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2024-09-19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通用7篇)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2%, 高于对照组的73.53%, 组间比较具有著性差异 (P<0.05) 。治疗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 (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阻滞,三氧注射疗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 是带状疱疹的常见并发症, 高发人群为体质较弱者或老年人,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发生率约为12%, 持续时间约4 年, 并且疼痛程度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该病的主要症状为局部持续性或阵发性刺痛、灼痛、刀割痛、跳痛,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睡眠、休息以及精神状态等[1]。本研究将2013 年5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34 例PHN患者应用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 获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5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PHN患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34 例, 其中男20 例, 女14 例, 年龄25 岁~74 岁, 平均年龄 (51.08±8.36) 岁;对照组34 例, 其中男23 例, 女11 例, 年龄27 岁~77 岁, 平均年龄 (52.74±7.19) 岁。2 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治疗方法患者取患侧在上侧卧位, 穿刺点选择自L4棘突处向尾端沿后正中线下移3 cm向患侧旁开5 cm部位, 常规皮肤消毒并铺巾。用硬膜外穿刺针垂直进行至L5横突, 调整方向使针尖滑过横突上缘, 再进针1 cm, 注气出现阻力消失, 表示针尖刺入腰大肌间隙内。回吸无血, 将硬膜外导管置入头侧7 cm, 皮肤缝合并牢固固定穿刺部位, 用无菌棉球垫铺穿刺部位后3M敷贴粘牢。经导管注入5 m L消炎镇痛液:10 m L 0.1%罗哌卡因 (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 、0.5 mg维生素B12 (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4020291) 、3 m L神经妥乐平 (Nippon Zoki Pharmaceutical Co, Ltd, Ono Greenery Factory;国药准字S20090092) 以及10 m L医用三氧。对组组仅于腰大肌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1次/周, 4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 比较2组疗效, 并比较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 。用一条游动标尺, 长10 cm, 有10个刻度, 两端为无痛的“0”分端和剧烈疼痛的“10”分端, 患者根据自身疼痛情况标示出相应的刻度。

1.3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估依据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0~3分为显效;4~6分为有效;超过7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治疗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治疗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的V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但治疗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具显著性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PHN的发病机制包括:①伤害性感受器病理敏感化, 中枢出现病理变化, 脊髓呈现高激惹情况, 部分经过机械感受器的冲动转换为痛觉信号[2]。②痛觉超敏皮肤区伤害性感受器被弱化,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痛觉和温度, 然而轻微的机械刺激却能引起疼痛[3]。③神经干出现炎症, 导致初级传入感受器出现异位电活动, 并引起痛觉超敏和疼痛[4]。④神经受到损害后, 传入神经元可耦联交感神经系统, 之后激活致敏伤害感受器的活动, 影响痛觉超敏和痛觉[5]。腰大肌间隙位于腰大肌后部, 是腰椎横突之间的一个肌筋膜腔隙, 存在股外侧皮神经、闭孔神经、腰丛与股神经等, 于此部位进行神经阻滞, 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和感觉神经的传入冲动而减轻疼痛[6]。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治疗PHN的临床疗效。在腰大肌间隙注射消炎镇痛液及三氧, 镇痛液中的罗哌卡因可干扰疼痛传导通路, 降低病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缓解疼痛, 改善血运;神经妥乐平靶向于5-羟色胺能神经, 可激活疼痛下行抑制系统而镇痛;维生素B12可修复和营养神经[7]。三氧的氧化性强, 镇痛和抗炎效果良好, 可干扰痛觉传导, 促进局部微循环, 防止炎性物聚集, 镇痛机制包括:①降低病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的产生和分泌。②促使机体分泌内啡肽等物质。③阻断不良信号传递至丘脑和皮质[8,9]。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均具显著性差异 (P<0.05) 。

综上所述, 腰大肌间隙神经阻滞联合三氧注射可有效治疗PHN, 显著缓解疼痛, 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慧, 宋丽萍, 王京慧.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防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3) :363-365.

[2]张光翠.腰大肌肌间沟自控镇痛治疗下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 2012, 27 (3) :357-358.

[3]黄丽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 (2) :110-111.

[4]程井军, 孙雅祥, 曾佑祥, 等.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14 (4) :59-60.

[5]姜蓉, 梁超, 姜涛.腧穴热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1, 43 (4) :84-86.

[6]申颖, 罗芳, 王云珍.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11) :1046-1048.

[7]刘德宝, 徐江伟.硬膜外注射右美托咪定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 (7) :23-25.

[8]刘红霞.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2, 34 (2) :242-243.

[9]王彦.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9) :2051.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2

注:与A组比较, P<0.05, 与治疗前比较, P<0.0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0例患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部位均在胸腹部, 其中男24例, 女26例年龄33~78岁, 平均56.3岁, 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6年, 平均53d, 60例患者中VAS评分7~10分37例, 4~6分13例, 其中糖尿病4例, 高血压5例, 冠心病5例, 在治疗期间, 将上述血糖、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水平。

1.2 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口服药物组 (A组) 和射频热凝联合皮内臭氧注射治疗组 (B组) 各25例。A组: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 从小剂量300mg/d开始, 第2日300mg/次, 2次/天, 第3日300mg/次, 3次/天, 之后维持此剂量, 同时口服阿米替林25mg睡前服, 静脉滴注神经妥乐平针剂, 每次7.2U (2支) 。每日1次, 疗程为14d。B组: (1) 射频热凝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 腹部垫枕, 负极板贴于腹部皮肤, 与射频仪导线相连。依据皮损及疼痛部位确定拟治疗相应脊神经根, 一般同时治疗上、下相邻3个神经根, 于患侧棘突间隙距后正中线2.5~5cm为穿刺点, 具体操作方法见《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1]。直至X线后前位显示针尖位于小关节连线上, 侧位显示针尖位于椎间孔背侧和上侧的1/4象限处, 开启射频仪, 进行感觉和运动神经的电刺激试验, 电刺激试验证明穿刺针尖位置准确后, 开始进行射频热凝治疗, 射频热凝加温时分别调至50、60、65、70、75℃, 由低到高每次持续60s。注意加热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 一般患者都能忍受住疼痛, 如果有的患者实在不能忍受, 可以先经射频套管针注入1%利多卡因0.5mL, 3min后再执行65、70、75℃各60s, 最后拔出射频电极, 经射频套管针注入1%利多卡因5mL、神经妥乐平3.6U、地塞米松3mg混合液2mL, 上、下相邻3个神经根治疗均如此。 (2) 臭氧皮内注射方法:在射频热凝治疗后第2天给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 隔2日1次, 共治疗3~5次。具体操作:沿疼痛及皮肤色素沉着区周围选择注射点, 每点皮内注射0.5利多卡因1mL和20µg/mL臭氧约1mL, 形成1cm左右的橘皮样皮丘, 点与点距离约1mL, 在病变周围形成包围圈, 然后在包围圈内选择几个最痛点, 以相同方法行皮内注射。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d、3d、5d、7d、14d、28d的VAS评分改善情况。

1.4 疗效标准

采用VAS法评定镇痛效果, 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内的VAS最高值, 并记录VAS下降率, 下降率= (治疗前VAS最高值-治疗后VAS最高值) /治疗前VAS最高值。疼痛消失为痊愈, VAS下降>80%为显效;疼痛减轻VAS下降30%~80%为有效, VAS下降<30%或无变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使用方差分析行统计处理,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组治疗前后VAS的变化见表1。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P>0.01) , 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1天、3天、5天、7天、14天、28天分别对患者进行VAS评分, 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痊愈13例, 显效8例, 有效7例, 无效0例, 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A组 (P<0.05) , 见表2。

注: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是带状疱疹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是疱疹的皮损已经基本痊愈而仍有持续或阵发性疼痛。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 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毒活化引起脊神经后根神经细胞发生炎症、水肿、变性等改变[2,3]。另有文献报道, 带状疱疹所引起的炎症和退行性改变, 不仅局限于受累的脊神经后根, 波及范围及其广泛, 可侵犯至神经末梢等部位[4]。传统的口服、外用镇痛药物及理疗等物理疗法, 治疗周期长, 见效慢。硬膜外及椎旁神经阻滞等疗法要求高, 易误入血管及胸膜腔, 且主要作用于脊神经根, 无法治疗末梢神经病损, 效果一般且易复发[5]。射频热凝是在C型臂X线光机定位下, 技术相对安全, 可操作性强, 针尖可选择性的毁损痛觉纤维传导支, 达到阻断痛觉上传致不能产生痛觉的目的, 从而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易复发。同时再采用局部皮内注射臭氧的方法, 促进神经末梢的炎症消退及神经修复。臭氧具有强氧化性, 有强大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可阻断痛觉传导, 改善微循环, 减少局部炎性物质蓄积。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射频热凝联合皮内臭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是一种操作简单、镇痛更为确切、效果持久、安全性好的镇痛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联合皮内臭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5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 随机分成2组, 单纯药物治疗组后 (A组, 25例) ,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组 (B组, 25例) ,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 分别对治疗前、后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VAS比较, 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 (P<0.05) , B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A组88% (22/25例) 。结论 射频热凝联合皮下臭氧注射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射频热凝,臭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疼痛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75-79.

[2]Drolet M, Brisson M, Schmader KE, et al.The impact of 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rpetic neuralgia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a prospective study[J].CMAJ, 2010, 182 (16) :1731-1736.

[3]王家双.疱疹后神经痛及现代治疗[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 (5) :615-618.

[4]ReL, Sanche z G M, Mawsouf N.C linicalevidence of ozone interaction with painmediators[J].Saudi Med J, 2010, 31 (12) :1363-1367.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3

关键词:老年,三氧化二砷,化学治疗,完全缓解率,不良反应

在临床上, 60岁以上的人类个体所患的急性白血病 (AML) 在临床上被习惯性叫做老年急性白血病。据临床资料指出, 近几年来老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由于其年事已高、伴发疾病繁多、其不良免疫分型及不良核型常有较高表达、而且其难以耐受大强度的化疗, 故此类患者常难以获得满意的完全缓解率, 而且其长期生存率在临床上也常不理想[1]。同时, 此类患者在接受化疗后, 常经历极长的骨髓抑制期, 而且骨髓抑制程度非常严重, 故很多患者轻则被迫中断化疗、影响疗效, 重则间接性地死于后续的骨髓抑制。本病患者当前治疗方案主要以小剂量化疗、减量联合化疗及姑息化疗为主, 难以收到较好的疗效, 常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 患者多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为此, 我院特开展了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专项研究, 采用三氧化二砷为本病患者进行治疗, 收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注:与参照组相比, *P>0.05;△参照组1例在疗程开始不久后即迅速恶化死亡, 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放弃治疗

注:与参照组相比, *P<0.05;△参照组1例在疗程开始不久后即迅速恶化死亡, 1例因严重不良反应放弃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0名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其中55人编入临床组, 其中男性31人、女性24人, 年龄在60~84岁, 平均 (67.3±4.8) 岁。按照白血病分型分类, 2人为M1型, 17人为M2型, 13人为M4型, 17人为M5型, 6人为M6型。按照合并病分类, 11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人患有高血压、13人患有冠心病, 2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人患有2型糖尿病, 2人系慢性肾功能不全。55人编入参照组, 其中男性26人、女性29人, 年龄在61~82岁, 平均 (65.4±4.5) 岁。按照白血病分型分类, 3人为M1型, 16人为M2型, 11人为M4型, 15人为M5型, 10人为M6型。按照合并病分类, 13人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2人患有高血压、11人患有冠心病, 3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人患有2型糖尿病, 1人系慢性肾功能不全。上述患者其临床诊断及白血病分型均按照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与疗效标准》所述条目严格执行。两组患者其一般资料及基本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因此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组

本组应用生产公司为北京双鹭药业的注射用三氧化二砷 (其商品名叫做纳维雅) , 将10mg的注射用三氧化二砷兑入500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 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每日进行1次注射, 合计注射28d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

本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DA。①柔红霉素, 按照40mg/m2的剂量将柔红霉素兑入500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 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每日进行1次注射, 自疗程开始后连续进行3d的注射;②阿糖胞苷, 按照100mg/m2的剂量将阿糖胞苷兑入500m 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 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每日进行1次注射, 自疗程开始后连续进行7d的注射。以上记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血常规复查频率为每2~3d进行1次, 每周复查患者的肝功、肾功及电解质1次。患者若是其血红蛋白不高于80g/L应为其人工补充红细胞, 若是其血小板技术不高于20×109/L应为其人工补充血小板。伴有肝功能损害者需应用葵花牌护肝片、甘利欣等保肝药物。若是发生感染则及时为其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两组患者在1个疗程结束2~3个星期后再次接受相同方案1个疗程的治疗。2个疗程完毕后对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率进行统计和判定。同时为其进行骨髓穿刺以复查其骨髓象来评价疗效。最后需记录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消化道反应、脱发、皮疹、水肿、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获取试验样本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本次采用卡方检验合并Fisher确切概率检验, 两组间数据对比采用配对t进行检验, 以P<0.05判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缓解率对比情况

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情况

见表2。

2.3 两组骨髓抑制对比情况

临床组疗程开始2~3周骨髓抑制即发生, 白细胞及血小板最低值相应为2.0×109/L、10×109/L, 停药1~2周后即恢复;参照组发生骨髓抑制及血象恢复时间与临床组相同, 白细胞及血小板最低值相应为0.3×109/L、1×109/L。可知临床组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 。

3 讨论

随着化疗方案及药物的不断完善, 同时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也日趋成熟, 多数白血病患者可拥有满意的长期生存率、部分患者还可治愈[2]。然而, 治疗老年急性白血病的治疗目前仍有难度。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且伴发多种疾病, 无法耐受副作用极大的化疗药物, 且容易诱发合并症。所以多数老年白血病患者中位生存期仅24周左右。甚至治疗时诱发的DIC、严重感染、脏器衰竭等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故老年白血病患者多应用小剂量化疗或姑息化疗以期求得缓解, 延长其生命。但是相比较而言, 砷剂的抗恶性肿瘤左右非常契合于非M3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故临床上开始推广以砷剂对白血病, 尤其是化疗不理想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治疗[3]。本次研究表明, 三氧化二砷其收效确切, 与常规化疗疗效相近, 但却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使老年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但是, 若是年龄在65岁以下且身体功能较好的患者, 还应优先进行常规化疗, 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缓解。

参考文献

[1]李昕, 孙旭.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杂志, 2010, 45 (4) :201-204.

[2]李静, 罗瑞, 殷献录.老年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及个体化治疗探讨[J].淮海医药.2009, 27 (6) :110-111.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2~76岁。均经超声、CT/MRI、血清AFP、病理结果等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是术后再次复发;患者有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不少于1个可测量的病灶;患者生存期初步预计大于3个月;所有患者凝血功能基本正常, 无药物及造影剂过敏史, 肾功能基本正常, 无严重的心功能障碍;患者试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其外周WBC>4.0×109/L, Hb>80 g/L, PLT>70×109/L[4]。其中, 临床分期Ⅰ期0例, Ⅱa期16例, Ⅱb期30例, Ⅲa期110例。KPS评分>50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78例中, 男48例, 女30例, 年龄22~74岁, 中位年龄51岁;对照组78例中, 男51例, 女27例, 年龄23~76岁, 中位年龄5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腹部CT/MRI、血清AFP、乙肝表面抗原、HBV-DNA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 等检查, 明确肝内病灶大小、边界、性质、肿瘤组织存活情况, 且患者均于第1次治疗前先在CT引导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 病理结果证实为肝细胞肝癌 (HCC) 。在等病理结果期间及介入术前针对肝功能差者常规给予护肝、降酶、补充白蛋白、加强营养等治疗。介入治疗过程如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右或左侧股动脉穿刺插管, 以5F导管选择至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 根据术前CT评估的肿瘤大小选择以25~30 m L (5~6 m L/s) 造影剂进行肝动脉血管造影, 明确肿瘤染色灶, 确认肿瘤靶血管, 了解有无动静脉瘘 (有动静脉瘘者术中给予PVA颗粒) , 导管选至肿瘤靶血管 (必要时用微导管进行超选择) , 先给予注射用盐酸昂丹司琼8 mg导管内推注预防呕吐处理, 再给予化疗药物灌注及As2O3碘油乳剂栓塞治疗。具体用药剂量及过程如下:观察组先在肿瘤靶血管内灌注丝裂霉素 (MMC) 10 mg, 洛铂50 mg, 后将20 mg As2O3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80664;厂家: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与10 m L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化后行化疗栓塞;对照组首先进行靶血管内灌注MMC 10 mg, 洛铂50 mg, 后将表阿霉素40 mg/m2与10 m L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化后行化疗栓塞。化疗药物剂量视患者肝内病灶情况及肝功能情况可略做调整。正常情况下, 患者4~6周后返院复查, 复查肝功能、肾功能、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检查、肿瘤标志物、HBV-DNA,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前次介入治疗的短期疗效、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 有介入治疗适应证、无明确介入禁忌证时, 按时给予第2次介入治疗, 具体治疗方案及术后处理同前。所有患者均按上述治疗方案完成3~4次介入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予以护肝、止痛、加强营养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HBV复制活跃的患者同时予以抗病毒治疗。

1.3疗效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疗效评定: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标准, 将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疾病进展 (PD) , 总有效率 (%) = (CR例数+PR例数) /总例数×100%。不良反应评价标准则参照WHO最新制定的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分为0~Ⅳ度。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根据KP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治疗后评分增加若≥10分则为改善, 评分减少若≥10分则为降低, 变化<10分则为稳定。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主要有轻中度骨髓抑制、轻度恶心呕吐、术后短期发热、轻中度肝区疼痛以及一过性肝功能损害等,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后均可有效缓解, 且两组患者均未发生Ⅳ度不良反应, 也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两组上述不良反应比较, 未见明显差异, 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51 例, 占65.4%, 稳定19 例, 占24.3%, 下降8 例, 占10.3%;对照组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44 例, 占56.4%, 稳定22 例, 占28.2%, 下降12 例, 占15.4%。

3 讨论

肝癌是目前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由于其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 往往发现时大多已是中晚期, 治疗效果差, 导致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 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消融治疗 (射频、微波、氩氦刀、酒精等) 、放疗、静脉化疗以及肝移植等。临床上肝癌手术切除率低于20%, 导致手术切除和肝移植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尽管近年来放疗技术不断提高, 但肝脏对放射线的耐受较差, 放疗的总效果欠佳;目前亦无非常明确的化疗方案能对肝癌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消融治疗对晚期较大病灶亦有局限性。大量研究表明肝动脉选择性化疗栓塞术 (TACE术) 对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的疗效相对较好[5]。

国内外肝癌诊疗最新指南明确指出TACE术是不能切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尤其是近些年来开展的肝段及亚肝段的超选择性栓塞治疗, 能够显著提高病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明显提高肿瘤近期的控制, 其远期疗效几乎可与小肝癌术后5 年生存率相媲美[6]。

目前, 介入治疗常用药物是MMC、 阿霉素 (ADM) 、顺铂 (DDP) 及羟基喜树碱等, 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器官, 肝癌细胞亦存在相同生物学特性, 能对药物进行分解及代谢, 因此肝癌细胞对药物相对不敏感, 且普遍存在多药耐药性及其他耐药机制, 因此极大的限制了常规药物对肝癌的临床疗效。因此选取相对合适有效的新药物显得极其重要。本试验研究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时使用As2O3的效果, 观察到其临床疗效较常规化疗药物更显著。As2O3是传统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能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过量时损害作用更明显, 但大量研究表明As2O3对实体肿瘤的治疗能耐受更高的剂量, 有试验研究中As2O3治疗肝癌时累积剂量达3000 mg时, 仍然未出现明显的慢性砷中毒反应, 表明As2O3用于肝癌多次介入治疗是相对安全可行的[7,8]。As2O3最早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且疗程短, 治愈率高, 近些年, As2O3逐步应用于肾癌、肉瘤、肝癌等实体瘤的治疗, 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9,10]。大量的研究表明, As2O3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 使癌细胞凋亡, 机制主要是通过多基因选择性诱导癌细胞凋亡, 同时通过抑制VEGF从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As2O3还能通过阻滞肝癌细胞来促进多药抵抗联合蛋白的增加, 减少多药联合耐药的发生[11,12]。肝癌介入治疗中使用As2O3与碘油混合乳剂, 保证了化疗药物的在局部肿瘤组织的高浓度缓慢释放, 且乳化了的碘油切断了肿瘤组织内的血液供应, 使肿瘤组织缺血缺氧, 最大限度地起到抗肿瘤作用, 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13,14]。由于As2O3的介入治疗时所应用的剂量远低于静脉给药的剂量, 肝肾功能损伤程度较轻, 恶性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明显减轻, 因此, As2O3介入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15]。

本试验通过对156 例中晚期肝癌的介入治疗中应用As2O3与表阿霉素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156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予药物介入治疗后,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加入As2O3介入治疗后, 其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介入术后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疼痛、发热、肝功能损害等, 而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则主要考虑为药物的不良反应, 经积极护肝、降酶、必要时升白等处理后均可有效缓解, 术后肝区疼痛、发热大多是因为肿瘤栓塞所引起, 予以镇痛、降温等对症处理后均能有效缓解。两组中均未出现Ⅳ度不良反应, 也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观察组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 As2O3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且不良反应较轻, 是肝癌介入治疗用药的较佳选择,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O3) 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 每组78例, 均给予介入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案为As2O3 20 mg, 丝裂霉素10 mg, 洛铂50 mg, 超液态碘油10 mL;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表阿霉素 (表柔吡星) 40 mg/m2, 丝裂霉素10 mg, 洛铂50 mg, 超液态碘油10 mL。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中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疼痛、发热、肝功能损伤等, 采取相应措施后可有效缓解, 且两组均无Ⅳ度不良反应, 也无治疗相关死亡发生。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更明显。结论:As2O3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时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较轻, 是肝癌介入治疗用药的较佳选择, 值得临床推广。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 (第3版) 的诊断标准[2]。研究对象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史、不愿参与本研究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A组患者42例, 年龄13~57岁, 平均年龄 (36.23±6.62) 岁;体重33~78kg, 平均体重 (58.05±5.74) kg;其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14例。B组患者42例, 年龄14~60岁, 平均年龄 (36.73±6.58) 岁;体重35~80kg, 平均体重 (58.62±5.47) kg;其中男性患者30例, 女性患者12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 蒽环类药物包括柔红霉素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8-19) 40~50mg/d、米托蒽醌 (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7-23) 8~10mg/d、去甲氧柔红霉素 (广东利玮医药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4-09) 10mg/d、吡柔比星 (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6-15) 30~40mg/d, 连续用药3d;阿糖胞苷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5-12) 100~200mg/d, 连续用药7d[3]。B组患者同时接受三氧化二砷 (哈尔滨伊达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2010-05-04) 静脉注射治疗, 剂量为10mg/d[4]。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合并感染者给予抗感染治疗。血红蛋白<60g/L时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计数<20×109/L时输注血小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时加用羟基脲或者高三尖杉酯碱;出现严重肝功能异常者停用三氧化二砷并进行保肝治疗, 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出现血糖升高者停用三氧化二砷并进行降糖治疗, 待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5]。

1.3 评价指标

参考R E C I S 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即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疾病稳定 (SD) 、疾病进展 (PD) [6]。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现, B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注:与A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其中B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见表2。

注:与A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三氧化二砷是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 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常用于瘰疬瘿瘤 (即现代医学之恶性肿瘤) 的治疗,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将三氧化二砷注射剂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可诱导异常早幼粒细胞部分分化和凋亡[7]。

本研究中患者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化疗, 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者完全缓解率高达90.86%, 明显高于单纯化疗者, 提示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8]。治疗期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以消化道反应、发热、口干、肝功能异常等较为常见。其中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者发生高血糖9例, 单纯化疗者未出现高血糖, 提示三氧化二砷治疗后可引起血糖升高[9]。这可能与砷的毒性有关,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 在机体三磷酸腺苷形成过程中, 砷酸盐代替磷酸盐中介物减慢葡萄糖的正常代谢, 打断能量的生成, 干扰胰岛素分泌。砷对精确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和葡萄糖平衡调节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胰岛素的靶器官利用率, 从而诱发胰岛素抵抗, 导致血糖升高[10]。

本研究结果表明: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期间可引起患者血糖升高,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摘要: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联合化学治疗 (化疗)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均接受化疗, B组同时接受三氧化二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 B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其中B组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期间可引起患者血糖升高,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祝洪明, 李军民.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进展[J].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2;20 (4) :277~284

[2] 张之南, 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06 ~116

[3] 梁虹, 姚福生, 张林, 等.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安徽医学, 2011;32 (4) :441~444

[4] 马向娟, 任汉云, 岑溪南, 等.化疗、全反式维甲酸联合砷剂序贯治疗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0;31 (5) :328~331

[5] 徐斌, 高清平, 姚春.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8;21 (11) :572~574

[6] Mathews V, George B, Chendamarai E, et al.Singleagent arsenic trio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longterm follow-up data[J].J Clin Oncol, 2010;28 (24) :3866~3871

[7] 刘霁辉.亚砷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9;25 (7) :687 ~688

[8] 张冰荫, 慕晓玲.砷引发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17 (19) :3378~3380

[9] 王荷花, 许多荣, 张婧, 等.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三氧化二砷和常规化疗巩固治疗疗效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1;32 (4) :485 ~490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 女性17例;年龄13~62岁, 平均年龄 (29.2±4.6) 岁;其中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5例, 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例, 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观察组男性21例, 女性19例;年龄15~63岁, 平均年龄 (29.5±4.3) 岁;其中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3例, 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1例, 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6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该次研究入选的所有患者均满足难治性血液病或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标准, 且已告知患者及家属,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化疗治疗: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标准剂量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及大剂量阿糖胞苷、甲氨蝶呤进行化疗;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阿糖胞苷治疗12 h, 2~2.5 g/ (m2·q)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行马法兰静脉注射2 d, 60 mg/m2, 第1、4、8、11天行硼替佐米静脉注射, 1.3 mg/m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给予患者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1%的注射用三氧化二砷 (国药准字H20080665) 10 mg+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滴注时间控制在4~6 h, 1次/d, 持续治疗30 d。另外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每日给予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柔红霉素 (国药准字H44024361) 45 mg/㎡, 持续治疗3 d;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 (国药准字H23021805) 100 mg/㎡, 持续治疗7 d。复发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必须要保证其白细胞数升高到10×109/L后且凝血功能正常后才能进行化疗。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每天给予浙江瑞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 (国药准字H10960120) 8~10 mg/㎡+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依托泊苷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67465) 60 mg/㎡+陕西博森生物制药股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 (国药准字H20058597) 2 mg/次+Pred口服液1 mg/kg, 持续治疗8~10 d。

1.3 观察指标

(1) 根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判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CR:完全缓解, 肿瘤细胞彻底消失, 临床症状消失, 维持时间>4周;PR:部分缓解, 肿瘤细胞消失一半以上, 且未发生新的转移, 维持时间至少4周;NC:无变化, 肿瘤细胞减少小于一半, 或是扩散<25%, 且未发生新的转移, 维持时间>4周;PD:进展, 出现新的转移灶, 或是原有病灶扩散25%以上。总有效率= (CR+PR) /例数×100%。 (2)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 包括血液毒性与非血液毒性 (发热、消化道异常、凝血异常、肝功能异常) 。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化疗对于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仍然具有它自身的限制性, 其原因主要在于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越来越强[3]。其中的多药耐药蛋白p-gp会把已经进入细胞内部的化疗药物排出细胞外, 导致化疗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下降, 造成细胞毒性降滴, 引发多药耐药 (MDR) [4]。大量研究指出[5,6], p-gp表达越高的患者, 其完全缓解的几率越低, 且生存周期短, 患者容易出现复发。所以, 对于患者的治疗仍然是要降低或是抑制其p-gp的功能与表达, 才能保证化疗的效果, 提高患者的生存周期。

现阶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孢素A与钙通道阻滞剂等, 不过有关研究指出[7], 以上两种药物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大, 大量的使用该类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出血、感染, 且治疗相关死亡率较高。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87.5%) 较对照组 (65.0%) 高 (P<0.05) 。三氧化二砷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如下:加快早幼粒细胞PML/RARa蛋白降解;激活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使肿瘤细胞凋亡;扰乱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 促使活性氧聚集, 提高H2O2水平, 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加快肿瘤细胞凋亡[8];增加肿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和LAK细胞表面配体, 提高LAK细胞介导杀伤性, 经免疫机制实现杀灭肿瘤细胞。三氧化二砷能有效诱导白血病多耐药细胞凋亡, 同时通过对耐药细胞p-gp功能进行抑制, 有效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因此较单纯使用化疗的不良反应更少,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 (P<0.05) 。谢佳等[9]对6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 其中治疗组联合三氧化二砷, 发现治疗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6% (P<0.05) 。该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共同证实了, 联合三氧化二砷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恶性血液病临床效果显著, 且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少, 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临床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周昭贵, 卓家才, 李明, 等.增加细胞内三氧化二砷浓度恢复耐三氧化二砷的K562细胞对其敏感性的研究[J].白血病·淋巴瘤, 2014, 23 (10) :616-618, 625.

[2]邵秀茹, 卢润章, 关晓军, 等.三氧化二砷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细胞及Id4基因甲基化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4, 35 (3) :247-250.

[3]杨栋林, 何祎, 翟卫华, 等.双环醇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5) :461-465.

[4]黄亚男, 宋灿, 魏玉娜, 等.生存素与三氧化二砷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3, 40 (5) :545-549.

[5]吴勇, 李先芳, 杨景辉, 等.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前后微小RNA表达变化[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2, 33 (7) :546-551.

[6]马俊丽, 胡晓梅.含砷类中药治疗恶性血液病药代动力学及代谢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4 (1) :80-82.

[7]Chendamarai E, Balasubramanian P, George B, et al.Role of minimal res idual disease monitoring in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treated with arsenic trioxide in frontline therapy[J].Blood: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2012, 119 (15) :3413-3419.

[8]谢佳, 张梅, 宋艳萍, 等.三氧化二砷诱导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发生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2, 20 (1) :107-111.

三氧注射疗效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男29例, 女11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 (42.3±8.4) 岁。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20例。研究组中男15例, 女5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 (43.1±8.8) 岁。对照组男14例, 女6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岁 (41.3±8.6)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 全反式维甲酸20 mg/d;柔红霉素为第2、4、6、8天静脉注射, 35 mg/ (m2·d) ;阿糖胞苷为第1~7天静脉注射, 150 mg/ (m2·d) 。研究组使用全反式维甲酸20 mg与三氧化二砷10 mg/d的联合治疗, 同时静脉注射等量化疗药物。诱导治疗结束后, 两组给予相同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给予全反式维甲酸、蒽环类药物或三尖杉酯碱2 mg/ (m2·d) , 阿糖胞苷150 mg/ (m2·d) , 经1~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是否达到完全缓解状态。在药物治疗期间两组需给予相同的对症支持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需输注足量冷沉淀、纤维蛋白原和冰冻血浆, 直至凝血功能正常。此外, 还需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定期检测血尿常规与心电图等。

1.3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 对比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白细胞峰值及复发率等指标, 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完全缓解的判定标准: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没有白血病细胞;患者的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都是在正常范围内。复发的判定标准:骨髓原粒和早幼粒≥20%的患者;骨髓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为5%~20%, 积极配合治疗一个疗程以后没有得到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的患者。1.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及白细胞峰值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分类上属于急性髓性白血病, 骨髓细胞形态学表现为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增生, 染色体镜检或荧光原位杂交可发现第15 号与第17 号染色体易位[2,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利用全反式维甲酸, 但长期使用药效下降且复发率较高, 而联合利用砷剂可以减少全反式维甲酸的使用剂量, 有利于改善机体的耐药情况, 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单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 其完全缓解率低于联合用药的研究组, 同时复发率较高。对两组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0%, 且基因检测显示患者的PML/RARα 融合基因为阴性。除此之外, 联合使用砷剂与全反式维甲酸的化疗方案, 可以提高外周血的白细胞峰值, 使外周血的血象尽快恢复正常, 并且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 结合其他的支持治疗, 如输注新鲜的冷沉淀、血浆制品等, 能够更加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 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日康复。 临床上运用全反式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的联合化疗方案, 不仅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诱导阶段, 以及在缓解后巩固阶段的维持治疗中, 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全反式维甲酸及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 在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 对于提高患者的完全缓解率, 并降低复发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临床进一步研究, 能够实现全反式维甲酸与砷剂的更广泛的临床运用。

参考文献

[1]刘亚杰, 马晓波, 邱旭, 等.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单独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0 (22) :4119-4123, 4130.

[2]万佳, 秦大兵, 陈洁平, 等.三氧化二砷与化疗分别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研究.重庆医学, 2014, 43 (31) :4185-4187.

上一篇:评估定级下一篇:地铁的另类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