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产业类建筑

2024-09-18

闲置产业类建筑(精选4篇)

闲置产业类建筑 篇1

1丨798工业区在北京区位图

2丨设计选择地块

理论背景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建国初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遗留下来的产业类建筑如何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1959年,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最先提出后工业社会的概念。美国早在1950年代就已经显示出后工业社会的特征:经济上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1970年代,在信息社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美国逐渐转变为一个信息社会。西欧诸国和日本等国家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也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推动后工业社会来临的主要动因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官僚科层化、国际产业结构的新格局、消费结构的变化等。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后工业时代中,许多城市不断丧失旧的功能,如制造业和加工业,转而要求寻找新的功能,如信息产业、服务业等。

出现逆工业化的原因主要有:1、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如在美国底特律、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德国鲁尔区和法国东北部一些城市,乃至国内的沈阳、抚顺等工业城市,原有的大型工业化生产不再有市场,政府纷纷提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以促进城市经济新的发展。2、城市传统工业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滞后与老化。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条件或规模要求随之提高,而原有建筑或地区不能满足。如伦敦码头区、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工业区、蒙特利尔中国运河滨水工业区、北京“七九八”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滨水工厂区、南京1865金陵机器制造局等,这些区域的交通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都不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3、城市产业布局调整要求。城市中不同的产业对区位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商业、办公、金融等利润较高的第三产业,要求占据区位条件好的市区中心位置。而工业用地不可能继续占据市区中心位置,因此,占据新城市相对核心区域的旧工业厂房逐渐让位于新兴产业。基于以上原因,导致城市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以及城市功能质量提升需要,大量的城市旧区面临更新改造。而其中,许多在传统工业时代占据重要区位的工业建筑更是更新的重点对象。

人类在对待旧产业建筑历史价值的判断上,经历了一个渐渐理性的过程。直至《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革命是一种历史现象的开始,它对大部分人类产生了影响,也对地球上其他类型的生命产生了影响,时至今日这种影响仍在继续发挥着作用。”因此,目前占主导的观点认为旧产业类建筑意向仍然需要保留。正如宪章中指出的:“以产业活动、过程为目的而建造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存在于其中的各种生产工具,以及所有这一切赖以存在的城镇、景观,连同其他所有有形和无形额物证材料,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应该研究这一切,应该了解产业的历史,应该对产业的意义和重要性展开探讨,以使每个人对其有所了解。对于有重要意义和特征鲜明的产业遗产,应该对其进行鉴定、保护并使其留存下去。与《威尼斯宪章》第一项相一致的是,为了现在和未来,人们应该使用这些产业遗产。”

更新、改造策略类型

建筑保护的更新策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博物馆式”保存。根据《威尼斯宪章》,具有确定的历史和工业考古价值的建筑,要求按照文物进行保护。这类建筑保护的优秀案例有,1950年代,卡罗斯卡帕为Verona古堡Caste vecchio,所进行的适应性更新改造。同样,产业类建筑有鲁尔改造再生计划中将“关税联盟”二号、四号、十二号煤矿作为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构筑物而完整保存。这种更新,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将建筑内外构件完整保存,以作为某段历史的证明。

3丨厂区现状中遗留大量工业构筑物

4丨现场环境评估调研

6丨建筑物可改造程度评估

7丨空间类型分析

5丨公共空间分布图解

2、保护性改造再利用为主。这类开发,比较强调被保护对象自身包含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适当的增加公共设施和室外公共活动空间,使得保护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代表性案例有:1、加拿大格兰维尔工业岛开发。该岛原是温哥华重工业区,聚集了大量制造业、机械工业和材料加工业。二战后,大部分工厂搬迁到市中心外的新兴工业区。2、鲁尔重工业区。该项目开创了观光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国内也有大量案例,如北京798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改造区、上海“八号桥”时尚创意中心、南京1865金陵机器制造局、深圳华侨城等。

3、新建为主。这类开发更注重土地的空间区位价值。开发过程以新建设为主,只是选择局部工业元素,如构筑物或者部分墙体等旧的遗迹予以保留。同时,这类开发模式也可能出现在一些分期开发过程中的早期开发中。如伦敦道克兰港区第一阶段的开发。

更新、改造设计方法浅析

按更新改造的工业区的范围大小,设计方法有所不同。涉及群体或者成片工业厂区的更新改造,需要借鉴城市设计相关的方法,对群体建筑的公共空间系统进行整合设计,与设计完整的新建筑不同,旧工业区建筑自身蕴含的景观价值应当被充分发掘,并合理组织进新的空间系统中。单体厂房建筑更新改造,则更多是单体公共建筑设计,与设计新建筑不同,改造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有建筑空间形式、建筑结构系统和外墙保温构造等技术细节。下文结合笔者教学中接触的案例,浅析更新改造设计过程中的部分设计方法。

北京798工业建筑片区改造设计

片区改造的重点在于对原有厂区的现状进行合理评估,明确存在问题。继而,提出整体厂区的改造策略,决定建筑物的等级和保护或改造的方式。同时,对外部空间形态以及公共空间可达性、工业景观资源等专题分别进行研究。北京798工业建筑群位于北京东北,四环路附近(如图1、2)。昔日的远郊已经变为今日具有极大商业价值的地区。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原厂生产功能搬迁至工业区,遗留下大量工业生产时期的厂房、机器、管道等构筑物(如图3)。设计者,首先对选定的设计区域进行现场评估(如图4),得出目前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下,后期设计紧紧围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而展开。首先,对公共空间的形态进行解析(如图5),提取出场地中存在的柱子和墙体限定下的空间分布。接着,根据建筑物破损程度,解读了现场中不同程度进行修改设计的建筑分类(如图6)。继而,对现存建筑物空间类型根据大空间到小空间进行分类(如图7),以作为进一步进行空间改造的依据。最后,对场地内现存的工业景观进行分类研究,提取出有明显特征工业建筑体、工业遗迹(设备、管道、机械)、工业景观界面分布等元素(如图8、9、10),并在此分类下,研究具有较好工业景观界面的外部空间分布(如图11)。在以上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地进行改造、更新的设计,如提出拆除部分建筑物,使得工业景观面向公共空间最大化(如图12)。在公共空间形态确定的前提下,进行路网的改善和调整,合理进行机动车、人行路分流(如图13)。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工业片区的改造,以外部公共空间与工业遗迹景观的关联为重点。

8丨有明显工业特征的建筑物

9丨工业遗迹

10丨工业景观界面分布

11丨具有较好工业景观界面的外部空间

12丨改造前后公共空间对比

14丨南京1865工业区区位图

15丨平板空间

13丨改造后的交通系统

16丨大空间

南京1865晨光机械厂厂房改造设计

单体厂房的改造设计,涉及大量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不同之处,在于必须遵循原有厂房的空间状态,构思如何进行合理的空间改造,以使新建筑既适用于当代功能需求,又能保留旧厂房建筑的结构、材料等古朴的气质,使得新旧建筑相得益彰。该厂区位于南京城南(如图14),最早在1865年设立兵器工业加工厂。现在,城市发展,该区域处于商业中心边缘地带,商业价值较好。厂区内建筑空间类型多样,有低平而连续展开的大空间厂房(如图15),也有高大的用于重工业操作的大空间厂房(如图16)。笔者根据参与的教学,讨论两类空间的设计操作方法。低平的大空间厂房,由于空间伸展,高度不高,设计任务中被设定改造为集合工作室。设计开始,是对厂房所处的区位及其周边的景观进行分析(如图17),以确定内部公共空间的设置能与外部景观取得良好的关系。接着,对各种工作室的空间类型和使用方式进行类型学研究(如图18)。在此基础下,先布置建筑内的公共空间。接着,围绕公共空间布置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同时研究工作室之间的空间视线关系(如图19)。与此同时,根据原厂房的结构系统,调整工作室分隔墙体与结构的关系(如图20)。最终,设计体现出与原有厂区景观和厂房结构的双重关联。大空间的厂房,由于空间高大,可以更灵活地加以改造。在设计任务中,被设定改造为时装创意工坊。由于时装工坊本身需要的空间类型多样,有办公区、工作室、展示区、观演区等等,因此能充分发挥大空间的潜力。设计的开始,更多关注时装工坊自身的功能需求,提出对未来空间的大量想像,以激发空间丰富性。设计开始,设计者对原始空间进行抽象提炼(如图21),继而插入时装创意工坊中最重要的展示空间的新体量,形成新旧强烈对比(如图22)。继而对新体量根据具体的使用细化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图23)。最后,在剩余的空间内,布置辅助性空间,如办公室、工作室等(如图24)。最终设计呈现出新旧空间意向的强烈对比(如图25)。从以上两个设计可以看出,单体厂房建筑的改造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源厂房的空间状态,以及新的使用功能需求。两者取得完美的统一,是设计成功的前提。

17丨厂房与外部环境关系研究图解

19丨工作室布局中的视觉联系

18丨工作室空间类型学研究

结语

笔者以设计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产业类建筑遗存的改造方法。可以看出,产业类建筑的更新改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伴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自然发生。人类必须站在客观的视角看待此类建筑物,将之视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产物,而予以合理评估和适当保存。对于不能完全保存的建筑物,则应该以专业的设计方法进行更新改造,充分发挥旧建筑的历史价值,使之融入当代生活。

20丨新加的分隔墙体与就结构共存的空间意向

21~24大空改造

25丨新加元素与旧空间对比强烈

图片来源

图5-13: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毕业设计:北京七九八地区城市及建筑研究

图17-20:来自东南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联合设计教学。

图21-25:来自东南大学本科设计教学课程:时装创意工坊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后工业时代产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高广志,涅槃: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纪实,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2004

[3]、http://wenku.baidu.com/view/590f917301f69e314332940e.html,百度文库,下塔吉尔宪章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发展养老产业 篇2

关键词:农村养老,闲置房屋

1 农村养老的现状

农村分布广交通不便, 加之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尤其是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外流, 大量留守老人呆在家中。从目前的状况看, 农村养老院少之又少, 即使有也大都集中在乡镇, 留守老人很难像城市一样做到小区养老。对此, 一些农村自发的实施“互助养老”的模式, 老人们自己组织起来, 年轻点的照顾年长点的, 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 各自取长补短, 形成集体家庭。有了互相养老, 老人身体力行, 各具所长, 你帮我, 我帮你。“互助养老”村里乡亲在一起, 说说话, 聊聊天, 下下棋, 悠然自得。老人们“离家不离村, 离亲不离情”, 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关心和照顾, 像一个大家庭充满着温暖, 这一养老模式无疑值得推崇。

但是, “互助养老”毕竟靠的是自身的力量, 养老场所要自己找, 衣食住的费用要自己解决。而如果是经济困难者很难坚持, 尤其是一旦出现个突发病, 地处偏僻的农村一时间到那去求医?“互助养老”的方式至多也只是一种原始的养老, 经不住风吹雨打, 很难长期维系。而就是这样的养老也只能是一部分能享受, 大多数留守老人只能是算天吃饭, 一家一户自己养自己的老。

然而, 从养老的场所看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如今农村闲置的房屋相当的多, 不少人在家建了一大幢房子, 真正回来住的日子屈指可数。另外村集体也不少的废弃房, 如, 原来的礼堂, 旧的学校等等, 只要稍加改造就可用于养老。再则, 老人们可以种种菜, 养养家畜什么的, 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解决部分资金。在看病问题上, 可以用固定乡村医生值班的方式, 也可以采取镇医院医生巡回的方式, 让老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所以, 在农村因地制宜的利用闲置房屋, 发展养老产业以改善农村的养老问题是现实可行的。

2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 发展养老产业的具体提措施

2.1 基本思路

农村闲置房屋的流转, 实质是一次城乡要素流动的改革。利用农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城里人, 盘活闲置资产, 保证承租者的合法权益, 让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利用农村闲置房兴办乡村酒店招引城市客人, 或是把农村闲置房屋流转出租给城里人, 成为他们的第二居所, 盘活农村闲置房屋资源, 既缓解了农民“本土”创业的资金压力, 又带动和发展了乡村酒店、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富民产业, 促进地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

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 农民将闲置房屋流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社, 获得租金收入并参与收益分配。由合作社与社会资本合作, 发展乡村休闲养老产业, 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 缓解城市养老压力过大的问题。根据不同村庄闲置房屋的类型和不同条件, 目前可推出出租、出让、合作等多种闲置房的处置利用模式。

2.2 发展步骤

村集体要成立专业的合作社或旅游合作社, 组织人力物力对村内闲置资源进行盘点、整合, 形成一个初步的农民闲置用房调查报告。

镇政府负责民政、老龄工作的相关部门或镇旅游服务中心, 将各镇村的闲置资源信息, 通过网络及旅游交易平台发布到互联网上, 进行大规模网络宣传, 争取辐射全国。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 吸引有资质、有经验的企业关注, 并参与其中。

组织有意向投资开发的企业与村合作社 (旅游合作社) 洽谈开发相关事宜, 办理相关手续, 以及农民用房土地的租用方式、租用年限等。

同时, 开发企业自主垫资对房屋进行内部装修及包装宣传, 进行自主经营。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 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 区镇两级可以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帮扶, 尽最大努力争取获得市级支持。

2.3 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及其地上构筑物的权属问题。一定要跟村民通过合法正规的手续取得开发使用权, 并明确土地流转后取得的收益将进行分红。如果存在开发终止等情况, 其宅基地及其地上构筑物仍归属个人, 减少在回收过程中可能造成与村民产生的纠纷。

明确各方职责。由于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 区、镇、村三级政府主要负责企业在办理相关证照及土地使用过程中积极配合, 如企业开发过程中不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 政府相关部门不要过多干预企业发展。

相关政策措施不明确。养老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而且迫于近年来养老问题的加剧, 也出台了相关养老方面用地的政策法规, 但在相关产业用地 (如农调用地等) 政策的支持、农宅改造的政策扶持等还不明朗,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沟通协调力度, 尽早出台相关的正式文件或规章制度。

缺乏专业的服务队伍。利用农民闲置用房发展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新尝试, 没有标准可循, 需要专业的机构或企业加强对农户、合作社的培训, 包括技术、素质、营销及接待礼仪等方面, 建立起一支具备良好的业务和服务素质的队伍。

3 结语

完善农村养老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大局出发, 着眼于长远利益, 制定合理规范的制度体系, 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普遍适用的农村养老之路才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丽娜, 王珊珊, 梅昕.农村宅基地现状及整理模式研究——以东台市溱东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28) .

[2]夏松洁.农村宅基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以攸县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实地调查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4) .

闲置产业类建筑 篇3

2006年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启动以来,杭州市的运河综保及沿河文化建筑遗产保护和改造工程在改善生态环境、延续城市文脉、拓展旅游空间、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富义仓、通益公纱厂旧址等7个遗产点,已被正式列入申遗预备名单。其中富义仓等产业类建筑不仅记载了杭州市近代产业逐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包含了深厚的地区文化底蕴。在城市化扩张迅猛的当下,面对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城市印象,面对工业化遗留下来的制造厂、仓库等建筑群体,面对衰败的历史文化街区,我们的城市迫切需要挖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来缓解过度物化社会下人们的心灵恐慌。产业类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们既不能被改得面目全非,也不能纯粹成为城市展品,更不能盲目地开发利用,如何判断其使用价值,如何把握改造的尺度,如何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来建设,都是产业类建筑改造所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讲,不存在不为了利用而进行的改造,改造就是为了利用。建筑改造与城市建设可能的矛盾间需要建立相融并存的可行性,来维系城市历史意象的连续性,并且将建筑遗存融入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日常经济文化生活中。”[1]单纯为了旅游而开发,或者为了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也许未必能有效地保护和利用产业类建筑。只有将改造尺度、社区文化以及居民活动等内容纳入建设过程的考虑因素中,才能更好地使得该地段和谐稳定地发展。

1.富义仓历史简介

富义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六年(1880年),最初因储粮问题而建,仓房共四排,可储存谷物四、五万石。民国时期,曾作为国民党军用仓库。解放后,由杭州市粮食公司接管,作为民生仓库分库,后部分改为军区家属宿舍和杭州造船厂职工宿舍。富义仓最盛时,占地10亩,有仓库、砻场、碓房、司事房等。富义仓不仅是代表了大运河文化的建筑遗产,也是运河仓储和漕运产业的一个缩影(图1、2)。富义仓在其改造中,被定位为一个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化的时尚创意空间,保留原有风貌,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原有建筑和实物为原则,恢复其原有的朝气与活力。

2.富义仓改造设计的特点

2.1“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原则下的建筑改造

当下产业类建筑修缮方式不外乎将其维修至建筑建造时初始状态,不留维修痕迹;或是按照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维修痕迹经过弱化协调处理与原有部分基本一致;再或是按照不改变原状原则,对其进行最低干预,并且强调维修痕迹的明显可识别性原则。[2]其第三种方式既可以将“新”的建筑和建筑的历史部分区别开来,又可以在远观时显得和谐统一。富义仓主轴线由三组庭院组成,由南至北分别将2号楼最大的储谷室改造为粮仓咖啡馆;保留烧毁的12号楼空地遗址为露天剧场;3号和4号楼用作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一部分;11号楼账房则改为管理区。在复原程度上,以柱础至柱顶石为界并不修复木结构以外部分;对现存的建筑保留其总体平面布局;对毁损建筑保留其遗址位置;在局部墙面和内部环境上适当添加了时尚元素和现代构件,尽可能少的对整体风貌和建筑外观进行改造(图3、4、5、6)。其立面上基本保留了白墙灰瓦的传统建筑风格,和附近的若干历史地段可谓相得益彰。[3]总而言之,富义仓的改造建立在识别既有建筑被赋予的时间感上,这种时间感是需要让人们去感受时间流动的整个过程。它们没有过度的美化,也没有一尘不变的复原,而是能够让置身此地的人们感受过去,享受今天。

2.2开放式总体布局

富义仓地处运河三岔口,分别由三座石桥与霞湾路、湖墅路以及霞湾公园相接,往西为信义坊,往北是大兜路和香积寺,往东为胜利河美食街;周边的新老居住组团有清水公寓、仓基新村、假山新村等。富义仓既有创意产业的办公功能,又有休闲和游览功能,在面对整个地段的较大人流和车流时,如何组织有序的动线走向呢?富义仓的游览路线包含贯穿粮仓的主轴和沿运河的滨水步行道两部分,前者将办公空间和内部业态串联起来,后者则是连接了古水街环楼和遗址公园(图7、8)。这种形式给予了使用者和游览者更多自由选择的路径。办公者可以从主轴的分支处进入安静的办公地点;远道而来或是需要休闲品茶的游客可以顺着主轴找到粮仓茶馆;欣赏风景的游客可以沿着滨水步道一览运河古朴优雅的身姿;小区居民更是可以在遗址公园的空地上组织各种民间活动和文艺表演。遗址公园地下还建有一个2000多平米的地下停车场,设有车位70余个,缓解了该路段居住区和旅游点的停车问题。富义仓的开放式布局不仅仅体现在动线的分布上,更体现在周边场所环境的营造之中。“景观的含义是多义模糊的,同一个景观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人们更喜欢开放式结局的景观,以便让时间、自然和使用者自己去补充完成,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解。”[4]富义仓附近的水系、道路、桥梁均蕴涵着大量历史信息,对见证当时的历史、研究当时的布局和保存历史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富义仓遗址公园需要保留运河原本的支流驳坎、码头等景观,让使用者自己来挖掘和想象其文化内涵与历史意境。

3.调研分析

富义仓作为杭州市产业类建筑改造的典型案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及访谈形式,对富义仓遗址公园进行了实地考查。在2011年9月11日至10月初发出问卷100份,收回80份有效问卷。调研分为随机时间地点询问、网上问卷和使用者问卷三部分。调研人群中使用者占20%,附近居民占30%,建筑师占30%,其余为各行业人士,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40岁之间。总体印象评分标准是采取包括建筑物、场地环境、交通、租金、节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得出。

3.1考查内容

(1)市民对产业类建筑改造的了解程度;

(2)市民对富义仓遗址公园喜爱的景点;

(3)市民和使用者对富义仓改造的总体印象评分;

(4)富义仓的业态分布及运营状况。

3.2问卷信息反馈

经调研统计,18%的人对产业类建筑改造非常了解,49%的人对此基本了解,其余的表示不太了解。在喜爱的景点方面,60%的人选择了河边步行道,30%的人选择了幽静空间,48%的人选择了古朴的建筑,仅有4%和3%的人选择雕塑和亭子(图9、10)。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专业的设计师还是普通市民对富义仓遗址公园还是给予了认可,12%的人对其环境很满意。总体印象评分,居民的分数普遍高于建筑师和使用者,可能因为他们更重视外部自然环境的好坏,由于富义仓地处运河边,道路和植被都经过精心整饰,表层的场地环境相对更容易吸引市民(表1)。

富义仓内的业态以休闲时尚、影视广告、建筑设计为主,目前还有可租的工作室(表2)。招租人员对富义仓的文化价值也十分重视,只选择符合老建筑定位的商家租让。富义仓时尚前卫的室内装饰背后,有一批时尚推手在尽心尽力地经营着这座老房子。与此同时,不断上涨的租金和高额消费服务注定了富义仓只是高端品牌公司和精英人士的乐园,而与当地居民和普通艺术家划起了一道鸿沟。

3.3调研小结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在富义仓遗址公园游览的人群中大部分为附近居民,并且一般在沿河步行道散步或者健身,极少进入富义仓内,甚至不清楚富义仓的功能用途和历史价值。在使用功能上,大部分市民希望改造为收藏品市场、工艺品市场、青年旅舍、茶馆等;如今实现的有茶室、咖啡吧、书院等;其中原本计划的“渔家台”酒楼、雕塑小品区并未实施或者不明显。富义仓内功能流线较为清晰明了,但服务设施和设备无法让游客满意。富义仓遗址公园虽具有良好的绿化环境,然缺少除建筑本身外的历史遗物遗迹的点缀显得空洞乏味。总体而言,简单的功能分布及其静谧的氛围起到了渲染历史意境的作用,却不能为广泛的游览人群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周边环境的改善值得肯定,却未能真正让场地的历史意蕴感染游客和居民。在使用感受上,市民和设计师均认为富义仓的建筑很好地反映了漕运和仓储文化特色,也非常喜爱古朴的房屋、幽静的庭院以及临水的廊道。但是整个富义仓遗址公园并非能够带给所有人完美的体验:有些居民反映自从大兜路和富义仓等饮食及旅游场所建成后,该路段增加了大量的车流和人流,从而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和噪声问题;部分设计师认为富义仓在舒适度方面不宜于作为办公空间使用;而在富义仓工作的业主则普遍觉得附近房价暴涨,使得该地段租金也逐渐升高,对其商业效益有所担忧。[5]

4.富义仓改造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富义仓遗址公园的调研及考查,并对富义仓改造的决策、设计、使用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点富义仓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各人群价值观念的偏差。当下的中国,虽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产业类建筑再利用的重要性,但是这种观念基本集中在部分政府人士、建筑师以及少数的年轻人身上,其意义和价值仍然尚未形成社会性的普遍共识,界定和分类标准尚未建立。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运作的实施可行性,包括场地的环境整治、合适项目的选择、政府部门的远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公众参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平衡等内容都严重地影响着改造的成果和质量。[6]例如,富义仓附近居民普遍把改造后的建筑视为“古董”,认为这些建筑只具备观赏和保留价值,而对其功能的改变缺乏兴趣;入驻富义仓产业园的业主希望和地方政策法规、土地权属、开发模式等相关的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对产业园的高额成本及后续运营持怀疑态度;部分设计师和政府官员则从自我意识标准出发,想将象征性和个性化带入改造项目之中,让其成为具有标志作用的城市景观而过度开发。(2)缺乏互动的产业旅游线路。富义仓作为运河的重要景点与其它产业景观的联系并不紧密,无论是公交还是水上“巴士”都有极大的局限性,使得游客只把它看作一个普通的城市绿地。粮仓咖啡的高额消费只应对少数的精英人士,露天剧场所能吸引的群体也仅仅是少数好奇者,除此以外游客所能体验的活动只有观赏运河。离开了互动和交流,就会丧失该地区的活力和人气,从而使得该地区的业态受到影响。(3)修饰过多的历史场所环境。虽然富义仓的建筑改造尺度比较合适,充分体现了粮仓的特征和形象,但是外部遗址公园除了保留的几棵古树,道路和广场的过度翻新拓宽以及部分植被的人工化使得公园修饰性过浓,与一般的城市公园相差无几。埠头和石板地等原有的场地元素被暂新的其它物件所掩盖,未能给人历史的厚重感。(4)忽略时间过程的商业化开发。杭州市从产业建筑改造到整个工业地段的改造,似乎都是在短短的数年内迅速地完成了更新,并且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商业利益为主要出发点。富义仓以运河创意经济的发展为出发点,其周边场所的改造是否以最好的方式,达到最佳的效果,本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量,然在趋利模式下有着“拔苗助长”的意味。尤其富义仓遗址公园和运河的交接地带基本都是在政府的决策和规划下完成的,很少有居民自发参与保护和建设,从而造成该处场所自由生长状态的缺失。

5.策略及结论

归根结底,富义仓遗址公园的改造固然有建筑修缮尺度合适、布局开放、功能流线合理等积极的方面,但同时存在的互动体验缺乏、场地原真性缺失、商业旅游氛围过重等问题也值得深究,并对当下杭州市其它产业类建筑改造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笔者对此提出以下三点相关建议及策略:(1)提高游览人群的认知度和互动性。将沿运河的每个产业景观作为一个“体验岛”,并相互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既能互动又能观光的产业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和体验。例如,在富义仓设置“漕运”游船码头以及增加运河“巴士”的数量;或者在遗址公园的广场上开展“粮仓”文化节;甚至可以在遗址公园周边的商业地带建造运河瞭望台和摩天轮。只有强化人与人的交流和互动,才能更好地吸引广泛的人群,活跃整个改造地段。[7](2)保持产业景观场地的原真性。设计师在考虑建筑立面或者平面和历史关系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场地和时间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抓住视觉的美化和功能的转换,更需要与城市、社会、自然和人之间建立紧密的多维度关系。同样,富义仓遗址公园在其场地的改造上也需要进一步增强场所环境的历史感,突出植被的自然生长感觉以及铺地的岁月痕迹,让环境随着活动者和时间的介入而自由的蔓延变化。(3)注重商业和旅游开发形势下的社区化。“城市生活行为的不同类型特征构成了不同利益效应的社会区位。居民从小区与场所环境的差别上理解其对自身的意义,从而选择自身的居住区位。”[8]富义仓的场所环境记载了那段历史,能够唤起人们的回忆和憧憬,使得人们因所处场所的共鸣而取得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近似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下,政府的决策和开发商的意愿往往主导着城市地区发展的走向,城市中的社区精神正在逐渐衰落。然而“社区”存在的意义,就像是一种社会黏合剂,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追求美好的目标。如果能借助这种社区精神,调动居民或是老员工的积极性,将会极大程度地促进自发合作、创新活力文化、加强辐射影响,使建筑与场地在再生过程中能够获得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6页

[2]梁伟.规范化历史建筑维修理论架构概说.东南文化,2003(9)

[3]杨向荣.历史建筑修缮过程中的“原真性”保护问题浅议——以杭州“富义仓”修缮为例.安徽农学通报,2007(21)

[4]贺勇,姜云娇.解读那些糟糕的场地与景观---P.拉茨教授40年来的景观实践.规划师,2010(02)

[5]郝国文.艺术与生活——对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广东园林,2008(2)

[6]王建国,蒋楠.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建筑学报,2006(08)

[7]吴予敏,陶一桃.德国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第97-108页

闲置产业类建筑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产业经济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矿生产方面。《江苏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中提出:从2016年起,拟用3至5年时间,通过给予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引导5家企业14处煤矿有序退出,退出产能达到全省核定总产能的47.7%;其中,地方企业退出3家8处煤矿;中央企业退出2家6处煤矿。徐州地区的现有矿井也进入有序的关停和整合阶段,截至2015年底,徐矿集团已关闭矿井21对。目前,徐矿集团正积极加速企业转型,谋求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

(二)矿井建设方面。国务院在《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指出:从2016年起,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确需新建煤矿的,一律实行减量置换。目前,徐州地区的中煤旗下矿井建设单位主要以中西部在建矿井二、三期项目为主,借助国家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下管廊方向的大力发展,矿井建设单位正逐步向隧道施工方向转型。

(三)路桥交通方面。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快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建设;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江苏省2016年将投入848亿元用于公路、铁路等几十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到2020年全省实现13个省辖市快速铁路市市通。徐州市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徐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3~2020)》,计划到2020年建成城市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投资443.28亿元。

(四)工程机械方面。工程机械制造业是徐州的主导产业,吸引了包括卡特彼勒、美驰车桥、罗特艾德、利勃海尔、约翰迪尔、艾斯克等在内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有规模以上工程机械企业近400家,从业人员达10多万。随着未来大量路桥工程项目的开工,对于高素质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需求缺口将急剧扩大。

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结合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矿山机电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类企业。

(一)中煤下属矿井建设企业。中煤集团属于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是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也是本专业传统就业单位,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整体发生结构调整,以及艰苦行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对矿山机电专业人才转依然有大量需求缺口。

(二)内蒙地区煤矿生产企业。内蒙为本专业对口单招的生源地,也是本专业就业的主要区域,毕业生对内蒙企业具有很高的归属感和认可度。从近3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就业集中在神东、神华、伊泰等国有大型企业。虽然近年来煤炭生产企业的人才需求量萎缩,但毕业生的生源地就业裙带优势较大。

(三)中煤下属隧道施工企业。随着国家产业布局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煤下属矿井建设单位也逐步向隧道施工方向转型,从事隧道施工与设备安装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成为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到,未来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对路桥机械操作与维护人才需求量将继续井喷式增长,随着与中铁下属路桥施工企业校企合作的深入,有望成为本专业专业改造与未来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

(五)徐州工程机械商会下属企业。徐州工程商会下属的160多家工程机械企业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生产、销售、租赁、维修、施工等业务。随着项目、业务的不断拓展,对于高素质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并形成较大缺口,保守估计每年的操作人员需求量达100人以上。经过前期校方与商会的交流,初步确定了针对商会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意向。

三、专业结构性问题及其建设调整的思考

由于煤炭相关企业整体进入调整期,而路桥工程项目持续增加,对于高素质工程机械人员的需求缺口不断增大;本专业正积极寻求向“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转型。

(一)专业转型的必要性。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与去产能将成为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新常态,虽然矿山机电专业传统的人才需求单位仍具有很大的需求缺口,但学生对煤炭相关企业整体认可度下降,导致专业的招生率和就业相关率不高,在保持传统煤炭专业定力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专业转型。

(二)专业转型的可行性。“十三五”期间大量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必将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工程机械操作人员,而目前大多操作人员文化水平停留在中专以下,无法掌握昂贵的大型工程机械的运行、维修与保养知识,从而造成设备故障频发、寿命降低,造成工期的延误,无形中提高了施工企业的费用成本,并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对于能够操作设备,懂机械、电气、液压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维修、保养、焊接操作的高素质操作人员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与“矿山机电”专业同属机电大类,具有相同的专业基础平台课,大部分实验实训设备可以通用,教师的转型难度很低。同时,本专业拥有从企业引进的专职教师,了解常用工程机械设备的原理、结构、运行操作、维修保养等相关知识;而且,本专业所有教师均具有工程现场经验,能够为专业的顺利转型提供前期的人员基础保障。

(三)已进行的前期工作。

1.企业调研,了解人才需要状况,打通就业求导。与中铁十局四公司建立了稳定供求关系,已连续2年向该公司输送架桥机的操作维护人员,并且12级多名同学在现场已提拔为队长,负责架桥施工的指挥工作。与徐州工程机械商会进行了多次交流,初步确定了针对商会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意向,从而为专业的转型后的就业问题扫清了障碍,使得专业转型更有底气。

2.师资培养,同行取经,打破专业知识壁垒。本专业将有序派出专职教师赴相关高校与企业进行学习与交流,已安排教师学习省特色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开办与建设经验,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验实训条件、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与交流,从而为专业的成功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四)创新与思考。在保持专业定力,谋求专业转型的过程中,经过与徐州工程机械商会的多次洽谈,摸索出了一条学校与商会间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合作新模式。学校与商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并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商会提供实训基地、考证培训等服务;学校订单培养的毕业生与第三方劳务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劳务公司根据商会下属用工企业的需求,派出相应人员赴现场施工,施工完毕后返回劳务公司。该合作模式有以下优点:一是有效降低了学校与众多中小规模施工企业进行人才联合培养的难度,通过直接与商会对接,增强了沟通协调的效率。二是有效解决了毕业生直接就职于中小规模施工企业多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通过直接与第三方的劳务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提高了学生工作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初步方案[Z].2016-3-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Z].2016-2-1

上一篇: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下一篇:中国古今园林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