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DOC)

2024-10-03

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DOC)(共4篇)

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DOC) 篇1

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

姓名:付超

年级:2012级

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学号:12140051011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

摘要:身处母亲河怀抱的中原地区自古被称为是中华文明摇篮,勤劳勇敢的中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岁时节庆习俗。同样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韩国处于欧亚大陆与日本诸岛之间,基于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从古时候开始就传承了来自中国的文化,并结合自身特征发展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韩国传统节庆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原地区与韩国春节的起源,春节所包含的意义以及传统春节节庆文化的比较研究,探索了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交流。关键词:韩国 传统节日 节庆文化 中韩文化交流

一、韩国传统节日

过去,节日便是盛大的宗教纪念活动,远在三国时代,韩国就开始过收获节和感恩节。在后继的各个朝代中,节日虽有增减,但韩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大望节、端午节、中秋节仍保留至今。

1、中秋节

中秋节是韩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主要活动是为感谢祖先带来丰收而扫墓,韩国中秋节的正餐是早餐;中秋节韩国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吃月饼,而是吃特制的松饼;中秋节是一年中放假最长的节日。

2、春节

韩国春节(춘절)又称旧正(朝鲜语:구정),传统上又称“元旦”(朝鲜语:원단)、“元日”(朝鲜语:원일)、“岁首”(朝鲜语:세수)。它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春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

3、端午节

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过去韩国人家家户户都会在端午节当天摆上白白的散发着艾草和糯米香味的艾子糕,用菖蒲汤洗头求吉利,喝菖蒲水以辟邪。人们还会穿着传统服装参加祭祀、演出和运动会,观看荡秋千和摔跤比赛。

4、大望节

在韩国没有元宵节的说法,韩国人称阴历正月十五“上元”为“大望日”。人们对正月十五的喜爱不亚于新年。这一天人们要节食,吃用5种以上谷物煮制的五谷饭,祈愿丰年。在正月十五的民俗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放风筝”和“放鼠火”。“放鼠火”是指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火烧田埂上的杂草,用来赶走杂鬼迎接神圣的春天。杂草燃烧起来,会烧死害虫的蛋卵,赶走耗子,还可为田造肥。

二、传统节日比较——以春节和端午节为例

1、春节(1)起源

据考证,中国春节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有说春节节庆的雏形源于殷商时期的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活动。《尔雅》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从甲骨文看,“年”的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年”字是人头上顶着谷子的样子,由此可以看出春节的原始意义是农耕丰收后的庆祝。

1以中原地区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先在先秦的时候叫“上日”、“元日”、“改岁”等;两汉时期改叫“三朝”、“岁旦”、“正旦”、“正日”;“元旦”这个名字最早在南朝萧子云的《介雅》中出现。而“春节”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但在南北朝时期春节是指春季。辛亥革命时期采用公历纪年后,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有关韩国传统节日的最早记载出现在《隋书》与《旧唐书》中。《隋书》列传《四十六东夷·新罗》中记载:“每正月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赉群官。其日拜日月神。”《隋书》、《北史》、《高句丽传》中更有有关百姓庆祝春节场景的描述,在《高丽史》中元正与上元、上巳、寒食、端午、秋夕、重九、八关、冬至并称为九大“俗节”。此外,高丽俗谣《动动》以及《东国李相国》、《东文选》等文集中也都出现了关于春节的记载。与中国不同,在古代韩国春节并不是一个庆祝的节日,而是指在新一年的开始面对未知时间,人们应该小心谨慎,拜日月神,祭祖先,以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健康平安,因此韩国春节也被称为“慎日”。(2)习俗

最初的春节节庆就是指年末岁初的祭祀活动,从商代年被称为“祀”这一点我们也不难看出,春节节庆的最重要形式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以求神 1 《中原地区与韩国传统节庆文化比较研究》 灵保佑一年节诸事顺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节庆逐渐由以“神”为中心转向因“人”为中心。

中国的春节节庆方式可以用一首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歌谣开进行概括:腊月二十三祭灶官;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拐豆腐;腊月二十六割块肉;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八贴花花;腊月二十九去灌酒; 大年三十儿熬一宿。

农历全年最后一个晚上被称为除夕,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中国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在千姿百态的守岁习俗中,合家团圆的年夜饭最为重要。在中原地区年夜饭的众多菜品中最必不可少的是鱼与饺子,因为“鱼”与“余”谐音,象征年年有余,生活富饶。饺子又名叫交子、角子、扁食、银元宝。有语“交子”是取意“更岁交子”,也有说来源于名医张仲景为给乡亲们治疗冻耳而制作的“祛寒矫耳汤”。

当然提到过年不得不提的就是压岁钱与放爆竹。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给,也可在除夕夜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鞭炮起源于“庭燎”,人们在除夕的“子正”之时燃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来。

在新第一天最重要活动是拜年。高天星将拜年根据社会关系分为亲戚拜年、礼节性拜年、感谢性拜年、串门式拜访四种形式。在中原地区初二是到岳父母家拜年的日子,旧时初三夜把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当然即使同属中原地区,各个地方的庆祝春节的方式也会略有不同。本文中只将在中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方式进行比较。

相对于中国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春节节庆来说,韩国的春节节庆则由除夕之夜开始。与中国相同的是韩国的春节也有守岁的风俗。人们相信在除夕之夜如果睡觉的话眉毛就会变白。在《东国岁时记》中有关于除夕守岁的详细描述:“达夜不睡,曰守岁,即守庚申之遗俗也。”与中原地区年夜饭要慢慢吃,从掌灯时分入席直到深夜不同,韩国除夕的晚饭要早吃、快吃,因为年夜饭越早结束意味着一年的农活能够越快结束。此外,在除夕之夜宫中与民间会举行傩礼,宫中会鸣年终炮,来表达辞旧迎新之意。

在初一在清晨韩国人要穿上庄重的韩服,在《京都杂志》中将男女老少新年穿新衣称为“岁妆”,《洌阳岁时记》中将穿新衣记载为“岁庇阴”。各种颜色也都是瑞祥的象征,所以韩服的颜色多种多样。与中原地区在过年时喜好红色不同,韩国人的新年韩服特别是小孩子们会穿着袖子为彩色条纹的韩服。两国人过春节的时候都会给晚辈压岁钱,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用红色的信封包成“红包”,而韩国人则习惯用白色的信封装压岁钱。

韩国家庭在初一早上最先要进行的是祭祀。祭祀过后近亲属们会一起去扫墓,近来扫墓虽一般会在初一前后进行,但祭祀依旧是过年最为重要的活动。祭祀过后是与中原地区春节拜年相似的“岁拜”,晚辈要向长辈行大礼,晚辈行礼过后长辈会给晚辈“岁拜钱”。与中国看重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不同,韩国人的团圆饭则是初一清晨的早餐,初一早餐的菜单就是先前进行祭祀的食品。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春节食品是年糕汤,春节吃由白色椭圆形年糕片制成的年糕汤被推定为上古时代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在《京都杂志》与《洌阳岁时记》中都有关于年糕汤的详细记载,人们认为新年不吃年糕汤的话年龄就无法增长,因此年糕汤又名“添岁饼”。

在《东国岁时记》有记载,图画署将寿星、仙女、直日神将等驱鬼除恶的神仙画成“岁画”献给国王。宫门前粘贴的手持板斧的将军画像——“门排”,百姓则在纸上书写“龙”、“虎”二字贴于大门之上,作穰灾之物。另外在韩国春节有“听识”的习俗,关于“听识”《东国岁时记》有云:“晓头出街巷间,无定向,以初闻之声,卜一年休咎,谓之听谶。”与中原地区年三十有名为“年”的怪兽出没类似,韩国也有关于怪兽的传说。所不同的是在韩国名为“夜光鬼”的怪兽会在新年第一天的晚上从天上来到人间。“夜光鬼”回来到各家各户试穿鞋子,如果有合适的鞋子便会穿走,而这会给鞋子的主人带来不幸,所以人们会在初一的晚上把鞋子藏起来,并且在屋檐下挂上箩或是簸箕来避免夜光鬼进屋。《岁时风谣》中更有人们为了驱赶夜光鬼,晚上在院子中烧掉头发,并将灰烬洒在院中的记载。此外以家庭为单位会请来巫师做法,以祈求新年无病无灾、风调雨顺。而这些都反映出“年”之所以被称为“慎日”的原因。

2、端午(1)起源

端午,为农历五月五日,不仅是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亦作为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传统节日,至今仍然流行于亚洲各国。端午节,在中国亦称端午、重午、重五、五月节等。在中国提到端午节,自然而然联想到纪念屈原、划龙舟、吃粽子等。后来,因为屈原于此日投江而死,人们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便在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以免鱼与蚊龙去吃屈原的躯体及塞渡以解救屈原。

端午,在古代韩国称它为‘수리(SULI)’、重

五、重午、天中节、端阳等。此节日从何时流人于韩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需要有待研究和考证。依据《三国史记》记录的“俗以端午为车衣”,大约了解韩国端午的渊源可追溯到韩国三国时代(公元57年——688年)。在古代韩国对端午的记录如下: 端午俗称戌依日,端午衣日戌衣。(柳晚公《岁时风谣》)端午俗名戌衣戌衣者东语车也。(洪锡谟《东国岁时记》)国人称端午日水濑,谓投饭水濑,享屈三闾也。(金迈淳《冽阳岁时记》)当时没有韩文,因此经常借汉字的音义来记录韩语,此叫为“乡札式表记”。比如上面的‘车’、‘车衣’、‘戌衣’、‘戌依日’、‘水濑’,皆为‘수리(SULI)’,即端午的意思。(2)习俗

端午节在中国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

我国旧时有一首流行甚广的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只是粽子形状各异、大小不同、口味不一。

龙舟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九歌·湘君》中也有“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湘君》就是描写湘人驭驾龙舟,将玉佩沉入江中(与抛粽子入江相仿)悼念某位历史人物的诗句,这与“魂舟”暗合。《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是日,竞渡,竞采杂药。”此后,历代诗赋、笔记、志书等记载竞渡就数不胜数了。2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这个习俗流传较广。

韩国人从不否认农耕社会时期为祈求丰收和安康的端午节发端于中国。在李朝时期,端午节算是一个大节,至今在偏重农业的韩国一些道郡仍将端午节看成是重要的节日,特别是“江陵端午祭”尤为有名,已成为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大型民俗祝祭活动。“祭”既有祭祀之意,也有庆典之意。其实,端午节在中国原本也是祭祀活动。“江陵端午祭”除了荡秋千、摔跤、长跪比赛、举行假面舞剧、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表演农乐舞之外,还有独特的祭祀活动,包括祭山神、祭酒神、演巫术、伐神木,等等。祭祀活动有一套完备的程序,迎神和送神都由专门的祭官主持。韩国人认为江陵的这种有特色的端午祭祀和庆典活动,不是泛指的“端午节”。

三、总结

受到农耕文化的影响,韩国传统节庆文化与中原地区的传统节庆文化有很多共通之处。加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韩国从古时候开始就接传承了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节庆文化亦不例外。以中韩两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在中韩两国都与历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都采用了农历纪年法,认为农历正月一日为新年的第一天。在初一的名称上韩国也采用了与中国完全相同的元日、元旦等名称。但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年是一个庆祝的节日,而韩国的年则是强调小心、谨慎的日子。中原地区的过年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的一系列迎接新年的活动;而韩国的过年则是指从除夕之夜开始到新年第一天结束的具体时间上的辞旧迎新。现代韩国的春节节庆与中原地区在某些方面依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如守岁、拜年、穿新衣、压岁钱、祭祀、扫墓等。但是作为春节的最重要形式之一的祭祀,在韩国一直强调至今,而在中原地区的现代都市节庆中已经 2 百度百科 逐渐被淡化。与中原地区的人们更强调辞旧迎新的年夜饭相比,韩国人选择祭祀食品作为新年的第一餐,并且节庆方式中与神鬼有关的活动众多。由此不难看出,韩国的传统节日至今仍在强调祖先崇拜及古朴的原始信仰。

韩国不少文化虽然是从古代中国传到古代韩国的,但在进入到韩国以后,自然产生当地化、本土化的新变。比如孔孟儒学与宋朝的性理学到朝鲜,李退溪、李栗谷等人继承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最后成为朝鲜朝性理学的集大成者。这与佛教由印度传人中国,随之通过当地化、本土化的过程,从而产生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是如出一辙的。任何文化有其稳定性、归属性的一面,也有流动、迁移性的特点。某种先进文化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国家或某个社会、某个人手里的。文化像水一样从高处向低处流下去的。人类发展的根据在于在固有的本土文化基础上汲取他国先进文化的结果,通过融合创造自己的新文化,最后具有特殊性与普遍性。端午文化也如此。即使古代韩国的端午风俗,受到中国的影响,具有韩中端午文化的同源性,这对韩国文化来说也不是坏事。然而,进入的异国文化,通过当地化、本土化的过程,具备了新的内容和内涵。这就是发扬光大。虽然两国端午的习俗不同,但在两国端午的节俗中,找到了不少共同点:即当时人民宣扬忠孝伦理(对祖先的祭祀活动;宣扬屈原),在生活上追求无病长寿的美好的向往(昌蒲洗头等辟邪活动),健身的运动项目(秋千、击球活动;赛龙舟),同时也保存英雄人物的故事(金臾信;屈原)等。这就是两国端午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例子。

参考文献:

[1] 《中国节日民俗文化》 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2] 《韩国传统节日简述》 百度文库

[3] 《中国民俗是丛书》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 《韩国法圣浦端午节的政府保护与民间参与》徐赣丽 耿瑞芹 民族学刊 2012年第4期

[5] 《中国传统节日》王文章 中央编译出版社

[6] 《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杨昭 昆仑出版社

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DOC) 篇2

一、以衣识人

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就是韩服了, 它既是韩国的传统服装, 亦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与贴身的旗袍和紧身的和服相比, 宽松的韩服从脖子到脚腕脚面全部遮住, 只露出脸部。因而韩国人有“女人, 脸要漂亮”的观念。在电视剧中, 韩国女演员的妆都化的很浓, 想尽方法掩饰缺点突出优点。韩国从少女到老年妇女, 无论职业女性还是家庭妇女化妆是她们最大的特点。韩国的整容业之所以如此发达, 与韩国人注重脸部不无关系。这就是韩国美女帅哥为什么那么多的原因吧。

韩服虽然华丽美观, 但也较繁琐不适宜日常生活穿着且价格不菲, 现在大多数的韩国家庭只有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及婚礼上才穿韩服。韩服逐渐被改良的韩服所取代。

中国的民族服装首推旗袍。旗袍的特点是用贴身的连衣裙型很好的修饰体型。旗袍两侧做成开衩型以以强调腰线和腿部。可见, 中国女性对美腿有着深深的执著。而且, 古代用缠足来开发脚步的美学观念说明中国女性在脚上也颇下功夫。中国人“即使别的东西不用好的也要穿好鞋”的习惯有着文化渊源。

大学里的韩国女生无论长相如何普遍化淡妆, 而且很精致的那种。穿衣很会搭配, 即使简单的体恤加短裤, 加上看似不经意的盘发, 整体人很清爽。衣服基本每天不重样的, 所以在校园里辨识度较高。我和周围的小伙伴们上了大学才自学互学补上化妆这一课, 这跟韩国美眉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啊。

二、以食为天

中国饮食发展源远流长且种类繁多, 有着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八大菜系”和几千年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讲究情调, 氛围, 环境。一年最注重的一餐饭是大年三十的合家团圆饭。

韩国的饮食又叫料理。各种蔬菜和肉类、海鲜类、泡菜、大酱等所有食材一次上齐是料理的最大特点。

韩国爱辣椒酱, 中国喜榨菜, 它们都既可做佐料又可做食品, 且储藏方便, 携带简易。对于韩国人来说, 辣椒酱在饮食生活中起着核心作用。离开辣椒酱就谈不了韩国的饮食文化。无论是高级聚餐还是百姓的餐桌餐餐少不了它。也许是辣椒酱造就了韩国人率直、激烈和热情的性格。比如, 中国人在首尔最经常和最能听懂的韩语是“叭利、叭利” (快快) 。干什么都快是韩国人的美德。韩国人如若与人意见不和, 也要忍无可忍地一吐为快。

中国的榨菜不像辣椒酱那么辣, 也不像梅干那么酸, 它是容易中和的咸味, 可以加上甜的或酸的佐料一起吃。榨菜中包含了中国人看似单调、绝对却又容易中和的多样性的性格。

到韩食店吃饭, 送的小菜就4-6 碟, 石锅拌饭、冷面、炒年糕里面也有丰富的配料, 所以韩国餐饮叫料理是有道理的, 去吃一次饭, 总有一种仪式感。韩国人每天保持这种饮食习惯, 估计对画个妆, 搭配衣服, 做个保养这些繁琐的事也感觉很正常吧。

韩国人吃得比较清淡, 热菜少, 泡菜没啥油水。据说,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 韩国大数据分析企业研究了“炸鸡”和“幸福”的相关性, 结果是两者成正比, 越开心越想吃炸鸡。我认为是他们平时的饮食太素了, 常言说得好, 缺什么想什么。但实事求是的说, 韩餐碟碟碗碗品种还是挺丰富的。我感觉中国日常的饮食相对单调, 所以才会有“改善生活”这个“大吃一顿”的代名词。我妈说我每月在外上学的伙食费够他们两个人用。一放假回家, 我爸就说闺女占你的光, 我终于吃到排骨了。他们思想上还保留着祖辈传下来的省吃俭用的传统。

三、安居为上

韩国的传统韩屋为抵抗夏天的炎热和冬天的寒冷, 设计了取暖的炕和避暑的大厅。典型的传统韩国家庭里见不到椅子和床铺, 人们的日常饮食起居都跪 (坐) 在“地炕”上进行, 这被称作“地炕文化”。

在韩国, 即使是高层公寓里也安装有现代式的火炕, 一到寒冬人们就可以盘腿坐在火炕上取暖。用火炕加热整个房间, 虽然稳当可靠, 但显得规模太大。而且, 如果哪个地方出了毛病, 就不得不掀开整个炕板, 多少有些愚钝之感。热的时候太热, 冷的时候又太冷, 所以是很极端的。韩国人情绪起伏波动大的性格常常使其过于极端化, 少了一种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中国的四合院是传统房屋的代表, 韩屋与之有很多相同之处, 但韩屋的房屋配置与四合院相比并不那么严格。中国的四合院体现了中国“没规矩不足以成方圆”讲原则的处世理念。

中国的四合院有较高的围墙, 中国筑起的阻挡外来游牧民族侵略的长城也有着高高的围墙。有一种说法说中国人具有“围墙文化”, 有封闭的一面。而韩国从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其理念、行为方式较为开放。

中国人有过饥寒交迫的痛苦经历和体验, 骨子里都有看重房子、看重地的心理渊源。中国的男人有养家养老婆的观念。所以房子是中国人的人生大事。

同样, 韩国人结婚, 房子占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婚房往往是要由男方准备的。女方准备家中电器及日常用品即可。现在韩国的大多数青年也以租房为主, 经济实力达到了再行买房。

四、“宅”和“潮”

韩国人和中国人有较大的消费观差异。韩国大学生消费以娱乐为主, 中国大学生则吃饭占较大比例。韩国人比中国人有更多的旅游、应酬、娱乐等社交活动, 这和韩国历史上是一个喜歌善舞且经济上得到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韩国大学生给人开朗外向的性格印象, 这从他们讲电话多变的语气及丰富的表情上就能感受到。过去看韩剧总觉得韩国人说话快得夸张, 接触了几个韩国学生才发现, 人家电视剧还是挺反映真实生活的。韩国人无辣不欢的饮食和这快人快语的性格不知道有没有联系。

韩国学生会休闲享受生活, 还爱扎堆, 据说这是集体意识的体现。学校的咖啡厅、甜食店或新开张的餐厅往往能看到4-5 个韩国女生围坐在一张餐桌旁, 桌上点有不很多但是很精致的糕点, 有说有笑, 看起来很开心。与旁边拿一杯咖啡, 独自看学习资料的中国女生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的女生比较注重仪态。有一次我们舞蹈团举办了一次舞蹈比赛。从洗出的照片中发现几个女生都是斜并腿, 挺胸收腹端坐在椅子上, 服饰也很新潮。原来这几个都是韩国留学生。注重仪态的养成跟过去韩国妇女头顶物品的传统有一定联系, 不保持平衡就走不好路了。

用“宅”和“潮”描述中国和韩国衣食住行的“行”很贴切。韩国更趋向于欧洲先进国家, 家庭用在社交、旅游上的花销占相当大的比例。我家里妈妈的年假都花在来学校看我了, 爸爸的年假就没用过。他说好多地方工作出差都去过了, 不用专门去旅游。去过和旅游应该是两个概念吧, 这和中国人“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宅”思想当然还有节俭的消费观有关, 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挣了钱直接交给他们旅游合同, 让他们一块出去好好看世界。

从语言禁忌现象看中韩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语言禁忌;中韩文化;差异性

一、语言禁忌现象内涵与跨文化交流

(一)语言禁忌

从最直观的角度理解,语言禁忌就是“不许说”“不想说”“不能说”。简言之,语言禁忌是人们在语言运用过程中的一套限制规则,有些语言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说出或不愿说出。语言禁忌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事实。而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作为全人类共同的主题之一,在跨文化交流中,这种同一范式必然会形成不同的交际习惯。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禁忌

世界多元的根本在于文化的多元。全球化至今,文化是最难以同化和趋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核在,那么这个民族的根基就不会终结。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必然形成对语言禁忌的不同内容界定和价值尺度,即“禁忌什么”的问题。在跨文化交流中,不同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不同语言禁忌在同一时空、同一平台的交流上,就容易造成“禁忌错位”,从而造成“互相犯忌”。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由于形成的社会历史、经济形态、人文环境都相距甚远,因此差异性是很容易理解的。而中韩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圈的同源文化,文化的差异性则需要在仔细甄别,但是其中的区别还是有的,尤其在语言禁忌上。

二、中韩文化中的语言禁忌分析

(一)政治的语言禁忌

政治的语言禁忌,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出,就是不允许在公开场合谈论政务。这在中韩两种文化上的分歧是很明确的。平时和韩国人交谈,最好是谈韩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少谈政治,这种政治上的语言禁忌在中国文化中显然没有如此严格。在韩语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提问、发问和解答,必须要考虑到这种语言禁忌。

(二)生活上的语言禁忌

这种语言禁忌是比较普遍的,这是由于中韩两国区别甚大的生活习惯。而生活上更容易出现“不能说”的区别。在礼仪方面,如宴会上,虽然韩国人与中国人都好面子,讲求自尊心和尊重感,但是韩国人的面子显然坚持得更强硬,而“不”往往成为韩国人的语言禁忌。因此,与韩国人交流,如果想回绝他们的请求或表示不同意见,必须以更为委婉的方式谢绝和表达不同意见,如果直接使用“不”,自然会引起对方的不满甚至当场的冲突。因此,在教学中,对于韩国师生,在这方面要尤为注意,一个小小的“不”很容易控制不好脱口而出,从而造成极为尴尬的场面,影响教學质量。

关于生活方面的禁忌多如牛毛,唯一的做法就是穷尽式的搜集、尽量强化记忆,再加上深入的体验和理解。否则,在语言交际中会频发障碍和冲突,在韩语教学中也会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三、语言禁忌在比较中韩文化中的启示

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比较是一种宏大的工程,即便是中国与韩国两个同源文化,也同样具有浑然天成、无从对比之感,因而必须要通过一个切入点来进入。一个民族要“禁”的东西,往往是他们最在意、最不能失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国文化中的语言禁忌,往往能够从中挖掘韩国文化的内涵,至少可以以管窥豹,看到民族文化内核中的一个重要的点。而在韩语教学中,必须要摒弃这样的错误观点,认为语言教学就是教授别国的语言,就是一个转换器的作用,将其他民族的语言与本民族语言进行自由转换,而忽略了两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而语言禁忌恰恰凸显了这种教育理念的错误。因而在韩语教学乃至任何外语教学中,语言禁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可以漏掉一百条“什么可以说”,但是绝对不能漏掉一条“什么不能说”。在语言禁忌的有意回避的指导下,韩语教学才会更加贴近文化交际培养和文化互动的文明模式。

参考文献:

[1]吴锦.语言禁忌的社会语言学阐释[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吕效东.语言禁忌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考察[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张莉萍.语言禁忌及其成因[J].科教文汇,2009,(12).

从韩国传统节日看中韩文化交流(DOC) 篇4

[论文关键词]汉语谚语 男性择偶观 女性择偶

[论文摘要]谚语是产生于民间,活在广大群众中的百科全书,它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民间谚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中国传统婚姻观和择偶观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配偶以及婚姻生活的选择。本文以谚语为载体,试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择偶标准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引言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可见谚语来自民间,既是群众经验累积的概括,又是流传于民间、形象通俗而富于意味的语句,是我国民间文学园圃中的一支奇葩。颜语具有口语化、智慧化、普通化、规范化、审美化等特性,被称为精美的“哲理小诗”,“科学小诗”和“智慧的语中之盐”。谚语为广袤多彩的民问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和一份魅力。在浩瀚的谚语之海中,有很多反映恋爱、婚姻主题的民谚,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恋双,马恋群”等一些谚语折射出的婚姻观、择偶观,对现代人的婚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家庭历来十分重视婚姻,男女双方结为夫妻,不仅是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理需求,更是延续人口、繁荣经济的重要保障。婚姻的稳定和幸福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因此,在婚姻问题上,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都是极其慎重的,对于男方来说,“一代没好妻,三代没好子”,“种不好庄稼一季子,说不好媳妇是一辈子”;对女方而言,“男怕进错行,女怕嫁错郎”,“梳头不好一朝过,嫁夫不好一世错”。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期望模式去寻求选择爱人,这种期望模式亦即我们平常所讲的择偶标准。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文化、性别上的差异,男女在择偶时的标准是不同的,各自有所侧重。谚语以自己灵活生动的表达方式,巧妙、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以及男女的各种择偶标准。

二、从谚语看男性的择偶标准

(一)品行准则

传统的中国家庭注重婚姻的稳定,强调从一而终,白头到老。而良好的品德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一块基石,因此,男子在择偶时十分注重对方的品行。所谓品行好,按照中国人的人格模式,女子应该温良恭俭,勤劳善良,能忍会让,心灵手巧。聪明的男子在选择自己的终生伴侣时,往往看中女子的内在修养和高贵品质,这种心理在汉语谚语中得以集中反映:“家有贤妻,男人出息”,“娶个贤德妻,奠好孝子贤孙基”;“老婆不好夫遭殃,鞍不好马受罪”;“贤妻令夫贵,恶妻令夫贱”。一个善良的妻子,不仅能协助丈夫操持家务,更能教育子女,影响后代。如果择偶不慎,娶了德行不好的恶妇,则是婚姻生活的一大不幸。

(二)忠贞准则

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的儒学和理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对女子影响至深,它强调女性对感情贞贤不移,对男性惟命是从。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男子评价女性的重要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坚贞专一。例如“忠臣不事二君,贞妇不事二夫”;“一女不吃两家茶”;“好马不配双鞍,好女不嫁二夫”。而很多守寡的女人如果再嫁,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社会的歧视。在古代男权社会中,贞洁观念好似勒在古代妇女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它既是对女性进行单方面禁锢的武器,也是长久以来形成的陋习在观念上的表现。

(三)容貌准则

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貌美可以赏心悦目,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易使男子产生爱慕之情。但在谚语中反映出的内容却是完全相反的:“丑媳妇家中宝,俊媳妇惹烦恼”;“莫图颜色妇,丑妇家中宝”。“媳妇娶的丑,能活九十九”。这种“反常”的择偶标准

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历史原因,中国历史上记载: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源是由妹喜、妲己及褒姒造成的,从而使三女子落得遗臭万年的恶名。社会原因,一方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婚姻制度主要是嫔妃制,上层统治者从民间挑选年轻貌美的女子人宫做宫女或嫔妃,大多数女子人宫后便像藏品一样被埋进冰冷死寂的深宫后院,甚至终身享受不到正常应有的天伦之乐;另一方面,美貌的女子即使不被选人宫中,也是达官显贵、地痞流氓猎艳的对象,而一些俏女子,更容易遭受种种诱惑,有可能招惹是非,成为家庭不稳定的因素。为了保证家庭的稳定,婚姻的幸福,大多数男子情愿娶个相貌平常的女子,生儿育女,过安稳日子。

(四)年龄准则

在我国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年龄也是极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一般是男方年龄大于女方年龄。谚语说:“男大十岁不为大,女大十岁做妈妈”;“娶妻要小,嫁汉要老”;“男大女小,团圆到老”;“男大一,好夫妻,男大二,过一块,男大三,抱金砖”。因此民间择偶多是男大于女,这种男女婚龄差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男女生理的差异,《孔子家语》中有:“男子十六通精,女子十四而化,则可以生民矣。”由此可以看出,女子比男子发育得早,在这种情况下,男子婚龄大于女子,符合人类生理发展的规律。二是由于社会法律、风俗习惯的制约,我国古代很早就对男女婚龄做了规定:唐开元令“男十五,女十三,婚嫁”;宋嘉元令“男十六,女十四,发婚嫁之期”。千百年的婚龄法律条款都是男比女大两岁左右,这不能不影响到人们的择偶观念。在这种制度的影响下,人们即认为男大女小才是绝配,女大男小则是一种丑的不吉祥的现象,如“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屋脊坍;女大五,赛老母”。

(五)门第准则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中,历来十分强调门当户对,即选择配偶时,双方家庭的门第要相等,经济条件要相当,个人条件要相当。正如谚语所说:“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穷来莫配富亲,矮来莫爬高墩”;“天上的月亮要不得,富人的姑娘讨不得”。在封建社会里,婚姻之所以重视门第、家世,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以及维护血统的高贵,特别是统治阶级,强调在本阶级内部为子女寻找配偶,是希望通过亲缘关系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保持家族的荣誉和声望,巩固家族的世袭统治。而底层平民受条件所限,也大多在自己的阶层里寻找配偶,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出经验:同一层次的人互为婚姻,除经济条件外,思想意识、文化水平、审美情趣等相似点也较多,在生活中更容易协调,更有利于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六)家教准则

为了选择人品可靠的妻子,男子在挑选配偶时往往非常慎重:“买匹骏马需考虑一日,娶媳妇要观察一年”;“买锅要敲打敲打,娶妻要了解了解”。在选择配偶时,还很注重女方母亲的品德修养,如“捉猪儿看母猪,说媳妇看父母”;“母要癫狂,女必轻贱”;“娶女看娘,种树看种”;“买屋要看梁,娶妻要看娘”。为什么人们把未来岳母的品德看得这般重要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女儿的言谈举止受母亲影响最多,母亲常常是女儿生活品行的老师,这种对婚姻当事人家风家教参考的观念和做法,表明了传统社会对于婚姻的重视程度。

三、从谚语看女性的择偶标准

(一)注重才能

几千年来,传统的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才能对于男子来说极其重要,男子可以凭借知识和才能进入上层社会,并且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才能是男子实现自身价值的凭借,男子以才而不是以貌来作为进人女性世界的资本,这是封建社会对性别的一种定位。因此对女性来说,理想的婚姻是“郎才女貌,一双两好”;“才子配佳人,瘸驴配破磨”;“郎才女貌,白头偕老”。女性在选择配偶时,“宁要才,不要财”,这里的“才”指的是“人才”、“文才”,而“财”指的是钱财,包括门楼、谷仓和田庄等家产。在女性择偶观的谚语中,反映这种要“才”不要“财”的占女方择偶观谚语的47%,比如,“会嫁嫁对头,不会嫁嫁门楼”;“会选的选儿郎,不会选的选家当”。

(二)注重感情

在封建社会里,大部分男女没有恋爱婚姻的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构建婚姻的基础,特别是女性更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一切由父母和兄弟做主。往往是两家门第相当,双方儿女的生辰八字经命馆审核,彼此不冲克,才可订婚事。及等拜天地,人洞房后,新人才初次谋面。这种包办的婚姻使婚后生活的幸福指数成为未知。另一方面,女性较之于男性,更倾向于浪漫,所以她们在内心里渴望爱情,渴望有感情的婚姻。在择偶时,对于情感的注重远超过对容貌的苛求,精神的相濡以沫更胜过相貌和财势的诱惑,所以谚语有云:“只要感情在,麻子脸上放光彩”;“宁嫁个投缘的,不嫁个有钱的”;“不求富家子,只爱如意郎”。

(三)注重人品

中国文化渊源于儒家思想,可是儒家的开山鼻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下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定论。受此影响,统治者和思想家差不多都认为女性天性深处就有邪恶成分存在,如不严加管束,就会在男人的家庭和社会里酿成一种灾难,他们极力主张将难以驯服的女人置于父权社会权利系统的严密监控之下。因此传统文化一直在用双重道德标准要求男性和女性,这在婚姻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周公、孔圣人的伦理法典中,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恪守节操;至于男人是不必在乎这些的,一夫多妻,三妻四妾是权势的象征,寻花问柳是男人的自由,谚语有云:“头妻嫌,二妻爱,三妻愿叫祖奶奶”。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女性在择偶时更注重男性的人品,人品好,才是幸福婚姻的基础。谚语有云:“不贪千担田,只求丈夫贤”:“宁嫁给好汉子拉马镫,不嫁给恶汉子当祖宗”;“不看穿,不看戴,单看男方人实在”。

(四)注重对方的职业

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所以读书、种田、对外交往联络、养家糊口是男人的职责;而生养孩子、伺候老人、照顾丈夫、洗衣做饭、织布纺线是女人的职责,女子婚后生活完全依赖于男方。因此女方在择偶时,就把男方的职业当作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与此相关的谚语有很多,比如:“嫁给读书郎,夜夜守空房”;“嫁人要嫁读书人,说起话来好斯文”;“嫁给种田郎,带泥夹污上棉床”;“嫁人要嫁种田郎,日同三餐晚同房”;“嫁给裁缝郎,布头布脑满棉床”;“有女莫嫁捞鱼郎,一年三季守空房”。以上谚语说明当时人们对职业的认识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态。

从以上谚语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男女在择偶标准上是有差别的,男子在择偶时重在选择坚贞专一,品行优良,家庭经济相当,容貌一般的女子;而女子在择偶上重在选择有才能,有品行,两情相悦的男子。由此可以看出男性在择偶过程中比较倾向于实际,而女性较男性则更多浪漫情调,而且伴随着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谚语中反映出来的旧时期择偶标准带有强烈的男尊女卑,性别歧视的色彩。

上一篇:【实用】中秋传统的作文下一篇:春暮,春暮韦庄,春暮的意思,春暮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