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多样性

2024-09-10

社会文化多样性(精选12篇)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1

文化多样性一直都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追求目标, 它既代表每个个体可获得和意愿获得的多种文化选择, 又是不同种类文化所蕴含的内涵与特性的总称。从20世纪90年代在关贸总协定中出现的“文化例外”, 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公约》, 无一不体现了各国对国家与民族文化独立的诉求与文化主权的捍卫。而在文化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的今天, 如何在加快发展文化贸易的同时兼顾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文化贸易现状

(一) 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然而, 与长期处于顺差的货物贸易不同,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贸易的逆差十分严重。我国的确属于贸易的大国, 但是就文化贸易而言仅仅是一个进口大国。我国并未通过文化贸易有效传播和保护中国的文化, 反映了本土文化抵御冲击的能力非常弱小。

(二) 文化贸易产品“强硬软弱”

我国文化贸易结构中附加值比较高的文化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很小, 这也是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而像文教娱乐、体育器材与设备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却是我国文化贸易出口的强项。文化贸易的产品结构总体表现出“强硬软弱”的格局。

(三) 文化贸易地区过于集中

我国文化产品的进出口地区也存在着过于集中的问题。无论是引进还是输出, 主要文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都集中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引进地集中一方面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分发展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通化与意识形态渗透, 另一方面东亚儒家文化圈在文化贸易过程中比较容易被中国人所接受;而文化贸易出口地区集中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非常低, 只是在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有立足之地, 没能与不同体系的文化形成根本上的融合。

二、文化贸易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冲击

文化的“倾销”不仅会使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冲击, 而且会对我国原有的文化理念以及价值观产生影响, 甚至对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巨大的障碍或毁灭性的打击。一方面, 随着文化的传播, 文化贸易带给输入国的是政治强国附加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上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等, 我国的文化贸易呈现“一边倒”的逆差现象使国民不得不被动地接收外来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模糊了人们本土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 正是因为各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性的存在, 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需求, 形成了各国文化间的贸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片面的追求文化贸易自由化, 以自身经济实力作依托, 向经济实力较弱、文化产业不够发达的国家倾销式地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 导致和我国一样文化出口起步较晚的国家的本土文化备受挤压。

三、国外文化贸易保护措施的经验借鉴

通过各国在文化贸易保护实践中可以看出, 文化贸易措施多集中在政府产业扶植政策及国产内容配额制度两个方面。

(一) 政府产业扶植政策

近十几年来,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贸易发展十分迅速, “韩流”热潮以及日本的动漫产业逐渐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这与政府的政策与发展战略不无关系。

通过大学或相关院校, 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高技术人才。在韩国与日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各项法规的颁布, 多渠道融资, 基金的设立, 到不断完善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战略, 二者的政策引导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反观我国,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完善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与建设。直到2009年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才真正意义上开启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 且面临投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的问题。加之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以及管理体制冗杂, 使文化产业管理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 国产内容配额

配额通过强加的政治手段, 从根本上限制了外国文化的“倾销”, 有利于限制一国文化进口的数量, 在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应用上也比较广泛。而韩国的“银幕配额制度”可谓是国产内容配额的典型。

自1965年起, 韩国电影法便规定外国影片进口量不得超过国产片的1/3, 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国产片90天。并且这一比例不断攀升, 到1995年甚至拉高至国产片放映不得少于146天。“银幕配额制”在韩国本土电影的起步阶段确实为其赢得了生存发展空间, 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尽管如此, 必须指出的是, 银幕配额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韩国电影观众在电影这一消费品上的可选择性, 对于消费者福利是一大损失。而且在贸易自由化的视角下, 以美国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大国主张推动自由竞争、用市场手段管理电影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贸易壁垒争端一直不断。美国一直试图游说韩国政府放松甚至取消银幕管制。无论是韩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改革, 使文化产业发展更加趋向于市场化, 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 2006年, 韩国修改“银幕配额制”规定:将本国电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国产电影的时间减半为73天。

在电影产业的幼稚阶段, 产量、质量、人才、资本均十分有限, 国产内容配额制度为发展之初的文化产业提供了一把保护伞, 使其在面临国外成熟同质产品的竞争压力时仍能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在WTO自由贸易的倡导之下, 逐渐放开政府管制, 使其在自由市场竞争的机制下寻求技术创新与质的提高, 凭实力赢得观众的喜爱亦是大势所趋。像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 我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 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从13%增加到25%。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述对文化贸易措施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各贸易措施的作用效果不尽相同。政府的扶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基础作用;国产内容配额在限制进口方面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为直接, 但在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中, 贸易壁垒的争端不断。考虑到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对国外贸易措施的借鉴, 对我国文化发展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建议如下:

(一) 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必不可少, 政府的财政支持固然重要, 但仅仅依靠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与多样性保护是远远不够的。从韩国与日本的实践中, 我们可以看出: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社会投资, 设立专项基金扶植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行之有效的。

(二) 抵制强势文化倾销, 提高文化敏感度

文化贸易的发展使各国文化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 强化了人们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而文化霸权主义则试图通过文化的强势扩张从而实现文化的同一性进而加以统治, 这与现阶段对文化多样性的诉求背道而驰。在文化贸易大力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应保持高度的文化敏感, 坚决抵制强势文化的植入, 在谋求交流与融汇的过程中保持文化独立, 加强国家文化安全, 促进各国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

(三)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发挥人力资源的桥梁作用

文化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智能产业, 一国能否将其具备的原始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素质。在国际文化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竞争可能是使我国文化贸易走出低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30-33

[2]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 2007 (9)

[3]谭红梅, 柯妍.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纵横, 2009 (6) :113-115

[4]泷泽意伲.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启示[J].国际贸易, 2006 (10) :34-38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2

1、12月,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的成功申遗有利于( )

①开发其经济价值 ②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有“中国第五大发明”美誉的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这门古老智慧却面临失传的境遇。有专家表示,要使珠算传承下去,当务之急是建立博物馆和传承基地,使之“活态继承”。专家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主张( )

A.要在全社会继续普及珠算教育 B.珠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

文化多样性与民族融合 篇3

“民族融合”观念的历史变迁

二战之前,我们大致可以说人们对于在一个既定的“国家”(state)之内谋求民族一致性,或曰民族融合的态度是默许乃至支持的。此一时期美国的所谓“民族大熔炉”(melting pot)的形象化别称,就直接来源于此种态度。抛开黑人奴隶问题不论,来自欧洲和亚洲的源源不断的移民,先后给美国带来了天主教徒、犹太教徒、非基督徒等不同于西北欧白人新教徒立国先驱的文化异质性;但是所有这些新来者,都被期望放弃他们原有的文化特质而接受以所谓“WASP”(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文化为主流的美国文化。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新移民也都主动或被动地顺从了这种期望。这种文化的融合,对于美利坚民族最终成长为带有明显的欧洲文化色彩、但却全新的民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此同期,在旧大陆上,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同化”本国境内人群的努力也是如火如荼。具有典型意义的是第三共和时期的法国。政府制定了相当苛刻的对于本国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具有鲜明非法国文化特质的居民进行“法兰西化”的标准,包括必须学习法语或至少送孩子上法语学校,否则(在极端情况下)就禁止家庭财产的合法继承等等。类似的,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对于本国境内的波兰人等少数民族,也订立了要么同化,要么走人或接受二等臣民地位的各种规定。在理论方面,即使是这一时期最具批判现实色彩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也是鼓励乃至欢呼民族融合的。马克思本人就将民族理解为一种纯粹的资本主义现象,并预言随着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被资本和市场裹挟于内,民族间的差异将逐步消失(当然,要经过社会主义的洗礼)。

一战后,所谓威尔逊式民族自决原则的提出,与其说是尊重小民族的自主性和差异,不如说是将“大问题”(霍亨佐伦、哈布斯堡、罗曼诺夫和奥斯曼等大帝国内的民族问题)化为“小问题”(上述四大帝国解体后的继承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的努力。因此我们才看到,两次大战期间,从中欧到中东的巨大地区内的各新独立小国都纷纷奉行小版本的民族同化政策的现象。这一阶段的同化主义的影响我们至今仍然能够感觉得到(例如,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之间的问题,巴尔干和东欧国家之间经常性的为了“居住在外国的本国族人”的争吵等等)。

一战之后,真正带有革命性色彩的民族政策,其实是列宁主义的民族自决和民族联合原则。作为战略家的列宁,基于苏维埃政权面临外国干涉和国内新从沙皇体制下解放出来的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的双重威胁的现实,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民族自决和基于自决基础上的自愿联合的处理民族问题主张。这一列宁主义的原则,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诞生(人们经常忘记苏联国家是在十月革命五年后的1922年才宣告成立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列宁本人事实上是赞成马克思的民族融合的原则的。他曾明确提出,苏维埃国家的天然形式应该是中央集权的单一制国家,而各族人民应该在这样的单一制国家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双重影响下,迈向最终的融合。明显地,列宁主义的民族自决原则本质上是策略性的和过渡性的。

人类社会对于“民族融合”的真正根本性的态度变革,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对战争的反思中,对于弱势人群(不论是弱势的犹太人等少数民族还是弱小国家)的漠视和肆意践踏,被认为是世界大战最重要的起源之一。可以说,以《联合国宪章》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文件的问世,特别是其中对于保护弱势人群的强调,代表了人类社会的一次巨大进步。战后迅速的经济文化复苏,特别是在主要发达国家带来了普通人价值观的巨大转变。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开始在这些率先进入后工业、后现代社会的地方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虽然未必是多数人)的看法。相应的,少数族裔/民族的权利及其独特性本身成为一种在政治上不可侵犯的东西。甚或,政治权力在这里被要求保护这种少数人群的独特性和整体的多样性。

在欧美发达国家之外,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冷战期间可以说是在列宁主义原则之下行帝国主义之实。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国家出现了向“同化主义”的回归,很多国家出台了歧视性对待非主体民族(特别是俄罗斯人)的法令,而其最极端者就是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的所谓“种族清洗”。不过,从规范原则上说,这些国家出现的针对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对于少数人群权利的基本主张的反动,可以视为是验证规则的例外。国际社会对于南斯拉夫战事的断然干涉,可以视为申张基本原则的表态和努力。而中国这个很早就和莫斯科决裂而又较早向西方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之后则面临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又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西方价值观的境地。在中国社会中,受到坚持的、修正了的列宁主义原则(主要是关于民族自决权的部分)和源自多少已成为“偶像”和“模板”的西方国家的文化相对主义和多样性原则,似乎相当和谐地得以共存。民族融合至多成为一项偶尔提及(而且越来越少提及)的极遥远的将来式,而各民族的繁荣、团结、和谐、互助、共存成为主要的现实任务。

上述关于人类社会对于“民族融合”的态度的巨大转变的概述,是非常粗线条的,无法以最精准的细节考证的态度来看待。但是,我相信这个概述是能够成立的,特别是关于人们已经不再接受“民族融合”而是将文化多样性作为基本的政治规范这一点。现实中,很多政治势力或人群的相反意见(诸如“我们就是要同化xx人”之类的说法乃至做法),都是前面提到过的“验证了规则的例外”。大多数怀有此类意见的人一般都不敢公开表述这样的意见,就是明证。

祛除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迷信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马克思(以及很多他的同时代人)关于民族融合的想法,简直变得比他的经济学说还要少人问津了。不过,难道我们真的能够漠视市场和资本的同化力量?难道我们不是一方面看到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产品(从苗族的蜡染,到藏族的喇嘛教到草原民族的所谓“狼性”)在市场上的畅销,一方面又感叹“少数民族变得越来越不像少数民族”了?难道不是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角落我们都能看到一边大嚼麦当劳汉堡,一边对着好莱坞大片傻乐的人群?难道地球上不是每年都在消失很多种语言,而英语(或许还有汉语)又每分钟都在吸引着新的学习者?这些现象究竟是意味着人们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努力的不够,还是意味着别的什么?

在我看来,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将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融合对立起来的态度是无视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现实和个人权利的一种乌托邦主义态度的表现。要申明这一点,我首先要解释以下几点。

首先,多样性文化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大致来看,不同的文化从历史上来说是在前现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相对孤立的人群适应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产物。那么,在现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这种孤立的被打破,以及在竞争的作用下人们经济和技术方式的趋同,事实上已经从根本上去除了不同文化的原生环境。多数的产生于前现代环境下的文化,其实已经没有了同其母体人群的有机联系。换句话说,在前现代条件下,一个放弃本文化的人要么无法生存,要么要承担极大的转换成本(而且,这种转换本身在前现代的条件下是很少发生的);而在现代条件下,一个人转换自身文化的成本则要低得多(而且,这样转换如此之多,以至于几乎成为常态而不是特例)。

其次,二战之前很多国家的民族融合政策,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该如何理解?我认为,从19世纪开始,诞生于西欧一隅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作为一种新的政治合法性理论和政治组织形式,开始了逐步地向全球的传播过程。不论是基于对西欧先进国家的羡慕,还是出于应对西欧国家的竞争和压迫的无奈,大多数国家都自愿不自愿地加入了这一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多数前现代政治体内部自在的文化多样性,成了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者按照民族主义研究大家盖尔纳的说法“一个文化,一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原则的自然的对立物。由此而产生了运用国家政治和暴力力量的民族融合政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公和悲剧。

但是,必须强调的一点是,19世纪至二战之前很多国家的民族融合政策,在相当程度上(当然不是全部)是对现代化所引起的民族融合过程本身的顺应和引导。政治力量经常是给了这个经济过程以干预,其结果可能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度,也可能是激起了强烈的反抗而延缓了民族融合的进度。

如果我们能够同意以上两点,那么当前的作为一种政治原则的文化多样性政策,也就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反向的、政治力量对于经济和市场力量的作用。政治,或者更具体的说政府,被要求保护少数人群的文化,而原因就是在现代或后现代的条件下,文化的流失乃至死亡变得更为频繁。

这样,在民族问题上,我们就自然导出了三个变量:经济、文化和政治。用一种模型化的语言来阐述我们的问题就是,在前现代的经济条件下,产生了原初的文化多样性;在现代早期,现代化了的经济条件已经开始产生了文化趋同的效应,而政治力量被一度用来加速这一趋同过程;这种政治力量在一些地方的滥用,导致了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结果(极端的情况就是战争);作为一种反动,政治被重新要求延缓或减轻现代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趋同。

不论是政治被要求去除还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结果都是文化的政治化。通俗地讲,就是民族的政治化。强行民族融合的恶果,已经不必多说;而将保护民族和文化多样性变为政治原则的结果,也不见得就一定是美好的。

例如,以(少数)民族为载体的某些文化的消失,在现代条件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面已经提到,作为文化最核心因素之一的语言,每时每刻都在从地球上消失,经常(甚至通常)不是因为那些不说这种语言的人的强迫,而恰恰是因为那些本来说这些语言的人的放弃。有的人可以争辩说,这种放弃其实是在现代性条件下变相的强迫的结果。对此,我表示赞同;但是,是否其他大多数人就因此应该放弃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性生活方式?答案大概是否定的。事实上,对于相当多的这样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人们最该做的就是将其详细地记录下来,并送进博物馆和研究所。而不是花很多财力和人力,让一些年轻人甚至孩子去说那种语言,或者让某些人去继续某种礼拜仪式。事实上,从文化自身的尊严性而言,被保护其实是一种不尊重。作为文化的根基的人可以尊严地死去,文化本身也应该是这样。但是,在现在的政治化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政策之下,这种自然的过程(也的确可能是值得惋惜的过程)很可能被政治人物利用,以文化/民族的名义,追求自身的政治利益。无论这些政治力量是别有用心,还是昧于世情,由此产生的负面结果主要却是由普通民众承受的。此种情况中外皆有,兹不赘述。

所以,在民族问题上,从找到一种经济、文化和政治能相互平衡的新原则的角度来看,或许我们可以从祛除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迷信出发,强调文化对于经济和技术进步的自身适应性,力戒政治对于这种过程的任何加速和延迟的倾向。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文化是为了人的,而不是人为了文化。文化的消失或死亡,可能令人遗憾。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愿意接受更多的文化的滋养,而又不被任何既定文化限制的人,才是最好的文化的创造者。任何对这一过程的任何政治干预,都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也是对每一个人的文化自主权利的漠视。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4

关键词:强势文化,地域文化,多样性

无论是在事实认定还是价值评判上有多少分歧, 全球化已作为当代不可取代的事实而存在。在经济活动中, 高科技装备的通讯交往、低廉的运输成本、没有国界的自由贸易等正在把一个世界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市场。不仅仅是经济领域,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下, 民主国家与民主政治为主导的现代社会制度所主导下的自由、人权和公正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现代社会以当代传媒技术为支持, 借助不断扩张的资本运作, 在全球规模下持续、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越来越超越本土化趋势。在抽象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所谓的强势文化逐渐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并逐渐取代本土文化, 我们认同文化全球化的这样一个趋势, 但是在这种趋势下仍旧要保持本土文化的多样性。

1 何谓强势文化

首先, 了解全球文化的背景:以基督教为信仰, 理性作为基础, 并以法律为主要治理手段的西方文化, 也就是所谓的强势文化。这种文化在文艺复兴以后的五百年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它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变革中逐渐发育成长并得以完善。这种文化的强大不仅表现在它的物质方面, 也表现在它的精神方面、学术方面和艺术方面。

其次, 强势文化的法治政策:强势文化的这种对法治以及其他方面的输出对其他国家的法治发展, 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对法治的理解和发展产生了具大的影响。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 弱势文化被迫采取了放弃自己的传统, 面向西方, 欢迎西方强势文化进入的态度。使得强势文化里面的价值自然而然地成为全世界弱势文化共同接受的普遍价值。

最后, 强势文化的影响:强势文化在世界上得以广泛传播, 除了直接输出之外, 还得力于教育, 文学作品及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等潜移默化的途径。现代西方强势文化在全世界各地的胜利使其肩负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责任。强势文化把世界带到什么地方, 世界就会跟随它到什么地方。强势文化的二元文化认识论既损害了弱势文化的内在生命力, 也限制了强势文化中知识分子的想象力。

2 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2.1 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群体的行动方式。行动是有目的的行为, 行动方式主要包括:群体的感知 (感觉和知觉) 方式、认知方式 (思维方式) 、情感方式、表达交流方式、动作方式, 这些行动方式主要通过习惯、风格和传统表现出来。文化的核心是群体的价值、道德、行为准则。文化的目的是维持群体的求生、稳定、变化发展。文化的意义已经被理解成能够不断进行社会发展的自我支撑的动力。

2.2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历史上普遍恒久的特征。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它能够与其他文化相区别时才能够辨认, 也才能有现实存在的价值。一方面, 相应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 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不可能是统一的;另一方面, 人类需要结构的差异性和欲望理想的丰富性, 也只能由文化的多样性来表达和满足。

首先, 产业化加速全球化趋同, 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却不是全球各种文化的抽象和平均, 而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通过一些支配程序而展开的全球作业。

其次, 文化产业内含着抑制差异的标准化特征, 在文化产业刚刚诞生的时代, 一些敏感的批评知识分子就指出, 借助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生产的大众文化具有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 它可能扼杀艺术的创作个性、创造性以及欣赏的自主性、想象力。

最后, 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扩张严重挑战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 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化过程中, 文化的理性化、普遍化曾支持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在全球化阶段, 美国的文化、美国对国际组织的控制、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对管理咨询业的垄断, 美国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推广, 由美国支持的全球化、单一化的倾向越来越厉害, 进而以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使其行为标准与制度获得普遍性的政治图谋。

2.3 如何保持地域文化多样性

对在以强势文化为主导下, 如何保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不仅是我国, 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文化所能采取的只有如下三种态度:

1) 坦然接受;

2) 力图抗争;

3) 寻求平衡。

唯有第三种办法合理可行, 所谓“平衡”说到底就是以本土文化校正全球化, 以多样性缓和一体性, 在交流和对话中发展全球背景下的特殊文化, 主要需要三种力量的保护政策:第一种力量, 国家化的政策保护;第二种力量, 本土化的自我意识;第三种力量, 个体化的自由选择。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性不但有其充分的理由, 而且也有多种实践方式。必须承认文化趋同虽然以“全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是从根本上讲, 人类及其文化有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社群、个体的共通性。历史发展到今天, 生活在不同民族、国家、拥有不同地域文化的人们已经获得前所未有相互学习知识的机会, 人类共同的价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 保持地域文化多样性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尊重人类的共性。现阶段强势文化由强势文化所主导, 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殖民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无论借助多么强大的资本力量, 也无论高新技术会如何改变文化生产和交流方式。如果我们的国家一味封闭, 自己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则会很难受到文化全球化的牵制, 但是这样的文化也注定没有生命力, 而如今各种文化相互渗透, 并非绝对对立。理性的观察现在的一些传统文化突然中断或消失, 部分是因为它不能提供与现在世界相应的价值资源与消费满足, 西方文化也之所以能够领导文化的动脉, 关键在于它率先完成了现代化。

从我国近代到当代, 文化命运多舛, 历史也告诉我们想要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 张扬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当中的独特魅力, 需要我们从传统中创造现代, 在欧风美雨的沐浴中创造华夏新风。在我们追求独特地域文化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是现实的文化成果, 而不都来自于外力的刻意保护, 然而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也不是去依靠所谓的仿古而实现, 纯粹依靠政府的政策去实现则显得幼稚, 在有限的范围内营造一些传统的气氛, 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理解, 从体制改革和观念入手, 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在这个方面中国可以很好地向日本学习。

3 案例说明

被称为“台湾新电影之父”的著名导演徐立功日前在中央戏剧学院讲台上说“台湾影坛已经被好莱坞洗的很干净, 如果内地不注重, 前景将会是一样”。这位老人神情凝重, 对华人电影的未来表现出深深的忧虑。他在谈到台湾电影近年的发展时, 介绍的情况依然让人触目惊心:“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一部台湾影片可以在30家~50家影院上映, 到了90年代, 就减少到7家~8家, 这两年连一两家都保不住了, 有时几乎所有影院都不放映台湾本地电影。而美国电影人这两年却一直在挖东方的导演, 不但是优秀导演, 甚至连他们认为有潜力的二流导演也没放过。他们把这些不很知名但有潜力的人用少量的资金留在美国, 不一定用你, 就这样放你个四五年, 对东方电影人才也会造成极大损失。”

这很明显的描述了在强势文化下, 中国电影逐渐被沦丧的真实写照, 但是更多不明显的商业炒作也都已经被所谓的全球化所影响, 例如, 像现在全国很热的电视节目《同一首歌》, 所有的地区不同民族, 不同的文化习俗中的人们都高唱着《同一首歌》, 很多在中国很大腕的歌星, 不仅仅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 也是落后小山村孩子们的至爱, 不管是哪里的歌舞厅都以模仿着唱着广为流传的歌曲为荣, 此时, 地域性的音乐已经不存在, 一首音乐想要流行, 一个歌星想要成名就需要冠上全球化或全国化的称谓, 而且现在中国非常火爆的音乐路线也是国际上很流行的音乐, 比如像rap (所谓节奏蓝调) , hit pop, 爵士等。

从音乐到电影, 在中国一直受到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政策, 至今未形成产业规模, 如果好莱坞电影长驱直入, 中国的民族电影的境地将是非常之艰难, 如果一个国家感觉到它和美国的文化具有相同的力量, 它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向国内为人民普及起来而不是保护, 模仿没有生命, 保护意义不大, 中国的文化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才能在“和而不同”的全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4 结语

对抗全球文化、经济霸权可能性在于一种真正为各族、各国人民所共享的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超越边境、兼济各国;它人道而普遍, 尊重差异, 立足统一, 但也保护多样性, 承认个人、社会、地区、国家、文化、阶级、种族、性别的差异性又探索一致性。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包括中国人民, 都要从自身出发, 形成“现代化”建构的民族自信。目睹西方现代化进程引起的异化感和失落感, 应该从本民族文化中优秀部分的继承和发扬中建立有序的、健康的现代化社会, 增强民族自信, 并建立起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参考文献

[1]单世联.全球时代的文化多样性[EB/OL].拙风文化网, 2005.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5

(2012全国新课标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北京卷)2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虎的内涵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012天津卷)11.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2012海南卷)17.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般形层,用牛角、竹子、椰壳等制作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典题探究】

【例1】[2011•福建卷]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变式精练】

1.徐悲鸿的《八骏图》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参用西方的透视方法,用笔刚健有力;毕加索的《斗牛》似中国的写意画,用笔奔放洒脱。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两幅作品成功实现了中西文化和艺术的融合 B.两幅作品以不同风格表达了共同的审美感受 C.艺术的创作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因而不可承袭 D.艺术的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而不可复制

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典题探究】

【例3】[2011•山东卷]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精练】

3.“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易错全面排查】

【易错点1】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文化应该统一,不需要多样性 1.以下分别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这些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表明()

A.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B.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D.先进文化具有时代性

【答案】A

【易错点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将()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使我国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C.会失去我们自己的民族特色,削弱民族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D.会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易错点5】 文化交流就是要实现文化的融合

5.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中意两国政府在意大利举办了“中国文化年”,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也是双方推进务实合作的最佳机遇。在意大利举办“中国文化年”,是()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文化上互相尊

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后巩固训练】

【能力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优秀传统民俗 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

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 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入乡随俗表明了()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通性

【知识点】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5.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9年10月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媒体,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求同存异、交流互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A.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众传媒已经取代旧传媒

C.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6.很多文字专家指出,欧洲各国媒体发出的报道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够把要说的话表达清楚。中国的媒体却出现很多的诸如悄然入校的TQC现象,还有“CCTV”这样的现象,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A.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知识点】四: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7.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连接在一起。这种文化传播途径是()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亲朋聚会 D.教育活动

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知识点】五: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9.比尔·盖茨曾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显示出文化传播、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10.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在日华侨、留学生与在大陆的家人失去联系,为了寻找他们,他们的家属用微博发布了寻人消息,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进来,一场“微博寻亲”活动正在开展。“微博寻亲”的兴起是因为()

A.微博作为一种交流平台,日益显示出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最有效的寻人途径

B.微博依托网络技术,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C.微博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媒体

D.微博原创性、便捷性日益凸显 

【知识点】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非选择题

13.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中国京杭大运河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遗产,并且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申报失败将永久失去申报资格。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析】本题设问明确,要求回答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从文化遗产的涵义、地位、意义等角度作答。

1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演讲中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

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请你阐述这一文明观的理论依据。(2)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材料、调

【拓展冲刺训练】

1.2011年12月13日,黄山纪念入选世界双遗产21周年。20多年来,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黄山风景区自觉遵守《世界遗产公约》,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世界遗产地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遗产教育的典范和标杆。文化遗产()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2012•洛阳质检] 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各国文化发展独立的原则

3.[2012•济南模拟] 2011年10月,在第63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融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创造 文化渗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6.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1年7月15日,在介绍中国文化、艺术、科技、自然风光和人文名胜的短片《感知中国》中,中国驻新西兰使馆首次公众开放日活动拉开序幕。100余位来宾欢聚一堂,共享了一场中国文化的盛宴。本次活动的举办()①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能够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有利于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增进新西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④能够促进中新文化的融合,消除中新文化之间的差异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

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 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

10.【北京市丰台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北京市西城区2012届高三期末考试】在“入世十周年”的座谈会上,一位企业家讲了这样一个小尴尬:为了增进与客户的感情,感恩节这一天,他给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发邮件表示感谢,没想到回复的特别少,一位希腊的客户干脆直接告诉他,他们根本不过感恩节。由此可见()

浅谈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多样性 篇6

关键词:市场 群众 文化 开展

山区群众文化工作需要在不断满足山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工程”。

1.山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

1.1群众性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它是以形式多样化,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大众文化。它有机地结合和直观地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当中的喜怒哀乐,因此,深受人们的欢迎,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要让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文化广场、文化站等,努力办成是人民群众的文化乐园。

1.2娱乐性

群众文化具有娱乐性,我们提倡“寓教于乐”,娱乐应该是健康的、有益的。

娱乐是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健康的娱乐活动有利于消除疲劳、陶冶性情、振奋精神。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素养越高,对娱乐的要求也越高。现在,音乐茶座、游乐场、文化广场和体育馆、美术馆等多种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在一些城市迅速兴起,这些都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娱乐活动的迫切要求。

1.3知识性

开展群众化文化一方面要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潜移默化地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结合各个时期和各地的实际,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兴起了学习热、求知热。在开展工作时要兼顾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比如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知识、基础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等等。所以说一般综合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应是传播知识、普及知识的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人文社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对文化建设显然将逐年增长投资,但在目前情况下,这还是很不够的。应该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强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政府文化部门、工会、共青团、学校等,是建设群众文化的主力军,都有各自的群众文化工作体系,而园林、旅游、企业等部门,也都分别兴办群众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更加多元,个体满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认同感,目前,多元化的市场文化消费,大众传播媒介的突起和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都对传统的群众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2.1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的意义

人们的文化消费多了需多选择,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舞厅、音乐餐厅、电子游戏室、卡拉OK厅、桌球室、网吧等,由于其灵活的文化样式,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因为其单一枯燥,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清闲的心境而被人们,特别是青年人所遗忘。

群众文化不能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方式,而应该开展多种形式,利用多种空间。如目前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等,都是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如果这些空间利用好了,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比如,校园文化,它是以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艺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性文化。随着学子们从校园走向社会,校园文化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家庭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良性循环,因此,校园文化是提高学生素质乃至整个社会群体人的素质的摇篮。

2.2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渠道

大众传播媒介对群众文化的冲击。大众传播媒介,如收音机、电视、网络等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因为它们不仅能给群众带来娱乐,还能为人们提供信息。如今,不管人们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都能通过大众传媒迅速而及时地传播开来。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电视和网络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的位置已经越来越重要。因此,谁占领了媒介市场,谁便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因此,不仅在中国,就在国际市場上,人民大众也比较喜欢现代的、通俗的、潮流的文化艺术。而在我国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通俗文化却受到了抑制,不被重视,在以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一定要改变过去的习惯。

首先,要彻底改革群众文化工作的旧模式、旧体制。其次,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才,培养自己的通俗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应当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经验,以提升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和应用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也是发展通俗文化所不能缺少的,因为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物质设备。它们也是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2.3发展城市文化广场构造的方向

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化,个性化对群众文化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主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上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欣赏,审美需要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群众文化消费,因为年龄、阅历、知识结构的不同,其欣赏结构也存在极大的差别。面对群众文化结构的变化,群众文化必须做出改变,以占领文化消费市场。

广场文化是现实城市文化环境和综合文化实力的重要标志。在计划经济时代,广场文化一度非常繁荣,当时,广场成了城市居民主要的精神活动场所,为活跃当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广场文化虽没有以前那种特殊的地位,但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广场文化主要有四种形式,即街头文化、健身休闲文化、大型娱乐演出活动和广场美化。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7

关键词:街津口,赫哲族,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峰会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反映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性。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表达了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联系, 但是在对生物和文化长期的保护中, 并没有充分利用两者关系, 仅仅从单一角度进行单一保护。本文以赫哲族典型的聚落——黑龙江省街津口为例, 试探究利用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有机联系, 进行双重保护的发展模式。

一、街津口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街津口民族自治乡是赫哲族聚居区。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部46公里处, 黑龙江南岸, 与俄罗斯隔江相望, 地理坐标为东经132°43′30"~132°59′20", 北纬47°51′20"~47°57′40"。1936年建制, 居民由汉、满、朝鲜、赫哲族构成。

1.物种丰富度。

街津口属完达山植物区系, 种类繁多, 其中有高等植物59种23科34属。该区总面积15235hm2, 森林总蓄积1134830m3。森林覆被率93.7%。 在森林资源中, 天然林面积12652 hm2 , 占森林面积97.7%。主要林木类型有椴树、柞木、白桦、山杨等。该区有1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禽鸟、脊椎动物68种。主要动物有马鹿、黑熊、野猪、狍子、水獭、黄鼬、猞猁、狐狸、獾子等;珍禽有飞龙、天鹅、丹顶鹤、鸳鸯等, 以及多种小型候鸟。江河沼泡中盛产冷水鱼类, 如名贵的鲟鱼、鳇鱼、鲑鱼和“三花五罗”。

2.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

该区生态系统类型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及珍稀动物 (包括特种鱼类如鲟、鳇、大马哈鱼;丹顶鹤、天鹅等水禽) 。

3.现状分析。

(1) 生物的栖息分布范围在萎缩。黑龙江我国一侧与俄罗斯一侧界限分明, 我国一侧较之另一侧浑浊。这是两岸环境质量好坏的直接体现。以渔业资源为例, 据了解, 近年来, 黑龙江流域污染严重, 水质不断恶化, 环境污染严重, 加上过度捕捞, 我国这侧的渔业资源远少于另一侧。 (2) 种群数量在急剧下降。笔者在2007年10月初到街津口调查, 那时正是禁渔期。即便这样, 部分渔民仍然在捕鱼。据了解, 自然保护区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保护区的管理不善, 人为干预严重, 造成生态的退化。而且发现有蚕食保护区的行为。在保护区边缘, 笔者发现了一块玉米地深入保护区。 (3) 种群个体变小, 趋于低龄化。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有渔民打到千斤左右的鳇鱼, 但现在根本不可能。由于江鱼的价格远高于人工养殖鱼的价格, 导致因为少而贵、因为贵所以要捞, 越捞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

二、街津口赫哲族文化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赫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 居住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之一, 曾长期以渔猎为生, 创造出富于特色的渔猎文化。赫哲族日常生活是其渔猎文化的重要表征, 见证了赫哲文化的发展历程, 并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它成为文化发展最为直接和快速的体现;另一方面, 它引导着文化发展的取向。”[1]

1.语言与服饰。

笔者去街津口乡调查时发现, 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外, 中青年一代根本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在街津口平时几乎看不到当地人着民族服饰, 更多的是现代服饰。但是由于旅游的兴起, 赫哲族的鱼皮衣服等制品已经让人们知道它是该民族最大的特色。

2.饮食方面。

保留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体现了弱小民族在极端条件下对环境的精巧的适应。因为地处高寒地带, 尤其是在冬季, 很难吃到蔬菜和水果。而生鱼中保留了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 避免了因其缺乏而引起疾病。

3.生产方式。

由于渔业资源锐减, 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 渔业生产减少成为必然。如“东方红林业局以完达山为中心, 大规模进行林业生产。致使猎产品资源大幅度减少, 加上国家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赫哲族各生产队逐渐放弃了狩猎生产, 而全力转向渔业生产。作为赫哲族传统之一的狩猎, 变成了少数人工作和劳动之余的副业。”[2]“文化只存在于其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 只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3]“由于贫困, 把物质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和衡量标准来进行道路的选择。”[4] 由渔猎向农耕生产方式的转变, 使文化依托的基础改变, 从而使文化发生变化。而文化的变迁反作用于生产方式, 导致生产方式继续变化。

4.宗教。

萨满教文化是赫哲族的传统, 其主要特点是“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积极作用。“萨满教有自己的社会功能——主要是调节人与自然界的关系。”[5]但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大部分赫哲人尤其是中青年一代抛弃了这一传统信仰。

5.现状分析。

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变迁是现代化的过程与全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用发展的观点看, 文化的变迁是必然的。同理, 对文化的保护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并不是主张把当地人的生活生产调整到先前的原始状态。这样也会使文化本身濒临窒息。只有不断调整民族文化对现代化的适应能力, 才能使民族文化在接受现代化的同时, 又不失去本民族固有的文化要素, 并不断获得新的发展。这样, 民族文化不仅没有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障碍, 而且促使民族经济得到发展, 真正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按照文化多元论 (Cultural Pluralism) 的思想, 少数民族群体在完全参与主流社会时, 应仍然保留自己的文化模式。所以说赫哲族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自己的特色文化。

三、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协同保护的对策

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流失, 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产业与发展部门一般持有的发展观念与当地人民观念的巨大差异, 以及对边远地区文化、传统知识和智慧的淡漠, 还有外部强势驱动的经济发展的冲击。当传统家园被彻底改变、传统的生计无法维持的时候, 社会组织和文化纽带必然出现断裂, 最终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消亡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所以, 应当有机结合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联系, 进行双重保护, 使两者共同发展。

1.保护好文化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依托于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物质基础, 生态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化。赫哲族的生产方式最初是渔猎, 在近代生态环境破坏, 转变为单一的渔业生产;现代环境更加恶化, 生产方式中又有了农业的成分。所以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是保护好利用好生物多样性。

2.发展社区经济。

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卫生教育条件, 优先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为了增加渔民收入, 针对黑龙江渔业资源日益减少的实际, 要积极引导赫哲渔民变捕为养, 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 建立养殖示范基地。针对街津山柞木多, 民族乡水草资源丰富, 养殖木耳、肉牛和家禽条件得天独厚, 政府可以组织为养殖户提供木耳椴和基础母牛, 聘请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科学指导。发挥资源优势和民族优势, 把民族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民族旅游带动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整合旅游资源, 对景区景点进行统一规划;举办赫哲族旅游节, 为民族旅游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聘请有关专家, 帮助赫哲族群众开发旅游产品。过去渔民居住的“木刻楞”、“地窨子”、“撮罗子”完全可以成为当地的独特一景;赫哲人爱吃的“塔拉哈”、“刹生鱼”可以成为赫哲酒家的金字招牌。

3.保护区与社区共管模式, 就地保护、合理利用。

把当地人的利益与保护区管护结合起来, 在不破坏生物的前提下, 可以允许当地居民非经济目的的采摘活动, 这样可以提高人们保护的自觉性, 弥补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不足。社区的参与也起到社区内部相互的宣传作用。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自然保护区建设, 加强管理, 有效保护。

4.充分发掘民族文化的有价值部分进行保护。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里,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对自然的保护或养护本来就是生活的应有之义。不应把人置于生态系统之外, 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虽然由于存在高度发展的城市等聚落, 但不能人为地割裂人与自然的联系、聚落与生态之间的关系, 硬是把人与城市置于生态系统之外。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并结合当地特点, 利用好和发展好保护区与社区共管的模式。只有积极发掘民族文化的有价值部分进行继承、保护和发展, 才能有效地进行生态保护。

参考文献

[1]许明, 花建.文化发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舒景祥.中国赫哲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美]费思克 (J.Fiske) .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 王玉,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4]YU CHANGJIANG.Enlightenment from a Small Ethic Group to World[J].Man and Biosphere, 2007 (5) :54.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8

(一) 黑人戏剧。它们体现自身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 反映本民族长期备受压迫和歧视, 并将这种民族歧视固化到族裔内部, 变为无意识的行为。这部分详细分析了肯尼迪《黑人的开心屋》和《猫头鹰的回答》中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 认为黑人对自我身份的否定使他们自己被遗弃的同时更加剧了他们内部的孤独与分裂。作者从查尔斯·福勒的《士兵之戏》中挖掘出了福勒对自己种族中所存在的人性弱点和黑人内部矛盾的关注。在阐释奥古斯特·威尔逊这位被定义为缔造史诗系列剧的文化民族主义者时, 作者对其十部系列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赞扬了他作为剧作家的历史使命感。而后作者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由安娜·蒂弗·史密斯开创的“纪录片式戏剧”, 为读者解读了史密斯独特的戏剧形式。作者解读了苏珊·洛里·帕克斯这位新生代且多产的非裔美国剧作家的严肃性和其对非洲文化的关注。通过分析五位剧作家的剧作, 作者充分显示其根深蒂固的被歧视特性和种族隔离的历史沉淀, 揭示了黑人戏剧展现出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多元文化主题。

(二) 犹太裔戏剧。它们表现犹太人精神上普遍迷茫、冷漠、恐惧和异化的现象、对逝去传统的怀念、对反犹排犹的迫害的惧怕心理以及对自己边缘位置的焦虑, 注重表现出犹太特有的文化特征。作者认为密勒的几部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美国时钟》《砸抢之夜》等反映了犹太人所遭受的残酷迫害的道德主题。作者对被称为“百老汇喜剧之王”的尼尔·西蒙的分析体现了西蒙喜剧背后严肃的社会主题和犀利的批判力量的深入理解。在犹太人矛盾与尴尬的身份问题基础上, 作者从阿尔弗雷德·尤里的《为黛西小姐开车》中提炼出同萨特“他人是地狱”相悖的观点, 重点关注了马麦特戏剧《拜金一族》和《奥利安娜》等中的“政治正确”、“反向歧视”和商业道德的堕落等问题。在分析了唐纳德·马格里斯的《模型公寓》《洛曼家的野餐》后, 作者认为:关于那段惨痛的历史记忆, 那段会铭刻在每个犹太人心中残酷的历史, 对犹太家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 亚裔和拉丁裔戏剧。亚裔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也都有从受歧视受排挤到追求平等权利的艰辛, 他们的戏剧更多关注民族歧视、身份认同和美国梦追寻的失败。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戏剧《新移民》《蝴蝶君》《黄面孔》等, 展现了不同华裔之间的内部矛盾, 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新移民的态度, 揭示了华裔寻求美国主流社会认同的强烈愿望, 同时, 他们不能摆脱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日裔剧作家饭冢直美的《36 景色》通过对威勒家酒会上不同人物真实身份的揭示, 展现了日本艺术, 以及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真实与虚假之间的联系。拉丁裔剧作家玛丽亚·埃莱娜·芙内斯的《费芙和她的朋友们》, 描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哀处境。揭示了男权社会中, 女性无法摆脱已经确立的两性关系的事实。

(四) 女性戏剧。它们更多地在理性上对刚刚过去的妇女运动反思和女性在要求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心理现状, 以及女性独立身份认同之路的艰难。作者认为贝斯·亨利的《心灵之罪》将古怪、哥特式的意象与简单熟知的意象相结合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剧作中三姐妹雷妮、梅格和贝蓓的生活和婚姻的描写, 折射了南方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危机。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创作思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她的作品最为深刻的莫过《出狱》和《晚安, 妈妈》, 尤其是后者, 讲述了母女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却同时面对人生最痛苦的抉择。林恩·诺塔奇从黑人的角度反观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 剖析黑人民族自身的缺陷, 关心黑人女性内心的声音和她们曲折的成长历程。其剧作《内衣》和《毁灭》描写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刚果女性所面临的残暴。

(五) 性倾向受歧视者和艾滋病患者戏剧。它们是美国上世纪80 年代的典型文化现象, 剧作家们同时公开创作和演出有关同性恋和艾滋病的戏剧, 强调差异性、他者、身份、政治正确和尊重个体, 呼唤怜悯与宽恕, 期待理解与宽容。本书作者详细评述了艾伯特·福特《杀死一只知更鸟》《温柔的慈悲》和《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等, 探讨了悲伤、宗教信仰、同性恋、自杀、种族关系、美国梦和欺骗等多个主题。作者用拉里·克莱默的两篇代表作品:《正常的心》和《我的命运》解开了“何谓裸露灵魂”之惑, 从激进的同性恋斗士转向求生中的艾滋患者, 从困惑到接受, 从斗争到沟通, 真实地袒露了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最边缘化的艾滋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发出了生命的绝唱。托尼·库什纳堪称同时代最重要的美国剧作家之一, 对于其巅峰作品《天使在美国》, 作者认为以同性恋这一中心议题, 展开了对当时美国多元社会的全景式描绘, 并把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身份认同和尊重问题上升到国家主题的高度。

(六) 后现代主义戏剧。现代主义和实验主义为形式的当代美国戏剧亦在不断对WASP文化批判与反思中寻求突破, 实现超越。书中详略有序地介绍了谢泼德的“家庭五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真正的西部》以及《情痴》《心灵的谎言》。认为剧作家用家庭伦理剧作审视美国社会, 深刻批评主流文化中的没落和败坏的现象。A.R. 格尼的《爱情书简》和《西尔维亚》等小剧场戏剧以中年人生活现状为主批判WASP文化的没落和腐朽。约翰·古阿尔的《有色自由人》展现了新奥尔良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多民族混杂的“大熔炉”景象, 剖析《蓝叶屋》与《六度分隔》相同的主旨:揭示并讥讽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欺骗。爱德华·阿尔比是著名的荒诞派戏剧家, 其后期剧作《三个高个女人》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等通过荒诞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情感表达的另类人群的关注。作者分析理查德·福尔曼的“本体论- 歇斯底里剧场”, 帮助读者理解“演员非人化处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最后, 作者向我们呈现了剧作家查尔斯·密的经典解构与政治讽喻, 重点介绍了剧作家对古希腊神话《俄瑞斯忒斯》的解构与重建及其“拼贴”、“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

当代美国戏剧涉及的题材和主题相当广泛, 艺术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语言表述各具特色, 因而在舞台上呈现出美国当代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剧作大多关注当代美国各个种族和群体间或者其内部的情感、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冲突, 是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学和艺术。

本书创新之处, 在于把当代美国戏剧放在多元文化批评的框架之中, 探讨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文艺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 弥补了近年来国内对美国当代戏剧研究的不足。

摘要: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论述了多元文化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剧关系, 揭示了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艰辛与困苦, 对于了解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现状和影响有很大帮助。本文以此书为基础, 试图分析戏剧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 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样性探索 篇9

一、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样性的表现

1. 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

(1) 社区公益活动。主要是指学生参加的直接服务于社会的, 以净化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学生到军烈属或孤寡病残的老人家中从事义务服务, 学生参与社区服务, 维护交通安全, 组织学生参加以净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地球村”等活动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 形成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学生社区公益活动, 一般是由学校政教处具体负责联络和组织。

(2) 实地操作活动。实际操作活动主要是指结合教材或教学活动的需要, 选取一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所开展的训练活动形式。通过开展这一类活动, 学生能够学习生产劳动、工艺制作、日常生活实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形成自我保护和生存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实地操作活动体现出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统—, 是学生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这一类活动也主要由学校政教处负责具体落实。

(3) 学生教育活动。学生教育活动主要是指具有明确教育主题的活动, 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生活, 获得深刻的教育和启迪。活动教育参观各级各类博物馆、纪念馆, 参加广场升旗仪式, 祭扫烈士墓, 举办“革命圣地游”, 参与科技文体活动, 等等。通过参加这一类社会实践活动, 有助于学生关注民族和国家命运, 自觉维护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 增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觉悟。

(4) 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是指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某一专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形式。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未曾分析、未曾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现实问题出发, 经过分析、综合, 进行合理的假设, 来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新办法、新方案、新途径,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一活动多为学生自发组成兴趣小组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2. 活动组织者的多样性

(1) 中小学生活动中心。由于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 当前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学生活动中心配合学校教育组织开展。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除学校以外的又一个青少年教育基地, 是学生校外教育的主体, 它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建了广阔的平台。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在培养学生特长、开展文娱竞技比赛、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方面具有较大的群体优势和组织优势。在配合学校共同组织和指导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协调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组织, 配合家长做好学生的课外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 当前中学生活动中心已经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平台。

(2) 学校及教师。学校及教师也是中小学生社会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尤其是一些具有研究性和教育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都是在学校与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开展。学校与教师所开展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配合学校的思想品德及实践教育,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

(3) 学生及家庭。学生及家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其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页更加丰富, 如学生结伴春游、野炊, 或者对课本中涉及不深或没有涉及到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等。学生及家庭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自主性和自觉意识有更高的要求。

3. 活动时间的灵活性

中小学生活动中心、学校和家长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空闲时间, 根据学生空闲时间的多少来自由选择活动形式。一些调查探究活动、公益活动、特长培训活动, 可选择在周末或者晚上空闲时间开展, 而夏令营、训练基地的活动则可以在学生寒暑假开展。

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意义

1. 有利于获取知识

知识的获得是不能脱离实践活动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获得知识, 且获得的间接经验必须通过实践的运用而得到检验、巩固、深化才能切实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 在亲身实践过程中, 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新的知识, 使课堂所学知识和学生实践知识能够形成互补, 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全面建构。

2. 有利于形成技能

不经过亲身的实践和练习, 仅靠学习别人活动的经验知识, 是无法掌握任何技能的。技能形成的惟一的办法是进行反复练习, 直到能够顺利地从事该项活动。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切实培养学生技能, 不断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 有利于磨练学生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在一个人的生活和实践中磨练出来的。一个人不在生活中经受种种磨炼, 单凭下决心、立誓言等主观愿望是无法形成坚强意志的。学生通过战胜实践活动中的困苦和挑战, 有利于磨练学生意志, 从而形成坚毅品质。

4. 有利于形成健全品德

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培养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其中的“行”, 就要求中学生能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中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境激励会不断发挥作用, 从而内化为中小学生健全的社会责任感和个性人格, 增强他们的爱心与热心, 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三、结论

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也体现了全方位的育人意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体魄受到了锻炼, 审美情趣得到了陶冶, 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得到了增强, 这些成长与进步迁移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有利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 学校和社会应该充分支持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满足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艳.华师一附中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效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杨晓虹.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10

关键词:舞蹈,社会功能,多样性

一、舞蹈的娱乐性功能

舞蹈功能的娱乐性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 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国家、任何民族, 也无论是在任何时代, 即使是在远古时代也是存在的, 人们狩猎后的愉悦心情用人们的跳跃、肢体语言、嚎叫声等来表达, 还有在族群和族群的打仗胜利后也会通过肢体来表现胜战后的愉悦, 所有人聚在一起快乐的跳跃、舞蹈。直到现今, 这种娱乐性的功能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 最能因我们注意和熟悉的便是广场舞了。每到黄昏傍晚, 男女老少齐聚一起欢愉起舞, 这无疑不是表达欢乐心情的最佳手段, 不受任何的约束和限制。

二、舞蹈在情感上交流上的作用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世界, 人们对于精神上的追求更加强烈, 而舞蹈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抒情性, 在抒发人类情感上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拿现如今的广场舞来说, 人们在手舞足蹈的过程中除了愉悦失身和愉悦身心之外, 通过舞蹈相识, 在共同的舞蹈中欢愉, 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增加彼此的了解, 这要比语言更加直至内心, 更能放开, 更容易将两个或多个不认识的人相互认识和熟悉, 更显亲切, 更容易相近。

三、舞蹈具有健身功能

如今物质生活富足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锻炼,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化了的运动, 发挥着强身健体这项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舞蹈这种艺术化了的运动比一般意义上的运动更为高级, 在这个过程中对身心两个方面也能得到调节和发展。

无论是现在的学生学习舞蹈还是舞蹈老师教授舞蹈或是舞蹈家练习和创新舞蹈以至于人们自娱自乐的舞蹈, 都无不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诸多益处。研究表明, 很多体质较弱的孩子经过长期学习舞蹈身体逐渐变得强健起来, 很多中老年人每天也会通过舞蹈来强身健体, 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目前, 舞蹈增进体质、延长青春的功能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 以舞健身, 以舞健美, 正在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值得指出的是, 以舞健身对中老年人尤为需要, 在中老年人中开展以舞健身的活动也是十分可取的。以舞健身、以舞健美, 是当今社会人们的普遍追求, 这种功能也将随着人们的生活日渐发展。

四、舞蹈的教育功能

如今很多父母的家长都会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艺术培训班, 通过学习艺术来陶冶情操, 增加活力, 让孩子能够多才多艺。而舞蹈这种艺术通过学校和该培训班这种媒介发挥着教育的功能, 这也是舞蹈的意义所在, 通过舞蹈进行审美教育并且在道德和思想的情操上影响着学舞蹈的人, 这样也能更好的传播舞蹈艺术, 发扬舞蹈艺术这样的情操, 从而在情感上受到感染。通过舞蹈的教育不仅仅传播了舞蹈, 把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磨练毅力, 懂得坚强, 很多学舞蹈的孩子要比不学舞蹈的孩子更有坚强的意志。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 发挥着真、善、美的作用, 很多优良的品质在这项功能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

五、通过舞蹈了解社会、认识世界

舞蹈艺术对于人们了解社会、认识世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舞蹈是生活的教科书, 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的地域、民族的舞蹈, 都反映这自己的名族文化, 生活的写照。通过舞蹈这门艺术, 人们可以对如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并且感受无限多样的人生和情感变化。拿我国各民族的舞蹈来说, 各民族民间舞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各自名族人民的性格特征, 而且很多本身也都是个民族人民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很多的舞蹈编导家的很多舞蹈作品都是表现的活生生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 我们在很多比赛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作品, 像CCTV舞蹈大赛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作品, 以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反应着社会生活, 传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产生共鸣。应当说, 发挥舞蹈的认识作用, 让观众通过一场舞蹈欣赏的过程中认识生活、了解社会和世界, 这也是舞蹈这门艺术一项特殊的社会功能。

舞蹈的功能的多样性及其社会作用的问题, 历来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也有一些偏颇的提法, 这是一个关系舞蹈艺术的大问题。如今, 人们的思想开放, 视野的不断开阔, 生活的丰富多彩, 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使有关所有舞蹈在内的文艺部门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而单纯直接、立竿见影地为政治口号和中心任务服务的狭窄范围也不再是舞蹈社会功能的局限, 而有了比较为开阔的范围。舞蹈逐渐回归其本来面目, 全面发挥了它的娱乐、情感交流、强身健体、愉悦欣赏、认识生活和世界等功能, 而是进一步使舞蹈密切和社会人群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9.

手工艺文化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篇11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全部的社会遗产都属于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从堪察加半岛到火地岛,从达荷美到夏威夷岛等落后社会生活的地区考察中,发现不同民族在木工制品、鱼网、钓竿、打猎的箭或矛、取火、捻绳、编篮筐等方法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其实中国的许多手工技艺也并非我们独有,在材料处理与制作方法上,我们与东亚各国,甚至更远的民族也有相似性,这说明人性和生活环境的相似性可以发展出相似的手工艺雏形。

而手工艺的“工匠精神”在世界各民族也有相似的内涵。代表日本“工匠精神”的奈良法隆寺“宫殿木匠”与中国道家的某些精神高度一致;横滨“秋山木工”的学徒人格养成与儒家的精神也可相互印证。但中国手工艺文化也有自己的“特质”,这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在传统社会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文化特质”就是手工艺体现出的“礼”,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明显的规范性。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里,中国的手工艺多数都已倾向商品化生产,“礼”对于手工艺的涵养、约束、提升作用已经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时尚、流行和消费者的不同趣味,它们对手艺人的创作产生着影响。因此,今天手工艺产品越来越强调通用性,注重艺术设计,中国的手工艺与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可能仅仅体现在些许趣味上的不同。这就是开放时代带给手工艺的惊人变化。

任何时代,手工艺的精致与否与全社会的富裕程度有关,也与消费者的社会地位相关。社会经济越繁荣,手工艺的总体制作水平会上一个台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越高,他对用具的质地、设计和制作也会越讲究一些。所以要繁荣手工艺,光是提倡发展高雅与精致的手工艺还不够,需要在现代商业文明环境中,鼓励制作出适应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的高质量产品。但高质量不等于奢侈品,而是要切实尊重消费者的需求,做到适用、美观。

文化是一个抽象名词,它的实质却是生活。任何文化,只要适合当时的生活方式,容许生活各方面丰富的发展,即是适宜的文化。当生活与时代大环境不适应时,人们自然会调整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也同时改变着环境,随之也改变着文化。没有人会牺牲自身生活的安适,一定维持着某一种特定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最近100多年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文化侵染中国传统文化持迟疑态度,但也无法阻止广大民众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欢迎与接纳;尽管政府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依然无法减缓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性文化的消失速度。

手工艺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手工艺人持技谋生,采取哪种形式属于一种文化选择。从纯手工生产到半机械化半手工生产;从独立制作到分工精细;从家庭副业式到手工作坊,再到现代化管理企业;从沿街叫卖到前店后厂,再到体验店、公司+农户、互联网+等销售方式。文化的多样性不仅是作品或产品本身的类别与审美差异度,手工艺生产的制作、管理、销售、消费等方式也是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今天,中国手工艺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传统,但呈现出历史上最为丰富、最为立体的文化形式,这一切都是手工艺人适应这个开放、多元环境的结果。

尽管手艺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改变具有很强的自发性,但不排除其中有非理性的举动,手工艺行业暴露出的许多问题都存在选择时的盲目性。这就需要相对客观、立场公正的知识群体,研究历史和现状,对变迁做出解释并提出方向,并对手工艺行业的短视进行批评。

而政府对手工艺技术、管理、销售、创意、产业等方面的干预,都会对文化变迁产生导向作用。所以无论是保存、保护传统技艺,还是激励创意、创新,我们都需要就手工艺如何适应环境的改变,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向与尺度。

社会文化多样性 篇12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社会对图书馆的职能要求也从原来的简单的藏书以提供给读者阅读这种最简单的“藏书”逐渐转换为多样的, 能够满足读者各种需求, 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说图书馆的功能及服务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图书馆本身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升级自身的服务水平能够使自身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地区文化服务的发展水平提升, 能够促进民族交流, 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稳定社会环境, 另外, 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多样性更有利于我国整体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有益的。

1 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性的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世界在变小,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距离通过互联网拉得很近, 社会的多元性, 文化的多元性纷纷体现出来,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在深刻地体会这对文化多元带来的冲击, 因为文化与文化之间是有着各自的特性的, 它们在彼此接触到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些碰撞, 这就要求它们彼此的包容与理解,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图书馆服务的多样性, 正是为了适应当前这种情况,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1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化多样性服务是图书馆的性质所决定的

图书馆自其存在以来就被视作是智慧的载体, 人们对于书籍的认识很多都来自于图书馆, 特别是现代社会更认为图书馆的作用是巨大的, 书籍代表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图书馆能够把这些智慧的结晶集合起来供人们欣赏, 但是人们对于图书馆有这一认识的基础是, 图书馆的开放性, 所有人各民族各个地区的人都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智慧, 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对图书馆的性质作出了论述, 那就是图书馆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历史时间与空间的体现,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图书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这种服务全社会的功能决定了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和服务必须是多样化的, 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1.2 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文化多样性服务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题中应有之义

进入互联网时代, 地球被称作是地球村, 各种文化的沟通交流更为频繁, 在交流中各种文化的精彩的方面被展现出来, 同样, 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点在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一个地区是否有民族特色, 是否有地方特色, 体现在一个地区的图书馆文化多样性的服务上。在我国,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 在中国已连续六届入选国际图联执委一事上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多样性已与世界接轨。

1.3 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应该加强对这先进文化六大要素的认知。“我不愿墙壁挡住四路, 我不愿杂物堵住窗户。我愿那微风送来世界各地的文化, 但我不愿意被风带走。”这是印度政治家甘地对文化的多样性中世界性和民族性的描述和理解。所以说, 我们在建设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时, 应当以民族性为基础, 创造建设能够折射出大众文化的民族文化并且能够体现世界性和现代化。

1.4 文化的多样性也应当是一个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的基本体现和要求

在文化的多样性定位上, 少数民族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是各不相同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方式的多样性, 服务内容的个体性以及服务对象和文化积淀的层次性。民族文化图书馆更应该以自身特点为基调, 勇于创新与探索, 找到适合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形式:多语种网页, 馆员交流, 流动展览, 民族之窗, 互办论坛等等, 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创造新的服务内容, 在新的环境下把握更好的发展机遇。

2 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与能力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往往由于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在这些地区, 教育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而图书馆的作用也就更大, 它肩负着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书籍, 提升整体民众素质的重任, 而想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是需要高素质人才的, 图书馆的馆员在为当地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要求

图书馆是书籍的聚集地, 智慧的集合地, 想要实现图书馆的多样化服务就要求图书馆馆员具备相当高的素养, 首先来说就是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品德修养, 因为图书馆所服务的对象是渴望知识的民众, 首先要有极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身来讲是要热爱图书馆馆员这份工作的, 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 但是需要以平静的心态面对, 在图书馆内工作需要平静, 谦虚, 谨慎地对待自己服务对象, 能够细心耐心地为读者提供适合读者需求的服务, 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难的。再有就是必备的专业素质, 图书馆馆员每天面对的是大量的读者需求, 这种需求需要馆员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快地发掘出来, 使读者宝贵的时间得到利用, 在工作中馆员也要随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读者需求,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处于先进。

2.2 馆员服务形象

形象是判断一个人甚至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最直接标准, 很多时候别人看到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着装或者形象的时候会直接判断这个行业的人怎样怎样, 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 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图书馆被视为智慧的聚集地, 相应的人们对相关的从业人员也就有着较高的要求, 很难想象, 一个穿着邋遢, 举止散漫的人出现在馆员的队伍中会有怎样的影响, 所谓的形象包含两个方面, 一种是外在的, 也就是当读者进入图书馆之后最直接能够看到的形象, 这就要求管理者有较高的用人智慧与管理水平, 什么样的人适合这份工作, 怎样的形象才更能够让读者接受并认可;另一方面就是馆员的专业形象, 现代图书馆的建设面积越来越大, 书籍越来越多, 检索方式也越来越多, 很多读者在进入图书馆之后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时候就要求馆员有较为专业的服务水准, 在读者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 图书馆馆员跟卖书匠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2.3 馆员继续教育

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的,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对所有人来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对于图书馆馆员来说更是如此, 守着人类最伟大的智慧结晶聚集地当然要不断地进步学习, 这是对一个图书馆馆员的最基本要求, 从专业素质到综合素质都需要进行不断地训练以达到先进的水平。特别是在民族地区, 要极为重视馆员的文化素养的培养, 继续教育是一条可行已经被广泛证实且具有良好效益的方法, 值得推广。

2.4 学科馆员素质

专业素质是相关从业人员的基本能力。首先就是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强大的信息发掘与组织能力, 对图书馆馆员来说信息就是生命, 要熟练地掌握为读者提供服务所需要的知识的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子, 对各个学科的情况能够做到了如指掌。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图书馆的功能在不断地多样化, 这也就要求民族地区的图书馆的相关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达到相应从业要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3-10.

[2]杨玲, 等.网络学习中的文化多样性[N].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8.

上一篇:其他财务收支审计下一篇: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