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

2024-07-30

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精选11篇)

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1

林黛玉,她有着与生俱来的美貌和后天得到的才学,透过飘垂的秀发,清澈干净的双眼是脱俗的单纯,但那胭脂香味中举手投足倾斜下的,却是淡淡的阴郁,秋风中她迎风而立,混杂着她凌乱的思绪和无奈。

见残花落泪,观落叶伤感。或许,这就是林黛玉的真实写照吧。看见了花落而触景生情,自己,似花一般无依无靠,飘零不定。最终,泪水静落,那样地悄无声息。凄美的语调中,传来一句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可怜黛玉这朵“残花”,不喜欢封建,不喜欢循规蹈矩。但,她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这,也就铸造成了她那不同世俗的思想。

黛玉的花季已过却迟迟不开,她这样苦苦的盼等,换来的是什么?是不被世俗理解的无奈,是孤冷和寂寞……

孤身病榻中的黛玉已经无泪可还,知音的琴弦已断,焚稿的诗魂已葬。就在自己情缘泯灭之时,一身傲骨的黛玉,孤零零的来,又孤零零的去。就这样,林黛玉成为了封建社会最完美的祭品。伴随着泪的咸苦,在飘飞的花瓣中消失……

残花,泪,上演了她的一生,一个凄美的人生,她的悲伤或许正如她说:“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2

一、个体与大体

黛玉是“个体”的,宝钗是“大体”的。“个体”与“大体”的体现可以根据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即自身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他人的评价与看法。

为什么说黛玉是“个体”的?“松、竹、梅素有‘岁寒三友’之称,在文学作品与绘画中历来被用作高洁劲直的象征,作者把梅、竹分别安置在栊翠庵、潇湘馆里,应不是随意的点缀。”这些安排应是在作者精心布局之中的,竹乃高洁之士,而竹又是潇湘馆的一大特征,自然可见作者的意图。因此,黛玉真乃是作者“笔下的宠儿”,这种“宠儿”的身份承担了作者思想精神的精华,然而对当时的一个封建社会大环境而言是不解的,另类的,甚至是违逆的,这种精华就体现在黛玉的“个体”性之上。“黛玉是出了名的‘小性儿’,‘行动爱恼人’,‘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天性喜散不喜聚’。人们对她的这些评语,实际上是对她那种不肯折节媚俗、孤标傲世性格的反映。”《红楼梦》中对黛玉“小性儿”、“尖酸刻薄”等相关内容直接或间接描述应是相当多的,这种认识的来源上到夫人姐妹,下到婆子丫鬟,无一不是集体出气,集体发声。众人认为黛玉太“尖”、太“凸出”了,以至于如果太近则感觉有如烈焰灼烧皮肤肌骨的疼痛,群体排异性自然会发生,不过囿于黛玉地位的独特性而被暂时强制地隐藏起来,故退而远之,避而议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这一群体排异性终会跳出笼子来挥动着它的狂爪魔牙,如“林黛玉赞”所言“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习惯把大众定为常理,太过则是有违常理,所以黛玉是不得人心的,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妒才,另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不解。总体而言,林黛玉的“个体”性体现在她的孤独上,这种孤独主要源自于曲高和寡的无奈。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处的圈子,并且有了极大的超越,所以黛玉具有叛逆的精神。这种超越所带来的差距不是通过人与人长久相处来可以弥补的,相反时常会带来鹤立鸡群的效果,除非她自己低头放弃,否则这种“前卫”给她带来精神高度的同时,也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知音难寻的落寞,加之不迎合众人的性格,使之呈现出清高孤僻、目下无尘的个性。因此黛玉的朋友是很少的,她感叹宝钗的为人,有时候也十分羡慕宝钗极好的人缘,如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俋郁不忿之意”,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然而她是做不到的,因为有违本性。虽然她的孤独有来自无父母姊妹的凄凉,但更是由少有可供交流倾心的朋友所致。此番看来,黛玉的“个体”性除了是她本身个性的体现,也是一种无奈被迫的行为。

宝钗是“大体”的。《红楼梦》所说“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薛宝钗赞”也说她是“静慎安详,从容大雅”,传统道德所要求女性的德与礼、从与守、静与雅都可以在宝钗身上找到。宝钗本是入京“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善赞之职”,这一预设的前途命运其实也说明了她是被特定打造的形象,因此宝钗是极具封建标准的女性。她的“大体”首先体现在“大”上,“以凤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皆在所容”个性真乃“有容乃大”,不过多亦平,杂而乱,虽然“其所蓄未可量也”,但始终应注意的是宝钗个性的全面并不是其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舍弃深度而寻求全面的方式是为了可以与不同的人良好相处。比如宝钗深得众人喜爱,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就连小丫头们也多愿意与宝钗玩耍,这是个性全面的益处。其次,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曲”上。黛玉的处事方式是直,而宝钗是曲,曲己意则是为了迎合它意,如第二十二回贾母命宝钗点戏,如同王熙凤深知贾母喜欢热闹,宝钗也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热闹戏,宝钗真的就很喜欢这样的戏?宝玉看了都说我从来怕这些热闹的,黛玉点了一出戏文中并未指出,但多半不是老年人爱看的热闹戏。那么年龄相当的宝钗也不一定真的喜欢,因为对方是贾母(权力中心),所以曲己意以成其意,即使一定喜欢,那也只能说明宝钗迎合的熟稔。再者,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时”上。《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所说“时宝钗小惠识大体”,时,适时而作,顺势而发,趋利避害,利己益人。探春之敏在于兴利除弊,在于“改”,但是革新势必会触碰到固有的利益团体,所以宝钗所做就在于“稳”。施以小惠使利益均沾,一则服众,众婆子“个个欢喜异常”,二则也得到别人的一致好评,成就大体也显出自己的“大体”。时在于兴变,在于把握机遇,所以“宝钗的审时度势、周到通脱确乎使她具备了‘齐家’的本领。”因此宝钗的“时”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儒学意义的。最后,宝钗的“大体”体现在“守”上。《红楼梦》第四回提到李纨丧偶后的独守并不突兀,它在揭露李纨青春丧偶,生活虽处锦衣玉食之中却如同死灰槁木的残酷现状的同时,也为宝钗的独守埋下了伏笔。纨,以纺绩井臼为要,李纨之父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故以其名命之,读书也不过使其知道几个贤女而已。这些观念成为李纨日后的紧身绳,虽然遭遇惨烈但也不使其“异动”。李纨的生活宝钗应是知道得很彻底的,为什么宝钗还是选择独守呢?这一选择不排除自己的无可奈何,但肯定也来自于她的“大体”。贾珠与贾宝玉无疑是两个极端的人,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忠孝仁义”,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孽根祸胎”,贾珠的早逝与贾宝玉的出家都给她们带来极其悲惨的结局,不过相比之下前者似乎更能让人接受。而宝玉的出家实质就是赤裸裸地对宝钗的抛弃,对爱的背离,在这一更难让人接受的情况下,宝钗的表现却更为坦然,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薛姨妈并未回家,因恐宝钗痛哭,所以在宝钗房中解劝。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更将大道理的话告诉他母亲了。薛姨妈心里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说了。”本是需要被劝,却反过来劝解他人,可见宝钗的德行了。

二、仙性与凡性

离世中的仙子与人世中的杰才,这是对黛玉与宝钗关于“仙性与凡性”的定位,具体而言,它们的差异在于追求并超越自我与追求并实现功利的区别。“仙性与凡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境界的差异,“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友兰说的觉解,也包括张世英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化……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上所阐述的境界包括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它们深受主体的人生经历、所接受的教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境界与生活世界(“无穷的客观关联”)所具有的双向性、持久性,又深刻影响着二者以及诸多联系。“仙性”是黛玉的境界,这与她自小相对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抛父进京都”,寄人篱下)是分不开的;“凡性”是宝钗的境界,自然也与她相对特定的生活方式(“充为才人善赞之职”)分不开。境界有高低之分,“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的高低源于觉解的多少,境界越高,所需要的觉解就越多,所以功利境界比天地境界所需觉解要少得多。功利境界有我而觉我,“我”也只是功利之中的我,并非真我,因为存私存利;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无我而觉我,因为心存天地宇宙,所以真正了解到“我”在其中的地位,无私(我)而发展了真我。回到《红楼梦》上,功利境界应是属于宝钗的“凡性”,天地境界却是黛玉“仙性”的造化。如何说呢?诗言志也。诗歌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志向,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因此可以从她们所做的诗歌入手,论证她们所处的境界。

何为“仙性”?在分析境界之前,先对体现“仙性”的其他方面予以说明。其一,从身份来源上看,黛玉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草,因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而得女体,未报灌溉之恩而五内生出缠绵之意,因随下凡尘以一生眼泪还之,因此其身份来源本来是具有“仙性”的。其二,从音容态度上看,黛玉也有一番神妃仙子之韵,王熙凤见之也不得不大为叹止,“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这种惊叹除了来自于王熙凤善于为人处世的性格,更多的是因为黛玉远胜众人的绝美形容与“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相之于众人,眉目靥身,闲静行动,情浓愁甚,弱柳病身,独特;“心较比干多一窍”,传说比干之心为七窍玲珑心,而比干已是难得之才,再胜;“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之颦,病态之美,更胜。其三,从人生境界上看,依前文所提,天地境界是黛玉的“仙性”。而天地境界是四种人生境界之中最高的,“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这种“天地合一”的至高境界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无我是因为超越了自我而又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即是一种人与人或人与天地的融合,“知天”而“事天”,“事天”能“乐天”,所以《红楼梦问答》也提到了“黛玉信天命”。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之后,黛玉就开启了抛父寄居的生活,按书中所记,年纪尚小,此后除其父林如海逝世而为之送灵外竟无归程。因此,黛玉内心的敏感应来自于两处,一是自小寄居的凄凉,二是父母早逝与人丁单薄,这两处是黛玉“痼疾”的病源,是她感叹孤独凄凉命运的现实原因,但这毕竟是“小(私)我”。不过,黛玉并未把情怀无尽地停留在哀叹之上,通过黛玉的诗歌可以从中看到她所实现的对自我的超越,即在感叹自身命运的同时又兴起了对生命的热爱,前期的《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述尽飘零之苦,但黛玉并未局束于此,而转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香丘”是其追求的心灵圣洁之地,非凡尘可得。“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去尘世化而求得返自然、归本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其洁并非仅是身体之洁,实乃精神之洁,污淖乃是乌烟瘴气的现实环境,拒污而存洁,实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生命感知也更是激起了她对生命的虔诚。后期的词《唐多令》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怀,“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柳絮之飘泊是黛玉之飘泊,不分彼此,你中有我,命薄而惜命;“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谁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黛玉看来,草木(万物)皆有情有感,韶华易逝,时短而爱时。所以黛玉的一生都志在“信天”、“乐命”,并且已然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如《葬花吟》中的“花”、《秋窗风雨夕》中的“秋花”与“秋草”、《唐多令》中的“柳絮”,此皆为草木,而黛玉前世也是一棵绛珠草,草得天地之灵气而成人,草木之情亦是人之情。黛玉的诗作多是体现出这样的特征的,“我”与“非我”无差别的相融并不是进入草木而生情,而是自己就是草木本身。因此,黛玉实则是虽处于世而离于世的仙子。

何为“凡性”?首先,为什么要说宝钗是“凡性”的?原因在于其一,《说文解字》注明,凡,最括也,即最大限度的囊括,近乎全部;其二,除了说文之意,此处“凡”也有“仙”的对立意义,这两点都与宝钗的性格及表现是切合的。在《红楼梦》里黛玉作为一种超功利、超道德的存在与宝钗的功利、道德形成了强烈对比,依照前文所述,宝钗是功利境界之中的人。“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即便有时是‘予’,他的目的也还是‘取’。”这一点在小说中体现得很多,比如施小惠、近众人而得人心,施小惠是一种直接的物质上的“给予”,而近众人则是放下自己贵族小姐的身段而使众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给予”。还是回到诗歌上的分析来阐释境界。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提到了一个“食蟹的绝唱”,即宝钗的《螃蟹咏》。《螃蟹咏》共三首,先起于宝玉,次之黛玉,末之宝钗。三首诗的情感和兴致是不同的,宝玉情酣意足,欢乐闲适,其诗体现的是一种王孙公子的“闲人之气”,黛玉看罢,接着宝玉,其诗体现的是一种“雅士之气”,宝钗沉思而后续,其诗则是一种“锐士之气”。为什么宝钗能够在螃蟹诗中夺魁呢?原因是在于她的诗以小寓大,看世太深,讽刺太毒。吃蟹饮酒,欢乐有余而起兴致,螃蟹之物入诗本是把玩之物,不过到宝钗的笔下竟是到了另一个境界,可见宝钗的心绪和功力了。其诗藏刃其间,刀刀要害,诸如“皮里春秋”、“空”、“黑”、“黄”、“敌”、“腥”、“防”、“冷”、“定”、“落釜”等尖锐之字词,深有嘲讽怒骂、眼看“落釜”的冷静和坚定,这是处于众人意料之外的,“众人看毕,都说:‘这才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宝钗洞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的独特也显示出她的心性和志向,她有点类似于社会中投身于仕途的士大夫们而积极地投身于世,比起众人来,她的才气还真是放在了功利之上。因此,说她是封建道德的模范,甚至是人世中的杰才也是贴切的。再如第七十回,以柳絮作词而成的《临江仙》。这首词上下洋溢着强烈的乐观精神和迫切的希冀意识,那么乐观和希冀体现在哪呢?从字词上看,全篇皆是“白玉堂”、“春”、“解”、“东风”、“蜂团”、“蝶阵”、“好风”、“借”、“送”、“青云”等欢快明亮、积极向上之字词。从塑造的意象关系上看,全篇大概有三个对象,即“赏识者”、“助力者”和“求识者”。“赏识者”是“春”,“助力者”是“东风”,“求识者”是“柳絮”。近乎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宝钗期待属于自己的“政途”,我们不能肯定“以此而把宝钗定义为一个野心家”的说法,但是也不能否定从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她于世做出的积极的期待和努力。“白玉堂”,华贵之地,暗示权贵;“春解舞”,欣赏柳絮之舞,赏识其才也;“东风卷得均匀”,东风更助其力。故词的下片再次呼喊“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就更显其所思所想所志了。柳絮是宝钗自身或者是自己志向的托物,“终不改”乃是固其所志。本是飘泊无根之物却被视为希冀满怀、乐观可守,也正是显示出了其中的悲剧性。其实从在元妃省亲而表现出来的欣羡和激动就可以看出,宝钗是迫切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德”与“才”,元妃是她努力的模范,也可能是她所需要得到的“赏识者”。因此,比起黛玉的仙性,宝钗投身于功利确实是凡;其性格、表现广而杰也确是凡。

可以说黛玉与宝钗所代表的“两种女性”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极富魅力的、感人的。她们没有好坏之分,作者怀着赞美和悲悯的复杂心绪去正视她们的精神人格,虽然曹雪芹先生的笔触可能更倾向于黛玉所代表的女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贬低宝钗,甚至把她塑造成一个封建形态下的丑陋恶魔。依然可见,我们不会因为宝钗的世俗而去否定或者忽视她的美丽之处。处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黛玉是极力冲破藩篱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精魂,所以面对崇尚群体的社会氛围,抗争需从挖掘个体开始,因此黛玉拥有极强的个体性是自然的了;而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形态压力之下,这一微小却极其闪耀的思想行动何其之难,因此黛玉兼具仙性也是自然的了。同样,宝钗却是凝聚了当时社会所拥有近乎全部的传统或者规定的正统。其实面对现在,黛玉与宝钗仍具有代表的可行性,黛玉可作为一种精神意义,而宝钗则是作为一种现实意义存在。在精神境界方面黛玉依然有很多是我们现今都无法超越的,而宝钗在人世中也做得近乎完美。总之,挖掘和分析人物不仅要立足于过去,还应着眼于现在,这才是人物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

摘要:对比是《红楼梦》上下运用得较多的手法,或明或暗,或大或小。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的对比是历代红楼人关注的重点,研究也较为透彻。《红楼梦》的女性形象类型大致有二,一是恪守封建传统遵循礼教等级的女性,二是萌生反制思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女性,黛玉与宝钗无疑是这“两种女性”对比的典型。因此,本文基于这“两种女性”的思维,力图对黛玉与宝钗的形象对比做出一些新的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对比,“两种女性”,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李鸿渊:《<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62页。

[2] .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1月第1版,第127页。

[3] .薛海燕:宝钗之“时”的儒学内涵和文化反思意义.《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一辑,第284页。

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3

关键词:《红楼梦》 对比 “两种女性” 人物形象

黛玉与宝钗是贾府上下两颗极其耀眼的明珠,作为红楼的主体人物,不仅仅是因为她们地位的高贵,其谈吐行止、秉赋灵性、德才见识等更是受到历代红楼人的关注。当然,对这两人的评价也是各色各异的。黛玉与宝钗基本也是围绕着宝玉出现的,“金玉良缘”与“木石同盟”的并存与碰撞,阐述了贾宝玉与黛玉、宝钗爱情的来源,也意味着代表了“两种女性”的团体与意识之间或明或暗的斗争。按照五行之数,金是克木的,这也就暗示了“金玉良缘”的“成功”。不过,曹雪芹先生对“败者”是怀着赞美且沉痛的心情的,这种“成功”并不等同于正义战胜了邪恶式,其结局往往在意料之中,但是性质却与好胜坏不同。究其原因,按照“两种女性”的思维方式对人物进行对比分析。

一、个体与大体

黛玉是“个体”的,宝钗是“大体”的。“个体”与“大体”的体现可以根据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即自身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和他人的评价与看法。

为什么说黛玉是“个体”的?“松、竹、梅素有‘岁寒三友之称,在文学作品与绘画中历来被用作高洁劲直的象征,作者把梅、竹分别安置在栊翠庵、潇湘馆里,应不是随意的点缀。”这些安排应是在作者精心布局之中的,竹乃高洁之士,而竹又是潇湘馆的一大特征,自然可见作者的意图。因此,黛玉真乃是作者“笔下的宠儿”,这种“宠儿”的身份承担了作者思想精神的精华,然而对当时的一个封建社会大环境而言是不解的,另类的,甚至是违逆的,这种精华就体现在黛玉的“个体”性之上。“黛玉是出了名的‘小性儿,‘行动爱恼人,‘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厉害,‘天性喜散不喜聚。人们对她的这些评语,实际上是对她那种不肯折节媚俗、孤标傲世性格的反映。”《红楼梦》中对黛玉“小性儿”、“尖酸刻薄”等相关内容直接或间接描述应是相当多的,这种认识的来源上到夫人姐妹,下到婆子丫鬟,无一不是集体出气,集体发声。众人认为黛玉太“尖”、太“凸出”了,以至于如果太近则感觉有如烈焰灼烧皮肤肌骨的疼痛,群体排异性自然会发生,不过囿于黛玉地位的独特性而被暂时强制地隐藏起来,故退而远之,避而议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变化,这一群体排异性终会跳出笼子来挥动着它的狂爪魔牙,如“林黛玉赞”所言“人而不为时辈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为《红楼梦》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于姊妹,不得于舅母,并不得于外祖母,所谓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势然也。于是乎黛玉死矣。”习惯把大众定为常理,太过则是有违常理,所以黛玉是不得人心的,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妒才,另一方面是因为众人的不解。总体而言,林黛玉的“个体”性体现在她的孤独上,这种孤独主要源自于曲高和寡的无奈。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跳出了自己所处的圈子,并且有了极大的超越,所以黛玉具有叛逆的精神。这种超越所带来的差距不是通过人与人长久相处来可以弥补的,相反时常会带来鹤立鸡群的效果,除非她自己低头放弃,否则这种“前卫”给她带来精神高度的同时,也会给她带来无尽的痛苦。知音难寻的落寞,加之不迎合众人的性格,使之呈现出清高孤僻、目下无尘的个性。因此黛玉的朋友是很少的,她感叹宝钗的为人,有时候也十分羡慕宝钗极好的人缘,如第五回“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俋郁不忿之意”,第四十五回“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然而她是做不到的,因为有违本性。虽然她的孤独有来自无父母姊妹的凄凉,但更是由少有可供交流倾心的朋友所致。此番看来,黛玉的“个体”性除了是她本身个性的体现,也是一种无奈被迫的行为。

宝钗是“大体”的。《红楼梦》所说“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薛宝钗赞”也说她是“静慎安详,从容大雅”,传统道德所要求女性的德与礼、从与守、静与雅都可以在宝钗身上找到。宝钗本是入京“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善赞之职”,这一预设的前途命运其实也说明了她是被特定打造的形象,因此宝钗是极具封建标准的女性。她的“大体”首先体现在“大”上,“以凤姐之黠,黛玉之慧,湘云之豪迈,袭人之柔奸,皆在所容”个性真乃“有容乃大”,不过多亦平,杂而乱,虽然“其所蓄未可量也”,但始终应注意的是宝钗个性的全面并不是其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舍弃深度而寻求全面的方式是为了可以与不同的人良好相处。比如宝钗深得众人喜爱,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就连小丫头们也多愿意与宝钗玩耍,这是个性全面的益处。其次,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曲”上。黛玉的处事方式是直,而宝钗是曲,曲己意则是为了迎合它意,如第二十二回贾母命宝钗点戏,如同王熙凤深知贾母喜欢热闹,宝钗也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的热闹戏,宝钗真的就很喜欢这样的戏?宝玉看了都说我从来怕这些热闹的,黛玉点了一出戏文中并未指出,但多半不是老年人爱看的热闹戏。那么年龄相当的宝钗也不一定真的喜欢,因为对方是贾母(权力中心),所以曲己意以成其意,即使一定喜欢,那也只能说明宝钗迎合的熟稔。再者,宝钗的“大体”体现在“时”上。《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所说“时宝钗小惠识大体”,时,适时而作,顺势而发,趋利避害,利己益人。探春之敏在于兴利除弊,在于“改”,但是革新势必会触碰到固有的利益团体,所以宝钗所做就在于“稳”。施以小惠使利益均沾,一则服众,众婆子“个个欢喜异常”,二则也得到别人的一致好评,成就大体也显出自己的“大体”。时在于兴变,在于把握机遇,所以“宝钗的审时度势、周到通脱确乎使她具备了‘齐家的本领。”因此宝钗的“时”是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儒学意义的。最后,宝钗的“大体”体现在“守”上。《红楼梦》第四回提到李纨丧偶后的独守并不突兀,它在揭露李纨青春丧偶,生活虽处锦衣玉食之中却如同死灰槁木的残酷现状的同时,也为宝钗的独守埋下了伏笔。纨,以纺绩井臼为要,李纨之父认为“女子无才便有德”,故以其名命之,读书也不过使其知道几个贤女而已。这些观念成为李纨日后的紧身绳,虽然遭遇惨烈但也不使其“异动”。李纨的生活宝钗应是知道得很彻底的,为什么宝钗还是选择独守呢?这一选择不排除自己的无可奈何,但肯定也来自于她的“大体”。贾珠与贾宝玉无疑是两个极端的人,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忠孝仁义”,一个是封建社会的“孽根祸胎”,贾珠的早逝与贾宝玉的出家都给她们带来极其悲惨的结局,不过相比之下前者似乎更能让人接受。而宝玉的出家实质就是赤裸裸地对宝钗的抛弃,对爱的背离,在这一更难让人接受的情况下,宝钗的表现却更为坦然,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薛姨妈并未回家,因恐宝钗痛哭,所以在宝钗房中解劝。那宝钗却是极明理……更将大道理的话告诉他母亲了。薛姨妈心里反倒安了,便到王夫人那里先把宝钗的话说了。”本是需要被劝,却反过来劝解他人,可见宝钗的德行了。

二、仙性与凡性

离世中的仙子与人世中的杰才,这是对黛玉与宝钗关于“仙性与凡性”的定位,具体而言,它们的差异在于追求并超越自我与追求并实现功利的区别。“仙性与凡性”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境界的差异,“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冯友兰说的觉解,也包括张世英说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境界是一个人的生活世界的内在化……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美学上所阐述的境界包括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它们深受主体的人生经历、所接受的教育、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境界与生活世界(“无穷的客观关联”)所具有的双向性、持久性,又深刻影响着二者以及诸多联系。“仙性”是黛玉的境界,这与她自小相对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抛父进京都”,寄人篱下)是分不开的;“凡性”是宝钗的境界,自然也与她相对特定的生活方式(“充为才人善赞之职”)分不开。境界有高低之分,“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品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境界的高低源于觉解的多少,境界越高,所需要的觉解就越多,所以功利境界比天地境界所需觉解要少得多。功利境界有我而觉我,“我”也只是功利之中的我,并非真我,因为存私存利;天地境界是最高的境界,无我而觉我,因为心存天地宇宙,所以真正了解到“我”在其中的地位,无私(我)而发展了真我。回到《红楼梦》上,功利境界应是属于宝钗的“凡性”,天地境界却是黛玉“仙性”的造化。如何说呢?诗言志也。诗歌可以抒发一个人的志向,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因此可以从她们所做的诗歌入手,论证她们所处的境界。

何为“仙性”?在分析境界之前,先对体现“仙性”的其他方面予以说明。其一,从身份来源上看,黛玉本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颗绛珠草,因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润而得女体,未报灌溉之恩而五内生出缠绵之意,因随下凡尘以一生眼泪还之,因此其身份来源本来是具有“仙性”的。其二,从音容态度上看,黛玉也有一番神妃仙子之韵,王熙凤见之也不得不大为叹止,“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算见了”。这种惊叹除了来自于王熙凤善于为人处世的性格,更多的是因为黛玉远胜众人的绝美形容与“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黛玉相之于众人,眉目靥身,闲静行动,情浓愁甚,弱柳病身,独特;“心较比干多一窍”,传说比干之心为七窍玲珑心,而比干已是难得之才,再胜;“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之颦,病态之美,更胜。其三,从人生境界上看,依前文所提,天地境界是黛玉的“仙性”。而天地境界是四种人生境界之中最高的,“是消解了‘我与‘非我的分别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因而也就是一种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的审美境界。”这种“天地合一”的至高境界非常人所能达到的,无我是因为超越了自我而又达到“玄同彼我”的境界,即是一种人与人或人与天地的融合,“知天”而“事天”,“事天”能“乐天”,所以《红楼梦问答》也提到了“黛玉信天命”。贾夫人仙逝扬州城之后,黛玉就开启了抛父寄居的生活,按书中所记,年纪尚小,此后除其父林如海逝世而为之送灵外竟无归程。因此,黛玉内心的敏感应来自于两处,一是自小寄居的凄凉,二是父母早逝与人丁单薄,这两处是黛玉“痼疾”的病源,是她感叹孤独凄凉命运的现实原因,但这毕竟是“小(私)我”。不过,黛玉并未把情怀无尽地停留在哀叹之上,通过黛玉的诗歌可以从中看到她所实现的对自我的超越,即在感叹自身命运的同时又兴起了对生命的热爱,前期的《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述尽飘零之苦,但黛玉并未局束于此,而转为“天尽头,何处有香丘”,“香丘”是其追求的心灵圣洁之地,非凡尘可得。“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去尘世化而求得返自然、归本真;“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其洁并非仅是身体之洁,实乃精神之洁,污淖乃是乌烟瘴气的现实环境,拒污而存洁,实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生命感知也更是激起了她对生命的虔诚。后期的词《唐多令》也表达了同样的情怀,“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柳絮之飘泊是黛玉之飘泊,不分彼此,你中有我,命薄而惜命;“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谁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黛玉看来,草木(万物)皆有情有感,韶华易逝,时短而爱时。所以黛玉的一生都志在“信天”、“乐命”,并且已然达到了物我相融的境界,如《葬花吟》中的“花”、《秋窗风雨夕》中的“秋花”与“秋草”、《唐多令》中的“柳絮”,此皆为草木,而黛玉前世也是一棵绛珠草,草得天地之灵气而成人,草木之情亦是人之情。黛玉的诗作多是体现出这样的特征的,“我”与“非我”无差别的相融并不是进入草木而生情,而是自己就是草木本身。因此,黛玉实则是虽处于世而离于世的仙子。

何为“凡性”?首先,为什么要说宝钗是“凡性”的?原因在于其一,《说文解字》注明,凡,最括也,即最大限度的囊括,近乎全部;其二,除了说文之意,此处“凡”也有“仙”的对立意义,这两点都与宝钗的性格及表现是切合的。在《红楼梦》里黛玉作为一种超功利、超道德的存在与宝钗的功利、道德形成了强烈对比,依照前文所述,宝钗是功利境界之中的人。“功利境界的人,他的行为的目的是‘取,即便有时是‘予,他的目的也还是‘取。”这一点在小说中体现得很多,比如施小惠、近众人而得人心,施小惠是一种直接的物质上的“给予”,而近众人则是放下自己贵族小姐的身段而使众人得到一种精神上的“给予”。还是回到诗歌上的分析来阐释境界。第三十八回“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提到了一个“食蟹的绝唱”,即宝钗的《螃蟹咏》。《螃蟹咏》共三首,先起于宝玉,次之黛玉,末之宝钗。三首诗的情感和兴致是不同的,宝玉情酣意足,欢乐闲适,其诗体现的是一种王孙公子的“闲人之气”,黛玉看罢,接着宝玉,其诗体现的是一种“雅士之气”,宝钗沉思而后续,其诗则是一种“锐士之气”。为什么宝钗能够在螃蟹诗中夺魁呢?原因是在于她的诗以小寓大,看世太深,讽刺太毒。吃蟹饮酒,欢乐有余而起兴致,螃蟹之物入诗本是把玩之物,不过到宝钗的笔下竟是到了另一个境界,可见宝钗的心绪和功力了。其诗藏刃其间,刀刀要害,诸如“皮里春秋”、“空”、“黑”、“黄”、“敌”、“腥”、“防”、“冷”、“定”、“落釜”等尖锐之字词,深有嘲讽怒骂、眼看“落釜”的冷静和坚定,这是处于众人意料之外的,“众人看毕,都说:‘这才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宝钗洞察事物的思维方式的独特也显示出她的心性和志向,她有点类似于社会中投身于仕途的士大夫们而积极地投身于世,比起众人来,她的才气还真是放在了功利之上。因此,说她是封建道德的模范,甚至是人世中的杰才也是贴切的。再如第七十回,以柳絮作词而成的《临江仙》。这首词上下洋溢着强烈的乐观精神和迫切的希冀意识,那么乐观和希冀体现在哪呢?从字词上看,全篇皆是“白玉堂”、“春”、“解”、“东风”、“蜂团”、“蝶阵”、“好风”、“借”、“送”、“青云”等欢快明亮、积极向上之字词。从塑造的意象关系上看,全篇大概有三个对象,即“赏识者”、“助力者”和“求识者”。“赏识者”是“春”,“助力者”是“东风”,“求识者”是“柳絮”。近乎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宝钗期待属于自己的“政途”,我们不能肯定“以此而把宝钗定义为一个野心家”的说法,但是也不能否定从词中所表现出来的她于世做出的积极的期待和努力。“白玉堂”,华贵之地,暗示权贵;“春解舞”,欣赏柳絮之舞,赏识其才也;“东风卷得均匀”,东风更助其力。故词的下片再次呼喊“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也就更显其所思所想所志了。柳絮是宝钗自身或者是自己志向的托物,“终不改”乃是固其所志。本是飘泊无根之物却被视为希冀满怀、乐观可守,也正是显示出了其中的悲剧性。其实从在元妃省亲而表现出来的欣羡和激动就可以看出,宝钗是迫切希望可以实现自己的“德”与“才”,元妃是她努力的模范,也可能是她所需要得到的“赏识者”。因此,比起黛玉的仙性,宝钗投身于功利确实是凡;其性格、表现广而杰也确是凡。

可以说黛玉与宝钗所代表的“两种女性”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极富魅力的、感人的。她们没有好坏之分,作者怀着赞美和悲悯的复杂心绪去正视她们的精神人格,虽然曹雪芹先生的笔触可能更倾向于黛玉所代表的女性,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贬低宝钗,甚至把她塑造成一个封建形态下的丑陋恶魔。依然可见,我们不会因为宝钗的世俗而去否定或者忽视她的美丽之处。处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黛玉是极力冲破藩篱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精魂,所以面对崇尚群体的社会氛围,抗争需从挖掘个体开始,因此黛玉拥有极强的个体性是自然的了;而面对如此强大的传统形态压力之下,这一微小却极其闪耀的思想行动何其之难,因此黛玉兼具仙性也是自然的了。同样,宝钗却是凝聚了当时社会所拥有近乎全部的传统或者规定的正统。其实面对现在,黛玉与宝钗仍具有代表的可行性,黛玉可作为一种精神意义,而宝钗则是作为一种现实意义存在。在精神境界方面黛玉依然有很多是我们现今都无法超越的,而宝钗在人世中也做得近乎完美。总之,挖掘和分析人物不仅要立足于过去,还应着眼于现在,这才是人物生命不竭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鸿渊:《<红楼梦>人物对比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第62页。

2.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4年1月第1版,第127页。

3.薛海燕:宝钗之“时”的儒学内涵和文化反思意义.《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一辑,第284页。

4.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第433页,435页,437页,436页。

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4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原文中林黛玉的真实写照,自古红颜多薄命,这也为她令人潸然泪下的结局而埋下了伏笔。林黛玉本是太虚幻境绛珠仙子,为偿甘露之惠,自甘坠下凡尘,但那原本冰清玉洁的仙子,却未曾沾染上尘世间的世俗,依旧是那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林黛玉赚了我们太多的眼泪,她天性孤傲,天真纯洁,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社会世俗功利的影响,她我行我素,但是在贾府这样声名显赫的大家族中,自然不会有好人缘。

我是欣赏林黛玉的,“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固然率真却决不莽撞,恰恰相反,她行事十分谨慎。这一特点在原文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中即可看出“黛玉常听得他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他人耻笑了他去。”这段话将林黛玉的行事谨慎,描写的淋漓尽致,也将黛玉心思的缜密刻画的入木三分。

自古才女都是悲春伤秋,多愁善感的,像林黛玉这般脱俗的人儿,也不例外。黛玉的多愁善感,最经典的一段的体现在“黛玉葬花”这一情节中。她不忍心落花被玷污,希望她们“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曾在第二十七回《葬花吟》中问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因此又曰:“未若锦囊收艳骨,一一杯净土掩风流。”至此,“黛玉葬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痕迹!

林黛玉虽然多愁善感,但她的才华在大观园众人中自是首屈一指的。《葬花吟》中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是深刻的表现了黛玉在封建社会所遭受的精神上的苦难,却也体现了黛玉的惊世才华。还有在赏菊是黛玉所吟咏的《咏菊》、《问菊》,也才压群雄。这无一不展示了林黛玉不容忽视的卓越才华。

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5

望着那一行行文字,想象着她当时的悲凉景象,心中不禁生起一丝怜悯。黛玉是不幸的,父母双双早亡,使她得不到亲情,也为她日后的多愁善感深深地埋下了根子。然而她又是幸运的,贾母的关爱,宝玉的痴情安抚着她那颗受伤的心灵。黛玉的眼泪,给我以很深的印象,似乎一年到头,她都在流泪,为自己,为亲情,更多的是为宝玉而流。正当二人的感情越来越深时,宝钗的出现就像是一块大石头,无情地将他们隔开了。宝钗能言善辩,憨厚大方,难道这就是日后太太们喜爱她的原因吗?黛玉悲观多情,体弱多病,难道这就是太太们排挤她的原因吗?我为黛玉不平,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个才华出众的女子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到头来只能自己咽下爱的`苦果?

宝玉曾经说过:“女儿是水做的。”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黛玉就是最闪亮的一滴水。虽然能言善辩比不上宝钗,但又能说明些什么呢?论相貌,黛玉貌若天仙,宝钗却远远比不上;论才学,宝钗豪放,而黛玉伤感,其实,黛玉胜宝钗一筹,只不过,宝钗表现在口上,而黛玉隐藏在心里。“冷月无声葬花魂”,又有几人知道,这正是黛玉发自内心的感受。确实,黛玉是悲观的,甚至会将落下的桃花埋葬,从中足以看出黛玉的苦楚,只不过,她不敢表达出来罢了。她从不将自己与别人平等看待,甚至自嘲为“居人篱下”,有人认为,那不过是她思念故乡罢了,可是谁又能领会更深层的含义。

从小失去双亲,这失去的何止父母而已,父母的关爱与幸福的生活也随之烟消云散。亲情是什么也弥补不了的,在黛玉心里,贾母的疼爱、宝玉的关怀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她清楚自己的地位,她明白自己的未来。只可惜命运与她开了一个玩笑,正当她理解一切时,却惟一遗忘了自己与宝玉的爱。本以为能够顺利得到,从中获取快乐,却不曾想到,太太们的极力排挤,使得她失去了本该到手的爱,失去了惟一的希望。怪不得,在她病重时,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老太太吐露了自己的感情:“您白疼我了!”如此令人震惊的话,就连老太太也未曾料到。直到那一刻,她才真正明白了一些,可惜为时已晚,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或许是因为感情,黛玉对人总是具备戒心,甚至对自己的贴身丫鬟也万分猜疑。可她那里知道,正是因为那一次次的猜疑,一次次的犹豫断送了她那光明的前景,使她坠入痛苦的爱河,却无法自拔。对宝玉的戒心,黛玉日益加增,以至于日后引起一场又一场**,使太太们深为不悦,对她极力排挤。既然有选择,那就得执着地跟下去,何必猜疑呢?更何况,宝玉是一片赤诚,为何又不肯接受呢?无数次,我为黛玉惋惜,如果她当初改变一些,哪怕是一点点,也许,结局就不会那样凄惨了。可是这样就说明黛玉是胆小的吗?不。临死前,黛玉满怀悲痛,毅然将宝玉送的手帕连同自己的诗稿一同烧了,也算是断了与宝玉的一片痴情。多么刚强的女子!如此做法,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在真相大白后,没有埋怨,也没有眼泪,她只是用焚稿来表达自己对宝玉的怨恨。

关于写林黛玉的作文 篇6

很早以前写的《红楼梦》读后感--《绛珠*黛玉*忘忧草》 -红楼梦读后感

绛珠*黛玉*忘忧草如果落花忘记流水,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坠落。如果飞蛾忘记火焰,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受伤。如果雪人忘记阳光,就不会心甘情愿的消融。--如果我忘记你,就不会付出一世的泪水。远处的鞭炮声中,你是否像从前在我身边那般温柔的笑,然后牵起她的手。我的眼中映着灯笼温暖的红色,我的手中握着冰冷的白色丝帕,我又开始不停得咳,直到几滴鲜血染红了丝巾,像一点点梅花,让我想起那被我葬下的几片落红,大概只剩下芳香了吧。为什么美好的事物都无法持久呢?它们的美丽依旧在我记忆之中的不远处,就像我们坐在一起说笑的时光就在我记忆之中的昨天。我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你时,你扬起的嘴角,灵动的眼神。当你微笑着说:“这个妹妹好像在哪里见过,好生眼熟。”我便知道,你是我前世欠下的,但我并不知道我将用什么偿还你,是一世的泪水,亦或是终生的感情。从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所有的泪水都是为了你。我无法忘记,那次我赌气不肯见你,你在门外等待,雨水冲刷着你苍白而单薄的身影。我终于无法忍受地冲了出去,我看见冰冷的雨水从你的发稍滑落,我看见你眼中落花飘飞般温暖的神情,我看见你微微上扬的嘴角--就让我在你怀里幸福的流泪吧,我不怕雨水冰冷的温度,我只怕失去你。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的悲剧开始了。你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对坐吟诗的幸福时光。你还记得吗?你劝我末要生气时的温柔话语。你还记得吗?我们相隔两地的一个个失眠的夜晚。你已经很久没来过了吧…你已经忘记了吧…为什么我不能平静的回头,平静的怀念那破碎的旧时光。那就把落花还给枝头,把雨滴还给屋檐,把我空前的思念还给前世的前世,把我绝望的忧伤还给昨天的昨天。我在阳光中徘徊,我以为在阳光下暴晒,回忆就会蒸发,阳光穿透皮肤,自己就会透明,然而,我错了。当我在远处的喧哗声中抬起头来时,整个世界的忧郁向我袭来。我终于还是带着对你的思念闭上了眼睛。如果,如果还有来世,我可不可以是一株忘忧草…而不是前世的绛珠草。很不幸我画画,但我不是画家我写作,但我不是作家我睡觉,但我不是睡美人但是很幸运我吃饭,但我不是饭桶落花坠落因为万有引力飞蛾扑火为了寻找光明即使阴云密布雪还是要化的`因为春天就要到来正式改行,不写诗学摄影了!如果落花忘记流水,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坠落。如果飞蛾忘记火焰,就不会心甘情愿的受伤。如果雪人忘记阳光,就不会心甘情愿的消融。--如果我忘记你,就不会付出一世的泪水。.☆.别逼我,其实我很强悍的.♀.红楼梦你都能写这么多服了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真是我见犹怜!几十个美女说我帅,我没承认,他们就用砖头砸我,说我虚伪原帖由zfwlove于2006-11-30 23:31发表多愁善感的林妹妹,真是我见犹怜!其实人家是挺自强的女生。路归路桥归桥各走各方尘归尘土归土自归自宿爱书的流氓,就像忏悔的杀人犯从来没有试过这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牛肉丸的鲜美、濑尿虾的甘甜,掺在一起的味道竟然比老鼠斑有过之而无不及,简直比我的初恋更加诗情画意,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诗!好诗![本帖最后由高粱怡于2006-12-7 13:05编辑]苹果你太任性了,乔布斯你太贪婪了!如果如果,如果还有来世,我可不可以是一株忘忧草…而不是前世的绛珠草。或许,前生我们就是洛水岸边的两株绛珠草,你在左岸,我在右岸,而涓涓的洛水就是我们一世的泪水与思念。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这位姑娘.

林黛玉的挽歌作文 篇7

她,一个如水般清冽明净的女子。她,在父亲千方百计的劝说下,无奈地来到了这个万人向往的大观园。然而,她又怎能不知――这看似繁华竞逐、恍若人间仙境的大观园中,暗藏多少勾心斗角,多少步步惊心。无奈,她学不会宝钗的豁达大度、随波逐流,学不会熙凤的舞权弄势、泼辣干练,更无法像袭人那样不问旁事、安份守己。她,只是如水般保持着那份清澈澄明,用无声的姿态抗击着封建礼教的束缚。然而,混沌的大观园又岂能容下这孤寂的一道清流?于是乎,纵使她与宝玉情投意合、心有灵犀,也无以违背封建家长们所希冀的“金玉良缘”。终于,宝玉与宝钗成婚了。万念俱灰的她失却了心灵的支柱,亦如一道清流流至尽头般,停伫于此,戛然却步。不曾意外的,她,因此芳魂尽散,随风而逝,亦如她葬花所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何等悲戚的心境,方能叹出如此凄清之语!

如水般的她,以生命为代价,“质本洁来还洁去”,终悄然流向了心所神往的自由之地;宝玉,亦随她而去,了断红尘,“归彼大荒”。

到头来,一切恰似红楼梦一场。然而,一场梦尽,宝黛恋情流传千古。有人叹:“自古红颜多薄命,黛玉如花,花谢人亡。”有人惜:“黛玉似风,宝玉似沙,风沙缠绵,过往尘世;无奈,沙存红尘,风寄天涯,红尘路尽,沙滞风离,两相茫茫。”然而,我恰感慨:“黛玉似水,澄明清冽,不染纤尘;混沌的大观园非其栖身之所,于是,她以柔弱的风骨冲破了红尘,仍若水般,淌在漫漫红尘外,依旧孤高不羁,柔中又自藏坚毅。”

秀美的万千汉字中,似有一字为她而创――“汝”。

作文我眼中的林黛玉 篇8

林黛玉是个会舞诗弄文的才女。黛玉受过良好的封建教育,文章韬略皆显奇才,她好胜性又强,每次作诗应对必是全力以赴。

有一次贾贵妃回来探亲,要去大观园游玩一番。贾贵妃让众姐妹个人题一匾一诗。黛玉题的匾额是世外桃源,写的诗是:

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气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贾贵妃直夸黛玉写的诗好。

黛玉对待女子学文的态度与作风也是非常积极的。

有一次,薛蟠的小妾香菱求黛玉教她做诗,黛玉高兴地答应了香菱,她对香菱不厌其烦的教导,带领香菱去结识王摩诘、李青莲等一代名家,更反映在她后来的重建桃花社,可以说在学问上林黛玉是花费了毕生的心血。

生在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林黛玉却能写会作,填词吟诗样样能行。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是何等的奇思妙想;以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又是何等的清新自然。在那场菊花诗会上,林黛玉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如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绝妙之句层出不穷,我这爱诗的人读后觉得满口生香。也许李清照的词也不及林黛玉的风流别致。

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 篇9

林黛玉虽然率直,却并不鲁莽;恰恰相反,她行事却十分谨慎。这以性格特点在她初到贾府时的描写的淋漓尽致:黛玉曾听母亲说过,她的外祖母家中与别人家中十分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唯恐让别人耻笑了。

而她也给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书中又有这样一段话:

众人见她年龄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自有一股自然的风流姿态。就连王熙凤都不由赞叹:“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这也另一方面写出来了林黛玉的貌美如花。

林黛玉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她的多愁善感与年少才高。“黛玉葬花”便是她这一性格所表现最突出的一个典型事例。她不忍心看美丽落花被尘土所污,希望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于是她收集落花,建立花冢,用“一抔净土掩风流。”从此,“黛玉葬花”便成了《红楼梦》中的一个著名景点故事。“黛玉葬花”这件事把林黛玉的多愁善感渲染到了极致。

黛玉的出身、身体状况、性格特征、生活环境和她和宝玉的情感故事无不在渲染着一种悲剧的气氛。

我眼中的林黛玉作文800字 篇10

林黛玉姣美,飘逸,机敏,忧郁,她那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她是一株圣洁的阆苑仙苑,她是一块晶莹璀璨的美玉。林黛玉手拿一柄花锄,一方佃帕,创造了这个流传千古的人物佳话。

天生体弱多病的她,虽然没有宝钗所特有的丰满、成熟和娴雅,但我认为黛玉之美是一种个性之美,一种缺憾之美:两弯似蹙非蹙茏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其美由此可见。

我既喜欢林黛玉,又讨厌她,我喜欢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一味地迎合贾母等人的喜好,一昧追求功名利禄,也不会像王熙凤那样千方百计地取悦贾母,而且把满腔的幽怨放在心底,以真实的自我,用独特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埋香飞燕泣残江,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幽淑女悲题玉美吟,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凹晶馆联诗寂寞将林黛玉的才情写得淋漓尽致。她的诗文也一直是悲悲切切的,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江消香断有谁怜”诉出了她的心境,“依今葬花人哭痴,他年葬依知是谁”更写出了她的哀伤。

但我又讨厌她,因为林黛玉一则是她身体太弱,二则太小家子气,说话刻薄,三则她的精神世界太悲观了。她身子弱是天生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她的尖酸话语让我无法忍受,她总认为贾府里的人看不起寄人篱下的她,处处为难她,也因此成天唉声叹气。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只愿缩在冬天的角落里,而不愿转过身去迎接春天,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小心翼翼,而不愿试着去改变,或许命运的轮盘会被惊动,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冒死追逐,而不愿停下仰望,但我清楚的是,她在用灵魂唱歌,在用生命作画,她想用透明的灵魂照亮黑暗的长路,她想用纤细的手指剥开自由的窗扉。

关于写谢谢的作文 篇11

她是个个子高高,眉清目秀的女孩子。与我一样,也是个阳光女孩。她有时很沉默,不大爱在别人面前说话,可是面对着我,就是无话不谈了。真是个特别的女孩。我们相识是在小学的时候,她二年级时转来我班的,从那之后我跟她就成了同桌。在小学毕业时我还以为我们会分道扬镳,没想到我们挺有缘的。居然上了初中还能与我在同一班学习,而且还是同桌。我的心情是无比的高兴吖。现在又差不多要面临毕业了,我真的是好舍不得她吖。毕竟她同我一起风风雨雨地走过了那么多年。这些年来,我真的很感谢她。感谢有她陪伴着我度过那些日子。因为有她,我面前的路才会风雨无阻。就因为她,所以我才感谢她。

她是我的至密好友,同时也是最了解我的人。还记得每次我受了委屈之后,趴在桌上无动于衷的时候,仿佛只有她才能看出我的心思。她坐在我旁边瞧了一下我,下了意识,之后就讲一些笑话给我听,尽管我没有多理你,你依然想逗我开心。最后,她就一直跟我谈心,帮我解决我的烦恼;还记得,我考试时总有一个焦虑--害怕写作文。这就成了我每次考试的担心点。每次我总是忧虑重重的,很害怕自己会写不出好的作文来。而恰恰相反她的作文却很好。你知道了我有这考试忧虑时,她不免每次都提醒我,叫我放松点,不要太紧张,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她还告诉我如果这次考不好,不要紧,下次再努力些,追上来„„考试了,你也不免提醒我一句,好好写作文,我的水平与你相差不远的。就因为你对我的鼓励,现在我就不害怕作文了,我还能泰然面对了;还记得吗?那个深秋的傍晚,是我人生最低落的起点。也是我最悲伤的时候。我不仅忍受着失去一个亲人的痛苦,还要忍受着被人嘲笑的痛苦,当时我真的是无地自容了,也是整天以泪洗脸。那段日子里,我真的很不开心。可庆幸的是,我还有一位这么好的知己。你对我十分的好。不仅抚慰着我那颗受伤的心,还经常与我玩,与我一起学习,一起快乐。让我走出那片悲伤。渐渐地,我就恢复我往日那灿烂的笑容,她比我还要开心;还记得,在我遇到困难时,总是有她陪伴着我度过,总是她,与我共进退,共患难„„

还记得„„还记得的事数之不情呢!那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深处了,忘不了,也抹不掉。有了她我的生活才会如此绚丽多彩。我真的很感谢她,很想很向对她说一声"谢谢了"。她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知己,有了她我的生活才不会那么灰暗。慧茵——真的谢谢你了。谢谢!

谢谢你,蜘蛛

记得那是五年级第二学期,我因考试没考好而闷闷不乐,周五回到家,我更是垂头丧气干什么都没劲。于是我独自一人走出家门想去散散步。走在路上,我被一只小蜘蛛吸引了。它在那儿织网呢!我想:这么小的蜘蛛能织出一张网来?还不如趁早放弃的好。我再仔细看看,那蜘蛛在不停地爬着,身后拖着一根长长的丝,它爬得很慢,而且看起来,它的动作也不怎么熟练。所以它织了不几圈,丝就断了,它往前爬几步,发现丝断了,就返回来接着织,可不几下丝又断了,它又得返回来重新接上。这样丝好像故意跟它作对似得反复断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它爬过去了又爬回来接着,可就是这样,它最终还是织出了只有几圈的一张小网。大约过不半个钟头,他的网快织好了,但是很不幸,一阵风吹来,把它织在墙角的网给吹破了。它被吊在半空中了,我真想告诉它,小蜘蛛不要白费力气了,你这样什么时候才能织成一个网呢?可是没想到,没过多久小蜘蛛又在墙角开始工作了。这次,它的动作熟练多了,速度也快多了,很快它已经织好了三圈,可是真不幸,它的网又被风吹破了。而且它

也被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我想,这回小蜘蛛一定是没心思再织了,可接下来的情境又让我大吃一惊。它奋了地翻起身来,又爬上了墙角,可是风越来越大了,怎么办,不能再让小蜘蛛失败了。我想了个办法,我找来一块木板立在墙角处,这下,小蜘蛛可以安心的织网了。看它,在那里,来回地爬着,身后的丝被使劲地拉着,又过了大约40分钟,它的网终于织成了。多么不容易啊!看着小蜘蛛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爬起来,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什么,我心里下一子舒服了许多。是啊,连一只小小的蜘蛛都能如此耐心地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并能毫不退缩地去面对失败,取得成功,我们人为什么就不行呢?相信只要我们像那只小蜘蛛一样,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我们就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因为我们自己比蜘蛛要强得多,不是吗?

谢谢你,对手!

生活处处有对手,因此有更多的人害怕他们。其实,不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怕”的对手,我们才有了奋斗的目标,才会向成功之路一步步逼近。

在小学生涯中我遇到了一个对手。记得在那年,一节体育课上,老师突然准备要考核我们的赛跑速度,我可是吓呆了,因为在当时,我的体能在全班几乎是倒数,哎,这可怎么办呀?

过了很久(其实才2分钟)我实在是撑不下去了,也不顾老师的批评就中途停了下来。恰巧,被誉为“体育健将”的他跑了过来,讥讽地说:“嘿,体能这么差,回家歇着吧!”这句话激怒了我,我这小半辈子还没被人这么嘲笑过,于是我痛下决心,一定要多锻炼,提高体能,超过他。

每天早晨,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爷爷一起去跑步,一回到家就接着做仰卧体做,搞的我是汗流浃背,疲惫不堪。接着接着,先前的那股“猛”劲又慢慢的“退”了回去,但是我又想起了他,想起那种被人小瞧的那种感觉时,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继续锻炼。一直持续了三个月后,从前那消瘦的我,渐渐的变得强壮起来,随之,体能也大幅度的提高了许多。

正巧,老师又要考核了,这次我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绩,超过了他并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得到了同学们的刮目相看,别提有多开心了!

上一篇:计算机知识竞赛试题下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宣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