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问题(精选12篇)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 篇1
一、引言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和外界的竞争环境等的动态变化, 科学地确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一个城市只有当它不可替代时, 才能保持自己在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 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多个方面。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在挖掘城市的个性与潜能, 发扬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 也就是独特的竞争能力。而结合传统的城市职能定位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城市个性的认识。但是在当今这个形势朝夕变幻、机会转瞬即逝的时代, 希望对城市的发展提出正确的策略, 就需要城市竞争力理论与城市职能定位方法的相互完善和补充, 以避免与时代的脱节和发展良机的错失, 尽量减少内耗和与其他竞争城市的不必要的摩擦。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的三大城市群现状
改革开放后, 中国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 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 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等三大城市群, 它们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三角洲 (简称“长三角”) 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 以上海为中心, 包括江苏、浙江15个地级以上城市。长三角是中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体系完整, 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城镇系统, 区域内部城镇各类城市的数量呈现“金字塔型”特点, 形成了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20世纪90年代以来, 长三角创造出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浙江经济以放开民营经济准入, 形成以国际市场定单为主要指向的新型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江苏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基础上, 迅速推进产权民营化改革, 使原来以政府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快速转向以民间自发力量推动的新发展模式。特别是准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节奏、体制政策差异和商务成本变化趋势, 以苏南经济为代表, 通过吸引外资, 迅速实现与世界产业对接,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加工中心之一。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珠江三角洲城镇间连成一片的趋势十分明显, 如广州市与周围的佛山、东莞等城市, 深圳到广州的穗港经济走廊之间基本上由准城市化地区相连, 呈现出城市群的形态。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城市之间的内部联系己呈现出市场化的经济联系, 城市间的开放度较大,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布局来看, 主要的城市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区, 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城市分布圈层。厚的
3、京津冀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是指地处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及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市, 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 人口3686万。2005年G D P为12585亿元, 占全国的7.6%。京津冀城市群因环渤海而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 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促进全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延伸的枢纽作用,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诸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该城市群的北京、天津的发展水平相当高, 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无法辐射到承接中心城市扩散能力低的中小城市, 城镇网络体系发展程度不高, 城市群竞争力水平主要由京津发展水平决定, 而不是城市群的竞争水平, 整个城市群处于效率不高的状态。近年来, 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滞后于长三角、珠三角, 区域合作进展低于期望值。
(二) 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分析
中国城市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三大城市群的发展上。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 几乎是遵循一条路子:“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链低端的迁入地”, 做了“世界工厂”。中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 也很大程度上重现了这一弊病:大量发展工业, 不注意环境保护。在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下, 不少城市开始将这个问题提上日程, 但要根治这个弊病,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这种城市发展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 减少了就业压力, 增加了税收、城市G D P (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而数年后, 这种自发的城市发展道路的许多弊病实现:污染严重, 城市发展缺乏远见, 产业布局不合理, 城市人居适宜度很低, 城市重复建设及与周边城市缺乏协调和互补, 使得城市间的协同效益很低, 大多城市都几乎一个模样, 缺乏特色, 各城市间差别大, 竞争力不明显。从国际竞争来看, 与国际大都市相比, 中国城市缺乏明显的优势和特色,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已经进入国际都市的舞台, 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 还缺乏明显的难以模仿的竞争力和优势。
三、国内外城市发展定位探讨与借鉴
新世纪, 中国城市要想在国际社会搏得一席之地, 甚至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性大都市, 需要在参考国内外优秀城市规划和定位案例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本土发展的经验教训, 寻找适合自身的城市发展道路。
(一) 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
苏黎世传统工业区位于苏黎世市区西部, 最初形成于18世纪末。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建成了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工业建筑。到20世纪60年代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区位价值的改变, 区内的工厂企业相继关闭或外迁, 使该区逐渐衰败。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黎世政府开始寻求西区复兴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今天, 苏黎世西区已经重现生机, 工业化文明时代的历史印记与当今信息化的发展有机融合, 在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境中散发出独特魅力, 成为苏黎世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这其中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科学系统的论证与策划机制。西区的复兴由政府主导实施了合作规划:从最初的论坛阶段就一直是多方参与取得了各方在认识上的一致, 确保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国当前的相关项目组织多是由开发商或其他个体出于商业利益或个人意趣的主导以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参与人群也很受限制。决策机制的不完善对效率的片面追求常常使改造显得浮华, 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段文脉的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与提升。
2、城市建设具体实施规划的制定。城市建设具体实施规划是对规划的重要深化与补充, 为实际的建设开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是总体规划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从而避免了规划与建设实践的脱节, 尤其为工业区历史文脉特色的延续和公共空间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具体策略。
3、城市生活的复兴。这在西区复兴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强调混合适居城市的概念, 将其落实到每一个街区乃至每一幢建筑内;其次, 规划建设了完整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系统, 为人的各种活动提供支持;再次, 引入新的著名的产业机构, 确保人气, 更为地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4、建筑保护与改造方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建筑, 结合新的发展要求, 采取针对性保护改造策略。西区复兴更注重对场地和建筑的历史进行原真性维护和保持, 保护原有的空间格局与文脉特征, 保留工业建筑的原有风格, 唤起人们对区域的历史记忆, 同时并不刻意强调所谓新老建筑的协调而是各自凸显其时代特色使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在对比中彰显魅力。这与中国目前广泛采用的零星建筑个体保留使旧建筑焕然一新或新建筑模仿老建筑等方式不同。
(二) 无锡城市规划的回顾与思考
在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展时期, 无锡分别与1986年、1996年和2001年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
1986年版的无锡市总体规划提出以中心城为主体、小城市为两翼、城镇为纽带、乡镇企业为基点的城镇群体结构;1996版提出建设以大城市为主体、中等城市为两翼、中心镇为纽带, 一般镇为基点的城市群体;2001版提出建设“1个特大城市、2个大中城市、12个城镇组团”的三级城镇体系。上述规划内容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市城市化战略调整的基本导向, 也反映出无锡城市规划从主动适应“苏南模式”, 倡导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小城镇建设, 到充分认识土地、环境等地区发展资源的刚性约束, 在城市建设中坚持“紧凑型都市与开敞型区域相结合”, 并提出集约、集聚发展理念和集中型城市化战略的思想演变过程。在三版总规划中, 都延续了“经济中心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性质, 但是每次修编都有所侧重。
近几年来, 无锡开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其市委、市政府就敏锐地把握新的历史机遇, 做出了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决策, 突破性地摒弃G D P崇拜, 以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为抓手, 强力推进整个城市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无锡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勇气, 毫不犹豫地迎接以人为本的“绿色G D P时代”的到来。
城市突飞猛进的发展, 使无锡很快跻身于全国现代化城市行列。无锡的发展与无锡的城市规划定位不无关系。同时, 无锡在发展中, 虚心地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发展经验 (2006年市委书记杨卫泽要求, 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昆山市、华西村、尚德公司三个重大先进典型的成功经验) , 将之与本地区的特点结合起来, 走出了具有“无锡本地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四、结束语
以上主要从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20年来无锡城市发展规划两个案例, 分别简要介绍了两个典型的城市规划和定位的独到之处, 并且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定位的现状, 做简要的分析。
当然, 中国大多数城市目前所处的现状与苏黎世西区和无锡具有很大的不同。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人口密度、工业结构、发展传统及政府决策偏好和政策指导方向的不同, 使得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简单的照搬别国或地区的城市化经验。这就要求各个城市在其城市化过程中, 要紧紧围绕该地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劣势, 并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 进行适当的具有远见而且有可行的定位, 以谋求本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走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
摘要:文章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展开, 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然后分别以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无锡城市规划的变迁为例, 简单介绍了各自规划的特色和独特定位, 并结合中国城市现状进行了探讨, 以期中国城市在“走出去, 引进来”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关键词:城市发展,定位,苏黎世,无锡
参考文献
[1]、王彦辉, 顾威.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J].规划师, 2007 (7) .
[2]、翁林敏.20年无锡城市规划的回顾与思考[J].城市规划, 2007 (7) .
[3]、向俊波.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 2007 (2) .
[4]、刘德平.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 .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 篇2
介绍了我国矿业城市的概况,分析了当前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探讨了矿业城市矿产资源耗竭、矿业城市消亡、城矿同步发展等规律;介绍了优势延伸、优势互补、优势组合及优势再造等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4种模式.
作 者:赵纪新 陆兆华 赵景柱 马欣 作者单位:赵纪新,陆兆华(中国矿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恢复生态学研究所,北京,100083)
赵景柱,马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影发展问题 篇3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电影作为一门结合视觉和听觉、容纳多领域的现代艺术,具有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同时由于影片可以复制放映因此具有非常强大的传播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这种艺术传播形式已深入生活,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世纪末至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作用下世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并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产品供给增加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推广。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催生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与国际市场繁荣发展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电影实施了很多改革措施,大大提升电影艺术质量、丰富表现形式,促进国内电影行业的高速发展。
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呈繁荣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影票房方面,2015年上映电影449部,累计票房438.74亿,较2014年同比增长49%,相较北美110亿美元的票房及其7%的增长率,中国在未来有望超越北美成为世界最大电影票房市场。2015年上映国产影片中有48部票房过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3%;票房过千万元影片有128部,比2014年增长了22%,可见国产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电影产量方面,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趋势,自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产出总数减少、增速放缓,由电影数量竞争阶段向票房竞争阶段过渡,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国产电影上映比例达到65%,较2014年同比增长45.8%。
电影产业规模方面,在居民消费拉动下,2015年电影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其中消费占比63%,体现中国电影巨大的市场潜力。电影产业也呈现出规模化趋势,产业维度进一步加深,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2015年电影相关产业规模达3050亿元,同时创造大量新就业岗位,从业人口达到65万人。
总体而言,在2015年中国电影较以往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发展,是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特色最为鲜明的一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15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大年。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同样伴随着发展问题的暴露,经过多方面分析,主要问题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电影产出小,供不应求。以2012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从稳步增长变为减量减速,从2013年开始,中国每单位观影人次可供给影片数逐年下降,电影供需指数持续走低,而观影需求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供需不平衡,为外国电影收揽中国票房提供了契机。2015年度电影总部数为686部,上映部数为449部,且质量较高、口碑较好的国产电影占比不高,总体而言当前电影产量无法满足中国电影庞大且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
国产电影票房低,国际竞争力不足。国产电影由于质量、技术水平、宣传机制方面的缺陷,极少有国产电影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由于东西文化上的差异,出口电影也存在着难以为国际市场理解接受的问题,致使国产电影渗透率低,影响力与票房收入远不及欧美电影。
同时,国产电影排片极易受进口片的冲击。2016年中国国产片票房占比(62%)虽高于进口片票房占比(38%),但国产片单片票房远低于进口片单片票房,2015年度国产单片票房8138.6万,进口片单片票房2.22亿,差距明显。欧美电影通过其技术、质量、资金、市场运营机制上的优势挤占票房,致使国内电影市场的比重失衡。国家电影局出于减缓国外电影对国内电影市场冲击力的考虑,设置每年六月至七月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对国产电影票房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但也导致了“大片愈强、小片愈弱”的状况出现。从根本上看,提高国产电影质量、提升国产电影国际竞争力,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资金利用方式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2015年度產生电影总部数为686部,上映部数为449部,有237部影片未上映。目前在中国的电影投资中仅有大约10%左右可以获得盈利,剩下的90%大部分都是亏损的状态。除此之外,还存在资金利用不合理、大量资金浪费问题,对电影质量水平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加剧电影产业的风险性。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问题的产生原因
政策问题。我国实行剧本备案和影片审查制度,未经备案的剧本不得拍摄,未经审查通过的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国产电影从构思、创作、拍摄、剪辑、发行,都面临着电影制作公司、国家广电总局的层层筛查,虽然保证了电影内容的安全性,却会制约其发展。《条例》、《规定》中一些内容没有跟进文化市场发展潮流,长期用固化标准规范电影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在电影创作构思阶段就限制了电影作品的领域与内容,导致国产电影在创作水平,创新能力上与欧美电影的差距拉大。
融资模式不成熟。电影行业融资困难主要源于行业垄断、融资难、投资方水平低三大原因。
首先,中国电影行业主要由万达院线独占鳌头,大地影院、金逸影视等投资公司紧随其后,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生存空间狭小。此外,主要影投公司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分别占24.5%与45%,三四五线城市与农村市场投资力度不足,没有合理利用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优势。
第二,电影行业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的投资行业,存在着经营稳定性差、产业并购中存在大量泡沫、作品审查严格、产权受损盗版严重、行业垄断严重市场竞争激烈等风险。一般来说,电影制片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制片公司)难以从社会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导致资金不足、难以满足电影制作需求,制约国产电影发展。
第三,部分电影投资方投资目光短浅、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以圈钱为目的、无视电影质量、干涉电影制作的不合理行为对电影的质量也有巨大影响。
电影行业本身缺陷。我国电影行业起步较晚,多学习欧美先进成果,本身发展尚且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从业人员水平、发展观念、产业链开发不足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电影缺乏创意。从电影题材上看,2015年国产电影产出主要有爱情类影片104部、喜剧类影片69部、剧情类影片78部,动作类影片62部。此四类影片分布相对集中,而对创新能力、创意水平要求较高的科幻、魔幻电影部数极少,满足观众此类需求主要依赖进口电影。欧美科幻电影在中国市场的高票房收入也折射出国产电影此类电影投入与产出的不足。
从电影内容上看,国产电影跟风、抄袭、翻拍情况多见,作品原创力不足。剧情设置难以跳出原著、经典的窠臼,注入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新意。种类单一的电影产品(尤其是青春爱情类电影)制作方面大同小异,导致观众审美疲劳。
第二,从业人员水平不高。二十一世纪电影特技有了迅猛发展,特价效果成为衡量一部电影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电影特技制作起步晚、技术开发不足,电影特技效果制作主要依靠美国好莱坞等地特效团队打造,特效技术的自主研发力量仍有待提高。
此外,中国电影行业新生代中高水平的导演、编剧、演员存在不足,口碑较好的国产电影多由第五代导演打造,新生代人才相对缺乏。
第三,发展观点问题。电影行业存在浮躁、功利的不良风气,利用粉丝经济、明星效应博取票房的情况层出不穷,忽视电影本身质量的打造。
第四,产业链开发不足。欧美电影产业从编剧、拍摄、剪辑、制作、宣传、周边产品,形成一条联系紧密、经济效益巨大的产业链条,相比之下中国电影产业对电影后期产品的开发存在不足,仍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论中国城市发展的转型问题 篇4
1.1国家资源过份集中在京、沪、穗、深这些特大城市, 而且这一趋势越来越严重, 城市间的两极分化已经十分严重, 必然带来人口集聚。
1.2城市发展能力的“马太效应”, 促使特大城市的无限制地膨胀下去, 必然引发城市发展资源最终被耗尽, 缺乏可持结发展的能力。
1.3中国目前的城市发展, 是在“小农经济意识下”的发展模式, 任何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与周边省、市“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1.4中国城市经营者, 在“自给自足”等小农意识指导下, 恨不得万事不求人, 什么产业都要发展, 既没有自己独立的特色, 又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5计划经济的旧有思维带来城市发展模式的固化, 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真正深入到行政体制的精髓中去, 没有把“市场”与“契约”观念, 灌输到我们的大脑中。
1.6中国的特大城市和省、市之间, 全国的统一大市场并没有在中国大地上真正建立起来。
2城市发展转型策略:
解决目前特大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型, 城市发展更要转型。
第一, 财政体制改革。普遍认为中国财政状况是:中央财政富裕, 地方财政困难。其实, 在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里, 其财政状况比中央财政还“富裕”。例如:深圳的市属大学只有几所, 深圳的大学人均财政拨款都在20万元以上。深圳市财政状况几乎是:“财政支出难以满足财政收入的发展”需要。财政体制改革滞后, 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阻力之一。
第二, 国内也有贸易保护。国际上有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的省市之间、地区之间, 同样也有贸易保护措施。如最典型的烟草市场, 全国就处于“诸侯割据”与“贸易保护”状态。其他产业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
第三, 现代城市是城市群与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城市群与城市带是现代社会城市的发展模式, 而中国的一切社会制度, 仍然延用2000多年前秦始皇确定下来的区域管理模式经营城市。如北京市, 座拥首都的一切好处, 连出海口都不愿意与天津共享, 北京、天津、河北“三个诸侯”之间, “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更不用谈资源共享, 资源让渡就是天方夜谭了。如果把北京、天津、河北三地资源, 综合起来, 城市的发展空间将是无穷大。
第四, 城市必须发展特色经济。任何一座城市, 都在其优势与劣势所在, 只能大力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 而不能像生物一样“麻雀虽小, 样样具全”。例如:北京的金融产业, 除北京银行外, 所有金融总部 (包括央行) 应全部迁至上海。北京的钢铁等重工业迁至河北唐山。把上海建成中国的金融中心、把北京建成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把天津建成北方工业中心, 把唐山建成华北重工业中心, 把广州建成世界贸易中心, 把深圳建成中国高技术中心。
第五, 城市规划。尊重中国土地相对人口狭小的国情, 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 有必要对全国城市发展布局作出远景规划。中国目前的共识是限制特大城市, 发展中小城市, 这是错误的。我国人口最高峰是2030年左右, 总人口高峰可能达到16亿。按最低标准一半人居住在城市, 城市居民就是8亿, 60%就是9.6亿, 70%就是11.2亿, 2020年小康目标, 取中间值 (8—11亿) 9.5亿人口计算, 一半居住在特大城市有4.75亿, 按美、日、德1995年特大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之比例 (39%、37%、41%) 取最低值37%计算有5.92亿, 取二者平均值是5.33亿。这样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人口不得少于5亿, 也就是说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有50个以上。现在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人口都增加到1000万, 还不够。然而, 我国号称1000万的特大城市没有一座城区人口达到800万, 都包括郊区农村人口。而特大城市看起来单位成本高, 但承载人口多, 其实是最节俭的人口居住途径。
因此, 我们要在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同时, 大力发展特大城市, 二者齐头并进, 才能容纳巨大的人口规模。
第六, 谋划出新大城市发展区域。中国干任何与人口有关的事情, 必然是世界第一, 就必须拿出世界第一的胆识、第一的谋略、第一的举措。但我们不能盲目发展特大城市, 如长江以北 (除东北外) , 成昆线以西就不宜发展特大城市, 因为水资源不足, 现在可以“南水北调”, 将来可能只有海水淡化一条路了。因此, 50个特大城市只有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和东北四块地方可供规划了。然而, 这四块地方, 只有长江中下游从南京到重庆之间 (除武汉外没有一座特大城市) 没有开发, 且水量充沛, 可容纳人口最多的区域。
第七, 大力发展县辖市。中国大陆, 有中央直辖市, 省辖市, 县级市, 但没有县辖市一说。其实, 目前许多县级市, 也只有县城城区有市的雏形, 其他区域还是农村。工业化必然伴随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过程, 只重视大城市, 中小城市建设力度相对较小, 基本上没有把县城当城市。其实, 中国的一个县, 一百或几十万人口, 几百到几千平方公里的地域, 县城是当地居民人生中第一个城市。几千年形成的生活习惯、食品、建筑样式等, 就是中国特色。居住在县城的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就是城市人, 但我们老是把县城当城镇, 不愿意承认县城是“城市”, 县级市只把县城当城区, 县城城区才是城市, 农村本来就不是市, 我们应该再设县辖市这一级城市, 在全国所有县城里, 大力建设县辖市这样的现代化小城市。
第八、人口高度密集居住方式, 带来社会高风险。高密度和巨型人口的大城市, 人口活动的累加效应十分突出, 但是, 如果每个人在生活方式上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其正向的影响作用同样非常巨大。sars疫情的打击证明, 像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这样的人口稠密的巨型城市, 在突发事件面前是非常脆弱的。换言之, 人口高度密集的居住方式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风险, 而且具有公共卫生方面的风险。人口高度密集的居住方式下, 要形成一套对人们的行为限制比较多的社会规范, 公共管理会比较苛刻, 可采用比较严格的控制方式。恐怕中国未来在解决人口高密度的风险危机上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在生活方式上要有哪些改变, 以适应高密度的居住方式。尤其是“出行难”、“垃圾处理难”、“高房价”等等, 已经成为中国大城市病。像垃圾分类, 在欧美国家、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做的, 但是在中国, 大家觉得素质不高做不了。中国的现代化, 最终还是要人的现代化, 如何把9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 是一件十份困难的事情。城市集居, 没有文化和技能, 就很难谋生。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就是培养大众人群素质与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九、中国城市发展, 必须建设宜居城市。宜居, 是城市最基本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宜居城市, 首先要解决人的就业问题, 着眼于解决多数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处理好规划与建设、集约发展与合理密度、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等方面的问题。初级的宜居城市, 主要是关注如何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从19世纪开始, 以理想都市建设和田园都市运动等为背景, 追求城市舒适、便利和美观等职能成为英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 这一理念也传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 对舒适和宜人的城市环境的追求, 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逐渐得到确立。david l.smith在其著作《宜人与城市规划》中, 以19世纪后半叶的历史为基础, 倡导宜人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明确了其概念。根据他的定义, 宜人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公共卫生和污染问题等层面上的宜人;二是舒适和生活环境美所带来的宜人;三是由历史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宜人[1]。
摘要:目前中国特大城市人口爆炸性增长, 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提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型, 城市发展更要转型。
关键词:城市,发展,转型
参考文献
[1]asami, y.residential environment:methods and theory for evaluation[m].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2001.
浅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篇5
浅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
摘要:农业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至关重要,但是农业的发展却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双重制约。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使农民自身面临很大的风险。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农业发展服务的一种风险工具。虽然我国的农业保险在几十年时间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需求和供给都很萎靡,发展现状很不尽人意。农业保险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指出了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保险金额较低、保险责任范围较小、险种单
一、保费过高、供给主体少、农业人口参保意识薄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业重要性;农业保险;现状;问题;对策;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来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其中保证粮食供给一直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中国同时又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给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而转移农业生产中的巨大风险,保护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成果不遭受意 外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只能依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性补助,抵御风险的能力低下。大部分农民在遭受重大损失之后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对于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形成与发展状况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在中国,农业保险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金额较低、保险责任范围较小 为了防范道德风险, 提高被保险人责任意识, 目前各农业险种都把保险金额规定在保险标的价值的60%~ 80%, 甚至更低。但保险金额和赔付金额太低, 保障作用就不够明显, 致使很多农户不愿意投保。这些都使得灾后的补偿被限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影响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二)农业险种单一
无论是从保险公司数量还是从农业保险品种上来说,目前的农业保险都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与城镇居民不同,通常农民将财产保险放在第一位, 而将人的身体的 保险放在最后一位,然而保险公司在险种开发上基本上是以自我为中心设计保险产品, 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 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也就较弱, 尤其是专为农村设计的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三)保费过高
由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和养殖物的死亡率通常较高,农业保险的费率也就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因为只有通过较高的保险费 率, 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这样的保险费率使得他们很难承受,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所以很多农民普遍认 为买保险是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 受到损失的农业经济无法得到足够的农业保险的补偿, 影响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数量少
由于农业保险承保的风险发生的概率高, 损失巨大而且覆盖面广, 因此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相对更高,从事农村保险有可能使得保险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追逐利润的天性使得作为商业公司的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村保险。而专门从事农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也没有能及时进入部分落后的农村开展农村保险业 务, 使得部分农村的保险业务呈现出相对萎缩的局面。
(五)农业人口参保意识薄弱
由于对于农业保险概念不理解,农民对于农业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目前, 我国保险的作用和地位尚未被社会普遍认识, 农村相当一部分人把保险费称为苛捐杂税 或额外负担 , 迷信心理、侥幸心理、得益心理、逆反心理等依然存在, 他们对交几元钱保费可能得到上千元损失赔款觉得不可思议。对农业灾害保险有消极抵触情绪,造成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投保难、收费难。同时, 农业灾害保险工作, 由于单位领导的更换, 往往发生工作脱节, 导致局部农业灾害保险工作无法持续发展。
(六)农业保险经营具有局域性
农业风险单位很大, 水灾、旱灾、风灾等农业风险多为数省一个风险单位, 较小的风险单位一省也不过几个。因此, 由一省、一地或一县经营农业保险在空间上风险很难进行分散, 一旦发生风险事故, 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 没有足够多的保险标的来分摊损失, 以至农业保险长期以来赔付率居高不下、亏损严重。另外, 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极不平衡, 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也不同。面临风险较高的农户倾向于投保, 如沿海、临河和荒漠等自然灾害发生比较频繁的地区, 因而容易开展保险业务, 而面临风险较低的农户由于预期损失概率小于投保费率很少投保或不投保, 难以开展保险业务。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
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对农业保险公司来说, 第一, 应拓展承保范围和保险责任。根据各地区农业特点, 针对农户最需要保障的风险设计险种, 提供相应的保障, 使农户感到参加农业保险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利用再保险避免巨灾发生时给保险人带来的高额赔偿风险, 解决高赔付率问题。第二, 要加强管理, 减少逆选择。可以建立专门的评估机制来区别保险标的不同风险水平, 收取相应的风险费率。还可以在条款中设计无赔款优待等技术手段减少逆选择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教育和宣传, 制定配套农业政策, 鼓励广大低风险农户参保, 尽量增加风险单位以分摊风险损失, 形成规模效益。第三, 应区别不同地区有选择的逐步发展。可以先在农业经济较发达地区开展农业保险, 并重点对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和养殖业承保, 积累经验和完善管理体制后再逐步扩大承保领域。总之, 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区的农业具体情况, 制定措施降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利影响, 充分开放农业保险领域, 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效控制市场失灵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原则,不同于纯商业保险行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发挥职能进行调节,政策性保险商业化经营是国外调节农业保险市场的成功办法。在具体操作上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和制度的完善,政府应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二要继续提高财政对保费的补贴额度,对粮食、油料、肉、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主要农产品宜给予100%的补贴;对其他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保费补贴。三要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连年亏损的经营主体——保险公司,视亏损程度也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四是扩大以险养险的范围,以其赢利弥补农业险的亏损,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三)完善再保险机制,分散巨额风险
农业保险风险较大、赔付较高,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保险主体面对农业的非系统性风险需要独自承受高额经营成本,遇到特大自然灾害时更是回天无力,没有农业再保险的支持很难发展。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利用通过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来扩大风险分散面;另一方面可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以进一步增强抵御大灾风险的能力,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财政拨款或补贴方式,建立巨灾专项风险基金,以应对不可预见的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预防在巨灾发生时能迅速开展生产自救,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赈款发放到每一位保户手中;二是发展保险衍生产品,增强保险主体自身抗风险能力。
(四)加强宣传, 提高全民保险意识
各级农业保险公司应加强宣传, 使人们从多方面认识到减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目前, 大灾后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主要来自赔付, 层次还比较浅。应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农业人口对保险职能的认识, 使其深刻体会到, 保险是稳定生活、恢复生产、保障经济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 进而自觉地参加保险。今后的保险宣传应采取普及教育、利用典型案例, 突出宣传农业灾害保险在抗灾、救灾与恢复生产、经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的保险意识, 提高减灾的效果。
(五)适时创新险种 农业保险在原则上要做到低保费、低保障、责任宽。农民易于接受,因此保险公司应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原有险种进行技术改造,重点开发一些收费低、保额低、责任宽的适销对路的新险种,满足农民的需要,还应根据农业保险的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发相应的险种。对于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农民,也应该针对他们的经济状况和不同需求设计不同的险种。
(六)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筹资设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
由于农业保险的风险大, 区域性强, 一旦发生灾害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几个县甚至几个省的保险标的同时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十分重要。各国在开展农业保险时都建立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 通过再保险或者农业风险基金等形式来分散农业保险经营者的风险, 这也是农业保
险制度的重要内容。目前, 做农业再保险业务比较困难, 购买商业再保险成本较高, 这也是各地在保险试点中遇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国家提出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这是建立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的最佳途径。除建立国内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外, 各保险主体也要积极探寻与国际再保险企业的合作, 将农业风险向更大范围扩散。
结语:农业保险是农民抵御风险的强有力的屏障。想要更好的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进而促进农业繁荣发展,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农民等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长远的发展进步。参考文献:
1.魏林华,林宝清.保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上官小放,唐志道.对完善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理论前沿,2008年第一期
3.李霄震.农村保险存在的弊端及建议.浙江金融.2007年12期。4.曹凤鸣.对加快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思考.金融与经济.2007 年9期 5.李军军.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效率分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 6.段果.浅谈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大众商务.2009年2月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发展 篇6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7-0014-02
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一旦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002年下半年主要商品供求情况分析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02.
作者简介: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 篇7
城市规划:“富裕的贫困”与“媒介异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实需要和规划意识、理念、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匮乏, 使规划缺乏和乱规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特别是有从根本上改变以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空间批量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 相反却使中国城市陷入“恰似暴富儿, 颇为用钱苦”的尴尬和困境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媒介异化”。
规划本应是因地制宜和适度超前的统一, 这需要认真研究城市发展的现有基础和资源条件, 依据世界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规律制定相关目标。但在“媒介社会”背景下, 原本作为指导城市科学发展纲领的规划沦为吸引眼球的城市形象炒作或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直观政绩形态。这是各种“雷人”规划在当下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在“媒介异化”中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不少城市规划多半属于徒有其表的面子工程。表现在具体的规划中就是内容上的雷同和相互因袭, 除了常见的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园区、市民广场、商业一条街、名胜风景旅游区、城市标志性建筑等, 2010年以来, 最值得关注“规划跟着项目走”和“根据投资需要调整和修编”, 对很多城市已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与损失, 最大的后遗症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同质化和城市经济功能的批量复制。新世纪以来, 在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教训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中国城市的规划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但受城市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局限, 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换得太快、操之过急”, 以“换一届政府换一张规划图”和各种“雷人”规划的频繁出台为代表, 中国城市正迅速地由“规划不足”走向“规划过度”的另一个极端。
与以往无规划或缺乏规划的“绝对贫困”不同, 当下的“规划过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富裕的贫困”, 由于理念太杂、数量太多和相互因袭, 表面上十分繁荣和众多的规划并没的是, 城市规划上的内容因袭已由单体城市蔓延到城市群中。
城市品牌:灵魂隐匿之后的物欲与肉欲追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 中国城市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物质建设上的最高成就”, 但与此同时, 城市在社会人文等方面则陷入越来越严重的滑坡和危机。在注意到城市形象、识别度等在对于聚集人气、提升城市影响力的重要作用之后, 很多城市开始竞相追求和实施品牌战略, 以改变其物质发达而文化简陋的现状。
标志性建筑是城市品牌的重要代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与经济规模上的迅速扩张, 只是获得了一个庞大的物质躯壳。特别是由于这个过程本身严重透支城市的文化资源, 恶性损耗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态, 因而表面上繁华和强大的城市躯壳包裹的却是一颗极为孱弱和发育畸形的文化灵魂。中国城市由此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上日益陷入焦虑与危机中。
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和困境, 不少城市都乞灵于干一件文化大事, 希望以此获得外界的关注与尊敬, 从而摆脱内在的焦虑与空虚。标志性建筑是很多城市首选的品牌战略。但问题在于, 由于在心态上过于焦虑、在情感上过于单纯, 特别是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力, 很多品牌战略千篇一律地成为雇一个国外设计师以及建一座洋气十足的建筑物, 以为这就可以提升或展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对西方设计的崇拜已成中国城市的通病。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城市品牌营销。品牌营销既需要有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 更需要有现代的文化创意与设计能力。对中国绝大多数城市而言, 前者基本上不成问题, 城市品牌建设的主要问题是后者。和粗放增长的中国经济一样, 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上也普遍存在着两大问题:其一是粗制滥造, 缺乏创意;其二是“低俗雷人”的营销术。在某种意义上, 它们折射出文化资源丰富但文化灵魂孱弱、文化发展热情很高但先进文化素质匮乏的中国城市的现实困境与深层矛盾。
文化品牌需要长期经营和积淀, 因而多半与老字号联系在一起, 如文明古国、千年传承、一代代生命的薪火相传。文化建设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当下出现的这些问题, 都可追溯到越来越急躁、越来越急功近利的现代国民性。无论是在地标性建筑设计中的崇洋媚外, 还是在城市品牌营销中不择手段地玩弄噱头, 都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成功, 以最小的付出赚取最大的利润。但由于这从最根本上颠倒了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因而最终使文化品牌成为没有文化的“文化品牌”, 使文化营销沦为赤裸裸的物质与欲望狂欢。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将是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这是特别需要我们及早准备并要有足够耐心。
城市文化病:“居之不易”与“身在曹营”
2010年以来, 高房价问题不仅在大都市和中心城市变得越来越严重, 也开始蔓延向二线城市甚至是中小城市。没有住房就不可能产生起码的归属感。
柏拉图曾说, 城市最大的灾祸“不是派别纠纷, 而是人心涣散”。在城市中最可怕的不是不同人群的矛盾和冲突, 而是同城异梦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精神离心运动。以“逃离北、上、广”和“大城市伪幸福”为代表, 2010年以来的中国城市开始直面这一文化的临界点。尽管城市仍在高速发展和扩张中, 但在城市道路继续拓宽、新建筑层出不穷、人口大量增加等繁华表象的背后, 对城市本身的怀疑、失望、厌恶、憎恨甚至敌视等极端心态与行为也与日俱增。
从现实上看, 引发“人心涣散”的主要原因可称为“居之不易”。近年来, 高房价已成为城市首要民生问题。与农村最看重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不同, 城市人最重要的是住房和工作。高房价问题不仅在大都市和中心城市变得越来越严重, 也开始蔓延向二线城市甚至是中小城市。没有住房就不可能产生起码的归属感, 如同现代主义文学经常表现的“生活在别处”主题一样, “城市再好也是别人的”、“城市好坏与自己无关”, 甚至对城市本身的辱骂、痛恨和破坏冲动等典型的现代焦虑与荒诞生存, 在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正日益严重。
如何通过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切实努力, 重建“过美好生活”的城市文化本质和功能, 是中国城市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 也是最需要解决的现实矛盾。
城市异化与文化自觉
尽管“规划过度”、“品牌低俗”和“人心涣散”产生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 但在深层上都可归结为文化问题。按照一般的理解, 文化至少包括真、善、美三个层面, 如果说“规划过度”是由于不理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品牌低俗”是由于丧失了城市精神的基本伦理底线, 那么“人心涣散”则是由于曲解了城市的美, 而最终背叛了城市发展的真正目的。这三方面相互缠绕导致了人在城市中的异化现实。现代城市社会的解体与危机, 根源就在于文化灵魂的隐匿;要拯救当今正在沉溺的城市精神, 首先要拯救的是城市文化。
如果说, 都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环境恶化、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城市危机不断加重, 是城市人气削减、人心失散直至城市可能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 那么, 城市文化的衰落、城市形象的扭曲、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和谐与精神生态的严重污染, 则是人们对城市产生怀疑、不满、厌恶甚至怨恨的内在根源。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市文化病, 在这个意义上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是急需加以研究并通过制度建设加以疏导和化解的重大问题。
当然也要看到希望, 一方面, 城市的现实困境极大地刺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以一年一度的城市排行榜为代表, 2010年, 一个微妙的变化是对城市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取代了以竞争力、GDP排名、总部经济、投资潜力、百强等硬实力排行榜。尽管这主要是中国城市化“倒逼”的结果, 但对疗救在经济发展中被恶性损耗的城市文化机能无疑是一方良剂。另一方面, 一些城市已开始出现新的文化觉悟, 如2005年最先提出建设宜居城市战略目标的首都北京、2007年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大都市的上海, 都把精神文化、城市文明等软实力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这对于化解当代人与城市之间日益严重的离异感或流浪感, 集聚离散的人心和逐渐冷却的人气, 把城市建设作为中华民族的当代家园, 无疑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觉醒。目前的关键在于, 如何在城市文化功能严重萎缩的当下, 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把文化建设扎扎实实地推进, 为中国都市化进程的“软着陆”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问题研究 篇8
一、网络民主及其发展现状
1. 网络民主。
“网络民主”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 (Mark Slouka) 在1995年提出, 之后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所谓“网络民主”即在民主中加入网络因素, 也就是借助网络技术, 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加强和巩固民主的过程。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新通道, 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使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世界各地, 让所有的人能够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 其快捷、全面、有效、廉价的优点也就决定了“网络民主”开放性、直接性、互动性、平等性、虚拟性的特性。虽然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民主”超乎传统民主形式的诸多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民主”已臻于完美, 至少在现阶段看来, “网络民主”在多方面的可操作性仍较低, 还很不完善。
2. 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现状。
中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 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网民数量激增,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成为网民数量第一大国。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上升, 网民结构不断完善, 公众对互联网的使用也日趋理性, 网络民主的发展也将拥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自从中国政府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时起,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力量便不断加强。1997年1月1日, 随着《人民日报》网络版载入互联网, 标志着网络民主与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沟通平台正式建立。1999年5月8日, 就北约轰炸中国驻守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 人民日报建立起“抗议北约暴行论坛”, 引起了广大网友们心灵上的强烈的共鸣, 数百万的网民在网上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言论, 使之成为中国政府以网络为媒介平台表达民意进而形成舆论的标志性事件。2006年1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使网络民主表达成为政府公布信息、公众抒发民意的重要沟通渠道。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 众多网民利用互联网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同年, “3·14”西藏事件后, 面对西方媒体的一些不实报道, 网民利用互联网所展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 不仅震撼了西方世界, 更让多年来主导世界政治舆论的西方媒体黯然失色。还有, 2012年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出台, 以及为缓解交通拥堵收费卡的停发, 这其中公众的网络舆论力量均功不可没。这一系列的实践表明, 中国已经初步具有了网络民主的形式,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网络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数字鸿沟影响中国网络民主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中国数字鸿沟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公民的经济能力以及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 加之公众在语言、性别、年龄、民族宗教、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都直接影响着其网上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甚至部分贫困群体、底层弱势群体根本没有使用互联网的机会。可见, 网络民主只局限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能够行使网络民主权利的只占中国人口中的1/3。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 不仅拉大了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 更违背了民主最基本的原则与精神, 大大抑制了网络民主的在中国的发展。
2. 网络民主的无序化。
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虚拟化与数字化的特点, 使其具有遮蔽的作用, 能够把人的身份进行修饰或掩盖, 这也就使得网民自己放松了对伦理道德的要求, 再加上法律对虚拟空间规范的空缺, 使人们误认为网络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 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 从而导致某些网民网络行为的极度放纵, 甚至不惜违背道德规范和法律的限制, 使得政治参与的安全感大幅度下降。
3.“网络民主”降低了民主的稳定性。
网络民主虽然激发了广泛的政治参与, 但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整体理性不足。一方面, 随着“网络民主”的不断发展,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 参政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这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使用网络, 但这种快速扩张的公民政治参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 这其中一部分网民能够审慎、文明地利用互联网, 较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 而另一方面必定有些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恶搞、网络欺诈、甚至进行网络犯罪。
总之, 网络民主虽然凭借网络的先天优势, 突破了传统民主在地理上、沟通方式上的诸多局限, 使民主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实现。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网络民主也不例外。然而目前人们对网络民主局限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主要是集中于有关网络用户的民主能力、网民自律与他律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 而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给民主带来的风险及消极影响又是未知的, 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中国网路民主的路径思考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数字鸿沟。
为了保证网络民主的平等化, 缩小数字鸿沟, 我们要从经济建设入手, 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 加强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使那些被信息社会边缘化的群体, 能够接触到网络, 能够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管理, 从根本上保障公民平等地参与网络民主的权利。
2. 建立健全网络民主制度, 促进网络民主法治化。
健全的制度是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国目前还不存在独立的关于网络民主的法律法规, 网络民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完善, 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网络立法进程, 构建完善的网络民主法律机制, 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 为中国网络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3. 提升网民政治素养, 培育网民的政治理性。
要保证网络民主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要从培养合格的网民入手, 提升网民的政治素养, 提高其政治理性, 引导其通过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民意表达, 从而优化网络政治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80.
[2]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76.
[3]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65.
[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6]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8.
[7]刁雷.当代网络民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8]唐丽萍.网络民主能重塑民主治理吗?[J].学习与探索, 2006, (3) .
[9]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
[10]涂晓燕.中国的网络民主及其对民主发展的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1]徐勤萍.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现状探析及完善[J].才智, 2011, (7) .
中国铝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 篇9
铝作为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全球消耗量仅次于钢铁位于第二。它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工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撑和现代工业起飞的基石。铝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在工业界被誉为万能的金属,几乎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中的所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的铝工业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1年全球氧化铝产量为9211万吨,我国氧化铝产量为3985万吨;自2001年我国电解铝产量超过美国之后,我国已连续11年产量稳居榜首,2011年电解铝产量达1957.58万吨。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铝业大国,但2011年我国原铝产量仅为1778.6万吨。我国铝产量如此之高,但铝资源却严重不足,这就意味着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可是由于资源短缺是世界性问题,各种都开始实行资源储备计划,加强保护本国资源,对资源出口的限制越来越严格。资源的短缺使我国铝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传统的铝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通过大量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排放,来换取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铝金属材料。因此,把铝工业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全过程中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方式,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方式,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由此,循环经济应运而生。
二、铝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阐述
循环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应对资源瓶颈制约和环境污染问题挑战而提出来的发展新理念,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avid W.Pearce和R Kerry Turner在1989年出版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正式使用了“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并提出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原则,使经济系统成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在实际中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3R原则中,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基础原材料和资源的投入达到计划的生产或消费目的,在产业链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本身的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使物尽其用;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及其包装物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消费,使用完毕就丢弃。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可以表示如图1。
传统铝工业生产是高度依赖资源能源的单一线性生产模式。生产的发展,伴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铝产业循环经济正是依据循环经济和铝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铝产业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为:煤—电—铝—加(铝产品加工),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地循环利用资源,减少能量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使循环经济所倡导的清洁生产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经济效益的目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铝业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可以表示如图2。
三、我国铝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一)减量化实行情况
氧化铝和电解铝生产成本中能耗的开销所占的比例极大,如果能控制能源成本,企业的利润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降低能耗是改进铝业生产的主要目标之一。国内外采取了许多措施改善能源消耗结构,但我国由于在该领域的发展较晚,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原铝的生产技术的电流效率比国外高2%左右,电解能耗比国外约高600k W/h/t Al;氧化铝单位能耗与国外主要氧化铝的单位能耗高出1—3倍。由于我国铝土矿资源的纯度不够高,氧化铝生产能耗与国外用三水铝石的拜耳法生产厂可比性较差。我国一、二级品位的(铝硅比分别大于12和9)的铝土矿比重不足20%。并且其熔出温度较高(一般达260度以上,有的达350度),而从印尼进口的铝土矿则品位相对较高,熔出温度仅有160-170度。另外由于我国矿石的A/s相对较低,需采用烧结法或与混联法生产,工艺较为复杂,造成了相应的能源消耗高。
(二)“三废”的再利用情况
(1)氧化铝废砟——赤泥的再利用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赤泥中携带的碱液,是氧化铝厂造成的最大的污染源。虽然我国对赤泥的排放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是赤泥污染仍然得不到根治,防止赤泥污染的根本出路是实现赤泥的综合利用。迄今为止,国内每年产出的几千万吨赤泥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了循环利用,其余的赤泥都作为废弃物排放到大自然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
(2)灰渣——粉煤灰的再利用
粉煤灰是可燃物质(如煤)充分燃烧后余下的矿物渣滓。当今全世界煤的年总消耗量为42亿多吨,火力发电的电厂主要以燃煤锅炉为主,其粉煤灰的年排放量达2.9亿吨。我国煤的年总消耗量就达到11亿多吨,粉煤灰的年排放量更是达到1亿余吨。氧化铝生产过程,燃煤锅炉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每年也会排放大量的粉煤灰。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方法使粉煤灰能够综合利用,欧美发达国家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基本达到50%左右,个别国家甚至可达到90%以上。我国粉煤灰50%排入灰厂堆存,10%直接注入江河湖泊,其综合利用率为30%一45%,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铝电解槽废内衬再利用
废槽内衬处理也是环保的一个重要部分。铝电解槽进行大修时,排出的废阴极炭块中含有碳、铝、钠等有用物,这些资源均可循环再利用,除了有用物,排放的还有氟化物等,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我国电解铝生产的规模和产量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但铝电解槽内衬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将其综合利用,大量有用资源白白浪费,尚无法得到利用。目前的主要处理技术有:废槽内衬作为水泥制造中的补充燃料;废槽内衬作为化铁炉中萤石的替代品;从废槽内衬中收回氟盐等,但目前均未大规模推广应用。
(4)尾矿的再利用
对于铝土矿选矿的实施,尾矿的处理和利用成为难题,不仅要花耗大量时间和金钱建设和管理尾矿坝,而且将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尾矿的综合回收与利用,不仅可以延长矿产资源使用年限,扩大矿产资源使用范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省大量用地和资金,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废水及废气的利用现状
在氧化铝及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的碱和其他污染物,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加强碱和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我国铝业在废水的再利用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生产用新水、循环水及流失碱损耗均较以前有所降低,但目前还未真正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的目标。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矿石破碎、细磨与输送过程排出的大量粉尘,石灰窑、熟料窑以及焙烧窑排放的大量烟尘,原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氟气体、PFC、CO2、SO2和粉尘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特别是熟料窑废气中的含碱粉尘及电解烟气中的氟化氢气体影响更大。目前废气以达标排放为主,氧化铝厂的窑炉烟尘的排放绝大部分经过除尘、除硫后排放。电解烟气中的含氟气体目前广泛采用的先进的干式净化处理系统,使氟排放量指标最低可至O.3kg F/t Al,但PFC、CO2、SO2的处理未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收尘设备的更新、提高收尘效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三)资源的再循环情况
铝的再循环是一项节约资源和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系统工程。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西欧国家不同应用领域的废铝平均回收率为57%,平均再生率为48%。其中交通领域的废铝回收和再生的效果较好,其回收率和再生率分别可以达到92%和74%。1998年,世界范围内废铝再生量达到1160万吨,满足了当年约40%的全球铝需求。在再生率总量中,包装废铝占17%,交通废铝占38%,建材废铝占32%,其他占13%。最新数据表明:在欧洲的德国、荷兰、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建材废铝的再生率已高达95%。当前,全球每年对铝的需求量仍然持续增加,再生铝已经进入大工业生产规模,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再生铝产量已经明显超过其原铝产量,在其铝消费量中所占比重均在50%以上,而我国铝的再生行业起步较晚,再生铝产量和消费量仅占全部铝产量和消费量的25%,回收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烧损较大,资源浪费严重。生产1t原生铝需2t氧化铝,15000k W/h电能。生产1t再生铝比用水电生产1t原铝少排放91%CO2,比用煤电减少排放更多,少排放硫化物O.06t,少排放处理废液、废砟1.9t。发展再生铝对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具有竞争力,可以大力发展废杂金属拆解、分拣产业。
镓是一种价格贵重的稀有金属。镓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O.0015%。地球化学表明,在地壳中镓是和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邻元素zn、m、In、Ge、J11等共生于矿物中的,其中最重要的矿物是闪锌矿和铝矾土矿。镓在铝土矿中虽然含量极低(0.004%左右),但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因其与氧化铝及其化合物性质接近而在氧化铝流程中得以富集,经过国内氧化铝工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采用独特的生产工艺,氧化铝流程中金属镓及镓的化合物得以较好回收,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粗镓生产能力,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均达国际先进水平。金属镓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国内市场需求量极大,国际市场走俏,是中国铝业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之一。
四、我国铝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开发铝矿资源
由于技术落后,我国氧化铝生产中产生的赤泥含碱高,难以在水泥生产中大量利用;国内再生铝的许多关键技术、工艺流程和设备问题没有解决,各种铝合金废料一起混炼,能耗、环保水平低,而且影响再生铝的质量和用途;铝电解槽内衬的综合利用目前还未有有效办法,大量有效资源尚无法得到利用。建立和健全由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构成的生态企业的支撑技术体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化进程。
中国铝业的发展离不开对原铝矿的开采,对矿山的管理和开发又是其中重要的环节。各矿山建设都应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矿山地质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保障铝矿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开发和利用铝矿资源。首先,开发利用找矿新技术,搞好地质勘探工作,保持合理的采储率。针对各类矿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资源评价标准。其次,积极应用小型便携式射线荧光仪测试新技术,取代传统的采样和化学分析方法,发挥其准确、快速、低成本的优势。第三,要推广电脑在矿山生产管理各环节的运用,如地质报表、地质图件、资料数据库。尤其是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软件建立合理的矿床地质模型,配以科学的品位指标(如当量品位、利润指标)来指导采矿、选冶等现场生产管理工作。
(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延长铝业经济产业链
目前,在我国铝产品市场上,氧化铝是比较短缺的品种,每年要靠大量进口来满足生产需要。电解铝缺口不大,供需基本平衡;铝材加工主要集中在普通型铝材,高精度铝板带材则有1/3—1/4的部分需要通过进口解决。我国铝业应当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保持冶金级氧化铝产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化学品氧化铝的产量,彻底改变以往那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一条产品规模、资源消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铝深加工业,进一步降低GDP能耗,发展煤电铝一体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减少资源、能源转换损失,实现综合节能节材;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利用,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引进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对现有电解铝企业进行扩建和技术改造。在条件成熟时,在沿海地区新建大型电解铝厂;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氧化铝和电解铝产业,重点开发高精度薄铝板带材、高质量的铝箔、铝塑复合板、铝镁合金等,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彻底扭转“卖原材料”的局面。
另外,铝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行业,加强上下游产品企业的合作,加强纵向一体化,是世界铝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不仅应扩大单个企业的企业规模,还应当对现有铝业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和入股等多种形式进行合并,实现纵向一体化,形成集采选、冶炼、加工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和经营减少生产成本合理利用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规模经济。
(三)充分发挥铝电匹配优势,走铝、电联营之路
铝工业通常都是用电大户,在原铝的成本支出中,电费支出的比例是比较高的,在西方国家该比例为23%,在我国高达38%。因此,拥有丰富廉价的水电资源是铝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拥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以及水电资源,应积极探索走铝-电联营的新路,使铝电两家互相依存,优势互补,既让电力工业为铝工业提供稳定、价廉的电力保障,又使铝工业为电力工业的经济运作创造条件,促进铝工业与电力工业协调发展。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铝土矿资源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自然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铝业应当确定可持续发展方针,一要坚持铝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同规划同发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铝业经济与地方经济的关系,以铝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矿区的城镇化建设,使铝业经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得到协调发展。二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提高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要开展伴生金属的开发利用。铝土矿中有大量稀有伴生金属,其综合价值可达铝产品的1.5倍以上,如能开发回收,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要开展好铝土矿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利用。铝土矿生产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尾矿和赤泥。对尾矿可以以滤饼形式用于复垦;对赤泥可进行技术研发,既可用磁选机从赤泥中回收铁精矿,又可开发研究赤泥与粉煤灰固化技术,将赤泥用于筑路,变废为宝,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行业与地方的协调配合,促进铝业经济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私募基金发展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私募基金,金融市场,风险投资
1 私募基金的概念及分类
私募基金, 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 面向少数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募资而设立的投资基金。由于基金份额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进行, 因此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私募基金是基金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盛行于一些发达国家和富裕地区, 主要是为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和过剩资本谋取高利润的投资渠道, 也为资金需求者提供融资平台。
私募基金的种类包罗万象, 私募基金依据投资对象的类别可分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一般是公开上市发行的证券类金融产品, 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一般投资于未公开上市的企业或某一产业。依据其设立的形式可以区分为公司形式的私募基金和契约形式的私募基金。
2 国内私募基金发展概况
我国的私募基金起源与美国较类似, 从风险投资的概念中孕育而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私募基金的概念也渐渐被国人所熟知。准确评价我国私募基金对资本市场的作用, 对于促进我国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1 国内私募基金规模现状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至今已有32年的时间, 截至2015年5月末, 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12285家, 管理私募基金13663只, 管理规模2.69万亿元, 私募基金行业从业人员199097人。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机构中, 管理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的有56家, 规模介于50-100亿元、20-50亿元、20亿元以下的机构依已备案私募基金中,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7487只, 规模11470亿元。
截止于2016年6月底, 基金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094家, 备案私募基金32355只, 认缴6.83万亿元, 实缴5.58万亿元, 从业人员40.25万人;其中管理规模在20-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7家, 管理规模在50-10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34家, 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17家。近年来, 中国私募基金认缴规模逐年稳定增长, 截止2016年6月, 认缴规模达6.83万亿元, 见图1。
2.2 私募基金管理团队现状
从2012年中国私募股权融资金排名前十的案例可见, 我国私募基金投资的主要力量也都是行业内的专业团队来完成的, 包括国外专业私募管理人外、国内投资行业的佼佼者, 以及政府参与的投资机构。见表1。
数据来源:VC Source
3 中国私募基金主要问题
3.1 私募基金规模薄弱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速度迅猛, 至今累计规模已逾5万亿, 仅次于IPO和银行借贷的融资规模。不过较之国际私募基金市场, 我国的私募基金规模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从图2及图3中可以看出, 我国私募基金规模虽然在逐年增长, 可是与国际私募基金规模相比, 我们占比仍然微弱最高的私募基金规模占比依旧未突破12%。
数据来源:清科数据中心
数据来源:清科数据中心
3.2 行业人才稀缺
私募基金专业人才稀缺, 难以良好地规范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私募基金的投资过程非常复杂, 涉及了企业战略、投资策略、人才管理、以及各类财务问题。作为基金管理人, 必须是一个专业团队, 只有具备专业的基金管理能力的团队才能在基金经营过程中提供全面的管理, 减小私募基金投资的风险。
3.3 其他金融产品的竞争
私募基金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而言具有以几大劣势, 首先私募基金的流动性不强, 私募基金主要投资于大型的项目, 但是大型项目的回报期都相对比较长, 将大笔金额投资下去, 可是却不能立刻见到回报, 较股票投资缺乏流动性。其次私募基金的体量过大。一般的私募基金投资都以百万计, 多为300万以上的投资, 而在经济环境恶劣的情况下, 具有较强投资能力且有大规模投资意愿的在于少数。渠道紧缩, 门槛又高, 投资回报周期长, 这几点都是导致在强烈竞争下, 私募基金相比于其他金融产品处于劣势的原因。
4 中国私募基金的未来构想
私募基金作为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 其融资规模仅此于IPO和银行借贷, 大力发展私募基金, 提高私募基金的合理的法律地位, 促进私募基金结构优化与创新, 有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市场的繁荣, 维稳金融市场。
4.1 取缔空壳公司
截止于2016年2月29日, 就基金协会报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5979家, 但是据统计, 其中空壳公司以及不具备经营私募基金能力的小企业占到了60%以上。这些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出现, 营造了私募基金行业繁荣的假象, 甚至滋生了许多看似为私募基金的非法集资案例。为促进私募基金健康发展, 应当取缔这些空壳公司, 提高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标准, 进而提高私募基金行业的整体水平。
4.2 提供合理的优惠政策
私募基金涉及各行各业, 且大部分私募基金同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这些私募基金投资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完善我国的民生建设, 为社会创造更为完备的福利资源。而这些关乎国家建设的项目投资, 应当享受到优惠的政策福利, 如税收的优惠等。
4.3 放宽外资引进的门槛
国外私募基金的发展相比我们国家要更为成熟, 私募基金管理团队的素质要更为专业。放宽国外私募基金进入门槛, 加大国外资本引进力度, 可以带动我国私募基金的进步, 刺激国内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李慧.走进私募基金[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姚静.关于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及其监管探析[J].中国商贸, 2013 (21) .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 篇11
关键词:社区银行;中小企业;融资
近几年,由于大型银行无法向中小型企业和中个人客户提供足量的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商业社区银行应运而生,社区银行是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形式,是社区金融的主要内容,社区银行的出现,解决了金融服务全覆盖和微小贷款问题,对发展社区经济有重要意义。
一、社区银行的概念
社区银行的概念植根于某一地区或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它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城市或一个县。所有资产规模小(20),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在经营区域和地方小商业银行可称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自营式、单型和通用型。所谓自助社区银行,就是在社区内设立自助服务设备,为社区客户服务,属于“无银行”的类型。单一类型的社区银行,是指以储蓄银行或分行为基础的转型,以社区银行为基础的社区。它的服务对象为单个客户,功能齐全,辐射力强。万向社区银行,是建立以高端客户为服务对象的高端客户,发展社区个人金融服务,带动公司的业务和银行业务发展的社区银行,其网络设施、功能。
二、社区银行的特点
社区银行与一般大型银行对比有它的特点:第一:社区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第二:社区银行的产品一般具有短平快、单笔业务或单个客户金额小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分散贷款集中的风险,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小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第三: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市场,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信息,更全面的相关信息。第四:社区银行办事效率高,因为在社区这个相对小的区域办事的过程很短。第五:社区银行在社区经营并且根植社区,贴近客户,经营上高度自治,可以根据中小企业和居民的个性化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细分市场,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发展,有利于金融创新,增大市场竞争力。
三、社区银行发展的意义
从金融机构的成就和当前经济现实的融资需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落后,利率市场化相对谨慎,农村经济相对欠发达,中西部金融服务供应短缺。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一般要求,小微金融服务的完善和金融服务的需求层次不同,可能成为下一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小微金融可以有效地服务于三个农村地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缓解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户和小微企业融资新渠道的需求,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困难。
四、社区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社区银行的实际意义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商业银行正在进行转型和探索,社区银行的理论和实践是有限的。社区银行的建立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在客户信息安全、安全、员工招聘等方面存在漏洞,这也是监管机构监管社区银行的重要原因。标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社区银行可能是未来中国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社区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环境相对较差。社区银行主要是对大银行不愿经营和服务不到的区域和客户,多数是中小企业和低端客户,这些客户信息制度不健全。加上我国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客户关系管理的银行对社区的信息缺乏了解,普遍存在经济活动主体缺失使商业银行开展社区金融服务心有余悸,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阻碍了社区银行业务的发展。
(二)经营观念尚需转变。由于社区银行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建过来的,其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经营模式、风控观念、制度流程等方面都有原来的烙印和痕迹,然而,社区银行的市场和客户定位都已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彻底转变原来的经营观念。
(三)社区银行开展金融业务缺乏人才。我国社区银行刚刚起步,营销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和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但由于社区银行在建立初期工作条件差、经营规模小、薪酬待遇低、加上现有银行体系中,熟悉我大客户和高端人群服务的业务人员多,而为小企业、低端客户服务的业务人员少,所以,发展社区银行的人才严重短缺。
(四)社区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不足。社区金融服务,如个性化、多元化、综合性服务,可以从服务产品的数量、从金融咨询、获取、消费贷款、各种转让到代理费用、购买保险、债券、投机基金等金融需求,在这一阶段缺乏社区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这个问题关系到人才。
五、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一方面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吸取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教训,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井然有序地推进社区银行的发展。
(一)政策引导:社区银行是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要把社区银行发展作为金融战略纳入国家的金融规划,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简称三种地区)的金融资源匮乏,金融服务供应不足,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脱贫致富,长此下去,东西差距,城乡差别将会越来越大,区域差距拉大,将会影响全国同步小康,影响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国家要把社区金融、社区银行纳入国家金融发展战略,要在计划、财税、保险、监管等方面,给西部地区在发展社区银行上给予倾斜,如增加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新增指标,对亏损行适当减免税费,强化三种地区的社会保障。政府要制定强制性的金融投资政策,建立和培育更多真正能够根植于社区、吸存于社区、放款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和融入社区的社区银行,促进金融资源社区化,引导金融资源回流到三种地区,缩小金融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
nlc202309020104
(二)放宽准入:放宽三种地区的金融管制,提高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加快这些地区区域性金融改革,推动金融资源资金资源向这些地区流动,而且还要鼓励民营资本开办社区银行,这些优惠规定可比照村镇银行设置社区更加优惠的准入条件,如股东构成、资本规模、地区布局等,社区银行不一定必须是法人银行也不一定是大型银行的分支,可以依靠现有商业银行的网点,根据不同区域的金融需求特点,在政府的政策支持或引导下,将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转型成专门的社区银行,推动金融资源社区化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服务与个性化产品。
(三)差别监管:监管部门要对社区银行实行区别于大银行的差别监管,因为它们的定位不一样,金融产品也是根据社区情况而定,所以必须专门制定对社区银行的监管标准,在法人治理、机构设置、风险控制、制度流程、业务产品设计等方面,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给社区银行一个宽松的监管环境,使社区银行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建立社区信用环境:小微企业贷款难,原因之一是银行与客户的信息部不对称,由于缺乏信息不能准确了解,而银行对风险无法准确判断,所以产生了贷款难资金缺乏,措施可以这样,第一地方政府要搭建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注册登记、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节水用电、环境保护等信息,第二人民银行要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用征集体系,评级发布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第三社区银行要跳出财务指标,专门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评审指标,提高信用评价的真实性。第四发展信息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提供信息,使信息工作专业化,客观化,不存在故意作假情况通过专门信息平台,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人才、交易、等信息记录下来也可以进行统计,使之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成为银企双方共享信息,变无规律为有规律,变不可考为有证查,变不可知为能可知。通过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建设,改善社区信用环境,提高社区金融的效率。
社区银行只有做好特性化服务,个性化创新才能创造自我的竞争力。而在,发展社区银行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的是社区银行与一般银行不一样,不宜与一般银行网点一样审批、一样的资本要求。应找到适合社区银行监管模式,一方面支持银行的创新,一方面有效地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何梅.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南金融,2013年1月
[2]宋丽.浅析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J],河北金融,2013年6月
[3]曾刚.社区银行的挑战与前景[J],英才,2013年12月
[4]欧明刚.社区银行兴起[J],银行家,2010年10月
[5]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1月
[6]于松涛.关于我国打造社区银行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 ,2009年12月
问题与挑战——浅析中国武术发展 篇12
1 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武术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动荡,伴随着几十个朝代的起起落落,每个王朝的更换和动乱都跟武术密切相关。毛主席对武术更有经典的评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句话把武术推到改朝换代的中流位置。同时,由于武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漂泊,政府也对武术另眼相看,对武术人心存提防。武术本身也积累了很多的矛盾和与社会发展不和时宜的东西。
1.1 政府对武术投入和取出不平衡
我们在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个地方,某届武术节中引进多少项目,成交多少金额的产品云云。可是在搞完武术节,经贸大戏唱完后的既得利益又有多少用于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投入?答案一定不会让热心武术事业的人们满意。因为武术在整个活动的规划中,就是一个招牌,跟商店一个道理,等客人都进店购买了商品了,店主还会向顾客推销他的招牌吗?从某届郑州国际武术节的主要活动安排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端倪,其主要项目安排如下:(1)国际少林武术表演邀请赛和武术散打擂台赛;(2)邀请海外客商参加河南省对外技术、经济贸易合作交流项目洽谈会;(3)观赏中原文化大观园和传统文化艺术表演;(4)乘气垫船游黄河;(5)举办名胜古迹、风光摄影、书画作品展。在整个活动的安排中,只有第一项涉及到武术,也是就吸引顾客进店的招牌。其余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跟武术统统无关,自然这些行业也不是武术协会下面的实体,他们的既得收入跟武术协会自然无关,武术的持续投入也只是镜中花而已。2006年,郑州市通过郑州人新年游新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少林寺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举办,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316万人次,同比增长28.7%,实现旅游总收入23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收入的分配就没有下文,武术设施有哪些增加?几届武术节办下来,武术表演比赛用的还是那些设备。为什么不投入?其实道理很简单,那些引进外资及业务成交的单位不归武术协会管理,对别人的收入无权支配。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杀鸡取卵,中国的武术事业按照这样的发展思路到什么时候才能做大做强。
1.2 武术门户之见矛盾严重,缺乏统一管理
中国武术的作坊式传统经营方式,对武术的发展也已经由当初的积极意义变成现在国际化发展的绊脚石。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甚至泰拳都是世界一个标准,在美国学的跟在南非学的没有多大差别,大家交流、切磋起来也方便,并且他们服装统一,特点鲜明。中国武术相比起来差距就很明显,不要说在不同国家学的武术不一样,就是在同一个地方,隔壁的两家武馆都在教授着不同的东西,两家还相互的诋毁,长拳说太极拳骗人、螳螂拳说南拳忽悠;各门派武师之间也相互不满,甚至拳脚相加。面对这样的情况,怎么让外国人放心跟你学,谁知道你是不是骗人的。自然的,这些爱好者就跑到跆拳道、空手道什么的哪里去了。长此下来武术展现在国外的是什么形象恐怕大家都很清楚。虽然武术管理中心搞了些规定套路,希望统一操作,可是在国外同样不好使。早些时间出去的武术家不清楚这些规定套路,也不承认这些套路的用处,充其量就是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而已。
1.3 武术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被认可度低,推广乏力
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说什么韩国的跆拳道和日本的柔道不承认是由中国武术发展演变出来的,说什么某种运动不承认是中国最先发起的。这种抱怨其实没有任何意义,不要说他们那些已经进了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就连东南亚的“精武会”从上海迁移出去才几年,他们都不承认是中国的武术。原因很简单,什么时候强者也不会承认弱者是自己的老师,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不能总是坐在老祖宗的功绩牌上炫耀,先辈的东西只有我们真正的领悟学习透彻才是自己的东西。只有把他发扬光大,为全人类造福,为我们的中华民族挣来了实实在在的外汇,让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真正得到实惠才算真正对得起老祖先。让我们把和别人争论的时间都用到真正的推广研习工作中去。等中华武术真正引领世界搏击和健身大潮的时候,相信会有人说他们的武术就是从中国武术发展出来的,他们所找出的证据可能比我们找的还要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任何时候放之四海而皆真确的正理,用事实说话,让事实证明谁是最大的,否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意淫。
1.4“舞术”占据武术市场
反观国内武术界,看看我们自己国家大力推广的武术又有多少东西是传统武术的继承。仅仅是根据一两个传统武术流派的风格特点加以改造,而后无限制的夸张,这样的东西不能叫武术,起码不能说是中国武术的真实反映。对于武术的概念也有很多种版本,但是不管哪种定义都把技击是武术的主要内容放在第一位:以技击为主要内容,通过套路、搏斗等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现在的竞技武术恐怕没有哪个是符合这一概念的。我们不能说这个定义就是武术的全部描述,也不能说发展就不对,可是武术发展成现在这样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武术起步的最初阶段有用于表演娱乐的部分,人们在获得战争胜利,庆祝活动中也有武术表演,也就是所谓的“武舞”。单单就“武舞”而言发展成今天的模样还是令人欣慰的。毕竟它比先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能与国外体育表演项目取长补短,接近了世界水平。但是对于它的技击性我们也不能完全的荒废,毕竟那才是中国武术的精华所在,也是最具有推广价值的部分。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把武术就等同于竞技武术,也就是武舞;而功夫就是中国传统的具有技击功能的武术。我们先不讨论这种现象的由来,只是想能否适合国际认同,就从我们这里给武术一个明确的分类。武术=竞技武术=武舞,功夫=传统武术=实用武术。也许这样更加有利与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
2 武术面临的挑战
2.1 内在问题
内因方面主要是对武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形势不一致,有学院派的以竞技武术为主导方向,他们在竞技武术的推广中取得了既得利益,并且轻车熟路;虽然里面有不少人认识到竞技武术发展的问题存在,但是为了既得利益,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闭上眼睛说天黑。在武术进入奥运会问题上,就暴露出武术内部的不团结。有人提倡以竞技套路进入,有人提议以散打形式进入,也有人提议以太极拳形式进入。林林总总、争论的最后结果就是被奥运会拒之门外。虽然武术为了进入奥运会进行了削足适履式的改革,但是北京奥运会的胜利闭幕,同时也宣布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由倒计时变成正记时,前途茫茫。
2.2 外在问题
武术发展面对的外在主要问题就是国外各种洋武术的竞争。就国内来看主要是跆拳道项目。北京的东直门外某跆拳道馆门口有这样一条广告语:“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在成都的很多小学里面跆拳道已成为小学生的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体验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竞要从外国武术中才可以。感觉荒谬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当做点什么?中国现在的竞技武术确实已经走的太远,已经与人们的需求差别太多太多。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在心理打个问号———中国武术怎么啦?!现在国内的武术馆和跆拳道馆相比较哪个更多?练习武术的和练习跆拳道的哪个更多?想必每个人都很清楚。中国武术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雄起?
当各类规模不一的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都市各处时,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学习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这条广告语也正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曾经号称有亿万习武人口的中国,此时其最有创造力和潜在价值的的人群却是在依靠跆拳道体验传统武术精神。
3 结语
武术这样的迷茫发展期还有多久?我们是不是要还武术以本来面目,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满足某些人的需要而对武术进行大张旗鼓的修改,去适应所谓的规则,我们应努力做自己的事情,把几千年来优秀的文化遗产好好的保留下来,让优秀的武术文化作一个承载各种体育运动的大船。
摘要: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发展到今天,在传媒方面、武术管理方面、推广形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武术,发展,走向
参考文献
[1]梁建辉.曲已终,四海英雄难舍河南[N].大河报,2006(9).
[2]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推荐阅读:
中国城市化带来的问题12-20
目前中国城市环境问题现状分析12-04
中国城市发展05-25
中国城市06-24
中国城市学校05-09
中国三线城市10-13
中国城市口号01-21
中国城市景观雕塑05-09
城市中国的逻辑06-02
中国城市广场设计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