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发展

2024-06-11

性别发展(共12篇)

性别发展 篇1

好奇、好问、好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 幼儿经常会表现出诸多与性别有关的问题, 幼儿对性的科学认识与态度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对幼儿性别概念发展中的好奇行为的关注与研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特点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性别形成的认知理论, 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即性别认同、性别稳定和性别恒常。[1]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已有的多数研究认为, 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的年龄是1岁半到2岁之间, 张晗的研究显示小班幼儿 (约2岁半到3岁) 几乎都能够正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2]性别稳定是性别心理发展的第二阶段, 指认识到性别是稳定不变的, 因而接受自己的性别。3—5岁的幼儿逐渐能够认识到性别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男孩长大了是爸爸, 女孩长大了是妈妈”。性别恒常是性别心理发展的第三阶段, 指性别永远不再改变, 不会因外貌、发型、衣着、行为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接纳自己的性别, 按性别角色的规定表现自己。5—6岁是性别恒常性发展的关键期, 大班幼儿才能够真正理解性别是不可改变的特征, 而许多3—5岁幼儿还认为只要换了发型和衣服就可以成为另一性别的人。

了解幼儿性别概念形成的一般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幼儿与性别相关的好奇行为, 进行合理、有效的性教育。

二、幼儿常见性相关问题与教育策略

以下结合两则实例进行说明。

案例1:一位2岁半的男孩, 坐在公交车上, 望着车门, 看到上来一位年轻女性, 说:“上来了一位阿姨。”过一会儿, 又上来两位老年女性, 孩子说:“又上来两位阿姨!她们是一样的!”

适当的做法:妈妈问:“你为什么说她们是一样的呢?”或者“她们哪里一样呢?”引导孩子说:“她们都是女孩!”

分析:2岁多的孩子处于性别认同阶段, 逐渐学会正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此处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是她们的性别是一样的。家长应当耐心倾听孩子的话, 准确理解孩子的意思, 在肯定孩子的理解与表达之后, 再进行补充说明。切忌直接否定孩子。

案例2:有一位3岁的小男孩, 经常待在厕所里很长时间不出来, 等到所有的小朋友都上过厕所后才跟在别人后面, 高高兴兴地出来。经过教师仔细的观察, 发现他经常观察别人尿尿。

适当的做法:和这位小男孩个别交谈, 平静地问他:“你看到了什么呀?”等孩子表达之后, 告诉他:“男孩的尿尿都是从小鸡鸡里出来的, 女孩都是没有小鸡鸡的, 是从屁股下面的小门里出来的, 现在你已经知道别人是怎么尿尿了。以后你就是大孩子了, 大孩子看别人尿尿是不礼貌的, 以后就不看了, 你自己尿完尿尿就出来玩, 好吧?”

分析:3岁的孩子, 无论男孩女孩, 都会对性别的生理特点感兴趣。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肛门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把兴奋投注在肛门周围, 关注与排泄有关的活动与体验。这一时期如果顺利渡过则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如果有压抑和情绪受挫, 就会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当孩子发现男女排尿器官的区别并产生好奇时, 教师和家长应当适当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适时地利用这一机会客观地教给孩子基本的生理知识, 消除孩子对异性生理器官的好奇, 引导孩子学会自律和尊重别人。

柯尔伯格的理论认为, 6岁之前是性别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如果能够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 将会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 为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幼儿期是性别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包括性别认同、性别稳定和性别恒常三个阶段。幼儿经常会表现出诸多与性别有关的问题, 合理有效的性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性别概念和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性别概念发展特点,性教育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4.

[2]张晗.幼儿性别概念及性别偏好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性别发展 篇2

在美国女权运动战士西蒙?波娃和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宣称女性为传统男尊女卑制度的受害者半个世纪之后,最近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告显示,消除企业中的性别差距依然长路漫漫。

对于不同国家职场性别平等状况以及女性在职场晋升中遇到的种种障碍,INSEAD领导力与行为组织学教授、报告合著者埃米尼亚・伊瓦拉( Herminia Ibarra )做出了详尽的剖析。

“的确,女性就业人数之多前所未有,但性别之间两大差距依然存在: 一是薪酬差距… 而令人不快的是,即便拥有同样的学历,来自同样的背景,男女性之间依然存在薪酬差距。

“二是领导职位的差距。无论从什么角度衡量,职场男女比例都是失衡的:基层女性主管比例还算过得去,但中层比例就萎缩了,而高层主管就更是少得可怜了。女性占高管人数达13%到15%的机构可谓屈指可数。

的确,最近一项针对全球排名前25大商学院(包括INSEAD)的调查显示,同样是刚读毕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男性的薪酬已比女性高出大约 4,600美元。这已经把工作性质、经验、地域和行业等因素都考虑进去。行业是一重要的参考因素,因为男性和女性毕业后从事的行业有很大的不同,但即使所有的因素都持平,男女薪酬差异依然存在。

那么,如果女性在工作能力上并非不及男性,甚至有时比男性更强,为什么女性不能晋升企业高层?“答案是复杂的。可以说,在当今的跨国企业,明目张胆的性别歧视己基本上消失,但仍存在若隐若现的性别差异待遇…而这种差异很难通过某种措施来消除。”伊瓦拉解释道。

伊瓦拉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阻碍女性晋升有几个主要因素:

“首先是工作分配,特别是事业中期阶段的工作分配。这直接影响到晋升优势…谁的工作性质比较重要?谁的职能令其更有机会出头?这是中层经理晋升高层的重要考虑。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层管理工作分配上,男性和女性存在很大差异。”

“其次与前辈的指导和提携有关。多年来,我们都了解‘职场导师’对个人晋升具有重要的提携作用。今天的女性雇员和男性雇员一样能获得职场导师的提携,

问题是,相较于女性,指导男性的职场导师一般职位较高,他们不是CEO就是资深高管,他们更能帮助这些男性制定升职计划。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这些商学院的 MBA毕业生中,于获得职场导师指导的一般在20就能得到升职,不过这只适用于男性。女性雇员的职场导师通常能帮助她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甚至帮助她们进行横向调动,而男性雇员的职场导师更能直截了当提拔他们。”

再者就是与伊瓦拉所称的“前瞻力”有关。这是领导力评估中最容易受微妙偏见影响的评估项目,而此一能力通常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晋升高层的主要因素。简而言之,女性经理人过去的工作表现往往不被视为未来表现的基准,尤其是对更看重见不到摸不着的“领导力”的高层职位而言。

伊瓦拉对INSEAD高层经理培训课程的学员进行包括“情商”和“奖励与授权团队”等项目在内的360度评估就正正揭示了此一障碍的存在。

“我们的研究显示,在绝大多数领导力维度上女性得分都要高于男性,唯独在‘前瞻能力’上女性逊于男性,而这主要是由于男性评估者的打分较低。所谓前瞻能力,是指发现商业环境中的新机会和新趋势,并为企业制定新战略方向的能力。”

伊瓦拉指出,虽然“前瞻力”只占10项衡量指标的其中一项,但可能是衡量领导能力的最关键因素。女性虽然在工作能力上与男性旗鼓相当,但却被认为“前瞻力”不足,这已足以成为女性继续晋升高层的绊脚石。

企业高管中缺乏女性似乎可以归因于女性进入商业领域总体上比男性迟,有些领域聘请女性员工还尚属早期。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现状归咎于僵化甚至与时代脱节的企业文化。

伊瓦拉认为,在工作领域中男女不平等是因为有些企业制度和企业结构是在很久以前基于男性思维专为男性而设计的。“现在是时候企业要作出调整,使之更灵活、更创新、更具时代感,以便更好地适应今天的工作队伍。”

“女性的‘生育问题’显然也是影响其晋升高层的因素之一。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生育年龄’已从35岁左右上移到40岁出头,而这正是大多数企业遴选企业接班人的理想年龄段。企业挑选接班人的一大考虑是候选人能否全身投入为机构效力。这就不利于女性候选人,因为她们刚要开始生育,同时比男性肩负更大的家庭责任。我认为,企业应该做出适当调整,一位35岁的女性对公司的投入、对事业的热忱显然不能以她是否能夜以继日地工作来衡量。”

那么,为什么企业需要致力于促成男女平等?伊瓦拉在谈到有些企业不善于利用女性人才优势时指出:“如果工作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一半是女性,而大多数国家可能超过一半,(针对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预测是:不久的将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之中女性将占据70%),那么企业忽略女性雇员的才能就犹如自缚手脚,丧失竞争力。”

“除此之外,许多研究显示,女性广泛参与各阶层职能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水平,为企业创造更高利润。”

性别发展 篇3

2016-2-17 16:16:28

宋姐:我想和您谈一下我现在的计件工资。

我每天下完班之后都加班,周末也有来加班工作。这些都是为了能够把工作提量提上去!按照一天上班时间来算,我顶天了做八本都是特别多的了!还有云刊做起来特别难,还耗时!所以不得不加班使劲做。而现在我希望能每个计件价格给我涨四块!

而以后,不管我做多少,我也给自己定了目标不会超过现在的工资!

云刊,,我这里的云刊虽然没有几本,但是每本云刊都不好做,云刊希望定价为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机制保障

20年来,中国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不断健全,作用日益凸显。

不断完善提高妇女地位的政府工作机构

国务院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从成立初的19个增至目前的35个。31个省(区、市)县级以上政府均成立了该机构,基本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协同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组织体系。

制定实施促进妇女发展的国家规划纲要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逐步完善性别统计制度

妇女与经济

妇女贫困状况显著改善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妇女贫困发生率从2005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9.8%。

保障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利

2013年全国女性就业人数34640万人,占就业总数的45%。

促进妇女就业创业

6年来,向妇女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220.6亿元。

妇女就业结构不断改善

2013年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61万人,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4.1%,比200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55%。

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落实和完善法律政策,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证上体现女性权益,确保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

提高妇女社会保障水平

2014年,妇女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分别为792万人和1826万人,比2006年分别增加了200万人和1591万人。

妇女与教育

男女受教育差距明显缩小

2014年男女童小学净入学率均为99.8%,初高中在校生男女比例分别为46.7%和50.0%,普通高校和研究生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

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比例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女性规模805万。

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和偏远贫困地区女童等公平享有教育资源

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逐步融入教学和科研

妇女与健康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妇幼健康法律政策体系

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

妇幼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进一步提高

到2014年,90%的孕产妇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重大项目,5712万名农村孕产妇受益。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00年的72.9%提高到2014年的99.6%。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重大项目,为6053万名孕产妇进行检查和治疗。

妇女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加强

2009年启动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累计为4287万和613万农村妇女分别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救助贫困患病妇女31077人。

妇女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妇女平均预期寿命延长,2010年达到77.4岁,比2000年提高4.1岁。

妇女与决策管理

完善了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法律政策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比例提高

中国共产党女党员的比例显著提高,2013年为24.3%,比1995年增加了8.7个百分点;十二届全国人大女代表比例为23.4%,比20年前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全国政协十二届女委员比例为17.8%,比20年前提高了4.1个百分点。

妇女广泛参与基层民主建设

2013年,村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为22.7%,比2000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居委会成员中的女性比例为48.4%,主任中的女性比例为41.5%。

妇女和妇女组织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妇女之家”已达70余万个。

妇女与环境

营造尊重妇女和两性平等发展的社会环境

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女性网民共有2.83亿,占网民总数的43.6%。有55.2%的女性主动参加体育锻炼。

妇女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夫妻共同决策家庭事务成为趋势,70%以上的妇女参与家庭重大事务决策。越来越多的妇女能够平等分享家庭资源,男女共同分担家务的观念得到更多认同,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由10年前的150分钟缩短到74分钟。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治保障

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20年间,先后制定和修改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就业促进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社会保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20多部法律法规。

31个省(区、市)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

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立法取得重大进展。29个省(区、市)制定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地方性法规或政策。

保障妇女权益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妇女权益的司法保护不断加强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了性别平等的法律意识

完善多机构合作的妇女维权机制,为妇女提供法律服务

2014年全国共设立法律援助机构3737个,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达35.2万人;与2000年相比,法律援助机构增长97.7%,获得法律援助的妇女增加31万人。

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

认真履行妇女领域国际公约和国际义务

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及区域性别平等事业

广泛开展妇女领域的双边交流与合作

妇女和妇女组织参与国际事务更加活跃

现在:

中共中央政治局有2位女性委员

国务院有1位女副总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2位女副委员长

全国政协有2位女副主席

2015年,中国有女外交官1695人,占外交官总数的30.7%,其中,女大使12人、女总领事19人、女参赞132人,分别占同级外交官的7.9%、24.4%和30.4%。

啥是“白皮书”

白皮书是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是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

一般而言,各国的文件封面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如英国用蓝色,西班牙用红色,法国用黄色,意大利用绿色。封面用白色的,就叫白皮书。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

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

性别发展 篇4

会计职业性别结构的现状

目前, 在普通高校就读会计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中, 女性高达75%以上, 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也大多以女性为主。会计行业中女性人数远远超过了男性, 女性已然成为会计职业的主体。

然而, 现实却另有一种现象。据统计, 中国会计学会自1980年成立至今, 共有七届领导集体, 在七届名誉会长、会长、顾问、副会长、秘书长中, 女性仅占8.82%。在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中, 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在6:4~7:3之间, 男性人数大大超过了女性。这又与普通会计人员性别构成状况截然相反, 高级会计从业人员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近几年, 在高级会计人员中, 女性人数不断增加, 女性在会计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 男性依然是会计高层的主导者, 虽然他们在整个会计行业中所占比例甚少, 但是对整个会计行业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

性别对会计专业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可否认, 男性与女性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但是, 如果仅仅就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而言, 男性与女性的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会计职业所需要的细心谨慎、诚实守信、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 只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无论男女都能做到, 只是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和习惯。虽然如此, 为何男女学生在会计的职业发展中还是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

1.主观因素分析

(1) 个人性格因素。女性往往更愿享受安逸, 对名利的追求也不十分强烈。大部分女性在得到一份收入稳定、风险较低的普通会计工作后, 便没有“更上一层楼”的想法了。高层会计人员大多工作压力大、强度高, 一些女性对这种超负荷的工作望而却步。[1]然而男性就不同, 他们对权力的渴望往往比女性强烈, 对报酬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他们不安于现状, 不断进取。于是, 男女性格差异成为高低层会计人员男女比例呈现截然相反趋势的一大因素。

(2) 个人就业期望值差异因素。男性与女性的就业期望值存在明显差异。大学生选择职业时, 男生通常会把职业的社会地位放在首位, 然后才考虑工资福利待遇、工作自主性等, 而女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把工资福利待遇放在第一位, 职业的社会地位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对女性而言, 不仅普通的会计职业带来的福利待遇就不错, 而且与其他工作相比, 能够更自主地安排时间, 于是更多女性就选择了这个职业。但对男性而言, 普通会计职业能够实现的社会地位明显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 所以在普通会计从业人员中男性数量寥寥, 而在高级会计人员中反而是男性占极大的比例。[2]

2.客观因素分析

(1) 高校男女生比例因素。当今, 高校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已很明显。2013年11月6日, 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在校的全日制大学生 (省属高校, 包括普通本科、专科、专升本) 中, 男生占45%, 女生占55%。全国在校女大学生人数超过男生64万, 女大学生越来越多已成为各地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教育部网站的数据也显示:2012年全国大学普通本专科生共有2391万多, 其中女生人数超过男生64.78万, 占51.35%;全国硕士研究生为143万多, 其中女生比男生多4万;全国成人本专科生共583万多, 其中女生比男生多50多万。庞大的女大学生基数也是女生在会计专业中占多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传统观念因素。在传统的观念中, 女性必须在家操持家务, 男性必须在职场上叱咤风云。虽说现代女性的权利意识开始增强, 逐渐走上各行各业, 但至今传统思想的影响还在延续。许多女性婚前会把精力放在工作中, 一旦结婚, 生活重心就会不自觉地往家庭偏移。此外, 一部分女性在找到理想的丈夫后, 选择当家庭主妇或谋得一份稳定、清闲的工作, 从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家庭, 其中不乏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3]据一项研究发现, 男性对于女性化职业的隔离意识十分强烈, 因会计职业人员中女性占大部分, 于是很多男性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会计职业是一个女性化职业, 这也是普通会计职业男少女多的原因之一。[4]男性如果不能挑起家庭的重担, 或在事业上失败, 就有可能被人看不起, 这种传统观念的无形压力, 迫使他们在事业上不断拼搏进取。这样, 高层次的会计人员中男性的比例就大大超过了女性。

(3) 企业因素。企业对会计人员男女比例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认为:男性比女性抗压能力强, 富有创新精神, 决策果断, 深谋远虑;而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压力大、任务繁重, 直接影响企业的当前绩效和未来发展, 可谓“任重而道远”, 若不具备一定能力就难以胜任。于是, 企业高层次的会计职位只留给男性。另外, 社会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普通会计工作, 因为女性细心、谨慎, 这样企业便招收更多的女性做日常会计工作。为了使企业中男女比例适中, 男性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晋升高级财务工作者。[5]

(4) 社会因素。社会评价也会对男女大学生的择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 在评价一个男性是否成功时, 最先看到的是他的事业心、工作的出色程度, 而对女性则是以她的人品或举止作为判定的标准。女性如果要提高持家能力, 就需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家庭中, 这就影响了她们对事业更高的追求。

平衡会计职业男女比例的建议

1.克服偏见, 解放思想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 不应被传统观念所束缚, 而应冲破社会对性别的一般界定,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发挥个人的特质。尤其是女大学生, 更应发挥特有的优势和魅力, 以积极上进的心态, 走进各行各业, 彰显女性在职场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2.摆正心态, 提升素质

会计这个专业性、知识性较强的行业, 并没有特殊的要求而导致男性与女性中有一方被隔离在行业门槛之外, 也就不存在哪个性别更适合从事会计职业的问题。所以, 对男生而言, 没有必要对会计行业产生抵触心理;对女生而言, 同样也能适应会计行业中的高级职位。不论男生还是女生, 都应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扬长避短, 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这也是每个从业人员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3.加强保障, 正确引导

(1) 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保障力度, 保障他们公平竞争的权利, 禁止性别歧视, 尽量使企业中男女员工比例适中。

(2) 针对高层会计女性缺少的现象, 构建女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调整高端会计领域男女比例。根据女性会计人员的心理特质、优劣势,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提高她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3) 开设专门课程,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正确引导。引导男生正确认识会计职业, 不抵触、不排斥, 按照个人意愿, 合理作出职业选择, 以使自身更好地发展;引导女生克服传统观念, 消除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界定的影响, 促使她们对自身能力进行重新定位, 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6]

性别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和职业选择, 从而在职业发展中产生差异, 最终导致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会计职业的男女比例失调, 形成了一个“病态”的会计行业现状。因此, 我们要认清问题的症结, 对症下药, 寻找有效的方法, 合理调整男女比例, 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胜菊, 马军海.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新视角——会计人员性别结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财务与会计, 2005 (3) .

[2]仇雨临, 罗桂芬, 潘锦棠.男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异之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 (6) .

[3]鲁芳, 彭怀生.基于女性视角的会计职业地位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8) .

[4]林凌敏.影响两性职业选择差异的心理因素研究[J].苏州:苏州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9, 5.

[5]刘秀霞, 张珊珊, 聂美琼, 陈雅芬, 苏小霞.浅析社会对男女会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就业对策[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9) .

性别发展 篇5

民族和性别因素影响中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测验研究

本研究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776名11-15岁汉族与白族中小学生为被试,运用心理测量学方法,研究了民族、性别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普同性 ,民族差异微小;(2)男女生的性格特征存在广泛而显著的差异,女生的`性格素质明显优于男生;(3)民族和性别因素对学生性格发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作 者:张锋 窦刚 高建昆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年,卷(期):2(6)分类号:B841.7关键词:中小学生 性格发展 民族文化 性别特征 方差分析

性别发展 篇6

“经济”:9.8% 45%

——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妇女贫困发生率从2005年的20.3%下降到2010年的9.8%。

——2013年全国女性就业占就业总数的45%,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占55%。

“教育”:8.4年

——2010年6岁以上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

“健康”:77.4岁

——2010年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4岁,比2000年提高4.1岁;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88.8/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决策管理”:47.8%

——2013年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录用的公务员中女性比例为47.8%;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女代表比例为23.4%。

“环境”:70%

性别发展 篇7

关键词:性别文化,农村,型塑,政府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选择,先进性别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反之,落后性别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一种桎梏。当前农村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制约着农村妇女的解放与发展,也在很多方面对男性形成了束缚与羁绊,并严重阻滞着和谐农村的建设进程。作为国家对整个社会进行干预与改造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是型塑性别文化的重要力量,其型塑目标的定位也往往与国家特定时期的整体发展战略关系密切。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构成了特定时期政府型塑性别文化的宏观背景,它无论是对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定位,还是对这种目标的实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不同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目标和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做一纵向梳理,并从二者关系模式的视角论述当前政府型塑农村平等性别文化的可行性。

一、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如何取得政权合法性,如何恢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和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起社会主义大厦的难题。资源的匮乏、劳动力的短缺,使得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作用和贡献再一次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与强调。1955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2]为彻底解放妇女生产力,国家秉承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男女平等思想,运用意识形态、政治动员、行政干预等手段做出了一系列努力。1950年的《婚姻法》改变了妇女在传统家庭中的无权地位,把她们从男性的“附属品”转变成在家庭中拥有独立地位的个人,并得以走出家庭进入社会顺利参加劳动生产。《土地法》与《劳动保护条例》使农村妇女不仅与男子一样以个体身份获得土地分配权,也在劳动上实现了与男子的同工同酬,由社会财富的消费者变成创造者。《选举法》与《宪法》都明确规定农村妇女享有同男性同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通过鼓励参与政治生活,使之具有与男性同等的人格尊严。另外,国家还通过舆论环境的型塑,意识形态的宣传与动员,把“劳动光荣”、“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做得到”等构建为主流话语,为妇女解放、不平等性别文化的变革创造有利的话语空间。

在政府的倡导与鼓励下,妇女大规模地参加农田劳动。1950年时,在新解放区只占妇女劳动力的20%—40%;而到1957年,农村适龄妇女中则有70%参加进来。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社会思潮下,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公共食堂、托儿所、洗衣店等的相继出现,解决了农村妇女参加农田劳动的后顾之忧。1958—1959年,参加农田劳动的妇女达到了90%,年平均劳动日约250个,相当于男劳动力的3/4,而且在男劳动力被抽去大炼钢铁与兴修水利时,妇女不仅挑起了农业生产的大梁,且一部分如驾驶员、饲养员、保管员等非农岗位也由妇女充任,形成了农村妇女的第一次全面参与。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妇女的这种社会参与并非完全是我们想象中的令她们欢呼雀跃的所谓“解放”。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获得与提高虽然改变了传统的两性分工,使她们成为独立的劳动者,并具有独立的人格地位,但当时以体力与畜力为主的劳作方式决定了她们在经济活动中只能充当男劳动力的助手与配角,其劳动参与具有低层次(非技术性)与不完全参与(阶段性或季节性),且容易在条件发生变化时出现回潮或“逆转”。在公共食堂解体后,农村妇女既要承担传统的家务劳动,又要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生活负担格外沉重。在参加田间劳动时,农村妇女不仅没有得到“四期”保护,还以男性为标尺,挑战身体与心理承受的极限,虽出现了很多令人敬仰的“铁姑娘”,但她们的身心却受到了极大创伤。

上述表明,这一时期,在型塑农村性别文化、促动农村妇女参与农田劳动上,政府的出发点不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参加劳动能为农村妇女带来什么好处”,而是“型塑农村性别文化、鼓励农村妇女参加劳动能带来什么好处”。政府的价值取向并非使农村妇女通过参加劳动获得自身的解放与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她们的劳动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政府在妇女解放的过程中亦没能把男女平等原则贯彻到底,没能触动男女不平等的男权制根基,反而通过以家庭为单位而进行的各种土地改革运动、经济策划及经济利益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以男性为主的父权文化及与其相应的两性关系,农村妇女在两性中的弱势地位亦没能得到改善。阮新邦通过对农村妇女的研究发现,“新中国建国初期,那些解放妇女的法律大多从经济角度考虑,并非真正着眼于女性自身的权益,因而在不同的时段,由于经济上的需要,国家立法和对女性角色的宣传都是以繁荣国家经济为大前提的”[3]。简言之,政府对农村性别文化的型塑目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完全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农村妇女的人力资源在此过程中被工具化了。

二、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吸纳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国家整体战略目标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着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利益关系与价值观念,也给农村妇女、两性关系带来了深刻影响。农村妇女从“国家人”、“公社社员”变为“社会人”,失去了国家和集体保护的同时,也获得了与男子一样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格与机会,农村妇女就业呈现出多样性,但因市场规则的性别中立与女性发展的先天不足,更多的妇女滞留在农村与农业中。与此对应的是,非农转移的流动人口中女性比例远远低于男性,为此有研究者提出了“第二蓄水池”的概念,即如果把农村劳动力看做整个社会工业劳动大军的蓄水池的话,那么农村妇女便是这个蓄水池的蓄水池。如果肯定外出与非农转移能够获得更多发展资源与机会,那么则可以认为在新的资源分配上,农村女性再一次处在了不利的地位。虽然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作用的空间有所缩小,但对此还是给予了一些帮助和保护,如政府为拓宽农村女性的就业渠道、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所提供的各种技能培训或中介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技能培训与中介服务几乎全是家政服务、服务员、保姆之类的与女性传统家庭角色有关的工作,它们虽为农村女性的有酬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女性的现实需求,但绝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培训与服务仅仅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实用性需求,而无益于她们战略性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从正规劳动力市场中被剥离出来而集中到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市场发育过程中男女劳动力新的分层,性别隔离在不知不觉中被强化了。

另外,在经济赶超战略指导下,各级政府均将自己所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政府也不例外。基层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有着相对独立的组织目标与行为模式,并且在政策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一种选择性政策执行的逻辑已经在基层政府中逐渐形成。所谓选择性政策执行,指的是基层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执行上具有相当程度的权衡与选择性,它是一种以政府为本位而不是以社会和公共利益为圭臬的政策执行模式[4]。如林德布罗姆所言,“一个人在选择了价值的同时,也就在政策方案之间进行了选择。”[5]基层政府在实际运作中,基于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与性别平等的价值排序而进行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行为,对农村妇女地位提升的程度与对性别文化型塑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譬如,在促进妇女进村委问题上,虽然为保护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而实行的倾斜政策有利于促进妇女对村治的参与,且基层政府也并非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但在“政治稳定,经济先行”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如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以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在经济发展优先观念指导下,基层政府会“暂时搁置或忽视一些价值层面的考虑,性别公正与社会全面发展的问题,往往被简化为经济参与或干脆被经济发展所遮蔽,性别公正的政策被当作经济政策的附属条款”[6]。很多政府部门以及领导人对于彰显性别平等的农村妇女民主参与不是没有认识,但在经济效益取向的政绩要求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把招商引资等经济绩效明显的项目放在优先顺序。同时,农村妇女因其弱势地位,很少会因利益受损而威胁到农村政治稳定的维权与反抗,这就更使得其权益保护和落实等问题,在基于结果的计算中被政府或相关部门放置在非重点关注的位置上。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政府型塑农村性别文化、提升农村妇女地位的目标是被吸纳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的。“求富”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也被国家视为是包括男女两性在内整个社会的共同追求,“女人”并未从“人”中独立出来,性别文化改革有意或无意地被忽略和搁置了,对于性别不平等现象,国家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并未对此作出太多的关注和努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处于性别差异缩小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主要是靠国家强制力量推进的,在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层面上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性别差异所造成的不平等……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中,妇女状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标志是重又出现了性别分化的趋势,性别差异扩大。其表现是女性从社会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转移。角色移位的结果是,男性的社会角色在强化,女性的家庭角色在强化。”[7]

三、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伴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我国执政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要实现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无疑,这其中的“人民”是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即是说,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保障她们的各种权益,促进她们与男性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就农村妇女自身而言,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性解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女性意识、主体意识觉醒,尤其是市场经济催生的个体意识的增强,她们对自身所处的弱势地位与遭遇的性别歧视有了更多的认识,逐步意识到自己不仅是与男性一样的人,还是与男性不一样的女人。因此,她们不仅要求改变性别不平等现状,实现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与权力,而且还追求作为一个区别于男性的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到“女性私人生活”场景,“女性的”和“个性的”标签不由分说地被贴在了“现代化”的大车上,甩也甩不掉……[8]

而针对改革中出现的妇女问题,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妇女自发组织自觉行动,自助自救,各种民间的妇女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也有效地缓解了妇女在改革中面临的具体困难。一方面是各级妇联组织及时调整自身角色,由原来的强调“动员妇女参与社会”转身为“呼吁社会关注妇女”,明确了“为妇女做事”的基本立场,开始为解决妇女问题寻找办法,而非仅仅是向妇女传达党和政府的指示。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妇女发展的关注与投入,既督促我国政府践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履行在《消岐公约》、《行动纲领》等中规定的责任,又通过“请出去”与项目资助的形式帮助中国妇女的发展。“请出去”指资助妇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项目资助”指的是通过资金援助,扶助贫困地区的地方妇女NGO组织发展,这些都加强了中国妇女与世界各国妇女间的交流,加快了中国妇女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当前,在国家整个发展战略中,“全面和科学发展”开始取代单纯的“GDP崇拜”,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成为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农村妇女发展和性别文化的重塑,即相容于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是整个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开始获得了自己独立的而非工具性的价值。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与农村性别文化型塑目标的这种相容性,将为政府通过采取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政策进行农村性别文化的变革提供可能与机遇。

参考文献

[1]中华妇女全国联合会.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64.

[2]中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3]阮新邦.婚姻、性别与性——一个当代农村的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0.

[4]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5]Lindblom,CE.The Science of“Muddling Through”,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no.2(1959).

[6]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为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7]潘贵玉.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800.

性别发展 篇8

一、幼儿园教师胜任力的四维模型

幼儿园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 教育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1世纪的幼儿教师, 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德、智、体、能等方面进行自我塑造。据有关研究显示, 幼儿教师胜任力是一个包括德、智、体、能四维结构的模型, 其中品德特质是幼儿教师胜任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智力特征是胜任力发展的基础;体能特征是胜任力发展的基本保证;能力特征是幼儿教师胜任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不管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 都应该在这四个方面加强修养。而幼儿男教师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这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1. 生物学理论。

有研究表明, 男女两性之间的心理因素, 以及儿童性别角色的分化发展主要是由两性在遗传, 以及生物因素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生物模型认为男女行为的性别差异反映的是其生理上的差异。近期的实验研究, 例如对双胞胎人格特质遗传性方面的研究显示, 男女在控制和攻击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性激素的差异引起的。这一理论注重了生理因素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作用, 但是忽略了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观点是建立在其关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之上的。按照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无论儿童性别角色中的性别刻板印象还是性别角色规范, 都是儿童在生活环境中由成人特别是父母和教师塑造而成的。这一理论特别强调父母对儿童“性别适宜性行为”的强化在儿童性别角色性别角色形成中的作用。例如, 父母鼓励、表扬女孩的顺从和抚养性行为, 而对男孩的这类行为则给予否定的反应, 由此引导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3.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人因素、环境和行为三者交互作用来考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该理论着重强调儿童的标准匹配机能和自我激励机能在性别角色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儿童获得的许多与性别有关的信息是通过对父母、同伴、社会上的重要人物、教育和职业背景等直接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该理论注重社会影响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 为此我们要注意筛选出社会不良信息, 以免其侵袭幼儿的心灵。

以上三个理论皆表明幼儿性别角色的获得与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性别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性别差异对于孩子发育的直接影响;二是环境因素通过性别角色对幼儿产生影响。如果幼儿在性别角色方面的获得与发展存在障碍, 其以后的身心发展就会出现许多与社会不适合的现象。所以, 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孩子的幼儿期就为其打下基础, 引导其性别角色的正确发展。

三、幼儿园男教师的胜任力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幼儿期是孩子人格、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进入幼儿园之后, 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幼儿园教师。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引导幼儿的正确发展。而幼儿园男教师的胜任力在幼儿性别角色发展方面的作用极其重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拥有健康胜任力, 可以帮助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据大多数研究显示, 儿童大约于1岁半到2岁开始性别认同发展, 幼儿一般根据别人的发型和服饰特点来判断此人的性别。如果幼儿园来了男教师, 幼儿一般会根据自己特有的性别化标准来判断此教师的性别角色, 如女教师穿裙子, 留长发;男教师穿裤子, 留短发, 等等。所以这就要求幼儿园男教师不仅要锻炼自己的身体, 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 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正确的审美品位, 不盲目追求潮流, 不追求奇装异服, 在个人形象和衣着特征等方面充分体现男性化。不仅男教师本身要不断提升健康胜任力, 幼儿园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教师的男性品质, 给予男教师独特的男性地位, 鼓励他们充分表现男性的人格魅力, 这样才能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学习形成清晰的角色认同与分化。

2. 知识胜任力可以促进幼儿角色意识的替代强化。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 替代性强化就是指观察者在学习过程中, 不需要直接受到外在强化, 只要看到被观察的对象的行为受到强化, 就等于自己也受到了强化。其实, 这种替代性强化就是强调榜样的作用。在社会学习理论中, 要强调榜样的作用, 就是给儿童提供与他性别相同的社会期待的模范, 幼儿通过观察那些榜样行为, 可以逐渐感知出一些共同特征, 来建构男性与女性的概念。在幼儿园中引进男教师, 就是在潜在地强调性别分类。在这种情况下, 男教师就应该深入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向他们传授必要的性别角色知识, 并组织幼儿参加性别分类的活动, 比如组织男幼儿参加打球等活动, 组织女幼儿参加剪纸等活动。当然, 幼儿园必须充分尊重男教师与女教师不同的行事风格, 男教师果断、刚毅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幼儿的人格发展和性别分化。

3. 日常教学中的品德胜任力, 可以帮助幼儿的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 即使在没有强化的情况下, 学习也会发生, 在社会中, 人们的多数行为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学会的, 这种学习不需要对每个细小的反应都进行强化。如果幼儿园引进男教师, 就可以促使幼儿通过观察, 学会行为的因果关系, 以预测行为后果, 并通过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来促进性别角色发展。幼儿园男教师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女的, 这种女性环境对他们的品格发展提出很高的要求。他们不能发脾气, 要克服缺乏同性交往的苦恼, 并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男教师的这种心态发展会投射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 幼儿通过观察男教师在工作中做出的努力, 会不断促进幼儿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幼儿园男教师的胜任力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知识水平胜任力、品德胜任力和健康胜任力都可以影响幼儿的模仿学习和观察学习, 并对他们的性别意识予以强化。所以, 幼儿园男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胜任力。首先, 男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幼儿心理的学习与研究, 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其次, 男教师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承受力, 摆正心态, 增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情, 只有对幼儿教育事业充满热情, 才有可能做好这项工作;最后, 男教师还必须经常锻炼身体, 增强自己的男性魅力。总之, 幼儿园男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而且应该有高尚的品德。因为幼儿普遍具有向师性, 教师的品德魅力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观察、模仿男教师的人格魅力, 幼儿将会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幼儿园清一色的娘子军, 女性教师由于具有心细、手巧的优点, 对幼儿的护理相比男性更有优势。但由于幼儿园是男女幼童混合的教育场所, 长期的单一的女性教师的照料和教育对幼儿性别的塑造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基于此, 部分幼儿园开始接受男性教师。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幼儿园男性教师的胜任力对幼儿性别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男教师,胜任力,幼儿性别角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雅琨.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 2007, (06) .

[2]李勇, 王永峰.论幼儿园男教师对“父亲缺位”现象的弥补[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08, (01) .

[3]杨玉楠, 郝岩松.营口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职后培训现状调查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1, (06) .

反观教学中的性别失衡与性别话语 篇9

导致师生之间的性别动力

(gender dynamics) 在缩短女生科学和数学方面与男生的差距的同时更加损害了男生在阅读上的成绩。欧阿扎德 (Amine Ouazad, 2008) 在英国的实验也表明男性教师的榜样作用对男女生都有积极影响。不过作为经济学家的欧阿扎德的这项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呼吁政府给中小学老师加薪从而增加男教师到中小学从教的可能性。

另有研究 (Cascario Elizabeth, 1972) 显示, 在大多数案例中男教师比女教师更易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并且男教师和女教师教的男生比他们教的女生成绩要好, 单亲妈妈的孩子在同性教师的教导下成绩会更好。这些研究结果似乎意味着, 男教师教的男生比女生成绩要好, 比女教师教的男女生成绩都好。该研究还指出, 男生阅读成绩不如女生是因为男生对阅读材料不感兴趣所致。这项研究从1972年开始持续三十多年, 运用实验和仪器测量阅读准备情况, 阅读成绩和学校态度, 收集的数据为了验证一个假设:男教师教的男生阅读成绩会显著地高于女教师教的男生, 相反地, 男教师教的女生的阅读成绩不会明显高于女教师教的女生。

这一系列的研究促使美国政府不断推出新的政策以推广研究成果, 其中之一就是单性别班级 (single-sex) 授课制。如今美国单性别的课堂和学校越来越多, 原因在于单性别课堂不仅会提高考试成绩, 还能提升学生自尊。长期的研究表明, 当男生在场时女生普遍表现得自信不够, 且更不受老师关注。据洛杉矶时报报道, 从1995到2006年美国实行单性别授课的学校由3所增加到253所, 并且研究发现男女学习差异明显, 女孩的特点表现在: (1) 课堂提问讲究温和舒坦; (2) 对购物之类问题反应积极; (3) 喜欢在轻松环境中学习; (4) 既能合作学习也能单独学习。而男孩子则不同: (1) 喜欢竞争; (2) 喜欢活动; (3) 喜欢计时任务; (4) 常常等待别人回答问题, 以免自己答错被嘲笑; (5) 对体育运动方面的问题反应积极。

二、中国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与对策

中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教师几乎“清一色”女性的情况跟美国颇为相似, 这种教师性别失衡现象在中国教育界也引起了重视, 也进行了不同范围和层面的调查研究。不过, 基本上还没有针对教师性别失衡对教育教学影响的实验实证研究。针对男性教师偏少这一现象,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有调查称, 待遇偏低、缺乏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是主要原因, 该调查研究有数据称:

2007年我国城市小学拥有专任教师90.4万人, 其中女教师71.4万人, 占城市教师总数的79%, 比农村高出27.7个百分点。上海、山西、河北、吉林四省城市小学女教师的比例更高, 已超过了85%。

2007年, 城市初中女教师所占比例为63.6%, 比农村高出20个百分点, 其中北京、天津和吉林女教师比例超过75%。城市普通高中女教师所占比例为51.8%, ……其中北京、天津和吉林女教师比例超过75%。

政策层面的引导, 深圳市做得比较好。据《深圳晚报》2006年11月22日载, 深圳中小学专任教师男性比女性多出10%, 且年级越高男教师的比例越大, 高中阶段男教师的比例高达58.81%;深圳学校女教师比例大的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 其中小学女教师占68.04%, 幼儿园女教师占90%以上。解决措施包括:组织人事部门拟在审核各学校公开招考教师计划时, 限定一定比例的职位须面向男性招考;积极争取进一步提高幼师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

深圳市政府的做法, 基本上做到了与美国政策的同步实施, 这是十分可喜的进步, 只是学术研究方面仍然不足, 难免会犯一些东施效颦的错误。当代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等社会科学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 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研究目的的, 而作为社会的人的性别也是超越两性之外的。要打造出人性化学习环境当务之急有三点: (1) 加强对校本师生群体的持续性调查和研究, 根据研究发现来制定对策, 尽最大可能地为师生提供教与学的个性发展空间; (2) 增进与教育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 加强性别文化的研究, 多进行性别与教育的实证研究, 完善性别话语的教育学动力研究; (3) 大胆进行小范围内的性别教育改革试验, 力求营造出能够均衡男权文化和女权文化的人性化的教育生态。

三、教师性别失衡原因分析

教师性别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性别文化生态的失衡, 尽管中美在这种性别文化生态上有某种特定方面的典型国情差异, 但是正如泰南 (Deborah Tannen) 研究所指出的“男性寻求独立性和争取支配地位, 顾及面子和身份等级”这些性别语言 (genderlect) 特征, 却具有极强的人类同质性。

(一) 调查研究情况介绍

就中国而言, 综合各方调查研究和媒体报道可知, 造成基础教育阶段男性教师比例太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面子作怪。男人做中小学老师让人觉得没有出息, 更不用说去幼儿园做教师了。真正的男人应该做大学教授, 做学者搞学问, 至于带小孩子的事理应由女人来完成。 (2) 利益驱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只能领取固定工资, 而大学教授可以自己创业、四处讲学、著书立传, 既有名望又有收入, 名利双丰收。 (3) 权势诱惑。更有男人根本就没想过搞学问和做老师, 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即使搞教育也要做领导和管理者, 这样才有权势和地位。中国人常说“家有五斗粮, 不当孩子王”, 中国自古首倡“学而优则仕”, 做官不成才退而求其次来做学问, 做不了学问才屈从生活而寻求维持生计的普通人生活, 同时将新一轮同样的梦想交给下一代。

就美国而言, 根据美国Mean Teach的调查, 男性不愿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 原因在于: (1) 经济收入不高; (2) 社会地位不高; (3) 认为中小学教学是“女人活”; (4) 男性教师时常被指控对孩子性侵犯。针对原因 (1) , 美国已经采取必要措施, 出台了相关政策, 大大地提高了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至于原因 (2) 和 (3) 这种人类共有的偏见, 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即使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下意识地还是认为这种社会地位不高的工作应该更多地由女性来承担;而原因 (4) 则是中国容易忽视的问题, 尽管有很多这方面的违法犯罪案例, 由于没有提升到有效司法监督层面而没有在中国形成维权意识。整体而言, 追求人权和机会均等, 提倡个人奋斗来成就自己个性化的梦想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成为美国人的理想心理范式。

(二) 性别话语视角

就中国而言, 性别角色定位成为性别文化价值观主唱。中国当代影视文化有“男人看美剧, 女人看韩剧”之说, 尽管有刻板印象之嫌, 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心理:男人从美剧中剥离出男性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 而摒弃了美剧中女性英雄主义角色。这就在男性努力维护自己面子时传达出男性优势性别话语暗示。相反, 中国女性普遍不能接受美剧中的女性角色, 韩剧中值遇俊美体贴的男性角色的女性角色成为中国女性唯美幻想中的理想角色。这种性别角色迁移下意识地强化了“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观念。

此外, 家庭和学校的启蒙教育在性别角色上的定位, 以及社会舆论对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性别角色导向, 成为男女性别角色建构的源头。随着人的社会性别意识的开放发展, 性别角色关系成为当代社会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美国而言, 性别关系发展是性别平等运动的原动力。当今世界的多元文化并存使得作为社会的人的性别关系超越两性之外。自从一个世纪前美国新女性冲击维多利亚女性价值观以来, 美国性别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超女形象也深深地烙上了美国新女性的烙印, 因而形成了当代中国对男女性别模糊印记的褒贬参半。杰克·伦敦在二十世纪前十年的一系列小说中, 包括《海狼》、《冒险》、《马丁·伊登》和《大房子里的小夫人》等, 对新女性的男性化趋势、新女性的男女平权思想和男女性别关系的矛盾发展进行了深入追问, 最终传达了这样的思想:女性无论如何强大也仍然没有男性强大。之后美国整个十二世纪的女性角色基本上都停留在这一矛盾的发展变化当中, 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中国似乎某种程度上重演着美国的性别关系发展历史, 而美国女性仍然保持着基于多元文化价值观革命的强势进取, 并同时保持着对维多利亚女性的唯美、纯洁和家属感特质的赞誉和欣赏。

性别发展 篇10

语音的性别差异。从生理构造来看, 男性和女性的发音器官明显不同。男性的声带长而厚, 而女性的声带短且细, 这就造成了男女在音色和音调方面的不同。男性的音色通常低沉雄厚, 气从丹田而发声, 女性则音色细腻柔美, 音调高。两性在元音发音方面的差异更是明显, 男性舌位较之于女性略为靠后, 在发某些元音的时候其圆唇不及女性突出。在鼻音发音方面, 男性的鼻音化色彩比女性更为浓厚, 浓厚的鼻音可以展示男性的粗犷与豁达, 使声音具有阳刚之美。在语调方面, 女性回答问题时多采用升调, 并且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不确定性, 或是寻求对方的认同。男性则多采用降调式的回答模式, 肯定自己的观点, 给他人一种信服感。女性对语音的敏感度和辨析度要比男性强, 在对语言的接受与吸收方面比男性具有优势。

词汇的性别差异。美国语言学家R·Lakeoff提出的“缺陷论”认为男女语言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两性地位的不平等, 女性处于“无权地位”, 使得女性语言被认为是有“缺陷的”, 而男性语言则是“标准的”。由于女性的话语通常具有不确定性, 因此在词汇运用方面多使用强化词 (intensifiers) , 如really, pretty等, 这有助于加强说话者的语气, 更加确定其意图。男性因其长期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 其话语具有支配性与主动性, 很多时候不需要强化词来加强他们的语气从此获得对方的认可。女性话语中通常容易出现一些小词 (diminutives) , 如aunty, doggie等, 用来拉近人与人的关系。男性的话语通常比较直白, 旨在陈述事实, 较多关注字面内容, 很少使用小词。两性话语在词汇上的差异还体现在对感叹词 (interjections) 的使用上, 感叹词一种为弱感叹词, 有Oh, Wow, my goodness等, 另一种为带有咒骂的强感叹词, 如shit, fuck等。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使得女性用弱感叹词来表达喜悦, 惊讶和悲伤等情感, 而男性则用强感叹词来宣泄愤怒、不满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 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两性对感叹词的使用界限开始模糊。女性使用强感叹词的频率增多, 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也多使用弱感叹词来展示自己的绅士风度。

句法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女性较多使用附加疑问句 (tag questions) , 这是一种礼貌的表达方式, 用来表示话语的不确定性或是减少语气的肯定程度。如:It isa good suggestion, is’t it?说话者带有一种试探性的语气来表达个人观点, 并且缺乏自信。女性在说话时倾向于合作原则, 以求建立双方的亲密关系, 使用附加疑问句能够试探性地征求他人意见, 寻求意见的一致性。男性在说话时通常不使用附加疑问句, 因为他们通常以自我为中心, 善于说服对方的观点, 以求自己的观点有立足之地。女性也常用闪避词 (hedges) , 用于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以回避直接的表态。英语中常见的闪避词有I think, sort of, I’m afraid等。而男性很少使用闪避词, 他们的话语通常具有排他性与侵犯性, 直截了当地肯定自己的观点来确立自己的地位。女性更多地使用礼貌用语 (Polite expressions) 。英语中常见的礼貌用语有Thank you, Please等。女性在谈话时通常遵循礼貌原则, 旨在维护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传统的妇女道德观就要求女性说话要有阴柔之美, 懂得礼貌谦恭, 某些国家甚至要求妇女使用敬语。相对于女性而言, 男性阳刚粗狂的社会角色则决定了他们较少地使用礼貌用语。男性在谈话时注重权利与地位, 过多地使用礼貌用语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很谦卑, 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

话语风格的性别差异。男性在交谈时强调自主独立, 倾向于信息的获取, 交谈的目的性很强, 因此通常采用排他的话语形式。女性则采用包含性的话语形式, 谈话信息既包含说话者, 也包含听话者。男性在谈话中通常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女性在谈话时则多采用问题讨论法, 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而是就这一问题表现出对他人的同情或是支持, 强调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男性在会话时通常会选择直接的表达方式, 不会拐弯抹角, 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女性则多采用间接的表达方式, 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持谈话的正常进行。

在跨性别交际中两性话语的差异性是必然的, 但这种差异性并不存在对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并且接受这种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尊重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 学会相互尊重并了解双方的话语风格, 在交际中灵活使用会话原则和会话策略。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 (01) .

性别发展 篇11

本论坛于八点半准时开始,浙江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也是本论坛的坛主王金玲教授为本论坛致辞,介绍了本论坛的历史和这次论坛的组织工作。本论坛已经连续五年在社会学年会上举办社会性别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40多篇论文,通过评审以及根据最后可以到会的情况确定了20位学者发言,最后因为有四个学者临时不能到会,一共有16位发言者,这也为讨论提供了更为充足的讨论时间。

本论坛分为四个部分,由论坛的组织者之一,来自复旦大学的沈奕斐主持第一部分:法律与政策。郭砾、赵云(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实习员)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国家法律政策、雇主组织和企业、工会角度总结梳理世界各国近年来在家庭与工作平衡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政策导向,分析中国性别分工的不平等及国家政策背后父权制的性别歧视与性别盲点;李立娥(江西财经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通过一系列质的研究方法,讨论实施“双性化”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的,以实现教育公平;高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从生育的角度探讨两性在职业发展中不同处境,建议以税收减免的方式为女性的生育行为提供补偿,从而解决女性职业歧视问题;杨鸿台、高慧开(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从已有的法律中发现了对同性恋的歧视,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寻求循序渐进的合适立法模式,第次选择零星规制立法模式、伙伴登记立法模式和同性婚姻立法模式,最终实现对同性合法权益的全面保护。这一部分的讨论集中在有关职业场所的性别保护层面,从政策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二部分为身份与地位专题,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高永平副教授主持。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学院讲师)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通过上海家庭研究的实例,强调个体化进程在家庭中的表现首先是一个女性个体化的过程,同时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两性博弈的结果,而是受到个体化整体进程的影响,因而对于女性地位的分析不因局限于有关两性权力博弈的视角,而应该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讨论中去;白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科部副教授)以民国报刊为史料基础,分析了摩登女性身体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强调现代性通过把女性身体物化,一方面把女性从封建专制主义与父权制家庭解放出来,以另一方面又使得女性沦为男权社会与商业文化消费的对象:许雁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通过问卷调查和定性研究,描绘了目前广州年轻知识女性的择业观、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观的具体情况;翁笑冰(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研究员)从历史的角度描绘了中国女性解放历程的画面。这一部分的讨论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到具体微观世界中性别平等的议题。

第三部分是社会与文化由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艾晶副教授主持。陆小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室主任)用定量的方式展示了广州男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差异,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關的建议:叶齐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运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实际调查和研究发生在中国夫妇之间嘲笑行为作为精神家庭暴力一种形式的问题:王磊(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讲师)通过中西方女性主义教学理论与妇女/社会性别学教学实践的对比研究,强调推进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的本土化方向和问题意识;赵敏(山东临沂巾委党校科研处副教授)从分析“女人味”这一词汇的表征和背后的实践为分析点,讨论了女性气质在当今文化中的变迁。这一部分的讨论深入到性别文化的本质和在性别文化的变迁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意义。

最后一部分是婚姻与家庭,由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郭砾所长主持。孙秋云(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问卷调查和较为深入的访谈,把电视下乡与到城市打工这两件事情作为现代化的途径讨论了对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的影响;辛谖(黑龙江省妇女(婚姻家庭)研究所,副研究员)一系列生动的关键词和流行语向与会者展示了30年间黑龙江省婚姻家庭从解除禁铜到多元化发展的过程,并对未来黑龙江省婚姻与家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邓红(黑龙江省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通过对不平等的家务分工现状的分析,强调家务分工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同时与妇女就业、政治参与、职业发展的问题同样紧密相关;孟广宇(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研究所研究员)认为以往家庭教育和社会性别平等教育是并行的轨道,未来把性别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是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提出了对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的建议。这一部分的讨论集中到了婚姻与家庭这一领域,讨论在一个点上持续深入。四川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郭虹教授在讨论结束时提出了性别研究需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研究领域的问题,提议在公民社会的研究中也需要加入社会性别的视角,鼓励与会者在社会性别研究时与其他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性别发展 篇12

关键词:社会性别,青春题材电影,性别形象

社会性别是指“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 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这是针对生理性别而下的定义, 主要论证了社会文化建构对两性社会性别形成的重要影响。媒介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正如斯图尔特·霍尔在《文化、传媒和“意识形态效果”》 中指出, 现代传媒的首要文化功能便是选择建构社会知识和社会影响, “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 来体味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电影作为当下一种受众分布极广的大众传播媒介, 对社会性别建构的影响不可低估。本文对“青春题材电影”的界定, 是指近两年迅速崛起的, 包含校园爱情、青春怀旧等元素的国产青春片, 主要包括 《匆匆那年》 (张一白导演) 、《同桌的你》 (郭帆导演) 、《左耳》 (苏有朋导演) 、《栀子花开》 (何炅导演) 等和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以下简称《致青春》) 等。本文将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 辨析青春题材电影对性别形象塑造的媒介特征呈现, 并考察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成因。

一、青春题材电影的性别形象塑造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两性气质差异主要不是来自生理区别, 而是来自于社会文化。分析发现, 在上述的青春题材电影中对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男性为主人公, 他们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这主要表现在男性导演的作品中。首先, 把男性塑造成阳光、帅气、 魅力十足的形象, 人气聚集, 头上光芒四射。例如, 《匆匆那年》 中的陈寻、苏凯;《同桌的你》中的林一;《栀子花开》中的许诺等。其次是极力表现男性的行动能力, 在男女两性关系中, 不是充当居高临下的感情行为主动者, 就是充当女性的“救世主”。《匆匆那年》中的陈寻, 在与女主角方茴的感情关系中, 占据了完全主动的咄咄逼人的位置, 包括在黑板上写下“方茴喜欢陈寻”、校医务室里要求方茴对自己表白的“是”还是 “不是”, 这些都是电影相对于小说原作着意强化的情节。能够充分展现男性刚性魅力的篮球比赛也是影片反复渲染的场面。《栀子花开》中的男主人公则被塑造成女性的“救世主”, 这也是商业主流电影好莱坞电影对男性塑造的方式。偶像小生李易峰饰演的男主人公许诺高大、帅气, 是一名校园乐队主唱。他为帮助因腿伤失去行动能力的女朋友言蹊及她意外身亡的舍友在大学“梦想之夜”毕业晚会上演出“四小天鹅” 芭蕾舞的愿望, 说服乐队的其他三个成员,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 从零开始苦练芭蕾。在这过程中不仅要忍受训练的辛苦, 更经历了因为放弃主唱可能失去的跟唱片公司签约的机会, 以及乐队成员的误解和放弃配合的种种困难。这些许诺都默默忍受、默默坚持了下来, 最后成功为女主角实现了愿望。这样一个“好男人”的形象, 也让影片的光环聚集在他身上, 而使男性成为影片的中心和亮点。相对于男性是整部影片的中心和亮点, 女性形象却显得平淡许多。她们或者被塑造成符合男权社会传统审美标准的形象, 她们的主要形象特点是美丽、温柔、顺从、被动, 如《匆匆那年》中的方茴、《同桌的你》 中的周小栀、《左耳》中的李珥;或者被塑造成男性情欲投射的对象, 如《匆匆那年》中的沈晓棠。其次, 无论是哪种女性形象, 影片对她们的精神世界都极少刻画, 她们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 她们要么是感情和思想上的被动接受者, 最突出的是 《匆匆那年》中的方茴;要么是男性世界里的被保护者, 如《栀子花开》中的女主角言蹊。

在男性的权威叙事下, 男性的成功、自信与女性的“失语”也同样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在《匆匆那年》中, 无论是男一号陈寻还是男二号苏凯, 甚至是曾经追求林嘉茉失败的赵烨最后都以事业爱情双丰收的美满结局来凸显男性的成功。影片以赵烨婚礼现场作为现在的时空来串联起过去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 我们看到的是成功的男人和失意的女人: 小有成就的高级分析师陈寻、银行副处长苏凯、英国留学归来的乔燃、婚庆公司老总赵烨;比起男性的成功, 女主角要么是缺席者, 要么是落寞者或“失语”者。关于方茴, 影片只在最后交代了她在法国读书, 对她的学习、生活现状影片并没有交代, 只展现给观众一个沉默凄美的笑容。而来参加婚礼的林嘉茉, 影片对她的社会角色交代也很模糊, 感情方面编导赋予她的是仍然形单影只, 一败涂地。《同桌的你》中, 影片一开场, 编导就用横移和仰拍镜头对美国标志性景点和建筑进行了全景式扫描, 画外音是男主角林一洋溢着自豪之情的成功自白, “我来这 (美国) 十年了, 十年来, 我总是一帆风顺, 一鸣惊人, 混得一家体面的大公司, 幸得一群温文尔雅的同事, 远见卓识的我, 在纽约二环外, 买下了地铁旁一套安静的大三居, 还有一个未婚妻, 总是那样知书达理, 每天早晨, 我都开着加长的大Limp上班, 哪怕是早餐, 也必须是在顶级的米其林七星餐厅就餐。”而《同桌的你》周小栀曾在大学校园里跟林一一起努力、奋斗, 后来林一一举获得美国留学资格, 周小栀却多次努力未果, 两人迫于现实分开。观众看到周小栀的最后结果是嫁为人妇, 至于对她的职业、社会角色, 影片都没有涉及, 即跟方茴、 林嘉茉等女性一样被省略了社会地位。可以看出, 在男性中心世界里, 女性只有性别, 而不是作为一个跟男性一样独立的、 具有社会性的人而存在, 女性的主体性被男性霸权消解了。

赵薇执导的《致青春》是其中唯一一部由女性导演的青春题材片。跟男性导演塑造的被动、沉默、顺从的女性形象不同, 影片塑造了以郑微、阮莞、朱小北、黎维娟四名大学舍友为主角的女性形象, 构建她们的心理过程, 透视她们的人生成长, 描写她们身上特立独行的勇气和对男性的审视。尤以一号女主角“玉面小飞龙”郑微最突出, 杨子珊饰演的郑微形象活泼富有朝气、性格独立、敢爱敢恨, 能动性选择自己的命运。 她勇敢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 最后发现自己所爱的人陈孝正的懦弱和不堪后, 拒绝了陈孝正的重新追求而宁可孑然一身。她对陈孝正说:“我曾经以为没有你的爱我会死, 其实爱情死不了人, 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这是一句响亮的女性宣言, 告别了以往把爱情 (男性) 视为生命全部的传统女性心理, 表现出新时代女性精神的独立性、主体性。在职场上, 她也成长为一个干练的白领丽人, 影片中有一个长镜头: 公司里, 从第一个员工跟郑微打招呼开始, 郑微穿过公司员工工作大厅, 一路上都有员工跟郑微打招呼, 一直到郑微要批评的那个员工的位置, 摄影机一路跟踪郑微身穿职业装的干练背影。这个长镜头将郑微的干练以及在公司里的地位、人气精彩地展现出来。相比之下, 编导通过女性的视角对男性进行审视, 去掉了男性形象的光环, 把男性还原为现实中的怯弱男人。例如, 通过郑微的视角展现了男主角陈孝正、林静内心的怯弱。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学习成绩优秀, 却缺乏男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个人赴美留学的前途放弃了与郑微的爱情, 又为了得到在美国的绿卡违心与不爱的人结婚而导致婚姻失败。编导设置了杨澜电视访谈节目的环节, 强化了女性及公众视角下男性的失败, 正如陈孝正在接受访谈时所说: “我事业的成功是用我做人的失败换来的。”韩庚饰演的林静是郑微青梅竹马的初恋, 他同样深爱着郑微, 但由于父辈的原因, 没有勇气面对与郑微的感情, 影片中的他总是躲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注视着郑微, 这使他最后也错过了与郑微的缘分。 阮莞的男朋友赵世永更是一个怯于担当的“小男人”形象, 他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总被女性照顾的角色, 因此被阮莞舍友笑称他为阮莞的“小男朋友”。影片中他导致别的女生怀孕而前来请求阮莞原谅, 这是小说原作里没有的情节, 在招待所房间门口, 摄像机跟随阮莞的视线, 将镜头对准了蜷缩在角落里的他, 强化了他感情道德缺失的猥琐形象, 而后他抱着阮莞的大腿痛哭流涕, 与阮莞的冷静、大度形成鲜明对比, 更是将他的怯弱与不堪表现了出来。大学毕业后, 出于对父母的依赖和唯命是从, 他对自己与阮莞之间多年的感情始终没有勇气承诺, 导致了最终的悲剧结局。

二、性别视角与社会性别建构

以上分析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看问题的角度:这些有着貌似相近校园爱情和青春感伤的青春电影, 在人物塑造策略上, 呈现出不同的性别立场。从创作者的角度, 恰可以从导演性别来进行划分, 男性导演的青春叙事策略中, 仍遵循了传统性别文化中“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角色定位;女性导演的青春电影则表现出觉醒的女性主体意识, 即以女性为主人公, 摆脱“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性别刻板印象, 描写女性特立独行的勇气, 以女性视点揭示在男权文化下捍卫尊严的女性主体性。这就涉及“性别视角”差异的问题。“视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术语, 是指叙事者组织安排故事内容的角度。视角的选择表达了叙事者对所叙事件、人物的价值立场和情感取向。除生活体验等外, 性别意识也是一个决定叙事者叙事视角差异的因素。叙事者从他们不同的性别意识出发, 对其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社会性别建构。而性别视角的表现来自于浓重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制约, 男性视角的存在与男权制的存在是息息相关的。自古以来, 在长期以男性为主导的经济社会中, “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父权制性别体系对男女的气质和特性设定, 《敬慎》中提供了形象的说法: “阴阳殊性, 男女异行。阳以刚为德, 阴以柔为用;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传统的性别文化给女性带来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长期以来制约了女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兴起, 女性解放运动不断深入, 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家从政策上赋予男女社会地位平等、同工同酬, 中国女性地位明显提高, 在理论上基本实现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但种种事实表明, 在现实中, 尤其在文化层面, 男性本位的传统价值观念仍在延续。在当前全媒体时代, 无处不在的媒介传播为社会性别建构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社会舆论环境。“把关人”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媒介如何建构和表现两性起着重要作用。诚然, “把关人”的性别并不是作品性别态度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还是在于“把关人”本身的性别态度。但从本案例来看, 作为电影“把关人”的导演, 男性导演的性别意识仍无法僭越男权社会秩序的局限, 导致女性意识或女性经验在某种程度上被其男性意识所阉割。而女性导演赵薇以独特的“内聚焦”叙述视角表现了她清醒的女性性别意识, 这使她能从女性的角度去观察女性, 充分表现女性的主体性。当然, 提倡女性的主体性, 并不是要站到男性的对立面, 更不是要贬抑男性, 而是要摆脱“男性中心”的传统观念的束缚, 建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 男女形成平等合作互补的性别关系。媒体文化创造权仍主要掌握在男性手中, 他们始终控制着对作品的叙事权和阐释权;女性处于决策层的“边缘地位”, 使女性很难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女性的表达方式被男权媒介所遮蔽。这对于从思想意识、文化形态方面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是不利的。

三、结语

上一篇:会计专业硕士下一篇:增强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