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2024-06-10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精选7篇)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1

饮食因素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是影响药物疗效众多因素中最直接又最易被忽视的因素, 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FDI) 可通过药动学和药效学2个方面体现。一般饮食习惯不变, 则不会引起严重的FDI, 但若是饮食习惯有很大变化时 (例如旅行、节食、住院等) 则可能增加FDI的潜在危险。药师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及结构调整, 合理指导患者调整用药, 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及减少潜在的用药风险。

1饮食因素影响药物疗效的机理[1]

1.1 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增加药效

空腹、饱腹及不同质量的饮食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饱腹服药, 药物吸收延迟, 排出速率减慢。如服用铁剂后进食酸性食物, 可增加铁的溶解度, 促进3价铁还原成2价铁, 增加铁的吸收;服用脂溶性维生素时, 进食高脂饮食可促进其吸收;服用驱虫药时, 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促进肠蠕动, 并促进虫体排出。

1.2 干扰药物的吸收和降低药效

1.2.1 食物与药物结合:

食物与药物结合形成复合物、沉淀物甚至毒物, 从而减低和改变药效。婴幼儿服用钙剂不宜同食菠菜, 因菠菜中含有的大量草酸可与钙结合, 形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而不易吸收。服用解热镇痛药时忌腌菜、腊肉, 因其含有亚硝酸化合物, 与解热镇痛药同服会生成亚硝胺, 降低药效, 增加毒性, 可服用大量维生素C以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1.2.2 饮料与药物作用:

服药时饮水、饮茶、饮酒对药效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干扰药物作用。服用润喉片、止咳糖浆后不宜立即饮水。因饮水可减弱其润喉作用, 降低对咽喉部黏膜的安抚作用;而服用酶制剂时, 不能同时饮茶, 因其中蛋白质与茶中鞣酸发生作用而失去活性;服用铁剂忌饮茶, 以免铁剂与茶中鞣酸形成难溶性铁盐而妨碍吸收;服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时, 不宜用茶水送服, 因茶中含有咖啡因, 具有兴奋作用, 因此服药时不宜饮浓茶, 用水送服为宜;服用地西泮、氯氮艹卓等药物时, 饮酒可增强中枢抑制效应, 发生过度抑制可致猝死;服用利福平、抗血吸虫药物时, 饮酒可加重其对肝脏的损害;服用降糖药物时, 饮酒可增强肝糖原分解, 并增加降糖药物的作用, 引起低血糖反应。

1.3 干扰药物的排泄改变药效

由于激素类药物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 因此服用时要求低盐饮食, 并给予绿叶蔬菜、香蕉、桔子、果汁等食物补钾;相反, 服用保钾利尿剂 (如安体舒通) 时, 要停用含钾高的食物, 以免血钾过高。服用利尿剂忌食谷氨酸钠, 因谷氨酸钠与利尿剂合用能协同排钾, 即使药量很小, 也可引起脱水, 使钾离子浓度下降, 严重缺钾可致心搏骤停。

2饮食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2.1 高脂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高脂饮食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如脂溶性维生素、抗生素类等与油类食物同服可增加药物的溶解性, 延缓排空, 促进上述药物的吸收, 使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但高脂饮食也可降低某些药物的吸收, 如贫血患者服用含铁剂药物时, 不宜与高脂饮食 (如花生仁、芝麻酱及含钙、磷较多的食物等) 同服, 因为脂肪抑制胃酸分泌, 使胃酸减少而影响铁离子的吸收[2]。

2.2 高蛋白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高蛋白饮食 (如花生、鸡肉、牛肉、脱脂奶粉、牛奶等) 可在肠内产生大量的氨基酸而阻碍左旋多巴的吸收, 而且会使药物酶活性轻度增加, 致使某些药物疗效降低。哮喘患者服用氨茶碱时, 不宜与乳制品、豆制品及高蛋白食物同服;肝炎患者应少吃油性、高蛋白的饮食, 以利护肝药物作用的发挥。

2.3 高糖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高糖食物 (如蜂蜜、麦芽糖、枣、碱性饼干及含糖多的食物水果等) 能与退热剂形成复合体, 从而减慢药物的吸收速度;另外, 糖皮质激素能增加肝糖原分解, 使血糖升高, 故使用糖皮质激素时, 应限制糖的摄入, 以低糖饮食为好[3];服用健胃药及患高三酰甘油血症者应限制食用甜食, 防止发生消化不良、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等;糖尿病患者必需对碳水化合物饮食加以控制, 以免降低降糖药物疗效。

2.4 多矿物质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2.4.1 高钙食物:

高钙食物 (如牛奶、乳制品、海带等) 可影响某些抗生素的吸收[4], 同时能使强心苷功能增强, 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2.4.2 高钾食物:

高钾食物 (如土豆、香菜、蘑菇、紫菜、桔子等) 若与呋塞米及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可增加药物疗效, 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服用氨苯蝶啶、安体舒通等利尿剂时应忌食上述食物, 以防引起高血钾症。

2.4.3 高钠食物:

饮用大量饮料和增加食盐量, 可加速碘代谢;高血压及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药时不宜食用咸菜、腌鱼等高钠食物, 否则可影响药物的疗效, 甚至使病情恶化。

3药师在药物监护及教育中的作用

3.1 详细入微的询问

作为一名药师, 在为患者提供药品服务的同时, 亦要能够细致入微的询问患者病情、诊断、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以便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 减少用药的风险, 最大限度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2 精准的药学服务

随着药师的逐步深入到临床工作中, 临床药师制度的建立为药学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给予其更大的发展平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监测用药风险, 全程跟踪、回访等更为完善的体系, 为患者就医康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3 合理的用药建议

合理的用药教育及用药建议, 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减少药品使用时影响药物疗效的相关因素, 如饮食、时间、药物相互作用等, 提高药品的疗效。

4讨论

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众多, 饮食因素与药物疗效变化关系密切。食物的化学成分、患者的饮食结构等对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饮食调控, 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 减少药品流失, 避免不良反应。因此,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 合理化的用药建议, 人性化的用药指导, 对于促进药物治疗疗效, 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继云.浅谈饮食对药物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 (16) :2234.

[2]张石革, 彦玲.消化不良与助消化药[J].中国药房, 2001, 12 (6) :383.

[3]马学毅.胰岛素新用法[J].中国处方药, 2003, 17 (8) :64.

[4]陆晓和.实用临床用药监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6.

食物对口服抗菌药物疗效的影响 篇2

1影响药物的吸收

1.1 增加药物的吸收

有些食物能增加抗菌药物的吸收量, 这些药物宜饭后服用或与某些食物同服, 可达到最佳吸收效果。这类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头孢妥仑匹酯、伊曲康唑[1]。罗红霉素和牛奶同服也可增加吸收。

1.2 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

肠道内食物的存在要消耗一定的水份, 使胃肠道内体液减少, 药物释放变慢, 并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粘度, 妨碍药物向胃肠壁扩散, 使药物吸收变慢。 (1) 食物既降低药物的吸收速率又降低药物的吸收量的有:异烟肼、呋喃妥因、利福平、林可霉素。 (2) 食物能降低药物的吸收速率但不降低药物吸收量, 如头孢克罗, 空腹与饭后总吸收相同, 但峰浓度为空腹的50%~75%, 且延缓45~60min。同类药物还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啶[2]、阿莫西林、盐酸克林霉素、克拉霉素、乙酰麦迪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1.3 减少药物的吸收

因食物可延缓药物的吸收, 故宜空腹或饭后2h服用有利于增加血药浓度。如四环素, 因食物可阻滞药物的吸收, 饭后服比空腹服吸收减少30%~50%。同样作用的药物有青霉素V钾、红霉素片、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酮康唑。

2影响药物的代谢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 与酒或含酒饮料同服, 会产生戒酒硫样反应。有此类反应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孟多、甲硝唑、利福平、呋喃唑酮等, 服用这些药物后肝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被抑制, 约1周可恢复, 故停用药物1周内饮酒, 也可能发生戒酒硫样反应。

3影响药物的排泄

有些抗生素从肾脏排泄, 使药物在尿中浓度较高, 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结晶, 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痛、尿少甚至尿闭。为减少以上不良反应需要在服药时多饮水, 还可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这些抗生素有:磺胺类药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芦氟沙星;四环素类的美满霉素若卧位服药或饮水过少, 药片潴留食管中会引起食管溃疡, 因此服药时要多喝水, 保护食道不受刺激, 并注意服药时的体位。

4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1 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如灰黄霉素与高脂肪食物一起服用。脂溶性食物, 特别是脂肪, 可促进胆汁分泌, 增加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量,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宜进餐时服用。

4.2 减少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药饱食后其生物利用度下降50%, 宜饭前1h或餐后2h服用。食物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的药物有:利福平、利福喷丁、氨苄西林、四环素、盐酸特比萘芬、克林霉素。

5减少不良反应

一些药物虽然食物对其吸收无明显影响, 但药物本身对胃肠道有刺激, 餐中或餐后服用能减少胃肠道反应, 如氟胞嘧啶进餐时口服, 每次剂量分若干次服, 服药时间持续15min以上, 可避免恶心、呕吐。此类抗菌药包括:头孢羟氨苄、甲硝唑、替硝唑、盐酸多西环素片、盐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乙酰螺旋霉素、酮康唑、呋喃妥因、痢特灵、柳氮磺胺吡啶、复方新诺明、制霉菌素、盐酸克林霉素、琥乙红霉素。

6其他物质对口服抗菌药物疗效的影响

6.1 金属离子

牛奶中的钙可与四环素络合阻滞后者的吸收[2]。铁盐可使四环素和红霉素吸收率下降40%~60%。除钙外, 其他食物中含有镁、铁、锌、磷等物质, 亦可与四环素、红霉素、土毒素、甲硝唑结合, 形成一种既难溶解又难吸收的螯合物, 降低抗菌药物的疗效。口服喹诺酮类药物前后2h内又服用含有多价阳离子 (钙、铝、镁、铁、锌) 的食物, 喹诺酮类药物的最大血清浓度可以因此而减少25%~90%。

6.2 果酸

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则加速抗生素溶解, 不仅降低药效, 还可能生成有害的中间产物, 增加不良反应。

6.3 醋

磺胺类药物不宜与醋同服, 否则尿液会呈酸性, 易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状。

6.4 茶与咖啡

服药时不能用茶与咖啡送服药物, 其中含有的鞣酸、茶碱、咖啡因易和黄连素、红霉素等结合, 产生沉淀, 使药效减弱或消失。

6.5 鱼类

鱼类与异烟肼同服可因异烟肼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而使鱼类中的组胺在体内积蓄而中毒。

6.6 含酪胺食物

呋喃唑酮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茶叶、葡萄酒、扁豆、鸡、肝、腌鱼等含酪胺食物同服, 可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头痛、抽搐、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神志不清等症状, 严重时可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9:52.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3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氟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

腹腔镜是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系统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 采用2~4孔操作法, 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 避免在患者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 恢复后, 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0.5~1cm的线状瘢痕, 可以说是创面小, 痛楚小的手术, 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1]。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药物对腹腔镜麻醉的疗效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院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 年龄33~66岁, 体质量46~73kg, RSRⅠ~Ⅱ级,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 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 两组的年龄、性别、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观察组诱导咪唑安定0.1mg/kg, 丙泊酚2mg/kg, 瑞芬太尼1µg/kg, 维库溴铵0.1mg/kg, 术中以瑞芬太尼6~10µg/ (kg·h) 持续静脉输注维持麻醉, 依具体情况间断给予维库溴铵, 对照组麻醉维持0.8%~2.0%异氟醚。两组均在手术结束时停药。手术时间为40~120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呼之睁眼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做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术后恢复情况见表l。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项高新技术, 仅在腹壁开2~4个0.5~1.0cm钥匙孔样小洞, 将直径1cm的腹腔镜伸进腹腔内, 将腹腔内脏器的图像清晰引导并显示于电视屏幕上, 医师一边看电视屏幕, 一边通过腹壁小洞插入微小器械操作, 完成手术, 从而使手术在不需要剖腹的情况下完成[3]。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结石病有严重的腹腔内感染、严重高危胆囊结石患者, 患有胆囊结石并有心功能不全、慢性肺部严重疾病者应慎重治疗。此外, 伴有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以往有较大的上腹部手术史等患者不宜做此项治疗。手术后因麻醉药作用可能会有短暂的恶心感或呕吐, 可在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消除快等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悦, 杭燕南.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和增殖体切除术的应用[J].临床麻醉性杂志, 2010, 22 (8) :294-295.

[2]马良龙, 俞磊, 张书民, 等.困难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法讨论[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3) :330.

[3]刘玲, 顾殿华, 陶国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J].东南大学学报, 2011, 27 (2) :99.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9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男26例, 女20例, 年龄33岁~69岁 (53.5岁±20.5岁) ;对照组男25例, 女21例, 年龄32岁~71岁 (52.5岁±20.5岁) 。病人服用阿片类药物后便秘程度均在1级、2级,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所患疾病、病理分期、便秘程度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所有病人均服用30 mg~60 mg美施康定硫酸吗啡控释片, 每天2次。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发生便秘时根据便秘程度分别使用开塞露及缓泻剂治疗。干预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1 心理干预及便秘的预防

在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前首先向病人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让病人对便秘有所认识, 同时告诉病人通过干预可预防和减轻便秘程度, 让病人放松对便秘的紧张感, 从而主动配合护理干预。同时在治疗开始时给病人增加液体摄入指导病人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1.2.1.2 腹部按摩

每天做2次腹部按摩, 病人呈仰卧位, 嘱其全身放松, 双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重叠对腹壁进行按压, 呈顺结肠方向由右下腹开始反复按摩, 时间15 min~30 min[3,4]。

1.2.1.3 饮食干预

每日早晚各饮1杯蜂蜜水、1杯酸奶, 吃1个火龙果, 每天饮水1 500 mL~2 000 mL, 指导病人多食水果及含纤维多的食物, 包括芹菜、韭菜等。

1.2.1.4 基础护理及运动干预

每晚用温水泡脚以刺激双脚, 协助病人进行身体各部位运动, 增加新陈代谢, 促进肠蠕动, 有利于粪便排出。

1.2.1.5 药物干预

针对便秘病人的程度适当给予药物干预, 1级便秘使用开塞露, 2级便秘病人可适当给予缓泻剂治疗。

1.2.2 疗效判定

所有病人在治疗结束3 d内采用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编制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对病人便秘缓解情况进行评分[5], 共分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频度、腹胀、下坠或不尽或胀感, 根据症状程度计0分~3分, 总分18分, 分数越高表示便秘程度越重。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原因主要是中枢抑制作用, 主要表现为在大脑、脊髓、外周、脑干疼痛中枢均有阿片受体, 其中脑干和大脑阿片受体密度较高, 胃肠道的阿片类受体同样受到直接作用, 导致胃肠蠕动高张力性延迟, 蠕动减弱, 从而对排便反射不敏感而发生便秘。有文献报道, 阿片类药物镇痛后便秘的发生率可达90%以上[6], 便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同时由于排便不畅, 大便在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延长, 导致腐败和异常发酵, 大量毒素会因此而产生, 给病人的心理与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部分病人甚至会拒绝接受镇痛治疗。

护理干预的作用在于针对便秘产生的原因对病人进行个性化干预, 通过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腹部按摩、运动指导及药物干预明显缓解了病人的便秘症状, 从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频度、腹胀、下坠或不尽或胀感5方面评分结果显示, 干预组所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对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病人进行早预防, 针对便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轻便秘的程度, 为病人解除痛苦,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疗效影响。[方法]将92例服用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组病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治疗结束3d内对两组病人便秘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粪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频度、腹胀、下坠或不尽或胀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病人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便秘,阿片类药物,晚期癌症,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阴淑琴.循证护理干预脑梗死患者便秘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 10 (7) :70-71.

[2]丁利利, 陆凤.脑梗死患者发生便秘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9 (5) :118.

[3]罗海燕.73例老年脑卒中便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7A) :1755.

[4]吕丽敏, 赵若华.老年性便秘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 2011, 9 (2C) :543-545.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5, 8 (4) :355-356.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 (32.28±5.13) 岁。入选标准: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月经周期规律;血、尿常规及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的患者;入院前3个月未使用激素类药物。排除标准:多囊卵巢综合征;对米非司酮过敏的患者;有卵巢早衰征象的患者;卵巢恶性肿瘤;经手术切除过单侧或双侧卵巢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 10 mg/片, 于经期第3天开始服用, 温水口服, 1片/次, 1次/d, 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主要有血清雌二醇 (E2) 、卵泡雌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 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率、VAS疼痛评分五项, 具体如下。血清E2、FSH、LH水平可通过行血常规检查得出。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率=卵巢储备功能正常例数/总例数,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判断标准[2]:用药9个月后血清FSH<10U/L。VAS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模糊评分系统进行评分, 总分0~10分, 分值越高, 则表示患者疼痛越明显。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激素水平及疼痛缓解情况

患者经米非司酮片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血清E2、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见表1。

2.2 卵巢储备功能

患者经米非司酮片治疗后卵巢储备功能发生异常4例, 仍然保持正常86例, 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率为95.56%。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于盆腔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腹膜面, 也称作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及临床症状均比较复杂, 并对雌激素有依赖性、侵袭性、复发性[3], 故其治疗具有一定难度。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高, 病程长, 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 故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有避孕药类如妈富隆、睾酮类衍生物中的丹那唑、中药类中的妇康膏, 但是这些药物疗效不显著, 毒副作用大。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孕激素拮抗剂[4], 可以有效降低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水平, 妨碍子宫内膜的发育。还可以通过过度表达前凋亡蛋白bax和下调凋亡基因Bel-2, 从而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此外, 米非司酮还能通过降低增殖细胞核核抗原妨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 抑制病灶周围新生血管的形成, 减少微血管密度的数量, 阻断异位病灶形成, 最终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目的。

卵巢储备功能是指由卵巢内卵泡数量及质量决定的卵巢皮质区内形成可受精卵母细胞的功能[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血清FSH、FSH/LH比值、卵巢窦卵泡计数、年龄等指标来评价卵巢储备功能。本研究中90例患者经米非司酮片治疗后卵巢储备功能发生异常4例, 这主要是因为米非司酮片可直接作用于局部异位内膜, 使其加速凋亡, 并抑制异位病灶形成, 与此同时对卵巢储备功能也具有轻微抑制作用。

本研究中, 患者经米非司酮片治疗后, 其血清FSH、LH水平、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率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 而血清E2、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由此可以证实,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 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小。

参考文献

[1]汪秀芹, 申翠苹, 邢海燕, 等.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2, 35 (15) :67-69.

[2]张胜华.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血清AMH水平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 2013.

[3]范琴.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 (中旬刊) , 2014, 09 (9) :165-166.

[4]张清学, 李琳.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助孕策略[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4, 33 (2) :77-79.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随机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于我科住院首次131I治疗并且随访一年以上的GD患者共500例 (其一般临床资料及服131I剂量见表1) , 均为一次性投予131I进行GD治疗。其中于131I治疗前曾应用ATD治疗患者430例:包括他巴唑 (methimazole, MMI) 332例, 丙基硫氧嘧啶 (propylthiouracil, PTU) 35例, 两者兼用63例;未曾应用ATD治疗患者70例。放射性131I治疗GD适应症的选择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为依据。

1.2 患者准备

(1) 患者在131I治疗前至少停用ATD 3~14d (剂量:MMI 10-30mg/d, PTU 100~300mg/d) 。治疗期间及服131I后3个月内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和药物。 (2) 血清学检查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灵敏促甲状腺激素 (sTSH)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TRAb) 、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 (TSI)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 和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TMA) , 以及肝肾功能、血常规等。 (3) 服131I前均行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 (RAIUmax) 及有效半衰期 (EHL) 测定, 甲状腺B超和ECT检查。

1.3 确定服131I剂量

根据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计算甲状腺重量[2], 再依照如下公式计算131I理论治疗剂量[1]:

应用计算所得理论剂量对其进行相应调整, 得到个体化131I治疗剂量, 对患者行空腹一次性投予。

1.4 疗效评价[3]

131I治疗1年后的疗效评价: (1) 临床痊愈:甲亢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血清FT3、FT4和sTSH恢复正常。 (2) 好转:甲亢症状减轻, 体征部分消失, 血清FT3、FT4明显下降, 但尚未达到正常水平。 (3) 无效:甲亢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血清FT3、FT4水平无明显下降, 或血清FT3、FT4一度恢复正常后又再次升高, 症状再次出现且较前变化不明显。 (4) 甲减: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和体征, 血清FT3、FT4低于正常, sTSH高于正常。

1.5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资料进行χ2检验、Ridit分析等统计学分析, 并绘制相应的统计图, 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12.0。

2 结果

(1) 不同组别GD患者131I的治疗效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未用ATD组, 无1例无效患者, 1年后痊愈率为78.6%, 甲减发生率为11.4%;服用ATD组, 1年后痊愈率为69.3%, 甲减发生率为5.8% (见图1) 。

(2) (1) 对未用ATD组和服用ATD组131I治疗GD疗效进行Ridit (relative to an identified distribution) 分析, 以服用ATD组为总体, 其Rs (-) =0.50, 未服用ATD组R (-) =0.51, Ridit值95%可信区间为 (0.46, 0.56) ; (2) 对服用ATD组和未服用ATD组平均Ridit值行u检验, 结果为u=0.36 (P>0.05) ; (3) 对上述两组数据行χ2检验, 结果为χ2=9.763 (P>0.05) 。

上述结果显示两组间疗效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即是否曾应用ATD不会影响131I治疗GD的疗效。

(3) 对曾应用ATD组, 但应用不同药物的131I疗效进行χ2检验, 结果为χ2=2.719 (P>0.05) ,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曾服用MMI、PTU或两者兼用对131I治疗GD后1年的痊愈率、好转率、无效率及甲减发生率间无显著影响。

3 讨论

131I治疗GD主要通过131I被甲状腺主动摄取, 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在衰变过程中发出β-射线使大量甲状腺组织受到集中照射[4], 甲状腺滤泡细胞被抑制、破坏, 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131I治疗GD的疗效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ATD药物的使用。

现在对于131I治疗前曾接受ATD治疗是否影响131I的疗效尚存在争议[5~11]。ATD治疗GD的作用机制为: (1) 抑制碘的有机化, 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 (2) 缩小碘池, 加速碘的排泄, 缩短碘在甲状腺内的停留时间; (3) 阻止甲状腺对再循环131I的摄取, 降低甲状腺对131I的反应。有些学者[5,6,9,12]指出, ATD增强了甲状腺细胞对射线的耐受性, 进而影响131I的疗效, 使得治愈率降低和甲减发生率增高, ATD增加131I治疗失败的可能性[13]。

而且, 目前国外文献对不同种类ATD药物对131I疗效影响的研究尚存在不同观点:如Santos RB等[14]通过观察100例放射性131I治疗GD患者中MMI、PTU对放射性131I疗效的影响发现, 未用ATD治疗组和MMI组131I治疗的治愈率分别为73.3%和77.8%, 而PTU组的治愈率仅为32%, PTU比MMI组和未用ATD组131I治疗的失败可能性大, 故认为1 3 1 I治疗前G D患者应该避免应用P T U治疗。Bonnema S等[15]亦认为, 131I治疗前服用PTU会降低131I的疗效。

但Braga M等[8]通过对42名首次接受131I治疗GD患者的研究发现, ATD治疗组和未用ATD治疗组131I治疗后甲减发生的时间和治愈率是相近的, 并无明显差异。Andrade VA等[8]报道, 131I治疗前未用ATD组和之前给予ATD组 (131I治疗前停ATD至少4天) 两组中80%的病人均于131I治疗后3月治愈。1年后复发、正常、甲减发生率分别为15.6%及13.8%、28.1%及31%、56.3%及55.2%, 无明显差异。

饮酒对药物疗效的影响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诊断标准[2]。病例分组依据:抗甲状腺药物应用情况,9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除外无法坚持治疗、需更改治疗方案、服用其他药物者。A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7(45.12±2.45)岁;病程1 个月~5.9年,平均病程(3.25±0.32)年;体质量42~82(63.95±1.21)kg。B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8(45.83±2.21)岁;病程1 个月~6年,平均病程(3.12±0.31)年;体质量42~82(63.67±1.84)kg。C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4~68(45.34±2.29)岁;病程1 个月~6年,平均病程(3.12±0.31)年;体质量42~82(63.67±1.24)kg。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131I治疗,根据24h131I吸收率,给予定量131I(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60249)治疗。A组为联合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在研究前和研究过程均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给予2.96~4.44MBq/g甲状腺组织实际摄取剂量;B组在研究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给予2.96~4.44MBq/g甲状腺组织实际摄取剂量,在接受131I治疗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1个月;C组仅接受131I治疗;

1.3 观察内容和评价标准[3]

观察3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的差异。疗效评价标准:(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甲状腺激素FT3和FT4水平恢复正常或显著改善;(2)有效:临床症状好转,甲状腺激素FT3和FT4水平改善;(3)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与A组、B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总有效率稍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A组比较,*表示χ2=18.215,P<0.01;与B组比较,#表示χ2=14.252,P<0.01

2.2 甲状腺激素FT3和FT4水平

C组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较A组和B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稍好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甲亢为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主要以手术、抗甲状腺药物、131I进行治疗,而其中131I治疗是最为主要的方式,其他多种治疗方法一般是在131I治疗前或131I治疗同时进行的,如抗甲状腺药物[4,5]。一般来说,若甲亢为重度,或合并甲亢性心脏病、伴随明显肝功能异常或黄疸、合并重度血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因病情比单纯甲亢严重,不能单纯采取抗甲状腺药物或手术进行治疗,多首选131I进行治疗。131I治疗原理是应用131I所释放的β射线,破坏增生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生成,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有研究显示,抗甲状腺药物可对131I治疗甲亢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6,7]。

注:C组与A组比较,*P<0.05;C组与B组比较,#P<0.05

本研究中,A组为联合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者、B组为131I治疗过程中停用抗甲状腺药物者;C组为单纯131I治疗者。结果显示与A组、B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C组甲状腺激素FT3和FT4水平更佳,这与李爱珍[8]的研究具有相似性,其研究显示服用、未服和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患者用131I治疗甲亢疗效治愈率分别为62.5%、91.67%和73.91%。停用1个月以内和以上的患者治疗结果也有明显不同,治愈例数分别为11例和9例,说明抗甲状腺药物可降低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临床工作者在两类药物使用时,应注重次因素。

综上所述,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有明显影响,导致疗效降低,甲状腺功能下降,在治疗时应注意用药方案的选择。

摘要:目的 观察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甲亢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31I治疗。病例分组依据:抗甲状腺药物应用情况。90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联合应用抗甲状腺药物,B组131I治疗过程中停用抗甲状腺药物,C组单纯131I治疗。观察3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的差异。结果 与A组、B组比较,C组总有效率更高(P<0.01);B组总有效率稍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甲状腺激素FT3、FT4水平较A组和B组更佳(P<0.05);而B组稍好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甲状腺药物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有明显影响,导致疗效降低,甲状腺功能下降,在治疗时应注意用药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抗甲状腺药物,131I治疗,甲亢,甲状腺激素

参考文献

[1]Sakr SA,Mahran HA,Nofal AE,et al.Effect of selenium on carbimazole-induced testicular damage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albino rats[J].Journal of trace element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Organ of the Society for Minerals and Trace Elements(GMS),2011,25(1):59-66.

[2]罗志敏.对抗甲状腺药物有不良反应的甲亢患者应用131I治疗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113-115.

[3]张冬梅.甲硫咪唑与131I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122,124.

[4]夏俊勇,金晓毛,程义壮,等.131I治疗Graves甲亢后早发甲减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376-1378.

[5]黄际远,宋文忠,戴庆靖,等.131I治疗中重度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1):1144-1148.

[6]Ochi Y,Kajita Y,Hachiya T,et al.A novel hypothesis for the etiology of Graves'disease:TSAb may be thyroid stimulating animal Ig G-like hormone and TBAb may be the precursor of TSAb[J].Medical hypotheses,2012,78(6):781-786.

[7]秦淑兰,邱柳芸,刘小华,等.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9):8799-8803.

上一篇:GNSS技术下一篇:电力通信光缆线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