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人物(精选16篇)
爱国的人物 篇1
1、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
2、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3、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4、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
7、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法)大仲马
8、爱祖国高于一切。——(波兰)肖邦
9、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法)拿破仑
10、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爱国的人物 篇2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反对项羽过江, 认为过江也不可能卷土重来。典型代表人物就有毛泽东和王安石。毛泽东点评帝王将相, 说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他出生贵族, 不知底层人民的生活。刘邦是底层人民, 可也混了个泗水亭长, 而项羽自幼却追随项梁流浪, 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障, 生活体验怎会少于刘邦?不过, 话又说回来, 提到这方面, 陈胜, 吴广才是绝对的优胜者, 征战多年, 利益熏心, 到头来虽有很多的生活经验, 却也没能成就帝业。王安石也持同样的意见。同一个人物, 同样的问题, 见解如此不同, 笔者认为他们只是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客观冷静地看待问题而已。诗人们看到项羽高尚的品格, 政治家看到项羽身处的绝境。立场不同, 角度不同, 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正是这样的原因。
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 一个坎坷漂泊的女子, 一个沧桑憔悴的女子。笔墨所抒人杰之“杰”, 高出众人几层之上;鬼雄之“雄”, 高出世人料想。一个“思”字, 标示她的思想所向、志向所指, 何等的无畏。这一绝句在她婉约的文字中, 异军突起, 这是她另一种底蕴的显露, 是她别一种的气质光彩, 是亡国之悲忿、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的铮铮风骨和铿锵见证。
手起笔落处, 端正凝重, 力透人胸臆, 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 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 是一种气魄的承载, 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 浩然正气, 充斥天地之间, 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 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 娇柔无力之躯, 演绎之柔美, 绕指缠心, 凄切入骨, 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 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 笔锋刚劲显现时, 这份刚韧之坚, 气势之大, 敢问世间几人可与之匹敌?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西楚枭雄, 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 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仅一河之遥, 却是生死之界, 仅一念之间, 却是存亡之抉。项羽, 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 无愧七尺男儿之身, 无愧江东父老所托, 以死相报。是“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 强过鬼斧神工, 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士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 漫染纸面, 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任何言语!
星光灿烂的古典文学长河, 群星璀璨无比, 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一路走过之处, 给后人留下的斑斓印记。但无论青天白日之下, 还是明月当空之时, 打开诗词集锦, 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的绝句, 其浩然正气, 傲然风骨, 总会使人肃然起敬, 凝神起思, 思而情!
何谓做人风骨, 何谓做人气节, 从李清照这位以婉约凄美而屹立文坛的女子身上, 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这也就是中国的文人尤其是大多数诗人赞同项羽过江的原因, 他们希望项羽东山再起, 战胜刘邦这个泼皮无赖, 夺取天下, 成就西楚霸王的梦想, 也成就他们自己的梦想。对于这样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英雄, 诗人们自然都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亲切感, 项羽的成功就是他们自己的成功, 是他们自己理想的成功。所以杜牧写“胜败兵家事不期”但他没有看清当时的形式, 或许说他心存侥幸, 所以说“未可知。”那也就是说胜也未可知, 败也未可知。
对于这一点政治家犀利的眼睛看得更清楚, 他们当然也认可项羽的人格魅力, 但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却有更清晰准确的分析。
1.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 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
2.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 士兵饥饿, 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
3.汉军联军约七十万, 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 而项羽孤军十万, 连续久战疲惫, 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 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 未经补给, 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 寒冷饥饿, 士气溃散。
4.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 先占楚土, 再行合围, 步步为营, 包围圈完善, 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
5.楚军离江东的五郡距离遥远, 即使冲破包围圈, 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 可以说是“突围无效”。
所以毛泽东先生在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这样说: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当年逞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 放虎归山, 养虎为患, 酿成今天的惨败, 那么渡过乌江又有什么意义?正和王安石的观点相吻合: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言下之意就算他愿意再来, 江东弟子未必愿意追随他再来。这个看法是很清醒的。所以项羽最终是西楚霸王, 是英雄, 而不是帝王。刘邦成就了帝业, 但是还是没能流芳百世, 反而是项羽虽然失败了, 但人们一再传唱他、歌颂他、纪念他。
摘要:项羽是西楚霸王, 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人们在被他巨大魅力尤其是爱国情怀感染的同时, 也在为他该不该渡过乌江而进行了长达千百年的争论。新课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了《项羽之死》, 结合课本内容, 文章试从项羽人物的形象赏析入手, 领略其精神内涵, 探讨人们为什么会在过乌江的问题上有如此大的争议的原因, 以及他的悲剧结局和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方面进行了探讨。
如何加强爱国历史人物的教学 篇3
而要加强爱国历史人物教学的关键,是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再现历史原貌,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是结合社会背景介绍爱国人物。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人物,这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爱国人物适应了这种需要,群众信任他、拥护他、支持他,因而创造出光辉的业绩。例如:两汉政府为维护北方边疆的安全,于是张骞、班超得以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英国商人非法向我国贩运鸦片,造成我国严重的民族危机,因而林则徐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出现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等等,由此可见,时势造英雄。时势是爱国人物成长的肥沃土壤,我们做教师的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认清爱国人物的先进性、正义性和革命性,爱国人物的出现也就成为无泉之水、无本之木了。
其次是选择重大事件描述爱国人物。爱国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是他们一生中的闪光点,是他们立场、观点、才干、品德在激烈斗争中迸发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对爱国人物浓墨重彩地加以描述,正是我们做教师的依据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当然,多媒体的出现,也为我们通过影视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再现爱国人物的生动感人的壮举,不妨我们可多多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再有是引用豪言壮语刻画爱国人物。千百年来,爱国人物还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对联、书信、谈话等文字资料,其中不乏激动人心、脍炙人口的豪言壮语。如果说那些重大历史事件能反映爱国人物的外在形象,那么豪言壮语就更能展示爱国人士的内心世界了。比如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用自己的言行表达了对祖国及其命运的真挚热爱和高度责任感,这句话三百多年来获得无数有识之士的认同,成为一代又一代爱国者的座右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然,加强对学生的爱国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是有很多样的。这里我就不一一儿说了,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新的教改之路吧!
我最喜欢的爱国人物作文 篇4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钱学森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消息,便立即回国工作。美国用种种手段陷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钱学森没有屈服。在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下,在中国政府和人们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国了。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只有青少年具有强烈的爱国激情,才会有国防责任感和投身于国防的爱国行为。正因为爱国,才有马援“好男儿为国战死僵场,以马革裹尸还”的气概;正因为爱国,才有霍去病“匈奴为灭,何以家为”的壮志;正因为爱国,才有岳飞“待从头,收拾山旧河”的雄心。古往今来,出于爱国之心而舍生忘死的英雄何止千千万万。
每当我读到“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决不能放弃我的祖国”。我就会感受到:钱学森归国的决心是多么坚定,他的这一腔爱国热情,至今令人钦佩。相反,像秦松这种人,他背叛了国家,害死了爱国名将岳飞,至今遭千人责骂,万人唾弃。秦松就是因为抵不住金钱、地位、权利的诱惑,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而钱学森对祖国的一腔热情,是无法用金钱和地位来收买的。这时我就会想起一个不忘国的例子来:爱国人士吉鸿昌,他用自己的全部家当购买了子弹和印刷工具,20XX年不幸被抓了,死的时候坐着椅子死的,要殉难的时候仍高喊;“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爱国人物事迹 篇5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jiang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guo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jiang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激”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我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当逃避自我的职责。”
爱国人物故事 篇6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之后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爱国的人物 篇7
陆游 (1125—1210) , 字务观, 号放翁, 宋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 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 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处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复杂的南宋时代, 那时正是宋代封建王朝腐败不振, 国家遭受金人野蛮践踏的时候。他一生坚持抗金, 反对投降, 主张善政固本, 反对弊政蠹民。他始终怀抱爱国热情, 渴望为祖国建功立业, 却屡遭投降派的打击, 壮志未酬。他只能利用写诗来倾吐满腔的悲愤, 疾呼亿万生民的困苦, 鞭策南京统治集团的苟安, 揭露金人侵略者的凶残, 从而抒发爱国忧民的思想, 表达建功立业的壮志。《关山月》是作者1177年在成都作范成大的幕僚时写的, 那时距宋孝宗 (赵昚) 与金人第二次议和已经十四年, 朝廷上弥漫着一股妥协投降的气氛。
全诗的大意是:自从隆兴二年 (公元1 1 6 4年) 第二次和金人签订议和以来, 已经十五年了, 豪门贵族一直过着奢侈腐朽的生活, 将军按兵不动, 士兵们白白地在边界军中消磨岁月, 求战不得, 因而金人能够长期侵占中原, 沦陷区人民却忍受着极大的痛苦, 迫切地盼望着宋军前来收复失地, 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诗人在这首诗中愤怒斥责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 腐败无能, 深切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原地区人民, 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存亡的深切忧虑, 以富有感染力的形象, 揭示出那个年代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 格调忧愤深广, 沉郁悲凉, 充满爱国激情, 全诗主要从三个方面抒发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
《关山月》深刻揭露了当权派投降卖国, 武备废驰, 文恬武嬉、醉生梦死, 不恤国难的黑暗现实, 表现作者爱国忧民的极大悲愤。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事情要追溯到绍兴三十年, 赵构把政权交给太子赵昚, 称为孝帝, 改年号为隆兴元年 (1163年) 孝帝当时尚有恢复中原之志, 在陆游等主战派人物的劝谏下, 启用了抗金名将张浚, 组成了强大的抗金力量。抗战失利后, 主和派抬了头, 占了上风, 赵昚为了苟安, 派使节与金人和议, 金人提出要唐、邓、淮、泗四州地和岁币二十万的条件, 宋王朝完全答应了条件, 签订了对敌忍辱屈服的隆兴协议即“和戎”, 从那时到现在十五年了,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人民在敌寇的铁蹄之下, 受尽煎熬, 统治集团苟且偷安, 屈辱求和, 诗人悲愤之至极, 把矛头直指向投向卖国的宋王朝。“隆兴议和”以来, 将领们不是图谋进攻、驱逐异族, 而是按兵不动, 袖手旁观, 吃着军饷, 穿着战袍, 无所事事, 不去尽责, 广大战士徒有杀敌雄心, 而无用武之地, 战士们强烈爱国热情和高昂的斗志, 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摧残, 心情十分苦闷。此时的边防形同虚设, 只不过是点缀门面而已。前方如此, 后方是“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上层统治集团采取“和戎”政策, 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了, 他们抓紧时机尽情享乐, 沉溺于奢侈、荒淫、腐化的生活之中。他们躲在深宅大院里, 伴同着美女轻歌曼舞和靡靡之音, 过着灯红柳绿、醉生梦死的生活。前方武将临边不战, 后方官员迷恋声色犬马。统治者把人民的痛苦, 国家的命运, 民族的存亡, 抛置在一边不顾, 以至军营里膘肥体壮的战马, 养着没有用场, 白白的肥死或老死;武器仓库里的良弓因常年不用, 弓弦也锈断了。作者通过权贵集团生活腐朽和武备废弛两件事, 反映了“和戎”而造成的严重局面, 深刻揭露了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 而假设防, 欺骗人民, 征军赋, 满足挥霍的罪行, 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 这种情景是何等令人愤慨, 可见作者忧国忧民、心急如焚的用心良苦。
(二)
《关山月》抒写了边防生活痛苦, 和守边战士的悲愤, 再现了抗敌战士白白在前线受苦、死亡而报国无路的悲惨境况。由于执行《和戎》政策, 南宋统治者把祖国大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河山拱手让给女真人, 造成严重后果:前方将军临边不战, 后方豪门贵族奢侈腐化。尽管边防形同虚设, 战士们却要继续戍边, 白白受苦。“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和戎”以后, 战士们受到投降路线的制约, 欲罢不忍, 求战不能, 从夜幕降临到晨鸡报晓, 他们踏着朦胧的月色, 在岗楼和城墙上徘徊巡视, 夜深人静, 报时的刁斗敲过一遍又一遍, 好像催促月亮下落。戍边生活单调、枯燥、无聊, 令人难挨, 他们怀着报效祖国, 收复失地的一颗心, 三十多岁参军, 而今已是满头飞雪, 白发苍苍, 却报国无路, 壮志难筹, 时光消失, 年华虚度。诗人把战士们无聊的感觉和失望心理与自己的沉痛心情融合在一起, 向南宋统治者发出悲愤的质问:“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战士们对着明月, 吹起笛子, 抒发长期郁积的满腔怨恨, 倾吐着“国仇未报壮士老”的悲愤, 有谁能理解?当年为国抗战, 血洒疆场的将士们白骨遍地, 暴露于野, 又有谁关心过问?频敲的刁斗, 西沉的月光, 白发的士兵, 遍野的白骨, 哀切的笛声, 组成了一幅冷落、荒凉的沙场图画, 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情调, 与贵族荒淫无耻的生活, 构成强烈的对比, 这是对南宋朝廷顽固坚持投降路线的控诉和抗议。
(三)
《关山月》表达出诗人收复失地的坚强决心, 抒写了沦陷区人民垂泪渴望恢复的强烈愿望, 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对南宋统治集团和金人侵略者的痛恨, 也表现出对沦陷区人民的关心和怀念。
对于金兵的入侵, 北宋的广大人民和士兵抵抗是强烈的, 表现了高昂的爱国精神和雄伟的抗敌力量, 但由于被宋统治者的腐化享乐生活和投降求和政策, 以致金兵于宋钦宗靖康元年 (1126年) 攻陷开封, 北宋覆灭, 金人掠走大量财物珍宝, 并扣留徽宗、钦宗二帝。1 1 2 7年, 康王赵构继位后, 一路南逃, 于1130年在临安建立南宋小朝廷。而对民族的灾难、战士的义愤和人民的痛苦, 作者直抒胸臆, 谴责南宋统治集团忍辱求和, 以致中原地区长期沦陷的行径, 愤慨的指出, 中原的战乱和丧失, 曾经多次发生, 这是自古以来就听说过的, 可是哪里像现在这样, 祖国的大好河山却让敌人的子子孙孙相传, 从而长期盘踞呢?“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一有力的质问,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民族敌人和民族败类的切齿痛恨, 对祖国人民和大好河山的挚诚热爱;同时还表现出作者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抗战中必胜的信念。在这以前陆游早就是一个爱国志士, 此时他的爱国思想更发扬、更提高, 胜利信心更坚定。此时, 金人在侵略战争中明显占了上风。他们所到之处, 实施恐怖统治, 烧杀奸淫, 一人反抗, 全村被屠, 他们搜捕壮丁, 标价出卖;他们还强命占领区域的人民改汉服, 改发式, 不从命者动辄杀头, 实行野蛮的同化政策。“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诗人深切怀念沦陷区被异族压迫屈辱的苦难人民, 他仿佛看到了中原地区人民困苦难忍、泪流满面的情景。宋朝廷妥协投降, 不顾人民痛苦, 使人民惨遭敌人铁蹄的蹂躏。尽管朝廷抛弃人民, 但人民并不因此甘愿当亡国奴, 他们忍辱受苦, 顽强的生活下去, 为的是等待恢复中原, 他们热切盼望朝廷的军队北来驱逐敌虏, 营救人民。可是漫长的岁月过去了, 他们望眼欲穿, 却不见王师北来。每天晚上多少人遥望星空, 对月垂泪, 思念祖国, 受着失望痛苦的折磨。这字字血, 句句泪, 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无限沉痛心情。
“诗言志”, 陆游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爱国热情, 表达了驱逐金人, 收复失地的决心。他采用了对照的写法:遗民渴望恢复, 战士极愿为国效死杀敌立功, 只有“朱门”在那里酣歌醉舞, 甘心向敌人献媚纳贡。揭示了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反映了南宋时代的社会现实, 充满了对权贵、军阀的憎恨和对战士、遗民的同情, 那种爱国忧民的悲愤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至今激励着炎黄子孙。
参考文献
陆游的爱国情怀 篇8
陆游出身于一个爱国家庭,父亲陆宰,有坚定的民族立场,常常谈论国难国耻以至痛哭流泪,饭都吃不下。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他的老师也都是有骨气的人。陆游又从小饱受战乱的苦难,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本诗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62岁,这分明是时不我待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那时的诗人,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慨,气势如山,可望一举收复失地,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既是叙事,也是写景。这一联概括了南宋抗金斗争中两次让宋人引以自豪的“大捷”,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其中的冬雪与秋风、水兵的楼船与陆军的铁马、东南的瓜洲渡与西北的大散关,对仗工整,且只用几个名词排列,句式别致。可叹诗人空有一腔爱国热情,空有一身本领,可朝廷并不给他施展抱负的机会,只能任由时光流逝,年岁渐长。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出师表》)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这首诗的颈联与尾联,都用典明志。“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出自《三国志》。
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传达的依然是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当时诗人已近古稀之年,僵卧孤村,诗人心中所想,仍是“为国戍轮台”,建功立业,收复失地。
这种爱国情感,一直延续到了诗人那篇千古流传的临终绝笔《示儿》。
[思考]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剑门道中遇微雨①
陆 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②,远游无处不消魂③。
此身合是诗人未④?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释]
①此诗作于乾道八年( 1172)十一月。正当诗人意气风发地要协助王炎收复长安、大展宏图的时候,王炎突然被调回临安,陆游也被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这首诗即写于诗人由陕入蜀的途中。剑门,山名,在今四川剑阁东北,古去成都必经之地。 ②[征尘]旅途中沾上的灰尘。 ③[消魂]黯然伤情而不能自已。 ④[ “此身”句]我这辈子大概注定了应该只能做一个诗人吧?合是,应该是;未,否。
1.读“衣上征尘杂酒痕”这句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一位诗人形象?请体会这句诗所传达出的诗人的心情。
2.诗歌鉴赏需要知人论世,请结合陆游其人及其生活的时代,分析“此身合是诗人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9
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早年在法国研究原子理论。1948年,他提出回国,导师和同事都再三劝说,挽留。国民党政府驻华大使,恶狠狠地威协说:“看他能上得大陆的岸,那才怪呢!”这意思很清楚:如果钱三强坚持要回祖国,国民党特务就会在半路上暗下毒手。钱三强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发展我国原子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爱国英雄人物作文素材
★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短
★ 爱国故事读后感
★ 《爱国故事》读后感
★ 英雄人物读后感
★ 《爱国故事》读后感小学
★ 爱国爱党故事诗歌
★ 爱国故事获奖演讲稿202
★ 1000字爱国历史故事
《爱国人物我了解》教案 篇10
爱国人物我了解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的内涵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古人概括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还具体表现为进取、重德、尚义、宽容、互助、友爱等。其含义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与此相应,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二.爱国主义的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现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三、爱过人物介绍
林则徐
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意义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五.我们如何发扬爱国主义?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我们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跨越时空的爱国旅行 篇11
此次图书加工,作者充分注意了图书的特点,在进一步整合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别具匠心的二度创作。全书向我们展示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些基地纪录了我们古代先人的辉煌创业,如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炎帝陵、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大禹陵;有些基地纪录了我们近代祖辈的不屈搏斗,鸦片战争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旅顺万忠墓纪念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更多的基地纪录的则是我们的现、当代历史,集中展示了那些老一代革命家、革命英烈、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为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创造的可歌可泣的篇章,在这部书中,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纪念馆,有朱德同志故居暨朱德纪念园、邓小平同志故居,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有董存瑞烈士陵园、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焦裕禄纪念馆、孔繁森纪念馆。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内容集中在一部书中,借这部书跨越时空旅游,实现了很多人难以实现的愿望。
这部书的出版恰逢其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她对于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长期开展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无疑都是合适的补充教材。对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来说,通过阅读这部书,可以告诉人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是一天成就的,包括了几代共产党人的浴血浴火,前赴后继,才高高举起先进性的大旗,成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与先锋。对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来说,通过阅读这部书,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深远的爱国主义的历史,曾经用集体主义的力量战胜许多看来是不可能战胜艰难险阻;积累上百年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艺术表现上,这部书也以高度的技巧,从而加强了她的感人力量。
图文并茂,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这部书因为是由电视作品转化而来,所以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作为支持资源。这样在图书策划出版时,作者乃至编者在大量的图片中优中选优,把最精美的、最能表现时代精神和历史精神的图片作品选进书中。同时将文字部分多次锤炼,采用史诗般的语言去叙述历史事件。将这样图画和语言结合在一起,从而酝酿和蓄积了一种内在激情,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愿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语态亲切,如邻家长者讲述的故事。电视片中每一集都有主持人讲述一个小故事切入,增加了作品的亲切感。图书对这一优势给予保留,除了对电视作品的语言有所精炼外,故事切入的方式没有改变,还把主持人的语言用楷体字排出,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心灵对话。一位青年给我打来电话,叙述他的阅读感受,就像一位邻家大叔坐在对面,循循善诱地和你谈心,那动人的故事,深刻的哲理,亲切的语调,真挚的声音,久久的犹如在耳,绕梁萦怀,肝胆相照,入脑入心,使你流连忘返,手不释卷。
环环相扣,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这部作品是将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容荟萃在一起,她引导读者遨游南北,穿越古今。可贵的是集与集之间表面看来并不相关的事件,经过作者精心组装,在这部作品中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单元之间产生了更紧密的联系,那就是爱国主义红线贯穿其中。比如殷墟博物苑和红旗渠之间,前者在两千多年以前,后者在20世纪70年代,表面看毫无关系,实际上二者有很强共同点,就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不仅能创造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能够创造惊人的当代奇迹,民族自豪感成为有机的逻辑,把遥远事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红线贯穿,人们很难找到它们之间联系的逻辑线索。
方便阅读,随时随地神游其中。因为是100集的内容,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很难有时间将其一口气读完。但因为是100集的内容,每集的内容相对独立,读者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不拘场所和条件。这是图书比电视更优越的地方,电视得有电视机,有电源,有天线或者有线线路,还得和电视台播放时间同步,才可以观赏相关内容。图书省去了许多附加条件,一册在手,不管是田间小憩还是车间工余,有一小块时间,就可以读书一段,又经济又方便。随书还发行了光盘,有条件的读者也可以看光盘。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 篇12
他爱憎分明, 决不随波逐流, 以至于受到小人排挤, 遭到楚王的两次放逐。第一次放逐是在楚怀王二十四年 (前294年) , 由于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亲秦抗齐的外交政策, 屡次犯上进言, 被放逐到汉水上游。第二次放逐是在楚顷襄王时, 因责备令尹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会盟以至怀王被秦扣留而死, 得罪了子兰, 子兰在顷襄王面前进谗, 使屈原再被流放, 放逐于江南。
即便是被放逐, 屈原的爱国热忱也丝毫没有减弱, 在异地漂泊多年, 他从未考虑过要离开楚国。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占楚国都城, 在绝望中, 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浪漫主义大诗人, 他开创了楚辞文体, 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中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屈原在第一次流放时所做的《离骚》, 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 因此楚辞又被称为骚体。
屈原的作品现存25篇, 最著名的除了《离骚》之外, 还有《九歌》、《天问》等。屈原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大胆使用浪漫主义手法, 运用神话传说, 展开丰富的想像, 抒发了自己奔放的情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以及对腐败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在反映现实矛盾, 抒发内心感情时, 作者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传统, 巧妙地使用比兴手法, 委婉而且深入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屈原在诗歌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上也做了变革, 不仅加长了句子, 还加大了篇幅, 相对《诗经》来说, 更有利于增加内涵, 深入地表达思想。
透过屈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屈原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 追求“举贤荐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在《离骚》中, 屈原对贵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贪婪嫉妒、仗势欺人、蔑视法度等腐朽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屈原耿直的性格和他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思想在《离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当国君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时, 他也同样在作品中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描写爱国人物事迹作文材料 篇13
杨靖宇19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爱国的人物 篇14
过去的2012年,有太多的事件让我们国人感动,有太多的人物用自己的精神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其中就有一位老爷爷让给我们感动,他就是林俊德,一位普通的中国解放军中的一员,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某基地的研究员,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的专家。他奉献了慢慢载,为两弹一星科研事业建立了捉鱼功勋,他成绩斐然,却始终低调敬业,不断攻克一个一个世界难题。他吃苦耐劳,敬业建功和爱国奉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本,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
做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因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林俊德老先生为榜样,做一个爱国者,或许我们不可以像我们的先烈一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颅撒热血,也不可以像林俊德这样子的科学家一样,以笔为剑,用知识为国家奉献青春,又或者想戍边解放军一样每天为了祖国不被侵犯而站在边防线上,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爱国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不是学要丰功伟绩才可以体现,比如林俊德出生贫苦,他总说自己的大山的儿子,也始终保有山里人的朴素的本质,我们或许不是山里人,但是我们也必须保持他的那一份质朴情怀。他除了吃饭其他的时候都是在搞科研,做工作,我们也可以每天多抽出一些时间来学习,读书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使得我们有一个感恩的心。林俊德正是有一颗感恩的心,始终感激党和国家的栽培,因为留恋核事业,他放弃了专业回南京的机会,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大漠之中,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或许没有他这种机会,但是也可在大学期间参加志愿者协会,用自己的微弱的付出来回报社会,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的周围环境充满爱。
李俊德坚定不移的敬业精神,50多年来,他参加了我国所有的核试验,为了我国的国防建设做了伟大的贡献,他在极端的条件下创造了辉煌,他为中华振兴做了贡献。而我们也可以在平凡的位置上做不一样的事情,我们也需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我们所坚持的理想,为了一些事情我们需要付出,所以我们要练就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了自己所喜欢的事情而奋斗,持之以恒。
爱国,这个名词已经融入到了林俊德的生命之中,就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在坚持,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抛掷脑后,挣分夺秒的工作,对于他来说热爱国家并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段信仰,值得他们用一生去实行,那么对于我们的来说呢,我们大学生也因该像他们一样将国家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而我们现在有许多的人们在金钱的诱惑下往往将国家的利益抛掷脑后,我们要做一个爱国者,一个践行者,而不是一个天天喊着爱国的庸俗的人,我们要用自己实际行动来诠释爱国,从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用我们的行动让大家理解什么爱国和喊口号的区别,我们大学生以后将会成为国家的主人。
爱国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篇15
爱国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爱国是人类亘古以来共有的情怀和政治情愫, 是各国人民都认可的价值准则, 具有价值同一性。爱国是千百年来国家公民或者社会成员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热爱、真挚的依恋和朴素的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国实践与爱国活动。爱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核,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特质。中国人视爱国为人的“天职”。在我们中华民族绵延发展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是一种历史性现象, 在长期的历史延续中曾以不同形式存在着, 既要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要求, 又要不断成长和发展。中国人把爱国作为最崇高的道德行为准则, 涌现出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仁人志士。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岳飞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到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爱国, 始终是中华民族之魂, 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始终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历经风雨沧桑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之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精髓, 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 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 也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 正是那种以国事为己任、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成为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实体, 这些独具魅力的爱国精神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底色。
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从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 祖国就是家、就是母亲。祖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打上了中国印,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立下了中国心, 在我们的每个人的精神中铸造了中国魂。孙中山先生曾说:“国家者, 载民之舟也。”我们成长发展所需要的安定的生存环境, 衣、食、住、行、文化教育、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 都得到祖国的呵护。相对应的, 我们中国人也把对祖国极其浓厚的道德感情贯之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爱国思想必须永驻你我心中, 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之中, 培育于我们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
爱国是中国发展的动力源泉
爱国激发了中国人的无限活力和创造力。当今, 我们的祖国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可爱, 中国人民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当今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种建设成就非常辉煌。当然, 辉煌成就的取得凝结和迸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感情, 充满着中国人爱国的实践和行动。爱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 也不是封闭的, 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而且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要求。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 谁不爱脚下这块黄土地?谁不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 讲爱国, 首先就要热爱我们世代中国人的生存空间, 热爱生长养育我们的物质资源, 热爱我们祖国的山河大地、大海蓝天, 热爱祖国的森林草原和每一寸土地。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靠保障, 我们要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我们的物质资源的积极作用。我们的祖国海天辽阔、山河壮丽、地大物博。对于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和海空, 我们都怀有深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 我们还要爱护祖国、建设祖国, 让祖国变得更美丽、更富饶。中华民族一向珍惜自然, 珍视一切物质财富, 厉行节俭节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尊重生态, 重视保护资源环境, 主张要“天人合一”“民胞物与”, 这些远见卓识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更显珍贵。我们要发扬先辈勤俭节约的好传统, 发扬先人重视生态环境的好传统, 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发展与生态的关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水更绿, 推动和保障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爱国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往往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 爱国是具体的。鲁迅先生说得好:“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他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真进步。”今天我们的爱国,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热爱中国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 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个体利益总是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爱祖国必须爱人民。古人讲, “意莫高于爱民, 行莫厚于乐民”“周君岂能无爱国哉”“欲使亲民如子, 爱国如家”“臣闻古之圣王爱国如家, 故皇天亦佑之如子”。我们爱国爱民, 就要尊敬我们的先辈, 更要爱同我们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师长朋友。我们要友善地对待我们的每个公民, 不分民族和职业, 不管熟悉不熟悉, 不管住在繁华的城市, 还是偏远的山沟和边疆;更不管他是有势有钱的官员商人, 还是位普通工人农民, 都要一视同仁;尤其是要关心爱护那些鳏寡孤独和弱势群体, 帮助一切有困难的人。古人讲, “善为国者遇民, 如父母之爱子, 兄之爱弟, 闻其饥寒为之哀, 见其劳苦为之悲”。我们必须饮水思源, 怀抱感恩之心、关怀之情, 努力回报人民群众, 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全力建设祖国, 自觉地用自己辛勤的劳动, 干好每一件工作。把自己的劳动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我们要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滋养我们的精神和品格, 激活内心的忠诚和热爱, 积极营造爱国主义的时代氛围, 让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国家好、民族好, 大家才会好。我们今天的爱国, 很重要的就是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社会主义。现今, 在这个全球动荡不安、多事之秋的世界上, 我们的祖国面貌日新月异, 社会安定、经济昌盛、文化繁荣, 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科学技术迅速提高。我们拥有了全世界不可忽视的政治和军事实力,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繁荣富强康乐的境况。爱国, 我们就要更加热爱党的领导, 更加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 将我们一切力量和智慧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特别是中国梦更是拓宽了爱国主义的实践领域, 确立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爱国价值坐标。
爱国是一种价值真理与精神魅力
在21世纪的今天, 爱国更是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价值观教育源远流长, 不同国家和民族也在自己的文化传承中始终进行着价值观教育。但是, 以往的那些教育还不是以直接明了的“价值观教育”的面貌出现的, 而往往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 “价值观”的问题日益突显, 而且随着思想学术领域中“价值哲学”等的发展成熟, 价值观教育也日益具有明确而自觉的形式, 它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如果说以往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是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 那么现在人们所关注的则是这些体系中的价值观或核心价值观, 关注的是其中最根本的价值理念。从当今世界来看, 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冲突, 突出地表现为不同价值观或不同核心价值观的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爱国是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目的, 在其中占据着中心的地位。紧紧抓住这一点也就容易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局, 全面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是个人层面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基本的价值标准, 是公民道德的旗帜和基石, 是公民道德价值同一性的基础。爱国是整个价值观的承接点甚至是核心环节, 更加彰显出其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鲜明的价值真理与独特的精神魅力。爱国精神富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 爱国主义是悠久、优良、深厚的传统, 两者始终都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 是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价值表征。今天我们的爱国, 一项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全面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要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 建设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 这是中国人民的心愿。而真正的爱国, 就必须敬业, 人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劳动;就必须时时处处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待人处事。真正的爱国, 一定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亲友同事, 善待所有熟悉和不熟悉的人。
华旗的“爱国营销”难题 篇16
“打着爱国的旗号宣传自己”,可以说是华旗与爱国者母子品牌与生俱来的基因。华旗的意思是要成为中华的旗帜。在华旗成立10周年时,奥美广告设计公司给华旗做了一个品牌分析,创造了一个与爱国谐音的新词aigo,由此成为华旗的英文名称和品牌标志。很显然,冯军希望通过华旗和爱国者品牌实现自己产业报国的梦想。但具体的企业运营与爱国者品牌宣扬的爱国精神如何更好地融合起来,却是考验华旗爱国者的一道难题。
重营销,轻产品
一直以来,作为爱国者的创始人,华旗打上了冯军的个人烙印,被抹上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以及中国政府为提升国家品牌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客观上为华旗提供了品牌传播的引爆点。
从华旗本身的形象诉求来看,其一向力打“爱国牌”,宣称“抗日”(打败日本品牌)、“反(国际品牌)围剿”。华旗在发布“橙色希望”管理培训生招聘信息时,旗帜鲜明地要求应聘者必须有“极强的民族责任感”。其常用的标语有“从2009年起,我们都是爱国者”、“我爱国,我自信”,颇具“爱国者”风格。冯军甚至说“挣老外的钱才是爱国者”,华旗致力于成为中国数码电子产品的骄傲,绝对不能让外资染指华旗。
对于华旗的“爱国”营销,3C行业资深观察家赵琪告诉《新营销》记者:“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爱国主义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一般都是与国家大事或者特定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年龄比较大或者接受过‘又红又专’教育的消费者,爱国营销或许可以引起一定的共鸣,由此建立品牌知名度。比如,长虹彩电曾向人们宣扬‘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的确可以激发很多人的爱国感情,实现企业形象和产品销售的提升。但现在的市场环境不一样了,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以‘爱国’为主题已经无法刺激消费者的神经了。”
事实上,华旗生产的数码产品,其主要消费人群为80后、90后,他们个性张扬,有叛逆精神,喜欢特立独行和追求时尚潮流,“爱国”的诉求在他们看来过于遥远,而且与自己使用的产品搭不上边,不会轻易为企业“爱国”的诉求左右自己的购买行为。因此,“拉郎配”式的产品推广方式很难引起目标消费群体的共鸣,这种极端的“爱国营销”反而会弱化数码产品的时尚感。
关于“爱国营销”,冯军有过多次大手笔。赞助播出《大国崛起》,与《集结号》、《我的团长我的团》进行贴片广告合作,发起“我的长征”活动,聘请《集结号》的男主角张涵予为形象代言人,成为奥运歌曲《Forever Friends》MV的联合出品人以便在MV画面中植入爱国者数码相机,通过诸如此类的营销活动,不难看出冯军对于事件营销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这使得爱国者品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建立了广泛的知名度。
但是另一方面,华旗缺乏产品支撑的品牌可持续发展能力却受到了广泛质疑。显而易见,华旗“重营销、轻产品”,尤其是对产品质量的忽视,最终导致爱国者陷入困境。
冯军过分强调营销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对事关企业发展的核心元素—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数码产品的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爱国者始终为产品质量困扰。据媒体报道,对爱国者产品质量的投诉为数不少。然而,在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后,爱国者解决问题的态度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一部分消费者甚至在网站论坛上呼吁“坚决抵制爱国者”。这对于“爱国”的爱国者来说,颇有讽刺意味。
过犹不及
业界有评论认为,华旗选择了爱国者这个品牌,在“爱国”方面多下些工夫是可以理解的,但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华旗的“爱国营销”,在后来已经变了味。而偏离正轨的营销仿佛夜空的烟火,绚烂之后必将很快归于沉寂。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在民族主义上做文章,关键还得看产品。只有企业的产品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有非常切合的关联时,爱国牌才可以打,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赵琪说。
事实上,企业营销,首先必须认清自己产品的特性,其对应的是什么类型的消费人群,他们有什么爱好,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华旗产品所对应是年轻消费者,他们对产品功能、产品质量的关注远远高于单纯的爱国情感。
就目前华旗的产品状况而言,它必须加大技术投入,让技术创新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赵琪表示:“众所周知,IT数码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尽管每年投入了不菲的研发费用,但是在研发成果和技术创新上,华旗却是乏善可陈。华旗所指的创新,其本质上仅是对外观的改变和对功能的整合,虽然号称有300多项专利,但在高端技术上的创新几乎没有。数字水印、笑脸快门、全景拼接乃至电子防抖,没有一项真正是爱国者自己的专利。在技术壁垒和专利门槛面前,爱国者一直处于‘追随者’的地位,没有自己主导的技术创新优势,仅靠‘爱国主义’的概念营销和品牌营销来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希望带动产品销售,这注定难以让消费者萌生‘爱’意。”
由于爱国者的投入过于分散,一直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新的支柱业务。结果,旧的业务如存储缺乏技术和营销支撑,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而新的业务如数码相机研发缺乏力度,产品没有竞争力,只能靠低价取得有限的市场份额。爱国者在高端市场受到了苹果、索尼、三星等国际巨头的排挤,在低端市场又要直接面对纽曼等低价格竞争者,处于不上不下尴尬的窘境中。在MP3、MP4市场,爱国者更多地侧重于终端产品,盈利能力不强。以2007年爱国者与苹果的销量、销售额进行对比,爱国者的销量是苹果的6倍,但销售额却只有4倍多一点。爱国者产品具有的功能,纽曼等竞争者也都有,而且价格低了近一半。爱国者2009年业绩未达到其预期,很大程度上是它受到了纽曼等竞争者的低价冲击。“因此,华旗现在需要瘦身战略,这会带来痛苦,但轻装上阵更利于华旗的发展。它应该在自己明显有竞争优势或者市场基础的闪存、数码相机等领域做大、做强,而不是全面开花。”
【爱国的人物】推荐阅读:
爱国人物事迹及简介08-27
爱国的小学作文:爱国,不变的主题07-06
理性爱国的议论文:爱国热忱需要理性表达10-12
爱国的表达论文07-05
高二爱国的作文08-01
表达爱国的名言08-11
描写爱国的句子08-14
爱国的心愿作文08-15
思乡爱国的诗句08-19
名人爱国的诗词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