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2024-11-27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通用8篇)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1

从电影《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

姓名:徐苏淑 专业:国贸12(3+1)学号:201227920321

【摘要】根据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喜福会》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电影《喜福会》讲述了从中国内地远赴美国生活的四个女性以及她们生长在美国的四个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两代人在生活环境的转变中受到的文化熏陶迥异。本文针对东西方文化在友谊观、婚姻观、面子观、家庭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信仰观所存在的差异方面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对进行国际贸易者在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

【关键词】 《喜福会》;中美文化;差异

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然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或是课堂上侧重的是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即包括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实际上就是狭义上的文化界定。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完全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为人处世原则和喜好憎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运用,《喜福会》便是反映这种现象的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喜福会》是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经典之作,小说一经面世就引起巨大反响,连续九个月稳坐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获得全美图书奖以及洛杉矶时代周刊图书奖。根据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喜福会》也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影片《喜福会》讲述的是四对母女之间由于成长的背景不同,而在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冲突。四位母亲在中国的时候遭受了巨大的不幸,她们抱着无限期望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尽管她们在美国生活,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已经融入她们的血液以及灵魂深处,这与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本文针对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在友谊观、婚姻观、面子观、家庭伦理观、价值观以及信仰观六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使进行国际贸易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更加顺畅。

一、中美文化在友谊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向来非常重视友情。中国人相互之间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成为朋友,一旦变成了好朋友,这种友谊将会伴随终生,于是便有友谊万古长青的话语。而美国人对于朋友的定义比较随便,并且有比较明显的区分,比如由于工作关系结交的朋友、同窗的朋友、运动场上的朋友、休闲娱乐的朋友等。与美国人做朋友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想和美国人成为挚友、知心朋友却非常困难;美国人十分热情大方、给人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但马上便会感觉到“人走茶凉”。由于美国的地域十分广阔,人口频繁流动,并且朋友之间是非常忌讳透露或者打探别人的私事,因而美国人之间的友情看起来更加平淡。而我们中国人,对于朋友的要求应当是肝胆相照,甚至是生死与共。中国有句俗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中国对于朋友的分类也比较多,有君子之交,也有患难之时方见真情的患难之交等。《喜福会》这部影片就充分阐述了中国人对于朋友之情的重视程度。电影的开头部分君美的母亲往生后,君美母亲的三个好友仍然给她留了生前打麻将时所坐的位子,并把对她的思念之情用到君美的身上,安美无意之中就来一句“你的牌艺有你妈妈的好吗?”这充分说明了君美的妈妈在安美的心目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实际上,她们也确实是将君美视为己出。当君美在打麻将时听到阿姨们用中文在议论,以为阿姨们在舞弊,林多十分和善地告诉君美,林多的意思是,她们是君美的阿姨,怎么可能欺骗君美呢。并且君美母亲的三个好友做出让人更加感动的行为,君美的母亲去世后,在她们的努力下,君美的母亲一直在寻找却找不到的两个孩子最终被找到了,这两个孩子是在战争期间被遗留在内地的一对双胞胎。君美的母亲的三个朋友告诉君美,她妈妈一直希望能够找到这两个被遗留的孩子。所以她死后,作为朋友应该帮她完成这个心愿。而君美则反应比较冷淡,她竟然说“我又不是很了解她,她不过曾经是我的妈妈”。阿姨们听了君美这么说感到非常生气,反驳她,“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她待人诚恳„„唱歌也很好”。在阿姨们的心里,君美的妈妈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她们不准君美这样说自己的妈妈。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非常注重朋友之间的友谊、讲义气,主动为朋友承担各种责任。这是中国人对朋友的独特理解。“道不同,不相为谋。”中国人交朋友历来讲究志同道合、互相帮助、同舟共济并能够在感情上得到依托,能够随心所欲地畅谈各自内心的想法与观点。电影《喜福会》中四位母亲之间的朋友之情证明了中国的朋友之情非常真挚。影片中四位母亲在美国30 年来都在一起打麻将,输赢并不是她们看中的,她们主要是通过打麻将在一起聚会,相互倾诉、说说各自的心里话。在中国隐私权往往与传统文化相违背的,在中国人看来朋友之间并没有什么秘密。而美国人即使成为朋友也不太愿意相互交心,美国人通常是在尽量不影响对方的情况下,在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相互交往或者相互往来。就算是好朋友也非常忌讳打听对方的隐私,也非常忌讳干涉对方的私事。中国人出了事之后,马上会想到向朋友求助,而朋友也会伸出援助之手或者对朋友进行安慰等;美国人则往往求助专业人士,而不会去麻烦朋友。

二、中美文化在婚姻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旧社会中国主流的婚姻价值观取向。薇弗莉的母亲林多自幼被由于生计所迫的母亲卖入黄家做童养媳。直到14 岁结婚当天,才第一次见到自己丈夫的庐山真面目。这对于美国人而言,必定是抓破脑袋也百思不得其解。美国人信奉婚姻自由,结婚属于个人的私事,完全由自我主宰。而即便是现当代的中国,子女结婚仍然很在意父母的态度,期望得到父母的允许和支持。影片中即使土生土长的女儿们也深受母亲的影响。在薇弗莉身嘶力竭的呐喊中,她明确表示自己失败的第一次婚姻,就是为了取悦母亲,选择嫁给了一个中国人。当她开始第二段恋情时,尽管之前与母亲矛盾重重,但她还是将男友正式地介绍给母亲,内心渴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果然得到母亲应允,同意出席自己的婚礼,薇弗莉最终喜极而泣。受儒家文化熏陶,旧社会婚姻中要求遵守“夫为妻纲”的生活处事原则。林多嫁入黄家大门的那一刻起,深知自己的一生将从此掌握在丈夫手中,这个男人将决定她一生的幸福。新婚第一晚,小丈夫黄少爷便言辞凿凿:“我是丈夫,我是当家的。一切由我说了算。”另外,当丽娜的母亲顾莹莹遭受丈夫百般凌辱,却也欲罢不能,因为潜意识告诉她:“如果我离开了他或是杀了他,我将一无所有。”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妻子只能任受摆布,毫无怨言。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时候,故事的结局只能以惨剧收场,顾莹莹最终选择残忍地溺死自己襁褓中的儿子,以此来宣泄对丈夫积怨已久的愤恨。由一出悲剧引发出了另一个惨无人寰的苦果,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三、中美文化在面子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的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是个人应服从集体利益,而不能张扬自我,应顾全大局。中国文化历来非常重视“参与”的礼貌面子。为家族长脸、为国家争光、无颜见江东父老、脸上有光、有面子、颜面尽失、留点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是我们关于面子的定义。而美国的文化则更加尊重个人的权益,倡导个人自由、张扬自我,忌讳干涉他人自由,忌讳打探他人的隐私,能够宽容、包容他人的个性,所以更重视“独立”的礼貌面子。电影中林多炫耀女儿薇弗莉围棋方面的天赋时看起来好像是在抱怨,“她一整天就知道下棋”„„素媛也不甘示弱抱怨道:“我喊她洗碗,她只顾听音乐„„她有天赋„„”她们都认为孩子的成功可以变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其实这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君美由于在钢琴处女秀的失败让她的母亲素媛无地自容、颜面尽失。又比如电影中林多拉着下棋胜利而归的女儿薇弗莉的手,走在大街上还非常神气,看到人炫耀“这是我的女儿薇弗莉,西洋棋王”。中国人介绍人的时候,总是喜欢提及那些地位或声望比较高的人,就算是人家与自己没有太多的关系。会觉得这么介绍的话自己好像非常有面子。而美国人则更加倡导个人主义,他们不喜欢在介绍时提及自己的父母或者往自己的脸上贴金,就算是自己的父母亲地位显赫。正如薇弗莉所不能理解的那样“为何老是拿我来炫耀”。这是因为她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所受到的是美国文化的熏陶。中国人热衷于将面子与地位挂钩,好像这个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面子也就越大。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注重人情的社会,非常注重人情往来,因而人际关系、社交圈子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美国人在这方面则相反。中国人往往会为了顾及对方的面子,而在谈判以及交流过程中刻意表现得谦逊,但是美国人则更加自信、更加随意。中国人注重团结一心,重视集体主义,而美国人则倡导的是一种独立,更加自我;中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而美国人则往往不留面子。

四、中美文化在家庭伦理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家” 在中国人眼中是温暖的港湾,是游子的期盼。家庭和睦,儿孙满堂乃是人之大幸。为人子女,要尊长辈,孝父母,重家庭。而美国人深受基督文化影响,推崇人人平等,家庭成员亦是如此。他们关注个人自由与权力,亲情观念明显淡化,父母与子女的情感纽带联系不紧密。

四位母亲从小教育女儿要温柔贤淑,隐忍顺从。这源于她们自己从小受到的中国传统教育。林多的母亲在她即将嫁入黄家时,语重心长地告诫女儿,作为女孩子,要温柔贤惠,“吃饭要慢一些,要收拾得整洁大方,要听话”。另外,丽娜和罗斯也在母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对丈夫百般隐忍,最后失去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引发夫妻感情危机。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值在影片中也得以充分的展现。但是这种美好的愿望却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琼小的时候由于忍受不了母亲强迫自己学琴,大喊“我不是你的奴隶,你不能强迫我做事情。”由于家庭观的迥异,母女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摩擦不断。琼曾对母亲抱怨:“从小到大,我做的任何事情你都不满意。”甚至于当自己即将要回中国与自己的孪生姐姐们相见时,却不知道该如何对她们描述自己的母亲,因为“我根本不了解她,她只是我的母亲而已”。薇弗莉也对母亲说:“你不知道你给我造成多大的压力。”可见,中国式母亲对女儿美好的愿望并没有按照她们既定的轨道前行;相反,孩子们却离她们渐行渐远,亲情受到重创。幸运的是,最后母女间冲破了文化差异引起的隔阂,冰释前嫌,实现了文化融合。当重新感受到久违的家庭温暖时,薇弗莉的母 亲终于破涕为笑:“现在我满足了。我们开始理解对方了。”琼也和母亲化干戈为玉帛,相拥而泣。

五、中美文化在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儒家的中庸之道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人的处世经典。其中儒家思想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就是“中”,人生处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指南就是儒家仁、义、礼、智、信,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必须做到温、良、恭、俭、让,谦虚使人进步,反对过于表现自我。所以,群体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文化特征,这种特征要求个人价值应服从于群体利益。西方国家价值观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代才逐渐开始形成。而人文主义则是文艺复兴的一个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倡导张扬自我个性、以个人为中心。在西方的文化中,“谦虚”一词几乎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生活中人们更加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提倡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才能获得重用,否则就会遭到淘汰。因此,西方的价值观念所倡导的是个人价值是第一位的,群体利益是第二位的。比如电影中安美的女儿罗丝出嫁之后,她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丈夫无私奉献,还特意赠送代表自己爱意的礼物给丈夫。她处处替丈夫着想。就像大多数的中国妻子那样,她为了丈夫,毫不犹豫地将爱达荷州给她提供奖学金上大学的机会也放弃了。她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让丈夫满意,仿佛完全失去了自我。她认为自己的最大价值就是相夫教子,其他的都无关紧要了。然而美国丈夫,却更加愿意看到自己的妻子能够更加独立自信,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见解。所以泰德对妻子所做的一切越来越不满意,最终泰德还是向妻子说出了实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认为作为一个妻子,并不是丈夫的从属物,同样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和私人空间。这对夫妻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充分反映了中美文化在价值观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更加注重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中国人认为没有国哪有家,小家要服务、服从大家,个人利益以及价值必须符合集体利益;而在美国则更加倡导自我,崇尚个性的张扬,认为每个人都必须实现自我价值。

六、中美文化在信仰观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电影《喜福会》中做出了“割肉疗亲”的行为,认为这样做就可以救得自己的妈妈。事实上,这是中国的迷信说法,说如果亲人喝了最有孝心的人的肉做成的汤,病就会很快好转。说明中国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影片中林多则充分利用婆婆相信祖先会来索命的思想欺骗她,说她会给家里造成血光之灾,她命里注定会克夫,假如不赶快将这桩婚姻解除的话,祖先就会来到家里索命,婆婆信以为真,因此林多趁此机会逃离了婆婆家。而安美则同样是在母亲的灵堂上,充分利用她的后爸吴亲对人死之后的三天就会来寻仇信以为真,借机成了大太太的女儿,并让吴清承诺将她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些“割肉疗亲” “生辰八字” “预知祸福”以及“阴曹地府”等主题反映中国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愿意去相信鬼神、相信迷信。而大部分的美国人则更加相信《圣经》和上帝,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七、结语

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性经验和规范的积淀,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只有认识了文化的渊源与不同,才能有效减少文化差异,避免明显的文化冲突,对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意义深远。《喜福会》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美文化在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该片主要反映了中美之间在母女代沟、家庭伦理、女权主义、婚姻价值观、礼貌、面子等方面的主题。本文对中美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六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有利于加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以期对进行国际贸易者跨文化交际时有所帮助。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会受到文化的制约。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差异,以使得相互之间的沟通会更加顺畅、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周彦军.解读《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2014(5)[2]刘永清.《喜福会》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J].电影文学,2011(23)[3]李冰芷.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

[4]何华.解析《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冲突折射出的中美文化差异[J].读与写杂志,2009(11)[5]景晨.从《喜福会》看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作家杂志,2013(3)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2

关键词:电影《刮痧》,中美文化,冲突

一、引言

文化的多样性成就了当今整个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每一种文化总蕴含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中美文化由于政治制度、道德伦理、历史传统、社会背景、观念习俗、地理环境等的不同, 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地域差异性。

二、中美文化差异

许多电影制作人选择文化差异作为题材制作出精彩的影片。《刮痧》是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城市———圣路易斯的故事。男主角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发烧, 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的爷爷给他用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来治病。随后丹尼斯因意外事件被送往医院检查, 他背上的刮痕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注意并最终成为许大同虐待儿童的罪证。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许大同在搜集证据处理这场官司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接连不断的噩运使原本美好的家庭支离破碎。后来由于许大同的老板昆兰和各方面的努力, 经过一系列的磨难后, 许大同一家终于在圣诞夜团圆了。影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表面看影片讲述的是一场误会, 一场法律纠纷, 实际上展现的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

许大同夫妇代表着中国文化。为了生存, 身处异乡的他们不得不向新的文化靠拢, 但是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自觉不自觉地忠实于熟悉的本土文化。如果我们对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并在异国社会中谋得了一席之地许大同夫妇的代表地位表示质疑的话, 那么许大同的父亲的言行举止则带着典型的东方烙印, 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正是许大同的父亲选择用中国传统疗法给孙子治病才引起了整个故事的发生, 将中美文化的冲突推向高潮。而导演郑晓龙把影片的拍摄地点选在了“以居民的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 而不是纽约或洛杉矶, 是因为这两个城市太国际化, 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美国文化。真正代表美国本土文化的地方, 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在《刮痧》中, 中美文化就是如此在不经意间“冲突”起来。

冲突之一, 医学观。影片中文化冲突的焦点就是“刮痧”的合法性问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中医讲究阴阳调和。在《刮痧》中, 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 人体的七经八脉, 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脉络, 气在全身流动, 气沉丹田。”在中医学中, 这种经络学说实际上是一个实证的东西, 是一种阴性的科学, 是中国特色的科学。西医则更多地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对疾病做出客观的诊断, 并主张“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所以美国人听了许大同的解释后感到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只相信眼睛、相信实践的美国人认为七经八脉之说、通气之说是荒唐和玄虚的。令美国人更不能理解的是, 治疗发烧怎么可能跟人体背部有关?

冲突之二, 处事观。美国人喜欢面对事实, 表明自己的观点, 并掌握可靠的信息。影片中孩子背上的刮痕是事实;许大同把未满12周岁的孩子单独放在家里也是事实;许大同当着朋友昆兰的面打孩子, 这又是有口难辩的事实。所有这些事实都被作为法庭上的证据使许大同败诉, 从而取消了他对孩子的监护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处理问题以事实为基础, 就事论事。中国人在事实面前, 人情似乎显得更重要些。尽管儿童福利院对以上的举证都是事实, 许大同却在法庭上解释说是因为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才“头痛医脚, 脚痛医头”的;许大同的父亲在外遇到麻烦, 接到警察局的电话, 许大同急忙赶去接父亲, 虽然明知把儿子单独放在家里会触犯法律, 但这种“孝亲”情感, 按照中国人的心理, 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美国法律是无法理解这样的“真情”的。

冲突之三, 家庭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家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先秦儒家认为, “孝”就是“善事父母”, 就是要对父母尽养育之恩。孔子亦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所以许大同在美国扎根后, 把父亲接到美国“享清福”, 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给父亲早点办上绿卡, 许大同自愿顶替父亲给儿子丹尼斯刮痧的“罪名”。而美国人提倡核心家庭模式。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美国的法律规定父母有抚养子女的义务, 却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在美国人眼中, 许大同的“孝顺”属于“责任倒错”, “不诚实”。因此当得知真相后, 朋友昆兰不解地问“为什么”, 许大同的妻子简宁的回答是:“因为他是中国人。”

冲突之四, 朋友观。朋友关系在东西方文化中也包含着不同的含义。Edward Steward和Motion Benne这样论述美国人的朋友关系:“美国人保持着许友好的非正式关系。理想的境界是美国式的友谊, 建立在自然发生、相互吸引以及温馨的个人情感的基础上。人们选择自己的朋友, 同时, 他们有把朋友关系与社会或工作义务分开。”在中国, 情形有所不同。交朋友讲究的是时间越长越好, 承担的义务越多越好。理想的境界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中国人对朋友的期望值很高, 若有困难, 应当倾囊相助。因此当昆兰指证许大同打过孩子这一事实后, 许大同指责昆拉:“我一直把你当朋友, 但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而昆兰感到委屈和不解:“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诚信是美国人的最基本美德之一, 让一个美国人撒谎也就意味着让他放弃基本的价值观。

冲突之五, 面子观。在听证会上, 昆兰作为证人说出了许大同打儿子的事实, 令许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 甚至断绝了与昆兰朋友和工作上的关系。在其后的一段对话中, 许大同道出了打儿子的原因:“我为什么打我自己的儿子?还不是因为尊重你, 为了给你面子!”昆兰不解:“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 打你孩子怎么能是给我面子!”这“乱七八糟”的逻辑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治》一文中说道:“中国人的脸, 不但可以洗, 可以刮, 而且可以丢, 可以赏, 可以争, 可以留, 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 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 也不为过。”不管一个人是富有还是贫穷, 是上等人还是下等人, 面子总归是要的。对中国人来说, 在同等情况下贬低自己是抬高别人、尊重别人、给别人面子的行为;而美国人则认为贬损自己是愚蠢的行为, 与尊重别人毫无关联, 对于中国人的面子观念, 他们是无法理解的。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中美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跨文化交际必不可少。影片中许大同一家的遭遇正式中美文化差异的缩影。而影片最后法庭撤诉、家庭团聚的圆满结局则是文化交流和沟通, 文化深层的共性战胜表层文化差异的结果。在中美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承认双方文化之间的平等性和互补性。谨防以本民族的价值观去理解和衡量对方文化, 而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对方传播本土文化, 最终达到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1]许奋荣.美籍华人价值观取向的定位——评影片《刮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4, (4) :272-275.

[2]任玉玲.透过电影《刮痧》看许大同的“文化无意识”[J].电影评介, 2009, (06) :48.

[3]林语堂.林语堂散文集[M].香港: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1954.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 中美家庭文化    亲子关系    差异

一、引言

和谐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生活中极其重要。它可以在亲子交流和孩子的成长问题上起到帮助作用。中国和美国由于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因此有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中国家庭注重孝道而美国家庭强调家庭中的友爱关系。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它被封建文化统治了几千年,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家庭主义色彩,非常尊敬长者,所以中国的父母在家里有绝对的权威,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孝心。美国的历史比中国短,并且很早就脱离了封建束缚,所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它强调个人主义,并且在生活中把年轻人放在首要地位,父母和子女的地位平等、自由,就像是朋友一样。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不会依赖另一方。尽管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亲子关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但它们都各有优点。中国的亲子关系在尊老和保护孩子远离暴力和犯罪方面做得很好,美国的亲子关系可以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并且美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

二、亲子关系

所谓亲子关系就是以家庭生活为基础,存在于代际,主要表现为抚养、教养、赡养等基本内容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家庭生活中至关重要。处理好亲子关系这个问题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培养和社会关系的良性发展有重大意义。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融洽,交流密切,子女就能在父母的指导下更好地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也为社会的安定发展提供了基础。相反,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冷漠,缺乏交流,则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因为无人倾诉,变得十分压抑。由于缺乏家长的正确指导,因此他们可能养成一些坏习惯,走弯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父母与子女之间冲突增多,会导致代沟越来越深,影响正常的家庭生活。整个社会会因为青少年问题和不和谐的家庭生活受到影响。历史背景、社会的文化不同,呈现出的亲子关系也不尽相同。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典型的东西方国家代表,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形态和信仰。希望人们在处理亲子关系问题时,发扬自身原有的优秀传统,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的合理因素,加强中西方在此问题上的了解和交流,共同建设和谐家庭关系,把社会变成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

三、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1.“家庭主义”和“个人主义”

中国的“家庭主义”和美国的“个人主义”是陈独秀在五四运动时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中国是基于家庭这个单位的,而美国是基于个人的。中国社会是宗族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统治者看重的是保护家庭的团结和稳定,不仅是因为稳定的家庭是稳定的国家的基础,还因为国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大家庭,和谐的家庭可以使得国家强大而繁荣。但是一个大家庭里有几代人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每个人的行为。“孝道”就是中国宗族社会下家族主义的产物,它对于家族的团结稳定有重大意义,是中国亲子关系的准则。西方文明由于地理、政治、社会等因素,相对于东方文明更加多元化,因此家族主义在西方并不盛行。西方家庭多是以夫妻为中心的小家庭,孩子在成年后会搬出去独立生活,父母和孩子在经济上也是各自独立的。家庭对于个人的约束力很小,家庭观念相对于东方国家也没有那么根深蒂固。例外,多元化的文明使得人的思想更加向往自由和平等,所以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其亲子关系的影响较大,父母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相处,也不对孩子的隐私、意志及约定过多地干涉。

2.“尊老”为先和“爱幼”为先

“年长”有两层含义:一是身体的衰老和能力的下降,二是经验和阅历的丰富。在中国,“年长”侧重于第二个含义,而且受家庭主义的影响,老年人在中国社会可以享受更多特权,中国社会是一个更加“尊老”的社会。年长的人在一个大家庭中有领导地位,是后代学习的榜样,可以决定后代人的生活、工作和婚姻;年长的人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支撑者和掌控者。在中国古代,即使是帝王也要对长者表示尊重,因为他们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智慧、经验和文化。而美国则被称为“孩子们的天堂”,“年长”更侧重于第一个含义,老年人不愿意被称作老人,因为年老意味着没有用处。美国社会比起老年人的“经验”,更希望拥有年轻人的“创新”。这种思想就使得美国社会成为一个以“爱幼”为先的社会。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生活节奏较快,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孩子比老年人有更大潜力,更能为他们的未来作出贡献,所以他们尊重孩子的看法和选择,也为他们的亲子关系打下了“平等”的基础。

四、中国和美国的亲子关系的特点

中国的亲子关系以“孝”为主,《孝经》在中国古代被奉为家庭伦理经典,人们从小就被植入孝道思想,侍奉父母、尊敬长辈是最基本的伦理观念。中国有很多研究亲子关系的理论学说,其中孔子的“孝道”思想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刘文瑞,2001)。孔子在继承西周的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给予孝道思想新的诠释。从物质层面、观念层面、情感层面三个层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对“孝”进行了详细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物质层面上,孔子沿袭传统的孝道,认为“孝”的基本内容就是奉养父母,祭祀祖先。观念层面上,孔子赋予了“孝”更多精神内涵,认为“孝”更重要在于“敬”,即子女对父母要怀有一颗真挚的敬心,关心他们的精神需求。情感层面上,孔子探讨了“孝”的情感动因,指出所有孝行孝道都源于子女对父母真挚的爱,点明“孝”的本质所在。中国现代学者肖群忠认为“孝”与“友爱”是中西方文化在处理亲子关系上的重要差异。“孝道”有上下级别之分,其中的“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下级对上级的爱戴和上级对下级的喜爱。

而西方家庭成员之间的“友爱”则是一种平等关系,父母和子女在一定程度上享有相同的权利和自由,并且趋向于平等的交流。美国人阿瑟·亨得森在《中国人的性格》中提出:“说到中国人的性格,不能不提到孝,西方文化中的确没有孝,甚至有与孝相反的东西。”西方文化起源于爱琴海地区,由于生存环境限制,这里的居民很早就致力于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氏族社会的影响在流动和迁移中摆脱得比较彻底,思想上没有染上家族主义的色彩,因此西方的家庭要比中国的家庭松散得多,西方人一般不以家庭名义而是以个人名义参与社会活动,他们的伦理与文化观念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则注重公正与自由。

五、结语

本文认为中美亲子关系确实存在“孝”与“友爱”的不同,但它们各有优点。另外,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进展,各国都受其他文化的影响较大,传统的亲子关系也在向着多元化发展。人们可以充分认识这两种不同的亲子关系,在保留自身优良传统的同时学习他人长处,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阿瑟·亨德森·史密斯,著.吴湘川,王清维,译.中国人的性格[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1916(4):33.

[3]刘文瑞.浅析孔子的孝道思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151-153.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4

【摘要】

在全球化日益盛行的今天,中西文化的差异一直为许多人所研究的话题,而其中价值观的差异性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以中国与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观点、方式、方法以及评价作为背景案例,挖掘蕴藏其中的有关于中美价值观在几个层面上的不同之处,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平等与上下等级的差异以及独立自由与保守规矩的差异,并在最后总结所有部分的内容。本文以家庭教育为一个突破口,以一个小的基点审视中美价值观的不同。

【关键字】

家庭教育价值观差异中美

【文献综述】

对于中美价值观观念的差异这一话题,许多学者专家就不同的方面对此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云南财大的杨文华老师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婚姻家庭价值观比较》一文中表述了在中国男女结婚不仅仅是双方的个人私事,更是家庭集体行为,而离婚是一大失败,而在美国结婚完全是二人的结合,如若不和,他们认为分开是很正常的事情,李才在《中美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价值观差异》中分析了在商务谈判中中美双方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差异,中国人注重和谐,美国人则更倾向竞争性。在法律方面,美国人更惯用法律手段,而中国人则喜欢私下解决等各种差异。田苗在《浅析文化价值观对中美师生处理冲突的影响》中也表明了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的中国学生会尽量避免冲突,而个人主义的美国学生则会维护自身权利。在这里,我发现就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而言,其方法、态度以及结果都是大相径庭的,而其不同的面貌与内在也反映了双方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所以,我将以家庭教育为背景案例,浅谈几点中国与美国人民在价值观上的差异。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美国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即是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 我利益和幸福的追求才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而中国人崇尚的是集体主义,它强调了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服从于集体,二者不同。

在美国,“个人主义”在家庭教育中的存在非常明显。一般而言,父母抚养孩子到18周岁便已经尽到了父母的义务,不会再给孩子更多的经济支持,而是让孩子进入到社会上谋生,或创业,或半工半读,孩子的身份已经算是正式的美国公民,也就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相互统一。而在此之前,由于美国的教育倾向于个人本位原则,在孩子未满18岁前,父母为孩子设定目标时,会十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父母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孩子的合作者以及支持者,这是因为孩子是家庭的一员,而个人具有最高价值,家庭教育中它则是十分被尊重的。而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一抹十分浓厚的色彩。相应的,我们也把中国家庭的教育称之为“群体”教育,强调个人与整个家族集体的血缘纽带,孩子属于家庭,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他们的教育操心,长大后也为他们的婚姻和工作前途着急,当上爷爷奶奶后便甘愿承担照看孙子孙女的义务,而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们也是以家庭或是家族的利益为核心,希望孩子可以留在身边,并最后集成自己家族的事业,这一套“合情合理”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从而达到家庭内部的整体合一。

除此之外,在美国基督教的影响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撑下,家庭中形成无孝顺思想的价值观,儿女的一切并非来自父母,而是上帝赐予他们个人的财富,为美国的下一代也会逐渐培养起个人意识。而在中国,人们认为自己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也从小就告诉自己的孩子必须做到孝顺,即顺从他们的意思,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来源,没有父母也就没有孩

子,这也就进一步维系了中国的集体主义:个人永远属于集体并听从于集体。

二、平等与上下等级

在美国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绝对的平等的,从下级可以直呼上级的名字就可见一斑,而在中国,还是分上下级别的,晚辈必须在长辈面前保持谦虚,下级也必须十分尊重上级。这种种价值观上对于平等与否的差异在孩子自小的家庭教育中也是有迹可循的,在美国家庭中,父母所担当的角色相当于中国的“朋友”,是孩子想法与动机的引导者与指路人而绝非主宰者,他们绝不会包揽孩子的事情,因为父母不仅注重孩子的成长,更加看他们的个性发展。父母与孩子平等,孩子有自己的交际圈,有自己的想法,父母绝不干涉,而且不仅如此,当子女懂事后,在家庭中便有了表决权,换句话说,父母与子女间不需要有什么依赖、无法分割的关系,子女尊重他们的父母,但并不认为父母是不可置喙的权威,也许作为一个中国人无法想象,不过有如朋友一样,双方完全平等。

而在中国,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情况也远不一样。中国著名学者许良光以家庭成员关系的主线轴把中华传统的家庭模式列为“父子型”,即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尚的,在中国古代也有“父为子纲”的说法,家庭成员必须服从父亲,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家庭而付出。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命令子女必须绝对的服从,就算不愿意,在一般的家庭中子女也得按照父母的指令去做,后者意味着绝对的尊严和权威。此外,父母会告诉孩子“长者恒为师”,在家庭里面,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一定得保持谦虚,不可冒犯长者,这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种上下等级的差异,但也不可否认在“礼”这一方面做的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的孩子慢慢长大之后,特别是到了升学阶段,另一种不平等又悄然而至,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得以凸显并成了重点保护,俨然全家的中心人,各种包办与百依百顺,过分满足孩子的要求并且过分在经济上优待孩子,这其实又造就了一种等级差别,但这也正是中国在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兴价值取向,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父母的权威,只是在另一种概念上的顺从。

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看出,在价值取向方面,中国由于古老的历史影响,更偏于上下等级的区别,而美国则是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讲究人人平等。

三、保守与放任自由

中美之间价值观的差异还体现在保守与自由上,在中国,人们大都思想比较保守,认为 保守低调行事方能细水长流,而美国确实一个崇尚开放与自由的国家,自由才是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当然,这一对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样体现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方面。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般采用说教的方法教育子女,他们要求孩子守规矩、听话懂事、不惹父母生气。中古父母很注重社会适应性教化,以一种既定的方式培养孩子。他们不希望孩子取走一些不寻常的道路,只要求他们的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成绩并在将来可以谋得一份好的职业并在顺境中平平稳稳的过一生,不要有什么波澜。这也正是很典型的一种保守型价值观,求得生活的安稳与一成不变,那就是一种最大的满足与幸福,就算在家庭教育中子女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特殊想法,家长也会在考虑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后拒绝,并坚持一种更加稳定与保守的人生路线。

而美国的家庭教育则不然,美国的家庭教育旨在把孩子培养成一种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人,父母从孩子小德时候起,即注重对他们的磨练,没有任何的规则。除了最基本的道德共识外,父母不会为孩子描绘任何蓝图,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去在社会的荆棘中摸爬滚打,让他们在受伤与磨砺中成长,并找到自己所认同的人生之路,让孩子最终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让他们可以自己承担责任,这是一种自由发展的价值观,美国人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展现出自我的特点。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教育中即可看出中美两国人民的价值观是截然相反的,前者的教育更为保守,讲究稳扎稳打,换句话来讲,中国人民更崇尚一种相对安定保守而拥有尽

量少的未知的价值取向,而美国人民更加自由随意,也更敢于冒险,崇尚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为窗口,我们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且十分明显并值得我们去分析与研究。这其中的差异体现在中国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的上下长幼的差别以及美国的崇尚上下级长幼的完全平等,中国人民的保守内敛与美国人民的自由开放。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种种差异,是各自国家由于民族及历史原因长期而来所形成的,各有其特点与其优势之处,两国人民也在各自价值观的多重引导下形成了各自民族灿烂而辉煌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美两国人民需要了解各自及对方的价值取向,并在求同存异的思想引导下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这也许正是关于这个主题的种种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李凌艳 国外父母教育观念研究综述【J】 学前教育研究 1995(6):60.62

【2】 刘爱民 浅析中西方教育差异 《教育论坛》【J】 2007.(8)

【3】 朱永涛 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 北京外国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2

【4】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 求实.2000

【5】 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查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2(1)

【6】 孙琼如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教书育人》【J】 2002(7)

【7】 杨志华 文化价值观视野中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8】 黄河清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3(1)

【9】 邵璇、张晶 中美家庭教育观差异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4)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5

考试课程及科目:外国电影文学欣赏

考试时间:2011年11月

学生姓名:余冬娣学号:20092030

院系班级:计信院计科083班

考试类型及题目:从《忠犬八公的故事》看日美电影叙事风格差异

从《忠犬八公的故事》看日美电影叙事风格差异

摘要:日本的电影文化从1896年引进迄今,已有大概110多年的历史。而这个在军事上、经济上曾经为夺取利益而不惜强权牺牲人道的国家,依然拥有着她本身传统的艺术审美和文化风俗,这使得她在电影风格的表现上呈现婉约化、纤细化。而作为东亚最早掌握电影拍摄技术的国家,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固定镜头视角。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美国社会越来越按多元文化而分解,好莱坞实行了一种全面开花的大吹大擂的销售策略推销其耗费巨资拍摄的影片。在全球的电影市场上,它的成功就在于它掌握了诸种风格模式,这些风格模式代表美国的艺术特性,但很少展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思想,却适宜世界各地的广大观众。

关键词:电影 叙事风格 《忠犬八公》

时光回落,总有那么一个故事,会在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开始……

忠犬八公物语八公的故事原型来自日本,它是日本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忠犬,它由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上野英三郎驯养,每天八公都会接送教授上下班,1925年5月,上野教授去世,八公依然每天去车站等候主人的归来,直到它死去,“忠犬”的美誉名不虚传。

1983年,日本以八公的故事为原型拍出《八公犬物语》,09年美国翻拍为 《忠犬八公的故事》,两部影片的编剧都是新藤兼人。新旧两部片子拿来比较,老版的显然更加舒缓、沉静,但在某些情节处理上并不圆满;新版的则在温情的同时更多份活泼,而且在细节的处理上更胜一筹。

日本版版更加注重对家庭、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呈现,比如拜年时的说唱、教授的葬礼等。在八公与教授的关系处理上,并没有用两者的动作上的亲密来表现,而是更多地将两者的关系融化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教授带上八公去逛街,在这条街上,商铺的叫卖、邻里们互相的问候等对日常生活的呈现都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与平凡,而且符合东方含蓄的审美习惯。又如教授为八公捉虱子,而后与它共浴,极富生活情趣。

日本版中,有教授去世后八公在灵堂上哀号以及拉断锁链追逐灵车的情节。这一情节可以理解为八公对它与教授间的情感的释放,场面感人至深,但问题是这一情节显得仅仅为煽情而刻意为之,从剧情结构来看它失去了合理性,因为既然八公已经知道教授去世并被埋葬了,那它也就没有了守候火车站的必要,为了显示它的忠诚,它完全可以去守陵墓。这一情节并没有出现在新版中,所以美国版中为显示八公忠诚而设置的等候就显得合情合理,而且使感情慢慢积淀,最终在八公在等待中死去的而达到高潮。

美国版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也就是将生活中老人与爱犬的那些点滴作为主轴。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却多了一份真实,使人一下子就融入影片之中。而且,就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亦更容易随着故事的展开而跌宕起伏。同时,影片将其他方面的细节也处理得非常细致。在我们看到一家餐厅的男女老板先后给八公食物、而叮嘱其不要告诉对方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其他如小镇车站站长、卖热狗的小贩、附近商店的老板娘,都为这个人狗故事的发展贡献了相当分量的催泪效果。这一切,都煽情得如此适宜,而没有一丝做作之感。

美国版忠犬八公的故事整部影片,也出奇的干净,不留半点多余的矫情。即使是对于教授的妻子不接受八公,我们也明白,哪位女人愿意自己丈夫的心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呢?只是,妻子会因为悲伤而离开。却不知,八公,那条捡回家的狗,一守便是九年。我们看到,影片中,时常会穿插黑白的镜头,借以八公的视角,讲述整个人间。

即便是翻拍,电影却成功将情感嫁接。恰到好处的音乐、点到即止的画面,却直达人心最深处,将我们的情绪顿时唤醒。亦就在被唤醒的那一刻,音乐再次响起,只见到一位男孩牵着属于他的天使--另一只八公,于铁路道上,渐行渐远。

忠犬八公的故事美国版版有突出的几点变化,这些变化使得八公具备了更多的人性色彩,同时也展现了西方人将狗作为家庭一员的普遍看法。首先是,用黑白影像展现八公的视角,这些部分并不多,但是却为影片的风格和八公的塑造增色不少。主人生前,八公的视角活泼可爱,而且黑白与彩色相得益彰,将生活中的情趣完整的展现出来;主人去世后,八公眼中黑白的世界则增添了几分悲情,也契合了后半部分深情沉的风格。其次,增多了人狗之间动作的交流。理查·基尔每一次出现,八公都会兴奋地扑向他,相比之下,旧版里的八公沉静的多。人狗之间动作的交流,使得影片在前半部分更加活泼,这与后半部分的深沉形成对比,使前后剧情更具张力。而且这样的处理也符合好莱坞动物题材影片一贯的传统,诸如《马利与我》、《101真犬》、《猫狗大战》、《我为玛丽狂》、《超狗任务》等等影片中,狗都那么爱折腾,这也反映了好莱坞此类影片活泼的风格。更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增加了狗狗捡球的情节设置,这个细节设计的相当好。开始时八公从来不去捡球,一则表现了它与生俱来的特殊性,二来展现了教授将八公看作是家人而非摇尾讨食的宠物,这样使得两者间无法言说的感人关系具备了合理性。而且,并不单单局限于此,这一情节的设置还为八公的“预感”作足了铺垫。教授临死前准备去上班,而八公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它表现异常,叼起小球要与教授玩自己不感兴趣的捡球游戏。当我们看到教授去世才猛然发现,八公异常的举动背后是不舍的至深情感。

类似于《忠犬八公的故事》这样表现人与动物间情感的电影有很多,日本的此类电影通常会注重表现人与动物的亲密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呈现主要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表现。美国的此类影片常常活泼热闹,侧重去表现猫、狗等作为动物的可爱的一面,所以常常会发现在美国的这类影片中,动物完全可以置换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比如《马利与我》,把马利置换成一个年幼的捣蛋鬼也非不可,同样,《小鬼当家》也可以成为《小狗/小猫当家》,因为这些影片所遵循的通过一系列的误会、巧合制造娱乐性的方式是相同的。这两部都是感人肺腑的情感电影,它没有以往好莱坞的那样大手笔、大制作、大阵容、大画面的创作手法,它有的只是那一份温馨与感动、悲凉与犀利的情感,上演了一部人狗情未了、感人至深的情感影片。由其在美国版的《忠犬八公的故事》导演加入了一种以动物的视角来拍摄八公犬的内心情感,可堪称为一部佳作影片。使每一位看过此片的观众都为之催然泪下,而发人深思。它之所以能感动无数观众,是那份人和动物的深厚感情,就感情便是忠诚。正如影片里所讲的那样:对亲人、对所爱之人的一份始终不渝的忠诚。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6

从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理论看中美文化差异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它包括使用语言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美国学者霍尔将其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中国和美国由于所处的.语境不同,从而造成了文化上的差异.

作 者:林群 作者单位:鞍山科技大学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01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2)分类号:G04关键词:语境 高语境 低语境 中国 美国 文化差异

从企业裁员行为看中美文化异同 篇7

1.1 中国裁员模式特点

中国企业一直实行“终身雇佣制”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铁饭碗。”中国裁员模式是一种被动的裁员形式, 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 当企业的管理经营受到影响和威胁时, 企业以证人员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优化各种资源来代替裁员来进行缩减成本。

1.2 美国裁员模式特点

与中国不同的是, 美国公司推行裁员不遗余力。政府鼓励员工流动, 对裁员保持中立, 甚至有时也会推动员工“社会流动。”美国的公司员工们也会为自身发展考虑, 尝试不同的工作而不是局限于一家公司。

2. 中美裁员模式产生差异的文化原因

一般而言, 一个国家的裁员模式紧密的相关于其国家特色, 而且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融。美国企业的裁员模式源自于美国自由、开放文化底蕴;中国的裁员模式受其崇尚“忠诚、信任”的国家文化影响较深。下文主要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高权力差距型文化与低权利差距型文化两方面入手分析文化因素对于两国企业裁员行为的影响。

2.1 中国集体主义与美国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体现和代表的是东西方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直接导致了中美两国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上的不同, 这也是在企业管理方面所体现的最显著的文化因素。美国着重强调自由、个性, 而中国人则重视自我控制、社会秩序等观念。美国人信仰个人主义, 这主要体现在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等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状态。

就裁员而言, 美国公司主张效率优先, 企业执行严格的优胜劣汰制度, 企业通常实施的裁员政策具有主观性和预见性, 这就造就了美国企业员工可以欣然接受裁员事实的心理, 因为这是公平竞争的结果。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的企业中, 员工是伴随企业成长起来的, 大多数员工基于依赖心理而遵循“从一而终”的宗旨, 这就造成了员工离开企业, 生存能力就会随之降低, 因此, 员工不会选择离开原企业;而企业出于对权力的控制欲, 不肯舍弃原有部门员工, 这才造成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羁绊关系, 裁员阻力随之增加。

总而言之, 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中国文化的集体取向与儒家学说紧密相连。“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仁”指人心, 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二人, 从人从二。其目的是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从而达到和合。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之中, 才能达到“仁”。受集体取向文化的感召, 在中国的企业中员工与上级相互依赖, 相互合作。美国文化属于典型的个人主义文化,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因此体现在裁员方式上可以看出每个股东乃至员工都是独立存在的自由个体, 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为核心, 因此构成了当企业经济危机时美国公司大刀阔斧地进行裁员来确保自身利益的现象。

2.2 高权力差距型文化与低权利差距型文化

中国文化基于伦理本位, 儒家思想对其影响较深, 因此归于高权力差距型文化,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由于学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差别而形成了上下级式的纵向关系。相反, 在美国, 受平等观念的影响, 人际关系一般是呈横向状态的, 因此美国文化属于低权利差距型文化。

中国企业的裁员绝大多数是政策推动型裁员, 企业裁员的政策源头来自上级的指示和国家的政策, 这些因素对企业裁员行为的影响大过于经营效益的影响。“上级下达指令, 企业领导执行, 基层员工下岗”的铁锤状裁员结构, 是中国企业裁员模式的典型特征。相反, 美国政府在不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下, 对裁员的态度是保持中立的。在美国企业中, 每个员工与上级都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因材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 员工要求改变现状谋求更好的发展的意识要相对较高。

结语

作为英语专业的我们, 进入外企工作是很多同学面临的选择。因材,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 特别是面对西方的企业进行裁员不遗余力这一典型模式, 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学着了解外国的传统文化, 并与本国的文化做比较, 因此培养自己识别、贯通、领会、尊重他国文化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在跨国企业中成长。各国文化都包含其国家的民族特性, 因为存在既是合理的, 我们只有学会接受他们,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李伟.裁员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讨.管理现代化, 2002, (03) 33~38.

[3]、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02) .

[4]、刘承华.《文化与人格》[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3.

从电影看中美文化差异 篇8

当然,面对美国文化的强大攻势,许多国家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来保护本国文化。以法国为例,为加强法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1984年时任文化部部长杜蓬提出了“关于法语使用的法案”。为了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文化,还采取了系列保护政策,比如在1993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就提出了“文化例外”的新概念,反对美国提出的把自由贸易的范围扩大到影视等产品及服务领域,以取消欧洲及关贸协定缔约国必须拆除原来影视产品贸易中存在的关税壁垒及配额配制,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推销其影视产品的企图。并且在法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欧盟国家制定了《无国界的电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电视剧的播放量,为本国的电视剧制作、播放提供了空间。在保护国内文化市场的同时,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法语文化的对外输出。法国在世界各地都设立了法国文化协会,为各国的法语教学提供教师,并为各国的法语教师提供赴法进修的奖学金。

当然,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但是,我们的知识产权贸易,尤其是对美国的版权贸易,贸易逆差依然巨大。根据“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的数据,市场上动销品种的近20%,总码洋的30%为引进版作品。2008年,大陆出版物引进与输出的比为7:1,而引进版的图书中以美国占最大份额。2008年大陆图书的出口贸易额不到4000万美元,但进口额却是2.86亿美元。而作为世界图书的出口第一大国的美国,去年的出口额高达21.9亿美元。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要想迈进输出大国进而成为出版强国的道路,依然是充满了艰辛。如何真正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进一步缩小版权贸易的逆差,我想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出版社要想让自己的作品走出国门,首先应当鼓励原创作品的出版,丰富作品的营销方式。在这方面接力社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儿童文学作品“马小跳系列”的作者杨红樱。在接力社的培养下,目前是国内最具知名度的儿童作家之一,她的这个系列在国内销售高达1 600万册,作品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了动画片播放,同时,在很多书市或国内书展及国际书展上都会见到她的身影。这种丰富的营销方式,不仅扩大了作品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也提升了她本人的知名度,引起了国外出版机构的关注,柯林斯出版集团购买了这个系列的全球英文版权,同时版权还销售到韩国、德国和法国,这无疑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其次要努力培养本土的作家,打造品牌作家。大多数出版社,在对外介绍作品时重点都会集中在作品本身,而很少有人宣传作家。但事实上,图书的交流应当侧重作家本身。就拿《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来说,柯林斯对罗琳的包装和宣传绝不亚于好莱坞经纪人对明星的包装,正是因为认识了罗琳,读者才熟悉了哈利·波特,罗琳本身就是一个商业化的产品。

最后是版权交流方式的多样化。在未来的版权交流上,我们应当让作家积极参与,组织作家参展,并有意安排一些交流活动,让他们走进读者群体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积极开发国外媒体资源,定期在国外有影响的媒体上介绍中国的优秀作家。2009年的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作为主宾国,有关部门组织了大量的交流活动,邀请了一批中国作家在法兰克福举办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这种做法是很有成效的,我们可以在美国书商年会、伦敦书展等国际书展上效仿。

上一篇: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大纲 汽车检测与故障排除 实习大纲一下一篇:关于温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