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结算中心

2024-08-09

高校结算中心(共10篇)

高校结算中心 篇1

面对近年来银行、商业机构违规案件的频繁发生, 风险规避存在长远发展的价值, 作为年周转资金达千万元的高校结算中心, 肩负着高校资金流通、运作的重要任务, 对风险的规避必须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与银行关系密切的机构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所以, 对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和完善的资金监督核查部门, 科学地规避高校结算中心的资金风险, 在保证高校资金安全、高校、正常流通结算起着重要作用。

1 高校结算中心风险现状分析

1.1 国家经济政策

(1) 国家经济政策。目前我国相关的高校经济立法尚未完善, 规章制度尚未健全。高校的结算中心是学校的财务运作中心, 但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完善, 直接影响着高校结算中心的平稳运行。 (2) 国家办学政策。近年来, 我国各类高校正处于蓬勃发的时期, 专业调整、基础建设、改变办展学条件等方面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国家出台的办学政策给高校的建设带来支持的同时也对高校的技术经济带来了风险。 (3) 市场经济环境变化。高校的经济运作市场化受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 很难及时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 很难准确把握经济走向, 未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法律规范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1.2 制度体系层面

对于现阶段的高校结算中心, 目前仍不具备独立核算、自主资金调配的能力, 其在资本运作的相关项目中, 提供相关的经济信息和财务分析报告等内容。因高校结算中心本身不具有资金调配使用的权限,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瓶颈, 很多工作和项目仍无法正常地实施开展。

1.3 管理考核力度

(1) 高校结算中心的管理层面由于对结算中心内涉及到的经济项目, 下属科室的监管力度不够, 无形中对其财务状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2) 对结算中心的工作考核力度不够。目前, 很多高校都采取的是内部的监督和考核, 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为结算中心不担承担着高校内部的资金往来, 还承担着对外结算的功能, 制定出相应的法规政策, 应加大对结算中心工作的考核力度, 充分调动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经济危险因素。

2 有关规避结算中心风险方法的分析

2.1 加强完善财务制度, 建立监督检查机构

2.1.1 健全岗位分工, 加强监管力度

(1) 银行对账单控制, 通过定期进行资金明细和余额的核实, 确定资金的风险值; (2) 岗位分离控制, 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工作岗位的不相容职务; (3) 现金收付款的控制, 有效地分类结算中心的收款、付款岗位分工; (4) 现金盘点控制, 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 确保现金的账实相符; (5) 银行票据控制, 根据银行票据的规定有效控制结算中心的票据结算; (6) 印鉴管理控制, 必须确保印鉴的多人管理、多人控制。

2.1.2 建立相关监管制度, 发挥科学的用人机制

加强对一线重要岗位的监督, 选拔一些工作踏实、原则性强、工作能力较高的人到重要的岗位上来, 使人才智力优势变为结算中心的竞争优势。

2.1.3 建立跟踪监督检查机制

结算中心掌握着整个学校对外的资金交流, 必须加强内部的财务监督和检查机制, 明确岗位目标和责任制, 员工与部门之间相互监督, 加强对结算中心财务人员岗位职责教育、财务制度方面的培训, 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2.2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

2.2.1 加强员工职业教育培训

提高结算中心对员工的综合素质的招聘要求, 将招纳人才、培养人才和运用人才落实到位。同时对财会人员进行《会计法》、《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支付结算办法》、《票据法》等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 引导结算中心人员建立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2.2.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必须要求员工及时关注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相关经济政策的随时调整, 以及现代化的经济化管理的普遍开展, 进一步提高专业的服务技能, 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以及相关财务软件的熟悉运用, 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2.3 改革完善组织机构, 健全规避风险制度

2.3.1 建立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

风险控制小组可由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组成, 还可以成立内部稽核控制和项目运作决策小组, 加强内部的稽查和控制, 以避免项目的风险性过大。对于是结算中心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 结算中心要将本结算中心的工作进行明确的管理整合, 明确工作岗位责任制, 部门与部门之间, 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牵制, 相互监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 逐步地健全各项规避风险制度, 将风险切实控制在预防中。

2.3.2 健全各项规避风险保障制度

(1) 建立健全有效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 包括:结算中心的成本管理、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目标责任, 结算中心的部分稽查制度、职业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要求, 对结算中心工作人员加强工作原则。 (2) 建立健全资金授权批准制度。对高校基础项目频繁、大量资金的运行流通,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批准制度和流程, 通过规章制度的规定对结算中心的资金进行核查和监督。

3 结语

随着高校结算中心的资金流通量频繁增多、流通资金的数额增大、基础项目的逐日增加, 作为处于高校与银行之间互联的重要工作节点, 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 必须要从源头抓起, 防范和控制资金运作带来的风险。通过加强提升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结算中心内部组织机构的合理性, 确保结算中心各岗位的内部核查管理, 减少风险因素, 最终建立和健全各项规避风险制度, 做到最大化地规避高校结算中心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马镇东, 梁小业.浅谈避免高校风险的措施以及对策思考[J].经济与管理, 2011, 45 (16) :112-113.

[2]赵晓斌, 杨文华.试析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J].消费导刊, 2010, 34 (17) :18-19.

[3]汤孟军.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现存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 2011, 23 (3) :27-29.

[4]张秀珍.当前企业财务面临的风险和隐患[J].商场现代化, 2010, 56 (12) :57-58.

资金结算中心做好资金管理之我见 篇2

【关键词】建筑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资金管理的状况不仅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需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资金管理的集权程度,提高资金合理利用率。

一、引言

近年來,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资金结算中心强化资金管理的制度要求

1、完善制度建设,促进财务行为规范化。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为了加大资金监管力度,规范资金管理行为,结算中心先后出台了《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管理办法》、《资金账户管理办法》、《集团公司资金监管办法》、《业务规范及操作流程》和《资金监管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资金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了资金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了资金管理工作的质量。

2、统一账户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账户是资金的载体,通过对账户的控制,就能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向。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之初,集团各.分公司都拥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和银行账户,由于缺乏管理,账户开设的十分零乱,有的公司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资金账户,极易诱发经济犯罪行为。资金结算中心运作后,依据《资金账户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规定,对企业的资金账户进行了彻底清理,督促各分公司撤销了原有的资金账户,改由在结算中心开立内部结算账户,公司之间结算以及与集团总部之间的结算都通过内部结算账户来完成。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规范了企业资金流通渠道,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

3、加强预算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实现管理工作重心前移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发挥资金预算在资金管理中的作用,资金结算中心非常重视集团各分公司资金收支周计划和月计划的上报工作,依据集团公司有关制度规定,对资金收支计划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计划不予批准。审核后的资金收支计划将作为各公司资金支出的依据,严禁将计划内资金用于计划外的其它用途,超过计划的资金支出,需要补办相应的审批手续,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刚性要求,有效地提升了企业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资金结算中心加强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外因,目前企业自身很难控制。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和控制,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管理机制上,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资金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审批、监督、考核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预算范围由单一的经营性资金收支计划,扩大到生产经营、基建、投资等全面资金预算。预算主体包括企业内部各独立核算单位。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

在编制资金预算时,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生产经营资金包括承揽任务、项目施工和正常管理费所需资金,是保证生产经营的必需资金,应按照企业内部各个所属单位年度、月度计划,统筹调配,保证这部分资金供应,不得挤占或挪用。

2、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环节的可控性。

这是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补充。企业要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监控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各个环节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监控的重点应包括:一是资金收入方面,应收款项是否应收未收或缓收;在建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回笼;已完工项目是否及时撤场;处置资产的审批及款项收回等,当期的实际资金收入与预算收入差异及原因。二是资金支付方面,应付款项是否存在支付风险;大额资金的立项、审批、支付是否合规;当期的实际资金支出与预算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原因分析。

3、从技术手段上,灵活运用资金结算工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施工企业应立足工程项目高度分散的现实,探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积极规避财务风险。一是建立、完善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及时调剂余缺。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实现了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对分支机构做到了“你的钱,我看着你花”。结算中心一个口径对银行,分公司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可以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提高资金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健性,通过结算中心,对成员单位分散的资金集中管理,统一筹措、协调、规划、调控,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及时掌握资金流向,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所属单位的业务运作。

4、从经营理念上,瞄准目标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强化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意识。

资金管理的范畴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经营理念上,企业必须细分市场,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发挥企业的优势,从源头加强控制,科学合理地筛选投标项目,而不是饥不择食,不分良莠,有项目就跟踪,见标就投。另外要从支出上加强控制,中标的项目必须强化全员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消灭亏损项目,配合以上各项措施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加大监控力度,规避资金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施工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施工企业资金管理改革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加强资金管理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问题。我们应该规范资金管理,明确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的责任分工,把好资金进出关,遵循“满足市场、管理有序、提高效率”的基本原则,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

一、引言

成立高校资金结算中心是高校资金管理的重要创新举措,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为实现高校资金的保值增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 随着我国财政性资金管理方式及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发展,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开始暴露各种问题, 其发展也受到了挑战。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职能与作用

作为高校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产物,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职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现金出纳——负责处理高校财务部门和学校二级单位等单位的现金收付及转账等业务;内部结算——负责办理各开户单位经济往来过程中的收入、支出、转帐等结算业务;资金调控——负责高校各开户单位资金的筹集、占用、投放、回笼等, 掌握高校各开户单位资金的流动信息, 在高校内部对资金进行调控。

高校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高校资金管理, 降低筹资成本, 缓解资金短缺, 克服资金分散的弊端, 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的实践表明,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实施有利于高校财务部门职能的转变, 有利于补充高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有利于缓解高校资金供需矛盾, 还有利于增强高校资金调控能力, 强化高校资金管理职能。

三、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实施现状

随着我国财政性资金管理方式和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发展以及新《会计法》的实施,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传统运作模式及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下高校资金运作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管理模式与我国新财政性资金管理模式的矛盾突出。目前, 我国高校所有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帐户体系进行管理, 高等院校只能按照财政部的规定在银行开立一个零余额帐户, 每日结算之后帐户余额即为零, 这与以往我国高校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主要以在银行开户并接收和使用财政拨款资金为主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只能利用国库资金专户或零余额帐户将资金打到受款单位和供货商的资金帐户上。在新的财政性资金管理模式下,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资金结算职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

其次,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传统运作模式及其效率远不能达到新时期高校资金运作的要求。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 高等院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快, 高校拥有的资金少则几千万, 多则几亿元,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传统运作模式及其效率已远不能满足运作如此庞大的资金的需求。

最后,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落后的结算手段严重影响了高校资金的运转效率。新形势下, 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不断深入, 高校与外界的资金往来日益频繁, 资金结算量也与日俱增。但是, 现在我国高校内部的业务往往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向银行转移,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金流入流出的速度。目前我国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的结算手段并没有完全跟上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还远不能满足高校对资金周转速度的需求。

四、完善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措施

第一, 主动适应新的财政性资金管理模式。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应在原有业务基础上, 把国库集中支付纳入结算中心的日常工作流程, 努力完成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高校与财政部、高校与银行的衔接工作, 致力于打造新型的资金结算中心。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在每年的年初就应该大致估计学校各部门年度预算的资金量, 在当年的国库集中支付的过程中,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应该对这些资金的使用进度有清楚的把握, 并充当好联系预算部门与核算部门纽带的角色, 定期向学校财务管理部门汇报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情况。除此之外,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还应承担高校与财政部之间的桥梁作用, 确保财政性资金支付及时、支付渠道通畅。

第二, 强化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的资金运作能力。笔者认为,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除了要行使现金出纳、资金结算和资金调控等职能外, 还必须充分挖掘高校资金的投资理财价值。结算中心在实际的资金管理工作中, 要注重货币的派生能力和时间价值, 使高校大量的资金不仅得到量的保存, 还要得到质的提升。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应努力通过引入金融运作机制, 有效降低资金库存, 聚集闲置货币资金。在条件成熟的高校, 结算中心完全可以将闲置资金投向风险可控、投资价值高的社会其他领域, 充分发挥高校资金的投资理财功能, 实现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高校资金结算中心还可以尝试利用商业汇票、银行存款等手段增加资金使用效益。除此之外, 增强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运作能力还要求结算中心必须加强对高校日常资金支出的控制与监督, 对重大项目资金的使用应做好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效益评价等工作。

第三, 改进结算中心的结算手段。笔者认为,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应该主动引进电子银行业务,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 联合学校资金预算、核算及收费部门, 共同开通校园网缴费、充值等业务, 这样可以替代传统人工结算, 有效克服资金到帐不及时、银行代扣学费存在争议等问题。利用先进的结算手段, 满足学校各部门及全校师生对资金结算的需求, 努力以结算方便、结算效率高取信于学校各开户单位。

五、结论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是我国高校财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物, 作为一种全新的高校资金管理模式, 该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与此同时, 各高校也需要在实践中对该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 使其职能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认为,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资金运转中介机构, 我国高校必须处理好内部结算中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只有这样, 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系统才能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高校结算中心 篇4

关键词:内部 资金 结算 中心

内部资金结算中心不应作为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利益主体。因为结算中心资金管理调度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分公司的经营去实现,对它来说,这是不可控的。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毕竟不是集团公司下的财务公司,更何况若是以盈利为目的,则它的利益可能与公司的利益相冲突,从而有悖公司的经营目标。

内部资金结算中心集银行金融管理和企业资金管理于一身,通过“结算管理”和“信贷管理”做好企业资金的调剂工作,并及时把企業高层的经营意图贯彻于财务部门、计划部门以及车间、各商品部,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资金保障。因此,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工作目标与任务不是盈利,评价其工作业绩也是要看它对内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如何,看它对企业财务控制和对决策的支持程度怎样。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内部资金结算中心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和提高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

一、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设计

实现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各种功能必须有一个前提,即结算中心要与银行签订有关协议,确保融洽合作。

(一)实现公司内部各类账户资金的全面监控和调度资金的瞬时到位。结算中心通过与银行合作,设立企业银行终端并利用其企业结算系统,使公司总部能通过终端随时查询各分支机构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全面及时地掌握公司的整体资金状况,同时根据公司的资金预算、计划,使需要调度的资金能够在瞬间到账,解决资金调度上存在的时间、地区差异问题。

(二)实现公司各营销网点销售货款的及时回笼,减少在途资金,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健全的分布广泛的营销网络体系是公司产品销售的巨大优势,但由此也带来了资金回笼速度慢,月度在途资金占用大的问题。因此可将各经销网点账户统一调到合作银行,并应用合作银行先进的资金汇划结算系统,缩短资金在途时间,加快货款的回笼,减少不必要占用。

(三)实现网内资金融通。如果公司下属某个单位急需现金而账面存款不足,这时只要总公司在合作银行系统存款总额高于需用的资金数,即可由该单位当地开户行先垫支,此笔款项银行不收短期拆借利息,等该单位资金调度到位后偿还这笔款项。

(四)强化内部结算,实现内部单位无“三角债”,公正反映各事业部经营业绩。由于公司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因此各单位间会频繁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且数额较大。实现内部结算后,一方面各个分公司的报表能够真实反映资产负债的情况,另一方面,为了公正反映各个分公司的经营业绩,资金占用者应及时向结算中心支付利息,而结算中心也须及时向资金被占用者转付利息。????

二、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

资金结算中心应考虑合作银行结算网络的实际功能和运行情况,在运行中应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账户开设规定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运转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为便于资金结算中心能更好地运用银行结算网络,各分公司要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有计划地撤销原来其它银行开设的账户。

对于开设账户,应注意:(1)各个分公司在银行应开立一个收入户和一个支出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户资金来源于产品销售回款、借贷款项(包括公司拨款与银行贷款)及其它业务收入款项,其款项的支出仅限于公司调度款项及支出拨款。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其分户确定一定的存款限额,在与银行达成充分协议与授权的基础上,超过限额的资金由银行自动划至总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上,低于限额由公司总部根据该分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给予补充资金。支出户资金仅来源于收入,其支出包括采购、工资、税金等所有分公司的支出项。(2)对于公司营销网络资金账户的控制,鉴于其在多行开户且地域分散,短时间不易调整至同一行,且网络的建立及运行难度也较大,因此在资金结算中心建立之初,可先将各销售分公司的账户设立在合作银行,并与全公司资金结算系统连网运行,部分地加快货款回笼速度,减少资金占用。至于各营销网点开户并入合作银行结算网络,可在资金结算中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后逐步实现。

(二)资金调拨程序及控制

为防止企业银行系统被盗用,同时也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侵入,企业银行系统的登录采用银行提供的密码保护系统,同时企业资金调拨须坚持专人密码操作、权限设定原则,即对于每一笔资金的划拨应在数量上设定权限,专人必须有其专用密码,并与特定数量资金的调拨权限相对应。如结算中心资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主任共同确认可对应50万元调拨权限,业务主任和财务经理共同确认对应50万一200万元的调拨权限,200万元以上须由公司主管副总亲自或授权运用其特定密码完成该笔资金调拨业务,同时对于每一笔业务的操作人员按其权限设定其应承担的责任。

具体调拨方式如下:根据月度公司资金收支计划,资金管理员运用资金结算网络的远程查询功能,获知各单位资金余额后,结合各单位资金运行情况,据其经营需要,在计划额度内,由资金管理人员按其权限通过网络予以给付资金;对超权限业务可向相应权限领导提出报告,并由本人或授权人员完成该笔资金拨付手续,其票据传递及往来业务按规定程序办理。

(三)资金结算中心的日常管理

除密码专用及权限设定等内容外,资金结算中心应结合总部与各分公司资金借贷流向情况及会计报表情况,于月末结账后10日内确定公司总部每月利息分摊数额,完成利息分摊工作。各单位应针对其在合作银行开立的收入户和支出户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并每天与银行核对,做到业务发生次日必须结清,月末编制银行对账单并调整账务,并每月与结算中心核对账目。

运用资金结算网络的远程查询功能,对于各分公司的支出户开支情况予以监督,了解其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纳入月度资金收支计划的考核,严格兑现相应奖罚,由此简化公司资金管理程序,且极大地提高了公司资金管理的效率。

(四)结算中心单据的传递及资金调拨指令

结算中心要单独制作资金收、付单据,发生资金收付业务时,进行账务处理并填制资金收支单据,其程序应与银行相仿。单据在每月财务会议上发放或由来往人员携带,并发放对账单,结算中心根据资金收支计划调度、调拨资金时,以“资金调度令”为准,电话和传真通知有关分公司。

(五)组织机构设置及分工职责

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探讨 篇5

一、资金结算中心的作用

(一) 强化预算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是实现管理工作重心前移的一种有效手段, 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发挥资金预算在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资金结算中心应重视集团各子分公司资金收支周计划和月计划的上报工作, 依据集团公司有关制度规定, 对资金收支计划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核, 对不符合规定的支付计划不予批准。审核后的资金收支计划将作为各公司资金支出的依据, 严禁将计划内资金用于计划外的其他用途, 超过计划的资金支出, 需要补办相应的审批手续, 体现了预算管理的刚性要求。通过对资金收支计划的汇总与分析, 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现金流量的情况, 决策层可以根据预测数据及时调整投资、融资相关政策, 以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通过加强资金预算管理, 集团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由事后被动分析上升为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分析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有效地提升了企业集团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 控制资金运作, 防范资金风险

通过实施账户集中管理, 使集团子分公司的资金运作被完全置于集团公司的监控之下。资金结算中心依据核准后的资金计划控制各公司的资金支出, 从而有效控制了资金流向, 降低了资金风险。为了巩固账户清理成果, 防止资金体外循环, 结算中心还定期就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集团各子分公司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私开账户、私设“小金库”等违规行为, 并对检查出来的问题严加惩治, 维护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严肃性。

(三) 统一账户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 账户是资金的载体, 通过对账户的控制, 就能有效控制资金的流向。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之初, 集团各子分公司都拥有独立的财务部门和银行账户, 由于缺乏管理, 账户开设的十分零乱, 有的公司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资金账户, 极易诱发经济犯罪行为。资金结算中心运作后, 依据《资金账户管理办法》等有关制度规定, 对企业的资金账户进行了彻底清理, 督促各子分公司撤销了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资金账户, 改由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设立内部结算账户, 公司之间结算以及与集团总部之间的结算都通过内部结算账户来完成, 公司与集团以外的企业办理现金结算业务则需要通过指定的账户来完成。通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 规范了企业资金流通渠道, 改变了过去企业资金进出多通道的弊端, 为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条件。

(四) 完善信息渠道, 提高信息质量

充分掌握企业资金信息, 是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先导。只有充分掌握企业资金信息, 才能有效整合各种资金资源, 实现资金规模效益的最大化。为了能充分掌握各子分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资金结算中心制定了严格的资金周报制度, 通过对各公司和中心各办事处资金周报的汇总、整理和分析, 可以及时掌握各公司资金收支情况、资金结余情况和资金结构情况, 将其中重要的数据指标及时反馈给集团总部, 使集团总部能清楚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的经营与财务状况, 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做好资金周报工作的基础上, 结算中心开展了对各子分公司月度生产经营和资金运行状况的分析工作, 经过科学细致的分析, 可以帮助各公司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寻求到管理的重点、难点和要害, 为集团公司决策层完善企业微调与整合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结算中心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融资渠道单一, 防范资金风险能力弱

在市场低落、货款回收严重不足和货款结构不合理 (如:收回大量变现能力差的银行承兑汇票甚至商业承兑汇票) 出现时, 仅靠财务成本高昂的银行贷款这一单一的融资渠道是远远不行的。薄弱的盘活资金能力很有可能使结算中心步入走投无路的死胡同, 甚至非常冤枉地背上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大黑锅”。

(二) 内部贷款管理存在风险

当企业内部经济状况良好, 各单位经营正常, 结算中心贷款管理就能发挥杠杆作用, 调剂资金余缺, 节约财务费用。但由于外部融资权通常集中于集团公司结算中心, 集团公司必须满足各单位发展的资金需要, 意味着各单位的违约风险最终要由集团公司来承担, 从而滋生借款单位的道德风险, 危及集团内部融资机制的顺利运行和增加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 杜绝结算中心存款余额赤字的管理力度不够

以山西汾西矿业 (集团) 公司为例, 部分单位结算中心存款赤字余额居高不下, 且赤字金额愈来愈大。这些赤字单位的存在, 特别是赤字余额情况下的支付行为, 将大大影响集团公司整体经济效益, 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 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埋下一颗“地雷”。

(四) 缺乏信息沟通的便捷渠道, 企业集团对资金监控与头寸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平台和技术基础, 结算中心无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所属单位的资金头寸, 仅凭各单位申报的货币资金计划拨付资金, 这就难以避免有些单位不按结算中心拨付资金的规定用途专款专用, 虚报和截留资金。

三、完善结算中心管理的建议

(一) 强化日常业务管理

日常业务管理是结算中心管理的基础, 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必须做到: (1) 严格控制开设银行账户, 加强银行存款管理力度; (2) 充分发挥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和资金结算的功能, 实行内部存贷款业务; (3) 采取严密的网银业务管理措施, 此外还必须从日常工作环节入手, 遵守现金管理规定, 强化票据管理, 加强财务印鉴管理, 防范管理风险, 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二) 实行资金预算管理, 保证资金有序流动与合理使用

各单位于每月编制上报次月货币资金支出预算, 由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合理确定各单位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 所有资金支付均应按计划执行。对集团公司下拨的各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对计划外资金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支付。

(三) 强化资金风险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比尔·盖茨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张瑞敏的“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这些观点都是企业家的风险意识的表现, 具体到结算中心的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 (1) 控制内部贷款规模, 结算中心贷款管理应该服务于企业的总目标, 体现集团的决策意图, 严格控制内部贷款规模; (2) 杜绝结算中心存款赤字, 结算中心要充分发挥管理软件的余额赤字预算功能, 保证本单位具有充足的财力; (3) 加强贷款担保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财政部关于担保的有关规定, 加强对贷款业务的担保管理, 规范担保行为, 完善担保手续, 防范担保风险。

(四) 采取多种融资渠道, 确保企业经营资金需要

企业的融资渠道很多, 主要有银行贷款、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承兑汇票贴现等。其中贴现是最简单的融资方式, 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最高。企业债券的融资成本虽比银行贷款低, 但审批时间较长。相比之下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成本最低。因此企业在充分考虑风险的基础上可适时尝试使用其他的融资方式, 以扩大企业的筹资范围和盘活闲置资金。

(五) 强化事后监督

事后监督是资金安全保障的一项强有力的措施, 针对目前结算中心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管部门要及时出台监督管理办法。结合企业标准化管理和会计工作达标的有关规定和精神, 组织专门的督查小组, 直接对主管领导负责,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结算中心票据管理、业务管理、印鉴管理、人员素质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和督促, 从而实现资金管理的安全、优质、快捷、高效。

(六) 实现信息化管理

积极采用先进的办公设备和资金管理软件系统, 实现资金管理自动化、信息化, 建立强大、安全、完善的结算中心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信息获取量和时效性, 尽可能快速地了解企业各项计划的执行效果, 预测各种意外事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实现“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黄研博:《集团公司财务结算中心资金管理模式探讨》,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王嘉齐:《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结算中心的内部控制》, 《金融经济》2008年第12期。

[3]陈岚:《浅析高校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与作用》, 《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

[4]陈锡彤:《资金结算中心运作浅议》, 《中国农垦》2008年第6期。

[5]邢姝月:《财务结算中心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冶金财会》2008年第3期。

如何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 篇6

一、从三角关系看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

总部、军区、军兵种建立起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之后, 事业部门主管的事业经费改变了以往的流动方式, 需要经过主管部门、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和开户银行三个节点完成结算过程。在事业经费流动的过程中, 主管部门、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和开户银行三者组成了一个闭合的业务三角循环关系网络。从这方面看,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业务必须要建立在这个“三角关系”上, 充分发挥起作用也必须充分考虑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 财务结算中心与经费主管部门

经费主管部门要根据上级单位核准的预算、单位领导的指示和本部门事业任务制订其主管经费的收支计划。经费主管部门负责经费的具体使用, 但所有的经费支出的结算都要归口于财务结算中心。经费主管部门要在年终核算本部门的经费使用情况, 汇报事业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编报经费决算。财务中心的结算情况不仅给经费主管部门的核算提供支撑, 还是经费使用效益的有效佐证。充分发挥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 能够对经费主管部门的经费使用提供指导, 也可以通过经费的调剂, 解决单位部门的眼前资金问题, 保证对急难险重任务的资金保障, 突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

(二) 财务结算中心与开户银行

经费开户银行, 是办理经费收入和支付的经办机构, 是管理银行存款存储和支出的终端。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依靠开户银行对资金进行快速及时的划拨和支付, 但对于军队财务结算中心职能的不断拓展, 会对更多的事业经费进行集中结算, 这不但可以实现强化部队内部资金管理的内部效应, 还能将分散的资金集中到较少的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可利用的资金也会相应提高, 因而还可以实现促进地方融资和经济建设的外部效应。

二、从现代财务管理看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本身就是现代财务管理不断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进一步推进军队财务管理现代化的有力推手。

(一) 充分发挥财务结算中心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信息化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建立能够将更多的财务业务集中起来, 业务的集中就给建立一个处理重复率高、相似度业务的高效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现实需求。另外, 大量的经费业务集中在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处理, 需要提高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信息处理能力, 也要求经费主管部门将更为准确的业务信息传递到军队财务结算中心。

(二) 充分发挥财务结算中心作用有利于财务业务网络化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建设对经费主管部门的经费使用流程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经费不再由经费主管部门掌握, 经费支出不能再从本单位进行结算处理, 而是通过将支出情况反映给军队财务结算中心, 由军队财务结算中心进行资金的支付和划拨。地域的限制使得传统的经费结算制度不再适用, 要求我们通过可靠、稳定、高速的专用财务网络进行财务业务信息的传输, 以便业务处理打破地域限制保持高效。

三、从“十字方针”中看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

“集中、调节、制约、监督、服务”是反映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的“十字方针”。这“十字方针”集中体现了我军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建设的初衷和要实现的目标, 充分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作用, 就是要充分领会这“十字方针”的含义, 将“十字方针”落实到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切实工作中来。

(一)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集中作用”

建立军队财务结算中心是我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动作之一, 是变革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建设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就是要将全军分散在各个经费主管单位和部门的经费结算业务集中到数量较少的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中来, 以便统一划拨经费, 同时将各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的经费支出进行统一的操作。集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业务操作的效率, 业务的成批处理是将更多内容相近、操作流程相似的业务统一交由专职人员处理, 这样可以减少将业务分散在各个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处理产生的误操作。充分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 必须进一步拓展“集中”的含义, 进一步强化“集中”的落实。

(二)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调节作用”

以往的预算经费使用尤其是事业经费的使用由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管理。忽略了经费使用情况的反馈职能, 仅被动等待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的汇报, 每个单位和部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将经费需求调高, 这就造成了经费需求分配不均的情况, 也就是经费需求多的单位经费得不到保障, 而经费需求相对较少的单位经费又用不完。建设军队财务结算中心, 便于上级财务部门尤其是大单位财务机关对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主动掌握, 对于各单位的经费使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便于对单位间的经费进行调节, 以便更好地保障各级各单位的经费需求。

(三)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制约作用”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建立将经费结算环节从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的业务中剥离出来, 改变了以往的经费使用由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自己管理、自己使用、自己支付的情况, 实现了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与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对经费的共管, 分散了经费主管单位和经费使用部门的权力, 使二者之间相互辅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四)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监督作用”

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对结算环节的掌控很自然地会对经费支出起到更好的监督作用。一方面经费的支出划归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管理, 可以实现对经费结算的有效把控, 提高了对经费支出的审核力度, 将经费支出的审核从本单位业务人员交由军队财务结算中心, 脱离了行政关系的束缚, 更有利于合理管控经费使用。另一方面军队财务结算中心还可以更好地监督预算执行情况。长久以来我军的预算执行存在诸多问题, 通过建设军队财务结算中心可以从经费结算环节实现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对于已经审核过并且列入预算中的支出给予结算, 而对没有预算计划的经费支出不予结算, 从而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五)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服务作用”

在军队财务结算中心“集中、调节、制约、监督、服务”的“十字方针”中, 服务是所有作用的核心, 也是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的最重要体现。建设军队财务结算中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对经费支出结算环节的集中处理, 归根到底也是财务勤务保障活动, 发挥军队财务结算中心作用必须坚持好“服务”的宗旨。军队财务结算中心要提高业务处理的速度, 提高对部队业务的反应速度, 提高资金划拨的速率, 更好地提供经费结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亮.“钢铁长城”的金融保障──总后财务结算中心十六年工作巡礼[J].中国金融家, 2005, (8) .

[2]徐保和.建立经费预算与资金收付相分离制度的构想[J].军事经济研究, 2009, (10) .

[3]毛国山, 黄如安, 陈峰.深化军队“资预结合”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0, (4) .

[4]徐枫, 刘志峰, 张胜.部队基层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7) .

[5]宋永朝.深化军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 2011, (3) .

高校结算中心 篇7

一、结算中心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

结算中心在铁道部、铁路局 (集团公司) 、大的铁路地区建有三级结算网络, 设立了三级结算部门, 为所在区域的铁路单位开立内部账户, 办理内部结算, 以及通过协作银行, 办理对外结算。另外, 结算中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结算资金的监管, 确保资金安全, 防范资金风险。

自2005年铁路体制改革以来, 全路实行路局直管站段 (之前, 南昌铁路局是试点) , 管辖跨度大, 独立核算单位多。路局内部单位间以及与路外单位之间经济事项繁杂, 再加上高铁时代的到来, 伴随铁路大规模投资, 投资主体多元化, 投资渠道多样化, 都给资金管理工作带来新的课题。确保资金安全, 防范资金风险, 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 铁道部也加大了资金监管力度, 要求结算中心对开户单位资金流向及款项用途等都要进行监管。本文试从结算中心结算网点层面, 结合笔者工作单位具体情况, 对当前的资金监管工作做一些探讨, 力求将资金风险从源头控制, 控制在结算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二、目前结算中心资金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 资金管理部门对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2) 柜面结算人员对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部分柜面结算人员对资金风险认识不够, 认为资金监管是领导的事, 在工作中仅满足于日常结算工作不出业务差错, 使资金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形成了一定的资金安全隐患。 (3) 资金监管制度不健全, 监控措施不到位。目前, 结算中心没有一整套专门针对整个业务流程的资金监管制度, 只是在一些文件中做出了相关规定, 容易产生漏洞和失误。在实际工作中, 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 (4) 资金监管工作的滞后性。资金监管工作现状大多只局限于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结算业务检查来完成。报几张报表, 统计几个数据。缺乏事前和事中监管, 不能将风险控制在结算的第一道防线, 一旦出现重大的资金安全问题, 损失将难以挽回。

三、加强资金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

1. 明确结算中心权限

规定铁路企事业单位在办理结算业务时, 必须接受结算中心监管。

2. 规范内部账户管理

铁路企事业单位必须按铁道部、铁路局要求, 凡是有结算中心的地区, 必须按规定在结算中心开户备案, 严禁在中心以外的金融机构开立账户。已经开立的予以清理, 实行账户年审制度。每年四月底前, 所有开户单位必须报送上一年度有关材料, 接受结算中心年检。

3. 严格实行客户备案制度

来中心办理结算业务的人员 (一般是出纳) , 必须出示结算证, 中心审核后予以受理。若出纳临时有特殊情况到不了, 单位财务负责人应出具正式书面说明并加盖单位财务专用章, 方可由其他人员来中心办理业务。出纳变更, 单位财务部门应填写相关信息报送结算中心备案。

4. 规范内部开户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管理

铁路企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部中心的有关规定, 规范使用结算凭证。中心开户单位之间 (包括非同一结算网点内部单位之间, 内部单位与结算中心之间) 资金往来必须使用“内部转账支票”、“联网内部付款委托书”等内部结算凭证, 通过内部转账办理。

目前, 铁道结算中心使用的R F S结算系统由部中心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管理, 为铁路资金结算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台, 保证了中心正常的业务运作。内部转账结算, “同城8秒, 异地3分”就能快速入账。不仅减少了资金在途时间,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更是为铁道资金结算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

5. 强化柜面监督

中心柜台结算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支付业务的凭证票面及资金流向。所有支付都必须严格审核印鉴, 大额支付必须双人折角验印。采用电子验印的必须合理确定精确度, 且该精确度由中心主任 (网点负责人) 授权, 其他人不可调整精确度;必须严格按照《票据法》、《支付结算办法》, 部及中心有关规定, 审核客户提交的票据、银行结算凭证及内部结算凭证的金额、用途、收款单位名称及账号等票面要素。中心柜台结算人员对不合规的业务应坚决做到不予受理, 不予支付, 站好结算管理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第一班岗。

6. 强化对账工作

(1) 结算中心与协作银行的对账。每日营业终了, 各结算网点应与协作银行书面核对结算总户资金是否一致, 并签字盖章确认, 其目的是达到结算总户不垫款。 (2) 结算中心与内部开户单位的对账。结算中心临时交客户的对账单及月末对账单, 季末对账回单都必须加盖中心业务章, 并要求备案的出纳签字领取;中心每季度与客户对账一次, 回收的对账回单上必须要有客户单位财务负责人或授权人的签章及财务专用章;对账回单应及时回收, 且回收率要达到100%, 以便发现不符, 及时处理;客户补制回单, 需由中心业务主管在客户出具的有其财务负责人签字并加盖财务专用章的补制说明上签章后, 方可按规定办理。

7. 强化现金监管

中心需配合协作银行, 严格核定各单位的库存限额。一般核定各单位1—5天的零星开支数额。距离中心较远的单位, 最多不超过10天的零星开支数额。中心柜台结算人员应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内部单位报送的《现金监管表》, 对提款单位的提款用途、额度进行确认, 根据金额大小明确审核权限, 审核处理后, 再交由协作银行办理支付。切实把好铁路现金支付管理关。

中心对内部单位的超范围、超限额、超预算的提现业务, 审核不予通过, 并向其上级财务管理部门报告。对职工个人的支付原则上要求通过银行转账。减少现金流动, 堵住“小金库”来源。一方面符合资金监管要求, 另一方面也使职工收入显性化, 符合廉政建设要求。

8. 强化大额资金支付过程监管

铁道结算中心应加强对大额资金支付的全过程监管, 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在资金支付各个环节的职责加强岗位间的互联互控。具体工作应根据部中心财监管 (2005) 39号文的指导思想进行。建立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讨论决策制度。内部单位要动用大额资金, 必须通过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等形成决策意见并登记备案。严格执行大额资金使用联签制度。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过单位法人代表、总会计 (经济) 师、财务负责人联签, 并提供书面联签材料给开户中心。开户中心柜台结算人员按规定审核联签材料原件、复印件后, 方可办理资金支付。认真落实大额动态报告和监控制度, 这也是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环节。各级财务部门和结算人员要如实报告大额支付事项, 不得漏报, 更不能隐瞒不报。对一直未报而发生资金损失的, 一经发现, 要追究领导和经办人员责任。

9. 强化建设资金实时监控

高铁时代, 为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 完成大规模铁路建设任务, 加强建设资金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如下:

(1) 对建设资金使用实行计划管理。各建设单位每月末将下月资金使用计划报开户结算中心, 中心建立各建设单位支付台账, 按计划办理支付。

(2) 对建设资金拨付实行实时监控。中心柜台结算人员受理建设单位支付业务时, 除按程序核对凭证内容外, 还必须核对资金流向及金额是否符合合同结算单位及用款计划。如有异常, 应向付款方了解具体原因, 并向上级报告, 取得同意后方可办理。

10.强化预算管理

(1) 对铁路企事业单位资金支付实行预算管理, 严格按预算执行。预算外资金支付必须报上级财务管理部门批准。 (2) 各单位办理预算内支付时, 必须在结算凭证上标注“预算”字样, 交由中心柜台结算人员审核。 (3) 预算外资金支付严禁将票据交收款方“倒进账”, 必须由付款单位主动到结算中心办理, 同时提供资金支付审批的原件及复印件, 经柜台结算人员上报上级主管单位, 审核后办理。 (4) 柜台结算人员应严格审核, 规范操作, 不符合规定的资金坚决不予支付。

四、结论

对公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的探讨 篇8

一、成立资金结算中心的必要性

1. 实现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相互调剂资金。。资金结算中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行使职权, 规范结算业务, 统一在银行开立账户, 统一在银行办理贷款。通过逐步撤销下属企业多余账户, 保障资金的集中和安全。下属企业在结算中心开立收、支账户, 由总公司统一管理, 通过账户管理方式把内部各企业暂时闲置和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 再根据实际情况, 以发放贷款的形式调剂给总公司内需要资金的企业, 从而实现内部资金相互调剂余缺。通过资金集中和调剂, 间接参与下属企业的管理, 强化了资本运作的功能。

2. 强化企业内部监控。。建立企业资金结算中心使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 该结算中心对各企业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 对资金的流向、使用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 核对相应的计划、合同、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从而使集团内各企业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

3. 加速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效益。。建立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后, 企业成员间的内部交易达成后, 资金划转在瞬间就能达成, 付款方成员企业的付款和收款方成员企业的收款在同一时间达成, 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和时间间隔, 不产生任何在途资金, 划转效率高, 有效提高了集团资金周转速度。

4. 减少贷款规模, 降低财务费用。。资金结算中心通过内部资金融通, 盘活了闲置资金,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内部的存贷款业务, 形成存贷利差, 同时也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 减少了贷款利息。其次资金结算中心整体的规模形成后, 与商业银行形成强强对话, 更容易获得银行政策的支持, 如存款利息按照协定存款执行可获得翻倍的利息收入, 贷款利息也可以在银行政策范围内下浮, 这都降低了企业财务费用。同时, 由于使用内部结算系统, 不需支付任何额外费用, 能够节约大量财务手续费。

5. 提高信用等级, 增强筹资能力。。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 能否从银行获得信贷, 最根本的是企业的还本付息能力。企业集团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后, 由于集团统一对外开户, 其整体偿债能力增强, 信用较高, 就比较容易筹到大笔资金。

二、资金结算中心的构建

资金结算中心通常设立于企业集团财务部门内, 但在组织结构中为独立运作的职能机构, 内部结算中心应该单独设置, 和会计部门平行。内部结算中心的职责是资金的管理, 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 财务与会计应该分离。根据我公司实际, 结合其他公司如矿山公司实践, 应该在财务部下设独立的结算中心, 采取两种运作模式。一是收支两条线模式。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在承办银行开设一个总账户, 成员企业在资金结算中心及银行分别开立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结算账户, 成员企业收入户的资金实时归集到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总账户, 资金结算中心再根据成员企业的用款申请将其所需款项从总账户划拨到成员企业的支出户, 成员企业各项业务款项的收入只能归入收入户。二是统收统支模式。只在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开立一个银行总账户, 下属成员企业取消所有银行账户, 所有成员企业的一切现金收付活动均通过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总账户进行, 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相当于整个企业集团的一个“大出纳”。这种模式适合对资金集中管理要求高, 对成员企业的资金实现完全控制的企业集团采用。矿山公司就是使用这一模式, 也比较适合我公司实际。

三、存在的问题

1. 领导干预较多, 内部机制不健全。。外部银行机构实行资产风险管理, 对贷款的审查极为严格, 集团企业的财务结算中心不同于商业银行, 它作为企业集团的职能部门受制于企业的领导。目前, 财务结算中心放贷多由集团领导决定, 极少考虑其资产状况, 贷款用途和效益回报, 既不用担保, 也不用抵押。企业负责人的频繁更替, 使结算中心资金回笼困难, 影响存款单位的正常用款需要, 如此恶性循环, 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2. 贷款的使用缺乏必要监控。。目前的许多资金结算中心没有形成一套类似外部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 贷款前缺乏对资金使用项目的全面了解, 放贷后又缺乏必要的监控措施导致贷出的款项长期无法收回。财务结算中心在发放贷款时及资金划拨后, 缺乏对资金的全面监控。只是在贷款到期无法还贷时, 才去调查了解, 已失去任何意义。

3. 成员企业信用意识淡薄, 利息拖欠严重。。资金结算中心建立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内部调剂资金, 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后, 各子公司需要资金时就伸手向结算中心索要, 不考虑其风险与资金使用效益, 或者干脆就是抱着贷款不还的目的到期的利息长期拖欠, 不主动归还。信用意识十分淡薄。

4. 内部借贷资金分配不合理。。现在的资金结算中心的贷款多给了那些效益差, 包袱重且资金紧张的困难户。而对于那些经营状况良好, 规模迅速扩张的企业支持较少, 造成内部资金分布的不合理, 一方面不能形成公平、合理的内部市场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使资金长期沉淀于困难企业中, 无法正常流通周转, 整个集团的资金效益难于得到提高。

四、改进的措施

1. 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对结算中心实行独立核算, 单独考核。并同时建立类似外部商业银行机构的管理机制, 贷款由结算中心根据对贷款企业的综合评估做出决策, 避免集团领导的个人决定。出了问题由结算中心领导负责, 对取得成绩的, 给予适当的奖励, 对结算中心的管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2. 强化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提高成员企业信用意识。。建立完善总公司的资金管理制度, 对于存在的信用意识淡薄现象, 我们应该加强诚信教育, 开展对贷款使用项目资信评估建立信用档案, 推行失信惩戒机制。

3. 合理分配资金, 建立风险机制。。对内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是调动内部单位加强资金管理的积极性, 促进公平竞争的前提条件。结算中心贷款的使用不能简单根据内部单位是否有偿还能力来决定是否贷款, 而应该服务于企业的总目标体现集团的决策意图。一方面结算中心贷款应该向经营良好的内部单位倾斜, 以鼓励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结算中心还要帮助亏损单位度过难关, 给其一定的扶持资金这是结算中心贷款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4. 提高结算中心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财务结算中心作为集团的一个服务窗口是为成员企业服务的, 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结算、信贷、出纳等工作。还应该充分利用结算中心的信贷资源, 及时向企业领导提供有关资金信息, 使企业领导人能随时了解整个集团的资金运作情况, 合理安排资金, 化解经营风险。同时要为成员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帮助其合理理财,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存在法律纠纷的或有风险。。结算中心实行的撤消下属单位银行账户、资金统一由结算中心支付的体制, 存在着法律纠纷的或有风险。如果因某个成员单位的法律纠纷而致使银行账户冻结时, 会导致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不能流动, 给集团带来经济损失。我在矿山工作时, 就曾遇到过账户被封资金冻结的情况, 好在当时那个账户资金较少, 对整个公司运营影响不大。所以, 这种风险对结算中心这种单一账户运行模式而言, 是很难防范的。

2. 潜在的资金损失风险很大。。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结算业务中的广泛应用, 相关的技术犯罪也极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

3. 会计凭证不规范。。银行单据随审核凭证留存总部, 成员企业的会计凭证就无银行单据作为收付款证明。

高校结算中心 篇9

摘 要 建立起健全、科学的资金管理体制,可以帮助我们理顺企业主管部门与资金结算中心的关系。对内,资结算中心通过对企业单位的各银行账户的管理来挖掘潜力;对外,除了积极筹措资金以外,还要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获得最大利益。在本文中,笔者对两种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利弊,选择了一种相对更具优势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

关键词 资金结算中心 管理模式 分析研究

一、前言

高效的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资金结算中心和业务主管部门的的关系流通顺畅,其次资金结算中心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考核、业务管理、业务监督等。

资金结算中心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必须像银行运作一样,做到账务日清月结,保证资金头寸调配和各账户余额的及时准确。因此它的主要职责是:

第一,遵守国家与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金融法规以及对资金结算中心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第二,统一为集团各企业办理日常结算业务;第三,统一管理集团总部及各企业银行账户;第四,协助企业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帮助企业理财;第五,接受企业贷款申请,通过对外融资和调剂企业存款发放贷款;第六,统一管理、规划、调剂集团资金,加强结算、信贷、资账调剂的规范化管理,防止资金的流失、沉淀、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资金结算中心业务的顺利的运行;第七,负责财务结算中心资产的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第八,通过对外融资筹集集团和各公司经营生产所需的资金。

二、两种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模式的对比

(一)第一种管理模式以自办结算业务为主的结算模式

某行业资金结算中心成立于1994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正规化。但也存在值得商榷、改进的做法。现以某行业集团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为例,对现行的资金结算模式进行分析。

1.目前的资金结算中心的现状

集团公司下属内部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帐户,存入资金。集团内部单位之间以及内部单位与外部单位之间,在发生经济交易时使用相应的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通过专门开发的电子联网结算系统(RFSMIS),进行货币资金给付及其资金结算业务。须有接柜、记账、复核、联网管理、票据交换、保管、系统操作、业务主管等岗位完成相关核算、监督业务。同时根据区域的划分,设置不同层次的结算网点。

2.存在的问题

2.1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机构,配备相关数量的人员;

2.2支出各网点的网络通信费用,花费财力、物力维护核算系统;

2.3内部银行帐户,在对外经营中遇到较多障碍。

(二)第二种方案:以金融机构代办为主、企业核算为辅的结算模式

委托银行办理结算业务,企业人员实行监管。

1.方案明细

就是以金融机构开发的系统为主要平台,通过集团客户理财功能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以公司资金结算中心为总账户的三级集团账户管理体系,辅助以网上银行高级客户服务提供总公司对各级账户进行信息查询掌握资金整体情况,达到统一管理、统筹使用的目的。

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方法:

1.1在开设账户方面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建立并运行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为了使资金结算中心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银行结算网络,总公司财务部可以采取相关对策,比如,规定总公司下属的各分公司必须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设结算账户,不在设立内部银行账户。并且按照总公司的安排撤销其他银行账户或者逐渐地减少其他银行的信贷与结算等业务量,当然前提是不影响和这些银行的合作关系。

1.2账户的定义

账户的设立是公司与银行合作运转资金结算中心的基础。为便于资金结算中心能更好地运用银行结算网络,各分公司要统一在所在地合作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并有计划地撤销原来其它银行开设的账户。公司设置总帐户,下属单位为二、三级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核算实现公司内部各类账户资金的全面监控和调度资金的瞬时到位。结算中心通过与银行合作,设立企业银行终端并利用其企业结算系统,使公司总部能通过终端随时查询各分支机构账户上的资金余额,全面及时地掌握公司的整体资金状况,同时根据公司的资金预算、计划,使需要调度的资金能够在瞬间到账,解决资金调度上存在的时间以及地区差异问题。具体规定:

(1)统一管理公司的银行资金账户,为上市公司各个控股企业在资金结算中心设立内部结算账户并进行统一管理。对各控股企业在银行独立开设的资金账户实行审核和备案管理,并对该类资金账户进行管理和监控。

(2)公司总帐户,通过对二级帐户资金进行实时归集,达到掌握和控制全公司资金头寸的目的。收入专户资金来源于产品销售回款和借贷的款项(主要是公司拨款和银行贷款)以及其它业务收入款项,其款项的支出仅限于公司调度款项及支出拨款。应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对其分户确定一定的存款限额,在与银行达成充分协议与授权的基础上,超过限额的资金由银行自动划至总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上,低于限额由公司总部根据该分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是否给予补充资金。支出户资金仅来源于收入,其支出包括采购、工资、税金等所有分公司的支出项

(3)收入专户、支出专户、下属各单位结算户和支出专户作为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将帐户资金头寸上收总帐户,加入结算网络后,其日常付款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4)在资金结算中心建立的最初阶段,可先将各销售分公司的账户设立在合作银行,并与全公司资金结算系统连网运行,部分地加快货款回笼速度,减少资金占用。至于各营销网点开户并入合作银行结算网络,可在资金结算中心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后逐步實现。

二级帐户采用资金实时归集、头寸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收入资金时,余额实时全额上划总帐户,子帐户可用头寸增加;支出资金时,子帐户可用头寸减少,总帐户实时划拨支付,其对外支付结算业务和互相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不受影响。

(5)直接收款帐户作为三级帐户,每日日终全额上划至公司收入专户,日终余额为零

各下属单位开立的收入汇缴专户,定时全额归集,最好选择每日终了归集,保证误收发生的退款业务,保证日终余额为零。子帐户收入资金时,余额增加,在约定时点自动上划总帐户,余额为零。子帐户原则上不允许支出现金,只办理进款收存、上缴归集业务。

(6)资金结算方式

各下属单位可在当地金融机构开立支出专用帐户,并向开户行申请签约注册加入公司结算网络,注册完成后即可办理正常的支付结算业务。

二级帐户实时归集,余额为零,但可用头寸反映帐户当前可使用资金,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三级帐户由合作银行每天日终通过金融机构资金结算管理的集团客户服务系统,将各子(分)公司收入专户资金划转至二级帐户公司收入专户,二级帐户又通过实时归集将资金头寸反映在结算总户。

(7)利息计算及处理

每季度结息日,合作银行在总帐户结计应付利息,并根据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户及本地下属公司结算帐户结计出的利息,将应付利息从集团总帐户划入各子(分)公司异地结算帐户及本地下属公司结算帐户。

(8)银企对帐

公司本部及各子(分)公司对帐单及利息清单由合作银行及省内各分行统一提供。

(9)银企服务

通过合作银行的网上银行提供的企业客户服务,可进行信息查询、对帐、网上支付、资金转帐等多种金融服务,实现大型企业集团理财及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的要求。还可根据公司今后业务发展和管理的要求,要求合作银行适时提供合理、方便的理财服务。

(10)内部核算

公司核算人员根据金融机构提供的单据,时时登记结算总户的收支情况,以核对金融机构总户的余额。办理协定存款等理财业务,办理沉淀资金的内部调剂,通过网络监督各子户的大额资金支付情况等。

2.该种方案的利弊分析

有利的方面:

第一,利用银行资源,用专业人员、专业系统办理银行结算业务,保证资金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或转移到银行。

第二,资金结算的成本低,投入少。批量处理可以大大节约手续费。

第三,可以达到集中管理、实时查询、统一调度、防范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资金的目的。

第四,公司投入不多,可以马上实施。

第五,节约了人员的投入,节省劳动成本。可以安排1-2人专职办理与金融机构沟通及相关监督及少量的核算业务。

不利方面是结算中心的结算功能弱化了。

三、总结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方式,各有利弊。但从资金风险、资金调动的主动性、结算方式及成本看,采用第二种结算管理模式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平阳,陈红明.新编会计管理制度与表格设计范本.北京市: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贾忆民.预算与资金管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

地勘单位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的思考 篇10

一、实行结算中心后的好处

(一) 实现地勘单位总部内控“实权化”

1. 一般地勘单位产业结构比较复杂, 经营的产业比较多样。

经营管理较为自主, 总部统一管理具有一定难度, 管而不控的现象时有存在。各成员单位自成体系, 自成套路, 总部内控管理的流程不顺, 标准不一, 信息不畅, 无法形成合力。地勘单位运行资金结算中心后, 总部机关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各单位的财务情况, 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金的集中控制,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成员单位各自为政的问题, 强化了下属单位的执行力, 切实提高了总部对各成员单位的控制力。

2. 由于地勘单位长期在野外工作的工作性质。

形成了内部单位多, 管理层级多的状态。通常总部以地域或专业性质下设若干二级单位, 二级单位下设不同的子企业, 子企业又下设项目部。地勘单位形成的四级管理层, 使得地勘单位总部机关本身无法及时准确的了解其经营状况。地勘单位运行结算中心后, 每一个各成员单位的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活动都可以在结算中心的系统中非常透明的反映出来, 解决了地勘单位无法掌握各成员单位具体财务状况的问题。

(二) 盘活沉淀资金, 提高资金效率

矿业是地勘单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但是无论是探矿、购买矿权, 采矿的前期筹备、矿山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企业化改革后, 如何获取资金开发新的地勘项目是地勘单位面临的头等问题。而建立结算中心可以将总部下属的各个地勘单位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 通过内部资金融通, 建立资金池, 盘活闲置资金,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需要大量资金的情况下, 缓解了外部融资的种种约束, 降低了因对外借款而支付的利息, 及融资产生的费用。

(三) 保证资金安全, 预防腐败犯罪

凡是出现腐败问题的单位, 在会计账务上都会留下蛛丝马迹, 会出现造假财务资料、会计管理混乱等一系列情况, 可以说如果会计控制的不到位, 贪污、行贿、挪用、侵占这些问题很容易滋生。成立资金结算中心, 可以通过合理的网络结算系统设计对各成员单位的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行全过程都进行监督, 并且在整个系统内设置完备的内控制度, 建立严格的签审手续, 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所顾忌, 可以大大降低地勘单位财务违纪的风险。

(四) 保证各成员单位利益

首先, 各成员单位将原来分散到多家银行的资金归集为一个结算中心的账户, 不但有利于管理, 而且集中起来也能提高资金的实用效率。其次, 成立结算中心后, 在结算中心申请贷款比直接到银行申请更加方便, 而且, 由于结算中心掌握的资金量大, 在银行的信贷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在银行可以享受更加优惠的政策, 这是各个小规模单位无法达到的。第三, 结算中心按银行同期利率给各成员单位计算利息, 使各成员单位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第四, 利用大额资金的优势, 在银行理财中获得更高的利息, 让成员单位享受到资金集中管理的带来的利益。

二、地勘单位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

资金结算中心是根据地勘单位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由地勘单位内部设立的资金管理成员单位, 办理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资金往来结算、资金调拨、运筹等业务。在结算中心的模式下, 各成员单位将银行账户统一交由结算中心管理, 保留经营权和资金使用权。另外, 各成员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 用来进行地勘单位内部各成员单位间的内部交易。

结算中心的主要职责为:1、管理各实体资金的流动:根据各成员单位的现金预算核准其资金账户限额, 及时补充日常经营所需资金, 并对资金账户的超额需求进行逐项审批或限额审批。2、资金的协调与筹集:结算中心对归拢的资金统一进行有偿的调剂和调度, 把闲置的资金降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 各个成员单位不再直接面对银行, 而是交由结算中心统一对外筹资, 由结算中心评估成员单位的经营情况, 为成员单位进行资金筹措。3、账户资金的记录:将各成员单位资金账户及结算账户的当月发生额、余额准确记录, 以便总部领导及各个成员单位及时地了解本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4、合理理财:利用资金量大的优势, 增加投资收益, 定期给各成员单位计算并发放利息。5、提供决策依据:结算中心可以使领导层快速、准确的掌握各成员单位及整个地勘单位的经营情况及资金动态, 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三、推行结算中心时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 推行阻力

首先, 对于结算中心, 成员单位一方面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 一方面又不愿意被总部牢牢控制, 容易有抵触的情绪。其次, 一些资金存量较大的单位将资金放在结算中心担心无法获得与在外部银行等量的经济利益, 于是将一部分资金游离于结算中心之外, 违背了结算中心成立的初衷。这将是结算中心设立时遇到的最棘手问题。

(二) 技术磨合

因为地勘单位介于事业和企业的特殊性, 所以不但要用地勘会计制度核算, 还要使用企业会计制度核算, 结算中心的财务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必然会出现长时间的技术磨合。结算中心应及时对财务系统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级, 以求给各成员单位带来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 结算中心的决策

内部结算中心成为地勘单位的财务中心和资金库后, 它向各单位贷款的决策就变得尤为重要。与一般银行对贷款的评估方式不同, 结算中心给下属单位贷款与否, 不像银行需要对每笔贷款有很强的风险控制, 很大程度上由行政上决策, 这就增加了贷款回收上的风险, 一旦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 造成地勘单位资金的现金流出现问题, 就会使整个单位陷入困境。

四、结束语

如果在地勘单位实现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方式, 将闲置的资金盘活, 将大大增强地勘单位的经济力量, 对地勘单位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 地勘单位特殊的行业特性和内部环境决定了我们在引入资金中心时不能生搬硬套, 要注意吸取成功经验的同时, 在实践的过程不断地调整和创新, 才能使资金结算中心在地勘单位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月.以内部结算中心为核心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2]张昕.强化企业集团资金结算中心的探索与思考财会研究[J].2011.

上一篇:煤焦企业下一篇:中国城市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