满喜悦、和平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