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文化

2024-05-30

社会性别文化(精选9篇)

社会性别文化 篇1

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对近几年来,陕西的主题纪录片整合了很多陕西历史文化题材,并在纪录片中射入性别视域。本文将分析陕西一些典型的人文纪录片,在解读主流媒体传播行为的同时,归纳出以纪录片为载体的“性别观念”是如何被塑造,从而深入探讨影像中的性别立场,将主流纪录影像中的性别塑造的真相剖开。本文首先阐述主流纪录片中社会性别的传播语境,然后进行主流纪录片中的社会性别建构,最后尝试探索主流纪录片中的社会性别立场与反思。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立场,主流纪录影像,陕西历史文化

一、主流纪录片中社会性别的传播语境

当受众在主流媒体手段的强势推进下接受文化概念之时,也正是媒介编码者渗透其文化立场、性别态度之时。尽管对于性别刻板印象的争论随时间推移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仍然存在,而意识形态却作用于传媒环境,使文化被瓜分成不同的性别立场下的猎物,然而大众媒体在对文化进行传播时会自然而然的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干预,许多时候性别立场的配比决定传播的内容。

( 一) 意识形态与利益团体

中国在建立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遭受社会转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角色更加重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方式、劳动产品分配方式等要素也会随之而变化,这样的经济发展现状必然会引发社会利益及格局的变动。社会转型中发生的社会变革会对大众意识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决定社会利益的团体多以男性为核心,男权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已久,男尊女卑的意识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源远流长,甚至是国家阶级立场里男性思维配比要远高于女性,而意识形态的主流把控也掌握在男性主动里,于是女性被动的接受和长期被固有印象侵占,性别思维中的平等配比几乎很难实现。

( 二) 文化诉求与地区经济差异

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视域明显是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境遇,因此文化诉求的落实必须基于对这个时代的准确把握。从70 年代到90年代,更多纪录片工作者则转向历史题材纪录片。陕西作为中华文化的发轫之地,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弥久的历史传承时,而陕西地区的民族制度与文化、风俗习惯与历史的脉络,民族心理与社会性格构成,审美情怀与思维体系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根基。陕西担负的文化重任不容忽视,改革的步伐让陕西列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行列。以文化作为招牌带动其它产业的共同进步,必然要建立与市场经济机制相匹配的文化样式。

( 三) 国家媒体与地方政府立场

国家在实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毫不松懈,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性规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2005 年以来已经开始订立各项政策,以陕西为例,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比如《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为落实建设文化强省而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文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开始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为2009 年文化建设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陕西省相关政府对于历史文化题材的主题片持有鼓励态度。

二、主流纪录片中的社会性别建构

陕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地域特色比较鲜明,形成一定的低于文化,其形成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源于两个客观因素,一自然地理的要素,一是历史发展的要素。陕西的历史文化内涵,完全是建立在陕西的地理位置之上的,古代君王之所以在此建都,也因其以秦岭作为屏障,不易被蛮人入侵的特质而被选择。然而无论是《望长安》还是《大秦岭》,无论是《大美陕西》还是《大明宫》,无一例外的将功绩给历代君王,许多作品中就连“武则天”在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作用与意义都会因其性别变得避重就轻,这些在主流媒体中热播的纪录影像在进行历史文化梳理时轻视女性存在价值与意义,儒家文化中“女性”与“小人”难养也,但是任何带有历史文化性质的纪录影像都未能对这样的传统文化进行批驳,甚至除却历史人文作品,主流纪录作品中邀请的访谈专家与学者也以男性居多,代表的性别立场更是以男性为中心。陕西地区众多女性以其坚毅的品格和奋勇拼搏的精神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许多,在许多典型的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历史事实中,多数女性事迹常常被忽略。在主流媒体播映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中,很难找到具有对这样极其不平等男女观念纠正与批判。

三、主流纪录片中的社会性别立场与反思

古城印刻着悠远沧桑的历史,秦风孕育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围绕陕西地区的历史、人文、自然、民俗,除了历史文化类的纪录影像,近年来还出了很多综合类的纪录影像。陕西记录片有不少显示汉唐文化的特征,汉唐精神影响陕西记录片的特色,却因为性别立场和编码者身份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呈现。从纪录片中谈社会生产关系、谈传统宗法制度、谈儒家礼教及封建法律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然而历史中真正纪录唐代海纳百川的政治态度和均衡的性别观念却很少呈现,唐代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影响都是非凡的,但纪录片中的性别几乎是单一化的,歧视化,既无从做到历史的客观,也无从做到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更新的解读。

主流纪录影像中严重的性别立场分化,有些纪录片融合历史和人文内容,但是纪录片的内容本身比较封闭,错误地认为关注人就是人文精神的折射,没有透视事物的立场,以至于对作品缺失人文关怀,有待进一步思考纪录影像的传播中性别平等。

参考文献

[1]杨尚勤,石英,王长寿.陕西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

[2]张阿利.陕派电视剧地域文化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社会性别文化 篇2

近年,在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开始重视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的文化及其相关的交际文化的研究.性别文化、跨性别文化交际的研究尤显突出.

作 者:张阔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25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7(9)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性别文化   跨性别文化   交际特点   交际规则  

社会性别文化 篇3

关键词:社会性别,青春题材电影,性别形象

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 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是针对生理性别而下的定义, 主要论证了社会文化建构对两性社会性别形成的重要影响。媒介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如斯图尔特·霍尔在《文化、传媒和“意识形态效果”》 中指出, 现代传媒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 “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 来体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电影作为当下一种受众分布极广的大众传播媒介, 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对“青春题材电影”的界定, 是指近两年迅速崛起的, 包含校园爱情、青春怀旧等元素的国产青春片, 主要包括 《匆匆那年》 (张一白导演) 、《同桌的你》 (郭帆导演) 、《左耳》 (苏有朋导演) 、《栀子花开》 (何炅导演) 等和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 等。本文将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 辨析青春题材电影对性别形象塑造的媒介特征呈现, 并考察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

一、青春题材电影的性别形象塑造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两性气质差异主要不是来自生理区别, 而是来自于社会文化。分析发现, 在上述的青春题材电影中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男性为主人公, 他们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这主要表现在男性导演的作品中。首先, 把男性塑造成阳光、帅气、 魅力十足的形象, 人气聚集, 头上光芒四射。例如, 《匆匆那年》 中的陈寻、苏凯;《同桌的你》中的林一;《栀子花开》中的许诺等。其次是极力表现男性的行动能力, 在男女两性关系中, 不是充当居高临下的感情行为主动者, 就是充当女性的“救世主”。《匆匆那年》中的陈寻, 在与女主角方茴的感情关系中, 占据了完全主动的咄咄逼人的位置, 包括在黑板上写下“方茴喜欢陈寻”、校医务室里要求方茴对自己表白的“是”还是 “不是”, 这些都是电影相对于小说原作着意强化的情节。能够充分展现男性刚性魅力的篮球比赛也是影片反复渲染的场面。《栀子花开》中的男主人公则被塑造成女性的“救世主”, 这也是商业主流电影好莱坞电影对男性塑造的方式。偶像小生李易峰饰演的男主人公许诺高大、帅气, 是一名校园乐队主唱。他为帮助因腿伤失去行动能力的女朋友言蹊及她意外身亡的舍友在大学“梦想之夜”毕业晚会上演出“四小天鹅” 芭蕾舞的愿望, 说服乐队的其他三个成员,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 从零开始苦练芭蕾。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忍受训练的辛苦, 更经历了因为放弃主唱可能失去的跟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 以及乐队成员的误解和放弃配合的种种困难。这些许诺都默默忍受、默默坚持了下来, 最后成功为女主角实现了愿望。这样一个“好男人”的形象, 也让影片的光环聚集在他身上, 而使男性成为影片的中心和亮点。相对于男性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女性形象却显得平淡许多。她们或者被塑造成符合男权社会传统审美标准的形象, 她们的主要形象特点是美丽、温柔、顺从、被动, 如《匆匆那年》中的方茴、《同桌的你》 中的周小栀、《左耳》中的李珥;或者被塑造成男性情欲投射的对象, 如《匆匆那年》中的沈晓棠。其次, 无论是哪种女性形象, 影片对她们的精神世界都极少刻画, 她们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 她们要么是感情和思想上的被动接受者, 最突出的是 《匆匆那年》中的方茴;要么是男性世界里的被保护者, 如《栀子花开》中的女主角言蹊。

在男性的权威叙事下, 男性的成功、自信与女性的“失语”也同样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匆匆那年》中, 无论是男一号陈寻还是男二号苏凯, 甚至是曾经追求林嘉茉失败的赵烨最后都以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美满结局来凸显男性的成功。影片以赵烨婚礼现场作为现在的时空来串联起过去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 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男人和失意的女人: 小有成就的高级分析师陈寻、银行副处长苏凯、英国留学归来的乔燃、婚庆公司老总赵烨;比起男性的成功, 女主角要么是缺席者, 要么是落寞者或“失语”者。关于方茴, 影片只在最后交代了她在法国读书, 对她的学习、生活现状影片并没有交代, 只展现给观众一个沉默凄美的笑容。而来参加婚礼的林嘉茉, 影片对她的社会角色交代也很模糊, 感情方面编导赋予她的是仍然形单影只, 一败涂地。《同桌的你》中, 影片一开场, 编导就用横移和仰拍镜头对美国标志性景点和建筑进行了全景式扫描, 画外音是男主角林一洋溢着自豪之情的成功自白, “我来这 (美国) 十年了, 十年来, 我总是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 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 幸得一群温文尔雅的同事, 远见卓识的我, 在纽约二环外, 买下了地铁旁一套安静的大三居, 还有一个未婚妻, 总是那样知书达理, 每天早晨, 我都开着加长的大Limp上班, 哪怕是早餐, 也必须是在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就餐。”而《同桌的你》周小栀曾在大学校园里跟林一一起努力、奋斗, 后来林一一举获得美国留学资格, 周小栀却多次努力未果, 两人迫于现实分开。观众看到周小栀的最后结果是嫁为人妇, 至于对她的职业、社会角色, 影片都没有涉及, 即跟方茴、 林嘉茉等女性一样被省略了社会地位。可以看出, 在男性中心世界里, 女性只有性别, 而不是作为一个跟男性一样独立的、 具有社会性的人而存在, 女性的主体性被男性霸权消解了。

赵薇执导的《致青春》是其中唯一一部由女性导演的青春题材片。跟男性导演塑造的被动、沉默、顺从的女性形象不同, 影片塑造了以郑微、阮莞、朱小北、黎维娟四名大学舍友为主角的女性形象, 构建她们的心理过程, 透视她们的人生成长, 描写她们身上特立独行的勇气和对男性的审视。尤以一号女主角“玉面小飞龙”郑微最突出, 杨子珊饰演的郑微形象活泼富有朝气、性格独立、敢爱敢恨, 能动性选择自己的命运。 她勇敢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 最后发现自己所爱的人陈孝正的懦弱和不堪后, 拒绝了陈孝正的重新追求而宁可孑然一身。她对陈孝正说:“我曾经以为没有你的爱我会死, 其实爱情死不了人, 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这是一句响亮的女性宣言, 告别了以往把爱情 (男性) 视为生命全部的传统女性心理, 表现出新时代女性精神的独立性、主体性。在职场上, 她也成长为一个干练的白领丽人, 影片中有一个长镜头: 公司里, 从第一个员工跟郑微打招呼开始, 郑微穿过公司员工工作大厅, 一路上都有员工跟郑微打招呼, 一直到郑微要批评的那个员工的位置, 摄影机一路跟踪郑微身穿职业装的干练背影。这个长镜头将郑微的干练以及在公司里的地位、人气精彩地展现出来。相比之下, 编导通过女性的视角对男性进行审视, 去掉了男性形象的光环, 把男性还原为现实中的怯弱男人。例如, 通过郑微的视角展现了男主角陈孝正、林静内心的怯弱。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学习成绩优秀, 却缺乏男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个人赴美留学的前途放弃了与郑微的爱情, 又为了得到在美国的绿卡违心与不爱的人结婚而导致婚姻失败。编导设置了杨澜电视访谈节目的环节, 强化了女性及公众视角下男性的失败, 正如陈孝正在接受访谈时所说: “我事业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换来的。”韩庚饰演的林静是郑微青梅竹马的初恋, 他同样深爱着郑微, 但由于父辈的原因, 没有勇气面对与郑微的感情, 影片中的他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注视着郑微, 这使他最后也错过了与郑微的缘分。 阮莞的男朋友赵世永更是一个怯于担当的“小男人”形象, 他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总被女性照顾的角色, 因此被阮莞舍友笑称他为阮莞的“小男朋友”。影片中他导致别的女生怀孕而前来请求阮莞原谅, 这是小说原作里没有的情节, 在招待所房间门口, 摄像机跟随阮莞的视线, 将镜头对准了蜷缩在角落里的他, 强化了他感情道德缺失的猥琐形象, 而后他抱着阮莞的大腿痛哭流涕, 与阮莞的冷静、大度形成鲜明对比, 更是将他的怯弱与不堪表现了出来。大学毕业后, 出于对父母的依赖和唯命是从, 他对自己与阮莞之间多年的感情始终没有勇气承诺, 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二、性别视角与社会性别建构

以上分析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这些有着貌似相近校园爱情和青春感伤的青春电影, 在人物塑造策略上, 呈现出不同的性别立场。从创作者的角度, 恰可以从导演性别来进行划分, 男性导演的青春叙事策略中, 仍遵循了传统性别文化中“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角色定位;女性导演的青春电影则表现出觉醒的女性主体意识, 即以女性为主人公, 摆脱“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 描写女性特立独行的勇气, 以女性视点揭示在男权文化下捍卫尊严的女性主体性。这就涉及“性别视角”差异的问题。“视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术语, 是指叙事者组织安排故事内容的角度。视角的选择表达了叙事者对所叙事件、人物的价值立场和情感取向。除生活体验等外, 性别意识也是一个决定叙事者叙事视角差异的因素。叙事者从他们不同的性别意识出发, 对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社会性别建构。而性别视角的表现来自于浓重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 男性视角的存在与男权制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 在长期以男性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 “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父权制性别体系对男女的气质和特性设定, 《敬慎》中提供了形象的说法: “阴阳殊性, 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 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传统的性别文化给女性带来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长期以来制约了女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兴起, 女性解放运动不断深入, 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从政策上赋予男女社会地位平等、同工同酬, 中国女性地位明显提高, 在理论上基本实现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种种事实表明, 在现实中, 尤其在文化层面, 男性本位的传统价值观念仍在延续。在当前全媒体时代, 无处不在的媒介传播为社会性别建构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把关人”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媒介如何建构和表现两性起着重要作用。诚然, “把关人”的性别并不是作品性别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还是在于“把关人”本身的性别态度。但从本案例来看, 作为电影“把关人”的导演, 男性导演的性别意识仍无法僭越男权社会秩序的局限, 导致女性意识或女性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被其男性意识所阉割。而女性导演赵薇以独特的“内聚焦”叙述视角表现了她清醒的女性性别意识, 这使她能从女性的角度去观察女性, 充分表现女性的主体性。当然, 提倡女性的主体性, 并不是要站到男性的对立面, 更不是要贬抑男性, 而是要摆脱“男性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建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 男女形成平等合作互补的性别关系。媒体文化创造权仍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 他们始终控制着对作品的叙事权和阐释权;女性处于决策层的“边缘地位”, 使女性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女性的表达方式被男权媒介所遮蔽。这对于从思想意识、文化形态方面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不利的。

三、结语

社会性别与教育讲课稿 篇4

3、女博士面临什么样两难困境?事业与家庭如何平衡?女博士的社会认可度?

4、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平等的理论,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并没有专门论述教育平等的理论,只是其中关于平等的论述自然而然的可以运用到教育平等中来;

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女性的奥秘”是指60年代美国社会渲染的、与妇女现实生活不相符的安逸、舒适的幸福家庭主妇形象。全国上下以“女性的奥秘”为指导,电视广播报刊全力以赴塑造起一个快乐满足的家庭妇女形象,在当时美国各种报刊、广播电视、社会舆论的影响下,新一代女性对于前辈们为之终生奋斗赢得的权利,已经不屑一顾。对于她们来说,女权运动已经成为历史,“幸福的家庭妇女”成为典型的美国妇女形象和千百万女性追求和仿效的样板。当时美国年轻女性不关心国内国际大事,不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努力使自己的人生符合家庭妇女的形象。女青年毫无事业心,结婚年龄越来越小,女学生纷纷辍学结婚。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论述了行动与结构的相互建构,教育平等化也是通过人们促进教育平等的一系列行动建构起来的,是社会行动的结果。

下面看看男女两性教育平等化的进程。

5、戊戌变法时期,前人就已经意识到女子受教育与男女平等及家庭和谐的关系,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教育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康有为主张男女平等,重视女子教育。梁启超深刻论证了“人权与女权”的问题,提出女权运动为什么不振的原因在于女子知识能力的确赶不上男子;而最根本的原因又是因为女子不能和男子享有同等教育的机会。针对女子教育与家庭和谐问题,梁启超认为女子不学,不但不会令她们贤淑有加,反而会为家庭幸福蒙上阴影。自康梁维新之后,男女教育平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认为发展女子教育很重要,认为“凡为中华民国之民,均有平等自由之权”,倡议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应接受教育。

新文化运动中,人民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一批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刊物,如《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新青年》等,抨击旧制度,呼吁解放女性,开始男女平权的解放运动,男女教育平等是其讨论的热点之一。社会各界人士开女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蔡元培等人的提倡下,北大首开女禁,男女开始共学。随之,各大学校陆续招收女生。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至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从教育制度上肯定下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

6、男女两性受教育的现状

(一)女子基础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两个怪圈:“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女童失学——贫困蒙昧——文盲母亲——多胎多育——女童失学”。这两个怪圈不断地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中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我国女子高等教育自近代起到现代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术领域和高等教育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有所改善,但与国际比较,我国高等教育在男女平等的进程上还存在差距。而且,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在校生男女人数比例、求学学历和所在学校类型、专业学科分布等方面。

(三)(四)

(五)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是受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性价比”,而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各种原因,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其次,“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思想根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仍潜移默化地残存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值仍然很高,希望她们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有人还提出所谓“妇女回家论”、“阶段就业论”等言论,呼吁女子又重新从社会返回家庭,回归到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再次,当代青年知识社会参与意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相夫教子”的观念反复强化人们意识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对事业成功女性的一些不恰当、不全面的描写,又总是在渲染女性事业、家庭难以两全的紧张气氛,使不少女性对事业望而却步,不敢过多追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女性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弥补就业中的性别劣势,但在传统婚姻模式下却又带来找对象难等新问题,如“女博士现象”。因此,不少女性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压抑成就动机,降低上进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婚姻和家庭之中。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别歧视是,父权主义借助区隔主义的官僚政治,扭曲再分配过程,在平等主义国家无法监控的基层生成的,并由此构建了一个特征鲜明的性别分层结构:与再分配中心的距离越远,受到的性别歧视就越严重。在这一结构中,受害最重的是底层的女性——她们得到了微薄的再分配经济报酬

参考文献:

《城镇居民性别收入差异——基于CGSS2008 的定量研究》许思源

社会性别文化 篇5

“社会性别”在英文中是“gender”, 本意为“性”。20世纪70年代末期, 美国女性主义者首先使用gender (社会性别) 这一概念来与sex (性别) 相区别, 并逐渐确立了关于性别问题的一个基本理念即:社会性别是一种文化构造和社会建制, 它是通过社会实践的作用发展而成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角色、行为、思想和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别。

以社会性别为出发点的性别研究, 自其问世以来, 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科设计、理论框架、研究视角及方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中社会性别视角缺失

正如西蒙娜·波伏娃 (1) 提出的:“人不是生为男人或女人, 而是变成男人或女人的。”社会性别即为人们所认知到的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这些差异和关系因各种具体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中国社会深深的打上了“男性中心”的烙印, 无论是社会地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 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被忽略。

1. 女性社会地位不高。

20世纪80年代有研究者发现, 中国妇女的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的进展而上升, 相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妇女的地位出现了很不乐观的劣化趋势。根据世界上常用的衡量妇女社会地位的七项指标来判断 (即妇女就业率、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男女青少年入学比例、男女青年就业比例、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妇女个人财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例) , 中国多数指标均不理想, 这些指标客观反映了中国妇女总体上的实际地位。

2. 女性就业情况不良。

改革开放以来, “低工资、高就业”体制成了改革的首要目标, 而女职工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伤害。企业裁减人员时多裁女职工、少裁男职工, 而再就业人员中女职工的再就业机会少于男性。女职工下岗后在家庭生活中也遇到困难。下岗女工明确表示, 下岗对夫妻感情、家庭关系很有影响, 家人的态度变化包括看不起、冷言冷语、不尊重她们在家中的劳动。女性的就业难也同样严重, 近几年媒体的报道显示女大学生面临性别歧视现象。部分企业表面上声称公平竞争, 实际上却变相拒招女职工。

3. 女性社会保障缺失。

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曾以书面形式提出了《关于维护“三资”、乡镇、集体企业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的提案》。该提案谈到, 一些外资企业只使用女工的黄金年龄段, 将招工年龄段控制在16~20岁、合同期一般定为三至五年, 期满即不再与这些女职工续签合同, 以避开女工的婚、孕、产期。已就业的女工也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之一是职业危害严重。四川某市调查了132家企业, 有50%的企业劳动环境存在重度危害, 有38家企业的一线职工程度不等地接触到尘毒、噪音、高温危害, 其中大多数为女工。 (2)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

1. 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恩格斯认为, “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 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 (3) 这种制度使人们对女性角色的认同和评价存在误区,

(1)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1986.4.14) , 20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 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存在社会性别偏见, 如男尊女卑、夫唱妇随, 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以工作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等。这迫使妇女在家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自身的需求与权利被忽视, 进而引起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2. 教育层面分析。

首先, 教师队伍方面。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教师性别, 受此影响, 女性倾向于选择教师职业。鉴于可供选择的职业较少, 女性选择具有安全性、工作较为体面的教师职业。性别观念造成的不同职业选择导致小学教师队伍性别失衡严重。其次, 学校劳动分工方面。性别角色定型影响学校劳动分工, 在学校中体现在教师劳动分工的差异上。男性一般充当管理者, 而女性则成为被管理者, 要服从于学校的规范和男性的权威。此外, 中国学校教材存在性别失衡与性别刻板印象, 比如在男女性格方面, 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 而男性则具更多优良的性格品质。

3. 就业政策和法律层面分析。

首先, 就业政策法律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如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 是按性别区分退休年龄的。由于退休金的高低、住房公积金的多少、福利的享受, 都与一个人的工龄和在职与否密切相关。女性比男性提前五年退休, 使女性老人的退休金等各种福利待遇低于男性老人。其次, 就业政策法律执行不力。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 明确规定:男女劳动要同工同酬。事实上, 许多单位有自己的规定, 如不允许女员工结婚, 不允许女员工生孩子等, 造成社会上出现不少“隐婚族”。 (2) 这些单位政策是与中国的就业政策相违背的, 削弱了社会政策的执行力度。最后, 就业政策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如《就业促进法》虽设专章对就业平等进行规定, 但缺乏可操作性。反就业歧视的规定基本是一些权利性的宣告, 缺少程序的保障和实施机制。如规定的国家、政府、用人单位、职业中介机构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就业平等权这样的条款。具体实施过程中, 每个企业都按自己的理解去进行操作, 必然带来对法律的误读。

4. 大众传媒层面分析。

大众传媒往往把女性限制在以美容、减肥、购物等领域内, 认为女性是一种被观赏的对象, 而非有个性、有思想的完整个体。部分媒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盲点。不少文学作品一味渲染女性的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等问题, 这些电视剧给人的印象是:第三者非常优秀, 而原配妻子是家庭妇女, 因而导致婚外恋。

四、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探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背景下, 提高全社会性别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也是改善女性生存环境的社会基础。

1. 广泛提高社会性别意识。

男女平等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和谐要求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女性的同步发展, 通过提高国策的社会知晓率和认同感, 从制度上体现性别意识, 推动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的发展。政府应重视社会性别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供的专业咨询服务, 包括开设相应的培训班, 让决策制定者制定就业政策时能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看待问题。另外, 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应的服务, 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活动。

2. 在教育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首先从教育制度入手, 将社会性别意识引入到教育政策中, 促成教育内容等各方面的改变, 比如修改现行教育政策中包含着性别歧视和性别盲点的内容, 取消那些带有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内容, 让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拥有社会性别意识, 使女性更好地发展自我。一方面, 加强对教师的社会性别培训, 让教师具备社会性别意识, 进而把这种理念和视角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 注重培养女学生的理性人格, 以理性方式处理问题的独特心理品质, 女性应当把自己和男性一样当做知识生产的主体, 审视现有的知识、规范等的不足, 这样方能改观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性别制度。

3. 从国家政策层面消除女性就业歧视。

在政策层面, 一方面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让更多女性参与到国家政治和决策中去, 制定就业政策时借鉴社会性别视角。例如, 日本设立雇佣调整资助金, 用于女职工教育培训、外派职工的补助工资和停产期间的工资。瑞典女性从家庭政策调整, 通过税收转移为公共服务的方式建立收费低廉、服务优质的托儿所, 从而保障并鼓励已婚妇女就业。这说明国家政策的制定需要社会性别意识, 从国家层面肯定了妇女的地位, 妇女的就业机会才能增加。

女性的成材与发展, 取决于女性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观念的转变, 希望通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能更好地促进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性别平等。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已进入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加快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推动建立政府与社会互动的全面管理体系, 已成为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的分析模式, 通过分析社会政策对于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教育、就业和大众媒体等方面的不同情境, 探讨在注重不同性别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找到解决存在不平等和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女性,社会性别,社会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 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4:8.

[2]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77.

[3]苏艳明, 曾春媛.中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 2006, (3) .

[4]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社会性别歧视: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赵小林, 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6]伏晓.和谐社会视角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J].法制与社会, 2008, (26) .

[7]范恒山.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J].财经界, 2006, (10) .

[8]赵小林, 林琼.和谐社会愿景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9]谢庆奎, 谢梦醒.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 .

公务员招录的社会性别分析 篇6

一、公务员招录的社会性别描述

公务员招录政策的社会性别审视最重要的环节是社会性别描述。社会性别描述是根据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方法工具, 针对公务员招录所依据的文件、政策实施的性别差异、社会性别问题报告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社会性别敏感性的考察。

(一) 公务员招录所遵照的规范性文件存在有性别歧视嫌疑的条款

作为录取重大批次公务员队伍的人民警察录用参照的《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第四十五条规定:妊娠期内不能录用。这一条款的规定, 存在性别歧视嫌疑。妊娠是妇女的基本权利, 妊娠期全过程中很长时间可以工作, 妊娠期本身有一定的时限, 并不影响妊娠之后的工作, 不能因为妊娠就排除录取。作为人类再生产的主要形式, 女性所承担的主要任务, 不应该在公务员录用时由于妊娠而失去资格。

(二) 公务员招录实施主体具有性别选择要求

公务员制度实施以来, 我国在消除性别歧视和促进两性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2006年开始, 国家公务员招考中关于年龄、性别、户籍、疾病、身高等各种限制条件已经全部撤销。然而, 由于《公务员法》实施时间相对较短, 地方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了价值偏差, 致使各种地方性法规和具体实施办法与《公务员法》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公务员招考中依然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公务员招录政策指导原则是中性的, 不存在性别倾向, 但是各级各类的公务员招录主体却有不同的要求与倾向。

(三) 公务员招录缺少官方社会性别监督指标及相关问题研究报告

在公务员招录中, 相关机构没有体现对社会性别问题的监察, 缺少针对性别的监督指标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报告。虽然公务员招录的社会性别研究在从事相关研究领域中会有所体现, 在地方公务员招录单位中也会有所总结与归纳。但是, 这些指标的统计基本上是由高校或科研机构中的一些研究人员完成, 没有官方的认可或认定, 也得不到官方的承认或采纳。

(四) 缺乏公务员招录社会性别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案

公务员招录的一般社会性别问题通常表现为针对女性的社会性别歧视, 其解决方案主要针对比较明显的性别歧视的公务员招录现象可以通过向劳动仲裁以及相关机构进行申诉。虽然公务员法第十九条规定指出了解决公务员招录社会性别歧视的法律路径, 但是依靠这些法律的渠道通常难以改变性别歧视的最终结果。除此之外, 作为预防性的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社会性别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是缺乏的, 法律的规定只能从形式上杜绝程序性的社会性别歧视问题, 但是却不能杜绝隐性的社会性别歧视问题。

二、公务员招录中的社会性别问题表现

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角度审视公务员招录的过程, 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不同层级、地域与部门公务员招录条件中性别选择普遍

在公务员招录中以性别歧视为主题的性别选择较为普遍, 在不同层级、不同地域与部门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目前大量性别选择是以建议性、软性限制的方式, 建议男性人员报考, 从而暗示、排斥女性人员报名, 这是目前性别选择的鲜明特点。这种情况表明性别歧视现象更加隐蔽, 使得女性在进入公务员队伍之初就带有职业与岗位的性别隔离。

(二) 公务员招录考试过程中性别选择倾向明显

从笔试的角度看, 在考试命题的题型、内容以及难度上则倾向于男性所擅长的逻辑性, 倾向于男性的笔试成绩更高, 以至于扩大男性公务员的选拔范围。从面试的角度看, 尽管有的单位在招考条件设置上非常公平, 没有对性别做出任何限制, 然而一旦进入面试程序就可能存在“男性优先”或“女性优先”的价值倾向。性别歧视问题难以从制度上根本杜绝。

(三) 公务员队伍女性比例逐渐升高, 性别选择成为公务员录用的合法借口

女性公务员比例的增高, 使得用人单位在客观上存在队伍结构的性别比例失调, 在工作岗位配备与传统的公务员岗位配备的性别习惯有所不同。另外, 女性公务员生育哺乳期也打乱了用人单位工作安排, 因此部分政府单位在这种形势下, 特别地提出性别比例失衡, 男性公务员过少影响了工作, 由此, 在招录中扩展男性公务员的比例就成为公务员录用性别选择的合法借口。

(四) 女性个人努力与法规保障无力改变公务员录用性别选择结果

在我国的劳动法中以及公务员法的实施过程中, 性别歧视与性别选择一直被法律禁止, 但是在公务员招录的过程中, 女性个人的努力以及法律法规的保障都无法从实质上避免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的隐性性别选择现象的发生。当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又遭遇性别不公平待遇时, 如果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 通常也是无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三、公务员招录中的社会性别问题改进

促进公务员招录的社会性别敏感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修改公务员招录中涉嫌性别歧视的规定, 禁止招录条件中不合理的性别限定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 经济社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都要禁止, 公务员招录也不例外。公务员招录政策的社会性别对待对其他领域的就业具有示范作用, 富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招录政策, 会减少整个社会就业领域的社会性别歧视现象, 社会性别盲视甚至歧视的招录政策会造就其他就业领域的效仿, 因此, 修改公务员招录政策中涉嫌性别歧视的规定, 是完善富有社会性别敏感的招录政策的重要环节。例如修改警察录用规定中不准录用妊娠期女性的规定。除此之外, 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与文件, 禁止公务员招录条件中的不合理的性别选择。

(二) 提高公务员招录过程的社会性别敏感性, 保证招录结果的社会性别公正

富有社会性别敏感性的公务员招录政策与过程, 是公务员招录社会性别公正合理科学的保证。提高公务员招录过程的社会性别敏感性, 首先需要公务员招录单位与实施主体拥有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 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能正确客观地评判所遇到的社会性别问题, 并妥善地解决用人单位性别需求与招考候选人供给之间的矛盾, 保证招录结果的社会性别公正。其次, 还要用社会性别分析的角度考察招录客体, 当更多的优秀的男性选择其他创新性的产业, 当更多的优秀女性选择公务员作为职业服务政府与社会, 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的男性性别偏好, 就会极大地损害许多优秀女性的权益。再次, 在招录的笔试、面试与体检以及试用的程序中要充分考虑到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以及招录群体的性别状况, 而不是用人单位主观的性别选择愿望, 从而保障招录结果的社会性别公正性。

(三) 建立分性别的公务员统计数据库, 对公务员招录的社会性别状况进行及时评价

针对目前年轻公务员中女性比例快速上升的现状, 为充分发挥女性公务员的作用, 建议全国及地方公务员管理部门与时俱进, 在公务员管理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 把性别统计逐步纳入国家的官方统计系统。通过性别统计系统, 可以详实了解与分析男女两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权力、作用和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差异, 进而找出解决性别不平等的方法, 推动两性和谐发展。由此建立分性别的公务员统计数据库是促进公务员管理制度社会性别敏感的重要的措施。公务员分性别数据库可以包含地区、年龄、专业、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职务、职级等识别内容。

(四) 设立专门的公务员招录社会性别监督、仲裁与研究机构

比拟类成语单位的社会性别分析 篇7

一、语言中的社会性别定型

А.Эмирова认为,成语社会性别学或者社会性别成语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组成一个问题环(包括社会性别成语称名和述谓关系的类型;成语学中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语法意义的表达方式;男性和女性的成语学参数化;社会性别标记成语场;男性女性称名,其中包括作为成语内部形式成分的人名;成语词典编纂中社会性别因素的反映等等)。在上面所提及的研究中,男女的对立是基本观点之一,其中男性象征使具体呈现)文化,女性象征自然,无论男性气质还是女性气质,象征符号的女性气质或者男性气质决定了其评价意义。

А.Кирилина指出语言中男性本位主义的主要表现之一,即阴性名词全部来自阳性名词,而不是相反;阴性名词常常带有负面评价意义;可以利用阳性符号来表示女性所指,且常常能提升其地位;利用阴性符号来指称男性则带有否定评价因素。社会性别的不对称还表现在,不完整的成语聚合性;隐秘的性属范畴限制着成语单位的使用;从数量和质量来说男性价值和女性价值具有不对称性,成语中反映着社会性别定型。学者们非常关注对于世界的定型化观点的特征:如果社会性别定型成为社会语言学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被作为可能的关于语言使用的事实,还作为社会性别意识形态组成部分被考查。我们的语言行为与意识形态紧密交织在一起,定型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谎言”,还是带有某种目的的夸张表达,该目的是语言动机的建立因素之一。一些夸张说法是社会性别研究领域所固有的,其中包括夸大男性中心主义的作用,也包括夸大女性中心主义的作用。

二、比拟类成语的社会性别分析

比拟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语言事实,因为这是智力活动的言语化结果,即证实观念所具有的这个或那个典型特征的原型性。同时,这些典型特征的成语化恰好证明了定型性。在成语系统中呈现出许多涉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定型的单位,其中包括比拟类成语。

另外还应该注意到这些定型的存在,比如成语词典编纂学的男性中心主义,以及大量联想试验所固有的男性中心主义,比如作为刺激的形容词,主要以阳性形式为主。研究者的男性本位主义常常与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男性本位主义相重合,甚至因为后者而得以加强,因此女性的世界观受到双重压制。成语词典编纂学的男性中心主义表现在,词典中固定着“首先涉及阳性形式的修饰性比拟单位,语法性范畴对成语性单位的使用只产生部分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到说话人的语用意图。“男性”和“女性”观念可以由上千个称名来展示,因此我们主要分析对比组成——即含有比拟成分的成语性单位。

众所周知,语言化固定下来的意蕴丰富的修饰语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语言学中的概念的规范之外,比如比拟,首先这涉及到“人”的观念域。此外,“女性主义”和“男性主义”定语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化的固定性比喻,这些都是由生理差异以及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定型概念的存在决定的,包括其性别角色的定型概念。但可以确定一个事实, 即与男女具有固定联系的二元对立扮演着母本的角色:强 ——弱;理智——愚笨;独立——依附等等。根据这些二元对立,可以合理地指出,如果用某一性别的原型性典型特征去修饰另一性别,那么在多数情况下具有否定色彩: «Он ( Фальстаф . – Е . Л . ) слаб как бабаЕму нужно крепкое испанское в и н о ( t h e s a c k ) , ж и р н ы й о б е д и деньги для своих любовниц...» ( А . Пушкин ) ; « Ты,Мирка,слаб и г л у п , к а к б а б а » ; « т у п о й к а к женщина / уж тогда бы говорил: тупой как баба.- лучше звучит».

社会性别标记可能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层面——观念层面 (内容)和言语层面(显性性属范畴)。语言使用者在一系列语言化过程中使这些原型概念具有现实意义。为一定的特征选择原型性所指,的确与性属范畴的外显性相关。有趣的是, 这种搭配不允许发生替换:比如ласковая как отец*,因为与母亲原型相比,“温柔”对于父亲原型来说是边缘性特征。

除此以外,在民族神话概念中,具有社会性别标记的植物在不同的文化篇章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但是这一观点并不能普及到所有现象上面。对于固定比喻的观察说明一点,比如,тополь(白杨)的原型所指既可以用于女性,也可以用于男性,同时,可用在男性的言语中,也可以在女性的言语中。虽然тополь象征女性,就像дуб象征男性,但只有当显性特征超出社会性别定型时,社会性别标记性才可以确定比喻的评价性。我们列举一些文学作品中对тополь的描写: « Там лежав юнак,стрункий як тополя...» (А.Ирасек); русский(ая) стройный(ая)как тополь (Ог: 682); «Изящна,стройна,как тополь, м о л о д а , н е в и н н а , ч и с т а и пламенна,как летняя заря!» (А.Чехов,НКРЯ)。在俄罗斯国家语料库中,一共有7个使用стройный (ая)как тополь 的例子,其中3个是阳性形式,4个是阴性形式。与此相反,对于дуб的原型概念事实上并未用于修饰阴性事物的现象: 在国家语料库中查找到的20个例句,只有一个涉及到女性: «<...> и,наконец,обо мне: поэте и женщине,одной,одной,одной ― как дуб ― как волк ― как Бог ― среди всяческих чум Москвы 19го года» (М.Цветаева,НКРЯ); 两个阴性的非动物名词,1个通用的比喻:«Деды и бабки по отцу и матери жили подолгу, б ы л и п о с л о в а м б - н о г о « к а к дубы»» (В.Гиляровский,НКРЯ).

三、比拟类修饰语的动态稳定性

但是社会 性别标记 并非如上 述假设的 那样具有 本质意义 。 例如 , 形容词 б о г а т ы й 的比拟意 义 (русск.уст.богатый(ая)как жид ( О г ) ; « Б о г а т а к а к ж и д , м о ж е т с р а з у п я т ь т ы с я ч в ы д а т ь , а и р у б л е в ы м з а к л а д о м н е б р е з г а е т » ( Ф . Д о с т о е в с к и й , НКРЯ); инд.-авт.«По сравнению с с о в е т с к и м г а з е т ч и к о м п р о с т и т у т к а в о л ь н а , к а к Ариэль,и богата,как министр госкомимущества» (М.Веллер, НКРЯ); инд.-авт.«Другое дело / есть у меня возможность / или нет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стать такой богатой / как Ходорковский...» ( [ Б е с е д а с с о ц и о л о г о м н а обществ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ие т е м ы , М о с к в а ( 2 0 0 4 . 0 3 . 1 6 ) / / Ф О М ] , НКРЯ))。在有关“人”的原型概念术语中,首先考查的是性属范畴,证明了社会性别的中性化,这与早已存在的原型概念有关。

在假定的象征框架内,性属范畴的影响实际上为零( 范畴与该观念域不相关)。在原型所指的选择上,我们更多地在动物象征界限以外发现社会性别划分,因为性属范畴对于动物来说,是现实存在的特征。大量的例子证明现实性别特征不能总是确保带有语法性属原型的联想。比拟首先具有社会性别标记性,其成分包括原型性所指名词 ——人,文学作品人物,神话人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消除性别特征:«Вот и хожу глухая, к а к Б е т х о в е н , с т о й л и ш ь разницей,что он был гений...»;« < . . . > не хочет она жить глухой, как Бетховен...» (А.Матвеева, НКРЯ)。

我们足以确信,在不同的语言世界图景中,男性中心主义的表现程度也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具有动态变化性。 М.Фляйшер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集体性象征的本质特征是动态的稳定性(динамическая стабильность):集体象征一方面是文化系统的稳定单位,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变型或表型适应性) 或者动态性。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或那样的成语性修饰语的清单可能与在其他文化的文本基础上的修饰语的清单不相吻合。此外,在比拟词典中的材料以及通过心理语言学实验所取得的材料,并不能体现人们所使用的比拟策略全部的多样性。从大量的文本中获取的信息可以证实这一点。外来语的原型可以转变为语言使用者所习惯的比拟类型,从而扩大核心修饰语的数量。现实对象根据语境会获得一定的修饰,在其基础上确定与相应范畴的联系。象征原型以及心智空间中被象征的原型,并不处于同一环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不处于同一个认知过程(尤其是当谈到隐喻的时候)。

社会性别文化 篇8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术语及其核心观点

长期以来, 人们对性别差异和不平等的理解往往只是限于生理性别的差异, 如所谓的“生理即命运”。直到70年代后期, 社会学家们才开始普遍使用“社会性别”这一概念, 它是相对于“生理性别”而提出的。生理性别是指个人在生物学意义上与生俱有的男性或女性的事实, 而社会性别则是指社会对男女两所赋予的价值和意义, 用来说明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建构主义理论学者沃斯特在社会性别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性别系统”, 这一术语, 用来说明生理性别是以社会的方式被结构化, 制度化和再生产。建构主义理论用来描述社会性别系统中男性支配的另一个重要术语是“男权制”。并与“父权制”进行了严格区分, 用于指按照由亲属关系实践所配置的各类经济角色和政治角色而生成结构的那些社会性别系统, “男权制”是父权主义发展在当代更合理的表达。

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是以性别规范和社会角色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建构, 但是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自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已形成分化结构中的对这些机会和限制作出反应, 他们也就有参与了机构的重新创造, 同时性别歧视受到宗教、符号、语言和文化各系统的支持, 并通过他们实现再生产。对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的去向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既然社会性别关系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那么性别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便会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的变迁而处于不断变动的动态建构过程。因此, 它也可以被解构, 即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地位是可以改变的。

建构主义社会性别理论考察了男性通过怎样的过程, 成功将妇女限定在家庭事务中, 或者退而求其次将女性限定在低报酬、女性化的职业中, 是对包括女性主义在内的各个社会性别研究理论的批判和总结的基础上, 在当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 能更有力的分析当代女性社会性别地位。

二、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生产过程

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行为限制了男女两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尤其对于女性来说, 社会以精神、物质理由为基础, 通过在就业制约在经济上统治女性从而达到维护男权制社会的目的, 实现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生产过程。

(一) 就业性别歧视生产的精神基础

男权制是一个系统的、结构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统治女性的制度, 其由一些政策、实践、地位、机构、角色和期望和行为等制度构成, 它为男性授予特权如较高的身份、价值等。这些制度和行为构成了男权制社会性别不平等的概念框架, 后者反过来维护前者, 将前者合理化。在现实生活中, 男权制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社会性别分层和不平等, 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三个方面。1.意识形态领域。社会性别本质上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价值评价。男权制观念领域里女性歧视表现为经社会已建构起来并不断再生产着的一系列男强女弱以及女性应当从属男性的两性关系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2.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性别歧视表现为社会在观念形态上就把男性划归为公共领域, 两性社会劳动分工和政治的参与、权利关系的不平等。当价值体系存在着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时, 女性便自然的被限定在家庭领域, 而公共领域的价值则被提升了。3.私人领域。私人领域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家庭内部的两性分工, 女性化大部分精力在家务劳动中, 但是家务劳动被普遍视为一种无形的, 没有报酬的劳动, 其价值并未社会所承认。

总之, 在男权社会里, 从意识形态到公共领域直到家庭生活, 二者地位的不平等无处不在, 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深入的引导了两性地位差异, 男性在“公共”“社会”领域中的支配地位和父权统治使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妇女的活动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次要地位。

(二) 就业性别歧视的物质基础

根据社会性别建构主义的观点, 社会性别一直处于不断建构的动态之中, 社会性别地位的评价取决于特定社会的历史发展状况, 男女性别不平等的关系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之后, 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众多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但是中国女性在就业中受歧视却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表面上看这是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角色和定位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要求相矛盾, 而实质上这与近10年里中国出现的就业压力加大的环境莫不相关。当女性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 尤其是当男性的工作权利受到威胁时, 女性获得的平等权利便会被剥夺, 并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的牺牲品而被淘汰出就业的舞台。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再生产过程

就业社会性别歧视作为男权制社会中社会性别不平等观念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外在表现, 受到社会中符号、语言和文化各系统的支持, 并通过它们实现再生产。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但是, 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 他们也就重新建构了这种不平等的结构, 从而实现了不平等的“社会性别系统”的再生产过程, 这种再生产的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一) 以生理别差异为基础, 以男权制为主导的与职业相关的女性气质的建构

在气质培养上, 男性始终被告知需具有男子汉气概, 具有阳刚之气, 要善于并勇于挑战, 要成为命运的主宰;相反, 女性则始终被提醒要具有女性气质, 具有阴柔之美, 要温顺、服从, 把自己视为弱者, 视贤妻良母为天职和追求的目标, 严格遵守社会规范,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女性的自信, 使她们缺乏应有的勇敢果断、独立创新精神。而家庭和学校对于女性的潜力的低估和教育的相对低期望也使得女性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而使女性的气质更难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和就业市场。

而女性就业往往被局限于一些弱势领域, 这些劳动的共同特点是情感型、服务型的, 需要付出女性气质所特有的关怀和爱, 如幼儿教师、护士、秘书、售货员等工作。这些职业在男性世界的就业市场上不受青睐、得不到应有的社会承认, 其劳动性质也无非是家庭主妇劳动的社会延伸。可见, 男女性别气质的建构是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地位密切相关的。

(二) 性别角色分工与职业地位

男权社会把家务、子女教养与年成员的照顾责任, 天经地义地分配给女性成员, 男人从事物质资料再生产, 女人则担负“人口再生产”的主要职能。由于物质生产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的, “男主女从”也就不可变更地成为社会规则。这样, 社会性别中男人与女人身份权利的支配与服从关系进一步被强化。虽然女性有时候可以“越位”干一些“男人的活儿”, 但终究“窗户再大大不过门”, 甚至还会被称为“女强人”, 尤其在社会变迁时期, 社会性别分工表现出的弹性, 最终会以等级制的形式再次明晰化, 在这个过程中, 男性始终保持着优先权和主动权。

由此, 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常常被定型化并因此而产生性别刻板印象, 女性按照他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期望来行动, 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自我建构, 在对性别刻板印象的遵从的过程中, 性别刻板印象变得越来越强大, 越来越僵硬, 越来越固定, 越来越不容“越轨”。

(三) 女性对自我性别角色的消极建构

就业歧视本身是就作为一种社会建构而存在的。女性作为主体就业性别歧视中的主体, 在就业中因性别而遭受的歧视必然会使对这种性别结构性歧视采取消极的态度和行为, 这种结果在微观上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 宏观上推动了社会性别系统的再次建构, 这种推力主要有两个方面。1.女性的平等地位难以实现, 影响女性社会性别的认同。女性就业歧视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另一方面一些女性在经历了个人很难改变的就业挫折体验后, 心理承受力面临巨大压力, 主要表现为女性对自我性别的认可度降低。很多女性以“不如男人强”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价值, 从而通过对自身不平等地位身份的主动和被动的认同使社会性别歧视制度实现再生产。2.女性在经济上更依赖于男性, 强化了男权制对女性的统治。性别歧视风维护了男人在就业市场和家庭生活中对女人的优势和支配地位。一方面, 低工资使妇女在经济上更依赖于男人;另一方面, 妇女因为受歧视而导致难以获得工作和工资低廉的待遇, 因此使得她们更有可能回归家庭专职从事家庭主妇的工作。这样一来就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妇女在就业市场的从属地位加剧了她们在家庭中的从属性, 而在家庭中的从属性反过来又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从属性。

总之, 正如建构主义所言, 社会性别的不平等是人类意图的产物, 但是, 被创造出来的结构又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机会和限制, 随着个体对这些限制和机会做出反应, 他们也就重新创造了结构, 但遗憾的是, 在男权制的社会中, 中国女性对就业性别歧视这一对女性的限制做出的消极反应加剧了其在社会不平等关系中的弱势地位。

消除女性就业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一种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平等, 于差异中求平等, 于平等中彰显个性与独立的先进性别文化, 但对于建设先进性别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 其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苏娅.女大学生就业难成因探析——个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 (1) , 76.

[2]蔡丹丰.性别差异研究的发展及其思考[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124.

[3]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 (当代社会性别理论) [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4]胡晓莺.当代中国女性的发展与社会性别意识[J].大众科学 (科学研究与实践) .2008 (07) .242.

性别文化与两性话语风格 篇9

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主要是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从不同的社会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男性和女性是组成社会的两个重要的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诸生理, 心理以及行为方面等的差异。早在20世纪60年代, 两性语言差异就成为社会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初期, 许多语言学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语音, 语调, 句式结构的差异上面,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语言学家开始逐步地将研究重点转移到两性的话语风格方面, 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认识性别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人们, 在思想行为举止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与东方人比较, 西方人相对大胆, 开放。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同样, 男性和女性从出生下来便生活在两种不同的性别文化下。正是这种性别文化促成了两性除生理之外的其他更多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性别文化的角度出发, 探寻男女在话语风格方面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男性文化及其话语风格

许多语言学家如Lakoff, Holmes, Wardhaugh发现在言语交际中, 男性更在乎其独立性和权势地位, 因此他们的语言显得更自信, 果敢, 并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攻击性。特别是在与异性的交往当中, 他们总会不时地打断对方,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试图控制话题 (许菊, 2007) 。性别角色社会化论将两性会话风格的差异归结为其性别身份的不同。它认为社会赋予了两性不同的性别身份, 正是由于身份的不同, 在言语交际时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Fisherman (1980) 对这一理论曾做过这样的解释, 他说由于两性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不同, 与男性相比, 女性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且更加情绪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男性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社会的主宰。从原始社会开始两性之间的分工就有了差异, 男性负责渔猎, 女性负责采集;在封建社会, 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得男性生理上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在现代社会中, 男性在政治领导, 经济管理, 科学研究等方面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就是在这样一种宣扬男性强势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社会强化了男性的主导地位, 从而也确定了他们的社会角色。从一出生, 男性便被贴上了这样的标志。在他们的姓名中常常含有“英”, “强”等可以显示其阳刚之气的词语。在成长的过程中, 男孩从小就被教育要成为男子汉, 要更多的进取心, 独立性和冒险精神。这种自古以来对男性的定性思维给他们贴上了强势的标签, 对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强势在交谈中体现为男性较为倾向于由自己来选择和控制话题, 说话的口气也较为直接。

二、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风格

Lakoff (1973) 在他的研究中总结出女性在说话时的语气较为婉转, 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不那么咄咄逼人, 且常常喜欢加一些不确切的修饰成分, 如“可能”, “也许”, “这只是个人观点”等。D。Maltz和R。Borker在研究中发现, 两性交谈时女性十分善于倾听, 并会发出赞同的声音和表情, 试图鼓励对方继续讲下去。女性这种话语风格的形成与她们所处的亚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封建社会时期“男尊女卑”, “男主女从”, “男权至上”的社会观点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性别观。虽然在现代社会女性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思想也似乎渐渐的淡出了社会, 但是数千年以来对于女性的看法, 以及社会给与女性的定位很难一时得到彻底改变。从家庭来看, 男性依然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依然沿袭着子随父姓的社会习俗;从社会来看, 虽然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 但综观各个国家优秀的, 有影响力的人物, 男性依然占据了绝大多数。对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儒家礼教, 在道德, 行为, 修养方面对女性做了规范和要求, 即”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妇女要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 妇言, 妇容, 和妇功。也就是说女子要能正身立本, 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 不能轻浮随便, 与人交谈时要会随意附义, 能理解别人所言, 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长期持久的社会角色定位要求女性在言谈举止方面要像个女人——温柔安静, 体贴贤惠, 善解人意, 否则将会受到社会的排斥和舆论的批评 (Sandra L。M。&Nancy H。H。:2001) 。女性的这种体贴, 善解人意的性格在言语方面则表现为在交谈中大家都比较合作, 比较注意所有参与者的反应, 很少去打断说话者, 在被打断时常常会保持沉默, 一般不会发出抗议。

结语

两性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自我定位, 交际行为, 语言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倾向。这些倾向一方面是由其先天的性别差异所决定的, 但更重要的是由其在后天成长的环境中所接受到的文化所决定的, 其中包括从小接受的不同的培养模式, 社会给与两性的不同的社会定位等等。可以说, 两性言语差异不仅仅是语言问题, 更是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Fisherman P。1980, Conversational Insecurity In:Howard Giles, W。Peter Robinson, and Philip M。Smith。 (Eds。) , Language: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Oxford:Pergamon。

[2]Lakoff R。1973。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Row。

[3]Sandra L。M。&Nancy H。H。, 2001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and Education Press。

上一篇:浮雕模型下一篇:报废更新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