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2024-10-23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共8篇)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篇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考古发掘证明,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已经有城市。这些城市的规划情况正在探索。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城遗址研究证明,当时中国城市的规模已经很大,城市功能已很复杂。从三国开始,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有明确的意图,有整体综合的观念,有处理大尺度空间的丰富艺术手法,也有修建大型古代城市的高超技术水平,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城市的类型 从秦始皇起,中国就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的职能很大程度上同行政管辖权限相关。如有全国政治中心的首都,如隋大兴城(见长安城)、北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等;也有地区性的中心城市如州郡的治所。元明以后,行政区划逐渐形成“省”的建制,省会就是地区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如太原、济南、南昌等。还有省以下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或称府,或称州,如南阳、大同(图1明清时期山西大同城平面)、潮州、泉州等。再下面,是数量很多的县城。各级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不等,但都是不同官府、衙门在其中占居主要地位,并建有寺庙和文化机构如孔庙、学宫等。都城规模较大,一般每边设三个城门,干道正对城门,有内城、宫城等几重城墙。府城州城,一般每边两个城门,道路骨架成井字形,城中有的也有王城或衙城(或称子城)。县城规模较小,通常是每边一门,道路成十字形。

中国古代还有一些边防、海防城市。明代沿长城内侧,按一定的距离和防御建制,建立不同等级和规模的城和堡,如宣化、榆林、左云、右玉等;在沿海要冲也建造了一些防卫性的城镇,如威海卫、金山卫、镇海卫等。这些防御城堡如无经济上的作用,当政治形势变化而失去防御作用时,就衰落下去。

中国古代在一些交通要津(如江河交汇处),出现一些商业城市,如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扬州,嘉陵江汇入长江处的重庆,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等。这些城市,人口稠密,商业繁荣,城市布局有自发发展的倾向。城市生活中心靠近河道码头。中国古代还有少数以手工业为主要职能的城镇,如陶瓷业中心景德镇,盐业中心自贡等,这些城市布局形态也不规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简况 中国古代城市有一部分是按照规划意图,平地建造起来的,如一些新建的王朝都城──隋大兴、元大都城等。它们功能分区明确,平面严整规则。另一部分城市是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有雄厚的经济基础,逐渐发展或经重建、扩建而成的,如南京、成都、苏州等。有些城市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整个城市平面不甚规整,但内城(子城或宫城)部分则是按规划建造的,比较方正规则(图2清代四川成都城平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从遗址看,有王城和外郭的区分,曲阜鲁国故城城和郭呈“回”字形;燕下都遗址、邯郸赵国故城、郑韩故城是城和郭并列;临淄齐国故城则王城位于外郭内西南角。

汉长安城是先建长乐宫、未央宫,然后修建城墙的,所以城市平面不甚规整。

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邺城,虽然规模不大,但根据文献绘制的城市平面复原想象图,表明它是一个有整体规划,分区明确,以主要干道和宫殿建筑群形成中轴线布局的城市,对以后中国城市的布局影响较大。

南北朝时的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在原来东汉洛阳城的东、南、西三面扩建居住里坊和市,形成王城居中偏北的布局。

隋唐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城市规划成就之一,公元582年由城市规划家宇文恺制定,并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城市平面为矩形,宫城居中偏北,采取严格的中轴线对称布局,影响深远。位于松花江一带的渤海国上京龙泉府、日本的平安京和平城京都仿效隋唐长安城布局。

开封城原为汴河连接黄河的漕运重镇。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和宋初进行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形成宫城居中的三套城墙的布局。这种布局方式影响了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的规制。元大都也是完全按照规划建设起来的都城,由城市规划家刘秉忠主持规划,采用汉民族传统的都城规划原则,布局严整对称,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相交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清代继续作为都城。它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杰出典范,受到举世称赞。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特点 中国古代的城市,特别是都城和地方行政中心,往往是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建设的。《考工记》中对周代的城市建设制度有明确的记载。城的大小因受封者的等级而异,城内道路的宽度、城墙的高度和建筑物的颜色都有等级区分。《考工记》关于王城的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图3 周王城形制)这些关于城市规划的原则,一般认为有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据,虽然在南北朝以前的都城规划中尚未充分体现,但对于隋唐以后都城的规划布局发生很大影响。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可以说是严格遵循上述原则的。

中国古代城市一般都重视城市的选址。《管子》一书中就反对商周以来用占卜确定营邑的方法,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主张建设城市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形,以免受旱涝之害,节省开渠引水和筑堤防涝的费用。中国一些著名的城市如西安、洛阳、开封、苏州、杭州、北京、南京等的选址,都经过周密的考虑。千百年来它们虽遭受不少天灾战祸,但经过重建、改建或扩建,仍保存至今。

中国古代城市的道路网多为方格形,这种街道便于交通,街坊内便于布置建筑。汉长安城中即有集中的市,设官吏管理。唐长安城集中设置的东市、西市规模很大,按行业设肆。北宋开封城则将道路和商业结合起来,沿街设店,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汉长安城中就有作为居住区单位的里;唐长安的里坊有坊墙坊门,严格管制。宋以后的城市虽有里坊名称,但已无坊墙坊门。

中国古代按规划建造的城市所体现的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既统一又富于变化的空间处理手法等,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传统特征。这种布局的渊源有二:一为中国传统的内向庭院式低层建筑群所具有的主次分明,以中轴线突出主要建筑物的布局手法;二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反映封建统治阶级意图的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重视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北方城市如唐长安、宋开封和元大都,都因地制宜地把水流引入城内,在总体布局上把城市建筑和水面、绿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满足了生活用水的需要,也美化和改善了环境。不少南方城市的规划更注意利用河流的舟楫之便,有的还在城中因势开辟一套与街道相辅的河道网,供交通和排水之用,形成独特的城市布局结构。古代城市的建设与园林绿化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帝王苑圃和私家园林虽为宫廷和私人所独占,但对美化城市面貌和改善城市小气候都有一定的作用。

(董鉴泓)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篇2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生态思想,天人合一,风水思想

1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理论力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惰性很强的系统,要改变它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6]。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澎湃历史长河中,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俗等文化现象更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历史现象,也自然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 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整的城市规划

等级制度一直深深的渗透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在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的同时,也非常的讲究尊卑,“礼制尊,统于一”,用礼来“以统百官,以偕万民”,极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名分与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及宗教伦理观念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礼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存,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考工记》明文规定了古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都城市为正方形,长宽各九里,每边三座城门,经纬各九条街道,左边建祖庙,右边有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和政府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正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其形态和格调一直沿用到明清。

1.2 古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理论的初步实践

(1)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山水交会处,使城市天然地具备自然山水要素,从而极其便利地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城”。且城市规模与山水聚结相吻合,具有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城市形态与山水要素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并赋予象征性。城市布局结构与山水要素相均衡与统一。城市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水空间同构,共同营造一种围合重重、内敛向心的封闭空间。城市景观从自然山水之中取得佳妙的背景、衬托、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从而与自然山水建立呼应关系,突破其有限空间的限定。

(2)人地关系的确立。人地关系就是人们关于人类及其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地理的基本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早在先秦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就提出了“广谷大川异质,民生其间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则表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到明代晚期,王士性阐述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机制,即地理-经济-文化的间接影响机制和地利-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1]。

从古都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选址布局来看,基本上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都城与山地之间广阔的山前台地均为皇家园林分布地带。在城市选址与布局中把最具有优势的土地作为园林用地,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生态城市规划思想。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城市内的分布多数同城市水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常与城市河道疏浚、防洪、供水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水环境的城市,使山与水网融入城市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城市肌理。比如隋唐洛阳多数私园均沿城市河道分布,在江南水乡古镇,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因河居住,因河设街,因河成巷,“河道贯成像,水巷通家门”,山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在整体设计中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

2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指导思想

近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焕发出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西方近代天人关系论批判和反思的结果[2]。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目标是“整体至上主义”。

在1999年国际建协就通过《北京宪章》指出:“千百年来,整体思维一直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成为地球村的福音,是我们处理盘根错节的现实问题的指针。”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如《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认识一个小天地。《史记·乐书》中叶指出“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个小天地”。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对它们矛盾的克服,只有”和“才是人与天地关系的最高境界”。和“是和谐,它不是僵死的一致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儒家、道家和禅宗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体,对此目前已无可争辩。儒家的道是社会性的,道家的道是自然性的,禅宗的道是心灵性的,但道的自然性在中国思想中是主导性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就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的优先论。人和自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的新生,就中国文化自身而言,则是其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城市选址的影响。《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总之,城市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要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其次就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古代城市规划一般会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规模进行界定,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如《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3]。

包括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注解。最早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村落形成圆形,房屋大门朝向中心广场,就是对众星伴月的认同和模仿。近到明清时期,天坛和地坛也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4]。

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规划强调群体意识,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5]。

2.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相对于当今科学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中国学者季羡林说“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前途。”

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区域、高效、和谐、人本”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其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当前城市规划界所推崇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的滥觞。

3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思想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风水学说[4]。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这些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6]。

3.1 风水思想的概括

风水学说同以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为主体的中医一样,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柔和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将山水文化与人类聚居地的选址营建融为一体的学说[6]。它融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蕴含了中国传统之中的山水情愫和身后的山水文化积淀,在浓重的迷信色彩下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光辉。

摒弃风水的迷信色彩后,风水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和以生气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大量罗列的科学事实,以及笼罩在迷信色彩下的各种神秘现象,涉及到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值得现代城市科学予以重视和研究。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现。选择风水的学问就是风水学,风水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宁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5]。

3.2 风水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城市,均是经过慎重考虑而后定的。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山川环卫,气候宜人,是“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杜牧语),所以早在战国时燕在此设邑。后有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至今仍为首都。可见其选址的科学性。

在风水看来,“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理想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城市内部布局形态再好,亦徒具吉形而无真意。其实,有山有水的地段,便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形成宜人的生态循环;此外,山水交会意味着阴阳(山阴水阳),刚柔(山刚水柔)、动静(水动山静)的对比与统一、相成与相生,符合“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我国古代山水审美观念。因此,有山有水遂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而古代山水城市亦必巧妙地嵌合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城与山水、人与自然两情相依的最佳境地[4]。

在古代中国,风水术作为一种山水文化观念,它直接地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众多独具一格的古代山水城市。现在适时地探讨和总结风水及其指导之下的古代山水城市规划思想,既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完善地保存与保护传统的山水城市格局,更有利于我们当前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从来就不是那种简单的、纯实用功能的建筑聚合体,而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文化意蕴的古代生活环境,在其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种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多重撞击。风水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关于城市、宅居环境选择的山水文化观念,必然深深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正如吴良镛先生所云“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的理论有关”。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上的,在规整的城市规划背后是等级制度的封建思想,依山傍水则是依据“天人合一”与风水思想。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及风水学说的经验契机,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料。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传统的力量,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指导思想提供一些深化或者变革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71~72.

[4]李铁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18(5):63~64.

[5]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中国古代山地城市佳作典范 篇3

“从7月4日申遗成功以来,目前日均接待游客800余人次!”

7月24日,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旅游局局长杨胜斌显得很是兴奋。在他看来,咸丰县,终于有了一块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这可以让当地的旅游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个金字招牌,说的就是唐崖土司城遗址。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恩施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贵州遵义海龙屯遗址在内的“土司遗址”系列申遗项目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咸丰县、恩施州有了首个世界遗产高端文化品牌,这是湖北省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

唐崖土司城的前世今生

有着400年历史的唐崖土司城,可谓风华绝代。今天,走进古城址,仍能清晰地看到城市轮廓,其选址与格局、城墙与城门、牌坊与衙署、街道与院落、水井与沟渠、墓葬与寺庙……斑驳的碎片,历史的光影;遗存之丰富,功能之齐备,堪称古代山地城市的佳作典范。

这座城池,已沉睡许久。

元朝末年(1346年),元朝设立唐崖司。从此,唐崖土司城建于元,盛于明,衰于清,历经三个朝代。

从历史维度来看,唐崖土司城的兴衰体现了中国历代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形式变迁,是悠久土司制度一个鲜活的例证。

唐崖位于土家族中心地带。此地汉代属于“巴人”,唐、宋是“羁縻州”,元、明、清是土司领地,直到清雍正十三年才“改土归流”,纳入华夏“正统”。直至解放前,土司制度在中国西南许多地方还有残存。“宣慰为上,宣抚次之,长官又次之”,唐崖司在这些品级上几经升降,最后以“唐崖长官司”终场。不论品级如何,“山高皇帝远”的唐崖司对朝廷承担一定义务,得到朝廷加封,实际一直保持着半独立状态,就是一方“土皇帝”。因此,土司城也历来被子民尊称为“土司皇城”。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唐崖土司城的选址亦体现着先人智慧。

从空中俯览,这座比紫禁城还大的城池东面是唐崖河,西面倚玄武山,南北两面都有溪沟,天然形成一整片向东倾斜的缓坡;四周有充沛的水源,排污也不成问题。进得城去,城墙沿山脊和河沟的内岸砌置,翻过玄武山便可见相当辽阔的良田平坝,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土司城。漫步其中,从气势恢宏的荆南雄镇牌坊、雕工细致的石人石马到新发掘的完整的3街18巷36院落遗址,隐约可见往昔“王城”繁华气象。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表示,唐崖土司城是山地城市的佳作,整座土司城城址坐向独特,保证了城市格局的完整性,又有峡江区域文化特征,在全国已知的古代城市中非常独特。

有城的故事就有人的传说。关于覃氏土司和田氏夫人的家族传奇至今被演绎成各种文艺作品。

唐崖土司鼎盛于18代土司覃鼎手中。明天启年间,覃鼎因征渝有功,军威显赫,明廷赐皇命四道,将他功升宣抚使司,行参将事,赐建大坊平西将军“帅府”,建功德牌坊,天启帝授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以示嘉奖。其妻田氏也被诰封为夫人。从此,土司城大幅扩建,终成3街18巷36院落的规模。

田氏是龙潭土司的女儿,才智超群,精明能干。当年,唐崖覃氏土司与龙潭田氏土司之间常年为了争夺地盘而兵戎相见。为了平息战乱,龙潭土司提出“和亲”之策,于是田氏与唐崖土司之子覃鼎结为夫妇。土司之间的战争也因此偃旗息鼓。

田氏是那个年代一位难得的思想开明、善于学习的女子。在与山外的接触之中,田氏看到了汉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一次去峨眉山朝圣的时候,她专门派人在成都等地学习汉人养猪、种桑、养蚕、刺绣等技术,回来后传授给当地百姓土民。唐崖司一带养猪的传统就此流传下来。

她也是一位有领导智慧的女性。覃鼎去世后,其子宗尧即位,颇行不道,田氏绳以礼法,并亲自主持了一段时间的政务。在这段时间里,“内则地方安谧,外则转输无乏”。后来,田氏将王位传给了覃鼎的侄子覃宗禹。这是唐崖土司史上子袭父位的一个例外,它反映了田氏的远见卓识和开阔心胸。

如今,夫妻二人手植的“夫妻杉”依旧屹立山头,被乡民世代膜拜。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唐崖土司被废,象征其权力的土司城逐渐在时间的洪流中湮没。

申遗之后:旅游开发稳步推进

毫无疑问,世界遗产的称号,将为唐崖甚至周边区域带来巨大的旅游业开发价值。对此,恩施州副州长张宇表示,唐崖土司城遗址绝不会出现破坏性的开发。

他介绍,恩施州拟从立法方面对遗址进行保护,目前唐崖土司城遗址设有专门的管理处,任何旅游开发都会根据文物部门的建议、省人民政府的批复,按规划范围执行。

咸丰县副县长张远虚说,“实际上目前唐崖土司城并没有一个正规的旅游景区”。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已对当地原有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恢复了衙署区、宗庙区、军事区,以及书院、花园、养马场、狩猎场等旧址。但后期怎样开发,还需要专家进行论证。

据介绍,咸丰县目前正在加紧打通连接唐崖土司城与坪坝营、黄金洞以及高山湿地等县内景区的旅游公路,将景区串珠成线,整合打造。下一步,该县将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聘请专业团队科学做好土司城的旅游规划,进行分期开发。近期主要做好古建筑群保护性修缮和游步道建设,做好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

7月20日,《小康》记者从咸丰县物价局获悉,在唐崖土司城遗址成功申遗后,当地立即启动了遗址门票价格听证程序。此前,到遗址游览参观是免费的,而听证会也将在8月中旬进行。“具体门票价格会定为多少,现在还不好说。”咸丰县物价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就在听证会启动的同时,当地的一些旅行社已经推出了唐崖土司城遗址游览线路。咸丰县咸庆丰年旅行社就在得知申遗成功后的第一时间,开辟了3条从县城前往遗址的游览路线,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线路价格还没有制定出来,要等遗址的门票价格确定之后……以前到那里都是当地人零零散散的自发前往,因为那里没有开发,比较荒凉。以后肯定会有大批的游客去参观游玩。”

“唐崖土司城遗址申遗成功,是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必将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引爆点,成为湖北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核心竞争力。”湖北省旅游局局长钱远坤说。

古代城市——读书笔记 篇4

古代城市

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藏将把我带入了一个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世界中。那些令人称奇的文物用各种方式为我揭开了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秘密。看完这本书,通过书中各种不动城市的出土考古中,我能充分感悟到世界文化的璀璨,而这一百年来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各类古城址已达千余座。本书对其中自史前期至宋元的一百五十余座城址进行了详尽而系统的阐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情况,为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在20世纪的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中,探寻古代城址一直是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对周秦以来历代都城及其他城址的勘探和发掘从未间断,而探寻夏商时期都城及史前期城址则更为几代考古学人矢志以求。古代城市是古代人类生活的住所,对城市的研究有利于科学家及考古学家们对时代的变化有更深的了解。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科学挖掘及研究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续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揭露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例如,著名的城子崖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22万平方米,它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国考古学家发现,发掘和出版考古报告的的古城址。城子崖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城址崖遗址进行了勘探和研究,发现了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城址重叠而成的,澄清了60年来有关城子崖遗址时代的争论。其中龙山文化城址面积达20多平方吗米,为这一时期古城址之最。而岳石文化城址是至今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夏代城址。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和中国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子崖遗址的发掘,为中国史前城址和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城子崖及其周围的古代遗址,形成了一个从新石器时代到两汉的基本完整的古代文化区。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说明当时它已经成为一个权力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由这考古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挖掘出来的各类城市遗址已经面目全非了,以往的种种繁华已随着历史的冲刷烟消云散,但其留下来的痕迹仍能通过当今的科技及文化技术还原出来,再次出现在人间。考古学家通过这一点点的痕迹,把人类的文明一步步呈现在现代人面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也可以通过这些遗址来了解古代城市的起源及兴衰,了解各类习俗,传统的形成过程,这样,作为 21世纪的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文化的冲击力及影响力,正视文化,加深对文化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改善世界的重担,为了全世界的人能更好的生活,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历史文化,推陈出新,不断延续中国自古以来传承来的灿烂文化,提高综合国力,让中国站在世界顶端,让中国文化一直延续,到永远。。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篇5

中国历史上禁书最严厉也是明清时代,几乎所有书籍包括四大名著都被列入禁书行列。

禁书的理由一般是诲淫诲盗。但禁书并不全写淫秽事,真正的“淫书”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政治和社会原因,书中的思想或让统治阶级认为“离经叛道”;或书中的观点与当时的道德伦理观念相悖;或是因为作者为统治者不容的原因,作品也许并无该禁的内容。典型代表,如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由此可知,真正的淫书,今天仍应查禁的实属极少数,大部分禁书是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值得研究。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编纂出版了一套《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文库》,这套书把古代禁毁小说中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作品发掘出来,供读者阅读并研究。这套书大概有十八本,我只买到十三本,现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浅析并与大家共赏。

首先,小说,在古代虽然数量可观但地位不高。历朝的读书人“始于读经,终于读礼”,更重要的是,书生们读书是为了“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终要以科举求得出路,写小说,只是一些闲适文人的消遣而已,小说的地位与今天大不相同,所以有相当数量的古代小说,作者不愿或不屑落真名。虽然如此,这些小说中确实有一些很不错的作品,我们来欣赏一下:

才子佳人代表作品,明代无名氏所作《十美图》,写一段生死相恋的故事,文笔精细语言生动,真情真意颇为感人。书中歌颂了男女主人公追求生死不渝的爱情,在封建社会有明显进步意义,虽然通篇无一涉及淫词艳曲……在清代仍被列入禁毁书目中。

市井小说代表《清风闸》,作者浦琳清代扬州人,是著名的评书艺人,他以亲身经历编成此书,假托北宋仁宗年间事,实际上表现的是清代南方下层社会生活。此书人物形象鲜明活泼,焦点在于家庭中伦理道德的纠结,故事描写一个恶妇与无血缘继子谋杀亲夫、把继女嫁给贫如乞丐的人,最后以包公断案来了结。本书有一个情节很传奇,主人公本是家无隔夜粮的赤贫,后来竟挖到银窖,从而逆转了命运。古代没有银行,家里的普通箱柜防不了盗,较多的银子埋在地下相对安全,除了防盗还能防止不肖子孙偷钱乱花;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古代战争频繁,一旦发生战乱逃难时带大量银子不方便,埋在地下,等时局平稳了再挖出来。但是也就有这种可能,亲自埋银的人在逃难时与家人走散后路上死亡,这笔银子就无人知道。为写此文我专门查了有关资料,资料显示古人房产买卖时可以向买方追加“掘金”这一条款,作为将来可能挖到金银财宝的预估补偿。《清风闸》的主人公很幸运,无意中挖到五个大银窖。这本书算是劝世文一类,宣扬的是因果报应。

再来看这一本《包龙图判百家公案》,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判案小说,它是所有包公判案小说的最初祖本,弥足珍贵。包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但此书在清代还是遭到禁毁,原因大概是书中所记多有神鬼怪异因果报应之事,也有些写盗案奸情而有伤风化。

还有一种遭禁的书,比如《英烈传》,写朱元璋起义一统天下,其中叙述之事多与史事相符,属于评书中讲史小说一类,这类书在民间流传也广,但在清代也遭禁毁,其原因是它歌颂了前明的开国功臣,这自然不为替明而兴的清朝所容忍。

再有一类遭禁的书,因笔涉“异端邪说”故遭禁毁。《归莲梦》,苏庵主人撰,是融才子佳人与神魔于一体的小说。书中以女主人公白莲岸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反映了延续元、明、清三代白莲教起义的历史事件。小说最后以白莲岸招降后被斩,靠法术脱身,回到山寨梦中重振旗鼓,却又再度被擒伏法,故名《归莲梦》。书中描写的白莲岸很可爱,她是孤儿,靠老和尚养大,无意中得到“天书”,几经周折成了具有救世悲悯心的“大师”,聚众造反跟官府作对,队伍日益壮大。后来她迷上了一个书生,倒追书生的过程中解救他的未婚妻,作了很多好事。最后白莲岸曾经的部下和那书生夫妇,都皈依了佛教。此书宣扬的是世事无常和佛法无边的理念。

重点说一下《五美缘》,清代无名氏作,是著名的半文半白言情小说,也是糟粕与精华共存的作品。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历经磨难几经周折,最后并娶五美。此书人物形象众多,且塑造得各有个性,尤其以五位美女的描写最为出色。她们一改以往小说中女性的弱不禁风,表现出刚烈的性格。但同时书中也渲染了男女情爱的描写,所以在清代被定为“淫书”。本书的表现形式有明显的评书风格,爱憎分明的同时,也有典型的“颂圣”和“歌青天”倾向。艺术上较有特色,回前诗多用宋代名家如苏东坡、王安石等人作品,并有许多有趣的评书代表性语言:

马跑临崖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情知语是针和线,就此引出是非来。

混浊不分鲢共鲤,出水方见两般鱼。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金钩。

……

还有一些江湖语言:

荷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一旦浮萍归大海,有缘何处不相逢。

……

书中也有一些不合逻辑的细节安排:前文才说正月初九要游西湖,此时残雪未消,到了西湖,却为了表现西湖的美,写出这样的形容来:“十里西湖跨六桥,一株柳树一株桃”,仿佛马上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而描写坏人就坏到极点,没有一个性格发展的过程,天生恶劣品行,一出场就打上标签。书中主人公冯旭历经千辛万苦,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最后通过科举彻底翻身,坏人也得到应有的惩罚。本书流露出作者对一夫多妻、光宗耀祖的向往,似乎古代男子优秀者较少,有一个出来,就被众多女性组团似的追求,所以古代男性有一种骄傲叫“好男养十家”。特别要提一下的是,作者借明正德武宗皇帝朝为背景,其实表现的还是清代的社会风貌:科举、民间游玩、同性恋、朝臣权势的泛滥等等。

书中把民间算命写得很生动:“一张铁嘴说尽人间生与死,两只俊眼看见世上败和兴”。书中一个重要角色问科举,算命先生摇头:“今春无望。正月寅宫面带伤,加官进碌喜洋洋。目下却当水星现,不须仔细向前行。”另一位行武中人问前程:“天庭红光冒火星,满身杀气气腾腾。刀枪队里应行遍,日后名扬到处闻。”说到另一位武官之后,高祖乃是朱元璋大将汤和,算命者说道:“日后保做封疆大吏。目下天仓只取黄,一生宝贵任荣昌。有朝将相权操手,方表男儿当自强。”主角冯旭:“土星照命有灾殃,谨防小人暗里伤。家业凋零犹自可,分离骨肉兆非祥。”后来冯旭被污杀人、家被火烧、逃跑途中拒捕、受刑认死罪等等,还有那几位朋友的说词也应了验,似乎这一场算命是几位命运的序曲。书中还有一个厉害角色,每次冯旭等遇难的紧要关头,他就出现使局面转危为安,这个人的名字在今天看到很有趣,他叫马云。这是一本值得看一次的书。

还有一个类禁书也可以欣赏一下,那就是以明朝“西湖渔隐主人”署名的《欢喜冤家》,此书共有24回,每回写一个故事,内容多为男欢女爱之事,其中颇有意想不到的传奇色彩。这些故事都是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而明朝中叶已是一个欲望膨胀的时代,民间社会思潮有一种渴望挣脱礼教的倾向。此书中第一回“花二娘巧智救情郎”,这个故事很有代表性。女主角从小父母双亡跟叔叔长大,成年后美貌出众,凭长辈作主嫁了个姓花的好酒又好财的丈夫,她成了花二娘。对此婚姻她很不满意,婚后她出轨于经常跟丈夫一起喝酒打牌的一个漂亮书生。另一个想打她主意的男人抓住她出轨的把柄,威胁利诱不成,甚至想借那个好酒的丈夫之手要她的命。花二娘不动声色进行了报复,并解了漂亮书生的未婚妻的困局,最后都回归家庭各自过日子。这当中传递了一个观念,人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偶尔失节不能跟生命相提并论。这种观念跟“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教条相比,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下禁书中我个人认为最有价值,艺术性思想性都较佳的李渔的作品。李渔,清代初年著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批评家,著有剧本《笠翁十种曲》并有多部小说,更有戏曲理论专著《闲情偶寄》传世,此外他还点评过几部小说。李渔的话本小说《无声戏》值得着重点评一下。无声戏是与有声和戏曲相对而言,本书是继晚明冯梦龙《三言二刻》以来,特别值得重视的拟话本作品。它继承了拟话本小说的传统(拟话本,是明代兴起的短篇小说的一种创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不再是艺人说唱的底本,而是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以描写市民生活见长,主人公多为三教九流的平民百姓,故事新奇情节缜密,富于悬念和喜剧效果。同时,小说立意追新求奇,有意颠倒已成定制的传统故事结局,借旧事翻新意,往往出人意料;艺术形式上刻意求新,结构完整人物生动,语言流畅娓娓道来。冯梦龙长李渔37岁,因为地域限制,他们生前应该没见过面,但李渔的短篇小说深受冯梦龙影响,他著的《无声戏》与《十二楼》是清代拟话本小说中最出色的作品,代表了清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但由于书中所言往往违背封建礼教传统,所以在清代遭到禁毁。

中国古代禁书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浅析几本有代表性的作品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个人觉得,所有的明清小说加起来,艺术性思想性都不能跟《红楼梦》相比,那才是真正的经典。因为,几乎所有的禁书,所有的话本小说,源于生活而没有高于生活,都没有超出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范畴。禁书在当今追求民主追求自由的普世价值观下,它还有没有价值?作为过去时代的民间百姓生活故事,也许它可以补正史的不足,让我们一窥几百年前的社会。

了解中国古代礼仪 篇6

前言

我身为中国人,一个在校大学生,却对中国传统礼仪知之甚少,对此感到很惭愧,故而想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个浅显的了解,于是上网查找了些资料,写了这篇论文。古代,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三礼”(《仪礼》、《礼记》、《周礼》)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中国古代有五礼,分别为祭祀——吉礼,冠婚——喜礼,宾客——宾礼,军旅——军礼,丧葬——凶礼。也可将中国礼仪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本文就这两大部类,做一个浅显的解说。

1.中国的政治礼仪

1.1 祭天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起源与上古时期。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祭天仪式通常由“天子”主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们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皇天上帝保佑华夏子民。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随后在乐声中迎接“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坐,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这时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作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天子还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周朝之后,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因此祭天仪式也基本按照周代的方式进行。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流程、器物等方面仍有增减。但是,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1913年冬至,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仪式,这是中国最后一次祭天仪式。此后随着袁世凯称帝失败,祭天被视为“封建帝制”的产物而被终止。

1.2 祭地

远古时已有对土地的崇拜,大地生长五谷,养育万物,犹如慈爱的母亲,因此,古代有“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古文献记载土地神是“社”,祭礼叫“宜”。在殷商甲骨文里已有对社土的祭祀,还有大量的祭祀山岳河流的记录,主要目的是祈求农作物的丰收。地神,称为“地圻(qí)”,又作“地祗”,但古籍中常常讹作“祗”字。“社”,通常是主某一片土地之神。所以,《礼记·王制》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的说法。祭地礼仪还有四望山川(望祭天下名山大川之神。同一山川,至其地而祭之,直呼为祭,远望而祭之,则名曰“望”。)、祭土神、谷神、社稷等。

1.3 宗庙之祭

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

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大夫则庙左而右寝。庶民则是寝室中灶堂旁设祖宗神位。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推手为揖,引手为肃。其实也就是揖。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据《礼记·曲礼》记述,凡于民有功的先帝如帝喾、尧、舜、禹、黄帝、文王、武王等都要祭祀。自汉代起始修陵园立祠祭祀先代帝王。明太祖则始创在京都总立历代帝王庙。嘉靖时在北京阜成门内建立历代帝王庙,祭祀先王三十六帝。

1.4 对先师先圣的祭祀

汉魏以后,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代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宋以后一直沿用“释奠”礼(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没有尸),作为学礼,也作为祭孔礼。南北朝时,每年春秋两次行释奠礼,各地郡学也设孔、颜之庙。明代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代,盛京(辽宁沈阳)设有孔庙,定都北京后,以京师国子监为太学,立文庙,孔子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曲阜的庙制、祭器、乐器及礼仪以北京太学为准式。乡饮酒礼是祭祀先师先圣的产物。

1.5 相见礼

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

军礼

西周五礼之一,是用于征伐,是军事活动方面的礼节仪式。包括征伐、征税、狩猎、营建等。

2.古代生活礼仪

2.1 诞生礼

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岁,一切礼仪都围绕着长命的主题。高禖之祭即是乞子礼仪。此时,设坛于南郊,后妃九嫔都参加。汉魏时皆有高禖之祭,唐宋时制定了高禖之祀的礼仪,金代高禖祭青帝,在皇城东永安门北建木制方台,台下设高禖神位。清代无高禖之祭,却有与之意义相同的“换索”仪式。诞生礼自古就有重男轻女的倾向。诞生礼还包括“三朝”、“满月”、“百日”、“周岁”等。

三朝礼指婴儿出生第三天接受外婆家的赠礼。旧时凡产妇生头胎,娘家要送婴儿一年四季所用的衣裤、兜蓬、尿布、座车、摇篮等。而三朝,是指婴儿出生到第三天,请产婆到家替婴儿洗澡,所以又称“三朝洗儿”。婴儿出生后三天没有发生意外,产妇也平安度过三天,全家人便得以安心,向亲友报喜跟祭拜神明跟祖先。三朝洗儿用的“洗身躯水”需要用桂花心、柑仔叶、龙眼叶、石头仔及12枚铜钱煮成,洗澡时,用石头在新生儿胸前“搭三下”,是希望小孩头好身体壮,此动作叫“做胆”,如果是女生则不用,因为古时认为女命低贱,不需做胆也很好养活,另外石头需选较圆的,表性情才会圆满有变通,用柑仔叶及龙眼叶是希望小孩长大后向柑仔跟龙眼那样甘甜,事业也像果树一样繁茂。洗完澡在穿上“红婴仔衫”,因为以前刚出声的婴儿没有穿衣服,要等到三朝祖母做好“红婴仔衫”才穿的。穿好了新衣,就抱到大厅去拜神祭祖,告知祖先家中多添一位成员,并且向婴儿有关的神明致祭,如注生娘娘、送生娘娘、床母、妈祖、观音等,祈求庇祐,拜神祭祖的祭品是三牲酒醴、鸡酒油饭,注意的是,这时的牲醴的鸡脚需直伸不可以内折,取婴儿脚腿发达健壮之兆,另外酒也要一次倒满就好,不需要分三次,如此婴儿才不会时常到处洒尿而且有规矩,拜完神后,并“号名”,以前人在三朝时大多

取的只是乳名。

这天还要带著油饭跟鸡酒前往外家(娘家)报喜,外家得报后,便回送各种食物补品,并且可以到男方家中,替女儿“做月内(坐月子)”,此日也要做油饭分赠亲邻,亲邻要以白米作为回礼(碛盘),另外在回宴亲友时,一定会有面,称为喜面或喜三面,表长寿之意,期望新生儿能长寿。

“满月”在婴儿满一个月时剃胎发。“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2.2 成年礼

也叫冠礼,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参加的成丁礼演变而来。汉代沿袭周代冠礼制度。魏晋时,加冠开始用音乐伴奏。唐宋元明都实行冠礼,清代废止。中国少数民族不少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成年礼,如拔牙、染牙、穿裙、穿裤、盘发髻等仪式。

2.3 飨燕饮食礼仪

飨在太庙举行,烹太牢以饮宾客,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即宴,燕礼在寝宫举行,主宾可以开怀畅饮。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节吃冷饭寒食,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中秋月饼,腊八粥,辞岁饺子等都是节日仪礼的饮食。在特定的节日吃特定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礼仪。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2.4 宾礼

主要是对客人的接待之礼。与客人往来的馈赠礼仪有等级差别。士相见,宾见主人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所送的礼物。

2.5 五祀

指祭门、户、井、灶、中(中室)。周代是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溜,秋祀门,冬祭井。汉魏时按季节行五祀,孟冬三月“腊五祀”,总祭一次。唐、宋、元时采用“天子七祀”之说,祀司命(宫中小神)、中、国门、国行、泰厉(野鬼)、户、灶。明清两代仍祭五祀,清康熙之后,罢去门、户、中、井的专祀,只在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与民间传说的灶王爷腊月二十四朝天言事的故事相合,国家祀典采用了民间形式。

2.6 傩仪

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傩仪中的主神是方相氏。两汉,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至今仍有遗存的贵州土家族傩堂仪最为完整典型。

3.对古代礼仪现代传承的思考

现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礼仪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实行了。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中国的古代礼仪繁复,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就连一个小小的三朝礼都十分繁琐,更不用说什么祭天祭地这类大的礼仪了。二,中国的古代礼仪大多为封建统治,封建礼仪服务,与现代人的认识相冲突,如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为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三,现代教育西方化,对传统文化的忽视。大多关于礼仪的书籍介绍都是西装怎么穿,刀叉怎么拿等等西式礼仪,很少介绍如中餐礼仪的中国传统礼仪,现在很多中国人连正确的拿筷子的方式都不懂。

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我们是要传承的,毕竟我们是中国人;而对于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糟粕,我们也不该遗忘,应该以恰当的形式保存,原因是:一,引以为鉴;二,纪念那些为除去这糟粕而为之奋斗的前辈们;三,糟粕也是一种文化,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否

则就像现在,我们难以理解《老残游记》这类文学巨作的深刻含义。

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 篇7

我国城市的雏形开始出现于商代, 在周朝时期, 出现了我国的第一个筑城的高潮。此后, 我国的城市不断发展, 数目和规模都不断增加。在我国这些古代城市的规划中, 战争防御的要求、风水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渗透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代早期建成了河南偃师商城, 这是我国古代城市的雏形。周朝时期, 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此期间兴建了丰、镐两座京城, 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规划则有战争防御功能。三国时期, 魏王曹操公园213年营建的邺城规划布局中, 开始采用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造于公园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 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 规划非常规则。元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全部按照城市规划修建的都城———大都, 城市规划结合了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本化发展的要求。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理念和长远发展, 也强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 还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在城市规划中, 战争防御功能要求、强调天人合一的风水格局和传统文化强调的森严等级制度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战争防御的影响

人类最初的防御是防御野兽的侵袭, 后来开始有了部落之间战争的防御———深沟、石墙和木栅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之间攻伐频繁, 不断攻守。正是在这个时期内, 形成了我国古代史上一个筑城的高潮, 同时, 在这一时期内, 城市规划布局中军事防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我国早期的城市一般是一套方城, 城市规划成为规则的矩形, 周围一圈城墙, 主要靠城墙抵御侵袭。发展到后来, 又规划出了在城墙外围再修建很深的壕沟环绕, 并且引河水灌入壕沟中, 城门口搭建了方便随时断开合拢的吊桥, 加强了防御, 避免使城墙和城门直接遭受攻击。随着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规划的规模不断扩大, 修建的防御工事也越来越坚固:城墙越建越高、越建越厚, 壕沟越挖越深、越挖越宽。即便如此, 城墙还是有被攻破的时候。

生产力不断提高, 战争的规模不断扩大, 战术也越来越成熟, 作战工具也越来越先进, 所以战争中的攻击力不断提高, 这就促使了城市规划的发展。城市平面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为二套方城, 都城甚至修建了三套方城。每层方城外围都围绕修建由深而广的壕沟。越重要的建筑在规划时就越靠近城市中心。这种规划方案大大提高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在古代, 尤其是在隋唐以前, 军事防御方面的因素在城市规划中是主要因素。

3. 风水格局的影响

风水是指古代中国人选择建筑地点时, 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 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风水学说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哲学、科学和美学等内涵, 但是风水同时又受到我国的迷信思想的影响, 导致风水学变得过于神秘玄奥, 吸收了一些并不科学的内容。

风水学说认为, 城市规划应该以方格网状为宜。这其中有一定的科学性, 方格网式的规划, 不仅规划规则简便, 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土地, 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同时也有利于交通和防御外来侵袭。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城市的整体文化内涵要和该地的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所以虽然我国的城市规划有严格的准则和相同的指导思想, 但是各个城市的规划都各不相同, 这是由于各个城市所在的地方的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等的不同。风水学说在我国古代和平兴盛时期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比较大。

4. 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融合在一起的,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深深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这其中, 又因为我国的统治者大多数时候推行儒学, 所以儒家的礼制文化思想的影响尤为显著。

儒家哲学思想中, 我国最早的城市建造的目的是保卫君主和居住市民两个目的, 由此衍生出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职能。而中央集权又使得都城规模巨大, 从而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同时, 儒家学说又有严格的礼制对城市规划加以约束。儒家礼制规定了都城应该规划的规模, 都城人口数目, 城墙可以修筑的高度和厚度, 修建宫殿的规模等等。同时, 再参照都城的规定对非都城的城市规划加以限制。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中, 不仅城市的规模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 连城市中的细节规划也处处体现出了儒家文化。例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中, 南面修建有天坛、北面修建有地坛、东面修建有日坛、西面修建有月坛;四灵兽的位置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在这些城市的细节规划中, 处处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中, 并非是某一时期内某一种因素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思想, 而是在各个时期中都存在有多种因素的作用, 基本上我国古代每个时期的城市规划都考虑了军事防御要求、风水格局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 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理论和思想都是在这几个主要因素以及其他次要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摘要:文章简述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讨论分析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和原则。分别从战争防御、风水格局、传统文化几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布局。

关键词:城市规划,战争防御,风水格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德化.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2]王娅琳.风水与我国古代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 2006, (14) .

古代“城管”怎么管理城市? 篇8

周代的城管:执鞭挥杖抓创建

西周时期,政府就很重视商业管理。《周礼·司市》明确了三种“市”:“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将市场划分为大市、朝市、夕市三类,分别对开市时间、贸易人员做了不同规定。商民要来点买卖,兄弟,你得到不同市场,按规矩办事。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中“司市”条要求,“凡市入,则胥执鞭度守门。”集市门口,“胥”们“执鞭度”看守。鞭子大家都清楚,暴力冷兵器。“度”是啥?又叫“殳”,古代的一种兵杖,材料是木板或竹子,有棱角,无刃口,大概1.2丈长,类似今天的警棍。一杖下去,兄弟你不死,但脱层皮,再几杖,与死也差不离了。

“胥”又是啥?城管队员,或者市管员。“胥”条明确,“执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入之禁令,袭其不正者。凡有罪者,挞戮而罚之。”意思是,上班时间,这些管理员执鞭挥杖四处巡逻,谁敢占道经营、胡乱摆摊设点,“胥”同志可以违背国家律令、破坏文明创建大业的理由,随时随地抓你。一旦确认你违法,先是一通鞭打或杖击,完事后还要追加处罚。

唐朝的城管:综合执法权力够大

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史家说法人口有百万左右。长安的城市功能区分为市、坊、柜。货物交易的“市”一般建在城市中心地带,配套的必有茶馆、酒店、菜市场等三产服务业。长安设有东西二市,《长安志》记载西市的繁荣,“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奇珍,皆所积集。”至于东市的牛叉,不妨参见会昌三年(843年)六月的一场大火,烧掉了东市的一部分,计门市4000多家。

人口膨胀,市场繁荣,城市“文明病”就出来了,治安、卫生、交通考验着唐朝政府。原有的治安部门编制所限,人手不足,对城市发展、文明创建造成牵掣,那就得增加人手。政府想出设立“监市”这一招。《旧唐书》载:“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监市还真和城管差不多,归属官府,负责管理市场秩序。同时规定,开店摆摊做买卖,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楼和官员官邸30米,距离民房也要在1.5米以外,否则城管兄会找你麻烦。如果占道经营,侵占街巷田野,打70大板;种菜种庄稼,打50小板;挨打后,你还得恢复原状。

唐代城管在岗不在编。房玄龄《唐世记》记载:监市成员没正式编制,由官员从民间挑选,工资由政府发放,社会地位自然低于官吏。其工作职能比较复杂,一是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还要对市场进行日常管理,比如谁谁破墙开店,谁谁不定点经营,都要依法取缔。二是“防火缉盗”,要负责救火、抓小贼。三是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四是协助社会治安。所以这些城管兼有现代警察、消防、工商、物价乃至税务等部门职能,地道的“综合执法”,权力够大。

为了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深入,《唐律》规定,“诸在市及人众中,故相惊动、令扰乱者,杖八十;以故杀伤人,减故杀伤一等;因失财物者,坐赃论。其误惊杀伤人者,从过失法。”在集市或公共场所里谁敢大呼大叫,导致人群“惊动”而骚乱,打80大板;导致人群“惊动”而死伤,按故意杀伤罪减一等处罚;导致他人财物丢失,按坐赃处罚;即使不是故意“惊动”,但致使他人伤亡,也要按过失杀伤人罪来处罚。所以各位,沉默是金啊。

宋代东京:文明创建声势浩大

北宋的首都叫东京,现在叫开封,高峰时人口达130万。服务业发达,酒肆茶坊,不计其数,酒客茶客,吆三喝五,必然出现大量生活垃圾,比如泔水,比如鸡毛、鸭毛、猪牛羊内脏,可能直接倾倒在街道上。

商铺多,要装修,要修葺,要翻新,划拉下的建筑废料多,瓦砾碎屑多。流动小贩多,垃圾喜欢随手抛。早市、夜市繁忙,开市时间长,小屁孩们嘴馋,一路走一路吃,包装袋喜欢信手撂。商旅多,那时没汽车,靠牲畜拉车,牲畜懵懂不文明,在街道上昂扬行走,粪便随便拉。市民在街上搞祭祀活动,一大群人,纸钱漫天撒,容易造成交通阻塞。

开封街道本来狭窄,按规定,主要街道大约宽30米,但随着商铺住宅的不断“挺进”,加上市民、游人熙攘,开封府觉得麻烦,皇帝也发愁。

开封有253条沟河,沟河得保证全城男童女学们喝放心水。可惜男童女学们思想境界不够高,卫生观念较差,在河渠里洗尿布,涮粪尿桶,排泔水,倒残羹剩菜。开封又是全国的手工业中心,各种作坊,比如酿酒的,造纸的,制墨的,冶炼的,烧窑的,都离不开用水。用水也罢,关键是产生许多废水,更关键是宋朝没环保型滤水设备,于是废水和净水混一处。群众喝的全是酒味、骚味、脂粉味、臭味混杂的化学水,只好集体抗议,文明创建工作提案很快摆到了开封府负责人的案头。

为尽快扭转首都形象,还群众朗朗晴天和一条条清澈河渠,政府决定成立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明确。

“街道司”负责清除街道垃圾,基本队伍是500名士兵。开封风沙大,灰尘多,政府想的招儿是经常性洒水。为保持街道卫生,政府立法规定,谁胆敢把自家脏物乱放乱倒街道,打60大板。但小市民要过日子,过日子就要用到马桶,政府只好派专人收集清理,送农田做有机肥。

针对商铺及公私住宅的违建猖獗,宋政府立法规定,谁搞违建就打谁70大板,并罚款(侵街钱)若干。同时下令在街道两旁画线,竖起木制标牌,不许越界建房,并派城管经常检查。针对顶风作案者,真宗朝大中祥符五年,政府搞集中行动,强拆违建。仁宗朝景祐元年,开封府一把手王博文,签署市长令,要求一个月内,全部拆除违建,对违建户依法惩处。

为保证百姓真的喝上放心水,开封主要采取4种措施。一是每年2月,对河渠进行集中清理,掏出淤泥,畅通水道。二是对河渠障碍物,包括违章建筑等,毫不客气,直接拆除。三是派员巡逻,保护河渠。四是建立地下排水系统。《宋史》里说,开封的下水道,又深又大,“上广一丈,则底广八尺,其深四尺,地形高处或至五六尺,以此为率”,也就是说直径至少1米。下水道与城内各河道相通,废水经明渠或暗沟到城区河道,再经八字水口出城,然后经过城壕抵达城外河道。

上一篇:画面成分下一篇:红船精神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