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勇气》有感(精选13篇)
读《勇气》有感 篇1
我们都需要勇气——读《勇气》有感
一个男孩穿着泳衣站在又长又高的踏板上,面对不知深浅的海,他犹豫再三。我们都需要勇气,加油,跳下去。最终,勇气帮助了他,他终于决定跳下去。这个片段来自美国作家韦伯的《勇气》。
人生处处需要勇气,是勇气要你明知是高山就一定要攀登;是勇气让你明知是困难却一定要克服;是勇气,让你明知道是陡坡却一定要越过。
第一次去爬山,我到半山腰就已经气喘吁吁、精疲力尽了,汗珠不时地从脸上滚落。我坐在地上,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抬头看,这山高耸入云,一眼望不到山顶,仿佛它已经直插云霄了。我嚷嚷着:“不爬了,不爬了,累死我了。”我的心里直打退堂鼓,我怎么能爬上去,还是放弃吧!可是我转念又想。既然已经爬上了山,那就一定要爬到山顶,去饱览那美丽的风光。你瞧这一级一级的台阶上留下了多少人的脚印!我仿佛看见了曾经爬过这座山的人,他们没有放弃,仍然坚持不懈,为了爬上山顶“一览众山小”而锲而不舍啊!是啊,只有爬上山顶,才不枉我来到了这里。我的目标就是山顶。眼前的艰难曾经都被一个又一个的人踏过,我为什么不可以爬上山顶呢?我鼓足了气,一咬牙,顿时浑身充满力量。我向天呐喊:“坚持就是胜利!”这时,我顿时精力充沛,没有了刚刚的无力。
不一会儿我就爬上山顶。一瞬间,一股新鲜的空气进入了我的鼻腔,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天空,马路上的人仿佛是一只只小蚂蚁,脚下的山被我征服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是勇气,让我感受到了爬上山顶的快乐。是啊,如果没有了勇气我怎么能爬上山顶,一饱眼福呢,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困难与坎坷,我们怎能品味勇气的重要和胜利的喜悦。“勇气,是知道,还有高山就一定要征服。”这句话正是给予我们的启示,克服困难,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成功的彼岸就会向我们越来越近,那一次次的困难一次次的磨练一次次的坎坷都是需要用勇气来坚持不放弃。
《勇气》这本书让你受益无穷,明白只有勇气才能坚持到底。
读《勇气》有感 篇2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辛勤地写作,追逐着写作的梦想,熬过了可怕的孤寂,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两个老人,一个是圣地亚哥,一个是欧内斯特·海明威。
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小说中的人物,饱经风霜,却坚韧倔强。他一个人在那又破又旧的小船上,对手是有着锋利牙齿的鲨鱼,那一张张血盆大口足以使他送命。我无法想象,什么样的人,才有这般勇气,去面对如此惊人的危险。夜里行船一定很孤独,生鱼的味道一定不好,被绳子割破的手一定非常痛,但是,他忍受了这一切。
那海明威呢?在写作路上,他又吃了多少苦? 要有多少次的失败, 多少次在跌倒之后重新爬起,才能凝聚成《老人与海》这样一部著作啊! 在写作之前呢? 他走进拳击场,被对手打得满脸鲜血,第二天,他裹着纱布又来了。他走向战场,子弹深深嵌入了他的身体, 但他仍坚强地活了下来。这样的人,怎能不被称为硬汉呢?
或许,圣地亚哥即是另一个海明威。在困难面前不肯认输的海明威化身成了书中的人物, 顽强地航行于海浪之间。而两者的顽强都来自于同样的对生活的热爱和不懈的追求。《老人与海》的开头写到了老人的眼睛, 像海一样蓝的眼睛。透过那一层蓝色的、泛着亮光的虹膜,我仿佛看到了波涛阵阵的海面,嗅到了海水的咸味儿,感受到了老人对大海的热爱。
在海上航行,面临未知的危险,老人会有孤独感,但他仍是爱着海的。换句话说,海是他梦想与希望的所在, 给予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像海明威的写作梦。当稿件一次次被退回, 海明威的痛是我们无法理解与真正懂得的。一个人默默地写着一个又一个字,那份孤独,是刻骨铭心的。
不仅仅是写作,无论做任何事情,走向成功的道路都是孤寂的。学习时, 可行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在不断失败、没有人指点却不断尝试时发现的; 工作中, 越是不顺利、没有人理睬自己时,才会想尽办法去求得创新发展。
让我们静下心来体会孤独吧, 在孤独中创新,我们才能获得勇气与智慧,才能推动时代的不断前进。
这,就是成功与梦想。
这,就是海明威与写作。
读《勇气》有感 篇3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本充满智慧和理性的书,作者通过描述个人的心理经历,直面那些为教学所恐惧、所纠缠的痛苦心灵的经历。帕尔默告诉我们,“认识自我”是核心问题,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教育是带领学生进行一次心灵之旅的过程。
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帕尔默认为,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技巧怎样纯熟,我想,他也不会把学生教好。
读《教学勇气》有感 篇4
站在教师的岗位上22年,自以为还混的不错,班级管理整整有条,班级成绩也不错。当我读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之后,不禁为之一震,这才感到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肤浅。教学的过程如果缺少自己的认识、思考,缺乏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技巧使用得越完满,越像是在表演,学生会逐渐成为没有思考能力的遵从者或是沉默的羔羊。
作为教师,我们应如何成长?如何不断提高教与学的能力?又该如何持久地保持对教学工作的兴趣与热爱?帕尔默教授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从唤醒教师心灵力量的角度入手,表达了对教师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呼唤,为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学的勇气来源于教师的“自我认同”
帕尔默谈到教学中的困惑源自三个方面:学科,学生,还有对自我的认识。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广泛、复杂,我们学习的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所以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其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这需要何等的智慧?
而更为复杂的是教导自己认识自我。正如《教学勇气》所言:
“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认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的、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
我们应该如何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帕尔默在这本书里已经告诉给我们,首先,从心灵导师身上去寻找,我们可以把心灵导师理解为引领我们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它可以是我们学习生涯中真实的教师,也可以是感动我们的事件,也可以是我们的理想和抱负,这些可以汇聚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其次,我们要明白为什么选择某个具体学科作为我们所从事的领域,这可以激发我们的自我意识。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 1
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的身份和威严去控制学生,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
但是阻碍教师实现自我认同的最大的敌人是自我封闭。这种自我封闭主要根植于教师内心的恐惧。
我想每个教师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教学的恐惧。
就拿我来说,这一学年,我还担任生物学科的教学,对生物知识的匮乏致使每次课前都显得惶恐,生怕自己无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因为恐惧,教师显得笨拙,恐惧暴露贫乏,恐惧遭遇陌生的问题,恐惧难以收场,恐惧让学生看穿无力帮助所有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走进教室的学生何尝不是恐惧的呢?他们恐惧失败,恐惧出丑,恐惧暴露无知,恐惧被拖进想回避的问题。恐惧自己的见解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
当教师的恐惧和学生的恐惧混合在一起时。“恐惧就以几何级数递增——教育就瘫痪了。”帕尔默教书教了30年,“至今仍感到恐惧无处不在”,更何况我们呢?“怎样面对恐惧,帕克·帕尔默告诉我们:不要害怕;我们只有认清了我们自己的恐惧才能洞察到学生的恐惧。他还指出:“恐惧是病态的,但也可以是健康的,记住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懂得怎么样去破解恐惧,许多恐惧就能帮助我们生存,甚至帮助我们学习和成长。”
当我们体谅学生的恐惧而多点关怀,多点鼓励时,学生就会把我们看成是能够倾听他的人,学生也就会“亲切地款待”我们。曾经我一度为我们班学生很难走进课堂,为他们学习的胆怯而苦恼时,偶尔间读到了这样一则博文,文中列举了听、说、读、写方面对学生的鼓励,我特意记住几条,我为学生的学习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学生竟然也渐渐战胜了恐惧,再帮助学生战胜恐惧的时候,我们也就会因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断成长。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 篇5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 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 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读勇气叩响成功的大门有感 篇6
法拉第愣住了,他气愤地赶到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有机会参加考试。或是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要想拜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勇气站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门前徘徊了很久。“笃笃笃笃”,教授家的大门终于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端祥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者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当这样的傻瓜呢。”他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叙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说:“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读《勇气》有感 篇7
我只是个侍从爵士, 为王家出行。”
《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以下简称《情歌》) 中的普鲁弗洛克自言并不是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样高贵的人物, 而只是宫廷里一个驯顺而滑稽的丑角, 谦恭而卑微。但读完《情歌》后我们却可获得一种类比的认知, 即普鲁弗洛克是一个现代版的哈姆雷特, 是哈姆雷特在20世纪的回音。作为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为人所熟知而钟爱的人物, 哈姆雷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犹疑不决者的代名词。而这一性格及精神特质在《情歌》中也最大化地体现在普鲁弗洛克身上。这个出身优渥、衣着光鲜却神色颓然、精神孱弱的中年男人成就了一个原型意义上的现代人形象:在智识上洞察出现代生活的荒芜、无效性及支离破碎, 深知生命将在这一萧索过程中虚耗殆尽, 却在行动上一无所为, 只能靠繁复的独白和铺陈的想象来消解自我。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哈姆雷特形象的一种穿越时空的呼应。对照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 普鲁弗洛克真正有一种天衣无缝的精神契合。
从《情歌》正文的开首几行诗句就可看到一个犹豫者的形象:
“那么我们走吧, 你我两个人,
正当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
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
我们走吧, 穿过一些半清冷的街,
那儿休憩的场所正人声喋喋。”
这是典型的内心独白方式。“你我两个人”不过是普鲁弗洛克将自己一分为二的说法。他在奉劝自己要有所作为, 要向一个女子去言爱告白, 却不够勇敢, 于是唤出内心另一个“我”即“你”来给自己打气。可以说“你我两个人”中的“你”是有行动力的自我, 而“我”是因过多的理性思虑而陷入拘谨局促的自我。夹在两个迥异的自我之间的普鲁弗洛克以犹疑的语气说:“那么我们走吧。”这不是果决的行动者的语气。紧接着他又不厌其烦地描述起黄昏、半清冷的街、下等歇夜旅店、饭馆等纷乱的意象, 这更不是一个行动者所为。一个行动者会直奔约会, 丝毫不迟疑。而普鲁弗洛克则是东张西望, 言说着一些不相干的事。铺陈的环境描写充分暴露了普鲁弗洛克在面临求爱这件极其郑重的事件时的顾左右而言其他, 无所适从、紧张万分的情绪呼之欲出。
值得一提的是, 在接下来的每节诗行里, 都充斥着语言的反复。它们或是陈述句或是疑问句。我检索了一下, 原诗中以“there will be time”或“time for”铺陈的诗句共9处。“总会有时间”、“总还有时间”、“有的是时间”做种种事, 这些字句的反复布陈, 是普鲁弗洛克因自己缺乏决断力和行动力而给自己找的借口, 是自我安慰的药剂, 充分展露了普鲁弗洛克犹豫颓唐、焦虑无着的内心。面对激烈斗争着的繁杂思绪, 他不禁问道:“我可有勇气? (Do I dare?) ”这一疑问反复三次, 是一次虚弱的自我挑战, “我可有勇气搅乱这个宇宙?”本只是向一个女子表白, 普鲁弗洛克却把它看成是搅乱宇宙颠覆乾坤的大事业, 可见他是如何因自己的犹豫不决而变得举轻若重。这样自我发问一番后, 只用了一句话, 普鲁弗洛克就把自己的勇气处决了:“在一分钟里总还有时间决定和变卦, 过一分钟再变回头。”
接下来他又开始为自己的怯懦找出合理的借口, 于是出现了7处以“我已经熟悉了 (I have known) ”铺陈的诗句。普鲁弗洛克自称已熟悉了所有的女性, 她们势利而毒辣的眼睛让他无所适从;而她们袒露着的白净胳膊、衣裙的香气又让他心魂搅扰。他厌倦了那些大谈米开朗琪罗来附庸风雅、内心又多有世故的女性, 但同时从原初的欲望层次上他又向往她们, 被她们所魅惑。在这种灵与肉的冲撞中, 他变得越发犹疑不定, 于是又开始了碎碎念的絮语, 支离破碎的词句和混乱的意象暗示了普鲁弗洛克内心的分崩离析, 他自问:“是否我, 在用过茶、糕点和冰食以后, 有魄力把这一刻推到紧要的关头?”这是他又一次对自己有无决断力和行动力的发问, 他迫切需要将自己的勇气毅然决然地激发出来, 以打败自己的怯懦和犹豫, 但在追忆了一下先知拉撒路的英勇之后, 他还是说:“一句话, 我有点害怕。”这句坦诚的自白将普鲁弗洛克的内心暴露无遗。他害怕什么呢?害怕遭到女子的拒绝还是害怕自己在未被别人拒绝之前就拒绝了自己?从连篇累牍的自我疑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害怕的是自己的内心, 害怕直面自己的懦弱和彷徨, 害怕向自己发起挑战, 他不敢“搅乱这个宇宙”, 不敢“把这一刻推到紧要的关头”, 他被自己灵魂的孱弱和无为所拖垮, 只能以絮叨的无效的语言来消解这种自我意识。
接下来的诗节里, 反复出现了4处以“是不是值得 (Would it have been worth while) ”展开的诗句。这一问句同样是普鲁弗洛克继续找出的安慰自己的遁词。这一切都值得吗?若是不值得, 那么“我”又何苦这样紧逼自己?这一疑问将普鲁弗洛克导向虚无, 导向更彻头彻尾的无为。最后在极度的自我失望和否定中, 普鲁弗洛克想象:“我变老了……我变老了……”他对自己提出的最后两个问题竟是:“我将要把头发往后分吗?我可敢吃桃子?”从问自己可敢“搅乱这个宇宙”、“把这一刻推到紧要的关头”到“可敢吃桃子”, 这其中充满讽刺意味。正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的犹豫和拖延, 他才从一个试图有所为的人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无为者和虚无者, 他才无望地想到自己年老的惨相。此时, 无来由地窜入一个意象———大海中彼此对唱着歌的女妖。然后普鲁弗洛克斩钉截铁地断言:“我不认为她们会为我而唱歌。”这些充满生命朝气的女妖们不会为一个怯懦者、一个在彷徨不定中虚度岁月的人唱歌, 这是普鲁弗洛克智识上清醒的认识。
语言消解行动, 是行动的替代物。全诗中近乎絮叨的语言上的反复, 尤其是疑问句的迂回反复充分体现了普鲁弗洛克这个人物犹豫彷徨、苦闷无路、缺乏行动力的精神特质。他的诸多自我疑问, 让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哈姆雷特这个犹豫者的原型形象, 以及他那有名的千古命题:“活着还是死去 (to be or not to be) ”。在《哈姆雷特》中, 哈姆雷特一再拖延为父报仇这件事, 在痛苦的延迟中, 哈姆雷特不断地用喋喋不休的语言来安慰自己并进一步削弱了自己的行动力;在《情歌》中, 普鲁弗洛克也是用支离破碎的内心独白来拖延自己的求爱计划, 这两个人物身上都充分体现了人类自古至今精神内核里固有的犹豫和怯懦。
读完全诗, 回顾全诗的第一句话:“那么我们走吧, 你我两个人。”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效的祈使句。普鲁弗洛克其实从未出发, 通篇不过是他的一场呓语, 是他自我消解的一个过程。哈姆雷特最终还是为父亲报了仇, 而普鲁弗洛克却最终无所所为, 只能想象自己活在年老的沮丧和悔恨中。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弗洛克是一个更为悲剧的人物, 隐喻了在精神荒芜的20世纪里人们内心的焦虑感和无为感。
参考文献
[1]杨岂深主编.英国文学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2]马汉广.普鲁夫洛克的焦虑与现代人的世纪病[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6.
读《凡.高传》有感 篇8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尊德特。一生中并未获得如同他死后出名的任何荣耀和金钱,在凡·高活着的时候,他是一无所有的,然而死了以后,他却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伟大人物。
在凡·高的作品中,你无法看见其他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中那种一毫一丝的细致,但是他所表达的心情和思想并不会因为这而有丝毫的减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色来表现,在他的数幅自画像中我们也不难看见他各个时期的心情。
在《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这幅画中,“凡·高把这幅自画像看做是自己神智正常的标志,同时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和后来的《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一样,脸上没有笑容,前者的目光坚定,然而背景中的绿色漩涡也表明了画家郁闷的心情:在这样的世界中,怎样才可以不被淹没?后者的目光更为犀利,也显得忧郁,在孔雀绿的背景下,画家的脸极为清晰的展现在面前。两幅画像都可以表现出凡·高当时的内心状态,而那副更为著名的割掉了右耳朵用白色纱布包扎后的自画像,凡·高看起来更为消瘦,不见他标志性的红色毛发。
凡·高最为众人所知的画作大概就是向日葵系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单单用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表现出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植物。凡·高画了包括复制品在内的大约十二幅《向日葵》,画中的向日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令人震撼的美。十二幅《向日葵》中每一幅都是特别的,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向日葵都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了凡·高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凡·高死后,他沉睡的地方尽是金色耀眼的向日葵。他们独一无二,花朵是独一无二的,画家更是独一无二。在未来的世界里,注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此疯狂激情的画家。那同时也是凡·高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
《露天咖啡馆》是被众人所爱的另一幅画,在夜空中,你看不见任何的黑色来表现夜,整幅画呈现出比白天更加丰富的色彩,这幅画作于凡·高成熟时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比色更为明烈,露天咖啡馆在夜空下绽放着动人的金色,透露出它的繁华,也表现出凡·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
《丝柏》中,深绿色的丝柏和后面天空形似漩涡一般的云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确实,我相信凡·高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和矛盾的。不仅是天空,连丝柏和下面的草丛都有卷曲纠缠的感觉。当时的凡·高多次发病,他对未来有些恐惧和绝望。丝柏经常出现在凡·高的作品之中,不是很阴郁,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他与其他病人一样被关在医院里不准外出,他只能从窗口看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当时的凡·高为疾病所折磨而心力交瘁,色彩更为平和,不像《向日葵》中的热烈,也不像《丝柏》中的绝望。
《星月夜》中你可以看见天空中奇特的星体和月亮在天空中发出神奇的光彩,也展现出了画家内心丰富的想象,对星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体现变成了画布上精彩的夜空。你无法想象画家内心中的夜空竟是这样的完美动人。但是画布前面的黑色丝柏也透出一丝不安。
凡·高的弟弟提奥给他许多支持,金钱上还有精神上的,于是凡·高的天赋得以体现,也留给我们如此众多的杰作。可惜一个人的光与热有时候虽然在生前发光发热,却无法在茫茫宇宙中被人所察觉。一个人的一生也许颇不得志,但是至少要为自己而活,做一个不会后悔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执着的追求,不论如何,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应该执着的追寻,任何的失败都不能阻挡我们追寻的路,我们将为了自己的梦想如同向日葵一样从不绝望。我们也怀着对未来丰富的想象和希望,世界也许并不是那样完美,但是我们的心中自然有和凡·高内心对夜空一样的幻想。这种力量,将支持着我们,直到追到我们的爱。
死后的凡·高安睡的地方种满了向日葵,那些朝着太阳热烈的绽放的花朵,也是凡·高一生的写照。对太阳那样疯狂的追随和狂热的喜爱,正如凡·高对自己心中那片天地的忠诚,并通过他的作品体现。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的价值,将会在茫茫时间的洗涤中越发清晰的体现出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要做一个如同莲花一般坚定的人。
读《勇气》有感 篇9
“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叫人打倒你,也不要叫事情打倒你。”居里夫人是这样说的。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蓝色的海豚岛》的书。
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卡拉娜的印第安小孩在海豚岛独自一人生活、求生,最后获救的故事。在等待救援的期间,她失去了亲爱的弟弟与忠诚的爱犬,最后带着爱犬朗图的后代――朗图-阿鲁,告别了海豚岛。
卡拉哪的勇气,震撼着我。一个弱女子竟能如此坚强的生存下来,在岛上苦等了十几年。
我跟她年龄差不多,可就是没有她那么勇敢,不敢去面对自己害怕的事物和状况。就有一次,学校组织去游玩,我连进鬼屋都不敢。刚到鬼屋正门前,我就感觉到一丝阴凉之气,浑身都起鸡皮疙瘩,头皮也觉得发麻,连走路都颤颤巍巍的`;相对之下,卡拉娜一个人在一座无人的小岛上努力生存下来,比我勇敢多了!
我是不是也该试着去拥有这样一份勇气呢?我时不时这样问自己。我想,只要有了勇气,一切将化为浮云。
卡拉娜不但有勇气,而且还拥有努力生存下去的希望,她从不放弃一丝希望。
卡拉娜一直坚信会有船来接她的,他一直相信船长不会骗她。虽然一连来两次的船都不是来接她的,但她并没有沮丧,她只坚信一点:我一定能获救!
这种充满希望的心灵是我所无法触及的一面墙,她却碰到了。正是这样一面隐形墙,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可以“看”到、“摸”到,并且翻越。就如我考育英二外,面试只因说错一个词,失去了最简单的第一次机会;第二次也许是没有考好,就失去了有些难度的第二次机会;我的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机会,我是不会放弃的!我要像她一样,坚持到底!
我不会放弃希望,也不会辜负给我希望的那些人。我要像水一样,只要有一点空隙,就一定要钻过去!我要学习卡拉娜的精神,学习她充满希望的心灵!
卡拉娜,这个坚强的女孩,是勇气和希望的化身。她坚强,像无坚不摧的晶钻;她从不轻易放弃,像充满生机的小草;她从不放弃希望,如同水钻过细小的狭缝......
读《勇气》有感 篇10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与勇气和智慧同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与勇气和智慧同行1今天,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感受颇多。让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困难并不可怕。
这本书讲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青年,他富有冒险精神,不顾父母三番五次的劝告,执意作了一名水手,但不幸遭遇风暴,流落孤岛,他在孤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艰苦创业,最后终于在1868年回到阔别28年的英国。
鲁滨逊让我不得不向他叫好,不得不使我吃惊。二十八年,是多么的渺茫!我不敢想,甚至不能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更使我不能相信的是,他竟然在外漂流28年,又归还了故乡!
这让我在吃惊之余又很疑惑,为什么鲁滨逊在流落荒岛几十年后又回到了故乡?如果流落荒岛的不是鲁滨逊,而是我,别说28年,就是28个小时我也呆不下去。最后,我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他不怕困难。
鲁滨逊上岛以后,面对着无数的困难,比如说,荒岛上只有他一个人,孤苦伶仃、没有食物吃、没有衣服穿.........数不胜数。但鲁滨逊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到了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所有的困难,回到了故乡。由此,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什么困难,只要你想战胜它,你就一定能做到,只要你真的付出了努力。
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平常我一遇到困难,就变成了一幅无能为力的样子,每次都会失败。就说上一次吧。奥数班的.老师留了一道很难的题,我只稍一思考,见做不出来,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心里想:干脆别做了,反正不做也没关系。于是便把它丢在了一边。现在想想,没有一件事不经历困难就可以办成,如果我每一次都绕过去,不去理睬它,那我岂不是连一件事也办不成?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它就像一只纸老虎,你越怕它,它就越在你面前张牙舞爪,但是,如果你不怕它,它其实就是一张纸。我们何必要去怕一张纸呢?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努力地战胜困难,不让困难在我面前耀武扬威!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与勇气和智慧同行2这个寒假我读了丹尼尔·笛福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那种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的精神很让我震惊。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的英国青年鲁滨逊·克鲁索,不听父母的劝阻,去海外历险,却被困在孤岛上,生存艰难。但他没有放弃希望,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顽强的活了下来,并救了野人“星期五’。最终经过28年的等待,找准机会回到祖国。
主人公鲁滨逊原本可以过上平静而优裕的生活,但一心想出海冒险,不想货船实施,孤身一人在孤岛上,陷入绝境的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他依靠着智慧和双手种地、养羊、造房,甚至用上了陶罐。他有一颗乐观、勇敢,善良的心,救助了野人“星期五”。过上了衣食不缺的生活。
如果我被困于孤岛,能活几天?我也不知道。我没有鲁滨逊先生那种乐观的精神,不会造房,不会种地,也会制作陶罐。在这种环境下根本就无法生存下去,更不用去救人,帮助人。就算我有武器,也不敢单枪匹马地挑战。由此可见我的生存能力有多差。
读《示儿》有感 篇11
爱国诗人陆游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热切盼望着收复失地。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到来时,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的父亲。”
读完这首诗,其他爱国诗词又在耳畔响起,深深地震撼着我: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欣喜;岳飞的《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中“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林升的《题临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焦虑……
想着这些爱国诗词,我的脑海中又闪现出一个个光辉的人物形象:苏武牧羊十九载不辱使命,郑成功带领军民浴血奋战收复台湾,王二小将日寇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些诗词、人物激励着我们,现在我们要努力学习真本领,将来保卫我们的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读《让步有度》有感 篇12
“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这是对中国未来的呼吁, 对教育回归正源的较量与挑战, 是中国教育走出死胡同的启程, 是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思路改革的嘹亮号角。对孩子让步太多, 孩子就想当然地疯长, 周围的一切让学生感到烦:父母喋喋不休地讲中国传统的孝道;每天起早贪黑“两点一线”的上学放学……除了学习以外, 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在家庭的温室里疯长, 他们是家中的宝。老师也怕“烦”。为了迎合家长爱孩子的情结, 教师就没完没了地要求, 用作业抑制孩子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自由, 用关爱的方式、书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把学生关在像笼子一样的学校里。这样, 在家庭和学校的温室里, 学生感受不到童年的快乐与无忧, 触摸不到大自然的气息, 嗅不到泥土的芬芳, 感觉不到世界的精彩与无穷, 感受到的是学习的无奈。现实确实是这样, 学生在教师、家长不知疲倦的说教中成长为一只只井底之蛙。他们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不敢越雷池半步, 墨守成规的思想在一代人的心中落地生根并开出繁茂花儿。
“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说出了教师心中无奈的话, 震撼了父母的心坎, 喊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怕孩子出现任何差错, 各级教育部门对教育、对教师加上了一条条堂而皇之的要求, 束缚了教师童心未泯的天质。有的家长管不了孩子, 想把育人树人的任务双倍加在教师头上, 然而又不忍心让孩子吃苦受累, 对孩子多有包庇、溺爱, 形成“5<2” (学生在校5天的教育成果, 不如周末两天的娇生惯养) 的教育怪圈。教师“传道”的宗旨处在两难境地中, 何谈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呢?对孩子让步, 既捆绑了教师的手脚, 更束缚了年轻一代梦想的翅膀。捆绑了我们的手脚是小事, 但是它困住了我们教育孩子快乐成长的思想;捆绑了我们的手脚, 就是捆绑了孩子, 捆绑了未来, 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们故步自封、邯郸学步找不到回家的路。我们是否想过, 我们是不是走得太远了。
“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我们不能选择学生, 但我们可以为学生设想和创造时代;我们不能选择学生, 但我们能选择教育方法。马卡连柯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 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 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 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义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坏教师用一种方法教40个学生, 好教师用4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有权利、有义务, 就必须用爱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给他们一个完整的教育。精彩人生从小开始, 何必让步?“玉不琢, 不成器。”把孩子当宝, 何必用这种方式?经历磨难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青少年需要磨炼, 他们惧怕那黑黑的穿越未来的隧道, 总是渴望有一双援助的手将他们一路护送;家长怕孩子吃苦受累, 把孩子的“生命通道”修得特别宽畅, 就连进医院生孩子都要求医院做剖腹产, 没有经历产道狭小的空间, 没有经历艰难的挣扎;教师怕学生做不出“标准答案”, 怕学生的答案与自己的要求相差太远, 居然把答案一字不差地抄给学生!这样下去, 将来的社会上, 怎能有独立、创新、慎独的人呢?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不要太多迁就, 不要太多让步, 给他们受伤的机会、受惩罚的机会、锻炼的机会, 给他们磨炼的空间。这样, 他们才会在未来的社会上凭借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力量占据一席之地, 用坚强的臂膀托起未来中国绚丽的朝阳。
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 篇13
字号:大中小 订阅.1.教导自已认识自我
“然而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远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想不到名人也有这种情况出现,我还以为就是我们这些平庸人才会出现毫无生气的教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知遇到多少次是这样的情况,多么沉闷的课堂而又那么无耐,以致我们有时会厌卷教学,怕给学生上课。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望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那是肯定的。不“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根本不会想认真读这种书,不会去想改变自我,这样的书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这里帕尔默讲了引起教师困惑的三个主要原因:认识学科、认识学生、认识自我。“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是像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完全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作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第三个原因:“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而就优秀教师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其学生和学科是同等的重要的”。同时阐述三者的关系,强调了认识自我的生要性。“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次、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生科。”
2.教师的内心世界和外部景观
“教师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因为他们是如此普通且无反击之力的群体。”的确如此,教师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金钱,更没有权势。特别是当今的中国,教师的地位和权利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匆忙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忘记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些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依靠增加拨款、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成功。”怪不得我国的数次教学改革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看来是我国改革方向错了,我们重视的是教科书、教法的改变,“不能珍惜以及激励作为优秀教学之源的人的心灵”
一切教育改革都是徒劳的。
帕尔默批出: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是智能、情感和精神的三者的有机结合,“它们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给合在教育中。”我理解为智能的是我们教学所需的专业技术;情感的是我们对学生、对教育、对学科的爱,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精神的是我们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的追求。
接着讲到了本书导言的开篇诗,“里尔克以其感人隐喻提供给我们一幅自我的整体图画。……虽然本书立足教师的内心世界,但也不失时机地探索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外部联系的需求:我们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也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学习和探索,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在于探索教师的内心世界。
在这里我就有一个迷惑:“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应是智能的,是属于教学的内部景观。又是内部又是外部,这不是矛盾着吗?是不是“外部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应完美地交织在人的自我中,结合在教育中”,“对心灵沟通的内在渴求成为外部联系的需求:我们的心灵舒适自在,跟人交往自然就会更加亲密无间。”内外交融在一起了。没文化看不懂。
感想:我们的教育不仅是要重视的教师物质生活,更要重视教师的内心生活(精神生活)。
3、少人踏足的小径
“我也毫不质疑,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以绝妙的方式学习,包括有的学生另辟蹊径、越过上课的教师、既不靠上课也不靠教师,一样学得不错”在这里我是第二次看到这种观点,李镇西也说过,学生成绩好跟我们教师无关,学生教育是主要教育学生做人,具体的说法我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如此。但是“教师是有力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装学到很多很多——或者也有本事弄得学生根本学不到的多少东西。”看来教师对学生的作用还是有的,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少的知识。
“所有年级的教师具有的共同点比我们所认为的更多,我们不应该就所谓的„更高‟年级水平而炫耀。……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现实中高年级的教师看不起低年级的教师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我自己也有这种思想,看来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思想了。
“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再次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改革需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和教师的自我。
心静、思远、志在千里……读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有感
------------------
吴屹 | 专业学习交流 | 2006-9-27 20:19:01 | 收藏
| 阅读251次
我是一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我的挑剔与苛刻常常让我会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久了,朋友习惯了;长了,自己也不笑自己。我知道,挑剔与苛刻的结果是与众不同的,而我愿意独享,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成共识。做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目标的时候,我同时还拥有了勇气和信心。仔细揣摩一下现在的自己:心静、思远、志在千里……
书,向来是我的知己。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在黄金屋里,从青涩到成熟,我成长中的每一个足迹都印证了它所带给我的无穷魅力。困惑了,迷茫了,颓废了,无奈了……当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出现的时候,我只找书,它不会排斥你,不会苛责你,它会以自己最博大的胸怀包容你,或许它就一直是我心里的那个象牙塔吧!挑一个最舒适的姿势打开了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我开始为自己加油,为自己鼓劲!
“如果你是一位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时光的教师,或者有过却不以为然,此书就不适合你了。这本书适合这些老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是的,帕克帕尔默的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回想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快乐,又岂是短短几行字所能概括的。这一成长的历程是在告诉自己,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的教学特色,有自己的教育风格,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想在为人师的时候,首先应该学会和自己对话,用心倾听自己的想法,包括如何自信地克服困难,如何在荣誉面前坦然自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等。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才能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不论好坏都是发自内心的,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所体会到的种种,只不过是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教学提供了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它,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每一段话都是那么的发人深省,我在想,我到底有什么能够吸引我的孩子们愿意把最宝贵的35分钟全部交给我?在课堂教学中,我能否把计划和生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能否让我的孩子彻底地了解我上课的目标;我是否有诚意帮助孩子在数学和他们的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能否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给予同样的尊重和理解;我能否让孩子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尽管我并不十分清楚这样的冒险将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当所有的这一切,或者说比这一切更多的问题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能镇定自若,还能气定神闲吗?我一直自诩有多么了解自己,包括惰性,包括退缩,包括放弃,我的勇气和信心难道这样的不堪一击?
“当孩子们拒绝与我共舞时,我的优点就变成了弱点;我会愤怒,尽管我用自己的理智控制了,但是我的内心开始痛苦;我不愿意去学习那种陌生的,纯粹为了迎合孩子的教学方法,那样不仅不能解救我,还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我一直深深地依赖着我的舞伴——孩子。”的确,我依赖着我的那些孩子,依赖着他们的笑容和对我的赞美,依赖着他们的学习成绩,依赖着每一次比赛以后的荣誉,我从不曾想回避我的真实。在我的潜意识里,没有了孩子,我便一无所有,一无是处。离开了他们,我还能有什么?做一个好老师的愿望也会跟着消失。我的自信和勇气似乎是为他们而存在的。但是帕尔默告诉我:“如果真的没有人想与我共舞,我将依旧保有自信和勇气。”我想在保有自我的时候,才应该会有我和孩子年年月月的温馨与和谐,我们之间的平等与互助才能使我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展、成长、蜕变。有些觉得尴尬,第一次赤裸裸地用文字如此犀利地剖析着自己,展现着自己的懦弱和无能,但也因为如此,我才能进步,我才能穷尽我一生去寻找对我和我的孩子都适应的教学方法。我想我应该做一次孤独的旅行,深刻地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本性,同时寻求着他人的帮助认识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我会把挫折作为自我成长的需求,为了以后的成功。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心静、思远、志在千里,才可以让我更上一层楼……
读完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今是个浮躁而喧嚣的时代,表现于教育教学,就是大多热衷于所谓“立竿见影”的教学技巧,却对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声不屑一顾。《教学勇气》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关注教师的心灵,为我们开了一贴镇静剂和清凉剂,提醒我们:真正的教学不假外求,它就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我忍不住将其中精彩的论述摘编出来,与各位老师分享。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当你非常热爱你的工作——如许多教师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如果我们继续让称职的教师所如此依赖的意义和心灵缺失,仅仅靠增加拨款额、重组学校结构、重新编制课程以及修改教科书,改革永远不能够成功。
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不好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而好的教师则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合起来。
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当今的教育中,处处感受到这种痛苦:当我们把某种认定的方法技术捧上天的时候,就使得采用不同教法的老师感到被贬低,被迫屈从于不属于他们自己的标准。自身完整要求我们识别那些能整合到我的自我的自我性中的东西,分辨其中哪些适合我,哪些不适合我。
我们通过选择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提高我们的自身完整,而不能赋予我们生命与活力的那些联系则摧毁我们的自身完整。我们迷恋于控制外部世界的知识,因为我们相信,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会给我们主宰现实的力量,使我们从现实限制中获得自由。我们被一种似乎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的技术所迷惑,我们抛弃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记住我们是谁,就是把我们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复我们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重获我们生活的完整。
教师们常常遭受解体的痛苦。我开始寻找一种与我自己的本性更契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要与我自己的个性整合。我们更多地了解了自我的独特性,我们就能学到展示而非掩饰自我个性的技巧,优秀教学则从中产生。
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学要求最终是来自教师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使我尊重真正真实的自我。如果我只是遵循这些应然规则,我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在伦理意义上值得赞美,但非我心甘情愿所为。对一项非我倾心的工作,无论从外部代表的抽象标准看多有价值,它都会侵犯自我——准确地说,为了符合一些抽象的原则而侵犯我的身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到底有多少教师将他们自己的痛苦加诸于学生?这种痛苦就是来自于:他们正在做的事从来不是,或不再是他们真正倾心的工作。
漫步教师心灵——帕尔默《教学勇气》
点击:592 评论:0 2008年3月7日 19:44 作者:刘旺 智词: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背景色
】 【可打印版本】 【关闭窗口】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知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象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多蠢!我居然以为已经掌握了这玄妙的艺术……”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一书就是这样平实而亲切地把教师引领到深刻丰富的心灵世界,也吸引我们情不自禁地成为忠实的读者,并思考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很多教师的生活太忙碌,忙到迷失了自己,忙到来不及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忙到生活只剩下忙碌了。所以教师需要心灵之旅!《教学勇气》一书的思想精髓,是认为要实现从人的心灵内部引出智慧内核、用真理启迪生命的最高教育理念。教师需要心灵之旅,这是出于教师天职的神圣!是由于我们都有渴望教育返璞归真之心!鲜活的生命教育和真正的以学生为本,必须依靠教师自己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而教师要成为心灵导师,首先需要自我意识的唤醒,成为探索内心世界的主人。只有当教师自己能够清醒地与他的自我意识深层对话,倾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才能够注意、尊重和默契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才能够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
帕默尔认为,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好老师形成的联系不在于他们的方法,而在于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心灵。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作者用了生动的故事,描述发自真实自我心灵、与自我天性契合的教学,是如何不仅仅守护了教师自己的灵魂,更加是爱护了学生的心灵。而疏离于真实自我的教学是如何伤害自己的灵魂,又不可避免地最终侵犯到学生和同仁、把心灵疏离的痛苦加诸于学生身上。只有依托优秀教学生命之源泉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滋养,教学工作才是人性化的天职,是内心深层愉悦与对外部联系深层渴望之间交融的圣殿。
教师如何才能够具有用心灵联系课程魅力的智慧?如何能够让优秀教学源自心灵?能够让教学由一个原则衍生出无穷尽的变化?作者明示我们无须再为教师中心或学生中心、哪种教学方法技巧孰优孰劣争论不休了,最重要的是以富于魅力的伟大事物为中心,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凭籍教师心灵与伟大事物魅力的联系,引导学生自己的心灵向奇特的奥秘开放,找回失去的惊喜能力,还本来属于教育的彩色与灵光。
在《教学勇气》中,帕尔默带领着教师,为重新点燃教师对人类最困难最重要的教育事业的热情,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帕尔默的作品罕见地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他的书给所有热爱教与学的人们一份厚礼,特别是那些挣扎于痛苦重重的教与学的热爱者。
在今天教师职业倦怠呈蔓延之势,在我们的教育面对一种集体困境的背景下,《教学勇气》一书的教育理念,确实让人疑团顿开,勇气倍增,心中一片明光。书中洞悉教师内心世界的智慧如此让人折服,对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呼唤如此扣人心弦。愿更多教师能够聆听到大师智慧的渴望,使得昨天漫长艰辛的跋涉,融化成心灵旅程的起点。(文/刘
旺/重庆潼南中学/个人网站http://)
注:本文发表在《素质教育报》政治专刊教师版2008年1月7日第27期第8版
让教学更“真”——追求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完整 ——来自于帕尔默《教学勇气》的勇气(教师随笔)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让教学更“真”——追求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完整 ——来自于帕尔默《教学勇气》的勇气(教师随笔)2011-04-15
拿到这本书时有种莫名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校门口等人时就即兴翻阅了起来。
书的第一节就直抵我内心深处,我被“震撼”了,也许这词有些夸张,可是它真的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会忽略自我内心的声音,教学也无例外。实习时的经历告诉我,每堂课我都感觉自己像在演戏,因为有人(指导老师)在看,所以我不能照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式进行,因为很多时候我内心的课堂设计是开放而不受很多现今的规章所提倡的。我要演给老师看,机械地进行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甚至不敢往课外延伸,生怕自己的拓展会让老师觉得无用,空、虚,我实在还没勇气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来预测学生的课堂生成,于是委屈了我的那班学生,他们只能跟我有板有眼地机械运作。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败的,是尴尬的。也听过很多老师的课,发现能深博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的确是那些能在课堂中显现教师自我人格和个性的老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屈指可数,因为很多在职者都缺乏这样的勇气。而《教学勇气》却恰能给人这样的勇气。
作者在开篇第一章节里就开门见山地向教师乃至所有读者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常用的话,而作者却写了整整一本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认识自我”并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帕尔默教授认为“最优秀的教师是能将心灵献给学生的老师”,而“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怎样的尴尬与境地,我们都要能够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气,勇敢地面对自己,面对教学事件中让自己不愉快或尴尬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某个老师说的教学经验,她说假如自己在课堂上犯了知识型错误,但学生没有发现,这时你还是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别在学生面前说自己错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为什么知道错了也不能自己承认?教师不是神,有知识盲点或是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躲避这些呢?承认自己的不知总比不懂装懂来得好些。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
帕尔默教授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是的,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灵是封闭的,至少也只是选择性开放的,我们只对那些迎合我们预设观点的答案开放,而往往对异己者紧闭大门。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我们很难把握好课堂中的教学契机,也很难让学生进行真正地“学习”,也就无所谓的教学了。真正地学习应该是在对话中产生,在恰当的沉默中生成,而不是教师源源不断地灌输,学生用心地笔记、识记。
帕尔默还分析了教学恐惧的根源所在——教学与生活地分离,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分离。他还在书中提出了六条教学设计悖论,尽管是多余我也想在这里在写一下,因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太精妙啦,它胜过那些叫嚷多年的所谓的新课改所提倡的设计: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限又是开放的。
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地支撑。
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与争论并存的。
这样的空间是丰满而生动的,是让人感到兴奋和愉快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主体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师或学生,而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是一切在课堂甚或延伸至课外而生成的一切对自我有价值的东西。
由此,我明白了,在今后地教学中,不必再为学生在课堂的偶尔沉默而感到焦虑,我们要敞开心扉地欢迎这样地沉默,该相信“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表达。”因为,他们“有权利表面上不参与讨论和交流——只要能让我感觉到或偶尔向我口头保证,他们在内心参与了。” 帕尔默也带我们重新认识了教学的主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但它又可以由这两者的对话争论而生成。课堂是一个共同体,而教学则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产生“当我们把他者看成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要想能够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某个知识领域,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那么,这一切就是我们的主体,正如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所言:“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肿瘤,你必须成为肿瘤。”微言大义,旨意深远啊。
从这本书中所获得的东西太多了,它给人一种认识自我,保持自我完整的勇气。让我们不再恐惧教学中自我的暴露,相反,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们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更好的将教学与自我相融合,让教学成为发自内心的认同,让课堂成为每个参与者展现“真我”的地方。
朋友,如果你还在犹豫,还在害怕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实践,那么去读读《教学勇气》吧,他可以给你这样的勇气!
刘梓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