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误区

2024-09-14

三大误区(精选12篇)

三大误区 篇1

高三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 学生的许多习惯基本养成, 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容易马上见到成效。虽然对于填报志愿来说, 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有很大的帮助, 但总的说来, 语文课作为锻炼思维、陶冶情操、促进沟通能力的学科, 却远远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 我发现由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 学生不能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受到很大的限制。

误区一:语文课堂———“教师问题开路, 学生对答如流”

如果没有疑问, 教室里的学生, 将不去独立思考。语文课上, 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 把“满堂灌”演变成“问题开路”, 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相同:“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他是如何描写阐释?”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熟门熟路、一蹴而就。有些教师把参考书和教案的问题在课堂上探讨一遍, 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固有的答案当中。还有些教师把陈芝麻烂谷子的问题在课堂上重新学习一遍, 把学生的思维完全束缚在前人的条条框框内。课堂阅读教学已成为教师的问题课堂, 学生只是配合教师的“木偶”。因而, 课上的文章学生都能读懂, 所以也就无疑可问了。没有疑问也就没有思考, 长此以往, 必将导致学生思考能力的退化。

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走出“对答如流, 问题全解的课堂就是一节好课”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 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思维, 让学生动起来, 给学生奇思妙想的机会。学生如果提出问题, 就应该顺势引导学生, 让他们勇于探索、不断思考。就像古人所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其次, 我们应该意识到生活处处皆语文, 我们不应该把语文看做是独立的学科, 而应具有大语文的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界限, 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发散, 思考才能更加趋于完善。再次, 学生所提问题也不一定当堂解决, 尤为重要的是要给他们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最后, 教师要尽可能加强积累, 想要激发学生的思维, 必须先让自己的视野变得开阔。以前我们常常担心的是:“如果学生问, 我没有想到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如何办?”

误区二:作文教学———“一套模式走天下”

由于批改的时候分数差距较大, 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教师试图摸索出一套“包打天下”的模式, 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而这种千篇一律的模式必然限制学生的作文水平。据调查, 某次作文训练, 四分之三的学生写的都是同一主题, 思路都惊人得相似, 都是在遇到突发事件后, 内心先作一番激烈的斗争, 最后幡然顿悟, 最后再深化主旨, 提升境界。这种作文模式虽说保险, 但是清汤寡水, 没有味道, 不能显示自己独特的思维及素养, 结果就是“满眼望去都是大路货”, 阅卷的教师自然觉得索然寡味。

要走出这一误区, 改革是一种必然, 我认为, 首先要让学生深入生活, 培养他们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让他们“我手写我心”。其次, 加强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融会贯通。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语境, 主动发挥想象, 重构文本。例如在讲“官渡之战”时, 让学生查阅资料, 大胆想象, 去续写曹操的雄才大略, 也是一种积极的探索。教师要让学生积极阅读, 说出自己心中的精妙之处,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点拨。

误区三:语文作业———“钻进古书袋”

现今的语文教学, 从高一到高三, 教师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古文的学习及背诵上, 而对现代文不理不睬, 而且还振振有词, 考什么教什么, 有的放矢, 绝不浪费学生的时间。这种观念是极其荒谬的, 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及纠正。

高中学生的语文作业与初中和小学相比, 有着天壤之别。但学生在作业大量减少的情况下, 往往手足无措、不知该干什么。教师会在讲解古文后要求学生把课文背下来, 而背诵只是学习古文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理解性地背诵, 那背起来相当不容易, 在考试的时候最多拿下默写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会考查实词虚词的解释和特殊用法及句式的翻译, 这些都有赖于学生的理解性记忆和学以致用。

现行考试重点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如果学生不走出“现代文不学也罢”这一误区, 上课的时候听课不认真,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 不能积极思考, 那么他们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能力就得不到提高, 语文的分数自然惨淡不堪。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每个教师都应极其重视。学生的课后作文, 应更多训练他们的片段写作, 积少成多, 培养语感。多阅读, 多背诵, 多练笔;记录自己点滴生活,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学生只有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 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取得一定成绩。

三大误区 篇2

误区一:漱口水天天漱,清凉干净。

纠错: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医院药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医嘱。

很多人都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刷完后口腔感觉清凉而干净。实际上,漱口水不提倡天天使用和长期使用。因为口腔里也有多个菌群群落,这些菌群平衡才能有效防治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现在的一些漱口水,尤其是医院里医生给患者开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会抑制某一类口腔菌群,另外一种菌群相对增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比如,口腔内厌氧菌过多会诱发牙周炎,更容易形成牙石,而乳酸菌过多会引起龋齿。所以,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遵医嘱,在口腔炎症治好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用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最好的口腔护理还是天天坚持刷牙。

误区二:刷牙直上直下,持续时间短。

纠错:应该使牙刷和牙齿保持45度角,每个位置至少应轻刷10下。

刷牙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牙刷和牙齿呈45度角,上下轻刷,在牙齿咬合面前后轻刷,每个刷牙位置至少应该轻刷10次,每次刷牙时间至少持续3分钟,这样才能彻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细菌,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部位还可以用漱口水和牙线配合清洁。胡晓敏说:“在家刷牙可以自己看着时间,如果刷牙时间太短,刷了等于白刷。”。。.每天什么时候刷牙最健康?

误区三:妇女月子里不能刷牙。

纠错:孕期和产后营养足而运动少,牙龈炎更易频发,应该坚持每日用温水刷牙。

药酒保健三大误区 篇3

误 区1:喝药酒有助入睡

所谓药酒,是在酒中混合药材浸制而成。因此,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主要为药用。

许多人认为睡前饮酒有助睡眠,但这种习惯并不正确。饮酒的确可促进睡眠,但酒后的睡眠状态与正常生理性睡眠并不相同。因为喝了酒而入睡,大脑并没有真正休息,所以并非真的达到休息的状态,尤其是喝了药酒之后入睡,醒来后有时还会有头重、头痛等不适症状。专家特别提醒,药酒最好是在饭后饮用,这样对药效的发挥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误 区2:喝药酒多多益善

有些人过于相信药酒的保健效果,以为药酒有养生滋补的作用,多喝对身体健康有益。其实,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

药酒含有药材,大量饮用药酒的后果相当于过量服用药物,同样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一汤匙左右,大约100毫升,最好不要过量饮用。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喝了一个疗程之后可暂停一个时期,之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

误 区3:喝药酒不分体质

滋补类保健药酒一般用于气血亏、肝肾阴虚、脾气虚弱、神经衰弱。但有些人在不了解自己体质的情况下,盲目饮用药酒,不管什么药酒都拿来饮用,这也是不对的。

选用药酒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最好事先与医师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只有“对症”饮用药酒,才能达到调整阴阳气血的作用。

“是药三分毒”,药酒也不例外。高血压患者、各种癌症患者不宜饮用药酒。这是因为高血压病人饮用后,会有中风的危险;癌症患者饮用药酒后,会促使癌细胞扩散,加重病情。

审视建筑设计三大误区 篇4

1 盲目摹仿

在20世纪90年代, 全国上下托起了欧陆风, 不管是住宅、宾馆还是商厦, 办公楼都套上了大圆柱, 繁琐的线脚, 厚重的层顶, 打扮成不今不古、不伦不类的样式。在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大好局面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笔。并不是所有建筑师都想搞欧陆风, 有些是指定要求。在我们身边不难看见, 房地产开发商出于营销的考虑, 把新开发的住宅小区, 商贸大厦名曰“罗马花园”“商王大厦”等, 把建筑包装成像西方贵族府邸似的豪华、富丽, 为的是迎合富裕起来的商家、住户追求阔气心里。这与商业性的运作有关, 但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需要, 这恰恰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有时地方权力机构也会有指令性搞欧陆风。

当人们刚刚摆脱了欧陆风, 在21世纪初, 韩国飘板照遍全国。屋顶的飘板设计从效果图上看, 那一条条直线或者弧状的板带, 确是很飘逸、潇洒, 板带下面的支撑一般都比较少, 有的相距有二三十米甚至更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板带下面显得空透, 才有飘逸的感觉, 但试想一下, 如果要用钢筋混凝土来做这样的构件梁高要多少, 板厚又要多少, 若想板带“飘”起来, 除非用钢结构才可以实现这种效果。但目前来说, 钢结构这种形式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 要一些专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才能设计施工, 这样又带来造价的极大提升和设计施工配合的不便, 到了最后施工图的时候, 有些设计单位就干脆用钢筋混凝土减少跨距的方法, 这样的效果当然大打折扣, 所以我认为在一些小设计、小县城, 即便是城市里不是很必须的, 还是尽量少模仿这种形式为好。

最近几年建筑行业生机勃勃, 设计人员面对如此多的工程项目, 加班加点, 没有充分的思考余地, 几天一栋楼, 几周一个规划, 不抄怎么来完成。只要看着顺眼, 迎合潮流, 便拿到自己的作品中来, 乱加拼凑, 作品无创新意识。如今信息化社会也让甲方大开眼界, 有时甲方看好某栋楼, 便对设计人员说“就照这个样子来”。不论合不合适, 生搬硬套, 如果设计人员不按他们指定的模式来, 方案就通不过。因此“盲目摹仿”这问题有其复杂性, 但不足以构成其存在的理由。

2 缺少细部

当我们谈论一个建筑的好坏, 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功能和布局合不合理, 它的形式, 即形体塑造或外立面是否美观, 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对建筑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那就是建筑细部的设计。

中国传统建筑很强调经营细部, 中国工匠中至今流传的语言, 如“一丈高, 不见糙”“远看色, 近看花 (肌理) ”等等, 都是讲细部操作的。我们国内现代的许多建筑, 即使是很多优秀的建筑, 在方案、效果图阶段让人感觉非常华丽, 但建成后却是大打折扣, 令人不敢恭维。之所以如此, 不得不追究两方面的原因:1) 建筑师本身就缺乏细部的概念;2) 施工中粗制滥造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很多项目都是需要投标的, 而在评估过程中, 很多决定因素是在业主或者一些行政部门手上, 而他们对建筑这个专业的了解是有限的, 他们对于一个建筑的好坏, 可能更多停留在对于各个方案效果图的直接感官上。大多数设计单位为了能多中标就用一些形式上做得很漂亮的效果图去参加投标。效果图画面中漂亮的构件没有想过能用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完成它。这样的效果图到了施工图阶段当然是要大改特改了, 以至于和原效果图面目全非。

很多设计人员, 包括我自己, 对建筑细部设计的观念不是很重视, 认为一栋建筑只要大体形状漂亮、外立面装饰美观就可以了。施工质量的粗糙固然是很大原因, 但设计人员在画图时贪图省事, 对一些该交代的细节处理不交待清楚, 而一味想由施工时自己解决, 或者是设计人员本身就对有些节点的处理不清楚, 再或者对有些部位的做法迁就了业主或施工单位想省事的要求, 不去坚持自己的观点, 种种原因, 都导致一些建筑缺少细部不耐看。有位建筑师说过, 没有细部的建筑师不是好建筑师。以前刚毕业时并不十分理解, 而现在却越来越感到是这样了, 因为毕竟以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地域、技术条件都对建筑有很多制约。以目前的技术材料水平没法办到只好把它放弃了, 技术是永远都跟不上想象的, 虽然目前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但可以立足于目前的技术、材料水平, 用符合这种材料特性的方法进行设计。

3 外墙材料运用不尽人意

看一下我们周围:外墙涂料、面砖、玻璃摹铝板、不锈钢、花岩……种类不可谓不多, 其中也不乏高档价格不菲的材料。但是各种外墙材质 (包括色彩) 之间的配合搭接, 却显得轻率随意, 经不起推敲, 甚至于毫无美感可言。一个成功的建筑, 空间是它的灵魂, 形体比例是它的机体, 而外装材料则是它以面示人的衣服, 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不遗余力的追求精心动魄变幻奇妙的空间效果;我们竭尽才思运用电脑建模, 工作模型等各种手段来创造令人难忘的型体塑造。但是我们可曾真正用心地去推敲分析过外墙立面材料的运用和划用。“材料的应用”是我们建筑教育, 乃至建筑实际工程设计中心的薄弱环节。我们的建筑因此而显得粗糙浅薄。建筑师历尽心血创造型体和空间, 却常常在最后选材方面的随意令建成的效果大打折扣。说到材料的运用, 就不能不提到当今国际建筑界的名师——安滕忠雄。安滕之所以名传天下, 原因是:1) 他对光的独到的运用;2) 他的素混凝土建筑。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清水混凝土, 到了他手中, 就成了闪亮的金子。正是他对清水混凝土深入细致的潜心研究摸索出一套独到的浇筑技术, 拥有自己专门的施工队, 才能使得粗陋的混凝土变成最吸引人的建筑表现元素。而安滕不光是只善用素混凝土, 他在尼泊尔、印尼设计的一些建筑, 则是采用了当地最为普通的黏土砖, 也同样显得十分精彩, 丝毫不觉得平乏和简陋。

诚然, 建筑的好坏离不开施工技术的水平, 而施工技术水平又由社会的发达程度所决定。经济、技术对建筑的作用是明显的, 但是好建筑并非一定要投资大。在我国现阶段如何做好低造价, 低能耗的优秀作品才是正确的方向。而要做到这一点, 精心的设计与表现是最关键的。首先要改变我们的观念, 材料并非越贵越好, 没有差的材料, 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 再低廉的材质也会变的得体。曾经在乐清见到正泰集团的新厂房, 望去, 洁白色的主体, 均匀的方块勾缝, 一直认为是白色的铝塑板, 直到有机会近距离观看, 才知道原来只是外墙弹性涂料, 以不多的投入, 却有超值的表现, 这是成功之例。其次应注意对立面做法的细致表达。日本某设计公司的施工图, 其外装修的面砖贴法专门画了极为详细的大样。最后建成的建筑, 虽然用了廉价的面砖, 但是效果十分细腻、独特, 相比而言, 我们的施工图只是注明立面所选何种材料, 其余 (包括色彩, 分格, 做法) 一概“现场待定”, 这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应该积极地去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能, 规格及施工工艺, 这样才能将它们最适宜、合理的艺术应用于我们的设计, 我们的建筑才会变得更加生动、精彩。

为了创造出更好的建筑, 我们应当大声呼吁:我们不能盲目摹仿, 要重视建筑细部的设计、独到, 恰当的运用外墙材料, 但要做到这几点, 光凭建筑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建筑是一门集体的艺术, 要让社会各界, 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这几点。味道十足的建筑外装修和有趣的细部是连接人和建筑的桥梁。我们不能把建筑当成是简单的住人机器, 而应把它当成是一件既影响呆在里面的人, 也影响在外面看到的人的艺术品。毕竟它是要立在那里那么久, 是要长存于世的。

参考文献

考研:调剂的三大误区 篇5

第一

目标太多

不少考生奉行广种薄收的原则,给所有认为可能的学校打电话发申请,这样其实很耗费精力,效果也不行。其实,滥发调剂申请和在网上乱发帖的效果几乎是一样的,目标院校有名额有调剂需求,才是成功的前提。

第二

好高骛远

调剂的实质是“退而求其次”,招不满的,要不专业偏,要不学校冷,再或者上一年报考热得不正常吓跑了考生。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北大光华清华金融会有调剂名额。正常情况下,调剂的目标相比最初报考的都要低一个档次,并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特别能理解调剂时考生失落和纠结的感觉,但考生必须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第三

不愿出击

调剂院校态度不明朗或被他们拒绝后,很少有考生能锲而不舍。校方的拒绝很多时候也是在考察考生的态度,所以,吃点闭门羹,看点冷脸,太正常不过了。

绩效管理的三大误区 篇6

误区一 被忽视的沟通作用

企业有许多不同种类的业务与管理活动,无论是制定战略抑或是实现战略,都离不开一系列的战略执行活动和各种辅助性与支持性活动,例如销售、市场研发、生产、采购、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这些业务活动与管理活动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实现,因此,对企业而言,制定战略固然重要,但如何配置资源、将战略分解为具体的业务与管理活动,就成了决定战略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所在。所以,对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言,如何对公司上下去解释、沟通公司战略,引导公司战略的实现,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又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解释、沟通、引导公司战略,需要一套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而不仅仅是设计绩效指标那么简单。实践中发现,许多企业在绩效管理的沟通作用上,都面临三个常见问题:

一是中基层员工不知道公司战略,只知道自己的工作内容。战略本身并不深奥,也并非秘密,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却认为公司战略是高层领导的事情,与中基层员工无关,中基层员工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不需要清楚公司的战略。持有这种观点的企业不在少数,并且也有足够充分的理由:员工只需要做好分内的工作,公司的战略、目标、定位等“高深”问题,那是领导们需要操心的事情,与己无关。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战略,最大的意义在于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他们可以时刻检视自己的工作、所辖部门的工作输出是否能够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性。

二是部门使命、目标与公司战略的关联性不足。企业的整体性战略(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够实现。因此,要实现公司的整体战略,不仅需要各高层领导制定相应的功能型战略(也称为职能战略,如财务、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还需要对这些功能型战略所包含的关键活动进行导向性的明确,即确立相应的战略主题。然而,实践中许多企业在制定了公司战略之后,很少再去制定功能型战略,更没有确立各职能部门的战略主题。这些企业只是对KPI进行了部分调整,或是改变了某些KPI的权重。采取这种方式虽然仍旧可以对各级管理者与员工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却不容易将部门和岗位的工作输出与该部门所承担的战略使命关联起来。换言之,就是考核依旧,但考核结果即便是好的也不确定会不会、在多大程度上会对公司战略的实现产生促进作用。以如此方式进行绩效管理,不仅是将绩效管理降格为绩效考核来操作,还会导致公司战略难以实现的局面。

三是绩效沟通方式不当,忽视了过程引导和监督。正确的绩效沟通方式不仅应该是在月度或季度考核结果出来之后,对被考核者进行结果的质询和面谈,而是应该建立正式化、常态化的绩效沟通会,定期对公司级、部门级和岗位级的绩效达成进度及质量做评估,及时调整并对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对于公司高层而言,采取正式化、常态化的绩效沟通会这种方式,可以对战略执行的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对偏离或未达标的部门工作进行支持、辅导或评价;对于各部门的管理者与员工而言,采取正式化、常态化的绩效沟通会这种方式,可以将战略执行过程中本部门所遇到的困难或障碍及时向公司高层反馈以寻求支持和帮助,实现了上下互动、多维沟通、过程监控,建立起了坚实的战略执行保障。

误区二 被过度使用的激励作用

提到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绩效工资或奖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薪酬设计公司还是企业,都会选择在员工的总收入中设计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或奖金,并且将这部分浮动收入与员工的绩效表现挂钩,以此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绩效指标,并获取更高的浮动收入。

采取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企业可以将部分刚性的人力成本转化为弹性的人力成本,并将部分风险转嫁到员工身上;二是可以较好地消除员工的惰性,激励员工更努力地开展工作。但是,采取绩效工资或奖金作为员工激励的方式也有两个不足:

一是物质激励手段的隐性成本很高。显性成本容易观察也容易控制,但隐性成本往往很难观察和控制。物质激励手段最大的隐性成本有三项,分别是用于获取绩效考核数据以及验证数据真实性的成本、用于统计汇总绩效考核得分的成本和用于纠正错误数据和事后绩效面谈的成本。这三项成本累计起来就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有时候甚至会超过通过绩效工资而节省下来的成本。

二是当员工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有三种常用方法,也就是俗称的感情留人(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事业留人(职业发展通道、员工学习成长等)和待遇留人(物质激励,如增加调高基薪或奖金数额、员工持股等)。物质激励作为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法,为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但是,仅有物质激励远远不够,对于中高层管理者来说,有时候影响其满意度和敬业度的因素往往不是物质,而是企业文化或职业发展。

即便对于普通员工,当他的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物质激励手段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他开始关注更多非物质性的因素,如个人的职业发展、员工关系是否融洽、对上司的领导风格是否满意等等。这时,物质激励手段对他而言,吸引力就变得很小。任何人都需要激励,上至CEO下至前台文员。但是,物质激励并非万能的,人们在物质需求之外,还有许多个性化、差异化的非物质需求。物质激励要广泛使用,但需要结合其他激励方式,否则成本高、效果还不好。

误区三 容易被误用的评价作用

评价不等于考核,但实践中很多企业都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评价。大多数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使用都停留在考核上,其实这已经陷入了“绩效主义”的误区。将工作过程或输出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编码和量化,以对此进行评价,这就是量化论者的核心主张——问题在于,在任何一个组织里,有许多工作都是无法直接产生显性的、可观测的输出,例如研发;但这些隐性的、难以观测的工作又会对最终的业绩甚至是公司的存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评价,会在企业里形成一种很坏的导向——工作的表面化、员工管理的机械化以及员工行为的应付了事。

事实上,绩效考核只能对一些可量化的、由战略分解成的具体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考核,虽然可以通过绘制战略地图,将绩效指标的设定与公司战略紧密结合,但在此之外,还有许多不易或无法量化的工作不应该也不适宜采取量化的方式。

对于员工管理这个重要的工作而言,除了绩效评价之外,还有许多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例如企业文化的塑造、团队的凝聚力与士气的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提升等,这些无法量化也无法转化成绩效指标的重要工作,应该通过引导、培育、熏陶的方式,去影响和同化员工、去潜移默化地让员工用企业主张的思维和行为来开展各项工作,而不是用简单、机械、量化的方式来评价员工。

员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与核心,员工管理好了,企业自然也会管理的好;管理员工需要对很多管理指标和工作内容进行量化考核,但又不能完全依赖量化考核;绩效考核是方法而不是目的,而且还不是惟一的方法。如果绩效考核可以取代员工管理,那么企业的管理将会变得无比简单,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因为员工离职率高而发愁,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倒闭破产。

尽管绩效考核存在不少弊端和不足,但它仍然是员工与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做法是要绩效、但要避免绩效主义;要量化,但避免全盘量化和唯量化论。总的原则是:对无可争议的、可以用明确的数字来表达的工作输出进行量化处理,但对于隐性的、不易观测的、难以用明确的数字来表达的过程性工作,则不宜采取绩效考核的思路与量化的思维,而应该采取其他柔性的、潜移默化的、有利于过程控制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监督。

振兴经济须防三大误区 篇7

术创新, 提高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 防止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滋生。因此, 经济振兴计划必须考虑主要面向投资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项目, 同时应该严格项目审查和监督。

第三, 必须防止经济振兴脱离国际环境, 单兵突进。中国的经济振兴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不要一提扩大内需, 就关起门来只搞自己的建设。如果脱离国际需要, 单兵突进, 很容易招来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攻击。目前我国遭到国外反倾销越来越多, 还受到国际对中国“高储蓄”的批评等等。这当然与我们不熟悉国际惯例有关, 但是, 其内在原因是我们中国的一举一动, 就像是下围棋一样, 只顾下自己的, 不太考虑别人的棋路, 结果使自己很被动。接下来, 我国在经济振兴的路途中, 又会遭到国际上哪些制约并受影响?恐怕政府还得准备好应对措施。早有预案, 比仓促应战总是要好得多!

企业文化认识的三大战略误区 篇8

然而, 不同的企业家和研究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不相同, 在不同企业的实践也千差万别。因此, 当前我国学界及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 这可以概括为三大战略误区。

是管理文化, 而非经营文化?

作为舶来品和新生事物, 企业文化在我国也走过了一条快速发展但并不平坦的道路。

1980年代中后期, 伴随着国外意识形态及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新思潮的进入, 企业文化开始传入我国, 与企业文化同期传入的还有企业形象战略 (CIS) 。

1988年, 广东太阳神集团开始导入CIS, 并大力推广, 这使得人们迅速对企业形象战略空前重视。而企业文化比较抽象, 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就相当模糊, 甚至认为它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与国有企业一贯倡导的东西差不多!所以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 国内基本没有出版过一本由国内学者撰写的有影响力的企业文化专著。

但是1990年代后期, 从企业实践层面来看, 一方面, 随着海尔、联想等一批中国现代企业的日益勃兴和对企业文化的渐渐重视;另一方面, 随着广东太阳神、沈阳飞龙、山东三株等企业的日渐衰落, 学界、企业界才真正开始反思: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东西, 到底是什么?此后, 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逐步得到重视。

不过至今, 中国学界及企业界对外来商业文明仍然是重思想而不重方法。认为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而非经营文化、企业文化应该重在内部而不是外部, 即重在内部管理, 而不是外部市场经营;企业文化尤其是党政工作人员的一种工作职责。认为企业文化是用来管人的, 而不是用来管事的。管人的东西往往讲究艺术, 管事则需要科学;管人要讲究思想、个性, 管事则需要逻辑、工具、手段。

这显然是对企业文化的片面认识。

企业文化既是一门管理科学, 又是一门管理艺术;既是一种管理思想, 又是一种实践方法。像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风格, 包括企业的人才观、分配观、竞争观、时间观等, 这些都属于管理形态的企业文化;而战略文化、营销文化、品牌文化、CIS形象文化、服务文化、制度规章、技术创新、企业运营、流程再造等, 这些则属于企业的经营文化。将科学思想和艺术手段揉合而使管理经营更加有效, 这正是企业文化所独有的特点。即便企业文化首先重在内部, 归根结蒂也是为了外部经营, 企业内部文化建设得越好, 必然越有利于企业的外部经营和战略扩张。

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经营文化之间是会通共融、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不是各自分离、互不相干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还在把企业文化仅仅视为管理文化而不是经营文化, 陷入片面化的战略误区, 所以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顾客需求日益嬗变的当今, 仍有很多企业将知识与产品相分离、将品牌与销量相割裂、将文化与渠道相对立。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品牌不能当饭吃, 文化不能当衣穿。我们说“企业的竞争靠品牌,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品牌的内涵在于诚信文化、质量文化和服务文化, 不讲诚信、不求质量、不重服务的企业注定将行而不远。

是人本文化, 而非制度文化?

在许多企业看来, 人本文化和制度文化似乎是对立的, 人本文化强调人本性, 其特点是柔性管理, 主张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培养人, 是“好人假设”;而制度文化是硬性的, 要求的是遵守、执行、约束、克制, 是“坏人假设”。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人本文化, 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从理论上讲, 人本管理的极致是不需要制度的。但是, 人都是有惰性的, 如果没有制度约束, 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私本性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偏离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管理要求企业建立的正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制度文化, 从而使企业的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得到有效保障。

人本性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化的企业文化是互动互融、合二为一的辩证关系。

首先, 人本文化统率和指导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制度归根结底要受到企业价值理念的驱动和制约。不管人们是否认同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变化均源于企业价值理念的要求。所以,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首先需要确立正确的文化理念, 真正能够支撑企业做强做大的, 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和文化理念。

其次, 企业制度文化促进企业人本文化的形成。在企业文化理论看来, 人本和制度是“一体两面”, 人本是目的, 制度是手段。当管理者认为需要倡导某种文化, 就需要通过制度的建立来大力推进。员工普遍认同一种文化, 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但是如果企业能够建立起正确反映企业人本理念的制度文化, 就可以加速员工对文化的认同, 加速企业文化的形成。因此,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企业要根据自身文化理念的要求来分析和审查企业制度, 使制度能够很好地与文化相匹配。

当下,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喜欢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 由于管理思想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 很多企业便把企业文化理解成企业的文化娱乐活动。结果手段再好也只是花架子, 甚至还可能对员工思想和企业发展起反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管理风格等独特的柔性竞争力。当前, 我国企业亟需建立符合人本文化要求的强有力的制度文化来推进企业文化的实施。企业制度文化的缺失, 必将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战略“短板”。

是企业家文化, 而非管理团队文化?

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这样写: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是一把手文化, 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占据企业主导地位的最高领导人文化, 而非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文化。

长时间以来, 人们在思想意识中也就形成了这样的误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研究企业一把手。企业的文化建设也要以一把手的思想观念为核心、以一把手的行为准则为标准。自然, 企业文化必须准确地反映企业一把手的价值观念和经营思想, 否则企业文化不仅难以正常推进, 更无法有效执行。只有围绕着企业最高领导人来策划和定位的企业文化, 才有可能在企业发扬光大。

然而, 实际情况是, 很多企业都是老板“一言堂”, 其高层管理团队基本上不敢有自己的思想, 因此也不需要为企业的决策承担责任。在一些家长制作风比较突出的企业, 人们很容易把企业文化视为老板文化。随着这些年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及其政企分开, 企业一把手拥有越来越大的决策权, 一把手文化逐渐在很多股份制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 建立以企业一把手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并没有过错。但是, 企业经营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高层管理团队。高层管理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必须对企业的战略和文化高度认同, 并不折不扣地向其所分管和领导的中层灌输, 才可能形成上下同欲的战略合力。而难以形成战略和文化合力, 这正是一些企业高层不和、产生内耗的根本原因。

实际上, 过分强调和夸大个人在企业中的作用, 其弊端已经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中不断暴露出来。把企业文化完全等同于企业家和一把手的个人文化, 也是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弊端。这也正是针对我国一些著名企业的现状调查, 多元化、国际化均不被认为是企业的主要问题, 人们反而认为接班人问题才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的根本原因。

裁判长提醒:谨防赛场三大误区 篇9

误区1标准舞“短腿”现象严重

在青少年某些组别的比赛中,标准舞与拉丁舞的参赛人数相差悬殊,出现拉丁舞参赛选手达到一百多对,而标准舞只有三对,即两三百人参加拉丁舞,而只有不到十个人参加标准舞的现象。而且不止一组情况如此,青少年各种组别都不同程度地出现拉丁、标准舞参赛人数相差大的问题。

由此可见,标准舞的参与人数太少,普及程度低。标准舞“短腿”现象在青少年体育舞蹈的学习中已是一大问题。

其实拉丁舞和标准舞是相通的,如果只偏向其中一种舞种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对于专业院校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十八岁之前,是打好舞蹈基础的黄金时段。在这阶段,学生应该充分汲取舞蹈养分,丰富十项舞的舞蹈知识,平衡拉丁舞和标准舞的学习时间。

在欧洲国家,体育舞蹈的顶级选手从小就开始学习十项舞,养成良好的舞蹈学习习惯,十八岁以后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强项进行拉丁舞和标准舞的分项学习,他们幼时积累的舞蹈基础在日后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举个简单的例子,许多顶级拉丁选手在跳斗牛时架型非常漂亮,这和他们长期学习标准舞是分不开的。

若想在舞蹈事业上有所成就,全面发展是关键,否则舞蹈之路只会越走越窄。青少年标准舞“短腿”现象若不得到改善,不仅会影响到个人未来的舞蹈发展,更会影响到国青队甚至国家队队员的选拔力量。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进,青少年往后将逐渐成为国内体育舞蹈事业的中坚力量。所以教师们和学生自己一定要重视培养综合能力,不要为了追求短期的比赛成绩,而忽略了标准舞的学习。

误区2服装过于暴露,表现过于成人化

服装不规范一直是少年、少儿组比赛的常见误区。教师们和学生们不要认为服装问题只是小问题,如果连最基本的规定都达不到,舞蹈怎么能有提升?

这次赛事的少儿组别集中出现的服装违规现象是女孩的衣服过于低胸,下半身裸露部分太多。正确的服装规范应是:女孩的胸部必须完全覆盖,胸衣的两个罩杯间距不得大于5厘米;衣着款式简单的连身裙装,或者拉丁组女孩身着紧身上衣和同颜色的相连接的裙子;裙子的长度最短不得短于膝盖以上1 0厘米,最长不得长于膝盖以下;女孩要穿白色短袜,男孩要穿黑色短袜。

除此之外,许多孩子易受职业组、业余A组的影响,喜欢模仿成人选手夸张和富于成人感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不符合年龄的表现使得孩子们看上去非常扭曲。每个年龄段有各自的特点,天真可爱的孩子表现出自己应有的特点为妥。

榜样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什么样的榜样值得孩子们学习呢?裁判长李建安极力提倡国内的孩子和老师以德意志公开赛的选手为学习对象。每年八月在斯图加特举行的德意志公开赛是全世界青少年组和业余组最高档次、最大规模的比赛,世界前六名的职业选手都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

如果说黑池是职业选手的圣地,那么斯图加特一定是青少年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圣地。参与德意志公开赛的青少年选手不管是舞蹈技术还是服装都相当规范,整个精神面貌和年龄特点很相符,看起来赏心悦目。

误区3要享受比赛过程,不要过于重视比赛结果

中考语文复习应跨越的三大误区 篇10

误区之一:复习丢开课本

中考试题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材料直接来自课本, 但课本中所授知识与规律却是根本的, 中考题很多都是“题目源于课外, 答案出自课本”, 所以复习备考时不能丢开课本, 要走出丢开课本的误区。教师在复习时就要善于精选典型篇目, 把握读写要领。书要读“薄”, 复习中要善于用“减法”, 善于取“精要”。在复习时, 我们可以选择典型文章来复习。以下篇目可供参考:记叙文:《小巷深处》、《背影》;说明文:《苏州园林》、《南州六月荔枝丹》;议论文:《谈骨气》;文言文:《三峡》、《爱莲说》、《岳阳楼记》、《出师表》等。

误区之二:训练片面追求“新”“巧”

“新”“巧”试题在各地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 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过分注意。须知, 这些题往往有浓郁的地域色彩, 出现的比例也极小, 因此, 必须走出片面追求“新”“巧”试题的误区。平平实实的“稳定性”试题, 才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如: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中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文言文阅读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常见虚词在文中一般的用法, 关键句子的翻译及语意的理解;说明文阅读中词语的指代、关键词句的筛选与理解, 说明方法及作用;记叙文中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文中关键句的筛选与理解, 文意的理解, 写作特点的评价等。

误区之三:测试重“模拟”

中考语文试题分三大板块, 于是, 测试题便“模拟”中考试题, 愈演愈烈, 大量“模拟”题、“仿真”题纷纷登场。须知, “模拟”毕竟不是真的, 标榜“仿真”的, 充其量也就是“仿”。所以, 训练时应分类训练, 不要盲目“模拟”、“仿真”, 走出“模拟”误区, 正确对待模拟考试。

笔者针对常见情况提出两点建议:

1.把模拟当成中考, 找出自己的“盲点”, 调试应考心理。

模拟考试的意义在于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 (复习中遗漏的知识点) , 以便及时补救。从这个意义上讲, 模拟考试没考好的同学反而更加有利, 因为模拟考试题目正好击中知识“盲点”, 只要及时补救, 不仅不会影响中考, 还可能会减少中考试题中的错误。所以, 把模拟考试当成中考, 有利于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 也就有利于提高成绩。另外, 把模拟考试当成中考, 可以让学生在临场心理上能够有所适应, 这是一次难得的演练机会。例如:在两个小时 (语文两个半小时) 的考试中, 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 怎样根据自己的优劣确定题目的取舍等这些问题都应在模拟考试中提前解决, 以便上考场时做到胸有成竹。

2.不把模拟成绩当成中考成绩, 走出模拟失利的阴影及胜利的喜悦。

“高效课堂”三大误区探析 篇11

清代著名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先驱龚自珍,曾作《病梅馆记》,其中写道:“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如果以“直”“正”“密”求梅之“美”,已然脱离了梅的本身,是完全由着人的性子、人类所谓“美”的标准蓄意“培养”出来的。这种梅其实是一种病梅。真正的梅的“美”应该是“纵之顺之”(顺其自然生长),应该是“解其棕绳”(解开束缚其身的棕绳),应该是“以五年为期”(保证足够的生长周期)。这样的梅才是自然的梅,才是充满活力的梅,才是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梅。这样的梅所表现出来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让人追求、羡慕的自然而持久的“美”。

由此,联想到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十多年的新课改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其中不乏如“病梅”之假“高效课堂”,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之处。其中,三大误区尤为突出。

一、认为“走出去”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是新课改的流行语。很多教师紧紧抓住这句话,在课堂上三下五除二,迅速地将教材讲完,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把“用教材教,不要教教材”变成了“迅速走出教材”。

教材是什么?教材是经过专家们精心研究、编辑、反复实践、反复修改、经由教材审核委员会反复审议、权衡之后才最终确定供学生学习的,体现了专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对于这样的教材,不应轻易否认,而应尊重、赏识,在应用和实践中补充、完善。如果一开始就对教材推倒重来,那不是建设教材,而是“乱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吃透教材,然后再去超越教材。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先生这一至理名言可谓一语中的。教材是作为例子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例子有三大功能——典型性、代表性、示范性,这样的例子反映了编者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意图,体现了课程思想与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思想与国家意志。因此,课堂的当务之急不是走出教材,而是把握住作为例子的教材的内涵与本质,才能深化文本,走出文本。

例子的背后是“规律”“思想”“方法”,是对“能力”要求的体现。一个例子只是一个点,但其后却是一条线、一个面、一个体——编者不可能穷尽所有问题,只能以例子为中心,向周围辐射,从而拓宽“点”的意义与“点”的范围,让例子发挥其最大价值。这才是例子的根本价值——由表及里地看问题,由表及里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内涵。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在讲例子时,没有对例子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仅以例子为引子,链接了很多与例子相关的内容,美其名曰“走出教材”。其实这是舍本逐末,是在煮一大锅夹生饭,是喧宾夺主,是滥开发。对例子本身没有深入理解,就不能很好地走出去。

用好教材,教好教材,就是把教材最为基本的思想、内涵、规律把握好,理解通透——教材是“本”,教材是“源”,教材是“根”。教学应做到“以本为本,本是根本”,首先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用好教材,带领学生练好基本功。

学生之间在各种考试中的差距,关键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基本功”,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基础就在教材中,把教材的例子教好、学好,把教材的基本规律、基本定理、基本知识、基本思想弄通、搞透,才是真正的“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教材”。

二、认为“翻转”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大为流行,许多学校和教师不假思索,就迫不及待地进行借鉴、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何也?盲目跟风,不求甚解,不切实际。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一所山区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两位化学老师的实验。他们把课堂讲解的内容录制成视频,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把课堂时间用于在面对面交互中完成作业和动手做实验。这种教学方式把传统的课堂上学习和课后作业的顺序翻转过来了。其出发点本是要在学习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在课堂内则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突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知识内化的交互性。

翻转课堂确实打破了传统教学,而且引进了现代教学手段——微视频,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翻转课堂”可谓与时俱进。但翻转课堂存在严重的“水土不服”。目前,从形式上做到课堂翻转似乎很容易,但要通过课堂的翻转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恐怕不容易。有很多现实情况制约着翻转课堂的实施,尽管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

1.学生课后看视频的时间无法保证

曾经,“导学案”风靡一时,结果,学生负担增加,课堂变成“夹生饭”,现如今,不“导学案”而改成“看视频”,就有时间了吗?一个知识点、一个题目、一个小问题就会产生一个视频,一个视频一般5分钟,而一堂课中,有多少知识点呢?有多少题目呢?更何况,看完视频后,还要做题目,还要校对,还要纠正,要花更长的时间。一门功课如此,若干门功课又当如何?时间从哪里来?没有时间保证,不管视频多么形象直观可学,都难以发挥作用。

2.视频学习与实践存在差距

看视频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但是,相对于实践与感悟,却是肤浅的、不完整的。直接让学生看视频讲解,缺少了具体的实践与感悟的过程,导致一是不能及时因材施教,不能面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二是不能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实践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3.视频学习无法代替生成性课堂

“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新课改的出发点与归宿。事实上,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思维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个性不一样。对不一样的学生却提出了一样的要求——看视频,这样的视频学习,每个人都能学吗?会对不同的个体具有相同的学习效果吗?当然不可能。由于这样的视频只有共同的预设,而一种预设只能应对一种情况,预设与生成是一对自然的矛盾体,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不同生成,也就没有针对不同生成的应对策略,所以,看视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

4.并非所有的学习都需要看视频

各门学科具有共性,但也存在个性,这就决定了不同学科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语文学习中,把阅读移到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内则在交互环境下深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和解读,效果还是可以的。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针对数学概念和原理设计问题,课前让学生用几何画版作为工具进行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课中则把重点放在进一步深化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上,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如果让学生只看视频学习,就可能像电视魔术,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探究精神就无法培养,能力无法提高。

因此,对课前看“微视频”要从实际出发,从实效出发,否则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三、认为“围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课改与传统教学要求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增加了“合作学习”。

什么是“合作学习”呢?现在有一个通行的方式,就是打破传统“栽秧式”坐法,变成“围起来”坐,取名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让学生围座,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行对话,进行交流,进行展示。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发展。因此,自我的成长与发展才是关键。所以,自主是根本,合作是辅助。对自我成长与发展有推动作用的合作才有意义;相反,如果合作的只是外在形式,就会劳民伤财,费时费力,适得其反,这样的合作不要也罢,要了反而害课不浅。

事实上,在围坐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为讨论而讨论,课堂探究问题的设计流于形式,有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有的小组合作,只有少数学生讨论,多数学生在“打酱油”,聊天说话,坐享其成;有的小组在讨论后,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极个别的固定的几个人,课堂的活跃,完全是这些“课霸”在支撑门面,大多数学生未能真正动起来。在小组学习中,小组长扮演着小组学习的领袖、教师的助教两重角色:制定每个成员“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组织每个成员积极、主动、高效学习,并分层检测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效果。但小组长果真有此能力吗?小组长也是学习的一员,他的主要任务也绝不在此。还有的教师早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将合作变成让学生猜答案,猜不出来怎么办呢?最后只好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做更是没有意义。

在参加了多次高效课堂的研讨会后,有一位教育局长很有感慨地说:“我从其它局里调来,教研室主任让我去学校看课堂,说课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了,果真,一个班级分成了6个小组,围起来学习,但是,老师一上课,就有1/4的学生屁股对着老师,1/2的学生斜视着老师——这样对待老师的课堂还是学习的课堂吗?在学习过程中,我又发现老师讲课时,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歪着脖子看着老师讲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脖子扭坏了,是谁的责任?背对着老师的学生实在无法正面看老师,就干脆不看老师,各行其是,老师也看不到,也不管理。这样的课堂,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东西吗?”一句话,“围起来”的课堂在这位局长看来是大有问题的。

在学习中,如果没有疑难,就没有必要浪费时间进行所谓的交流与讨论。当真正有问题的时候,合作才是必要的。有意义的合作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有合作的内容,二是有合作的目的,三是有合作的方式,四是有合作的对象。

此外,“栽秧式”的坐法并不是不能“合作”,关键看如何运作,以使合作有意义、有价值,体现自然、有效,不“折腾”。根据合作问题的由易到难,“栽秧式”坐法可以分为四种方式:简单的问题——同桌合作;难一点的问题——前后合作;再难一点的问题——自由合作(让学生下位找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对象,并与之合作);全班都不会的问题——集体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全班同学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当然,对“小组合作”,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欢迎与保护,只是要注意不能过急,不能走极端,更不能为了某种体现而大动干戈,否则不但不会使课堂高效,也不利于学生发展。

以上是高效课堂存在的最大的误区,具有普遍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误区,如认为“动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亮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启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快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无老师”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奖起来”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等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有什么严重后果吗?如果从一堂课来看,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每一学科都如此,会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果教师不得新课改的真谛,对教育教学失去应有的真知灼见,采取不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最终会误了自己,也误了学生。而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形成不良的品质、虚浮的学识、不求甚解的态度等。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此种状况?究其根本,还是人的因素。

一是专家。有些专家不是来自一线,本身对新思想的理解不透彻,没能深究其理,更不能亲自示范,致使很多本来正确的理念变得虚无缥缈,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

二是一线教师。一方面,偏信专家,误解了新课改思想,如实执行“大家之言”,导致课改失误多多;另一方面,本身缺少对问题的思考,没有经过深入的考察,没有亲自实践与研究,而是直接采取了“拿来主义”,结果“水土不服”。

三是领导。包括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分领导,他们均有改革的思想与意图,有发展的雄心与壮志,恨不得一口气彻底改变课堂,让本地区的教育“旧貌换新颜”,在缺乏实证和试验的情况下,贸然地全盘推开,企图早日全面开花,更有甚者,虽有“改革”之名,行的却是“应试”之实,必然导致失败的结果!

我们必须对新课改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只有走出高效课堂的误区,把握高效课堂的内涵,理解正确,科学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才能达到新课改的基本目标。

品牌建设的三大误区及对策分析 篇12

关键词:品牌气质,品牌个性,营销调研

1 品牌气质就是品牌个性

1.1 案例

万宝路是一个典范。最初的万宝路在设计形象载体时选用了西部牛仔,使之风靡全球。然而,到了中国香港后,业绩却一直不佳,后来经过调研才发现,牛仔在港人心目中外表污浊、愁容满面是失败的象征。之后便迅速地作出重大调整,改为英俊潇洒、家财万贯的年轻农场主的形象,使之与港人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合拍,香烟销量攀升,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稳居香港首位!

1.2 误区产生的根源

笔者认为这个误区的根源在于混淆了品牌个性和品牌气质的概念,属于微观概念理解上的错误。其关键在于“个性”与“气质”的区别!

1.2.1 品牌个性

在品牌的构成要素中,品牌形象最为重要。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品牌形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品牌的功能性认识,即与品牌产品或服务相联系的特征;第二方面是品牌的独特魅力,是营销者赋予品牌的并被消费者所感知和接受的个性特征。后者是无形的内容,品牌形象的无形方面就是品牌个性。

1.2.2 品牌气质

品牌气质是消费者在听到品牌后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审美感受。与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相类似,有时也称品牌的拟人化。比如雀巢咖啡有一种温馨感,奔驰有一种庄重威严感,因此品牌气质也叫品牌风格。

1.2.3 二者共性与区别

品牌气质与品牌个性也有共同之处,一个品牌气质明显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那部分内容便成了品牌个性。我们可以拿海尔和格兰仕为例:二者都是中国家电业的佼佼者。当我们听到海尔和格兰仕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高贵,信誉和责任的象征”,这便是品牌气质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但是,海尔给我们的是一种真诚的、无微不至服务的认同,而格兰仕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高品质,我们借以区分二者的标准便是品牌个性,因此我们说,品牌气质与品牌个性虽有共同之处,但二者绝不可以混为一谈!

1.3 解决办法及对策

1.3.1 发展符合目标群体偏好的品牌气质,以气质取胜

(1)要研究透彻目标消费群体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然后规划出吻合他们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的品牌气质。例如一个卖给市民阶层的中低档白酒,过多地注入“奢华”的元素,反倒会使消费者敬而远之。

(2)要了解形成品牌气质的主要传播载体。所有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的载体都会影响品牌气质,但影响最大的是产品的工业设计、包装、海报、报纸杂志等平面广告的设计风格、模特的造型、影视广告的画面等。

1.3.2 使品牌气质符合品牌个性

(1)提炼和塑造自有品牌个性。这就需要战略人员和品牌经营者在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来准确地定义自己的品牌个性。这正如要做身好衣服就必须先量好人身的各种尺寸一样。

(2)依据品牌个性,锦上添花来营造品牌气质。在品牌个性的基础上来添加不同的元素,例如声音、图画、色彩等来进行渲染,从而塑造出自己的品牌气质,避免出现品牌气质与品牌个性南辕北辙的现象。

2 缺乏营销调研,品牌缺乏整合规划

2.1 案例

宝洁对调研的重视是出了名的,是宝洁没有成本意识吗?不,是因为宝洁有过惨痛的教训:“安卡普林”是不伤胃的止痛剂,运用定时释放的新技术,可以在药剂溶化前通过胃部。这种止痛剂对频繁的使用者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必须每4小时服用一次。事实上,大部分人只在疼痛时才服用止痛药而且希望立即见效。宝洁忽视消费者的想法,直接进行大范围销售。结果一厢情愿的想法,让宝洁的“安卡普林”死得很惨。

2.2 误区产生的原因

2.2.1 怀疑为考证一个想法而投入大量经费是否值得

“发财的点子明明摆在面前,为什么还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做调研?”他们总是怀疑为考证一句话而投入大量经费作几百页厚的研究报告是否值得?这是中国企业的致命伤。

2.2.2 品牌的建设仍然是补漏式的,哪儿有问题就补哪儿,总被问题牵着走

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做过很多努力,但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只是补漏式的努力,哪儿有问题就往哪儿去,品牌的努力往往只停留在某个方面。

2.3 解决办法及对策

2.3.1 提升品牌调研能力

①引进专业咨询顾问,为品牌保驾护航;(下转P61)(上接P52)②选派内部调研人员进行专业培训;③对企业中高层经理进行调研专项培训;④建立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系统,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企业信息收集员。

2.3.2 品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

如下图,品牌不是A,不是B,不是C,不是D,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概念好,或仅广告好、通路好,都不够。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3“品牌是大企业的事,小企业做不起品牌”的误区

3.1 案例

当今的激烈商战中,有许多中小规模的企业,虽然也有很好的广告创意,具有过硬的产品品质,也具有畅通的渠道,但是产品却仍然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也许燕京啤酒集团总经理的几句话可以给出答案:“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3.2误区产生的原因

3.2.1 做品牌要花很多钱

许多小企业认为自己的财力不足以承担做品牌所需的费用。品牌建设很多时候不一定完全依靠广告塑造起来,许多服装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什么广告,只是在品牌知名度、影响力都比较高的时候才做一些广告,一方面是维护品牌,另一方面给经销商增加信心,例如:鄂尔多斯、华伦天奴等品牌都是典型事例。

3.2.2 做品牌需要很长时间

“做品牌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一种误导。蒙牛便是一个典范:这个从伊利“叛离”出来的企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塑造起了自己的强势品牌地位。

3.3 解决办法及对策

3.3.1 避开常规媒体,宣传讲求直效性

作为地方中小企业的广告宣传要有的放矢,要针对锁定的目标市场,尽量避开大型企业大品牌选择的常规媒体,以免产生正面竞争。例如电脑网络、报纸杂志、公益活动等无须大量花费又有客观效果的宣传途径。

3.3.2 传播诉求身心合一

一个好的品牌不但卖产品,更卖生活主张。因此,品牌传播不但要消费者认同品牌的产品,更要消费者认同品牌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品牌传播要得到消费者的双重认同——产品认同(身体认同)和价值认同(心灵认同)。

3.3.3 实施品牌整合,建立科学的品牌管理体系

品牌要建立科学的品牌管理体系,要处理好企业战略性品牌与市场化主导品牌之间的关系,要避免品牌间相互竞争,避免品牌个性过于雷同而造成品牌印象的混乱,企业的营销决策层要对各品牌进行整体规划,保证品牌建设的顺利进行。

4 结论

上一篇:协同研制下一篇:图书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