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

2024-05-25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共10篇)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 篇1

美国本科易就业专业

2014-05-09来源:留学责任编辑:留学专家

美国本科易就业专业有哪些?大多数留学生留学的初衷是为了日后的就业,我们都知道美国大学的专业很多所以大家在选择专业上就比较迷茫。下面为大家带来美国本科易就业专业有哪些。

一、会计专业

会计专业在美国非常好找工作,即使美国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会计专业的就业情况依旧是万绿从中一点红,比较乐观,这也是近年来会计专业申请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很多学生留学美国读会计专业主要还是看重了其良好的就业和发展前景。根据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发布的调查报告,在商学院本科毕业生中,金融和会计专业毕业生仍是就业市场中的佼佼者。

二、商业管理专业

在美国,商业管理依然是国际学生最青睐的专业。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国际学生通过缴付学费和生活费,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200亿美元,高等教育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服务出口业。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商业管理课程或商业管理专业,该专业市场需求量巨大,毕业生可以在许多公司或者政府部门工作,从事公司管理、会计、税务、财政管理、销售工作等。

三、医学专业

美国的医学教育相当发达,包括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研究在内的医学院一直是美国及世界各地优秀本科生升学深造的热门选择。近年来,美国医学院的申请人数持续上升,竞争非常激烈。医学是移民专业,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知名医学院每年从所有申请者中挑选10%左右到学校面试,再从中确定10-15%的录取名单,基本上是百里挑一的选拔。

四、计算机科学

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CS专业(computer science)是美国就业前景最好的三个专业之一,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的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非常高,而且近些年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作为21世纪的常用热门专业,一直受到众多学生的喜爱。这个专业在申请过程中一定要对症下药,针对专业的要求准备材料和考试,一定可以顺利申请下来。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美国本科易就业专业有哪些,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动手,扫一扫,创申国际教育为您解决一切托福、雅思、SAT课程难题,关注创申国际教育

微信公众平台了解最新、最全的留学资讯!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 篇2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 快速发展于90年代。迄今, 含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由最初的20余所发展到1000多所, 每年输送的毕业生超过10万人【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国际设计理念对中国工业设计的冲击、以及国内消费理念的更新, 国内设计单位对设计类用人质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国内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历史短, 其在教育改革上仍处探索阶段, 存在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国内高等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弱等不足, 不能满足工业设计领域对高校输出人才的期望, 这也是造成设计领域的“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所在。欧美国家的高等设计教育被视为设计领域内的方向标, 自20世纪初包豪斯时期就开始关注设计实用性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对设计人才的核心能力 (core ability) 和就业技能 (employability skills) 的培养、工业设计教育职业化、满足设计职业的需求一直是欧美等国家工业设计教育突出的特色【2】。本文在走访调研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罗彻斯特理工、俄亥俄州立大学、帕森斯 (PASONS) 设计学院, 侨港大学SHINTARO AKATSU SCHOOL OF DESIGN (SASD) 设计学院, 佐治亚理工大学以及北卡罗莉州立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上, 研究了美国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及其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启示。

二、国内设计类人才供需矛盾的困境

(一) 用人单位对新引进大学毕业生能力评价与期望

国内用人单位对新引进工业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能力的评价普遍认为:新引进的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在工业产品设计的表现技法 (手绘能力) 和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辅助造型设计能力) 等方面的能力较强, 作品的原创性强, 但是也不乏稚嫩性。毕业生普遍存在设计理想化、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差、可行性弱等不足, 不能达到企业对实用型和创新性的复合型设计师的要求。企业需要对毕业生进行一段时期的“二次培训”, 才能达到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设计基础、完整的设计思维、一定的设计经验, 且能够快速胜任设计岗位中的相关环节, 是当前企业、设计公司对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这一期望, 也对国内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改革提出要求。

(二) 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不足

随着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需求的改变, 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在注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基础、技能、产品生产以及从业经验的培养与教育的同时加大对毕业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产品研发与设计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 增强对学生团队合作、实践能力、服务意识、职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的塑造, 以满足毕业生对社会的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针对人才市场的需求, 虽然各大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围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展开, 但在具体的实施环节还存在“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指导”的不足。尽管当前, 在教学实践环节, 国内众多院校尝试依托“项目设计”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阅历, 但与发展成熟的国家相比, 还处于探索性的初级阶段, 仍存在许多缺陷, 有待改进和完善。

三、美国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一) 以项目设计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和方法源于德国魏玛市“公立包豪斯学校”——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对设计师的培养理念, 在于坚持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是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特色。二次大战后, 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 经济的发展使美国设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对专业设计师需求的增加, 促进了美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产品设计或者说是工业设计, 并且把工业设计教育推向职业化。美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满足设计职业的需求。长期以来, 与设计实践结合紧密的项目式设计实践教学方式成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关键。

“项目设计”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指将实际的“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引入课堂, 它突出了产品设计开发过程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3】。通过“项目设计”实践有效地将知识传授、产品研发和市场融为一体, 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去自主的学习、创造市场所需的产品, 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当今复杂的科技和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等消费需求和时尚环境, 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项目设计”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放置在工作室 (studio) 和团队 (workshop) 的“就业”环境中, 让学生亲身感悟, 通过观、听、学、做等模式不断学习、并把握设计理论之外的知识, 领略基础知识之外的用户需求与制造、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4】, 掌握项目产品研发、企划、管理等“经验”、技巧, 丰富学生设计“阅历”,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二) 促进项目设计实践的教学管理规范

在“包豪斯”理念的基础上,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更加注重对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 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策略的基本思想遵循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不同年级, 由低到高、由简入繁, 采取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的方式安排课程和实践内容、设计实践项目。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 不断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技巧、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 逐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项目设计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式中项目式的作业形式, 项目式主导的课程, 占到整个课程体系的60%以上。

在教学规范方面, 和国内的工业设计教育相比, 看上去较为灵活的项目与教学管理背后, 也有着十分严谨规范。NASA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Art and Design) 是美国一个对艺术设计类院校进行评价的非官方机构, 它的职能在于组织学校间的联评, 以保证教育机构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对人才市场需求趋势的适应。该机构制定的手册详细地罗列了美国艺术与设计类院校课程体系、项目设计实践和实施的规则【5】。关于工业设计专业方面, 该指导手册指出工业设计是专业从事创造、概念开发以及功能、价值、外观的优化设计, 服务于用户和生产者共同利益。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际应用型特点, 手册指出了解产品如何更好地为人们工作, 如何使产品提高应用性, 加工性以及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何利用现有技术发展水平使创意转化为实物是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和素养方面的培养目标之一。并强调“培养课程必须有由具有职业经验的教师教授学生”, 以保证学生能够接触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聘请具有丰富项目设计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和教学工作, 是美国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之一, 很多设计院校, 聘请来自一线的设计师担任Part-time教授工作和讲座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 人数上远远超过全职教师, 这一点和国内的设计院校极为不同。但这些设计师能够将最实际的设计趋势、技术、方法、技能及设计经验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手册把实习、合作项目以及其他领域的工业项目设计实践, 多学科团队合作项目放到重要位置, 要求学校尽可能的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6】。极为突出地强调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与现实中的设计接轨。这些指导性的规定都是直接与学生就业或从业能力的提升紧密相关的。

(三) 提升就业能力的教学策略框架

以“机构设计项目”为例, 所有院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产品的机构分析、图纸绘制、材料选取、加工制作, 表面喷涂等环节。其中从“草图”到实物模型, 学生既要亲自解决艺术造型下的工程结构问题和材料问题, 又要处理好产品与人之间的人机关系。在基础项目中, 学生不断地将设计概念转化为实物模型, 通过设想与实际生产的碰撞, 不断增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融合并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 校企合作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

与企业联系建立实际的产品开发项目的实践模式, 使学生的实践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校园里课程。美国大部分工业设计专业与企业、设计公司的项目合作还包含了学生实习, 这种实习时间相对也比较灵活, 可以集中到假期, 也可以分散到每周。辛辛那提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Coop Design专业实践项目【9】, 为学生提供了长达3-5个月较为集中的企业实习环节。校企合作项目中, 每个学生在现实的设计工作环境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和他人合作。真实体会学习理论知识是专业技能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同时也认识到学术与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大学期间, 项目实践为学生获得第一手实践知识的同时, 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考验, 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设计实践经验使他们更有价值, 增加他们就业机会, 提高了就业水准。因此, 以项目设计为主的实践就是锻炼学生, 把设计和市场研究作为创新技术, 在了解人们想要的产品的同时, 发现问题, 澄清设计问题, 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过程【10】。在项目设计中, 学生要学会通过各种思考, 解决产品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关系等多方面的能力, 这些能力在设计职场中, 也是必备的能力。

校企合作项目的设计实践让学生零距离体验真实的产品研发, 和现实设计过程一样, 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对顾客和参与者行为需求、动机调研为产品供应商提供用户友好的、竞争性强的相关设计。工作环境中, 一线设计师的设计经验、工作方式等在项目实践中, 潜移默化地感染并影响到学生的工作习惯和设计风格, 提高学生的实战阅历、实战能力与设计水准, 增强了毕业生进入职场后, 快速适应设计职业的能力。对产品开发全过程掌握, 为学生独立开办设计工作室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 跨专业组合团队项目, 整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主要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反映学生走向社会的能力【11】。高等教育在职业素养培养方面, 主要注重敬业精神与合作态度的培养。

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 产品研发是一个团队合作、共同研发的过程, 要求产品研发的团队也必须具有多学科交叉或融合的特点。项目设计实践导向的教育更倾向将学生摆在真实的设计环境与氛围当中, 要求学生以工作团队的形式, 来完成项目开发, 从而实现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因此, 团队合作完成课题, 在美国各大院校各个专业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式。美国大学较为灵活的教学管理机制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到一个项目中, 完成产品设计与商业化设计, 而不仅仅局限设计类专业背景的学生中。例如SASD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2012年参与美国“联合利华”的赞助项目“包装容器设计”。项目包含设计输入、设计研究、头脑风暴, 设计展开、工程图、模型制作、商业化设计、展示等。其间, “联合利华”设计总部的设计师每周都参与学生的设计指导工作, 并通过企业的设计平台,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现设计的条件, 如设计模型制作标牌打印等等。项目后期, 产品商业化设计阶段, 则由平面广告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共同组成团队完成。这些综合性较强设计实践项目, 被安排在高年级的工业设计工作室“Industrial Design Studios”中, 既能够培养工业设计学生从项目团队合作中了解相关的产品技术, 又能学会不同成员之间沟通的技巧, 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从而快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美国工业设计教育中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一) 丰富学生设计经验, 重视项目设计的完整性、真实性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通过大量项目设计实践环节, 达到了美国工业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它在培养学生获得第一手实践经验的同时, 还为全球工业设计教育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模板, 不断提高学生职业兴趣和就业能力。和我国工业设计项目实践环节相比, 美国工业设计教育在项目设计的完整性上更为突出, 从最初的产品设计概念 (idea) 开始, 多与实际生活接轨, 紧跟设计潮流, 许多学生作品在学校期间的商业化运营等教学模式、学生在项目中将理论的概念化知识、设计转化为实际的实物或商品的实践能力十分突出, 这点值得国内教育、教学改革借鉴和学习。

(二) 增加学生实习机会, 开拓校企合作项目的双赢性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教学策略是一种双赢策略, 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中, 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一线设计师的指导、实践的经验, 而他们的原创性的设计理念被企业采纳或作为概念灵感的来源会给企业的产品设计带来新鲜感, 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和创新性实践活动, 对学生来说一方面获得设计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与企业接触, 在夯实设计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能够不断促进其设计能力和职业技能, 并得到企业认可, 从而获得工作岗位或实习机会, 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 减少大学生设计产品的稚嫩性、脱离现实性。

(三) 综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加强项目设计类型的多样性与多元性

通过“项目设计”中不同的“产品设计”活动, 提升学生具备艺术的创新思维与造型能力, 同时具备工程师的理性精神与创造能力。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 易掌握与设计相关的多学科知识点, 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工业设计师需求。综合项目设计实践中, 多学科知识的交叉、结合, 更容易使设计转化为现实, 当学生作品变为实物时, 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与合作能力, 提升职业素养。除了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自信, 丰富了设计经验, 提高了就业能力。在具体的实践环节, 通过合理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 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对职业的兴趣、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营销的策略、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以及对企业、团队的管理能力, 去除学生原有的书生气, 实现毕业生身份的过渡与转变, 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职场设计人员。从而使学生减少身份转化的过渡期和适应环节, 提高学生对社会职业环境的适应性, 增强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意识。以项目设计实践为导向的美国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值得我国借鉴。

虽然设计全球化的发展增进了人才培养, 但是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仍然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的国情、设计环境、设计职业对设计人员的需求。教育机制、教学改革应该避免简单的拿来主义, 分阶段、分批量地改革、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有目的、分步骤地实现对人才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而打造出适合中国设计职场环境的优秀有效的毕业生, 提高国内设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除此之外, 加强工业设计行业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效果综合评价, 是保障国内教育行业规范化、有序化的依据。

摘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工业设计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国内设计类人才供需矛盾的困境, 在走访调研美国多所知名大学的基础上, 研究了美国工业设计教育中的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并从基础项目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校企合作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技能;跨专业组合团队项目, 整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等方面论述了美国典型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方法, 以期为我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提升国内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项目设计实践,就业能力,工业设计

参考文献

[1]裘晓红.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D].浙江大学, 2006:2-3.

[2]杨冬民, 孙赵勇.中美大学生就业的比较分析及借鉴价值[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7) :58-59.

[3]马宁, 李红英.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动态跟进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8) :3-7.

[4][9]Cooperative Education[EB/OL].[2013.-04-12]辛辛那提大学网站, http://daap.uc.edu/about/cooperative_education.html.

[5][6][8]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Art and Design.Rules of Practice and Procedure Handbook[M].U.S.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Art and Design, 2002:35-90.

[7]范冠华.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12 (9) :59-64.

[8]Lee Harvey.Employability and Diversity[EB/OL].[2013.-12-25]Docin豆丁网站, HTTP://www.docin.com/p-418574302.html.

[10]Mariah Levitt, Scott Richards.Leveraging User Expertise Through Participatory Design[J].Innovation, 2010:24-27.

美国也有难就业专业 篇3

1.普通科学

毕业未就业率:49%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18%

跨专业就业概率:82%

2.电台/电视/电影制作

毕业未就业率:48%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27%

跨专业就业概率:73%

3.社会科学

毕业未就业率:48%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16%

跨专业就业概率:85%

4.健康科学

毕业未就业率:47%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17%

跨专业就业概率:83%

5.运动科学

毕业未就业率:47%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31%

跨专业就业概率:70%

6.医疗管理

毕业未就业率:46%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12%

跨专业就业概率:88%

7.戏剧艺术

毕业未就业率:46%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20%

跨专业就业概率:80%

8.刑事司法

毕业未就业率:46%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12%

跨专业就业概率:88%

9.艺术

毕业未就业率:45%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20%

跨专业就业概率:80%

10.人类发展与家庭学

毕业未就业率:45%

从兼职/实习直接变为正式职员概率:25%

跨专业就业概率:75%(宁良凌编译自美国《福布斯》)

美国会计专业就业前景 篇4

在美国当会计不需要会计证,但是和国内一样,有注册会计师(Certificate Public Account,简称CPA)制度。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已于起由笔试改为机考,考完不是立即给出成绩,要大约两个月后才知道结果。出题和判卷由专门的 American Institute of CPAs(简称AICPA)负责。

考试内容上分四个部分:Law,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 Auditing,和Financial Accounting.一般公司在招聘会计时都会在招聘广告上列示CPA prefer。如果想进现在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Big Four,包括 KPMG,PWC,Deloitte & Touche,和Ernst & Young)最好先通过CPA考试。通过考试并不意味着拿到资格证书,要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后才能申请会计师资格,那时就可以独立开业了。

会计专业的美国学生非常好找工作,这个行业和医药行业一样,基本没受经济低谷的影响,在美国,税务(Taxation)是会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留学生的主攻方向。美国大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一向缺税务会计。

美国税法复杂繁琐,替纳税人填报所得税和退税单也是会计的一项重要收入。如果希望未来挑选工作单位余地更大一些,主攻审计也许更合适,因为一般公司都需要内部审计员(Inside Auditor)。

经过商学院训练的会计研究生还可以进咨询公司(consulting companies)、会计师事务所或某些大公司做咨询顾问Consultant,大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包揽商业咨询业务,以上3个方向正是现在诸多大学国际学生,同时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

所以说,去美国读会计还是非常理想的专业选择,美国会计专业就业前景乐观,即便回到中国,会计专业也是就业的常青专业,完全不受金融危机影响。

美国大学专业及就业情况 篇5

主要就业范围:高科技公司,供电公司,大学,工程技术公司,咨询公司

就业难度:较容易

薪资(美元、年薪):本科毕业(35000至50000);硕士毕业(50000至70000);博士毕业(60000至110000)

注意事项:实习经验,专业知识(面试会有专业测试);军工产业难就业

2.计算机专业:

• 就业范围:高科技公司,学校,网络商务公司,软件公司,计算机系统公司 就业难度:较容易 薪资:本科毕业(40000至50000);硕士毕业(50000到70000);博士毕业(70000

至90000)

• 注意事项:成绩+实习经历,专业知识 3.MBA工商管理专业: • 就业范围:很广,涉及各个领域 • • 就业难度:较容易 薪资:主要看毕业的学校,前15名校毕业薪资都在80000到100000左右,也有非常高的达到150000;但排名较低的学校毕业后一般工资在40000到70000之间 • 注意事项:之前的工作经验很重要,很看重大公司的工作经验

4.会计专业:

• 主要就业范围:会计咨询公司,会计师事物所,各类公司财务部门,政府 就业难度:较容易

• 薪资:本科毕业(25000至35000);硕士毕业(35000至55000)

• 注意事项:工作不难找但开始时期工资低,建议考CPA执照,可开会计师事务所 5金融专业:

就业范围:银行,金融公司,大公司金融部门,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公司,房地产公司

• 就业难度:较容易

薪资:硕士(70000至90000);博士(100000+)

注意事项:至少读完硕士,学士学位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教育类专业:

就业范围:学校,教育产业公司,政府

• 就业难度:偏难 • • 6.• 薪资:硕士(40000至60000);博士(70000至90000)

• 注意事项:福利好,薪资普遍不是很高,教学、教研经验很重要

7.其他商务类专业

美国通信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6

通信工程技术,是当今3C信息化时代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通信工程发展速度太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又相当大,因此通信工程就业方向相当的广,通信工程是真正的“朝阳产业”、“知识经济”,可以热情的挥洒汗水、攻克难关、迎接成功。随着33G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通信工程已经成为高考热门专业之一。越来越多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具体介绍一下通信工程就业前景。

通信工程结合了电子、计算机专业两门学科兼有的特点,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和网络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由通信技术在我国开展虽然较早,但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技术人员需求量。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通信工程就业方向:

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 通信工程是个很大的专业,主干学科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毕业生就业面很宽,既可在电信行业的运营商移动、电信、网通、联通等公司就业,也可在制造商摩托罗拉、西门子、华为、中兴、大唐、巨龙等外企、内企公司就业,还可以在其他信息领域、计算机行业就业。

通信工程的岗位职责

部分毕业生在学校、著名企业就业、航空公司以及通讯公司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

通信工程能力素质要求

研发工程师或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专业能力需要达到要求,需要掌握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等相关技术,此外还须具备软件开发以及设计的能力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

据调查显示,通信工程专业届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与薪资均高于同届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对于适合并有志于成为网络系统和数据传递分析师、电子工程师等电气信息类专业人士的考生是较好的选择。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需求量。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比较乐观。通信工程行业正处在春天,研发领域提供了很多高薪职位,即使是今天,像华为、中兴、ut斯达康等知名企业的研发岗位的待遇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通过以上对通信工程就业前景的介绍,相信您对此一定有了全面和深刻的理解。面向新的世纪,通信工程专业将会迎来其发展的广阔天地。随着通信技术应用的日趋广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无不活跃着这一专业的技术人才。

以市场为导向,扩大学生就业为原则,通信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加工制造:

这主要是给各个通信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培养一线懂技术,懂原理的高素质技术型工人。我国精加工制造业质量在世界水平中并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线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只懂操作,不懂技术。所以,就此考虑这方面的就业前景最为看好。

2、一般的管理人员:

这个层次的人员是企事业或部门中的一般管理人员,维护和管理单位的通信和网络设备。这部分工作要求学生对通信基础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能独立维修和管理设备。能给单位提供良好的通信技术支持。

3、通信工程师: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 篇7

关键词:专业认同度,就业满意度,关系,途径

高校扩招及国内外经济波动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导向。高职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是否满意、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对专业是否认同,这些问题正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内涵

1.专业认同度内涵。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业门类,对应一定的职业群。不同的学校类别、不同的学历层次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各有侧重。专业认同是一个与学习过程相伴而随的动态概念,即个体在认知和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接受与认可所学专业,并伴随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行为,表现为个体因为受自身兴趣、爱好等的影响接受和认可某专业,而对其他专业视为他者[1]。一般来讲,专业认同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学生在了解所学专业的基础上,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可及情感,并主动、积极地投入专业学习;另一方面强调高校学生愿意继续以本专业作为职业发展的方向[2]。

借鉴文献观点及调研,笔者认为,专业认同度是学生在对所学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喜好程度、社会价值的认可程度,愿意学习本专业并以此作为职业发展方向的忠实程度。

2.就业满意度内涵。史淑桃认为,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是指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收入、环境、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等方面的心理感受或心理满足[3]。周莉认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岗位职位、劳动报酬、晋升机会、工作条件、领导风格、人际关系、个体特质、用人单位的发展状况[4]。综合文献观点及调研,笔者认为,就业满意度是指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职业状况、单位状况、岗位要求、工作条件、薪酬、个人发展前景等感到认可、满意,并愿意持续留在这一行业和单位的忠实程度。与就业满意度相关的有企业满意度和职业满意度。按就业满意度测评时点可以分为初次就业满意度、就业半年(择业后)满意度等。

二、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已就业学生对自身就业质量的总体感受和评价,探讨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笔者选取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0届已就业毕业生为抽样调查对象,调查毕业生高考选报志愿及毕业半年的就业状况。本调查共发放1034份调查问卷,涉及不同的专业,回收问卷967份,其中有效问卷895份,72份因关键信息缺失为无效问卷。结合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内涵,笔者对895份有效问卷的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一)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分级标准

根据专业认同度内涵及样本指标,专业认同度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前提假设为:学生就业时是否从事专业对口工作主要取决于本人的专业意愿,专业认同度与高考选报志愿和就业时的专业意愿相关)。分级标准见表1。根据就业满意度内涵及样本指标,就业满意度从低到高分为3个等级,就业满意度根据测评时点分为初次就业满意度、就业半年(择业后)满意度两种。分级标准见表2。

(二)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情况统计

按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分级标准笔者对895份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得出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分布状况为:

1. 专业认同度分布。

895名毕业生中,专业认同(A1B)的人数比率为52.52%,比较认同(A2B)的人数比率为34.19%,不太认同(A3B)的人数比率为6.7%,不认同(A4B)的人数比率为6.59%。

2. 初次就业满意度分布。

895名毕业生中,满意(AB1)人数比率为37.77%,不太满意(AB2)人数比率为28.71%,不满意(AB3)人数比率为33.52%。

3. 就业半年(择业后)满意度分布。

895名毕业生中,满意(AB11)人数比率为53.97%,不太满意(AB22)人数比率为28.71%,不满意(AB33)人数比率为17.32%。

(三)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分析

1. 专业认同度与初次就业满意度的比率关系。

对895份样本进行统计得知,四级专业认同度等级下初次就业满意的人数比率为:A4B1=22.03%,A3B1=23.33%,A2B1=35.62%,A1B1=42.98%;四级专业认同度等级下初次就业不太满意的人数比率为:A4B2=30.51%,A3B2=36.67%,A2B2=32.68%,A1B2=24.89%;四级专业认同度等级下初次就业不满意的人数比率为:A4B3=47.46%,A3B3=40.00%,A2B3=31.70%,A1B3=32.13%。

对于专业认同度等级,很难以准确的数值系数进行级别差异的量化,笔者对四个等级从低(A4)到高(A1)分别以“1”、“2”、“3”、“4”四个数值进行级别量化,以使相关性研究明了清晰。数据分析得知,随A4到A1专业认同度等级递增,其初次就业满意的人数比率明显依次递增,相关系数r1=0.96,为正相关;不太满意的人数比率呈现递减趋势(A4B2数据有波动),相关系数r2=-0.55,为负相关;不满意的人数比率呈现递减趋势(A1B3数据稍有波动),相关系数r3=-0.94,为负相关;不太满意和不满意之和的人数比率呈现依次递减趋势,相关系数r2+3=-0.96,为负相关。

2. 专业认同度与初次就业满意度等级分布的相关关系。

整理相关数据得出表3,对表3中专业认同度等级分布与初次就业满意度等级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85,显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3. 专业认同度与就业半年(择业后)满意度等级分布的相关关系。

整理相关数据得出表4,对表4中专业认同度等级分布与就业半年(择业后)满意度等级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0.95,显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毕业生专业认同度与就业满意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三、离职情况分析

895名毕业生中,半年内有离职经历的人数比率为33.52%。离职者中,97%的人为主动离职重新选择满意的工作,其中83.67%的人因对企业满意度较低离职(离开企业但不改变职业或行业),其余少数人因职业满意度较低离职(重选职业或行业)。

(一)按专业认同度等级进行离职情况分析

由前述数据(A4B3=47.46%,A3B3=40.00%,A2B3=31.70%,A1B3=32.13%)可知,专业认同度较高的A1和A2对应的半年内离职率(A1B3,A2B3)低于总样本的离职率(33.52%),专业认同度较低的A3和A4对应的离职率(A3B3,A4B3)明显高于总样本的离职率,即专业被调剂的毕业生离职率明显偏高,被调剂、从事专业不对口工作的毕业生对应的离职率A4B3最高。

(二)按专业是否对口进行离职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59.22%。按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指标统计的半年内离职率分别为33.02%和34.25%,二者差异不大。离职原因统计显示,两类毕业生的离职原因有明显差异,专业对口毕业生因个人发展空间不够离职的比率最大(33.14%),且明显大于专业不对口毕业生的同一指标(20%);专业不对口毕业生因薪酬福利低离职的比率最大(24.8%),略大于专业对口的同一指标(22.86%);专业不对口毕业生通过离职改变职业或行业的比率(19.2%)明显大于专业对口毕业生同一指标(14.29%)。

(三)按雇主类型进行离职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毕业生的雇主类型主要为民营/个体企业(占71.88%)、合资企业(占12.15%)、国有企业(占9.95%),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等仅占6.02%。按主要雇主类型统计就业半年内毕业生离职率和离职原因比率。数据显示,在合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离职率最高(38.10%),在民营/个体企业就业的次之(35.19%),其离职的首因均为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分别为30.00%和30.20%),且这一指标明显高于在国有企业就业毕业生的同一指标(23.81%);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离职率最低(24.42%),离职首因是改变职业或行业,人数比率为30.95%,明显高于总样本这一指标均值(16.33%);其次为薪资福利偏低,人数比率为26.19%,明显高于总样本这一指标均值(23.67%)。此外,在合资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因不适应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离职的人数比率明显偏高(11.25%),在国企就业的这一指标明显偏低(2.35%),总样本这一指标均值为7.33%。

(四)按离职结果进行离职情况分析

统计显示,半年内离职毕业生中有48.33%的人找到了满意新工作,占总样本的16.20%,可见,离职择业使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从不满意跨越到满意水平,毕业生满意就业的总体比率从初次就业的37.77%(AB1)跃升到半年择业后的53.97%(AB11),这与国家和高职院校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相吻合。然而,其余半数以上离职者的新工作仍然不符合职业期待,可见,就业半年内离职择业存有一定的风险,对部分毕业生来说,择业是一个长期的职业探索过程。

四、改善就业满意度的基本途径

1.提高专业认同度。实证研究显示,专业认同度和就业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提高专业认同度可以有效改善就业满意度整体水平。可采取的路径有:

第一,加强招生前期的专业宣传,让更多考生了解专业内涵。调查显示,47%毕业生高考时选择本校的首要信息渠道是高中学校发放的资料,40%毕业生选择本校的首要理由是具备想学的专业。为此,建议高职院校发放的资料应着重介绍各专业内涵、就业状况、行业发展概况等,帮助考生选择适合的报考专业。此外,学校应扩大网络等媒体渠道、校园开放日等活动的影响,提供更翔实、丰富的资料使考生和家长获知更多的专业和职业信息,减少学生因不了解专业盲目填报志愿的情况。

第二,适当扩大按专业大类招生的范围。高中毕业生由于年龄、学识和阅历的局限,对自我的了解与职业需求尚缺乏足够的认知,短时间内准确选报自己匹配的专业较难做到;高考平行志愿存在专业填报风险,为适当规避落榜风险,调剂生现象不可避免。按专业大类招生,为学生提供宽裕的专业选择时间和更宽的选择范围,使更多学生获得提高专业认同的机会。

第三,改革专业教学,丰富、细化专业教育。研究表明,大学期间学生的专业认同意愿会有所改变,专业认同度增加,会使满意就业的机会增加,志愿选报该专业和被调剂专业两组毕业生中,都呈现出相同的统计学规律。即使专业被调剂的学生,大学期间通过丰富的专业教育和扎实的专业学习提高专业认同度,就业时能从事专业对口工作,依然有23.33%的人实现了满意就业。因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丰富、细化专业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根据培养目标优选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的总体水平。对专业认同不高的学生应给予重点关注,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熟悉行业企业,逐渐认可专业的社会价值,毕业时找到满意度较高的工作。

2.适当提高专业对口就业的比率。就业的专业对口率高低与毕业生的主观意愿有关,同时与专业设置是否适应社会需求有关。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十分重视适应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努力创造条件,适度放松专业调换限制,使更多学生能够学习喜欢、认同的专业,提高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改善就业满意度。

3.引导毕业生设立适度的职业期待。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状况的总体感受和评价,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和个性特征。毕业生对个人发展空间、薪酬、行业状况、职场环境等期待越高,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则其就业满意度越低。高职院校毕业生一般来讲工作半年内尚处于适应岗位的阶段,处于被了解、被考察的阶段,较少有明确的职业升迁和发展机会,不少毕业生脱离现实的过高期望降低了满意度评价,显示了较高的离职率。对此,建议高职院校将职业规划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学相结合,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将职业目标、职业规划与专业、行业的实际发展相联系,让学生在毕业前了解专业行业的职业发展规律、人才成长周期、薪酬状况、行业前景、企业文化等,设立符合现实的适度职业期待,减少因期望过高产生的巨大落差,提高就业满意度的总体评价。

4.加强企业文化适应教育和择业教育。不同的企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合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个体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差异较大,表现在用人机制、选人标准和职场氛围方面有很多不同。高职院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企业文化、职场文化的介绍及适应性教育,聘请不同类型企业来校宣讲,让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能甄别、筛选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和岗位,降低盲目就业造成的职场不适应概率。

毕业生的就业评价、就业质量关乎学生前程、家长利益,也关乎学校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有效途径实现学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是高职院校和全社会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顶明,刘永存.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07(08).

[2]齐丙春.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7-8.

[3]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下滑的背后[J].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04(22).

美国公共关系专业就业 篇8

【关键词】就业能力;专业;基础课

就业能力即职业的胜任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就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

专业能力一般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如学习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专项技能等;通用能力是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自我形象的设定和自我角色的认定能力。表现为表达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意志品质具体是指个体在追求预定目标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质,主要包括自信、自立、诚信、责任心等。三种能力中,专业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的培养,直接关联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如何,专业基础课是基础。

笔者试图通过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剖析,来阐明专业基础课在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说明一下本人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1.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地位

《机械制图》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机械制图》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被称为工程界共同的“技术语言”。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同其它的专业基础课一样,是后续的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

2.专业基础课教学的现状

现实中专业基础课程存在不少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有失偏颇

现在我们在谈及人才培养目标时,抱定以市场为导向,看似很有道理,实际还是有失偏颇。个人认为应该以职业能力导向涵盖市场需求导向。一方面,学生的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所占比重相当大。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职业的变迁和更迭周期会越来越短。高职教育本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让学生成为具备受过高等教育基本素质的自然人,是高职教育目标的前提。在此前提下,让学生获得能在不同职业中迁移的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类型的基本属性。而这一能力主要有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二是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养成。而这两个目标都可以在设计好的专业基础课中基本实现,并在后续专业课学习中得以巩固。

2.2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说的“必须、够用”缺乏认真研讨和准确的把握

哪些是“必须”?对于一个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来说,会识读机械图样肯定是必须的。而现存的某些专业,无论教学内容、课时量还是授课模式都无力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目前的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学生到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由于在校时间短、课时紧,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完成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师为了抢进度,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在授课模式上,仍然以讲授为主,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更缺乏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对投影关系认识的不足,使学生在识图和绘图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出错,从而对制图课产生畏惧情绪,其它专业基础课情况亦是如此。因而,在后续课的学习中,更加没有信心,提不起兴趣,也不具备必须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专业课的学习就很吃力。这样,就无法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说的“必须、够用”的目标。

3.夯实专业基础课教学的途径

3.1课程内容的整合与结构调整

3.1.1将《Auto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

我们一直将《AutoCAD》和《机械制图》分开教学,两课总课时量约170学时,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虽总课时量不少,但由于把相关联的内容彼此割裂,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学生掌握和融通,教学效果差。如果将《AutoCAD》和《机械制图》两门课整合为一门课程由同一老师授课,用《AutoCAD》作为一种绘图工具,同时也可以在练习绘制三维实体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投影图的结构和原理,这样两门课程相互渗透,就相得益彰了。相同的课时数,必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1.2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进行教学内容整合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不仅将《AutoCAD》融入《机械制图》课程中,而且对融入后的课程《AutoCAD与机械制图》,在课程内容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革,对实用性差的而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对那些不常用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实例和实际应用来理解。例如:将点、线、面直接放到基本体中进行绘制,在讲解基本体的切割与相贯时直接将点放入线、将线放入面中,将截交线和相贯线直接放到立体中,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也有兴趣得多。总之多了一些实际应用,少了许多理论讲解,既减少了课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3.2科学安排课时

确保必须的课时。

《机械制图》课程特点:理论抽象,难懂,要求空间想象能力强,实践性强。我们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必须将中学的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融入授课中,同时多数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差,老师上课不仅要管教,还要管导。面对这样的实际,机械类专业必须保证制图课总课时量不少于120学时,这样才能放慢进度,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它《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除了应根据不同专业对知识点主次有别的安排,同样要在课时的安排和内容的主次取舍上多做研究,要使前面的专业基础课和后面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前后呼应,浑成一体。

3.3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制图课难学,是因为它不仅要明白国家标准,还得有相当清晰的投影几何关系,更加不可缺少的是空间构思和空间想象力。在这门课程的教与学中,除了传统的精讲多练、课外辅导,我们还做到了以下几点:

3.3.1教学手段的改革

以“够用为度”为原则,利用实物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接观察实物,从不同的投射方向取得投影图,使得历年来难以理解的投影理论变得轻而易举了,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快速使学生观察到投影的过程和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想象它的三面投影,既节约了课时,又提高了兴趣,还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3.3.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利用工作过程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分小组学习,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从实物出发,想象并画出投影图,然后小组互换评价结果,在识图的过程中,同样分组讨论,想象出实体的形状,并通过AutoCAD绘制图三维图形,再小组间相互评价结果。在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饶有兴趣地学会了课程知识,提高了实际动力;而且通过相互协作、相互帮助,提高了职业素养。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尤其适合高职机械类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的效果。

总之,机械类专业基础课要以就业为导向、着重于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以“应用、实践”为主,通过直观易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快速地为后续课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将专业基础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化。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许秀林.高职专业基础课程能力点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职业教育研究,2007,8.

美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解析 篇9

此外,计算机相关软件的应用和熟练操作、外语的听说读写、针锋相对的商务谈判等都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可见,一个工程管理人员是个多面手。或许也有人觉得工程管理专业是万金油,到哪里都可以用。对于工程方面的综合知识和多样素质使你比学经济的更能胜任工程的管理工作。学经济的或者管理的,没有工程方面的知识,无论如何都是做不来工程管理的管理者的。

1.美国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解析

2.美国本科留学专业及就业方向解析

3.关于美国数学专业的分支及就业方向解读

4.关于美国化工专业的就业方向

5.工程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6.工程管理就业方向

7.EE美国就业方向

8.美国mba就业方向

9.新加坡留学解析: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美国人工智能专业分支及就业方向 篇10

1) 搜索方向:百度、谷歌、微软、yahoo等(包括智能搜索、语音搜索、图片搜索、视频搜索等都是未来的方向)

2) 医学图像处理: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很多都会涉及到图像处理和成像,大型的公司有西门子、GE、飞利浦等。

3) 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向:前面说过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还有一个大的方向是车牌识别;目前鉴于视频监控是一个热点问题,做跟踪和识别也不错。

4) 还有一些图像处理方面的人才需求的公司如威盛、松下、索尼、三星等。

鉴于AI方向的人才都是高科技型的,在待遇方面自然相对比较丰厚,所以很这个方向很有发展前途。

人工智能专业最好的美国大学排名

1.麻省理工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3.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5.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6.华盛顿大学 UW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7.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8.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

8.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特校区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10.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1.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12.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13.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14.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15.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6.哥大 Columbia University

17.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17.加州理工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IT专业就业方向

2.美国留学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3.园林专业就业方向

4.思政专业就业方向

5.计算专业就业方向

6.能源专业就业方向

7.动画专业就业方向

8.浅谈美国应用数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上一篇:2022年电力行业薪酬报告下一篇:珠玑中心小学五年级英文歌曲大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