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

2024-07-01

性别教育(精选12篇)

性别教育 篇1

课程文化中的性别偏见由来已久, 我国的传统教育更是含有明显的性别歧视, 表现出强烈的性别偏见, 女性从来都是被排除在正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西方学者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我国学者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中西方的研究普遍显示:“教材中男角色多于女角色;男女角色都根据男主女从、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传统定型加以描述;教材内容几乎不涉及性别平等问题。”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

针对语文教育而言, 笔者认为性别问题不仅仅是涉及性别歧视、性别偏见、要求男女平等等社会问题, 更是关系到语文教育内部能否良性发展的问题。语文作为人文性的课程, 不可能不反射出整个社会对性别问题的观念和态度。同时,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课程之一, 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写和审定, 到教师的解读, 最后到学生的理解, 性别问题贯穿于语文教育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 大部分的研究是针对教材编写中的性别偏见。我国政府在2001年正式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中明确提出:“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 即便是这样, 新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在性别偏见的问题上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笔者翻阅了人教版七年级下、八年级下和九年级下三册语文书, 发现84课中只有6课的文章是女性作家的作品, 平均每册书中有二位女性作家的两篇文章, 分别是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冰心的《观舞记》和《谈生命》, 舒婷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和琦君的《春酒》, 其中讲读课文只有两篇, 四篇是自读课文。

读现当代语文教育名家的专著, 笔者发现作者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 从某种程度上讲, 女性理论者的缺乏也是大众性别话语和传统性别规范在语文教育宏观层面的一种表现。而这种现象也必然导致教材编写中集体性别无意识的情况, 缺乏女性视角和平等的社会性别观念, 使得“教材编写过程中, 性别视角还是个盲区, 还没有成为人们价值判断的一个维度”。 (乔晖《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

但在语文教育的第一线, 性别的比例却是另外一种情况。笔者最近在新疆喀什地区调研时, 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初中一线的语文教师中女教师占了绝大多数, 男女教师的比例大约在1:10左右。据说, 小学女教师的比例更高。不仅是喀什地区, 相关资料显示其它地方情况也类似:“1987年,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青岛市区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性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4.5%、67.8%、64.9%和81.5%, 而到了1996年, 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上述比例分别提高到75.8%、73.5%和71.2%”。 (张丽军、田录梅《谈语文学科中的性别偏见》)

回到语文教育的学生层面,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受教育的对象不再是从前的纯粹的男性, 而是男女学生对半这样的实际情况。于是语文教育就陷入了这样的一个怪圈:根据男性语文理论者的理论编写的绝大多数选文充满阳刚之气的语文教科书, 由女性教师来教授给男女对半的学生。笔者认为男性的阳刚之气与女性的阴柔之美是有差别的。教育理论者与教材编写者往往站在男性的角度来思考语文教育, 而更多的一线教师却是从女性视角去看待教育理论和教材。

从不同的性别心理出发, 对同一理论、同一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讲求“悟”, 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于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溶入了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感情,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师本身必然要先走入文章, 进入角色与作者进行对话, 体会作者的感情, 才会激起学生的共鸣。但是, 我们不能否认, 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中, 教师与作者的交流中, 性别因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男女教师由于性别差异, 其思维角度, 对文章的切入点必然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 相同性别的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换言之, 男性教师解读男性作家的作品, 更容易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 更能体会其思想感情与作文动机;另一方面, 女性教师对于女性作品的解读也必然更细腻、更到位。

笔者曾在四川听过某地的初中语文竞赛课, 课的内容是语文书后面附录的“课外古诗词背诵”的篇目。其中一位男教师抽的篇目是曹操的《观沧海》, 整个课堂感觉都是气势雄浑有力, 不管是朗读还是讲解分析, 都把这首诗所展示的帝王的慷慨激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另一位男教师抽到的篇目是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大家听后的感觉就是有点别扭, 词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的感觉总是找不到。当然, 两位教师可能存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的差异;但不可否认, 他们与诗词作者的性别差异也是影响其对文本解读的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两人互换一个题目, 上《观沧海》老师改上《醉花阴》, 笔者认为他未必就能上好。同样, 要让大多数女性教师去解读男性作品, 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性别上的差异。所以,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常常感觉男教师上课似乎普遍比女教师更胜一筹, 更大气一些, 对文章的理解要更透彻一些;而女教师在对课文的诠释上照本宣科的情况似乎更严重一些。于是我们也把掌声和荣誉更多地给了男教师。当我们在对比做出评判的时候, 是否考虑过也许是性别的原因使女教师不能很好地领会男性色彩较重的语文教育理念和语文教材?我们是否认识到用细腻温柔的女性特征去解读充满阳刚之气的男性作品必然会有偏差?再进一步讲, 当我们在批判当代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肢解课文情况严重的时候, 我们是否考虑过作者与教者不同的性别的关系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呢?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语文书中只有极少数课文是符合女性的性格和性别的。

另外, 相关研究表明男教师与女教师的性别差异“对于语文学科来说, 对男女学生造成更大影响的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发展状况。研究表明, 幼儿园和小学中的‘女性化’环境有助于促进女孩语言能力的发展, 出现女优于男的现象。”台湾著名心理学家张春兴也曾研究发现:“在教师均为女性的小学内, 所有年级的语文成绩都是女生比男生好, 而教师多为男性的小学内所有年级的语文成绩都是男生比女生好。”教师性别的差异对小学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 进入中学以后, 如果女教师依然占大多数, 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男学生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这可能也是造成“女孩语言能力比男孩强”这种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 将性别视角引入政策制定的主流是世界性潮流, 中国应该逐渐融入这一潮流。” (史静寰) 对于语文教育来讲, 要促使其内部的良性发展, 不管是从理论的建构, 还是教材的编审, 以及一线教师的构成都应该引入性别的视角。

这就意味着首先我们在建构语文教育理论时, 应有意识地多吸收和培养一些女性的教育理论者, 以便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能吸收更多的女性特点, 促使理论的实施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其次, 教材的选文上, 应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性别视角, 此方面的论述较多, 这里不再赘述。另外,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吸引更多的男性青年进入教师队伍, 特别是语文队伍。当然, 我们不可能一个班既安排一名男性语文教师也安排一名女性语文教师, 但在一个大范围内也应该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 也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从孩子的全面发展来看, 也要有不同性别的教育者的交叉影响, 才会健康成长。

重视语文教育中的性别差异, 正是对男女性别在生理、心理差异的一种肯定。我们应在肯定和尊重性别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促进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

性别教育 篇2

——爱的教育

从教这么多年,年年都做班主任,苦与乐交织成我们的生活。在这些年班主任工作中,每次班级中男生人数都是远远超过女生,最好的时候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最少时只占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男女比重严重失调,这个社会现象,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给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负担。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将直接影响整个人生。看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不想学习,行为散漫,不愿跟家长聊天沟通,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诲,要么沉默,要么出言顶撞。如何让正处青春逆反期的孩子学会尊重和沟通、变得积极上进些呢? 案例分析

小和,个子不很高,喜欢田径,比较有个性,有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脾气不太好,很冲,而且习惯很不好,有时上课要说小话,不想打扫卫生,还喜欢跟几个同学一起在教室吵闹,最重要的是他不把老师放眼里;无人愿意跟他同桌,有时会妨碍别人的学习。作为班主任,他是我心头的一块心病,算是我工作中的问题学生。所以对他关注一直以来相对较多,但在他看来我这似乎是跟他过不去,不管我怎样做他的思想工作,他看起来好像从来不领我的情。坦率的说我们的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他对我的抵抗情绪比轿严重,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着。与家长沟通过,也不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一意孤行。原因分析

首先,小和的家中他最小,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在老家上学,原来小和也是在老家长大读书,跟爷爷奶奶一起,由于好不容易才超生一个男丁,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因此养成一些不好的脾气、习惯,后来该上初中了,父母才带他这个传宗接代的“香火”到身边,仅靠一点工资,生活不很富裕,因此他好像觉得在别人面前要低人一等,没有自信。另外,小和的这种心理是一种正常的生命规律。从生理上讲,由于初中生生长迅速、身高体重接近成人、精力充沛,容易使他们产生成人感,希望与成年人平等相处,希望心理上的断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的运转要求初中生更多的跟从成人、更多的接受成人的指导,这样初中生

在生理上的需求愈益被社会所忽视或漠视,所以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自然容易滋生蔓延开来。其次,从小和逆反心理的产生诱因分析主要有三种:

1、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为了让社会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地位,他们往往表现出某种偏执,有意标新立异,以引起别人注意。小和一方面存在如上所述的心理方面的正常需求,任课老师及班主任更换,不能短期内得到老师的赏识,甚至逐渐产生偏见,所以标新立异心理越来越突出,直至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

2、态度上的对立。老师面对男女失调且男生又不听话的现象,方法态度上不理智。很多学生的思想状态不是针对于某件事本身,而是来自于老师安排这件事的态度和方法让学生产生这种情绪,主要以“管、卡、压”的方法要求学生,对断乳期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催化剂。由此可见,老师的责任何其之大。

3、缺乏沟通关爱。我想,这应该是主要原因。一是家庭,父母都在打工,忙着挣钱养家,与孩子相处时间少,孩子没法与亲人去倾诉自身心理的一些烦恼,缺乏亲情,变得冷漠,时间长了,孩子也变得漠然了;二是学校,班级的女生少了,正处青春初期的孩子在心理上、生理上得不到异性的温柔一面的关怀,时间久了,好像自己不管怎么做,都没人欣赏,因此变得什么都不在乎了,还谈什么积极进取的精神呢? 解决方案

1、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心理现象的客观性。让学生认识到初中时期出现这种心理和行为是一种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但是不要纵容自己,更不要过分责怪自己,要想方设法的超越这一生命局限。

2、老师的关爱和方法问题。此年龄段的学生迫切渴望与成年人平等相处,当老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承认错误,老师也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公正、正确,并设法让自己静下来,坦诚的向学生承认错误,同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才能保证师生的正常沟通。当你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之后,你将会发现,他们也是可以变好的。

3、不要运用高压手段管理他们。学生的逆反行为发生正是出于对师长的不满和愤怒,压服和威胁虽然一时可以使反抗行为减少,但是却增加了学生的愤怒,使以后更容易再度产生逆反行为。

4、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班主任在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损时,往往会采取反抗行为进行报复。因此老师应多观察这样的学生,抽时间陪陪他们,聊聊天,多一些爱心和耐心,他们会慢慢好起来的。

5、家长的配合。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进步,但不是告状,让家长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6、适当安排性格开朗一些的女生与他同桌,慢慢改变其心理状态,让心胸开朗起来,笑容多起来。这样,他们的情绪就好了。效果

小和在得到各科老师的关注和逐日的相处了解后,能够很好地与家人和老师同学相处了。学习上有动力了,学习更积极,成绩也稳步上升。他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准备考特长生上高中呢!应避免的误区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老师应询问事情经过,少抱怨和责骂,以便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2 避免直接批评,不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避免在任何一方情绪激动时进行批评教育。如果一方处在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如急躁,暴躁,烦恼等,就容易失去自控能力,无法理智地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冲突。

总之,老师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他们多一份爱、多一份信任、多一些耐心,家长不管有多忙,也得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在性别平等上,老师和家长及整个社会,都应该树立性别平等意识,改变观念,千万别宠男孩子,生男生女都一样。如果大家真的这样想了,我们的社会也不会有这么多性别平等所滋生的问题了。这样,至少我们老师不会太心累了吧!

国外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 篇3

美国:三岁儿子替妈妈开门

在美国,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场景:一家人走近一扇大门,母亲停下来,等着3岁的儿子替她拉开门。仅仅3岁的小绅士双手吃力地抓住门把手,靠身体的重量勉强拉开门,再用后背使劲抵住门,让妈妈进去。类似的场景在中国人看来不可思议,但美国妈妈早就习以为常了。她们的理由是:儿子是小男子汉,尽管只有3岁。是男子汉就要勇敢,就要有责任心,就要照顾女性,这是理所应当的。可见,美国的性别角色教育是在孩子3岁之前开始的。

美国人说,他们对幼儿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是从厕所开始的,因为宝宝来到幼儿园的第一课便是认识厕所。在美国众多的托幼机构里,幼儿使用的厕所是分男女的,女厕所的标志是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坐厕姿势,男厕所的标志是一个男孩坐厕姿势。厕所里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设计,只不过是尺寸较小而已。幼儿上厕所时老师会提醒他们别走错了。不仅如此,为了更便于幼儿识别,有的女厕所的墙、瓷砖还用粉红色,男厕所则用浅灰色。有时候,男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跑到女厕所探个究竟。这时,老师一般不批评,只是问他们看清了有什么不一样,并借此机会讲解必要的基础性生理知识。

美国的父母对低龄儿童的性别差异也是非常看重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男女用品,有时因为颜色花样,她们还会不放心地向营业员询问,生怕搞错了。

“男孩要有男子汉气概,女孩要细心。”这是美国父母约定俗成的育儿观。假如妈妈送儿子上幼儿园,而孩子哭着缠住妈妈不肯放手,妈妈只要对儿子说:“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男孩就会强忍住泪,松开手。(王琳)

新加坡:区分男女,从内衣开始

新加坡对幼儿的性别角色教育,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中。新加坡的妈妈们非常细心,也非常执著,不放过任何细节。她们给孩子买内衣时,特别在意是男款还是女款。在超市,经常可以看到抱在妈妈怀里的男婴儿穿着正式的男装三角裤,三角裤里面裹着厚厚的尿片。如果你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这样做,她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因为要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是男孩。”

别以为新加坡妈妈在跟你开玩笑,她们是当真的。当孩子学说话时,妈妈会认真地把孩子的性别告诉孩子:“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而且重复来重复去,好像孩子真的能理解似的。别说,新加坡妈妈的执著不久就能收到奇效:如果你故意对一个不到两岁的小男孩说:“你是一个女孩。”他会很生气地大喊:“不,我是一个男孩!”在电梯间,一位女士与两三个男孩在等电梯。电梯门一开,男孩们没有一个先进,而是示意女士先进。如果女士客气,小绅士们会用流利的英语说:“Lady first(女士先请).”(晓岩)

日本:利用游泳课认知性别

东京新宿区立四谷第六幼儿园,桥浦清子老师正带着孩子们上游泳课。

“看见啦,看见啦,岛村的小鸡鸡露出来啦!”几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兴奋地喊道。

“男孩子与女孩子什么地方不一样?”清子老师问。

“裤子不一样。”“上衣不一样。”“撒尿的地方不一样。”“男孩子有小鸡鸡,女孩子没有。”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男孩们也好奇地围拢过来。

“女孩也有相同的器官,不过女孩子的是在肚子里面,从外面看不见。”老师纠正道。尽管话题深奥,但清子认为用浅显的语言让孩子们认识内生殖器官是必要的。

“女孩子长大了有乳房。”有小朋友补充。

“男孩子不也有吗?但是为什么女孩子的乳房会变大呢?”别的小朋友提出了质疑。

“因为要给孩子喂奶呀。”清子老师把讨论控制在浅显易懂的层面上,并不失时机地引入亲情教育。

“是啊,我们也都是吃妈妈的奶长大的。”全体小朋友都表示赞同。

类似的讨论在日本的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日本幼师认为,抓住这些时机,可以让孩子认知自己的性别角色,明白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并初步了解男女的区别,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尊重对方的身体,获得充实感和安全感,对孩子健康性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

(大桥)

英德两国家长的小窍门

英国和德国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许多有趣的小窍门,颇有借鉴价值。

男孩穿蓝色,女孩穿粉色

在英国和德国,一看新生儿的襁褓,就能马上知道是男是女,因为男孩用蓝色毯子,女孩用粉色毯子。家长们认为,尽管婴儿并没有性别意识,但他们正在认识性别,如果他们从出生开始就穿某种颜色的衣服,就能让他们感到“这种颜色属于我”,从而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

英德两国的家长认为,裙子是女性天然的标识,而裤子则属于男性,所以他们给女孩穿裙子,给男孩穿裤子,以示区别。家长们这样做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裙子的摇曳能让女孩从小就从中获得温柔如水的特质,并且百变的裙子也能培养女性特殊的审美;而裤子直挺挺的,男孩穿上更能让他们养成坚毅、果断的性格。

爸爸带儿子洗澡,妈妈带女儿洗澡

德国教育心理学专家基尼指出,爸爸带儿子洗澡,妈妈带女儿洗澡,不能混淆。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知道,男孩的身体跟爸爸一样,女孩的跟妈妈一样。这是孩子最早了解人体和性别的启蒙教育。

男孩玩机器人,女孩玩布娃娃

尽管对玩具的选择没有明确、严格的规定,但英德两国的家长会给男孩买机器人玩具,给女孩买布娃娃,理由是:女孩玩布娃娃能更充分地激发其母性的本能,这样的女孩长大后更善良体贴;而机械类的玩具对男孩性别塑造的影响更大,可以培养其理性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英雄主义精神。

男孩多拥抱,女孩多亲吻

在德国,如果男孩帮了别人的忙或做了什么值得称赞的事,父母会给他一个拥抱,然后拍拍他的后背,而女孩通常会获得一个甜蜜的吻。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拥抱代表肯定,正是男孩所需要的,而亲吻则代表保护和爱,更适合女孩来享用。

男孩热衷挑战运动,女孩多做体操

在英国,男孩在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跟随父亲去爬山或游泳,而女孩更多地被父母送去练体操。英国家长认为,挑战性的运动能培养男孩坚强和不惧挑战的性格,而体操的柔美与女性的身段正好契合,能培养女孩温柔、平和的个性。

英德两国家长一致认为,与女孩相比,培养男孩的性别角色意识应该更早更用心。尤其是父亲,应多与儿子在一起,让孩子从父亲身上学习如何做男人。

(彭城)

瑞典无性别幼儿园引争议

瑞典幼儿教育发达,理念繁多且思想深邃。其创建的“无性别幼儿园”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激烈争议。

埃加利亚幼儿园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瑟德马尔姆区。与一般幼儿园不同,这里的教师刻意模糊性别界限。为模糊性别界限,幼儿园煞费苦心,从房间配色、玩具摆放到书籍选择都经过仔细考虑,防止孩子对性别产生思维定势。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推动两性平等理念。“社会希望女孩女性化,温柔又漂亮,希望男孩有男子气概,坚强外向,”幼儿园教师珍妮·约翰松说,“埃加利亚给孩子们提供选择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要长成什么样的人。”

幼儿园教师说话时尽量避免性别特征,回避“他”和“她”之类字眼,而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园长洛塔·拉亚林说,当有医生、警察、电工或水管工来幼儿园时,教师会使用第三人称中性代词来指代这些人。“没见到真人前,孩子们可以把这些人想象成男性或者女性,这能令他们视野开阔。”

幼儿园现有33个孩子,年龄1~6岁。自开业以来,幼儿园只有一个孩子在家长要求下退园,而等待入园者名单上有多人排队。现年44岁的家长尤卡·科皮说,他和妻子给孩子选择埃加利亚,是想让孩子根据天性而不是根据性别成长。

园长拉亚林说,幼儿园不否认男孩、女孩有生理差别,只是想让孩子们意识到这些差别不意味着男孩和女孩之间兴趣和能力不同。

埃加利亚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引发不小争议。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的动机是促进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但做得有点过头。这种刻意模糊性别概念的做法会让孩子感到困惑,难以面对幼儿园以外的世界。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杰伊·贝尔斯基质疑这种教育方法的正确性。他担心所谓“中性环境”会让小男孩变得“女气”。同样持反对意见的还有知名博客作者塔尼娅·贝里奎斯特。她说:“只要平等对待,性别不同不是问题。真正的两性平等是正视两性差别,然后相互尊重,优势互补,而刻意模糊性别概念几乎是在否定性别差异,显得很不自信。事实上,这样做也不管用,孩子们很快就能从别的地方知道男女的不同。”

(荆晶)

性教育与性别教育须双管齐下 篇4

性, 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根本;性是人们日常思想和情感的组成部分;性对每个人而言, 都是快乐或痛苦的源泉。人类的性观念、性行为是思维、语言、情感以及意识在内的文化心理与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因此, 人类的性观念、性行为既是文化现象, 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有着封建传统的国家, 性神秘、性禁锢的观念根深蒂固, 人人谈“性”色变。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西方国家“性解放”思潮的传入, 一些在性关系方面的腐朽思想一同进来。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国的性教育慢慢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 各种各样的性知识普及读物遍布城乡, 良莠不齐。1985年, 曾提出过“性教育进课堂”和“实施整齐划一的课堂性教育”等理念, 但实际效果不佳。2002年, 性知识的纸媒邮寄咨询和电子邮件咨询虽切实提高了中国人的性知识水平, 但被否认是性教育。这样, 性教育便游离在正式教育之外。

当下, 获得性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例如:利用无线电提供咨询、电台节目、对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青年男女的婚前教育等。

虽然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 但正规的性教育在学校里未能较好地开展。于是, 性无知和性放纵酿成了一幕幕人间悲剧。所以, 我们期待与呼唤正规的性教育。

二、忽略“性别”差异的性教育

性教育, 即以“性”为基础进行教育, 重点不在“性”而在“教育”。性教育以性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和前提, 既是青春期的知识储备, 又是日后结婚、过性生活的知识储备, 还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必经之路。“性”至少可从三个层面理解:生物存在的“性”、心理存在的“性”和社会存在的“性”。与此相应, 性教育应反映这三个层面的“性”。

性教育是全面的, 既应包括“性”的教育 (如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 又应在性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性别教育, 即男女性别差异的教育, 但当前正规的性教育只注重“性”而忽略了“性别”。例如, 男孩子越来越不阳刚。其原因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在家, 父亲整天忙于工作, 教育孩子的事情由母亲全权负责。另外,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 没有兄弟姐妹, 在这种情况下极易产生女性化倾向。在校, 特别是中小学, 女教师特别多, 教育教学和校园生活中阴柔有余、阳刚不足, 这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 女生男性化、男生女性化以及对“中性美”的过分渲染等, 使男孩子的性别角色意识模糊。还有, 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更适合女孩子的思维方式, 对男孩子的培育和性别塑造重视不够。

三、从性教育到性别教育

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看待男人和女人的关系问题, 如何处理自己与对方的“性”与“社会性别”的问题, 如何深刻认识性别差异的问题, 它涉及人性和文化的领域。当前, 中小学教育存在忽略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将性别教育作为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建立明确的性别意识, 培养他们鲜明的个性品质, 更能将性教育引向人性、文化和社会的广阔空间, 最终深化性教育的内涵。

性别差异是基于两性的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心理和文化差异, 不同的社会文化体系, 对男女性的社会期待不同, 由此造成性别文化上的差异。两性在生理与心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生理差异既是心理差异形成的生物前提, 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和教育的重塑;而心理差异是以生理差异为基础, 并主要因文化和教育而形成。

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使男女性别存在性别差异。在我国古代, 男女有别, 承担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分工不同, 父母对他们的态度和期望也不同。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的心理感受性比男性高, 但创造性思维能力稍差;男性具有思维的广泛性、创造性, 眼界较宽, 概括问题能力强, 看问题比较长远。

承认、正视并珍视男女性别差异是社会文化共同体健康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包括三点:一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互补共进;二是有效反对性别歧视, 倡导男女平等;三是体现社会道德水平的进步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四、性别教育的实施

性别教育就是以男女两性差异 (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 为基础的教育。性别教育应让男女认识到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差异、心理差异, 认识到这种差异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决定因素, 以使他们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 养成科学合理的自我认同意识, 最终形成一种高尚、健康的对待男女差异的态度和感情。

性别教育并非性别特征的极端归类。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它提倡类似坚强、勇敢、积极和乐观等人性的闪光点;二是它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性别意识, 使他们的社会行为符合自身的性别特质, 以培养他们鲜明的个性, 最终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性别教育 篇5

近段时间来,我校根据江门市妇儿工委、江门市教育局、江门市妇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我市全面加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通知》,我校积极推进中学生性别平等教育工作,让性别平等的理念根植校园,努力培养具有男女平等价值观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知指出,深入推进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目标任务是:教育引导学生、老师、家长增强性别意识,使性别平等的原则和理念在教学课程、教学实践、学生素质培养中得到充分体现,培育和增强学生的性别平等意识。

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重要举措,是推进实施妇女发展规划的重点目标,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我校认真学习通知的内容,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性别平等的教育气氛。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宣传专栏、电子屏、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和《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渠道,采用标语、海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男女性别平等理念和知识,为性别平等教育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氛围,把性别平等理念传输给每一位师生

2、逐步形成有效的性别教育体系。

我校结合思想品德课、班会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性别教育,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教育体系。初中学生则要接纳自己的性别特点,了解性别限制。如七年级重点在引导学生和异性友好相处,初步认识不同性别的特点;八年级学生学会接纳自己的性别,学会发挥各自的性别优势,在集体生活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九年级的学生重点在学习人身权利的知晓与人身侵害的防范。我们一方面立足于品德课教材,进行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利用班会课对全班学生进行性别平等教育。让学生知道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3、在日常细节中渗透男女平等的教育意识。

我校从日常生活细节上抓起,让每一位师生意识到性别平等教育的重要性。例如学生分小组学习时,男女同组;在平时学习中,有的是男女同位;歌咏比赛及舞蹈比赛时也男女同组;目的是增进不同性别孩子之间的友谊;开展的各种活动,如团队活动、文体活动、校运会等都坚持男女生的比例要相当,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校级、市级比赛评比中,男女生的比例也要适当,不可偏向任何一方;另外我校经常开展男女生礼仪教育,教给学生从一些日常行为细节中表现对异性的认同和尊重。这些,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4、坚持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白沙镇在我校建立了家长学校,我们利用家长学校的契机向家长传递了性别教育方面的常识和研究有效的做法。家庭其实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很多孩子本身的问题其实都是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所以我校坚持做好家长学校的建设工作,始终和家长统一认识,站在同一战线上。我校通过家长会讲述有关接受孩子的性别特点、扬长避短的话题、二胎家庭平等教养的问题等。

二、在性别平等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学校现在“缺少教材、缺少教法”。今后我们要从“生命教育、性别认同与平等教育、自我发展教育”等三方面内容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

2.要提高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与观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性别平等意识,使自己摆脱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男女学生。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身示教,创造两性平等的教育的环境,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实践性别平等的楷模。

3.要提高学生的性别平等教育意识。性别平等教育的真正意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都能自尊而后尊重他人,都能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觉察出两性的差异,并学会欣赏和容纳他人的行为表现,共同享有社会资源,以构建两性互尊互重、平等和谐的社会。

父亲是儿子性别教育的最好老师 篇6

要培养男孩的性别意识,首先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的混乱。

在我国,父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比较缺位,这是造成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上的混乱,父亲应尽可能地参与养育孩子的过程。婴儿在四五个月时,如果由父亲带孩子,孩子就会更勇敢,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

孩子渐渐长大后,父亲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树立男性的榜样,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同时要以身作则。

要避免男孩性别意识混乱,父亲要做的另一件事是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和促进社会化,而且对他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女孩也需要运动,只是男孩的需要更加强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的运动强度和难度要相应增加。这时,父亲即使不擅长运动,也要积极鼓励孩子运动,帮助他养成运动的习惯,甚至和他一起运动。

对于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儿童,若想避免男孩女性化,可以尝试找一个“代理父亲”长期与孩子进行交流。“代理父亲”可以是舅舅、外公或者其他男性亲戚,老师也可以,像“飞鱼”菲尔普斯,虽然他的父母离异,但他很小就与游泳教练认识,游泳教练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他的“代理父亲”,对他男性特质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很多男孩在青春期都面临过性困扰,长时间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普遍现象。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能够从各种途径获取性知识,但是什么是正确、科学的性知识,孩子并没有足够的辨别力。因此,他们需要父亲的指导。

为让儿子顺利地成为男子汉,父亲一般会乐意让孩子获得科学、适度的性知识。愿望是好的,可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这需要父亲能够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处理好父子关系。好的性教育,需要在父子之间建立起挚爱与尊重的关系。如果父亲留给孩子的印象是粗暴、严峻、缺乏耐心,孩子见到父亲像老鼠见了猫,躲得远远的,那你们之间怎么能够敞开心扉呢?

其次,父亲必须多陪伴孩子,倾听他的心声,分享他的快乐,支持他的想法。有些父亲错误地认为,既然要培养孩子的勇敢与果断,就不能对他太亲近了。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其实,男孩和女孩一样需要肌肤之亲,特别是来自父亲的亲近,这种充满温情的触摸将有助于他形成安全感,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感情的联系,以及学会如何关爱别人。

再次,不要认为性教育就是讲性技巧,孩子们不会在某个早晨醒来,突然提出一大堆性问题的。他们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随时提出各种与性有关的问题,他们心中的疑问是逐步涌现的。所以,对孩子的性教育要随机行事,越早越好,越真实越好。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爱的教育和亲情的培养都需要花费时间,父亲无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儿子,因为缺乏父爱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

有些男孩进入青春期后,不愿再和父亲一起洗澡。这说明孩子的身体已经发育,可能已经有了遗精现象,但是他不懂这是怎么回事,认为自己干了“坏事”,怕父母知道。这个时候,父亲应该和儿子聊聊,不要责骂他,也不要因为他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你可以跟孩子讲讲自己的过去,讲讲你在青春期出现的一些疑惑和困扰。如果你的态度诚恳,孩子就会放下戒心,开诚布公地请教你一些问题,同时也会减轻自己对性的恐惧感和罪恶感。然后,你就可以自然、大方地教儿子一些性知识,告诉他怎么正确对待已经来临或者即将来临的生理变化。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点,说明你和儿子已经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可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了:

一、帮男孩建立正确的性别观

虽然人的性别在受精的一刹那就决定了,但是在心理层面上,性别的发展是从3岁开始,到青春期达到高峰。3岁左右的孩子会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会问:“为什么女孩穿裙子、留长发、玩过家家,而男生穿裤子、留短发、玩打仗游戏?”这是儿童性别心理发展的开始。

二、自然地告诉男孩性知识

让男孩认识自己的身体,不必像老师上课一样严肃,在生活里可以有很多自然的方式。比如,和男孩一起洗澡时,可以告诉他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把洗澡变成游戏。在公共场所换衣服,告诉他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应该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换,因为身体有些部位是隐私,不要被人看见,同时认识到男女有别。

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应尽量简单、自然地告诉他,当提到“乳房”“阴茎”等词汇时,就像提到苹果、香蕉一样。说到这里,有些家长可能会感觉难为情,其实孩子关于性的提问,就和“今晚吃什么”一样,非常单纯,只需要直观地简单地给予回答,不用太深入,太深入会让孩子的思路混乱。

三、对男孩进行性道德教育

性道德,是人类调整两性性行为的社会规范的总和。它能够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通常,我们把性道德的内容概括为:性道德规范,正确的爱情观、贞操观和生育观,它的核心是爱与尊重。

要教育男孩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隐私。隐私的概念,应该从小就告诉孩子,比如,生殖器是人的隐私部位,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无权看或摸这个部位。

父亲还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向男孩传递正面信息,如夫妻间的相互尊重、忠诚、共同承担家务、尊老爱幼等,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性道德教育。

父亲要始终记得,在对儿子的性教育中,再也找不出比你更好、更合适的老师了。

【编辑:杨子】

性别角色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篇7

性别角色刻板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以及行为方面比较固定的看法和信念。比如人们希望男孩要有男子汉气概,女孩要温柔娴静。在学习上,男孩的字没有女孩的字漂亮等。刻板印象在教育中也屡见不鲜。

一、性别角色的意义

(一)性别角色对个体的意义

自从胎儿期性别分化以后,性别属性就跟随人的一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此外,性别角色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涉及性别意识、性别差异、性别平等内容。历经性别角色的准备、选择和性别行为的稳定实施等过程。其中性别刻板观念发展得较早,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习得在行为上的一些差异。个体只有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二)性别角色对社会的意义

性别角色由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构成。社会性别是在生理性别的基础上受到社会文化和生活制度的制约形成的,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是人们适应社会的主观意识。男女两性不仅丰富了社会角色体系和社会文化,而且不同性别之间优势互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实现性别平等,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三)性别角色对学校的意义

性别角色促使教育者从性别角色角度审视教育,从而改善和革除教育中的弊端,促使教育工作健康全面的开展;教育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助于解决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性别刻板等问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性别角色意识得到提高,促进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的建立,帮助学生确认合理的性别角色,实施恰当的性别行为,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性别角色类型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两个模式。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和双性化模式。早在1936年就有学者提出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用来描述男女两性稳定的行为倾向。研究者按照双重标准测定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发现具备自信和支配欲特质的男性的心理是健康的。具备温和与被动特质的女性是心理健康的。然而该模式没有考虑到性别局限和优势,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然不符合时代需求,双性化模式应运而生。

罗西于1964年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他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贝姆把性别角色又扩增了一个未分化,至此建立了较完善的“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的性别角色体系。有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人心理更加健康。因为他们具有两性的特质优势,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的完整性也反映出这一问题,双亲教育会使孩子拥有全面的性别榜样,有助于个体的双性化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影响性别角色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

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依据生物社会化理论,可以归为两大类,分别为生物遗传和社会文化。生物遗传因素由于自身存在的客观性,基本不在性别角色教育的范围内。社会文化方面分为家庭、朋辈群体、大众传媒、学校四方面。本文将这四点分为校外因素和学校因素,前三点归为校外因素类。本文将从这两方面进行介绍。

1. 校外因素

家庭方面主要是父母期望把孩子同化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父母的态度和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也会影响孩子的性别角色观念。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性别或性别偏好对子女进行教育,而孩子易受父母的影响,最终会一定程度地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性别行为。Harris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不大,起重要作用的是同辈团体,群体社会化理论还认为当另一性别不在场时,性别分化的行为减少。相关研究表明,只有女孩进行玩球时,竞争性较小,当男孩加入后,女孩的行为发生很大变化,但没有竞争性。大众传媒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来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如广告中权威专家的形象多是男性,而受众多为女性。性别偏见、性别歧视等通过媒体传播强化,给女性造成了无形的心理压力,阻碍性别角色的建立。

2. 学校因素

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教育中影响性别角色的因素又可分为教师性别、教科书、学校教育中的刻板印象等。

学校教育是由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组成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然而,教师性别对学生性别角色的影响不容忽视。从教育心理学中发现教师的性别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有人认为男性教师的性别行为榜样和象征意义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不同性别的教师向同学展示不同的形象和优势,这有利于学生习得不同性别的知识和优势,增强他们对性别的认同。作为教学工具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们通过书本了解关于性别的理论知识,通过书本中的人物可以获得性别角色榜样。此外,学校教育中的偏见与刻板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教师的性别角色期望,易使学生产生教师期待的行为,不利于其性别角色的正常发展。

(二)学校教育在性别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性别比例失衡,这是我国普遍存在且难解决的问题。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男女教师比例的不均衡现象尤为明显,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统计,我国幼儿园专任教师131万人中男性教师约3.2万人,仅占2.4%。这一情况不利于学生学习男性老师的勇敢果断和处事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双性化性别模式。然而这源于教师的择业刻板,在我国,大多数人认为男性做教师不合适,尤其是幼儿园教师,这就造成了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

其次,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也存在问题,如:缺乏性别角色的相关知识。此外,书中所用的人物也存在偏见,男性多为英雄人物、而女性多以受欺侮形象出现,这易造成男生的傲慢自大、女生的自卑和压力,不利于学生对自己性别的选择与认同。

另外,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刻板印象,如教师对学生有不同性别特质以及学科方面的期待,会据此对学生有所偏爱,致使学生表现出教师期望行为;在学科选择上的刻板印象,女生文史类多,男生理工科多。这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最后,学校教育漠视甚至无视性别差异的存在,这也影响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学校忽视性别上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差异,对学生使用同一标准,不利于他们的特长发挥和身心发展。如教师们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有相同的书写和读书能力。

四、性别角色对教育的启示

(一)理想的性别角色

当今社会是快速发展的,需要全面型人才,我们在发挥好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还要注重向异性学习,男女两性特点鲜明,女性多细心坚韧,男性果敢利索。个体只有具备两者优势,才能健康成长,从容地面对困难,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学校教育改进措施

性别角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为使学生习得全面的性别角色,就要注意性别角色在教育中的运用,抓好性别教育,改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加大幼儿教育和初等教育中男性教师的比例

由于教师择业的刻板,男性在选择职业时容易过滤掉教师、护士等职业,这就造成幼儿园和小学男教师比例过低的问题,不利于性别角色教育的实施。为保证教师性别均衡化需要做到:第一,社会制定相应规范消除择业刻板现象,倡导男性选择教育事业。第二,国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男性投身教育行业,平衡男女教师比例。第三,男性教师自身要克服择业刻板,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中去。

2. 性别教育知识丰富系统化、教材人物形象合理均衡化

性别教育是指以特定的社会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有形地或无形地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影响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以产生相应的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为保证性别教育的针对性系统化以及教材人物设定的合理性。要做到: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教育;不同的时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形成体系。幼儿注重性别意识、性别认知的教育。初、中等受教育者注重性别平等、性别差异、性别角色的教育。大学生注重性别平等、性别态度、性别行为的教育;教育用书中人物性别的设定要合理均衡。发挥好学校教育对性别角色的引导作用,更好地实现教育工作目标,完成树人任务。

3. 正视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刻板现象

教师应认识到教学中的刻板印象,并且注意消除。首先,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避免依据自己的性别角色偏好对学生有所偏爱和期待。其次,教师要了解不同性别学生的优势与差异,根据差异对男孩和女孩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教育方式,保证学生们顺利地完成学习和发展任务。教师还要发挥好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们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性别角色。

4. 在教育中重视性别差异

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校教育应据此实施不同的教育。第一,学校要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标准,发挥学生的性别优势。第二,学校增强教师对学生性别差异的了解,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落实性别差异教育。第三,学校定期开展关于性别角色教育的讲座,提高学生的性别角色意识,从而组成学生本身、教师、学校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四、结语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华认为,男孩教育和女孩教育首先是两种有差异的儿童文化。“既然有差异,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以女孩为标准来衡量男孩,或者反过来以男孩为标准来衡量女孩。这足以说明性别是教育不可忽视的因素,只有把这一因素纳入到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去,做到性别教育有针对性、具体化,强化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学生完成性别意识、性别态度的树立,了解性别差异,促进性别平等,整合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使之达到平衡和谐,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任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这样的社会成员才能拥有更健康的心理,更好的发展,社会也才能更加美好、和谐。

摘要:通过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男女两性留存下来,当今性别歧视和刻板现象却依然存在,本文通过介绍性别角色、角色刻板等相关概念,以及影响性别角色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一些改进措施进行了简单介绍,使大家对性别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希望引起教育工作者对性别角色的重视,做好不同性别学生的教育工作,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茁壮成长。

关键词:性别角色,性别刻板,性别角色类型,启示

参考文献

[1]石艳玲.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及相关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万明钢.性别与性别角色差异的跨文化研究[C].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跨文化心理学导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08).

[3]王雪珍,李林.性别角色类型研究及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8(02).

[4]刘博宇,陈利.关于性别角色认同研究的深层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04).

[5]吴维屏.性别角色教育相关概念及性别角色发展理论研究综述[J].外国小学教育,2013(12).

[6]戈圳.教师性别因素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A].2095-9214(2015)06-0271-01.

[7]张静静.学前教育男女教师比例失衡的根源及对策分析——基于对身心二元论的批判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5(08).

基于教育视角的性别工资差异分析 篇8

伴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工资由原来的计划控制变为现在的市场决定, 工资差别尤其是性别工资差异日益明显, 因此, 研究性别工资差异问题变得十分必要。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可以由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别歧视等理论解释, 另一方面可以从教育视角找原因。由于接受的教育程度、内容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个人能力及工作技能, 进而形成不同的职业选择, 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出现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有研究显示, 我国性别工资差异从1988 年的15.6%变为1995 年的17.5% (Gustafsson and Li, 2000) , 到1999 年, 性别工资差异更是变为29.71% (Yueh, 2004) 。导致性别工资差异的因素很多, 最主要的因素是教育。国外实证研究表明, 教育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别是解释工资差别的非常可观的一部分, 但是相比较而言, 教育数量上的性别差异却很少能解释男女的工资差异, 主要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受教育年限相似 (blinder, 1973;Oaxaca, 1973) 。而教育内容的差异在解释男女工资差异上则显得重要得多, 对应的学生获得技能和训练的种类也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比如在高中, 男孩比女孩更喜欢参加一些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 而女孩更喜欢外语之类的课程 (Foxetal., 1979;Marini, 1989;Fennemaand Sherman, 1979) 。同样, 在大学里, 男女大学生通常选择不同的专业, 尽管随着教育的发展, 典型的男性专业已被调整, 但是这种差别依然存在。例如, 1988 年, 美国商业学位的8.7%、工程学位的6%、物理自然科学学位的13.6%、数学学位的37.1%是女性 (Jacobs, 1989) , 到了2001 年, 这些数据分别提高到47.2%、15.4% 、31.5% 和47.2%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Statistics, 2003) , 但典型的女性专业并没有经历过向男性过渡的过程。在1988年, 教育学位的79.5%、卫生专业学位的77.8%以及家庭经济学位的97.3%是女性, 到了2001 年, 这些百分比几乎没有变化。国外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普遍存在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现象 (Dougherty, Zhang etal., 2005;Psacharopoulos and Patrinos, 陈良焜, 鞠高升, 2004;Trostel, etal., 2002) 。主要是因为与男性相比, 不同教育程度的女性之间工资差异较大。在低教育水平 (初中、高中) 上, 女性工资远低于男性, 而在高教育水平 (大专、本科、研究生) , 女性工资水平与男性差距较小 (刘泽云, 2008) 。同时, 相关研究明确得出, 研究生学历女性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女性平均工资的2.36 倍, 而相同学历的男性职工的平均工资只是男性平均工资的1.93 倍 (刘泽云, 2008) , 这一发现与其他有关中国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 (GustafssonandLi, 2000;HughesandMaurer-Fazio, 2002;陈良焜, 鞠高升, 2004) 。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市场上存在工资性别歧视, 进而使工资在性别之间产生差异, 而这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二、基于教育视角的性别工资差异的原因及表现

性别工资差异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能力上的差异、行业选择上的不同、劳动力市场的歧视等, 但归根结底却是教育, 教育是提高未来收入并带来职位晋升的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由于接受的教育不同, 男女学生形成了不同的人力资本, 走上了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 进而获得了不同的劳动报酬, 进而产生性别工资差异,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使择业机会不同

很多研究认为, 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独生子女政策以及高考制度淡化了传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歧视观念, 使得两性接受教育机会趋于均等。但与此同时, 女性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阻碍因素, 其中教育成本的个人支付能力不足成为阻碍女性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主要因素[1]。贫困家庭女孩教育问题可以充分验证这一说法, 这类家庭由于生活条件差、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生活观念落后等原因, 常常不重视女孩的教育问题, 贫困家庭女孩辍学率尤其高。这些女孩由于文化知识短缺、工作经验不足而只能选择难度低地、重复性高、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

(二) 专业设置的差异获得完全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实施文理分科的教育模式。据调查, 文科专业中的80%以上是女生, 从中可以看出男生更倾向于选择理科专业, 而女生则倾向于选择文科专业。高中文理科的课程设置有很大差别, 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之外, 理科生只学物理、化学、生物, 文科生只学历史、地理、政治。由于文理科之间缺乏交叉学科, 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这样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也受到了很多限制, 多数理科生选择机械类、工程类、电子技术类等学科, 而文科生则倾向于语言类、师范类、行政类学科。两类学生几乎被分到了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 接受着不同种类教育和培训, 在毕业时, 他们也将获得完全不同种类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职场中男性和女性的工资差别。

(三) 高校培养模式的差异引起能力和表现方面的不同

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均不同, 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即培养“通才”意识, 同时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学术性和科学研究能力, 努力为国家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做出贡献;而应用型大学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中, 职业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医生、教师、律师、工程师等职业应用型人才, 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电气工程师、维修工程师等。即使是同一所学校, 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同, 如行政管理类的学生动手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多数是弱于常常动手实践操作的机械类工程类学生。可以看出, 学校间、学校内部的教育内容上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禀赋。另外, 男女学生在选择学校、专业时有着不同的偏好, 有调查发现, 多数师范类院校、语言类院校的男女比例高达1:6, 个别专业出现了“巾帼班”的现象。相比之下, 理工类的学校男生偏多。因此, 高校教育内容方面的差异会引起男女学生能力和表现方面的巨大差异。

(四) 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促使选择不同的行业和工作领域

由于课程、专业设置的差异使男女学生获得了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加上培养目标及模式的差异使男女学生形成不同的能力和表现, 这些差异共同促成了男女学生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 从而使男女学生在选择工作行业和领域时有了不同的倾向。我国总就业人口中, 女性比例为44.93%, 如果行业和职业之间不存在隔离现象, 那么在各行业的性别比例应接近总就业人口的性别比例,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 不同职业女性比例差异巨大。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领导岗位上女性比例最低, 仅为11.41%;而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总体水平, 达51.73%。这种差异在行业之间也很明显, 建筑业女性比例最低, 仅为16.15%;而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女性比例则大于总体水平, 达53.41%[2]。与女性就业者以更高的程度聚集在农、林、牧、渔等行业以及服务性职业中, 相对应的是, 这些行业与职业常常具有技能低、报酬少、劳动时间长且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这是造成劳动力市场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对策

(一) 提高女性的教育程度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是递增的, 因此, 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享受到递增的边际报酬, 部分女学生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 人力资本水平较低, 这不仅阻碍了物质资本的流入, 还进一步扩大了工资的差距[3]。因此, 要高度重视女性的教育, 尤其关注贫困家庭女孩教育问题。可以通过颁布《贫困法》给予贫困家庭一些政策上的支持, 严格界定贫困家庭标准, 建立“贫困家庭女孩教育专项基金”, 以此来帮助贫困家庭女孩提高教育程度。学校方面可以提供适合贫困女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以此来降低其辍学率。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 不仅可以增加女性生产能力, 提高其工资水平, 还有助于降低其遭受工资性别歧视的程度。因此, 要想解决性别工资差异问题, 必须首先提高女性教育程度。

(二) 科学选择学校培养目标及模式

高中教育中, 高度化的文理分科模式不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教育部表示不分文理科是高考改革方案的内容之一, 这一制度的尽快落实, 将使得男女学生可以获得相通的知识和技能。在大学教育中, 建议各高校适当参考英国的跨学科教育模式, 不同高校分别拿出几个学科组成一个学科群, 也可以是一个高校内不同学院之间的合作。比如将哲学和数学相结合、工程学和行政管理学结合等, 为了配合学科群的发展, 也要积极实施课程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方式有利于均衡学生能力和表现方面的巨大差异。总之, 高中和大学教育中要兼顾两性特征, 使得男女学生各自的人力资本特征是相似的, 避免女性集中在劳动强度大、技能低、报酬少的行业, 从而有利于缩小性别工资差异。

(三) 重视女大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各类学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要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 为女大学生提供独立的职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并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为女大学生做专场讲座, 强调每个学院都要开展专项的女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学校方面成立专门的检查监督小组, 切实保障这一工作的落实。财政需要给予学校资金上的支持, 这是各项任务开展的资金保障。同时, 相关部门在各高校间开展“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评比”活动, 对这方面做得好、成果好的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只有这样不断强化对女大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 才能提高其工作能力, 进而增加女性职场中的工作收入, 缩短性别工资差异。

(四) 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

多项研究表明, 男性集中的行业普遍比女性集中的行业工资高[4]。在性别工资差异如此严重的情况下, 应鼓励女性挤入男性集中的行业, 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但前提是女性必须足够优秀且工作能力极强。要达到这一标准, 除了要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 获得与男性相似的知识和技能之外, 还要重视女性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我国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与《就业促进法》都明文规定禁止性别歧视, 但对于用人单位违反平等就业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却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进行约束, 这就造成部分用人单位主观地存在就业性别歧视。为此, 需要出台具体化、可量化与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为保障两性平等就业提供法律平台, 弱化女性在行业进入方面的制度障碍, 以利于消除男女在行业分布上的差异, 促进两性公平就业。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性别工资差异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Charles Brown&Mary Corcoran C..Sex-Based Differences In School Content And The Male/Female Wage Gap[J].NBER Working Paper 5580, 1996, 5 (15) .

[2]曹星, 岳昌君.我国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文献评述[J].教育学术月刊, 2010, (2) :11-12.

[3]Peter Maassen&Johan B.s..Muller Higher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mployment in Europe[J].2006, (9) :93-110.

医学教育环境知觉的性别差异探析 篇9

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成员,既是接受教育者,又是主动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研究表明,教育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术成就[2],而学生对教育环境的满意的知觉,能够反过来鼓励学生愉快地接受学习[3]。这提示我们,高校应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需求、道德价值、认知水平等方面的特点及差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状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环境,更好地发展自身。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徐州医学院抽取2000名在读学生进行施测,回收问卷1931份,经严格筛选,有效问卷为1673份,有效率86.7%。其中女生993人占59.35%,男生680人占40.65%,涉及3个年级,13个专业。

(二)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由中国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研究中心翻译的英国Dundee大学开发的 《教育环境评估量表》 (DundeeReadyEducationEnvironmentMeasure,DREEM)[4]。 该量表由五个维度,包括50个单项组成,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克朗巴赫a(Cronbach’a)系数为0.93。采用likert量表的五级记分制,即“非常符合”、“符合”、“有时符合”、“不符合”、“非常不符合”五级。记分方式为:正向陈述的条目这五级相应分值为5分、4分、3分、2分和1分,如果是反向陈述的项目则反向记分。该量表第4、8、 9、17、25、35、39、48、50项为反向记分题,满分250分,按得分情况划分四个等级“非常好”(201—250分)、“较好”(151—200分)、“问题很多”(100—150分)、“问题严重”(1—100分)。

(三)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双人双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性别方面分别就学生对学习的知觉(12项), 学生对教师的知觉(11项),学生对学术自我知觉(8项),学生对环境的知觉(12项)和学生的社交自我知觉(7项)五个维度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男女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总体得分情况

表1显示男女生五个维度得分和教育环境总分均处于四个等级中(“非常好”、“较好”、“问题很多”、“问题严重”)的第二个等级,也就是较好这个档次。其中男生对教师的知觉低于女生,对学习的知觉高于女生,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男生对学术、环境、社交的知觉高于女生,并存在统计学差异。

(二)男女生对教育环境知觉的单项测量结果

表2显示50个单项中有17项在男女生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对学习的知觉有3项,对教师的知觉有4项,对学术的知觉有2项,对环境的知觉有4项,对社交的知觉有4项。

三、建议

(一)男女生对学习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学习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1、7、22项上,即男生更加符合“我被鼓励参与课堂教学”;更加赞同“教师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能帮助培养我的自信心”。这说明医学院校男女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上存在差异,较多的男生能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与教师的互动程度及自我效能感方面均优于女生;而较多的女生性格羞怯,怕出丑,与教师的互动程度不及男生。此外,男生大多善于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强,对医学知识大多是理解记忆,学习兴趣浓厚,充满自信;而女生较多的是机械记忆,忽视知识的融会贯通,不愿动手操作,忽视联系实际,学习费力而效果不好,打击了自信心。这提示教师应对女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鼓励女生采取积极的自我暗示,指导女生注重知识的理解、迁移和想象,给女生创设特殊的医学教育情境,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女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增加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男女生对教师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教师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8、9、39、50项上,均为反向记分项, 即女生更加反对“教师嘲弄学生”、“教师们很专制”和 “教师们上课发脾气”、“学生们激惹老师”。这说明医学

院女生对教师的评价优于男生。这可能是由于女生从小就受社会、家庭对性别角色的教育,常常表现得温顺、安静、守纪律,努力扮演着教师喜欢的角色;而男生则易形成调皮、机智、好质疑、独立的性格特征,讨厌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一人讲台”的授课模式,讨厌被约束、控制,从而影响了主观能动性,对教师的知觉较女生低。这提示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逐渐从“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三)男女生对学术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学术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21、27项上,即女生更加符合“我感到已为从事我的职业做好充分准备”和“我能够记住所有我需要的知识”。这说明医学院女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优于男生,可能与多数女生勤奋、认真、细致、踏实的性格特征有关;而男生的自制力与坚持性多数不如女生,重视接受新的知识,对学前的准备、学后的总结巩固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端正学习动机,指导学生主动完成学习任务。

(四)男女生对环境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教师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23、30、35、49项上,即男生更加赞同 “教师授课过程气氛轻松”和“学校给我很多机会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女生更加反对“学校的生活体验让我失望”、更加赞同“我感到我能随意提出我想问的问题”。这说明男生进入大学,获得更多的自由,很少受到外界的约束,社交圈子扩大,感到授课过程轻松,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但同时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医学课程考试要求更高,处理的琐碎事情更多,对学校生活体验感到失望。女生相对于男生进入大学的转变较少,继续保持高中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认真,勤学好问,主动质疑, 积极思考发展自我。这提示高校应该引导学生认清自我,掌握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地设定学习目标,管理自己的学习情绪,坚持学习并且定期总结反思, 有效地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

(五)男女生对社交知觉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在考察学生对社交知觉的单项中,男女生差异性体现在第3、14、19、46项上,即女生更加赞同 “对压力大的学生有完善的支持系统”、“我很少感到厌烦某一课程”和“我的住宿条件舒适”;男生更加赞同“我的社交生活很丰富”。这说明男生进入大学,随着社交圈子的扩大、心智逐渐成熟及特殊的社会因素,对未来的择业就业承受的压力大于女生,同时对大学教学进度安排得紧凑存在抵制情绪,对大学住宿条件要求也高于女生;较多女生进入大学就一心认真学习,服从学校的各种安排,面对现实,学习情绪较男生轻松,物质需求较男生低。这提示高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同时给学生提供释放压力的支持系统。

男生和女生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观念、性格、智力、思维、行为等等。随着高等教育量的扩张,高等教育在其规模、高等教育观、功能、课程与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经历、学校类型与规模、领导与决策、 学术标准、入学和选拔、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会发生质的变化[5]。高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积极进行回应,为他们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营造有利的氛围,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宽松的环境。

摘要:文章采用国际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REEM量表对医学教育环境进行测量,比较分析不同性别认知状况的规律性及差异性,其中男生对学术、环境、社交的知觉高于女生并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女生对教师的知觉高于男生,并据此提出应对措施。

性别教育 篇10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 (sex) 和社会性别 (gender) , 生理性别是自然的、先天生成的, 社会性别是社会的、后天形成的。性别教育是关于男女两性如何学做“男人”和“女人”的教育, 包括生理性别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两方面的内容。科学的性别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 以及和谐社会的建构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我国中学和大学教育阶段, 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生理性别教育学科体系,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社会性别教育却较被忽视, 除了某些高校因专业需求, 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了女性学、女性研究方面的专题课程之外, 鲜有高校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教学课程, 甚至许多高校教师根本就缺乏社会性别教育的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利用现有的课程和教学资源, 挖掘现有课程所具备的性别教育潜质, 巧妙合理地将社会性别教育切入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 无疑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权宜之计。而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形式方面来考察, 我们都会发现影视教学正是一门具备性别教育潜质的课程。高校可以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 通过对影视艺术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与探索, 巧妙地把性别意识教育贯穿在艺术教育之中, 事半功倍地同时实现艺术教育和性别意识教育两重目标。

二、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性别意识是社会中的人们在自身文化背景影响下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男女两性特点及两性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觉的性别意识包含对两性地位、作用和价值的清醒认识, 对自我性别的高度认同, 对社会文化中不合理性别因素的敏锐觉察等重要内容。性别意识作为人文精神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接关涉到一个人的自我角色定位, 并影响其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个人的性别意识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而且会通过他们的家庭角色及社会职业进而影响到家庭的质量和两性的关系。而两性关系又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制约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影响各行业、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进程。“就目前的人类社会状况来看, 性别分层仍然是人类主要的分化形式之一”。[1]在绝大部分社会和文化中, 两性在价值、地位、等级上处于不平等的状况, 男权始终处于支配地位。性别是“作为一种等级差异而存在”。[2]在我国, 漫长的父权传统, 以及悠悠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华民族历史, 形成了贬抑女性的社会文化环境, 因此我国的社会性别问题更加复杂, 就业歧视、家庭暴力等两性不平等现象至今依然普遍存在, 且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解决两性在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将其消除于初始和萌芽状态, 对社会失调防患于未然, 才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天之娇子, 代表着中国新生代的整体形象和水平, 他们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他们的性别意识是决定未来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 加强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教育, 对未来社会男女两性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格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也是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准备期, 性别意识教育尤显重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 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性别研究、性别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和教育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68%的大学都开设了性别教育方面的课程, 700多所高校开办了女性学专业和研究中心, 其中一些高校还设立了硕士、博士点。韩国和日本也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现代意义的女性研究。相形之下, 我国高校的性别教育状况很令人担忧。虽然已有一些大学成立了有关妇女与社会性别问题的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几所学校已经开设了性别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 但是, 在绝大部分高校, 性别教育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保守的教育思想影响下, 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自觉意识, 甚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性别歧视。

由于学校教育中性别教育的缺失, 学生对社会性别问题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社会经验感知的层面, 对社会性别问题缺乏深入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目前, 在我国许多高校, 无论男生或女生都存在性别意识淡薄, 性别意识偏颇、僵化, 性别认同困惑等问题。有研究表明, “我国高校较多女大学生在性别意识上表现出对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认同;强烈的性别自卑;期望值和竞争意识、成就意识水平较低;缺乏性别意识和妇女解放的责任等缺陷”。[3]“在男性大学生中, 因为自己外部形象和个性气质不够‘威猛’、‘豪爽’而自卑的学生有之, 盲目地通过抽烟、酗酒、骂粗口、寻衅闹事等行为方式以显示自己‘男子汉气概’者有之”。[4]而且, “大学生中存在较严重的性别认同问题, 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都会接待不少同性恋、异性癖以及其他对性别感到困惑的案例”。[5]

在举国上下协力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 在我国高校实施性别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三、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教育的可行性

影视是现代高科技的产物, 视听传媒已经形成明显的媒体霸权和接受强权。影视艺术的诞生,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美育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今天的高校教育中, 影视艺术更是承担起了非常重要的教学功能。当代大学生是在电影、电视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 影视文化深深地渗透于他们的成长历程, 影视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可以说, 影视是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 影视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影视作为一种新的高校教育手段, 在大学生的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 影视艺术也一定能在高校性别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 从教育内容上来说, 影视能为高校性别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内容。影视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影视作品。影视是一种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形态, 影视作品是社会生活的产物, 因此必然会受到现实中性别格局、性别观念等的影响。性别因素在影视世界的渗透是十分深广的。从创作方面看, 性别不同的编剧和导演基于不同的生理性别经验, 更因为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形成的独特社会性别经验, 会将其性别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赋予影视作品, 使影视作品在思想内容、形象塑造、情节架构等方面打上编导性别特征的印记。例如在不少男性编导的作品中, 都能不同程度地看出父权文化和男性权力意志的投射。女性导演们则会凭藉女性敏感的心灵和独特的视角, 自觉不自觉地将女性意识、女性情感灌注到影片创作中, 竭力表现女性生活中的幸福与欢乐、迷茫与痛苦, 传达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 展现出迥异于由男性编导的影片的性别取向。而从影视的接受方面来看, 观众的性别身份、性别立场等因素也会影响到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影视中的“性别”不只是单纯的有关男性、女性的自然生理属性, 它更负载着影响社会性别形成的诸多历史、文化内涵。而这些无疑正是对学生进行性别意识教育的最佳素材。

其次, 从教育形式上来说, 影视的审美性、形象性, 以及影视所先天具有的传播优势, 等等, 也使得它在性别意识教育方面具备了其他艺术课程所不具备的优越性。一方面, 影视在传播方式上独具优势。影视的符号系统主要是运动的图像与声音的结合, 以直接、真实、生动的形象再现来反映生活、记录事态、传播信息, 可以让学生从直观化的视听形象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另一方面, 影视的内容和式样丰富。影视以新闻报道、专题讨论、实况转播、故事片、科技片、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多种式样, 兼容了语言、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特性, 为话剧戏曲、相声杂技、知识竞赛、问题辩论、时装表演、体育实况等各类形态的文化提供了极其广阔的表现天地。此外, 影视文化传播的迅捷性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企及的。诸多的优越性无疑能促使影视文化广泛地介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并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的影视教育已经形成以素质教育体系、相近教育体系、专业教育体系三方面构成的完整而又有层次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传播教育运作体系。”[6]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影视艺术的优越性, 在影视教学中切入性别教育, 就会效果显著地将高校性别教育落到实处。

四、在影视教学中进行性别教育的实操性

科学的性别教育是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前提下的性别公平教育, 即没有性别偏见与歧视、没有传统性别定型、符合男女身心发展的性别意识教育和教学模式。科学的性别教育在高校应该具体体现为:让大学生了解有关性别的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自觉的性别意识;使大学生学会运用性别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 认识社会性别形成和消除的历史必然性, 将社会性别意识转化为自觉的社会行动;提高大学生的性别觉悟, 促使其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 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 最终实现保持心理健康、提高个人素质、自由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教育, 首先应该注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可能影响到学生性别意识形成的因素, 比如学校应注意教师的教育思想中性别观念是否合理, 教师在教学之前应检视作为教学素材的影视作品能否体现先进的性别文化发展方向等。在影视教学中实施性别意识教育的主要切入点应该在于对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性别内涵进行挖掘, 使学生在共同探讨影视作品性别内涵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具体来说, 在影视教学实践中, 性别意识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切入。

首先, 分析影视作品中的性别意识、性别观念、男女两性的生存境况、编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性别立场和性别观念, 以及男女两性在心理、观念、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等等。例如, 对一些凸显女性主体意识的影片的分析, 无疑可以成为高校性别教育的典型范例。以黄蜀芹编导的影片《人鬼情》为例, 影片通过叙述女主人公秋芸童年不幸失母、青年爱情受阻、中年婚姻痛苦的命运发展史, 生动细腻地展示了一个女人的心态、情感与呐喊, 是一部彻底的女性生活寓言。片中坦率地对女性的历史命运提出质询:已然功成名就的秋芸今天的一切是幸运抑或不幸?作为女人, 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无疑从深层次反思了当代女性谋求发展所面临的文化话题。又如刘苗苗的《马蹄声碎》, 影片从反传统的角度反思中国女性的欲望和境遇, 影片叙述的是红军长征时8名女兵被大部队放弃后仍旧追赶部队的故事。影片中一再强调, 尽管环境极端恶劣, 但女兵们仍未忘记女性身份, 仍未丧失女性意识。影片真实地把握了女性命运在历史进程中呈现的复杂性, 也十分大胆地在革命历史题材领域思考女性的欲望、性别差异和主体性问题。如果教师能围绕影片内容进行相应的性别意识内容分析, 并指导学生就影片进行一些与性别有关的话题的讨论, 那无疑将会很成功地实现性别教育。

其次, 反思影视作品中诸如性别偏见、性别冲突、性别歧视等种种不合理的性别问题, 探讨男女两性平等、和谐互补的理想模式的发展趋向也是性别教育介入影视教学的一个重要突破。传统的性别观念随着男权文化长久流传, 已经被锤炼成“天经地义”的规则散布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甚至渗透到人们心理结构的无意识层面并形成一种心理定势。例如在传统的影视作品中, 往往把稳重、理智、高大、对事业富有进取心者作为男性的代名词;而把女性定义为温柔贤惠、柔弱娇小, 更多地关注于婚姻家庭、情感生活。她们要么被呈现为由柔顺、善良、勤劳、坚忍、温良恭俭、三从四德、自我牺牲等诸多品质堆积成的贤妻良母形象, 要么出落为风姿绰约、楚楚动人的大众情人形象。其实, 这种刻板的性别规范, 超出了两性所应有的正当差异表现, 否认了生活性别的互动功能, 传达的是一种传统男权文化对现代生活的诠释, 是性别不平等状况在影视艺术中的隐性呈现。教师就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剖析这些银幕形象, 分析形成男女形象差异的历史性成因, 反思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男权文化因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性别社会及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的文化与制度基础, 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自觉的性别意识, 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性别觉悟, 增强运用性别视角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现象的能力。

五、结语

建设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各阶层的共识, 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两个性别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 高校应该潜心发掘影视文化中蕴涵的性别教育资源, 将艺术教育与性别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影视教学的性别教育功能, 在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教学人文性培养目标的同时, 为社会输送具备健康人格的大学毕业生, 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美]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华夏出版社, 2005:13.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3.

[3]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 2003, (1) :60.

[4]王宏民.大学语文教学与性别意识教育[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30.

[5]谭潇潇, 刘卫华.大学生性别认同调查与教育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6.

单一性别教育更能缓解学习焦虑 篇11

近年来,对于单一性别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正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教育热点。一些研究表明,单一性别学校的学生学业成绩更出众,而且他们更自信,态度也更积极。

这项研究对于中学女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由于普通学校用单一标准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女生而言,这是一个压抑的环境。而女校可以围绕女生特点设置特色课程,有利于发挥女生的固有特长。本研究使用定性数据,历时三年收集了一个独立网站上的数据,参与者的反应一致表明,把六年级女孩放置在单一性别教室进行教学,无论是上课还是参加活动,她们都比在混合学校中更加放松和投入。结果表明,中学女生参与单一性别教学,有助于她们的学习和成长。

(When “separate”may be better: exploring single-sex learning as a remedy for social anxieties in fem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Middle School Journal,Volume 47, Issue 2, 2016)

性别教育 篇1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是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强有力的保证。与普通的科学知识教育不同的是, 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可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树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生理特征, 性别除了生理 (自然) 属性之外, 还有其社会属性, 即社会性别。社会性别是指“人们由语言、交流、符号和教育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判断性别的社会标准, 是一整套有关男人该怎样行为和女人该怎样行为的观念和规范”。[1]社会性别教育以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性别观念为基础, 通过显性与隐性的教育方式影响高校学生的性别认知和性别观念, 以使其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过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视社会性别教育, 首先体现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 就是要尊重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需要, 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环境中, 针对不同性别群体进行必要的差异化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正视性别差异, 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其积极健康的世界观, 以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 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与形成, 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性别文化的发展与进步。社会性别教育通过广泛传播积极、全面、正确的性别文化, 促使在高校内形成“男女平等、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性别文化氛围, 促使在校大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自身性别特色的同时吸纳异性的优势, 发挥个体优势, 寻求适合自我的发展途径与模式, 从而不断地提高与完善自我。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

当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大环境中, 男女两性群体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需求, 例如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习得与标准评价方面, 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学习内容、方法及满意度方面,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与效果认同方面, 在就业择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等。与此同时, 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较为薄弱, 在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性别困惑较为突出, 部分大学生依然受到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 表现出诸如缺乏社会性别知识、对性别平等的理解片面;性观念的错位, 大学生受开放性观念的冲击较为严重等现象。[2]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采取的是一种无差异化的教育方式, 即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具体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基本采取的是同质化教育,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因性别的差异而应有的针对性教育。

(一) 教育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

1995年, 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各国政府和其他行动者应该把性别意识纳入所在政策和方案的主流。”我国是最早承诺将性别意识纳入主流决策的49个国家之一。《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也再次明确提出要重视社会性别教育, 特别是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教育。然而, 受传统性别观念意识尤其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社会性别教育在我国高校环境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教育主体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依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性别意识的束缚, 把生理性别作为一个主要标准来衡量评价学生的行为, 从而使学生在受教育主体的影响之下形成与传统性别观念一致的片面的性别意识, 限制了两性的全面发展。

此外, 在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虽然大力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 但是多数个体往往对其深层次含义的理解有所偏差, 即片面强调“平等”, 甚至将“平等”理解为“对等”“平均”, 笼统地认为性别平等即是男性女性均可实施同样的行为、完成同样的任务, 从而给予在校大学生性别意识以错误引导。除此之外, 在校大学生还受到来自家庭、社会、传媒等多方面的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难免会产生自我性别认知的缺失, 从而在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性别意识方面受到重重阻碍。

(二) 社会性别教育内容与实践的缺失

当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组成。显性教育是指利用各种直接的手段、公开的场所, 有领导、有目的、有组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主题, 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目前, 高校在这两个方面的教育过程中, 教育内容与实践的同质化现象较为普遍, 无法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差异化要求做到“因性施教”。同时, 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 现代男女大学生基本已经形成既定的性别角色, 在规划自身发展时, 仍有一定数量的个体更多的是以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的社会期望标准来设计自我, 也有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这种传统性别角色的弊端, 但不知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 处于迷茫之中, 急需积极、科学的性别理论与实践教育来引导自己走出疑惑。但是, 当前我国高校普遍没有开设性别教育的基础课程及实践课程, 性别教育内容与实践也仅仅零散地分布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及课外拓展活动中, 缺乏主流学科支撑。因此, 专门的社会性别教育教材与教育实践的补充与普及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制度的性别缺失

现阶段, 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 我国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环境有所改善, 但不够深入。诸多变化目前仍停留在“女性追赶男性以达到与男性对等”的阶段, 更深一层次的异质针对性还无法体现出来。此外, 当前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网络新媒体环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极为重要的阵地, 随之而来的网络新媒体环境中线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受到传统刻板性别意识以及线下社会性别实体教育的缺失影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制度中的性别关怀也面临较多的困难和阻碍, 例如网络资源的和技术的落后、平台制度的不完善使已有的教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与运用, 导致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线上社会性别意识教育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三、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

通过上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社会性别教育缺失的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性别教育, 既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 又满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育人的需求, 也是在校园乃至整个社会范围内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客观要求。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社会性别教育的缺失,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社会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 进一步完善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切实做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策层面

教育主体是推行性别公平教育最直接的教授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社会性别观念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 对教育主体进行科学系统的社会性别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培训, 以帮助其树立社会性别意识, 以保证平等积极的对待不同性别群体的学生。另一方面, 不断完善教育者社会性别意识, 不仅要使其树立正确的意识, 最重要的是还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性。教育者通过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将无性施教和有性施教进行有机结合, 在遵循客观性别差异的基础上强调平等, 切实做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决策层面, 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二) 不断完善社会性别教育内容, 并将其逐步贯穿于各科教育之中, 以求达到全方位的社会性别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社会性别相关教育实践内容, 即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增加基于性别的差异化教育和实践内容。通过社会性别教育, 使不同的性别个体能够以客观全面的社会性别观念、站在平等的地位处理两性关系。如在就业择业过程中, 能抛弃片面守旧观念的束缚, 选择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职业, 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使自我人生价值得以最大化地展现;在恋爱婚姻中, 摆脱性别刻板印象对个体的束缚, 以社会性别意识为核心来对待社会性别问题, 学会“换位思考”, 以使两性能够更加和谐地发展。此外, 在高校范围内构建和完善社会性别课程体系建设, 开设社会性别教育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等系列课程, 积极开展社会性别研究。

(三) 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合力, 营造良好的社会性别教育环境, 推进和谐的校园性别文化建设

可以明确的是, 性别不仅仅是一个生理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我们应正确认识到生理遗传因素只决定男女生理性别的不同, 而男女性别刻板印象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化过程, 即家庭、学校、社会给学生的行为以不同的对待和鼓励。[3]因此, 高校的社会性别教育需要集家庭、学校及社会三者的合力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 可通过搭建基于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互联社会性别教育平台, 建立和完善学校与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 不断巩固学校教育的性别平等观念, 推动学生性别观的良性发展。

性别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的创新, 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实践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性别教育有机结合, 因性施教, 强化社会性别意识, 将社会性别意识渗透高校各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去, 以真正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以人为本”理念, 并通过多层面、多种手段支持高校大学生, 对其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赋权与增能, 激发其内在能量, 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增加其群体归属感, 从而不断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平衡、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闫玉.性别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探索[J].郑州大学学报, 2013 (11) .

上一篇:中央常务委员下一篇:预应力锚索支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