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2024-08-19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共10篇)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篇1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阶级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权力的不平等,贫富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必然会导致苦难,宗教的产生离不开苦难。苦难中受到压迫的人们,极力地想在现实的残酷中寻得一片精神的乐土,找到一种超越于现实的寄托,来获得能与苦难相抗衡的力量,于是他们偏向于选择一种超自然的精神存在,而使自己找到存活在这充满苦难的现实世界的理由,这个时候,宗教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所以,很多时候一提到宗教,我们总是很容易的就想到了生命中的苦难,即人生苦难。宗教的兴起,发展和成熟,总与当时社会的苦难紧密相联,人们所处的社会愈黑暗,愈贫穷,愈不平等,愈残酷„„那么宗教就越盛行,越发展,越传播得快,而信仰的人也越多。要研究宗教与人生苦难这个话题,有很多值得去探讨的地方。在这里,我着重就宗教如何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以及宗教认为苦难对生命是否有意义及其原因这两个问题,再结合我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的幸福的了解,来作具体分析。

(一)宗教对人生苦难的态度,我认为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面苦难,超越苦难。

直面苦难。所谓直面苦难,就是要正视苦难,把苦难当做人生必然会出现的一个事实存在。基督信仰和佛教信仰是不回避苦难的,基督信仰认为人生来是带罪的,痛苦的。从《圣经》中可以看到,“神所创造的万物都甚好”①,但“因始祖亚当、夏娃悖逆了上帝,罪就入了世界。于是人要终身劳苦,汗流满面,才得糊口。不单如此,大地也因人的罪受连累、遭咒诅,以至不再给人效力,更长出荆棘和蒺藜来”②。这样人类的苦难就产生了。正如古罗马神学家圣奥古斯丁所说:“神所创造的世界本是美好的,是人犯罪之后才带来了苦难。”《圣经》中也记载了耶稣对他的门徒的话:“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又如佛教中有一个词,用来形容“芸芸众生”的苦难的——“苦海”,佛教认为,世人将多在苦海之中,如果没有佛的救度,无由得救。它甚至把人生分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构成了佛教庞大思想体系的基础”③。事实上,不仅仅是基督教和佛教,其他种种宗教都是直面苦难,它们承认人世间存在苦难,而不是对苦难持否定态度,或者说是逃避、回避现实中的苦难。虽然佛教对现实社会明显地表现出否定的态度,但这并不表明它就对现实中的苦难持否定态度。

超越苦难。这是宗教在看待苦难时表现出来的另一种方式。超越苦难是在直面苦难的基础上来说的。如果不能够直面苦难,不能够正视苦难,又如何来谈超越苦难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宗教是在苦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现代有些宗教是在人们物质生活过于充裕,而精神世界过于空虚的基础上产生的,但目前还只是个别现象,如“新宗教运动”),在如何超越苦难的问题上,不同类型的宗教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督教,在超越苦难的程度上,就不如佛教的积极彻底,恰好相反,基督教表现得十分消极。基督教是在承受苦难的基础上去使心灵世界达到超越苦难的目的,他主张人们应该安于苦难,承受苦难,而让人们安于苦难的原因就是耶稣也存在于这个世上,他也受到过苦难,出生在马棚里,受到追杀,遭到门徒的背叛,被钉上了十字架,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耶稣不仅没有选择逃避,他还显得十分平静,十分平静地接受了这巨大的苦难,基督教告诫人们要喜欢苦①

② 《圣经·创世纪》1:31《圣经·创世纪》3:16-19 ;4:12

③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 作者:尚九玉

难,“倒要喜欢,因为你们是和基督一同受苦”,耶稣最终在苦难中得以复活。既然基督作为神,在世上都免不了要受到如此巨大的苦难,我们作为人,普普通通的基督徒,又有什么理由选择逃避呢?基督教就是以基督在和人们一同受苦的方式,而使人们达到心理上的的慰藉,从而获得一种安于苦难,却在安于苦难的现实中得以超越苦难的精神存在,寻找到一片心灵得以栖息的乐土。总的来说,基督教在看待苦难的问题时,趋向于选择消极的方式来达到超越苦难的目的。而佛教在如何看待苦难的问题上,则与基督教显得不同,而与道教则有几分相似,佛教也承认苦难,能够直面苦难,但是更表现出一种不愿接受苦难的状态,佛教和道教都重视修行,道教有“悟道成仙”的说法,而佛教则有“修行成佛”之说,在佛教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超越苦难,而且可以战胜苦难,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有罪恶,社会之所以会产生苦难,是因为人有“三情六欲”,而要战胜苦难,摆脱苦难的的束缚,就应该潜心修行,达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的境界,更甚者,摆脱世俗,当身上具有佛性的时候,就可超越苦难,战胜苦难,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佛教有大小之分,小乘于苦难多重自救,大乘则主张普度众生,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慈航普度”、“大慈大悲”等恰好反映了佛教对待苦难时的积极主动的精神。虽然不同的宗教在超越苦难方面表现的方式不同,但是它们都认为人是可以超越苦难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宗教在看待苦难方面,不回避,不否定,而是敢于直面苦难,超越苦难,那么,宗教认为苦难对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很多的痛苦,中国古代有位词人说的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人没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就有可能受到世俗的喧嚣的影响,接受苦难的历练。苦难对生命意义重大。

苦难是锻炼人的“兵器”,它能使生命走向更高的层次,达到更高的境界。佛教教人心向善,教人学会坦然面对,教人心胸宽广,学会容忍,学会静观,使生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或喜或悲,达到更高的境界。苦难能够唤醒人内心最深处的精神存在,当人们所承受的苦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人们对苦难的忍受程度到了一定的限度时,人们趋向于寻找一种精神寄托来战胜苦难,宗教所指向的美好的地方,类似天堂,或者是西方极乐世界,自然而然就成了受苦受难的人的精神归宿。而宗教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到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的,佛教追求“真,善,美”,只有在生前不断的做善事,一心向佛,死后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再者,佛教讲究“因果轮回”,认为人上辈子做的事会影响到他的下辈子的命运,所以就是在宗教这样的推动下,苦难也就成了锻炼人的兵器,人们一心向善,让生命不断朝着“真,善,美”的境界发展,当人们的理解超脱于世俗社会时,他们的生命才得以开始解脱,他们的思想更具有佛性时,就表明人们相对与以前,有了更高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已经是苦难所不能战胜的了。

苦难是生命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在苦难中,人才会“觉悟”,生命才会得到升华。这让我想到社会中的自杀行为—— 一种很愚昧的,不觉悟的表现。自杀行为在基督教中是不被允许的,基督教认为,选择自杀的人,死后其灵魂是不能进入天堂的,而是被打入地狱,接受残酷刑罚的惩罚,永无翻身之日。人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感谢上帝给你生存的物资,即使有苦难也应该与基督一起承受,而不应该以自杀的行为来逃避苦难,这是对上帝的一种蔑视,是得不到上帝庇佑的。又如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释迦摩尼出生在印度一个地位很高的家庭,属刹帝利种姓,虽然出身高贵,但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

传教,释迦牟尼本身并没有经历过像吠舍、首陀罗这样的种姓所经历过的苦难,但他出生在那样一个社会,是能够感受到的,他关心人间疾苦,那么同时也就相当于他的内心也在承受这些苦难。如果他没有看到过,感受过社会上的如此多的人生苦难,他就很难获得这样的“大彻大悟”。所以宗教认为苦难是生命成长必不可少的因素,人们不应该逃避苦难,经受住苦难,受到来自苦难的刺激,人才会获得顿悟,才不会安于现状,虚度光阴,生命的意义在苦难中才会得以彰显,而人格也在苦难的平台上,变得更加伟大。

接受了苦难的历练,生命才得以净化,灵魂才得以从尘世暂时的事物转向永恒,转向宗教所描绘的神圣之地。苦难“不只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而且对内在的完善发展具有基本的意义:受苦使灵魂从对暂时和易朽的事物的过于专心中撤出;它是对虚荣心和好面子的解毒剂;用基督教的话来说,痛苦是上帝使我们的心灵从尘世暂时的食物转向永恒、转向

④他本人的伟大的教育手段”。这句话,正好说明了宗教角度下,苦难对生命的另一重要意义。

(三)苦难对生命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是在宗教的角度下,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一样的。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十分充裕的环境下,我们很难联想到“苦难”这个词,反倒是觉得人们都会活得很幸福,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假象!对宗教与苦难的学习,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人生幸福的了解和体会。

幸福是相对于苦难来说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一直是生活在“温室”里,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没经受过饥寒交迫,而一直是处在别人的庇护下,那么即使其他受过苦难的人看他,会觉得他是很幸福的,因为他的人生不用去走坎坎坷坷的路,而是一帆风顺,这是多少人羡慕的生活呀,但是,事实上,这个处在温室中的孩子,他自己并不能感受到这种别人带给他的“幸福”,反倒会觉得这简直是对他的一种束缚,因为他没法用区别于“温室”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来与之作对比,也就不能体会到温室的特别之处,只有等到他自己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经受了无数次来自心理和生理上的苦难的考验后,那个时候回想起当初“温室”的生活,他才会感觉那时的自己确确实实是多么地幸福!

苦难的存在,让我们更好的明白幸福的宝贵,领悟生命的真谛。就如《道德经》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者,就如人生困难,让人痛苦不堪;福者,恰似幸福,让人心情愉快。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也就是说苦难与幸福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生活中遇到的“不如人意的事”远远要多于“心想事成”的时候,“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幸福需要个人去努力的争取,换一种方式说,就是幸福是作为个人在承受了许许多多个或大或小的人生苦难之后产生的。战胜了小的苦难,便获得“小幸福”,经受住了巨大的苦难,便获得“大幸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几句耳熟能详的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风雨”就如人生长河中的许许多的苦难,挫折的打击,经受住了,才能看见隐藏乌云身后的灿烂的阳光,才能看到天边那美丽的彩虹,而阳光和彩虹就作为人生的一个幸福的形象而出现了,又如一句俗语所描绘的“黎明前最黑暗,希望前最渺茫”,也是同样的道理,苦难的存在,让我们明白,幸福的来之不易,更能感受到短暂幸福的巨大魅力,从而对幸福倍加珍惜,而靠经受苦难,而争取得来的幸福,更能让我们领悟到生命的宝贵,以及人生的真谛何在。

苦难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活在当下”即是幸福。活在当下,并不是说”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是指不要去对未来作太多要求,人应该及时珍惜此时所拥有的,坦然的面对现实中的苦与乐,好好珍惜现在!佛教中有“七情六欲”的说法,它认为苦难绝大部分是由于人存在极大的欲望导致的。凡人有七情六欲,这是苦难产生的根源。人类的欲望永远也无④ 【德】 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6页

法满足,正相反,欲望会因为得到小小的满足,而变得越来越膨胀,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时候,人们不断地追求某种还未得到的东西,把获得那种东西时短暂的满足感当做是一种幸福,而当这种满足感消失时,又转向于追求另一个目标。人们总是不能消除欲望,而太多的欲望堆积在一起,总会导致苦难的,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什么不适当降低一下欲望呢,把视线移向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适当的享受现实社会带给我们的种种东西,在匆忙的生活中,也稍微驻足,感受一下“活在当下”的快意,放开心胸,坦然地面对“当下”的心酸快乐,感受“当下”生活,踩在苦难的头顶,坦然面对遭受的苦难,把苦难也当做享受的一部分时,不也是十分幸福的一件事吗?与其整天为了那未知的未来而忙碌,倒也不如挤出一点点时间来,让自己的生命“活在当下”,珍惜现在,体会人生。苦难,让“活在当下”幸福与意义彰显出来。

人生是有苦难的,宗教的兴盛也离不开人生苦难。宗教的引导,让人们能够在残酷的现实中直面苦难,超越苦难,使在痛苦中挣扎的心灵不至于被苦难的洪流所湮没。它在对人的历练,以及对人灵魂的升华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宗教的存在,在人的心灵燃起一丝希望,让苦难大众重拾获取幸福的决心和信念„„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篇2

关键词:福贵,苦难,生命,隐忍,豁达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 因为他们互相感激, 同时也互相仇恨, 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 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 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与此同时, 《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 它没有断。”【1】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这样说。

《活着》中的福贵老人平静地讲述了他一生的苦难经历, 富贵从地主家的少爷到平凡普通的农民再到孤苦伶仃的受难者, 他目睹了亲人的相继离去, 巨大的苦难把他逼到了绝望的边缘, 然而他没有倒下, 他还是在苦难的伴随下活了下来, 这是一个生命的奇迹。正如余华所说:“《活着》还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 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小说中富贵是一个非常丰满的人物形象, 他一生中充当了不同的角色, 其性格也在生活的历练中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人生的转变——从嗜赌浪荡的阔少爷到朴实憨厚的农民再到善待生命的老者

环境对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与生活环境中, 富贵的性格也在发生着改变, 福贵在民国时期是一个地主家的少爷, 优越的家境使他从小就骄生惯养, 不学无术, 长大之后的他一身丝绸, 头发油亮, 整天游手好闲, 吃喝嫖赌, 浪荡不羁,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用他的话说:“我是我们徐家的败家子。”对于贤惠的妻子家珍和女儿凤霞来说, 他是一个毫无责任感的丈夫和父亲, 为了赌博甚至去偷家珍的首饰和凤霞的金项圈。然而好景不长, 富贵因为与龙二赌博输光了家里的一百亩土地和所有的财产, 父亲不堪忍受家业的衰败, 忍气而亡。家业败落后的富贵似乎有了一丝悔悟之感, 他对自己说:“我想想再不能像从前那样过日子了, 我得养活我娘和凤霞。”解放战争时期, 他被抓去壮丁, 在战场上听着枪炮声和伤员们呜呜的疼痛声, 目睹着身边战友的死亡, 在极度寒冷和饥饿难耐的恶劣环境下, 他的求生欲望越来越强, 同时在他的身上有了人性中善良和温情的一面:“我是一遍遍想着自己的家, 想着凤霞抱着有庆坐在门口, 想想我娘和家珍。”回到家中的富贵似乎倍加珍惜与家人的团聚, 在他的心里也多了几分对亲人的爱, 尤其是对儿女的疼爱, 为了有庆上学得把凤霞送人,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不舍:“那一路走得真叫我心里难受, 我不让自己去看风霞一直往前走。”【2】虽然和妻子儿女在一起也有一些磕磕碰碰, 但是这种平静的生活给了富贵从来没有的幸福, 经历了土地改革和文革, 富贵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 变得顺从、麻木, 直至儿子有庆因抽血致死, 让他感受到了莫大的痛苦。继而凤霞成婚, 现实比想象中更加残酷, 凤霞和家珍相继去世, 虽然失去了妻子和儿女, 还有外孙与女婿让他的晚年可以有个依靠, 心想着还得好好地活下去。后来二喜又不幸因故死去, 外孙苦根成了他的命根子, 他想有了苦根比什么都强, 香火还得往下传, 这日子还得好好过下去, 直至苦跟的死给了他最后的打击, 最后只剩下他自己。晚年的富贵老人与牛为伴, 他很坦然地面对生活带给他的一切, 他似乎看透了生活, 在他的眼里没有悲苦, 没有绝望, 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人生, 拉着牛在田地里唱道:“少年去游荡, 中年想掘藏, 老年做和尚。”晚年的富贵俨然一个生活的智者。可以说是生活和苦难改变了他, 是苦难让他学会了劳动、学会了珍惜生命、学会了关爱战友、妻子和儿女, 学会了自立。

余华先生在一次访谈中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 他拥有了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 可是他活着。”【3】纵观福贵的一生, 他见证了身边一个个亲人的离去, 可这样的痛苦没有让他放弃生命, 他说:“我娘常对我说人只要活着就高兴, 穷也不怕”。也许只要活着对于他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二、忍耐、承受、宽容、豁达——中国农民的传统文化性格

福贵身上的忍耐和宽容是中国农民普遍特有的文化性格, 它源于中国乡土文化的影响和积淀。回想历史, 中国的农民跟富贵一样经历过战乱和死亡, 经历过自然灾害与精神的恐慌, 经历过贫穷与饥饿, 可他们一代又一代地繁衍在这片土地上, 卑微而快乐地活着。通过富贵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他们生活在苦难和困境中, 然而他们却无法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 无法去改变时代带给他们的苦难和战争, 他们没有太多的要求, 只剩下最低的也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的生命还存在, 无论有多大苦难都能承受, 因此面对生活, 他们是乐观坚强的。富贵在家业败落后, 为了自己小小的生存愿望, 忍受着种种苦难, 他在田里劳作, 为的就是能养活全家人, 他的最低和最高目标都是能够“活着”。他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巨大的苦难之后变得异常平静, 正如余华所说, “活着就是忍耐。”

福贵有一颗宽容的心, 书中写到, 有庆由于给刘县长生孩子的妻子抽血而死, 富贵和家珍开始感到气愤不能原谅刘县长, 但是当福贵去找刘县长闹事, 认出他是当年一起打仗的春生时, 他平静了很多, 哭着说“春生, 你长高长胖了。春生你欠我一条命, 你下辈子再还给我吧。”【4】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春生挨批斗无法活下去的时候, 福贵和家珍又劝他“好好活着”, 富贵这种民间宽容的心态, 让他在苦难中能原谅春生, 也让他能以宽广的心胸去接受现实给予他的种种打击和不公。他同时也有着相当乐观豁达的心态, 家庭没落的痛苦、父母双亡的痛苦、战争中恐惧和死亡的痛苦、饥饿的痛苦、妻子儿女离去的痛苦、外孙和女婿死亡的痛苦, 这些人生悲痛对于常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然而福贵做到了, 他送走了所有的亲人, 一个人好好地活了下来, 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震撼。他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 没有太多的起伏, 语气一直很平和, 就好像他讲的是别人的故事, 开心时就笑, 难过时就哭, 没有任何抱怨。晚年的富贵和老牛相依为命, 他在田里跟牛经常说话, 而且给它起了名字, 他看到牛正抬着头, 就训斥他:“你别偷听, 把头低下”。牛果然低下了头。他看到牛不好好耕田, 就故意喊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 家珍、凤霞耕得好, 苦根也行啊。”他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 “我怕他知道只有自己耕田, 就多叫出几个名字去骗他, 他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 就不会不高兴, 耕田也就起劲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 他还能自娱自乐, 如此有乐趣, 足以看出他豁达乐

对霍克海默现代性批判的反思

林晓磊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霍克海默从启蒙异化、理性异化和科技异化等维度, 以工具理性、极权国家和大众文化等异化力量为对象而展开的现代性批判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批判的主要理路。本文通过对霍克海默从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切入的总体性文化批判范式, 以及在这一框架下的工具理性批判和文艺救世理论的反思, 指出资本批判与文化批判范式的开放式对话应成为全球化趋势下具有普世性的现代性理念的重要转向。

关键词:现代性批判;异化;文化批判;资本批判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中, 霍克海默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颇具代表性和开创性。在吸取马克思异化理论批判精神, 依循韦伯合理化理论批判路径, 借鉴卢卡奇物化理论批判主题的基础上, 霍克海默在异化、物化和总体性的独特语境中展开了对工具理性、极权国家和大众文化的总体化批判。

应当说, 权威服从与虚假必然性之间的关系始终是霍克海默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所在, 但现实实践和创作环境的巨变使霍克海默最终由对权威与顺从的内在关联的心理分析转向后期的启蒙理性批判。这样, 霍克海默借助于征服和被征服、进步与野蛮等范畴, 将启蒙逻辑意识形态化并赋予其本体论含义, 从而把西方文明的进程归结为对自然的征服和对人的极权统治的启蒙历史, 将启蒙统治扩展到被物化的人类社会存在的整个范围。启蒙辩证法成为异化逻辑的全面展开和总体揭示。在霍克海默看来, “启蒙”就是以征服、支配自然为出发点, 以理性至上和技术万能为特征, 以主体性为核心, 以对人与自然的双重统治为宗旨的现代性事业, “上帝的万能”代之以“理性的万能”“科学的万能”是启蒙的根本命运。因此, 总体性的启蒙异化集中表现为根本性的理性异化与支配性的科技异化, 而其逻辑结果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本身的异化。这三个维度不仅不能截然分

观的心态。

三、“无为”“自然”——福贵的人生之道

面对无法逃避、不可抗拒的苦难, 富贵所表现出来的承担和忍受的意志是一种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脱。面对生活他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豁达是一种乐天知命的心态。福贵在极度痛苦的边缘能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没有选择死亡, 最深层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入世观”告诉我们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要去忍受苦难, 要去战胜和超越苦难, 道家的“无为”告诉我们如何去化解苦难, 而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福贵身上体现出的正是这种“无为”的人生态度。福贵的这种人生态度在书中多有体现:在跟龙二赌博后输掉全部家产时, 他接受了这个事实, 没有患得患失和愤愤不平, 他把家产给了龙二, 自己甘愿从地主少爷变成农民, 租地耕田, 也没有争夺家产之心。土地改革时期, 地主龙二被抓去枪毙, 福贵又感到自己很庆幸, 心想:“要不是当初我爹和我是两个败家子, 没准被枪毙的就是我了, 龙二成了我的替死鬼, 这下我可要好好活了。”“我啊, 就是这样的命。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 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 这样反倒好, 看看我身边的人, 龙二和春生, 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 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 争这个争那个, 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 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 可寿命长,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 我还活着。”【5】在福贵心中活着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功。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开, 反而丝丝相扣、密切相关。在其内在本质上, 启蒙异化即是理性异化, 又是科技异化。异化思想成为霍克海默现代性批判的重要武器和思维路向。

启蒙是现代性的根源、来历和本质, 现代性的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下启蒙理想破灭, 现代性在禁锢其解放潜能的路向中走向变质、异化的结果, 因此对启蒙精神的反思与批判最终成为霍克海默现代性批判理论建构的基点。霍克海默指出, 启蒙运动的纲领就是要用理性的正义来取代神话的非正义, 使人们从对自然的迷信和对神或上帝的盲从中解放出来, 但是理性发展的极致却是逆变为统治一切的支配力量, 宣扬主人精神的启蒙最终使理性变成了统治, 目的变成了手段, 人文精神变成了科学精神。至此, “启蒙倒退为神话”, [1]启蒙所张扬的理性重新让位给神话的无理性, 作为反宗教异化产物的启蒙驱走上帝而使人类自身成为新的奴役制造者, 将启蒙精神催发的“文明”返回到“新的野蛮状态”, 并最终导致启蒙自身的毁灭。这种更深层次的异化也就是启蒙的辩证法。通过人类对神秘力量的控制来赢得对自然的支配, 满足人类的维存欲望是启蒙与神话的共同本质, 但启蒙精神不仅将人从对自然的恐惧中引导出来, 还将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 并将对自然的盲目统治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而不可逆转地导致了人对自然的主宰、奴役和破坏。随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日益膨胀, 人类也陷入更深的自我束缚当中, 统治者借助于科学的合理性和自然的必然性加强了被统治者的顺从, 法西斯的极权主义正是启蒙精神的极端表达。更可悲的是, “泛灵论使对象精神化, 而工业化却把人的灵魂物化”, [2]启蒙精神带来的是比任何一种外在的专制统治都要牢固的经济必然性的强制。由于人们根本无法摆脱被市场逻辑支配、统治的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物化状态, 启蒙的理性就变成了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现实中的人们变成了单纯的类存在, 其所谓的自由不过是通过自我否定、压抑和欺骗而换得的一种集体性压迫。总之, 启蒙辩证法作为一种

心, 有时候想想又挺踏实, 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 全是我亲手埋的, 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 也不用担心谁了”。【6】这样看来,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即是“活着”。

余华的《活着》让我们知道了人是怎样活着, 福贵对其一生苦难的讲述告诉我们人的信念和毅力是可以超越苦难的, 活着的责任与意义是什么。他使我们明白:面对生命之路, 我们不能后退, 也不能中途停止, 只有坚实地走完生命的每一步, 才会感悟生命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1][2][3][4][5][6]《活着》余华上海文艺出版社第4、81、5、130、191、190页

[2]刘建彬.回归当下—余华《活着》重读[J].齐鲁学刊.2003年03期.

[3]王鸣剑.论福贵的人生观—小说文本和电影文本《活着》的比较阅读[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4]刘彤.论《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2003年03期.

浅析宗教与人生苦难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中图分类号】D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182-01

当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人生观的影响

宗教作为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至今仍对社会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大学群体是一个大群体,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信仰等等都关系到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命运,深刻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对于现在的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如何更好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可以走一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从信仰状况上来看,一般来说,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的比例不算太高,但是,期发展的趋势也不容忽略,目前,很多学生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其树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尽管有一部分学生也还是有宗教信仰的,尽管宗教信仰的学生的比例不算太高,但是,其在学校的影响任然是失分广大的,部分学生认为,是否有宗教信仰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是个人的认识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因此,也没有热呢对这一些人有意见,基本上都是一种肯定的意见,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认识价值观。

2、缺乏对宗教本质的正确认识,许多大学生认为,宗教信仰仅仅是一个行为习惯,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宗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宗教基本都是唯心主义,其和马列主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是相违背的,宗教信仰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

3、缺乏对政策的深入解读,我国实行的信仰自由,共产主义和宗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党规定,共产党员是不能信仰宗教的,不能参与到一切的宗教活动中,对于有宗教信仰的共产党员,要努力的使得其拜托宗教的影响,长期累教不改的,可以开出党籍,但是,特殊问题特殊对待,在一些少数名族地区,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特别对待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在思想上,要划清宗教信仰的界限,又要在生中尊重各个名族的生活序贯,进而更好的使得民族团结,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是进行宗教观念改变的主要教学内容。

在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繁荣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自我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大学生在各种社会思潮下,养成独立思考和科学决策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对社会事物有敏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目前,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下,从而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是一个科学的宗教信仰。

2、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用科学的观点来武装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大学教育的时候能够更加健康的教育,努力的培养学生有着一个健康的心里,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校在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学生的苏州教学,从而使得科学知识能够使得学生的头脑更加充实,消除宗教对于学生的影响,在高校知识教学的时候,揭示宗教的目的,从而使得广大的青年能够认清宗教和迷信的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来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

3、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抵御不良因素影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要以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为宗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对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重要意义

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宗教问题的复杂性、群众性,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对待宗教和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教育,是高等教育必须肩负的历史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需要。当前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1、有利于大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深刻认识宗教的本质、特征以及宗教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2、有利于大學生确立无神论思想和科学精神,为科学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科学无神论。科学无神论包含着一种革命的和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近代科学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3、有利于大学生解决和处理好宗教信仰问题,用正确的人生观指导自己。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其宗教思想和宗教意识将长期在社会上存在,一些笃信宗教的老人,他们对宗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青年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和国际宗教思想的影响等,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依托宗教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宗教观教育的时候,应根据部分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求真的理性精神、求实的实证精神、求新的创新精神,这对于解决宗教信仰危机和树立科学人生观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卓新平.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中国宗教学——纪念毛泽东主席关于开展宗教研究重要批示50周年[J].世界宗教研究,2013,(4):1-6

[2]曾传辉.邓小平的宗教观[J].世界宗教研究,2014,(4):8-16

[3]叶小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内涵和外延[J].世界宗教研究,2016,(3):1-4

[4]张志刚.当代中国宗教哲学发展思路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5(2):13-19

人生苦难经典句子 篇4

最大的决心出自于你最大的不甘。

1、没什么可以阻挡你想做的事情,只有你自己的心。

2、不平凡的人,一定有过不平凡的经历!

3、把尽力而为变成竭尽全力。

4、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之前,其次,是现在。

5、鸟儿站在树上从不害怕树枝会断,它相信的不是大树,而是自己的翅膀。

6、我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没有勇敢的去尝试。

7、我宁愿坚强得让人妒忌,也不会懦弱得让人可怜。

8、你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9、这辈子你只管努力就行,剩下的交给命运。

10、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有希望!

11、你想要的未来,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12、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13、辉煌肯定有,就看你怎么走。

14、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终靠自己决定。

15、瀑布是河水走投无路的奇迹。

16、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何以对父母。

17、没人扶你的时候,自己站直,路还长,背景要美。

18、身后还有那么多期许的目光,怎么可以轻易放弃。

19、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深呼吸,从头再来!

20、你凭什么认为你一努力就能超过别人,这样岂不是对那些一直努力的.人来说很不公平。

21、唯有埋头,才能出头。

22、当我们在抱怨没有鞋子,却发现有些人没有脚。

23、不求胜过别人,但求超越自己。

24、同是风华正茂,怎甘他人之下。

25、改变之所以难,是因为内心推动力不够。

26、只要今天比昨天好,就是前行路上最大的幸运。

27、如果你不把时间用在实现梦想上,别人就会占用你的时间,帮助他们自己实现梦想。

28、心若向阳,哪里都会是晴天。

29、你所烦恼的原因在于你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30、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时热血。

31、当你休息的时候,别人还在奔跑!

32、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被别人践踏。

33、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

34、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35、输家总是抱怨他们已经尽力了,是真的尽力了吗?

36、不逼自己一下,还不知什么叫残忍。

37、不对自己残忍的人,就等着别人对你残忍。

38、希望未来我的名字能成为你们口中的骄傲。

39、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40、后悔跟努力哪个让你更痛苦?

41、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世界观不断崩塌重建的过程。

42、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43、忘掉所有那些不可能的借口,去坚持那一个可能的理由。

44、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你的想法都决定了你的人生。

45、心若在,梦就在。

46、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47、不苦不累,人生无味。

48、输在犹豫,赢在行动。

49、来路无可眷恋,值得期待只有远方。

50、不要因为没有最好的回报你就不付出,也不要因为没有完美的结果你就不开始。

51、这世界不单单是靠聪明伶俐支撑起来的,还有天道酬勤。

52、相信自己,成就未来!

53、你要信仰别人的光芒,也要相信自己的力量。

54、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别怕痛。

55、平凡不平庸,做最好的自己!

56、天生傲骨,永不服输。

57、每个人都在奋不顾身都在加倍努力,你没有理由一边委屈,一边抱怨人世寒凉。

58、冷静分析过去的错误,设法从中获益,再忘掉它,这是惟一让过去有建设性意义的做法。

59、说人是非者,已是是非人。

苦难铸就人生 篇5

苦难铸就人生——读《童年》有感怎样的童年,才算是真正的童年?我原以为,只要有人疼有人爱又可以自由自在地玩闹,才算是真正的童年。可读完了《童年》之后,我又改变了想法。《童年》是前苏联著名作家、民主斗士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记录的是自他父亲去世到他开始走向社会的一段真实经历——他幼年丧父,被迫搬到外祖父家中,无奈外祖父脾气古怪,母亲又改嫁,终日生活于不见天日的世界,同伴们遭遇悲惨,家道败落以至于不得不自力更生。可以看得出来,高尔基的童年的确是不幸的。

他几乎处于一个没有人关心的家庭,人情的冷漠使得他更多地珍惜生活。当他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便格外惦念外祖母的温柔与风趣;当他看见母亲又要改嫁,便学会了自立。他在风雨中行走,更在风雨中成长;他就像一块绷得紧紧的.弹簧,生活给他多少苦难,他就蹦得有多高。合上书,我感慨万千。高尔基这样一位伟人,居然拥有这样悲惨的童年,可也正因为这样悲惨的童年,才铸就了高尔基这样一位伟人。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拥有疼爱自己的父亲母亲,拥有不错的生活条件,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还须渴求什么呢?没有了。高尔基没有的我们都有,高尔基向往的我们都有,我们什么都不缺,但我们却无法像高尔基那样勇敢坚强,为什么?因为我们什么都有。正因为我们毫无所缺,所以我们缺少困难,缺少磨难,所以我们总不是在能力上被对手打垮,而是在精神上。

笑对苦难,乐观人生 篇6

人称“东方卢梭”的日本哲学家江兆民,病危将逝。但他坚信“只要有一口气,就一定有事可做,也可过得愉快”。气管被割开,“枯瘦得像仙鹤一样”的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完成了名诗《跌倒时也要笑》,流传至今,激励后人。

他苦中作乐的顽强乐观,不屈不挠的坚毅品质,留给我们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次次展示了乐观的力量。

凡乐观者,能随遇而安,气度非凡。

才高八斗的苏东坡可谓是古今乐观第一人了。苏轼曾将自己贬谪之所“儋州”称为自己一生最有成就的福地,其气度可见一斑。儋州即今海南,当时蛮荒极恶之地,黎蛮狂悍不服王化、瘴疟疠疾肆意而生、食不果腹饥餐露宿、逐舍栖林酷暑无常,头白齿豁的东坡性命堪忧。然而苏轼却凭着豁达乐观,活出生命精彩一回。旦起理发、午窗坐睡、夜卧濯足,东坡过得悠然自在;潜习医药、精研茶道、吟诗作赋,子瞻活得有滋有味;挖井垦荒、讲学明道、爱民如子,苏轼在此政绩斐然。“兹游奇绝冠平生”,乐观的东坡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

笑对苦难,乐观人生,学会坦然面对挑战。就让我们拂去“穿林打叶”的迷惘忧愁,迎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脱释然,成为“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时代先锋!

凡乐观者,能坚强不息,笑对苦难。

不同凡俗的人生,不是快乐的有滋有味,而是痛的有声有色。因为他们在痛苦中学会了乐观与坚强,懂得了淡泊悠然的人生哲理。

孔子周游列国,遭乱世之患,然不改其道,霜雪验松茂;陶潜鄙弃官场,归隐田园,试问残菊处,中路侯渊明;张养浩贬放农耕,悠然自在,一曲山坡羊,香甜入梦乡。

苦难之后是乐观,豁达之中有刚强。生活的难关挡不住炽热雄心,乐观坚定展现非凡才华,坚持信念名传万世,真君子也!

凡乐观者,坚定果敢,勇往直前。

乐观者如拿破仑,带兵作战,身先士卒,误入泥泞,狼狈不堪,仍冲锋向前,乐观向上,果然三军用命,帝国称雄。相反,倘若悲观消极,一蹶不振,又会如何?西楚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千古留恨,倘若重整旗鼓,再论成败,未尝不可。汨罗江畔,楚歌四起,屈原投江,万代哀叹,何妨再候时机,一展宏图,成就伟业?

就算失败,也要活得精彩,不要留恨终生、消磨时光;就算遭遇难关,也不轻言放弃,至少你还有拼搏的勇气,坚持的毅力;就算失去了最后一点希望,我们还可以卷土重来、重振雄风。乐观面对人生,跌倒了再爬起;自信迎接苦难,失败了再努力。我们的努力定不会白费,乐观向前,不断积攒生命的厚度,成功将会接踵而来。

反观当下,多少人经历失败就萎靡不振,今年来频发的自杀事件就是例证之一。面对困境,很多人都缺少乐观这剂强心针。就让我们抛开犹豫,勇敢向前;无视困阻,风雨兼程;乐观人生,笑对苦难!

苦难人生 笑脸相迎 篇7

撑一支长篙,向历史长河处漫溯,我发现《史记》像星星一样闪亮!

穿越千年的时光,我看见司马迁在青灯下,翻阅着史料,奋笔疾书。不被皇帝看重又怎样,身受腐刑又怎样?你心中的光不灭,你要活出生命的价值,更要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你忍辱负重,发愤写作,耗费了整整13年的时间,在60岁那年,终于完成了那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终于,后人听见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之绝唱,你用这部饱含血泪的巨著回敬生活给你开的玩笑!

无论生活给予你什么,都要微笑着走向它。

霍金,这个让人听了想哭的名字,却用仅能动的几个手指敲击出伟大的《时间简史》!他因患“渐冻症”,被禁锢在一把轮椅上达40年之久,却身残志不残,克服了生理上的困难,成为国际物理界的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却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能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宇宙之谜。苦难时,他用阳光般的心态迎接一切,告诉世人:一个人身体残疾了,决不能让精神也残疾!

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无须慌张,于是他微笑地面对一切。

“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瞧,多么幽默的話语呵!20岁的史铁生,在人生正当青春年华的时候,却再也站不起来了,可他没有放弃,而是微笑迎接。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留下了感人无数的作品……他的一生不断地体验到生命的苦难,却能表达出活着的明朗和欢乐,用睿智的文字,照亮人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人生苦难何其多,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而我想,微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吧!

苦难成就人生议论文 篇8

傅说是周朝重臣,深得天子信任,周王在他的辅佐下开创了一代盛世。可是谁曾想过,就是这样一个贤德之人,从前却是个奴隶。傅说的前半生是在一边筑墙一边学习中度过的,他在苦难中奋发,最终成为一朝贤相。

孟子曾经感叹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勾践卧薪尝胆,终成春秋一霸;苏秦悬梁刺股,得配六国相印;司马迁承受宫刑之辱,才有《史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众多事实无不表明:经过苦难浸润的人生可以更加出彩。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一定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坎坷、挫折,但是我们不要放弃,应该勇于面对它们。困难就如同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当你想放弃时,前方一道道坎坷会是你无法跨越的屏障;但是当你勇敢面对时,他们只是你通向成功的垫脚石。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曾经写过一副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朱元璋崛起于草莽之中,从一个连饭都吃不起的小和尚变成了义军首领,最后建立了辉煌的明王朝。抗元过程中,即使生活再艰苦,他也不会抱怨;即使身体再劳累,他也不会偷懒。最后,凭着不怕吃苦的`精神,他打下了天下。

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写了最难懂的科普畅销书《时间简史》,提出了“黑洞无毛”理论,然而,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由于严重的渐冻症,他年仅21岁就只能坐在轮椅上,全身上下只有一颗眼珠能够活动……他承受过最大的苦难,见过最深的黑暗,却依然有勇气回过头来用尽力气微笑。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作文 篇9

古人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的确,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成功经历,无不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4岁时一场麻疹差点儿夺走了他的性命,7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13岁时又患上严重的肺炎,46岁时牙床突然长满脓疮,被迫拔掉了所有的牙齿。接着,他又患上可怕的眼疾,双目几乎失明。到了晚年,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异乎寻常的苦难如影随形。但是,在苦难面前,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更没有沉沦和绝望,而是将其化为生命的动力。他每天坚持练琴十多个小时,用他那充满魔力的琴声征服了世界。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在听了他的演奏后,激动地大喊:“天啊,在这4根弦中包含了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正如孱弱的幼苗只有经受风霜雨雪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的大树一样,人,只有经受苦难的`磨炼和砥砺,才可能成为有用之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违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的这番话,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个真理。面对苦难,我们要像张海迪那样,“宁可100次跌倒,也要101次站起来”,战胜病魔,使生命迸发出耀眼的光芒;要像音乐大师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喉咙”,勇敢地、坚持不懈地与苦难抗争,在人生音乐史上谱写出壮丽的乐章!

直面苦难人生 叩响生命强音 篇10

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则大多豁达,所谓“民不畏死”“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如孟子,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而慨然舍生凛然赴死,没有失其本心。这种态度又传承给了舍生明志的屈原。但更多的人学会了“渔父”的达观,把握当下,不追究死亡,更鲜少谈及生死的取舍意义。

只有经受过命运洗礼的人,才会在微观的人生和宏观的宇宙中再次思考生与死的关系。所以被命运拷打过的史铁生,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了人生遇到逆境时,在生死抉择的关口自己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这篇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在课本节选的两大部分中,作者分别探讨了“生命最美的本色”和“人性最崇高的母爱”。

一、生命最美的本色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烟消云散,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同”“同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忍受孤独和寂寥。这与“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很少被人记起”的史铁生何等相像。可以认为,古同也经历了一场生死轮回,只是她是一个静态的生命,她安静地接受了死亡的宣判,最终又以思想者的身份大彻大悟。但是这个涅槃的过程,却需要同样濒临思想死亡的史铁生从她现有的衰退的容颜、剥蚀的繁华中慢慢体会。

“同子荒芜但不衰败”,她不张扬曾经的“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繁华盛景虽然被风雨吹打剥蚀,却还留下了愈见苍幽的柏树和茂盛坦荡的野草供人凭吊伤感。“浮夸”“炫耀”何尝不是作者对自己“最狂妄的年龄”的自嘲:“淡褪”“坍圮”“散落”这历经沧桑的荒芜,不更是失魂落魄的自己吗?只是,地坛之所以这样隐约显现生机,是为了让人感悟生死之道。她里面的草木花鸟,彰显了万物盛衰皆自然的法则,体现了朝夕变换和四季更迭。展现一种从容和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为颓废自伤的作者提供了一片宁静思考、去留抉择的精神家同。

这并不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而是世事变迁中的甘苦跌宕同时展现在了“古同”和“我”的身上,契合又相通。

于是,在他眼前,“蜂儿”“蚂蚁”“瓢虫”甚至没有了生命的“蝉蜕”和“露水”,它们那么卑微弱小,却竭尽全力地活着,全然不顾居所的“荒芜”。正是这精彩的“生”,才使这古同“不衰败”。“不衰败”的现实使他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与生命进行抗争。他终于明白:“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便是生命的规律,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该从容豁达,顺应自然。

当一个人能够坦然面对、以平常心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就有了坚强活下去的信心。带着这份彻悟去观察,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这些都贯注着“我”对生命的热爱。“我”便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开始坚定地走向新的人生道路,要求自己有所作为地“活”。

二、人性最崇高的母爱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怎样活”意味着不仅是活着,更要活出意义。德国诗人席勒感慨道:“论勤奋你不及蜜蜂,论敏捷你更像一个蠕虫,论智慧你又低于高级的生物,可是人类啊!你却独占艺术!”而史铁生可算是有伟大精神的人。精神伟大之处在他拥有坚韧的意志,并以此战胜艰难的命运。这种体验对他影响最深的还是他的母亲。

“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母亲猝然去世后,史铁生寻觅着地坛里留下的母爱的点滴踪迹。在物是人非的流转中,对母爱的后知后觉与“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痛悔中,“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参透得深切”。

在史铁生心里,母亲的伟大是对儿子高于“疼爱”的“理解”,她知道儿子所有的苦楚。情感上,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理智上,她知道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在独处中认识人生的地方。可是母亲不知道儿子领悟生命答案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这段过程和过程的尽头究竟是怎样。母亲默默注视儿子远去的身影,言语不多,内心不知担着怎样的惶恐。当她将儿子送出门,保持着目送的姿势,祈求儿子能归来的时候;当她端着眼镜在地坛中寻找儿子又不愿意让他发现的时候;当她步履茫然急切路过儿子藏身的树丛的时候。“我”的“倔强”给母亲施加了千百倍精神焦灼的重压,母亲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的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托”。

母亲去世后,儿子体会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惊恐、最低限度的祈求和没有说出的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同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母亲完全是在这苦难中度过了余生。

史铁生淡淡的笔调叙述着,有着浓浓的忏悔之意,忏悔年少无知施与母亲的加倍不幸。史铁生的母亲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亲”。苦难像一块巨石横亘在母亲面前。她用尽全力一次次推开,巨石又一次次滑近。母亲从不抱怨,并开始新一轮的拼搏。母亲用自己对艰难的感悟,自己承受苦难的毅力无言地感化史铁生,为他树立了一个“怎样活”的榜样。因此,他诚恳地“想使母亲骄傲”,用笔撞开了一条路。这以后,母亲坚韧隐忍的爱在光阴流转里和作者的记忆里更加鲜明。

作者意识到,“这同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伴着作者对人生命运的长久思考,默默祈祷他能找到自己生活的路。“车辙”和“脚印”的交织说明作者每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混合着母亲的精神支持,有着母亲的忧虑和哀伤!

学法指导

一、体会圆融的结构和深刻的立意

《我与地坛》是带着自传性质、自省立意的散文。语言平实,内蕴有着激荡人心的力量。文章分为独立的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写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在第一部分,作者思考几个问题:关于死;为何生;怎样活。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追问母亲盼我找到的那条路是什么。两部分看似不相干,实则贯穿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我对人生的思考。在两部分中,作者都得到了启示,生命应该像地坛那样“残疾不颓败”,对命运苦难该像母亲那样坚韧。全文的结尾体现了结构的圆融:“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象征母亲和地坛已融为一体,地坛是我再生的母亲,母亲的博大是虚化的地坛。

二、学习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

作者笔下的静态景物有“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它们写出了地坛沧桑的历史;描摹动态的景物有蚂蚁的“摇头晃脑”“想透”“转身疾行”,瓢虫的“祈祷”“支开翅膀”“升空”,露水的“滚动”“聚集”“坠地”“摔开石道金光”,这些都写出了小生命思索、奋斗的快乐,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顽强生存。在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中,给了作者生命的启示。

三、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警句

1.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了四百多年。

意蕴:在作者心中,古园是和他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以他生命的启示。自从他残疾后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2.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意蕴:“荒芜”是历史的见证,“并不衰败”则是现在的真实。不衰败的现实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我”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我”与命运进行抗争。

3.母亲生前没有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意蕴:母亲用自己对艰难的感悟、承受苦难的毅力,无言地感化作者,让作者找到生存的启示。

上一篇: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上下一篇:第一学期英语教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