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期疗效论文

2024-07-26

中、远期疗效论文(共7篇)

中、远期疗效论文 篇1

腰椎间盘源性腰及下肢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症, 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大大降低, 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依靠骨科开放手术和保守疗法, 保守疗法主要通过神经阻滞、理疗以及口服药物,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疼痛, 但是往往无法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同时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也不能够解决[1]。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各种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典型的便是神经微创介入技术, 这种治疗技术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报道主要针对于近期疗效, 对于中、远期疗效的研究并不多见。为了进一步分析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远期疗效,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腰、腿疼痛患者, 其中男52例, 女68例, 年龄58~69岁, 平均年龄 (64.56±3.11) 岁, 病程10个月至12年, 平均病程 (4.56±5.62) 年;患者入院时均行MRI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相应部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或神经根炎性信号。诊断明确, 经保守治疗效果不好, 患者要求微创治疗无禁忌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 具体步骤为:患者平车推入DSA室, 取俯卧位, 胸腹下垫枕, 予监测ECG、血压、血氧。在DSA透视下定位L4/5椎间隙并标记, 皮肤常规消毒铺巾, 以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1) 经皮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以16 G外套针穿刺, 在DSA下摄正侧位片确定针尖位于目标椎间盘中央, 拔出内针, 插入射频刀头, 转换感觉运动测试电流, 至1.4 V患者出现肌肉抽动;测试无异常后, 开启标准射频模式, 75°90 s 2周期, 80°60 s2周期, 术毕拔出穿刺针。同样方法再次在DSA下行椎间盘微创消融术。 (2) 经皮腰椎间盘等离子消融加嗅氧术:插入光纤, 接激光发生仪, 设置激光输出功率为15 W, 脉冲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均为1.0 s, 照射总量为1500 J;随后在相应椎间盘内注入臭氧50μg/m L约10 m L。术后患者未感不适, 加压包扎10 min, 贴无菌贴, 平车送返病房。并在术后2周内保持卧床休息[3]。患者实施6个月至2年的随访, 对患者出院时和随访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

以治疗前后疼痛减轻的程度 (VAS评分) 来判断, 优效:疼痛程度缓解程度在75%以上;良效:疼痛程度缓解程度在50%以上;一般:疼痛程度缓解程度在25%以上;无效:疼痛程度缓解程度在25%以下。优良率=优效率+良效率, 总有效率=优效率+良效率+一般率。同时观察患者有无神经损伤、截瘫或者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4]。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时优效80例, 占66.67%, 良效20例, 占16.67%, 一般16例, 占13.33%, 无效4例, 占总数的3.33%, 效果优良率为83.33%, 总有效率为96.67%;随访时优效68例, 占56.67%, 良效16例, 占13.33%, 一般16例, 占13.33%, 无效20例, 占16.67%, 效果优良率为70.0%, 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附表, 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椎间盘源性的疼痛研究越来越深入。有研究表明, 椎间盘源性疼痛不仅与机械压迫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椎管内的无菌性炎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5]。椎间盘受到长期的压迫会导致神经根受压, 如果发生了移位还会释放大量的化学介质。而传统的治疗主要针对于机械压迫, 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也不够彻底。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技术, 并主要应用于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治疗, 它主要是通过电生理监测引导定位, 并结合着CT技术、X线透视、体表诱发电位仪、内窥镜等影像技术, 按照操作规范对病灶进行精确的病灶选择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治疗治疗, 它不仅能够将神经受到的压迫解除掉, 还能够彻底的将炎性介质处理。从而达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同时, 神经微创介入镇痛术可以根据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病情类型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影像引导下椎间盘化学溶解术, 第二种是CT引导下臭氧溶解术, 第三种是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 第四种是CT引导下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 (PLDD) 及神经根松解等[6]。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应用了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加嗅氧。通过分析数据结果可以发现, 患者出院后在6个月至2年中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且通过术后两年随访发现仅少数患者病情有加重的趋势, 大部分患者效果显著。由此说明, 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低, 疗效持久, 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晓红, 张新根, 徐广涛, 魏韫玉.骶管滴注联合小针刀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1:90-93.

[2]董进文, 廖顺明, 路融, 万志兵, 王坦新.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评价与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5:75-76.

[3]张秀双, 武百山, 杨立强, 何明伟, 倪家骧.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远期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 2012, 1 (5) :6-8.

[4]杜随勇, 李放, 张志成, 赵广民, 朱兵, 朱和玉.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远期疗效的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11:2951-2954.

[5]梁学良.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 2012.

[6]于崇岗, 崔中平.经皮穿刺椎间盘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 2009, 3 (11) :185-187.

中、远期疗效论文 篇2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化疗,结肠癌手术,远期疗效,生存质量

结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以41~52岁人群发病率最高, 是由环境、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半数以上经过腺瘤阶段, 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以及多基因参与的遗传性疾病[1]。除手术之外, 化疗仍是结肠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手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6例结肠癌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39~55岁, 平均40.5岁。所有患者均有结肠癌手术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相隔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化疗方法:给药途径有动脉灌注、门静脉给药、静脉给药、术后腹腔置管灌注给药及温热灌注化疗等。依照病人的情况选择化疗时机、联合用药和药物剂量等。辅助化疗方案常为5-FU/CF (Mayo) Folfox。5-FU持续输注方案:CF0.4/m2, 5-FU0.5/m2推注后, 5-FU2.5/m2持续输注46h, 每2周1次, 12次为1个疗程[2]。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 汤剂组成:黄氏18g、炙甘草9g、人参3g、当归3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 煎水口服, 每天1次, 给药时间为自化疗前两周至2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止。

1.3 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2个疗程结束以后的1个月开始评价, 平均生存日期:把每个病人的生存时间加起来除以总病例数。生存期:从患者开始化疗的那一天开始到患者死亡之日结束。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45天, 明显长于对照组的353天, 两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讨论

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但是国内肿瘤专家普遍采取的治疗方法, 而且逐渐得到了国际上学者和患者的接受和认可, 中医,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发展迅速[3]。现代研究表明, 本方之所以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是因为它对肠管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具有抗缺氧、增强体力、改善蛋白代谢、抗贫血的功效, 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降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中医历来都有很强的整体观念, 治疗时往往从患者全身的特点考虑, 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症病灶本身。中医治疗结肠癌时, 中药调理能纠正患者机体的某些失调, 去除肿瘤复发因素, 减少瘤体转移机会[4]。补中益气汤对身体伤害小, 长期使用, 不但可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而且还可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在本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后, 它的适应证得到进一步扩大, 可用来治疗低血压、流行性出血热、头痛、术后发热、慢性低热以及化疗毒副反应等[5]。

本组资料研究显示, 观察组的平均生存日期为445天, 对照组为353天, 对照组1~3年的生存率均低于观察组。综上, 补中益气汤联合化疗结肠癌手术患者, 可有效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 安全性好, 还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存活期及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燕.内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26-227.

[2]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冶规范[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87-99.

[3]SHIMADA K, AJANI JA.Adjuwmt therapy for gastric car-cinoma patients in the past 15years:a review of western andoriental trials[J].Cancer, 2009, 86 (9) :1657-166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

大肠癌手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78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大肠癌患者180例, 男87例, 女93例;年龄24岁~72岁, 29岁以下9例, 30岁~39岁42例, 40岁~49岁24例, 50岁~59岁42例, 60岁~69岁57例, 70岁以上6例。发病部位:升结肠27例, 横结肠36例, 降结肠18例, 乙状结肠21例, 直肠66例, 回盲部12例。TNM分期:Ⅰ期6例, Ⅱ期36例, Ⅲ期126例, Ⅳ期12例。18例伴发肠梗阻, 102例有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经X线检查和 (或) 肠镜检查确诊,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高分化腺癌66例, 低分化腺癌84例, 黏液腺癌30例。

1.2 治疗方法

施行Ⅰ期切除术165例, 其中2例为术后复发2次手术;姑息切除术15例。术后化疗27例, 放疗6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至2008年12月。1, 3, 5, 10, 15, 20年总生存率为70% (126/180) 、48.3% (87/180) 、41.7% (75/180) 、24% (36/150) 、27.6% (24/87) 、27.8% (15/54) 。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生存率比较见表1。

死亡共138例, 复发转移死亡105例, 占58.3%, 其他病死亡33例;现生存42例。死亡时年龄达65岁以上者45例。

3 讨论

近年来大肠癌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为大肠癌的长期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万德森[2]报告的根治术后5, 10, 15, 20年生存率分别为61.5%, 51.9%, 48.6%, 38.9%;本组病例根治术后的5, 10, 15, 20年生存率分别为45.5% (75/165) 、30.8% (36/108) 、30.8% (24/78) 、29.4% (15/51) 。

任镜清[3]认为无论是TNM分期还是Duke分期, 淋巴结转移都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本组资料也证明了这两点。即分期越晚, 疗效越差;有淋巴结转移, 预后就差。皆因多数病例就诊较晚, 部分患者已出现梗阻并发症;而肠梗阻是晚期并发症之一[4];大多患者术后也不愿接受放化疗, 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

复发转移死亡105例, 占58.3%, 提示了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综合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案, 对于晚期病例, 药物化疗充分显示出其优势, 晚期结直肠癌也是如此[5]。本组化疗病例中除3例外, 均生存达5年以上, 其中1例Ⅲ期低分化黏液腺癌患者术后化疗, 现已生存9年仍能继续工作。因此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根据其病情进行必要的放化疗, 以期提高生存率。

直肠癌在大肠癌中所占比例并不小, 本组直肠癌占36.7%, 且多为晚期年轻病例, 远期疗效也不理想 (5, 10年生存率为31.8%和30%) 。临床应引起对直肠癌的重视, 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避免误诊漏诊。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复发转移是大肠癌的主要死亡原因;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后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放化疗, 可以提高近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林丽珠, 赵永心, 郑心婷.中医药治疗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8, 20 (8) :516~517

[2]万德森, 李国材, 张亚奇, 等.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长期随访结果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1992, 19 (2) :111~115

[3]任镜清, 周志伟, 万德森, 等.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J].癌症, 2006, 25 (5) :591~595

[4]马德兴.梗阻性结肠癌42例[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8, 20 (8) :564~565

中、远期疗效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8 年1 月—2011 年12 月收治的胆管肿瘤患者共50 例, 男24 例, 女26 例;年龄30 岁~85 岁, 平均年龄 (61.8±3.2) 岁;病程1 d~16 年, 平均 (3.5±1.0) 年。胆囊癌32 例, 其中男12 例, 女20 例, 平均年龄 (62.2±2.6) 岁, 55 岁以上患者24 例 (75.0%, 24/32) ;胆管癌18 例, 其中男10 例, 女8 例, 平均年龄 (60.1±3.0) 岁, 55 岁以上患者13 例 (72.2%, 13/18) 。临床分期:Ⅰ期2 例, Ⅱ期8 例, Ⅲ期23 例, Ⅳ期17 例。临床表现:胆囊癌患者首发症状右上腹痛24 例, 黄疸9 例, 消瘦7 例;胆管癌首发症状黄疸11 例, 腹部肿块8 例, 消瘦5 例, 右上腹痛4 例。Ⅰ期、Ⅱ期首发症状以右上腹痛为主, 而Ⅲ期、Ⅳ期患者首发症状则以黄疸、腹部肿块为主。

1.2 影像学检查46 例患者行超声检查, 诊出35 例 (76.1%) , 11 例未检出患者中以慢性胆囊炎、结石为主;CT检查32 例中检出28 例 (87.5%) , 4 例未检出患者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2 例;肝胆管造影4 例中检出2 例 (50.0%) 。

1.3 治疗32 例胆囊癌患者中, 手术治疗25 例, 其中根治切除术8 例 (胆囊切除2 例, 标准根治术4 例, 扩大胆囊癌根治术2 例) , 姑息切除术10 例, 剖腹探查术7 例;非手术治疗7 例, 为肿瘤广泛转移、身体状况较差或患者要求。18 例胆管癌患者中, 手术治疗14 例, 其中根治切除术7 例, 姑息切除术3 例, 剖腹探查术4 例;非手术治疗4 例, 为肿瘤广泛转移、身体状况较差患者。治疗与临床分期情况见表1。

注:*术中腹壁多发结节, 冰冻切片腺癌, 未切除病灶, 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增生结节;#患者拒绝手术治疗。

1.4 随访通过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随访, 平均随访1 年3 个月, 均随访到人。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同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行Cox多因素分析,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体生存情况50 例患者中1 年生存25 例 (50.0%, 25/50) , 3 年生存11 例 (22.0%, 11/50) , 中位生存时间为1 年15 d。

2.2 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根治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5 年, 姑息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 年, 剖腹探查术中位生存时间0.3 年, 非手术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5 d。根治切除术患者1 年、3 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术式 (χ2=6.89、8.47, 6.65、5.49, 均P<0.05) 。见表2。

2.3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将TNM分期、患者年龄、治疗手段等多因素纳入分析, 发现TNM分期、治疗方法与胆管肿瘤预后成正相关性 (P<0.05) , 而年龄、肿瘤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P>0.05) 。见表3。

3 讨论

胆管肿瘤具有发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的特点, 临床就诊时往往多数处于中晚期, 预后较差。本组50 例患者中Ⅲ期与Ⅳ期肿瘤患者40 例 (80%) , 多为中晚期。目前临床用于胆管肿瘤检查的手段包括超声、CT、造影等, 其中超声检查结果可能受患者胃肠道气体干扰[3], 本组患者CT检出率虽然较高, 但由于患者多处于中晚期, 对预后改善无太大影响。为此早期诊断疾病且积极治疗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

目前临床治疗胆管肿瘤以外科治疗为主, 与该疾病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有关, 建议中晚期患者行根治切除术, 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4]。根治切除术包括单纯胆囊切除术、标准根治术及扩大胆囊癌根治术, 其中标准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胆囊病灶、胆囊床肝组织、肝十二指肠韧带、胆囊旁及肝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而扩大胆囊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包括超半肝切除、癌灶+ 肝叶切除、肝胰十二指肠切除、累及周围器官如胃、十二指肠等切除。相关研究表明, 胆管肿瘤患者行扩大根治术后5 年生存率14%~24%左右, 且胆管癌5 年生存率相比胆囊癌高, 这可能与胆管癌患者多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有关。本研究15 例患者经根治切除术治疗后, 1 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分别为50.0%, 22.0%, 明显比其他治疗 (姑息切除术、腹部探查术及非手术治疗) 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根治术可提高胆管肿瘤患者远期生存率。另外临床实践发现, 肿瘤切除后预后效果与肿瘤浸润、远处转移与否等密切相关, 为此术前需全面检查, 了解肿瘤浸润情况, 是否转移。本研究通过预后多因素分析, 发现TNM分期、治疗方法与胆管肿瘤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为此需进一步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一旦确诊及时给予根治术或其他手术治疗, 以提高远期疗效[5]。同时术后需定期复查 (CT、B超) , 了解肿瘤控制情况 (是否复发或转移) , 并根据患者意愿、身体状态等适当给予放疗或化疗治疗, 以稳定手术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3 年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根治切除术可对胆管肿瘤患者预后有所改善, 但该疾病整体远期疗效较差, 建议早期诊断出疾病且积极给予有效的外科治疗, 以提高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李斌, 张柏和, 刘辰, 等.解读胆道肿瘤TNM分期变化, 规范胆道肿瘤的外科治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 (3) :255-257.

[2]邱应和, 刘辰, 易滨, 等.181例进展期胆囊癌外科治疗的预后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6 (9) :655-658.

[3]王越, 葛春林, 张军, 等.96例胆囊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0, 16 (11) :828-830.

[4]王海, 刘巧玉, 张峰, 等.改良式高位胆管癌根治术疗效评价[J].临床外科杂志, 2011, 19 (2) :89-91.

中、远期疗效论文 篇5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外科治疗,远期疗效

肝外胆管癌是指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的胆管的恶性肿瘤, 起病隐匿, 较少见, 约占肝外胆道肿瘤的1/3。病因可能与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有关。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放射和化学疗效, 但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多在5%以下。因此笔者拟收集2007-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的肝外胆管癌患者, 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及远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的肝外胆管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病理类型为:72例腺癌和8例黏液腺癌。按患者的手术类型分为三组, 40例手术组、20例非手术组以及20例剖腹探查组。手术组平均年龄 (56.3±8.1) 岁, 男21例, 女19例, 病理类型均为腺癌, 手术类型为肝外胆管切除, 联合肝方叶切除、左半肝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以及右半横结肠切除等;非手术组平均年龄 (55.4±7.8) 岁, 男12例, 女8例, 病理类为16例腺癌, 4例黏液腺癌, 接受ERCP或PTCD引流、介入化疗或静脉化疗等;剖腹探查组平均年龄 (51.3±9.4) 岁, 男10例, 女10例, 病理类为16例腺癌, 4例黏液腺癌, 接受内、外引流或术中活检。三组性别, 年龄、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 年龄大于18周岁, 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 (2) 肝外胆管癌的诊断符合第8版实用外科学关于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每个研究对象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定期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随访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 (1) 对比腺癌患者与黏液腺癌患者的转移方式。 (2) 对比手术组、非手术组及剖腹探查组平均生存时间。 (3) 影响手术切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 (±s) 描述, 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X2检验法, 当P<0.05时, 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腺癌患者与黏液腺癌患者的转移方式比较

黏液腺癌患者直接侵犯比例明显高于腺癌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腺癌患者淋巴转移比例明显高于黏液腺癌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黏液腺癌患者与腺癌患者的神经浸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手术组、非手术组及剖腹探查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

手术组、非手术组及剖腹探查组平均生存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与手术组比较, P<0.05;#与非手术组比较, P<0.05

2.3 影响手术切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

影响手术切除组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腺癌分化类型、是否淋巴结转移及神经转移, 详见表3。

3 讨论

肝门部胆管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 95%以上为腺癌, 少见的有腺鳞癌、黏液腺癌等。本次研究中同样发现2007-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诊断的肝外胆管癌患者中主要病理类型为72例腺癌。肝外胆管癌早期常无症状, 因此大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施乾锋等[1]分别统计了B超、内镜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CA-199、CEA对肝外胆管癌的符合率。结果提示超声对诊断于胆管癌的特异性可以达到67%~89%。内镜超声是通过把超声探头置于病灶附近, 可以避免肥胖、胃肠道气体的干扰, 对诊断胆管癌特异性可以高达90%以上[2]。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可检出92.5%以上的胆管梗阻, 特异性基本与内镜超声一致[3]。而CA-199、CEA虽然敏感度高, 但特异性非常低, 近为45%~50%, 因此对诊断肝外胆管癌仅有提示意义[4]。因此术前可以通过B超、内镜超声、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来了解肿瘤的浸润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 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手术组、非手术组及剖腹探查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1264.2±364.2) 、 (73.6±8.4) 、 (164.2±51.2) d。手术组的预后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手术组及剖腹探查组。因此手术切除仍是肝外胆管癌患者治疗的首要选择。于平等[5]进行过统计, 结果发现肝门部、中段、下段的胆管癌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术后1、3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5%、56%、29%) 、 (84%、62%、33%) 、 (80%、60%、30%) , 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胆管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 均有较好的术后1、3年生存周期, 但是5年生存周期仍较短。笔者分析因为胆管癌早期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周经兴等[6]对201例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经发现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转移, 其中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38%, 中段及下段转移率分别为63%和75%。可以看出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故临床医生在进行手术时, 应选择扩大切除范围, 对肝叶及受累的邻近器官, 甚至门静脉进行切除, 同时清扫组织周围淋巴结。对于影响肝外胆管癌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 有学者认为组织学分级、远处转移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学者认为对切缘阳性者辅以综合治疗, 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预后。

本次研究中发现剖腹探查组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仅为 (164.2±51.2) d, 明显短于手术组。因此术前需要认真检查, 避免盲目进行剖腹探查, 而单纯内外引流既不能改善预后, 又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研究发现高分化组的术后生存情况明显好于中低分化组, 中、低分化组间生存情况无显著差异, 此结论与文献报道一致。此外还发现淋巴转移对术后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 因此临床医生应重视术中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 来改善患者预后。笔者还发现神经转移对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也同样有影响, 研究指出肿瘤细胞可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NCAM) 的诱导下浸润神经周围间隙, 成为术后复发的根源之一。

本次研究认为肝外胆管癌外科治疗中, 以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生存时间最久。影响腺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为腺癌分化类型、是否淋巴结转移及神经转移。

参考文献

[1]施乾锋, 梁廷波, 罗卫庆.胆道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附15年临床分析) [J].江西医药, 2014, 23 (2) :69-70.

[2]黄国民, 房学东, 刘林林.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J].临床外科杂志, 2014, 23 (2) :69-70.

[3]何平, 石景森, 王作仁.影响胆管癌患者生存预后因素的研究[J].消化外科, 2011, 23 (2) :115-117.

[4]黄志强.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我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 9 (6) :396-397.

[5]于平, 戴定可, 翟仁友.胆管支架和 (或) 引流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30天内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 2013, 22 (11) :250-251.

中、远期疗效论文 篇6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52例, 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52例患者受伤原因包括25例车祸伤, 13例高处坠落伤, 8例砸伤, 6例其他情况伤;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及硬脊膜受压, 根据脊髓损伤情况, 有12例脊髓完全损伤, 40例脊髓不完全损伤。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前路组与后路组, 其中前路组25例, 男20例, 女5例;年龄13~69岁, 均值 (33.8±5.7) 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h~12 d, 均值 (12.6±2.7) h。后路组27例, 男21例, 女6例;年龄16~65岁, 均值 (33.5±5.4) 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 h~11 d, 均值 (12.4±2.8) h。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受伤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方法:①前路组:本组患者属于椎管前方骨折块造成脊髓受压, 故而采取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 具体措施为:予以患者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后, 取仰卧位, 进入点为侧前方胸腹膜外, 然后进入椎间隙后, 采用肋骨撑开器撑开, 将受伤椎及周围上下椎体充分显露, 结扎椎体节段的动脉与静脉后, 将伤椎一侧椎弓部分切除或者全部切除T10、T11或T12肋骨, 同时将其留作植骨。在减压处理时, 应进行疏通处理, 至对侧椎弓根、伤椎上下椎间盘, 同时将椎间盘完整切除[2]。此时, 将椎体后缘与后纵韧带显露, 进行椎管探查, 于直视下将凸入椎管中的骨块、上下椎间盘、进入椎骨的后纵韧带等彻底清除, 并彻底予以减压处理, 从而尽量解除脊髓压迫。之后利用3面皮质髂骨填在患者的椎间隙中央偏后位置, 并予以钉棒固定, 恢复其脊柱的高度与间隙, 确保脊柱稳定性。②后路组:本组患者均不宜采取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处理, 而采取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处理。具体措施:予以患者全麻或者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后, 取俯卧位, 胸腹部不受压而悬空, 于后正中进入, 将损伤的脊柱及上下脊柱棘突椎板等充分显露后, 于腰椎处采取“人字嵴”顶点法进针处理, 以横突根部为横线、上关节突外侧缘为外线的交点;胸椎处则采取Roy-Camille法进针, 以上关节突中点稍偏外垂直线、两侧横突根部连接线的交点。然后根据术前CT、X线等检查, 确定椎弓根的钉入点与角度, 以及螺钉直径与长度等, 放置好钉[3]。本次手术中并不切除椎板, 直接螺帽与安装螺杆, 分别将前柱与后柱撑开, 以此维持椎体间的空隙, 并达到间接减压的效果。③术后处理:两组术后皆逐层缝合各个组织, 同时放置引流管;此外, 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术后还应常规予以250 m L的20%甘露醇+5 mg地塞米松行静注处理, 2次/d, 以此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与脊髓再灌注损伤。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皆予以>1年随访,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Cobb角改善情况, 同时观察其远期疗效, 并总结分析手术适应证。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结果

两组随访期间皆采取X线片检查胸腰椎骨折愈合情况, 皆显示骨折获骨性愈合, 两组术后椎体前、椎体后皆有一定提高, 同时术后Cobb角皆有一定改善, 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讨论

胸腰椎骨折属于常见骨折, 大部分合并脊髓损伤, 为此临床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而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处理对于脊髓功能的有效恢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接诊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 根据椎管前方骨折块造成脊髓受压采取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处理, 其余无法采取经前路者则采取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处理, 结果显示, 两组经X线片检查胸腰椎骨折皆获骨性愈合, 而且术后椎体前、后皆有一定提高, 并且术后Cobb角有所改善, 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及自身经验, 认为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治疗的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对椎管减压, 同时恢复正常的脊柱序列, 并重建脊柱稳定与恢复神经功能等。为此, 对椎管进行针对性的减压, 除了能降低手术创伤, 同时又能保障椎管减压更直接与彻底;以往治疗无神经压迫的胸腰椎体爆裂型骨折基本不采取手术治疗。但近几年发现该类骨折破坏了椎体的中柱, 致其原有稳定性受到影响, 加之脊柱负重不断增加, 伤椎会逐渐楔变, 从而使得局部后凸畸形, 故而近几年也建议予以手术治疗, 同时可预防晚期并发症。总的来说, 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处理, 不会破坏后柱结构, 能保障椎体高度, 同时稳定性良好、血运好、愈合快及不易移位等, 而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处理, 则有着出血少、手术技术操作容易且安全、入路快等优势, 同时不会引发严重椎管狭窄等。

综上所述, 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 灵活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处理, 能提高骨性愈合, 同时能提高椎体前与椎体后, 并改善Cobb角,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手术治疗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52例, 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前路组与后路组。其中前路组25例, 采取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 后路组27例, 采取经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 所有患者予以>1年随访, 并记录两组Cobb角改善情况, 同时观察其远期疗效, 并总结分析手术适应证。结果:两组随访期间皆采取X线片检查胸腰椎骨折愈合情况, 皆显示骨折获骨性愈合, 两组术后椎体前、椎体后皆有一定提高, 同时术后Cobb角皆有一定改善, 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 灵活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然后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处理, 能提高骨性愈合, 同时能提高椎体前与椎体后, 并改善Cobb角, 值得借鉴。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前、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冯献礼.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2, 33 (6) :428-430.

[2]陈鹏飞, 王德民.胸腰椎骨折手术适应证及其远期疗效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8 (34) :474-475.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远期疗效分析 篇7

关键词: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治疗,远期疗效

部分调节性内斜是儿童斜视中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原因不仅有调节集合的不平衡,还常伴眼外肌不平衡,患儿多中度远视性屈光不正,单纯配镜不能完全矫正斜视[1],多须采用手术治疗,以解决剩余部分的斜视问题。本组研究中,对45例部分调节性斜视进行治疗,观察其远期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5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5-18岁,平均年龄(12.5±2.8)岁。全部患者均在术前配镜观察6个月以上,戴镜后原斜视角减少,但看远仍残留+10△以上内斜,确认为部分调节性内斜。

1.2 方法

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1%阿托品散瞳验光预配镜,伴弱视患者给予弱视治疗。最低矫正视力为0.4,戴矫正远视镜治疗6个月以上。术前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屈光检查确认为远视,采用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观察法观察眼位,通过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测量33cm及5cm眼、戴镜斜视情况检查眼球运动情况,其中6例伴下斜肌功能亢进,其余均正常。

对非调节部分斜视角大于10△的给予手术治疗,高AC/A斜视角小于或等于40△的,行单侧或双侧内直肌后徙,低AC/A、基本型斜视角小于20△的,给予行单侧内直肌后徙:大于20△的行内直肌后徙加外直肌缩短;斜视角大于40△的,给予双侧内直肌后徙,加非主导眼外直肌缩短。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患者同时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术前无双眼视的在术后2个月做同视机检查,仍无双眼视的做同视机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最后一次复查结果为准。戴镜后矫正眼位,治愈:术后眼位位于正位±9△;好转:眼位在±10△~±20△;差:眼位大于±20△。有效=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给予全部患者术后24个月随访,患者中治愈19例,好转21例,差5例,有效率为88.95%。对双眼视功能建立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术前有双眼视功能者29例,16例无双视功能者经手术治疗及同视机训练后,11例获得双眼单视。5例弱视或欠矫,其中4例年龄为12岁以上。

3 讨论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是一种调节性内斜视,表现为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加非调节性因素组成的,也被称为混合型内斜视[2]。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与遗传、异常肌肉解剖、神经反射等均有一定关系,目前尚无定论。但目前有两种学说解释这种现象:一为先天性内斜视合并有调节性内斜视,另一种为先发生调节性内斜视,其后退行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其退行的原因与辐辏的紧张度增加,或内直肌机械性挛缩等有关[3]。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内斜度多由调节的增加而引起,另一部分为解剖异常所引起的,矫正屈光不正后,内斜度减少,但不能完全消失,视远视近均存在内斜,且其斜度稳定,常合并不同程度弱视,及异常网膜对应,检查可见患者AC/A比较较为正常。

在诊断上,在充分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给予检影验光,配全矫正眼镜,观察6个月,可减少斜视,但仍可残留+10△以上的内斜即为部分性内斜视,应予以对症治疗。

正确地选择手术时机对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眼位偏斜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年幼儿发生内斜视,可破坏双眼单视功能,产生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或严重弱视等情况,因此在治疗上应注意对眼位的矫正。

本组研究中,根据患者的内斜视情况,给予全面检查后,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全部患者均给予阿托品充分散瞳后检景验光,配戴全度数远视矫正眼镜半年以上,期间给予定位观察眼位,根据患者减少的眼镜度数。在治疗上,首先考虑眼位,配戴大度数眼镜,使斜视角度减小,视力较差,配戴小度数眼镜,斜视角变大,视力较少的情况下,选择前者,使其眼位相对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对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患者,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对其影响较大。给予手术矫正眼位后,再配合功能训练,促进双眼单视功能形成,建立正常视网膜对应。经治疗后,给予全部患者为期24个月的临床观察,观察发现,无视功能的患者中68.7%(11/16)无双视患者获得双眼单视,谢文等在其研究中指出,采有先散瞳验光,再配戴矫正眼镜,并给予手术矫正治疗的方法,87.9%的患者获得治愈,本组略高于文献,分析认为与病例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也有临床研究采用裸眼及戴镜后斜视角平均值作为手术的参考依据,给予设计手术方案,以减弱单眼或双眼内直肌为主,部分学者还指出,斜视度减到+10△以内,可促使周边融合功能发育,有利于眼位的稳定,也有学者指出,手术仅能达到美容的目的,但对其术后双眼视觉的建立,仍有待于大量数据研究进一步观察、确认。

参考文献

[1]黄振芬,袁兆聪.部分调节性内斜视63例手术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20(2):151-152.

[2]冯建辉,贾新国,付青.72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治疗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8(18):66-68.

上一篇:德尔菲方法下一篇: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