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词看林黛玉

2024-09-23

从诗词看林黛玉(精选9篇)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1

窥视人物性格的另一窗

——林黛玉诗词探析

摘要: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用天才的艺术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生活在诗一样环境中的林黛玉同时也是诗的化身,她在短暂的一生中,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用诗抒发欢乐与爱情,更用诗表示抗议和叛逆。本文将从分析林黛玉所作的诗词入手,着重探讨林黛玉自尊自重、多愁善感、敏感、笃实、叛逆、任性、孤傲、天真、坚强、谨慎等性格特点,从而论证她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林黛玉诗词;性格特征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林黛玉这个绝美且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之貌,有“心比比干多一窍”之才,有“病如西子胜三分”之病,她的美不仅表现在其梦幻迷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还表现在她横溢的才学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心地善良,为人纯朴,但幼年丧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异常敏感,自尊自卑和脆弱,但她又总是与封建阶级格格不入,表现出其性格的独特性。

林黛玉的诗词作品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例如:

咏物类有《咏白海棠》、《柳絮词》、《菊花诗》、《大观园题咏》和《螃蟹咏》等;哀悼身世类有《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赞美人物类有《五美吟》5首;

另外还有《灯谜诗》2 首,《题帕诗》3首,酒令1首,绝句1首,《琴曲》4章。

这些诗词有的是人物命运的暗语,有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的是人物高洁人格的赞歌,有的寄兴寓情,寄托着人物对美好未来的热情向往和执着追求。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下面就通过林黛玉这些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来欣赏一个活灵活现,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林黛玉。

一、斗争精神和叛逆精神

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塑造了一个令人敬慕的叛逆者形象---林黛玉。

林黛玉是贾老夫人的女儿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自小娇惯使她具有优越感,进而发展为极强的自尊心。因父母相继早逝,她一无所有,无依无靠,孤身寄住在外祖母家。在“都是一双富贵眼”的贾府,黛玉的处境,究其实,只不过是仅有一层极不牢靠的亲戚关系的面纱,而得到的“不正经主子”身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此认识越来越清,但强烈的自尊心又使她不甘心这种命运。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中,把同样对封建主义表现出叛逆倾向的宝玉引为知己,并在共同叛逆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纯真的爱情。然而,黛玉又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爱情将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悲剧。为了改变命运,她竭力地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爱情,使这个娇若纤柳、洁如芙蓉的少女内心深藏着坚强与叛逆。她虽寄人篱下,但为人处世光明坦诚,不亢不卑,用柔弱的身躯为自己撑起一片坦荡荡的天空。用一首首充满着血和泪的诗作,来表现她对理想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冷酷无情的抗议。这在她的《葬花吟》、《灯谜诗》、《五美吟》、《题帕诗》等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深刻。

《葬花吟》一诗是塑造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并非一味的哀伤凄恻,其中包含着一种愤愤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一首《葬花吟》简直就是黛玉与她自己所处的罪恶世界彻底决裂的檄文,展露出她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及强烈的叛逆性格。

《春灯谜》一诗中写道:“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两无缘”仿佛在说与宝玉的恋爱是要落空的。“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又进一步说明她素日的心情。从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自己追求的爱情没有把握、心灵倍受煎熬的情况下,她也决不任由摆布,而是要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珍惜时光,勇敢地斗争下去。

同样,在她的另一首灯谜诗中也明显地表现出这种斗争精神。诗中写道“马录马耳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云动,螯背三山独立名。”这里“驰城逐堑”的千里马气势凶猛,不受紫绳的束缚,更是生动地展现出黛玉的奔放气概和叛逆思想。

林黛玉思想意识的最为闪光之处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蔑视与背叛,对庸俗、偏见的抗争和嘲弄。这一特征在她的诗词《五美吟》中表现最为突出。

咏西施,是认为西施因美而失去自由,不及东施因丑而自在。咏虞姬,是认

为当叛徒被杀不如守义自刎。咏明妃,是认为悲剧由于皇帝所托非人。咏绿珠,是认为绿珠为石崇殉葬完全不值得。咏红拂,是认为红拂与人私奔是正义的壮举,值得赞扬。这些完全是与封建正统思想和社会舆论背道而驰的。尤其是《绿珠》和《红拂》这两首。封建社会一贯提倡并要求女子要“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而黛玉却认为绿珠大可不必“效死于君前”,这种“落花犹是坠楼人”的从一而终是不值得的,大胆地对腐朽的封建思想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弄。

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坚强性格,通过她的《题帕三绝句》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三首题帕诗,写的真切自然,一腔痴情贯注其中,颇为动人心魄。不仅把黛玉悲苦的爱情体验刻画的入木三分,而且既与第一回的神话背景相承接,又是未来情节发展的“草蛇灰线”。小说中说,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前来探伤,宝玉因时间苍促,未能和黛玉“交心”,所以特遣心腹晴雯送两条半新的手帕来,黛玉体会出其中的意思,便顾不得嫌疑避讳提笔蘸墨,写下了三首题帕诗,可见这是黛玉和宝玉心有灵犀的一次喷发。这以心相许的可贵意义在于,此时并非宝玉金榜题名或升官发达的春风得意之日,而是在封建时代的化身贾政亲自动手要“处死”这个“逆子”的艰难时刻,林黛玉向这个封建势力的叛逆儿献上了自己坚贞执着的爱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而黛玉不顾世俗的阻挠,依然决然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爱情。从中可以看出黛玉对爱情的追求是多么执着,对于封建礼教的背叛又是多么决绝。

二、多愁善感和自怨自艾

林黛玉出身在一个业已衰微的封建官宦家庭。林家支庶不盛,门庭单薄,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很严格。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这就使她保持了纯真的天性,爱憎分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适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又逃不过寄人篱下的命运。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环境的势利与险恶,与她的个性格格不入。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她遇上了热心、真诚的贾宝玉,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

然而,宝、黛的爱情又时时遭到封建势力的阻止和迫害。面对环境的压迫和爱情的无望,使她形成了多愁善感和哀怨的性格,这一性格几乎在她的每一首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黛玉的三首长诗《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都是她伤悼身世之作。其中《葬花吟》是她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

《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命运悲歌,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通过这如泣如诉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胁和

祖母家自与别处不同”,从而致使黛玉幼小的心灵感到了沉重的压抑。黛玉处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宦家庭,外面看是笙歌阵阵、花园锦绣、歌舞升平的繁华之所,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黑暗之地。于是,她在贾府的生活时常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行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深恐“被人耻笑了去”。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遂使她形成了一种自矜自重、小心戒备的性格,然而她的性格中又时时表现出纯真和善良,这些特点在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琴曲》中都有所表现。小说第二十六回写黛玉晚上去怡红院探视宝玉,偏偏碰上晴雯使小性子,不肯开门,“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晴雯拒绝开门一事本属误会,可怜的黛玉却想到自己是“依栖”在人家篱下,极度伤心,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暗自垂泪,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去,再加上落花的触发,第二天就登山渡水荷锄葬花,并吟出了那如泣如诉的《葬花吟》。在这里,这位寄寓客家的可怜少女自矜白重、小心戒备的性格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

黛玉在《秋窗风雨夕》一诗中显得更加苦闷、颓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精神负担加重。联系小说内容,我们知道宝钗以爱护的姿态、伪善的言辞去“规劝”黛玉,竟然使黛玉觉得已往种种烦恼都是过错在已,咎由自取。并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人。”黛玉本来就脆弱,再加上这样的自责,精神负担就更重了,使得她在《秋窗风雨夕》中显得更加消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内心的纯真。同样,从小说的情节中我们知道,黛玉作《琴曲》是由于再一次受了宝钗的影响。黛玉明知有“金玉姻缘”之说,每每处在爱情的危机之中,而当宝钗向她坦露心灵的空虚、痛苦时,她写出了“子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扰,况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向对方表示了“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感情。她为别人,哪怕是情敌的痛苦都愿意献上自己赤诚的心。这正是黛玉胸无城府、诚挚忠厚、善良天真的真情流露。

五、小结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形象,赢取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深挚与持久的怜惜,她长驻在我们的心中令我们无法忘怀。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她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她的一颦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她像是一个生命的精灵,打开了我们幽密的心思和生命的惆怅。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走向了娇弱的病态,她的柔美中充满了诗意的优雅与韵味,但这些都还不是她魅力的根本。在这柔美之下,那永不妥协的纯洁灵魂奏响了生命的强音,她让我们体味到了生命的无限壮美,这才是她那深刻而持久的永不磨灭的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2

众所周知, 创作的三要素是指:创作者。作品、观赏者, 缺一不可。缺少哪一个因素都影响最后的艺术效果。从另一个角度说, 作品的艺术价值取决于读者, 经典人物形象的艺术生命来源于读者。如能将文本与创作、接受与读者这两方面有机结合, 必能产生新的艺术效果, 也能衍生出新的艺术课题。接受美学的发展和演进就修正了传统美学只研究作家、作品, 不了解读者接受乃至不承认读者再创造的错误理念。

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 对它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 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 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事业的变化之间的距离, 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1】简而言之就是, 接受美学中“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 其实就是强调读者的审美习惯直接影响文本人物的艺术效果。在作品被创作完成, 还未被读者参与创作之时, 作品本身是一个“空筐”, 它需要读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自己对人物的善恶、自己的艺术领悟力、自己的审美情绪来投射意义和内容。个人的阅读经验和审美习惯会对作品有指向性的期待——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就是让人们把视角从创作者扭向接受者。指出读者和观众在阅读和观赏之前在心中对作品存在的现在的认知和期待。由此得出期待视野这一概念。但需要注意的是, 读者的情感走向或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随着时间、经历、对人生的认识等方面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修正的。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越是伟大优秀的艺术作品, 越是经典迷人的人物形象, 才争议最大、褒贬不一。

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对文学作品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认识理解。

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史。同样一部爱情小说《简爱》, 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把它举过头顶, 赞誉有加。而贵族阶级而代表把它踩在脚下, 斥为怪谈。这种现象直接反映了读者的期待视野问题。

在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身上, 读者在认识、接受任务角色、性格、名誉的过程中, 突出反映了中外爱情心理的高度契合。这种契合可概括成“求美”及“情悦”。求美, 可以理解成对姿容的要求和对完美人格的期待。

林黛玉的形象不但是名门闺秀的典型, 更浸润了中国文化的养分。她如娇花照水般温柔娴静, 又如弱柳扶风般风流妩媚。她娇喘吁吁、眉尖若蹙的病态美符合男性以“弱者”为美的心理。而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余热之下,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更多的政治地位, 厌恶牢牢把握社会资源的贵族阶级。夏绿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正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独立的代表。虽然她矮小、不美, 地位卑微, 但却不卑不亢、蔑视权贵、自尊自爱。时刻显扬自己的自尊和反抗。她独特的个性格和气质使她拥有一种异于常人的人格魅力。与其说是她获得了庄园主罗切斯特的青睐还不如说是罗切斯特为她独特的个性和气质所倾倒。林黛玉的姿容美和简爱的人格美符合中外爱情心理的“求美”契合。

在两位女主人公的求爱道路上, 始终贯穿着“情悦”这一原则。即“彼此钟情、互相爱悦”。这也就能很好的回答为什么林黛玉为贾宝玉“泪尽而亡”, 为什么简爱不嫁给圣约翰, 而选择罗切斯特。林黛玉和贾宝玉从初见开始就有一种“诗意的吸引”。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 这种“吸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异性相吸”, 是发端于胜利与精神的朦胧吸引。正所谓是“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相较于林黛玉与贾宝玉, 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表达更为完整、更为炽烈。简爱对罗切斯特的爱没有矫饰、遮掩, 一切自然而然。简爱用自己善于观察的眼睛看到了罗切斯特冷峻外表下隐藏的热情、真诚、善良、还有男性的脆弱。所以她敢于表白:“你以为我穷不漂亮, 就没有感觉吗?不, 你错了, 如果上帝赋予我美貌和财富, 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我们在精神上是当我们经过坟墓, 站在上帝面前, 我们是平等的!”【2】罗切斯特正是折服于这种直率、坦诚、独立, 发自内心地爱上了这个“矮小、不美、平凡却内心强大的女人”。这种“情悦”从本质上来说和林黛玉贾宝玉没有区别。但从艺术表现力来看却要优于林黛玉贾宝玉“拉锯式”迂回的爱情。这也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自古就以含蓄蕴藉为美, 而西方则以洒脱奔放为美。

爱情心理中的“求美”和“情悦”是一种产生于恋爱男女之间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境界。林黛玉和贾宝玉、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历程印证了中外爱情心理的契合。

参考文献

[1]、见《鲁迅全集》第1卷《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

[2]、焦菊隐戏剧论文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5年版

[3]、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第23页

[4]、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3

【关键词】林黛玉 个性 悲哀

林黛玉“寄人篱下”的悲哀,除了与她本人清高、孤傲的个性有关外,最主要的还是源于贾府之人对她长期的压抑、歧视、冷遇。

从《林黛玉进贾府》一段文字,我们就可以强烈而真切地感受到:对于远道而来的、才十几岁、失去母亲呵护的黛玉,贾府之人,除宝玉一人外,对她都是“表面热,实际冷”,“关爱”只停留于嘴,关怀并不尽心。

“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等候”,看似礼节周到,可是,贾府那么多有空闲的“主子”,如李纨、探春、迎春等人,竟无一人前往迎候。只有奴才迎没有主子迎,可见,贾家对黛玉的到来,并没有当成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黛玉进贾府,“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贾府的正门,只为元妃娘娘而开,只为王爷贵人而开,虽是贾母唯一的外甥女儿,黛玉此时的身份,不过是一个黄毛小姑娘平民百姓而已,是享受不到贾府高规格的“迎宾待遇”的。

黛玉与外婆贾母相见,一见面,“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但细心的读者不禁要问:既然你这么疼爱外甥,怎么黛玉长到了十几歲,还只是第一次和你外婆见面呢?她小的时候,为什么不接她来家中小住,或是直接前往外甥家探望呢?太不近人情了!为什么这样?因为在贾母的心目中,最疼爱之人,是她自己的嫡亲孙子宝玉。黛玉只是“外甥”,外甥只是“外人”,用贾母的话来说,是“外客”。宝玉刚回家时,贾母因笑道:“外客来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

王熙凤“来迟了”,是不是“有意端架子”,“耍派头”?不得而知。一见黛玉,便大加称赞:“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个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甥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王熙凤是真赞黛玉么?——否!

她是借赞黛玉之机,暗赞探春、迎春、惜春三姊妹和贾母。言外之意是:任何人美,都美不过贾母的后人!可见,在王熙凤的心目中,黛玉只不过是贾家后人的陪衬罢了。

最令人气恼的是:知书达礼的黛玉,饭还未吃,茶还未喝,不顾旅途劳顿,亲自前往大舅舅贾赦、二舅舅贾政居处去拜访。贾赦的人明明在家中,却躲着不出来,“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把“不愿相见”说成是“不忍相见”,多么官冕堂皇!试问:若把黛玉换成是元妃省亲,贾赦胆敢不出来相见么?恐怕早就“郊迎三十里”去了。

二舅舅贾政“今日斋戒去了”,不在家中。对外甥的到来,也没有当成咋回事。黛玉“拜见了两处”,只见“舅娘”不见“舅”,口里虽没说什么,心中受冷遇之悲,之痛,之羞,又有谁知?

最令人气恼的是:王熙凤嘴里说得好听:“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可是,却连黛玉的住处都不安排,非要让“老祖宗”亲自过问:“今将宝玉挪出来……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

如果黛玉到外婆家只是小住,人们对她有个“表面上的热”,也就罢了。但黛玉此次来是想“永久性”地住下去呀,人们对她的“真冷”,怎不叫心高气傲而自尊心又特强的小黛玉自怨自艾,感叹“寄人篱下”的悲哀呢?

看来,外婆家再富,也不如住在自己家里自由、幸福。

红楼梦里林黛玉诗词 篇4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12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的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

五岁上学,七岁母亲早亡。外祖母贾母疼爱幺女贾敏,爱屋及乌疼爱黛玉,十岁接到身边抚养教育,寝食起居,一如嫡孙贾宝玉。与十一岁的`贾宝玉同住同吃,吃穿用度都是贾母打点,自视地位在三春之上,实则只是近亲,因被王夫人的仆人最后一个送宫花而很不愉快。十一岁时又死了父亲,从此常住贾府,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十二岁时,贾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与贾宝玉青春年少,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发展成爱情。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太虚幻境才女榜上并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金木之争,又因同属正邪两赋的禀性而惺惺相惜  。无奈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受尽“风刀霜剑严相逼”之苦,最后于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红楼梦黛玉的优秀诗词 篇5

1.1 容颜娇美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便是曹雪芹呈现的林黛玉的第一印象,娇俏柔弱,惹人怜爱。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宝玉的眼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婉转风流,娇美动人,即使是自小混在胭脂粉里的宝玉也动了情。作者借凤姐的赞扬和宝玉动情的痴态,侧面描绘了她天仙似的美貌,使得多少后人对林妹妹心驰神往。

1.2 才华出众

林黛玉的诗才不只是《红楼梦》众人知道,所有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为之倾倒。

《红楼梦》动用大量笔墨、创造了大量诗词来显示林黛玉才华横溢、颇具“咏絮才”的诗人气度。在贵妃省亲时,借元春对林黛玉替宝玉所作的诗的另眼相看,侧面体现林黛玉的才华在园中姐妹的超然地位。她触景生情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风雨夕》等佳作,一一体现了她的多愁善感和高超的诗才。而且林黛玉写诗往往是“一挥而就”。写诗时她信手拈来之作总能引来喝彩,这衬托出了她的才思敏捷,且高于大观园中众才女,也可见她积淀之深。林黛玉的诗并不局限于伤春悲秋, 还会写出像“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样潇洒的,像“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种富于哲学意味的诗;也有“铁甲长戈死未忘”“驰城逐堑势狰狞”的铮铮之意, 也有“盛世无饥馁, 何需耕织忙”这样颂圣的。这些诗反映了她性格的多面性,使形象更立体,也表现了她能够驾驭多种题材的强大能力更可以从诗中看出她所具备的不屈服于世俗的傲骨。因为这些,红学家赞她“才、情、性三者具备”,是一个作品既有质量又有数量更有性情的诗人。

1.3 清高孤傲

林黛玉被许多人认为尖酸刻薄,实际上这只是她率真、不做作的表现。她不像赵姨娘一样,为了寻求在贾府中的一席之地,违背自己的本性,最后连自己的女儿也瞧不起她了。她也瞧不起刘姥姥,将其称为“母蝗虫”,并不是因为对方身份低微,而是因为刘姥姥为了巴结贾府作践自己以逗趣取乐。她自尊自重,也尊重别人,所以对于香菱的请教,她能热枕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她给香菱耐心地讲解诗的做法以及要求,她还将自己珍藏的诗集借给香菱,为她挑选出阅读篇目,乃至帮她批改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对香菱尚可如此,可见她的孤傲并不绝对。在元妃省亲时,她奉旨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应景,显示了她的洁身自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更反映了她对地主阶级的大胆叛逆思想。

1.4 多愁善感

初入贾府,林黛玉就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明白虽然自己作为贾母的外孙女,可以得到她的“呵护”,但毕竟不是其“孙女”,自己不可能享受到作为贾府人员的各种待遇,自己的生活是寄人篱下的。在生活琐事中,林黛玉能够用敏感的心去洞察人情世故,但面对各种对自己不利的情况也只能自哀自叹。在爱情中,宝钗和宝玉的“金玉之说”使敏感的她更感威胁,一次次耍小性子也是为了试探对方的真心。后来贾府的一系列变故、封建家长们的一系列手段对她身心造成的伤害因敏感而多愁的性格放大得更大,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她最终加重病情,吐血而亡。

2 性格成因

林黛玉的美貌是她的先天优势,她的气质是后天培养的。首先,她的才华来自于父母对她的教养。林家因为“支庶不盛,人丁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且“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命中无子”,对唯一的后代林黛玉“爱之如掌上明珠”,“使她识几个字”,“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充男孩养的办法让林黛玉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也是她才华出众的原因。且年幼丧母,先生可以教他读书,却无法传播封建礼教,这样让她的思想与一般传统女性有所不同,她不顺从于封建思想,她要叛逆,要争取自由。

林黛玉的清高是从父亲林如海那耳濡目染来的。林如海的身份是前科的探花,生前又是巡盐御史,林家更是书香世家,他的嫡妻是贾家人,但林如海与贾家的接触并不亲密。可见他对贾府的腐败奢靡是不屑的,他是清高的`。林黛玉作为他的女儿,对金银之物需要却并不上心。孤傲则来源于从小被捧在掌心上的她对逢源别人的不屑。另外,她对宝玉一心一意,宝玉虽对她也有情有义,但宝玉对众女儿是博爱的,林黛玉的孤傲不失为小女儿吃醋的表现。

林黛玉也是自卑的。从掌上明珠到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是“外孙女”不是“正主儿”,背后缺少家族的支持,这些都是她自卑的根源。她将自己寄托在与宝玉的“木石情缘”上,这一寄托又被更让大家看好的“金玉良缘”打破。她的自卑使她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她的敏感又让她多愁,注定了最后的悲剧。

3 悲剧意义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6

第一部分 导论

一个是阆苑仙姝,一个是风尘奇葩,一个是冰清玉洁的白色芙蓉,一个是明媚鲜妍的红色山茶。18世纪,在亚欧大陆两端的古老国度——中华帝国与法兰西,两位文采卓然的文学大师,曹雪芹与小仲马,“分别运用中国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西方艺术的‘再现’手法,为我们塑造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传神之形和玛格丽特真切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1中国古典小说的奇葩《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和诗意的手法,将封建社会的衰落这一宏阔画幅作为这场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的背景。《红楼梦》博大精深的艺术成就,使之成为永久的谈论主题。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是全书的主线,对读者而言,林黛玉更是成为了不朽的“潇湘妃子”。小仲马先于1848年写下小说版的《茶花女》,后改编成为戏剧。受小仲马的启发,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1935年,《茶花女》被搬上荧幕,名为《玛格丽特·戈蒂埃的故事》。茶花女这一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两个看似生平迥异的女子,却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异曲同工的美感。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以作者曹雪芹和小仲马的生平及其所处社会环境、《红楼梦》和《茶花女》的小说本身以及林黛玉、茶花女的原型等角度为切入点,对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生平、性格、爱情悲剧及根源、文学艺术之美进行多角度比较。关键词:红楼梦,茶花女,林黛玉,曹雪芹,小仲马

第二部分 正文

第一章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简介及其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1.1 曹雪芹与小仲马的生平介绍及比较

1.2 曹雪芹与小仲马所处社会背景比较

第二章《红楼梦》与《茶花女》简介

2.1.《红楼梦》简介 2.2.《茶花女》简介

2.3.林黛玉和茶花女的原型小考

第三章 林黛玉与茶花女的人物形象比较

3.1.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身世比较

3.2.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性格比较

3.3.林黛玉和茶花女的爱情悲剧比较

3.4.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悲剧根源比较

第四章 林黛玉与茶花女的文学艺术美比较

4.1.林黛玉和茶花女的文学美比较 4.2.林黛玉和茶花女的艺术美比较

第三部分:结论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7

关键词:古代诗词,独特性,诗词鉴赏

唐朝宋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讲诗国, 当然是讲它的普及性。如果一个国家无论贤愚老幼都能写诗、吟诗、对诗、唱诗, 那这个国家就无愧于诗国之称。铁板红牙, 山东大汉, 无论歌楼还是酒肆, 都能唱诗吟词, 真不是假话。谁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 为什么?主要在相对比较稳定。农耕作为一个大国的根基几千年, 政治上是君主制度, 文化上得益于诗化的教育。朝代更迭, 短则几月, 长则几百年, 但对诗的重视, 从来如此。诗能定心, 能稳世, 这只怕只是中国才有的发现和创举。诗的功能被放大了。诗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兴衰升落的标准, 也只怕只有中国才有。

诗成为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诗歌是承载中国进程最主要的载体。无论是蒙学进读, 科举为官, 喜宴葬丧, 参禅论道, 所有的人生舞台上什么时候少过诗歌呢?

诗对于中国既然那么普及又那么重要,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轻于谈诗呢?我不想谈及, 留给大家思考。

唐宋诗词作为一代文学, 支撑它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独特性。格律、意象、境界和格调成为那个时代整体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严格的格律、纷繁的意象, 清浊雄秀的境界和雅俗不一的格调使诗歌氤氲出恢宏的气象。

诗歌在华夏民族中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开出的不尽是名苑奇花, 也有山花烂漫。诗歌亦滋养着我们民族, 赋予我们敏感与深沉, 思考与想象, 豪迈与洒脱, 执着与淡定。我们的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民族。诗意的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持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即便在标榜科技的今天, 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这应成为今天我们推行诗词教学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不抵触和拒绝古典诗词的教学, 我们才能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一.诵记仍当作为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

韵文适合诵记。讲究格律的唐诗宋词是学习诵记的好材料。

目前, 就我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察, 他们一般觉得理解古诗词比一般文言文要难, 但对于诗词的兴趣却比学习古文大。这看上去很矛盾, 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诗词理解虽难, 但吟诵却很有意思。声调的谐和, 便于吟诵, 这是学生兴味所在。从保持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出发, 将诵记当作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诵记的重要还不仅仅在兴味上, 还在于诵记是古诗学习精进的必经途径。我主张初中生若能滚瓜烂熟诵记一百首以上的诗词, 必定能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先生是有着多年诗词教学经验的老师和务实的学者, 他的《论诗学门径》很有见地。他说“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 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 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 有它独特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 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综合, 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也许有人觉得诵记的方法太老土, 但就诗感的形成来看, 是必需的。

小学乃至初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记。讲解和分析限于粗通诗意即可, 不作琐屑的释义, 不作支离破碎的分析, 以免影响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当然, 我这只是一般而言, 并非一概而论。最近, 看了几堂干国祥老师的课堂实录, 还真不怀疑低年级学生也能听得懂诗歌欣赏课, 但这与干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功力和他的学生平时训练的学习诗歌的功底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人只怕学不来。

二.说诗仍然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还说到, “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记诵的效果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 (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 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 有时相远, 但决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 句数有定。篇幅较短, 有时还要对偶, 所以更其如此。固然, 这种表现法, 记诵的诗多了, 也可比较异同, 渐渐悟出;但为是既久, 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 用什么材料, 表什么意思, 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 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 可是文义和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 究竟不成”。

现在评论诗歌欣赏教学有不少误解的地方。有的认为老师不宜讲得太多, 太多就是灌输。也有人不主张训练太多, 太多就失去了语文的情调。我认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该讲的还得讲, 不讲不明, 稀里糊涂肯定不对。该练的还得练, 不练不熟。关键在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练什么, 什么时候练。

朱自清先生讲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是诗歌欣赏的基本套路, 虽有些粗线条, 但原理上不错。

典实在诗歌教学中最难处理。就学习的人看太知识性, 因此缺少兴味;就说诗的人来看, 要参考的东西太多, 很是繁琐。从中学的诗歌教学的要求看, 其实还是不主张学究式地学习诗歌的。过多的罗列典实的做法肯定不适宜, 但对老师来讲却不可太无凭恃, 太活泛。如若仅凭个人的理解去教学生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我主张, 搜寻不妨广, 取舍却须严, 说诗要有数, 教时能出浅。因为用典的本质是公话中的私语, 不了解公话, 就很难明白私语。取舍全在比对, 最后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从全篇整体的意思着眼, 看是否能贯通上下文。典实的教学, 也有人采用先示例后训练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参照。

在申述文义方面, 朱自清先生主张采用分析的方法, 我也很认同。他说“就一首首的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但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 人家要问怎样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功夫不可。譬如《关雎》诗罢, 你可以引《毛传》, 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 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 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 可是他的方法是分析的, 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 后四句写‘阁’, ‘悲在夜’, ‘愤在阁’, 不管说的怎样破碎, 他的方法也是分析的。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 可称为比兴派;金圣叹式的诗论, 起源于南宋时, 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 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 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 很能起信, 比兴派尤然;就因为说得出个所以然, 就因为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先生在这里是完全肯定了分析的方法的。

课堂上采用分析的方法远比做学问复杂。做学问只要考虑分析得切合不切合, 深入不深入;课堂上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 有没有兴趣。一言堂的分析固然系统周密, 最大的难处在要能讲出趣味。讨论交谈的方法活跃自由, 最难的地方在容易走散失去准则。一般采用先提问题, 再商讨, 不时引导补正, 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样的办法比较好。

三.“意象———意境———格调———以己证诗”是诗歌欣赏教学中较实用的课堂架构

诗歌之所以要分析, 就在它表达的不充分, 诗人的本意大都隐含在纷繁的意象中。人内在感受的丰富和独特, 使他对直意的表白感到索然寡味, 将内心的感受投射在一定的外物上, 成为人对诗意的追求。诸多意象统摄在诗人一贯的思想和情感中就构成了诗人独立营造的诗意场, 这就是意境。个人的性情、品格、才情在诗作中一一表现出来, 形成他特有气质, 我们称之为格调。诗歌欣赏教学顺着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格调的思路是符合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由分析到综合的解读思路的。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8

关键词:《红楼梦》;意象;花;悲剧

在《红楼梦》中,“花”意象有着广泛的运用,大量的鲜花在诗词中出现并用来比喻人物,这在黛玉的诗词中体现的最为典型。通过对黛玉诗词中的“花”意象的探析可以发现,作者借黛玉诗词展现“花”凋谢之后的悲伤,并就此向更深层次延伸,使“花”与大观园里众多女子的命运紧密相连,以“花”来预言众女儿们的人生悲剧和命运悲剧。本文有意选取了“桃花”“海棠花”和“菊花”这三种意象来探析其中所展现出的悲剧意蕴。

一、桃花——众女子红颜薄命的悲情预言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共有25首,其中出现“桃花”意象的诗词主要有两首,即《葬花吟》和《桃花行》。通过对这两首诗进行探析可以发现,诗中的“桃花”只为展现一种飘零。

(一)《葬花吟》——众女儿悲剧命运的凄惨预言

《葬花吟》是一首送别青春的诗,它文辞优美富有节奏,不仅勾勒出一个饱含着伤感气息的暮春图景,而且表达出了黛玉对人生和命运的体悟,发自肺腑,字字血泪。“花谢花飞花满天”,作者以飘落的桃花开头,勾画出了一个既美好又悲伤的画面。随后又将桃花与闺中女子相连,桃李明年可以再发,只是闺中女子早已不在了,暗示出花就是人,人就是花,透露出出闺中女子对爱情的哀怨。人终有一死,倒不如用锦囊收住尸骨,用一抔净土“掩风流”,这里饱含着对生死哀乐的思考,人生当中苦多于乐,待繁华落尽,你我也将似这落花一般,化作枯骨埋入荒山。整首诗写到这里已经暗示出黛玉以及众女儿们的结局可能比这凋零的桃花还要凄惨。“质本洁来还洁去”,生命本身是干净的,我们赤裸裸的来也将赤裸裸的走,这里以桃花象征黛玉孤芳自赏的高洁人格。然而“花无百日红”,等到春残花落,便是红颜老死之时,黛玉有朝一日也将会像这落花一样,逝去红颜,春尽而凋。

“黛玉身上有种特殊的清高和孤傲,她宁愿去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孤独”[1],在《葬花吟》中黛玉借飘零残落的“桃花”感花伤己,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凄凉的情绪。

(二)《桃花行》——林黛玉痛苦绝望的哀叹

《桃花行》距《葬花吟》的创作时间相隔一年,在这一年间,大观园风云突变,显现出了衰亡的哀音。因而《桃花行》表现出的凄凉情绪比以往的作品又加深一层。总体来看,全诗借“桃花”所抒发出的红颜薄命、身世飘零之感随着文字的深入不断推进,逐渐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地步,实现了以花喻人的立意目标。诗在开始就勾勒了一个伤感的暮春景象,东风揭开门帘,桃花依旧,而黛玉却又长了一岁,水流花谢,人的容颜总会苍老,想到这里,黛玉的心头便不免蒙上了一层物是人非的伤感,即使“风透湘帘”满庭春色,也只能让她倍伤春情。以乐景衬哀情,再美好的景色也会因为人糟糕的心境而蒙上一层凄冷的色彩。黛玉依栏哭泣黯然神伤,美好的愿景终难实现,一切理想都会随着春的逝去而凋谢。最后,黛玉发出了“泪自长流花自媚”的感叹,青春不再重来,桃花却年年绽放。直到“一声杜宇春归尽”,花已落人已去,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只剩下那一道寂寞的月光静静地洒在窗台上。

黛玉把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与桃花飘零的命运相结合,以花喻人,以人拟花,面对着大好春光和飞舞的桃花,她所透露出的不是美的幻想,而是一种寂寞与伤感的绝望哀叹。

二、海棠——黛玉卓绝才情与悲剧性格的真实展现

曹雪芹笔下的黛玉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才女,她知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正是这种高于常人的才华与洞察力使她在性格上呈现出了一种过于清高的特点,通过对《咏白海棠》的探析可以发现,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是造成她悲剧的重要原因。

(一)在对比中尽显才气与个性

《咏白海棠》出现在全书的第三十七回,通过对这里的四首咏海棠诗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宝钗和黛玉的诗作明显要更为别致。她们两人的诗作从不同的角度吟咏了白海棠,饱含情思,才气尽显。

宝钗的这首诗表达了她对海棠花生命的在意与尊重,透露出一种大度与从容,就如同宝钗的性格一般,雍容世故,饱含着儒家的说教意味。相比于宝钗,黛玉的诗更是字字珠玑,内蕴深刻,她与宝钗的诗截然相反,在咏物之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无论是碾冰为土以玉为盆,还是偷来的梨蕊之白,借来的梅花之魂,都是在吐露自己的悲伤。黛玉性格敏锐,在她看来,即便是再好再美的聚会也会有分散的一天,所以相知相见不如不见。黛玉与宝钗恰恰走向了两个极端,一个入世,一个出世。宝钗圆滑世故,受人欢迎,却丧失了自我;黛玉则是孤傲敏感,鄙弃世俗,却难以被人理解。最终黛玉泪尽夭亡,这种敏感的性格既成就了黛玉,也毁了她的一生。

(二)自比白海棠,示人以特立独行的清高品格

从创作类别上看,黛玉的这首《咏白海棠》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善于通过象征、隐喻、借代等手法,来描绘所咏之物,并通过所咏之物来象征出自己的品格与個性。黛玉的这首诗正是在借“白海棠花”抒写己怀,渗透着自己的血泪情感。

诗中的白海棠花是林黛玉自己的化身,其中“冰为土”“玉为盆”的比喻潇洒活泼,从侧面展现了海棠花的高洁和不同于世俗的高雅格调。而颔联的“偷”与“借”二字相互对仗,用的极为巧妙,将白海棠花的别致神韵完全勾勒出来。花儿的高洁其实是在象征着诗人的高洁,它淡雅而高冷神韵令人咋舌。此诗由花及人,借白海棠花的冰清玉洁表现出自己不同于世人的高洁情操,然而这种高洁是带着孤僻与敏感的,是被社会世俗所不能理解的。因而,黛玉也只能带着她的这份特立独行倚栏哭泣,泪尽夭亡,结束了她悲剧的一生。

三、菊花——黛玉孤独人生的沉痛诉说

菊花因其淡雅的形象和寒秋独放的特点成为高洁自持的象征并被众多文人雅士所歌咏。黛玉在诗词中以“菊花”自比并做进一步挖掘,展现了她对人生和生命的深入思考,表达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细腻情思。

(一)《咏菊》、《问菊》、《菊梦》一脉相承,尽诉衷肠

从顺序安排上看,这三首诗在内容上是一脉相承的,先歌咏菊花起兴,随后发问以自析,最后魂归一梦,这种安排将黛玉内心的孤独与愁怨尽显无余,耐人寻味。

具体而言,《咏菊》中黛玉先从自己说起,随后转变笔锋进行咏菊,并通过“月”等意象使整首诗透露出孤冷的气息。满纸的诗文看似咏菊,实则是黛玉哀怨内心的真情独白。吟咏之后,黛玉开始发问,《问菊》是黛玉对自己的剖析,这一连串的问话诉尽苦衷,让人揪心。黛玉正如这菊花一般,孤傲高洁,敏锐而又固执。菊花凋零,黛玉感到与这位知音的相会似乎只是一场梦,一觉醒来,美梦破碎,留下的尽是孤独。因此,在《菊梦》中黛玉着力展现生命里的种种荒凉,发出了“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的感叹。黛玉的孤独感与精神洁癖在这里再次展示了出来,在诉尽孤独与无奈之后,一股悲凉油然而生。

(二)“菊花”意象遮掩之下的是孤独内心

“《红楼梦》里的花除了单纯意义上的自然界的花外,作者还赋予了它一种更深刻的东西”[2],黛玉的内心是孤独的,这三首菊花诗从赞咏菊花,到问菊以问己,再到借菊以抒己怀,都是在以菊花写自己的内心,“菊花”意象所掩盖着的其实是黛玉孤独而脆弱的灵魂,她通过与菊花的对话,将自己心中的压抑与苦痛尽情地诉说了出来。

从她的身世来看,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篱下,如同柳絮一般漂泊无依。这种常人难以理解的悲哀与孤独无人诉说,便只能在这诗中倾诉出来。然而衷肠诉尽,一切好似一场梦,梦醒之后依旧要面对苦恼的现实。在爱情上,黛玉深爱着宝玉,而贾家的主子们却认为最合适宝玉的是宝钗,这自然让黛玉感到更加的无依无靠孤独落寞了。所以在这个秋天里,黛玉希望能找到一位可以诉说衷肠的知己与他共同归隐,从此不沾尘世。菊花是黛玉心声的倾听者,也是黛玉自己的化身,寄托着她内心的幽怨。透过这伤感的诗词,我们似乎可以从中听到一个漂泊无依少女内心深处的孤独呐喊。

四、结论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黛玉诗歌中的“花”意象种类丰富,意蕴深刻。通过对不同“花”意象进行探析可以发现,黛玉诗词中的众多“花”意象蕴藏着浓郁的悲剧气息,作者通过诗词中的“花”意象來表现众女儿们的青春走向毁灭的悲剧,并进一步展示贾家走向衰亡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从而突出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的悲剧主题。

参考文献:

[1]蒋勋.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161.

从诗词看林黛玉 篇9

《诗经》中有很多植物的意象, 这些植物是先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景物, 那么敏感多情的诗人便借助他们用以起兴或抒发自己的情感。随着时代的转变并历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 这些植物意象在人们的歌咏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后来的文人, 尤其是唐诗宋词的作者们, 常常喜欢从《诗经》中吸取营养, 使用这些意象的原型意义来表达情感, 也有的文人由此发展了植物意象的原型界说, 使这个具有原型意象本身的意象内涵更为丰富。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 将《诗经》中一些植物意象列举如下, 分析它们在后代文人作品中出现的含义极其演变。

一、樛木

在《诗经》中, 樛木多代指君子, 且这个君子在不同的诗篇中所指又不尽相同, 但都具备君子的基本特点和应有的良好美德。有的是将樛木作为女子对情人或丈夫的称呼。如《诗经·召南·樛木》里三章重复的“乐只君子, 福履绥 (将、成) 之”, 便是女子对丈夫的歌颂及对美好爱情的期待与祝愿。作者以樛木起兴, 以葛藟藤蔓代指依附于男子的女子。《小雅·南有嘉鱼》:“南有樛木, 甘瓠累之, 君子有酒, 嘉宾式燕绥之。”这首诗中, 樛木就具体指的是一个好客的主人, 实际上他也是个君子, 正由于他的好客, 许多“嘉宾”都自然而然地亲近他, 依附他。由此而衍生的君子多是女子对丈夫的亲昵称谓, 这在《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的“君子于役, 不知其期”、《郑风·风雨》的“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中可以体现出来。樛木代指君子也就有了原型意义。

晋潘岳的《寡妇赋》中有以下几句:

承庆云之光覆兮, 荷君子之惠渥。

顾葛藟之蔓延兮, 托微茎与樛木。

这首诗里面的樛木实际上就是代指君子, 这个君子也就是女性口中的丈夫。潘岳还运用了《诗经·召南·樛木》中的植物意象葛藟, 以葛藟托身于樛木来比喻女子出嫁。

二、黍稷

黍稷本为两种农作物黍和稷, 黍指现在的小米, 稷指高粱。历来的文学作品都将二者合为一体, 说明了二者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相通之处。除了展现先民们农业生产丰收景况的同时, 也普遍含有一种悲凉的气氛。

《诗经·唐风·鸨羽》中的农民这样呼喊:“王事靡古, 不能艺黍稷。”这表现出了行役人的哀叹, 因行役不能归家耕种的苦痛。《豳风七月》里通过“九月筑场圃, 十月纳禾嫁, 黍稷重穋, 禾麻菽麦”描绘出了农忙时节农民辛劳耕作的场景, 成为那个时代农村社会的缩影。《七月》展示了农奴的生活状况, 从多个侧面反映出农奴对农奴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他们政治上受压迫, 经济上受剥削, 他们是在公田里播种, 还有田官监督。所以, 他们种植黍稷的过程既是自己辛勤劳作的过程, 也是辛酸的遭受奴役和剥削的过程。

还有《小雅·鹿鸣之什·出车》的“昔我往矣, 黍稷方华。今我来思, 雨雪载途”, 以黍稷暗示时间, 说明征夫服役的时间之久, 战争持续时间久对普通百姓带来的伤害, 悲凉的诗境自此而生。

《王风·黍离》中的黍是“离离”状, 即整齐生长的样子, 全文叙写了黍从苗到穗再到实的过程, 然而一派生机茁壮的景象由于战乱社会的动荡使得流落荒野的人看不到, 内心顿生悲酸。由于这种触发因而《王风·黍离》中的黍离常用来寄托忧国之思, 表达对故国颠覆、昔日盛景的追忆与留恋, 于是有了“黍离”之悲的哀叹。

南宋姜夔的《扬州慢》是词人22岁初访扬州看到昔日繁华扬州惨遭洗劫、盛景不再所作。“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该句中的“黍离之悲”成为全词的一个重要情感线索, 作者以哀婉的笔调描绘了扬州战后的萧条、残破, 令人痛心。自此以后, “黍离之悲”便成为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代名词。

三、白蘋

白蘋是一种水草, 即是今天的人们所熟知的浮萍。《诗经·召南·采蘋》中的“白蘋”代指即将出嫁的女子或者渴求意中人的女子。唐代诗人于鹄《江南意》中有句:“偶向江头采白蘋, 还随女伴赛江神。”女子怀念外出的意中人, 于是以白蘋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这是白蘋这个植物意象情感所指发生的细微变化, 由代指女子进而指女子思念的丈夫或者情人, 代指的也是与女性发生情感联系的一类人。

白蘋除了可以用以情感的起兴和代指女子外, 还可以用来象征朋友友人间离别给主体带来的伤悲, 成为文人们寄托情感的化身。

早在南朝梁柳珲《江南曲》中就有“汀州采白蘋, 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 潇湘逢故人”。该诗以白蘋起兴, 暗寓思念, 朋友离别的情谊昭然若揭。唐代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中有“谁见汀州上, 相思愁白蘋”。还有他的《送李侍郎贬郴州》亦云:“忆想汀州畔, 伤心向白蘋”。从题目“饯别”和“送”到诗中“白蘋”意象, 看出是由朋友送别引起的愁思与伤心。

宋代柳永的《玉蝴蝶》中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这首词中“蘋花”与“冷月”“秋天飘落的梧桐叶”共同形成一种情感表达和氛围创造上的一致性:抒写词人怀念漂泊在外友人的心情。

白蘋这个植物意象的情感和文化内涵经文人们的多次使用, 所指有细微变化, 但都源于最早的《诗经》, 是由此引申开且相互之间存在着联系, 朋友情谊、恋人相思也成了白蘋在诗词作品中比较固定的原型意义, 反映了人类的一种具有代表性、共通性的情感。

总有一些意象,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 积淀越来越深厚, 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丰富, 这离不开一代代文人的努力尝试和运用。《国风·鄘风·柏舟》中“髧彼两髦”的少年让人心仪, 这也为诗中女主人公爱情坚贞不移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邶风·柏舟》里有“我心匪鉴, 不可以茹”“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我心匪席, 不可卷也”, 这也是女子向男子表明恋爱的忠贞, 同时又在告诫即将抛弃自己的丈夫以及最后被弃的种种痛苦和悲戚。那么, 泛泛流水的柏舟也便成了爱情坚贞不渝的象征。后来的学者也由此而引申, 多取柏“秀色有新故, 英姿无暑寒”来喻人的品性高洁和坚贞。虽有文人的创新和新变, 仍是从原始意象中衍生出来的, 没有脱离意象原始的情感底蕴和风貌。

《小雅·棠棣》主要写的是宴饮时申述兄弟应该友爱和睦。后世常常以花萼、棠棣、孔怀比作兄弟之谊, 即从《小雅·棠棣》而来。唐明皇与其兄弟十分友爱, 便在宫中建花萼相庆之楼, 还作了《鹡鸰颂》。除此以外, 还有椒桂、桑叶、卷耳等植物意象, 还有风雨、子衿一些地点成为后世文化名词的某种代称。

从原型意象来发掘意象内涵的传统和新变, 既是我们追源溯流, 回归文本, 同时又丰富了意象的文化内涵, 为我们古典诗词文学的阅读和鉴赏开辟了道路。

摘要:《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后来的文人学者的大量作品中出现的多数植物意象皆发源于此。笔者从《诗经》探源, 分析了植物意象中至今我们理解模糊的樛木、黍稷和白蘋意象, 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的阅读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原型意象,樛木,黍稷,白蘋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123-134.

[2]郑飞.从诗经看原型意象[M].研究者, 2008 (3) .

[3]杨合鸣, 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 (上) [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

上一篇:《蒲柳人家》读后感下一篇:有关世界读书日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