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2024-09-18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共12篇)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1

近几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的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 继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后, 上海又成功举办规模更大的2010年世博会, 中国正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可能还仅限于功夫、京剧、书法、景泰蓝等这些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或工艺品上。这就与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不太相符, 那么怎样能让世界进一步更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呢?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说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 ”因此, 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表达中国文化内涵, 通过设计这个媒介来向世界人民展示华夏文明, 是一条很好的宣传渠道。

1 设计的中国元素

全球目光对于中国的聚焦, 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更加自信, 运用中国元素、追捧中国文化, 已在国际商界形成风潮。那么何谓中国元素?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 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元素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经过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漆器、中国结、汉字、如意、八卦等, 如何将这些中国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去?是一个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做得好更难的课题。好在最近几年, 无论在平面设计、标志设计, 还是在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中国元素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这些领域, 并且已有了一定的起色和成就, 其成功案例如下。

(1) 北京申奥标识, 将象征奥运的蓝、黑、红、黄、绿五环以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相互环扣组成了一个“中国结”, 象征着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团结、协作、交流。带有书法笔触的动感图形又好象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 而太极拳在中国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所以这一标识一方面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 另一方面又弘扬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是一个内容与形式结合得很好的成功案例。

(2) 奥运会火炬, 外观造型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国画立轴, 表面纹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如意祥云”。功能上动用了当今的航天航空高科技手段, 防风、抗寒, 以保证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圣火, 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是一款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又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产品。

(3) 奥运主标识“中国印”以及各比赛项目分标识。如何寻找一种不同于以往二十几届奥运会的奥运标识,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北京奥运会标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负众望做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印章与标识的形式相符, 印面上舞动的“京”字, 酷似一个向前奔跑的人形, 同时表达了地点、运动等信息内容。另一方面印章的色彩又与中国红相符。而用中国书法中的篆字笔划来表达各项运动比赛项目作为分标识, 书法加印章很吻合, 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好的创意。

除了在北京奥运会上有好多中国元素的设计之外, 上海世博会又有不少中国元素的设计涌现出来, 运用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建成的中国馆就是一个亮点。随着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频频亮相, 中国元素给世界带来了“中国热”, 并将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与此同时, 也给中国的设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中国的设计风格

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的兴起折射出中国文化的崛起, 但符号化和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因为仅仅依靠中国元素体现在产品的外观上是不够的, 应该在设计、生产、制造、消费、体验的过程中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存在, 而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只是部分在设计中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的闪现, 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中国风格。

那什么是风格呢?举个例子, 当我们提到德国的产品时, 可能你会联想到严谨、精确;提到美国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实用、踏实;提到日本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小巧、玲珑;提到意大利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典雅、高贵;提到北欧的产品时, 会联想到自然、亲切;但提到中国的产品时, 你会联想到什么呢?感觉很难用简单的词来描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产品缺乏自己的风格。

那什么又是中国的设计风格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可以挖掘提炼的内容很多, 而挖掘中国文化的精髓, 跟上当代世界的经济技术发展的步伐, 符合国际时尚审美的设计潮流是形成中国风格的关键, 中国风格应该建立在中国文化乃至东方生活方式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既有中国特色又具东方神韵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和产品整体形象。

要在产品中体现中国的设计风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 那么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风格, 就要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内涵, 而要在设计中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仅依靠一些中国元素是不够的, 应该结合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 提炼出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 并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 最终提出一个系统的整体方案, 体现出产品设计的整体感。

例如中国的明式家俱就是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内涵的经典范例, 简洁、端庄、大器的造型流露出极具时尚的“大明风度”;优雅的弧线和考究的质地, 体现了含蓄内秀的东方神韵;巧妙、精致的柳榫结构, 则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技术水平, 是中国儒、雅、和、韵的文化内涵在设计中最好的演绎。而今天的中国产品设计风格, 要求我们的设计师不但要继承而且要发扬, 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起来, 将现代产品设计根植于中国特色的生活文化中才能形成。

3 结语

对于中国的当代设计来说, 虽然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但总的来讲, 还不成熟, 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还未形成。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 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 但还没有成为设计大国。规模宏大, 体现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和设计理念的上海2010世博会即将圆满落幕, 伴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在让世界了解中国, 使中国走向世界的道路上, 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1世纪的市场竞争是产品的竞争、是设计的竞争, 而设计的竞争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又值当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个契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远的将来, 经过努力, 从设计的中国元素走向中国的设计风格,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已经为期不远了。

摘要:目前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都有了中国元素的影子, 在市场上也有不少企业的产品被赋予中国元素, 但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仅有中国元素的闪现是不够的, 只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 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产业和产品, 形成中国的设计风格, 成就中国创造。

关键词:设计,中国元素,中国风格

参考文献

[1]濮安国.中国红木家具[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4, 2.

[2]《家电科技》编辑委员会, 家电科技杂志社, 2009, 9.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2

1中国园林与英国园林相比,有同有异,并且体现在四个特性上:

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揉;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蕴含,

(1)中国园林内的筑山、理水、植物配置都是对自然的提炼概括。匠人们用各种造型、纹理的石材,来堆叠成峰、峦、岭、洞、谷、悬崖峭壁等自然写照。对于水的开凿,讲究曲折有致,有时故意做出一些水口以显示源流脉脉。园林植物尽管姹紫嫣红但仍以树木为主调,栽植上往往三五株成群,虬枝古干,给人以蓊郁之感。而且将植物附上不同的性格与品德,这是在西方园林中很少见到的。

(2)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无论多寡、性质、功能,都讲究与山水花木的结合,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一面,从而出现了一些对景、添景、障景、框景等园林手法。形成各种小而精巧的景致,

而英国园林中的建筑与其他造园要素往往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

(3)“造园如作诗文,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园内的动态游览路线决定了要在曲折迂回中形成渐进的空间序列,所以往往穿插了一些对比、悬念的手法,抑景、漏景也随之而出。中国绘画中的线条美与造园之间的联系也很明显。中国大型的皇家风景园林更具丰富突出的线性,建筑轮廓、山石造型、水岸线条、花木枝条等,统摄了园林的构图。

2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中国山水写意园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在内涵和外貌上又存在很到差异。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表现自然,却高于自然,反映出园林所有者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概括,追求写意。而英国风景园林最初的自然式风景园更注重于模仿自然。所追求的是广阔的自然风景构图,较少表现风景的象征性,把花园布置的更倾向于牧场。所以英国风景只是.表现自然、回归自然,是自然风光的再现,虽然也有模仿中国园林创作风格的或者模仿风景画面创作的景观,却较少有诗情画意和高于自然的意境。这些差异,体现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根本特征。

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 篇3

关键词:动画造型;动画设计;风格特征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26-01

近些年来动画片市场的火爆促进了整个动画产业的发展。动画片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开始有意识地制作出更多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能够吸引成年人兴趣的优秀作品。例如《大圣归来》《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从儿童的角度和从成年人的角度能够解读出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中国动画片中动画造型的设计与西方动画有着极大的差别,这从中国风的中外动画片中很容易看出。《大圣归来》中的大圣和《花木兰》中的花木兰就形成了迥异的两种风格。研究我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对中国未来动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与动画类似的概念还有美术片、卡通。最早我国沿用的概念是美术片,其突出了动画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的特征。但是由于其并不能完全概括动画的主要特征,所以并没有沿用至今。卡通一词源于对英文中Cartoon一词的音译,但最早却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动画一词则源于日文,后因其准确概括了动画影片的特征又简单上口,成为了同类影片的代名词。

动画造型设计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对动画形象的基本造型进行的设计。广义上的造型指的是一切可以塑造的形象。它不仅仅包括我们常说的视觉性的形象,还包括听觉性的和想象性的。一般来说,动画造型设计包括了角色造型设计、场景造型设计和镜头画面设计三部分,其中前两者是动画造型设计的重中之重。设计者通过对角色和场景的设计,塑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形象和场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事物。

二、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

我们知道,动画设计也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而不同的动画作品和动画造型设计必须要标新立异,与其他的造型区分开来,所以要想归纳出所有动画造型设计通用的风格特征是有一定的困难性的。笔者只能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征,以供研究和分析:

首先,重写实。我们可以从人物造型为主的动画片来进行分析。国外的动画人物造型总是带有一定的夸张,以突显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例如在日本漫画中,所有女孩子的眼睛总是占有不符合常理的比例;而在美国动画中,人物的头部比例总是过小。这当然也与不同国家的审美价值观念不同紧密相关。而中国的动画形象更贴近于现实,更加追求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其次,讲情怀。似乎在经历了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之后,人们更加追求过往那种纯净的精神世界而非当前喧嚣的现实世界。这也是2015年一部起初并不被人看好的《大圣归来》取得了令人目瞪口呆的票房奇迹的重要原因。换句话来说,中国动画造型设计完全可以不必求新、求变,只用将国人喜闻乐观的动画形象搬上荧屏必然能够取得成功。而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让动画设计不乏情怀的源泉。

最后,求意象。中国动画造型设计求意象,这与前面所提到的重写实其实毫不冲突。意象一直以来就是中国艺术领域独有的特色,在最基本的寫实形象之下,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也不乏意象化的表现。例如,最被津津乐道的《小蝌蚪找妈妈》就是讲水墨画的意象元素彻底放大,给观众带来了深邃悠远的想象空间。意象化的造型体现也将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艺术精髓得以延续和发展。

三、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独特风格形成原因

中国动画造型设计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中国五千年以来的传统文化积淀,而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中庸之美。整个封建社会从汉朝开始就开始遵循儒家的审美哲学,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代表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中国动画造型设计沿用了“既不过多、也不过少;既要有,又不会过犹不及”的观念,使造型设计非常饱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有民间故事情结。中国迄今为止最受人喜爱的人物形象无非是孙悟空、哪吒、八仙、神笔马良等等,这是因为数年年来,他们的故事在整个民间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以这些人物造型为动画设计的原型更加讨喜,也更容易被国人所接受。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异常丰富。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在数千年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不同特点,无论从服饰上还是民俗上,亦或是民间故事上,都能够为动画造型设计提供非常丰富的素材,这也就形成了兼容并包的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独有风格。

四、结语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然也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儿童。所以对于全球来说,中国都是最大的动画片市场。但是长久以来,国产动画片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的辉煌以后,逐渐被日韩、美国迪士尼远远落在后面,国产动画片普遍评价并不太高。近些年来,随着一批高质量的国产动画片面世,国产动画片似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元素和情怀。因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成为了当前最能吸引国人的重要要素之一。一方面,我国的动画要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动画制作者有义务通过更多优秀的动画作品来发展民族文化。所以研究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并将这种特征融入到今后的动画作品中就成为了我国动画设计者和制作者肩上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张慈临.二十世纪中古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02期

[2]王昊.由《喜羊羊与灰太狼》引发的思考——试析“中国学派”动画造型的嬗变[J].装饰,2010(07).

[3]米娜敏.中国传统艺术在动画角色造型中的运用——动画片《哪吒脑海》形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11期

[4]杨槃槃.众声喧哗与艰难起步:中国动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电影艺术.2014(06)

中国工业设计风格初探 篇4

中国工业设计是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当时国内一批有识之士如柳冠中、张福昌等, 西赴德国, 东渡日本, 学习系统的工业设计。近年来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发展迅猛, 据教育部的统计, 设置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已达两百多所。海尔、联想、宏基等国内企业的产品屡屡在国际上获奖, 中国工业设计师也开始在if、red dot、idea等重要设计竞赛中崭露头角。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 这些现象仅仅说明工业设计在中国有了蓬勃的发展, 或许, 从工业设计师的数量上, 中国可以称为工业设计大国, 但从质量上远远没达到工业设计强国的地位。提到意大利的工业设计, 给人的印象是时尚;提到北欧五国的工业设计, 人们自然会想起简约;提到德国的工业设计, 自然给人严谨稳重的感觉。可提到中国的工业设计, 估计联想最多的是抄袭、拷贝。

二、影响中国工业设计风格的因素分析

“风格”一词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风度品格。在艺术上,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面貌, 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风格表现于形式, 但风格具有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 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一种风格一旦形成, 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影响风格形成的原因很多, 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主流文化

所谓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社会主流文化就是指社会主流人群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共同倾向。产品设计风格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产品是文化理念的载体, 而文化则是产品的内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国的物质财富有了空前的增加,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也打开了国门, 把中国推向世界。同时,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极大冲击:原先的价值观念完全受到质疑甚至抛弃, 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影响, 对西方审美文化上的认同, 导致传统文化贬值, 主流文化面临威胁, 造成人们内在的文化价值系统断裂。在一些人的意识里, 我们自己的文化是落伍的, 全然没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国人开始茫然, 自我认同感严重缺失, 甚至认为只要是沾上洋的就都是好的。工业设计界也是如此, 甚至不顾一切地崇洋媚外, 对中国传统的设计精髓视而不见。显而易见, 当代中国的巨大变化本质上体现为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 是现代观念对传统观念的深刻挑战。当代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缺失是中国工业设计风格形成的一大障碍。中央政府敏锐的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在十七大报告中特意提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或许是中国工业设计风格形成的一个契机。

2. 企业的价值取向

中国企业界对于工业设计的态度非常现实:效益至上, 而且大多还十分急功近利——甚至梦想早上的投资晚上就有回报。大多企业不做系统的工业设计开发, 他们乐于找一个市场上畅销的产品然后找工业设计师改良一下, 美其名曰消化吸收。尽管通过模仿的方式推出“新产品”被工业设计师嗤之以鼻, 但非常现实的企业家们却认为:模仿的确是一种“多快好省”的增加新产品的方式。把别人经过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产品拷贝一下, 既节省研发成本, 又节省产品上市的时间。对广东、江浙等沿海地区的企业来说, 可以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 把海外市场销售成功的产品丝毫不改地“吸收”进来, 摇身一变为“国货”后进军广大的内地市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 80、90年代的模仿虽然在启动制造业运转的初期阶段产生过积极效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市场格局的变化, 其巨大的负面作用到了2000年后就日益显露出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打击侵权的力度增强, 靠模仿发展的道路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消费者现在也越来越挑剔, 大多消费者也愿意接受原创的产品, 逐渐抛弃模仿的产品。国内的一些知名企业在工业设计上的投入也逐渐加大, 很多都成立了相当规模的研发中心, 比如海尔、华为等。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很多靠模仿起家的小企业面临抉择:要么关门大吉, 要么自主研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工业设计就是自主研发的利器。简言之, 现实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迫使企业对工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提升, 这无疑对中国工业设计风格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3. 设计师的综合素质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可以说飞速发展:开设工业设计的学校由屈指可数的几所到几百所, 工业设计的毕业生由百十个增加到数万名。不过工业设计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工业设计师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工业设计师素养——除了会画几张手稿或者电脑效果图以外, 对材料、加工工艺、市场营销、顾客需求、成本控制几乎一无所知。显然, 靠这样素质的工业设计师很难支撑起中国工业设计风格。追根溯源, 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存在很大的缺陷:现在国内通行的工业设计教育分成两大类——艺术类和工科类。艺术类的学生大多数文化水平很弱;工科类几乎无艺术修养。这两类学生的先天缺陷造成走入社会的工业设计师综合素质低下。另外, 随着前几年的高校扩招, 工业设计类教师奇缺,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也是造成工业设计师综合素质低下的一大原因。比如广州美术学院的工业设计教育就紧密结合珠三角的制造业, 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校作业就是企业委派的课题, 甚至一部分兼职师资就是业界的精英。

三、未来中国工业设计风格展望

1. 日本“和魂洋材”设计风格的形成对我们的启迪

日本在发展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工业设计时, 采取了“和魂洋材”的策略。一方面在针对国内市场的设计如服装、家具等领域中系统地研究传统, 以求保持传统风格的延续性;另一方面, 对于国际市场的设计采用国际化的语言, 但保留了日本精致小巧的特点。日本的工业设计风格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语言, 它的本质是非常日本的。这显然会对中国工业设计风格的形成具有借鉴作用。

2. 创造具有中国鲜明特征工业的设计风格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沉淀了许多文化的瑰宝, 中国的工业设计师理应挖掘。在初期,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简单化的手法, 比如直接提取某些元素, 图案, 符号应用到工业设计中。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方面设计师容易设计;另一方面, 消费者容易解读。在后期, 我们可以尝试提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用现代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提取“天人合一”的思想, 这些思想还原到设计语言上就可以用现代设计中环保设计绿色设计的手法。

四、结语

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 中国工业设计的风格还在形成之中, 中国现在还缺乏自己的设计风格。当然, 这也是正常的, 毕竟中国真正的现代工业设计走过的历程还不满30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主流文化的回归, 企业界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以及工业设计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再过30年, 中国一定会初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工业设计风格。

摘要:中国工业设计发展了近30年, 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鲜明特色的设计风格, 本文尝试从社会主流文化, 企业价值取向, 工业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分析原因, 并借鉴日本的工业设计风格, 展望中国工业设计风格。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初探

参考文献

[1]何人可.《造就中国设计的领导型人才》.2004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峰会论文集.

[2]柳冠中.林衍堂.《中国工业设计现状分析与对策》2004.中国国际工业设计峰会论文集.

[3]亨利.佩卓斯基. (美) .《器具的进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5

在造型方面,可以抓住其主要的造型特点来设计出相应的家具,比如洛可可的整体造型和局部的特色以及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和设计的元素都可以运用到中国红木家具中来。通过对洛可可风格的造型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才能灵活的把洛可可的风格运用到中国红木家具中来。

中式家具虽对洛可可风格有所模仿,但大部分还是以中式风格为主。以透雕装饰和镶嵌理石螺钿见长。雕刻手法常常由家具的主要部分扩展到大面积的浮雕、透雕以及通体的雕刻与装饰。有时为了追求繁缛华贵的装饰,家具上各种镶嵌材料应用尽有;玉、骨牙、香木、螺钿、等等。工艺与装饰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意境上,与法国凡尔赛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镶嵌艺术是广式家具的一大特色。镶嵌的材料形形色色,无论是云石还是玉石,珐琅还是陶瓷。特别是云石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6

关键词:伊斯兰教;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古典园林;寺庙建筑

建筑在社会属性上可以划分为私人建筑和公共建筑,而清真寺建筑是宗教活动中心,无疑属于公共建筑范畴,人们到公共建筑中,在时间上是短暂的,即时有使用和观赏权利。它体现着具体个人、当地、当时的文化,但其设计和营造的过程代表着对现实的认识。多种文化的并存博弈,对建筑的影响使地区的建筑形式既具有多元性、边缘性的特点。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包含着穆斯林对历史与宗教哲学的宗教艺术;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有极强的包容性。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传播、发展、并存的特殊地区,中国的清真寺建筑艺术的发展、传播与宗教发展的联系非常密切,其中离不开伊斯兰教教义的根本思想基础,可以说清真寺建筑艺术是伊斯兰教文化艺术的完美体现;伊斯兰教在中国地区开创、传播、发展与中国清真寺兴建是相辅相成的,和伊斯兰教文化从用阿拉伯等中东国家传入中国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主要有阿拉伯、波斯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两大类别;在中国有11座属于中国古典园林寺庙建筑为主体风格的清真寺,其中有西安化觉寺、甘肃天水后街清真寺、宁夏吴忠同心大寺、几座最为著名;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体的清真寺有新疆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广州怀圣寺、福建泉州清净寺。

1 阿拉伯建筑风格

“阿拉伯属于民族的范畴,阿拉伯建筑风格依附于阿拉伯人的社会政治,宗教生活,和道德等体裁,伊斯兰教文化给阿拉伯人提供了清晰,明确的世界观,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由阿拉伯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以及受外族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吸收了古代东西文化的精华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是宗教制度演化的产物,是以伊斯兰教为主体核心,并继承阿拉伯民族传统的文化,其综合性来说一种宗教文化、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注重人存在价值和自身的意义。

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是中国清真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中国人民的艺术智慧产物宝库。植物几何图案装饰,阿拉伯书法艺术是其不可分割的装饰元素,起烘托,美化主體建筑的作用,以线条为主体,通过线条变化来制造布局严谨的气氛,使其具有东方装饰风格的特征;最常见的着色大多是蓝色、黑色做对比、象征着古朴、崇高;用阿拉伯书法形式表现《古兰经》内容,在中国清真寺阿拉伯建筑风格占据重要位置,赋予了很强的宗教色彩,俨如广大穆斯林心目之中的圣洁之地,在阿拉伯建筑艺术上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从整体上来看具有高贵、和谐美观、圣洁的形态,在清真寺建筑上以对比形式法则组合。新疆艾提尕尔清真寺和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是非常典型的阿拉伯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全寺布局合理、工艺精湛、风格独特,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建筑物以礼拜堂、教经堂、门楼为主体,色调为浅蓝色,门上方有以阿拉伯书法输写的《古兰经》经文牌匾,周围有植物几何花纹的精美装饰图案;采用浮雕、彩绘等多种装饰技法,使建筑整体显得古朴而典雅,

2 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

传统,既包含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也包含着至今还大流传都会的落后保守的东西,而建筑风格传统是清真寺建筑历史继承、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清真寺建筑在国家、民族发展中沿袭的原则,是建筑风格艺术文化上的精髓所在。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缩短与当地人的心理距离,使宗教传播的更好,为公众所接受;在清真寺建筑的基础上,保持基本结构,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充分整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逐渐融合;中国的穆斯林以自身的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用智慧创造一个中国独特清真寺建筑艺术风格。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大多为封闭式四合院,坐西朝东,平面布局大多为大殿居中,两旁南北讲堂相对,后殿设米哈拉卜,外部角楼屹立。大门设在庭院南面;建筑形式以殿、亭、厢房为多。建筑造型受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影响,采用大屋顶宫殿式建筑造型,保持了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样式,具有鲜明的中原古代传统宫殿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民族文化的建筑精华。在建筑装饰上雕梁画栋,悬匾垂联。使整个清真寺井然有序、庄严肃穆。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以砖木结构、玻璃瓦顶、四周柱廊的传统中国式古典园林寺庙装饰风格。西安化觉巷清真寺,是传统古典园林寺庙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全寺有四进院落,均为四合院模式,设置大厅、殿、门楼,前后贯通。中轴线起点为东端院墙正中的照壁,在中轴线上依次设置木牌楼、石牌坊、敕修殿、邦克楼、凤凰亭、月台、礼拜大殿等主要建筑物。轴线的两侧建碑楼、石坊、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有序。

3 结语

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传统古典园林寺庙清真寺建筑风格,都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相互传播交流的产物,都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独特的文化特征,是历代广大穆斯林的智慧结晶。丰富了中国独具一格的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孙建华.漫步清真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新疆民间美术丛书——民间建筑[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形式和风格探究 篇7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解析

要想准确把握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必须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主要建筑特色有清晰系统的认识, 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其审美价值。

1.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喜欢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民族风格的文化元素, 如亭、台、楼、阁、廊、榭和桥等在自然的山水间成为独有的建筑美景, 其不再是单独的艺术元素呈现, 更多的是整体美的烘托, 与艺术境界的别具一格。

1.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从起源到发展成熟历经几千年, 因此在几千年的文化孕育与建筑总结中, 形成了属于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与亮点。其一在造园中坚持师法自然的原则, 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讲求与自然环境的巧妙融合[1]。每个元素展现表达是从整体角度出发, 不显得孤立突兀。其二是空间分隔更为自然。对于建筑来说, 空间分隔的方式很多, 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建筑来分隔, 而古典园林设计中空间的分隔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 十分巧妙。

1.3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别具一格的原因在于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独特的美。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审美感受;二是建筑风格和造型别具一格。风格与造型往往是建筑艺术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

2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未来发展

作为人类文明遗产的代表, 古典园林艺术价值极高, 其以自然精神境界的追求为最终目的, 因此中国几千年孕育的文化内涵深藏其中。在新时期, 振兴中华的使命迫切要求人们深入研究中国园林艺术, 实现其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也让古典园林的杰作呈现在世界面前。

2.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国内发展前景

朴素自然一直是园林建筑艺术的主要审美标准, 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作为现代园林建筑艺术的灵感源泉, 可以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指导[2]。真正好的园林作品是建筑师毕生心血凝聚的体现, 在前人设计经验基础上结合实例设计出来的。

2.2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艺术国际发展前景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并深深地影响到东西方国家, 一直享有“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日本、韩国往往以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为摹本, 寻求建筑设计经验灵感, 成就自身的建筑艺术。

3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 园林建设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因此做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研究是时代环境下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加大对古典建筑艺术的研究, 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将传统的文化历史背景与西方特色设计理念巧妙融合, 寻找最佳的展现方式, 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凸显中国民族特色元素, 建设具有现代感与古典美的园林建筑在国际上树立建筑典范。另一方面, 要加大与外界的交流, 让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设计成为专业性的学术研究, 通过国际性的交流,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提升中国建筑艺术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郭沁梅.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手法浅析[J].建材与装饰, 2016 (35) :82.

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 篇8

动画的造型设计是整个动画作品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画作品中融入适合的动画造型设计是动画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 不仅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也会为动画作品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能够更好地吸引人的目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动画行业应该把握好这个时代契机, 把传统文化与动画造型进行有机得结合, 在促进动画人物造型的过程中, 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动画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

动画作为表现传统文化的产物, 在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 造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造型设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第一, 动画造型设计要符合实际情况, 对于剧本里面的角色设计和场景要不断地分析, 确保做出来的作品要与之相适应, 通过作品的文字描述进而转变为鲜活的情景展现, 为人们提供直观的视觉享受。第二, 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剧本上和实际造型相匹配, 满足人们观看过程中对审美和艺术风格的追求, 在同一作品设计的过程中, 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作品的制作的方向有着很大的不同, 将同样的题材交给不同的导演也会制作出不一样的作品。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统一制度的要求, 只有这样设计人员才会设计出统一风格的动画作品, 才能为后期的制作效果提供前提条件。第三, 当前动画作品的放映方式也呈现着多元化的趋势, 不同的放映方式决定着作品生产方式的不同, 也限制了动画造型设计的关键环节。例如, 动画影片在电影上播放的制作形式和在电视和互联网上播放的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科学技术制作手段的不断发展, 动画造型在制作的形式上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并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中国动画造型设计的风格特征研究

(1) 幽默风格。幽默的造型风格是动画造型设计的最主要表达形式, 中国动画制作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展现幽默风格。这种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物的形象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造型的表现上运用了风趣、幽默、简洁的表现手法, 来主要体现动画的娱乐性功能。在中国的动画发展史上, 幽默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就是运用线条来组成夸张的人物形象, 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感受愉悦和轻松。通过各种作品创作出来的人物造型,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充满着幽默的元素。动画设计人员必须有着强大的专业素养, 并且对形象的设计有着自己的见解, 并应用到作品当中, 只有不断地对动画融入新的元素, 才能促进动画事业的不断发展。因此, 要想让更多的动画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 必须结合观众的审美需求, 增加让人们喜爱的幽默元素, 才能促进动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写实风格。写实风格是动画造型设计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写实最主要凸出的是对形象设计的自然性, 通过剧本上的要求, 要实现动画人物形象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来展现人物造型。由于写实类人物造型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性等特点, 所以更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目光, 因为侧面反映出了当前人们生活的现状, 更贴近人们生活的状态和审美习惯。由于写实具有贴近生活和简单易懂等特点, 从而情节的设定更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更有利于传播动画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写实的造型主要是在不改变自然生活状态的前提下对人物造型进行创新, 坚持真实还原人物特点等原则, 对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它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部照抄, 而是通过简单的模仿, 运用概括的形式加入扩张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过程, 使制作出来的作品在贴近现实的情况下, 又能够做到现实与作品的有机融合。[1]

(3) 可爱风格。可爱的动画风格在动画造型设计的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 这类造型是在还原自然形态的基础上对人物造型进行艺术上的改造, 在符合自然地前提下, 又与自然形态有一定的区别, 具有个性化的人物风格特征。例如, 《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种表现手法就很明显, 作者将羊村的羊和灰太狼一家的造型进行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并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可爱的风格, 给里面人物造型的整体设计增加了童趣, 带给人一种舒适感, 也为作品的展现塑造了成功的造型设计, 提高了整个作品的独特性。

(4) 拟人化风格。在动画作品中拟人化造型是一种较常见的造型制作方式, 通常以植物、动物为主题的动画片中都会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通过拟人方法的运用, 把原本不能说话和有思想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赋予其生命, 使人们仿佛置身于童话的世界中。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促进了动画事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也充分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所以, 在动画片中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是动画发展的需求, 也是表演形式的必然。另外, 还通过对动画人物的比例和整体运用夸张的艺术形式, 强调轮廓线条的重要运用, 为整体视觉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拟人化的表现手法是二维动画造型设计的主流, 随着三维动画的兴起, 也出现了很多不同风格的柚子作品, 这些作品在任务造型的设计过程中, 往往通过性格和语言进行诠释, 使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亲切感和熟悉感。通过将动物和植物的有机结合, 使形象带有具体的人类特征, 这些设计展现出了人的感情, 强化了动画角色的特点。[2]

四、总结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各国文化不断交融和碰撞, 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动画产业属于文化形态范畴, 而造型设计是动画产业的重要组成元素, 所以对其风格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目前, 影响我国动画造型设计的因素相对较多, 不仅不利于动画产业的发展, 而且对我国文化传承有着阻碍影响。但是, 伴随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 动画造型设计必定能够打破瓶颈束缚, 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实现创新, 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鹿小强.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民间美术元素研究[D].中原工学院, 2014.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9

园林乃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3]。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 不仅很好地体现出这些优点, 而且还具有以下4个独特的风格特征:一是利用建筑美与自然美融糅;二是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三是诗画的情趣;四是意境的涵蕴。造园者利用这些独特的风格为世人创造出了独特的意象空间[4]。

1 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园林中的建筑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 它是作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物质的依托, 并且有人的内在灵魂。人的思想意蕴是通过园林中的建筑而展开的, 用主体的建筑变幻空间, 使园景有开有合, 有虚有实, 空间相互穿插通透[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所以求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从根本上来说当然应该追溯其造园的哲学、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主导。匠师们把建筑的协调感融糅于自然环境之中,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细节处理。

2 本于自然, 高于自然

2.1 以山、水池变幻空间

山、水、建筑、花木被称为造园“四要素”。谈到山水在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古人曾说“天下之山, 得水而悦;天下之水, 得山而止”。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水的聚散开阖, 构成以溪口、湾头, 置之假山[6];矾石, 水桥, 并将环水建筑或濒水, 或贴水, 或退遐而建错落变化, 在大与小、动与静、明与暗、开与合、虚与实的对比中, 造就了池水汪洋弥漫之感、无尽无踪之态, 使有限的空间变得无限旷阔, 达到山高水远的效果。有时以山取胜, 虽然占地面积小, 却有大山之势, 气象万千, 把自然界丰富的山体形象缩拢寸地, 集纳在有限的空间里, 既有雄奇峭拔之势, 又有洞谷幽绝之趣。水以山为面, 水得山而媚[7]。中国北方是多干旱地区, 艰于有水, 但以园林的构建需要, 有水方成名园, 所以古代北方造园家也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如:著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在康熙时就已基本建成, 在其广阔的苑林区中, 湖泊景区最为重要。湖泊景区中景观是开阔深远与含蓄曲折兼而有之, 就整体而言, 水面的形状、堤的走向、岛的布列、水域的尺度等都是精心设计 (图1) 。就连一个进水口的位置都是精心推敲而置, 比如设计者把进水口的位置定在宫墙的东北隅, 进水口前的河段上作成环水道, 需要水的时候放入水, 不需时则可使河水循另道南流。在进水口处置“暖流喧波”一景, 利用水的落差创造了一处园林景观, 因此说承德避署山庄的设计者推敲精致而又不落斧凿之痕, 完全达到了“虽有人作, 宛自天开”的境地。

2.2 以植物变幻空间

以植物造景在空间上常常起到藏露含蓄的效果, 用植物变幻空间, 使园林意境高雅而深远, 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由于植物的季节气象变化往往呈现出不同色态的意境, 从而增加空间的时间量[8]。如岭南私家园林余荫山房, 此园始建于清同治年间, 完整保留至今, 是粤中的四大名园之一。园门设在东南角, 入门经过一个小天井, 左面植腊梅花1株, 给人清静淡雅的感觉, 西半部以1个方形水池为中心, 池北的正厅为“深柳堂”, 堂前的月台左右各植炮仗花树, 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 旁边古藤缠绕, 花开时宛如红雨一片。花木往往是某些园林的观赏主题, 讲究树木的孤植和从植的画意及其色、香、形的象征意义。所以说中国私家园林式一种既有居住功能, 又包含多种艺术的综合体, 余荫山房中的植物巧妙栽植, 再现了大自然的风景, 极大丰富了园林空间的精神内涵。当然创作是必须合乎于自然之理, 否则就不免于矫揉造作, 失去园林的灵魂。

3 诗画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是造园者对自然风景, 凝神关注后产生的审美意识的结晶, 具有诗质, 众多古人称画为“凝固的诗”, 成园为“立体的画”。所以说诗画情趣又是中国古典园林意象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9]。

意在笔先是中国古代造园家在设计时融入的艺术旨趣, 而中国古代造园家大多又是士大夫, 有着较高的绘画素养, 懂诗知画, 在园林布局和设计时往往习惯运用文学手法, 用简练的诗句构成景点的主题, 根据诗意, 用画理绘图, 构成具有画意的完美景观。如著名的扬州个园, 其不仅用石之奇, 而且布局也令人赞叹, 犹如华中一样, 譬如走进园门, 便是“春山”, 湖石依门, 修竹迎面, 石笋参差亭立, 构成一幅以粉墙为纸、竹石为绘的生动画面, 让人宛若春晓的感觉 (图2) 。当然在扬州个园的景色中, 已经积淀了浓浓的诗情韵味, 充分体现了富有画意的主题思想和精心构造的文人园成为当时造园者的追求。

4 意境

园林的意境是在园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也就是以有限的空间描写无限的艺术创作原理, 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 且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蕴含于其中, 它通过意象表现出来, 没有意象也就无意境可言, 其实园林之有意境不独中国为然, 其他的园林体系, 如英国和日本的园林, 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意境蕴涵, 但其蕴涵的广度和深度则远不建于中国古典园林。如苏州四大名园的“拙政园”, 园主王献臣, 因仕途不得志, 隐退在苏州, 园主的造园思想是超尘脱俗的, 在建筑上以主体建筑远香糖与之呼应, 山水上则以远香堂北侧的注水面和远香堂南的主假山, 以及堂东的小土山来营造外部空间, 而主景, 水中荷花更是有种“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境界, 不仅如此, 整个园林体现了当事造园者看破红尘、寄情于景物之中的思想感情 (图3) 。直到现在游人获得园林意境信息, 不仅通过视觉的感受, 还通过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受, 达到以“味”入景, 以“字”入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

所以说中国园林是通过艺术加工过的高山流水, 清风明月, 鸟语花香, 亭台楼阁, 不断地为欣赏者们创造着变幻莫测的意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激发游人对美的感悟, 美的抱负、美的品格和美的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意在给人以无穷的联想, 达到忘其美之所在、复又与美同在的文化环境。

5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举世公认的一种综合艺术, 它融汇了绘画、建筑和工艺等多门艺术的成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灿烂的结晶, 然而在现代21世纪的园林设计者们往往忽略了古人造园的思想, 忽略创造意象空间的重要性, 中国5 000年封建意识形态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最终庇护所, 亭台楼阁, 小桥流水成为现代设计师们抄袭的对象。如果不将旧文化的统治地位打破, 传统会成为包袱, 一旦打破了旧文化的束缚, 确立了新文化体系, 在中国古典园林体系中传统才能够获得全新的意义。从目前中国园林建设概况来看, 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必将是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 这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 这种新主要在于造园思想、园林景观的全面更新。相信, 博大精深的中国园林传统亦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 真正做到弃其糟粕、吸取精华, 从而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 发扬光大。

摘要:利用建筑美和自然美的融糅变幻空间, 从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诗画情趣、意境等方面总结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意象空间的风格特征, 以期为意象空间创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象空间,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禇泓阳, 屈永建.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路红.园林艺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3.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4]周苏宁.园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5.

[5]孙美兰.艺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6]李玉英.园林植物空间景观意象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9) :213.

[7]廖克俭.论中国园林设计之意象[J].商场现代化, 2009 (27) :47.

[8]钱树伟, 苏勤.苏州古典园林旅游者空间意象特征分析[J].旅游科学, 2010 (5) :56-63.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10

电影海报可以说是电影的名片, 是电影信息传达的主要方式。电影海报通常会以写实的手法来展现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或故事背景。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 电影海报的设计也随之受到关注。在制作科技、印刷技术、手绘技术以及电脑设计不断发展的现代, 电影海报设计也呈现出繁盛的景象, 追新求异的思想给电影海报这种平面设计艺术带来了新的冲击。对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的风格特征进行全新认识与深入分析, 也成为当代艺术设计行业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当代电影海报的设计风格特征

1. 注重图饰语言对主题的渲染

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 通常会采用富有代表性的图形语言, 来强化电影的表象特征, 将人带入到电影所要描绘的意境当中。在这种意境当中, 一些电影所要表达的精髓会被集中处理, 从而达到情与境的交融目的, 进而引发人们的思索与探求心理。比如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 海报中只呈现出三位主人公一脸窘迫的样子, 整个海报的表现手法既简单又明了。但是我们可以一下子通过三位主人公的表情特征, 联想到电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这就将电影所要表达的思路精髓非常直观的披露了出来, 从而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理, 到底怎么的囧境能够让主人公呈现出这种表情呢?产生一睹为快的心理。这样的设计元素与影片所在表达的主题相得益彰, 观后也会令人回味无穷。随着中国电影海报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 中国的电影设计越来越精美, 表现手法也越来越独特, 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典型代表。

2. 注重对传统元素的融合与运用

传统元素一直是平面艺术设计领域广泛运用的重要元素。我国当代的电影海报设计也积极的运用了这一元素, 使我国电影的民族性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带有民族色彩的海报设计,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 都具有浓重的民族风格。但是这种民族性往往会受到文化背景与美学观念差异的影响, 也会受到设计师成长环境与电影主题的限制。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 民族性的表现手法也各有不同。设计家们会不拘一格的在设计上运用各种民族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国画、装饰、剪纸等。这些设计手法都会使我国的电影海报与外国的电影海报呈现明显的区别。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具有取材多样、形式丰富的风格特征。在题材方面可以结合电影主题, 选择具有传统文化特点或民族特征的自然景物、真实人物或者意象手法等。无论选择怎样的设计风格, 都与设计者创作思想和民族习惯有着紧切的联系。都是设计者民族情绪的根本体现。比如电影《花样年华》的海报中, 将中国的传统民族服饰——旗袍进行突出展示, 使东方女人的独特韵味在旗袍的烘托下, 精美至极。再比如电影《凌凌发》的海报设计, 使用了木刻版画这种传统的艺术, 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也提高了感染力。

3. 注重色彩的表达

当代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更加注重对色彩的完整性运用, 使色彩成为富有意味的独立设计元素, 也使电影海报更具表现力和艺术张力。在电影海报设计时, 设计者通常会注重对审美与创意的表达, 画面的主色调会与电影的主题风格形成一个整体。比如运用明快的暖色调来体现轻松愉快的电影主题;运用深沉的冷色调来诠释影片的沉重感;运用一些明亮的颜色来阐释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等。在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 海报的主色调便以大红为主, 但是在华丽柔美的色彩下, 却呈现出一种暗淡的色调, 从而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海报中女主人公身穿红色的旗袍, 却是满面的倦容, 目光中充满哀怨。身旁的大红灯笼发出迷离萧瑟的光晕, 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紧紧相扣, 使我们一看到海报更会产生一种沉思的情绪。

二、中国电影海报的设计趋向

1. 强烈的时代特征

电影以记录历史、再现生活以及表达思想为主要目的, 因此电影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电影海报也是如此。不管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都应该在海报中体现出时代的影子。我国电影行业虽然已经进入到了繁盛阶段, 但相对国外一些高制作、高水平的影片, 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电影海报的设计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 无论在表现手法还是在制作技巧上, 都应该与时代挂钩, 以当代人的审美倾向为依据, 充分的表现出当代文化、风尚、社会风貌等特征。

2. 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是艺术表现的一大主题, 在电影海报设计方面, 同样也应该体现出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汉字、民族图形纹样、传统色彩等, 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运用元素, 也应该是电影海报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在运用这些元素的同时, 也需要考虑到电影本身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 以电影的精神和感悟为依据, 将两者进行完美的融合, 既不显突兀, 又明朗明晰, 使中国电影海报由内及外的散发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这才是当代电影海报设计内外兼修的根本。

3. 开放的国际视角

电影和电影海报都属于舶来品, 所以在电影发展史上, 人们的思想始终是开放与包容的。从不同时期的电影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电影海报的发展深受国外电影海报的影响, 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风格特征, 都能找到一些先进电影海报的影子。中国电影海报应该以开阔的视角来接纳世界, 但也应该采取合理性的融合态度, 不能全部吸收, 也不能全盘否定, 在这一问题上, 就应该让我们的设计者自己去衡定, 自己去取舍, 在开放的基础上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鉴赏力与创造力。

结论

中国当代电影海报设计正在进入空前繁盛的时期, 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 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强。在这种环境下, 设计者们必须突破自我, 兼容并蓄, 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才能将中国电影海报设计推向更高的艺术层次。

摘要:电影海报是电影的重要宣传媒介之一, 也是电影信息主要的发布载体, 同时也是绘画与设计艺术的时代缩影。本文对中国当代电影海报的设计风格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贾如丽.电影海报设计的创意表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6 (5) :98~100.

[2]张佳会.中国电影海报设计风格及其流变探析[J].包装工程, 2011, 32 (4) :104~107.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11

包装设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它的基本目的是用来对商品的保护、使用、促销等,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不免看到造物主赐予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的包装:动物身上的毛皮,比如好看的貂、斑马、狐狸等;植物的生长,比如花朵的开放、橘子的外衣、西瓜的花纹等,总是让我们在享受这些美好事物生存美妙的同时也享受到造物主给与我们的丰盛的视觉盛宴,而这一切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是造物主给予这世界的包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设计不在独专的以保护物品和实用为目的,更多的会关心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审美观念、营销观念等,所以将科学的、社会的、艺术的、心理的诸要素综合起来是必要的。而后现代艺术中的包装设计也在历史中表现着自己的时代个性。

与其时代相呼应,社会政治的变迁,人们文化思想的变化,后现代主义艺术品的创造与欣赏没有单一的、绝对的答案或者标准,艺术家与完成品的情感脱离,并且艺术家、信息接收者、展场与环境现象都是艺术作品的参与者,这些都使得艺术创作与鉴赏变得非常多样,后现代设计中包装设计的发展也在这个潮流中体现出来具有自己的特点:

1.多元化的趋向

虽然设计的多元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包装设计的风格变得绚烂多彩,个性十足。但是好的包装设计并不是很多元素的简单堆砌,以杂乱、含糊为目的。后现代包装设计并不是设计上的无要求、无目的,随心所欲的设计手法,后现代的包装设计是具有内在结构因素意义完整和外观设计总体性的理性化特点。后现代主义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继承和发展,它抛弃了四分五裂的现代,是一个向往超越多元性的新的整体性的现代。

2.包装设计整体性原则的具体表达

包装设计不仅要考虑传达给人们的视觉信息,还要考虑其结构的合理性,包装设计追求功能,力求简约对比之下,它赋予包装设计以新的结构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包装设计中在保持包装的功能第一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多个“部分”的装饰和其内在的联系。所以包装的整体性与和谐感是设计师们在进行包装设计的创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装设计作为视觉艺术中的一种,它必定用一种人们视觉能够接受的“形象”来传达其要表达的内容。它要结合艺术设计中的各种要素如:造型、色彩、图形、文字、材料、装饰等,归纳为一个整体形象,使其整体与局部互相影响,互相统一,同时与其所在的环境协调、与时代同步。

3.包装设计的造型考虑

包装设计的造型主要指包装的外部造型设计和内部造型设计。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创作,不仅在内外造型上追求平衡、和谐、统一,而且要通过造型来传达设计作品背后隐藏着的风格和寓意。

后现代时期的包装设计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象,设计师应该考虑怎样才能使包装成为多样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各部分简单的相加或集中的问题。一个事物的性质不决定于任何一个部分,而依赖于整体,总结日常生活中人们能够接受的视觉经验,其组织原则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邻近原则,指距离相邻或相近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比如:在包装设计中把任何一个不在同一个空间、同方向、同距离的线条都可以看作独立的个体,而那些在同一个面中不同形状、相邻相近的线,通常倾向于被看成一个独立的整体。

第二,相似原则,指形状方面有相似成分的地方,容易被组织到一个单位中。也就是说在一个包装结构样式中,每个部分在某些知觉性质方面的相似度有利于使我们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系列感,以此构成整体。

第三,完形性原则,是指对一个不匀称、不完整的图形,人们想去改变它,使之成为完整均衡的图形。真正有感染力的形象,绝对不是模棱两可的表现,而是一个去繁从简的过程,从而将其主要特征凸显出来,这样会使主要特征承载着一种向某种完整形象的内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面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资源浪费、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现实,作为设计师以什么样的设计理念来引领当前的包装设计显得非常重要。而我们的产品不仅要追求美感还要注重实用环保性;不仅考虑地方性还要放眼国际市场。所以中国设计在与各国设计界更好地交流、沟通,必须在保持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更好的使用国际通用的设计语言去探索艺术的发展走向和人文素养是中国包装设计与世界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途径。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设计作品才会有灵魂,才能屹立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民族传统风格的设计在包装设计策略上显得尤为重要,在包装设计上,对我国所固有的这一丰富、绚丽的艺术瑰宝的利用,是不可忽视的。“越是有民族性的,越是有世界性”这句话不能只是一句文本话语,这些是要通过设计师的努力让它成为我们设计师开拓新设计思路的指路标。希望在未来的包装设计运用中设计师不仅是对包装设计理论的探讨而且要秉承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追求变化,赋予民族时代情怀,通过包装设计的承载物品兼情感的视觉传达功能向符合当代人审美标准、人性化的方向迈出更为卓越的步伐。

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 篇12

1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应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其中

观察北欧风格设计的现代化之路,可以发现在他们的设计发展历程中,并没有将手工艺传统与现代主义对立起来,而是一直沿着将手工艺传统与工业化大生产完美结合的正确道路发展,他们通过现代设计这一手段,延续、发展、改良了民族传统文化,赢得了在全球竞争中的利益最大化。充满文化内涵的设计会让消费者在使用时产生情感的认同和投入。北欧设计师善于将多元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其中,英国乡村家具、中国明清家具成为“传统”中最受重视的元素[2]。如汉斯· 韦格纳(Hans J·Wegner)早年潜心研究中国传统家具文化,曾设计了一系列“中国椅”(见图1),以其抒情而流畅的线条、精致的细部处理和高雅质朴的造型,成为丹麦家具的经典之作。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在设计的各个领域被演绎和运用。因此,在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中有必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做深入的了解,并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这个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中国现代家具设计不能只靠某一具体的传统表象元素去表达,最具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是一种气势:儒家文化、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太极中的阴阳平衡和互补等。

传统永远是现代设计的根基,民族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应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2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应充分考虑中国现有自然资源

北欧风格的家具及室内设计,都以木材为主要设计用材,其他的装饰材料为辅。这不仅考虑到了木材的材性,而且将设计提高到了对资源进行考虑的高度。正是由于北欧森林资源丰富,设计师们才尽可能的选用木材。一方面这是对传统材料的重视,另一方面可将其看成是对自然资源的充分考虑。他们善于将木材进行更好的利用,如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发明并利用热压成型的胶合板技术设计和制造扶手椅。简约设计作为北欧风格的另一个特点,也将其看成是对资源的一种节约设计。丹麦设计师布吉·莫根森(Borge Mogensen)的设计理念是“越简单越好”。他的设计多使用本地材料,仅靠材料本身的特性,以最少的用量,达到设计的要求。

我国是一个木材资源短缺的国家,木材资源无法满足我国家具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的家具设计不能象北欧那样更多的依赖木材为家具制作的主要用材。北欧风格家具设计中对木材的特殊偏爱,与其说是对传统家具文化的继承,倒不如说是对本国资源的充分考虑。“不同材料的运用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地域文化特色[3]。”不考虑民族地域自然生存环境使用自然材料不但不环保,而且还是一种破坏。因此,当决定学习优秀经验的时候,应该学习的是其成功的内在规律;同时应该首先从分析、尊重自己国家的自然环境的现实开始,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和谐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竹国家,竹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第二森林”之称。由于竹子的天然特性,其吸湿、吸热性能高于其他木材,竹质家具冬暖夏凉。纯竹质高档家具不仅是实用的商品,还具有相当的观赏性,让人不仅有回归自然的惬意,还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因此,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竹资源,进行高质量竹质家具的生产,进一步开发设计出功能合理、结构科学、工艺精湛、造型美观、符合现代生活需要、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新型现代竹质家具。

3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应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之间,随着材料的日益丰富,人们对材料可能性的逐步探索,再加上不断增长的城市化需求,使功能与传统、新与旧、材料与造型之间自然有机地结合,构成日趋鲜明的民族风。当时北欧风格家具的发展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典型流派:以芬兰的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和丹麦家具设计师汉斯·韦格纳为代表的以胶合板为主要手段的家具设计流派;以芬兰的约里奥·库卡波罗(Yrju Kukkapuro)为代表开创了广泛使用钢木、合成塑料等新型材料的现代设计,并引导北欧的设计风格走向一个新的途径。可以将库大师的成功看成是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充分利用。要是没有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充分理解,他的人体工程学理念也不可能在设计中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见图2)。

北欧设计大师艾洛·阿尼奥(Eero Aarnio)也是以玻璃钢塑料作为主要设计用材,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位大师的成功也可以说是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充分发挥。如果不是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他也许很难做出那富有浪漫色彩的造型(见图3)。

虽然中国的家具设计也在寻求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但更多的只是跟随设计大国的步伐,这就是我国的家具产业只能依靠廉价来占领国际家具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在现代家具设计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采纳最新的材料、技术。唯有如此,我国的设计才能在国际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4结语

全球化是工业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并向信息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在全球化过程中一方面是参与各方的共享与交流,另一方面也是参与各方文明的自我实现。全球化不是单纯的统一化,虽然我国现代家具设计与工业化一样处于初级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复制西方,要有自己的现代家具设计思想。

北欧风格家具设计对我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主要有3方面:1)尊重本国自然资源环境和民族生活习惯,并将其作为设计造物活动的物质基础;2)将本民族文化美学传统和现代设计思潮放到平等的位置来考虑;3)在家具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因此,在家具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并且尊重国内当前的自然资源状况,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应用现代设计理论才能设计出真正的中国风格现代家具

摘要:从民族文化、国内资源、新材料新技术利用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北欧风格家具设计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以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格”现代家具。

关键词:北欧风格,家具设计,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明治,袁平.比较北欧日本工业设计构建中国现代设计美学[J].包装工程,2005,26(6):183.

[2]唐彩云,申丽娟.北欧风格家具中的人性化设计[J].木材工业,2005,19(5):28.

[3]张志华,郭智勇.论民族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26(2):173.

上一篇:闲置产业类建筑下一篇:高超的煽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