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歧视语现象

2024-05-17

性别歧视语现象(共12篇)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1

目前,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女性语言的歧视上。《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对sexism所作的释义是性别偏见或歧视 (尤指对女性)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它能折射出人们对女性的排斥与贬低。纵观历史, 女性表现为被动与性, 涉及到女性的词汇含有反面意义;然而男性表现为主动与权利, 涉及到男性的词汇含有正面意义。随着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 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在美国兴起, 社会语言学家研究发现, 英语语言以男性为中心而歧视女性。为此, 将从以下3个方面探讨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1 表现在句法中

(1) 表现在与性有关的一些词汇中, 特别是代词he与she。

当说话人或作者使用 he 泛指某人时, 不管他们的意图如何, 几乎所有的听话人或读者会排除女性对象[1]。在文学作品中, 这样有力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As for man, he i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His back aches, he ruptures easily, his women have difficulties in childbirth…[2]

在此, man 指人类, 而并不仅仅指男性, 但是文中却使用了阳性代词he。另外, 在正式场合中, 人们常常使用he来指代somebody, everyone, anyone, everyone, no one, nobody 等不定代词。例如:Everyone is here, isn’t he? 此句中, he 代替everyone, 既包括男性又包括女性。但是, 如果我们用she 替换he 的话, 那么, she 只能指女性了。

(2) 表现在词序方面。

英语中有许多性别相对的名词词组及代词词组, 比如ladies and gentlemen, bride and groom。但是, 大多数这种类型的词将阳性词置于首位, 比如 Adam and Eve, he and she, boys and girls, men and women, kings and queens, brother and sister, host and hostess. 像这样在词序中阳性词置于阴性词之前, 也反映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1.2 体现在词法中

(1)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后缀中。

通过对actor-actress, heir-heiress, hero- heroine, steward- stewardess, usher-usherette, jockey-jockette, mayor-majorette等性语汇的研究, 发现在这种类型的词中, 阳性指称通常不带标记, 但阴性指称通常带有标记。也就是说, 阴性名词是通过在词尾增加阴性后缀而构成的。一旦名词添加派生词缀或标记“-ess”, 词义通常会发生贬降。大体上来讲, 无标记指称既可用于男性又可用于女性, 而带有标记的指称只能用于女性。-ess 为阴性后缀, 意为男性行为“正常”而女性行为“非正常”, 例如actor 与actress。再者, 后缀“-ette”仅指女性有“小”、“次要”之意。例如“kitchenette” 是小厨房;“drum majorette”指乐队女指挥, 她们被认为逊色于“drum major”乐队男指挥。这种构词现象就体现出人们对女性的歧视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

(2)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合成词中。

大量合成词, 例如, mankind, chairman, fireman, postman, freshman 等均可用于男性及女性。在一次英语角上,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I ’m a freshman.” 但是, 说话者不一定就是男性。事实上, 男女的可能性各占50%。尽管主持会议的是一名女性, 但是她仍然被称作chairman。通性名词mankind指人类, 它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例如:The history of our world is the history of mankind.在这个例句中, 不能用womenkind 来代替mankind, 因为前者仅指女性。

因此, 以“-man”或“man-”构成的阳性名词指称男女两性的现象体现出男性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并且, 使用阳性词不排除女性对象的可能。

1.3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语义中

(1) 体现在词的搭配上。一些英语词汇不仅能够修饰阳性名词而且也可以修饰阴性名词, 但是他们的含义却不同。当修饰阳性名词时, 修饰词具有正面含义。比如:an aggressive and ambitious man 是指有抱负、事业成功的男性, an aggressive and ambitious woman 是指泼妇。再如:imposing man 是指令人敬畏的男子, 而imposing woman 却指冷漠无情的女子。Son and heir 是指男性继承人, 但如果继承人是女性, 人们却不使用daughter and heir。同样, 当一些词既指男性又指女性时, 他们的含义却不相同。Robin Lakoff’s 的研究表明了这点。

a. He is a professional.

b. She is a professional.

在例句a 中, 听话人认为他是一名医生、律师或专业人士。而在例句b中, 大多数讲英语的人首先会认为她是一个妓女。tramp 用于男性时指流浪汉, 当用于女性时, 该词则具有否定与性的含义, 意为婊子、荡妇。人们普遍认为, 姓名或是单词一旦与女性有了关联, 那么它们将不再适用于男性。例如:人名Shirley, Leslie, Beverley, Evelyn and Sidney, 在过去都是男孩的名字并且具有正面含义, 但是当他们用于女孩时, 却呈现出否定含义。

(2) 体现在使用于女性的贬义词上。在西方一些国家, 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当低下, 因此, 就出现了大量使用于女性的贬义词。称一名男性“old dog” 也许是幽默的恭维, 但是称一名女性“old bitch”完全是对她的羞辱。再如:A loose woman 是指放荡不羁的女人。Man on the street 就是一名普通人, 而woman on the street 是妓女。此外, live on the street, go on the street, street-walker, wanton 等诸如此类的表达全部用于女性而非男性。

(3) 对女性使用阳性词不会降低她们的尊严, 但用阴性词称呼男性情况恰恰相反。例如:当若干男女在一起时, 使用men 或guys毫无歧义, 但使用women 或gals 就会有贬义及屈辱之意, 即使他们中间只有一名男性。

(4) 体现在性别相对词中。性别相对的名词分为阳性名词与阴性名词。前者大多数具有正面含义, 而后者大多具有反面及性的含义。分析以下例子:

阳性名词 阴性名词

governor (正面) governess (次要)

callboy (正面) callgirl (反面&性)

bachelor (正面) spinster (次要& 反面)

wizard (正面) witch (反面)

Sir (正面) Madam (次要& 反面)

master (正面) mistress (性)

governor 是指在行政部门拥有相当大的执行权力的人, 而governess 却是家庭女教师。Callboy 有双层含义, 一是指提醒演员上台的催场人, 二是旅馆男服务员, 而callgirl 却指应召女郎。Bachelor 与spinster 都是未婚者, 前者可以看作是没有结婚的男子, 过着幸福的、也许有点浪荡的生活。后者是指没有结婚的女子, 但生活邋遢、艰难且毫无姿色[1]。称一位女性bachelor不是对她的贬低, 但是称一位男子spinster就意味着他是个拘谨焦虑的人, 经常为了一些琐事而烦恼。Wizard 指能手、奇才, 但是witch 场等同于sorceress, 意思是女巫、老丑妇。

令人常常震惊的是, 某些对女性的指称往往带有在性关系上道德败坏、伤风败俗之意, 而对于男性, 却极为普通, 常有称赞之意。例如:称妓院老板可以用mamdam, 但是称拉皮条的男人从来不用sir一词。mistress起初意思是女主人, 或起控制、支配作用的女子, 但是现在却意为和已婚男子通奸的固定性伴侣。相反, master 是指技术能手或男主人。

2 英语中出现性别歧视现象的主要原因

2.1 社会地位与权利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反映出男女之间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女性长期社会、政治, 经济地位的低下所造成。在西方一些国家, 女性曾隶属于享有权利和占统治地位的男性。大部分性别歧视现象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相关。以婚姻为例, 女性结婚后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姓氏, 取而代之的是夫姓。当女性没有权力使用她们自己的姓氏后, 随之她们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这一概念便微妙地产生了。

2.2 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也是构成偏离事实而歧视女性的成因之一。文化意识指与文化价值密切相关的概念和态度。文化意识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女性的歧视。在文化意识的影响下, 英语语言的许多词贬低了女性, 例如:of easy virtue, fallen, on the street , wanton.

2.3 社会偏见和传统概念

社会偏见在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延续, 通过社会群体、父母、亲属、朋友及媒介的观念和事例影响了对女性的歧视。男女自出生那天起, 社会传统观念就认为男性强壮, 女性纤弱。因此, 在这种传统观念下, 男性养家糊口, 女性相夫教子的现象就不足为奇。所以, 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真正根源是社会偏见和传统概念, 而非男女的生理特征。在英语语言中, 女性语言性别歧视在此影响下恶性循环。例如:virgin 或prostitute 通指女性而非男性。

3 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事实上,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也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特别是随着60年代以来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避免性别歧视的方法。反映在词汇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广新词, 使之中性化。世界妇女解放运动使得一系列新词应运而生, 大大丰富了英语。如使用Ms代替Mrs.或Miss;使用singles 而非bachelor, spinster, old maid, divorcee, widow 及 widower;使用 home-worker (domestic-manager) 代替housewife。

二是推广使用中性词。比如:humanity替代mankind, artificial 替代manmade, workplace 替代 man power, police officer 替代policeman , camera operator 替代 camera man, supervisor 替代foreman, firefighter 替代 fireman, leader 替代 statesman, mail carrier 替代 mailman, chess piece 替代 chessman, customer’s representative 替代 saleslady。 再者, 一些性别相对词如actor-actress 和 hero-heroine可能会在将来消失。

三是使用代词或限定词复数形式替代阳性代词。例如:

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Instructors should offer their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to the students.

或者在正式语体中, 使用he or she, his or her, him or her 代指通性名词。An instructor should offer his or her students challenging projects.

以上, 通过避免使用任何代词或限定词, 或使用his/her, 或代词的复数形式their来代替his, 就能很好的消除性别歧视现象。

四是使用后缀-person, -people构成合成词。例如:chairperson, mailperson, newsperson, newspeople, spokesperson, salesperson, congressperson, country people, tradeperson, businessperson, fisherperson。

五是创造新的单数人称代词。反对性别歧视主义者将人称代词加以改革。他们认为消除阳性代词最有效的方法是创造新的中性单数人称代词。语言学家Varda.One建议使用新词ve, vis, ver来替代he, she, his, him。她还写了下面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话:“A teacher must learn to listen, ve must respect vis students’ opinion.They must be important to ver.”

总之, 人们一直在尽力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含义的语言。但是, 只有女性通过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才能根除人们对女性传统的认识观念, 实现社会中男女的真正平等。

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对女性语言的歧视上, 反映在词法、句法及语义等方面。这些现象是由社会、权力、文化意识及人们的传统观念等因素造成。女权主义者对英语中性别歧视语言特别是在词汇上进行了诸多改革。但是只有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才能彻底地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避免人们的性别偏见, 实现男女真正平等。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原因,消除

参考文献

[1]Fasold, Ralph."Language and Sex"The Sociolinguistics oflangage.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113.

[2]Graddol, David and Swann, Joan."Is Language Sexist".Gender Vioce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1996.104.

[3]Fasold, Ralph.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Hudson, R.A.Sociolinguistics.2nd ed.U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5]Spender, D Man Made Language.London:Routledge andKegan Paul, 1985.

[6]柏子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女权运动对英语的影响[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3) .

[7]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8]刘汉杰.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1) .

[9]邵志洪.英汉对比研究[M].上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2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性别歧视语是男女两性地位上的不平等在语言上的表现,同时又是对社会传统和社会文化的`反映.本文从词形、词序、词义、称谓等角度对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可消除这一歧视现象的非性别歧视语的使用等.

作 者:董云宁 时真妹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6024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性别歧视语 分析 原因 非性别歧视语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3

关键词:国际体坛;性别歧视;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1.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593-03

在国际体坛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的歧视,是违反《世界人权宣言》的,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的,是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公约》、《体育运动国际宪章》、《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精神和要旨相悖的,性别歧视是“对人权的无视和侮辱已发展到野蛮暴行,这些暴行玷污了人类的良心。”[1]因此致力于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意义重大。

1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妇女发展作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妇女发展达成了多项协议,将妇女问题与全球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目前,妇女的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不容乐观,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妇女与体育"世界大会开幕式上所说的:“妇女在体育运动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女子同男子已经平等。事实上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在国际体坛中,由性别歧视造成的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女性委员的数量要明显少于男性官员的数量,“截止到2006年2月,在国际奥委会中,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13.04%”[2]“2003年,在28个夏季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有2名女主席,而在7个冬季奥运会项目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中,没有女性担任主席职务”[3]“体育组织的主要领导、经理和管理人员、运动员的主教练等,女性的人数仍然很少"[4]“2006年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奥委会中,有9名女主席和14名女秘书长,分别占其总数的4.4%和6.9%。也与国际奥委会要求在2005 年达到20%的目标有较大的差距。”[5]

另外,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女性在地位上要明显低于男性。这造成女性所能获得的体育资源就明显少于男性,致使女性参与体育决策不够,丧失了部分话语权。“国际体育组织决策层中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在决策层中担任的职务与男性相比差距极大,权力的核心部分几乎全部为男性所把持,女性难以出现在权力的最高层,在决策层的参与上同男性相比,处于明显的边缘位置。这表明妇女在决策层中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和妇女在决策过程中的低程度参与。”[6]“妇女体育运动很难争取到像男子运动那样数量巨大的社会赞助;大众传媒对妇女体育宣传报道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过多的刻意吹捧某些妇女运动(意在表明他们给了妇女足够的权益)等。这一切都表明体育中性别平等还只是一种理想。”[7]

2性别歧视现象的分析

2.1历史渊源“性别歧视”,指基于人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这个词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泛指一切歧视女性的态度和做法。当时的研究表明,一切被视为与男性有关的特点及事物都被看作是有价值的、规范的,而与女性有关的一切则被贬值,被认为是偏离常规的。这种对于男性及女性的不平等的社会认识,使性别歧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势力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延续。”[8]虽然“性别歧视”一词出现的较晚,但是这种现象却由来已久。“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痼疾,无论东西方,性别歧视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9]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作为统治阶层的希腊男性是精神或理性的自然典范,而女人、奴隶和野蛮人生来就是卑贱的人,他们相当于肉体和感情,必须听命于头脑(这里的头脑指的是男人)。

几乎在所有的社会、所有的生活领域中,都存在着男性统治状态,即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声望,男性统治深深地植根于各种文化,并反映在一个社会的语言、大众媒体、婚姻、职业、政治、休闲和体育运动中。

投稿日期:2007-11-29

作者简介:单绿叶(1969-),女,浙江瑞安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在国际体坛中,女性受到的歧视由来已久,甚至现代奥林匹克的创始人顾拜旦在对待妇女体育问题上也未能摆脱历史的局限性,他的奥林匹克思想只限于男性,他认为妇女的作用只是为男运动员喝彩,并为男性优胜者佩戴花环,而绝不能成为运动场上引人注目的竞技者,他甚至说“女人的荣耀来自生孩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体育方面,她最大的贡献是鼓励她的儿子创出佳绩,而不是自己去破纪录”。在这种价值观念下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核心是这样的事实,即传统上男性控制体育界的权力。的确,当考虑参与和控制体育机会的平等问题之时,权力分析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在大多数体育组织中,男性在权力、责任和决策部门占统治地位(除传统上为纯女性的项目以外)。目前所有的证据都支持这样一种看法:体育是为男人而组织的,是由男人来组织的,男性统治是自我保护,最明显之处是国际大型运动会和奥林匹克运动,他们一直是且仍然是男人们的俱乐部。”[10]这句话就目前来看,有其夸大的成分,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女性在体育运动中确实存在受歧视的事实。因此,受其影响,产生了体育运动领域内基于性别差异的资源配置不平等[11]:由政府资助的运动项目和场地器材等资源配置,提供给女性的都少于男性;获得运动设施的途径,设施的质量,包括运动场地的地面、加锁柜、淋浴器和冷暖调温系统等也被移植上了性别差异;男女运动员在奖金的数额、运动计划的运作费用上有很大的区别;除此之外,在设备的提供和维护,运动员招募的预算,比赛和练习时间的安排,旅行和日常的花费,接受训练和理论指导的机会,配合团队的教练数量,行政人员、教练、训练者、指导者等的工资,对个人、团队和运动项目的宣传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很大的性别差异。

2.2对女性社会角色的偏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女性的身心是脆弱的,她们的社会角色只是男性的附属品,不应具有阳刚之气,而应具有阴柔之美,因此,她们只适合于一些身体活动不太激烈的运动,若参加一些男性项目,会被认为是她们在表达一种对社会的不满。这种身体和体育价值观念限制了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而这种对女性的偏见,也体现在电视、报纸的体育报道中。“作为与男性相对等的性别,女性对体育的积极参与有助于真正实现体育的完整内涵。也只有女性的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才能健康地发展,现代体育的宗旨才能得到真正落实。而目前电视体育报道中强烈的性别色彩,则处处体现出对女子体育的轻视,女性参与体育的积极意义被忽略。男性形象在体育运动中得到特别强调,体育赛场由此成为展示男性优越感的舞台,女性形象则相对较为暗淡。这样一种现实不仅使‘友谊、团结和公平、互相了解的体育精神有流于空谈的危险,而且严重误导了民众,也削弱了观众对女子体育的热情,从而阻碍了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最终不利于整个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12]

2.3某些宗教的禁忌或民间习俗也限制了女性参与体育活动“在英语国家,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偏见长期存在,这与英语国家社会长期处在父权制的统治之下密切相关。在基督教盛行的英美社会中,女性从属地位更是从‘精神法典角度被固定下来。在《圣经》的创世篇中,上帝首先创造了男性——亚当,亚当从此便被看成是‘人类的始祖。动物与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帮手被创造出来。上帝把所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的命名权交给了亚当,从此,用语言符号来界定各种植物、动物等的权力便落在了男人的手中。上帝创造性别的手段也很奇特:他在亚当熟睡后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创造出了夏娃。既然女性是男性的骨中骨、肉中肉,既然她只是作为男人的帮手来到这个世界上,那么她对男性的从属似乎便成了上帝的意志。”[13]由于正统宗教信仰的原因,在国际活动中,争取男女平等也是困难的,例如,一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禁止妇女在男人们面前公开暴露身体的任何部位。由于女运动员的衣着违反了伊斯兰教义,亚洲伊斯兰教国家女运动员如凤毛麟角,参与奥运会的女运动员极少,部分女运动员成为最终的受害者。“1998年,参加第13届亚运会的39个国家中,有5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代表团中没有一名女运动员。”[13]

3国际体坛性别歧视带来的问题

性别歧视是对女性人权的侵犯。体育是联合国确认的一项基本的、不可剥夺的人权。《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写道:“尊重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和平、发展、人权是联合国宪章的三大宗旨,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三大目标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建设和谐世界,必须实现和平、发展和人权,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和平,就不可能享受发展和人权,如果没有发展,就不可能享受和平和人权,如果没有人权就不可能享受和平和发展。离开和平、发展和人权,就谈不上建设和谐世界。”[14]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现象,是对女性人权的侵犯,是违反《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发展权利宣言》精神的,这不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另外,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违反了世界体育文化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做出贡献。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公平的追求,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影响了奥林匹克运动对建立和平美好和谐世界的历史进程。为了消除这些不和谐的“音符”,为了追求和谐世界这个美好的愿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

因此,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现象是我们履行国际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开展现代外交、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需要。

4中国消除性别歧视的努力

国际社会中,性别歧视根深蒂固,它是国际社会中的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性别歧视,有悖于奥林匹克运动理想,不利于世界体育发展,也难于实现“创造一种以乐于付出努力,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15]中国要致力于消除这种不和谐的音符,以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是坚决拥护《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的,是遵守《世界人权宣言》的,是一个有道义感的大国。

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一贯尊重和履行《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地集体方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之法且依正义及国际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依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加普遍和平。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宗旨和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权事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这对于加强人权法制保障,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保证了中国人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项权利,并一直奉行“树立维护国际道义的世界大国形象。在国际社会大转折的时代,基本道义原则的价值不是在泯灭,而是在提高。加强各家间合作与协调,维护国际道义,维护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树立道义大国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国家利益扩展到全球的前提条件。中国正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走向世界大国,并在全球和平、安全、发展那种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中国应该尽余部塑造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供更多的全球性和地区性公共物品,成为国际秩序负责任的建设者。”[16]

中国不仅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本国人民的人权,而且密切关注并努力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积极主张建设和谐世界,促进人权、和平和安全。中国一直以积极而负责任的态度,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机构的工作和国际人权法律文书的制定;充分利用联合国讲坛等领域,为捍卫世界各国人权做出努力;一贯重视国际人权对话、合作与交流;积极加入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迄今已先后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几十项国际人权公约和议定书。

在国际体坛中,中国要以《联合国宪章》、《奥林匹克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的宗旨和原则为依据,坚决反对体育领域内的性别歧视:

1) 尽力消除一切形式歧视,保证人人有不分性别、种族、肤色或民族或人种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对任何人或组织所施行的性别歧视不予提倡、维护或赞助,禁止并终止任何人、任何团体或任何组织所施行的性别歧视。

2) 谴责性别歧视与不平等,在中国领土上根除具有此种性质的一切习例;强烈谴责试图辩护或提倡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并承诺立即采取旨在根除对此种歧视的一切煽动或歧视行为的积极措施,利用一切手段和机会打击导致性别歧视之偏见,并积极宣扬联合国宪章之宗旨与原则、世界人权宣言、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宣言与公约。

3) 谋求发展一种能使女性权力、尊严得到保护的环境,增加女性全方位、多功能的参与体育的机会,使女性在各层次上能全面参与体育运动,呼吁各国政府和非政府体育组织机构,制定和研究国际女性体育战略,以加速世界朝着更公平的体育文化转变的进程。

4) 改变对女性的偏见,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引导女性积极参加到体育运动中来,以增加女性的自信心和增强女性的自尊。

5) 以一切适当手段推行消除体育领域一切形式的性别歧视的方针和策略,积极加入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充分利用联合国讲坛、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领域,为捍卫世界各国人权做出努力;进行国际人权对话、合作与交流,构建一个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5结束语

国际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因此,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非一日之功,非一蹴而就,非一国之力而为之,因此,为消除国际体坛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中国体育的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加强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团体对外交往,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不懈努力。”[17]

参考文献:

[1] 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udhr.Htm,联合国人权事务网.

[2] 阎小良,许卫东,陈曙.奥林匹克运动中女性参与领导决策的历程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1-5.

[3] 安妮塔?谢尔盖.妇女及其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领导地位[J].体育文史,1989 (5):70.

[4] 朱小丽.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的社会学透视[M].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38.

[5] 彭杰.论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妇女与体育运动[J].中国体育科技,2001 (9):46-49.

[6] 王乐.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关系研究[J].浙江体育科,2006(6):4-8.

[7] 朱小丽.奥林匹克运动性别平等化趋势的社会学透视[M].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35-38.

[8] 李傲,罗旋.反性别歧视的理论与实证[J].求索,2006(12):75-77.

[9] 张抗私.性别歧视的历史文化背景考析[J].学习与探索,2004(4):48-51.

[10] Patricia Vertinsky. 社会性别、体育和21世纪第三浪潮女性主义[J].体育与科学,2006(2)17-18.

[11] 李继军.性别逻辑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24.

[12] 尹丽娜,章龙飞.电视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偏见对体育事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5-6.

[13] 董晓波.性别歧视女权运动语言改造[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24-27.

[14] 陈士球.维护和促进人权与建设和谐世界[J].人权,32-34.

[15]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1:1.

[16] 门洪华. 中国:大国崛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118-119.

透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篇4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它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的社会态度紧密相连, 并在很大程度由其社会观和价值观所影响。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社会以人为本和以人为中心。女性,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性别歧视问题存在了一段很长的时间, 它完全服从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等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不可避免的是, 这种现象已经在语言方面留有印记, 尤其是词汇方面表现出了对女性的轻蔑、侮辱等, 这便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2.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因素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不是一天形成的, 而是建立于语言的发展周期, 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文化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

2.1 文化因素

《圣经》中记载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衍生出来的。上帝说:“一个人独居不好, 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于是, 上帝趁亚当熟睡时从他身上取了一条肋骨造了一个女人夏娃, “这是我的骨中的骨, 肉中的肉, 可以称她为‘女人’, 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后来夏娃受撒旦的引诱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 于是上帝说:“我必多多加增你怀胎的苦楚, 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 你丈夫必管辖你。”

在现代人类文明重要源泉之一的犹太——基督教文化中, 从人类始祖开始, 就把女人放置在一个从属的地位, 女人是从男人的身体中创造出来的, 是男人的骨中骨, 肉中肉, 所以女人只能是男人的附属。同样, 在东方虽没有亚当夏娃那样的神话, 但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同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女人是不具备社会地位的, 男尊女卑一直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就是在宣扬众生平等的佛家, 男女同样有别, 佛陀在接受女出家弟子时也进行了强烈的思想斗争, 在蔓延了数千年之久佛家文化中仍处处可见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质疑。

2.2 生理和心理因素

男人比女人体型上更加强壮, 这就决定了男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男人在外面工作, 而女人的工作就是待在家里做家务和照顾孩子。妇女被视为弱者, 只能通过婚姻实现自身价值。妇女地位较低, 她们必须依附于男人, 由男人主宰。渐渐地, 人们开始歧视妇女, 认为她们的智力不如男人。这个错误的观点形成后, 慢慢地在语言中反映了出来。

2.3 社会因素

不同的劳动分工, 导致了不同的社会地位。对于男人和女人的社会分工, 存在很长历史的刻板观念——女人能做什么?在历史上, 妇女的地位被限制在做家务和照顾子女上, 而男人在外工作。男性支配女性, 女性不得不依赖男人。在父系社会, 奴隶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妇女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已经逐渐积累起来。后来, 女性开始进入工作场所。然而, 即使一半的妇女在外工作, 也要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由于女性的身体虚弱和教育背景低, 她们主要从事地位低的、收入低的工作。虽然男人在家庭中也有自己的角色, 但他们主要是由其经济或职业地位来定义的。因此, 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已经存在, 并且体现在语言方面。

3.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语言习惯上, “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那么, 英语语言是怎样歧视女性的呢?

3.1 通用代词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在通性人称代词的使用和一些固定表达的词序上。性别歧视最重要的表现是使用通用的男性代词“he”和它的变体“his”, “him”和“himself”这样的句子, 如:

(1)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2) Everyone must do his homework well.

(3) If anyone calls, tell him I will be back later.

(4) Everyone should learn to solve problems himself.

在上面的例子中, “his”, “him”和“himself”并没有明确性别, 但一般来说, 是指男性和女性公民。在正式场合, “his”, “him”和“himself”可以用来指不定代词为每个人, 而“she”, “her”, “herself”没有这样的用法。

3.2 通用名词

著名的例子是“man”在《牛津高级英语学习词典》中所定义的“人”, 如下: (1) adult male human being (2) human being of ei ther sex;person (3) [sing] (without the or a) the human race;mankind还有一些该词典中的例句: (1) All men must die. (2) Growing old is something a man has to accept. (3) Man is mortal.从这些定义和例句, 可以很容易地看到, “man”和“men”可以用于指男性和女性, 但是, “male”和“female”不能用于指男性。

这提醒人们, 美国独立宣言的名言:“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人们认为, “man”不包括妇女, 因为妇女没有给予十八世纪时美国大选的投票权。

3.3 称谓词

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这一观点充分体现在英语称谓词当中。Mr.是对一位男士的尊称, Mrs.则是一位男子的太太的尊称, 女性的称谓也就依附于男性了, 如:丈夫是John Smith具有博士学衔, 于是可以称这对夫妇为Dr.and Mrs.John Smith。假如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那只能称为Mr.and Mrs.John Smith。假如妻子是博士, 丈夫没有学衔或职称, 妻子的名字叫Marry, 随夫姓后只能称呼为Marry Smith。Miss是用来称呼未婚女性的称呼。Mr.却既可以称呼未婚男性, 又可以称呼已婚的男性。女性从称谓马上就可以被识别出婚姻状况, 而对男性却无从知晓, 而且女性结婚后改随夫姓, 这样自己的姓就完全被遗忘了。

3.4 职业名词

英语本身并没有性别的差异, 但在这个男人为中心的社会中, 人们习惯认为有信誉的人是男性。然而, 一个女人如果得到较大的声望就被视为一个特殊的例外。

许多专业人员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像教授 (professor) 、医生 (doctor) 、律师 (lawyer) 、工程师 (engineer) 、科学家 (scientist) , 以及参议院议员 (senator) 等受人尊敬的职业都是男人的专利, 因为从历史上看, 以前女性在这些领域中几乎无一席之地。因而, 当听有人说“His cousin is a lawyer”时, 人们大多会自然而然地把他的“cousin”理解为一位男性。如果有女性从事这些职业而要指称“她们”时, 需要在表示职业的词汇前面附加woman, lady或female等显示她们性别的女性词, 如:woman professor, woman engineer, lady doctor, lady lawyer等。由此可见, 社会上的大多数上层职业都被男性所垄断。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许多普通的甚至下层的职业, 如:护士 (nurse) , 秘书 (secretary) , 模特 (model) 等大多被认为是女性的职业。

英语是一种超级男性语言。这点清晰地体现在表示职业的词加上人形成的复合结构中, 如:主席 (chairman) , 商人 (businessman) , 国会议员 (congressman) , 记者 (newsman) , 政治家 (statesman) , 邮递员 (postman) , 警察 (policeman) 和发言人 (spokesman) 等。

4.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

首先, 社会在变化, 语言也随之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尤其近几十年平权运动 (Civil Rights Movement) 的兴起和女权主义 (Feminism) 的发展使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英语语言中有关性别歧视的内容也相应发生了许多变化, 性别歧视现象的消除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一系列体现男女平等的新词应运而生, 大大丰富了英语语言, 同时也使社会语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规范。如出现了中性称谓词Ms.来代替Mrs. (已婚女性) 和Miss. (未婚女性) , 避免了在提及未知婚姻状况的女性时可能带来的冒昧和误会, 同时也争取了与男性称谓词Mr.的相应地位。再如pn. (person的缩写) 现常置于男女人名前, 取代了Miss., Mrs.或Mr.。另外, 随着女性在那些过去被认为只能是男性才能从事的领域中有了一席之地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出现了chairwoman, policewoman等词。

其次,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避免使用那些具有明显性别倾向的词, 取而代之的是没有性别倾向的中性词。如用businessperson代替businessman;personnel, staff代替manpower;congressperson, member of congress代替congressman。此外, 有了性别歧视词汇意识的人们开始在句法上也注意克服性别歧视, 特别是代词与名词的搭配, 趋向于用中性化和复数化的人称代词来避免句子中的性别歧视。如将Everyone needs his ownspace.改为:All people need their own space. (将主语every one改为复数形式, 同时用复数代词their取代his) 。

5. 结语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全社会的责任。男人应尊重女人, 应承认女人与他们拥有同等的权利。因此, 男人不应使用贬损女性的词汇, 也不能把妇女视作二等公民。同时, 女性应高昂起头来, 为争取与男人同等的社会身份而奋斗, 应当拥有与男人同等的语言身份。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彻底地消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参考文献

[1]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Harper&Row, 1975.

[2]Crawford, M.Talking Difference:On Gender and Lan-guage[M].London:SAGE pulications, 1995.

[3]戴月兰.Sexism in English[J].科技信息, 2007, 36.

[4]佟靖.汉英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28, (11) .

[5]吴军俐.英汉人名性别差异与文化内涵[J].时代文学, 2010, (4) .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5

汉英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

文章在一些语言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研究角度,以英汉语言为例.探讨了语言性别歧视现象.同时分析了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社会根源.

作 者:佟靖 TONG Jing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公共外语部,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刊 名:哈尔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年,卷(期):28(11)分类号:H313关键词:社会语言学 性别歧视 社会根源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6

关键词:性别歧视 构词学 句法学 词义学 社会文化原因

语言是社会的直接反映,它与社会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作为人们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语言反映了人类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在西方,性别歧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虽然在法律与政治上,女人与男人保持着平等地位,但男尊女卑的观念依然存在,并深深地影响着语言的使用与发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英语是以男性为中心,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一种语言。

1、性别歧视在构词学中的体现

1.1后缀

Greenberg提出的标记理论定义了英语中的标记与无标记,这一定义深刻揭示出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很多男性词与女性词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称现象,大多数的男性词是无标记的而女性词是通过在男性词后增加一个粘着词素或以复合形式出现的。例如:-ess:author-authoress;-ette:farmer-farmerette。

1.2复合词

复合词的构成是由男性词作为词干的。例如,kingdom在词典中的定义是“a country or a state governed by a king or queen”。但如果一个国家由女王统治,我们常用kingdom,而不用queendom。另一个词man除 表 示 男 人 ,还 有“ 人 类 ”之 义 。而woman却没有此义,所以,一些以“man-”或“-man”组成的复合词不仅包括男性还包括女性,例如,mankind,statesman,postman等。虽然是一位女性主持会议,但是她经常被叫做chairman。尽管现在出现诸如Madam Chairman及chairperson这些词,但是他们的使用频率非常低。“I’m a freshman.”指的不仅是男学生还指女学生。语言中的单词在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或社会的价值观。

2、性别歧视在句法学中的体现

2.1性

人称代词的使用頻繁地反映出人们对女性的偏见与歧视。如果不清楚一个人的性别,我们会用he来指代此人而不用she。在词典中,he指代已知性别的男性或指动物时指代雄性,同时还指代未知性别的任何人、每一个人。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规定,男性第三人称单数 h e 可 以 替 代 句 子 中 的 不 定 代 词somebody, everyone,anyone,nobody等。例如:Everyone should do what he considers best.其中,he既指男性又指女性,并且不能被she取代。

2.2词序

性别歧视在英语词序中也有所体现。一般来说,男性词都出现在女性词的前面,诸如:husband and wife, Adam and Eve等,这种词序频繁地出现在英语的小说、报刊及杂志中,似乎被广泛地接受并作为一种语言规范或约定俗成的用法。

3、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的体现

性别歧视在语义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不难发现,大多数男性词为褒义词或至少是中性词,但大多数女性词都是贬义词。一些女性词的最初含义包含具有更高社会地位的女人,然而,这些词义正在改变,指工作在特殊领域或社会各个阶层的女人。典型的例子是lord和lady。lord指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如:统治者、贵族等,这一词义并未降低。而lady的词义已经改变,事实上现在它与man的词义对等,例如商店中的shop-assistant指女性时叫sales lady,而shop-assistant指男性时叫salesman而不是sales lord或sales gentleman。lady已不再具有贵族及高贵的词义,此词义已经降为中性词。很多女性词的词义甚至变为具有淫秽意义的词。原来的mistress与master意为“onewho is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control,or ownership”的词义对等,而现在mistress意为“a woman that a man has a sexual relationship with, even though he is married to someone else.”(Longman,2004)

4、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原因

在我们的社会中,重要的社会职位都是由男人从事的,男性被认为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在家里,男性具有绝对权利,他们供养妻儿老小并决定每一件事情。相反,女性从属于男性,具有较低的经济及社会地位,此地位通常与她们的父亲或丈夫联系在一起。语言同样也是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圣经》中清楚地讲述上帝创造男人,而女人是从男人身上取下的肋骨创造的。在婚礼庆典中,牧师也会向公众宣布:“I now pronounce you man and wife”,其中“man and wife”是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因为男人仍然是man,而女人却在婚后叫做wife。

5、结语

英语语言的使用反映出社会文化模式是偏袒男性而歧视女性的,同时性别歧视现象也充分体现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点。性别歧视在英语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已存在几千年,短时间内很难消除,并且人们已经有意无意地接受这种现象。为了完全消除这种歧视现象,人们头脑中的男尊女卑也应该从根源上完全消除,而不仅仅改变性别歧视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同时女人的社会地位需要真正提高,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及紧密合作。

参考文献:

[1]P Trudgill & J Hannah.International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晋军.英语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身份构建[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0)

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 篇7

如今, 人们对性别歧视语有了充分的认识。许多人意识到了性别歧视语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人们已在会话以及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非性别歧视词。政府部门和各种组织都纷纷起草、制定“非性别歧视语使用法”规范语言, 逐步消除性别歧视语。

让人们关注的常见英语性别歧视语有如下几种:

一、英语中man包括woman的词汇

在英语字典man泛指人、人类, 包括男人和女人。[1]比如:

TV programme:Man and Nature电视节目《人与自然》

If anyone wants the book, he can have one.如果有人想要这本书, 可以给他。

Man is the highest formof life on earth.人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体的最高形式。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独立宣言》中也有同样的用法: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人生而平等, 他们享有造物主赋予他们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存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讲》里也说:

“Four score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men are created equal.”[2]

87年前, 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在woman一词出现以后, 女权主义者认为只提men而不提women;只说father不说mother, 或者用man泛指所有的人, 并不能算是男女平等。另外, 英语泛指“每个人的”的时候, 用his而不用her, 如:Everyone loves his mother.却不用her。他们也主张平等对待, 可以笼统地用中性的their。

英语中的chairman主席、congressman国会议员、policeman警察等词汇起初并没有女性的对等词。在女权主义者的主张下, 为了体现男女平等才有了chairwoman、congresswoman、policewoman等女性对等词, 后来又出现了chairperson、chairone等中性词。

其他受女权运动影响而出现的中性代用词还有:salesperson, people, worker, fire fighter, fisher, postworker。

现代英语中还有一些依旧保持着男性形式、没有女性对等词的词语, 比如:freshman (大学一年级学生) 、manmade (人造的) 、forefather (先辈) 等等。

二、表示职业头衔的词汇

专指女性的有两种职业头衔:一种是用一个指女性的词, 比如sales girl (女售货员) , 另一种是用表示女性的后缀, 比如-ess, -ette。第一种表达了这样的概念:女性从事的都是这样平凡无聊的工作。女权主义者建议可以用assistant (助手) 和sales assistant (售货员) 来分别代替girl Friday (女助理) 和salesgirl (女售货员) 。专指女性的后缀-ess和-ette含有“琐碎的”或“否定”的意义, 并表达了这样的信息:女性从属于男性。

三、描写男、女两性的词汇

语言使用者不应该使用轻视或贬低女性的词语, 比如:Academics have to support children. (大学教师要供养孩子。) 这句话含有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意思, 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所有大学的专家和学者都是男性;在句子The parents of the girl, Mr.Jack White and his wife, left the neighbor’s house. (杰克·怀特先生和夫人, 即这位女孩的父母, 离开了邻居的住所。) 中, 女人是靠她们与男人的关系来被描写的。然而人们却很少用这样的关系来描述男人。

四、英语中男女不对等的词汇

英语中也有一些女性特有的带有贬义的词汇, 一般没有男性的对等词, 比如:bitch (母狗) 、slut (荡妇) 、street girl (娼妓) 等等。

有些词汇看似对应了男女性别貌似对应, 但其实还是存在对女性的歧视, 比如:lad (小伙子) 与maid (女佣) , governor (州长) 与governess (女家庭教师) , call boy (旅馆里的男服务员) 与call girl (以电话联络召唤的妓女) 。

五、“marry”反映的西方婚姻中的男尊女卑

英语里男婚女嫁都用marry这个词, 但是当它跟介词to搭配使用时却显示出男女之间的区别, 因为to含有“系于“、”属于“的意思, 就像belong to和tie to中介词的用法。我们可以见到以下句子:

He married his daughter to a rich man.他把女儿都嫁给了富人。

She has been married to a rich man.她被嫁给了一位富人。

我们却一般不说“He married his son to someone.”或者“He has been married to someone.”

另外, marry off也只限用于女性, 我们只能说“She married off her four daughters. (她把她四个的女儿都嫁出去了。) ”却没有She married off her four sons.的用法。

六、男女英语名字的特点

在一定程度上, 名字代表了社会观念, 反映出父母对男孩、女孩的不同期望。大家普遍认为女子名字应该体现女性美丽温柔和“贤妻良母”的特点, 而且女性也不应该参与社会事务, 因为那是男子的领域。有时候, 女性需要改用男子名字才能参加一些社会事务。比如英国19世纪出版了诗集和《简·爱》、《呼啸山庄》等作品的著名女作家勃朗特三姐妹。她们当时就采用了男性名字作为笔名。美国当代儿童文学女作家苏珊·伊丽莎白·欣顿在中学时就写了《局外人》, 出版商同意出她的书, 但是建议她笔名采用词首缩写, 这样就没人看出来这是位女作家。至今, 她已出版了几十本少儿读物, 但是还是有很多读者误认为S.E.Hintor是男作家。

此外, 英语里代表国家民族的别称也多用男子名字, 比如:用来指美国人的Uncle Sam (山姆大叔) , 指英国人的John Bull (约翰牛) 和指阿拉伯人的Ali Baba (阿里巴巴) 。

七、男女禁忌语的使用

禁忌语 (Taboo) 是指人们忌讳的, 禁止公开使用的不雅词语。英语里的shit、fuck、bitch、ass等等都属于禁忌语。但是这些词语却频频出现在一些影视文学作品里, 而且也多出自于男性之口, 比如:You’re son of bitch (狗娘养的) ./Bull shit (废话) !/Damnyou (该死) !/Fuck it (滚你的) !等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应水门事件时也说道:“I don’t give a shit what happens.”很多人认为禁忌语是男性的语言, 男人说出来不仅不会令人反感, 反而会使他们增添男子气概。倘若出自女性之口, 则会被认为“不象话”。

八、男女比喻词的用法

在希腊神话中, 宙斯 (Zeus) 是主神, 他有一子一女, 儿子阿波罗 (Apollo) 是太阳神, 主管光明、青春、医药、畜牧、音乐和诗歌等, 女儿阿耳忒弥斯 (Artemis) 是月亮女神, 权力远不及阿波罗, 主要掌管狩猎和妇女分娩。

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常被比喻成花木星石等。

英国诗人罗伯特·赫立克 (Robert Herric) 在《给少女们的忠告》 (Counsel to Girls) 中把少女比喻成转眼即逝的花蕾: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可以采花的时机, 别错过,

时光老人在飞驰:

今天还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就会枯死。

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 (Robert Burns) 将爱人比喻成红红的玫瑰: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呵, 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3]

语言反映出各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英语中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并非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而是特定社会的语用文化在语言中的反应。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象征, 文明的社会不应该出现两性不平等的现象。要消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必须根除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语言的变化受文化的制约,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1]梁德润:《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小辞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年。

[2]楼光庆:《从姓名看社会和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3期。

探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 篇8

关键词:英语,性别歧视,表现,根源,避免

0 引言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与社会和文化密不可分。它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就反映了由来已久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性别歧视”(sexism)是美国的女性主义者受“种族歧视”(racism)一词的启发,于20世纪60年代创造出来的词汇,它通常是指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在现实社会中,男性总是处于核心地位,而女性则是男性的一种附属。女性不仅在地位上与男性处于不平等状态,而且还是受排挤的“他者”。这就构成了男性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语言性别歧视是指不论男女任何一方,一性别对他性别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的一种偏见和态度。当然,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是指英语使用中男性对女性的歧视。丹麦语言学家叶斯珀森(Jespersen)在《英语的发展与结构》一书中曾指出:英语是他所熟悉的所有语言中最男性化的语言。Spender把语言中的男女不平等现象概述如下:“除非被证明有例外,世界时男性的世界,男性是无标记的形式,女性是有标记的形式。”

1 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表现

1.1 男性词的泛指

英语语言以男性为规范,把男性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在英语中,男性词汇(male terms)如man,he,his,him等的泛指就忽视了女性的存在。

它们被用来充当类属名词(generic nouns),指全体人类(包括女性)。例如:Man is the highest form of life on earth.(人类是地球上生命体的最高形式。)Everyone should do his duty.(每个人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我们也可以在美国的独立宣言等重要资料中看到类似的性别歧视现象,如:...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人类生而平等,它们享有造物主赋予他们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存权利、自由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1.2 男女词语顺序的排列

英语中,除ladies and gentlemen以外,当男女同时被提及时,总是男性在前,女性在后。如:“man and woman;male and female;boys and girls;husband and wife;Mr.and Mrs.;king and queen;prince and princess;Adam and Eve;he or she”等。

1.3 构词上的性别歧视

(1)英语中许多女性词汇都是在男性词汇后加词缀构成,这就充分体现了女性是男性的一种附属。

如:host-hostess;hero-heroine;poet-poetess;waiter-waitress;actor-actress;author-authoress;aviator-aviatrix等。而且,与男性词汇相比,女性词汇往往会带一些贬义的色彩。如:manager-manageress.manager指某大公司或组织的负责人,而manageress则倾向于指经营小店铺的女人;governor-governess.governor指统治者、掌权者,而governess指受雇于富人,地位低下的家庭女教师。

(2)英语中还有许多跟职业相关的词汇,用man作后缀,统称做这类工作的人。

如:spokesman,salesman,businessman,chairman,statesman,postman,fireman,policeman等。然而,当提到某种职业的女性工作者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在其职业前加上“女”这个字眼来明确其性别,而男性工作者不存在这种情况。如:doctor,lawyer,player等,当表示女性工作者时,这些词汇前面会加上woman,lady,female等词,从而构成woman doctor,lady lawyer,female player.

1.4 语义上的性别歧视

(1)英语中许多男性词汇多中性或褒义,而女性词汇多贬义,或带有轻蔑成分,或带有性的含义。

如:bachelor和spinster.这两个词都指未婚的单身,bachelor一词含有褒义成分,通常认为是因为择偶标准高而单身,可能这人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有夸耀的成分。而spinster则带有贬义,通常指那些由于自身有某方面的缺陷或招人讨厌而造成的大龄未婚的女性。又如:master和mistress。master指在某方面特别精通或擅长的人,有“师傅、主人、硕士”等褒义的含义,而mistress指“男人的情妇”。

(2)有时,同一个词用于男性和女性时有褒贬之分。

如:tramp,用于男性时,指流浪汉;而用于女性时,则指妓女。professional用于男性时,指此人很专业,训练有素;而用于女性,则指妓女。imposing用于男性指威严的,而用于女性则指冷漠无情的。

(3)描写女性的一些词汇常流露出对女性的不屑和嘲讽,常用的有,gossip(长舌头、说长道短),scream(尖叫),prattle(絮絮叨叨),natter(喋喋不休),bitchy(尖酸刻薄)hysterical(歇斯底里),fickle(出尔反尔),dependant(依赖性的),shallow(浅薄的),pushy(爱出风头)等。

然而描述男性的词,如:brave(勇敢的),confident(自信的),adventurous(有冒险精神的)都带有明显的褒义。

1.5 谚语中的性别歧视

谚语被称为是“语言的活化石”,但在其中也不乏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不少谚语都带有贬低、诽谤、侮辱女性的含义。

如:Frailty,the name is woman..(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Women have no soul.(女人没有灵魂。)

Three women and a goose make a market.(三个女人一台戏。)

A man of straw is worth of a woman of gold.(稻草男儿抵得上金玉女子。)

Women have long hair and short brains.(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Many women,many words;many geese,many turds.(女人多,话多;鸭子多,屎多。)

A woman can do more than the devil.(最毒莫过妇人心。)

2 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根源

2.1 宗教的影响

英语国家是基督教盛行的国家。它们的语言及文化意识必定会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女性的从属地位更是从“精神法典”的角度被固定下来。《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讲道,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亚当(Adam),由于他“独居不好”,上帝用其一条肋骨做了第一个女人夏娃(Eve),之后由于夏娃抵挡不住诱惑偷食了禁果,最终被逐出伊甸园,这是人类最初的堕落。从这样的圣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

(1)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附属品;

(2)女人是万恶之源。

人类长期受这样一种宗教意识的启蒙,必定会使对女性的歧视成为一种大众所接受的社会心理,且根深蒂固。

2.2 社会分工及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就意识到,男性体格健壮,肌肉发达,且勇猛好斗;而女性则身材娇小,体格纤弱,且温柔文静。于是就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分工。男性负责狩猎、种植等,而女性则抚育后代,操持家务等。这样的社会分工最终导致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地位。“男权中心”便成为一种社会规范,男性主宰一切,他们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女性则是被支配者,她们可以作为物、财产等为人所有,为人控制。此外,千百年来,英美社会都受到封建父权主义文化的影响。人们从内心已经接受了对妇女能力、行为等的偏见,甚至这样的父权观念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

3 如何避免英语中性别歧视的现象

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日益高涨,男女平等主义者和不少语言学家都在为消除性别歧视语而努力,出现了许多改革方案来有意识地避免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用中性词来取代男性的泛指。

如:chairman-chairperson;salesman-salesrepresentative;policeman-policeofficer等。另外在性别不定时,我们可以用heshe,hishers,来取代传统he的泛指。

(2)利用语法手段来规避性别歧视。

我们可以用被动语态、复数形式或者更换人称、使用冠词等方法来避免性别歧视语的出现。如:One who,when he has the choice of two evils,chooses both?可改为:One who,when given the choice oftwo evils,chooses both?

非性别歧视语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我们在交际中应有意识地使用这种非性别歧视语。当然,彻底解决此问题也并非易事。消除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偏见才是消除语言性别歧视的关键。但我们应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也是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1-42.

[2]JESPERSEN O.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23:37.

[3]SPENDET D.Man-male Language[M].Bost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0:9.

[4]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刘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2002(2).

[6]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中日两国性别歧视现象的形成因素 篇9

关键词:男尊女卑,性别歧视,因素

众所周知,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 日本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观念的影响。古代中国最初是女权社会, 因为女性掌握着延续下一代的大权,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 男性的生理优势战胜了女性, 男性获得了权力和地位进入了男权社会, 男性成为社会的支配者与权威的象征, 而女性则沦为附属于男性的物品。所以女性自然就失去了社会地位, 而被男性所歧视。男性认为女性只是生产的工具, 负责主内料理家事的存在而已。而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在文字传入日本之时也随之传入了日本, 因此日本的社会中也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 甚至到当今的社会性别歧视现象也仍然延续了下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才是女性变成了男人的傀儡了呢?

一、生理因素

日本《新明解国语辞典第五版》中对男女做了以下定义:「女」日语中的解释—人类的一种。作为雌性拥有性机能。狭义来说气虚弱, 心温柔, 欠缺决断力比较消极的人。「男」日语中的解释—人类的一种。作为雄性拥有性机能。狭义来说善于保护弱者, 拥有积极的行动力的人。

也就是说, 由于先天性的差异而决定了男女的不同。胎儿在成长时期, 性别的分化是由染色体的不同而形成的。在人类的染色体中, 男女的常染色体是相同的, 但性染色体是不同的。而人类的性别正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而且荷尔蒙也会对人类的性格、气质、智慧产生影响。男性是因为男性荷尔蒙比女性多, 所以男性会比较有力量, 比较有决断力。而女性是因为女性荷尔蒙比男性多, 所以女性的性格比较温柔、纤细、矜持寡言。再加上男女由于脑部工作的不同, 在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也各有特色。男性是偏理性的人, 女性则是偏感性的人。在生理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女性的月经和生产。在古代女性的月经和生产被认为是晦气的东西。因为女性的生理原因, 所以在政治场合被排除在外, 女性没有上朝为官的权利, 失去了政治权利, 所以被沦为男性的附庸者。由于以上的生理差异, 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分工出现了不同。换言之, 生理的差异是性别歧视形成的基础。

二、社会因素

人类社会伴随着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改变, 男女的分工角色也发生了变化。男性由于先天的优势, 首先承担了生产的责任, 然后开始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因为先天的限制, 不能承受过重的工作, 首先在生产生活领域被排除, 取而代之的是繁琐的家事。因此女性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 只能依靠男性成为男性的依附者。

众所周知日本是由直系家族型社会构成的。对于日本人而言, “家”不仅是物质性的外部存在, 也是渗透着日本人精神社会的存在。像这样的家庭, 家长的地位不可动摇。在这样的传统家族制的家庭中每个人生来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因为有性别的差异, 所以男女是不同的。在社会分工中男性取得了权利和支配权, 而家族制度的存在进一步确定了男性的权利和地位。拥有了权力的男性, 在社会生活中占领上位, 并且不再把女性看作是同男性同等地位的人, 并且这种倾向愈演愈烈。

三、文化因素

回顾中日两国性别歧视形成的漫长历史, 文化因素对于性别歧视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 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佛教认为女性天生就是不洁的、罪孽深重的, 一旦沉迷于女色就会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所以佛教拒绝女色, 无视女色。而且佛教还认为女性生来就是和男性不同的, 是比男性更劣等的生物, 所以不可以与男性同等对待。

儒学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开端也不为过的。因为儒学在历史上曾经是国家的统治思想, 所以儒学在中国有非常高的地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曾提倡“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思想, 把女性看做是不好的, 如小人一般的人。甚至董仲舒他们在以前的儒学基础之上创造出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规定。而且还按照统治者的要求创作了很多《女训》书籍等, 对于女性的语言和行为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而查阅古籍基本上没有对男性的行为加以规范的书籍。

随着佛教和儒学传入日本, 中国的文化也给与日本社会极大的影响。江户时代, 儒学在日本社会被广泛扩展。德川家康采用了儒教的朱子学。因为儒教的身份等级思想与统治者的思想一致。这种思想对女性的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措辞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 使女性生活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儒教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 并且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且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近世文化的大部分都被完整地继承了下来, 并且影响波及后世, 作为日本文化的优秀代表延续至今。男尊女卑的文化也完美地延续到了现代社会。在当今社会日本的男尊女卑现象仍然比中国更加严重, 日本女性婚后改姓便是男尊女卑最为典型的代表事例, 而改姓这一传统在中国早已消失。

四、心理因素

语言不仅是社会的产物, 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精神。中日两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性别歧视语言, 性别歧视语对社会心理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 维持着歧视女性的社会。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在感知、记忆、想象、感情、意志、性格、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样的差异对于性别歧视的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心理方面, 男性比女性内心更强大, 更加有承受力、决断力和行动力。而女性则处于没有力量、劣等的存在。

社会观念也对男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心理方面产生了影响。在封建社会男性是支配者, 女性依赖于男性。在这样“男尊女卑”的意识和思想的影响下, 男性和女性的传统价值观也出现了不同。在家族中男性的地位高, 女性的地位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下, 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在这样的社会制约下, 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性别、身份、地位而转变自己的社会心理, 适应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相夫教子”、“传宗接代”、“嫁鸡随鸡”、“温柔娴淑”、“勤俭持家”, 所以女性不得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转变自己的心理, 委曲求全地生活, 生活在男性的阴影之中。所以说心理因素是性别歧视产生的内部因素。

五、总结

20世纪以来, 女性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地位与权力, 在经济上也不断获得独立, 并且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逐渐增加, 即使在政治领域也有女性活跃的身影, 履行着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伴随着社会环境跨时期的变化, 男女的存在方式以及价值观都发生了飞跃的转变。

现代女性的生存方式以及语言也成为了转变与性别歧视相关的旧社会观念的源推动力。首先在语言方面要求男女平等, 语言学家们也开始努力一起从语言中去除性别歧视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善策略和回避方法, 提倡不使用带有贬低女性的词语。并且在日本和中国的社会都有新的倾向出现, 以前轻视侮辱女性的词逐渐变成死语, 语言不断中性化, 不断创造出很多男女共用的语言。而且现在人们的性别观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虽然有些语言在使用时看起来像对女性的歧视, 但使用者却完全没有带着这样的心情去使用, 大多数人只是因为习惯以及惰性而使用着。女性们在各领域积极争取更大的权力, 争取完全改变几千年来女性受歧视的地位。这样看来在不久的将来男女平等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但是语言和思想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几千年来已经深深地植入人心, 想要彻底改变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孙汝建.性别与语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3]孙汝建.汉语的性别歧视与性别差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10

语言是为了满足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需要,而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形成的,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历代积淀下的性别文化在语言中的反映,是在语言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变化发展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制约。

1、历史因素

性别歧视现象体现于语言形式,但根源于社会和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里对女性的歧视很早就开始了。自中国古代便有所谓的“三从”、 “四德”之说。“三从”把女人控制在了被统治的地位上,一辈子也没有自己当家作主的时候, 而“四德”则强调女人的生存价值要以服务于男人为价值存在。这些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完全否定了妇女的地位, 将妇女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视女性为男性的附属品。所以, 从古到今,妇女身份低于男人,并不全部是由天生的女性特征而造成的,而是长期以来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力量和传统势力造成的。

2、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因素

男性与女性从出生之日起,便有了不同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地位。通常人们认为男性应该自立自强,身担责任 ;女性温柔恭顺,应以家庭为重,深居简出。这种社会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生活。在婚姻中,往往是男性充当了主角,而女性只是配角。在大众标准下,男性的社会地位取决于事业 ;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女性在英语中受到种种歧视,是因为妇女在西方社会一直被看作是商品和财产的缘故(Bollinger, 1980)他举出了这样的例子 :The brave pioneers crossed the plains with their wives, their children and their cattle.(勇敢的开拓者带着他们的妻子,孩子和牛穿过草原。)。这段话把女性、儿童和牛处在并列地位,把女性与儿童当做成年男性的一种所有物品,明显地表现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附属地位, 带有强烈的性别歧视现象。

二、语言改革是否必要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曾经一度猖獗,但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已近成为了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我认为提倡男女平等以及消除性别歧视是非常必要无可厚非的,但没有必要去通过语言改革而刻意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其中原因有二 :

1、社会意识与语言的关系

首先,意识形态与文化价值有密切的关系,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强化了对女性歧视和偏见。使用英语的民族有很多是信奉基督教的, 而基督教教义中宣扬,女人是由上帝抽取男人的一根肋骨而做成的, 所以女人生而应受男人统治,并承担繁衍后代的责任,《圣经》里就记载了不少性别歧视思想。这种对女生极不公正的态度反映在文字形式上, 便是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单纯的刻意的语言改革是没有意义的,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只能依靠妇女社会地位的真正提高来逐渐达到对女性歧视和偏见也是文化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这说明了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反映社会文化社会现象的一面镜子,改变语言形式只是在表面上掩饰了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层面的问题。任何语言现象的形成都有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因素,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正是社会中妇女地位低的一种体现,所以想单单凭借改变一些语言使用规则来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的。要想真正的根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消除社会中的对女性的歧视思想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只要社会中对女性的歧视现象还存在,这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就不会彻底消失。

2、提倡消除容易适得其反

提出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恰巧强调了男女之间存在着不平等问题。任何语言现象的形成都有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所以一些基于性别歧视的观点而形成的语言表达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语言表达习惯,人们对其的使用已经成为一件自然的行为,而并非带有性别歧视的目的。例如,Mr . 曾为许多男士感到骄傲。人们称“Mr.x xx”时 , 其婚姻状况人们无从知晓。可轮到称呼女性时 ,通常人们要澄清此女士的婚姻状况。此女性若未婚 , 则称 “Miss xx x” , 否则称作“Mrs .xx x( 丈夫之名 )”。的确, 究其根源,这种现象是男性绝对权力社会下的语言产生,是根据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创造的。但是沿用至今,结婚之后女子随丈夫称呼这一习俗已经成了家庭集体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其中所包含的性别歧视意味已经被大大地削弱甚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人因缔结婚姻而产生的对家庭整体性认识的加强。而提倡刻意地改变这种语言习惯,反而是强调其中随着社会变迁早已淡化而去的性别歧视意义,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确实不公,但是社会发展对语言发展的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决定了,进行刻意的语言改革来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女性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展现,在真正实现女性地位与男性地位平等之后,语言自然会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其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才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刘建达.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解放[J].山东外语教学,1998,01:9-15+26.

[2]张培芳.汉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产生原因[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52-55.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11

关键词:称谓语;性别歧视;现象;产生原因

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也反映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尽管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一直未曾停歇,但是现实社会仍是以男性为中心,无论女性做何种努力,总是会被人们以各种原因忽视。人们日常生活的语言中也无可避免的体现着这种性别歧视。而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更明显的体现在称谓语中。

称谓语(Addressing Terms)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某种情感,如敬重、喜爱、看不起等,还能体现说话者所拥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个人素质、生活背景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本文旨在从英语称谓语的角度,探讨人们在日常语言使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别歧视现象,以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

一、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据调查,在英语词汇中,有约22个词来形容不好的男性,而有220个词来形容不好的女性。如:bitch(臭婆娘),harlot(淫妇),streetgirl(妓女),whorl(娼妓),swinger(性放任的人),broad(女人),hooker(妓女),tramp(荡妇),slut(行为不检的女人),homo(同性恋者),queer(同性恋),duke(男性化的女子同性恋者),Amazon(女勇士),lesbian(女同性恋者),Tomboy(男孩子气的女孩),butch(同性恋中女子男性化)等等(Sapiro Vigirnia,1990)。

在英美社会里,在称呼女下属时,男上司常常可以用一些表示亲密关系的昵称,比如honey,sweetie,darling,可是反过来,这些昵称却不会被女下属用来称呼她们的男上司,同样,在称呼自己的男性下属时,女性上司也不会用这些昵称。可见,对于女性来说,一些与自己并不是保持很亲密关系的男子,可以用这些昵称来称呼自己,而女性则不会这样去做。这说明在英美国家,还是存在着很明显的男尊女卑,女性社会地位低,收到的尊重也比男性少。

几乎在每个国家,孩子出生后都要随父姓,而很少会随母姓。尤其是女子结了婚以后,还要改随夫姓,这在一些国家甚至被法律制度所规定。如美国法律就明确规定,妇女婚后要使用丈夫的姓氏,即使离婚,也应予保留,非经法庭判决,不可恢复。如果男方死去,女方姓名中仍要保留男方姓氏。如一个女性,婚前名为Jacqueline Lee,在嫁给Gordon Roddick后,改名为Jacqueline Roddick,在她丈夫因病去世后,她又改嫁给Nigel Parker,于是又改名为Jacqueline Roddick Parker,她的姓名中仍需保留Roddick的姓氏。不过如今,随着女权运动的高涨,女性开始争取男女平等。现在很多新结婚的夫妇开始采用两人的姓作为新的姓氏,中间用连字符隔开。如:Lucy White和Andy Smith结婚,他们就分别称为Lucy White-Smith和Andy White-Smith。也有一些职业女性在婚后仍继续使用父姓,但是大多数女性会在婚后改用夫姓。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一般用Mr称呼男性,用Miss和Mrs来称呼女性。在称呼男性时,Mr已婚或未婚男性都可以使用,从这个称呼,我们看不出男性的年龄信息和婚姻状态。而称呼女性时则完全不同,Miss和Mrs有着完全不同的用法。Miss被用于称呼未婚女性,后面跟父姓,Mrs用于称呼已婚女性,后面通常跟夫姓。因此,当我们用这两个词语来分别称呼女性时,我们就清楚知道该女性的婚姻状况,她们毫无隐私可言。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女性,当人们对她们的婚姻状况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称谓进行称呼,于是,Ms一词应运而生,婚姻状况在该词中不能得到体现,于是Ms也很受一些女权主义者的青睐。

在英语中,很多词语都是由词干加词缀的形式组合而成,而构词主干大多是阳性名词,加了后缀之后构成阴性名词。如:host-hostess,waiter-waitress, actor-actress等。加后缀的词语明显表示女性,而我们在表达“主人”、“服务生”、“演员”等意思时,如果不强调性别,一般都是用host,waiter,actor来表达,而不会用带后缀的词语。所以,阳性词语比阴性词语适用范围广。还有一些词语,虽然在形式上没有性别标志,但是人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当作代表男性的词语,如boss,professor,doctor,lawyer,pilot,judge等表示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虽然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但是由于男性长期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人们习惯性把这些词语和男性联系起来。如果要特别指女性时,往往在前面加上female,lady,woman等修饰语,如woman teacher,lady doctor,female pilot,woman lawyer等。这些语言习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性别歧视还体现在人们生活当中的语言习惯。当我们把表示男性和女性的词语一起表达出来的时候,我们习惯性的把男性词语放在女性词语的前面,如husband and wife,boys and girls,man and woman,father and mother等。在句子中当不定代词everyone,nobody,anybody等以及a person等不带性别区分的词语作主语时,后面回指时会使用he,如Everyone should finish his homework.

二、英语称谓语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是影响极大的一个宗教,人们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而上帝的形象是男性,拯救世界的也是与他一体的耶稣,而上帝在造人时,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也是男性,后来上帝取下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即夏娃。因为夏娃是从亚当身上衍生出来的,因而女性理所当然的被当成了男性的附庸,女性是为男性而造的。而且后来,夏娃禁不住诱惑而偷吃了禁果,人们就用愚蠢、不理性、背叛、欺骗、邪恶等贬义词来形容女性。因此,在文化意识上,男尊女卑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人们。

自古以来,我们所生活的就是一个父系社会,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和家庭中从一开始就承担着不同的分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男主外,女主内”。因为男性和女性身体状况并不相同,男性身强力壮,是权利、地位和力量的象征,被看作是一家之主,在社会各方面占据着支配的角色。而女性孱弱,承担着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工作,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庭,于是,长此以往,眼光变得短浅,话题变得狭窄。因此,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女性都只能作为男性的依附者,受制于男性,在早期更是被当作男性的玩物。女性婚前从父姓,婚后要冠以夫姓。如今,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女性的语言歧视仍然存在。

在欧美国家,由于长期以来都对女性文化教育不重视,导致女性受教育程度有限,文化素质和思想品质都比男性低。女性对外交往也较男性少,导致交际能力有限,工作能力不强。于是,别无选择,很多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着男性。在以前的西方贵族阶级,女性都是通过婚姻使自己依附于男子,依靠丈夫的成就来树立自己的社会形象。这点我们在很多英美文学著作中也能窥得一二,如《飘》、《傲慢与偏见》等作品中,在19世纪的英美社会中,女性往往都是男性的附属,渴望凭借找到一个好归宿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女性参与政治的也是寥寥无几,在西方政坛,女性参政议政人数少之又少,女性政治经济地位普遍低下,而低下的政治经济地位也是造成英语语言存在性别歧视的原因之一。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语言,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镜子,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从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至今,妇女在法律和政治上已经取得了和男性平等的地位,但是“男尊女卑”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并且深刻的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这一现状阻碍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在日常交际及写作中,人们都在尽量使用一些中性词语,避免使用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词语。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必须要改变男性对女性的态度。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将会越来越少,并最终消亡。

参考文献:

[1] 吴尚义,《语言与文化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斳梅琳,《社会语言学和英语语言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 褚莱莱,《浅析性别歧视现象在英语中的体现》,妇女研究论丛,2004。

性别歧视语现象 篇12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性别歧视,解决策略

1.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

1.1文化原因 (分成三段)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思想基础, 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来说, 其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 圣经中“女人是男人的派生物”这种思想对西方文化影响深远。

除此之外, 在古希腊神话中, 火神用黏土创造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叫潘多拉, 众神给了她一件非常危险但是美丽的魔盒, 魔盒一旦被打开, 各种邪恶便会传到世界各地。 潘多拉最终忍不住好奇打开魔盒, 在那一瞬间, 邪念传遍了世间, 后来“潘多拉盒子”被誉为灾难。 男人是主宰, 与之相反, 女人却是万恶之源。 这些故事、神话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公众的思想。

1.2经济原因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有其经济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男女是平等的。 在母系氏族社会中, 由于母系血统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性, 女性居于社会统治地位。 妇女负责采集果实、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缝制衣服、管理杂务、养护老幼等, 在原始社会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是其社会尊重的经济基础, 再加上分娩、哺育也是妇女的责任, 关乎着这个部落与氏族的存亡, 所以妇女有着崇高的地位。 而男性负责采集涉猎, 当时的采集经济比涉猎经济稳定, 成为氏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私有制出现后, 男性在经济上的地位显著上升, 母系氏族制被父系氏族制取代, 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男性在社会经济和政治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男性从事的活动劳动强度大、过程复杂, 因此当这些现象反映到语言中, 描绘男性的词就偏向于重力, 描绘女性的词就偏向于脆弱。 就连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也曾借主人公哈姆雷特之口发出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脆弱啊, 你的名字是女人!) ”这样的感慨。这些种种性别歧视现象一旦反映到人们的语言中便根深蒂固, 难以抹去。 从此, 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成为延续千年的社会问题。

1.3政治原因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 政治仿佛只是男人的事务, 女人就应该被束缚在家庭生活中, 男人不仅在文化、经济方面束缚女人, 还企图在政治上把女人排斥在外。 美国宪法是由男人制定的, 关于众议院、参议院和总统选举规定中, 使用的称呼是“he”, 而没有“she”, 所以在二十世纪初期, 若有女性参与政治生活, 就一定会遭到非议, 不被民众接受。 迄今为止, 能够登上政治舞台的女性寥寥无几, 女议员、女律师、女法官的工作难度远高于男性。 一旦妇女从政, 新闻媒体就会争相报道,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人们都会谈论此事, 而男性从政, 媒体就不会过度报道此事, 人们会认为男性从政是理所应当的, 没有特殊性。

2.性别歧视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具体表现

商务英语写作是指在商务环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商务书面沟通, 完成各种商务交际活动, 达到商务交际的目的。 因此, 在商务英语写作中遵循着七大原则,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礼貌原则, 即Courtesy。 通过礼貌的、正确的用语, 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 从而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 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 但是在书面、语言领域很少有人关注。 这种歧视现象不是说有人在写作或交流时故意使用一些带有偏见的词语, 而是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女性的一些词汇被逐渐标上“记号”了, 成为“有标记的”词, 人们开始习惯于用一些带有歧视性的语言来描绘女性。

2.1构词

在构词方面, 男性的词汇是规范、标准和主体, 而女性词汇只是一种附属或变体。 很多语法书上也写道, 在性别模糊的情况下, 用代词“he”, “his”, “him”。女性词汇通常都会被加上-ess, -ix, -n, -ine, -enne等后缀, 如 “prince (王子) /princess (公主) ”, “hero ( 英雄) /heroine ( 女英雄) ”, “host ( 主人) /hostess (女主人) ”。 这些词汇看起来更像是男性词汇的附庸品, 这便是男尊女卑的依据。

带“man”的复合词, “man”是指“成年男子;人类”, 但当做 “人类”用时, 则包括男人和女人, 此外, 还有很多带有“man” 的复合词体现着男性的身份, 如 “mankind” ( 人类) , “chairman” ( 主席) , “policeman” ( 警察) , “spokesman” ( 演讲人) 。 男人婚前被称为“man”, 女人婚前被称为“woman”, 结婚后的男人依然是“man”, 而女人则成了“wife”, “woman”这个词就来源于 “wife of man”, 更加体现了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就连体现着平等与自由的 《独立宣言》 中也写道:“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人生来平等。 ) ”

2.2专有词汇的使用

在一些表达职业的名词中, 如一提到 “professor (教授) ”, “doctor (医生) ”, “layer (律师) ”, “engineer (工程师) ”等这些较为高级的职业名词, 人们第一反应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肯定是男性, 如果有女性从事这些职业, 则会加上带有女性标记的词, 如 “female”, “lady”, “woman”, “madam”, 变为“woman engineer ( 女工程师) ”, “female scientist ( 女科学家) ”, “lady layer (女律师) ”。而提到“nurse (护士) ”, “secretary (秘书) ”, “babysitter (保姆) ”这些描述较为卑微的职业名词时, 人们的第一反应则是女性。

2.3人称代词的使用

关于人称的用法中也体现着性别歧视。 “Mr”, “Miss”, “Mrs” 都是对人的称呼, “Mr”是对男性的称呼, 如 “Mr.Smith (史密斯先生) ”不知道史密斯先生婚姻状态;“Miss”和“Mrs”是对女性的称呼, 区别于男性称呼的是, “Miss”是对未婚女性的称呼, 如“Miss.Smith (史密斯小姐) ”, “Mr”是对已婚女性的称呼, 如“Mr.Smith (史密斯夫人) ”, 这对于相当注重隐私的西方国家而言, 通过称呼就能判定女性的婚姻状况, 对女性是一种歧视与侮辱, 完全没有隐私可言。 虽然在后来出现与“Mr”相对应的“Ms”, 用于称呼不知道婚姻状态的女性, 但是其使用频率远低于“Mr”。 另外, 女性结婚后要随丈夫姓,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 为了丈夫竞选的需要, 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婚后坚持了十几年的娘家姓, 被称作“Mrs.Clinton”。

3.如何避免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 各国之间商务活动日益频繁, 商务语篇写作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 于是非歧视语的使用逐步进入一些日常会话及商务写作中。 翻阅近几年的商务文章会发现人们已经对一些有歧视含义的词汇做出了改变, 如用“businessperson”取代“businessman”, 用“deliver”取代“milkman”, 用“foreman”取代“supervisor”。 那么如何在商务英语写作避免使用或者减少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语言呢?

3.1慎用第三人称“he”

在性别明确时可以使用 “he”, 在性别模糊时, “he or she”或者“they”比“he”, “person”比“man”更容易让人接受, 更加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 遵循了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用语的原则。 例如 “It also helps to operate with spare capacity so that he can transfer peopl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这个句子可以改成:“It also helps to operate with spare capacity so that he or she can transfer peopl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很明显, 改完的句子更加礼貌及准确, 也更加受欢迎。 英国曾经颁布关于一项招工广告的法律, 规定在招男女职员时, 不得使用带有歧视色的词语。

3.2善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尽量使用第一人称“we”或者第二人称“you”, 代替第三人称“he”。 使用第一或者二人称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许多, 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使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 例如“His loan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detailed profit and cashflow projections.”这个句子可以改成:“Our/Your loan application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detailed profit and cashflow projections.”修改后的句子没有修改前的句子那么生硬, 更具有说服力。

3.3多用中性词

在日常的商务英语会话及写作中, 使用中性词汇, 避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词汇,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 出现了很多中性词语, “salesman→salesperson”, “policeman →police officer”, “chairman →chairperson”, “workman→employee”。 另外, 在商务信函中, “Dear Madam or Sir”比“Dear Sir”, “Dear Gentlemen”, “Dear Madam”这些称呼阅读起来更让人觉得严谨, 这也是近些年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称呼。

4.结语

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上千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国家兴起, 她们意识到在英语语言使用中, 使用性别歧视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于是她们提倡“无性别的语言”, 即在语言上避免性别歧视。 这一斗争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 许多人在日常会话中已经避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词语, 包括一些官方正式文件。 但毕竟语言只是一种沟通的手段, 它所反映的还是一个社会生活的理念与习俗。 “男尊女卑”这一传统思想对公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最重要的还是人们的心理, 从心理上接受“男女平等”这个观念。 消除性别歧视一个漫长的过程, 需要公众的理解;需要社会各界的不断努力;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

令人欣慰的是, 在长期的妇女解放斗争中, 虽然困难重重, 但也较为平和,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女性参与政治日益得到公众的认可, 其政治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问题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关注。 女权主义的一些基本观念已广泛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做新时代独立自主的女性已成为社会潮流。

参考文献

[1]樊俊艳.英语中性别歧视的文化因素深析[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12) :53-55.

[2]李胡晓.《圣经》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安徽文学, 2008 (10) :298-299.

[3]李月.英语性别歧视的根源及消除性别歧视的语言手段[J].柳州师专学报, 1996 (09) :32-37.

[4]刘丹.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及女权运动对它的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 2002 (06) :37-43.

上一篇:项目跟进下一篇:高职理念